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材 教学模式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26-02

1 调查情况分析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了反馈目前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并将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今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近期,课题组成员对我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艺体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凤翔师范分院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专业涉及初等教育、学前教育、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金融管理、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应用化工8大专业,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其中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197份,调查内容主要针对大学语文课程认知、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三大主题展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语文课程认知”主题中, 55%的同学认为“学学语文对以后工作有用”,71%的同学认为大学语文“有时候能潜移默化地让人认清生活中的道理”,说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作为基础性学科、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重任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针对“你喜欢语文课吗?”的问题,回答“一般”的占47%,回答“喜欢”的占40%;而在之后的“影响你对《大学语文》课程态度的因素”问题中,34%的同学认为是教材或授课内容,37%的同学认为是教师风格,可见,教学的外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较大。

在“大学语文课程学习现状”主题中,71%的同学对现行教材比较满意,但51%的同学认为“应该按专业的不同来选取不同教材”,43%的同学认为“教材应统一,但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应不同”,明显看出学生倾向于大学语文应该跟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在教材的阅读材料中,学生更倾向于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阅读文本,体现出学生学习需求的简单化;41%的同学认为目前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属于传统型的“填鸭式”,也有40%的同学认为是“创新型的专题式”,可见教师教学风格差异明显;相应地,40%的同学认为授课方式“死板,但可以接受”;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朗诵会、读书会的比例仅为27%,而52%的学生认为这些实践活动“很有益,但很少参加”,可见,实践活动的落实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主题中,42%的同学希望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对语文教学进行补充,34%的同学希望通过网络形式补充,体现学生对创新教学的期望;在考核方式上,36%的同学希望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25%的同学希望采用平时作业的形式,可见,闭卷考试这一常用考核方式不尽人意;而学生也都程度不一地反映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满之处在于教学手段陈旧、教材陈旧、设备落后;48%的同学倾向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授课方式,这些也都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要求。

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今后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2.1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课程有两个校本教材,两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各有千秋,也都体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大部分同学也都比较满意,但通过上述调查结果看来,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高职学生入校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他们更倾向中国的、现当代的、小说、诗歌等相对简单的文本,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篇目较多,而课时数量有限,教师往往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教学资源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也都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这就容易出现“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初衷”断链的情况。在今后的教材修订中,我们可以选择更贴近时代,跟专业知识、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阅读文本,而一些古典的、近现代的名家的杂文或议论文,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且脱离学生今后的就业实际,造成“学而无用”的尴尬处境,在今后教材的修订中,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加以取舍。

在讲授教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专业的不同,充分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将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结合。比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要走上讲台,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教学时,应注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分析文本,提高他们文本分析、文学鉴赏能力;提倡将诗歌改编成故事、将小说改编成戏剧,将散文改变成诗歌等,激起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根据教材内容,模拟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再如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要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根据企业用人需要,应加大应用文的阅读、写作比例,可选择一些科技或工艺产品生产的说明文,还可选取有关职业理想、行业发展、企业文化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加入向专业特点延伸的口语交际等训练,以此贴近生产、贴近专业、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上某一现象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到企业参观见习,条理清晰地写出产品生产的流程及工作日志;为企业产品的广告、使用说明书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因为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课堂氛围的带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讲解的魅力,语文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显然更倾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的授课模式,这不是仅仅靠课堂提几个问题就能行的,这种互动的模式应该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师生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细分成几个项目,把学生分成小组,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开展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尤其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时,可布置几个项目任务:(1)收集接触过的苏轼的诗词,总结其诗词内容特点;(2)查阅历史,了解苏轼的宦海沉浮;(3)述评苏轼的旷达豪迈;(4)联系本词,剖析苏轼的儿女情长;(5)找出既有英雄一面,又有儿女情长一面的文学家或文学形象。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今后学生就业所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从目前情况看来,我院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第二课堂的非常少,而很多学生希望通过“专题讲座、兴趣小组、网络”等形式补充语文教学,根据学生专业、兴趣,可将语文教学与当代文学、社会生活、新闻事实、热门话题相结合,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演讲比赛、读书会、辩论赛、征文等活动;因地制宜地与学校、社团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还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学生管理,教师从平台内容、栏目建设方面进行监督,学生的阅读心得、原创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还可以学习求助、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未来职业竞争能力。

2.3评价机制的革新

目前,我院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中,基本是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在内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这种评价机制看似囊括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但过于笼统,体现不出差异性,也不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表现,如平时作业中抄袭他人、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记忆的同学,也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课堂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的同学却因记忆力、写作等短板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说到底,是因为教师以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考试评价内容和方法过分拘泥于教材内容,往往以标准化题型考试为主,侧重考核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忽视了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评价改革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重新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制定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内容上,语文考试应淡化对学生的知识性考试,将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上,从单一元的知识评价向多元化能力评价转变,体现在期末试题中,就是不囿于题型的全面化、标准化,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从重终结性评价转变重过程性评价,多视角,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实行分层、个体化评价。如帮助每一位同学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学习档案,由每小组组长负责,制作课程记录卡,详细地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活动表现评价法,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多方位评价;将小组成员的课堂笔记、文学习作、哲思短语、小论文等进行搜集整理,写出评语,提出建议,建立激励机制,在班级网络平台上展出;对学生参加的各种辩论赛、诗歌朗诵赛、征文比赛、演讲大赛、情景模拟等实践活动作出汇总评价,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合理的评价机制的建立,要为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来服务,才会有效、有意义。

大学语文课程一贯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审美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但如果实际教学脱离学生的需求,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在高职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只有与时俱进,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

篇2

目前,全疆本科高等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6所(数据来源于高校之窗网和维基百科网)。本次调研选择了本科院校共13所,专科院校1所,其中11所在乌鲁木齐、周边城市及伊犁,2所在南疆地区。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均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在疆内都享有很高声誉,它们都是疆内综合性大学或某一专业领域中的顶尖高校,学生的素质处于新疆整个大学生群体的高层次,伊犁师范学院作为除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以远的北疆地区的代表院校,喀什师范学院和塔里木大学作为南疆地区的两所本科院校均在此次调查之中。这些院校涵盖了文史、政法、经济、管理、艺术、医药、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应该是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内容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建设入手,涉及教研室建设、课程性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建设和民族学生(指民考民学生,以下同)大学语文教学等多个问题。

(一)教研室建设

仅有3所院校有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占被调查院校总数的23.1%。没有独立教研室的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均从人文学院或基础部等相关教研室教师抽调,平时他们各属别的教研室,有教研活动时再集中在一起,这势必使教学人员分散,不便管理,教师自身责任感减弱,教学内容盲目,教研活动缺乏了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平台,教学呈松散性、随意性,老师之间的交流受到制约。

(二)课程性质

除了1所院校外,其余院校均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学时从24至72不等,有的院校定为必修,有的定为选修。总体来看,将大学语文定为必修还是选修有两种情况,一是依专业而定,如新疆医科大学两个专业为必修,其余专业学生自主选修。塔里木大学7个专业的汉族本科班必修,伊犁师范学院两个专业的大学语文是必修,新疆艺术学院也是如此。二是依学生族别而定,如新疆师范大学的民考民学生和双语班学生均开设大学语文,而且是必修课,其余学生分专业班级开设,作为指定选修(或称限定选修)。新疆农业大学汉语专业学生大四时开设,是指定选修。课程性质一般分为两大类: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以可分为指定选修(也叫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必修和指定选修无太大差别,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差别较大。由于课程性质不同,必修课受学校重视,教学要接受校级或院级的各类检查,教研室的要求多而严,因而,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环节、选择教学内容时都比较谨慎、周密和细致。从调研的13所院校看,只有5所院校的大学语文为必修课,占调查院校总数的38.5%,2所院校部分专业是必修课,占15.4%,其它院校则设为选修课或阅读、写作和作品欣赏等相关课程,占38.5%。从这些数据可知,新疆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一。虽说教师应该对所授课程一视同仁、不分“贵贱”,但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造成教师厚此薄彼。

(三)教学方法

几乎均以讲授为主,占92.3%。纵观全国院校,限于多种原因在教学方法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众多相关的大学语文教改论文中可知,很多在一线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的教师都尝试过教学方法改革,比如课堂讨论,讲读并重,师生互动等,但不是推行不下去,就是效果差,学生动不起来,浪费课时,又延误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新疆高校也不例外。所以改变教学方法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能做到的,与学生群体、学生人数、教学文本、学生语文基础、感兴趣度不无相关。

(四)考核模式

必修课多以闭卷为多,占46.2%,有教研室统一命题的,有任课老师自主命题的,考核内容比较全面,题型、题量、分值都有一定要求。选修课多是开卷或写课程论文,占53.8%。各校的选修课管理办法中都有对考核方式的规定,比如,“选修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随堂考核,可选择开卷、闭卷或其它考试方式”“考试课程应采用试卷(闭卷)考核,考查课程由主讲教师根据课程要求自主决定考查形式”“公选课可以采取闭卷笔试、开卷笔试、网上在线考试、口试、小组汇报、分组讨论、作业、论文、读书报告、设计、操作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考核并确定学生的成绩”。由此推之,选修课考核模式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无论哪种考核形式都有局限性,偏终结轻过程是普遍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不被重视,一考或一写定乾坤。即使上面第三所院校的公选课考核形式多样化,但实际中很难操作。这样的考核对爱学与不爱学的学生都是一种挫伤,喜欢学的学生无法通过课堂表现、讨论或作业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授;不喜欢学的学生乐得教师的疏于管理和一言堂,更便于他们各行其事。大学语文不仅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休闲”意识,大学语文课堂成了歇息地和自习室。

(五)教材建设

基本上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集中在陈洪的《大学语文》、温儒敏的《高等语文》、徐中玉的《大学语文》等教材。新疆医科大学多年前曾组织编写适合医学院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但没有通过学校的审核。伊犁师范学院也在计划“编写具有新疆特色的、适合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大学语文教材”。新疆农业大学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自编《汉语文选》,校内使用。如果是选修课,一般不强行要求学生购书,教师向学生提供教学主教材和参考书。不论是学校对教材使用版本的选择权,还是学生(选修课)是否购买教材的决定权都呈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现行大学语文教材不下千种,优秀教材受到关注的也很多,这反倒令院校在教材选择时无所适从。这一现状表明新疆高校自主研发适合新疆高校学生的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材建设工作也应该放到课程建设的重要位置了。

(六)教学研究

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语文教研室多年来一直在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尝试,但成效甚微。伊犁师范学院2012年前进行过教学改革,还有老师参与了新世纪地方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受调研学校的课程建设经费均为零,无精品课程,无教学成果奖,更谈不上教学名师。不难想见,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正面临怎样的尴尬处境。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身兼多课,有的甚至身跨两三个教研室,这种多重身份令教师难以在科研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大学语文课成了无味的“佐料”。全疆没有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机构和师资培训机构,教师难以在学术层面接受更多的研修,整体处于各自为阵,闭关独修的局面。

(七)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

有3所院校民汉合班上大学语文课,即民考民学生预科结业后,与汉族学生一样选修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都相同。本文所说的民汉合班中的民族学生特指民考民学生。民考民是我国高考中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试卷,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民考民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一年预科汉语学习,成绩合格才有可能进入专业课学习。专业课除本民族语言文学类专业、维吾尔医学、哈萨克医学专业外,其余均用汉语授课。大学语文讲授的内容是用汉语文描述和解释的文化,所选文本以汉语文经典为主,涵盖古今中外优秀名家名篇,囊括文学、历史、天文、艺术、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民族学生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知识,即使是汉语水平测试达到MHK四级的学生也很难听懂,更别说汉语基础更薄弱的民族学生了,所以民汉合班的大学语文课难以做到“两全齐美”,民考民学生上课的状态是选而不修或隐形逃课。

(八)教师态度

态度“积极”的占30.7%,而态度“一般”的占53.8%,80%以上的院校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应给大学语文课程政策保障。态度决定行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高低、教学实践能力强弱等都决定着教师对大学语文的态度,而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热心与否又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投入。

四、对策与建议

在整个调研中,笔者深感新疆的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各院校的办学性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软硬件条件不同,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亦有差异,总的说来,仍处于边缘化地位,与“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必修课程系列”的设想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方法单一化、考核评价简单化、教师队伍拼凑化、学习态度功利化等倾向。我们都知道,个人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语文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教育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明确政策导向,建立课程规范

教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还要将之付诸实践,应进一步明确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政策导向,就课程性质、学时数、师资等做出硬性规定,并予以课程建设经费、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更有力的支持,在各高校应积极配合协作下,进一步出台规范教学,如《大学语文课程规范》等相关文件规定。

(二)加强教研室建设,稳定教师队伍

教研室是教学和科研机构,大学语文教研室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学生的人文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无论学校是什么类型,都应该设立独立的大学语文教研室,为教研教学提供有效的平台,配备有敬业心和较高水准而且热爱大学语文教学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改变教学方法,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各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可根据专业不同选择不同的教材或自编教材。同一专业切忌不同大纲、不同计划、不同教材。教学方法虽不可统一,但应该遵循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欣赏审美能力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打破一言堂的灌输,采取以灵活、多样、生动为主调的教学方式,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主的教学模式。

(四)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2009年11月出台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期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所以,民族学生不仅不应该被排除在大学语文教学之外,更不能任其自然地被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各少数民族文化及传统,研究民族学生的接受心理,在民汉一体化的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准确定位,把握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编写具有地域文化和边疆文化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

(五)建立学术指导机构,提高教师素质

由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做得好的院校牵头成立新疆高校大学语文研究机构,加大对全疆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指导,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校际交流,使教师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大优秀教学资源的流通和共享,开展互访、观摩和资源借鉴等。各院校也有必要建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部门,发挥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师自身应勤奋钻研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更要具备时代精神,研究学生的心理,关注社会文化的动向,积极开展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朗诵等多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活动,扩大大学语文的教学空间,呈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弘扬。

五、结束语

篇3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垫脚石,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基础。但就目前,大学语文却面临着一个“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大多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适量增加实践课时,缩减理论课时。大学语文成为了被缩减的对象,在保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大多数专业选择砍掉大学语文,尤其是理工类院校,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意义,对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所以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一门非中文专业应该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有些专业不开设或不再开设大学语文,甚至一些独立学院没有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但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习语言的重要性,王蒙在其《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一演讲中提到:“语言的功能实在太大了”。王蒙在此提到了语言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就是语言是否创造了人?语言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界限,是文明是否发达的界限。所以学好语言,应用语言不光具有表意和交流的作用,它还有帮助学生产生思想、推动思想的作用。除此以外,对于文学的研究一般是从语言现象开始的,进而渗透到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层面。大学语文课程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分析这些文章作品,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面对独立学院中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改变教学方法、建立新型教学模式上来改善及解决这一问题。

2建立新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师既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对教授方法的意见。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文学欣赏,理论性知识的把握,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继而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几点思考,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2.1渗透式双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独立学院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自信度不高。针对这类学生群体,要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知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与高中语文要有所区分,大学语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逐渐延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知识结构。要达到以上效果,首先要使学生与教师思维互换,充分利用双向思维。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的意见建议,及时修改教学方式。另外,设置学生模拟课堂环节,学生会产生参与感,对学习内容产生重视感,在准备环节中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其次要针对学生的专业情况对大学语文的知识进行渗透式引导。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科交叉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最终实现科技整合。社会对于跨学科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主要趋势,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教授大学语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文学与其他学科比较研究的相关课程,如电子科技大学公开课,文学与科学:英美文学作品新读;南昌大学的现代汉语与社会生活;以及杨振宁、莫言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等等。这些课程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又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如对卢纶《塞下曲》的不同角度理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诗动静结合,唯美展现了唐代边塞场景。但从科学的角度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提出质疑:“北方大学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渗透讲解,学生在接受大学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会转换思维看待问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所学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1

一、简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应试教育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一味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度加大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甚至还纷纷挤占大学语文课时,使得大学语文教学时间一再被压缩,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学内容十分不平衡,严重向应用型方向倾斜。此外,大学语文的师资力量一直十分薄弱,一些教师教学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甚至常常会出现有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大学语文教师的现象。同时,一些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往往采取传统灌输式教学手段,单一乏味,学生难以对大学语文产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二、强化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

1.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思维习惯,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重新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中编入了众多的文学作品,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对古今中外经典文化和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人文情怀和品格修养,对作者的内心精神世界和志向追求进行了深入刻画,而且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是文学、历史、哲学的综合统一体。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紧贴生活实际,与生活实际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深度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知识精髓,从文史哲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通过研究作品创作背景,了解大学语文作品本身富有的思想情怀和艺术魅力,掌握作品的中心思想和主旨所在。其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有助于创造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另外,大学语文中的文章很多,但是课堂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表现力和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妥善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归类,采取精讲与泛读相结合的模式,对于重要作品进行精讲,其余的要求学生进行泛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3. 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

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改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趣味性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喜好组织和设计朗诵、辩论、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对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写成稿子,并参与到活动中去,积极上台演讲和辩论,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寓教于乐。教师还可以开展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大学语文课堂中去,向学生播放符合教学内容的音频、动画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人文情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作品分析中,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陶冶情操,深深地被作品所感染,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经典的阅读书籍,教授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长期不懈地坚持阅读,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惑和不解,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帮助,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大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建议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在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今天,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工作和生活具有基础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综合素质,而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需求和自我实现。对于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如何增强大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与如何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深思的。

1大学语文课的现状

在大学期间,语文课程为选修课,有很多大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修课程,如果语文课堂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以此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配合教师完成语文课堂的教学。但是,现阶段,大学语文课堂的现状面临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从每个层面来分析一下。

1.1关于大学生方面的问题

大学语文课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的兴致并不高,甚至在语文课中出现逃课现象,他们认为:第一,经过十几年的语文学习,对语文知识的了解与认识程度比较深;第二,由于大学语文课是选修公共课,学校在管理上并无特别说明,上与不上都可。第三,教师的授课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大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缺乏想上语文课的动力。

1.2关于语文教师方面的问题

目前,大学语文课堂与初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教师仅是在课堂上泛泛地传授语文内容,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学生在课堂上因缺乏兴趣并没有体现出学习语文的动力。

1.3关于学校方面的问题

学校对安排语文课时的安排比较少,这也充分说明对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大学语文中所体现的内容过于重视形式,许多高校在学习语文时所用的授课教材并不一致,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水平也是良莠不一。

2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议

2.1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不光小初高需要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一样很有影响力,但是目前由于语文教学内容并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所以如何体现出大学语文课的价值才是关键。因此,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语文课的教学问题,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水平,一个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丰富的教师不仅可以带动语文课堂有效开展,还能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学校要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整合教师队伍,全面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让教师更好地发挥出语文专业内容的水准,达到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2.2重视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当前大学语文课的授课状态并没有很好利用提问这一环节,所以课堂的学习氛围没有体现出来,就不会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大学语文教师需要在备课时设计出能增强课堂气氛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有思考价值,只有设计出有深度的问题,才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增强对语文内容的兴趣,进而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的贯通,来达到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难易程度适中。不仅要结合语文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题目。如果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没有经过备课随意提问,难以掌控课堂问题的数量,如果问题比较多,比较难,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不够,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问题比较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机会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致,以至于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抵触心理;最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满足所有学生。课堂提问时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能只针对某几个学生,而是需要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思考与讨论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今后面向社会来讲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2.3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想象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必须讲究标准答案,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教师都讲求标准答案,这样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在面对情感、面对问题时不敢讲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久而久之,会给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专注标准答案,要让学生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冒险,锻炼学生的自主发挥能力与主观能动性,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目前,社会着重强调人性化,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可以提高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师生关系如果融洽可以改变以往课堂的紧张气氛,使语文课堂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对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和谐关系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3结语

在新时期,大学语文课并没有得到社会很好的重视,为了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社会、学校、教师与学生需要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并不需要对时间过于束缚,主要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所以说提高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继宏,徐永.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的生命价值视角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边缘化

良好的语言文化基础是学好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基础,大学语文的学习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是大学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据《光明日报》报道:高校教学体制中的某些不合理因素更让一些优秀教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却不容乐观。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所遭遇的尴尬现象

(一)“大学语文这门课究竟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学这门课”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的困惑,这样的反问导致了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学生对待大学语文可有可无的态度,语文课堂上的散漫,大学语文教材过于泛滥,而且许多篇目和中学语文课本重复,因此大学语文被戏称为“高四语文”。

(二)而受过大学教育的当今大学生毕业后其人文素质和思想深度与其天之骄子的身份极其不相匹配。据有关报道表明,某些大学生拿着打印好的简历去面试,在面试现场,在招聘方的要求下手写简历时竟出现了“提笔忘字”和“错字连篇”的现象。语文教育是大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大学教育遭遇尴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同时不少大学语文教师也反映,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不愿或者说根本就读不懂中国历史书籍和古典名著,更不用说能深刻理解和吸收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文学知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水平上。

二、大学语文教育遭遇尴尬的成因

语文教育是大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以上这些现象都说明大学教育遭遇尴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本来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现在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最讨厌的一门课。这是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把那么好的东西讲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东西的呢?而身处于研究学问和科研教育前沿阵地的高校校园内的学子坐拥如此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和文化熏陶氛围,本该熟稔于此的他们何以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表现出如此的漠视和淡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英语霸权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巨大冲击。大学里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对英语四六级的重视程度都令人吃惊。虽然现在的大学已经不再把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一种硬性学科要求,也不再与学位证挂钩,但学生依然对英语四级考试敬若神明。相比之下,大学语文就处于较尴尬的境地了。一直以来,许多大学生都仅仅把大学语文视作一种单一的知识,而没有注意到它对我们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心灵的净化和民族自豪感的陶冶作用等隐性影响。在很多高校,语文只是一门象征性的课,而对学生来说语文课是可有可无的。语文课上备战四级考试也是屡见不鲜的现象。更有甚者,有相当一部分全日制综合大学理工科专业甚至将大学语文教育从现行教学任务中剔除。

(二)大学语文教材的单调与落伍。大学语文遭遇边缘化的尴尬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大学语文的教材有关。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忽略了与中学教材的衔接。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达30%的文章在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被选收。如果包括语文读本上的文章在内,则重复的篇目更多。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材的局限性和内容的落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语文教材关注一直都是那些古诗词,新诗,白话文等,很少有文章涉及到当下的生活,脱离现实感的语文教材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这门课时的抵触情绪。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呆板和应试化消解了大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虽然高等学校的学习氛围较之中学阶段活跃了很多,但大学语文教育依然停留在“一堂课,一间教室,一个老师,一本书”的局面上,这对于刚刚摆脱高考前压抑学习状态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具有吸引力,无法满足兴趣广泛,精神亟待成熟的学生的需求。应付考试,修够学分显然成了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目的。

(四)除了教材,教师,授课方法以外,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大学语文教学遭遇尴尬的原因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我国的大学教育实行的是“精英化教育”,国家对大学生实行毕业包分配政策,学生无需为毕业后的生计操劳,不存在市场选择一说。高校比较注意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高雅情操的陶冶,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专业课知识之余,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语文课上对一些比较严谨的文史专著进行深层阅读和研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逐渐加强,而与此同时,中国高校大举扩招,教育资源紧缺,高等教育产出品整体综合质量滑坡,国家取消包分配政策。高校为保证毕业生就业率,纷纷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强化专业教育,重视科技知识的传授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文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和陶冶。

(五)社会选择的片面性也消解了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兴趣。相较于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言,用人单位更为看重的是大学生对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作用往往是直接的,立竿见影的,能为企业带来直观可视的经济效益,而人文素质的影响则是隐性的,不可视的,然而其影响却是巨大的,长远的。用人单位为了自身生存和趋利需求,往往只看重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而忽视对他们人文素质的考察,从而使在校大学生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体现自身的价值而重此轻彼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找一份好工作。语文学习不像其他学科可以是一种技能,学习之后立即就能用来工作挣钱。语文是一种灵魂的东西,它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但现今的大学生越来越功利,不考试,不能带来直接利益的知识不会主动学习另外,整个社会的浮躁更加重了了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许多学生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有没有用”,在社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的今天,身处象牙塔内的学子们更为关注的是各种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安身立命的“经世致用”之业而忽略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由于缺乏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人云亦云的大学生无法理解大学语文的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学习目的的市场化,和时事的裹挟之下,更多的大学生忽视了语文学习的重视。

三、消解大学语文教育遭遇尴尬的几点建议

大学语文教育对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自身修为以及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大学教育的缺失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传统的大学语文教材因其因其陈旧而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的需要,因此教材的更新应当是解决大学语文教育遭遇边缘化尴尬首当其冲的问题

与时俱进的不断增删相应的教材内容,保持教材的鲜活,“引领潮流”是《大学语文》教材编撰工作必须注意的问题。新的大学语文教材应当在兼顾知识性和工具性的同时,增加人文教育的成分,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起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高校首先要转变思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工作,逐步解决大学语文讲师地位低,评职称难,课程受到其他课程挤压和竞争的的尴尬地位,这样才能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大学语文教育的战线上工作和研究。同时,大学应该以崭新的姿态把数理化高才生们吸引到课堂上去。在这点,大学语文必修化是应该提倡的第一步,并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以大学语文为载体的历史文化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研究语文知识和学术的氛围:尽可能多开展一些与文学有关的主题讲座、比赛,使学生充分领略语文学习的魅力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去关注、钻研文学领域进而从更深的层次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和水平。

(三)社会也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大学生的潜在影响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兴起,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汉语热”和“中国热”,都说明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种种迹象都表明,世界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以及汉语所负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不仅仅要考察他们在职业技能和科技知识方面的掌握能力,也要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做适当要求。这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对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1

中国大学开设大学语文从 20 世纪 20 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期间,大学语文的发展有,有低谷,有复兴。从最初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大一国文”到1949年后改名为大学语文。近年来,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汉语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却成为了“添头”,甚至很多大学已取消了这门课程。

1 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地位尴尬

大学语文是培养语言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下降、写作水平下滑,这已成为令人担忧的普遍问题。而语文恰是对学生人文素质、语言表达、欣赏和理解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无论学习什么专业,学生都离不开文字、语言。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语文的地位很尴尬。虽然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必修课模块中,但课时却和选修课一样,周学时一般为2学时,教材内容较多和课时严重不足形成矛盾。有些高校直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学语文放在公共选修课模块中,甚至将其取消。此外,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语文素质相对较差,任课老师教起来费劲,不乐意上;学生学起来没劲,也不乐意上,并认为大学语文可学可不学。

1.2 教材脱离应用性

高校选用的教材不同,课程的内容也有别。据统计,1978~2008 年间,350 种大学语文教材尽管在不断的演进,融入了素质教育元素,总体上仍然存在着重文学性、脱离应用性等问题。多数教材不顾及大学的专业针对性,大量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拓宽高校大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文化素质,培育其高雅审美趣味,提升其人格修养。将文学性作为学习基础,将人文性作为学习重点,脱离了工具性和应用语文的内容。这与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相悖。

1.3 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老师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仍采用传统的中学语文讲课模式,侧重给学生讲解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使得信息内容变得丰富形象,导致教学枯燥无味,使得学生的排斥心理越来越强烈,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上课形式的一成不和考试形式模式的单一死板,学生仅仅简单机械地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全抛诸脑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变为空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更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2 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各高校应重视大学语文的作用和地位,增加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量,支持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

2.1 组建教师和专业多样化的教学团队

大学语文的讲授常由一个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学生的学习内容,常超出一个教师所擅长范围。因此,可以尝试借鉴20 世纪 30 年代西南联大国文课的教学方式来改变这种 “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由几个老师按照所擅长领域共同完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既提高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中文专业的人才适合作大学语文教师。可是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各个行业都有自己需求的语文知识,而中文专业背景的教师会因专业局限性,不足以胜任所有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可以引入多专业教师团队共同教学机制,把与不同专业、行业相关的语文知识实施分散教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将语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拓展语文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 选编文学性与应用性并重的教材

笔者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发现,因一些课文的文学性过强,加之学时少,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选取教材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专业,选用难易合适的教材,注意文学性与应用性融合。在选择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要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社会背景和大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适当联系社会实践的岗位需求,采用分专题讲授。将人文精神和实用性的教育并重,既有古今中外的名篇解读,也有市场调查报告等针对性的训练,切实发挥各个专题的教育功能,建立起就业导向的大学语文教育模式。

2.3 改进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由被动的听课者变成主动者,而不是由老师唱“独角戏”。 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是年代久远、作品内容丰富和人物性格复杂、语言精彩的异邦戏剧,需要在教师指导基础上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笔者在讲授这一作品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讲授法与研究性学习法相结合等多种方法。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电影《哈姆雷特》的片断,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身临课文情境中;然后,对该剧的故事背景、情节作简单介绍,并要求学生依照剧本情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老师点评并从中选取最优秀的一组进行公开表演。最后,教师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详解。事实证明,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之由被动变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考试时多设置主观试题

在考试的时候可以多设置一些主观发挥的试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表达对作家或作品的看法,根据自己对作品理解来完成试题。这样,既可以检测出学生对作品的接受情况,又可以避免出现学生考前突击机械记忆、考后抛诸脑后的情况。真正做到了教学与思考相结合,真正检测出学生这一学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语文杂谈[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37-02

大学教育对人才形成的作用主要在于知识传授。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按照知识的用途,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但是,现代教育是按学科进行,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必然带着一种“有用”而学的动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之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精神。面对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人才激烈争夺的挑战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创新入手,尤其要大力提倡和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创新,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一、中国本科教育的现状

1.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大范围、深层次的改革,保证了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本科生无论是知识结构的优化,学科视野的扩大,文化素质的提高,还是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和信息技术及外语的运用能力等方面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当前中国本科生教育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中国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很难适应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第一,满足于对现有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地提出和分析新问题,更谈不上带有创新性的学术新思想和新观点。

第二,学生工作后,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生产手段,面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量的创新课题,从自身的知识和素质能力方面都显得明显不足。即使是本科生毕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也由于本科阶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研究方法传统,思路不活跃,自主选题困难,导致高水平的论文不多,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就更少。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教育在创新方面更为重要,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实施教育创新、促进教育的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2.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目前全国各类高等学校(包括普通、成人、电大、远程教育等)共招生62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350万人;各类高等学校在学生达1 60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820万人,同期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在学人数也分别由1998年的7万和20万,增加到2002年的20万和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02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上升到14%左右,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 400万。针对此种情况大学语文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拟针对中国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决策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语文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第一,必须明确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明确语文课程本身和其他课程以及各专业实践对语文的要求及发展趋势,并以此作为确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第二,要从应用的角度,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从各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考虑和确定教学内容体系。第三,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体系。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语文知识,它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语文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可以说,高校人才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语文素质和修养,而语文素质的培养又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之中。为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要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即在讲解经典内容的同时,注意渗透现代语文的观点、观念和方法,为现代语文适当地提供内容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提高学生获取现代知识的能力。

2.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着眼于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领悟”。主动领悟要求改革教学方式,由教师灌输改为指导下的自学为主,教学环节要变为讲授课、辅导课、课堂陈述研讨、作业、实践,其中作业环节最为重要。要改革作业方式,形式要多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目的是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保证学生学得扎实、深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得心应手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精练课程设置,克服目前问题,即实际应用时要么忘记、要么不会运用,从而失去就业和创业竞争力。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要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丰富和拓宽语文课堂的内容,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得到加强。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创设就是根据不同的学习主体与教学条件,创设一种有利于明确主题的激情之“境”,在创设情境中,学习主体能“入境生情”,“情随境移”,“情境交融”或“情境互动”以至“境我同一”。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主动学,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复杂多样的,教学实践表明,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操作策略是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大学语文改革后的大纲还强调: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要在深入研究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基于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本课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从“职业能力”出发,以项目任务驱动为主要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整体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职业汉语能力训练模式。本课程的每个子情境都设置了1~3个实训任务供学生选用,有助于指导学生在接受并初步完成一项新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查找资料与文献,以取得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资讯”、“决策”、“计划”的方法能力。创设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问题情境创设后提出问题,再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或教师点评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其教学效果较好。有时为了教学需要,甚至教师故意设计一些错误观点,供大家评述。在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考核方式。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创办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是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其他进入职场的人提供的汉语能力测试。ZHC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一种补充,是毕业生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的资格检验。ZHC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职业汉语运用能力,加快大学语文教改步伐,促进大学生优质化就业。”

ZHC填补了中国语言能力评价的空白,为从业者的语言能力提供了证明。许多院校已经认识到ZHC 的作用与意义,从而自觉地将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毕业生培养目标之一,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有的院校还将获得ZHC 高级证书作为“合格(优秀)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本课程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对语言文字能力的需求为指导设置课程,安排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50%,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50%,体现了教考分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应让学生通过博览群书,多读快读,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然而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缺点和弊端,不足以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自觉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语文的教学活动,敬岗敬业热爱学生,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真正地认识到学学语文对他们日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树立终身不断追求学问的理想。学生要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认识到学学语文的重要作用,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养成探求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袁振国.教育评价与测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4]阎立钦,等.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抉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探索,2003.

[6]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团队在企业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在《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定义了本课程的性质,即“高职语文是一门面向全院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基本素质课程,目的在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课程的作用包括: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及人文情感基础,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基础;二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三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有了正确的课程定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考核方式的确定等等方面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性决定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是个人职业能力中的“核心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在人们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因此,根据这样的理念,我们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主要围绕理解表达、思考辨析、综合应用三大方面开展能力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结合专业特点组织教学:课程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点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三)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根据能力培养的特性,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作驱动,以项目为载体,在模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语文能力训练。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构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基于对语文学科性质、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汉语言表达基本方法;②掌握人文阅读基本方法;③掌握专业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④了解综合性语文活动策划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准确、清晰、流畅地表情达意;②能够准确地解读话意、文意;③能够欣赏、分析优秀作品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蕴;④能够较为准确、熟练地进行专业应用文写作;⑤能够将语文基本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当中。

3.情感目标

①养成良好的汉语言听说读写习惯;②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③培养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意识;④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基础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这一模块教学内容是“以语文要素为经,以听说读写为纬”,建议学时为26。安排了“提炼主题、设计结构、选择风格、锤炼词句、叙述事件、说明事物、论述观点”等语文要素,构成7个教学单元。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1)专业必修①主题观点(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够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含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文章时,能快速把握文章主题;在写作文章时,能做到主题鲜明集中。②结构层次(4学时):要求学生在与人交流时,能迅速听出对方话语层次,能围绕话题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快速理清文章结构;在写作时,能做到条理分明,结构合理。③词汇语句(4学时):在阅读文章时,能准确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区分措辞用语的优劣;在写作文章时,能恰切地遣词造句。④应用语体风格及写作(10学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体、规范的格式较为熟练地进行专业常用应用文写作。(2)专业任选①事件叙述(4学时):要求学生能迅速把握对方讲述的事件要点,能恰当叙述专业活动中的事件;阅读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把握所叙事件的基本状况;写作专业活动中的记叙性文章时,能准确明晰地叙事。②事物说明(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说明的事物的基本特征;阅读文章时,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基本特点;写作文章时,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③观点论述(4学时):要求学生在专业活动交流中,能迅速听出对方论述的观点,能恰当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阅读时能准确把握中心;在写作时,能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

2.综合训练模块教学内容与要求

(1)专业必修读书沙龙(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撰写策划书、读书心得、读书交流会总结等;能够用口语较为准确、清晰、流畅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在开展读书交流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合作,协同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任务。(2)专业任选①专业学习简报制作(8学时):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能够编辑“专业学习简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必要的新知识,能够广泛搜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②演讲比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有效信息;能够脱稿演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主动、顺畅地与小组成员沟通合作。③辩论赛(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搜集与辩题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运用;在辩论中能够阐明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同时能够主动与小组成员一道完成任务。④调查报告(8学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调查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调查问卷;能够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调查;能够形成分析报告,并且在项目实施中,能够协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三)实施建议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大语文”教育的课程改革理念,提倡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强调过程性考核,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指导下,主要通过自我学习、团队协作方式开展能力训练;

2.注意在课内根据单项能力的要求,灵活机动地通过任务驱动开展能力训练;

3.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4.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个人训练、小组训练、班级训练。

(四)教学评价

1.考核评价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

①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淡化终结评价的原则。在学习进程中,适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纠正偏差。②可操作原则。考核模式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考核内容科学合理,考核方式便于组织实施,具有实践意义;③能力导向原则。考核方式要鼓励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真正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全面测评。④师生共评原则。采取三维度的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50%,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多元化评价功能。

2.考核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100分平时成绩基础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训练模块(30%),主要依据学习纪律、活动协作、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主要以专业必选项目读书沙龙作为评分依据。

3.期末成绩

主要以专业任选项目的活动成果为依据进行测评,教师可根据评价要素及班级特点灵活设计具体评分细则。

四、特点与实施效果

篇10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能力 审美品位

大学语文是面向高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通识课程,通过对中外文学经典的阅读、欣赏与品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趣味。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具备工具性、实用性和审美性,而在这其中,审美性是最重要的功能载体,是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义。要将审美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对于美的欣赏、感悟能力,让他们在发现文学作品内在之美的同时,也能得到人文熏陶,培育和完善健全人格,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审美教育,又称之为美育,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审美教育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美育始终不脱离美的形象,而与此同时,又通过美的形象的情感感染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作用;其次,审美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最后,审美教育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塑造,达到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和谐、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丰富性[1]。

第一,大学语文所选取的各个篇章,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那个时代文学家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再现与传达。以《春江花月夜》这一名篇为例,张若虚将春、江、花、月、夜五种优美意象融合在一起,构筑起一个梦幻般的美的意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这首诗从月升写到月落,把现实景象与心中梦境结合在一起,随着月下景物的不断推移,诗人的感情逐渐舒展,虚实相间,情景交融。明月初升至渐高时的春江夜景,江海相连,花月相映,意境波澜壮阔,诗人久久地站在这明月之下,不由得产生出一丝感伤,吟诵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生感喟。在诗人笔下,“白云”的飘忽不定,正如游子行踪的漂泊难驻,这一片悠悠白云,足以使人不胜其愁。“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在外飘荡,谁家的思妇又在哪座楼上想念着远方的情郎?游子之情,闺阁之怨,在这一唱三叹的诗歌韵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落月西沉,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流连情绪不断增加,“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的余晖洒满江树,牵引着人的情思,月已落,夜将尽,在这花香四溢、江潮涌动的美好夜晚,只有哀怨未了、诗情未了。通过对这首诗人赏析,我们可以明显体会到弥漫在春江花月之夜迷人景色之后的离愁别绪,诗人所创作出来的各种诗歌意象与情感体验相互交融,营构出一个美的意境,让读者在如梦如痴的审美体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诗情画意与人生哲理,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第二,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体现在对真与善的追求方面。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和基础,美离不开善,因为人的任何实践创造活动,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要求,或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要求,或者满足人的精神生活要求;美离不开真,因为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优秀作品,往往穿越千年历史,通过记言记行,彰显春秋大义。以《国语》为例,其记言生动逼真,虽寥寥数语,极尽简略,却蕴含深刻哲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其中著名的“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段,记述周厉王荒无道,引发“国人”对他的强烈批评,召公劝谏其从善如流,他不仅不听,还变本加厉,以高压政策镇压民众,结果引起“国人”的反抗,将他赶下台,并流放于彘地。全文行文简略,先以“虐”“怒”“喜”等字刻画出厉王的愚蠢与残暴,结尾仅以“流王于彘”四个字交代,简洁深刻,形神俱现。召公的谏辞,又以比喻手法点出寓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综合看,全文有形象的描述,有理性的论证,有哲理的反思,可谓真善美合一的典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语文课堂,重视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将审美教育与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开展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应有之义。

第三,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意为“面具”,指戏剧中演员所戴的特殊面具表现了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把面具指义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人既有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又有某些外部未必显露的东西,这些稳定而又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表现为一个由里及表的、包括身与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大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名篇,都体现了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气质和人格精神,以《世说新语・任诞》为例,其中刻画了众多具有高品性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们高于常人的人格品质、审美趣味和思想境界。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大雪纷飞的夜晚,突然想起远方好友戴安道,即乘小船夜访,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来到戴的门前,却又悄然返回。“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看似随兴所至、率意而为,实质体现了王徽之独特的思想意识和人格气质,呈现出的是一种超功利审美趣味。桓伊擅长吹笛,有“笛圣”之称,王徽之偶遇桓伊,便让其演奏一曲,“弄毕,便上车去。主客不交一言”,他们的目的在于艺术并不在于人,为艺术的目的既已达到,所以两个人亦无须交言。《世说新语》所刻画的人物,言行一致、个性鲜明、人格高尚,绝无虚伪造作,这种审美人格影响巨大,广为后世称颂。

二、加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被定位为基础性的公共课,处于边缘化地位,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功能也被逐渐淡化和消解。如何加强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

审美能力是一种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审美经验、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学素养存在密切联系,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如戴望舒的《雨巷》一诗,借助古典诗词“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渲染一种低沉而优美的淡淡哀愁,通过运用常用的象征艺术手法,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象。学习这篇课文,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更需要理解常见的文学表现手法,从而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深层目的。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转换思维方式,拓宽大学语文的发展路径。首先,要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在承认其工具性、实用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中的审美价值功能,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除中文专业以外各学科的专业必修课,规定所有大学生都必须学习这门课程,引导他们感受母语魅力,提高审美水平。其次,随着通识教育的普及推行,大学语文可以转化为多种人文学科的普及型课程,借助通识教育发展自身,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除了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敏锐的审美能力、高超的教学技巧外,还要融会中西文化,贯通文史哲。最后,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选取优秀文学作品,提升大学语文的审美品位。

经过艺术加工,优秀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审美意识,超越现实生活的局限性,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现实中的美事物不是人人都能随时欣赏的,经过艺术的再现,却使人人都能随时欣赏了。”[3]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积淀物和物化形态,优秀文学作品提升了人类情感,这种情感在改造和疏导庸俗、不健康的情感的同时,也净化了人的心灵,化解了人在现实中的压抑和紧张情绪。对大学生而言,大学语文课堂不是强迫性地灌输和训斥,而是富有情感、润物无声的审美感化过程,在这种审美化的情绪体验中,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塑造美好心灵和完美人格。因此,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一方面要选择富有代表性、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所使用的大学语文课本应是被广泛认可和好评的优秀教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广大老师应时刻关注和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子,创造出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这篇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历史名篇,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通过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了解白居易诗文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更要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达技巧。紧扣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潜在的审美需求,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欣赏优秀文学作品,强化课内外的审美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提升艺术修养和品味,陶冶心灵和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技术成果,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广泛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一些多媒体器材如电脑、音响、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新颖直观,信息量大,不仅教师操作方便,学生也感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要教会学生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以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和鼓舞学生,激发他们对美的憧憬和兴趣,特别是现在许多优秀文学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改编成话剧、小品等,更快速便捷地传播更多优秀、美好的审美观念,这些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传播途径和表现方式,更容易为大学生认可和接受,可以在课堂上广泛采用。二是利用现代传媒,改变大学语文的讲授方式。一直以来,大学语文教学沿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不仅老师因循守旧,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学生失去了W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一些现代传媒,如QQ、微信等,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可以引入课堂教学。老师在上课前,可以通过QQ、微信告知学生上课内容,并布置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收到信息后,为解决问题必须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充分预习,积极准备,以应对老师上课时的检查与提问。这种教学模式的革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广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从内心深处纯净思想、升华感情,与一切美的事物产生共鸣,从被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转变为主动地追求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王一川,主编.美学与美育(第二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