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核心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育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教育核心

篇1

关键词:教育教学工作;中职语文;职业和心理;整合

一、导论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分为专业文化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两类,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高度重视专业基础课程,对文化基础课程有所忽略甚至严重缺失的弊端,导致了中职学校毕业生毕业之后虽然能够通过自身的一技之长找到相应的职位,但是由于其文化基础课程的缺失,影响了中职学校毕业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在发现了此问题之后,中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一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还发出了专门的文件规定了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时要达到200节左右。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语文课时安排是占据了较大比重的,甚至有的专业课程的课时也还达不到语文课程的课时。但是,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仍然存在忽视语文课程教学的现象,语文课教学的深度、广度和丰富度没有其他专业课程强,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通常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学习生活当中。为此,必须将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在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实现两者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促进职业核心能力

语文素养是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人们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之后才能够不断提升其他诸如历史、哲学等文化素养,为此,语文素养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条件。与此同时,语文知识是学生进行交际的基本前提,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相关知识实际上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的和谐统一。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如果中职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必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职业知识技能,语文课程内容和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力之间存在同质关系。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将职业核心力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职业社会能力和语文教学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语文课程内容的扎实掌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职业方法能力。比如,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语文课程基础知识,掌握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演讲能力,这必定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带来极大的好处,因为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语言表达来开展工作。

三、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整合的具体举措

(一)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模块具体引入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整合,首先就得掌握职业核心力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将职业核心力的模块引入到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当中使得职业核心力得到提升,语文知识也得到相应的巩固提高。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育的整合,将职业核心力分为人际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数字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将职业核心力分为不同的模块之后,笔者特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上述不同模块的能力,比如,在讲授《雷雨》等戏剧作品的时候,按照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剧情,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角色体验的水平;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考察,提升其自我学习的能力。总之,要按照具体的语文课程内容,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不同的职业核心力当中的某种能力,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之后,实现学生职业核心力的整体提高。

(二)以职业导向为突破口弥补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的弊端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性,语文课程几乎就是教师讲讲、学生听听,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较为缺乏相应的活动和实践,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笔记能力等难以真正提高。为此,我们在整合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突破口,弥补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性的弊端。比如,为了将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力两者结合起来,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考察活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考察报告、对职业的体验等,这样,既能够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职业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对于学生参观考察的报告、体会等写得比较好的,要在班级语文课上由学生自己朗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还锻炼了朗读者的口语表达能力。针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不是很牢固的实际,要着力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这也为学生将来毕业走入社会之后处理外界的相关信息提供方便。中职学生的学历较低,所以其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之后大多数还要通过进修等多种方式获取更高的学历,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其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通过自学及时更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三)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当中注重两者的整合

笔者认为,要实现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的整合,必须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两者的整合问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具有目的性,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职业核心力和中职语文教学两者的整合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程教学活动当中。由于语文教学肩负了和学生职业核心力进行整合的任务,所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采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通过此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是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力的。这就要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先设计相应的需要学生去做的任务,通过每一堂语文课程的学习去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当中某一个或者几个模块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相关题材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应的和日本侵略中国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2―3个小故事,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视野,锻炼学生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水平。在教学和亲情相关的语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应的和自身相关的亲情故事,让学生在体验亲情的过程中其情感得到升华。概而言之,教师要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之前,就要有意识地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实现学生职业核心力的问题进行全盘的考虑、谋划,将两者的整合问题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当中,从而使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更具有活力,更具有职业性和现代性。

参考文献:

[1]刘瑞斌.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教学理念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早在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我们可以利用此模型来理解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不仅包括漂浮在水面以上的冰山,同时还包括潜伏在水面以下的冰山,其中,水面以上的冰山所代表的是学生的知识内涵、学习能力,这一部分能够通过日常的培训和教学活动来加以培养;而在水面以下的冰山所代表的则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法,等等,这一部分是学生内在的体现,很难通过外界的标准来予以测量。水面下的隐性部分不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却能对学生的学习带来长远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构建

1.紧密围绕语言建构来开展教学活动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最主要渠道,而字与词的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最重要基础。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要着重培B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对语言的建构。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程应当以汉语拼音、笔画学习为主,这些基础知识均可以被划分到语言建构的范畴中。除此之外,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语言运用教学则需要围绕字、词、句来开展,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语言的建构方法。例如,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应合理定位教学目标:①熟练掌握在文章中出出现的12个生字,独立运用这些生字来组成词语;②理解“五光十色、茂密、一大串”等词语的含义,懂得它们在句子中的运用方法;③理解文章对葡萄架进行描写的句子,尝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进行造句;④透过文章内容来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少数民族人民所具有的热情。小学语文教育者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为文字结构与拼音;中等学段中的学生要能够独立运用字典等工具来自行理解生字、生词的含义;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透过文字表面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逐渐形成,为其日后的可持续发展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实践中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重点考虑课程切入点与课程类型选择这两个方面,充分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深入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闪光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之上巧妙运用好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

课程切入点的正确选择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保证,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教学文章都有着多个切入点,每一个切入点都代表着不同的理解角度,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程切入点,例如,文章的文本内容、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的环境描写以及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切入点之前,教育者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学段目标、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等。

课程类型的选择可以从如下的两个角度来进行开展,一方面,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课程类型大致包括识字写字、文章阅读、口语交际,等等;另一方面,从形式的角度来分析,课程类型大致可被分为导入课、复习课程、讲评课程以及写作课程,等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语文教育者还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来开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单元导读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综合训练课程、交流共享课程以及读写联动课程,等等。在充分了解了各种类型的教学课程以后,教育者就要从中挑选出最为适用的一两个课型,同时还要结合文章内容来找到读与写之间的连接点。

3.探寻“素养―养成型”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在完成了上文中所介绍的两个教学环节以后,教育者就要更进一步细化现有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在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的教学基础之上,全面落实“素养―养成型”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要我学”的学习状态成功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在深入研究“素养―养成型”的教学方式之前,教育者要着重领悟素养的构成机制。素养本身具有多元化与综合化的特点,它并非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的简单罗列,而是需要学生在同时具备这几样学习能力的基础之上,更加深入地理解并应用好所学内容。因此,简单的教学与训练并不是形成素养的最有效方式,教育者应当深入学生的内在来进行激活,通过主体亲历、实践体验以及自主建构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形成。

素养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成长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通过在课堂中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将会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深入地参与到价值判断的全过程中,继而同情境内涵形成相同的情感色彩,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型特征要求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的视野,伴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及移动重点的普及和推动,使初中语文课程教改中的知识获取、传播、创造、存在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为社会语文生活的全新改变,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2、明确教学目标,统整教学资源。语文学习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辅助自己沟通与交流,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来提升自己的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力,建议在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语文核心价值和素养的融合要求,努力体现语文综合型和实践性特征,融合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时,可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学生的文化生活和语文教材等的共同点作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小说单元可结合课外阅读小说的内容,构建评小说、读小说、演小说以及写小说的大单元学习活动体验,充分发挥学生构建新知识的能力。数字化教学环境可打破课堂空间,在信息化教学的辅助下,建立基于全球链接的初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基于社会结构来推动实践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完成生活和学习的无痕连接。比如组织学生使用“维基百科”,创建学校百科词条等,将生活与作文融合,在“自主学习—交流分享”模式的辅助下,灵活运用电子词典和思维导图等,辅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习惯,进行互联网技术辅助下的语文自主交互学习。综上所述,文中以整合视野为前提,构建初中语文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生自学中心环境,在提升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活动主线下,探索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及途径,继而在数字化环境下,设立系统性的语文整合教学体系。就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而言,可从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征和表现、水平等入手,以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活动需求作为主线,以一定学习阶段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借此来整体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艳萍.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光的折射》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0):118-119.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篇4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就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个要点是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一个要点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其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在这方面,主要应体现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上。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极具个性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个性、激活创造力的需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的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的一步一步的语文训练。我们忽略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基本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诸多特点。因此,学习母语应有别于学习外语,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要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习专题的提出,到学习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使他们的主动精神和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语文综合学习,看重的主要不是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不是结果,而是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在一次次的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等。这些既是十分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篇5

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包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是宝贵的“人文读本”。语文教育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 养,传承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等方面作用重大。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能陶冶学生的个人情操,更能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既能培 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培育学生良好的个人气质,塑造健康品质与优秀人格。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内涵是强调人性、人格的培养,其培养目标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产业化、技术 化、资本化是企业发展的大趋势,这导致企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过于关注从业者为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 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也往往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 系统化培养,这加剧了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大学 语文教育也似乎成了一些学生甚至教师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内容。不少教育专家都强烈呼吁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培养和激发其爱国热情以及对民族的自尊自信与自豪 感。

2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

很多学生功利性较强,缺乏远大的志向,既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也没有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学生学习以找到好工作为目标,哪一学科对今后就业有利就学哪一学科。如,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外语学科及将来会用到的各种技能证书的考取等等,而那些他们觉得与就业不太沾边的人文科目,就很少去重视。不少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对社会、对人生很少去体验和感悟,从人文性角度关注较少,没有相应的社会担当与责任意识。高职院校不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得很少,对儒 家、道家、墨家等的思想与精髓知之甚少。对母语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差,不说欣赏与品鉴,就连基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差。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应用文体都不会写,思维混 乱、逻辑不严密、错字别字连篇,甚至于写个人简历都得找人 代劳,对事情的表达与陈述都词不达意。究其原因,与高职 院校过度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片面追求“操作”与“实用”的本位思想有直接关系,因而导致大学语文等人文科目与国家 要求脱轨,大大削弱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 高职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凸现的问题

1.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宏观调控。当今很多高职院校,很少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学校人文教育 体系搭建不合理,显得散乱而不规范。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恰恰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难以形成 合力。它需要学校对各部门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有一个准确的角色定位,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对学校各系、各院、各处室、各部门进行统一调配,建立健全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2.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人文基?A课程,但是与其他各类专业课程相比,其 “必修”的学科地位已经被淡化,很多学校以“专业性、实用 性”学科取代大学语文,认为大学语文可有可无。语文教学内容也只是以专业写作、商务写作等为主,语文课的人文本性缺失。有的学院还以专业课程任务重、学制较短为理由, 压缩、削减大学语文课程。

3.对大学语文定位不清。不少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 程的设置定位不准确,认识模糊。教师不明白本课程教学重 点在哪里,有的认为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有的认为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学功底; 有的认为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学科特色、大学语文对传统文化传承、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品鉴和传 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功能则被严重淡化。

4 以大学语文为核心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确保大学语文的核心地位,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大学语文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一般选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他们的思想性和文学性都 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母语知 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弘扬民族文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语 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

篇6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在这漫长的三十年里,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外加语文教师的角色,深刻地感受着每一次的课程改革所带给教育事业,更明确地说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重大完善。现在,我站在一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角度,简单的谈谈在我这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对几次课程改革后体会、感悟、探索到的一些我在语文教学工作方面新的观点,以及我是如何理解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工作的重大突破的。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这也体现了新课程追求的,是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有意识地设计能够形成学生现代学习方式的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着学习互动,这也就意味着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中国教师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师,我一直这样认为。因为工作在教育事业第一线中的许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来‘教’的,而不是教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学会自学教材的。就拿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说,女儿在上学期间学习从来不用我去费心,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我最为骄傲的是她的数学成绩。她在上中学的时候,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她一脸认真的问我:“妈妈,如果在你的课上你发现有同学没有在专心听你上课,而是自己在研究你教的这门课中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做呢?”当时我正在做饭,也没有考虑那么多,直接回答道:“当然是马上让他专心地听我上课,有什么问题可以课下问老师嘛。作为一名学生,上课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一点起码的要求必须要做到啊!”女儿接着问道:“如果那位学生之前预习过你这堂课要讲的东西,并且已经理解了其中的难点要点,可以回答出你所问他的问题,那你又会怎么做呢?”“当然不允许啊。”“为什么呢?老师教学的目的不就是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么?那既然他已经掌握了,为什么还要阻止他去做更深入的研究呢?”我看着女儿,显然为她有这样的思想感到又欣慰又担心。原来,她口中的那位“上课在认认真真研究自己不懂的问题”的学生就是她自己,女儿略带委屈地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今天她在上数学课时正在研究老师课后留下的一道思考题,数学老师则在讲女儿早已预习过,并且掌握了的那一章节内容。可能数学老师发现女儿没有在听讲,而是在看书,于是就把她叫起来问她在做什么,女儿如实地回答了老师,自然免不了老师的几句批评。过后,老师问女儿课上讲解的东西都会了么?女儿点头说“会。”,老师就让女儿到黑板上把他正在讲解的那道题完整地解答出来,可能老师原本以为女儿只是嘴上说会,但当她完完整整地解答了这道题目后,老师便不再说什么,只是以淡淡的口吻让女儿专心听讲,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课下解决……拿这件事当例子,并不是要夸耀我女儿的学习,也不是批评教数学老师的做法如何。就像我在听完她的讲述后,所对女儿进行的一番“心对心”的谈话中的一句话一样:“老师有他固有的教学方法,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好好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是你的义务。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学到更多自己想学的,这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这应该不与老师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冲突……”通过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前不久在一期教学书刊上看到的一则类似的场景。一位学生上课没有在听讲,而是在看书,老师就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上课不听老师讲呢?”该学生答道:“我听不懂,想看看书。”老师非常气愤地指责道:“你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然后向讲台方向走了几步回过头来补了一句:“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在这位老师的心中,书只有通过老师教学生才会懂,学生自己如果能够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

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放到新课程改革后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去,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同时还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明确地说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每一次的课程改革其实都是期待着我们老师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把自己从“神坛”中请下来,能与生为善;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篇7

一、 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误区

1. 多媒体运用与文本运用的矛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过多地强调媒体工具的作用,用大量媒体信息的展示来代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而文本却被搁置一边。整堂课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感悟、阐发和挖掘,更谈不上有效的思维引导和深入交流了。

2.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矛盾。在很多课堂中,语文课堂的形式就是老师不断点击鼠标,学生不断地读屏幕上的内容。教师的语言、示范、手势、表情甚至书本与实验都被机器代替了。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的精华,并辅助以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3. 媒体本位与想象力之间的矛盾。我们的语文学习要求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来体验作者的感情,丰富对作品的想象。事实上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却放松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是想象力发展很快的阶段,我们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简单地运用媒体手段,让学语言、用语言的过程变成看图像、听音乐的过程,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语言实践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二、 有效整合的对策

1. 要准确定位信息技术的辅与语文学科的特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它的学习是以语言为根本的,我们一切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围绕“语”和“文”两字做文章,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的。所以,在进行整合课的设计时,要把握住语文教育的特点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融合,准确定位。

《揠苗助长》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比较短小,情节也比较简单,如何找准整合课的整合点,又如何挖掘出小故事背后的大道理呢?我们可以从“农夫”这个形象入手,借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让学生概括出对农夫的初步印象:其一是“傻”,其二是做事心很“急”。然后围绕这个人物,抓住“傻”与“急”两个板块,在与学生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把课堂向纵深推进。此时,把教材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以及学生的个性理解差异作为资源,确定最具有语文价值的部分,把它作为整合课的整合点。在此基础上,再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积极构建学生不断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教学环境。

我们课件的选择与取舍必须以能否突出鲜明教学性和语文本质特征为标准。要始终将教学牢固地控制在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内涵的进一步展开上。最后,我们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要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若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

2. 注重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与信息技术互动优势。对语文课程的丰富人文内涵的品味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注重互动,注重互相交流的学习环境及身临其境的场景,以达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这个目标。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文质兼美,以情动人,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别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暮春三月美景背后浓郁的离别情谊是文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此,在学生直面文本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具体可感的画面、音乐、视频等媒介进行有效组合,使之突破时空限制,让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阅读体验,使之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其中在最后一个师生共话别的环节中,我预先拍摄了班级中孩子的有关学习的照片和视频,再配上跟本节课主题密切相关的音乐《永远是朋友》,合成了一段新的视频,这就一下子把沉浸在几百年前送别场景中的孩子又快速地拉到了现实师生分别的场景中,而这正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让孩子对离别情感的体验得到了延伸和拓展。在这基础上,再设计说话练习,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体这个桥梁把生活与课堂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这种信息素材的收集与整合,有效地达到师生与作者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生与文中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锤炼了学生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

教师还应该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的本质特点,使学生学习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性,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开放,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课的生命力所在。

3. 注重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段话强调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是语文实践活动的核心。在整合课中,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教师在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结合不同的文体特点和教学重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多注重与听说读写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整合中要协调统一,只有扎扎实实地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位,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提高,这才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课的活力所在。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学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式已明显滞后,因此对小学教学的改革应从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在学习中总结,在实践中锻炼,努力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下面我想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彻底打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就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谈、平等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动脑、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忽然间觉得自己把书读懂了,但没觉得是老师在帮助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这也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努力的一个方向,不以成绩取人,善待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及与生活的联系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注重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富有情景性、生活性的教学内容。如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课堂口语交际、诗词朗诵、辩论、口头作文、讲故事等多种学习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坚持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结合口头作文,教师可设计“我是谁?”“假如我是……”“我去太空访问”等进行情景展演,让学生们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和转变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因此,教师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使自己能自觉地成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合格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师对教育以及教育工作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保证了教育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要明确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认知,而是要提高思想觉悟,把小学生看成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人才培养的高度面对教学,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四化建设需要人才是高素质的,高分低能根本不能融入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要在学生的起步期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让他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有自己的思维见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强调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于分析课文内容,朗读训练往往被忽视,学生朗读课文时唱读、顿读、读错、读漏现象非常普遍,让人听了感觉很不舒服,就像机械完成任务一般,失去了课文朗读所带来的意境美、音韵美。为了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预设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可以进行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尽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

五、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内,还应当充分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可以从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语文学习竞赛和进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强化课外实践活动的辅助作用。首先是组织好兴趣小组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能力特点,开展相应的兴趣小组活动,如文学兴趣小组、古诗词研究小组等,满足学生的学习探究需求。其次是组织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竞赛。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课文背诵竞赛、读后感竞赛、口头小作文竞赛等,配合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最后是组织社会实践,主要是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观重要场馆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作文教学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注重这一方面的探究,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体现评价的激励性和体现评价的差异性三个方面入手,提升评价质效。首先,教师应当提高教学评价全面性,改变知识性考核的单一模式,将语文能力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将语文能力培养目标进行细化与量化,折合成具体分值,采取“书面考试+平时考核”相结合的客观评价方式,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开展分层次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差异性,这与客观因素具有相当关系,因此教师应当尊重这样的客观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核,尤其是要注重对班级后进生进行单独考核,设计难度相对低一些的题型,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方式已明显滞后,对小学教学的改革应从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52-03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深度融合的现状来看,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一直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人文性的缺失。

早期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已将“人文性”确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随后如何理解“人文性”就成了广大中小学教师深入理解和自觉执行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但对于人文性的最终阐述却并没有的定论。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关人文性的探索又相对比较少,也不是很重视。很多时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加占据主流,关于其中人文性的使用,在熊雪芳写的《不可忽视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人文性》一文中曾提到,应该在信息技术课前准备、教学方法、课后实践中有所考虑,但目前具体深入的实践还较少。

可以说,在各自的领域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语文教学对人文性都有一定的探索,然而二者在融合的过程中却更多地体现出工具性,不能很好地激发课堂的人文性。课堂往往显得单调与空白,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语文中的人文关怀,不容易受到触动,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沉思的事情。

人文性课堂创设的理论研究

要解决语文与信息技术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创设。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是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简而言之,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优秀的、重要的、有价值的部分。它是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于教育,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激发人文性,也要求探索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和教师不断自我发展。

那么,关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文课堂中的人文性又是什么含义呢?“‘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这是最近巢宗祺先生解读了新课标之后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理解。据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文性的概念有了一定范围的缩小,那么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思想情感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人文性语文课堂也应该更有据可依。

除此之外,在了解了人文性的概念之后,我们还应明确什么是人文课堂。笔者认为人文课堂就是一种在人文理念指引下的“共享发展”的过程,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则是平等的指导者。因此,教师要尽量地将教学置于“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中,把“为知”与“为人”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让自己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发,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不因教学进度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交流信息的机会,如果每位学生都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性课题,并在课题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自然会有所提高,自身的潜能将得到不断激发。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人文性课堂创设的策略

1.重回时代背景,找寻文化底蕴

无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融合的具体形式如何,我们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能够很好地进行语文教学,即教师能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性思想与感情。那么,对于这些存在于一定虚拟世界的感情,如何激发呢?此时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持,需要学生能够回到时代背景中去感悟。

例如,在初高中的语文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领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虚拟,以便让学生进入到作品所体现的特定环境中去。就像我们现在最常使用的动画导入、图片音乐导入等。特别是针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进入特定的文化背景,领悟独特的文化神韵,这在无形中就会为人文性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给足情感诱导,激发学生正能量

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上,首先应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语文学习是一场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该让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精神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例如,当我们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应具有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在学业上有阻碍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当我们面对各种社会诱惑打击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是语文教学需要灌注于学生的精神,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人文性所追寻的根蒂。

3.关注方法与理念,领悟真正的语文内涵

新课程标手刑岬剑“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我们需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完整的人”。这其实就和人文性不谋而合。在教学中,特别是语文学科,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外,在语文课堂上,还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教师可以选择微课,因为它很适合学生自学;可以用图画、声音、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与进入氛围,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现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已日趋深入,发展空间也很大。对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性课堂,以便培养出更多更富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斌,何世英.试论当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01):125-133.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3]江锡晨,焦立新,张换,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现状与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5):27-31.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01):7-15.

[5]赵海艳.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13(03):104-108.

[6]周娟.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的人文性思考[J].现代语文,2009(20):112-113.

[7]蒋丽清,李艺.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07):86-89.

[8]卢强.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逻辑、现实冲突与未来走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6(02):10-17.

篇10

    一、设置疑问,制造悬念

    设疑实质上就是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悬念,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诱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解的渴望,进而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思考中体验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的。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二、明确任务,激发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意学习。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差异。如果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学习,保持良好的注意和情绪状态,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激趣的途径、方法很多,包括:教师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鼓励学生尝试成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一种新鲜感,等等。

    三、注重教学方法,指导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抑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乐学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因而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上。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学习。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是衡量他们主体作用能否发挥的又一重要体现。

    教师首先要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其次,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操作程序,把有关学法转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按程序学习。

    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要创设学习情境。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目前课堂形成封闭式、接受式和分析式等陈旧教法的原因,一是学生长期受传统语文教法的束缚,没有养成课堂积极主动、大胆质疑的习惯;二是有的老师本想引导学生思考质疑,但做起来效果并不理想,对此方法失去信心。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着手培养学生评论家的眼光,学生才会质疑。明白了这一点,既能摆正教材的位置,又能确立自己的位置,范文不过是个例子罢了。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五、创新教育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的排战者,还是教学艺术美的欣赏者、参与者、创作者、审查者,最有发言权的批判者。为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勇于打破常规,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求知,逐步走向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我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在主张张扬学生个性,着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今天,要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六、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要进行创新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彻底转变教师“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具”和“贮存器”的不良倾向,引导学生用创新的金钥匙撬开知识的大门。自主、创新、探究是创新教学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终生能受益。创新学习在语文课的学习中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践中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组织“动态社会”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在合作中,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七、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

    创新课堂是师生的群言堂,是展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教学艺术的神圣殿堂,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整合场所,是知、情、意多向交流的互动系统。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当好“名导演”,学生要当好“名演员”,共同演好语文课本剧。随着新课改的要求,语文课堂逐渐扩大,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多种器官并用,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强化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训练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锻炼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际的能力。

    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自主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自我组织作用主要表现在善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驾驭课堂的艺术,善于因势利导,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充分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着.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