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

篇1

在当今语文教学的百花园中,我们的语文课标可以说是一剂良药,它能指引我们正确的去看待学生,钻研教材,并能够适当的组织教材内容和上课的活动,从而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喜欢语文学好语文。但是,我们的很多老师不是很重视对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对语文新课标的认知只是一知半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对新课标的认识并以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谈谈如何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无论在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的视野。一是着眼于语文素质,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他特别强调张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二是,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习得的传统学习方式,还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主题放在首要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老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也把教材内容变为学习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主角地位,教师是组织者。三是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创造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看到的与学到的运用到一起,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大胆构思,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

下面,我们以《 火烧云》为例来谈谈如何体现上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的。

我们上的这节课基本上是围绕这几点来进行设计、构思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景色的美丽,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学习语文、学会合作。使他们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火烧云》描写了了晚霞的美妙景色,学习这篇文章是要辅之以想象,把那些无形无声的文字,想象成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更加深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气的污染,环境的破坏,我们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火烧云,只是在网上或电视里见过,没有真切的感受根本不能体会火烧云的美丽。怎样才能让学生有置身于火烧云中的感觉呢?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体会到火烧云,感受到火烧云了,才能体会作家萧红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 “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 “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 “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篇2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虚拟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组成成分和发展方向,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一直是我校追求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具有智能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在以下两方面更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传统的理科教学是运用语言的描述、文字的说明和实验的演示来完成的,语言的描述具有不确定性、可信度低、变动性大的特点,文字的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的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微观现象难以描述,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理科课程的兴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克服了这些缺点,将实验的模拟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学教师在讲《分数》一节,学生王庆说:“老师,一看模拟过程,不用您讲我就明白了,信息技术教学真太好了。”实验教师们总结说:“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注意力明显提高,二是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三是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把学习当负担。”以上种种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了有利条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发现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科学教师在讲授《青蛙》一课时,利用自制课件生动的模拟了青蛙由卵演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学生进行观摩与分析,具有很好的后发性,这种课堂设计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在关于“把能力还给学生”的问题上特别强调:我国基础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这就是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不够。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确实不高。而新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1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其分析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 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很多弊端,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弊端一:乱用权威,缺少交流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们普遍反映,现在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但在平时的课改活动中,我们也看到有的教师面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怕课堂出“乱”,就制订了烦琐的课堂规范,课堂组织按照教师的指令,井然有序的进行,这样就使整个课堂处于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下。

1.2 弊端二:无所适从,放任自流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唱主角,新的课堂中,师生“动”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这势必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部分教师面对课堂变化,一时束手无策,不知该怎样去管理。他们不敢再用“规矩”去约束学生不良行为,生怕被扣上“不尊重学生”的帽子,担心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正因为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存在着认识误区,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管理缺少了以往的力度,或者教学管理不到位、不得法,无所适从。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一旦缺乏了有效的管理,势必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在课堂上学生想说就说,胡乱插嘴,旁若无人;或者人声鼎沸,高谈阔论,游离主题;或者想动就动,东张西望,自由离开座位。这样课堂目标的落实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必成了一句空话。

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不懈的、多渠道、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尝试。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瓦特小的时候观察到壶里的水沸腾后壶盖会跳动而深受启发,长大后发明了蒸气机。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情感场。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特别注重教室的布置、板报的设计、墙上悬挂条幅的选择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中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3 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渴望创新,追求创新,参与创新。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能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捕捉那些善于质疑,敢于发问,思维敏捷,好奇心强的学生,并善于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克服老师主宰课堂,只有教师提问学生,不准学生向教师质疑的弊端,要把学生提问、讲座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狭窄的封闭的圈子里解放出来。

2.4 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拘泥课本,不依常规,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

2.5 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新课标教材中很多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极好的教材,而且各知识点都是彼此的联系,按一定逻辑顺序组成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大胆创新。

篇4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探究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暑期研修,和各地同行探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如下措施:

(1)弱验证,重探究实验。改变旧的实验教学观念,紧密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目的要求,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改“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向学生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它采取的是以剖析知识为主的方法。此种模式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和经典知识的重要性,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基础知识虽然训练扎实,但实践上忽视个性强求划一,把学生长当成知识的容器,包办代替,强制命令,把成人意志强加给学生。由于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在一定意义上为应付升学考试起到了较大作用,但它忽视甚至抹杀了教育创新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受到严重的打击,不能轻松愉悦的学习,个性得不到发展,聪明才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创新教学模式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合作式、平等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大胆探索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学习的程度,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诱发学生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疑而究,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创,创中生新。使实验教学从根本上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改变为积极探索、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全面地理解、运用实验原理,逐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挖掘家庭小实验。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发现新的问题并合作探究。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这些小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通过这些家庭小实验,既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又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3)从化学视角探究新发明。新发明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晶。从化学视角去探究新发明,让学生深深体验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课外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化学对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效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既拓宽了学生实验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巩固了课堂知识,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重视多元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萌发成就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趋力。最重要的是学习者对探究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只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才最能起到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进。多元评价要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

篇5

【关键词】主体作用 自学 勤思 善问 操作 探索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自学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基础,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靠学生自己主动地掌握,并非教师“教”出来的。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与他们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教师必须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把讲授时间缩减,把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放宽到最大限度,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凡是学生自己能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提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如今仍有不少课堂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这样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而真正的价值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问,师生共同解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的思考,很难想象他会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把对课文的思考、疑难和想象说出来。例如我在教学“自然数”和“整数”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再提出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问题,有一名学生大胆地提出:0为什么不是自然数,而是整数?教师立即表扬该同学聪明,肯动脑筋,问题提得好,并适时进行数学史教育,说明“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总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没有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随着生产和数学的发现出现了用“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0”虽然不是自然数,但是整数,并对学生说明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是大于“0”和等“0”的整数,其它的数以后再学。又如教学第三册72页例6,饲养组养了12只小鸡,3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这道题时,学生发现12÷3=4,4后面没有单位,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这道题4后面不用写(倍),教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善于观察,这很好。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应用题的列式解答中,为了对计算的结果所表示的量有所注释,我们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计量单位的名称并加上括号。这里“倍”不是计量单位的名称。“倍”是表示两个同类量相比的一个结果。甲量里的含有几个乙量,我们就说是甲量是乙量的几倍。“倍”只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表示长度、大小、多少等意义,所以它不是计算单位的名称。因而,我们在应用题列式解答中,就不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倍并加上括号。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道理,而且获得了自己想得到的知识,学习变得更主动、更积极。

三、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

教育学家曾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向前发展。”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天性,把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制作提供给学生,在自学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揭示规律,并在他们的好奇心推动下主动地去探索、想象。如:人教版第一册教材“拼组图形”,是一年级小朋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后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课。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征,把全班56个同学分成几个小学习小组,并围坐在一起,开展讨论、交流、协作活动,我独具匠心的设计了——“小小城市设计师”的竞赛活动,活动要求各组成员利用现有的颜色、形状、大小不一的各种平面图形纸片,在指定的一张宽大的吹塑纸上,拼贴出一幅展示城市风景的图案。这项活动,不仅需要小组成员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共同构建画面的内容,而且还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也充分培养了小朋友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组织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寒江.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马芯兰的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科学DV活动 科学探究 团队意识 多角色转换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亮点之一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任务。

重视社区和家庭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推进校内外未成年人科学教育的水平和资源的整合,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科学DV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DV活动”是利用DV的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项科学探究活动。科学DV活动可以在教师或家长的协助下,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科学DV活动可以引导青少年随时关注身边的科学,科学地思考分析身边的问题,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科学见解,用DV记录全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清晰的科学思路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一、选择合适的科学DV活动研究题目,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家工作的起点。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明确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解题活动。

1.创设良好科学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科学DV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青少年科学DV片,给学生创设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欲望。

优秀的少年科学DV片,会给初次接触科学DV活动的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借着这视觉盛宴的余味还没有消失,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开展科学DV片的拍摄活动。仅一个学期,一个年级,学生们就提出了涉及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近百个探究课题。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反过来更加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师生的共同兴趣,使这项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

2.抓住科学探究题目出现的集中性、无序性、随机性。确立自己的探究题目

(1)初次接触科学DV片,学生们就提出了近百个题目,多是与所观看的国内外优秀青少年科学DV片内容相类似的题目。经过我们的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我们确立了“地球大气”、 “鱼类活动”、 “植物反季节种植”和“万能胶的使用效率”等几个研究题目。

对科学DV带有强烈的新鲜感,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高,都希望能完成探究,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在后来的科学DV活动中,学生们看到社区楼房在做保温层,就又提出了“楼房保温材料的研究”的题目;去野外踏青游玩时见到了螳螂卵囊和不明昆虫的茧。就提出了“螳螂的一生”和“神奇的小罐子”的题目;发现家里的香雪兰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就提出了“香雪兰花色的探究”的题目。

学生们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会接触到很多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的出现是随机的、无序的,带有很多的偶然性。教师抓住机会,给予及时指导,会使学生的探究变得更有科学性,更有实效性。

3.根据探究进展,对探究的题目进行细化、修正

在学生们的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时候因为探究的进展,学生们会发现原定的探究题目不合适。因此,及时更改探究题目,使探究内容和探究题目更相符,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学生们在研究螳螂的一生的过程中,因为一次小的意外,螳螂逃跑了,研究被迫中断,后来学生们在老师的建议下,根据研究成果,把原来的“螳螂的一生”的研究题目改为“螳螂对环境的要求”。这样根据实际研究情况确定研究题目,不作假,更符合科学性原则。

二、认真与人合作,完成科学DV片的拍摄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美国著名诗人奥特・海特曼称它为一种“充满乐趣的无边界探险历程”。在经历科学DV活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这样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可以有效提高每个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

1.学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科学DV活动,需要进行摄像、实验操作等多项活动,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在科学DV活动中,学生们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基于已有的经验来建构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或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比如在进行有关螳螂的研究时,学生们就进行了很好的合作,他们成立了三个人组成的活动小组,经过讨论,共同制定了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了分工,每个人轮流记录、拍摄、实验、数据统计等工作。这样做既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又使工作量、工作时间减少了。

2.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共成长

学生在进行科学DV活动时,会有很多技术问题要向教师请教,如果教师以长者和师道尊严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眼前,那么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拘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会受到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就更难以发挥。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融入到科学DV活动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师生共同合作,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进行有关昆虫茧子“神奇的小罐子”的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以“百科全书”――全知道的姿态出现。而是重在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实验,和学生一起来进行探究,使学生把老师当成是合作者,是学习的好伙伴,可以共同分享探究的乐趣。学生们不完全依赖老师,放手研究,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好点子。

3.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家长同爱科学

科学DV活动,需要很多材料,而且很多活动是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比如很多材料不容易获得,他们自然而然想到要和别的人进行合作。他们寻求家长的帮助,与家长的共同活动,使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贴近了,家长们也更爱科学了。而课外的研究过程有了家长的安全保障,有了家长的协助,拍摄进展很顺利。

比如学生在进行“开在冬天的牵牛花”的拍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学生家里进行的,时间又是在夜里,所以家长给了很多的帮助。学生想到了利用镜子、灯泡等来创设使牵牛花提前开放的环境。要完成这个研究,需要镜子和灯泡,家里没有这些材料,家长就帮忙去邻居家借了这些材料。学生组装完成以后,进行了实验。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了一整夜的拍摄活动,效果很好。

三、多角色转换,制作科学DV活动专题片,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

1.科学DV活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拍摄过程,还包括后期的剪接、图像处理、文字编辑、音乐选择、数据处理等,需要学生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既是编剧,又是剪接师;既是录音师,又是音乐师。而这许多角色,都是他们以前没有尝试过的,要多方面去考虑,耐心细致地去做好。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断检视自己,不断认识到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通过编辑和制作科学DV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有了快速的提高。

2.反观制成的活动专题片,有些遗憾是难以弥补的,但是为今后的探究打下了基础。

科学DV片完成了,学生们松了一口气,坐下来认真观看自己的片子。在观片过程中,喜悦之余,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发现了有关拍摄、制作、观察、实验等多方面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由于探究对象已经发生了变化,探究过程已经结束,一些探究过程中的缺憾,是不可逆转、不能弥补的。这些问题刺激学生们继续探究,继续学习,为下一次的探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更好的契机。今后的探究目标更明确了,今后会做得更好。

3.科学DV片到校园网上,激发更多学生参与。上交到上一级部门参赛,得到肯定,使学生们更有信心积极参与这个活动。

学生们完成的科学DV片放到我们的校园网上展示,更多的人观看到了学生们以自己为主角的探究活动,激发了更多学生的参与。而上交到上一级部门的科学DV片,在比赛中获得了省级科协的嘉奖,使学生们更有信心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继续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进行锻炼。

四、科学DV活动的几点注意事项

1.学生们家中有DV机的还比较少,所以拍摄活动还有局限性

要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这些DV机和带有摄影功能的DC机,提高其使用效率,力争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拍摄活动。比如把这些DV机、DC机集中起来使用,整合资源,使现有的DV机充分发挥功效。

2.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具有更强的科学探究能力,使科学DV活动更具科学性。

除了选题等探究活动本身以外,拍摄技巧和后期的制作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请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来给学生们作专题报告,教给学生们一些拍摄技法和后期的制作技法;请学校的美术、音乐老师教给学生们画面美感、音乐功能等方面的技法。同时教育学生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这样才能在文字编辑、数据统计等方面做得更好。

3.对学生进行人文和环保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题能力

教育学生,让他们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身边的人文事件,学生们带着问题看世界,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科学Dv活动是个很适合在小学开展的活动,它既可以激发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良好科学习惯,同时也可以锻炼小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协调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学DV活动在我校的开展只是初见端倪,只是取得了很小的一些成绩,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去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篇7

一、物理学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双箭"的腾飞提供了理想的发射环境。

新课程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许多物理原理和规律可以通过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归纳总结得到,也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实际生活。如果在物理教学中经常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不仅可使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易于接受,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比如,自行车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学生都很熟悉,其中涉及了很多物理原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列举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并让学生提出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普通自行车进行改进的意见,以使人们使用更方便。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使学生的知识不再停留在书本上,增强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动手做一些实验。通过物理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师驾驭学科的素质要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理想环境。

二、物理教学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双箭"的"最佳燃料"。

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起着贮备能量、产生动力源的作用。它应包含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进行阶段"、"总结阶段",它们相依相融,既独立又统一。

1、"准备阶段"的主体活动者是教师。为了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这个中心,教师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信息的梳理、教材的研究、学情的动静态分析、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具的准备等。当然,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在"准备阶段"活动中的参与,比如预习、学具的准备、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等。

2、"进行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这里的内涵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产生的动力也是最强大的。教材是物理教学的凭借和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并把它们和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学途径和方法进行整合,探索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这不仅优化了物理的课堂教学,也推动了物理素质教育的开展。

3、"总结阶段"是"进行阶段"的延展和补充。它会因课堂教学中产生的"余震"来推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双箭"的腾飞。 因为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行为方式来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理解、掌握的知识以及获得的能力。只要在教师的适度参与、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在这个阶段会随时碰撞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火花,并且会牢记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后,引导学生讨论探索几个问题:〈1〉气压降低则沸点越低,那么在真空中水的沸点可以是多少呢?讨论结果为:真空中气压为0,水的沸点可以低到任何温度(直至宇宙中的绝对零度:-273。15度),〈2〉月球上没有空气能有水吗?讨论结果:凡是没有空气的星球上,就一定不可能存在着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对结果的印象十分深刻。

三、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双箭"腾飞的"加速器"。

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把握宝贵的时间资源、学会学习、把握人的素质形成的各个"黄金季节"、使学生具备适应时代要求的整体素质,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课堂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物理这门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优势环境,物理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成为"双箭"腾飞的"加速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好奇心是创造力的推动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

2、引导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导"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或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篇8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099-02

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平均寿命提高,心力衰竭(CHF)患者也明显增多,年龄>75岁患者中10%有心力衰竭[1]。目前已明确,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为此200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2]和2002年中国心衰指南都确立了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原则;2005年的ACC/AHA、ESC心衰指南[3]以及2006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美国心衰学会(HFSA)指南中,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仍是基本治疗(Ⅰ类,A级)[4]。为此,本研究采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依那普利、美托洛尔、螺内酯联合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为本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其中,男22例,女38例,年龄65~85岁,平均(70.4±3.8)岁,病程3~15年,平均7.6年,高血压36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5例,所有60例患者均符合HENEF诊断标准,既:(1)有典型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2)LVEF正常(>45%),左心腔大小正常;(3)超声心动图有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证据;(4)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疾病,并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或限制型(浸润型)心肌病等[5]295。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原发病上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对入选患者要求对上述3种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无禁忌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应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基础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2.5~10.0 mg/d;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2.5~50.0 mg/d,螺内酯(北京中新制药厂)6~12 mg/d。给药剂量因人而异,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调整。

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舒张末容积容积(EDV),同时观察用药过程中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所有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或为NYHA;有效:患者所有心力衰竭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有所改善小于2级;无效: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无改善或有所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ESV、EDV变化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而ESV、EDV变化不大(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n(%)]

2.3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8例患者出现干咳,2例出现室性心动过缓(心率为51~59/min),3例出现轻度头昏、恶心,经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头昏、头痛2例,恶心、腹胀3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高钾血症、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1984年,Dougherth等首次报道了一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当时将此类患者归为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此后,DHF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200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指南均放弃了DHF的提法,改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10年8月)利用了欧美指南中的术语,并对HFNEF的研究做了阶段性的总结[6]。而关于HFNEF的药物治疗研究则从未中断。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联合应用治疗HFNEF更是研究的热点。众所周知,利尿剂、ACEI(或ARB)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三大法宝,对于HFNEF亦如此,而且上述三类药物已具有了循证医学的证据,其中,ACEI(Ⅰ类,A级)被证实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的第一类药物,被公认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β-受体阻滞剂(Ⅰ类,A级)被公认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与ACEI具有同样地位。有研究表明,醛固酮(Ⅰ类,B级)有独立于AngⅡ和相加于AngⅡ对心肌结构的不良作用,特别是对心肌细胞外基质。人体衰竭心脏中,心室醛固酮生成及活化增加,且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比。虽然短期应用ACEI活ARB均可降低循环中醛固酮水平,但长期应用易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因此,如能在ACEI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进一步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渴望有更大的益处[5]284。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即舒张性心力衰竭,是由于舒张期心室的主动松弛的能力受损和心室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障碍,因而心排血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正常[7]。本研究选用了ACEI及β受体阻滞剂中的代表药物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同时联合应用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这三种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联合应用恰好抑制了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同时亦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肌重塑。

本研究结果表明,依那普利、美托洛尔及螺内酯联合用于HFNEF的治疗安全,易行,疗效确切。笔者认为:ACEI、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抑制剂这三种神经内分泌抑制剂联合应用时,既有各自独立的药理药效,又具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不叠加。而上述三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国内外报道较少,故予以报道,希望能在临床中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杰孚,霍勇. 心脏急症[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5.

[2] Fuster V,Ryden LE,Cannom DS,et 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executive summary: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Writing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 Eur Heart J,2006,27(16):1979-2030.

[3] America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ologists,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et al. ACC/AHA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 diseas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writing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1998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Soc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esthesiologists:endorsed by the Society for Cardiovascular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s and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J]. Circulation,2006,114(5):84-231.

[4]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 HFSA 2006 comprehensive heart failure practice guideline[J]. J Card Fail,2006,12(1):1-2.

[5] 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与共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95.

[6] 林曙光. 当代心脏病学新进展2011[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5.

篇9

关键词:心理技术;实验技术;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综述

一、 心理实验技术的发展概述

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1]。为了与过去的心理学有所区别,人们将这时开始的心理学称之为科学心理学,它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至今仅一百多年。从心理学的历史发端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研究方法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最初几十年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主要是传统的心理物理法。仪器设备还处于朴素的机械装置水平,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表面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推断内在的心理过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鼎盛时期(从20世纪20到60年代),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主要是围绕着行为主义的思想和研究思路,即采用测量刺激―反应的过程的技术路线来推断心理和行为的内部机制。如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条件反射装置;桑代克的用来研究猫的行为习得的迷笼装置;斯金纳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的“斯金纳箱”。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的研究思路,心理学家开始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实验技术就是反应时测量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研究的技术手段在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新的学科――认知神经科学,如常用的实验仪器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扫描技术(PET)、脑电技术(EEG/ERP)等,这些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应用把脑机制的研究推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2]。

当代心理学跟古代心理学的本质差异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3]。19 世纪以前,哲学家多采用“思辨”的方法去探讨心理现象。他们运用臆测、内省、推理和直觉,或基于个人的主观经验来推测心理的本质。他们常被心理史学家们称为“安乐椅上的心理学家”。现代心理学家则特别注重采用观察、调查、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来研究各种心理现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表明,研究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对心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轨迹有着关键性影响。

二、 心理实验技术的分类

莫雷等人对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重新进行了建构[3-4],提出双层次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其中对第二层次的研究技术的分类如图1所示。他们将变量数据的获得方法(即主要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技术)总体上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测评法,就是通过测评技术来获得变量数据,主要包括测量法、问卷法、评定法等。第二类是实验心理范式,即在实验中对各种心理特质或行为的特定的作业测定方式,这些实验范式的形成,都是由某项研究首先创立,由于其准确有效而为后来的研究所沿用,从而成为进行某种特质研究时取得量化数据的典型方式(范式) 。实验心理范式可以分为传统的实验心理范式与现代认知实验心理范式,采用新的实验仪器如眼动仪等而形成的获得变量数据的手段也列为这类范式。第三类是认知神经科学范式,这种研究范式从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现在正逐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取向,它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脑磁图、单细胞记录技术等手段,从神经机制的水平来获得数据材料,以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观点。

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方法区别于第一类的“测评法”,是同属于实验法的技术范式。实验法是目前心理科学乃至现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科学方法中,实验法是公认的最严谨的方法,自然科学之所以进步,主要是依靠实验方法上的一再突破[5]。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实验法下的各种心理实验技术。

从国内外现行的各种实验研究技术的应用看,图1虚线框内的“认知实验心理范式”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两类实验技术范式最为流行、应用最为广泛,为区别于传统实验心理范式,我们将认知实验心理范式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统称为现代心理实验技术范式。认知实验心理范式主要是指当代认知心理学各研究领域所采用的实验技术,其研究的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6]。认知心理学家是用信息论、控制论及计算机的概念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并构建心理过程的模型,他们将大脑视为一个黑匣子,很少考虑其理论的神经基础或者心理现象的脑机制[7]。日常生活、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8-9]。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加扎尼加指出,如果不研究大脑,我们根本无法真正揭示心理活动到底是怎样进行的[10]。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恰恰弥补了认知实验心理范式研究中的缺陷和诸多不足。认知神经科学把心理与大脑的统一理解作为自己的目标,强调心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这个简单的真理[11],并以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为研究本源,探讨心理和行为的脑机制。

三、 现代心理实验技术与应用

(一)认知实验心理范式

认知实验心理范式主要指建立在现代信息加工观点之上的实验技术范式。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于复杂的实验设计,通过反应时和正确率等较简单的指标,实现对人类心理与行为内部机制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各实验室应用比较广泛的认知实验技术主要包括行为实验技术、眼动实验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三大类。

1. 行为实验技术

信息加工心理学主张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和计算机工作原理对人类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有关认知过程的心理学理论。但在实际的研究中,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并不是计算机模拟法,而是以信息加工思想为指导的认知行为实验法,我们常称之为认知行为实验技术或行为实验技术。目前,此类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心理实验材料的编辑与制作、实验参数控制、实验过程与实验设计控制、被试信息与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初步处理等的全过程,既可以使心理实验标准化,同时也尽可能避免各种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额外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不利影响。除计算机硬件本身的技术外,全球通用的标准化心理实验生成系统也越来越多地面诸于世,如E-Prime、Inquist、D-Master、SuperLab、Presentation,等等。这些标准化的软件,使心理实验的误差最小化,也使心理学实验重复验证的差异最小化[4,12]。

2. 眼动实验技术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探究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规律。因此对于“人是如何看事物”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关于这一点,对于眼睛的运动(即眼动)的研究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由此,眼动研究技术应运而生,精密地测量眼动规律的各种仪器即眼动仪也相继问世,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工具。

眼动研究是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在完成心理任务时眼球运动的信息来研究相关的心理活动及规律。如通过记录被试的注视时间与频率、眼跳次数与角度、回扫次数、兴趣区(AOI)、眼球运动轨迹等客观指标,探索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眼动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阅读心理、图形认知、广告心理和交通心理等方面。眼动在应用领域的研究也很成熟,如工效学、广告学、航空、医学和体育等都有诸多的应用研究[13,14]。

3.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指用计算机生成一种特殊环境,人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特殊装置将自己“投射”到这个环境中,并操作、控制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即人是这种环境的主宰。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现实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户操作。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由虚拟环境,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虚拟环境处理器,以头盔显示器为核心的视觉系统,以语音识别、声音合成与声音定位为核心的听觉系统,以方位跟踪器、数据手套和数据衣为主体的身体方位姿态跟踪设备,以及味觉、嗅觉、触觉与力觉反馈系统等功能单元构成。其主要设备有BOOM可移动式显示器、数据手套、TELETACT手套、数据衣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美国心理学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成功治疗恐高症和恐物症;英国科学家目前也正利用此项技术研究一种普遍的心理疾病――妄想症。在军事训练方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部队训练所需的“人工合成作战环境”,使参训者能体会到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全部感觉的作用。运用战争“预实践”开展心理训练,具有传统理论教育、心理疏导、实装模拟、实兵演习等心理训练模式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

认知神经科学被视为21世纪的领头学科,同时也是代表当前科学心理学最先进研究理念和最高研究水平的一种研究范式。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人脑高级功能的学科,其研究目的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它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从大脑的工作方式入手来研究认知,并通过各种无创伤的研究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大脑及其加工过程[15]。

目前,认知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技术主要可分成脑成像技术和脑损伤技术两大类。脑成像技术中以fMRI、ERP、MEG、PET、NIRS五大技术最受欢迎和重视。脑损伤技术主要是通过虚拟脑损伤的方法来实现,但这种脑损伤是暂时的、可逆的,目前主要通过TMS技术来实现。

1. 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 )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技术是通过一定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在磁共振设备上成像的方法,它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是一种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的有效方法。fMRI的成像原理是脑的神经活动中血红蛋白的动力学反应。当神经活动增加时局部的血流量增加,引起局部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产生局部梯度磁场,使脑激活区信号相对升高,通过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上可见到激活脑区的信号强度增加,从而获得激活脑区的功能成像图。fMRI具有诸多优势,如无创伤性、无放射性、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重复操作等,因此,fMRI作为脑功能成像的首选方法已被较广泛地应用。fMRI在视觉、听觉、嗅觉、语言及认知功能、情绪活动、躯体运动功能、躯体感觉功能等方面都有诸多的研究和应用[16]。

2.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

PET的依据是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分子(如含18F的脱氧葡萄糖FDG)能正常地参加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这些同位素发射正电子,正电子不稳定,易与负电子撞击而湮灭,所生能量以双向γ射线方式释放。测量这两束γ射线的量,即可知该标记同位素分子的含量,从而作为该部位功能活动是否增强的标记。PET主要是反映脑内的生化代谢以及生理功能的变化,能进行动态的定量观测,具有其他脑成像技术难以取代的优点。其缺陷是需要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但基本上无创伤性,另外PET的测量时间也较长。PET可用于细胞活性与功能的研究、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神经、精神疾病和脑功能的研究[17-18]。

3. 光成像(optical imaging,OI)

光成像的依据是,神经元活动会引起某些有关物质(如水、离子)的改变,导致其光学特性发生变化,在与外加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量子相互作用后就得到了相应的光信号。通过成像仪器系统探测到此光信号在某一时间间隔内的空间分布,形成影像。光学成像具有比fMRI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更小的体素来测量总脱氧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和血容量的改变。光学成像有多种,其中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OCT)发展迅速,它们均能提供观察脑皮质功能柱的高分辨图像。NIRS可穿过颅骨,已用于动物和儿童的无创性脑功能研究[19]。

4.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brain potentials,ERP)

事件相关脑电位是伴随感觉、运动或认知事件所诱发的大脑电位集合的总称。从电生理角度看,ERP是以作业某种事件的时间为基础,将其前后一定时间段的脑电(EEG)进行多次累加平均而得出的一系列脑电位活动。从心理角度看,ERP是一种有心理因素参与的长潜时内源性诱发电位。其着重检测人类的认知功能和大脑的关系问题,或从电生理角度探讨大脑思维行进的轨迹。

ERP是刺激事件引起的实时脑电波,在时间精度上可达到微秒级。极高的时间分辨率是ERP的主要优势,ERP也可以和行为数据,特别是反应时(RT)很好地配合,以研究认知加工过程的规律。所以,ERP目前是心理学工作者进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最得力的方法。ERP的主要弱点在于低的空间分辨率。另外,ERP只能采用数学推导来实现脑电的源定位,比如偶极子,这种方法的可靠性也是有限的[20]。

5. 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

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大脑工作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能够在头颅外表产生感应磁场。脑磁图(MEG)装置便是通过捕捉这种极微弱的磁信号(相对应于地磁场的百万分之一)来反映大脑内部的神经活动。

脑电图(EEG)只能反映脑表面的生物电活动,而MEG则可反映大脑深部电向量的位置和活动方向,是无数脑电向量的综合。因此,相比于EEG,MEG突出的优点是对神经兴奋源的定位更为直接和准确,而且时间分辨率也可与脑电相媲美。不过,脑磁图的总造价很高,数百万美元的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它的普及。同时,它只对某些流向(如垂直于颅骨)的兴奋源敏感,而对另一些流向的兴奋源则可能无法探测到[21]。

综上所述,fMRI,OCT/NIRS所显示的主要是解剖学信息,即结构图像,PET所显示的主要是功能和代谢成像,都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而ERP,MEG等所显示的主要是生理功能成像,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综合利用这几种研究技术观察认知活动中脑功能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6.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

TMS技术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电流通过一个靠近头皮的线圈,经电磁转换后,线圈的周围产生一个与线圈中电流方向相互垂直的磁场。该感应磁场能穿过头皮、颅骨进入大脑,并在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场。继而对大脑的生物电活动产生干扰或调节。这一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对大脑活动进行短暂干扰,从而建立“虚拟的脑损伤”条件来帮助研究者考察大脑功能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因果联系。

TM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例如,通过TMS干预运动控制区域发现个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受到抑制。同样,通过TMS干预前额叶皮质后,发现个体的决策能力受到影响。这样一些结果对于建立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理论具有重要价值。TMS在临床研究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例如对成瘾者的研究表明,TMS刺激能够增强多巴胺系统的GABA受体释放,从而恢复已被破坏的多巴胺系统的调节功能。2008年10月,美国FDA认证通过了TMS用于治疗药物抵抗型抑郁症,有效率约为80%。近几年,用TMS治疗干预成瘾的研究日渐增多,TMS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一种潜力巨大的、独特的精神障碍治疗手段。

(三)生物电技术

生物电技术记录的肌电、心率、皮温等指标既不属于认知心理实验范式所使用的反应时、正确率等行为指标范畴,又不属于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所采用的脑电、脑区为典型代表的生理指标范畴,尽管生物电技术也记录脑电,但此脑电指标与认知神经科学范式下的脑电指标属于不同的数量级,不宜相提并论,因此,我们把生理多导仪和生物反馈仪为代表的生物电技术单独归为一类。

生物电技术是利用相关的电子仪器设备记录我们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生物电活动等信息信号并加以放大,放大后的机体电活动信息以视觉(如仪表读数,图像)或听觉(加蜂鸣音,音乐)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些客观信息指标来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这些肌体电活动的信息主要包括有如下种类:脑电、肌电、心率、血压、皮肤电、皮温、眼电等。记录这些信号的电子设备主要有生物反馈仪和生理多导仪两种。

生物反馈是运用学习来自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以促进健康的一个治疗手段。通过生物反馈仪主体能够了解自身的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地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生物反馈仪可以反馈给人的信息包括肌肉的紧张度、皮肤表面的温度、脑电波活动、皮肤导电量、血压和心率等。生物反馈仪主要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1)心理诊断。通过使用这些指标,可以对心理迟钝、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进行诊断。(2)心理治疗。通过这个仪器的配合,可以对身心疾病以及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治疗。(3)心理训练。使用该仪器,可以对身心疾病、自卑等心理问题进行训练。生理多导仪是用来记录生理活动的各项指标的医学和心理学实验仪器,能动态记录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皮肤电、血压、指端容积、心输出量、心电、呼吸、血压、诱发电位、动作电位、神经元活动等信号,在医学诊断与治疗、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 未来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尽管心理学与脑科学结合而产生的认知神经科学,正取代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新阶段[22],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认知神经科学技术并不是研究所有心理问题的万能法宝,因为这些技术只能告诉我们某一种意识活动是发生在脑的某一个区域或某一些区域,并不能回答为什么这个或这些脑结构的活动会导致相应心理或行为的发生[15]。此外,这些技术目前所达到的水平也不能满足脑与意识研究的要求。例如,为了能够看到与不同意识过程相关的脑细胞的功能结构,要求这些设备必须达到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要观察到与知觉、注意、思维、决策等意识活动相关的大脑动态过程,必须将这些技术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毫秒级。纵观上述各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能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很好结合的设备目前还没有,如,fMRI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其时间分辨率却低下;脑磁图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然而其空间分辨率却只有厘米级。这些技术上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当前脑与意识研究的瓶颈。当然,这些缺陷也正是未来新技术革新和发展的方向。

[1] 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莫雷,王瑞明,陈彩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与体系重构[J].心理科学,2006, 29(5):1026-1030.

[4] 莫雷,温忠麟,陈彩琦.心理学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魏景汉,阎克乐等.认知神经科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8] 程正方,高玉祥,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 Gazzaniga, M.S., Ivry, R.B., & Mangun, G.R..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New York: Norton, 2000.

[11] 朱滢.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3] 闰国利.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14] 韩玉昌.眼动仪和眼动实验法的发展历程[J].心理科学,2000,23(4):454-457.

[15] 罗跃嘉.认知神经科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6] 何立岩,伍建林.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13(3):210-212.

[17] 杨裕华,杨贞振.功能性影像技术应用概况[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71-73.

[18] 徐俊卿,庞志平,吕岩.脑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8,14(1):38.

[19] 刘树伟.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6):484-485.

[20] 赵仑.ERP实验教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篇10

钟毅平教授长年致力于社会认知研究,成果显著。《社会认知心理学》是他继《社会行为研究——现代社会认知理论与实践社会行为》(1999)和《听障学生社会认知及其发展研究》(2007)两部著作后的又一部有关社会认知的力作。该书旨在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社会性知识如何在人们的大脑中进行构建,人们怎样理解他人,对社会信息如何进行推论并形成判断,如何预测他人的行为以及我们该如何反应。在本书的前三章,作者从整体上阐述了社会认知的概念和相关,并着重解析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社会表征和话语心理学的内涵。除此之外,还介绍了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以及自动与控制加工、内部聚焦于外部聚焦加工。本书的后七章,作者对社会认知的中心议题,即社会知觉、态度、归因及归因理论、自我和社会认知、偏见、社会判断、情绪和社会认知,进行了详尽论述。纵览全书,钟毅平教授的《社会认知心理学》有着如下的特点和特色。

1 通俗易懂,流畅自然

心理学既古老又年轻。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从西方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比西方要晚、要慢,因此,很多心理学书籍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心理学内容,或对西方心理学著作进行翻译。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或其他原因,国内一些心理学著作有着严重的翻译痕迹,常让读者如同嚼蜡;另外,也有一些心理学著作,概念和条条框框过多,没有将内容阐述详尽,让读者深陷云里雾里。然而,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克服了以上两个问题,做到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譬如,作者在解释什么是“社会脑假说”时,毫无深奥难懂之言语,寥寥几句便表述清晰:“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大脑内肯定存在着一个旨在认识和理解他人表情的神经机制,在社会交往中人会通过该中枢迅速处理与他人相互作用的各种信息……”作者在阐述“自我”的概念时,超越了抽象和晦涩,而使得“自我”的概念通俗易懂。在阐述图式及其对信息加工的作用、自我及自我表征、社会认知中的判断启发式、记忆中情绪的认知表征等章节中,无一不让读者感受到这种平实的表述和流畅的行文,从而更近一步走近并理解社会认知心理学。

2 旁博引证,结合自我

对于每个研究主题,作者介绍了大量经典的研究和实验。譬如,在论及“对应偏差”时,作者通过多个详实生动的实验例子来阐述三种对应偏差的经典研究范式,即琼斯和哈里斯的态度归因范式、罗斯等人的智力问答游戏实验以及行为者——观察者效应。当论及“刻板印象”时,作者引证了更多的实验范式,如泰勒的刻板印象激活扩散实验、泰弗尔的刻板印象经典实验等。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大量新近的理论和研究。作者在旁博引证的同时,并没有机械地照搬他人观点和相关研究,而是在理解他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譬如,在阐述矛盾态度时,作者结合了自己“对乙肝患者群体认知的矛盾态度”的研究,提出个体对乙肝患者存在矛盾态度,即个体对某一客体同时持有的积极和消极态度,矛盾态度的加工是个体根据背景对预存性评价予以修正的过程。在阐述单纯接触效应时,结合了自己有关“刺激呈现次数和位置对纯粹接触效应的影响研究”,提出纯粹接触效应的获得是一个内隐学习的过程,被试在进行偏好选择时通常都是依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行的选择。在社会认知的神经基础这章中,作者在引证前沿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认知心理学在对两对加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自己的总结。

1903年,George Gissing就说过,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心灵创造的;即使我们并肩站在同一块草地上,我看到的绝不会和你看到的相同。也就是说,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近年来,自我与社会认知已成为当前社会认知领域的热门研究主题之一,也是我国众多知名学者研究的主题之一。在这期间,钟毅平教授关注于自我正面偏见、自我参照加工、自我的程度效应等方向,成果斐然,在国内外知名刊物《Neuroscience Letters》、《心理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社会认知心理学》一书中,与当代大多数社会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一致,作者认为自我具有个体自我与集体自我,身体自我与心理自我,内隐的自我与外显的自我等多重形式,即自我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概念,而是一个多重的概念。随后,作者就自我的结构和在记忆中的存储和提取方式,对多种相关网络模型、自我库模型、多重个样本模型、平行分配加工该模型等认知模型进行了细致阐述。娓娓道来之中,作者结合自己对自我研究的经验和理解,向读者呈现了自我研究的发展历程图和研究方向。

3 与时俱进,关注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