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沟通的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沟通的要素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医学心理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gy)是一门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交叉学科。该门课程既需要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又需要较强的心理学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需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建构主义认知方式服务于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几个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思想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情境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通过精心创建一种既能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中亲身体验,通过真实情景的再现,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交流与协作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心理实践技能和解决心理健康等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意义建构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体现

医学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都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并不代表要机械性地重复与记忆,启发诱导学生发现心理学的相关规律、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自我认识是医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目前,比较成熟的三种教学模式可以被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倡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以便于发展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深入理解,通过支架作用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个体心理》两个章节涵盖的知识点既是心理学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和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以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潜在的发展水平为目标,在“最近发展区”内开展教学。例如,认知过程中的感觉是学生在课前就已经理解和熟悉的心理活动,围绕感觉为学习主题,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体验当中,如一起讨论吃糖吃到后面不觉得甜了,反而感觉到酸是为什么;看到伤心的场面时,觉得悲伤的曲调特别好听,摇滚音乐特别刺耳,看到高兴的场面时则相反,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深入探索和讨论,主动获得对感觉规律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感觉规律概念的主动建构。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 (Anchor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等章节的教学就可以具体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的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以呈现学生都关心的内容,如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的咨询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师生进行广泛地讨论、交流,修正并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咨询案例的理解,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从而达到认知建构的目的。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教学,可以采用人际关系理论讲解,也可以使用图片和视频了解人际关系类型和人际吸引的表现,还可以创设大学生和医护工作者常见的人际沟通情境。对同一个知识点,用这种随机进入模式进行教学,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以不同方式给学生呈现同一知识点,能够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教学促进学生认知建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国愉,冯正直,刘云波.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医学心理学教学观和教学模式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5(4):11-13.

[2]杨悦,刘卓.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7):165-167.

篇2

关键词:人力资源 心理学 心里资本

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75-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正在兴起,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赶上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已越来越小,世界各国企业的竞争更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的素质成了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我国虽然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够素质的、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人力资源始终是短缺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心理学研究是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的多层次角度,探索人在社会经济变革中的行为变化的心理学机制,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工作分析、员工的选拔、培训、激励、安置、职业发展和组织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对策。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对行为之影响的科学。现代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精神与大脑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透过实验和观察来检验假设。也指将在各种人类活动场景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包括解决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治疗。

二、人力资源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促成人际协调、人事匹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人的各种工作活动,实现组织目标。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借鉴了很多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学习理论、系统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绩效理论,它还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

三、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1.心理学与职位分析。职位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职位分析可以有效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可以获取有关工作方面的信息,诸如工作标识、工作职责、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等一系列内容;二是可以获取有关人员方面的信息,即该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包括行为举止、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等内容。心理学与职位分析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任职要求上。传统任职要求注重个体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等素质,未能把有关个体积极心理状态的素质要求纳入其中。基于心理学的职位分析应该尽力挖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积极心理状态素质,并予以分级量化。

2.心理学与招募甄选。招募甄选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心理学与招募甄选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人员选拔与配置上。传统的招募甄选对员工心理学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完全没有注意和重视员工的心理资本,在选拔过程中主要关注员工的知识、技能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二是缺乏有效测量员工心理资本的技术手段或方法。

基于心理学的招募甄选,首先要开发信度和效度均符合要求的心理资本测评量表;其次要对招募人员进行心理资本甄别培训;再次要注意心理资本与岗位的匹配。目前,对于心理资本的测量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我报告法,即通过编制心理资本测量量表对员工进行施测,例如,路桑斯等编制了一份24个条目的心理资本测量问卷,并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借鉴。但是,运用到招聘甄选中,这种测量方式可能存在严重的社会赞许效应;二是专家观察法,即请有关专家通过观察员工的日常活动来评价其所具备的心理资本状况;三是效果变量间接测量法,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员工的效果变量进行施测,由此推测员工的心理资本的状况。另外,实验法也是测量员工心理资本状况的非常好的方法。人才测评专家通过设置合理的实验情景(与真实工作情景一致),让应试者处于情景中,然后观察其行为表现,据此推测员工的心理资本水平。

3.心理学与培训开发。培训开发是人力资源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的目的是要改善员工工作业绩并最终提升企业整体绩效。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开发关注的是员工短期效益,集中体现在对员工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培训。由于对绩效起关键作用的不是诸如知识技能等门槛素质,而是诸如自信、乐观等员工积极心理状态。因此,传统的培训开发工作经常忙而无效。

基于心理学的培训开发,首先要认识到心理资本是可以通过培训而提高的,但培训开发的效率和效果是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技能的。与一些难以改变的人格特质(如气质)相比,心理资本并非是遗传的,难以改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具体措施得以改善和提高的。然而,与知识技能相比,心理资本的培训开发不像前者那样直接和快速,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呈现出培训周期较长,发挥作用缓慢,但影响力度较深的特点。其次要开发具体的心理资本干预措施。心理学的培训开发与一般的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发是有差异的,不能直接套用后者的具体措施。

4.心理学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由绩效计划、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评估以及绩效反馈4 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基于心理资本的绩效管理应该有助于保持和提升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

基于以上观点,第一,绩效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员工的积极心理状态。一般而言,设置的工作目标应该是比较具体的,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可以测量和评价的,使得员工在绩效的起步阶段就树立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乐观。第二,绩效执行阶段,管理者应与员工定期沟通,为员工扫除目标道路上的障碍,从而稳定员工积极的心理状态。第三,绩效评估阶段,管理者对绩效结果的评价首先要确保公平,避免员工负面情绪的出现;其次,要引导员工对绩效结果形成良好的归因,如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因,把不足归于环境和任务等外因,从而激发和保持长期的自信和乐观。第四,绩效结果反馈和应用阶段,要把职业晋升、薪酬和价值分配等与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要使员工清楚认识目前的绩效状况,并帮助其进一步改善提高,从而确保员工的希望不被破灭,工作激情节节高升。

5.心理学与报酬管理。报酬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获得的、作为个人贡献回报的、他认为有价值的各种东西,一般可以分为内在报酬(工作本身所获得的心理满足和心理收入)和外在报酬(员工获得各种货币性收入和实物)。基于心理学的报酬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进行有效的工作设计,例如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扩大化等给员工带来心理满足感,从而塑造员工的心理资本;

(2)增加心理资本作为报酬评价要素。一般而言,报酬要素主要包括工作责任、工作技能、努力程度和工作条件等方面。考虑到心理资本的作用,在确定报酬要素时,也可把心理资本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三、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家与国家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重心表现在人力资源上,而人力资源的竞争又集中体现在心理资本上。因此,如何获取和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已是当前社会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国内关于心理资本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对国外观点的介绍和引用较多,理论研究远多于应用研究,甚至概念界定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论,至于心理资本的测量、培训和开发更是少有涉足,因此,心理资本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人员关注和涉足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研究只是对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南京盛烁烟酒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述评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482~487

[2]徐 媛.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674-1145(2009)05-0140-02

[3]王积俭.管理心理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4]王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夏国新.心理规律在管理中的应用[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

[6]张光泉.人・心理・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篇3

论文摘 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理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总结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要点。

1.关于管理心理学

20世纪初,激励理论曾经风行一时,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在能判断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领导者的指挥,并且接受领导者的管理。从此,金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开始风行起来。时至今日,金钱在保证员工努力工作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激励手段。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uens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则是推动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到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外,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心理学有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学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心理学,工商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2.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的研究,有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能够体现出对于个体的关怀。个体关怀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学是从微观的层面上来选择或理解问题的,比较关心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上与人有关的具体问题。二是心理学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和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对于个体存在的弱点缺陷和不足持宽容的态度,具有极大的人性化关怀特征,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与其它领域的不同。心理学研究者更为关注人力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和影响。因为人力资源可以说就是企业中人的合集,是集体中若干个体组合而成的,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集体中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单元,而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体来说,他们都有其自身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可以说个体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就是人力资源问题中的要素。其次,心理学在研究中以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等状态的改变为出发点研究人力资源的开放与管理方法。心理学以事实为根据分析个体的心理需要和状态,在搜集多方面资料后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可以充分的阐释人力资源问题中的各类现象,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产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企业一定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问题,在做决策的时候充分体现对于全体员工的个体关怀。

3.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

(1)尊重个体差异

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正如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会因为受到遗传因素、所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特点会受其实践活动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个体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长处,使每个个体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也能够有效的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公关、宣传、管理者等,沉稳、内敛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财务、审计、文员等。在企业用人或职位升迁时,要特别考虑这些因素。

(2)激励制度

激励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他不断的提高,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激励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其中包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发展需要、精神需要等,只有了解了员工的真实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满足,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比较有难度的工作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

(3)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流模式,管理结构也日趋网络化和分散化,团队已经成为企业中重要的工作形式。将现有的人力资源组合成为团队来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目的是形成1+1>2的工作效果。要逐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除了要把团队成员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外,还要让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关联。既要有作出决策的成员,也要有善于执行和倾听的成员,另外他们还要具备不同的技术专长,共同合作完成团队和企业的目标。为了能够将不同特点的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良好的凝聚力和团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队员之间要相互信赖、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大家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创新和提高的氛围,促进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海鹰.浅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吕同舟.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管理观察,2009,(06)

[3]李新霞,王丽佩.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篇4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思政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 态度的含义、结构、特性及功能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它具有工具、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和价值表现功能。

(二) 态度改变

1.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2.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这里给大家分析下著名的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强调信息和背景的作用从传递着、沟通信息、接受者与情境四方面来分析。

(1)对于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而传递者的说服意图也是直接影响着他人态度的主要因素;说服者的吸引力,不同程度上对于接受者的认同大小影响不同。

(2)对于沟通信息,信息的差异性、产生的畏惧效果、信息倾向性等都对于人们态度的改变起作用。

(3)对于接受者,其自身的人格因素、自我防卫干预、原有态度和信念的稳固性等都会对其态度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对于情境,因为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所以预先干预、分心、重复等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二.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前的教育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变化,掌握好、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而作为一名师范生,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教育对象——四川广安中学的高一学生,其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个体特征不明显,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在于学生的谈话和日常沟通,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当前的思政教育存在某些问题。从态度改变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一是由于选用与传达缺乏科学性,教育信息不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缺乏可接受性;二是由于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评价消极,造成在情感迁移和相符机制作用下,教育对象更多地进行反驳,抵制态度改变。依据霍夫兰德关于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沟通即传达者与目标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影响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差异、恐惧唤起、单双面论证、新颖与重复等变量。

三.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构成思政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介体)、社会环境极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由此可以看出,态度改变过程与英语教学教育过程具有类似性和相互联系之处,如传达者与教育者,沟通信息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周围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上态度改变四要素入手,从思政教育者的角度探讨态度改变在思政教学及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思政教育者要注重印象管理

教育者要改变教育对象的知觉偏差,必须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审视自我,重视自身的印象管理,引发教育对象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产生积极情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印象管理内容既包括自身人格、知识、能力等内隐特质,也包括衣着打扮、表情、语言等外显特征。

(二)思政教育者要合理利用说服信息

1.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说服信息与说服对象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要注意比较信息差异量。思政教育者在具体说服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说服信息,要和说服对象具备一定量的认知信息差异,这样才能取得说服效果。

2.思政教育者选择的说服信息要有针对性,注意考虑单方面信息(正或反)与双方面信息(正和反)

3.合理利用畏惧性信息,并且注重信息的说服方式、渠道,这样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改变态度。

(三)思政教育者应抓住说服对象的性格特征

了解说服对象的人格特征,从人格中寻找“说服点”;遵循说服对象的心理规律,作为思政教育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赞赏,利用机会提出改变态度的小要求,得到改变后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思政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握好态度改变的一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一、心理学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主体都是人,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存在客观的心理规律和复杂的心理状态。国内外调查显示,不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仅损害员工个体,而且也破坏企业的健康发展。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帮助人力资源部门更好地分析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心理学理论能更加有效地指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实践活动,使之形成一套科学的制度和体系,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方法指导。

企业在运用心理学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特点,做到理论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将心理学进行创造性的应用。

(一)心理学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迫切需要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学科理论的不断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成熟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我们翻阅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典籍,不难发现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时应该讲求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有特定的心理活动,每个人的动作举止以及行为表现都是由其内心所驱动的。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时,仅仅研究其活动和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其心理活动,而心理学就为员工的心理活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方法指导

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方法指导,其指导作用贯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整个过程。心理学对人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相关规律,在提倡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利用此规律提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效率。与其他的理论不同,心理学更加侧重微观层面的研究,从每个人的心理、行为等细节去发现问题,对人存在的弱点保持宽容和理解。心理学还侧重研究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根据人的性格特点进行管理。美国的麦道航空公司在这方面就做的十分到位,此公司仅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的专家就有三十多位,他们负责公司所有员工的心理咨询,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方面等等,解决了员工的心理顾虑,使员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企业发展更为迅速。

二、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测评中的应用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渗透至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层面。所谓的人力资源测评,是指以现代心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量、面试、情景模拟等多种手段、方法对人力资源个体的品德、智力、技能、知识、经验等素质进行测量、评价的活动过程。常用的人力资源测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心理测评

心理测评是一种比较先进的人力资源测评方法,这种测评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人比较特殊的行为,对被测试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的测量和评估。它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把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以此来衡量被测试者心理因素水平和心理差异状况。现代企业对员工进行心理测评,有助于了解员工的智力、技能和心理品质,有助于对员工的岗位匹配性进行评判。心理测评分为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第一种测评主要是检验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成就;第二种测评主要是检测员工的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即人格测验。人格是人所具有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性格,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行为风格,人的性格和工作绩效,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密切相关,深刻的影响着本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在日常工作中的处事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影响着本人的表达方式。即使认知水平相近的人,其人格也是不同的,安排在同一岗位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也会千差万别,因此,不同的岗位需要安排合适能力和性格的人来完成。在进行心理测评的时候,常用的测评工具有DAT表,此表用于测试人在语言、计算、空间、抽象、空间、理解以及机械等方面分化的程度。

(二)动机测评

在人力资源测评中,动机测评也是较为常用的。心理学认为,人的动机系统能影响到人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和适合的工作环境,适合的工作岗位。当人在有一定需求的时候才会出现动机,动机指导人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心理状态或愿望。动机测试主要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保健激励理论,存在关系成长理论等来分析人的基本需求,需要是从低层级向高层级逐级上升的,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促使高级需求的出现的。

工作动机是驱使人们工作的主要原因,有三重要素理论,即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亲和动机。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心理现象, 也是人事管理中经常需要考察的内容。管理者希望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基本途径就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动机。

通过动机测评,企业可以清楚的了解工作者的工作动机,也就是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员工在这份工作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员工这种复杂而隐藏深刻的心理现象,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面谈测评

面谈测评我们最熟悉不过了,面谈测评也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物。面谈这种测评的方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面试官通过与面谈者进行互动、交流来测评面谈者的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求职动机等。面谈测评是遵循一定心理学规律和理论基础的,具体的说,在面谈测评的时候,面试官通过提出问题,观察面谈者的第一反应来了解其心理素质,通过面谈者的言谈举止来判断其在这方面的综合知识、思维能力、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等。通过与面谈者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可以对面谈者的能力、素养以及岗位匹配性做出初步的评判。在所有的测评中,面谈测评是最能考查面谈者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它对面谈者各方面的能力做出了较全面的考核,对面试官的要求也比较高。

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激励中的应用

传统的人力资源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激励是持续激发动机的心理过程。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人的行为,激励人们去寻找目标。将激励这个心理学概念用于管理,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相差无几的人,工作业绩往往有着天壤之别,员工绩效的好坏与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能力较强且自信的人,动机越强,工作的成效也就越明显。决定人工作成效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维度。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显着提升的,但是动机的激发程度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对工作成效的影响有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激励时,可以通过分析员工的心理过程,找到员工奋斗的目标和途径,在短时间内以此动机来激励员工,使员工工作起来更加勤奋。对员工给予客观公正的奖励能激励其工作,在给予奖励之后,会有以下两重结果:其一,工作者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其二,工作者感到自己的愿望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会更加努力,促使激励达到时效。

四、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企业与成员之间的一系列无形、内隐、不能书面化的期望,是在企业中各层级间、各成员间任何时候都广泛存在的没有正式书面规定的心理期望。这里的心理契约是员工对于未来工作环境、劳动薪金以及工作职责的一种期望,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心理因素对于员工的未来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有着极大的影响,一旦员工的期望和现实存在巨大的落差,员工就会在工作中显示出厌烦,甚至排斥的心理,极大的影响工作的效率。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员工心理契约的作用,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尽量详细的向员工表述清楚未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环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用实际行动兑现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企业不能鼓吹虚假的工作价值来欺骗员工,造成不必要的人才流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想发挥真正的效率,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健全的体制,而心理契约在发挥员工价值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契约的指导下建立建全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心理学对于人力资源各个模块工作的完善和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能够有效地帮助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员工,根据心理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把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强调心理学的作用,重视心理测评方法、心理激励以及心理契约等方法的应用,以此作为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激励人才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玉珅,田莹。 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4,08:73-75.

[2]翁志鑫。 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4,28:152.

[3]张志远。 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科学应用[J]. 学理论,2013,27:63-64.

篇6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概念模型;国际商务

一、前言

在全球经济化的今天,国际商务的能力在任何地点和场所都有体现,其中跨文化能力是国际商务中最常用的能力,这也是每个业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本文作者构建了一个三维的跨文化模式,分别是由跨文化沟通、跨文化适应、跨文化行动三部分组成,并且对其中的要素进行分析。

二、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的经济形式逐渐统一,在国外企业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候,我国的一些民营企业或国企都在快速的开辟国外市场,材料的采购、海外设厂、当地组装现场售卖这么做不仅减少了运输环节经费的支出,还为公司产品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在如此美好的前景之下,很多企业都取得的巨大的成功,但是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作者在对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过后表面,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外派经理人不能适应当前的国际商务环境。那么又是什么要素对这些外派经理人造成了影响呢?这就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三、跨文化模型与国家商务研究

1.跨文化概念研究。Cross-culturalcompetencey是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专业术语,不同的行业领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导致跨文化能力在国内的翻译也大不相同,例如国内心理学、外语教育等教学领域对跨文化能力的解释就是单一教学方向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样的是心理学和外语教育,在国外的跨文化解释就是跨文化胜任力。因此,我们不应该使用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不同领域中的跨文化能力,并且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2.跨文化能力模型。(1)发展阶段的模型。发展阶段的模型在国际术语中又叫DMIS,是一种文化进入另一中文化中的适应阶段。从心理学方面来讲,这也是讲述了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反应,建立了跨文化敏感模型,这种模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主要表现的特点主要有否定、抵挡、轻视、接受、适应和包容六个阶段。(2)特征理论模型。国际商务方面的一些专家把跨文化模式分成了三个维度,即情感、认知和交际能力。认知维度主要是表现个体对于知识的了解和定位,并且包括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使用方式,个体拥有的知识越多有利于文化的适应和文化的理解,可以防止文化之间的冲突。情感维度与人自身的个性有关,包括文化怡情和文化感知。其中文化怡情就是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文化感知就是指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开放的态度,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交际能力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会谈中,主要表现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者之间可以灵活调整。

四、国际商务中跨文化能力的扩展

1.跨文化沟通能力。在管理学当中,跨文化能力主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组织之间进行文化、信息、知识的交流活动,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1)跨文化知识与技能。跨文化知识当中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共性文化知识和个性文化知识。共性文化知识主要是指,不同文化的意识和知识,能够适用于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对未知的环境有很好的理解。个性文化知识中主要包括事实知识、感性知识和归因知识。三种不同的理解方向,涉及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一些独特的要素。(2)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作为比较稳定的跨文化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跨文化能力,个性特征很难在后天得到,特别是一些缺乏某些特质的个体。

2.跨文化适应能力。当一种文化进入其他文化领域中时,适应能力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也是评价国际商务人员能力的基础要素。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跨文化能力的个体应该具备心理调节的能力,从而来适应不停变化的工作文化背景,适当减轻自己的压力会很好的帮助自己完成国际商务谈判。经过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活动可以被定义为跨文化适应能力。

3.跨文化行动能力。企业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同一信息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出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障碍。另外,名族的优越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会强加与他人,也是造成文化冲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的控制自己言行与举止,切勿用自己的方式去规定别人的行动,但是可以适当的给出建议,让跨文化行动更加的通畅。

五、模型的构建

从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模型的构建主要是由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行动能力组成,三者之间紧紧相扣,任何一方做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发挥,所以个体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跨文化维度的水平。跨文化维度模型水平越高,越有助于个体对于知识、文化的获取,即意味着文化敏感度越高。

企业外派人员不能适应当地的企业文化,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发展的障碍,还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丧失海外的商机,让企业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因此,跨文化模型的构建应该是每个企业都需具备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到外派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能力,适当的给予奖励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激情,达到多角度适应文化的能力。

六、结束语

本文作者对跨文化模型与国际商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描述,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商务谈判的成败,完全是取决于国际商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所以说,跨文化能力在国际商务中起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由于这次转向对传统心理学的强烈震撼和决定性影响以及语言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不再全力关注知识的起源、认识的能力和限度、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等问题,转而探究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理解和交流、语言的本质等。它把语言本身的一种理性知识提升到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地位。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一、传统心理学中“语言”的缺席

在心理学领域,尽管语言是人类表达心理与行为的重要纬度,然而注重实证量化研究的经典主流心理学却没有能够深入探索这一重要元素,以进行这一具有突破性理论的尝试。传统心理学中的语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心理学早期开拓者们无法摆脱传统哲学的束缚。早期心理学脱胎于哲学,虽然冯特等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力图从反形而上学的立场来确立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但也没有超越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即试图在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中追求意识与心理的本质与规律。心理学力主研究作为科学世界的心理与行为现象,而作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语言就被存而不论了。冯特认为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是关于经验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行为主义则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可以外部观察的行为,坚持以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而精神分析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这就决定了心理学无法关注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在心理学中的缺席就顺理成章了。

第二,传统心理学探究的两大主题是“心理”与“行为”。心理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漫长的学科孕育和演化的历程中,心理学所观照的对象经历了从人的“灵魂”到“心灵”的转变。1879年以后,心理学演变成为研究“意识”之学。到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心理学又成为研究“行为”的科学。60年代以后,心理学已经成为研究“行为和心理”的学问。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人性”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不断嬗变和演化,一方面反映和诠释了当时哲人及心理学家所处的时代精神和他们研究旨趣的变化,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汉所说,每一种解说都有哲学观点与文化视角,没有某种哲学观点,你几乎不可能做出一般解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形而上学假定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意义。西方心理学史家波林、墨菲、黎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相同或是类似的观点,将时代精神视为心理学流派、观点、思想的决定要素和力量。

正是传统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和现实主题决定了“语言”在传统心理学中的失落。语言的缺失在华生的行为主义构架中尤为明显,在行为作为心理学唯一的合法研究对象的情境下,语言在其中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主流心理学对语言毫无关注。深受实用主义影响的米德就首先将语言问题引入了社会心理学,因为实用主义坚持将经验生活视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而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正是承认了语言的重要性。

米德希望经由语言沟通和符号互动这些外在现象去透视人们内在的心灵过程,尤其是人格自我的分化和成长,由此语言问题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米德的创见还不能视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但它无疑吹响了走向这一重要转折的号角。米德对语言学的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的基本层面,事实上已经为心理学话语实践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即主体间共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人际间借助语言进行交流,但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交流来自不同的心理动因和交往需求,不同的心理动因、情感、认知会表现为各种形态的语言问题。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理论溯源

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理论传统就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破除了主体中心主义的迷思,使得语言从逻辑中解脱。结构主义致力于求证语言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议题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其所缺乏的严格性,尤其是索绪尔(F.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被视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发点。这一区分具有广泛的理论蕴含,语言研究从偶然性和语境的局限之中摆脱出来,人类经验同语言象征双重性的密切关系受到重视。

尽管后结构主义在诸多理论立场上与结构主义相悖,但对语言的关注成为两者共同的旨趣。构成后现代知识基础的后结构主义反对一直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将意义、实在法则视为不变之物,把它们作为思维和认知的中心。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语言是思维的再现,文字是语言的再现,写作是思维的表达。在后结构主义看来,人们原以为有中心和本源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中心和本源,一切都变成了话语,变成了充满差别的系统,在系统之外不存在所谓的超验所指。

可见,无论是结构主义还是后结构主义,都极其重视日常生活阐明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这一观念对心理学具有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其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这些后现代心理学理论所运用的解释与结构的分析方法,不仅消解了两极因素、二元形式的对立,而且突出了语言在我们认知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无论是我们的感觉过程还是我们的理解过程,无不渗透着语言的影响。

此外,解释学传统也是语言学转向的重要理论渊源。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哲学主题就是对语言进行哲学关注。语言是经验世界的重要维度,在语言中自我和社会得以展现,语言与现实世界并非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现代的哲学解释学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来理解世界和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反过来看,语言又是对人的理解方式和理解程度的表达。因此,对于语言的分析,就不仅仅是分析人所理解的世界,而且首先是分析人对世界的理解。这后一种分析,就是对理解的理解。由此,哲学解释学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看法,即:人创造了语言,但却从属于语言;人创造的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人自己的存在方式。从这种角度看,就不是人在使用语言,而是语言构成人的存在。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伽达默尔所说的“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等等,都是对这种观点的不同形式的表达。

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史来看,将“语言”问题带入到心理学的尝试则要归功于现象学心理学。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下不少心理学家致力于建构旨在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心理学理论。现象学心理学关注主体间性,强调理解他人行动之时要强调言说者的姿态、声音、字面意义和意图。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是上述哲学领域的语言学转向这一知识潮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这一知识运动的拓展。但心理学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则直接为洞察日常生活世界提供了具体视角。

三、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发生

当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除了其深厚的哲学的渊源和理论背景之外,更有其全面展开的心理学研究的现实基础。

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主要考虑的是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能与关系。心理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的争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归结为语言的表述和解释问题。“语言学转向”的革命意义并不在于彻底否定传统,它与传统心理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研究对象上,它同样研究心理和行为,但是它改变了研究的策略,这就是把心理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知识的体系,更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确定或发现人性意义的活动。既然思想或信念其实就是语言,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研究才能把握思想,没有不通过语言表达而独立存在的思想,那么,对于传统诸多纠缠不清的涉及实体或建构的地方,采用“语义上行”的方法,即把所讨论对象的本体论地位悬置起来,而用统一的语言语词进行表达和重新解释并达成一致,从而避免无益的争论,这无疑是一种有利的必要的策略。

话语分析是当代语言学转向在心理学中的反映。传统的心理学认为,语言是人认识世界、表达观念的符号或工具,能够提供对于世界或事实的准确描述。心理学的话语分析则关注由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情境不同所导致的歧义性及语用的复杂性。由于人总是借助于语言媒介来理解世界,语言因此成为“意义的家园”,成为人们用以建构世界的有效工具。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话语(语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把话语生成过程的内在心理组织结构看做是人脑中各个相互作用的活动阶段的完整连续体现。按照他的观点,话语的生成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机;第二阶段是思维(相当于现代语言学术语“话语意向”);第三阶段——在内心词汇间接表现出来的思维(相当于现代心理语言学中的话语表达的内部程序);第四阶段——外部词汇意义间接表达出来的意义,或者说是内部程序的实现;最后阶段——意义在词汇中的间接表达,或者说是话语的声学和发音实现。这是维果斯基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之一。他对话语研究的心理学观点不仅是这一方向研究成果独特的总结和综合,他还提出了意义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关于物体意义的概念,关于话语生成过程的启发性思想。因此,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维果斯基理应被视作现代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事实上,语言学转向之后,话语分析、话语形态、话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并直接进入到心理学的视野,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话语分析作为一种研究的立场,在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渗透,同时也逐渐成为一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当话语分析在心理学中集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于一身时,就为一种“新”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已经形成,这就是从“语言或话语”的考察心理学研究的话语形态、话语伦理、话语结构以及话语生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而独特的心理学形态——“话语心理学”。

在心理学领域内,话语研究在理论上的连贯性并非很明朗。目前,这一取向的研究及理论概括基本上围绕着对当下心理学的理论概念、观点或分析实践的批判而展开。“话语心理学”一语的提出,目的在于将这一领域现有的知识发展成一种连贯的话语取向的另类观点,并以此强调:这是一个有关心理研究的可能的范式,而不仅仅是一种经验分析的模型。

话语心理学总的说来关注人们的实践:沟通、互动、争论,以及这些实践在不同场景下的组织。话语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体现了语言学转向的“新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话语心理学有其独特的原则(PP.66~69):第一,许多心理现象被解释成话语的特性。话语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私人的。公共话语是行动,私人话语则是思想(thought)。第二,对符号体系的个体的及私人的运用构成了思维(thinking)。而这一运用来自于人际话语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第三,心理现象的产生(如情感、决定、态度、人格展露等等)在话语中都有赖于行动者(actor)的技能,有赖于他们在共同体中相关的道德立场以及所展开的故事线索。这些原则的内在意义表明,话语现象并不是隐匿的主体性心理现象的显现。话语现象就是心理现象。话语背后并不存在心之活动的影子世界。人们不过是在人际话语过程中,将私人话语转变为公共话语,亦即将思想转变成行动而已。然而,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人的言语并不是为了回应人的早已存在的、组织良好的思想而说的。人不可能将某种“内在的”意向或思想准确地转换成“外在的”言语表达。因为,正如维果斯基所言,“思”的可能性是在语言中构成的,思维是一种“内部言语”形式。

传统心理学认为存在一种心理实体,例如态度、人格等,而谈话、行为都可由这种心理实体生发出来。研究者便是用这些心理实体来解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这种解释被称为内在心理的解释。话语心理学认为不存在着能够脱离人们语言的客观实体,相反,社会世界和个体是被言语实践所不断建构的。心理自然也是社会的建构,是一种言说的社会实践,而语言则是建构的积极媒介。因此,对话语的关注便不是要从话语中透视出某种客观实体的存在,而是分析话语如何不断建构社会世界。研究关注的不是内在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而要勾勒出这一言说实践的过程及后果。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其直接的后果就是能够将心理学的关注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传统的心理学将话语与行为、主体、心理过程区分开来。话语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话语的具体过程,而且这些话语实际有着种种的行动取向时,话语的生产者就不仅仅是“主体”,而且是“行动者”,这样一来,对话语过程的描述和分析,也必然是对具体的心理和行为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而超越内在心理的解释,一方面能够摆脱对实验方法的依赖,另一方面也能够与整体分析结合起来,冲破个体主义研究的樊篱。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发生了。

四、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评价与反思

语言学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其中最根本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代心理学对日常语言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与关注,日常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中的对话,这就把心理学研究引向一个交往世界或者一个对话沟通的世界的,也就是区别于科学世界和生产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未主题化、未专业化,人们自在地呈现真实本性活动的世界。从“生活世界”来研究人的心理生活,此时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不是控制、规训,而是人性的解放、和谐与自由(PP.36~38)。心理学不应再去构造能规范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种种理论模式与模型,而是在人们的交往行为和话语活动中启迪心智、激扬潜能,通过对各种文化的和实践的阐释发掘出被深埋多年的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心理学的理论追求开始从本质论转向存在论,在思维方式上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在心理科学观上从自然主义科学观转向社会文化科学观,在文化模式上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只有突破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实现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并且也只有通过生活世界的日常语言的展开,才能真正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主体间的关系理解和实现人们的心理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互为前提的。

从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背景来看,它是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想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后现代主义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反思、批判。当代心理学已经面临着后现代的诘难和挑战,出现了一系列结合语言或从语言角度出发,对传统心理学进行的思索和解构。进而使心理学在主观或客观上,主动或被动的“重构”。因此将语言带人到心理学或从语言的关注的角度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解放和颠覆意义。对话、沟通、话语分析、话语伦理都为人们重新审视主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和视角。这一影响甚大波及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以至于话语分析成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立场[9]。语言学转向最有价值的形式在于具体考察语言和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之间的交叉地带,以及从语言学理论的视角为主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的启迪。

篇8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毕业实习 模式探讨

毕业实习是培养高校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专业知识应用到临床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由于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学生最终的实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实习与专业培养体系相脱节。

实习是专业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专业培养需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专业培养是学生实习的基础,实习是学生专业培养的进一步提升。如二者没有有机结合,则会导致实习的低效率。学生的专业培养主要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第一个因素是课程安排。当前大多数学校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相对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的利弊也很明显,一方面这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这种培养方案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和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这就使得毕业实习过程在模式上脱离专业培养体系,与专业培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不一致[1]。第二个因素是教师。应用心理学是一门针对应用的学科,因此像心理咨询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由有经验的老师任教。然而当前许多学校存在师资紧张的现象,造成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经验不足的教师担任。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深度和广度,严重影响积累实践技术的经验,最后造成实习低效率。第三个因素是实验设施。目前许多高校存在心理设备不足及心理设备差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实习基地不足。

实习基地不足主要会在两个方面带来不好的影响: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意味着只有一部分同学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实习,还有一部分同学必须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在这方面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些需要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或者是找到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可能与专业联系不紧密。这使得实习效果不佳。第二,自行选择实习单位学生的实习很难被监督和评价,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反馈仅仅依赖实习报告及其他实习材料的填写。第三,对选择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的学生来说,由于实习基地学生数量较多,可实习资源又严重不足,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实习基地不足间接导致实习内容单一,限制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目前应用心理学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和咨询服务方向,如精神病院、心理健康学校和中小学校等,致使实习只能使一部分学科知识得到检验[2]。与此同时,实习内容单一说明学生可能不能选到自己预期的实习方向,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抗情绪,这也是造成实习低效果的一个因素。

3.实习师资缺乏。

在毕业实习中,实习指导教师也是影响实习工作质量一个很大因素。在指导教师这方面存在如下几点问题:第一,目前不少应用心理学专业面临师资短缺的问题,这表明每一位老师需要指导多位学生,使得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大大缩减,影响学生的深入学习。第二,实习指导教师多为青年教师,其中大部分并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使得指导老师不能有效对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第三,青年教师有较重的日常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使得自身在实习工作中投的时间与精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毕业生实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及带教老师对学生实际指导,由此也会使得实习的低效率[3]。第四,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味着教师只对某一方面精通,这会影响学生的实践应用。当涉及学生实习方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不一致时,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实习进行专业性指导,使得实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3]。

4.实习评价无效性。

有效的实习评价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反馈环节,它可以让学生综合了解自身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做到取长补短。但目前的实习评价不能真实有效地反馈学生的实习效果。具体原因有:一方面,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对学生的实习评价仅由指导教师完成。尽管指导教师在做具体评价时会结合实习单位的评价,但是两个评价结果往往相差无异。这只根据指导教师这一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显得实习评价太片面化。另一方面,评价标准带有主观性。由于学校实习基地资源不足,导致实习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深,因此实习单位只能依据第一印象和出勤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监督不够,教师也只能片面做出评价。自主选择单位实习的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带回来的单位评价意见带有主观性,使得对其评价的真实性很难确定[2]。

二、提升应用心理学毕业实习质量的应对方案

1.整合实验课程,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重要素养。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让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得到优化,心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必须包括多层次、开放式及综合性的特点,实验教学体系主要以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及研究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组成。该体系需要多多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及自主设计性实验[5]。第二,提倡学校制备更多及更好的心理实验设施,有了实验器材的支持,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各类实验,进而能大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三,授课老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心理咨询实操训练、心理测验的应用等课程的教授。第四,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得到较大培养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校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及朋辈咨询员和校外心理辅导等。[6]

2.拓宽实习基地、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为适应应用心理学多种专业发展方向的需要,单位应拓宽渠道、积极联系具备专业实习资质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模式,形成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反响好的学生自选实习单位,学校可与之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加强与社会事业单位、企业机构的联系,拓宽毕业实习的发展方向。如工业领域、幼儿园、福利院、社区等,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更优质的选择。这也是毕业实习能够达到多口径、多元化、转化专业理论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增加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经济补助,由于心理学很多实习单位建设规模有限,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保障所接纳实习学生的正常生活要求,例如住宿条件、餐厅等的缺乏。学生在所在单位的实习过程中很多都是自己租房,这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生活经济压力,也会大大降低学生实习的意愿和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于这类学生的实习经费补助力度,为学生提供以日计算的交通住宿费、餐费等,这些费用可以由所带队的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专人进行集中管理和发放。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学校可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切实负起指导学生实习的责任。并要求多分配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实习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质量,实习指导教师的水平会对学生的实习态度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多实践知识。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可以通过参加较新的实践技能培训得到提升。在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让教师到相应机构进行锻炼,逐步建立一支能满足需要的师资队伍[4]。

4.加强考评制度的反馈功能。

建立一个三维实习考评体系,即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及服务对象评价三个维度,实现全方面反馈。考评工作应突出反馈功能,以此促进激励、监督作用的实现。服务对象评价,即如咨询心理学实习,应包括来访者对实习学生的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应各有侧重点,如实习指导教师应的重点是实习生的实习整体思路与实施模式;实习单位人员应主要评价实习生在单位的各项人事表现;实习服务对象应评价实习者具体行为上的效果。实习结束后,学校应鼓励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毕业实习工作总结,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完善自我,又有利于改善实习中存在的问题[1]。

总之,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建实习基地、加强师资建设及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达到优化实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路平,孟维杰,谢念湘.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高效能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46-47.

[2]路平,赵滨宇.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实习问题与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52-53.

[3]卢秀秀.大学生毕业实习问题的分析[J].科教导刊,2014(22):32.

[4]王瑞乐,汪建利,胡志海.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启示[J].池州学院学报,2013(3):131-133.

[5]张斌,邱致燕,谢静涛,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2):6-7.

[6]张斌,邱致燕,王叶飞,罗银屏.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建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78-180.

[7]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9(5):70-74.

篇9

 

关键词:音乐情感 心理学 认知 体现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人们乐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曰 " 乐者 ( 快 ) 乐也 " 。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之一。缺少它 , 就会元形中影响人的精神健康 , 或者会使人心理健康不全面 , 甚至会无形中影响人的寿命。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 , 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 。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 艺术语言 ",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 并且 , 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它不受人种、民族、国家、 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 , 但存在一些微小的 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 , 一听即逝 ,因此 , 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 , 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 , 会对它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更不是道德信 条背诵记忆的载体。 

音乐是什么 ? 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 , 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 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 , 从而又发展了美感。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 , 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 , 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 , 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是什么 ?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 等等 , 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 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 不相同的。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 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 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 , 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 , 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 " 音乐语言 " 和赋予美的因素, 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 , 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 , 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在综合艺术中 ( 如戏剧、舞蹈、影视等 ), 也总是当需要抒发感情之时 , 就常常让音乐来负担 , 借音乐的抒情性能 , 把情感表露出来 , 并有所渲染、强调、夸大。 

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 ? 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 , 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 , 它与人的脉膊律动和感情 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 , 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语言和文字尚需通过符号 , 或带感情起伏的语气语调讯号 , 来传达感情或思想、内容 , 且语言及文字有时因民族不同而尚须翻 译 , 那就麻烦了。而音乐 , 它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 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 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因此 , 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 阶层的人民 , 虽语言不通 , 却都能通过音乐 , 直接感受 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 ," 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 ", "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 "," 音乐无国界 ", 这些近百年来 , 己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 即 " 乐与情通 " 。 本文就是讲述了音乐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各方面的体现及要素。

一、 音乐欣赏中情景(场面)变化要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 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册《爱劳动》一课中老师注重了音乐表现的情景、场面是由许多音乐要素的变化发展来的(运用的第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和尚,第二段是表现胖和尚的)。在一上课老师问学生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和尚?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表现的是小和尚。第二段音乐表现的是胖和尚。老师进一步问是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的音乐细、轻巧。第二段的音乐浑厚、笨重、低沉。虽然学生由于学的知识少不能说出是通过音色变化听出来的,但学生明白音色的不同能表现出不同得音乐画面。

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我听到、看到过得音乐优质课、公开课教学大都是与以上的做法相同,只是注重了音乐所表现的场面,而不去挖掘音乐的要素。在欣赏教学中只是注重表面的现象,不注重深层次地实际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经过讨论、实践、验证大胆的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再例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点音乐重而且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音乐欣赏的根本是音乐场面、情境的变化是音乐要素变化的真理。 

二、 音乐欣赏的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篇10

关键词:高校; 朋辈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10-001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情感沟通,帮助同学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群体的互动、关怀、支持,实现学生“自助”成长模式[1]。

一、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发展现状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天津大学在2006年举办了全国高校首届“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之后每年举办一届研讨会。心理委员的工作机制在全国各类学校中进一步得以实施与发展。2007年,《北京工商大学班级心理委员手册》出版,在全国高等学校率先开展了“学生班级心理委员”的课程培训,得到了一致肯定。南京林业大学的辅导内容及工作体制在逐步完善和确立[2]。

二、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经过归类分析,将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情况总结为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类高校未能建立有效的朋辈咨询机构,他们中有一小部分正在筹划设立朋辈咨询中心,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因为经费等原因的限制而未能设立此类机构;第二类高校为综合大学,或是存在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比较完善,工作水平较高;第三类高校正在积极的完善朋辈心理工作队伍,但是受缺乏心理学专业的限制,只能在其他专业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通过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培训,使得这批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然而,总体上缺乏专业背景支持,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2.非官方性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以社团的方式建立,鲜有官方的组织推动其发展,使朋辈心理辅导不够名正言顺,极大地阻碍了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发展。同时,各校对心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同,河北省各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尤其是朋辈心理工作缺乏交流。每个高校都有自己开展心理活动的特色形式,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共享的平台,使得先进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经验无法相互共享。

3.咨询手段单一化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59.7%以上同学开始建议通过电话、QQ、飞信等电子化的交流方式来与心理咨询员沟通,而在调研的院校中,几乎完全是以面谈的形式来进行,朋辈咨询方式的单一化与滞后性得以显现,阻碍了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发展。

4.宣传不到位

调研发现高校的学生普遍不清楚、不了解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学生组织,相关部门对朋辈心理辅导不甚了解则不予以重视,宣传平台不够完善,这就要求高校今后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此外发现同学们热衷于网络平台,在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完成。

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1.构成要素

朋辈心理辅导站应作为一个战略统筹部门而存在,它上承校领导的指导思想,下达学生们的心理工作状况,统筹发展全校的心理工作。朋辈心理辅导站下设朋辈心理咨询室、朋辈心理辅导基础工作组和培训考核组三个部分。

1.1朋辈心理咨询室。朋辈心理咨询室是传统的咨询模式的集成和发展,主要负责接待前来咨询同学,为其解决心理咨询问题,询室还需要将经常遇到的心理咨询问题进行类别化的分析。

1.2朋辈心理辅导基础工作组。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心理咨询室进行,这种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班级心理委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密切的注意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对重点同学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这种心理辅导相对于到心理咨询室的沟通更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同时与当事人处在相同的班级,对当事人的了解程度可能更好。班级心理委员选定并不是单纯的依靠班级内部的选举,而是通过一系列选拔流程产生。

宿舍知心人的任务和工作与班级心理委员基本相同,但两者负责的内容方向可有所区分,向宿舍知心人倾诉时可能问题多面向于生活方面,而针对班级的心理委员可能就倾向于解决学习、学生工作上的问题。这两个咨询岗位的设立,可以拓宽朋辈心理的服务范围,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及时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1.3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考核组。首先,基层工作人员即宿舍知心人和学生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是基层工作很重要的环节。实践中,朋辈基层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评,然后,分析通过面试考核应征者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问题。最后,对前两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人选。

具体的培训环节将由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知识和相关工作的知识培训。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分析,制定培训的主要内容,设立听、阅、学、互、实五位一体的培训方案。

2.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完善

2.1咨询方式多样化。目前同学们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拒绝求助于朋辈心理咨询机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担心咨询会使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鉴于此种顾虑,朋辈咨询机构应当考虑采取多种方式接受咨询,同时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来消除咨询者的顾虑。例如,建立网上匿名咨询平台,通过此平台,咨询者可以有效地消除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情形,同时通过文字上的交流,能更好的走进咨询者的内心。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能有效的减少咨询者的顾虑;开设校园朋辈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指对情绪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电话服务形式,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2.2建立高校间朋辈心理工作交流机制。在实践中,本研究发现高校间缺乏沟通,因而积极建立高校间沟通的桥梁,并建立了“河北高校朋辈交流群”。建设高校间朋辈心理工作交流机制,对于加强高校心理工作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逐渐缩小高校间发展差异,增强全体在校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