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补贴政策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住房公积金补贴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住房公积金补贴政策

篇1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现状 公平 效率 建议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简述

(一)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缴存比例为职工工资的5%--12%不等,由职工与其所在单位按相同比例各缴存一半。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长期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作用功不可没,在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业扶摇直上的当代社会,一项适合的制度对整个经济的稳步上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问题

(一)在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法律强制要求,个人以及单位在一定的时期内将工资按一定比例存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机构,专门用于个人住房消费和支出,目的在于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但是也是由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性质,导致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相应的不公平现象。

1.归集范围有限,覆盖面并不全面

住房公积金归集的范围和覆盖面其实是有限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显示,能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居民,大多是工作较为稳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收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职工以及工作保障性较高的行政单位等等,这些职工有足够的能力缴存住房公积金,但是对于可能真正需要住房公积金制度福利的民营、私营企业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这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却无法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便利,成为了该项制度的局外人,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本应为住房政策的被扶持群体,却成为了制度的歧视群体。

2.缴存额度差距悬殊。

根据《条例》显示,“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也就是实行个人账户累积模式,公积金由职工个人和单位在同一时期内按同样的比例缴存同样的份额,纳入个人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这就说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是与职工工资收入挂钩的,这样一来,由于我国的工资分配不均的原因,免不了出现个人与个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存在巨大的差距。对于同一职业来说,沿海发达城市的工资必定会高于内陆落后地区;对于同一地区来说,个人与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不同必定会导致收入差距。例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的职工缴存额相应较高,但是有些效益不太好的企业,职工缴存额很低甚至没有住房公积金这一福利,最直观的现象就是职工收入越多,缴存数额越多,单位补贴越多;反之,低收入者缴存数额较少,单位补贴部分也会减少。

3.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存在不公平

无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居民是否有购房建房的需要,都必须缴存住房公积金,这种强制的储蓄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削弱了居民对个人财产以及资金的支配权,出现了住房公积金在使用上的不公平。住房公积金制度下一味关注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解决住房问题,却并未改善中低收入家庭还款压力和下降的生活质量。由于存贷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出现了较多的中低收入家庭,急需解决或改善住房问题,也许不会提出公积金贷款的申请;然而对于那些高收入家庭,有相应的能力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用于购房建房方面,从而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起到当初制定该制度希望发挥的作用,并未真正实现住房公积金的互助作用,反倒是出现“二八现象”,利用了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人员的住房储蓄补贴少数较高收入人员,从而使其进行购房建房的投资活动,获取投资收益,逐渐形成“济富不济贫”“穷人补贴富人”的扭曲局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

(二)增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公平性的建议

1.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

针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里所提及缴存对象仍然不广泛这一现象,建议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特别是对于非正规就业群体、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并且在个体、民营、私营等企业中建立并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渐扩大归集面,从原有的职工基础上扩大到城市非正式就业人员甚至可以扩大到进城务工,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上。顾及到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让更多需要福利的群体享受政策带来的便利。

2.创新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政策

由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额度是以职工的收入息息相关的,因此出现上述所论不公平的现象。然而解决这类不公平现象,可以进行一定可实行的创新改革。针对高收入者或较多住房补贴,并利用这部分补贴进行购房建房的投资,但是低收入者所获补贴较少,没有提取的价值与意义,几乎等到退休才能领到住房公积金,完全丧失其原本功能这一系列现象,做出大胆假设:(1)、降低过高的缴存额,限定最低缴存额的下限,从而拉进最高、最低缴存额之间的差距;(2)、进行分层补贴,即根据职工的工资收入,划分不同的档次,各个档次的补贴金额差距较小,并且对不同档次实行差别补贴;(3)、实行“逆补贴”政策,即对于低收入群体,实行低缴存额,高补贴额;对于中收入群体,保持原有的补贴政策;对于高手如群体,实行高缴存额,低补贴政策。

三、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效率问题

(一)在效率方面存在的问题

1.执行力度不足,服务水平不高

住房公积金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住房消费保障体系来满足大众的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公积金制度本身在缴纳标准、执行程序等环节存在巨大的弹性空间,加之我国现在执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是以市为单位的属地化管理,在不违背国家统一法规的前提下,各地市根据本地情况制定自己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由此造成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一定程度上的执行偏差。住房公积金的相关负责机构执行不力,管理松弛,未严格按照《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本地实际情况执行有关程序,使住房公积金初衷的实现大打折扣。按照我国《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城镇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都应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但实际上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并不广,目前低收入群体仍然享受不到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另一方面,公积金贷款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贷款又低于银行利率导致许多开发商和公民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并不积极,使其效率低下。

2.监管不规范、不到位

据调查以及实地参观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监督仍然存在一定漏洞。 《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中,人民政府负责人和建设、财政、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占 1/3,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占 1/3,单位代表占 1/3。 ”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很多决策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决策职能作用, 并且现行的监管制度使监管的职责较为分散,因此各地的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无法保障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在部分地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其银行间也存在信息不透明,传递滞后等问题,公众对住房公积金运作的知识了解也是少之又少。另外,有些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监管缺失,内控薄弱。监督主体定位不明确,监管不到位,由于外部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实行联合监管,职能弱化。同时,管理中心内部监管薄弱,业务操作与决策管理不统一,监管岗位设置不合理,监督检查不到位,使管理中心监管形同虚设,也是使住房公积金内外部监管不足,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因素。

(二)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效率的建议

1.加大执行力度,将住房公积金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针对住房公积金需求大但为得到切实保障的地区降低缴存门槛, 拓宽公积金的缴存和使用范围,加大覆盖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机构,将市场化与住房公积金管理相结合,遵循市场规律,避免资金的不合理运用,促进住房公积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运营,实现住房公积金保值增值。使住房公积金最大限度地惠民利国。学习国外公积金管理经验,例如,创新缴存者贷款和还贷方式,灵活调整公积金的存款利率等,在降低贷款门槛的同时规范贷款条件限制,使住房公积金贷款用得广,用得对。

2.完善监管,规范监管主体和对象

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内外部管理监督,实施严格规范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住房公积金大厅与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律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将问责制广泛贯穿于住房公积金的日常工作中来,坚决避免其他因素的干预,杜绝侵占、挤占、挪用公积金等不合理的违法行为,有效控制风险,为其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要恪守职责,客观公正,加强各地域住房公积级内外部决策民主性,提高信息透明度,创新监督渠道和方式,保障公民对住房公积金的知情权,积极采纳群众意见,切实保障居民住房条件。

篇2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及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缴存的一种具有保障性、互、属职工个人所有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货币化补贴是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单位”是指非财政负担的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下同)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对无房和住房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给予的住房补贴。这两项资金都是职工的住房工资,都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与住房补贴的实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于推动住房分配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止2000年底,全省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0.75亿元,职工离退休及购建房支取7.87亿元,职工个人住房贷款2亿元,为启动住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5年全面推行以来,我省至今仍有阳曲、广灵、怀仁、长治、宁武、平陆等20个县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77个县(市)中,县级财政、单位长期未按政策规定为职工补助住房公积金的县(市)仍有50个,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全省住房货币化补贴工作,自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7月21日下发《关于全省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晋政办发〔2000〕73号)后,各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运城市和临汾市进展较快,所辖县(市)的住房补贴方案已全部上报。但少数地(市),不仅所辖县(市)没有一个上报方案,而且本市的方案也迟迟未能公布,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与省人民政府规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情况,为加快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住房货币化补贴的实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现要求:

    一、住房公积金是实施住房货币化的主要形式,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从讲政治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认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要意义。各级财政、单位按时足额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是《条例》规定的法定义务。

    二、住房货币化补贴是党和政府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的关怀,各级政府要把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作为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行动,作为为老百姓办的重要实事,切实抓紧抓好。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确保住房补贴政策的顺利施行。

    三、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县(市),务必于2001年6月底前按照《条例》规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已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单位缴存部分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的县(市),必须克服困难,从下一年度开始列入财政预算。严禁只扣缴职工个人应缴存部分,不给职工缴存财政、单位应补助部分。

    四、房价收入比4倍以上尚未公布住房补贴方案的县(市),要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在2001年6月底以前,住房补贴方案全部出台。

    五、房价收入比4倍以下(含4倍)的县(市),经所在地(市)住房委员会批准,报省房改办备案后,可向社会公告,不实行住房补贴;房价收入比高于4倍,但县级财政、单位无住房补贴转化资金的县(市),经所在地(市)住房委员会批准,报省房改办备案后,暂不实行住房补贴,但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要求的时间公布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并允许符合条件的驻地单位按方案规定发放住房补贴。

    上述县(市)必须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新体制;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实现住房货币化的具体形式。

    六、各地级城市、地区所在地的市和省直机关,要抓紧制定各项配套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核实住房补贴对象,特别是要认真做好住房补贴资金筹集工作。确保在2001年6月底以前,把首批住房补贴资金发给职工。

    七、各地(市)和符合实行住房补贴的县(市)要按照《山西省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意见》(晋政发〔2000〕13号)规定的资金筹集渠道,制定相应的住房补贴资金筹集管理办法,认真做好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工作。2001年底以前,力争使全省按规定应享受住房补贴的职工,都能享受到住房补贴。各级财政部门要将住房补贴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同时做好售房款的转化工作,除按规定留足共用部位维修基金外,其余售房款全部转化为住房补贴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八、认真贯彻建设部、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住房制度改革加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建房改〔2000〕105号)精神,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企业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国家和省房改政策的指导下,实事求是,因企制宜,方式多样,方案自选,民主决策,稳步实施。各地(市)、县(市)都要选择两个以上企业作为试点,从实际出发,强化对企业房改工作的分类指导,帮助企业解决深化房改中的困难和问题。

    九、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严格依法行政,加快贯彻落实《条例》和国务院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步伐,使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确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十、省房改办要认真检查落实各地(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情况并及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地(市)、县(市)要全省通报,限期完成。

    附件:

篇3

完警军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是拓宽住房公积金来源渠道。完善军人住房公积金制度,目的在于增强公积金的保障功能,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是完善的基础。政策规定军队“吃皇粮”,军人的各项保障资金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拨款,短时间内加大对住房公积金的拨款力度势必造成较大的保障压力。军人住房补贴长期实行挂账运转、按期兑现,个人账户累积金额比较客观,但是现役军人得不到及时的资金保障。由于军人住房补贴与住房公积金具有相同的保障功能及共同的保障目标,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住房补贴的账户资金并人军人的住房公积金账户,空账部分由总部预算安排资金,逐步充实,既能加大公积金的资金来源,同时减轻总部住房资金的保障压力。

二是调整住房公积金归集方式。参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应恢复由军队和个人按工资收入比例共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方式,个人缴存部分由所在单位每月从工资中直接扣除,与军队缴存部分共同计入个人公积金账户,逐级汇总到总部住房资金管理机构进行存储和运营。一方面提高军人住房公积金归集的总体规模,为实行住房公积金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加强了军人的住房资金积累;另一方面,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个人公积金缴存额在工资收人12%以内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使军人享受到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开放住房公积金支取使用。开放军人住房公积金的支取使用方式,使军人家庭发生必要住房消费需要得到资金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申请支取公积金账户余额,支取方式可以实行全余额支取、部分余额支取、按时间区间支取等多种形式。例如,军人在购买商品房时,可以提供必要的购房证明及个人公积金账户支取记录向单位提出全余额支取或部分余额支取的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予以发放,并继续缴存公积金;需暂时租住地方商品房的军人可凭借租房合同及单位提供的无住房证明申请部分余额按时间区间(按季度)支取公积金累积余额,以缓解租金支出压力。

篇4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强制储蓄 利益补偿 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74-03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创立以来在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建立职工个人住房资金专户积累机制、促进我国住房金融发展和廉租房建设融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未获彻底解决的事实严峻考验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国内学术界和公众对其公平性的质疑仍不绝于耳。如何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保证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维护中低收入参缴者的利益,对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及推动保障安居工程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为何要对住房公积金部分参缴者进行利益补偿

我国住房公积金是强制积累的“低存低贷”基金,其制度运行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由于按工资一定比例缴存是法定并强制的,没有考虑参缴者收入高低和今后有无能力购房贷款,按月存入的公积金储蓄全部采取低利率计息,不管公积金如何增值,只要参缴者不参与公积金贷款就很难成为公积金的受益对象。事实上,只有那些有能力购房者才可以申请获得公积金贷款,通过低息贷款利息优惠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并获取房屋增值收益,而这些具备购房能力的人以中等以上收入人群为主。中等以下和低收入人群往往因无力承受房价而难以通过购房贷款的低息福利弥补储蓄低息损失。很多学者经过多地区调查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清华大学教授刘洪玉等(2007)以江苏省常州市的微观抽样数据作为对象,将公积金参缴者的月缴基数由低到高排序,按照七等分收入组的划分标准分为最低收入组、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最高收入组,统计七分组中各组公积金贷款概率,得出参缴者的收入越高其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概率越高,与事实相符,即收入高的家庭有更强的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和改善住房条件,所以其公积金贷款的概率也更高。张梅达(2000)从收入层次入手,以北京、上海和合肥三个城市的公积金贷款为案例,发现北京、合肥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4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34%,相应的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只占到26%。在上海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中,高收入者占比为20%,中等偏上收入者占比为58%,中等偏下和低收入者占比为22%。李锋等(2006)对某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统计,得出上年度缴存额位于前10%的高收入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占该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总户数的12.7%,相比之下缴存额位于后10%的中低收入职工申请贷款的户数仅占当年总贷款户数的1.7%。

可见,在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有相当部分的中低收入参缴者,不仅没有享受到公积金福利贷款,还用自己低息存款损失补贴了使用贷款的中高收入参缴者,成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净贡献者”,不仅有失公允,也有悖于住房公积金的互和政策性本质。结果导致公积金的潜在受益人群体只是城市就业人口的一小部分,即主要是那些经济情况较好的国有企业和那些最不可能下岗甚至享受特权的职工。可以说,目前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仅未能提升弱势群体的福利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收入再分配的方向,偏离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在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已然较大的背景下,自由主义的分配原则易导致社会群体间出现隔阂抵触,损害社会间的团结协作,相比而言,既具有平等主义思想,又强调重视社会最少受惠成员利益的西方罗尔斯主义分配公平观无疑更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安定,其“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及“补偿社会最少受惠者”的思想对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原则具有借鉴意义。在我国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下,承担了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义务而仍旧无力承担购房成本、且亦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标准的这类人群就是该制度的最少受惠者,既然住房公积金已经让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通过贷款解决自身住房问题,享受到参缴住房公积金的益处,那么对于未能解决住房问题、承受储蓄存款损失的这部分中低收入参缴者,理应在制度内设立额外的利益补偿机制。

二、国际典型住房金融制度利益补偿的经验

在研究住房公积金利益补偿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借鉴一下国外相关住房金融经验。纵观全球住房金融的融资模式,主要分为互助储贷、强制储蓄和证券市场筹资三大模式。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证券市场筹资模式,其住房金融制度高度市场化,住房问题通常通过市场进行解决,不存在利益补偿问题。以新加坡、巴西、马来西亚、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强制储蓄模式则普遍重视利益补偿,按照边沁的强制储蓄理论,强制储蓄抑制储户当前消费愿望,若没有响应公平、合理的利益补偿弥补储户可能产生的损失,就会产生不公平。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互助储贷模式,与我国目前强制性住房公积金制度明显不同,但其在融资奖励、配贷方面的成功经验对缓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同参缴者利益分配不公问题也有借鉴意义。

1.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作为强制性储蓄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于1955年,现已成为一种涵盖多种保障的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新加坡中央公积金配贷机制的特征是“存贷分离、高存低贷”。“存贷分离”是指中央公积金的管理部门是中央公积金局,但其无权向公积金参缴者发放住房贷款,向购买组屋的参缴者发放贷款的只有建屋发展局。因此中央公积金局的运作不依赖于住房贷款的收益,且有政府债券收益提供保证,使其能够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储蓄存款利率。“高存低贷”是指中央公积金局以高于市场化的存款利率向公积金参缴者付给利息,同时建屋发展局以比市场化利率更为优惠的利息为公积金参缴者提供住房贷款。目前公积金存款利率为新加坡国内四家主要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且不低于年利率2.5%,确保公积金不存在储蓄利息损失。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公积金存款利率的基础上上浮0.1个百分点,即缴存人申请组屋贷款利率为2.6%,低于市场贷款利率。

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中,公积金福利功能不仅涵盖了住房保障,还延伸到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险,这种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储户在没有获得住房优惠福利时可以从养老、医疗等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有助于实现住房公积金公平地对待每一类参缴者。

2.巴西的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巴西政府为保障住房投资与信贷资金来源,于1966年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设立一种兼顾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的综合性社会保障资金――失业与保障公积金(FGTS,Unemployment and Provident Fund),属于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制度,由巴西国家银行运作管理。其主要做法是:雇主定期需按照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8%),将归属于雇员的个人福利基金存入指定机构――保障就业基金会的雇员个人账户。这部分基金由政府转交给巴西的全国住房建设银行进行保管和经营,雇员个人账户的存款可以用来支付失业、养老和医疗费用,并于参缴后6年用于偿还住房贷款。

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制度属于强制储蓄范畴,但国家住房银行按物价指数对职工账户名义存款进行调整,一般按年利率加3%(通货膨胀率)计息支付存款利息,这种指数化保值机制不仅规避了像我国住房公积金“低存”的利息损失,还有效防范了通货膨胀带来的存款贬值风险。此外,巴西失业与保障公积金并非专款专用,不仅能用于住房贷款、住房补贴,当雇员在结婚、购房、偿还医疗费用和退休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取基金会的存款。多元化福利制度弥补了那些不能使用公积金低息贷款雇员的利益损失,对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利益补偿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住房储蓄制度是德国运用最广泛、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政策性住房融资制度。德国住房储蓄制度是储蓄者通过签订自愿储蓄合同,先连续、足额缴存一定数额的资金,在达到一定年限和一定数额要求之后,才有权从该金融机构取得优惠利率住房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德国,雇员可以在自愿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收入高低、消费偏好大小、投资欲望强弱,决定是否签订住房储蓄合同。德国同样采用“低存”的融资模式,但为提高储户自愿储蓄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住房融资体系,德国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住房储蓄奖励,包括创设住宅储蓄奖励、雇员储蓄奖和职工资产积累奖,还配套地提供了多种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弥补储蓄存款利息的损失,保护雇员的利益。

德国住房储蓄也采取“低进低出”的运作模式,但在配贷中实行的指数化评分确保了每个储户都有机会获得低息贷款。评分值是反映存款人对储蓄群体所做贡献大小的指标,即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地使用贷款的机会,保障了储户存款义务和贷款权利的对称。德国储蓄银行每月计算一次评分值,并按评分值的高低来确认借款人资格和分配贷款顺序。考虑到不同雇员参缴住房储蓄时签订借贷合同的金额也不相同,为公正地评估不同的储贷合同,德国政府按每1000马克的借贷合同所获得的利息额来计算评估值,这样就保证了每个雇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都能得到公正而平等的配贷机会。

三、我国住房公积金参缴者利益补偿方式探讨

住房公积金作为我国住房领域最重要的一项公共政策,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缴存者,为其提供公平的住房贷款权利,使其获得相对公平的收益。对于同为储户的终身或长时间未使用公积金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的参缴者,既然目前条件下无法解决住房问题,就应该对其储蓄利息损失(出让平等的贷款权利)进行补偿。

1.建立制度内的利益补偿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对公平的补偿原则应当是,使得从参与公积金缴存到退休公积金销户使用贷款的储户和未使用贷款的储户都能依据其自身对公积金资金池贡献大小获得相对合理的收益,简而言之就是单位公积金资金池贡献获得的收益对于使用贷款储户和未使用贷款储户是无差异的。对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来讲利益补偿方式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额度补贴,即在储户退休销公积金账户时,一次性补贴一定数额的利息;第二种是利率补贴,即调整未使用贷款储户的储蓄利率,减少其利息损失,使其与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一样获得与贷款优惠相当的收益;第三种是比例补贴,即借鉴德国的住房储蓄制度提供一定比例的缴存额度奖励。

2.逐步推进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改革。强制储蓄是住房公积金对不同参缴者收益分配不公的重要根源。从长期来看,高效率的市场化运作是各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也应当逐步推行住房公积金的自愿缴存。这方面的改革在我国己有先例。2006年12月,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通过《上海市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上海市的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可以自愿缴纳公积金。之后,西安市、北京市、湖州市以及扬州市等先后都通过法律手段规定了城镇工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合法性。在进行自愿缴存试点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公积金制度以增强其吸引力,如逐步提高政府对住房公积金的支持力度,根据居民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利率、优惠政策的储蓄品种,或税收减免、股金分红等方式鼓励居民参加住房储蓄,也可以借鉴德国住房储蓄奖励实行多样化奖励政策,给予储户更多的选择机会,减少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的不公平感受。

3.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进行多元化福利改革。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基本上只能用于住房领域即专款专用,福利范围小,用途少,也是未使用公积金贷款储户遭受福利损失的重要原因。在新加坡、巴西住房金融制度中,这种福利损失主要是通过多功能的“无差异组合”来弥补,即低收入未使用贷款者尽管在购房消费中丧失一定的优先补贴权,但在养老和就业保障方面得到政府的优先权。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巴西、新加坡的住房金融制度,扩展住房公积金的外延功能,延伸到养老、医疗等社保领域,使得未能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储户从其他方面社保领域得到补偿,同时,也可以提高公积金提取的频率以减少公积金利息损失。如大连市已允许因疾病、子女上大学等造成家庭困难的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生活开支;武汉等多地放宽公积金提取条件,武汉从2014年7月1日起月收入在1900元以下且从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定期提取公积金;北京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也放宽,由一年一次进一步放松为三个月提取一次。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推行多远福利化政策,有利于缴存公积金而没有能力买房的居民更为合理地使用住房公积金,减少储蓄存款的利息损失。

4.完善住房公积金配贷机制。以中低收入者为主的未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参缴者与使用贷款参缴者之所以存在利益分配不公问题,是因为储蓄者和借款者是不匹配、不对称的。因此,要完善公积金贷款的配贷款机制,给予未使用贷款的参缴者更多的贷款机会。目前我国公积金贷款审核基本比照商业银行的做法,谁收入高、支付偿还能力强,谁就最有可能得到公积金贷款。在评估贷款额度时通常只考虑到储户的缴存额度、余额以及收入水平等条件,没有全面考虑储户对住房公积金的贡献。为了保证住房公积金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配贷方面应采取一些利益补偿的措施,如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降低中低收入者购房首付比例,提高中低收入者购房能力。特别是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除了降低首付款比例之外,还应该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审核过程中给予更多的优惠,通过政府机构或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提高中低收入者获得贷款的能力。还可以尝试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权益转让机制,对于没有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可以考虑将其贷款的权益转让出去,这样一方面转让费用可以补偿自己缴存公积金的利息损失,另一方面,可以让需要公积金贷款的职工获得更大比例的公积金贷款。除此之外,也可借鉴德国指数化的配贷机制,建立指数配贷标准,在贷款审核时以存款额与存款时间相乘为基础来衡量客户存款表现对整个住房贷款资金池的贡献度,存款额越多、存款期越长,评分值就越高,这样就给予了那些长时间存款,但未使用贷款的储户更多的使用贷款的机会,保证每个储户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配贷机会,保障参缴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本文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R2013008)资助。]

参考文献:

[1] 李宏洋.让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N].人民日报,2012.02.01

[2] 徐峰,胡昊,丛诚.住房消费中住房公积金的贡献度――以典型城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建筑经济,2007(4)

[3] 刘洪玉.推进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 张达梅.论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利益失衡现象的调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 李峰,李一乔.论住房公积金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4)

[6] 张汉亚,杨萍,汲凤翔,赵培亚,余芳东,翟善清,陈淑清,贾一苇.实现我国城镇住房建设健康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9(3)

[7] 李志明,徐悦.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巴西经验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3)

篇5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积极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进程,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省省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住房分配体制,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三)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全省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职工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的住房制度与我省原房改政策的衔接,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从1998年12月15日起,全省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分配货币化主要包括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和购房补贴等。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购、新建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房价按当年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价执行,不再享受原政策优惠。1998年12月15日前开工,1999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的住房,既可以按照本地当年现有公有住房售房成本价和有关政策规定向职工出售,也可以按照新的规定由职工购买。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以及财政和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购房补贴等。

    (五)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

    1.所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到2000年,单位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提高到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8-15%,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提高到6-8%。从1998年12月起,省直、石家庄市住房公积金单位缴交比例由5%提高到10%,职工个人缴交比例提高到6%。1998年12月15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交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比例由各市、县根据房价收入比测定。个别有困难的市、县,经省政府批准可以低于规定的缴交比例。困难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个人缴交比例可暂不提高。

    2.单位住房公积金补贴资金来源:行政单位由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由财政根据单位收支情况,实行定额补贴,不足部分单位自筹;企业自行筹措,可列入经营成本。

    3.确有困难的企事业单位,经当地房改部门批准可暂用售房款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对不能足额发放工资的单位,可按实发工资数额缴纳住房公积金;对暂不能发放工资的单位,待经营好转后,要按规定及时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妥善存放下岗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再就业时办理转移手续;对单位内部提前退休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要缴交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

    (六)购房补贴办法。购房补贴要坚持政策衔接、公平合理的原则。

    1.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设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可以对1998年12月15日以前参加工作的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购房补贴;住房面积已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不发给购房补贴。

    2.购房补贴标准。购房补贴根据当地上年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年职均工资、职工住房面积标准、职工工作年限和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前的工龄等因素测定、计算。

    购房补贴按单位面积补贴和年工龄补贴测定。单位面积补贴额按当地政府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除以2与职工平均负担额之差确定。职工个人平均负担额按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除以60平方米计算。

    年工龄购房补贴额按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前的实际工龄测算,原则上要低于冀政〔1996〕23号文件规定的出售公有住房的工龄折扣额。

    计算公式为:

                   经济房平均价格     4×职工年平均工资

     购房补贴额=(——————  -  ——————————)×购房补贴面积

                        2                      60

     +原售房年工龄折扣额×建立住房公积金前的工龄×购房补贴面积

    3.购房补贴方式。可采用一次性补贴方式,在职工购房时一次性计发;也可采用按月补贴的方式,在购房补贴发放年限内按月计发。具体补贴方式由各市确定。

    4.购房补贴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单位原有可转化的住房建设资金和公有住房出售收入。各单位要做好原有资金的核定划转工作,资金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可利用资金中自行研究解决。

    三、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系

    (七)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的商品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租住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住房供应政策和具体办法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八)调整住房投资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加快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利润控制在成本的3%以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成本,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相适应,促进居民购买住房。

    (九)采取扶持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由当地政府统一组织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拆迁。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可以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符合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合理确定建筑标准。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着力建设有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要纳入建筑市场统一管理,通过招投标优选施工队伍,推行住房保证书制度、住房和设备及部件的质量赔偿制度和质量保险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十一)单位购建住房要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统一管理。为防止新房再流入旧的分配体制,从1998年12月15日起,各单位购建住房必须先经当地房改部门审批,再按建设程序报批,建成的住房要按成本价向职工出售,方可办理产权手续。

    (十二)积极推进居住小区的物业管理,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减轻住户负担,引入竞争机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物业管理要与社区管理相结合,为居民创造整齐、清洁、安全、宁静、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

    四、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有步骤地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十三)逐年提高房租。到2000年公有住房租金原则上要达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0%,有条件的争取达到15%。1998年全省房租水平要提高到每平方米使用面积1.60-2.00元,今后每年要逐步提高。提高房租后,对特困职工、优抚户、社会救济户等,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予以减免。

    (十四)进一步搞好现有住房出售。从1998年12月15日起,居民购买现住公房,一律实行成本价,成本价逐年核定。按成本价购房可执行原房改售房的优惠政策,优惠的幅度应逐年减少。对有特殊原因不能购买现住公房的职工,经当地房改部门批准,今后仍可享受一次政策性购房优惠。

    校园内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不得出售,教师公寓等周转用房不得出售。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五)鼓励按标准价所购住房向成本价过渡。在1999年底前过渡的,可执行原购房当年的成本价与优惠政策,以后再过渡的,要执行届时的房改成本价和政策规定。具体过渡办法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十六)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配偶住房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售的,可另行提供可售住房,没有条件提供的,房租不再提高。

    (十七)稳步开放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市场,对交易市场实行准开制度,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各市要对城镇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普查登记,建立个人住房档案,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政策,在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办法,报经省政府批准,慎重稳妥地实施。职工所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进入市场后,其住房只能通过市场解决,单位不再负责。

    五、稳步搞好企业的住房制度改革

    (十八)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把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和维修服务等社会职能从企业中分离出去,有利于企业机制转换和实现住房社会化。各级政府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企业可参照本通知精神,稳步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六、积极推进县镇住房制度改革

    (十九)各级政府要重视县镇房改工作,坚持全面入轨,整体推进。要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缴交比例。已出售的公有住房要作好政策衔接,理顺房屋产权关系,颁发所有权证。对职工集资建设的住房,按有关政策进行规范,明晰房屋产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提高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搞好公用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县镇城市化水平。

    七、发展住房金融,规范住房资金管理

    (二十)各地要积极推行对职工购房的政策性住房抵押贷款,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主要用于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对已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无房户、特困户职工要优先发放个人政策性抵押贷款,贷款额度和期限可适当放宽。

    (二十一)扩大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期限。

    (二十二)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二十三)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加快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防范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

    (二十四)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加强住房资金的管理。各项住房资金要由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直接归集、管理。住房资金的净收益由住房资金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和使用,重点用于建立风险准备金、住房制度改革和建设廉租住房补助。

    八、加强领导,确保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各市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要坚持房改属地原则,隶属关系不同的单位,都必须执行当地房改的统一政策。

    (二十六)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房改工作机构。各级房改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十七)加强舆论引导,搞好政策宣传,转变城镇居民住房观念,保证城镇住房新制度的顺利实施。

篇6

维护国家政策法规严肃性的需要。自我国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国务院公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省政府实施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实施方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市政府也下发了几个专门文件。从中央到省、市,层层下发相关文件,可谓三令五申。为了维护国家政策法规严肃性,坚持政令疏通,必需下大力气抓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

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的需要。近几年来,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随着我市商品房价格的不时提高,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因经济困难买不起房子。但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充分发挥了住房资金的聚集、周转功能,补充和完善了商业银行住房业务。职工只要缴存了公积金,就可以在公积金中心贷款,并享受国家的贷款优惠政策。目前,市已支持4500多户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30余万平方米。

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的需要。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福利的一部分,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退休后,可以领取单位和个人缴存公积金的本息,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今年,市委、市政府从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动身,提高了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增加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收入,仅此一项,年人均可达2198元,比去年增加1242元。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做好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市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乡村固定资产投资不时加大,乡村规模不时扩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GDP和财政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但公积金规模与我市社会经济规模不相匹配。日前,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战略决策,可以预见,市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一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必需不时加强,快速推进,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

1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对住房公积金机构实行改革,具体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主要是解决县市区办事处挂靠问题。各县市区必需在今年9月底前将住房公积金办事处从财政部门独立出来,作为直接向县市区政府负责的科局级事业单位。第二步,待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工作局面逐步打开之后,再实现“四统一”管理,即垂直管理。

2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市委、市政府从改善民生、落实政策的大局动身,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市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分别进行了大幅调整:从2008年元月1日起,市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从原来按职工基本工资的5%调整为按职工全额工资的8%并力争在两年左右时间达到政策规定上限的12%今年调整缴存基数和提高缴存比例后,单位增加的补贴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负担:全额预算单位财政按8%负担,差额预算单位财政仍按原比例负担,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由单位自筹,企业从单位利息中列支,驻咸企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目前,市直正按8%规范落实财政补贴资金,并准备对今年元至6月份的差额进行补齐。此次会议后,各县市区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迅速出台方案,确定缴存基数和比例,要量力而行,循序推进,不能不顾实际过快提高缴存比例,但必需依照国务院《条例》和省政府令第272号的规定,确保按不低于职工全额工资5%最低规范缴存。

3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民为本,主动上门做好企业的思想工作,增强其缴存公积金的自觉性,切实维护广大企业职工的权益。

4坚持查处并举的原则。省建设厅、省纠风办、省监察厅、省财政厅、人行武汉分行、省审计厅、银监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理顺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加强对住房公积金决策、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纠正损害国家和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排查和处置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资金风险,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三、加强领导。

1调整管委会成员。依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但目前因局部成员工作已经变化,相关工作难以开展。为健全决策机制,市政府已调整了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成员。新的管委会成立后,要建立起听取汇报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要切实履行好各项职责。

篇7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是公积金制度的中心环节。自1991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我国各省市逐步推行以来,已形成一定资金规模,为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增强个人购房支付能力、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住房金融体系的有力补充,住房公积金的不断积累,为住房信贷结构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其飞速发展更为住房金融的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子。现就如何加强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作如下探讨。

一、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必要性

(一)住房公积金助职工安居。住房公积金是除了养老金以外,对每一个家庭和职工都至关重要的一项资金积累。养老金是职工养命的钱,住房公积金则是职工安居的钱。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住房向市场化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已成为当今社会受益面最大的住房保障制度,其覆盖面的的高低、缴存额的多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

(二)住房公积金发展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资金量和业务量不断增加,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同时也面临着管理难度加大,管理要求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要求。健全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督机制,建立贯穿公积金管理全过程的、高效、可靠的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是确保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住房公积金资源有待整合。多年来,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经费开支,实现中心发展壮大,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奠定了人、财、物等必要的条件,为今后整合信息系统资源,统一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打下了基础。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低、缴存额差距大。

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22年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低、缴存额差距大的问题始终存在,很多非公有制企业没有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一是没有科学的管理控制考核体系,住房公积金及相关管理机构存在工作效率问题,致使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资金归集率尚有较大余地。二是住房公积金缴存额是根据职工的上年月平均工资乘以缴存率确定的,具有工资性。而我国工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直接导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差距过大。

(二)住房公积金属地化管理体制弊端。

1、属地化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松散。《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住房公积金是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只有在地市州一级做到了垂直管理,在市级以上没有设立独立的管理部门,只在国务院和省级的住建部门分别内设了住房公积金监管司和监管处。由于国家和省级没有单设独立的业务主管部门,各地市均按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对政策的理解建立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的不统一导致各地执行政策的不统一,也加剧了住房公积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住房公积金行业的整体发展。

2、区域间资金不可流通,资金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削弱了住房公积金的效用。资金使用率高的存在资金量短缺的问题,缺少融资的渠道,贷款资金紧缺,限制了发展;资金使用率低的受政策和单一的资金运作模式的约束,资金流向没有出路,增值渠道受到局限,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而沉淀资金利率倒挂的利率政策,又加剧了收益的不足,甚至亏损。

3、信息化建设资源严重浪费。各地管理中心均要有一套适合自己业务需要的管理软件,无论是委托开发,还是在专业软件公司订制购买,其花费不菲。如博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使用的管理软件为软件公司开发,存在升级费用高、维护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中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位不科学,机构人员受限。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但在实际运行中,少部分管理中心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或全额事业单位,大多数管理中心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全额、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相比,管理中心职工个人要多交纳8%的养老保险和1%的失业保险,无形中工资收入减少近10%;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身份无法执行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中的提前退休政策(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要求交纳养老金的单位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义务与权利不对等的现象。因此出现管理中心人员流动性较差、干部交流机会少,制约了干部交流和选拔使用,不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资金安全稳定运行。

三、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对策

(一)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有效控制缴存额差距。

1、加强立法。推动《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上升到法律高度,明确规定住房公积金是住房保障的基本范畴,与养老保险一样,是人人都应享有的基础性保障。

2、注重考核。住房公积金监管部门要加强公积金归集工作的考核,建立积极的考核激励制度,下达归集任务。监管的对象包括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实施住房公积金政策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对单位补贴率、补贴基数等都应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形成配套政策。

3、切实维权。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对单位逾期不缴或逃避抗拒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要严格按照《条例》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特别要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突破。广大职工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对所在单位欠缴的问题可以进行举报,督促单位为自己缴存住房公积金。

(二)理顺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

规范机构设置,在中央和省级设立独立的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实现中央、省、市三级垂直管理,分级核算,以便更大地发挥好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具体推进:一是搭建省级平台,统管各州市公积金中心,统一人事权,条件成熟后再搭建国家层面平台;二是在修改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同时,着手制定出台缴存、提取、贷款等实施细则;推进住房公积金管理的标准化。三是资金统管,提高资金效益。加快区域间资金流通的试点。四是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与推进。

(三)统一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依照公务员或全额事业单位管理,统一制订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导班子配备、机构规格、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建制框架。健全政策、管理、监督的运行机制,对重要岗位实行轮换,对不相容的岗位和工作内容,实行分离、交叉管理机制,真正形成与目前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决策、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定期专业培训、干部交流、到对口部门挂职机制,改善目前干部职工工作量大,待遇却较之全额及差额事业单位低的局面,从而稳定队伍。

参考文献:

[1]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保障网 《对修订的思考及建议》 徐昭华 高远刚

篇8

1、我国住房公积金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采取的是福利性的实物分房制度。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均有国家承担责任。由于住房完全是福利的性质,居民只是象征性的交纳点房租,这使得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严重的缺乏资金来源,住房建设陷入巨大的困境,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房地产在促进经济的发展发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我国直接把房产交易排除在市场经济之外,这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相违背,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居民住房消费的能力,保障住房制度的健康发展。

第二,住房公积金是一种长期性、强制性、保障性、固定化的储蓄制度。住房公积金所筹集的资金为住房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第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福利分房制度下,人们只能论资排辈的等分房,在分配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腐败的现象。住房公积金的建立,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体现着制度的公平性发展。

第四,住房公积金制度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一起是我国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住房公积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有限

住房公积金的概念明确指出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而并没有对进城务工人员、下岗人员等作出相关规定,把一部分人排除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之外。另外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力度不够,造成大量的人员没有享受住房公积金制度。

2.2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缴费基数底线不确定,缴费金额相差悬殊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理》第十八条规定: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具体缴存比例由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拟订,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并没有采取“同一的尺度”,而是经济越是发达,收入越高的人享受了国家更高的补贴。这违背了住房公积金建立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高收入者独自享有的权利。

2.3 我国住房公积金使用不合理

我国住房公积金资金利用效率低,大量的资金沉淀不能发挥作用。公积金的增殖收益用途不合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增殖收益是用来建设廉租房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就表明我国一开始就把住房公积金的增殖收益视为国家财政收入。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其增殖收益也应该归住房公积金的上缴者所有。廉租房的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应该由政府承担,不应该由住房公积金的交纳者承担。

我国住房公积金的贷款利率缺乏绝对的优势,再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存在着道德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使用率低,大量的资金沉淀。

2.4 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混乱

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隶属关系混乱,没有统一归到一个部门,这就使政策的制定、实行存在很多的不便。另外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但是却承担了好多金融机构所承担的职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住房公积金的风险。再者,我国住房公积金操作上没有统一的细则,住房公积金的监管体制不健全,造成大量的腐败问题的有很大存在的可能性。

3、我国城镇居民住房现状及理论分析

3.1 居民承受能力的理论分析

国外惯用的衡量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第一,房价收入比,即房子的价格与居民收入比。第二,住房指出收入比,即月抵押款支付额与家庭月收入比。第三,剩余法收入比,即家庭收入加上住房补贴除去住房支出、生活必需品支出所剩的资金。从这些计算方法可以看出,影响居民住房承受能力的指标包括房子的价格、居民的收入、支出与住房补贴等方面。

3.2 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现状

我国城镇中底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由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组成。但是,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发展并不完善。国家明确规定要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投资,然而事实确是对二者的投资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人们购买商品房面临着巨大压力,又不能很好的通过国家的住房保障来满足自己对住房的需求。

4、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及住房制度的建议

4.1 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参与者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但是他们的居住环境相当恶劣,他们大都没有购房的能力,所租的房屋往往是城市中条件最差的。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应该把他们纳入到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之内,提供他们稳定的资金,起码保障他们对租房的能力。

4.2 确定合理的缴费率

近年来,我国的房价大幅度上升,而住房公积金缴费率却没有改变。住房公积金面对如此高的房价显得微不足道,几乎发挥不了多大作用。我国应建立住房公积金与房价的互动机制,适当的提高缴费率,使住房公积金能真正发挥作用。

4.3 改变商品房的供给现状,国家应从供给方面入手以稳定和降低房价

现在的商品房主要由房地产商来提供,这就得国家在房价调控方面没有绝对的优势。国家应适当的建立一些经济实惠的商品房,参与到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中。

4.4 合理利用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篇9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金融化

1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它有效地维持了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并且为低收入家庭就改善住房条件提供了资金支持。然而据《中国经济报》数据显示,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中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公积金机构比较脆弱;其次,受益人不合理;最后,管理中存在政策性问题。

1.1管理体制不顺,缺乏监管

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是由委员会、管理中心、银行及财政部门四部分组成。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缴纳者和管理者间的债务债权关系不甚了解。此外,公积金的管理中心一直被认作是非盈利性事业单位,然而,在公积金运营过程中却担任金融机构的角色。而公积金的委员会会受到审计、财政和建设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会使得绝大多数的公积金会实行区域管理。在这种错误认知和实际情况影响下住房公积金因为缺乏相关金融监管或者监管力度不够而导致出现“行政化”倾向,即会受到行政等部门的干预,甚至储存资金会作为“准政府资金”。此外,制定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与金融代沟相差较大,政策与金融间的不匹配已经成为我国住房管理体系的一大障碍。

1.2社会分配扭曲,不公平程度加深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类在职员工可享受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优惠,而相对于收入不稳定和存在风险隐患的个体商户和自由职业者,尽管他们也属于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收入问题会导致这类低收入人群无法享受其合法权益。因为在公积金贷款资格审核过程中,低收入人群无法保证定期还款甚至是有偿还款能力者也很难通过资格审核;相对而言高收入者就轻而易举。在这种苛刻的条件限制下,低收入或者收入不稳定人群就很难依法享受低息住房贷款政策,只能储存在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银行中,实际而言这就造成低收入者为高收入家庭贷款提供补贴的不公平局面。此外,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各职位的收入也是天壤之别,而不公平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又再次造成二次分配不公平的局面。

1.3属性认识不清,忽视了金融属性

兼具政策和金融两大属性的住房公积金是由政府依托自己信用而强制建立和推行的一种合租房金融活动。在政府的参与下其政策属性不言而喻,但潜在的金融属性而未被发现。我国住房体制的实质是政府参与市场住房资源的调控,即通过引导居民愿意买房、买得起房而使其成为住房消费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这一手段在市场中合理配置住房资源。在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后随之消失的是居民是否愿意购房,居民的购买力下降势必会导致政府出台相应金融上的政策支持。而住房公积金的存在就是通过设立住房基金来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来解决居民买房问题。

1.4管理机构职能虚设,运行脱节

依据我国住房体制管理机制秉行原则,住房公积金是由居委会决策和管理中心合力运作的。我国居民尚且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责及功能了解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认识、定位模糊。我国公积金是管理中心和城乡建设部共同管理,但由于管理中心地域和管理封闭等原因造成了公积金的运作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此外,管理中心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铭文规定其金融职能,导致政策与金融相脱节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待解决。

2对公积金管理制度的政策和金融特性的认识

住房公积金是依托政府信用强制推行的一套住房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而金融属性又融合在公积金的整个资金流转过程。不难看出,住房公积金问题是政策问题和金融问题的集合体,这两大属性也成为了公积金的本质属性。而住房公积金体系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清楚认识到这两大属性的关系。

2.1两大属性的内在关系

政策和金融两大属性是住房公积金的本质属性,前者是前提、后者是表现形式。这种政策性金融就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金融特点。住房公积金中确定的管理模式和体制都要符合金融市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管理原则。若是不能很好地认识金融属性或者看不到该特性,那么我国住房公积金体系的管理和运作就会问道于盲,无法根除“行政化”问题。若是不能正确把握政策属性,就不能在市场体制下建立新住房体制,也不能完成提高职员购买住房积极性的历史使命。

2.2双重特性下的管理模式

委托模式是我国住房公积金中最为常见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下虽然可以利用银行的网点资源,但是作为事业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却在银行中担任资信评估和放贷等金融职能。而实际上的金融机构不仅有标准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而且也有大量储备资金,这就与管理中心的本质自相矛盾。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是一个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是一个靠自我约束化管理而不接受金融机构管控的事业单位。

3加快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的金融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3.1扩大公积金的覆盖面

历史经验中不难发现,解决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有效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大覆盖面就可以保证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的解决以及带动房地产产业的消费。其一,坚持各类工作共同推进的原则。对于已是住房公积金的纳入群体,如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等应该发挥其带头作用,全面覆盖其住房公积金补贴。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非公企业单位,站在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职工工作积极性和社会福利影响力等方面鼓励企业完善经营模式及运行体制。充分调动非公企业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维权意识,让职工从自身提高维权意识,认识到单位有为其提供住房公积金的义务,以及员工自身依法享有这些合法权利,切实让员工认识和了解到自身利益,通过这种从员工自身出发提高维权意识可有效扩大建制范围。比如借助发放宣传手册、多媒体宣传等手段可让职工清楚了解这些合法权利及义务。其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宣传和引导非公企业,对其公积金制度建立过程中可适当降低门槛再在经济恢复后调整到位。在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时切勿一口一个胖子,而是要站在非公企业的角度考虑实际问题。比如,非公企业在为职工缴纳公积金的过程中是有一定排斥心理,外加非公企业的经济状况也不是一直风调雨顺,因此为缓解心理障碍及财政压力可适当降低非公企业公积金的缴纳比例和缴纳基数,待非公企业克服心理障碍和经济好转后再调回国家规定的标准上。

3.2提高贷款实际利用率

住房公积金体制是兼顾政策和金融两大特性属性,因此可将金融创新工具充分运用到住房公积金管理过程中。解决广大低收入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问题,合理优化管控公积金的贷款限额、贷款条件和贷款过程。提升贷款的实际利用率,为的是带动住房公积金朝着金融化方向发展、增强社会效益。首先,提高贷款限额。各地区的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中心要考量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区域内住房的实际情况及贷款人信用等方面。在坚持政策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市场调控方针执行政府的决定。在坚持政策性住房金融特点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政府对房地产的市场调控方针;在达到居民实际需求和居民群体切身利益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限额。基于此,提高贷款限额不仅为各类职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也为缴存住房公积金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还极大提高了社会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其次,放宽贷款条件。存在部分有住房需求的居民因贷款限制条件过多而无法申请导致贷款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情况。管理中心可参照各大银行的贷款条件适度调整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政策。比如,对不同收入群体实行差异化管理,降低贷款利率使之低于银行利率,这种优于银行的贷款自然能吸引到大量市民自然也就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的利益效率。再者,为低收入职工开辟绿色通道即适当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利率等优惠,可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从而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社会幸福感。最后,简化贷款过程。住房公积金的资格审核环节就阻碍了大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公积金申请。简化贷款过程,不再让社会居民跑冤枉路,可有效提高住房公积金体制运作的效率;简化贷款过程,就是要将住房公积金的申请环节变得简单,不再让低收入家庭望而却步。

3.3完善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机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共建高度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使住房公积金信息透明、公开,可以更好地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提高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同时保证政府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所以要建立长久有效的管理机制来规避资金运营风险,集中精力管理审核住房公积金的质量,加大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国家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促进住房公积金事业科学健康发展。此外进一步加强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制度。加大相关部门的监督力度和增加公积金的管理透明度,严控管理中心内部人员的行为规范及权力使用等方面。财政部门制定的收支、预算审核制度,管理中心需严格执行。建立除个人公积金贷款以外的基金共管、财政专户等制度。对管理中心加强监管而不让人民出现定位模糊、认识不清等现象,可妥善解决公积金管理金融化问题、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进步。

3.4拓宽住房公积金融通渠道

从归集到使用再到回收增值这一整套资金流转过程究其根本归属于金融活动。住房公积金的不间断发展是由住房公积金的金融属性所决定。公积金的金融化问题可持续性发展对管理中心有较高要求,即创新资金融通手段和转变经营方式。住房公积金属于一种低流动性而不会保值增值的资金,而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具有高流动性的特点。在保证资金安全和创新发展的前提下,管理中心可将公积金转换为证券市场中的证券,这种转换资金流动性的方式可增强资金的流动性以及保值增值公积金。金融化管理就必然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住房金融化管理体系。住房公积金体系并非是弃旧从新,而是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寻找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来完善现有制度,以达到从源头处解决我国住房的金融化问题的目的。

4结语

我国住房公积金设立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解决人民基本住房的问题,满足人民对住房的基本需求。为了解决我国住房公积金金融化问题,就必须了解公积金的政策和金融双重属性、确定金融发展方向。在确定顺应市场发展的前提下确定金融化发展方向,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化住房制度的金融体系可方便完善住房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管理。解决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金融化问题可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稳步进步。

参考文献

篇10

一、突出业务主线,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新业绩。

1、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取得新进展,归集量稳步上升。一年来,我们抓住企业扩面这个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深入企业做工作,扩面工作卓有成效,制药厂等企业全员建立了公积金制度。到目前,扩面新增单位45个,新增职工6316人,完成全年计划的394.8%;归集量达17012万元,完成年计划(13000万元)的131%。截止目前,已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79383万元,余额56871万元。

2、加大公积金贷款和提取力度,公积金使用率明显提高。我们以提高职工购房能力、帮助职工解决住房困难、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充分发挥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在贷款上适度放宽政策,出台对低缴存者的优惠政策,在贷款额度上既考虑职工对公积金的贡献度,又适当照顾中低收入者;对新缴存单位职工及刚参加工作的缴存者急需贷款购房的,在公积金缴存时间和额度要求上给予放宽;对外地引进人才在贷款额度上给予优惠。在公积金支取上,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适当放宽现有的支取政策,出台公积金贷款户每年支取的政策,使贷款户能充分利用自己缴存的公积金来减轻还贷压力。由于政策的优惠和倾斜,今年来贷款和支取业务发展迅速,全年贷款年计划5000万元,实际发放701户计1393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79%;提取年计划为5000万元,实际支取9556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91%。截止目前,累计共向4703户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4529万元,贷款余额34043万元。累计提取住房公积金22512万元。社会效益显显著。

3、住房补贴审核工作继续有序平稳推进。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离退休人员及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审核工作,已核准可享受住房补贴的总人数为12375人,共计金额21979万元,以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的住房补贴,从10月份开始进入申报审批阶段。70周岁以上的已在今年重阳节前逐步发放到位,60周岁以上的退休干部职工在春节前发放到位,全面完成了退休人员的住房补贴发放工作。

二、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行风效能建设。

今年我们以争创县级文明单位、县级文明机关和县级青年文明号等一系列活动为抓手,来加强行风效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我们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在创建活动中,坚持周一学习制度,组织干部职工赴市委党校参加全市住房公积金单位廉政教育,政策业务和服务礼仪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到余杭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其他县内一些文明单位学习取经,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提升了员工的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也增强了文明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的意识。

同时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基层调研,并组织全体职工开展民主讨论会,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书,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足和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梳理完善住房公积金发展的新思路。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行为,突出重点,抓好服务质量。建立了《服务承诺》、《服务规范标准》等规章制度,深入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要求全体工作人员着装规范,仪表端正,礼貌用语,笑脸迎送。要求每个员工做到对待大户小户一个样,工作忙时闲时一个样,接待生人熟人一个样,服务单位和个人一个样,接受表扬和批评一个样。通过制度建设,使服务更加规范,更加标准化。单位全体员工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单位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化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规程、政策的透明度,及时在营业大厅、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信息;加强服务环境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重视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和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在公积金贷款和支取上出台新举措,切实体现便民惠民、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三、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开展联系村、社区、企业调研工作,认真仔细了解联系村、社区和企业的困难情况。针对铁顶山村村级组织涣散、组织基础差的情况,采取上党课开座谈会等形式,帮助村两委组织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党员和村干部的凝聚力。帮助村两委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指导他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积极与县钦寸水库建设工程指挥部联系,帮助村里落实钦寸水库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对改善村中道路设施、改善村民钦水工程和病危水库的维修提出许多实质性的建议,并与县相关部门联系,给予帮助。根据该村自然村分散装自来水难度大的情况,资助3万元挖地下水井,帮助村民解决饮用水困难。向村两委会赠送电脑等办公设施,帮助改善村委办公条件。组织职工走访结对户,连续两年向十户结对户送去慰问金1万元,慰问品4000多元,受到村民的好评。帮助联系企业出谋划策,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困境。为联系社区市中社区订《日报》1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