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的竞争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技术的竞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技术的竞争

篇1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职业判断 计量和报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而有的只能成功一时,还有的甚至没有成功的机会。纵观全球,凡成功的企业,都无不源于其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模式、市场网络、品牌形象、顾客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力。由此,普拉哈拉德(C. K. Prahalad) 和哈默尔(G. Hamel) 提出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会计行业亦如此。那么,什么是会计核心竞争力?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保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计量和报告

会计核心竞争力是会计领域的基础问题,在任何学科中,基础问题虽然富有争议,但极为重要,以下一些美国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会计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判断:决策和控制。会计既是有助于决策的信息系统,也是控制的工具。决策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评价环境和行动结果,这两者都是为了更好预测未来。在选择决策所需的信息时,“相关性”是至关重要的,“可靠性”往往被牺牲。控制需将记录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会计信息与计划或预算进行比较,因此根据既定的规则准确计量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变得至关重要。当不准确的记录被用作资源分配的基础时,就会产生矛盾。决策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不同于控制所需会计信息的特征。决策需要创新,但是创新在控制中却遭到怀疑。会计责任在控制中视为美德,但却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决策和控制之间不同必然造成会计信息属性自身蕴含的矛盾,因此需要为不同的目的建立独立的会计系统。然而,一致性的属性要求淡化区别,将两个独立的会计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Sunder (2002)认为会计的核心基础在于决策和控制的多重分离,因为这种分离所造成的权衡使得会计的职业判断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会计不可避免地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计量:价值观和信息观。Krantz(1971)认为计量就是使用一个“数字关系系统”来描绘“经验关系系统”。但对于什么是“经验关系系统”,存在两派观点:一是价值学派,强调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经验关系系统是有着资源和义务的实体,它随着时间及上述定义关系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价值理论有两个难点:一是在混合经济中,价值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二是日常使用的市价法有许多缺陷,即使在市场价值可以观测的地方亦如此。二是信息学派,强调在各种活动中信息的有用性,如评价报告实体或者评估他的管理团队,经验关系系统是企业经营下的事件结构及其关系的系统。可见,两学派在会计描述对象的观点上完全不同。例如,一家公司报告存货“估价”100万美元:价值学派关心的是这种“估价”如何更好的接近持有的价值,如重置成本或预期脱手成本;信息学派关心这个“估价”是否能传递同公司活动与发展前景相关的信息。

(三)信息处理技术:压缩和冗余。Fellingham(2002)认为可以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科学,那么来源于经济背景的信息结果是否会与经济背景缺乏相关性呢?信息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定理:数据压缩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前者说明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压缩信息,后者说明在一个有噪音的信道中如何传递最大数量的信息。在噪音信道中有效编码方案是利用冗余。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既在会计账户和报表中压缩信息,又在复式记账中增加冗余。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对信息的压缩和冗余技术。Sunder 的二元论超越了会计的概念和实务,他从信息的决策和控制功能解释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问题。Demski 提及的计量在学术上支持了这种观点,他尤其推崇会计计量的信息学派。Fellingham 认为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信息的处理技术。上述3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从不同视角对会计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述。不难看出,有关会计核心竞争力的阐述都贯穿着信息这个重要概念,会计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信息。每一种观点都试图抓住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这一最重要且独一无二的特点,但是究竟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根据Prahalad 和Gray(1990)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我们认为,就会计学科而言,核心竞争力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核心竞争力可以使会计提供许多增值服务,进入广泛的信息市场;2.核心竞争力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3.是许多非会计信息难以模仿的。由此得出,会计计量和报告构成了会计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有:首先会计计量和报告可以提供许多用户化的服务;其次会计计量和报告与信息需求者的关键决策是相关的;最后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完美图表结构是许多非财务信息难以模仿的。而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的全过程,不可被软件所替代。

二、会计核心竞争力的保持:迎接挑战

透过会计职业的发展历程,会计对商业环境的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会计努力地扩展职业范围。而最近半个世纪会计日益趋向放弃依赖主观的商业计量功能,更多的关注于结构化的标准计量规则。在新经济环境下如果决策者相信标准计量不再是决策相关的、足够精确的或可信的,那么会计就会遭受失败。会计必须在维持和改进标准计量的精确性和商业报告可信性的前提下,持续回到计量标准,甚至研究新的计量方法,因为这事关会计的核心竞争力。

(一)会计组织:科学化。1.从职能上看,会计对内管理应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始终围绕培育、保持和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来组织会计工作,发展会计技术和方法。2.由于管理外延的扩大,会计也必须开阔视野,扩大信息收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信息消化吸收能力,尤其要重视有关竞争对手和市场的信息。3.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关键在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源、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的知识等,因此,企业会计组织应具有学习性和动态性。

(二)判断:优化。1.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会计信息虚假误导的基本前提。在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实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和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因此,恪守职业道德是会计职业判断优化的前提。2.专业知识是职业判断优化不竭的动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实践,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认真领会政策准则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开展职业判断的利器。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健全职业判断的内外约束机制,保证职业判断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计量:多元化。1.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历史成本计量由于其较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长期存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运用领域已经由金融工具扩展至其他领域。2.以货币计量为主,兼顾非货币计量。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才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这类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将会超过有形资产,此时仅用货币这一唯一的计量单位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信息的完整性和有用性,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通过非货币计量对于企业无法量化的生产要素进行衡量,因而成为未来会计的一种重要计量手段。

(四)报告:及时、全面、灵活。1.报告将变得更加持续。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一直是制约会计竞争力的因素,解决及时性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将报告变得更为持续。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在这一方面已做出努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披露不再局限于年报和半年报,而且要求披露季报。程小可(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年报披露时间呈逐年缩短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全天候财务报告系统”将会变成现实。2.报告内容更全面。为适应使用者不断增加的需要,可按照Wallman的建议采用彩色报告模式(Colored Model),按信息符合确认标准的程度分5个层次表述,将财务报告的内容扩展至包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顾客满意度和风险的计量等新领域。3.报告更加灵活。财务报告可以通过对“多栏式”报告模式、“事项”报告模式、数据库会计模式、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和差别报告模式的选择来增强其灵活性,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不同决策目的;同时为迎合特殊使用者,也可提供专门报告。

三、会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环境:内外部条件

会计理论界对计量属性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运用多重计量属性,甚至诸如“斯堪的亚导航器”模型之类的非货币计量手段日益成为可能,尤其是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相关性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另外,非货币计量的采用拓展了会计的计量功能。这些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已充分体现:引入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5种计量属性,并谨慎推广其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信息生成和传递成本,使会计能提供适时、全面、灵活的信息,为保持会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其专业判断能力增强;同时随着公司制改革的深化,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审计市场逐渐的成熟,从内外两个方面约束会计信息的提供,保持会计信息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跃堂,毛旦霞,罗慧.会计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的挑战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

[2]程小可.年度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2).

[3]葛家澍.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J].财务与会计,2002(1)(2).

[4]肖凯.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1).

[5]刘爱东,谭艳.200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问题思考[J].技术经济,2001(8).

篇2

关键词:教学观念;分层教学;教学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加快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初中数学推行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慢慢蜕变,之前教师居高临下地卖力讲授,学生死板地汲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呈现两张皮的常态,已然慢慢成为过去。当前,新课程数学教学如火如荼,课堂显现出勃勃生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加强,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流、师生合作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教师唱独角戏已成为过去。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的整合,倒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主动贴近教育最前沿信息,教师的服务意识凸显,直观教学、生动讲解花样百出,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学生对学习的攻坚意识持续加强,宽松和谐的治学氛围初步成形,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并进,教师、学生、教材的结合构图中,又添加了数学课件的“腻子”,加固了“墙体结构”,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在教学“中心与对称”时,没有按之前传统的套路出牌,而是借助几何画板采用“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合作探究出真知”的方式,选取两个颜色扎眼的三角形作为目标图,然后用几何画板画出来,把指定的多个对称点用虚线连结,突出旋转中心交点,尝试设置动画效果。点击旋转时,将其中一个三角形连同对称中心一侧的虚线一同缓缓绕对称中心向另一方向旋转,教师在过程性操作中,可以边口述边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倾听和观察,中心对称的定义油然而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定义。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教学重难点的掌握相对

容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使抽象、刻板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演示,提升了数学学习的立体感,使知识教授变得直观生动,利用这个优势可以使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讲授上省力不少,这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写照。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功能系统,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创新思维被调动起来,为教师化解难点、突破重点打下了先期基础。如,在进行“二次函数的性质”教学时,很多教师都犯难,因为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更是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需要教师缜密设计、谨慎施教。首先,我让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出y=2x2+3x+7的图象,然后再让学生按照y=ax2+bx+c基本形

式,将2、3、7分别输入,让学生将电脑上的图象与自己的草图做对比,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借助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实施分层教学

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导致对数学知识接受能力迥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统揽整体的同时,还要拿出大部分时间进行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实施分层教学,空间很大。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预讲内容做成网页形式,即定理判定、知识探究、例题释解、小试牛刀、中考解析等模块,按照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阶梯式顺序进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选择模块中的习题进行练习。教师还可独辟蹊径,将题目与答案设计成超链接形式,让学生随时可以查阅答案,及时对自己的解题路径进行信息反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为学生开启一方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学生的主体性全方位释放

口头授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一贯方法,也是教师施教的常规手法。口头授课法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才是台上的主角,学生只能屈居配角,这就形成了教师常态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在过去一段历史时期较为流行,教学效果也是令人欢欣鼓舞,但时代在进步,校情、生情、学情也在潜移默化中变换,传统教学模式慢慢出现了不适应、不和谐的因素。新的教学情态要求教师退居幕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意识的萌发,并在具体施教中被不断强化。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是催生教育模式革新、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的重要途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相似形”的教学中,我先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图案,让学生辨认进而得出定义。相似形的定义确定后,学生再用几何画板或相关软件勾画各种图形,以强化理解和记忆。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将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效果明显,优势强劲。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并非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虽然优势在持续减弱,但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如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同时,还能与传统教学进行优势互补,那就堪称完美了。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45-01

人类进入21世纪,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尝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建构工具。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通过动画、图像吸引学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能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利用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娱乐中练习,答对了出现一个笑脸;相反,回答错了出现一个哭脸,通过不同的画面和声音产生激励的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

2、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领悟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而新课程理念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是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并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于是我经常精心地设计一些练习,在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利用多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转变教师教学数学的观念。

1、从课堂的复制者到建构者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如何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在新课程环境中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教师需要进行资源的整合、分割,然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把教材的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把课堂的“复制知识”转变为动态的课堂,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2、师生关系的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已不会也不可能单一的是学校课堂这一渠道。而信息技术提供给数学的,从广义上来说,都是数学课堂资源。正是基于这一现实,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教学的权威者和指挥者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只有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当前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更要积极吸收和消化各种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应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有弹性且具有创意的学习空间。

五、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因此,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是探索应用境界,即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昨夜西风惨烈,吹尽了树叶,独自登上高楼,看遍了天尽头的所有道路,寄托了词人离恨相思之苦。王国维在治学境界中则理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勘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以此来描述立志定追求之境界。我们在整合境界中则可以理解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要坚定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价值意义,尽可能多地熟悉多种信息技术的使用,挖掘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潜在性能——以此来概括整合的探索应用境界。

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与整合不是一成不变的,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日趋完善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断演进。当信息技术内部出现任何一种适合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时,我们首先就要熟悉这种新技术的性能,捕捉其在课程领域的生长点,并尝试把这种新技术在课程领域得到应用。如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到智能技术,从网络课件、专题学习网站到数字化学习平台,从白板、电子白板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从BBS论坛、博客到维客,我们都在努力地把这些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课程领域,甚至政府出面组织力量推广新技术,把信息技术中的新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指定竞赛项目。大家越来越觉察到,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冲击不亚于“西风凋碧树”的效果,信息技术促进了课程改革的裂变与重构。于是,一项又一项相关领域的新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推广应用于课程改革领域。我们虽不能“望尽天涯路”,用尽新技术,却可以尽可能多地掌握各项新技术的性能,探索新技术在课程领域中的应用路数。

在这一境界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心在于信息技术,着力点是如何更充分地把握各类信息技术的特性,以期在课程改革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因此,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淀阶段,是对要思考的信息技术这一目标、对象和环境的新视点、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分析和应用实践,各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观正逐步建立,它决定着今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与品位。

第二境是灵活运用境界,即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引用柳永《蝶恋花》的最后两句词,原意是说,虽然为了思念的人儿消瘦得如此憔悴,腰间的衣带也渐显宽松,但始终并不后悔,表现了词人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王国维则别有用心,把“伊”字理解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因而,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以此来体现孜孜拼搏之境界。在整合境界中,“伊”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实现这一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反复的整合锤炼和经验积累——以此来展现整合中灵活运用之磨练境界。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众多性能被我们所熟悉和掌握,局限于信息技术视角看待整合问题必然会对课程和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整合境界中的重心不应再局限于信息技术,而应逐步转移至课程领域,不应再满足于发现一项项信息技术的应用特性,而应重点关照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发展,并基于此来对前一境界中分解列举的各项信息技术性能进行筛选、判断,选用乃至灵活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促进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素养。

这一境界是非常艰辛的过程:需要整合者对各项信息技术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把握本质,由“厚”读“薄”,哪怕“衣带渐宽”;需要整合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课程改革能力和学科课程教育素养,高屋建瓴,更有效地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入学科课程,哪怕“消得人憔悴”。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方面,要认识到学科课程裂变与重构的发展趋向,于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教学方法被重新提炼,教学模式被重新建构,教材内容被重新增删,课程目标被重新定位。在课程重构的过程中,不是单一地依据信息技术的新异程度,而是依据各项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依据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中信息技术运用的适切度,进而把信息技术有机地纳入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发展。

第三境是内化意用境界,即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引用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原意是说,在人群里千百次地寻找一夜都不见的“她”,偶然一回头,却见她站在残灯淡影之下,表达了词人政治失意后“自怜幽独”情怀中的喜悦之情。王国维把它比做治学的最高境界,是认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此来体会天道酬勤获成功的境界。在整合境界中则可理解为,经过持久的整合实践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实施课程已经了然于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随意而动,意发而整合实现,整合成功的惊喜,来自于不知不觉间——以此来体察整合内化后的意用境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追求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两者之间的无缝且无痕的融合,就像粉笔、黑板一样与教师有机地成为一体。虽然信息技术比起粉笔、黑板来要复杂得多,但是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运用达到一定熟练境界时,它就会以一种文化形态渗透到整合者的思想深处,整合就会成为一种意识、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并可以自由地进入教育教学的灵感顿悟与创新时刻。虽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存在,却恰恰使用了信息技术,虽然没有意识到整合的需要,却恰恰体现了整合的意图,正可谓“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国内学者到一发达国家考察,发现对方竟然还在用幻灯机作介绍,甚是好奇,于是问道:“你们怎么还在使用幻灯机,我们国内早就淘汰了。”对方只是很平静地答道:“我使用起来很方便,已经习惯了。”从这个例子的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那位使用幻灯机作介绍的学者不是不知道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的优势,只不过是因为幻灯机的整合使用已经成为他思想的一部分,成为他交流中下意识采用的常规手段。他的意念中更多地关注着向大家介绍的内容,丝毫没有有意去分析幻灯机与多媒体计算机之间的优劣,而是在表达的需求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幻灯机。可见,这种幻灯机与学术思想交流的整合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深度整合,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蓦然回首”的整合境界。

二、“三境界说”的实践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境界各有各的特点和重点,而且三者并不是绝然分隔的,甚至就某一两项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分别达到以上三种境界,但是,“三境界说”的提出对当前的整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认识和明晰“整合三境界”,有助于我们更有层次、更有效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一利:有利于教师个人更清晰地开展整合实践

教师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整合实践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否定整合的价值。“整合三境界”的存在,告诉我们在整合实践中需要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挖掘多种信息技术的性能及其在课程整合中的方式方法,这是前提。当进入第二种境界时,教师个人的学科课程教育素养是信息技术得以灵活运用和整合效果得以提升的瓶颈,如果仍然只是局限于新技术的性能熟悉和简单应用,就会制约整合的深入。第三种境界是一种导向,是一种努力追求的境界。我们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为了把信息技术的运用纳入到课程体系中、纳入到教师下意识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思想中。我们如果既没有熟悉多种信息技术,又没有立足学科课程反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实践,也就不可能自如地驾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我们如果只是熟悉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性能,或者只是局限于学科课程的教育功底,也就不可能直接提升到第三种整合境界。

第二利:有利于准确把握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的重点

各级各类课题中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已占有一定的份量,它能在某个阶段集中某些教师的群体智慧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工作与研究。“整合三境界”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自己所承担的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关键。例如课题“Blog与Wiki在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的组合应用研究”应该着眼于研究Blog与Wiki技术在职教课程中的应用性能与方式方法,研究者应该更多地沉浸于第一种整合境界。再如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应该着眼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科教学的需要适时适地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整合的有效性是衡量和筛选某项信息技术的标准,虽然也涉及个别信息技术性能的再发现,但应该更多地沉浸于第二种整合境界。第三种境界则是对各类整合课题研究深度的检验,整合研究不能止于某种信息技术的有限几次的应用,也不能止于只是能够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选择运用信息技术,而应该熟练内化为师生的一种意识和自觉行为。

篇5

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经济飞速发展,企业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归功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当前,以计算机和Internet为代表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经济正在成为全球主流经济,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使组织结构微型化、全球化,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周期,减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进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杀手锏。现代信息技术基于企业的业务操作流程、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公司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无论企业规模大小,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对相关基础业务信息采集、传递、加工、维护和使用。虽然企业之间运营管理流程、模式都大同小异,但不同的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性,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最广泛、最深入,谁就掌握了市场先机,谁才最具有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

在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供、产、销经营过程的中心环节。企业为了完成生产经营计划,由销售、生产、供应、财务、人事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部门携手共同一致完成。在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下,企业的整体关系中,核心是生产过程。“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使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产生如下弊端:

一是生产计划与作业计划相脱节,计划、控制力弱: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在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中,是以产品为单位进行的,但又由于各生产阶段内部的“物流”和“信息流”是以零件为单位的流动传递的。致使各生产阶段之间和各生产阶段内部的单位不一致,这样一来,生产调度对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和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生产调度的工作多数是为零部件配套而进行的“救火式的工作”,全凭现场管理人员用非正规的方法来进行调度。

二是“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所谓“多动力源的推进方式”,是指各个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小组都以自己的生产能力、生产速度生产零件,而到了下一个生产阶段,逐级下推形成“串联”,平行下推形成“并联”,直至推到最后的总装配,构成了多级驱动的推进方式。由于生产是“多动力源”的多级驱动,加上没有严格有效的计划控制和全厂的同步化均衡生产的协调,导致生产的零部件不能够即时消化掉,造成库存量加大。

三是生产缺乏柔性,对市场反应能力低:投入一个产品与调整一个产品对整个计划影响较大,再加上生产系统转产速度慢,调整费用高等原因,给计划的修改和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适应市场需求,频繁调整生产计划,其后果更不堪设想,往往会使整个生产陷入混乱状态,同时给产品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经营模式

随着信息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给企业方方面面带来了促进,信息技术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管理层的决策都离不开信息。当今市场竞争其实质是信息的竞争,同理,最核心的竞争就是信息技术的竞争。企业若想全方位、快速、准确地掌握市场讯息,就必须依靠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系统去实现这些需求,进而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随着ERP系统、供应链系统、物流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出现,企业可以依赖这些功能强大的系统来辅助管理企业经营中各个环节,轻松应对各种市场挑战。

第一,高效快速研发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依靠信息技术系统使用计算机进行研发、生产,可以缩短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周期,加快研发速度,并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最大化降低。可以高效、精确地控制产品生产速度、产品质量。

第二,网络化销售产品: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系统面向全球客户销售产品,能够及时提出产品报价单,详细介绍产品功能等。减少了大量的差旅费和人力物力的消耗。

第三,为企业高层提供决策信息:企业高层领导依赖决策支持系统,获取企业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等信息,从而制定更加精确战略计划,引导企业向着正确的市场方向前进,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

第四,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功能齐全的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处理企业中某些生产活动、利用电子数据处理系统、MIS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可以大量节省能耗和物耗,帮助人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带来了良好的工作质量;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五,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企业不同部门之间,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能够把企业中的关键资源共享,以便达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节约企业成本,创造更高的收益。同时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信息在采集、传递、加工、维护和使用上重复浪费。

四、信息技术带来价值,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并不是信息技术提供了竞争力,而是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资源、架构等结合起来时,企业才获得了竞争力,只有信息技术与企业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任何信息系统的引进或变革,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都会或多或少进行相应的改变和改造,信息技术集成了一些操作,可以扩展决策层的思路,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业务操作,方案的选择上更理性,可以更合理更高效的做出决策。

篇6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s application is advances our country educational reform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choice, it has the remarkable function regarding the enhancement education quality. Journalism is a depend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s utility discipline, in the news teaching, uses the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fully, to raises the student independent innovative idea,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virtual rating has the very vital role.

关键词:新闻学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整合途径

key word:Journalism teaching Pres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ormity way

作者简介:郭林(1983―)男,河南柘城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新闻学教学与研究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都是信息的传播载体。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信息传递与吸收的过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上。新闻学这门学科,是一门依托不断变动的信息源的社会学科。新闻,就是借用现代科技将信息载体进行整合传播的过程,其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切实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新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还有待我们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习看作是一个知识从外而内的输入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以及其各自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材和老师为中心,以老师主动传授课本知识为目的,以学生被动吸收为主要形式的一个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塑造综合素质较高的新闻人才为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创造好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构建主动学习的模式,这种主动学习模式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的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上。它是一个典型的依靠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一个条理化、脉络化的明晰化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参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综合分析的能力。在互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学习潜能。

二、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在讲台上口头传播,学生在座位上被动接受,师生互动性不强,教学过程简单枯燥,教学效果较差。现代信息技术普及到教育行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优化教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学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新闻专业的老师而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践,开发不同形式的课件,满足不同教学的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另外,由于多媒体还具有易复制、易保存、易修改和易扩充的优点,因此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三、建立和完善教学设施,丰富教学资源

首先要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的齐全和先进性,加强教师对这些设备使用的培训,注意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其次,延伸教学范围。目前一些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过程,大部分还停留在简单使用多媒体的常规课堂教学上,对于课外学习的引导和辅导还远远不够。新闻学专业的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并重视这个问题。学习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延伸,通过组建专业的教学网站来丰富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是个行之有效的方式。目前的高校中普遍都有自己的网站,一些院系也有自己的网站。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丰富网站信息。在搭建网络平台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后的教学互动性,开辟专业论坛,形成学术探讨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同时提供在线测试、在线作业和批改等,从而使信息反馈更加快捷和有效。

四、改革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全面评价教学绩效

目前的教学质量评估还只限于课堂教学,主要从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能力等方面来评定,而对于教学效果和效率的评价则鲜有涉及。这种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显然已完全不能符合和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形势,应建立一个良性的促进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新闻学专业老师教学质量时,应考虑到教师是否能恰当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方法,经常保持课件的合理更新,通过QQ、MSN、博客、微博、论坛、电子邮件等各种即时通讯与学生保持双向交流,积极组织和建构群体学习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老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并组织其他老师向其学习,从而在老师之间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使得新闻学的教学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内涵整合;误区整合;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50-02

一、什么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其实际就是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意识为主导,并以信息技术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将其运用于课程与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整合是一种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利用这种思想和方法,在学科教学中将信息技术自然而然融于其中,促进教师和学生形成信息意识,强化学生的信息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促进教学改革,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可持续性。而整合则是一种思维方式,说明我们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利用这种工具,而是将整合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误区

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或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了,将普通课堂变成一个多媒体教室,将课本变成了课件,黑板、粉笔变成了屏幕、鼠标,没有深入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因素,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加,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不清楚为什么整合;整合是什么;如何合理整合。此外,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还有几个误区。

1.认为信息技术是全能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万能的。多媒体课件中的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有强大功能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生成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有些老师认为,每一次课堂教学每一次课堂教学都不能离开信息技术,总是认为信息技术要多使用。事实上,对于信息技术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看教学内容的需要,二看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三看使用的时间和方式。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现代化不断被推进,有些人却不断夸大它的功能,片面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促进教学,甚至否认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作用,从而为体现教育现代化而进行信息化。实际上只有在学科教学中发挥不同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积极协调各种技术手段的配合,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为信息技术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够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主体应是学科教学,而非信息技术,我们不能为了使用而进行使用,甚至为了使用它而改变了课程目标的实现。那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首先应以课程目标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来有目的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老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非常简单的,是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演示工具,通过多媒体来显示文本、实验现象、动画来代替幻灯片、投影的使用,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则过于迷信多媒体,错误地认为应用越多越好,结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很多精彩的内容,可是一节课上完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完成。

3.将整合课看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有些人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认为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认为教师只要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这其实也是错误的观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它来创建一个新的教学环境,这个新的环境支持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包括支持情景创设、思维启发、采集信息、共享资源、可交互等需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点在于整合与融合,而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强调的协助和支持,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地位比较低,只能被动接受,教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因为学习过程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创造性的流失。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利用网络信息丰富多样、传播及时、易于阅读、交互性强等特点,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提高教育质量。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互联网浏览信息并进行交流,并且不断融入自己的想法,对问题加以分析、改进和解决,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

2.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想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要勇于抛弃自己陈旧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走在时代的前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应自己多种身份,教师既是一个教学组织者,又是一个学习引导者,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网上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还要提供大量的、具体的、形象生动的实践材料给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能自觉主动参与探索和学习的全过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创新能力,就必须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并且不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创造适宜的条件,以创造一个可以培养创新、发散思维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信息技术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多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1)多媒体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材料由原来的印刷技术提供的普通书籍,即“文本+图像”的方式变成了由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的多种媒体整合的教学材料,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大提升。(2)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为师生提供一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虚拟环境,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从普通的教室走向虚拟的空间,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3)互动网络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多渠道的互动方式。如使用电子邮件、BBS论坛、聊天室、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交流。(4)知识挖掘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学习空间,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将学生自行探究学习变成可能。

参考文献:

[1]张鹏.整合课为什么叫好不叫座?[N].中国教育报,2004-03-29.

[2]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余胜泉,陈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4).

[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2,(9).

[5]马红斌.课程整合中的教学合作[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5,(7).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模型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68-02

1 心竞争力模型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提出之后,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学者们也根据不同的角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给与了不同的解释。本文是以核心竞争力系统观为主,综合各种类型观点之长,设计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模型,见图1。

图1中三角形代表企业及企业内部环境,三角形内部粗体字代表大类,非粗体字代表大类下的小项。三角形外的圆代表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箭头代表方向或趋势。

核心竞争力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是企业内部环境众多因素中的一部分,是对核心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战略目标以及与战略目标相关的远景和使命、价值链、企业软实力几大类要素,而价值链和企业软实力又分别由多个具体要素构成。价值链包括采购、研发、生产、营销、物流等若干环节,企业软实力则包括人力资源、企业能力和企业文化三个子要素。

2 心竞争力的方向应与战略目标一致

2.1 标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沿其经营方向所预期达到的理想成果,是战略管理活动的核心。战略目标的设定,是将企业远景和使命转化为具体的业绩目标。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说,战略目标规定了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建立起战略目标能使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统一协调,比如,战略目标明确了各部门和每个员工的要求,也会激励每个员工积极发挥自己创造性,促使了人力资源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有效整合,从而形成管理上、技术上等方面的创新和竞争优势。按照战略目标的要求去进行整合,将促使核心竞争力成为一个由其各构成要素有机融合形成的有明确方向的系统合力,反过来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前进的动力,其发展方向只有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才能最终使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得以实现。

2.2 标的设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是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资源配置的依据,战略目标的定位准确与否,将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应要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也要考虑到自身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情况。只有战略目标与未来市场发展方向相一致时,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决定要素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影响和改变其他要素,逐步促进核心竞争力整个系统的发展。战略方向错误,或者与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潜在要素相悖,均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甚至将会对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要把战略目标的确定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结合起来,使二者的发展方向与市场趋势相一致。

3 心竞争力通过价值链活动的某些环节表现出来

学者侯汉坡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揭示的是企业的内在能力,这种内在能力一般通过成本管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和资本运作等活动外在地表现出来,而这些外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成本管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和资本运作等活动也可以说成是企业价值链活动的各个环节,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这些价值链环节表现出来,表现为某些环节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是竞争优势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本质是事物内在的、相对稳定的方面,现象是事物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因而核心竞争力比竞争优势更持久。我们不能把技术创新能力等同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它只是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态。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是通过对企业的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机整合形成的,通过企业在技术上的优势表现出来,最终反映在为消费者提供的创新产品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竞争的日益加剧,产品生命周期也不断缩短。企业的创新产品可能很快被淘汰,企业在某些方面的优势也可能转瞬即逝,企业只有抓住竞争优势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即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个内在能力,才能获得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业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基础

4.1 源是形成核心竞争力所需的重要资源

马克思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点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淋漓尽致。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经济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不再只是低成本策略,而更加依赖于技术和创新优势,这都是由知识所派生出来的。因此,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载体,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最终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人的活动,企业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战略目标,企业要克服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都需要人的参与,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也需要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能动地整合各构成要素,这同样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赖怀特(Wright,1999)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具有特殊素质的员工,是其他公司通过模仿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也难以抵消的优势。因此人力资源是一个不可被模仿的要素。

4.2 合能力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企业能力泛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满足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的系统方法和综合过程表现水平。企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整合各要素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正是运用企业能力对各要素进行整合,使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朝着有利于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只有各要素紧密结合,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只有各要素在企业内部经过整合才能使企业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导者。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另一个要素的状态,因为任何一个要素的效果都是建立在其它要素的配合上面的。要素整合能力就是能动地干预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发生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即产生相对于战略目标的正效应的能力。

4.3 创新的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持续发展的源泉

(1)竞争力的开放性要求企业文化具有开放性

马克思指出,可开放性是系统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系统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环境中,必须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与信息才能存在与发展,这就驱使系统的结构是开放性结构。

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子系统。核心竞争力这个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才具有生命力,企业文化这个子系统的开放性是核心竞争力系统开放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开放性是核心竞争力其他组成部分开放性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开放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想的开放,思想开放才能很快接受新事物,将其融入企业的发展。

(2)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各构成要素创新的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卢福财等人(2002)从企业文化角度探讨了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创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基础。

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而企业文化的创新精神又为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只有不断创新,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与其他外部环境变化。这与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优势不同,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创新精神的不断激发下,形成的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种固化的竞争力,而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会逐渐丧失。因而企业必须时时刻刻关注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并不断推进、丰富更新。

参考文献:

[1] 侯汉坡.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熵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84.

[2] Boxall P.,Mole Steeneveld.Human Resource Strateg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Engineering Consultanc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6(4July1999):433-463.

篇9

中大洁润丝实验室成立于2000年初,前身是中大科技公司纺织化学研究所,现在与中大科技公司互为融合,集聚企业优势资源。目前,实验室由上海中大科技公司总裁潘跃进亲自带队,多名教授级专家组成,形成了集人才培训、研究开发、中试孵化、规模生产、市场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力促从核心技术到核心竞争力迅速形成。

近年来,中大洁润丝实验室全面实施科技人才、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品牌文化战略,相继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制订国家标准3项;荣获国家及省部级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重点新产品、优秀发明奖、推广实施金奖等科研奖项40多个,并被授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贡献奖、中国纺织产品开发贡献奖。2007年2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子制版感光材料”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验室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等大批优秀工作者,荣获郝建秀小组式全国纺织先进班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改革开放30年推动纺织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进步奖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在积极筹建院士工作站。

“服务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寻求优质发展的迫切需要。实验室就是要把科研人员集合在一起,交流研究成果,推动科研合作,将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科学研究带到了一个更开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推动知识产权成为创新利器与商业决策工具,提供数据共享、交易、分享服务。”潘跃进坚信:“创新服务也是一种生产力”。只要洁润丝实验室不断开展技术协作与创新,一定会实现培育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和协同发展。

然而,对一个研发技术企业而言,要想在市场中谋生存,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知识产权形成有效地保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此,潘跃进表示:“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技术开发或创造经营等正常进行的一种权利制度’。但由于知识产权意识和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企业专利大量流失和仿冒,使正常的市场格局最终沦落为低价、低价、超低价的低层次竞争,必须加以保护和规范。”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更重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最近,经济新常态、社会转型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749万人,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据了解,现在每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保守的说有25%以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在这样双重的巨大压力下,大学生如何适应新常态,大学生就业的新常态又在哪里呢?这需要我们全社会来共同进行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本文试就这个方面抛砖引玉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放下身段、“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

来自国家人社部、教育部的资料显示,每年全国需要就业的人数大约有2500万,尽管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从2012年起开始逐年下降了,但劳动力供给仍将处于高位。另外很快还有一个在职职工延迟退休的问题。经权威部门测算,一直到2030年左右,全国劳动力一直将保持在8亿人以上,总量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就业率与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应该呈现出正比例关系的,经济发展的一定增量,才会产生增加就业岗位的一定数量,反之亦然。然而目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结构在进行调整,势必造成就业岗位提供的总量的不确定性,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挑战。随之而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仍将不断增加,所以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很纠结:先就业,“剜筐就是菜”,害怕将来的结果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要择业,挑挑拣拣,然而心仪的工作并不好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毕业就等于失业。当下一些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思想转换就很“现实”、“差不多就行”、“只要适合自己就行”,比如当前市场销售不大景气,产能过剩,一些大学毕业生主动放下身段,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工资报酬稍低一点也认可。毕竟当前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人才市场给人们提供的比较好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虽然工资报酬不高,发展空间不大,但是,毕竟凡是岗位工作都可以锻炼人和提高人,当进一步积累经验后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现在当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凡是遇到这样的机遇和岗位都会毫不犹豫的与用人单位签约。先就业后择业,填饱肚子再图发展。我们认为这是理智和理性的选择。如果大学毕业了还是啃老族,许多人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生活并不富裕家庭的毕业生,心里面总好像很难迈过这道坎。因此,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定位目标,先就业再择业,先生活后发展,“骑驴再找马”应该是当下大学毕业生最好的选择。

2 把创业当就业,让大学毕业生创业创新蔚然成风

总理多次强调:“当前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如果让更多的人去创业创新的话,这对我们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就业将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变化!”现在的问题是,大学毕业生需要更新一个观念,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体制内的才是好工作。其实不然,只有存在的,适合你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体制内的工作,考公务员?百里挑一甚至是千里挑一;考事业单位?竞争很激烈大多数人考不上。另外从个人层面看,毕竟现在的大学教育早已不是精英式教育而是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对自己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估量。我们从国家层面不能更多的去引导优秀的青年人去机关去事业单位,而应当靠体制和机制去鼓励年轻人去创业和创新,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后劲。应该说独立性和成长性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考量的重要因素,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当是多元化的,并非从一而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一步到位,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先就业后择业是要提倡大学毕业生首先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实际能力去找相应的工作岗位,这绝不是盲目就业,更不是盲目攀高,而是实事求是,量体裁衣。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创业的人数还在逐年增加,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常态,大学生注册的网店越来越多,销售额越来越大。

目前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的就业观和人才观,尽管目前这个群体所占比例还不算大,但是他们有一定知识、有创业激情和有技术能力,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这一群体一定会越来越多。

3 学历固然重要,但学历不等于能力,能力更重要

多年来,考证热一直在高校校园里高烧不退。许多在校大学生为了给将来就业增加砝码,成为疯狂的考证一族,英语四六级证、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资格证、律师证、会计证等各种证书很受欢迎和青睐。但是从去年开始,国务院改革取消了一百多项由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随之考证热开始降温。高校学生考证一直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很多大学生考取了一些跟自己职业定位和规划没有多大关系的证书。许多大学生除了英语、计算机等通用证书外,还考取了保险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但是目前的工作根本用不上这些证书。一本简历,用人单位的主考官顶多浏览30多秒钟,往往更看重的是能否与职业相匹配的资格证书,而绝不是各种证书的数量,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各种名目繁多的各类证书并不感兴趣,往往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证书,大学生逐渐趋于理性看待,证书并非越多越好。

经济新常态对大学生就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