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公共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标杆,只有经济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才会推动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很容易的发现,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对社会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这个新形势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社会深厚的文化支撑,经济的发展肯定是疲软的,不能够持续的。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图书馆的质量是城市文化的代表,而图书馆的责任也就在于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提高社会的文化修养,对当前社会在新形势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文化基础和保障。
传统认识下的图书馆属于公益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图书馆的功能相对单一。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消遣场所,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改革也只是去考虑图书馆生存和创收的问题,而很少去考虑如何为当地文化,尤其是很少考虑为当地的经济提供指导作用。而恰恰为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才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的生存之道。显而易见,在新形势下,旧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建设。
二、县级图书馆指导经济建设策略
县级图书馆是国家最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单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和方便查阅是县级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县级图书馆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没有资源丰富、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县级图书馆,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链条就会出现断裂,形不成对全体社会成员公平获得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为此建议:
第一,尽快立法,保证政策落实。
虽然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但这些方针、政策毕竟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因此,在执行中往往被打折扣,而不能像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比如,国家政策规定要保证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的投入,增长幅度应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由于没有法律去规范它,许多地方都没执行这一规定。如果有了《图书馆法》,图书馆就可以依据法律,要求政府必须依法执行,甚至能够以行政不作为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依法保证图书馆的经费能够到位。
第二,思想重视,统一战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谋求发展。在新形势下,未来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现在经济发展多变,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县级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就必须转变到为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来, 一切日常业务活动, 都必须以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思想。当然,在工作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 为此要求县级图书馆要加紧组织大家进行深入学习和思想交流。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本地区经济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县级图书馆要积极开拓业务领域, 服务于经济建设,让县级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
第三,做好调查工作,研究出服务项目。
有效调查,积极谋划,客观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够为新形势的经济服务奠定良好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调查工作的质量是选题的关键, 也关系到服务工作的好坏同时也能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过去,我们为科研生产服务的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对地方经济建设有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数量大等特点。但是以前县级图书馆总是把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地区的大项目的建设上,可是一旦项目不能够顺利实施,就白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以后的工作中就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积极参与建设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县级图书馆对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为了掌握本地区的生产科研和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要求县级图书馆定期到当地科协、科委、计委、经委、农委等相关部门调查讨论, 并且要积极去生产一线,和一线的相关单位进行交流,摸底活动。其次县级图书馆要了解当地生产一线对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的需求信息,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生产活动,做好县级图书馆的工作计划和服务宣传活动。召开相关客户座谈会,通过讨论会的形式以及调查表的信息了解和挖掘当地经济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此基础上积极宣传相关新技术,并且推荐相关资料,充分发挥文献对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确定一些即有深度又见效快的项目,跟踪服务到底直至取得成果,把调查与相关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环节中,做好指导作用。
同时要求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的需求下,充分发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对文献进行在加工更加有利于文献发挥作用,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的经济建设中,是用户和信息资料的纽带,它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为经济建设带来的效益。图书馆的信息要能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我们要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快速获得。所以要求县级图书馆的采购工作要根据一线服务部门反馈的新形势下经济需要的信息资料,有针对性地搜集最新资料来知道当地经济建设。首先对馆藏信息进行筛选、归类整理、深加工和提要卡,把馆藏与现刊同类信息关联起来,使来馆索取信息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全面的获得信息。开展各个县级图书馆的联合和各市区之间图书馆的联合等工作,实现管间资料共享。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进行网络化服务,利用图书网络系统,向生产科研部门,技术人员、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获取信息资料,不断积累情报信息进行文献资料的交流。加强科学技术文化的普及,提高广大读者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把公共图书馆办成用户求知、学习的课堂。县级图书馆要多到市民中间举办相关活动,例如科普讲座,阅读欣赏等丰富的服务活动,来提高读者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扩大县级图书馆在当地的影响,培养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从而实现对新形式下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第四,改革体制,营造发展环境,寻找服务于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改革,社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要随着社会的转变而转移,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半封闭式、被动式的服务形式,转变为以县级图书馆为载体的信息科学技术,服务于新形势经济建设上来。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县级图书馆体现社会价值的必要方式,过去县级图书馆一直处于被动服务,在社会上影响力较低,从而没有获得社会的重视。今后要求县级图书馆主动出击,积极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来图书馆学习,间接的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县级图书馆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服务团队。只有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思想落到实处,才能够把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好的推广到社会上。所以强大的服务团队是县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只有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团队的努力才能把图书馆的资源更好的服务到经济建设工作中。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环渤海 京津 双核中心 探索
一、建立双核经济中心的必要性
1、建立环渤海经济中心的必要性。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经济中心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承担区域金融、贸易、技术创新、公共管理以及生产服务等多种功能,具有强大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以上海、广东为中心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中心已基本形成,并日益显示其聚集带动与辐射功能。但由于地缘的、历史的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差别,环渤海经济中心至今仍未形成,要想改变我国经济“北轻南重”的格局,必须尽快建立环渤海经济中心。
2、建立双核经济中心的必然性。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三大经济圈之一,环渤海经济圈建设的构想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这个经济圈在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泛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可以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目前这一区域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等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成为世界上城市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京津之间内耗式的城市本位竞争的存在,致使环渤海地区并没有形成能够凝聚本地区大中小各类城市的具有引领作用的经济中心。其根本原因是:首先,北京和天津都想成为龙头,“双核”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动机,错位发展的动力不足;其次,虽然环渤海地区围绕着京津塘的诸多城市都处于城市开发的热潮中,但还没有从区域经济大城市群的综合角度去审视和规划,仍盲目地以能源和重化工为主,形成产业结构雷同,都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进行内耗式的竞争。因此必须打破京津之间狭隘的区域之间的竞争,把内耗式区域经济中心争夺式的竞争改变成互补与合作式的区域竞争。大经济圈内的各类经济体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各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形成圈内城市的“强互动效应”;另一方面则依赖于核心城市是否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新兴产业的生产和创新基地和本国与世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3、过度竞争使各种资源价值流失并削弱各自竞争力。在经济学意义上,土地是稀缺资源,但北京和天津之间为了争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宝座,彼此不惜血本降低土地批租价格、方便投资商获取土地以扩大经济总量,来抑制并超越对方。但根据经济学原理,过度竞争必定导致供大于求的市场均衡状态(S1 向右飘移到S2位置),这时需求者要求的价格P2 必定是低于正常均衡价格P1(见图1),导致两败俱伤。
二、建立双核经济中心的可行性
1、双核中心实践得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有力支持。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中心―”理论。他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国际分工条件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部分:“大的工业中心”、“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中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中心―”体系是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与“”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与“”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正因为经济发展具有这种不平衡性,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及统一的、动态的整体性才构建了经济中心及其辐射区的必然性。
2、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的“轻化”型经济特征正向自主主导的、带动力较强的、有利于北方产业结构基础的、可持续的“重化工业”方向发展。工业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北方,尤其是环渤海地区的贡献,因此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的加快不仅是经济由单纯的外向带动型向自主主导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发展型转变的体现,更是我国经济中心北移尤其是向环渤海地区转移的重要标志。
3、互补型的产业结构基础为双核中心形成提供发展支持。作为首都的北京,其各种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已经很大,尤其是其金融、文化、科技产业;不但天津,即使是上海在短期内也无法与其抗衡。但天津在现代制造业、航运、物流等技术方面明显强于北京。所以天津要和北京联手发展,才能打造成为真正的经济中心。
4、邻近的地理位置决定形成双核中心的可行性。根据引力模型G=K・M1・M2/R2(M设为GDP数值,R为两个城市的距离)可以看出,两个城市之间的吸引力可看作两个城市同城效应的协同力。北京与天津的距离约130公里,天然的邻近地理位置决定了形成双核中心的可能性。京津地区是世界少有的直径在130公里地域内集中的两个超大型城市区域,但二者始终没有突破心理上的隔阂。
5、中央政策支持使天津有了成为双核中心之一的可能。经过计划经济年代及天时地利因素的长期影响,北京已具备了双核中心之一的基本条件。而近期国家对天津成为环渤海经济中心有两大政策支持:一是在整个产业布局上,比如空客320的组装厂,100万吨乙烯工程、1000万吨炼油项目;二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疆保税港区的设立、进行金融改革试点、扩大建设用地供应,将区内510平方公里范围内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为15%。
三、建设双核中心的实践探索
1、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双核经济中心。天津应充分认识其自身处于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海型的现代制造业,如大化工、大型运输设备、远航运输及其服务业、离岸金融业及到岸结算业等。首先要做大做强现代制造业,形成北方乃至东北亚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然后再朝着补充金融功能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如果要使天津的金融功能更强大,一定要和北京联手共同打造金融中心。对于天津来说,环渤海中心身份的确立只是第一步,而如何将目前形式上的“名分”升华为名副其实的中心,无异于一次。天津的核心是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就是环渤海经济中心的吸附源和辐射源。
北京的文化、金融、科技资源是天津所无法比拟的,其总部经济效应短期内也令上海望尘莫及,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其产业规模优势目前远超过天津。天津要想成为双核中心之一,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形成后来居上的优势,以实现和北京的联手发展,共同打造双核中心。随着国家对北京、天津定位的明晰,过去北京和天津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状况将有所缓解,这种定位给北京腾出了现代化产业发展空间。
2、强力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同城效应。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有序分工和双核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天津是个港口城市,因港而兴,同时也有天津机场;而北京在铁路运输上有天津无法比拟的优势,又有首都机场。在物流和运输方面,两个城市有相当大的优势互补的空间。天津机场的货运较多,而首都机场的客流量较大,如果把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考虑在内,将来两个城市之间的来往只需30分钟,这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并向周边进一步扩展与辐射。同时,在户籍制度方面也要进行同城化的改革探索,努力使非同城化的居住成本降为零;对于通讯等生产生活要素也要以市场为导向,向同城化方向努力。
3、加强双核中心的各自创新,努力形成各自新的竞争力。天津应紧紧抓住国家批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契机,努力实现金融创新与突破。2006年4月26日,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之后我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先行先试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成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探索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发展各类基金,争取建设全国性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与环渤海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在金融改革和创新方面,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以及管理公司已经正式成立,2006年基金的总规模是200亿,首期募集资金60.8亿。
而北京作为首都及全国文化中心,应大力发展并提升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通常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表现为源地,辅助和使用一切技术手段,以产业化方式创造、生产和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类产品行业。当前整个全球市场的增长率约为3%,而文化产业的增长率高出这个比例一倍。文化产业的最大特征是投入少,但产业的附加值、产出效能以及产业的波及效应均远远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传统行业。无论从文化底蕴、技术基础、人才储备、消费水平等诸多方面,还是从区位竞争的错位发展与同构现象的克服,北京都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天津共同携手形成双核中心,以聚集周边生产要素并释放其扩散能量,与长三角、珠三角共同形成我国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高红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李君华、彭玉兰:产业布局与集聚理论述评[J].经济评论,2007(2).
篇3
在信息化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化融入工业化经济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发展。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巩固网络基础,结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中积极作用
1.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信基础建设的加快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和信息经济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新型工业、信息的发展,同时促进城镇和农村向着现代化发展,为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形态由传统经济形式向信息服务形式转变的重要引擎。近几年,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宽带普及率每年的增长率为10%,GDP增长率为1.38%,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从这个数字来看信息产业对上下游就业拉动作用是传统行业的1.17倍。信息服务需求、信息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民用汽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产业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是增强信息经济发展韧劲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比较好,而且发展形式比较稳定,但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经济在信息经济发展下面临较大的压力,要缓解这种压力,必须抓住互联网经济这一消费热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韧劲,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快信息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优化、完善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拉动网络消费,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3.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在网络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通信公共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与信息基础相关的互联网、移动数据、云计算以及国家电信联盟等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主要焦点,而且以此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02年韩国就提出了“电子计划”战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加快IT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欧鞥体术:数字化议程“计划,有效的促进了电信领域的发展。这些例子均说明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本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从而从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1.加快通信技术设施专项规划工作
我国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通信基础建设混乱、管理不到位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省政府必须加快通信工程规划、管理工作,积极组织通信运营商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区、乡镇通信专项规划工作。比如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将管线、基站等通信设施纳入公共配套建设范畴内,并将整个工作流程纳入控制箱规划中,同时与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实施同步规划,以便保证通信建设的合法性发展。
2.积极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在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协调运营商开展合作共享工作,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而且能够全面的完善工信部共建共享指标考核要求,并积极推进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政府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仅仅是空喊口号,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有利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大对此类工程的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体系;各级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为通信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全面落实人民政府和各个运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将协议落实为具体的投资方案,进行积极的建设。另外,国土资源要做好基站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批工作;环保部门要积极优化基站等通信设施网络建设的审批程序;供电部门要优化通信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提高基站抢修工作的工作效率;物价部门要积极系统各个运营商制定基站租凭赔偿标准等等,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为通信基础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右边更好的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在网络信息经济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仅能够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推动信息经济更好、更好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所以,各级部门要积极做好通信基础建设工作,利用各种不同的措施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并积极与各个运营商进行有效的合作,注重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通信建设规划,从而更好地促进信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篇4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 建筑 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心理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就像是一个被赋予了实际功能的完美的雕塑,不仅外观动人美丽,最主要的是它在美丽的外表下同样有着迷人的内在———建筑空间。形式服从于功能的说法,将建筑设计限制于功能与形式两方面,却大大忽略了建筑最重要的一点———为人服务。功能其实是人对空间的要求的体现,而形式也更多的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当建筑师忽略了人与建筑的关系时,建筑便失去了灵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建筑就像是一个舞者在用美妙的身姿随意舞蹈,再美丽也是没有内涵的。其实空间并非完全由功能限定的,而是与人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的。人往往只有身处特定空间才能感受其存在,并且空间也是因人的存在和活动而变得生动,如一个空旷的广场会因为人群而活跃起来,发挥其广场的特性。而没有人活动的广场,就只是一片被修饰过的空地。因此对于建筑来讲,人的活动就是它的灵魂的一部分,失去了人的活动,建筑便没有了意义。
1. 建筑自身的强迫性
建筑是一种带有强迫性的艺术,它存在于人生活可触及的任意范围内,从首府到中小城市,最后到村镇。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只会在展览馆等地方出现。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建筑的存在,正是因为建筑的这一特性,才使得任意一个建筑都带有强迫性,强迫使用它的人去接受这个建筑。
2. 建筑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建筑空间对人的刺激主要来自于视觉,人们对建筑的认知首先是通过对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等方面的感受而产生的。感知恰恰是十分主观的,是将使用者自身的经验与欲望相结合的心理活动。譬如在一个只有 2 米的空间当中,即使并不会碰到头,人们也总会下意识地低头,这就是一种对空间认知经验导致的心理反应; 恰如当一个酒店的大堂只有 3 米的层高,人们是不会感受到酒店的气息的,相反,会有一种进了居民楼的感觉,即使它装修得再豪华也是无用。正是因为使用者对建筑的感知过程是一个整体,才会要求建筑师将建筑放在一个整体空间背景中来考虑问题,从而创造出一个使用者心理和生理都乐于接受的建筑空间。同时,建筑空间与心理感知相关的不仅是尺度问题,作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其色彩、形态、光影等都是构成元素,它们同样会对使用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
二、影响因素
想要明确建筑与人的心理的关系,首先要明确的因素为: 一是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性别; 二是经验和文化因素; 三是环境特征因素。譬如现代住宅小区环境虽有清静安全、私密性较强等优点,却恰恰忽视了住宅居住者与周围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缺乏必需的人际交往空间。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牢笼里,是很难满足使用者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的。再比如如今的养老院,很多都是随便找来一个空闲的建筑使用的,而忽略了老人特殊的要求。而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交流更为重要。北京四合院里面的住户死死坚守在老宅子里面,武汉汉阳内杨泗港的居民抗拒拆迁,其原因主要在此。
三、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 层高与光线的掌握
下面三幅图片( 图 1) 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博物馆的图片( 从左到右: 首尔家具展览馆、宁波博物馆、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 。首尔家具展览馆主要展出的是古典家具,其展览品均是高档复古的传统家具,只面向贵宾开放,因此展馆建造成了传统的房屋,所有的建筑构件均为榫卯结构,精美细致,它的层高虽不高,却不失高贵大气,光线也相对柔和,暖色调为主的建筑内部让人感觉无比舒适,虽然是博物馆,却有一种置身于自己家中的感觉。而宁波博物馆无论从层高还是从材料、色彩来讲,都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深灰色的主色和夸张的层高,以及厚实的材料,都赋予了建筑厚重感,正符合它讲述历史的使用功能。最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则使用了浅灰色,内部大量利用了自然采光,明亮的室内和稳重却不失生气的浅灰色,让身处建筑中的人们不会感觉到压抑,反而是有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博物馆虽然不大,人们却愿意在馆内驻足、休憩。
图 1 首尔家具展览馆、宁波博物馆、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自左至右)
2. 形式、材料与环境的影响
图 2 宁波博物馆、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自左至右)
上方图片( 图 2) 表现的是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方式。左侧的宁波博物馆很显然是想要做出一种粗犷的感觉来体现历史的厚重感,斑驳的墙面和看似肆意生长的芦苇,与右侧的东大门历史文化公园相比,显得野性十足。而这两处虽然同样是对所有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人气却截然不同。人们在宁波博物馆观赏完后便会离开,但是在东大门历史文化博物馆外,有着很多老人和儿童来休息玩耍,缓缓坡起的建筑使人的心理得到大大的释放,景观中的古松、建筑旁的水池、映出蓝天白云景物的玻璃无形中也扩大了人的视线范围。当建筑给人的不是因高大厚重引起的压迫感的时候,人们便愿意驻足休憩,而当使用者选择在建筑当中逗留更长时间的时候,建筑也有了活力,被赋予了生命。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厚重的建筑形式。每个建筑设计的初衷是不同的,当一个建筑希望被使用者体会的感觉是沉重而又庄严的时候,必然要利用材质、高度、颜色、灯光等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迫感,才能让人对建筑本身产生敬畏。而一个建筑定位于亲民、活力的时候,即使它所赋予的功能是博物馆,也要尽可能轻盈,尽可能地让使用者身心放松,放下所有的警惕与畏惧,与建筑融为一体。
3. 色彩的影响
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了色彩与性格的关系:红色代表人的征服欲与男性气质,蓝色代表沉稳与女性气质,黄色代表活泼与温暖,绿色代表自信心与优越感,黑色代表了拒绝、放弃。虽然吕舍尔的色彩分析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并且每个人对色彩的感知与认识都是不同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色彩一定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从而引起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变化。对于我们每天使用的建筑而言,色彩更是重要的一部分。当人们看到色彩不同但是功能类似的建筑的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就如下方四幅图( 图 3 和图 4) ,分别是宏村的老宅、康百万庄园、平遥古城以及北京四合院。
图 3 宏村的老宅、康百万庄园(从左至右)
图 4 平遥古城以及北京四合院(自左至右)
同样是民宅,同样是古建筑,但是在色彩上运用的不同,就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宏村的黑白对比强烈的墙面,安静祥和,就如水造就的江南一般,灰白色的墙面与黑色的瓦片让人心情舒畅又悠闲。康百万庄园有着强烈的黄土的感觉,在这片绵延的丘陵中,曾经显赫一时的康百万家族选择了浅灰色,也选择了沉稳,同时有无限的空间去做文章,在浅灰色的大色调下,任何颜色都不显得突兀,都可以与浅灰融合在一起。山西的平遥古城,有着鲜明的北方特色,建筑厚重沉稳,深色的基调也使人从心底感觉到北方人民的坚实。而北京四合院,深色与大红的结合,在国人心中一直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有了红色的点缀,便有了庄严与肃穆,同时也不失活泼。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私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交流。在不同的地域,针对不同文化的人群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是要考虑截然不同的心理因素的,这就要求在设计中考虑周全。可以说建筑使人的心理有改变、产生刺激,同时人的心理状态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依据。
四、结 语
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可能建筑师随手的一笔,或是层高、色彩的少许变化,便会使使用者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人,尤其是设计师,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地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不断地利用和改造环境,从而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对环境心理学的了解与应用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提高建筑环境的质量,从而使建筑满足的不再是设计师单方面想当然的需求,而是真正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等. 环境心理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等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
[3]杨·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李道增. 环境行为学概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交汇点,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工业化。随着城市土地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攀升,中心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和梯度扩散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增强,县城和农村小城镇恰是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和聚集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农村的工业化。同时,也可以创造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促进农村经济的工业化。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领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以释放,拓宽农民非农就业渠道显得日益迫切。现阶段,从全国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发展变化有两个重要趋势:一是农村居民纯收入越高,家庭经营收入比重越低;二是农村非农从业人员比重越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从发达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和我国国情来看,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大中城市转移,既不现实也不可取。而通过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二三产业发展,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不仅使得农民的转移成本低,就业风险也较小,而且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就业人员比重的逐步降低,相应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最终实现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新手段、新战略、新思路。其目标在于最终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制度和体制上使城乡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县域经济作为经济和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子系统,在统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产业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规划制定、产业开发、战略确立、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提供等一系列问题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说,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操作平台。
以辽宁为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必须结合省情、创新模式,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农村还存在较多富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主要任务应放在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上。
辽宁已经具备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2005年,辽宁省人均实现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10.7%;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6.8%;城市人口达到58.2%。根据国际经验判断,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在整体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支持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良好开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相继出台《支持辽西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发展县域经济是辽宁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必然选择。虽然我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较高,但结构性因素制约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潜能的充分发挥。
从工业结构上看,重工业比重高,束缚着就业容量的进一步扩大。2004年,辽宁省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每万元新增固定资产吸纳劳动力为0.012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东部沿海省份的1/6。而在辽宁加快振兴过程中,又必须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石化、冶金、建材等优势产业,引领辽宁工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可以预期辽宁省工业的资本密集度将会越来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会越来越强。
从城市结构上看,大城市比重大,农民进城定居门槛高。目前,辽宁超50万人口城市11座,占城市总量的34%,从全国的总体来看,大城市比重仅占城市总数的17%,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9%,高于辽宁省13个百分点。随着大中城市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素质、文化、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大城市实现稳定就业、安居落户、融入现代生活,对于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全省工业结构、城市结构明显制约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1083.9万人,其中63.3%从事农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高于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1995~2004年,辽宁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提高5.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平均提高10.2个百分点,东部沿海省份平均提高9.8个百分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明显滞后。这就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要载体,加快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
发展县域经济是增强全省整体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目前,辽宁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县域,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做大全省经济总量。2004年,辽宁省县域经济仅占全省的36%,江苏省县域经济已占全省的50%,浙江省达到58%、山东省达到77%、福建省达到66%。如果辽宁省县域经济的比重达到浙江的水平,全省经济总量就会跨越万亿大关。
篇6
摘 要 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信息化高度依赖阐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加强农村信息建设的规划设计、提高服务质量和全程加强监管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信息化建设 对策
近年来,在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作为农村经济参与主要媒介的农产品,一直存在由于市场饱和、产销脱节、产品科技含量低而引发程度不同的滞销。导致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进程中起伏波动较大,制约了其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的还是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不高,无序的农产品生产市场与千变万化的消费市场严重失衡所致。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离不开信息化的助力。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与推广。
一、推进农村信息化重在搞好规划设计
我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积累,特别是以“家电下乡”、“村村通”等为标志的惠农工程的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城乡信息化程度的不对等还非常明显,已经影响了产、供、销一体化流通体系和市场形成,以农村的信息化推进农村的市场化势在必行。
(一)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加快,国家相关部门也加速编制信息化发展纲要,在事关农村持续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上,要有前瞻性,开放性。如:农业部启动并展开了“三电合一”试点[1],形成了呼叫中心,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由此可见,农村的信息化发展规划要适合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步骤,着眼最新信息技术水平,在综合集成,应用开发上下功夫,防止城镇淘汰的过时设备转移到农村导致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满后。
(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农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建设的规划设计认真听取各级群众的意见,使规划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外,不同地区的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规划建设必须照顾到现实的差距,讲统一的更要讲差别,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而不是“一刀切”。要注重和依靠有线电视网、有线电话网、无线通信网等一些现有设施,把升级挖潜与新建有效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节约农村资源。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要切实搞好服务保障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吸纳就业能力严重不足,致使农村人口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相对偏低、偏老。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要与吸收农村的打工人口回乡创业结合起来的同时,也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上下功夫。
(一)要注重培养人才。《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指出:“农村的信息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农民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建立信息化标准和环境成熟后,加速迈步向信息化的过程”[2]。在以网络、电脑、无线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与推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是农民文化程度与科技水平与信息技术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推进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人才。
(二)搞好软硬件的开发。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助力经济发展,说到底是提高农民在生活经营活动中,利用信息化,使用信息化的水平。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开通网络、配上电脑、手机那样简单。市场上淘来的信息化不应该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高水平。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是在充分调研论证,问计、问需于农民基础上,联合中标企业,面向农村市场、面向广大农民进行软硬件的开发,建设一大批广大农民便于参与、信息直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维护的信息平台,使农村的信息化终端设备直接服务于“三农”。
(三)要送服务下乡,实现服务的面对面。各级基层组织,处在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村人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群众的引导作用最为深刻与明显。因此,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各级组织要带头用信息化,带头宣传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无论是建、管、用,相关机构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到群众中间,面对面服务,面对面保障,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推进农村信息化要注重加强全程监管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事关占领舆论阵地,传播党的声音,推进精神建设的大问题。因此,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使用,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一)监管其建设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不但是一个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而且,由于大多农村地处偏远,环境条件恶劣,老百姓对相关设备的维护概念淡薄,这就对对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本着建设放心工程,良心工程的目标,从计划制订、经费使用、设备厂家认定、施工方监理等方面严格把关,吸收群众参加,允许群众知情,适时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把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打牢。
(二)监管其稳定运行。农村的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使用需要有相应的组织,专业的人员对信息系统运行与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管理,及时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基层群众反应突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保证信息化系统良好运行。同时,对于恶意破坏者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查处,严格打击,教育社会,维护其稳定运行。
篇7
―、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基层政府职能不够清晰0
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新农村建设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能仅仅依靠农民群众,其在发展中需要有相对比较科学的指导,此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一些地区基层政府在职能划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的官本位意识相对较强,在政府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重视行政命令,但是却不重视法律的情况,村是我国农村行政当中最为基本的单位,但是当前还是有很多基层的村干部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公共管理并不是十分的熟悉和了解,此外,政府对农村基层村干部还提出了很多的命令和要求,而这都能政府部门不重视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应用,这样也就使得我国的农村事业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当中。
公共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忒地按就是其具有非常强的扶贫性,农村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还是集中在了人民群众当中,但是,由于我国对农业和农村事业投入的比重一直不是很大,所以也无法很好的满足当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要求,此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薄弱,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是使用在了农村电网、水利以及道路生产建设当中,很多人民群众在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方面都没有得到改善。
虽然长期以来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我国巳经建立起了公共管理层面上的法律法规,但是,当前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的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法规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此外其也没有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政策制度,很多企业由于要将纠纷控制在最低的水平,所以即使有投入,但是也还是会在中途选择撤回。
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当前,农村人才资源的短缺成为了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政府为其发展提供较多支持的情况下,各个地区的硬件设施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软件建设上还是存在着非常大的不足,农村地区的人才资源一直都非常稀缺,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愿意留在城市当中,所以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就相对较少。
二、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强化公共管理的几点对策
1.加决农村基层政府治理结构的变革。
农村基层干部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给群众以信任,这也是农村公共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加积极的去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力度,此外还要创建财务公开制度。此外,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着重提升服务的质量,同时还要正确的行使权力,维护公众利益,同时还要接受来自于群众的监督。
2.实现农村公共事业主体的多元化运行。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之所以落后,其源头就在于投入并不够,因此,积极发展我国农村的公共事业,首先就一定要强化国家对于农村公共事业之投入,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之重点全面转到农村地区,从而让公共财政能够真正地惠及广大农村地区,而重点则是要持续增加对我国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要着力向“三农”加以倾斜,新增加教育、卫生以及文化等社会事业经费要用在农村地区,并且要不断增强中央财政支持的力度与管理。
3.注重公共转移支付促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首先是要不断优化我国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结构,大力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财政差距,切实改基数法为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全面压缩专项转移支付的幅度,并且有效增加一般性的转移支付,从而确保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其次是要切实规范一般性的转移支付。要健全完善依据标准收入、标准支出所核定的各地区标准化人均财力机制,对于低于标准人均财力的欠发达地区,应当运用一般性转移支付加以补偿。最后是要持续健全完善现行的预算法规制度,切实确定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框架以及具体形式,对于转移支付所具有的资金源头、核算标准、计算公式等应当进行合理的规定,并且通过法律形式加以固定,从而切实有效地消除转移支付所具有的隨意性。要重新调整财政分配的格局,有效加大农村投资占有之份额,我国各级财政预算每一年用在农业支出上的増长幅度应当高出财政经常性收入所增加之幅度。
4.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制化。
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尤其是要加快我国司法独立之进程。要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来保障非政府组织建设新农村公共产品之权益。前几天,我国已颁布实施了《物权法》,这肯定会对农村地区公共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产生正面而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还应当在这一基础之上制定出更加细致、更为具体、和广大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投资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投资者们能够切实消除顾虑,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并且产生更好的投资预期。
5.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工作。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区群众的文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我们还要积极的去创新体制,最近几年,我国的农村公共管理当中,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优秀大学生的招聘工作,这样一来也为我国;^生的基层就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三、结束语
篇8
关键词: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企业门户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在现代的各个行业单位的管理中,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其宗旨就是提高单位之间和行业内部的信息利用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工作效率。科研院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信息化在科研院管理中应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检测单位的工作特殊性,找到更为合适的结合方法。
1科研院中信息化管理的特殊定位
1.1科研院的特殊工作性质定位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科研、勘察、设计、监理、检测、咨询、鉴定及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整治的科技型企业,在55年的发展过程中,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已逐步成长为专业门类齐全、科技力量雄厚的省内知名建筑科学研究院。
作为贵州省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排头兵,我院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密切联系。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十分广阔和便捷的知识平台,我院员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其次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检测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划分的越来越详细,往往一项检测工作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这种工作成果的组合往往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的,由此可见,科研院在管理上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并且需要管理者进行细致探索的。
1.2科研院的检测工作组合
检测工作主要是有两大步骤完成:一个是操作性步骤。这主要指的是检测人员根据国标或其他标准对送检的材料(非现场检测)进行试验得到相关的数据。另一个类别就是计算性步骤。检测人员在对材料进行试验过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算出材料的判定值,从而根据标准以判定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通常比较繁琐。通过网络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检测人员更为方便进行重复的数据统计,节省了大量时间。科研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为方便的软件功能管理,进行各个功能板块的升级维护。
1.3科研人员的工作态度
与传统的工作形式不同,检测的工作质量主要依靠检查人员的自觉性完成。当单位管理者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方便快捷的流程后,就加强了整个检测工程的衔接,从而使检查人员能够更为自觉主动的完成分内的检测工作。
2科研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方法
2.1单位内部信息传输渠道的建立
信息化建立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吸收,通常包括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维护升级的人才队伍三个方面的建立。
2.1.1信息化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建立
传统的信息化硬件包括立足于网络应用的各种终端设备,通常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单位内部的中枢设备,其次是各个部门和检测人员可以应用的终端分支设备。这两大部分通俗的来讲就是服务器、个人的电脑和整体的机房。硬件设备是整个科研院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基础,院领导安排总工办和科管部负责统筹安排。具体的负责人首先要对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找到重点建设领域和可以先进行简单建立、方便后续升级的领域,研究妥当之后进行资金的预估,形成可行性报告,由科研院的决策层进行研究,如果通过就要开始具体的落实工作。在硬件的施工过程中,负责部门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建设好的硬件设施可以满足本单位的需求。相关负责人要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与时俱进性,任何先进的设备都有可能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逐渐落伍,进行后期的维护。由此带来的成本往往是不固定的,建设负责人要和决策层以及财政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为后续的维护升级奠定基础,避免出现由于维护不当而导致设备失常的现象。
2.1.2信息化过程中软件设施的建立
如果说硬件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骨骼,那么软件就是维持身体正常机能的血液。软件是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平台,相关负责人在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考虑:首先是软件的实用性;其次是资金预期。前期的硬件设施的建立往往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软件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内部的资金规划。相比较硬件而言,软件的维护周期更短,许多性能良好的软件都需要不断的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在选择时建设负责部门要和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做好后续维护升级的协定,防止后续成本的增加。和硬件一样,负责部门也要做好和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其能够充分理解软件后期维护带来的繁琐。除此之外,在进行软件建设时相关人员一定要对软件性能进行考评,使得软件的实用功能可以和科研院的工作内容能够更为完美的配合。总而言之,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在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时都要以科研院的工作内容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达到功能的最大化开发。
2.1.3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立
许多软件公司,尤其是外企软件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后续的维护收费累计起来要高于软件本身的价格,这对于科研院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科研院一旦开始尝试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要立刻建设一批技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这些人才首先可以自行解决整个信息化系统中出现的小问题,避免由于不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造成整个单位的业务影响。其次在后期的维护中专业人才可以帮助单位省去大量的成本。经过软件公司和网络公司的短期培训之后,这些专业性人才就能够掌握软件的维护办法,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软件的升级或是改进。
3信息化的组织管理平台
3.1科研院内部员工的工作平台
在科研院中,协同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工作方式的一个重点就是让企业的员工实时的了解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动态,以及对于工作内容的变更需求。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科研院解决这种沟通需求。员工可以通过单一窗口的沟通渠道获得最大量的信息采集。OA系统是目前的科研设计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种系统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员工可以进行邮件的互发,文件的告知等等各个工作步骤,与此同时,系统内还提供了各个层级的信息平台,管理者、相关的职能部门可以对工作的需求和要求进行信息的,这种信息会主动弹出,员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单位的内部动态,为后续的协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科研院内部员工的信息资源共享
科研院设立了单位内部部分资料和组织机构的授权访问。管理者可以对本单位进行分析,确定互联网用户的访问权限,将基本的本单位组织应用信息放到网络门户当中,让有需求的人可以进行权限内的访问。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网络沟通平台的建立十分重要,便于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自身经营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不断通过加强管理取得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4小结:
对于科研院来说,进行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再是一项需求,而是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条件,不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建设,就必将被市场所淘汰。建设过程中科研院要对自己的业务状况有一个清晰而且长远的定位,使得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最大化的适应科研院的业务要求,让科研院的效益在信息的快速流通中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鹏,吴东.医学科研院所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 27(5):58-59.
篇9
【关键词】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地域性特征
1 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工作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各行各业从技术生产到目的设定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方向性的转变。尤其是作为主导着我国经济的龙头产业,建筑产业的转变尤为明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号召下,我国的建筑产品从结构的定型到施工技术的应用等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程度的转变,尤其是就建筑设计工作来说,其是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方向的,在现今我国人口数量剧增,如何更好地保证建筑设计工作的质量及成效,如何让建筑产品在不断地转变中得到完善,如何更有效地相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号召,已经成为了现今建筑设计业界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了。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做好这一项工作也是凸显我国各地文化、让建筑产品的建设工作更为有效地响应现代化建设号召的一个主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是把环境融入到建筑产品、把文化融入到建筑产品、让建筑产品拥有其别具一格的灵魂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这一项工作时,设计人员必须能够有足够的前瞻性以及文化素养,认识起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本土的地域性为依据,将其合理、可行地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去,从根本上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
2 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性特征
在环境艺术工作中,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于新时期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来说,地域性特征的体现更是直接主导着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成效的:地域性特征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独有的一部分,也是区别于别类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的一部分,是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是否能够取得相应成效的关键点。
2.1 地域性特征中的目的性
任何的工作要想做好,首先就必须确定工作的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样,设计人员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之前,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目的性,对设计的目的进行全方位的可行性分析,这不仅仅是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的基础,也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凸显地域性特征的前提。:之所以要进行环境设计工作,就是为了突显出建筑产品的地域性特征,就是为了使地域文化得到传承,让建筑产品有其别具一格的灵魂,让建筑产品能够在充分地展现出其独有的美的同时弘扬地域文化。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目的性,设计人员必须依照建筑产品所将要坐落的地方的地域文化以及自然优势,开展可行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通过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影响的方式,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把建筑产品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去,在倚靠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也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建筑产品和自然环境两者互相映衬,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2.2 如何在环境设计工作中体现出地域性特征
2.2.1 设计人员自身对身周环境的观察力以及认知度的提高
对身周环境的观察力和认知度是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人员都应该具备的一项职业素养,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工作,同时,对从业者的艺术素养、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极高的:良好的环境观察力和环境认知度是主导着设计人员对地域性特征的了解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其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找到设计方向,能够让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设计工作的要点。要想充分地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地域性特征,这两项职业素养则是缺一不可的。但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的过程,设计人员在不断参加设计积累经验的同时,还应适时地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争取地域性特征能够在下一次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
2.2.2 文化元素与环境整体的和谐
设计师在做环境没计前,必须认真理解建筑师的建筑母体设计原创理念与建筑文化元素语言内涵及建筑室内不同空间的功能要求,寻找建筑与室内空间的通俗简练的文化元素语言表达定位,如庄重、宁静、欢快、温馨、跳跃等等。比如一个酒店大堂的审内设计应该服从温馨、亲切、尊贵等文化元素语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元素设计中,如艺术品、图案、色彩、灯光、造型、材料肌理等都应按上述文化元素语言原则去设计与营造。如果文化元素定位偏离了建筑功能的文化语言,如过分严肃,或色彩偏冷调都将使其空间显得低沉与压抑,达不到建筑功能特定的文化语言要求。
2.2.3 吸收外来优秀的文化元素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进步,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优秀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国自汉代后,由于佛教传入与唐代丝绸之路兴盛,成就了历史上大最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绘画、宗教、建筑、雕塑等文化领域的广泛交融和应用,远到敦煌壁画、云冈石窟……近到北京十大建筑、南京中山陵及上海等城市建设,无不是中两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过: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利用而不加以提炼,只能是作为“孝子”对家业的保守与继承;努力学习外来文化而忘记自己是一中国人,只能是一“浪子”,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进行优化发展,即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事实证明,仁性与知性、道德与科学相互融会贯通,即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基本观点,是人性之整体,合之双美,离之两伤。所以环境艺术设计应中华文化元素合璧,要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吴萍,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的思考[J],艺海,2009(4)
篇10
[关键词]离岸金融中心 经验借鉴 启示建议
一、新加坡及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一)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
新加坡的亚洲美元中心地位开始于1968年10月。当时亚洲各国吸收了大量美元,一些在亚洲的美资银行策划在亚太地区设立一个离岸金融中心,能把亚洲地区的美元流动资金集中起来,以消除美国限制资金外流的紧缩措施的影响。当时新加坡政府为了把新加坡发展成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区域,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对国外银行开放国内市场,逐渐放开黄金、外汇管制,大力推行开放政策和改造新加坡经济结构的计划。亚洲货币市场的设想正好与其要求开拓国际业务、提高国际地位的情形相吻合,于是新加坡政府果断抓住当时的有利条件,颁布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很多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创建了新加坡亚洲美元市场。
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的关键要素总结:
1、在地理位置上,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出入口,是便利的贸易港口。在时区上新加坡既可以衔接北美洲和欧洲市场的交易时间,又可以填补其他亚洲市场清淡的时间,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可连续供应金融服务的国际金融市场。在伦敦、苏黎世金融市场收市后,纽约、芝加哥正好开始,而他们收市后,东京、新加坡和香港又相继开市,真正形成了全天候交易。
2、在离岸金融市场结构上,新加坡采取的是人为创设、内外分离的形式,这类离岸金融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离岸业务所经营的货币可以是境外货币,也可以是本国货币,但是离岸金融业务和传统业务必须分别设立账户,离岸业务与在岸业务分立,居民的存款业务与非居民的存款业务分开,目的在于防止离岸金融交易冲击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3、在政策支持上,为了吸引外资,新加坡政府实行了很多优惠措施,包括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金的优惠,取消亚洲美元市场的外汇管制,以及一系列鼓励外国人投资、跨国公司总部营业的税收奖励及减免税措施,这些措施积极推动了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
4、在法规监管上,新加坡政府于1971年成立了金融管理局,专门负责金融行政和金融业务的有关事项,并致力于促进金融自由化,该机构以廉洁、效率高、执法严著称,在其监管下,新加坡的金融市场健康并快速成长。新加坡的政府机构非常看重“高薪养廉”,以廉洁、效率为重点,杜绝了很多的行为,加上自由、开放的金融市场,这保证了外商投资和金融机构竞争的公平性,因而吸引了许多跨国资本的流入。
5、在金融体系上,新加坡有着健全的金融体制和完善的金融监管。自亚洲美元市场成立,新加坡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相继开放外汇市场,成立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推出创新的离岸业务,并实施银行业改革计划以营造更为自由的金融市场。这些改革措施使新加坡金融体系从一个强调管制、注重风险防范的市场,演变成以信息披露为本、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中心。加上新加坡监管当局对金融业务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使得外国的机构投资者和政府对新加坡的金融环境充满信心,促进了其业务的开拓。同时,新加坡有着充沛的金融人才资源、专业化的服务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能够进一步促进离岸金融的发展。
可以看出,新加坡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成功最根本的一点是: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之路。新加坡离岸中心是在有效监管,不断放松管制,推陈出新和贯彻多元化发展方针的基础上迅速成长起来的。一方面新加坡注重法规和金融监管的高效,有效地防止了离岸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和非生产性领域,减轻了泡沫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主动逐步放松管制,推动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新加坡离岸金融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政府顺应时代要求,循序渐进,积极主动地加以培育。
(二)香港离岸金融中心
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不同于新加坡,它属于自然形成的。七十年代起,香港金融市场进入大发展阶段,从一个重要的银团贷款中心,逐渐演变成为离岸金融中心。一方面,政府为推动金融市场国际化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鼓励外资进入。另一方面,七十年代正逢国际金融资本向亚太地区扩张,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在这一背景下,大量海外资金及机构涌入香港,同时大量借调海外资金扩展国际信贷业务,使得香港金融市场得到长足的发展。东南亚和中国大陆地区近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对这一地区的资金需求,促进了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
香港离岸金融中心的关键要素总结:
1、优越的地理位置。香港位于中国珠江三角洲南部,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在时区上它填补了纽约和伦敦在时差上的间隔,可以实行全球24小时金融服务。因此,香港集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于一体,被称为“东方之珠”。
2、在市场结构上,香港是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这类市场的特点是:没有严格划分离岸和在岸业务市场,二者混为一体,允许非居民经营在岸业务和国内业务,但必须缴纳存款准备金和有关税款,在经营范围的管理上比较宽松,对离岸业务在法律上没有特殊的优惠和监管,本地的和外资的金融机构地位平等、公平竞争,皆可参与本土和海外的各种金融活动。
3、存款机构三级制。在法规监管上,香港于1993年成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该机构主要负责维持货币及银行体系稳定,以及维持和发展香港的金融基建。为了保证银行机构的素质、稳定香港的金融体系,香港从80年代开始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分别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全部统称为认可机构。其他机构不准在香港接受存款。这些正规机构在港内和离岸金融交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金融市场体系发达、功能健全。香港的金融市场具有国际化、多元化等特点,金融市场体系包括银行业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单位信托和基金市场等几乎全部金融子市场。金融机构众多,外资银行云集,外资银行在香港银行业中居主导地位。除此之外,银行代表办事处在香港虽然不能接受存款,但在离岸业务方面却没有限制性规定,因此,银行代表办事处在香港离岸金融市场上发挥的作用也很重要。金融业务品种多样,一般地说,世界上各大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所经营的业务品种,香港的银行业都有经营。同时,香港银行业也很注重自身产品的创新,坚持引进和创新两手抓。发达自由的金融市场极大地促进了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
5、金融基础设施优越。香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支付系统,并始终以“保持货币与金融体系稳定健全,巩固并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多币种、多层面的支付平台。香港同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的通讯联络畅通无阻,可随时洽谈业务、传递信息。香港的金管局通过设立CMU中央结算系统、港元、美元及欧元即时支付结算系统,透过货银两讫及外汇交易同步交收结算来消除结算风险,有助香港吸引跨境债券投资活动、吸引全球资金,从而促进本地资金的有效运作。与此同时,香港拥有众多金融专业人才,为离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后勤保障。
二、上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启示与建议
笔者认为,我国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背景与新加坡、香港既有共同点,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资金的充足以及完善、高效的金融制度,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使经济顺利运行、健康发展。新加坡、香港能够建成离岸金融中心,他们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发达的金融服务及由其决定的资本力。这些离岸金融中心的产生条件、模式和发展历史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我国建设离岸金融中心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一是要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情况,不能够立即放开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是可以为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进行尝试和探索;二是要有助于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更好地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三是要加快我国大陆金融体制与国际接轨,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四是要加强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按照内外分离型原则,在上海划定区域开展离岸金融市场,逐步建设成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是切实可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于政策优势明显,具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广泛的市场基础,已经开展离岸金融试点。笔者综合前面几个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经验,从综合保税区的角度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离岸金融业务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结合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今年9月挂牌成立,总体目标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促进投资和创新,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在做大既有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贸易、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辐射集聚效应强的现代服务业入驻,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产业转移,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和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作为业务整合、功能升级和政策叠加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向国际自由贸易区的靠拢,为发展离岸金融创造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条件。
(二)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新加坡还是香港,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别是税收优惠措施的实施对其离岸金融中心的成功建立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试点的基础上,要积极争取外汇管理部门取消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外汇管制,对非居民外汇交易不设限制。除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外,对从事离岸业务的银行没有其他流动性要求。放开利率限制,允许其随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在较大的范围内上下波动。
要积极争取相关税务部门明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离岸金融业务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离岸金融业务税收的相关法规。对于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企业(独立核算或独立法人资格),可减征公司所得税,免征印花税、营业税、利息税、资本利得税和股息预扣税等,免缴各种准备金等,以此吸引国外银行设立离岸银行机构,推动区内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对于新设立的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返还上给予补贴;对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物流、贸易、金融、总部企业等符合长远发展方向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引导性资金支持,也可通过离岸账户经营的盈余优惠征税。
(三)实施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
新加坡和香港都有金融管理局,日本有金融厅,它们的职责主要都是实施金融监管。正是由于这些机构廉洁高效、执法严,创造并维持了廉洁效率的金融环境,并确保金融机构健全发展,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从而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入驻投资,为其离岸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上海也可以成立这样一个专门的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反贪局,严格执法,以使我们的金融环境更加高效。在市场监管方面,应把握稳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离岸银行应根据巴塞尔协议对离岸业务实行风险管理。可将开办离岸业务的银行分为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分别对两者采用不同的评估体系。对国内银行进行五个方面的评估,包括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流动性;对外资银行进行四个方面的评估,即风险管理、经营调控、遵守法规和资产质量。
2、在市场准入方面,可以学习香港的分级制度,对不同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经营范围和服务区域。中央银行可综合考虑申请经营离岸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信誉等级、经营机制和管理水平,颁发不同级别的银行经营牌照。例如,可分为只能办理国内业务和在岸业务、只能从事单一离岸业务和即可经营国内业务又可经营在岸业务、离岸业务三个等级。
3、对离岸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在离岸银行要开展一项新的离岸金融业务前,应事先准备一份如何实施该业务以及实施该业务的市场环境的说明书,只有当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已经完全包括了新业务,银行才能开展该业务。
4、开办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和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检查风险额的执行情况,一旦限额被突破,系统能自动通知高层。同时建立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紧急状态报告制度。
(四)积极争取更多离岸金融机构入驻
在招商引资上,一方面,要注重引入已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国内金融机构;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国际银行机构入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参照国际上成功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经验,离岸金融市场在试运行阶段,参与的中外银行(机构)至少应该达到40-50家;在完善运行阶段,中外银行(机构)应达到100家左右;在正常运行阶段,外资银行(机构)至少应在100家以上。此外,随着离岸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和业务的逐步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也将会逐渐提高,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入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上海市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应是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并考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产业协调发展,走产融结合、产融共进的发展道路。上海市目前已经具备了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相关条件,从区位上来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发展离岸金融业务的良好选址,而且浦东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备了先试先行的政策优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上海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双中心的重要平台,具有金融试点的条件。因此,上海市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普及的发展方式,自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并对相关的配套设施进行建设,对相关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争取早日建成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知名离岸金融中心,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晓静.新加坡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及启示[J].价格月刊,2007,(4).
[2]褚振光.对构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陶硕.亚洲离岸金融中心成功案例比较与分析[J].北方经济,2006,(1).
[4]刘丹.国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及启示[J].中国城市经济,2010,(9).
- 上一篇:消防安全通道应急预案
- 下一篇: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