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职业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职业的优势和劣势

篇1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第一,自我分析

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正认定自己想做什么。兴趣是来自个人内部最好的驱动力,兴趣与成就之间是一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平常,我很喜欢跑步、打篮球、爬山、独自一个人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听听音乐,想我的朋友、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喜欢在一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喜欢安静的地方、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我并不善于交际,不善于在大众面前展示我自己,这是我最需要锻炼的。在生活中我试着关心我身边的同学、舍友但是很多时候别人并不领情,我不在乎,我不喜欢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我不喜欢像一些势力的人一样,如果他知道你家里很有钱、有势力、他就会对你很恭敬,你说什么他都会拍马屁,我讨厌这样的人,虽然我家没有太多的钱,我不自卑,我喜欢做真正的自己,我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我认定的事我就会把他做好,也许这些原因我的朋友很少,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别人的影子,更不是拍别人马屁,所以我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一辈子的朋友。对于陌生的人来说,我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但是我能用微笑去面对生活中的任何人、任何事。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自己的个性。我一直自信地认为这是我的一大优点。乐观地生活是时时刻刻给自己的精神上的享受。我是学计算机的对于我的目标--成为软件工程行业的一员,职业规划更需要的是我的耐心、细心和毅力,了解到了我需要什么,能做什么,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为实现我的目标而努力。我为自己划出了一条大道,即使这一路上出现许多艰难险阻,充满太多的荆棘,我也要努力克服决不退缩,我不在呼,我也要追我的梦,我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会成功!

第二, 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需要个人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远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标更具体,对人的影响也更直接,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

只有确立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才会找到人生的航标!

第三, 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压力很大,如果学的不好,或者学得不深,找工作是很困难的,如果自己好好的学,考了一些很有含金量的证书,找个4000-5000元的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现在社会需要的高层次的软件、网络方面的人才,Java语言程序设计:Java是目前最流行的两个开发环境之一(另一个是微软的。NET),现在很多软件,尤其是手机软件都是由Java写的,如果你将来从事软件开发的话这会是很重要的一门技能。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是关于理论计算机的,理论研究用的。个人觉得你将来如果不专门做计算机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个是不会用到太多的。

计算机图形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其实就是研究计算机如何处理和表现图形的。单片机原理和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都是硬件方面的。前者主要是讲单片机的原理制作以及计算机的各种接口,像网卡接口、声卡接口这些。嵌入式系统就是在某种器件上面集成各种芯片什么的来完成不同功能

第四, 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② 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③ 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④ 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多听取别人建议。

我打算毕业后可以从事FLASH互动设计行业 现在flash互动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 很快将成为主流 各个集团公司投在网络上的广告费用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其中几乎所有网络广告都是跟FLASH互动设计有关 现在这方面的人才稀缺,也可以软考,分初级,中级,高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程序员、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网站开发工程师、网页设计师、)

第五 实施策略和方案

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没有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还要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

、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奋斗观、创业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有信仰才有动力,才有原则,才会让自己觉得充实,才可以分辨是非。

、专业能力方面: 扎实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及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以此,激发、开拓思路。

、学业方面:努力学习好本学期的课程,同时也要涉及广泛。知识积累不仅应做到广、博,更应做到专、精。

最基本的就是数理基础要扎实,悟性要高。

必须擅长计算机操作,计算方法。平时要善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必须好,很多资料都是英文的。思科、微软等一大堆认证都是英文的。

性格就是要钻研,对于今后的就业来说,外向点比较好。其次要对计算机科学与网络技术感兴趣的人,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最后还耐得住寂寞的人等等

第六, 评估调整

职业目标必需现实,考虑需不需要从新选择职业,确定后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发挥创新精神;

一份好的职业规划,能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能引导我们确定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使我们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在任何事情面前,我们决不能想碰运气。对于职业规划,必然更是如此。制定好职业规划是成功的关键,正如常言道:"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自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此深刻的先人教训,我们岂能不铭记于心。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无论什么行业,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我们是这社会的一份子,无从逃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事先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尽量做到胸有成竹,在同是毕业生抱着简历寻找工作的时候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

篇2

关键词:就业 师范生 主题班会

在就业视角下,师范生大学期间的主题班会应如何开展?根据笔者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经验,认为可以做如下思考和设置。

一.就业视角下师范生主题班会的工作目标

在就业视角下,为师范生开展主题班会,应达成如下工作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诺斯维尔(Willian J Rothwell)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即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①通过大学期间的主题班会,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由一名高中生成功过渡到一名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其尽可能地在立足自己的价值取向、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历程,并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的助力及阻力,对自己的内、外环境的优势与劣势作进一步地详细估量,进而设计出合理可行的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帮助师范生尽早地进行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师范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2.帮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阶段目标

大学四年里,每个学年甚至每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是有所侧重的,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就业准备、就业谋划,都要根据阶段特点设定阶段目标,有所取舍,有所主次。通过主题班会,要引导师范生明确自己大学四年的为从事教师工作而所应做的阶段努力和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

二.就业视角下师范生主题班会的阶段实施

就业视角下的师范生主题班会,应以学年为阶段,分别侧重不同的内容和途径。

1.大一。大一时期学生的课程安排以英语、计算机、体育、“两课”等公共课程为主,专业课程较少。学生这一时期的学习任务以适应大学学习、稳固学习基础为主。因此,大一时期的主题班会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努力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计算机一、二级等等级考试,获取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一、二证书等应聘求职的最基本的等级证书和敲门砖。

2.大二。大二学年公共课减少,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教育类课程增多。大二学年的主题班会,在引导学生拓展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考取一些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的筹码,增强就业实力,如普通话等级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

3.大三。大三学年公共课程结束,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类课程全面铺开,本学年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拓展专业知识,深化专业素养,夯实学科知识体系,为进入教师职业做扎实的准备。因此,这一时期的主题班会应指导学生积极报名参加系级、院级以及市级、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说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书法大赛、普通话朗诵比赛等赛事,增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基本功素质。

4.大四。大四一年主要是完成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同时,学生最关心的还是就业问题,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教师招聘考试是大四一年的主轴。因此,这一时期的主题班会应以就业指导为主。包括就业技巧的指导:如何制作求职简历,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参加面试;就业政策的解读:如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就业程序的指导:如何办理《报到证》,如何进行改派等。

三.就业视角下师范生主题班会的效果跟踪

在分阶段为师范生开设了主题班会之后,应该及时对班会的效果进行后续跟踪调研,例如,找部分学生谈话或者开小型座谈会,了解同学们在班会之后的感触和想法,在本阶段有何打算,进而对同学们的感想和意见进行汇总分析,在调研的基础上修改下一阶段的主题班会的内容,以更加贴合同学们的实际想法与实际情况。

篇3

论文摘要:随着女性职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女性进行职业锚的定位将是影响个人才能发挥的决定性力量。文章分析了女性职业锚定位的影响因素,为女性职业定位提供了参考。

职业锚理论最早由美国E.H.Schein教授提出,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自身的发展,女性参与职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她们也要求和男性一样取得职业发展的巨大成功,而不仅仅是做一些辅的工作。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会为女性中后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有许多的影响因素。

第一,知识与技能。职业锚是个人长期的职业贡献区,知识与技能是确立职业锚需首先考虑的因素,它表明个人能够做什么。包括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等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各种技能。对职业女性来说,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应妄自菲薄,要有充分的自信,正确评估自己所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看能否胜任自己想做的工作,清楚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类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明白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状况有助于选择与自己相匹配的职业,从而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二,职业性向。传统观点认为,一个人的个性会影响到职业的适宜度,当个性与他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宜时,其才能就得以充分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性格、兴趣就是一个人的职业性向,它是个人在就业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研究表明人共有六类性向,其中实际性向类人比较脚踏实地,其缺点是目光比较短浅,难胜任创新工作;调研性向类人很喜欢研究新东西,但弄清楚后就不再感兴趣,这类人适合搞科研;常规性向类人,这类人没创意;艺术性向类人,此类人思维横向,话题经常转换,很快对某一事项不感兴趣,接受能力强;企业性向类人,这类人服从性好;社会性向类人,这类人有点像小孩。每一个人可以在这六种形态中找出最合适的工作,通常能让人发挥己长,而且也较乐意投入工作,在工作时有高度的承诺,因而更能胜任工作。女性在择业或作职业的重新选择时,要尽量使自己的性格与职业特性趋于一致。

第三,动机与需求。知识与技能只是表明个人能够做些什么工作,而具体在做何种工作时,还要取决于个人的动机与需求。有些职业女性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可是发现自己并没有运用这门专业知识的动机,不想利用这一知识来得到职业上的发展与提升,甚至觉得家庭比职业更重要。因此女性在进行职业定位时要明确自己的需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选择哪种类型的职业,只有针对个人的需要,才能自觉地改善、增强和发展自身的才干,寻找到自己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达到自我满足与补偿。

第四,优势与劣势。女性在进行职业定位时,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其中和男性相比的性别优势就需要特别地关注,比如女性普遍比较细心、踏实、循规蹈矩。美国学术界通过近10年的研究,得出职业女性比男性优越性之处:能言善道,心灵手巧,感官敏捷,善于交际,善于领导的性格优势。职业女性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所在,选取合适的职业锚。当然女性也有自己的弱势,情绪化是大部分职业女性的一大弱点,另外社会习俗常会让女性产生遇到困难就想到依赖别人解决的一种惯性,这是性别带给女性的另一个性格弱点。女性在确立自己的职业锚时,要注意找到发挥个人优势,回避个人劣势的职业定位。

第五,价值与态度。一个人的能力是一回事,愿望则是另一回事。一个人想做或想要做的事,不一定与他所胜任能够做的是相同。价值观是我们在做决定时,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准则。职业价值观就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具体体现,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职业价值往往是确定一个人职业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一般职业价值包括五个方面: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和自尊、个人对职业的社会价值的肯定、个人在职业中得到成长并享受职业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要了解哪些价值是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再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职业定位。不同的职业满足不同的价值愿望。

第六,职业通道。职业通道(career path)是指组织根据业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建立若干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即职系),可以包括管理、技术或营销等等。这些通道的建立主要使具有不同能力素质、不同职业兴趣的员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上升路径。从职业规划上讲,员工应该早一点了解企业、市场需要什么,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能在组织中发现自己的位置极其发展道路。比如很多企业就有管理、技术、营销、工程、专业、服务等多种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应了解不同职系的晋升评估、管理办法以及职系中不同级别与收入的对应关系,要让自己的职业具有上升的通道。明确了自己的职业通道,女性才能尽量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中断,即便暂时离开,重返工作岗位后仍可在原来的通道上发展、提升。因此女性在进行职业锚定位时,就应该考虑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在该组织内是否有畅通的发展与晋升通道,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该通道是否利于自己才能的施展。

第七,家庭生命周期。尽管女性现在可以自主地参加职业活动,但是传统的观念和现实的情况让企业女性在确立职业锚时不得不考虑家庭、子女对工作的影响,因为子女、家庭影响女性的工作精力和个人可支配时间,现代职业女性总是要在家庭与事业间进行时间的分配以及多方利益的取舍,取舍的标准就在于你能否在家庭和工作之间达到自身平衡,只要达到自身和家人的预期,让家庭的成员生活开心,就是对自己合适的模式。因此女性的职业锚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而且是对家庭与子女的一个规划。女性在进行职业定位时还应该考虑自己所处的生理阶段,婚姻、家庭、小孩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八,职业信息。女性在确立职业锚时,要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该职业全方位的情况,获取职业信息。一方面是职业本身的特点、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做哪些工作,以及待遇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是职业所在的公司氛围、规模、行业内的优势等等。再结合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寻求两者的切合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女性职业锚的确定不仅对个体发展至关重要,对企业也有很重大的意义。员工寻找到了自己的职业锚,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取得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成就并为组织做出贡献。因此组织也应该采取行动帮助女性寻找职业锚。具体措施可以是提供条件让员工轮换工作,体验职业来找感觉;企业可通过建立岗位描述书的办法为员工提供不同岗位、不同工作方面的信息,包括岗位职责、所需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说明,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发展机会以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从而方便员工尽快找到自己的职业锚;通过展示工作前景来帮助员工确立职业锚;企业还应该尽量为生育女性保留职位,便于女性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利于职业锚的确立,同时也可增强女性员工的组织承诺感。

参考文献

[1]Schein,E.H.(1978),Career Dynamics: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Need,Addison-Wesley Reading,MA.

篇4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六月是个伤感的月份,每到六月就意味着分离,意味着在一起生活学习过年的同学即将分道扬镳,也意味着大批的毕业生将进入社会,展开人生新的篇章。在人们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还有一类群体――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应该得到大家同样的关注。

相对于大学生而言,中职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当其他十七八岁的青少年还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中职生便在这个年纪进入了社会。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年轻的中职生在社会中将体会到更多的艰辛与挫折。同时,有一大部分中职生在毕业时根本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对将要从事的职业一无所知,于是一些极端的社会现象也随之出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去苛责社会没有给中职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也无权去批评家长没有为学生排忧解难,只能从教育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职生在面对就业时常见的问题:

(1)职业方向模糊,专业理解狭隘。中职生对工作和职业的理解不够明确,他们往往认为有了工作就有了职业。由于中职生的文化水平不高,技能水平有限,所以进入社会之后的首次就业的工作都不会成为他们的职业。而很多即将毕业的学生,即使经过了几年系统的学习,也仍然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今后可以从事哪些职业。还有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学会计的毕业后就只能做会计,学计算机的就只能做计算机编程人员,缩小了择业面,同时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如果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三年学也就白上了,还不如在家待着也不愁吃穿。

(2)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低。随着中职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中职生的就业率基本都能达到90%以上,但就业稳定性却比较低。有些毕业生在就业前就憧憬着在自己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要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到企业后发现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距,认为工作内容简单,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干,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回家,更有甚者还没有开始工作就辞职了。还有些学生找到工作之后挑剔抱怨,和其他同学进行攀比,短时间内频繁跳槽,一直处于动荡状态。

(3)职业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缺乏。中职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角色转换。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不仅是环境的变化,还包括角色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转变。有很多学生面对就业时,只考虑工作是否轻松,待遇是否优厚,对岗位职责一无所知,缺乏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有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中抱怨工作太累,条件太差,消极怠工,甚至于不辞而别,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

这些问题依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是可以解决的,职业规划教育恰恰为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途径。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的个人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是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充分分析理解职业的过程。首先就是要从自身的角度去分析自己和职业之间的联系。进入职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只有有了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为实现目标打好基础。

其次有效的职业规划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看清自己的优缺点,并且学会扬长避短。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的价值作出恰当的评价,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过于自卑,并且学会自我评估,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准确定位,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从而有目的的挖掘潜能,增强自身实力。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意识渗透于教育之中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对职业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是否成功就业。

第一步是了解所学的专业。中职生现在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专业的理解会影响就业面的宽窄。既然所学专业与未来职业息息相关,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的对待专业课。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思考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现在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自己未来谋生的手段,从而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步是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专业课学好了只是有了敲门砖,进入门里之后,工作能不能做好就要看综合素质。社会中的职业有千万种,每一种职业要求都不尽相同,掌握和职业相关的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性格能力和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为更快实现职业过渡奠定基础。

第三步是确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目标就是人生的动力,职业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评估、切实可行的。如果把成为有钱人作为职业目标,那么就要求对它具体化,有钱人的标准是什么,实现目标要分几步,每个小目标的实现时间,实现目标的每一步是否能实现等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实现职业理想就要设置不同的阶段目标,只有了解每个阶段目标对从业者的要求,才能培养与职业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最终实现职业理想。确定职业目标要根据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实际,否则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

当今社会就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供需之间的严重失衡,意味着必然有一部分人将成为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作为没有优势,劣势明显的中职生就更应该认清这一事实。

学生中的错误认识主要就是“过度乐观派”和“极度悲观派”。过度乐观的学生认为找工作就像做游戏,那么多用人单位还怕找不到工作。如果一份工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那就辞职换一个,总能找到好的,好像工作就是专门给他留着的。而极度悲观的学生就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更何况一无所有的中职生。同时对于一些频繁换工作的学生,总是在充当学徒,看不到发展,再和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之后更加深了自卑心理,意志消沉。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竞争的社会必然意味着选择,而选择是双向的,你在选择工作的同时工作也在选择你。只有站在客观分析的角度,才能既看到社会中的挑战又看到社会所提供的发展机遇。有针对性的介绍社会现状和就业形势,能够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做好适应社会的心理准备。

从职业发展的过程看,18岁之前都是职业准备期,在这个时期里,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汲取知识,18岁-24岁就进入职业初期,在这一时期里,每个人开始接触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开始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准备阶段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其未来职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只有规划好,才能有所准备。对于年轻的中职生而言,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的人生发展也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在起步时就为自己规划一下,它将帮助你更好的迈出人生的关键步,更快地攀登上职业和人生的最高峰。

参考文献

[1]柳君芳,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5

1.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分配制度影响下,大学生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进入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90年代中期开始,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学校承担推荐的职责,国家不做过多干预。自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也开始登上引导就业市场发展的舞台。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人才配置的关键因素,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除了在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些高校未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对口就业;有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专业调整,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人才供应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上这些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误区

1.大学生求职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过于关注那些效益好、社会影响较为良好的职业,总是向往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外资、合资企业,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最不愿意去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大学生最向往的城市一般为经济较发达或者东南沿海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广州等。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到可观的报酬,从而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本来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如果就业期望过高,就会陷入心理误区。这是因为环境优越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样的职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毕业生。

2.大学生求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目标选择,不敢积极面对求职竞争,总是依赖于亲友、老师或者学校等的帮助。之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人和亲友等的帮助,面临突如其来的求职压力时,他们只能选择依赖他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简单,只限于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如果大学生将职业选择权全部交与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等靠心理,如果不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3.大学生求职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普遍表现出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而且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水平。从总体来看,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略低,而抑郁水平要比女生高。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情绪异常,不仅是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是由当代大学生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不高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敢积极面对社会、害怕交际,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因此必然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求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从众倾向

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具有从众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准确认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专业认识、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和追求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他人想去沿海发达城市,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去沿海发达城市;看到他人选择时下比较流行的金融行业和计算机行业,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在这些领域选择职位。拥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对他人的选择给予特别的关注,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不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这一类大学生一般会更容易遭受挫折,无法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心理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意愿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不能不切实际,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野也要开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自大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高校就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多个具体目标,以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压力下产生心理误区,与其自身社会阅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原因分不开。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指导工作,不仅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提高他们对职业选择的认识等。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认识,准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第一,自我反省。当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一定要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如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哪一行业领域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样的,未来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等。大学生只有冷静客观地评析自己,对自己形成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第二,社会比较。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下的群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价之前,一定要选好参照物,即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人员的比较来辩证地认识自我,可以根据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第三,心理测试。为了准确对自我做出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于心理教师的帮助,选择相关测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测量结果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走弯路。

3.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调节:

第一,情绪转化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后,可能会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转化情绪,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转移视线,减少不良情绪的危害,如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与同伴一起去野外郊游等。

第二,情绪宣泄法

大学生求职受挫之后,不能将不良情绪埋在心底,应该学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因为不良情绪在心底压得时间越长,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宣泄,比如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爬山、骑车等体育活动。

第三,心理暗示法

尽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还是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求职活动中。

第四,自我安慰法

大学生求职屡受挫折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安慰自己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尽快接受求职失败的现实,并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网络的迅速蔓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继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者讲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来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词已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认识尚不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都成熟一些,对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都有大概的规划。本文指在通过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职业规划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并提出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生涯”这种说法,并且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定义。其中,国外管理专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1]国内学者尤敬党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主体内在的自我探索和外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未来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该研究的所立足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在帕森斯所著的《职业的选择》中,阐明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即自己能力、兴趣和其他特征;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以及上述两个要素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实质是在清楚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客观条件之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3]从这个理论出发,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主体认清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外部环境,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环境二者的权衡设定职业目标,帮助个体更好的选择职业,发展职业。

2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概述:本研究对福建省厦门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他们为达到就业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对象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分别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8个学院抽取共450人进行答题,文科、理科各半,每个年级尽量均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在抽样群体中,男生220人、女生220人;硕士一年级学生141 人、硕士二年级学生196人、硕士三年级学生106人;人文社科210人、理科123人、工科112人。①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目标制定的必要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就业目标、学业目标的必要性上,153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4.5%;268的人表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0.5%;只有22人认为“没必要”或者“说不清”,占总人数的5%。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水平较高,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群体,认为制定目标是“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占了总调查人数的95%,从中可以反映出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就业方面,提前制定目标一方面有利于激励我们持续朝某一方向努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为达到目标而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主动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们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必须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否则再好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的。

2.2.2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选项,调查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在选择未来职业上偏向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30%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工作,30.5%的学生想进事业单位工作,理想职业是进入行政单位工作的占18.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6%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提倡创业教育,但是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厦门大学属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起点高,较容易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心理发展较为成熟,在对未来的选择上也更加理性,即使毕业后想自主创业,也会先进入相关领域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充分准备。笔者也对少数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详见表1),P=0.000

2.2.3对未来职业影响最大因素: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受兴趣、专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职业社会地位和父母要求的影响。在选择未来职业影响因素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自身的兴趣、所学专业、所选择职业的前景,具体来说是,26.9%的学生选择了自身的兴趣,25.3%的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23.7%的学生选择了该职业的前景。这三者也很好的说明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的教育中,需要从主体内部和外部进行探索。主体内部的探索主要集中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包括兴趣、性格等方面;主体外部的探索可以邀请该行业的专业人士以讲座形式对一个行业前景进行分析。主体在平衡内、外部因素后,综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谈到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2.2.4最缺乏的能力:笔者对此题设置的意图在于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是否对自我的优势、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多数硕士研究生都感觉到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从调查中发现,4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交往能力,2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足,16.4%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一般职业技能。经卡方检验,在此题的选项上,无论是父母职业、年级或者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都无明显差异,其P值均大于0.05,见表二。这说明,社会交往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却普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以前人们需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某一问题到现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的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及世界动态。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内心交往的需要,在虚拟世界里建立好友关系,得到内心的满足。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我们的内心交往需要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人群,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结合之前的访谈,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社会交往能力缺乏的原因除了来自网络,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对研究生社会活动的忽视。本科生是高校社团活动的主体力量,而适合硕士研究生参加社团较少,即使有意愿想参加也不知道如何参加。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理论也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木桶中最长的那根木头,而在于最短的那根。因此,高校在帮助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完善优势部分,又要注意集中力量策划一些关于弥补学生劣势的活动,重视研究生社团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团活动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2.5就业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多项选择题,因为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方面会遇到多种困难,如求职意向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所学专业就业状况不了解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3.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50.7%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能力与就业目标要求存在差距。这表明,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已被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和接受,并逐渐成为学生在进行求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惑并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为学生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2.2.6为达到就业目标所做努力:此题的设置同样为多项选择题,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为达到自身的就业目标,52.9%的学生做过校外的兼职和实习,52.4%的学生选择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50%的学生会关注并收集各种有关就业目标的信息,另外约40%左右的学生还会通过参加校内学生活动和担任勤工助学岗位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不足2%的学生会认为课业很紧张,没有时间做别的工作。从中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普遍都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设定目标后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和计划去努力达到目标,而校外兼职/实习、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以及关注/收集就业目标的各种信息,是当前硕士研究生为达成就业目标比较常做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发现更多的学生会认为校外的实践经验比校内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能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避免学生刚毕业时的对待工作理想化的态度。

2.2.7职业生涯规划探索途径: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探索自身的职业生涯,比如向重要他人咨询、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向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参加讲座、查阅书籍等等。从调查结果中笔者发现,72.4%的学生会选择向重要他人咨询,57.1%的学生会选择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以及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咨询,30%左右的学生会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由此可见,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并不是很信任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宣传力度不足,不少学生对于机构作用还不熟悉,更不能对此信任;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高校还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积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3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探讨情况以及在问卷中的开放性答题,笔者在此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帮助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应该对此保持一个乐观且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高校正规的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客观宣传,增进学生确立就业目标的途径。现在社会上许多机构或讲座都大大夸大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许多硕士研究生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设定了某个职业目标后就不能改变的,而是要不断平衡学生对自身、对环境的评估和目标调整的一个持续过程。[5]因此,高校必须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了解自身内部特点与外部就业环境,杜绝机构功能形同虚设,误导学生。

第二,高校应努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目前,国内高校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效果不尽入人意。根据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的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仅有1.2%,6.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相反,29.4%,13.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目前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笔者认为高校应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多样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内容和形式多样性。现在国内高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以教师面授理论知识为主,也有以传授面试经验、求职技巧为主,笔者认为应转向以学生参与式为主的课程形式,适度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兴趣与外部职业的结合点,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7]其次,计划制订的个性化。我们知道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学生初步确定了职业目标后需要制订一个适合自身发展且可执行的计划,而计划的制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最后,时间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不断发展而调整、修正职业目标,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正确设置职业目标。

第三,就现状而言,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十分注重实践经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实习课程,帮助学生熟悉职场工作环节。[8]但是,国内许多高校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只要搞好学习,专心做好学术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上,高校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应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使学生可以边学边实践,将所学知识实践于职场,增加工作技能,调整职业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硕士生学习目标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主干题目两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硕士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学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婚否、生源地和父母职业九项;主干题目包括十五个单选题以及八个多选题,主要从学生的学业目标、就业目标、心理成长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四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发放和回收。

参考文献

[1]陈利琼.《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2008

[2]胡振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人才资源管理[J].上海企业,2001,(2):56-58

[3]Parsons.F, Choosing a vocation [M].Garrett Park MD: Garrett Park press, 1909

[4]梁结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之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8(下).

[5]kleinknect.M.K, Hefferin E.A., Assisting nurses towards professional growth:A career development model[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6]徐向飞,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05)

篇7

一直以来,我都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开始也就一直很喜欢这样一种自由的感觉,这也就造就了我向往自由的性格,不习惯紧张拘束的环境。因而,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不高,很多的时间都用来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同时,从小我的父母都很重视培养我的自理能力,长久地,也就养成了我比较自立的性格,生活上能够很好地自理,同时遇到了困难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决,很少让父母为我的事情担心。因此,在性格上我有很大的两面性:在平时,很少去主动地接触那些陌生人,也不爱说太多的话,喜欢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是在一些需要表现自己的场合上,比如面试、一些集体活动等,我也能够很自然地去表现自己,能够放得开。

我的兴趣广泛,篮球、足球、音乐、游戏都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人认为,尤其是在高三的时候,搞这些东西只是浪费时间,会影响学习。但我自己一直都认为这些活动对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品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参加体育运动能让我懂得坚持与团结,聆听音乐让我领略静谧的魅力,适当游戏让我明白自我控制的重要。如果缺少这些东西,我的生活将是乏味的、将是不完整的。

读到大学,尽管在成绩上不算突出,但在英语及公文写作方面仍有一定的能力,同时,在以前的许多活动中也培养了我较好的领导能力及团队意识,做事情有较好的预见性。

但我同时又是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人,有点缺乏耐心,如果是在一个很长的活动中,就不能将最开始的那种状态一直延续,如果时间耗得太长,我也会觉得很疲倦。同时,细心的程度也会下降,不能保证有一个持续的好状态。另外一个方面,我的沟通能力还不是很强,在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会有拘束感,不能很快地去融入那样一个集体。

二、职业选项

我最想从事的行业是运动服饰业,我的职业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来打造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有很强中国特色的,最适合中国消费群体的运动品牌,其中,重点我会放在街头运动服饰这一类。

其次,如果我选择就业,我希望能做企划方面的工作,为企业的理性决策提供按效益化原则设计的方案。

再次,我也有意向去选择做一名政府公务员。

三、决策理由

(1)、自己的运动服饰公司

优势(S):这是我本身的兴趣与志向所在,有很高的创业激情,能充分地激发我的潜能。其次,现在有一定自己设计以及创造品牌的经验,因为已经有将自己设计的东西投入市场进行销售。还有就是以前就经常看这方面的书籍,对目前那些已经成功的公司的产品特点及其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在产品形象设计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个合作了较长时间的团队,团队的时尚意识及创新观念比较强,能充分挖掘出市场需要的产品特性,能够很好的保持与消费群的沟通联系。

劣势(W):作为自主创业,我首先要面临的就是资金上的不足,尤其的品牌服饰这样一个对资金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来说,资金来源是我的第一大命门。其次这个行业里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企业,国外的耐克、阿迪达斯、kappa、and1、k1x等,国内有李宁、安踏、361°、匹克、鸿星尔克等,行业竞争巨大。另外,作为一个运动品牌,不仅要有外表的时尚,内在的科技内涵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我现在还没有一个能够适应市场需要、能够自主研发的这样一个科技团队。还有就是现在缺乏对这类企业的管理及其运营模式的了解,在市场及营销决策方面还经验不足。

机遇(O):到目前为止,生涯设计公益网职业规划专题组推荐。 中国市场上的运动品牌在价格上都比较高,其市场重心往往都在大中型城市,而我的企业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主要面向小城镇的消费群众,尤其是在现在的西部,小城镇众多,他们的购买力有限,不能承担过高的价格,但仍然有较强的时尚观念,尤其的广大的青年学生,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消费市场,我的企业在初期的竞争优势就主要集中在价格及时尚的外形设计上。此外,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街头品牌,所谓街头品牌就是要价格上十分平民化,实用性很强,并且风格上很自由设计新颖。而这也正好就是我们的团队现在正在努力的目标,今后我们企业的业务重点也会放在这一点上。

风险(T):目前,这一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小型企业始终都会面临被大企业排挤、吞并的危险。另外,在运动产品的科技开发上,我们也很难与那些大企业相抗衡。并且就目前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研发的竞争力直接就影响了产品竞争力。再有就是,那些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都已经有了一套趋于完备的分销系统,已经建立起较为固定的客户群,对于同类产品的需求量就相对减少了。

(2)、企划人员

优势(S):这一类的人才的需求量大并且需要的范围广,无论的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需要。而且,随着各类企业数量的增加以及企业对竞争力的要求的增高,这一行业的就业发展前景目前比较看好。也正是由于企划人员对企业的重要性,其薪酬方面也相当可观。

劣势(W):这一行业的专业性较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十分重要,而我目前的专业与这方面的要求又有出入,在基础理论方面就缺乏竞争力。目前,公司的发展要求更多的是要求全员企划,对公司的每一个经营环节都要进行企划,因而就要求企划人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对这一行业的各个经营环节都要有所了解,而对你自己主要负责的那个环节更要了如指掌。另外,现在的公司在招收企划人员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较高,而工作经验的积累又是件不太容易是事。

机遇(O):目前,国家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在逐渐加大,各类企业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相应的,企划人员的需求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加上目前企业改革的范围正在逐渐加大,各类企业的重组改建工作也正好是企划人员发挥作用的良好契机。

风险(T):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有许多企划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仍然未能就业,因而,这一岗位的竞争也会相当的大,并且也有许多在其他的岗位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加入到这一岗位的竞争中来,就业压力就更加巨大。

(3)、公务员

优势(S):公务员的工作相对稳定,收入稳定,能很好地解决生活问题。同时与在各类企业中工作相比,工作量相对较少,且在福利方面,有较好的保障。且目前国家对公务员的重视力度在逐年增加,薪资也有所增长,因而,公务员的工资也较高。另外,公务员的工作有很好的信息优势,接近于决策的制定与传达方。还有就是在人脉关系上的优势,随便哪个部门,不管是各部门间的业务交往还是党校学习,都能极大的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圈。这种圈子和企业经营形成的人际关系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次,其优势体现在稳定性和低成本性上面。

劣势(W):许多考上公务员的人,他们的专业都不是这一方面的,也并非是对这样一个职业的工作很感兴趣,因而在自我价值上的实现来讲,不如在企业中就业。

机遇(O):目前国家向社会公开招收公务员,就是给普通人提供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作为大学毕业生,在理论道德修养上,以及知识水平上都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我学习的这个专业有助于我以后到少数民族地区去从事公务员工作。

风险(T):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公务员热”,许多人都去报考公务员,尤其是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将报考公务员作为毕业后就业的出路,因而,这一岗位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加上公务员考试的难度也比较大,要求有较好的一段准备时间。

四、我目前的差距

(1)、自己的运动服饰公司

在理论方面,由于专业学习的原因,我现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理论上接触得还不是很多,同时,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建设也还不足。在实战方面,目前我自己的那个项目还处于一个很小的规模,所接触的正规完整的市场竞争还很少,也缺乏对大规模企业生产管理的实际操作。再次,在我自己的创业团队建设上,目前还未完成,团队的组成结构还不是很合理。

(2)、企划人员

目前最大的差距在理论知识上,并没能接触到这一行业应该学习的那些理论知识。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企划人员,自己的交际能力仍然还需要提高。

(3)、公务员

我现在还未针对公务员考试进行过准备,也还不了解公务员考试会考些什么,另外,我也还为到任何的公务机关去实习过,不了解他们具体的工作环境、工作职责。也还不知道公务员是否真的适合我。

五、我的对策及计划

在大一的这个暑假,我回去我们家乡当地的政府实习,去了解一下作为一名公务员他的职责到底是那些,去感受一下公务员的工作环境,以帮助我判断这一职业是否适合我自己。在大二的时候,除了学习好本身专业的东西外,最应当注意的就是我的英语的实际交流能力,继续参加一些外国朋友的活动,在实际的交流中提高,还有就是要考到英语四级证书。同时我还会学习韩语作为我的一门第二外语,我想这应该也能够成为以后就业时的一种优势,在学习方式上,在大二的时候,主要以自学为主。另外,在公文写作方面,尤其是学术论文的写作上,应该加大力量去学习,学习的方式主要是同老师交流及实际的写作。如果还有更多的时间,我希望能接触一些管理类的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在大二的寒假,我会回到家乡,去市中心做一次市场调查,了解市民对运动服饰的品牌意识以及实用效果的要求。在暑假的时候,我会呆在北京,报一个韩语学习班,提高口语及考试的能力。另外,也会在北京找一份兼职的工作做,以培养自己对职场的适应能力。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拿到计算机二级证书。

在大三的时候,由于课业的压力,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就很有限了。但我会继续我的韩语学习,争取在大三的时候参加一次韩语等级考试,拿到等级证书。还有就是要接触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累的书籍,以帮助我以后的企业管理。

大四的时候,自然会走出校门去实习,到于此同时,我仍然会继续我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会在大四的时候,找到一两个成功企业的管理人员,向他们取经,借鉴成功经验。同时我会开始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学习相关的书籍。

篇8

职业计划书范文一在人生的路途上大学就是一个转折点,只要把握好了人生的船舵,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人生之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想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一个好的人生的职业规划计划书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好的职业规划计划书我们就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发向上,有目标,就有动力;下面来谈谈我的职业规划书。

自我盘点

一、个人兴趣爱好

业余爱好:文学类书籍,喜欢看电影、听音乐,打羽毛球、长跑;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喜欢的歌曲:《爱拼才会赢》、《义勇军进行曲》;心中的偶像:比尔盖茨、刘谦。

二、个人优缺点

1、本人做事情很有恒心,凡事都要做到最好;在心中早就有了理想,有了理想必定有了追求的方向;对事业热情很高,责任心强,做事很有原则,处事沉稳,考虑问题全面周到;面对问题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对朋友忠实厚道,能跟人相处得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有点内向,交际能力不强,不善于表达,这也是致命的一点。

2、解决自我盘点中的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内向并非全是缺点,它使我少一分张扬,多一点内敛,但最好相应加强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积极参加各种场合各项有益的活动,使自己多一分自信、激扬,少一分沉默、怯场。

三、个人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本人是学初等教育英语专业的,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对本专业的学习态度很端正,

职业环境分析

根据我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来能确定好自己今后所要走的路,什么时候开展规划计划书、怎样发展自己的规划书,评估环境因素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不能脱离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来分析下我周围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

本人家里的经济状况很是一般,并不富裕,并且经济状况也是不稳定,对于我这个专的费用来说还刚刚好能支撑得起,生活过得一般,

二、学校环境

本人上的学校费用不多,生活学习的环境还算好,学习的氛围还算行,教学的设备还是比较齐全的,对于学习英语课来说,上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偶尔看看英文版的电影,教学师资力量还算强。

三、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对于大学来讲已经是普及全国了,并且也将近饱和状态了,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更多的知识。

四、职业环境

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人来讲,形势虽然还是可以的,但是挑战不断,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对于物质的需求已经满足了,因此对子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这个行业的前景的十分可观了;其次,英语教育在农村的发展空间也是巨大的,它不仅仅适合小学儿童,同样也适合青少年、中年、老年等等,因此发展空间巨大;再次,商业界的各行业也要依赖于英语知识,这样一来英语专业的就面向了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方向。

结论

1、 目标

估摸自己的实力,量力而为地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和个人强项来做,努力成为一位教育领域的优秀人才。

2、 路径

自己先在学校学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

职业规划方案

一、短期计划

首先,在校期间,英语至少要过四级,普通话要拿二甲、计算机要过一级,所有的证件拿到,最重要的目的是拿教师资格证书,有可能的话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最好拿个英语六级。

其次,能很好的运用知识,通过见习、实习来培养教学能力,多参加学校的活动。

再次,暑假期间,可以当家教进行实习,这样也可以多接累经验。

最后,如果在毕业时成绩优秀的话,就打算考研。

二、长期计划

在学业结束后,去外面找跟专业相关的工作,首先从小学教师做起,积累经验,借用学校这个很好的平台来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位,逐步来实现我的目标计划:先当小学教师,再当中学教师,一层一层往上爬。

未来人生职业规划:放眼未来找准位置

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本人特对未来五至十年作初步规划如下:

a)、20xx-20xx2年学业有成期: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及条件优势,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学习、工作、生活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并作为就业准备。(具体规划见后)。

b)、20xx2-20xx年,熟悉适应期:利用3-4年左右的时间,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和锻炼初步找到合适自身发展的工作环境、岗位,找到热情积极的工作状态,结交工作岗位上的好朋友,拓宽人际交往面。 要完成的主要内容:

(1)学历、知识结构:毕业前提升自身学历层次,毕业后立即找工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就考虑考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硕士,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计算机一级、二级过关,英语四、六级过关、还有尽全力考取英语口语资格证书、普通话过级、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熟悉工作环境。

(2)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意志人格的进一步配培养:在这一期间,主要做好职业生涯的基础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加强沟通,虚心求教,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对身边复杂的社会以及人保持乐观的态度,相信遇到什么困难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敢于坚持自我但要学会先听取别人意见。能够坚持正义,坚持自己的原则,

(3)生活习惯、兴趣爱好:适当交际的环境下,尽量形成比较有规律的良好个人习惯,并参加社交活动如聚会,还有必要的健身运动,如散步、打羽毛球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回报社会的慈善活动,如积极参加救助贫困人群的捐助活动,献血活动等等。

c)、20xx-2059年:找到了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位置,在自己的热爱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兢兢业业地尽忠职守于自己的岗位,拥有很多莫逆之交,怀有感恩社会的情感去回报祖国人民的厚爱,拥有能和我顺境时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并且逆境时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可爱健康充满活力的孩子,一样生活美满的亲人朋友。

结束语

我的整个职业规划计划书固然完美,但更主要的是看重自己的具体实践和最后的成效。无论事情,如果只说不做的话,到头来都会是空忙一场。什么都没得到。但是,现实生活是变化多样的,谁也料不到半路会有什么绊脚石,自己拟定的规划书必须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变,不能顽固不化,也不能要求非常完美,并且要求头脑清醒。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印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抱负;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抱着成功的收获。

人生道路上,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十足的勇气,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拼搏、奋斗。那么,目标就离你不远。当你成功时,你会会心的一笑。再回想下一路的走来,一路的困难都踩在自己的脚下,很有成就感。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

职业计划书范文二目录

总论(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4.职业价值观

5.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 评估调整

1.评估的内容

2.评估的时间

3.规划调整的原则

结束语

正文

总论(引言)

第一章 认识自我

结合相关的人才测评报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兴趣喜欢干什么

在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职业兴趣前三项是 型(分)、 型(分)和 型(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能够干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 能力得分较高(分), 能力得分较低(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4.职业价值观最看重什么

我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果显示前三项是 取向(分)、 取向(分)和 取向(分)。我的具体情况是

5.胜任能力优劣势是什么

自我分析小结: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建议,我对影响职业选择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如经济状况、家人期望、家族文化等以及对本人的影响

2.学校环境分析

如学校特色、专业学习、实践经验等

3.社会环境分析

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如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职业分析

(如 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发展前景)

(3)企业分析

(如 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员工素质、工作氛围等)

(4)地域分析

(如 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人城匹配分析)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小结。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的确定

综合第一部分(自我分析)及第二部分(职业生涯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得出本人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 弱势因素(W)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 威胁因素(T)

分析

结论:职业目标将来从事( 行业的) 职业

职业发展策略进入 类型的组织(到 地区发展)

职业发展路径走专家路线(管理路线等)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把职业目标分成三个规划期,即: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并对各个规划期及其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解。

职业生涯规划总表

计划名称 时间跨度 总目标 分目标 计划内容 策略和措施 备注

短期计划(大学计划) 20xx年20 年 如大学毕业时要达到 如:大一要达到大二要达到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专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实践计划等 如大一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大二以专业学习和掌握职业技能为主,或为了实现 目标我要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

中期计划(毕业后五年的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毕业后第五年时要达到如毕业后第一年要第二年要或在方面要达到 如职场适应、三脉积累(知脉、人脉、金脉)、岗位转换及升迁等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点

长期计划(毕业后十年或以上计划) 20年20年计划 如退休时要达到 如毕业十年要达到二十年要达到 如事业发展,工作、生活关系,健康,心灵成长,子女教育,慈善等 方向性规划

第四章 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1)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假如一直那么我将

(2)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当出现的时候,我就

(3)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如果我就

(4)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我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

当出现特殊情况时,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篇9

笔者对本校营销专业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问题是同属文科专业,为何没有选择文秘? 答案如下:文秘工作呆板无趣,没有活力。专业名声差。工作太过繁琐。长辈从事营销专业,受其影响。高中假期从事过营销工作。营销工作锻炼人,具有发展空间。以上答复表明人们选择专业时通常会考虑三个层面。一是就业,二是名誉,三是兴趣。而文秘专业在三个层面上都存在不利因素, 这些缺陷是造成该专业生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一:就业情况

就业层面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是否旺盛、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工作环境。文秘专业在这四个因素上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有利的是岗位数量多,市场需求大,不管什么类型、规模的企业,总是需要从事辅工作的职员,像办公室主任、前台接待、后勤、打字员、文员的职位都属于广义的文秘范畴。另外,工作环境相对安全、舒适。不利因素在于,毕业生多半只能从基础文员做起,薪水较低,且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居多,上升空间狭小,年龄过大后想要转型其他工作也较为困难。以上四个因素看起来利弊各半,但实非如此。

原因在于文秘市场需求旺盛这一结论对于专科生而言名不副实。理由有三点。一是文秘岗位青睐有工作经验者。二是许多企事业单位青睐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有学者调研发现专科学历需求不足文秘类岗位的一半。三是文秘岗位对专业的要求较为宽松,秘书专业技能不明显,岗位的可替代性较强。应届毕业生只能从低级别的文员岗位干起,而许多企业招聘文员时没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会计、财务、计算机、审计、档案、英语、新闻、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都可以从事文员工作。且与用人单位专业对口的非文秘学生由于对企业业务熟稔,更易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他们挤压了部分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升职空间。因此,综合学历、专业、工作经验三项考虑,能够接受应届文秘专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数量并不算丰富。

(二)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二:职业名誉

名誉层面即为职业声望, 主要是考生及家长对专业的认知及认可程度。其考虑范畴包括职业的尊卑、优劣、名声三方面。尊卑由社会公众依据传统思想、禁忌判定。我国自古对职业有三教九流之分,存在一定的职业歧视现象。优劣指同等薪酬水平下,工作的危险性、安逸度等。名声即职业的美誉度。据笔者一次抽样调查显示, 企事业单位招聘秘书时的性别倾向保持传统观念:男性占11%,女性占89%,即文秘仍然被视为女性职业。而女秘书或有被妖魔化的扭曲倾向,或有被上司性骚扰之虞。这些观点败坏了秘书职业的声誉, 直接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

(三)考生和家长择业因素之三:个体兴趣

兴趣层面即学生从自身性格、自我定位、社会期许等因素出发, 对专业产生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60、70、80 后这几代人追求稳定,能够循规蹈矩、专心致志地干一份一眼望到头的工作。90 后学生正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浸在创新创业的舆论导向中。他们个性张扬、朝气蓬勃,期望实现自我价值,因而追求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更喜欢有无限可能性的工作。而秘书工作严肃严谨、行事一板一眼, 且被认为是一个配合领导完成行政及日常事务的辅工作岗位,在企业中不掌握核心技术,不处于关键部门,始终居于配角、次要者的地位。这种职业性质与90 后年轻人强烈的个性、突出的自我意识以及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观完全没有契合点。简言之,与时代气质不相称。

综上, 文秘专业在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所关注的三个层面均存在着不利之处, 且这些劣势是由专业性质和社会认知决定的, 因而与各个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效果的优劣并无直接关系。换言之,由于考生优先选择技术技能强、薪酬起点高的职业,在此形势下,文秘专业在与其他文科专业、工科专业竞争生源时,还没来得及比拼师资力量、教学成果、实训室、合作企业等软硬条件,就由于专业特性而被考生和家长淘汰出局了。

二、他山之石:高职高专院校在生源危机中的应对之策及其得失

(一)化解生源危机的有效策略:加强招生宣传

面对席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文秘专业的生源危机,各校的教师、学者们立足于本校、本地的实际状况,展开了积极的调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措施。研究者意识到落实坚实细致的招生宣传对提高专业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客观现实也证实了酒再好也必须会吆喝的真理。笔者于2015 年11 月走访苏州职业大学的文秘专业,参观了该校的实训室、了解其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平心而论,该校文秘专业的软硬条件可谓非常出色, 且地处江苏经济发达地区, 坐拥上万家外资企业,市场需求十分可观。然而该校专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学生入学、就业后均不会后悔选择文秘专业学习,但是招生仍然非常困难。可见,如何吸引学生报考文秘专业,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有学者指出,需要加大专业在校内外的宣传力度,利用二课或者协会在校内外开展系列活动,使人们知晓文秘专业的存在。 专业教师应针对秘书的市场需求、职业发展空间、职业声誉等问题进行解答,尤其可将学校往届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告知学生和家长。还有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具体的宣传方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学校开放日、招生现场会、招生手册等各种传递信息的途径有效地加以宣传。

(二)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谨慎采用改名的捷径

有学者认为将文秘专业改换名称是一条吸引考生和家长的捷径。为了消除社会偏见,减弱职业名声不好的劣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放弃文秘之名,或改为商务助理、人力资源管理或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将其改为行政管理专业(下设不同培养方向)。有研究实验表明改变专业名称后总体填报态度显著提高, 尤其是大幅度提高女生愿意填报的比率。但是,笔者对改名之法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所改之名都是招生目录上已经成熟的专业,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行其名而招文秘生多少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报考者实际希望学习的是其他专业,因此单纯的改名并不能根本解决文秘专业不招人待见的问题。且为了契合修改后的名称,总不能没有一门相关课程。于是,以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之名招生的文秘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容易形成大量文秘课程+少许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大量文秘课程+少许行政管理课程这种颠倒式的方案,这看似扩大了专业内涵,实际上却是相当生硬。因为少许X 专业课程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

笔者所在学校的文秘专业曾经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加了一门会计类课程, 结果由于缺少先导课程,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学生学习非常吃力,考试不及格率极高;又由于没有后续课程,只能学一点皮毛,无法掌握会计的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实在是非常鸡肋。虽然招生时将文秘专业改头换面并非上佳之策,但却给办学者一个重要的启示:不用改名,但必须扩大专业内涵,使其成为交叉复合型专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职业教育历史上的成功范例双专科。 该类型学制曾经给文秘专业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文秘双专科后生源出现了成倍增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复合型文秘人才。可见,专业技能不突出、行业背景不明确的文秘, 需要和其他专业或职业结合起来,形成类文秘专业。营销(包括广告设计)、网络编辑、会展、速录、会计等专业均可以包含在更广泛的大文员范畴里,这些专业的技能性较强,可以让学生有外显的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对考生和家长的吸引力。综上所述,以文秘(扩展专业)之名招生,是当前化解文秘毕业生可替代性强之劣势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三、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四个原则

上文提及有众多方向的专业(职业)可以和文秘相结合,但是秘书工作与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行业知识与经验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择业时,秘书岗位却具有广泛性与随机性。所以教学时不可能将多个方向的专业(职业)知识和经验统统教给学生。且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 无法将多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纳入教学计划中。假如在两三个专业方向上各选1-2 门课程,理想上学生可以从事多种职业,成为复合型人才。但事实上却容易产生这样的教学效果:学生走马观花地学习了一大堆课程, 只是流于表面了解,且课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无法融会贯通,产生课程繁多杂乱、粗而不精,学了点皮毛,都是蜻蜓点水的困惑。因此,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数目以一个为佳,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选择方向必须考虑四个原则。首先,应该立足于区域经济形势。理由如下,一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考虑地方的企业类型和用人需求;另一方面,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企事业单位可供实践教学以及实习。以笔者所在的中小城市为例,会展就不适合作为扩展文秘专业内涵的方向, 因为受制于地方经济规模,每年的正规会展活动寥寥无几,没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实践,强行开设该方向,将会导致与产业脱节的培养倾向。

其次,应该整合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假如文秘专业结合X 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那么教学团队应该是文秘专业教师+部分X 专业教师, 且这两类教师行政上应该隶属同一院系,以便于教学和管理。但由于各校的文秘专业近年来都处在不断萎缩的状况,难以引进扩展方向的教师,而没有优质的师资又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因此,细化文秘专业方向时应该注意选择本校成熟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已具有相当的积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选择本校的强项专业与文秘结合,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第三,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必须与文秘工作具有类似的内勤特点。扩展专业方向不能选择外勤类的专业(职业),例如导游、商场营销等,因为二者难以兼顾。总体而言, 工作场所主要落实在写字楼、办公室的专业比较合适与文秘搭配。例如网络编辑、会计、速录、营销策划、广告设计等。

第四, 扩展方向应该是就业岗位具有一定保有量的专业。专科生除少部分会继续深造外,大部分需要的是毕业后即能就业。而文秘+扩展方向的设定对学生的就业其实是把双刃剑。有利的是加强了技能的优势,不利的是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将其限定在和扩展方向相关的企业里。一旦扩展方向的专业(职业)对秘书工作不够重视,学生将难以获得就业岗位。例如,有研究论文统计了2009-2010 年江苏省高职高专文秘专业设置与招生就业情况,在45 所学校中,江苏健康职业学院的医疗文秘专业的就业率排在倒数第二,仅为77.78%,有42 家学校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种文秘+医学的组合导致学生只能去和医疗相关的企业求职, 而大部分医疗类事业单位又排斥高职高专的学历, 最终结果就是学生就业面过窄。

篇10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资助帮困,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但少有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思考。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有限,要承受经济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人成才的关键阶段,对个人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现在高校都已经开始尝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却无人问津。加强贫困大学生职业意识、生涯规划教育,对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生就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据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为611万,比去年增加54万,再加上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还有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目前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可以预见未来几年,这种状况不会改变。

2 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贫困大学生找工作困难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难以跨越的门槛。就业过程中,从制作简历、通信邮递、形象包装,到门票、车票、食宿等,每一项活动都要一笔不小的开支。难以支付的求职成本使大部分贫困毕业生望而却步,从而丧失了许多本可以获得的就业机会。

3 综合素质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计算机、外语、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缺乏培养。大学期间,他们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组织策划、社交礼仪、实践创新等方面普遍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而上述能力正是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所看重的综合素质标准,因此贫困大学生在竞争的就业市场中明显处于劣势。

4 不良就业心态加剧了择业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自卑、压抑、紧张、焦躁、消极、嫉妒、仇富等心理障碍,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5 理性认识不足导致自我期望和社会评价失衡。对刚毕业的贫困生而言,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因此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时,往往书生气过浓,喜欢钻牛角尖,缺少理性的眼光和辨证的思考。在自我评价上,有的贫困生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或不从实际出发夸夸其谈,在选择工作时高不成低不就。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意义及其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1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就业方案,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2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以下作用:①使人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目标与理想。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是此理。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的关系。大学生正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在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帮助和激励学生努力奋斗,把握机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了解自我、设计自我的过程,而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相当于是设计好寻找宝藏的地图,而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也就是按图寻找宝藏的过程,最终肯定能寻到宝藏。若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身,确立职业生涯规划,就能合理定位,并不断地在学习知识和参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三、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

目前,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贫困大学生生活目标迷茫,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淡漠以及处世能力弱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同时,贫困大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来。

1 高校的重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首先,高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的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参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合理的安排时间,实施全程的指导。要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确立不同的目标,要从全程给予指导。具体方案如下:

一年级(适应阶段):结合入学教育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未来从大一就开始设计的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定位和探索职业定位的能力,并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和职业测试、成长经历的寻求等手段确定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等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锚。

二年级(探索阶段):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

如开展“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相当于部分素质拓展内容);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和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三年级(拼搏阶段):在这个阶段职业生涯指导的重点是培养大学生提高与职业相匹配的各项能力,通过参加兼职、社团组织以及社会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自信心、主动性和受挫能力;提高表达和沟通及交往能力,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四年级(冲刺阶段):针对学生择业期间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就业形势与信息的服务;加强就业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就业指导;引导其主动走向社会寻找锻炼机会。

最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组成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顾问团”,主要由专业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员、辅导员等成员组成,可以从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最佳的指导。专业导师可以在学生的学业、专业方面给予全面的指导;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业指导员则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其确立择业取向;辅导员应该是协调各个环节的衔接工作。这些成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预防学生职业上的盲目性,还可以提高总体的就业率,实现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 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参与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1)贫困大学生要全面客观地自我剖析和定位。自我剖析就是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剖析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特长、智商、情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只有摆正自己的位子,相信自己的实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同时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专业知识的学习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对于专业不了解,很难制定目标,学习就缺乏动力,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就缺乏相应的储备,因此要在了解自己的专业、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做好职业准备。社会需求是影响大学生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外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规划的现实意义。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再结合自身的情况,以达到有的放矢的规划目标。同时,在大学期间还应该寻找更多的锻炼机会。例如,可以在学生会、社团等担任适合自己的职务,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培养所需要的素质;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受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