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术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技术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技术概念

篇1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集群;概念;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510020—01

0 前言

云计算技术就是借助网络技术来将分散的计算资源有效的聚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规模巨大的计算资源系统。云计算具有三个层次的服务,分别软件服务、平台服务以及设施服务。而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集群管理就构成了虚拟集群。目前,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广泛的应用到计算机等相关行业领域。

1 云计算以及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说明

1.1 云计算说明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通俗的理解,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相关行业或人员来提供动态性强,容易扩展,而且实用性强的虚拟化资源。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其中云计算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云计算的狭义定义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各种网络资源;云计算的广义定义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各种网络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与IT、软件以及互联网等相关的服务,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1.2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说明

其中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和Eucalyptus平台实现的。以下就分别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1.2.1 虚拟化技术。其中当前在云计算平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KVM虚拟机技术以及Xen虚拟机技术。

1)KVM虚拟机技术。KVM虚拟机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虚拟化模块,它主要集成在Linux操作系统中,KVM虚拟机是使用Linux系统的调度器来进行作业调度管理的,另外由于KVM虚拟机是一直基于硬件的完全虚拟化技术,所以它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2)Xen虚拟机技术。Xen虚拟机是一个开源的虚拟机监视器,由于Xen虚拟机即支持硬件系统的半虚拟化也完全支持硬件系统的全部虚拟化,与KVM虚拟机相比,其对硬件的需求比较低,这使得Xen虚拟机对硬件的兼容性比较好。

1.2.2 Eucalyptus平台。Eucalyptus平台是一个用于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其中Eucalyptus平台主要依靠KVM虚拟机和Xen虚拟机技术来实现的,其中Eucalyptus平台的体系结构主要由云控制器、节点控制器以及集群控制器这三部分实现的。以下就Eucalyptus平台在虚拟机中的配置和使用作详细的说明。

1)主节点的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主节点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在主节点上安装云控制器、集群控制器以及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的。

2)计算节点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中在计算节点配置问题中是通过安装节点控制器来实现的。

3)网络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的网络配置主要采用的是以主节点和计算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模式为基础的桥接模式,使用这种网络配置方式还需要对计算节点处网络链接的方式进行桥接模式的更改。

4)主节点以及计算节点的身份认证问题。Eucalyptus平台通过产生系统生成的密钥,然后将公钥复制到计算节点上,来实现主节点与计算节点之间的无密码连接,通过这一机制来实现主节点以及计算节点的身份认证问题。

2 虚拟集群概念分析

2.1 虚拟集群的定义

当前对虚拟集群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的虚拟集群就是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来虚拟出多台计算节点,从而构建出与物理集群相似的而且规模巨大的一个集群系统。也就是说,虚拟集群就是将那些协同完成特定任务的多台同构或异构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就是一个虚拟集群系统。显然,虚拟集群系统是一种并行处理的系统。

2.2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说明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作为虚拟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虚拟集群系统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当前市场上的集群作业管理系统的种类比较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PBS。其中PBS主要由资源管理器、调度器以及PBS执行器组成的。由于PBS属于开源软件,比较容易获取,而且PBS还有效支持作业的多种运行模式,同时由于PBS还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所以这非常有利于对系统新的调度策略的设计和开发。

2.3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分析说明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虚拟集群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以及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

1)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用户通过作业提交页面递交到虚拟集群里的作业进行资源的计算,并在作业运行完后返回计算结果。

2)虚拟计算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当虚拟集群的计算资源不能满足作业所需的计算资源时,虚拟计算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就会动态的虚拟出作业所需的虚拟机计算资源,并能够将其动态的添加到虚拟集群中来满足作业的资源需求。

3)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虚拟集群各虚拟计算节点信息的监控,一旦有作业提交并运营后,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采用就会通过网页的方式来动态的显示各虚拟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

3 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的优势

3.1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

1)快速启动,搭建应用。云计算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搭建我们的企业应用,比如我们现在要开发一个网站,我们不必再花费巨资购买硬件集群、不必再耗资组建软件,只需把一切需要的搭建在云上,方便快捷还省钱,这对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成本低廉,投资灵活。因为云的规模是可以动态伸缩的,易于扩展也易于灵活处理,所以企业可以不加大硬件投资力度来满足应用以及用户的规模增长(降低成本),也无需因项目中断而沮丧(损失较少)。对大企业而言,船大有时也好调头;对中小企业来说,项目运作成本骤减,竞争大企业,可望可及。

3.2 虚拟集群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集群管理技术相比,虚拟集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将云计算平台和集群管理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所构建的虚拟集群,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构建高性能的集群系统平台。

2)虚拟集群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可以非常灵活地创建虚拟的计算资源,可以有效减少作业的等待时间,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

3)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可以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计算资源不足而引起的作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4 结论

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构建在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龙海、张博锋、张丽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构建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27).

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概念与内涵 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全世界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进程看,它一般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其重点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教师,以及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第二阶段则从技术应用的初始阶段转向整合阶段,目标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形成新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我从实践中获得了一些探索性的认识,在此与同仁探讨。

一、理解并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动态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所以清晰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以及把握好其内涵,在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学科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对教学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应在整合方法上强调“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教学效果上追求“产生积极的变革作用,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模式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必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学科教学内容的变革。而信息技术,也将为这种变革提供坚实的基础。

2.教师地位的变化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将被削弱,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将被充分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受冲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和理念。

3.评价方法的变化

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同,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可以全面、科学地对教学作出评测,使教育者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进行革新。

4.教学载体的变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大量出现,媒体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将有力地冲击传统的教学资源观,这就带来了教学资源的变化。教学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只是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过去课本是学生的整个世界,现在整个世界是学生的课本。

5.学习方式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鲜明特点是将对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和学习方法产生冲击,使其发生变革,而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其积极性、创新精神和个性潜能均能充分发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应注意的事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除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外,还应十分重视提高学习者作为文明社会成员的素质。为此,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观念要更新,责任感要加强。这是主观上必须具备的条件,也是获取成功的事项基础。

2.努力丰富学习资源和改善学习环境,构筑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方式。这是应具备的客观条件。

3.从信息技术中选取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应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相适应。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索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逐步深入,我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体现和三个发展阶段都符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及其内涵的。

1.三个体现

(1)体现教师教学策略的变革。

教师首先将原来的单一通过口授讲解的传授知识方式转变为利用媒体技术体现多样化的知识传授途径及呈现方式;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对学生个别辅导的工具,通过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方式,开始引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最后发展到以教学资源为中心,体现开放式、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方式。

(2)体现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对原常规教学方式的另一冲击,是过去教师作为几乎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局面被打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介入,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呈多样化的趋势,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各类媒体资源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从学习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教育专家等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咨询和交流。

(3)体现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促进了教学角色的变化。

狭义的信息技术,即原来传统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而对于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不会产生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是其对教学的整体过程的影响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一种辅教学工具转变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2.三个阶段

(1)功能式的、以演示理解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最初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信息技术完全孤立于学科知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成为教学整体结构的一个有机元素。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目前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

现在教师可以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也可以利用PowerPoint或者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的结构,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计算机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通过合理的设计与选择,计算机代替了幻灯、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它们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2)电子式的、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我们习惯了以纸介为载体的教材,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光盘、电子书取代了纸质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成为教材发展的一种趋势。电子教材的信息存储量是纸介教材存储量的成千上万倍,包括文字、动画、声音、影像的电子教材将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E-book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和课本有机结合,学生再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电子教材还可以方便地更新学习内容和改变学习形式,及时跟上信息技术及教学发展的脚步。

(3)网络式的、以虚拟教室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将把教师和学生引入全新的教与学的世界,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学习,同时又与教师、同学保持着接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随时获得教师的指导。依靠互联网和远程多媒体技术而建立的虚拟教室将使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扩大了学生学习的世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遍布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在网上接触各类教学的专家,与他们进行交谈,及时获得帮助。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而且完全可以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核心概念 生活经验 自主建构 策略性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中提出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这种常见基本数量关系的回归如果仅仅理解成“要讲了”的话,那势必走入一种简单的以框架来机械套用的局面。对数量关系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为此,笔者认为对数量关系的有效教学首先应立足“核心概念”――速度意义的理解,让学生对速度的理解经历由生活化经验到数学化认知的学习过程。其次引导学生在对核心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已有认知经验自主构建数量关系。最后鼓励学生运用策略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思维模型。从以上三个层次着手来推进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学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路程、时间和速度”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中如何把握数量关系的教学。

一、借助生活经验,实现核心概念的数学化认知

(一)激发生活经验,引入核心概念

激发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沟通生活经验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案例1】

情景1:小明、小红同时走100米,谁走得快?

师:你认为怎样比?

生:比时间,看谁走的时间少,谁就快。

师:如果告诉你时间,你能比出快慢吗?

生: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少走的就快,时间多走的就慢。

……

情景2:小明和小红同时走2分钟,谁走得快?

师:怎样比?

生:比路程,时间相同看谁走的路多,谁就快。

生:谁走的路少,谁就慢。

……

【思考】

学生对于“速度”的理解,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会比较快慢的方法。教师创设两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原有认知经验,能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是对三者数量关系的初步感知。把核心概念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找到生活与知识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之上进行新知识的再建构。

篇4

我首先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当前推出的第一个装有DAB+(数字信号广播)芯片的LG新型智能手机,3月份在巴黎就推出了,后来又在英国、德国、瑞士等国相继推出,并开始受到欢迎。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随时随地免费地收听到广播。即使说现在在传输时还会有一些延误,但是用户们可以实现免费在线聆听电台节目。

当然,保持一个电台的长久吸引力,不仅要有最先进的技术、可降低的成本,更要在内容创新上下功夫。首先,内容涉及的范围要广,同时又要尽量贴近当地社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还能做到高效、顺畅、准确地传播。其次,策划一些有针对性的新型节目留住用户,比如一些商业节目可以给受众和广告主同时带来机会,针对一些新兴市场或缝隙市场有目标地投放广告;再比如:我们有一档为儿童制作的乡村音乐节目,可以给儿童带来更多的兴趣选择。此外,分享和互动将成为节目制作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台作为一个可以创造高质量内容的渠道,可以充分运用社交网络更好地推动互动性,让听众迅速参与进来。

在澳大利亚,其实目前只有非常有限的受众选择在线聆听,大部分人还是通过收音机来聆听电台节目的。从这个角度说,普通受众对宽带、对流量、对电池续航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是流媒体电台需要从技术上具体解决的。

经营方面,互联网作为推送渠道的总体成本和广播相比,大概是正常普通渠道的35倍左右,在这一模式下,消费者支付的费用特别多。但是如果通过广播来购买,消费者不需要再支付其他费用,只需支付设备的费用就可以了,内容上没有任何差别。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个“混合电台”的概念,即除了有录制的节目,还有很多网络互动、内容分享。在这里,用户们不仅可以得到聆听的体验、满足互动的需求,还能在移动设备和手机上有针对性地收到一些推广信息从而为广告主创造收益,增加广告主的投资回报率。

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高性能、互动性强的混合电台不断出现,希望在这方面能得到政府的支持,也希望电台在未来社区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包括在突况下向民众播放紧急通知和消息的应急能力。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通信企业;竞争力

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要想保证“互联网+”概念下通信企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良性的资源长期配置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通信企业具备有效的竞争力。

首先通信企业应当在企业内不断培育和发展竞争力思想,并根据竞争力来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其次,通信企业当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当认识到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通信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加强员工的竞争力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逐步认识到企业在经营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才能够形成通信企业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营销方式等。这些都是构成通信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得到了加强才能够促进通信企业竞争力的建立。

二、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力度

通信企业的核心技术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具有明显优势的生产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保证通信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总取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我国通信企业能否不断的进行核心技术革新,核心技术能不能给通信企业带来经济收入,通信企业能不能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都是通信企业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因此通信企业在今后应用核心技术时,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什么,怎样将核心技术应用到“互联网+”概念下的实际产品当中,并整合自身的多种资源来集中对企业的核心技术进行创新与研发,最终达到保证自身核心技术处于企业领先位置。

三、提高服务质量

在“互联网+”概念下,要想让通信企业达到发展,首当其冲的则是提升其服务质量。对于流动的人口,流动的客户资源,通信企业应及时做好区域间的对接,做到信息共享,使服务跟上销售的步伐;对于员工关于服务质量的培训,明确服务目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通信企业的发展。

四、培育竞争力意识

要想保证通信企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建立良性的资源长期配置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具备有效的竞争力。首先通信企业应当在企业内不断培育和发展竞争力思想,并根据竞争力来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其次,通信企业当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应当认识到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当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来加强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逐步认识到企业在经营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才能够形成企业独具特色的技术、产品、营销方式等,这些都是构成“互联网+”概念下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得到了加强才能够促进通信企业竞争力的建立。

五、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于通信企业来说,想要获得较大的竞争力,就要注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首先要符合通信企业的需要和定位。通信企业应该适当的树立战略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制定相应的战略管理目标,并且根据这个目标来进行工作任务以及短期业务量的制定,要时时刻刻以此项功能为参考。当然,既然是实行相应的战略模式就要避免出现两种极端,也就是过于保守或者是过于冒进,这两种方法对于“互联网+”概念下的通信企业来说都是非常不可取的,不仅不会提高企业竞争力,还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互联网+”概念下的通信企业想要获得较大的竞争力,还要实行系统的组织管理模式,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高耸式和扁平式,主要根据通信企业的人员安排来选择。通信企业的内部层次分化的过多,在工作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方向偏离,所以通信企业想要有更广阔的发展,可以适当的放宽人员的参与条件,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这种管理模式和体制的创新有利于“互联网+”概念下通信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六、整合人力资源,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人才是一个企业取得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人才并且是高素质的人才是“互联网+”概念下通信企业想要获得较好发展的灵魂所在,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队伍,那么就可以为通信企业赢得更大的竞争力,通信企业能够在竞争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创新,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只有领导者不断的学习,才能带动整个企业员工的成长。其次,加大对关键人才的投资力度。通信企业想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长时间形成并且建立起来的。这就源于通信企业对于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以最小的投入去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招聘管理系统。应在外部建立公开招聘、公开竞争的用人机制。在员工的任用上,要做到“择优录取”,要把更重要的岗位留给更优秀的人才。还需要建立适合通信企业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体系。通信企业只有让企业内的人才保持合理的流动率,才能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发展更具活力。

七、结语

从通信企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不难看出,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促进“互联网+”概念下通信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今我国通信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竞争,还面临国外通信企业的挤压。在这一情况下,对通信企业的竞争力研究能够有效帮助其缓解当前的困境,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取得优势。

参考文献:

[1]胡洪涛,于林. 浅析全面开放后本土移动通信企业的竞争策略[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5:55-56+109.

篇6

>> 探析物联网核心技术及应用 浅谈未来物联网核心技术 物联网时代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及发展趋势 王晶:物联网产业是核心技术的竞争 物联网核心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核心技术探讨 基于物联网核心技术的智能考勤系统 论物联网安全核心技术与挑战 MEMS:物联网核心技术所在(上) MEMS:物联网核心技术所在(下) 区块链核心技术演进之路 蓝牙4.1版本核心技术支持物联网 物联网的主要特征与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诞生 关于LTE核心技术应用及网络建设研究 物联网应用对WCDMA核心网演进的推动 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掌握自己“命门” 暖通设计BIM技术应用及核心技术研究 浅谈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及应用领域 多金属矿选矿的核心技术及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4] HE M, ZHENG Z, XUE G X, et al. Event driven RFID based exhaust gas detection services oriented system research[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Piscataway: IEEE, 2008: 1-4.

[25] EUGENE W, YANLEI D. Highperformance complex event processing over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6 ACM SIGMO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New York:ACM, 2006: 407-418.

[26] QUACK T, BAY H, VAN G L. Object recognition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eidelberg: Springer, 2008: 230-246.

[27] BULUSU N, HEIDEMANN J, ESTRIN D. Density adaptive algorithms for beacon plac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CLACS010013[R].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2001.

[28] 曾凡仔,孙正章,罗娟,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方法[J]. 通信学报,2008,29(11): 62-66.

[29] ELNABRAWY E, NATH B. Cleaning and querying noisy sensors[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ACM, 2003: 78-87.

[30] 周傲英,金澈清,王国仁,等. 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32(1): 1-16.

[31] LI R Z, NEJAD M B, ZHUO Z, et al. Future RFID and wireless sensors for Ubiquitous intelligence[C]// Proceedings of 26th Norchip Conference. Piscataway: IEEE, 2008: 142-149.

[32] GONZALEZ H. Warehousing and analyzing massive RFID data sets[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Piscataway: IEEE, 2006: 83.

[33] JEFFERY S R, ALONSO G, FRANKLIN M J, et al. A pipelined framework for online cleaning of sensor data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 Piscataway: IEEE, 2006: 140-153.

[34] JEFFERY S R. Declarative support for sensor data cleaning[C]// Proceedings of PERVASIVE06. Heidelberg: Springer, 2006: 83-100.

[35] INOUE S, YASUURA H, HAGIWARA D. Systematic error detection for RFID reliability[C]//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vailabi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Piscataway: IEEE, 2006: 280-286.

[36] BORDER L A. RFID multiple access methods [EB/OL].[20100711]. http://vs.nf.cthz.ch/ccu/SS2004/DS/reports/06_rfidmac_report.pdf.

[37] ISO/IEC FCD 156933. Identification cardsContactless 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Vicinity cardsPart 3: Anticollision and transmission protocol [S]. Geneva: ISO, 2000.

[38] JEFFERY S R, GAROFALAKIS M, FRANKLIN M J. Adaptive cleaning for RFID data streams[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bases. New York: ACM, 2006: 163-174.

[39] SHETH A P. Changing focus on interoperabi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from system, syntax, structure to semantics[C]// Interope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5-29.

[40] WANG W, TOENJES R, REETZ E, et al. A comprehensive ontology for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 Proceedings of 2012 IEEE Internetnaational Conference on Trust, Security and Privancy in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Piscataway: IEEE, 2012:1793-1798.

[41] TAMMA V, AART C, MOYAUX T, et al. An ontological framework for dynamic coordina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Heidelberg: Springer, 2005: 638-652.

[42] PALMER M. Seven principles of effective RFID data management [EB/OL].[20100705]. http:///docs/articles/7principlesrfidmgmnt.pdf.

[43] SHAO X W. Study on security issue of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RFID[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Piscataway: IEEE, 2012: 566-569.

[44] ZUO Y. Survivable RFID Systems: Issues, challenges, and techniques systems[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C: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2010, 40(4): 406-418.

[45] SARMA S, WEIS S, ENGELS D. RFID systems and security and privacy implications [C]// CHES 2002: Workshop on Cryptographic Hardware and Embedded Systems. Heidelberg: Springer, 2002: 454-469.

篇7

关键词:物联网;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8-4369-02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ANG Tian-tian

(Sia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115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ve after computer, Internet,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 work. IT will set up an epoch-making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the global village and bring huge influence to human society. Introducing not only the concep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ut also the features and the main ap pli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in restriction factors on our country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mainly putting forward to four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China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vestment increas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government policy concerned supporting and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ed and making industry communication deeper.

Key word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strict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物联网应运而生。它具有感知全面、传递可靠、处理智慧等特点,因此被人们誉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1物联网的发展概述

1.1物联网的起源及概念

1995年,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之路》中就提出过物联网的概念,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而未引起重视。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Ashton教授在研究射频识别技术(RFID)中最先提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一词。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与电信网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1.2物联网的主要特征和应用

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三个主要特征。全面感知是指通过使用RFID、传感器、产品二维码等设备或技术准确地获取物体的全面信息,可靠传送是指利用通信网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对物体信息进行实时传送以便进行处理,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技术和模糊识别等智慧技术,对随时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物品实施智慧化控制。

物联网从最初的军事侦察方面的无线传感网,逐渐发展到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物流、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对改造传统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目前我国物联网已在智慧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方面得到应用。预计未来10至20年,物联网技术将在各行业大规模应用,其产业规模将达万亿元。

2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理2009年8月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尽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但由于起步晚,我国物联网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受标准制度欠缺、核心技术落后、行业模式不健全等因素制约。

2.1标准制度欠缺

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标准的缺失是阻碍中国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欧美的EPC规范、日本的UID(ubiquitous)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8000系列标准是当今主要的RFID规范。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RFID标准,这与国内RFID产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矛盾,也引起产品标准混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降低。因此标准欠缺是限制我国RFID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创新;核心技术;企业文化

Form Core Competence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Zhang Ben-fu

( Anhui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Post Code 230022,China )

Abstract:Facing fierce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in market,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In the process to seek and implement the 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urces, to form their core competence,in order that they can continue to obtain the ever development abilities。

Key words:the core competence, innovation, the core technology, the corporate culture

1.核心竞争力概念

1.1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C. K. Prahalad G.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著名论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aration)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认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竞争加剧,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企业的成功不再归功于短暂的或偶然的产品开发或灵机一动的市场战略,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按照他们给出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殊利益的一种独有技能或技术。这种能力首先能很好地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如:显著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其次,核心竞争力还必须是企业所特有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转移或复制的。这种难以模仿的能力能为企业带来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同时,核心竞争力还具有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顾客的需要。

1.2我国学者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在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即企业把物质力、经济力层面的比较优势要素与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信任、无形资产、企业哲学等精神范畴的文化力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能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并保障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发展的“综合能力”。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和构建方法

2.1 核心竞争力的组成要素

2.1.1企业的人力资本。在知识与资本日益对等甚至是知识雇佣资本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已毋庸置疑。

2.1.2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虽然公开但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以及一系列技术秘密。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以使企业的主导产品和服务具有永恒的竞争力。

2.1.3企业声誉。声誉是拥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对没有私人信息的交易方的一种承诺。声誉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甚至生存的根本和生命线。

2.1.4营销技术。营销技术即企业通过高效的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先进的营销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消费者的时代,营销技术甚至是比制造技术更重要的竞争力因素。

2.1.5营销网络。营销网点是企业推销产品和服务的前沿阵地,其主要功能是产品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了营销网络,将成为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壁垒,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得超额利润;而后来者只有花费大量的投入与先入企业进行广告和销售网的争夺战,才有可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2.1.6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执行决策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企业核心能力”。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的管理能力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特殊组织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队伍。由于管理能力至少在高管理层次上并不局限于某种产品,因此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更有效率地利用其资产,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1.7研发能力。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开发能力可由企业研究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研发投入经费总额及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等指标来表示。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长期利润的源泉。

2.1.8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西方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潮。1980年,美国《商业周刊》首创公司文化一词,认为它是一种“为公司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个榜样而灌输给职工的一种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指一个企业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本企业的优良传统,以及本企业的个性,在企业内部所形成的共同信念、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保持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管理制度、行为准则、思想教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及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它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由企业家倡导而形成的,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守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追求的团体精神。企业精神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塑造功能。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经营理念及其具体体现的集合。从概念上看,企业文化非常简单,而通常的难度在于找到适合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和具体落实。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更大范围资源、迅速提高市场份额的重要利器。

篇9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出发,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作出了基本界定,从而强调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以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界定;识别;培育

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1990年C.K.Prahalad和Carry Hamel在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书中提出,“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的积累性的学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组合发散的生产技能和承继多种渠道的技术”①。但是两位学者只是提出了一个笼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没有形成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系统。以后的学者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一) 国外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Prahalad和Hamel,Coombas,Coyne、Hall和Clifford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能力,是存在于企业核心产品中的以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一种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种观点特别重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特别能力,或者是它们的组合,但是层次性较差。

以Henderson和Cockbur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元件能力和构架能力。这种理论从能力的角度较为全面的概括了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侧面性较强,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Stalk、Evans和Shulman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价值链,即企业的价值增值活动。这种理论强调了以低成本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二) 国内学者的部分观点

以吴敬琏、林志扬、李悠成为代表,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的技术技能。除此之外,吴敬琏还强调了资本和机制的重要性,李悠成则强调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整合。

以陈杞国和王秉安为代表,他们都强调了产品、技术和管理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它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能力”。

周星和张文涛则侧重于产品、技术和营销,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②。

以史东明为代表,强调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分布企业组织的能量,通过核心能力表现出来,而其赢得竞争的能力核心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除以上知名学者的研究观点外,“2012采购调查数据揭示了我国采购领域的特点与趋势:采购在组织中的影响力在扩大,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③ 。

综合来看,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都侧重于某一个或多个方面,而没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描述,他们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又是不完善的。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

二、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尽管各位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识有所不同,但对其识别却是相对较为类似的。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1、 价值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和价值,能够更好、更全面的满足顾客需要,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竞争优势,增加企业的利润。

2、 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培育、发展形成的,为企业所独特拥有。

3、 难以仿效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丰富经验,善于提炼总结,不断创新得到的,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超越的。

4、 难以替代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能力,能够帮助企业依靠特色赢得顾客的充分信任而形成垄断市场,是其他能力难以替代的。

5、 持久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是企业整体优化的结果,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持续发挥优势和作用,是一种长期性的资源和能力。

6、 延展性。企业可以通过核心竞争力在原有竞争领域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利用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产品和市场的拓展,通过创新等方式拓展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7、 动态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的变化及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市场、增强竞争优势的,否则必然会被其他企业所代替。

三、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一而足,但可操作性不是很强,或者仅是对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强调。这里,笔者综合介绍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

1、 内部开发。企业内部开发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资源,主要指企业内部独立开发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核心技术、营销方法、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方面。

2、 外部获取。即企业通过外部的并购或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资源。

3、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要统筹规划,将自己的核心产品、技术、管理、市场等要素整合在一起,将分散在组织中的独立要素能力,协同为企业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四、结语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企业的技术、知识、组织、价值链、管理、创新、营销、文化等内容,综合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够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其特征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以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效培育和应用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主要是通过内部开发、外部获取和核心竞争力整合三种方式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效培育和应用本企业所独特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拓展市场,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便于不断发展壮大。(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2]徐阳华.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与前瞻[J]. 华东经济管理,2005.

[3]林志扬. 正确认识和识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经济问题,2003,(2)

[4]张新华,范宪. 识别、构建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J].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2,(5)

[5]周星,张文涛. 企业核心能力培育与创造持续竞争优势[J] .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99,(1).

[6]徐向艺. 企业战略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7]胡恩华,单红梅,陈燕.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机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1).

注解

①C.K.Prahalad and Car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May-June: pp.79-91.

篇10

Abstract: NGN is an integrated, open network architecture which provides services such as language, data and multimedia. Soft switch, a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NGN is drawing the industry's atten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NGN and its key technology, basing on th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oft switch technology, it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features.

关键词:NGN;软交换;体系结构

Key words: NGN;soft switch;architecture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172-01

0 引言

随着信息业务的兴起与发展,在新世纪初,全世界网上传送的数据业务量已经超过语音业务,同时全球移动用户也超过了固定用户。以IP业务为代表的数据业务量将超过或大大超过话音业务量的增长趋势,而宽带IP网络的建设,各种形式的宽带接入技术在网络中得到大量应用后, Internet基本接入业务的种类将越来越多。为了支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世界各国都在探索与试验可持续发展的下一代网络,并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相关概念。

1NGN的概念

1.1 NGN的定义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简称,是网络界为了描述未来网络共同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在2004年年初的国际电联NGN会议上,给出了NGN的定义: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1.2 NGN的特征NGN采用开放的网络构架体系,它有以下三大特征:①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②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其功能特点是: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③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当前因特网、广电网、电信网三网融合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代表了网络未来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1.3 NGN的主要技术目前,全球支撑NGN的主要技术有软交换、IPv6、宽带接入、智能光网、IP终端、网络安全技术。IPv6技术是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软交换技术是NGN体系结构中的核心技术。

2软交换的概念

国际软交换协会(ISC)对软交换的定义:软交换是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其所完成的功能相当于原有传统交换机所提供的功能,即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则是与业务无关的,因此要求软交换能够提供对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3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软交换网络系统结构按照功能共分为4层: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和应用层。

①接入层: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向上连接高速传输线路,向下支持多种业务接口,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②传送层:主要功能是采用分组技术,提供高可靠、端到端QOS保证的综合传送平台。③控制层:主要指网络为完成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进行的路由转发功能,它是网络交换的核心,目的是在传送层的基础上构建端到端的通信过程。④应用层:是提供业务的平面,提供传统交换机的业务和其它增值业务。可以提供开放的业务接口,由第三方来提供业务。

4软交换的特点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支持各种不同的PSTN、ATM和IP协议等各种网络的可编程呼叫处理系统。②可方便地运行在各种商用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上。③高效灵活性。例如:软交换加上一个中继网关便是一个长途/汇接交换机(C4交换机)的替代,在骨干网中具有VOIP或VTOA功能。④开放性。通过一个开放的和灵活的号码簿接口便可以再利用IN(智能网)业务。⑤为第三方开发者创建下一代业务提供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⑥具有先进的基于策略服务器的管理所有软件组件的特性。包括展露给所有组件的简单网络。

5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①业务提供功能。负责完成向业务平台提供开放的标准接口,能够提供PSTN/ISDN交换机提供的全部业务;同时还可以与现有智能网配合提供现有智能网提供的业务。②呼叫控制功能。负责完成基本和增强的呼叫处理过程,完成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控制功能,例如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和资源控制等。③媒体网关接入功能。该功能可以认为是一种适配功能,它可以连接各种媒体网关,如PSTN/ISDN 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等,完成H.248协议功能。同时还可以直接与H.323终端和SIP客户端终端进行连接,提供相应业务。④互连互通功能。负责与其他对等实体互连互通,这个功能具有支持各种协议的特点。下一代网络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网络,不可避免地要实现与现有多个网络的互连互通,这需要软交换设备支持相应的信令与协议,从而完成与上述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

6结束语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已被业界接受和普遍看好,但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刚开始应用时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与解决,我们相信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的演进中将发挥核心的作用,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010年6月30日,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参考文献:

[1]杨放春.下一代网络中的关键技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3,3.

[2]饶翔,张顺颐.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J].电信科学,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