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方向

篇1

关键词 媒体融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15-02

1 融合,传媒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呈现平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媒体受众的不断流失,媒体融合成为关乎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项。传统媒体不与新兴媒体融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仅凭单一媒体“打天下”,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媒体融合”操作模式,就是“互联网+传统媒体”,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终端等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将信息产品传播给受众。

融媒体,是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媒体融合不只是建几个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那么简单,它要求传统媒体从新闻生产、传播渠道、后台技术、组织构架等环节都要打破原有格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媒体平台提供多媒体产品,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等方式传播。这种集约型模式,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效利用,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有种观点认为,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的自我拯救之举。其实并非所然,新媒体只是形式,内容为王才是王道。新媒体信息量大,但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本地化、接地气的原创性内容,而这恰恰是传统媒体的强项。媒体融合,不存在谁兼并谁的问题,它既是传播要素和新闻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深度开发,也是传统媒体重新洗牌的过程。因此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关系。

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存情况看,媒体之间只有实现优势互补,彼此融合,形成合力,才能弥补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形成了信息传播多渠道和分众化的传播生态。它的运作模式是,多平台采集,信息资源共享,多平台,实现无缝隙传播。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信息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的多元化,关键是要做好“产品的分类、转化”。依托传统媒体强大采编能力,对原始素材进行整理提炼和再加工,在全媒体平台上进行策划和统筹,生产出适应不同媒介传播特点的产品,实现内容生产的集约化,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

2 融合,“貌合” 更要“神合”

媒w融合是趋势也是出路,已成为业界共识。广电系统拥有声、屏、报、网等媒体,初步形成“全媒体”新格局。许多城市的广电媒体重点打造App,即以新闻资讯、互动服务、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应用客户端,并将此与网站合并,成为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运行的部门――全媒体中心。这种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相互整合所衍生的新产品,是跨媒介的融合的成果。

广电是最早“触网”的媒体之一,在媒体融合上,也可以说动静不小。但无论是先前开办的网站,还是现在的融媒体,都未能达到预期,带来实际效益,媒体融合仍然处于“磨合”阶段。造成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思维模式固化,缺乏创新意识。“穿新鞋走老路”,以传统媒体的惯性思维和方法来对待新媒体;二是管理模式落后,“行政”味太浓,缺乏内在活力;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还是“两张皮”,没有真正的融合。集团内不同质的媒介,仍然各行其道,“貌合神不合”。新媒体内容,或是原样移植到网站上,或是嫁接到商业门户网站提供的平台上;四是人才“瓶颈”制约。专业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用人、激励机制老化,员工缺乏归属感,难以脱颖而出。

融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可以改变和拓展,表现形式可以创新,但“内容为王”法则不会变,变的只是生产和传播方式。就内容创新而言,媒体融合同样需要来一场供给侧改革。融媒体时代的内容生产,可以概括为4个字:一是“快”(时效性);二是“优”(质量优);三是“融”(多媒体化);四是“真”(真实性)。因此看来,媒体融合不是“内容搬家”,从纸媒“复制”“粘贴”到网络,或是将广播电视内容“嫁接”到网络上,而是要通过分众化和差异化传播,实现新闻产品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无论是“复制”“粘贴”模式,还是“嫁接”模式,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难以保证新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创新思维。在融合过程中,要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舆论导向、内容创新和平台拓展;一手抓内部改革,盘活存量,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同时,改革传统媒体的管理模式,建立“扁平、高效”的融媒体的组织架构,推行采编合一,制播分离运行模式。打破员工原有的身份和部门界限,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为员工提供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

3 融合,也是新媒体的突围之路

由于各种新媒介不断涌现及新闻传播路径的多样化,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单打独斗,包打天下”。新老媒体从“碰撞”到“磨合”,直至开始走向融合,多元化的传播格局也已形成。

新媒体本身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近几年各级政府都开办了官网和公众微信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直接政务公开、民生政策等重大信息;与百姓“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打造“指尖上的办事窗口”,让百姓真正感觉到办事不出门的方便。这种集信息、公众服务和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其影响力和权威性,是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曾经是“官方”信息的“主渠道”,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其传播渠道和信息资源垄断优势被打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有通过融合,才能摆脱目前所遭遇的“尴尬”。

新媒体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先天不足”:内容匮乏,尤其是缺少原创性的优质内容等。而传统媒体的优势,正是新媒体的短板,两者结合就能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通过融合,可以凭借传统媒体人员素质、技术设备和传播平台的优势,通过深入采访、收集背景资料和公众反馈信息来解读政府重大决策,“关注焦点、透视难点、解读热点”,在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打造自己的“新闻拳头产品”;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已有媒体平台,完成媒体间的兼容,拓宽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实现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鉴于此,许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满怀信心地相互融合,借助互联互通来发展壮大自己。融合,不仅是传统媒体,也是新兴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融合并非万能,也非一片坦途。许多城市广电传媒,早在15年前就相继开办了门户网站,与投入相比,收益微乎其微;融媒体更是还处在投入阶段和市场培育期。无论是广电传媒,还是纸质媒体,所办的新媒体,尚未有一家赢利的范例和可以复制和推V的成功模式。这种“赔本赚吆喝”现实,正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阵痛”。

4 融合,呼唤“全天候”人才

在当今时代,由于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媒体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由冲突走向融合,新的媒体格局和传播业态正在形成。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过程中,没有可以“复制”的现成模式,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就需要激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无论是传统的报刊、广电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能适应不同媒体,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和执行力的融合创新的“全天候”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融媒体时代,媒体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竞争的形态由浅表到更深的层面,人才成为核心竞争力。

目前传统媒体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唯身份论”,内部等级森严,同工不同酬,聘用人员缺乏归属感。媒体融合不仅需要采编人才,还需要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由于机制问题,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无法满足媒介融合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媒体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更是奇缺。媒体融合,就是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媒体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传统媒体必须跳出固有的传播格局和思维模式,以全媒体的思维来实现战略转型,重塑传统媒体的内部机制和管理模式。

只有创新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方能最大化地释放人才核心竞争力,媒体融合发展才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改革用人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人创造能力,用制度规范人,以事业留人,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启用优秀人才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次,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不唯“身份”凭能力,体现“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打通员工“身份”的“最后一公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用制和技术职务任期制。第三,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以文科为主,广电媒体的技术部门则大多是理科出身,缺乏文理皆通的跨界人才。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换血”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吸收新鲜“血液”同时,通过“挖潜”来“盘活”现有人才资源。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要全面“转型、升级”,以新媒体的思维,不断提升职业素养。由此看来,无论传统传媒,还是新兴媒体,激活人的因素是实现融合价值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周成华.建设全媒体人才队伍的探索与实践[J].青年记者,2016(12):9-10.

篇2

关键词:图像检索;图像语义标注;多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2-0000-01

One Kind of Image Retrieval System Design Program Based on Multimedia Fusion

Lu Weiya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ongzuo 532200,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tudy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image retrieval system,in the image annotation process manually mark the way, the work tedious,retrieval speed is low,which is difficult to apply to the actual retrieval.This article will apply semantic annotation of multimedia and image fusion for image retrieval systems,both to reduce the workload can improve the retrieval speed.

Keywords:Image retrieval;Image semantic annotation;Multimedia integration

一、引言

现有的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系统有:QBIC系统,WebSEEK系统,Photobook系统,MARS系统等。这些系统多是采用图像的颜色、纹理、形状等低层物理特征进行检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检索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语音识别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图像检索方法。在文献【3】提出了这样的检索系统,但该系统在图像检索模块中采用手动的图像语义标注,手工标注图像语义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了自动图像语义标注的方式,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检索的速度,更加适于实际应用,也是数字图像检索的发展趋势。以下简单介绍图像语义的标注与系统设计的方案、检测、实践。

二、图像语义的标注

目前,图像自动语义标注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即监督语义标注、无监督语义标注。本文研究的图像检索系统采用的是无监督语义标注,下面我们介绍无监督语义标注。

无监督语义标注方法的通用形式是: (1)

其中,L是随机变量,S是L的可能的状态的数目,X是从图像I中提取的特征向量集,W是该图像对应的关键词集合。当数据库中的每个图像具有与其图像对应的所有的概念时,可以提高计算 的准确率。标注的时,式(1)利用查询图像I中提取的特征向量获得 的函数,该函数提高了待查询图像低层特征与可能用于标注该图像的关键词之间的联合概率。这函数可以是式(1)的联合概率,也可以是如下的后验概率:

(2)

根据式(1)的联合概率或者是式(2)的后验概率的大小顺序可以选择排在前几位的关键词作为图像的语义标注。

三、系统设计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语音识别模块和图像检索模块组成。在图像检索模块中图像检索功能是由检索算法实现的,包括查询、分析、匹配和提取等多个模块。系统流程:首先用户发出查询要求(查询图或查询条件),本系统的用户查询与基于文本、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系统不同的是用户说出查询关键词,算法通过分析将查询要求转化为计算机内部描述,从而获得查询图的特征,然后借助特征库中的特征匹配从图像数据库提取出用户需要图像。本系统中的图像特征主要是事先对图像进行的自动图像语义标注。

在语音识别模块中包括语音库的建立、端点检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首先要建立一个语音库作为参考模板,以便与用户读入查询词形成的测试模板进行匹配,识别出用户要检索的关键词。其次语音录制并存储,对语音信号分帧,然后对分帧后的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然后对增强后的语音信号进行端点检测。

最后是特征匹配,在语音识别模块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用连续隐马尔可夫模型(CHMM)算法进行语音识别,采用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为主要语音特征参数,将保存在参考模板结构数组ref(i).mfcc中和测试模板的结构数组test(i).mfcc中的语音信号特征。

四、系统检测及实践

在系统检测的时候,是使用软件Matlab来实现的。

(一) 建立数字图像数据库,并采用图像语义自动标注存放在Matlab结构体中。

(二)运用CHMM算法进行语音识别,利用Matlab的语音工具Voice box。

(三)通过模板匹配之后,将用户读入的语音转换成文本信息,并检索出对应的图像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在实验中,建立一个200副数字图像,分为20组,采用24 MFCC(MEL频率倒谱系数)为主要语音特征参数。当用户读入一条语音命令,则会显示与命令相符合的一组图像。建立一个将图像存放于MATLAB的结构体中的系统,用户可以对同一幅图像的多种不同描述,不仅可以对图像的主题进行表述,还可以对图像的视觉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进行描述,并可对多幅图像进行分类,方便灵活。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来搜索到用户读入的检索词对应的图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合图像语义标注运用于多媒体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中,这样既减少了系统的工作量也能提高检索的速度,更适于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Natsev,ARastogiR,ShimK. WALRUS:a Similarity Retrieval Algorithm for Imgae Datbaases[J]IEEE Trnas.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4,16(3):301-316.

[2]章毓晋.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8

[3]刘菁华,夏定元.基于多媒体融合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实现[J],电视技术,2006 No.2 P.88-89

[4]刘幺和,李巧云.基于语义搜索的语音交互系统模型研究[J].计算机应用 2009 No.7 p1978-1980

篇3

【关键词】媒体融合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当前,融合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福建省新闻媒体顺势而为,打破传统惯性,融入互联网世界,创新传播内容和方式,唱响中国声音。

福建省媒体积极推动融合发展,融合报道取得初步成效

福建日报社初步形成了以纸媒《福建日报》、网络东南网、移动客户端《今日福建》和《福建手机报》为龙头的党报、党网、党端的全媒体全覆盖框架。目前,报社共有法人微博39个、微信公众号59个、移动客户端4个、网站14个,微博微信粉丝及海都公众用户1500万。把媒体融合与“互联网+”相结合,拓展全新的综合服务平台,海都公众服务平台用户超1000万。省广播影视集团成立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手机客户端海博视频实现集团所有音视频节目全覆盖,完成了新媒体内容生产平台、IPTV省级集成播控平台、OTT平台、移动终端平台的建设。据广电集团统计,目前集团共有法人微博49个、微信公众号67个、移动客户端2个、网站6个,微博微信粉丝量近300万。福州日报、福州广播电视台分别推出“掌上福州”、“福视悦动”APP,厦门日报率先建设有中央厨房式超级编辑部之称的融媒体中央控制平台,泉州广播电视台积极构筑微传播矩阵。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省各媒体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各类网站的优势作用,创新报道内容、形式,联动互动开展报道。今年以来,省主要媒体围绕同志第二故乡、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拉练活动、“三比一看”、转型升级、扶贫开发,以及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主题开展融合报道,不断为经济建设凝心聚力、提振信心,有力地服务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分析查找症结,充分看清当前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

思维理念不清晰。一些媒体融合只是增加几个传播渠道,仍然是“1+1+1=1”,而非媒介产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延用传统媒体上的官话套话,话语体系“涛声依旧”,报道形态也多是战役性质的,而非战略层面的,融合新闻成了平移新闻、叠加新闻;媒体融合仅仅是报、台、网互动的变身,空有融合的架子,吸引力不大,装机率、下载、留存度不高,地位尴尬;打造媒体融合的理念、技术、人才、资金链条上也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缺乏互联网思维,缺乏原创内生的技术研发力量,缺乏新媒体人才,缺乏对资本运作的驾驭能力,更为重要也更让人忧虑的是缺乏诞生上述条件的土壤。

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融合中存在赶时髦现象,看到哪个媒体在建中央厨房,就一哄而上都去建。但“厨房”建起后机制却跟不上,报刊台网、子报子刊子频率、新媒体还是各自干各自的,它们之间没有真正的融合,“厨房”只是集中办公的场所。此外,当前的媒体融合还较大程度处于面上,主要是依赖管理者、领导者的推动,上层意志痕迹明显;传统媒体体制机制的窠臼、政策法规的限制、传统规则的惯性等,在传统媒体内部还不同程度存在;媒体融合大多通过内部结构的谨慎变化以及一些流程性改造来进行,造成传统采编和新媒体部门条块分割、管理效率低下、责任不明晰等问题。

盈利模式不明确。在“边际成本趋向于零”的互联网环境中,拥有海量用户的新兴媒体规模效应明显,并持续不断垒高技术、渠道、用户等优势,对传统媒体竞争者形成俯瞰之势。创造这一优势的原因之一是“抢先烧钱”,形成垄断。传统媒体在融资、上市、股权改革等方面都有诸多限制,很难从“烧钱”中寻找成功模式。只有通过多元反哺来实现时间换空间,调结构、促转型,但由于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和自身市场经验的不足,变得更加困难。

紧贴融合发展的趋势态势,找准解决问题的着力方向

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服务。就融合发展而言,传统媒体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自身优势,就是其专业的内容和权威的信息。偏离优质内容和有效的信息服务这一方向,即使建立新平台,搞快餐化、快位移,也是徒劳。优质内容和优质渠道必须共同作用才能形成最大化传播效应。同时,互联网传播要坚守和发扬报道的思想力,让主流思想进入互联网,参与互联网信息对受众的影响,成为新的传播格局中舆论引导者。作为舆论场的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传统媒体只有在众声喧哗中通过优质渠道的传播渠道发出最强音,才能用思想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

拧开体制机制的“总阀门”。媒体融合最大的难度不是新增新媒体模块,而是对既有体制机制和模式进行彻底革新。“超级编辑部”“中央厨房”对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大胆解构和重建,但如何让战术性的运作模式常态化,如何建立统管全局的考核体系来激励生产融合新闻,如何平衡新旧媒体的利益诉求,如何驱动编辑记者适应媒体融合,都是体制机制改革需要考量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全面革新传统媒体的组织架构、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模式,拧开体制机制这个“总阀门”,把思想、技术、管理、资本、人才的活力从滞后的管理机制中解放出来,才可能实现对新闻资源的完全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媒体融合才能从追逐走向引领。

葆有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环顾当前互联网巨头,都是依托平台的强大吸聚能力,聚集起海量用户群,从而实现增值服务、竞价排名、广告经营等。在信息多源、渠道多元背景下,媒体的价值在于信息入口,显得更加突出,这要求传统媒体必须从单一传播到综合服务转型升级。传统媒体需要重构用户关系,只有媒体以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服务来圈住用户,用户把媒体当成信息和服务的入口,传统媒体的商业价值才可能实现,影响力才能提升。

除上述三个着力方向外,我们还需要在技术人才上下功夫。要利用好不断变化的现代传播技术,为内容生产提供强大支撑;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也要倒逼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掌握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叙述方式及各种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不是包袱,在融合发展中大有作为

有人认为,传统媒体导向要求严,新媒体导向要求松,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容易萎缩甚至死亡,不能背着这个包袱去走融合之路。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恰恰是严格的导向要求让传统媒体造就了内容、专业、品牌优势,也决定了它在融合发展中可以大有作为。

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是融合发展的“灵魂”。新媒体在内容方面对于传统媒体具有相当高的依赖性。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严肃和坚守,花边八卦和低俗信息会迅速充斥整个网络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并不是传统媒体离不开新媒体,而是新媒体无法离开传统媒体。有统计显示,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专业的新闻网站,无论是微博上的媒体账号还是意见名流,今天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两大部分:用醒目的标题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用更醒目的标题质疑传统媒体的内容。新媒体在大多数时候提供的是一种简单的“新闻快餐”。与此相比,传统媒体可以投入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充分的采访、调研,从而做出更全面、更深刻的新闻报道。可以说,传统媒体在提供调查性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报道等“后新闻”方面具有新媒体难以企及的后发优势。

传统媒体的专业优势,是融合发展的“推手”。不管介质如何多元,传统媒体都应有专业传播的那份自信。社会需要传媒的专业精神,我们的挑战是如何把“报纸上”“荧屏上”“波段上”的专业化平移到“网上”。“全媒体采编系统”是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聚合的平台,它在更高层面对专业分工提出了新的要求。暂时还不能苛求记者编辑都成为全媒体的多面手,但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由专业团队、专业平台、专业流程生产出来的内容,其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显然不是一般的网络媒体所能比拟的。全媒体化不仅是一种报道的形态,还是一种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构建的大传播体系。有了这种体系,传统媒体人的新闻理想、新闻理念和社会责任就会全面渗透到新媒体领域,在新媒体领域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地施展才华。

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是融合发展的“磁力”。一个好的品牌能够锁定忠实的受众,影响未来的受众。传统媒体大都经过了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在受众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当今传媒产业纷繁复杂的格局下,面对供大于求的媒体环境,品牌是一种吸引力;面对媒体分化的市场环境,品牌是一种亲和力;面对产品多样的消费环境,品牌更是一种信任度。对于媒体阵营中后起之秀的新媒体来说,成长的关键因素,是重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形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之后,其品牌优势就会延伸到新媒体。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筑牢融合发展的根基

传统主流媒体在采取各种应变措施、加快事业发展时,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网络信息时代报、刊、台、网推进融合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更是作为的底色要求。

推进融合发展,把握导向基调是必然要求。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把好导向基调。新媒体虽然不同于传统媒体,但主要是应用了新的介质、平台和新的传播手法,本质并没有超出传统媒体的范畴。因此,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媒体本身的属性,无论怎么发展都要严格遵循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政策,坚守原则“底线”,不越纪律“红线”。无论怎么发展都必须为受众传播健康内容,把低俗信息、不当言论拒之门外。

推进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大局是使命任务。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媒体融合就是要与国家的治理体系、民众的社会需求相融合,真实体现社会民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理性疏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改革发展。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面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尤其需要媒体深入贯彻、积极呼应媒体融合这一国家战略部署,通过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围绕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讲好中国故事,营造良好氛围。

推进融合发展,落实守土之责是可靠保障。我们开拓了新阵地,必须守得住、打得赢。媒体人是落实守土之责的重要执行者,必须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武装新闻队伍,加强新闻队伍的马克思新闻观学习教育,使新闻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和行为准则,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永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加强新闻媒体领导班子建设,把政治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安排到领导岗位上,确保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忠于、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加强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管理,在导向管理上与传统媒体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体推进。

(作者为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福建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

【参考文献】

篇4

交叉融合

近年来,传媒高等教育始终受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冲击。为了满足国家战略和新兴业态发展的需要,传媒高等教育将会强化学科建设、优化专业布局,设置新专业方向、改造老专业。如在设置新专业方向上,需要加紧研究和培育数据新闻、网络电视、数字音乐、动漫游戏、舞美工程等具有传媒特色的新兴专业。其次,跨学科的融合课程让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专业教育中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等一批融合课程应运而生。

服务融合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媒体实践将取代现有的以媒体形态划分的产品生产及以频道制为基础的割裂式的媒体结构。传媒人才急需向全媒体、专家型人才转向。覆盖全媒体运营和全媒体传播各个领域、环节,以融合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特征、以互联网思维和跨界思维为模式的各类复合型高端人才,已成为业界急需。

跨界融合

就传媒业而言,可以通过“传媒+”金融、电商、地产、教育、旅游和演艺等,将不同领域行业植入与传媒业的融合共生中。例如,“传媒+金融”模式,2009年青岛晚报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相关银行合作,共同开启了国内第一家传媒银行;“传媒+演艺”模式,该模式可以说是盐阜报业经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传媒+互联网”模式,2015年上海文广集团(SMG)主动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跨界融合,希望将“第一财经”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服务集团。

篇5

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受宏观环境和相关政策的影响及视频网站等竞争对手的冲击必将发生改变,但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传统媒体唯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快转型升级,才能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2017年是党的召开之年,广电媒体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宣传贯彻,作为今年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宣传报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为党的营造浓厚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亮主题主线宣传。广播电视媒体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统筹做好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生动实践的宣传报道,宣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展成效,积极做好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做好建军90周年、20周年等宣传报道,完善重大宣传报道一体化统筹机制,要强化各级广播电视台“头条”建设,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汇聚社会正能量。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的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媒体应坚持不懈地宣传道德典型、时代楷模,展现人性光辉,彰显道德力量,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强化良好政治文化对主流价值的引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社会思潮,这是新闻媒体汇聚社会正能量、担当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实践教学革新;新闻学专业

我们处于向多媒体进发的时期,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所以这个时代也可称为全媒体时代或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推广,新媒体技术快速成熟,以电子化及数字化为特点的全新媒介使传媒生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当今传媒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媒介融合,而固有的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进步,是传媒界正在面临的一项深刻及关键的变革。

1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育理念较为传统,对实践教学部重视

在近几年高校学生增加及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2011年底,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20万人,教学部门高达975个。很多具有高学历的青年老师毕业于新闻院校并进入工作岗位中,没有经过媒体实践的锻炼,不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实践本领,专业教学缺乏实践训练。

1.2设置新闻专业的课程不能紧跟时展的需要

首先,固有的新闻教育中,专业导向是新闻实务课程的内容指向,以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等单一媒介介质进行区分,不重视当今不同媒体间逐渐融合的总体形势,缺乏媒介融合的思想。专业间分业比较显著,学生不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及跨专业学习的本领。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媒体,对同一种实务技能进行课程的划分,也必然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及教学内容的重复。在新媒体阶段,这种课程体系所塑造的学生的专业本领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另外,在设置新闻专业课程时,或因为没有及时转变老师的思想,或受有限的专业实践平台条件的制约,我国很多的高校面临轻实践课程、重理论课程的状况,实践课程很少,导致实践教学仅仅是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实质性的锻炼及改进实践动手能力。

1.3专业实验室较为单调,且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建设

因不同的高校具备有差异的办学经济状况,高校新闻院系不一定开设专业实验室。尽管某些高校具备专业的实验室,实验室彼此间也具有相互分离的情况。例如,摄影实验室、报纸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节目编辑实验室等,这种彼此无关联的实验室不能使融合性实验教学得到满足;另一层面上,媒介技术逐步发展,革新速度快,我国高校目前的专业实验室装置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实践教学的要求。

2新媒体视阙下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媒体人需要掌握的能力是资讯整理、跨媒体传播策划、大数据的收集及分析能力及“融合新闻”的制作本领等,都对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水平的准则额。目前很多综合类高校新闻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综合性新闻传播人才。“一专”指的是深厚的新闻传播知识的能力,“多能”表现在多媒体技能及多学科环境,在媒介融合的时期,单一的专业技能不能符合媒体工作的需要。从新闻传播学可采用综合性的人才培养目的角度上出发,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制度创新的两个关键点是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制度的塑造及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制度的引入。

3媒介融合时期我国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途径

3.1加强教学思想的创新及专业教师全媒体实践技能的训练

面对新媒体背景,高校新闻教师团队面对着实践技能迈向全媒体发展、知识系统重新组装的紧急状况。首先,高校应注重专业间的彼此结合,分析新闻专业及与媒介息息相关的专业在实验室建设、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在新闻专业师资队伍中引入具备多媒体技术背景的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带领本专业老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及网络,增强其全媒体实践的本领。

3.2创新考察形式,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我国媒介技术的高速进步及高校专业课程安排的周期性存在很大的冲突,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前于新闻专业课程内容。媒介融合环境下。我们必须结合未来的发展安排课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同时,还应增加融合媒体实践课程的比重。

3.3改进教学装备,努力搭建融合媒体实验基地

建设交互式的新媒体教学实验背景。媒介融合时期的新闻专业应打破固有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以媒介形式为根据,努力构建跨媒体、多功能的融合媒体实践教学基地。并不断的更新平台的教学装置,努力实现前沿性及时新性。

4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期的到来,媒体融合逐步发展,作为国家文明程度的象征,新闻传播对社会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影响力及地位得到了更多的社会人士的关注。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逐步进步、满足全媒体时期新闻传播工作的要求,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及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坚持理想、改革创新及放眼世界,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敏军.探析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2]王雅琴.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的“二律背反”变化[J].鸡西大学学报,2016(02)

[3]王哲浩.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经营管理的优化策略[J].新闻战线,2015(16)

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69-02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2]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

篇8

一、媒介融合对传播学专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多元融合”的知识背景,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传播观念和全面深厚的知识结构,又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采编能力。很多专家就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把握“融合”的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要求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能应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等任务,还要熟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以上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网络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群或体系建设问题,但涉及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理念较多,进而影响到课程的设置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间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网络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媒体形式的变化,将技术融合到新闻传播学科中,以“融合”应对“融合”,建立完善“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传播学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课程群中的部分课程仍旧按照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按照应用型传播学人才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对传播学专业缺少一定的了解,造成授课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播学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大致理解,不必掌握过多的原理,够用即可。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良,内容重复

由于课程大纲往往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因此难免会造成课程之间衔接出问题。部分知识点在先修课中没有讲到,但在后续课中却需要用到;或者有些内容在先修课与后续课中重复出现。如,HT-ML语言既可以出现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如果两者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衔接问题。

(三)部分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有待更新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与当前实际情况脱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指导的内容进行准备,没有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产生烦躁厌学情绪。因此,应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媒体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可以在相关课程增加此类内容。

(四)技术与传播理论的融合程度不深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技术类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传播理论而单独存在,成为纯粹的技术。人们往往欣喜于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或互联网应用形式的更新,却没有对其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技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利用它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哪些服务,实现传播的目的,因此,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应该在传播学的专业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度的融合。

三、“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首先,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更大,网络传播技术类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网络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要调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掌握当前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业为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对用人提出了哪些新的标准,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媒体高度融合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工作者不仅要能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还要深谙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要领,而这些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不能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反复练习。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过程要将整个实践课程贯穿到各个学期。

(二)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

课程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重构一般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纵向来看将课程群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三个阶段,横向上看每个阶段分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网络技术实验课三个部分,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三条主线”的课程群结构。第一阶段为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打下基础。“网络传播概论”让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概念、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理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做好准备;“计算机导论”是了解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及学科知识;而“程序设计语言”是今后学习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能力,所以放在基础课阶段开设,同时还配备课内实验,实验规模较小,可以单独完成。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是课程群最为核心的部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无论今后学生的专业方向是选择前台美工还是后台编程方面,该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可以满足需要。此阶段的传播理论课主要是“网络传播实务”,该课程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明确学习技术类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把握技术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侧重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层技术。通过安排课程实习,让学生能够动手搭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今后的网络传播应用建立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需求、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等完整流程。而“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分别为网站的前端、后台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前后台开发互相配合。第三阶段将侧重方向课程的设置。课题组通过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以及青岛市软件园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自己的办学情况,设置为网站前台和后端开发两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根据当前行业需求,开设网站美工课程,主要讲授色彩、字体、创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开设“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讨论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新近发展,从理念、运行、事例到版面、图片、音视频以及新兴媒体等。这两门课都是在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延伸。而在后台开发方面,承接“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以及“手机媒体APP开发”两门课,为媒体行业培养后台开发人员。特别是手机媒体APP,随着近年来移动传媒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为较高层次的媒介管理理论,可以作为该阶段学生的传媒理论选修课程。同时,该阶段实习任务设置为“网络传播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可以为PC版,也可以是移动版,以此检验学生对课程群的掌握情况。纵向来看,三个阶段整体上又有三条脉络,分别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程、网络技术实习课程。传播理论从概论、实务再到管理,层次逐渐提高;实习从课内实习、课程实习,再到毕业综合实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在三个阶段形成了以网络技术课程群为中心主线,同时以传媒理论为辅助主线,而又同时兼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主线,三线齐发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得各门课程间有良好的衔接,同时增加新的授课内容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新闻教育 改革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1983年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①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②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国内较早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蔡雯教授认为“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是实践‘融合新闻’的必由之路。”③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教授指出“‘媒体融合型’教育教学的实质就是要突破那种按各媒体种类设置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传统做法,既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更着眼于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让学生具备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其适应不同媒体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需求。”④

就目前现有研究成果来讲,学者们都已经注意到了新闻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并没有建立一种较有说服力的模式。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课程设置单一

国内新闻教育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程设置往往围绕某一媒体来设置,呈现“单一化”特征。如新闻学专业课程主要围绕平面媒体的采写编评设置,广播电视专业课程则以广播电视为主设置,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忽略课程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系,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理论素养及技能操作上过于单一。同时,新闻学专业大多用培养文字编辑的标准培养学生,注重信息内容而非技术手段,强调对工作流程、文字加工规范标准的学习。显而易见,在媒体融合趋势及媒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已远远滞后于传播技术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差距明显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教育理念与传播现实之间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挑战。未来的新闻传媒需要团队合作,包括新闻策划、采访写作、技术支援等,而当前部分高校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明晰,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媒体环境。结合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未来我国新闻教育只有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懂技术、精专业、深内涵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人才。

(三)专业细分与业务技能割裂

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被各种媒介形式切割,很难达到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出版与编辑专业、传播学专业等把学生框定在狭小的专业研究领域。而其中,传播学专业又被分解成网络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方向,割裂了传播学应有的学科体系。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新闻教育不能背离传统,更不能为突出精专而过分注重专业细分,从而割裂多种技能的培养。

(四)跨媒体新闻教育相对滞后

就新闻教育而言,国内高校在搭建实战性跨媒体新闻教育平台方面,还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多数新闻学院还没有将媒介融合教育纳入必修教学体系,造成高校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传媒发展和社会需求。跨媒体新闻教育,要改变传统新闻教育体制,让学生从纯粹的理论课堂走出来,走向现实传媒的真实环境。新闻教育改革应建立在媒介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涵盖新闻教育的一般规律,夯实学生的多种技能,任何单维度取向都容易造成人才教育的片面化、滞后性。新闻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新闻教育实践内容,并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适应传媒快速发展需求的新闻教学体系。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优化课程体系

1.改革现有课程

对现有新闻传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改革,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各新闻学院可以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淡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界限,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理论内容。同时,打破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方式,对新闻教育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融合式课程体系。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全院通用基础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新开设音频视频内容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应用两门业务性专业课程,使新闻学专业原来只侧重于印刷媒体的课程体系得到改造,使学生可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业务和新媒体传播业务,全面掌握各种类型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当然,改革现有课程,还可以通过增设辅修专业、增加课题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2.拓展学科内容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加快,国内一些知名院校纷纷加快优化课程体系的步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开始在新闻学专业中新增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南京金陵学院开设媒体融合专业;四川大学和成都商报联合组建四川大学跨媒体研究所,面向四川大学本科学生开设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公共选修课程。“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在大学本科阶段设定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将被更大程度地突破,因此,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保证各个专业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⑤

3.打造专业特色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新闻教育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当今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各高校在专业建设中,要打破院系鸿沟,整合力量,形成优势专业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自身实力及地域实际,打造专业特色。新闻传播原有专业,如经济新闻专业、法制新闻专业和体育新闻专业可以继续强化特色。传统新闻学专业可以在加强学生全媒体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某一个方面,在新闻评论、企业新闻、民生新闻、政府新闻、民族新闻、英语新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人民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育阶段特色办学,推出六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课程。 (二)有效进行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内容多而复杂,需要对整个教育教学体系认真勾划,重视学生在校内外媒体的融合新闻技能培训。

1.校内媒体实训

主要是通过平时作业训练、学生自办报纸电台等,让学生就某一方面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报刊、广播电视、校园新闻网等实战训练,熟悉新闻采编制作流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奠定基础。为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建立数字多媒体播出平台。如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利用学校网站搭建了“专门的网络电视台,集中了文字、视频、音频(主要是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把校报、校电台、校电视台和网络电视台的新闻和节目等整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拥有一个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⑥

2.校外媒体实习

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顶岗实践等环节与校外媒体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与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软件公司、音像制作公司等“联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就业提供多种平台。学生在校外媒体接受真实工作锻炼,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增强新闻敏感和策划写作能力。此外,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网页制作等竞赛。只有让学生“走出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理论学习和实战训练结合起来。

(三)提升专业综合素养

1.培养新闻专业素质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在新闻专业素质领域,就是要求新闻传播人员成为新闻采编制播的“多面手”。无论是新闻采编还是音视频制播,都是传统新闻学教育的基本功。但在媒介融合时代,对采编制播等基本新闻传播技能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懂新闻,更要有技术、善管理,具有策划整合能力的新闻人才。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对于新闻基本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不断加强。

2.培育新闻思辨能力

新闻教育的目标应注重培养新闻记者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随着新闻来源的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呈现出相互联系和深刻意义,并使其转化为知识,新闻从业者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知识的生产与管理者。”⑦

(四)加强与媒介融合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建设

媒介融合的趋势也影响了新闻教育的“硬件”设备建设。无论是平面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还是摄影实验室、电视编辑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将专业实践、仿真环节等引入新闻教育教学,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传媒实践开辟道路。

1.设备接入

在媒介融合时代,使用wordpress创建博客网站、使用twitter更新实时信息、使用facebook上传文章日志、使用flickr和youtube分享图片视频、使用deliciuos收藏保存资料成为媒体从业人员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而这些手段和方法是过去传统的新闻教育课程中所不具备的,它为新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硬件”设备支持。

2.技术支持

传播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壁垒与边界,多种传播媒介由共存共生走向互相融合。it行业从技术上解决了媒介融合的“硬件”建设问题,具有无限包容性特征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的互联网络,千变万化的文字处理技术、视频音频技术、特效技术、动画技术以及存储、搜索、链接、上传、下载等技术的日趋完善,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3.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

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融合型实验室群,形成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借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模式,学生在自主创办《新闻周刊》的基础上,创办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对学生开设跨媒体传播实验课程;2007年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成立国内新闻学院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培养能在数码化平台上进行新闻业务的新型传媒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努力改善新闻教育教学设施与实验室设施,先后建立网络教室、电子排版系统、广播电视采编系统等新闻教学实验室,为新闻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持。

(五)解决媒介融合师资匮乏难题

1.整合师资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应在现有师资力量整合上下功夫。将拥有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龄段的新闻传播学科教师整合成突破专业局限、具有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形成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专业务能力、丰富从业经验的师资力量。同时,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支撑。打破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的界限,形成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实践教师参与理论科研的新模式。

2.送出培训

一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传媒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摄制等技能培训和跨媒体的经营管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把最新技术、最新经验及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带到课堂上。另一方面选派一些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学习,掌握新理论、学习新技术,使之成为新闻传播前沿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3.引进合作

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在人才引进上应突破一些条条框框,把社会上具有真才实学的新闻传播教师引进来,或者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加以聘任。重视聘请兼职教授、资深专家、名记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从业者、管理者、经营者定期讲座,开设选修课程或创建论坛等方式,传授从业经验、介绍业界最新发展动态,补充扩大课堂信息量,形成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

由于国内多数高校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对于新媒体教育缺乏经验。为了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可以采取依托学校传统媒体院系的教学资源,将本校优势与名校经验相结合,采取联合办学,增强教育实力,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注释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②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 forum, hong kong, june 5, 2001

③蔡雯:《媒介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再论“融合新闻”及其实施策略》[j],《新闻战线》,2007年,第8期。

④苏志武:《媒体融合时代应培养“全媒体记者”》[eb/ol],http://gmw.cn/01gmrb/2009-04/23/content_912637。htm。

⑤高钢:《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人才的培养》[eb/ol],http://finance.sina.com.cn/hy/20081104/19235467741.shtml。

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媒体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对于技术革命对传统媒介所产生的影响的思考就开始了。而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更作为一个平台,它对传统媒介的影响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1世纪初,相关的研究急剧增加,特别是美国时代华纳与AOL合并后,“媒介融合”这个新词对于大多数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来说已不再陌生。总的来说,人们对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判断经历了从质疑到替代到竞争再到合作、互动和融合的变化。时至今日,那种认为在新媒体的>中击下传统媒体难以找到出路的论调已是鲜有耳闻。今天,人们更多地认识到了不同媒介形式各自的特点,更多思考的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适应与转型问题。相关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了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受众研究、管理手段、传播模式、广告模式、社会影响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在传媒产业,人才从来都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能否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与人才资源的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讨论相关人才的培养问题始于本世纪初。但在当时更多的是考虑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如何适应转变的问题。2002年珍埃伦·斯蒂文斯称自己为“背囊新闻记者”,一时间使得如何培养“全能记者”成为当时媒介融合讨论中的热点话题。10多年后的今天,对于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问题更多的还是在讨论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其他的,如广播电视电影学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有所探讨。但是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二、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达到30%-40%。同时,新媒体相关的研究起步早、发展快。然而,有了产业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支撑不代表就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媒体专业人才。自1996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网络新闻传播的本科大学生起,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都相继设立了新媒体相关专业。另外,许多高校也设立了与新媒体相关的研究中心,如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室、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等。然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新媒体市场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现状有学者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如:新媒体的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有多学科理念、内容整合理念、平等传播理念、本土化理念等新的教育理念;把网络素养作为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等。2011年6月25日中国首届新媒体教育高峰论坛在重庆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学者和业界精英也提出了关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许多见解。

许多高校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如重庆师范大学通过专业融合、方向拓展、课程重构以及行业接轨来进行改革。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开放性教育,它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多种媒体及技术支持为手段,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来培养人才、开发人才。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也探索出两种模式:一是校企合作,即传媒机构和高校联手,高校出人、传媒机构提供实践基地;二是中外合作,即本土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优势力量进行整合,培养人才。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相关理论仍然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性,而相关实践缺乏成熟的模式,仍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理论和实践都没有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媒介环境即媒介融合的实际,从而导致有的探索偏离了实际情况,使得收效不甚明显。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及解决方式

“新”是与“旧”相对而言的。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形态也不断出现,“新媒体”的定义也在被不断改写。新的媒介形态的外显性和直观性使得我们容易将新媒体整体的产业与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等同起来。同样,媒介融合在媒介终端的融合也最为直观,这就使得我们常常将两者等同而忽视了媒介融合背后的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以及整体上的产业融合。

(一)消解低端复合型人才的“负荷”,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

当下许多人认为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应该注重复合性,即培养复合型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但这种“复合”往往只是跨媒体技能的叠加。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共存与渗透使得新媒体本身具有融媒体的性质,致使有人认为一个新媒体专业人才要想胜任相关工作必需掌握相关所有媒体的从业技能,如广播电视的从业技能、印刷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的从业技能等。在相关的实践方面往往将课程设置的范围扩大,比如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设置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在新闻学等学科中也同样设置其他专业的核心课程。这样一来使得专业课程体系变得十分庞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无所适从,学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却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就是当前高校因为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不足。媒介融合的表象背后其实是整个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的领域包括传媒业内部的融合,即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传媒业与电信业的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三网融合,即通信业、广播电视业和计算机业的融合;终端的融合,即通信业、计算机业和电子消费品业的融合。其中传媒业内部的融合以及传媒业和电信业的融合代表了媒介融合时代内容生产的融合。而三网融合代表了传播渠道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和渠道的融合构成了媒介融合最重要的部分,而并非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终端的融合等同于媒介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也曾将媒介融合划分为五个类型: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的融合和信息表达的融合。有人认为这五个类型几乎涵盖了媒介融合的所有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三个融合直接导致了后两个融合的产生,前三个是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出发,而后两个是从从业者的角度出发。而目前来看,新媒体专业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只考虑了后两个融合。对产业融合的领域以及媒介融合的层次把握不足直接导致了目前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是机械的、低端的复合人才。他们的技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完成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而对于企业发展的规划,媒介运用的统筹等往往束手无策,因此他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而高素质的媒介融合管理人才才是目前市场最急需的。同时,这样的认识也使得媒介融合的研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对其背后的内容和网络的融合认识不够,直接导致了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企业抱怨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不能很快适应相关工作,一般从高校直接招聘的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另外,学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往往局限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内,而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媒体环境和整个运作的流程,需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和统筹的能力。尤其是在媒介的经营与管理方面,企业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据统计,在未来三年中,新媒体方面的人才缺口将达60万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能够引导并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并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新媒体专业人才便显得十分重要且迫切。

(二)打破僵化的教育模式,建设横向融合的培养模式

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僵化,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所引起的产业状况的变化。传统的产业模式是纵向分立的。拿印刷业来说,它所生产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内容传播的网络是有形的分销渠道,接受内容的终端一般是纸质的印刷品。而广播电视业生产的内容一般以图像或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输网络为有线或卫星网络,接受终端为收音机、电视机等。同样电信业又有一套独立的内容、网络和终端。与此相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也是按行业进行纵向分立的专业设置,如新闻学(偏向于报纸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学等。这种专业的设置直接导致了课程的设置也按照不同产业进行设置。各个专业除了安排一些共同的核心课程外,其他的课程中新闻学专业注重的是报纸新闻的生产,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注重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生产,编辑学注重的是书籍、报刊杂志的编辑。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办新媒体专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视野却局限在网络上,没有看到网络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协同关系,没有考虑到新媒体的融媒体性质。这种壁垒森严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能难适应媒介融合下市场环境的需求。

现实的情况是,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原先纵向分立的产业壁垒开始被打破。在内容生产方面,原来的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被统一为数字语言,而传播网络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最终都被统一到了互联网的框架中。呈现内容的终端变得无处不在,同一个终端可以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的内容也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终端上。这样一来,纵向分立的产业结构开始向横向整合过渡,逐渐形成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分离的产业。为了适应新的趋势,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内容、网络和终端三个方面去进行。融媒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的传播渠道及传播的手段也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在终端的研发和革新方面了解即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引发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如产业规制政策的探索,对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作为较高层次的研究生的教育课题。

(三)改革脱离用人市场盲目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校企政三方深度合作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探索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依靠学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协作。这实际上也是由媒介融合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高校还存在“双师型”师资匮乏,相关的设备不足,理论教育方面缺乏媒介融合方面的教材,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少等问题。这些也都是急需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课程设置上提高介绍媒介融合内容的比例,但是又不能仅仅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仅添加一门媒介融合的课程,而是将所有的课程都放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同时,高校可以对媒介融合展开系统的研究,编纂相关的教材,使得相关领域的教育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另外,高校可以自己设立一些研究媒介融合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项目,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积极地探索研究。这些都是对内的一些措施,而另外一些问题的解决则需要高校采取一些对外的措施。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得在改革上的资金支持,使得优秀的师资能够引得进、留得下。同时也可以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去企业实践,或者挑选业界精英来校培训后任职等。这样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动手能力,学校能够随时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动态,使得新媒体人才的培养能够紧扣市场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