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含义

篇1

关键词:寒地城市色彩;原则;意义

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是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

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层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够不成城市色彩)。完整的城市色彩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规划,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基准色、辅助色和点缀色,包括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车辆等交通工具,也包括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物等的颜色。

气候带给寒地城市的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寒地城市气候特殊,赋予了寒地城市色彩设计不同于其它城市色彩设计的内涵和意义。 寒地城市的色彩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适宜寒地城市的气候特点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都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城市都会面临严寒的侵袭,气候条件对其发展来说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进行寒地城市色彩设计时可以选择暖色来进行温度平衡。如哈尔滨,每年从11月到次年的4月,多被笼罩在皑皑白雪下,因此哈尔滨确定米黄色作为自己的城市色彩。像欧洲一些旅游小城也是如此,如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等,其建筑色彩鲜亮,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调查显示在许多气候寒冷的城市中暖色都是受居民喜爱的颜色。

寒地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尊重气候条件,考虑冬季城市的气候特点对城市色彩的影响。

2、保持寒地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色彩积淀着城市的历史,具有自身特色,这是不该被泯灭的。例如:哈尔滨市的城市色彩受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较大,继承历史建筑原有的黄、淡黄、乳白的暖色基调,哈尔滨代表色彩为米黄色和黄白色,在此基础上,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色彩丰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色调,打造了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多彩哈尔滨。

保持自身特色有助于寒地居民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提升寒地城市的知名度,对于寒地城市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盲目照搬和一味模仿气候温暖地区城市的建设经验只能导致寒地城市自身特色的丧失。寒地地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特点和文化历史沿革为城市色彩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寒地城市只有将地域特色继承和发扬光大,才能在当前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城市色彩构成和谐的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因为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

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白雪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区别于热带城市。如果是绿色环绕的小城,色彩运用即便大胆一点,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过于素淡,城市会失去生机,所以,像威尼斯虽以暖红为主调,却不给人色彩嘈杂的感觉,反而显得生机勃勃。寒地城市冬季环境色彩单调沉闷,草木枯萎、城市笼罩在一片没有色彩的灰蒙蒙之中,应尽量采用使人感到温暖舒服的色系,建立丰富而又协调的城市色彩系统。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选择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可以使寒地城市亮丽起来,但在采用浓郁艳丽的色彩时,必须使它统一于整体色调之中,且注意色彩面积应用原理。

国际设计协会研究表明:在城市形象上投入1美元,可为城市带来277美元的效益。如何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文化氛围,扩大城市的对外影响和美誉度,这一切都取决于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进行寒地城市色彩设计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它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由于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寒地城市居民理应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以补偿不利的气候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寒冷会引发各种疾病,如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等,而且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居民户外运动又较少,导致人体对阳光的摄取量减少,对健康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健康不利。冬季寒冷、阴暗的天气使人心理压抑,情绪低沉,还会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甚至导致酗酒、自杀、事故和暴力等。因此减少气候的负面影响,使寒地城市更加适居,成为地处严寒地域的许多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在加拿大许多城市在规划设计中都对寒地特点作了充分的考虑,如黄刀城(Yellow knife)制定的2002年城区规划,提出了适宜的城市颜色等内容,体现了尊重人、关注人、服务人的理念。

2、能够改善城市建设的不足,有助于美化城市

关注城市空间环境在较为温暖季节情况下的状态而忽视或轻视冬季的季节因素,是目前我国一些寒地城市在规划与设计方面的通病,导致许多在图纸上看来令人振奋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后却由于漫长冬季的影响而与预先期望的结果相差甚远。应积极开展针对寒冷气候条件的各项城市建设新技术的研究,以利于提升寒地城市环境品质,创造四季适居的城市空间环境。

3、有助于塑造积极的寒地城市形象,体现城市色彩的标志

寒地城市冬季气侯寒冷,万物萧疏,景观单调,令人心里感觉沉重而压抑,因此寒地城市积极塑造冬季城市色彩形象,增强城市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城市色彩是城市的重要因素,采用有个性的色彩有利于城市的识别与认同。城市色彩对于寒地城市形象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为丰富生活在漫长冬季里的寒地居民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一些冬季气候寒冷的国家,如俄罗斯、芬兰、挪威,丹麦、冰岛等,都将城市的色彩设计得极为丰富,加拿大魁北克的一些小村庄也以明快的色彩而闻名。日本札幌是世界上冬季降雪最多的寒地城市之一,除了采取一系列包括提出适宜的城市颜色的城市规划,还设立冬季节日,建设札幌艺术公园等也以增加寒地城市冬季的活力,改变城市冬季萧条的面貌。哈尔滨,一个走过了百年现代建设的城市,一个以冰雪文化著称的城市,随着城市色彩的确定有着“天鹅项下的明珠”、“东方莫斯科”等等的美誉。

一个城市会因为他独特拥有的色彩而迷人和闻名,因为城市色彩也是城市性格的一种符号、一个标志。标识作用是城市色彩的另一个作用。色彩在城市中不仅能表达抽象的意念,还能用来表达人类生活环境的彼此差异和具体建筑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标志性作用。例如:色彩能够帮助陌生人找到他要去的地方,因为标志性建筑能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而色彩是关键要素。所以人们经常能够凭借色彩印象记忆起某个城市或某个建筑,这独特的色彩已经是他们的标志,就如同绿色的邮局、看到红十字就想到医疗单位一样。

对于特殊气候条件的寒地城市色彩的规划设计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出宜人舒适、富有个性特色的城市色彩。

参考文献:

[1] 冷红,《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

篇2

据当事人郑某向记者反映,6日下午4点半左右,他和弟弟去衢州肯德基(东方餐厅)消费。“一开始我们点了两杯可乐,后来又点了一杯可乐和一个香辣鸡腿汉堡。”郑某说,当汉堡吃到只剩1/3时,嘴巴里突然有块东西嚼不动了。“当时我还以为是鸡筋比较难咬,可我咬了半分钟后,嘴巴里忽然感觉到有一股药味。”于是,郑某把东西从嘴巴里吐了出来,才发现是一张创可贴。

郑某随即找到餐厅柜台交涉,营业小姐说给郑某换一个,并拿走了郑某刚才吃过的汉堡。郑某要求把物证还给他,营业员不同意。在场的一位副经理说,他们已经把东西封存好了,并已送去化验室化验,“等候回音”。郑某不同意这样处理,要求餐厅给予明确答复。双方争执将近3个多小时,晚8点左右,一位自称杭州地区主管的人给郑某打电话,提出将此事“私了”:餐厅赔偿郑某800元钱,其中500元现金、300元消费券。

郑某在“私了”协议上签字后,要求复印一份留底,对方经办人当场拒绝。郑某朋友拿了协议书走到餐厅外面去找复印店,肯德基餐厅服务员和保安闻讯赶来阻拦,将郑某等人团团围住,据说还动手打了人。由于对方人多势众,郑某等只好赶紧逃离,打了一辆出租车到附近派出所报案。

篇3

城市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把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的进行。本文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与建筑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

篇4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之所以这样理解,主要有三条理由:

第一,从城市发展的趋势看,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第二,从园林城市的含义看,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第三,从城市设计的规律看,它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

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要以绿化为纽带组织环境空间的基本要素

视觉环境的优化是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该说,视觉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视觉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所以也可以说园林绿化是城市有机体中的重要的“生命场”,发挥着整体环境协调作用,是用具有生命的色彩材料在“城市画卷”上来描绘最美好的景观,理所当然的是“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绘画是平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面造型艺术,实际上城市设计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是城市这个大空间的造型艺术,而造型艺术最重要的是要有神韵。中国画论对于传神多有论述,西方绘画也讲究“肌理”、“调子”。如果说中国画构图“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是平面艺术构图的重要原则,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园林绿化则是城市立体画卷的生动“气韵”,那么以此为纽带组织城市环境空间则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原则。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包括的问题 高密度 香港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城市设计包括的问题

城市设计是一项以空间为对象,以推进城市土地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科学实践。城市

设计意在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充分设计后提供一个可用的、可持续的、舒适的活动空间、场所,而这些最终都是要提供给人来使用的。所以好的设计意在提供一个“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地改善了人们的空间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林奇 《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运动的交织。

城市设计包括的三个问题: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3.城市设计与社会诸要素的相关性。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建筑环境中的空间组织和优化为目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工作。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做出预期安排,协调城市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互相关系。从而改进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关系。空间关系虽然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重点,但这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形体空间,而是由社会经济关系中生长出来的空间,或者说,是社会经济关系在城市空间上的投影。联系:1.城市设计有其独特性:人与城市形体环境的关系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2.城市设计可以起到深化城市规划和指导导体实施的作用。3.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起到连接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桥梁作用。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两者的设计内容都关注实体,空间以及两者的关系。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工作内容有着显见的重合,两者的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呈整体连续性的关系。1.城市设计不是依靠个人直觉判断的产物,而建筑设计是依靠个人直觉判断的产物。2.城市设计整体性强于建筑设计。3.城市设计的高度自觉性强于建筑设计。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社会,文化,心理上的联系:特定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惯例,会在居民心目中留下持久而又深刻的印记,这个共同体既是所谓的社区,而居民对社会的认同归属意识就是社区性。

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城市设计必然会受到与城市社会背景相关的各种要素,如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二.高密度的概念及影响

高密度:不知于合时开始,无论是主流媒体,建筑学者或是普通大众,一旦提及“高密度”,则立刻将其与“问题”或者“都市的困境”相联系。高密度意味着:拥挤、制约、紧张、压力;高密度等同于土地的超负荷利用、资源的穷尽式开采、公共及私人空间的无止境争夺;在心理层面,高密度仅仅指向压抑与不快。加之多年以来媒体对于理想生活的设定一直是欧洲式的“阳光、空气、绿地、低密度”,对于“舒适度”的过度而一成不变的渲染,使“高密度”仿佛已经成为了生存的梦魇。然而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了加速增长,珠三角人口在20年内增加至3600万。人口的增长和现有固定的土地,使我国人均土地占有率减小。所以高密度给城市设计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拥挤文化”概念来至于1978年,由荷兰建筑理论家库哈斯于纽约写就的、关于曼哈顿拥挤文化的回溯式宣言《癫狂的纽约》,一本关于美国式高密度的阐释之作。

三.香港在高密度下的城市设计

香港是我国密度最高的城市,也是超高密度城市的终极形式,并且,它仍然在增长。下面我们就香港的高密度对其城市设计的影响来展开,并学习将其用到我国其他城市未来面对的高密度下城市设计问题。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如同香港,如此驳论地将城市的多义性与建筑的贫乏性统一于一身,它是有趣与无趣的混合物。如果从纯粹建筑学的角度来检视香港的建筑,实际上大量充斥后现代的意识、商业化的审美与功能主义的拼贴,以及过度被地产所主导的设计,很少有学术意义上的建筑精品。但是有些人仍然认为香港是有趣的,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其长年以来一直在极限条件下发展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应对困境的都市策略:建造上、逻辑上、以及政治上。香港的都市启示存在于为匮乏的建筑理论界提供一种处理极限的、从未被认真总结和研究过的“香港都市主义”的理论框架,而非具体的建造成果。

标识:标识的功能是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在香港这样一个地价与密度都如此之高的城市中,标识是生存的工具,为了指引,它必须具有空间上的连续性,改变了城市空间。

基于时间的公共性:公共性可以并不总是稳定的(或确定的),它可以随时间变化而产生改变。在开放空间极为有限的状态下,作为快速车道的道路在周末交通流量并不过分紧张时,被征用为市民的步行道。在一片只有很少“土地”可以使用的土地上,程式被交替地 图 1

不断刷新,重新定义“公 共领域”的含义。这种转化时动态的、临时的,以及“永远更新”的。通过限制某一类使用者,它鼓励了其他不同类型的使用。这至少说明“空间上的限制”可以通过增加另一维度――“时间”的方式来解决。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将纯粹的空间问题变得“开放性多义”,并为其设想了两条解决线索:“拆散”和 图 2

“织”。(图1 图2 图3)

集中化策略:为了最大化使用和强化中心作用,沙田的主要公共设施全部在沙田地铁站200M半径范围内。沙田作为香港为解决中心密度过高的问题而设置的新城市镇之一,于1970年代开始建设。将市民中心和交通的中心并置于一处,赋予了沙田中心一种战略地位,成为该新镇社区的 图 3

重心,这是一种资源最大化集中的策略,避免了新镇建成后容易出现的“低凝聚力”现象。对比与之同为新市镇的屯门及天水园,由于公共设施较为分散,交通与公共设施的结合欠缺连续性,预设的“自足城市”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人口除居住外仍然大量

涌向城市中心,平时则成为一种“忧郁的存在”。(图4 图5 图6)

图4

场地心理:可能的公共空间的场地必须是这样一种驳论的混合物:同时满足开放和私密的要求。开放是一种民主,必须使所有人有均等的机会进入和使用;而即使在公共场合,人在心理上也不希望自己的

图5活动一览无余地暴露于众人的目光下。对于安全感的寻求使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可以依靠、略带遮挡的空间。

场地选择:低价超高的都会中,除却公园

图 6之外,公共空间大多数指向“相对剩余空活动只可能存在于某些特定区域,例如,架空的底层、天台,或者商家提供的部分室内。根据“自我感应”策略,民众的使用往往才成为场地所要激发的公共性的答案。

最后,我想用引用阿尔伯斯的一句话来结束:设计,就是去计划和组织,去命令,去联系和去控制。简而言之它包括了所有相反的含义,无序和偶然。因此它重视人的需要。并且限制认得思想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城市设计(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为平.《隐形逻辑》.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武晶,柴寅. 由行为场所理论看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山西建筑,2004.

[4]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华夏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关系

《辞海》(2010年版)定义:城市设计是从整体角度对城市的空间环境及体形进行构思和安排;建筑设计是指从结构、设备等方面对建筑及其室内外环境进行综合设计。根据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可知,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此,本文分别从以下方面浅析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含义

1.1城市设计

原来的城市设计局限于视觉艺术和物质形态范畴,而现代城市设计逐渐引入生态、心理、行为、社会等学科理论,并以优化城市的环境质量作为设计的目标。城市设计使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而此种关系具体从时间上、空间上、静态及动态上体现出来,因此城市设计切勿脱离社会与环境的文脉。在本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来解读城市设计:一是城市设计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建设性指标及与建筑的功能目标相符;二是现代城市设计的软性目标仍可从城市景观、城市交通、城市形态及城市空间中体现出来。

1.2建筑设计

建筑的目的是满足安全的需要及创造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建筑的价值是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及适用价值的总和,因此建筑设计=经济+形式+功能+外界环境约束。当代建筑的创作主要表现的是城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而此种表现形式的观点是建筑服从城市形态,即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应相互联系起来,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协调性、连续性;二是城市公共空间从立面设计上表达出来。总之,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的形体空间,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相互重合、相互区别的关系。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相互关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2.1在学科内容上的关系

①现代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均始于1950年末期,均为生产力发展的产物。②现代主义设计理论反对古典主义设计理论的纲要是“形式服从功能”,即建筑设计应满足人对功能的要求。现代城市设计的核心思想是人——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现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均以“以人为本”为共同出发点。③城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性的学科,具体从实践中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安排,即:(1)城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是相对独立的;城市设计的操作技术、具体方法均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体现,建筑设计是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及城市设计付诸实践的重要手段,因此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总体与分项设计的关系。

2.2在工作内容上的关系

①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均关注空间、实体及空间与实体的关系,可见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工作内容上存在重叠的内容。城市设计的内容偏向建筑立面之外的外部空间环境;建筑设计偏向建筑立面之内的实体与空间效果。建筑立面是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分界线,因此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是连续的整体。②城市空间的决定因素是环境建筑,即建筑的空间、造型、尺度、体量、比例及材料等均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而只有使建筑之间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实现对城市环境空间的作用。由此可知,城市设计的本质特征是设计师仅需从物体之间的关系来联合不同的物体。总之,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均应与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共同内容,彼此之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此外,建筑形态与城市环境形态之间存在相互围合、相互衬托的关系。

2.3在发展趋势上的关系

从1950年末期开始,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便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①建筑设计发展的城市化、巨型化、社会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建筑的功能单元更加的多样化。建筑是城市生活的物化形式,因此建筑功能单元之间的联系由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多样化所决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筑综合体逐渐从功能的叠加向基于职能体系的主体综合体方向发展,从而促使建筑设计中的单体与类型被突破。自此以后,建筑的呈现形式多为群体形式,且建筑的尺度逐渐增加。此外,城市人口对城市交往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也使得建筑设计发生相应的改变,即建筑应摆脱自身功能的束缚,而接纳更多城市的职能,亦或理解为从环境形态上实现建筑的城市化。②城市设计发展的室内化、立体化。城市设计的立体化是利用城市空间的三维坐标来化解城市职能之间的矛盾,即对城市空间进行多维度的综合利用。城市设计的室内化是城市设计立体化的必然产物。例如,巴黎的德方斯新城东区采用人车完全分离的规划方案,即在东西轴上设三层交通通道;地面层设长900m的钢筋混凝土板块,并在板面上设居民活动场所和人行道,而板面下为公路,再下为地铁。很显然,现代化的城市均从规划及设计上吸取了德方斯新城东区的主张。总之,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逐渐向彼此深化和拓展,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的综合系统。

2.4在相互作用上的关系

城市设计无法取代城市环境建设中建筑设计所发挥的作用。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尺度、规模及在城市建设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则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相互限定的关系。建筑设计时,需对各种城市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此亦可看作是城市设计的内容。例如,长安街的建筑单体均为优秀建筑师的手笔,且造价非凡,但从艺术价值来讲,并未得到业界人士的肯定,理由是未考虑到周围的环境及个体的表现欲望过强。此外,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并非是建筑设计绝对服从城市设计,同时城市的设计水平可由建筑设计体现出来。

3结语

上文具体从学科内容上、工作内容上、发展趋势上、相互作用上浅析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即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外,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具有共通性,同时也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即:城市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具体应从实践中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行安排;城市设计应对城市的交通流线、功能分区及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尺度、体量、比例、材料、色彩、造型等进行综合考虑;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建筑群体及城市的空间环境,因此设计师应考虑到物体本身及协调好物体与周边物体之间的联系;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风格、布局、区位及功能等起到引导性和控制性作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变得更高,绿色建筑正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追求的目标,同时居民的建筑艺术意识、环境意识及节能意识日渐增强。对此,本案笔者认为城市设计师及建筑设计师均应认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涵,并理清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以便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及工作需求的产品。

作者:董燕燕 单位:上海静安置业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2):59-62.

篇7

关键字:城市特色;城市设计;整体性;意向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 A

1 现代城市特色的主要特征

整体性与相对性。城市的特色是一种整体效应而非个体作用。通常城市的特色是通过连续的建筑形体、和谐一致的色彩风格和有较为清晰的边界体现的。城市特色也具有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照系”就会产生不同的特色感知和不同程度的特色认可。城市和地区环境不能直接可见,因而要从宏观的角度去考察。

“老”与“新”。城市的形成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它的整体形态也在动态的变化之中,因此,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所认知的城市必然是各个历史阶段积淀的结果,这些历史积淀包括传统的街区街道、历史建筑物、历史符号等。不论是千年古城还是新兴城市,都可以从过程的角度将城市特色抽象概括为:“老”特色与“新”特色。

地域性。地域性是指与一个地区相连续或有关的本性或特征,通常是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资源、民族特色、城市活动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可以说地域环境是城市特色不同的决定因素。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城市也都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史,因而会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视觉形象。在城市设计中考虑地域因素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思想。

2 城市设计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城市设计是塑造现代城市特色的主要手段

城市人工环境通常能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现代城市的特色,因而设计好城市人工环境至关重要。体现现代城市特色的人工环境设计有着多重路径,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再到景观设计,但不难发现各种设计层面都会涉及城市设计这一手段,城市设计将被城市规划分离的城市要素又重新整合起来,其重视自下而上的研究和设计城市的特点是寻求特色的主要来源。因此,城市设计是塑造城市特色的主要手段。

2.2城市设计的目标与现代城市特色的契合

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城市整体空间质量,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通常分为基本目标与理想目标,基本目标注重的是防止最坏的空间环境出现,而理想目标强调的是创造最好的空间环境。追求现代城市特色是属于城市设计的理想目标,但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基本目标实现为前提,要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将营造现代城市特色纳入城市设计及城市发展的目标体系中去。

2.3城市设计的范畴与现代城市特色的契合

城市设计一般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范畴。宏观城市设计是在挖掘自然、传统和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对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做出整体构思和安排;中观城市设计就是集中的展现城市风貌;微观城市设计是详细设计城市中的各个具体节点。这三类城市设计均涉及到了城市特色体系的各方面,从获得城市特色的路径来看,城市设计的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能直接体现城市特色属性,而微观层面则是通过间接性导则来实现对于工程与产品的控制。

2.4城市设计的要素与现代城市特色的契合

城市设计的要素归纳为:平面结构、土地使用、交通与停车、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公共空间与环境设施等。城市特色的物质构成要素则主要包括总体平面、建筑群、公共空间、天际线、主题景区、交通干道、桥梁、环境设施等,包含了视域内所有体现城市特色的物质要素。虽然有的物质要素与城市特色关联不大,但对应起来,通过城市设计手段能实现城市特色的也包括总体平面、建筑群、公共空间、天际线、交通干道、桥梁、环境设施等物质要素。

3 体现现代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方法

3.1整体特色的构建

构建整体特色一般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来组织城市设计要素。自然山水条件是特色构建中首先考虑到的要素,因此在城市总体设计层面可通过“联通山水”的方式塑造总体平面上的特色。在旧城与新城的联系问题上,除了在交通、功能上加强联系外,还应从总体城市设计层面寻求旧城与新城在结构上的统一,并充分展现城市有机成长及结构合理的特色。新城、新区则一般是通过赋予自然图底以象征意义来形成特色。

3.2“老”特色的再生

城市历史是老特色的重要来源,在空间上表现为历史地段。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妥善保存城市中的历史地段,具体手段有:物质空间的保留与再塑造,精神领域的延续与再演绎。传统街区和生活形态的整体保护是城市特色延续最生动的方法。对待历史建筑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功能置换和再利用来恢复其生命力。再生城市老特色也应当提倡地域化建筑设计来加强与城市历史风貌、传统地域文化的联系,以实现城市老特色的再生。

3.3“新”特色的创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特色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应当从新的视角来研究、审视城市特色。新特色的创造主要体现在新城或城市新区中的那些有秩序、识别性强的高层建筑群,而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的组合方式是实现高层建筑群秩序感和识别性的主要手段。构建城市公共空间也能展现现代城市特色,新区的公共空间一般尺度较大,所以一般要求平面组织流畅,形成空间序列,并赋予体现地域特色或时代特色的设计理念。

3.4特色意象的塑造

凯文·林奇的认知意象分析法是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通过人的认知底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式,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及可意向性。他认为意象是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种基本要素构成,特色意象的塑造能直接反映现代城市特色。

路径是城市意象中的主导要素,也是城市空间的骨架,在城市特色塑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路径应特征鲜明,如空间形式别具一格且有活动支持,沿街界面的整体风格、细部装饰能反映地域特征等;其次,要保证道路的连续性,利用林荫道、色彩及纹理加强道路在转角及交叉口的特征;最后,路径应有明确的方向性,并通过“转弯、升起、下降”等方法使道路具有动态,使人印象深刻。边界是城市意象中的线性要素,如海岸、山崖、道路边界、绿化带等。边界通常起到区分和限定城市空间的作用,人们可通过边缘来认知城市形态。在边界的设计上应赋予它一定的使用功能,使其具有可及性和可达性,以加强其与城市在视觉和交通上的联系。区域是二维的,有明确的含义和界限。其形态特征和使用功能与其他区域有明显的区别,但区域与区域之间可以通过并列、互视、相关的线等而相互联系。节点可以是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要点,也可以是人们行程的集中焦点,如道路交叉口、广场等。人们可通过节点感知节点本身及其周围环境的特征。功能和作用不同,节点的尺度也不同,大尺度的节点可为人们带来丰富的公共生活,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特色代表。小尺度的节点能提供具有一定围合感的空间,也可作为小范围内的人流集散地。节点的设计还应结合地域特色,提供活动支持,并与道路关系明确。地标能突出城市形象,加深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也能起方位导向的作用。特色地标应具备单一性和外在性,它可以是建筑物、标志、或自然山体,也可以是多个元素中的一个突出元素。地标的位置应具备使用的公共性和视觉上的开阔性,提倡在开放空间处打造城市地标。地标的形象应鼓励创新和多元手段,同时融入地方和民族特色,当然地标应与周边的环境协调,避免过分突出。

4 总结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社会文明的日益提高,城市特色问题也日益严重。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城市特色丧失的现实,在相似的城市中生活人们很难找到归属感。现代城市特色需要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特色,也需要反映时代印迹的现代城市特色。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塑造现代城市特色只是一个层面,为了形成城市风貌的整体和谐和统一,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层面的研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 余柏椿.非常城市设计——思想·系统·细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侯正华.“城市特色”的三个基本特征[J].华中建筑,2004(2)

[3]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4] 王世福.城市特色的认识和路径思考[J]. 规划师,2009(12)

[5] 高强.城市设计导则对空间形态的控制研究[D].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2008

篇8

关键词:滨海新区CBD;于家堡“9+3”地块;城市设计实施;起步区导则

Abstract:Binhai New Area CBD urban design which is designed by the U.S. architecture firm SOM provided a very ambitious vision, but we will also face the major issues including what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urban design control, how to interface with the statutory planning and translate shapes into operational means of planning management when it begins to implementation.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ind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Yujiapu “9+3” blocks and the problems which still exist.

Key words:Binhai New Area CBD;The Yujiapu “9+3” Blocks;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design;The phase 1 guideline.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3-67(6)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规划设计过程,在我国有较广泛的发展,尤其是在大城市的核心地区或门户地区,城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环境形塑、地区特质营造、以及为吸引国际投资参与全球性城市地位的竞争而提出有说服力的发展前景的重要举措,被城市规划设计师和城市规划管理者们普遍认同,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区和广东省深圳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就是明证。天津滨海新区CBD最核心的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经历了几年的磨砺①,终于在2008年6月确定了由美国SOM公司(芝加哥总部)负责城市设计、美国EDAW公司进行生态景观规划、天津市规划院组织本地设计单位协助并深化的联合设计团队组织结构,城市设计成果在2008年底完成并获得了各方面专业人士和天津市政府的高度好评(图1)。

然而,既要完整准确又要保有适度弹性的实施城市设计的构想则不是件容易之事。作为持续参与了此项城市设计实施深化研究工作的本地规划设计单位,这里将对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设计实施过程做一综合阐述及浅评,以期初步揭示城市设计实施过程的运作机制、实施过程中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城市设计工作本身更好的发展,使城市设计更快纳入城市规划编制法定体系②和城市建设管理法制体系。

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设计主要研究了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形态,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些空间内容如何转变成指导各项具体设计、开发和施工的控制内容,主要是依靠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又以起步区城市设计导则(以下简称起步区导则)的实施为整个地区提供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因此,起步区导则主要控制什么要素,这些要素与法定城市规划控制的关系,起步区导则在“9+3”地块③具体建设项目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实施控制时如何协调与地方规划条例不合的方面是本文的重点(图2)。

1由于城市设计在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因此,导则必须与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结合

结合过程中,我们认为起步区导则与于家堡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的时间点、结合内容以及城市设计导则到底如何实施操作是问题的关键。

1.1结合时间

美国SOM公司主持的起步区导则在2008年底确定城市设计方案后于2009年初编制完成。而于家堡金融区(Tgf-12)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历了较长的编制历程:从2005年初期政府批复的控规到2009年,以几年间若干规划、城市设计和专项规划为基础的终期控规得到确定共历时5年。因而,于家堡金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工作远早于导则编制,但控规的最终成果却是结合导则的控制要素,在导则之后才编制完成。这说明在于家堡这个滨海新区CBD的核心地区,我们已经将城市设计及导则作为控规编制的必要条件,而终期控规则要在尽量纳入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要素后尽快出台。实践也证明结合时间是恰当的。

1.2结合内容

谈到结合内容就必须先从城市设计导则控制的要素说起。于家堡起步区导则控制的要素比较详尽,主要包括地块划分、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开放空间、建筑形态和设计、建筑首层使用、塔楼位置和高度、停车入口和服务通道、地下空间等。地块划分和土地使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块面积、容积率、最大建筑面积、主要用地性质、最大建筑密度、最大建筑高度和最小绿地率等技术指标都跟控规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也就是直接纳入了控规的强制性指标体系中。道路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控规基本一致,就不做赘述。起步区导则里公园和开放空间主要对每个公园的类型、功能、交通流线和入口、景观元素及安全性几个方面做出了指引,这作为引导性内容相当程度的被引入了控规文件中。地下空间的用地性质、地下标高、规划面积、地下层数、地下公共停车及配建指标、地下出入口位置等也都较好的写入了控规指标体系中。

而每个地块开发的具体建筑形体控制,如建筑体量、建筑形式设计、建筑首层使用性质以及塔楼位置等控制要素则只在控规文件中做了扼要叙述。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重要,只是在实际的操控中,我们将控规定位为在常规思路下结合导则的深化,将建筑形态化的指引内容保留在导则内,由控规和导则两者共同管控城市设计的实施,施行双向管理。这样,既提升了现有体系内规划编制的深度,又为城市设计及导则争取了在规划体系内发展的空间。而不是像其他城市设计实施中,将导则与控规管理可运用手段完全契合的内容放入控规中,然后城市设计导则其他内容就被借口难以直接控制或只能动用自由裁量权来控制而不为开发者重视,难为规划管理者施行。

1.3城市设计导则的管理操作

于家堡金融区城市设计实施中,控规与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分工基本是明确的,效果也是良好的。控规作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主要依据,在纳入了导则的内容后它的总量控制、数理指标显得更有说服力,其具体详尽的指标体系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这些自不待言。这里将重点介绍城市设计导则管控城市设计形体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

在起步区导则里,与控规指标体系同样重要的则是建筑形体控制和公共空间营造。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本身的优美程度及其组合后的整体空间感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空间环境品质和城市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对建筑形体要素的研究是城市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也是城市设计成果表达的主要内容。而公共空间绝不是建筑完成后的剩余空间,公共空间应有明确的界定、人性的尺度和良好的品质,促成多种多样的公共性活动的产生,加强地方性的交往和城市的多元化。这里就以起步区导则指引起步区内“9+3”地块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和公共街道设计为例,详细阐明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设计成果增加了我们对建筑的认识:形式风格并不是设计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建设的是“场所建筑”,它的主要目标是塑造场所的连续性,它不依赖建筑的各种风格,它努力寻求的正是通过批判性的设计选择而获得超越时代特征的东西。因此,建筑设计过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接受、改变或否定建筑群、公共空间、景观、基础设施和交通系统的现有秩序;第二,确定使用哪种立面语言形式来设计和建造,可利用的手法包括传统的、抽象的或混合的。第一条关乎公共利益,而第二条则仅是主观的判断。当然,只有两方面都做好的结果才会创造出统一完美的场所建筑。

对于第一条,起步区导则强烈关注城市公共利益,同时也强制要求“9+3”地块建筑设计师接受并遵照城市设计提出的现有秩序。基于对“场所建筑”的理解,起步区导则对建筑体量和4条主要街道进行了控制。如前所提及,建筑体量方面规定了每个地块内塔楼(每个地块有一栋塔楼和一组裙楼)的准确位置和高度,这样既形成了完全符合整体城市设计的天际线,又为每栋塔楼使用者带来了或观看海河或欣赏公园的良好景观视线(图3、图4);同时还规定了每个地块建筑首层的性质(图5),零售、金融、银行和其他商业等功能保证其为公共使用;规定了停车入口和辅助停车方位,保证了人车和谐的交通环境,这就是最真切的公共利益。实践中这些建筑形体控制内容都为建筑师完全遵守。基座设计、建筑立面形式、中庭设计都在导则中提出了几种参考,这同时也给建筑师提供了灵活发挥的空间。屋顶绿化则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没有得到实施。

上海陆家嘴金融区十几年的建设产生了很多优秀的建筑,但是建筑物普遍退道路红线距离太大,加之道路宽大,公共空间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尺度过大导致环境的不友好。所以于家堡金融区的城市设计要建立人性化、尺度宜人的公共空间系统,这也是于家堡建设的创新点之一。在街道设计方面,我们也要从界定街道的基座裙楼设计谈起。20~40米的裙楼高度(或称街墙高度)界定了公共空间、创造了区域特点;同时还规定了裙楼街墙的平面位置和连续感,平面位置方面要求裙楼外墙均位于退道路红线5米的建筑线上,连续感则要求临水街区和商业街区有90%(建筑水平长度之和/建筑线总长度)的连续街面,要求典型街区和联系南北公园的步行大道有70%的连续街面;从店面或建筑大厅延伸出来的顶棚不仅可以作为遮阳避雨的顶盖,还可以更好的定义人行道,它的高度规定在5~6米,这建立起行人尺度的屋檐线。以上这些都为建筑师较好的遵守(图6)。而裙楼建筑材料的混合运用能增加街道的活跃感,这则成为建筑师进行创造的地方。

对于第二条,要做出大家都认可的主观判断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于家堡起步区的建设搭建起这样一种机制:坚持邀请国内一流的建筑师甚至是大师④来做建筑设计,由编制导则的SOM公司做建筑方案初审,由滨海新区规划管理部门再审,最后由政府定夺。建筑大师们在导则的基础上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设计经验,建筑外形、中庭设计及材料运用都显得大方而有型。SOM公司作为整体的把控者更多的利用了他们在众多城市中心区设计的经验,从与导则吻合及整体协调的角度,提出了实质上的专业意见。规划局则进一步结合专业及地方管理规定做出判断,最后由政府行政主管领导把关,经典不复古,出新不出奇。经过几轮的调整,“9+3”地块建筑设计方案已确定下来。施工进度方面,6个写字楼地块已于2009年夏天率先动工,进行基坑工程和工程桩施工,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支护桩工程、完成止水帷幕、完成地铁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导墙及硬化道路。起步区一期“9+3”地块的176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将在3年内全部建设完成。诚然,每栋建筑都邀请大师来做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后续的设计,我们建议邀请国内设计大师替代SOM公司的角色做为评审团,同时我们也认为这是其他城市其他地区城市设计实施可以运用的方法。

能够概括出秩序的我们就遵守秩序(包括指标秩序和图解秩序),需要进行空间艺术主观判断的我们就邀请大师并由高水平城市设计师审查。到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起步区导则控制的要素大部分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当然这样的成功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9+3”地块作为整体开发建设,二是规划管理部门确实将起步区导则当做了项目审批的地方法定性操作手段。

2协调城市设计与现行规范不合处是其实施的难点

城市设计还提出了更人性化、具有远见和前瞻性的要求,在较小尺度开发地块内最小化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和建筑后退红线距离。这些内容与现行规划规范有所冲突,也为城市设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较大困难。

2.1道路转弯半径(图7)

较小的道路转弯半径缩短了行人过马路的距离,提供了一个连续的行走路线;增加了地块用地的使用率,有利于创造整体性强、连续性强的街道空间;保障了残障坡道的合理布局,这些都有利于人性化城市的形成。因此起步区导则中提出了路缘转弯半径6米,道路红线转弯半径5米的方案(起步区典型路宽为20米)。而在实施过程中,天津地方规划条例要求根据我国道路等级四级划分体系及机动车右转弯设计速度来确定转弯半径,一般都在15米以上。同时,建设单位也谈到虽然城市设计提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但对于新建区初期,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运输很难立马跟上,因此还是会以小汽车交通为主。这就使好的设计内容不能转变成可操控的实施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规划管理部门的协调能力,也就是只能依赖主要领导的意志。于家堡起步区建设中,经规划主管部门多方协商,初步确定道路转弯半径为10米左右。但对后续的建设工作,能否达到城市设计预想,我们比较忧虑。

2.2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图8)

较小的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有利于塑造连续感强的街墙,避免形成近郊区式的氛围;同时能增加用地有效率,有利于建筑的合理布局;还可以容纳更多的绿地、庭院和服务空间。因此起步区导则中提出了5米的建筑退线。而在天津地方规划条例中规定,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建筑不得占压红线、绿线,并要进行退让。有绿线的,退让绿线距离不得小于5米;无绿线的,退让红线距离不得小于8米。这也使人性的设计内容无法转变成可操控的实施手段,不得不依靠规划管理部门的协商能力,同时还受限于目前我国市政管网建设的落后程度。反观道路转弯半径,如果真的突破规范的一纸要求也还是能建设的,而较小的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在实施当初,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市政部门的不可能三字。原因是典型道路的20米宽度加上两侧的各5米宽度共计30米总宽,再减掉对于建筑基础的安全距离,所剩宽度空间不够安排全部的市政管线。这一条的实施要得力于滨海新区规划管理部门多次协调工作,最后的结果是将市政主要管线安排在滨河道路下的共同沟内,从而保证大部分地块只有5米的退线距离。说实施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即便这一次解决了问题,然而在后续的设计中,如果领导有变或管理者的关注重点及认识有变,则城市设计控制的这条要素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就会发生很大改变。

3通过对于家堡起步区城市设计实施的阐述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在实施城市设计之前,应该弄清楚城市设计应该控制的要素和能够控制的要素,就不会认为城市设计难于实施而受到架空。抛开城市设计与控规有重复的方面不论,在典型的建筑形态控制方面,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城市设计师不是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关乎城市公共空间界定、公共利益维护的要素就是我们实施城市设计时应该控制的,也是我们努力后能够控制的要素。而关乎城市建筑具体立面形式等主观设计,不应该成为城市设计实施时主要控制的要素,它们就应该交给有能力的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去做,再由高水平的原城市设计师审查,或由一流的建筑师评审团来审查,并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时,包含建筑体量等形体控制要素的城市设计导则完全应该被纳入城市规划管理法定手段中,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共同管理城市建设,这样,我们的城市才能既不失城市空间艺术特色又快速发展。

注释:

①2005~2006年,进行了国际方案征集,于家堡金融区行动规划设计;2007年底国际建协规划咨询公司进行竞赛;2008年,美国SOM公司芝加哥部与旧金山部参与城市设计国际咨询;2008年6月,政府明确设计公司。这几年间还召开了若干次国际工作研讨会议。

②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依然没有明确城市设计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③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包含京津城际以及于家堡枢纽站在内的共计35个地块,其中起步区一期工程包括“9+3”共12个地块项目,北至永太路,南至于荣道,西至郭庄子路,东至堡京路,占地面积约为26.3万平方米。“9+3”地块包括9栋甲级写字楼项目以及酒店、金融会议、服务中心3个配套楼宇,12个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共计17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27万平方米,地下4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38~244米。2009年12月26日上午,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一期工程“9+3”地块举行了开工仪式。

④起步区“9+3”地块的建筑师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周恺,台湾大元国际的姚仁喜,MAD建筑事务所的马岩松,都市实践合伙人王辉,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雷,中国科学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胡越,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齐欣。

参考文献:

[1]新都市主义协会.新都市主义[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孙施文,张美靓.城市设计实施评价初探―以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7(04).

[3]孙施文.城市中心与城市公共空间―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建设的规划评论[J].城市规划,2006(08).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带;城市新形象;城市生态功能性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 design)的进行。本文试图对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1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都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园林城市和城市设计目前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作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丁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

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2 构造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应该追求的根本目标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文明素质,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发展环境,积极创新发展模式,着力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工矿型城市改造提升、统筹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四大难题”,努力走好转型、统筹、和谐、创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倾力打造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宜居家园,卓有成效地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市容环境质量、城市品位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在科学规划、高点定位上下功夫。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为此,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体现规划的系统性、生态性、地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坚持以绿色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发掘城市人文资源,优化配置植物资源,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把现代文明、历史文脉、自然景观融于城市建设之中,大力构筑绿色屏障,建设绿色环境,弘扬绿色文化,让人民群众拥有绿茵遍地、繁花似锦的绿色空间,努力塑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新形象。

对于如何更好的创建园林城市,有以下几项可以注意。

2.1 显山、露水、透绿、现蓝打造精品工程。每年都有针对性地重点建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性的精品工程。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全部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多方案比选,力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得到专家和群众的认可。

2.2 做优透绿文章。通过拆墙透绿、显山透绿、拆房透绿,营造城市景观,延伸绿色空间,改善绿色视线。市政府大院、市环保局、市园林处率先响应将围墙拆除,使假山树木、亭台楼阁成为街头一景。

2.3 突显道路特色。在解决"黄土不露天"的同时,注重营造特色植物景观。提倡一路一树,一路一景。各公园在抓风景绿化的同时,注重以文立园,突出文化特色。这些积极举措,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公园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2.4 逐步提高城市生态功能性抓公共绿地建设,建设人文景观,弘扬历史文化。火车站广场、商贸文化广场、文化广场等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将园林绿化与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结合,让市民在休闲之余,体会能源城丰厚的文化底蕴。

2.5 依路植绿、傍河建林,建设城市绿带。结合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水环境整治等项目,投资建成的淮河圈堤游园,成为集防护、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

2.6 丰富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塑造城市新形象。合徐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建设过程中坚持文化建绿,创造出一定品位,依托城郊自然环境形成"先见绿色后见城"'的绿化氛围。

2.7 开展创建园林式小区、园林式单位活动,全面绿化能源。并结合单位技改项目建设和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追求绿化质量和艺术水平上下功夫,做好新建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工作,相继建成了一批园林式的单位和居住小区。目前省级园林式单位、小区共51个,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148个。

2.8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严格保护城市古典园林、古树名木、风景名胜区和重点公园,形成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园林特色。五是善于学习现代绿化观念和方法,掌握现代绿化设计特点,引进好的植物花色品种,讲究园林艺术造型,体现出大背景、大色块、立体感、通透性。使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现代都市风光融为一体,体现出独特休闲娱乐的园林魁力。

2.9 宜人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此,在创建中,我市处处体现了"先功能、后景观"的人本思想。拆屋建绿,拆墙透绿,还市民绿色空间,变单位资源为社会资源,让树林、草坪走进市民的视野。同时,在实施城市主干道绿化工程过程中,改造步行系统,并设置了盲人和残疾人通道,于细微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市边缘空间;城市文脉;公共空间;空间美学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3-0076-02

1、城市边缘空间概念辨析

城市边缘空间如何界定是本文的起点。“边缘”在辞海中解释为延边的部分,靠近界限的区域。“边缘”与“边界”不同在于边界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界限,而边缘则更关注靠近边界的区域,而不单单是一条界限。城市边缘即指靠近城市主要城区的外缘地带,是城市联系乡村的过渡区域。城市边缘也不同于城市,城市指城市主城区之外的区域,城市是相对城市内部而言的,而城市边缘是介于城市与城市内部之间的部分,两者的属性在城市边缘都有所映射和传递。

对于城市边缘空间的理解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各个学派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述。奎恩(Queen)和托马斯(Thomas)将城市及其地区称为大都市区,并将这种地域结构分解为内城区、城市边缘地区和城市腹地三个部分,率先进行了城市边缘地区的研究。

社会学家R.J.普里沃在1 968年为城市边缘区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城市边缘区是一种在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地带,它位于连片建成区和郊区以及具有几乎完全没有非农业住宅、非农业占地和非农业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的土地利用转换地区。

加仑・尼克(Gallent Nick)提出城市建成区外在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游憩/发展机会等方面具独特性的多功能城乡转换交接地域。

我国学者武进认为城市边缘空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它是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土地利用发生急剧转化的地带。

综上所述,城市边缘空间是城市主城区,在土地利用、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环境效益等方面发生转变的过渡地带,兼具城市与乡村的基本特征。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核心区的影响力在不断放大,城市集聚力在逐步加强,在城市形成了依附于城市的“缘地带”,它既是城市发展的边界,又是城市进一步扩张的发酵地。

2、城市设计视角的特点

城市设计视角有哪些特征是本文需要解释的第二个问题。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2.1 人文性

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设计人们可以感知的城市空间,人们脑海里形成的空间意象、使用感知、情感变化是评判城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城市设计的人文性首先要关注城市文脉,尊重和了解城市的历史,将传统文化作为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可识别空间的重要元素;其次要关注空间使用者的行为与心理感受,尊重当地人原有的生活方式,赋予空间更多的场所内涵,做到空间多样化、功能多元化。设计传承文化,塑造充满人文气息的情感空间。

2.2 空间性

城市设计的设计对象是城市空间,通过空间的设计来实现对城市方方面面的改善,因此城市设计的落脚点是空间。凯文林奇(KevinLynch)把城市空间的“意象”看作由“路径、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五种元素构成,企图以此揭示城市空间的本质。空间类型的归纳总结的目的是为了阐述某类空间的在城市中的意义,告诉人们哪一种空间是积极地、舒适的,同时揭示空间改进的方法。所以城市设计关注城市空间的形态、肌理和组织方式。

2.3 艺术性

城市设计以视觉秩序为媒界、以城市美学为原则,以空间设计为手段,以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风貌为目标。城市设计的艺术性表现在将城市的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的结合上,一方面保留城市天然质朴的本色,尊重城市肌理、地形地貌、生态本底的原有生长规律;另一方面通过人工的方法对城市空间要素进行改造,使其符合特定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设计结合自然,两者的相互结合形成了艺术化的理想空间。

3、城市设计视角F城市边缘空间的基本特征

3.1 文化的多样性

城市边缘空间通常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地缘文化相互交汇,多种文化并集的区域。距离城市越近,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占据主导,反之乡村文化和本土文化占据主导。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之间的趋同性逐渐显现,传统文化与城市特色在逐渐消退,而城市边缘空间由于受到文化冲击相对较小,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得以保存,因此文化多样性成为了城市边缘空间的重要特征。

3.2 空间的过渡性

城市边缘空间通常是集中的城市空间向分散的郊野空间过渡、高强度开发向低强度开发过渡、紧凑的城市景观向舒缓的田园景观过渡的区域。这种空间上的转变使得城市边缘空间具备了形态上和景观上的独特性。人们乐于把去城市边缘的行为看作陶冶心情、增添乐趣的一种方式。同时由于地价便宜,产业园区、居住新城、大学校园、新农村等一系列开发项目选择落户城市边缘,又影响着边缘空间的形态变化。

3.3 艺术的包容性

城市边缘空间是城市中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区域。城市边缘的门户、街道、村镇、郊野公园、历史遗迹体现了人们对于城市美学的理解,同时随着审美标准、意识形态和技术手段的转变,这些人造痕迹也随之变化;而自然要素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要少得多,城市边缘的河流、山地、林场、田园是城市对于自然的敬畏与依赖。当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谐拼贴在一起时,就体现了城市边缘空间的艺术包容。

4、我国城市边缘空间的现状窘境

4.1 文脉的缺失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边缘空间缺乏对传统文脉与地缘文脉的保护,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城市文脉的保护意识。崇尚推倒重来,城市内部的大拆大建之风延续到城市边缘,能够体现城市文脉的街道、村镇让步于凶猛的城市扩张,城市文脉的痕迹被无情地冲击,同时在城市边缘空间更新与扩张的过程中,由于决策者与设计师很少站在历史的角度展望城市发展,“快餐”式的作品比比皆是,城市的文化内涵被淡化,结果出现“干城一面”的结局。第二,缺乏制度保障,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下,关注的重点是“规划区”或者“主城区”内部的保护,如历史街区、城市“四线”的划定等等,然而城市边缘空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城市边缘的特色景观、特色风貌没有准确界定和适当的保护措施。

4.2 空间的无序

我国城市边缘空间往往呈现空间的碎片化,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表现在:第一,用地不够集约,城市边缘空间的用地权属相对复杂,国有土地与村镇集体土地相互混杂,这对项目的落位以及用地的成片开发带来困难,可以看到很多用地既不是农田,又不是建设用地,呈现出的状态就是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用地既浪费又无序;第二,城市发展的盲目性,城市边缘空间属于城市发展的敏感区,由于用地相对充裕、建设条件相对简单、建设要求相对宽泛,往往出现“发力过猛”的现象,城市边缘建成了中心区,边缘地区应有的质朴和韵味缺失了。

4.3 景观的乏味

我国城市边缘空间的景观塑造相对滞后,有些地区甚至空白。城市对于景观的有限投入多释放在城市内部,如气派的城市广场、整齐的城市街景,而城市边缘地区的景观往往被无视,殊不知城市边缘空间才是认识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边缘地区景观乏味除了投入少外,另一个原因在于思路的偏差,多数城市重人造景观、轻自然景观重建设高标准,轻地方特色。几乎每个城市入口都有一处“马踏飞燕”雕塑;寂静的田园风光里充斥了各种楼盘开发;道路景观、街道小品让人感觉似曾相识,枯燥乏味的景观风貌大大降低了城市的品质。

5、改善城市边缘空间的城市设计思考

5.1 延续边缘空间的场所文脉

这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种是历史的文脉;另一种是空间的场所。边缘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阶段产物,应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尊重传统的生活场景。在城市边缘空间塑造中,延续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新的建设内容应从传统文脉中汲取营养,使新老城市环境协调共生,有意识地保留城市边缘空间的乡土特色,使其更富有地方特色。

另外,应赋予边缘空间更多的功能,增强空间的场所感,与城市内部功能形成互补,扩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丰富其心理体验。城市边缘空间相比城市中心生活节奏慢、绿化景观好、乡土气息浓,因此考虑将更多的养生度假功能、休闲游憩功能、景观展示功能、生态种植功能布置在城市边缘空间,增强边缘地区的吸引力。

5.2 构建内外渗透的开敞空间

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中除建筑之外的空间,包括自然空间和人为空间,担负着城市多样的生活活动、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功能。

城市边缘空间是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部分,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因此城市边缘空间内的自然生态要素应严格保护,对山体、河道、植被、特色农田划定保护范围,避免因城市建设而带来的生态破坏。另外,城市边缘的生态开敞空间应与城市内部的开敞空间建立联系,通过带状绿地、自然河道形成内外渗透的开敞空间系统。

5.3 具备弹性发展的设计思维

由于边缘空间具有过渡性和阶段性特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先的边缘地区会向外扩张,演变成为城市内部的组成部分。在空间设计中要对这种空间演变有足够的预判,明确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适应城市的快速扩张。

城市边缘潜在的发展区域应具备快速新城代谢的可能,对未来增加开发规模和建设强度留出余地,使城市每个新的生长区域在各个阶段都相对完整,具备功能完整、配套齐全、空间有序、风貌统一的特征。

5.4 引导城市有序生长的活力单元

与城市边缘空间内向型空间演变对应的是城市产生一系列活力单元形成外向型的发展动力。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开发项目越来越青睐城市的边缘地区,如产业园区、大学城、居住新城、文化创意基地等等。这些项目有效的规范和梳理了城市边缘用地,促进了城市边缘空间的健康发展。

在选择和安排这些活力单元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活力单元与城市周边已建设施相互衔接,活力单元不应游离于城市之外,而应视为城市新的组成部分,城市内外做到功能互补、交通便捷。另一方面活力单元应具备一定的自给能力,配套适当的生活服务设施,尽量做到职住平衡。

5.5 体现地区特色的形象界面

城市边缘的空间界面由自然界面和人工界面构成,通过两者的组合和变换可以很好地展现城市的自然美与人工美。

一方面在二维平面构成上,城市边缘应尽量打破整齐划一的建筑界面,结合地形变化、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形成凹凸有致的边缘空间韵律变化,将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有机的融合,形成丰富的视觉变化和心理体验。

另一方面在三维立体的天际轮廓线组织上,将建筑物、构筑物、自然风貌有机综合。城市建设密集区域,应突出建筑轮廓,合理布置高层建筑,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轮廓线;生态控制区域,应强化山脊线和山体绿化,建筑仅起点缀作用。合理协调人工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处理城市近景与远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