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减排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专科院校 品牌建设 招生压力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21-02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高考人数连续四年下降,与高考人数下降相对应的是我国数量众多的专科院校的招生需求,二者之间的矛盾给众多专科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招生压力,一些民办的专科院校已经因为无法招到学生而关门。在专科院校招生大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专科院校日益重视的问题。

一、专科院校加强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专科院校加强品牌建设不仅仅是应对外部专科院校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强化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具体来讲,专科院校品牌建设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知道这个专科院校,才有可能选择这个学校,如果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校,何谈选择这个学校?对于专科院校而言,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让学校能够被更多的学生所获悉。目前在专科院校招生录取这一方面,由于全国生源逐年大幅减少,使得学生具有很大的选择权,那么品牌知名度高、口碑好的专科院校就成为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首要目标,所以说专科院校品牌建设程度和本校录取考生的质量、数量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品牌建设对于提升专科院校的竞争力也具有促进作用。品牌建设涉及到院校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模式、专业建设等,通过品牌建设来将学校日常运作中的各个方面加以强化,全面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增强学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品牌建设是专科院校发展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突破口。

(三)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学校的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依赖于品牌,如果说校园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甚至超越,那么办学品牌却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被超越。对于专科院校而言,其不但需要面临其他专科院校的竞争,还要受到国内外本科教育的冲击,同时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部分本科院校还同时招收大专层次的学生,对于普通专科院校招生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专科院校的生源大量短缺,质量也随之下降。专科院校要想在如此残酷的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与持续发展的空间,就必须要在品牌建设方面花大力气,使得办学品牌成为其与本科院校(这里的本科主要指三本院校和部分二本院校)展开生源竞争的有力武器。这样,建设品牌、宣传品牌、让社会认可品牌这三个方面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便具有了重大意义。

二、专科院校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专科院校而言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同时越来越多的专科院校也正在不同程度的开展品牌建设,但是由于各个高校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领导的思路也不同,所以在这一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问题,走上弯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建设

对于专科院校而言,品牌是学校各方面综合实力的一个外在反映,是学生、家长对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主观评价。品牌的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物质建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对不是全部。目前一些专科院校在品牌建设中过于重视物质层面的内容,认为只要建立了富丽堂皇的教学大楼,配备奢华舒适的学生宿舍就是品牌建设的一种成功。不可否认,物质层面的东西更容易反映给人直观影响,但是仅仅有物质层面的建设还是不够的,软件层面的因素,如学风、师资、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等在品牌美誉度以及知名度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东西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是专科院校的“魂”,只重其“形”、不重其“魂”的做法只能说是舍本逐末,昙花一现,完全不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品牌建设沦为品牌宣传

一些专科院校认为品牌建设就是品牌宣传,因此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来宣传学校。虽然这能够大大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潜在学生知道学校,但是品牌知名度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品牌美誉度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校品牌没有好的社会影响力,在学生中没有良好的口碑,那么过度的宣传只能适得其反,引起考生和家长的反感。专科院校品牌建设中固然要注意品牌的宣传,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一个“度”。古人云“过犹不及”,不分场合、不看时间的宣传,往往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实感觉,反而对院校品牌建设不利。

(三)品牌建设缺少特点

独特性是品牌的灵魂所在,品牌本身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区分,即将自己与别的学校区分开来,对于专科院校而言,办学品牌没有特点也就意味着该学校不能将自己和别的学校进行有效区分,最后“泯然众人”,达不到品牌建设的效果。目前很多专科院校在品牌建设中找不准自身定位,不能发掘出本校的特色,有一种有力不知往何处使的感觉,很难摸准学生心理,吸引学生眼球,因此虽然下大力气进行品牌建设但效果不佳。

三、专科院校品牌建设的建议

想要有效的推进品牌建设,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建设效率,使得品牌建设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效解决专科院校品牌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品牌建设的内涵

品牌建设不仅仅涉及到硬件层面的内容,同时还涉及到软件层面的内容,专科院校在品牌建设中应统筹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要有所侧重,更要重视软件层面的建设,如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特色专业、校园文化等,因为这些方面的建设难度高、周期长、见效慢,但是其对于学校品牌的贡献却是很大的,所以需要学校多花时间和精力、注意相关政策的连续性,不能因为短期不见效就半途而废,循序渐进才能取得好成果。

(二)突出学校的特色与优势

品牌建设中如果能够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之上发掘出一些独具特色的亮点,那么对于学校的品牌建设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专科院校在品牌建设中应注意打造特色专业、优势学科、以及良好的就业渠道、较高的专升本比例等,并将这些优势及时宣传给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其更在意的是通过大专几年的学习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能得到更好的深造机会,而学校在专业优势和就业优势方面的强化就能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预期,让学生对学校有更多的认可,最终使其主动选择学校。

(三)品牌建设应做到以生为本

在专科院校的品牌建设中,学校应该适当转换视角,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在品牌建设各方面工作中应适当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这些意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这样的品牌建设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共鸣,才能够让学生对学校品牌有更强烈的认同感,才能够在学生的口口相传中实现学校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毕竟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如果品牌建设始终只围绕着学校本身,而不注重学生,那么这种品牌建设方式必定难以持久。

总之,在招生越来越困难的今天,专科院校开展品牌建设是大势所趋,专科院校的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参考学生需求,从多方面开展品牌建设,从而保证专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馨.高职高专院校品牌建设初探[J].价值工程,2012

(5).

[2]姚琢.品牌建设,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J].广东教育,2009(2).

[3]洪明.谈学校品牌建设中的品牌定位策略[J].中国教师2009(3).

篇2

关键词:开征碳税;节能减排;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碳税有利于推动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通过增加能源的使用成本以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所以开征碳税是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和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之一。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碳税的相关概念。碳税就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更具体地看,碳税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汽油和柴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

(二)碳税的相关理论

1、庇古税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接受了外部性理论,他认为要使环境外部成本内在化,需要政府采取税收或者补贴的形式来对市场进行干预。政府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收税,以税收形式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将污染的成本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这种税又被称之为“庇古税”。

2、污染者付费原则(PPP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污染者的环境责任问题,即环境外部成本该由谁来负担。污染者付费,就是由污染者承担因其污染所引起的损失,即污染费用。这种观念形成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OECD委员会在1972年将“污染者付费原则”作为欧洲污染预防与控制的一个主要的经济原则,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被一些国家确定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国外碳税实践概况

碳税作为一种新型的税种虽然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它已经成为研究者和国际组织极力推崇的一种减排措施,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碳税制度。碳税最早于1990年由芬兰开征,目前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瑞典等国家已经相继开征了碳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在酝酿针对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税收制度。

1990年芬兰在全球率先设立了碳税,并将此税的收入用以降低该国所得税与劳务税税率,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碳税征收范围为所有矿物燃料,根据燃料的含碳量计税。开始时,税率较低,随后几年逐渐增加,当时的目标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末将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为零。在1994年,芬兰提高了能源税税率。根据估计,在1990~1998年间,芬兰因为碳税而有效抑制约7%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挪威在1991年开始对家庭征收碳税,同时也对部分企业征收碳税,其目的是将200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定在1988年的水平上。在1998年开始的税制改革中,挪威的小党派人士提议应该扩大碳税的征收范围,将所有的企业都纳入碳税的征收范围,并且所有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税率不得低于13欧元/吨。但考虑到碳税会削弱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挪威政府决定把碳税的收益返还给企业,一部分收入奖励那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企业,另一部分收入用于奖励那些对于解决就业有贡献的企业和弥补个税。挪威政府估计,如果没有采用碳税,今日挪威的排放量将会比1990年增长15%~20%。挪威的碳税使一些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1%,家庭机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3%。

1992年7月,欧洲委员会颁布一个指令,建议在欧盟引进碳税。其税率水平的设计以每桶油3美元的标准控制,其他种类的能源进行相应的换算。按照规定,该税的总体税负按每年每桶标准油提高1美元,从1993年的每桶标准油3美元逐年提高到2000年的每桶10美元。该建议允许成员国采用比这更高的税率。另外,该建议中明确规定成员国应该用从该税取得的收入来减少其他的税收,而不是增加支出。欧盟各成员国在该指令下都按照各自的情况实施了不同的碳税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欧盟1990~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3.5%。

总体来看,碳税的征税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考虑,对一些行业给予豁免或特殊优惠。在税收的用途上,大部分国家将碳税的收入用于一般公共财政,如消减个人与公司所得税,促进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促进就业与长期经济发展。

三、我国开征碳税的必要性

(一)开征碳税是减缓国内外压力的需要。受能源分布的约束,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长很快。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研究结果,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92位。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也采取了相关的政策措施。碳税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政策手段和保护环境的有效经济措施,应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开征碳税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二)开征碳税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特别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之一。节能减排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开征碳税能够推动化石燃料和其他高耗能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此类产品的消费量下降,最终起到抑制化石能源消费的目的,进而还能达到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减少其他污染物排放的目的。因此,开征适度的碳税,有利于加重这些高耗能企业和高污染企业的负担,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同时,征收碳税有利于鼓励和刺激企业探索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加快淘汰耗能高、排放高的落后工艺,研究和使用碳回收技术等节能减排技术,结果必然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三)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从发达国家来看,各国普遍建立了以硫税、氮税、燃油税、碳税等环境税税种为核心的环境税制或绿色税制。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等等,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环境治理的效果也不理想。开征碳税,可以设立直接针对碳排放征收的税种,增强税收对于二氧化碳减排的调控力度。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环境税制的完善,碳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或者作为环境税的一个税目,配合其他环境税的开征,可以弥补环境税的缺位,构建起环境税制的框架,加大税制的绿化程度。

(四)开征碳税是应对“碳关税”贸易大棒的需要。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之前,美国最新《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众议院版本)中提出,在2012年后,如果进口产品产地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美国同行业的排放量,则总统有权对这些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有关专家担心:美国“碳贸易保护主义”和“碳贸易歧视主义”正在发展,“碳关税”或将成为其打击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一项工具。而中国开征碳税,可通过WTO禁止双重征税原则阻断美国意图。“反正出口受影响了,宁可我们自己收税,这个税还可以在国内补贴我们的企业进行减排。”

四、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

(一)政策上的可行性。开征符合中国国情的碳税不仅符合我国目前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也符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的制定有效政策机制的要求,是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的规定,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和有利于掌握未来谈判的主动权。

(二)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硫税、废水税等环境税相比,碳税有计量简单、操作容易、便于检测的特点。碳税的税基是碳的排放量,各种能源的含碳量是固定的,所以其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也是确定的,再考虑减排技术和回收利用等措施计量真实的碳排放量,所以碳税计量相对简单,对税务人员来说操作相对容易,也不需要复杂的检测。同时,其他国家的碳税实践为我国碳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包括合理设计碳税的税负水平,充分发挥碳税的调节功能,并规避其对低收入群体和高耗能产业的冲击等。

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看,宏观经济过热或下滑都不适合开征碳税,在经济过热时开征碳税推动物价的上涨,在经济下滑时开征碳税会导致经济难以复苏。从国际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出口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如果国际经济环境不佳,造成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基于上述同样的道理,也会影响到碳税的开征。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呈现出下滑的趋势,这都构成了开征碳税的相关障碍,导致碳税开征时间的延迟。

开征碳税必然会加大企业和个人纳税人的负担,尽管目前我国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使得碳税的开征相对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但是,过高的税负水平必然会导致受影响较重的纳税人的抵制情绪,产生较大的社会阻力。因此,碳税的开征初期有必要设计较低的税负水平,并设计对受影响较大的纳税人的相关税收返还和补贴等优惠政策,以减弱碳税推行的阻力。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0.

[2]何建坤,柴麒敏.关于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的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毛显强,杨岚.瑞典环境税――政策效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6.1.

[4]张克中,杨福来.碳税的国际实践与启示[J].税务研究,2009.4.

篇3

【关键词】 碳税;开征必要性;税制要素;路径

一、我国碳税政策现状

碳税的开征与全球低碳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进行再工业化建设。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以新能源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为基础,是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低碳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碳税政策的激励和支撑。欧盟作为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先行者,已经有多个成员国家开征了碳税。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法国都开征了碳税。碳税开征以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为征税对象,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税收支撑。当前我国还没有开征碳税,也没有征收性质相似的税类。碳税是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类。国际上相似的税种,有气候变化税、能源调节税。我国开征的能源调节类税收是燃油消费税、资源税。燃油消费税是针对成品油开征的税收,资源税是针对开采的矿产品征收的税类,这两类税种对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我国还没有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收。碳税的缺失,造成对高耗能产业的约束力不强,不能有效的控制国内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税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尚未在实际中得以显现。我国对碳税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发挥其实际效果。

二、我国碳税征收的必要性

1、开征碳税有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自愿国家。在已有的国际公约当中,只规定了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具有减排的义务。但是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在未来也会成为温室气体的义务减排国家。尽管我国还不用承担碳减排的义务,但是我国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进行碳减排,并达到一定目标。我国政府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排放的基准线上,大约减少一半。这个目标比较艰巨,要顺利完成,应当以碳税为支撑。实现碳减排目标,不仅为了兑现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实现我国自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的目标。只有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缓解我国当前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开征碳税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发展

碳税的开征有助于更好的促进低碳产业发展,顺利实现我国产业整体转型。低碳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为基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新能源产业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风能发电产业、生物质能开发产业等。新材料产业与新能源产业息息相关,新能源产业离不开新材料产业的支撑。新能源材料产业,包括光伏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碳税的开征,有利于低碳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为低碳产业提供良好生存环境。要淘汰我国产业的落后产能,促进高排放、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各种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的激励。税收政策能够起到强制性作用,对能源类产业升级发展非常重要。碳税的开征,有利于我国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从粗放型产业模式走向集约型模式。碳税是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碳税税制要素的设置

碳税开征涉及到设置税制基本要素,包括计税依据、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税收归宿、税收使用、税收优惠等。

一是计税依据的确定。国际上一般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碳税的征税对象。欧盟已经开征的碳税,计算二氧化碳的估计排放量。由于化石燃料及其二氧化碳排放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可以通过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使用数额的计算,确定其二氧化碳排放数量。二氧化碳的现实排放量较难测量,可以通过间接计算的方式来确定,这种方式在实际中较为可行。

二是确定碳税的纳税人范围。碳税征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所以在征收碳税之初,应当将碳税的范围限定在第二产业内部,不应当扩大到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低碳产业集中在第二产业,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企业集中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应当将第二产业纳入纳税人范围。

三是碳税的纳税范围。碳税的纳税范围规定的比较具体,可以确定为企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化石燃料是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碳税的现实征税对象。

四是碳税税率的确定。碳税税率的确定和碳税计税依据息息相关。碳税的计税依据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所以碳税可以采用从量计征的办法,使用定额税率来确定碳税的税额。碳税税率的确定应当考虑到差异化原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二氧化碳的数量不同,税收数额也应当不同。化石燃料被征收的税种有所不同,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也不同,在设计碳税税率的时候,应当有所考虑。借鉴国际碳税税率的设计,我国碳税的税率在开征之初,实行从轻征收原则。碳税税率应当控制在5元/吨CO2到10元/吨CO2之间。碳税征收之后,根据征税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再适时调整碳税税率,可以提高,也可以降低。碳税征收数额为化石燃料的CO2排放量和碳税税率的乘积。

五是税收归宿的确定。一个税种的税收归宿,是此税开征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税属于流动性强,且分布不均匀的税种。碳税具备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起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鉴于碳税具备的这些特点,应当将碳税划分为中央税,来突出碳税的宏观调控作用。中央财政应发挥碳税的收入调节作用,用以支撑地方低碳产业发展。

六是碳税使用范围。征收碳税的欧盟成员国家,大都将碳税纳入一般的财政预算管理当中。我国也应当在征收碳税之后,将碳税纳入一般财政预算管理,和其他税种一道进行统一管理。碳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税收范畴,还应当考虑碳税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关系,将碳税收入作为支撑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可以将碳税收入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财政补贴,以激励低碳技术的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可以将碳税收入用于新兴低碳产业的税收优惠。只有将碳税收入和低碳产业相联系,才能发挥碳税的广泛作用。

七是税收优惠的设定。碳税能够激励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碳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应当有针对性的设定税收优惠,使高碳企业可以顺利转型。我国现有能源类企业是需要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向新能源、清洁能源类低碳企业发展是其转型升级的目标。我国需要改变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发展。对于现有能源类企业转型升级成本较高的,应当给以碳税优惠鼓励,减免一定程度的碳税。对于处于成长阶段的低碳新能源类企业,也应当设置碳税税额优惠政策,以激励低碳能源类企业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思德纳.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崔军.关于我国开征碳税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

篇4

关键词: 碳金融 碳金融体系

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工业化生产和人口激增,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多,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碳排放问题成为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碳排放量有很大差异。总的说来,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远超发展中国家。随着一系列国际气候变化政策的出台,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碳排放量受到限制。碳排放量超标国家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碳排放权,于是碳交易逐渐发展起来。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融通,碳交易也是如此。在低碳经济和碳交易背景下,碳金融就应运而生。

一、碳金融的内涵

简单的说,碳金融是关于碳交易活动的资金融通,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与低碳经济相适应。又称“碳融资”或“碳物质的买卖”。碳金融的市场交易机制主要是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两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主要是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

发展中国家现在还没有受到国际社会关于具体的碳减排量的限制和规定的碳减排义务。但是,国际社会要求发展中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越来越高,发展中国家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关注全球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意味着中国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国市场有望成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市场。

在低碳浪潮下,低碳经济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碳金融成为金融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当今社会是一个速度制胜的社会,谁能把握时间、掌握速度,谁就能拥有主动权。中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碳金融业务,争取主动权。

二、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背景分析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离不开大环境的推动,碳金融市场也是如此。作为新兴的金融市场,碳交易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主要表现为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交易额的迅速增加。(图1)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全球碳交易额为108.64亿美元,2006年达到312.35亿美元,翻了将近三番;2007年为630..07亿美元,又比2006年翻了一番;2008年为1263.4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26 .6%。全球碳交易量2005年为7 .1亿吨,到2008年上升到48.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89.2%。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将达到19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而碳排放额度也将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了为各国极大的交易空间和市场机会,但是从中国目前的碳交易情况来看,形势却不容乐观。

当前中国的碳金融业务还局限于绿色信贷业务,而且绿色信贷业务在在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仍然比较小。这与中国拥有的碳资源状况很不相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很多发达国家都想与中国进行碳交易,但是中国国内碳金融建设非常滞后,甚至不及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这就影响到了国内外碳金融的合作与交流。中国的碳金融交易主要集中于具体项目(CDM)上,规模小、种类少、层次低、缺乏有效管理和规范指导,类似于“农贸市场”。根据商业银行统计年报,近几年银行对低碳经济的信贷支持虽然增长了60%-70%,但是信贷支持总额仅为1000亿元,占总信贷额的比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以兴业银行为例,2008年兴业银行承诺采用“赤道原则”,成为我国首家赤道银行。但其在“赤道原则”范围内开展的业务却很少,而且也仅限于绿色信贷方面。

根据我国公开的项目信息统计,截止到201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的CDM项目总计2411个(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涉及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余热利用、焦炉煤气发电、炼焦余热发电、燃料替换、甲烷回收利用、分解温室气体、再造林等诸多项目。但总的说来,我国的碳交易制度仍不健全、碳交易场所仍不规范,碳交易平台仍不成熟,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缺乏金融创新。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环保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碳减排需求也在日益扩大,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碳排放权的经济价值。有人将碳金融和碳交易比作人的两条腿,两条腿只有相互匹配才能走的稳健。碳金融和碳交易也是如此。没有碳交易就没有碳金融,没有碳金融,碳交易也将失去支撑。国外碳金融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中国碳金融市场却刚刚起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给中国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三、中国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碳金融交易市场出现一种自相矛盾的局面。一方面,中国可以提供巨大的碳减排额。据估计,中国每年可提供1.5亿-2.25亿吨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折换成美元的话,这意味着每年高达22.5亿美元的碳减排交易额。这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我们可以将之与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碳交易的情况比较一下。2003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开始在美国推出碳交易,2004年交易量仅220万吨,2008年交易量达到1.1亿吨,5年内交易量增加了50倍。而中国拥有至少1.5亿吨的二氧化碳核定减排额度,供给充足。另一方面,中国碳减排市场刚刚起步,发展很缓慢,主要表现为碳金融发展很不充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碳减排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CDM项目供应方。面临强大的市场需求,中国需要迅速行动,出台政策、引导舆论、加强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条件,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一)从碳金融的需求方角度来看

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欧洲国家已连续三年成为CDM和JI市场的主要购买者,购买份额超过了80%,以2008年为例(图2)。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欧洲国家仍然大量购买原始核证减排量。这样做一方面是未雨绸缪,满足今后对碳减排量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从这种市场交易中可以获得经济利益,2009年歌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欧盟承诺2012年以后将采取更高的减排标准。同时,美国虽然一直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但在气候环境变化和国际社会压力下,美国也在考虑制定全面的气候政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根据目前的《清洁能源和安全议案》(Waxman-Markey Draft Bill)的设想,美国在2020年的目标排放水平为1990年排放量的96%,相当于削减4%;2030年的目标排放水平为1990年排放量的68%,相当于削减32%;2050年的目标排放水平为1990年排放量的20%,相当与削减80%,并以此为基础设定排放配额,加以分配和交易。届时,全球碳金融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

这将共同为发展中国家的碳供应提供机会。正如Karan Capoor (2009)所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促使国际社会在如何减缓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形成新的思路。”Karan Capoor指出2010-2020年全球每年对CO2的需求将达到5.6亿吨,远超过去对CO2需求最高的一年的0.8亿吨。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目前正在努力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建立一个公开透明、运转良好、规则简化的监管体系(Philippe.Ambrosi,2009)。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总裁Kathy Sierra说:“应对气候危机,一个深入的、全球性的碳市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重大好处。”

(二)从碳金融供给方的角度来看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最主要的卖家。2002-2008年间,中国对CDM的供应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6%左右。2008年在原始CDM市场中国提供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84%(图3)。2009年3月,中国CDM项目增加到1730个,比2008年1月增加了800个,其中大部分是风能和核能项目,超临界燃煤等少数项目也开始出现。目前,全球CDM项目已经超过4500个,涉及80多个国家,而且随着撒哈拉以南国家的加入,CDM项目数量与日俱增。CDM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活跃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

通过供需双方的对比可以看出全球市场对于碳金融交易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碳交易量每年都在攀升,而中国又是碳交易市场的最大供应者,占据了五分之四的市场份额,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因此,随着世界各国对清洁发展机制的重视,依托CDM的“碳金融”业务在中国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商机。在发展碳金融的过程中,中国应争取碳交易的定价权和主动权,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因此开展碳金融业务显得必要而迫切。

四、中国科学构建碳金融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碳金融发展战略

碳金融发展战略与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可分割。构建碳金融体系涉及到证券、银行、税收、法律、信贷等很多行业,需要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司法部门的通力合作。相关部门要提供配套服务,把构建碳金融体系当做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来做。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一个碳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为碳金融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这个框架体系要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碳金融的发展中来,调动企业加入CDM项目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投融资机制,为碳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推进碳金融的深化。

(二)构建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

所谓多层次指的是碳金融交易主体多元化和碳金融交易工具的多样化。中国碳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发展缓慢且没有经验,应该积极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中国在应积极引进碳交易机制,探索碳交易制度,在碳金融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资金多元化的方式,加大碳期货、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国银行业要积极进行碳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支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项目的实施,抓住机遇,将发展碳金融纳入其宗旨和目标体系中,通过市场化和商业化模式运作开拓碳金融市场,为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金融机构要不断扩大碳金融市场规模,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拓展碳金融参与主体,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体系。

(三)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碳金融资源丰富、市场巨大,但是碳金融交易工具种类少,碳交易制度、碳金融制度和碳金融平台不成熟。加强碳金融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构建碳金融交易平台,统一交易市场。应构建国际性的交易平台,比如环境交易所、能源交易所等,为碳交易的双方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碳交易平台不只是方便国家之间的碳交易,而且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碳金融交易中争取主动权和定价权。

其次,加强碳金融交易工具的创新。中国要借鉴国际经验,着手设立中国CDM基金,要加快开发支持碳金融发展的各类衍生工具,尝试开发碳期货、碳基金、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等各种碳金融衍生产品。

(四)完善碳金融的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

新鲜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严格监管以保证其方向的正确性。碳金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能放任自流,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加强和完善碳金融监管。目前我国关于碳金融的法律、法规基本还是空白,不能有效保护碳金融参与主体的合法权利、明确其义务、规范其行为,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中国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碳金融市场的规范化运营。另外,市场经济是自发运行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要针对碳金融业务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把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国际合作

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发展低碳经济,构建碳金融体系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共同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加强低碳金融领域的监管与合作,通过国际协商和谈判来解决争端,适时制定新的碳减排协议,共同为碳金融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邹亚生.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之路[J].中国金融.2010(4)

[2] 徐建凤.中国银行业试水碳金融 绿色信贷呼唤政策支持[J].能源.2009(5)

[3] 苑德军.发展碳金融对我国经济转型意义重大.上海证券报.2009-10-19

[4]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分析[[EB/OL].中研网.2009-7-29

[5] 王元龙.把碳金融培养成中国金融业新增长点[[EB/OL].搜狐财经.2009-12-30

篇5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审计模式 研究

本文分别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问题的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做了以下研究。

1.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据预测,中国在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在节能减排问题上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提倡节能减排,避免走很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

2.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低碳经济模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组织的广泛关注和青睐,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我国承担国际义务, 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战略举措。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理念,指明了新的审计方向与重点;将低碳经济引入环境审计工作,是推动环境审计与时俱进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能源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狭义上讲,低碳经济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通过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排技术创新等,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广义上说,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将导致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4. 环境审计的定义及内涵

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定义框架,政府环境审计被界定为“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和(或)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签证等工作”。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环境审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了环境审计的本质目标和具体目标;二是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包含鉴证评价与管理建议,环境审计首先要对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资源与环境保护提出管理建议,有效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作用。

从审计目标来看,环境审计实际分为狭义的环境审计和广义的环境审计,前者侧重于资源环境合规性审计(如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等)与环境财务审计(如排污费的征集与使用情况等),后者侧重于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能够有效地将经济与环境联系起来,用以衡量环境对经济的贡献以及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并向决策者提出建议。

5. 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必要性

在环境审计中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保证了审计工作符合环保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审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5.1引入低碳经济概念是环境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10%,到2020年达到15%;并在哥本哈根会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碳生产率)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我国资源环境保护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发展基于低碳经济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它与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完全相一致。

5.2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完善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低碳经济涵盖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等多个领域。根据我国发展规划与国际承诺,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等低碳指标已正式列入我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将低碳经济纳入环境审计指标体系,可以从更加宏观、全面的角度去分析资源环境保护的绩效状况,并有助于提出符合环保事业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5.3引入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是环境审计与环保学科融合的需要。

环境审计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审计工作,需要根据时展及时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兴环保学科的思想,并将其充分吸收、分解到环境审计工作中去,从而保证环境审计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

6. 低碳经济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理念,在环境审计研究和实践中尚未广泛、有效涉及与应用。在环境审计过程中,加强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分析与应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6.1低碳经济应用于环境审计的总体思路

根据低碳经济目标定位,以二氧化碳减排为核心的狭义低碳经济发展指标可以作为环境合规性审计与财务审计的范畴;而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的科学规划、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的应用、居民的节能观念等广义低碳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作为环境绩效审计的范畴。

6.2低碳经济在狭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分析

6.2.1环境合规性审计中需考虑的低碳指标

第一,CO2排放的总量指标。计算CO2排放量时可以引用CO2排放量测算模型CO2 =ΣKiEi(其中:Ei表示不同的能源类型,Ki表示不同的碳排放系数),在已知能源类型和规模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全社会CO2排放量。为保证更具针对性,可以根据需要将热电行业CO2排放、工业CO2排放总量、交通运输业CO2排放总量、建筑、居民CO2排放总量等作为二级指标进行检查。

第二,CO2减排的相对指标。根据哥本哈根会议要求,应设置以碳生产率为核心,考核碳排放的增减比例变动,关注碳生产率水平的总体提高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应可将热电行业CO2减排相对指标、工业CO2减排相对指标、交通运输业CO2减排相对指标等纳入检查范畴。

6.2.2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目前,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资金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燃油税、资源税、排污费等专项征收的税费,这些税费的征收与使用是环保引导的重要方向,在环境财务审计中需要重点加以关注。此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建议,在2009年进行燃油税费改革后择机进行资源税改革,在资源税改革后的1至3年期间择机开征碳税,未来也可根据碳税政策的实际推进加以综合考虑;二是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安排的环保引导专项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符合生态环境优化的各种产业与项目,是环保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也应列入环境财务审计的范畴之中。

6.3低碳经济在广义环境审计中的应用

环境审计过程中,不仅应在碳排放的总量和相对量进行研究,还应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促进低碳政策的建立、能源结构的调整、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居民的节能观念等。(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108页)

6.3.1经济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应将碳生产率设为核心指标,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首要评价因素。并根据我国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GDP比重等产业结构指标加以分析;以及考虑低碳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情况,对传统产业的低碳改造率、传统产业生产流程改造率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环保技术的应用指标研究。

6.3.2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

社会发展的低碳化评价主要包括公共建筑的低碳化、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居民生活的低碳化以及生态环境的优化情况。公共建筑的低碳化重点包括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太阳能利用率等;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有万里行程碳排放量、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等指标;居民生活的低碳化重点包括户均年碳排放量、绿色出行居民比率等指标;生态环境的优化重点包括土地植被覆盖率、污染削减率等生态环境指标。

6.3.3能源的低碳化评价

能源的低碳化评价包含能源的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益两个方面。能源的结构可以分解为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例、洁净煤占煤能源比例、新能源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比例等指标;能源的利用效率则可以结合单位工业产值的碳排放、单位农业产值的碳排放、机动车油耗水平等能源利用的效率指标进行关注分析。

6.3.4低碳科技发展评价

低碳科技发展评价涵盖低碳技术R&D经费占GDP比重、清洁煤高效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智能节能技术、CO2 捕获与埋存技术。需要指出,在环境审计中考虑上述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审计工作更好的分析环境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以帮助决策。

结束语:

可见,中国走低碳经济道路,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也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说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为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深信,在今后的基于低碳经济条件的概念下引入环境审计模式的工作中,中国一定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319号

参考文献:

[1] ·阿克拉姆·汗,徐瑞康;绩效审计要素[J];审计研究;1988年02期.

[2] 达岩,陈锋,吴雪峰;运用绩效审计 提高政府支出效率[J];广东审计;2002年11期.

[3] 邢俊芳;印度的绩效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3年08期.

[4] 黄曼行;浅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审计[J];事业财会;2004年01期.

[5] 刘家兰 ,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J];会计之友;2005年09期.

[6] 史振燕,魏芳;微观绩效审计适用的几种方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周旻;;公共资金绩效审计初探[J];审计与理财;2005年S4期.

篇6

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此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低碳经济及其碳金融的基本概述

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基本涵义。关于低碳经济它主要是说明在对一些高碳能源的消耗进行降低的一种经济,也就是把低消耗低污染作为基础的一种经济,这一经济的最为关键的思想就是在我国的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经过技术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创新来对新能源进行开发,从而在根本上对一些高碳能源的依赖得到改变,这样能够对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很大的程度上得以降低,最终实现经济和低碳的共同发展。

对于碳金融的涵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标准,从广义上对碳金融进行解释的话,它是由在金融行业进行从事的特定主体对碳交易的市场所提供的金融支持以及服务这一范畴,碳金融包含以碳减排作为主要目的的资金融通的活动以及基于碳交易的投资活动和相关金融中介服务活动。从狭义的定义上来看碳金融主要就是企业间将政府所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抑或是排放配额在市场的交易和转让而导致的金融活动[1]。

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关系辨析。低碳经济在当前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和碳金融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密切,低碳经济直接催生了碳金融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培育要通过金融资本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相关的政策来进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金融资本的支持,低碳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要碳金融来对其缓解资金方面的问题,在低碳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对碳金融的产生也起到了主要作用,高碳向着低碳进行发展就需要碳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而与此同时也能够对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空间领域,故此,只有把低碳经济的理念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得到和谐的统一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在碳金融的推动下得以实现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金融,它在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引导方面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在金融方面的发达程度直接对本国的资源配置效率有着影响,而碳金融是在金融体系当中对气候变化应对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实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低碳金融是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服务的,在碳金融兴起的过程中,它为低碳经济的进步在资金来源上得到了支持,成为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2]。从本质上来讲,它其实是和传统的金融运动过程是相同的,均是对社会的闲散资金进行集聚的,并且碳金融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2.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市场的结构分析

碳金融市场包含碳指标交易以及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融资范围内的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以及交易活动的总称。在这一市场当中最为主要的存在三种交易的机制,即:情节发展机制以及国际排放贸易交易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

《京都议定书》的机制之外还在项目以及配额的模块之内根据不相同的方式,对排放权交易的一、二级市场进行了建立,在当今的发展中,新型市场已经形成了两类法律的框架以及典型的市场和多个交易的层次、较为广泛的建立交易平台构成的碳交易市场结构。在《京都议定书》法律约束之下,各个国家的碳排放额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稀缺的资源,这就为商品价值和交易的可能性提供了条件,由此便催生了以CO2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在国际法的碳排放交易制度和欧盟排放交易计划它们组成了两类法律的框架,把碳金融市场分为基于项目的市场以及基于配额的市场[3]。

碳金融市场的天气类金融衍生品在不断的创新,并且也在慢慢的走向成熟。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能够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相互的契合,并帮助企业对天气风险进行管理与转移,于是就发展出了一些相关的天气类金融类的衍生品,例如发现碳排放量价格的碳信用等。届时全球的碳交易市场的容量将会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在碳信用方面也将会取代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就是碳金融,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的需求量比较大,一些减排的技术也已经具备,但是在资金上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仅靠政府的投入在资金的巨大需求方面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在碳金融市场机制以及相关产品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市场来进行融通[4]。为了能够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平台的搭建,在低碳经济上得到顺利的发展,就要减少排放增强能源的安全,而要对这些目标上得以实现,就需要政府在公共资源方面能够充足的提供,把私人资本也要能够在清洁能源方面进行投入,从这一过程就可看到必须要建立创新碳金融的相关机制。碳金融主要就是以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核心碳金融产品的交易,其自身就存有复杂性,而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就会牵涉到诸多的部门,从它们在业务活动中的规模性收入上都能够对GDP做出一定的贡献。

碳金融是我国对国家化市场发展紧随的必然选择,碳金融对于我国的碳交易定价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碳排放权是买方主导的交易,在我国的碳排放资源方面比较的巨大,是在未来低碳产业链方面潜力最大的供给方,但在交易价格方面明显的要比国际碳交易价格要低。故此,构建一个架构较为完整以及功能齐全的碳金融体系对于我国的低碳小牧的资金来源比较的有利,从而也能够摆脱对发达国家买家依靠的状况,从而提高我国的碳交易定价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金融业战略的转型以及降低碳金融的风险,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碳市场的话语权。

4.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碳金融市场的构建

从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对于碳减排的问题是对碳金融市场的话语权进行争夺的战略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我国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和其它的一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故此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金融市场的构建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内容。

首先要在碳金融的基础设施以及制度上进行创新,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及对低碳经济进行发展,这些都需要制度进行规范,在碳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法律保障体系要得到完善。在对国际碳金融的市场进行接轨的同时,对于定价权以及话语权的争夺不仅仅是依靠金融机构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在立法保障的领域得到完善。在具体的做法上主要就是对碳金融的立法要得到完善,由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交易规则比较的独特,并且还会对国际国内的交易都有所涉及,在当前的法律上很难对碳金融的发展得以有效的适应,这就需要对于相关的法律进行修改,或者是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专项法规。要把碳金融的监管和立法两者得到有效的结合,这样能够确保我国的碳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国内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以及标准要统一的制定,从碳交易的市场中可以看到,我国是最大的排放国和减排国,故此建立相应的碳金融市场非常的有必要。而实际的发展并不是如此,碳交易定价权以及话语权仍然是发达国家作为主导,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在规则制定的边缘,所以想要在资源的拥有量匹配的话语权以及定价权上平等的获得,就要在碳金融放在国家的战略高地,最大限度的参与规则的制定[5]。

同时还要构建低碳投资环境的标准,从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来看,对于低碳投融资还比较缺乏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多数还处在较为简单的人工判断识别的阶段,在对低碳投融资环境标准建立下,设计一套科学、操作性强的评估体系以及方法,能够引导金融资源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能够辅助金融的机构摆脱对项目环境效应忽视的状况。

在碳金融风险防范以及预警机制方面也要得到建立,在这一新兴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各种的风险存在,这就需要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防范,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从而保障碳金融的市场规范化的运营。监管部门就需要对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落实,成立专门的服务部门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等积极的参与到碳金融的业务当中来。还要制定政策激励与协调机制,加强碳金融的相关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打造专业化的队伍,创新碳金融中介服务的体系,在碳金融产品上也要进行创新。

自从《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生效后,温室气体的减排量也就演化成了商品,发达国家可以把帮助别国实现的减排量充当自己国家与公约约定的减排指标。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碳排放交易国。

鉴于此,前来中国购买减排量的国外投资基金越来越多。根据国家发改委的信息,目前在发改委注册的中国卖家达400家,国外买家达100家,双方成交的项目达几十个。

但在北京成立碳交易中心之前,境外买家都是直接在中国寻找企业卖家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中方企业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成交的价格与国际上的价格相去甚远。于是,成立全国碳交易中心的需求就越来越急迫。北交所下属的环交所的2014年上半年成交数据显示环交所碳排放权配额交易活跃,上半年共成交158.85万吨,成交额7100万元,居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前列。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未来世界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的阶段,在很多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探究,构建多层次的碳金融市场以及发展的体系,是目前我国正需要进行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以上的相关介绍分析,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单位:宏源证券)

篇7

1.碳补偿的由来

《京都议定书》下确立了三种发展机制,其中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它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以及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京都议定书》规定国际上有减排义务的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的碳补偿项目来获得减排信用额度。这里面蕴藏了很多经济利益,企业的参与一是可以为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清洁发展流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到所需资金,二是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舆论;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激活碳市场的发展动力,提高流动性,通过不断创造推出新产品,可以带动广大群体参与到碳补偿交易中来聚集大量资金,一方面通过将资金投入到环保项目赚取利益,一方面也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碳补偿市场之所以能慢慢发展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CDM项目的实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很多CDM项目申报程序繁琐,实施成本大,收益见效慢,对于一些小规模的CDM项目很难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经济上缺乏可行性。碳补偿市场则是基于自愿原则,能够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公众参与热情,激发社会环保意识,并为一些规模小、环保意义大、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金渠道和交易平台。

2.中国碳补偿市场

对于我国来说,碳补偿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词汇,相信很多人对碳补偿的内涵和意义尚未深入了解。我国不属于《京都议定书》的附件I国家,所以以前还不用承担碳减排任务,但随着我国自身的发展以及2012年以后我国政府承诺的后京都时代的巨大的减排目标,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碳市场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为以后我国减排义务提供足够的信用额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民环保意识不强,许多企业也没有很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持自身发展的,所以尽快发展和完善有关碳市场的交易和机制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看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在很多领域处在研发探讨阶试点段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性的碳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严格有序的管理尚未到位,对于碳补偿市场也是如此。由于碳补偿市场主要是个人计算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付钱到专门机构相当于购买补偿配额来抵消自身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如果国民环保意识不强、企业求省事不愿付出额外成本、金融机构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出缓慢,那碳补偿市场的发展仍会面临艰巨的挑战。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对绿色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碳补偿市场也有所行动和进步。

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第二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建议建立"国家碳补偿制度",努力增加碳汇,加大对气候友好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仲裁标准、政府采购清单,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模式和碳定额管理制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第一位,所以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固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数量的力度,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中国林业碳汇

目前来说,在我国关注比较多、发展比较快、应用比较广的要属森林碳汇(也称林业碳汇)了。所谓森林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森林质量等措施使得森林植被吸收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土壤中,以此来减少抵消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通过技术改造实行二氧化碳减排,每吨的成本约100美元,而通过林业碳汇,每吨的成本只需10美元左右。森林可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在减少温室气体浓度改善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有巨大的作用。林业碳汇是基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CDM机制下的项目,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的林业碳汇项目很少,批准手续复杂,交易成本较高,发展规模有限。所以我国应该努力开发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资源,为我国自身的气候改善服务。虽然在目前为止我国政府、企业已经为森林碳汇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者很多的不足。

3.1对森林的管理不利。我国人工林的质量差、利用效率低、功能不齐全,乱砍乱伐现象严重,使得森林退化、功能减退。同时,对于森林碳汇,它有其特殊的一个方面,就是容易将固定下来的碳储量又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最典型的就是森林火灾。我国有时因管理疏忽也引致森林大火,一致向大气中重新排放了二氧化碳。

3.2森林碳汇市场缺乏有效推动力。我国对于森林的承包经营管理和产权明晰及转让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做出规范,对相关平台的建设和宣传不到位,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很低,使得一方面森林经营者不了解该市场不知道该如何参与进来并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阻碍了企业通过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转移分散风险的能力。

3.3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该市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市场,很多机制的建立和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我国由于对该领域的接触时间短、起步晚,尚需对该市场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关学者也需要时间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4卖方进入交易市场面临瓶颈。卖方进入市场有四个环节:(1).营造碳汇林需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2).要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3).要有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4).要有第三方审定、核查、以及规范的项目注册和碳信用签发程序。(李怒云,2012)

4.中国碳汇市场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公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吸取国际碳补偿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阶段、分步骤的建设我国碳补偿市场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于我国气候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曙红.《森林管理项目纳入我国碳补偿自愿市场必要性分析》[J].林业经济,2008,(12):53-56.

[2]蔡志坚,华国栋.《对我国发展森林碳补偿贸易市场的相关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5,25(2):68-76

[3]吴育文、张骏立、陈静、刘博《"碳补偿"机制在构建低碳城市进程中的意义──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DB/OL]

篇8

关键词:低碳战略;低碳经济;低碳消费;锁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36-02

1 实施低碳战略的必要性

1.1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低碳战略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当前世界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此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且给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的越来越突出的负面影响,给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现状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如何规划发展低碳战略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实体经济衰退,导致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减退,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机遇;金融危机重创了一些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外向型企业,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带来机遇和动力。因此,实施低碳战略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中关注的焦点。

1.3 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

近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已经传递出了一个明显的信号:资源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要,资源压力迅速增大。传统的依靠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日益受到挑战。低碳战略应该想办法尽量提高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的碳效率;低碳战略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从长远战略上来看,低碳战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今后的竞争不是传统的劳动力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对低碳经济的概念、特点和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的研究

目前国外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国内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也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庄贵阳等人对低碳经济的含义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尽管上述概念有所差异,但都表达了相近的内涵:在不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发达国家的低碳战略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德国还制定了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

2.3 以往研究述评

(1)关于低碳经济及其内涵至今还没有严格的界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其概念仍然不是很明确,而且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概念的出现是基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需要对低碳经济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目前较为主流的理解是,“低碳经济”指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从提出至今,对于低碳仍没有一个量化“低”的标准。“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全面考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碳排放量作为一种限定,其含义是“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全球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水平上”,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这个约束。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约束这个“低”。

(3)迄今为止,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各国政府立足本国实际,对低碳城市的构建进行着尝试。但是迄今为止这些研究和实践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如何选择标准尺度都需要给出具体方案。因此对实施低碳战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3 中国实施低碳战略面临的挑战

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但从近中期看,中国走低碳道路面临发展各方面的制约。

3.1 资源禀赋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且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是特别不利的。

3.2 发展阶段

能源基础较差及能效较低。中国正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自然也正处在以高碳为主的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因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都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3.3 低碳技术限制以及伴随产生的“锁定效应”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而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显然伴随着产生“锁定效应”。所谓“锁定效应”,是指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等,其使用年限都在15年乃至50年以上,其间不大能轻易废弃,即技术与投资都会被“锁定”。

3.4 贸易结构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伴随着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碳减排和碳关税的呼声日渐高涨,试图通过碳减排和碳关税等一系列行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气候责任。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碳减排合作机制的出现,将对中国贸易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我国实施低碳战略的发展路径

中国政府多年来提倡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思想,均反映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发展、积极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一贯立场。处于能源需求正在急剧增长,发展低碳战略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中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战略之路。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基于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综合国内学者的纵多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国特色低碳战略道路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面:

4.1 低碳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两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逐步脱钩。

4.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在资源环境绩效的前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工业化任务。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产业结构体系的调整、优化和级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和能耗少、水耗少、排污少、运量少、占地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第二产业“高加工度化”;发展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3 转变居民消费理念,提倡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模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CO2减排的有效方式包括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型消费转变。基于此,民众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倡导文明理性消费、绿色生活模式及促进家用技术革新,实现低碳发展。低碳消费模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模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公众等层面下功夫。

4.4 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减少潜在的“碳锁定”影响,逐步向低碳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参与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为获得低碳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攻关中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效益的低碳技术,尤其针对提高重化工行业能耗的新技术。

4.5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碳中和;碳减排;碳补偿;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F46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4-0023-006

罗斯科·庞德曾经说过,“我们大家都需要地球,我们大家都有我们谋求满足的许多愿望和要求。我们有那么许多人,可是地球却只有一个。每个人的愿望不断地和他邻人们的愿望互相冲突或重叠。所以,人们不妨说,这就有了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任务。”[1] 39 如今, 70亿人口对环境容量使用的愿望与要求,使全球面临着一个艰巨的社会工程任务——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学者在国际“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2]的概念。但是目前对低碳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以及微观层面生产领域的减排尝试上,鲜少对个人行为进行低碳约束的探究与讨论。低碳城市,是在低碳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生产和生活两个领域中都遵循低能耗原则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对生产领域进行规范的同时,亦应关注生活领域中对个人碳排放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个人碳排放行为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道德、宗教和法律。在近代世界,法律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由于个人愿望或要求的冲突与重叠,所以庞德认为,“社会控制的任务以及我们称之为法的那种高度专门化形式的社会控制的任务,就在于控制这种为了满足个人欲望的个人扩张性的或自我主张的趋向。”[3] 81其中“个人欲望”即指利益,是“人类个别的或在集团社会中谋求得到满足的一种欲望或要求,因此人们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安排人类行为时,必须考虑到这种欲望和要求” [3] 82。这种个人扩张性或自我主张的本能使个人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工业文明进程中,高科技和经济规模化彰显了个人对利益需求的自我主张本能,成为人类罔顾地球环境容量,大肆破坏环境与资源的动因之一。在城市化背景下,这种个人扩张性导致的负面效应会由于城市耗散结构[4]的作用而被不可估量的扩大化,甚至把人类引向灾难。城市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不断地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大,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耦合使微小涨落的作用膨胀,一个微小的事件可能决定大事业的成败。[5]3具体到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居民个人的碳排放量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小,但作为城市之主体,其行为引起的延伸效应对城市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他们决定着低碳城市建设这个大事业的成败。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立法完善城市调节系统,加强城市的自动调节机制,引导城市向结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控制个人扩张性或自我主张本能,使城市碳排放达到有序状态,实现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目标。

在庞德的理论中,对个人扩张性或自我主张本能的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安排达成的,即承认某些利益,确定在什么限度内承认与实现那些利益,以及努力保障这些利益。庞德对利益进行类型化研究,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他认为个人利益,就是那些直接涉及个人生活和从个人生活的立场看待的请求、需求和欲望。公共利益是那些由有关的个人以组织名义提出或从政治生活的立场提出的请求、需求和要求。社会利益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考虑,以社会生活名义提出的社会集团的需求和要求,他们事关社会维持、社会活动和社会功能,需求范围更为宽泛。资源,尤其是气候资源使用与保护,是事关全球发展的需求,属于典型的社会利益。无论其在现实中为私人所有还是公共所有,资源整体上仍然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对资源的利用应使社会整体福利增加。[6]因此,气候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的社会利益,应当通过法律制度安排,保障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履行以下义务:第一,合理利用资源;第二,主体使用资源获得利益,造成其他成员机会损失的,即丧失因占用资源所带来的福利增加的机会,应当通过一定的方式予以补偿;第三,主体因使用资源给他人带来损害的,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弥补他人的损失。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对个人的碳排放行为也应当予以法律规制。

二、个人碳排放行为法律规制的现实基础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思路;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169-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2—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4%以上的;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 457.5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1]。200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拐点,自那时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样在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世界开始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对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要求,而中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多不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能适应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先进的低碳管理制度与经验对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而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所占比重很低。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催生一个巨大的低碳产业市场,如何占领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际市场也是中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的与低碳经济兴起的契合,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遇。中国当前的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不能适应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思路是中国政府和企业要妥善处理好的问题。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思路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1.国内发展低碳经济需求的推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CO2排放国,而且占世界排放总量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碳减排压力。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完成,仍处于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二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和“以煤炭为主、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源状况决定了,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只能依赖于降低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与制度创新,其中低碳技术是关键。中国整体科技水平低,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是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制约因素。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都有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情况并不乐观。先前中国实行的“市场换技术”策略,丢了市场却没有得到多少核心技术。用钱买不到核心技术,核心技术要自主开发。自主开发有两条路可以走,在国内自主开发和在国外自主开发。前者往往存在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问题。后者是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智力资源密集、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源进行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国导入先进技术的手段正日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到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的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垄断,与国内独立开发相比成本低得多。”[2]寻求先进低碳技术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

2.减轻国内碳减排压力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外贸导向型的发展策略,对外贸易是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中国进出口总额均有所下降以外,中国对外贸易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贸易顺差也持续扩大。对外贸易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但也同样给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许多研究都表明:贸易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加的一大部分是为了满足发达国家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而排放的,即通过出口大量廉价商品而排放的[3]。从国际贸易视角看,由于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出现地域的分离而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归属权的争议,这部分蕴藏在贸易品中的温室气体称为“贸易内涵排放”。Weberetal(2008)发现中国的净出口产品的碳排放量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12%增加到2005年的1/3强。潘家华(2008)研究发现考虑加工贸易的情况下,2006年中国出口碳排放约为31.4亿吨,净出口内涵排放达12.5亿吨CO2 [4]。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大对产品设计开发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投资,尽早摆脱在“微笑曲线”底端进行高碳强度和高能耗加工而低利润的局面。同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中国的边际产业和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国外。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外贸内涵排放给中国带来的减排压力。

3.占领国际投资新领域的要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尽可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根据OECD/IEA的《世界能源展望2008》,“根据参考情景预测,在2007—2030年期间需要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6万亿美元(以2007年美元价值计算)”;“在两个气候政策情境中,能源供应和需求的巨大转变需要大幅增加新的资本开支,尤其是在发电厂、更多的节能设备和电器方面。在2010—2030年期间,政策情景总计需要比参考情景多投资4.1万亿美元,平均相当于每年世界GDP的0.24%。其中大部分投资用于现有技术的部署和改进。” [5]“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报告中估计,目前有1 700 亿美元的能源效率投资机会,其内部收益率(IRR)将达到17% 或更高。麦肯锡的研究表明,一项旨在利用提高能源效率的成本效益机会的计划,有可能使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减少一半,并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回报。”[6]由上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发展将催生一个非常广阔的低碳投资市场。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的阶段,改变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思路,抓住低碳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占领国际投资的新领域,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莫大的积极影响。

4.适应各国经济政策变动的需要。面对即将来临的低碳时代,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通过立法或政府政策的方式确立了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通过税收、补贴等财政手段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持,通过限额—贸易机制来发展低碳经济,降低成本。总而言之,以后企业不可能再像原来那样无所顾忌的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必须进行低碳投资,开展节能减排,使自己的生产过程符合相关国家的环境法律要求。中国企业在国外直接投资也要意识到这种变化,积极转变投资思路。在直接投资中注重节能减排,重点投向低碳产业领域,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的低碳经济管理经验。此外,欧美发达国家还打算实施碳关税使气候成本内部化,将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下降甚至发生逆转。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目前机电、建材、化工、钢铁等高碳产业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碳关税一旦实行将对以上行业的出口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除了积极采取碳减排措施外,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啻为绕过欧美发达国家碳关税壁垒的好办法。

5.改变中国企业形象的大好机遇。全球企业的经营理念已经发生变化,企业社会责任兴起并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今气候变暖是全球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必然要注重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道路。低碳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必将深刻改变人们对发展的认识,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和对企业产品的选择。在低碳经济时代,消费者更注重节能减排,将改变生活合消费方式,选择购买含碳量低的商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据《文汇报》报道,85%的英国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考虑产品的环境成本,而非传统意义的‘性价比’。”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企业与外国外消费者的直接接触。在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转变对外投资思路,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履行相关的环境义务,创建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将改善中国企业在外国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减少当地居民对中国企业的抵触情绪,对提升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的机会大大增加。此外,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改善还将有利于改善中国商品的出口环境,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三、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3年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一个拐点。面对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低碳经济逐渐兴起。2003年英国政府首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确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世界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的历史性重合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鉴于国内发展低碳经济需求的推动,减轻国内碳排放压力,占领国际投资新领域,适应各国经济政策变动,改变中国企业形象等各项需求,中国要积极改变对外直接投资思路,以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商务部,等.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EB/OL].商务部网站,mofcom.省略.

[2] 杨大楷.国际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91.

[3] 李丽平,等.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G]//张坤民,等.低碳经济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35.

[4] 易纲,等.最终消费排放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