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的本质

篇1

关键词: 高中学段 生态文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19][美]卡逊(Carson,R.).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2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并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生态城市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从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3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换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远远超出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而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由于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4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中,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环境的生态化,则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它在本质上适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中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取得的新突破,使城市发展不仅仅追求物质形态的发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步,即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本质上,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区域水平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平台和切入点,即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通过生态城市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篇3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生态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篇4

一、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曾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因而人一度敬畏自然,神化自然,崇拜自然,并屈从于自然。但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对自然了解的加深,再也不愿受自然的支配,人类逐步凌驾于自然之上,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自然生态系统有其固有的法则,人类往往无视这些法则,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然而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及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在享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自身留下了两大遗产:“文化的胜利,自然的失败”。人类看似只是伤害了自然界本身,但这种伤害却又通过自然界对人的反作用而反馈到人类自身,使人类自食恶果。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引起了自然环境或生态结构和功能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个过程学界称之为“生态危机”。如今,生态危机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危机,成为一个不得不解决的世界性问题。同时,生态危机作为一种哲学思考,也正是现代科技使人类丢掉本真、远离真理、失去家园的精神失落,本文将从哲学角度分析如何用道德手段拯救日益没落的生态文明。

二、中人类对环境的道德关怀

面对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人们不禁要苦苦追问: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处理?其实,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早已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调整着这种关系。恩格斯在早年调查英国无产阶级状况时指出:大都市的环境污染、贫困等破坏了劳动人民的健康,剥夺其生命。这是对环境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先声。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对环境问题进行了重要的论述。他指出:“灿烂的古代文明,像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意大利等破坏了森林,荒废了牧场和耕地,饱受干旱和洪水之苦。”他说:“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利用自然规律”,而且,为实现对基于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的规制,单有认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处理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伦理学在凸现人与人关系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如何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把人的存在维度和意义空间完全限制在人际关系范围内,把人的形象设定为只关心同类的一个存在物,显然是不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的。认为,人在与自然打交道时应“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由此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接受“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的制约,应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态意识成为一种公民素质,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完善自身的需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为人类对环境的道德关怀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道德调节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2年11月,党的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引起了党和国家的足够重视,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

道德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和本质在于维护人类的本质与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对生态环境进行道德调节具有如下可能性:第一,文化是人类群体的活动,道德则是这个群体活动获得组织性和有效性的内在纽带。第二,道德作为人类社会性的体现具有抑制功能。首先,道德对人性中非本质方面或生物野蛮性方面的行为自觉的抑制;其次,道德要求个人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同时,还要关心其他个体的全面完善,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要牺牲自我的利益以利于其他个体。最后,道德是源自人性内部的深层需要,是道德的“内在性”区别于法律的“外在性”,道德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它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社会生态矛盾来源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和改造关系。要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分析和缓解社会生态矛盾。

篇5

关键词: 文象思维;生态文明;城镇化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象思维的研究工作。(江西南昌 330077)

一、文象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文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中间阶段。在人类思维历史中,原始人类的思维称之为“原始思维”或前语言逻辑思维,法国哲学家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通过一种叫做“互渗律”的表象关联原则来进行。“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1]集体表象是原始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形态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对事物进行认识总结的产物。事物自身或事物之间具有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对此最好的解释比如原始人类的祭祀、宗教、图腾之类。在这种认识方式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原始人类没有成熟的语言文字,他们交流不一定全部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形成、成熟过程中,一些辅助的手段比如声音、图像、手势会逐渐让位于一种特定的、约定的符号。这种符号配上固定的声音,就是语言文字的雏形。当语言文字成熟之后,集体表象中的大部分意义会进入其运用当中。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语言文字极易通过国家的功能得到发展和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的现象,经验、知识和语言文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后天的学习过程又总是和当事者的切身体验是密切联系的。因此,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交流工具和知识载体的过程中,“集体表象”、“互渗律”一直如影随行。其实,从原始人类开始到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或者说在以崇尚科学理性精神的资本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整个人类思维都普遍呈现出重视经验和现象关联的显著特征。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使得现代科学的各个分支得以建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在英、法、德、美等国家的建立,世界文明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从此,人类思维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农业文明时期的整体性、关联性思维向工业文明的科学理性思维转向。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2:进行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一种分析思维,这种思维我们习惯称之为“概念逻辑思维”。顾名思义,概念逻辑思维建立在事物严谨的概念和逻辑之上。海德格尔对“逻各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我们也还能在历史学上确定在场的全部变化,即在场显现为起统一作用的唯一的一,显现为逻各斯,即保存着一切的采集,显现为相,在场,实现,(substantia)实体,(actualitas)现实,(perceptio)知觉、(Monade)单子,显现为对象性,显现为理性、爱、精神,强力意志意义上的自行设定的设定性,显现为在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中的求意志的意志。在历史学上可确定的东西能够在历史(Geschichte)的内部找到。”3:可见,概念思维习惯于将世界对象化、事物实体化,习惯于从“单子”意义上、从科学实验意义上去将事物进行设定。这种思维方式排斥了人类与自然界“共处”的本质关系。

西方概念思维是建立在西方文明传统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这种思维方式所孕育的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已经形成了一种“一元”模式,即价值观上强调所谓“民主自由”,政治制度上实行所谓“代议制”,经济上实行“市场化”、“资本化”。这种“一元”模式推行的结果是全世界都在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话语权。他们通过产业转移,将低端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矿产资源方面,他们通过跨国企业控制开采权、定价权;在国际商业贸易方面,他们通过先进的技术、经营管理、垄断扩张等手段来获取商品的增殖收益;在金融领域则将实体经济虚拟化,通过股票、期货、债券等方式获取收益。

美国生态家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的,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4:。《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4日刊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超越资本逻辑》一文认为:“摆脱被资本利益引导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实现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超越当前资本主导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形态。”5:应该说,当代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意识越来越强,对由“资本逻辑”控制的人类发展生存方式的反生态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但是,如何超越“资本逻辑”及其科技、知识神话,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改变目前以科学理性思维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对此,郇庆治指出:“在当代世界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被公认为21世纪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传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或不可持续性已暴露无遗,而同样清楚的是,在从根本上改变智力支撑着现时代的物质主义生存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模式之前,人类很难找到一条通向明天的现实的道路。”6:

要改变智力支撑着现时代的物质主义生存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模式,并朝着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进,学术界认为目前有两个选择项,一种是生态社会主义,一种是生态资本主义,这是从社会政治制度而言;从更微观的思维方式上而言,资本主义的科学理性思维被证明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而作为人类文明轴心之一的中华文明,不仅传统文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而且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也被认为具有建立生态文明的优越性。但是,如何从现代学术范畴的层面定义中华文明的传统思维模式,却仍是一个还在争论和探讨的课题7:。

在吸取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结合西方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命名为“文象思维”。8: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有:1、人类思维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的思维载体,同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象”;2、“象”是人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象”不仅是直观的物象,由于和语言文字结合,象还延伸到象数、象理、象意、象律等更高层面的认识领域。综合言之,文象思维是一种语言文字和象结合的思维,是一种符号化了的具有在场和相融等意义的思维方式。在人类思维历史中,与概念思维具有同源性,又有差异性,同源性表现在人类思维要以逻辑和语言为基础,差异性表现在思维的表达方式上,文象思维以描述性为主,而概念思维以陈述性为主。

二、文象思维与生态文明

人类思维具有同源性,那就是以逻辑和语言为基础,但是不同的文明造就了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概念思维以陈述性的表达方式为主,而文象思维以描述性的表达方式为主。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任何语言在它的起源阶段都是在形象化的语言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成语言文字的。比如英语语系中的“W”象水波的形状,“A”象拉弓射箭的形状等等。由这些具有象形意味的字母组成词根,然后再组成各种单词。但是,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其字母的组合千变万化,客观上也只能是一种记号或符号,有约定性和设定性。因此,表音文字更倾向于对事物的命名,文字本身和事物并没有直接的形象关联,不象表意文字从文字本身就有形象性和关联性。比如汉字的“六书”,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9:中国的象形文字具有显著的对事物进行描述的特征。事实上,从认识论来说,人类对世界的感知首先要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即感官,经过人类感官投射的事物就称为象,但是,正如《周易》所说:“象者,像也。”,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一种人造之像,是一种虚象。换句话说,世界和人类之间本来是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的一种关系,但是当人类去认识去言说世界的时候,世界万物对人类来说,其本来面目即实象就隐藏起来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人类通过语言和感官去获取这些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描述性的,这种描述性的反映世界的方式更注重获取的过程,一种是陈述性的,这种陈述性的反映世界的方式更注重获取的结果。而且,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本身就含有一种设定性,即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即实象。因而,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会很容易就认定世界是实体化的、客观的。因而,人类运用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就更注重事物的客观性、实体性,而不去考虑反映过程中的人的因素。

而描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更注重获取的过程,因此,这种思维更注重心物的交融,即庄子所说的“万物与我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则发展出了天、地、人三才的相通与相融。天、地、人被认为是世界万物中赋予了创造力和生成力的物类,而这三种物类与其他天地万物组成的时空则叫自然。因而,道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层级关系。有生命的物类和无生命的物类共同构筑起自然的时空,这个时空里,没有人与自然的割裂关系,人类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自然当中的一个物类而已。这种与物合一的思想正是生态文明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美国学者马希尔(Peter Marshall)说,道家是生态形而上学首选的概念资源,“生态思维首次清晰的表达在大约前6世纪出现于古代中国”,“道家提供了最深奥的、雄辩的、空前详尽的自然哲学和生态感知的第一灵感”10:。其实,不仅是道家,儒家也是如此。汉代传入的佛教经过本土化改造后,也充分融合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传统。这种生态思维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熊十力先生说:“西洋现代的国家,对内则常为一特殊阶级操持的工具,以镇压其他阶级;对外则常为抢夺他国他族的工具。他们的国家是这样的恶东西,列强之间,彼此都持着这样的恶东西相对待。不知将来如何得了。我们的国家,绝不同他们一样。我听说英国罗素先生曾有一句话。他说,中国并不是一个现代国家,而是最高的文化团体。此话说得好,用不着多敷说。我国人向来爱和平、贵礼让,不肯使用凶蛮手段。无阶级于内,无抢夺于外,就因为他常有维持最高文化团体的观念。这便是他的国家观念。由中国人这种观念扩充出去,人类都依着至诚、至信、至公、至善的方向去努力,可使全世界成一个最高的文化团体。岂不大美,岂不大乐?”1[1]《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天下一家的“家天下”思想。

生态文明是目前人类能够找到的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充满光明愿景的人类文明形态。但是,生态文明不是用科学技术这种工具理性所能够实现的,尽管人类不可能重新返回到农业文明的生态自觉时代,但是,由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孕育的文象思维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深生态学是一种理想意义上的生态理想,而生态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自我改良,那么,中国文象思维则在容纳吸收现代科技即科学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向农业文明生态自觉的现代提升。在这种现代提升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恰恰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三、文象思维与新型城镇化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与城镇化建设同步的是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同步的,而且是配套的、相辅相成的。通过这些年的建设,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很快,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57%(2012年),这样的建设成效是显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处于偏重于基础建设领域的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绝不是“多快好省”的基础建设投资就能完成的。通过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GDP增长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这种增长模式中,旧有的粗放型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生产方式仍没有改变,经济的转型、升级改造进程没有明显改善,而环境污染却呈现日益严重的局面。

党的十鲜明地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个决策顺应时展潮流,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决策将会对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面貌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阶段,其保护环境的措施仍然沿用“资本逻辑”,即实行环境污染许可证制度,定量污染的许可证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当然,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定量的污染许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包括国际上政府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谈判也具有污染许可的性质。但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产业层次、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碳排放量的控制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优势,因而,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碳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日益显现。正是在这种现实危机中,中国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

那么,在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贯彻和落实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重心就应当定位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根据中国文象思维的理论去探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生态农业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生产环节提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低污染农业需要建立各种监督机制和技术指导、技术革新;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也要实行动态跟踪、生产地标签制度。各地要围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要求作好监督、指导、创新工作。农产品和食品工业的结合更需要机制、体制、制度的创新和构建,从而保证食品加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绿色食品、放心食品。

对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的各项指标实行国家标准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让农产品和食品进入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农产品和食品同样要进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环保生态标准。

围绕建立生态农业的要求,对水质、土壤、空气质量等这些影响生态农业的要素也要作出科学评价,放到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从而促使各地为改善这些条件作出实际的努力。

(二)工业作为第二产业要实行严格的环境许可证制度,这点可以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对于城镇中各种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应该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以适当的形式补偿其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当地居民也应当相应获得补助。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工业所在地居民的环境权利,探讨补偿形式。如企业帮助缴纳当地居民的养老金、社保金等,政府应当和居民围绕工业的环境代价问题进行磋商,包括环境听证制度、政府让渡部分税收作为环境红利分配给居民等。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污染的权利和义务,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集体、个人征收一定的税金,税收收入用于改善环境和平衡各种权责关系。

通过以环境为指标的各种措施不仅有利于平衡社会矛盾,还可以提供积极引向,促使工业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集约型、节能型的工业企业。

(三)生态林业的建立需要革命性的变革,过去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各地以能创造价值的经济林为主,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根本上改变了植被生态,对于以山林为栖息地的各种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是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格格不入的,迫切需要进行拔乱反正。转变过去僵化的思维模式,建立生态林业同样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文化名山庐山,其植被保护就是有意识地恢复其原始生态性。生态林业恰当地加入文化因素,这种环境保护方式将极大的开拓旅游资源,使各地居民不用到名山大川也能就近感受森林的葱郁、飞禽走兽的和鸣,从而在自然的原生态中获得生命的静默与安宁,获得与尘世的嚣攘争伐完全不同的生命感悟。

总之,我们要将生态文明的重心转移到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或者说,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的起点、抓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该善于同时运用科学理性思维和中国文象思维,在技术与人文的双重步调中建设和谐社会、宜居社群,从而将自然与生态、社会与生态、产业与生态、耕种与生态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列维·布留尔(法).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海德格尔(德).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福斯特(美)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郭静.生态文明建设需超越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4.

[6]萨拉·萨卡(印度).张淑兰译.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7]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赖华先.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文象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J:.鄱阳湖学刊,2012,(6).

[9]许慎.说文解字M/CD:.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卷一.

篇6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生态问题是当代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尽管在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环境问题还未凸现,生态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但恩格斯以其敏锐的眼光,前瞻性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注意到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而这些跟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研究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恩格斯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来阐释他的生态思想,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财富的认识,对人类行为对环境的破坏的警告,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等等。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认为引起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人类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认为,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坚决摒弃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社会的基础,必须承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自然界因为社会的存在而改变,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越来越表现出“人化自然”的特征。人类属于自然界,人类是自然之子,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告诫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人类在以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不断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二)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人的实践,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人类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的每一步成功都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利用。只有通过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才能推动人类实践活动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恩格斯主张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去考察,强调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恩格斯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

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不断反思,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当今人们不断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及行为,以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警惕自然界的“反人化”。人与自然除了存在物质关系,还存在精神关系,包括审美、文化等价值关系以及伦理关系。所以不能单纯从功利主义出发,人类除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还应对自然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互利共生、协同进化。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人类属于自然界,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停止剥削,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强调了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强音,只有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尽早实现生态文明。

(三)坚持生态治理国际化

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的范围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难题,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要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坚持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应率先垂范,勇于承担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眼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被全世界所分担。发达国家将国内的重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同时,却不能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所做出的环保承诺。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看得高于狭隘的民族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国家之间也要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加速器,但随着科技自身的发展,它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9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7

政治文明通常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具体说,政治文明是指每一社会形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发展的程度或水平。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具体体现,就是政治理念指导下的政治制度设置和管理方法运用。

生态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政治领域的实践与运用,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秉承生态文明的政治文明,是体现民主协商、公正法治和有序参与的制度文明。它强调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样性,平衡多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到政治层面,从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地统一起来,相辅相成,最终促进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地发展。在生态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把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生态民主实践、生态法制建设、生态公民培养等各个领域中。

一、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民主的建立

所谓生态民主,就是要以现代民主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来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态问题上的关系。林业对于生态民主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民主意味着生态环境为全民共有,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对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决策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生态民主意味着生态环境需要全民共同维护。发展林业,有利于公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扬生态民主,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个阶层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法制的完善

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林业建设的重要手段。林业的理念提出,加快了我国林业立法的步伐,全面提升了林业立法质量。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督,创新执法体制,推行执法责任制。林业法庭、司法鉴定和公益诉讼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及时的法律援助。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生态法治体系。在立法方面,应体现生态优先原则;在执法方面,应大力创新林业执法机制,严格执法,理性执法,落实责任;在普法方面,应尽快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互动、运作有序的林业普法体系。

篇8

一、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

二、治理生态问题的措施

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篇9

生态文明的合理依据不是外在的大自然,而只能是人的社会存在与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只能理解为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而不能理解成自然性、物理性、自在性。生态文明的“属人性”、它的“人学”特征表明它不是“自在地”生成的,不是“自然的”结果———即使说人的自然生命本身也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也不能就直接将人的文明创造归结为“自然天成”———而是通过人的创造活动才历史地生成的。生态文明所讨论的自然界不是自在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自然界。马克思说:“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生态文明所讨论的自然界不是自足的自然界,而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历史地生成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

自从有了人之后,自然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不再是“自足”的存在:“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自然的历史就告别了自然本身,而成为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不能脱离它的人本主义立场,因为人类是社会的共同体,而不是自然共同体。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的社会存在的现实前提,但人的社会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前提。我们肯定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的社会存在的现实前提,是说人的存在对自然的依赖性,但人的社会状况不是由自然决定的,夸大自然因素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势必导致对自然力的盲目崇拜。离开人的社会关系、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的立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抽象的空壳,对自然的理解就会被想像所淹没,关于自然的神学化的理解就会乘虚而入。生态问题一方面指的是生态的现实状况问题,另一方面则指的是生态的变化趋势问题。就前一方面而言,纯粹自然界的生态不具有价值的优劣层级,水草丰茂的草原和尘沙遍地的荒野都属于自然界的真实面目;就后一方面而言,纯粹自然界虽然也有一个发展进化、走向消亡的“历史”进程,但是这一进程不具有价值层面的进步升华,风和日丽中的地表风化和地震海啸的剧烈变动都是自然运动的表现形式。但是,当我们将生态问题限定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之中的时候,生态问题就变成了人学问题,纯粹的自然生态问题就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更是哲学思考的基本论题。

总之,生态文明的主题不是纯粹自然界的生态问题,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生存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力、人对自然生态所担负的责任等问题。因此,强调生态问题的人学意义,即是对自然生态的现实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价值评估。这里的关键在于,对自然生态作为人的生存状况、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条件的利弊判断,不是简单地进行环境评估,而是人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的评价和反思。质言之,自然生态问题探究的起点不能停留在自然本身,而应该置于已经将自然改造成为对象化存在的人身上。如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转化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内涵

当今学界普遍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生态文明和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现代文明,或者说是人类文明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那么,在何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现代形态?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和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样,都属于人类文明这个共同的范畴,都具有着人类文明共通的核心内涵。这个核心内涵正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比较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人类文明的产生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文明起源的秘密就在于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依此,生态文明与其他形态的文明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文明质素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这里,即体现在来自于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方式这两大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当我们人类为了物质生产的需要而从环境中不断索取‘资源’的时候,我们事实上也在改变环境。没有任何一个物种,包括我们人类在内,能够只利用环境而不改变环境。”

自从人类步入文明历史的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工业文明的产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水岭”。在工业文明兴起之前,自然环境的演进史虽然早已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屈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处于自然承受的范围之内,自然环境的基本状况还没有触及生态底线,这不只是由于人的生产能力的局限性———生产能力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更在于人的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对大自然的因循性———生产方式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联方式。工业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工业化是对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其主要标志是以机械化、规模化大生产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财富增长的欲望和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的社会性消费的增长都极大地增加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自然环境的污染。其结果是,工业文明的生态效应表现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疯狂开采和使用,对水源、大气的肆意污染,对生态的严重破坏。

面对来自于自然环境的挑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言,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来自于大自然的挑战在更大程度上是由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方式引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对野蛮自然力的掌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定意义上取得了对自然界的控制,但是也为此付出了生态危机的沉重代价。人对自然的控制并没有给人带来生存的解放,甚至相反,却带来了人类自身的倒退。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加剧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恶性竞争。原先对人来说属于自然恩赐的生存条件被整合到社会性的供给体制之中,河水变成了自来水、空气需要清洁设备、清风明月成了奢侈品,自然生态被转换成了社会性的商品。像马克思早就指出的,以追逐经济效益和财富积累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只能导致对自然的藐视、贬损和掠夺。由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现代”形态,它的现代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所遭遇的来自于自然环境的挑战以及所要求的社会与自然关联方式,都是人类要面对的新时代问题,其剧烈性和紧迫性非同昔比;二是如果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都是以满足人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中心的“建构性”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反思性”文明。即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这一“反思性”不同于“建构性”的地方就在于文明的精神从社会生产的“目的”转向社会生产的“前提”、社会生产从满足“发展”的需要转换对“发展方式”的反思、文化的视野从满足当下的“简单的发展观”拓展为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观”。简而言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只关心生产产品和生产效率的问题,而生态文明则考量如何生产和为何生产的问题。

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解”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既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所在,生态问题就是人类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与生态问题既然是不可能相互剥离的,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态问题是人类始终要面对的永恒问题。只是由于现代性生态文明产生的直接背景是现代性生态危机,即伴随现代社会生产而凸显的生态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生态文明是一种现代文明。

现代性生态危机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危机,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的危机,从更深层次上说,不仅体现着社会组织制度的危机,也体现着现代人性、价值信念层面的变迁所导致的危机,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事实上取决于社会劳动的组织形式、它的目的或目标,取决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使用方式,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和知识水准。”完全可以作出的断定是,自然生态本身无所谓什么危机,危机的产生只能是人的自然观以及人对天地自然所体认和承担的价值信念的反映,危机感只能是就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命运的关联而探究的问题。换言之,生态文明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人类生存方式、价值信念的调理的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背后必然是价值观念的调整,如果没有价值观念的重塑,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发展过程的调控将无从谈起。这表明,危机因人而起、当由人化解。恩格斯曾经谈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说,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的难题。这应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向。一方面,随着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力的提高,通过掌握自然规律,更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组织的进步和制度安排的创新,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全人类”的、“全球主义”的实施保证。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分析过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只有按照统一的总体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待的人与自然的“和解”、所描述的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的理想状况,显然肯定了自然生态作为人的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同时也辩证地把握了自然生态“人学本质”,即只有“历史才能解释自然”。这样,必须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历史进程之中,而不能把生态文明理解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一个独立的阶段或者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始终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所以人类文明的基础形态必然是“自然文明”,更确切地说,人类文明的基本问题必然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现代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先后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这些顺次出现的文明形态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主题,因而具有各自特殊性的文化内涵。“现代生态文明”其实意指一种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发展的反思性状态,联系到前文所分析的工业文明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水岭”的情形,“现代生态文明”表达的是一种如何超越工业文明、重新审视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的价值考量。也就是说,生态文明主要不是描述一种文明的状态,它不是“编年史”的概念,而是确立一种文明的发展的价值指向的“流动性”范畴。只要人还在思考生存问题,作为生存基础的生态问题就不会被忽视。就此而言,人与自然的“和解”不是预示一种文明的“完成态”,而只能是文明演进的“进行态”,而且“回到自然”始终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解”的前提所在。

篇10

一是生态软实力。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理所当然地会吸引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投资创业。一个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就很难具备生态软实力。增城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较早较好地发展了生态文明。

二是健康发展软实力。可持续发展除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还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综合基础,即合理的产业结构,平稳的发展速度,最佳的发展效益,有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有较大的发展后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生态基础、结构、速度、效益的统一。

三是科技软实力。技术的含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前沿技术的掌控能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文明软实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更新,现代文明的接纳与融合,文化理念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都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文明软实力还体现在人的群体对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认知度,人的群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人的群体的文明程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是信息软实力。物质、能源、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信息的流动决定着资金流动、物资流动、人才的流动。信息软实力的根本,还体现在信息安全、经济话语权等。

六是创新软实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的,创新是发展最本质的表现形式,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还包括体制的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一切进步无不源于创新。

七是品牌软实力。品牌是一个地区、一个实体、一个产品、一个自然人的公众形象,也是其综合价值的集中反映,是无形资产,是信誉度。历史已进入品牌时代。现实社会中,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实体、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人都在打造着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牌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也带来不同的效益,决定着不同的命运。

八是人才软实力。人才决定输赢,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