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具体步骤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建模具体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气道,气道型芯,分型面
柴油发动机缸盖气道是一个典型的三维型腔,其型腔表面是由一系列复杂空间曲面组合而成,各空间曲面曲率不同,但又要求相互连接、光滑过渡、自然流畅,才能保证气流的畅通,因此,对于柴油机生产厂家来说气道设计一向是很棘手的工作。传统的设计方法一般是用手工方法制作芯盒,芯盒内腔即为气道。具体步骤如下:先用硅橡胶做气道型芯实体模型,然后初步设计,用环氧树脂制作芯盒模型,再进行抽气试验,根据试验数据修补芯盒,最后再来修改设计及定型。
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但由于气道本身的复杂性,数学描述不方便,加之三维模型测量难、测量误差大,二维图纸不能准确地表达三维气道的真实形状和尺寸。再以此气道图为依据设计、制造模具,模具气道型腔的设计、加工必然要重复试验芯盒大量的重复劳动及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却仍不能保证模具达到试验芯盒的尺寸和精度,再加上加工误差,就更难保证所生产出来的发动机缸盖产品的性能指标能够达到要求。
2、基于UG的柴油机缸盖气道的CAD设计
2.1 设计软件的确定
UG是一个集CAD/CAM/CAE一体化的三维参数化软件,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造型功能尤其是曲面造型功能和加工功能,因此,我们选择在UG这样大型的软件平台上进行气道设计,并采用数控加工手段来保证试验芯盒及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
2.2 利用UG软件进行柴油机缸盖气道设计的思路
先进行实体建模,生成一个全三维的气道型芯实体模型;再作一个矩形实体芯盒,使其包容气道型芯实体模型,将两者作布尔运算,形成一个中空的实体,其空腔部分即为所设计的气道;最后设计三维分型面,该分型面也是以后模具的分模面,用分型面将带空腔的芯盒一分为二,形成上、下两芯盒。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气道型芯实体建模
a. 扫描气道模型取得点云数据
以某一原有的试验效果较为理想的手工模型作为原始模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此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取得气道的点云数据。(图1)
图1 气道的点云数据
b.将点云数据处理成曲面数据(图2)
运用西门子公司的imageware软件对气道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曲面数字模型。imageware软件对点及曲面的处理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它可以很方便的对点云放大、缩小或局部移动等,也可以很方便的对曲面进行修改、光顺等工作。
图2 气道的曲面数据
c.建立气道模型
运用UG软件对曲面模型操作建立实体模型.如图3所示分别为用UG软件处理的两个进、排气道模型
图3 进、排气道的三维模型
(2) 对气道模型进行分析
选用UG公司CAE软件,针对某一型号的柴油机气道,模拟气道稳流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就此气道模型的流场进行计算分析。(图4-)
图4 流场流线分布图
根据CAE软件分析及计算的结果,修改气道的CAD模型重新投入CAE软件进行计算,直至优化出一个理想的气道模型。
(3)分型面的设计
该气道的分型线是一条不对称的复杂的空间样条线,芯盒分型面就是以后设计模具的分模面,所以分型面的设计宗旨是必须有利于模具拔模。理想的分型面设计是:分型线上的各点沿法线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分型面,但由于形成的三维型面各点法线相互交错,生成的曲面严重扭曲。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处理,采用分型线各点沿某一坐标轴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分型面的作法,效果很好。用分型面剖切气道芯盒实体,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上、下芯盒。例如图5为某一进、排气道的芯盒。
图5 某一进气道芯盒模具的上、下模
(4)加工气道芯盒模具
考虑到气道形状复杂,曲面光滑度要求高,三维分型面合型间隙要求高,钳工研配、打磨困难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气道设计,我们采用UG软件CAM系统进行数控加工,由于UG是CAD/CAM/CAE一体化集成软件,CAM数据完全来自CAD建模,有效地保证了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此模具用来制作气道的砂芯。
3、效益分析
(1)气道的CAD设计,使大量的修改、调整工作全在计算机内完成,从而避免了艰辛、乏味的手工重复劳动及试验材料的耗费,而且计算机对气道内腔表面的处理,其光顺程度远远超过了手工所能及的程度,有效地保证了设计质量,缩短了设计周期。
(2)由于我们采用CAD/CAM集成化软件设计、加工气道试验芯盒,数学模型的CAD计算误差很小,并且不存在数据传递的误差,以该模型作为CAM制造依据,保证了制造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再由NC加工成倍地降低了制造误差,实现了设计、加工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方便了气道模型及试验芯盒的设计、加工,同时,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
4、 结束语
通过对柴油机缸盖气道的CAD/CAM设计,充分体现了CAD/CAM/CAE技术的可行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同时也证明了UG软件在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云杰主编, 《UG NX4.0中文版基础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袁兆成主编,《内燃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