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的现状

篇1

【关键词】中国 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当代生态坏境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区主要有: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山地丘陵区。

2.沙漠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超过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900万亩农田,7400万亩草场,2000多公里铁路以及许多城镇、工矿、乡村受到沙漠化威胁。

3.草原退化加剧。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在扩大。由于草原退化,牧畜过载,牧草产量持续下降。

4.森林资源锐减。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5.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据估计,中国的植物物种中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中国特有的物种和国家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有312个种和种类,正式列入国家濒危植物名录的第一批植物有354种。

6.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1949年以来,中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占现有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其中淡水量减少340亿立方米。

7.水体污染明显加重。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

8.大气污染严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

9.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给农村带来生态环境更大范围的污染,对农业资源、矿产资源造成更为严重的浪费。1978年以后乡镇企业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

二、正确建设中国当代生态文明

1.生态经济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各产业和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

a.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c.实施清洁生产。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使采用清洁能源,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d.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坚持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生态政治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a.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b.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调动人民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

c.推进生态民主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3.生态文化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a.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b.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c.强化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在认真发掘、弘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增强其生命力,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基础。

d.正确处理建设生态文明与繁荣文化事业的关系。在发展文化事业中强化生态理念,在保护生态中凸显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播中注入生态内容,在文化场所设计和建设中融人生态理念。

4.生态社会建设。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建设。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篇2

只有师范生领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从自己言行出发树立典范,从教后才能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示范才能更好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通过在各学科中渗透、在实践中推进、在体系上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有力推动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使生态文明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他们广泛传播。

关键词:生态文明;师范生;教育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同志在党的第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讲,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二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三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1]。通俗的讲,生态文明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修养,是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人们广泛行动的准则。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 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是十的突出亮点,也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一词出现两次,用一个小自然段论述,共94个字。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出现了15次,用了7个自然段,共1398个字,并单列一章专门进行论述。从十六大的三位一体到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再到十的“五位一体”,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一是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二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三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四是阐明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 [3]。学校承担着思想文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应该成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主阵地。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新的环境教育,新的环境教育又推动大学模式转变,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学校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高师院校是我国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环境保护,教育先行;环境教育,高师先行”,“惟有了解,才能参与;惟有参与,才能投入;惟有投入,未来才有希望” [4],培养师范生具有自觉的生态文明理念与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只有师范生领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从自己言行出发树立典范,从教后才能对中小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示范才能更好的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是高师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意义。

二、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本次研究采用无记名随机调查问卷、定向访谈的方式,对不同专业在校师范生做了关于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对生态文明的参与度、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满意度方面随机调查了13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53份。

调查表明,师范生生态文明含义的认知度不高,对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不是很清晰;师范生经常从自身利益角度判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师范生生态文明知识获得方式主要是网络媒体;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意识很强烈,但还没有将这一强烈意识直接转化为行动;师范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实践程度不高;师范生在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上更倾向于生态环保意识,解决方法上主张全民积极参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上主张法律措施,推行绿色消费;师范生认为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范围小、幅度浅、力度小, 教育方法偏于简单、粗放, 理性说教多、情感体验少。要进入课堂、深入头脑、形成习惯还有差距,但积极倡导加强。

值得可喜的是:师范生对目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对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也积极支持。同时也建议高师院校加强教育工作者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师范生专业建设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教育内容并且加强相应的制度保障。

三、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在各学科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根据不同的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渗透,使生态文明教育进入课堂。一方面,可通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通识课,讲授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开发实践型、活动型课程。

不同的专业可设置不同的课程,如理科:生态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如文科:生态学、环境法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课程设置,把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渗透各学科,指导师范生在研究中去学习,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帮助师范生建立起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道德观和新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具有较强的搜集、筛选、概括、应用信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在实践中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践行能力。 [5] 因此,高师院校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师范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在师范生中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可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组织有关生态文明的主题班会、报告会、讲座,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摄影、演讲、征文、作品设计大赛,充分利用环保节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站,进行生态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进行“绿色教育”、创办“绿色大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提高其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关注力度,从而在高师院校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在广大师范生中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文明践行能力。

3.在体系上完善生态文明教育

高效、有序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师院校必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以保证“点”上激活、“面”上推广。组织机构应由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部门组成,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的纲要制定、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生态教育评价、经费来源。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根据实施纲要,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层层抓落实、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高师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使生态文明成为师范生的一种品德,一种习惯,一种修养,一种人文精神并被他们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路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0年第9期.

[2]本刊编辑部 .环境教育,任重道远――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发展论坛暨在京召开[J].《环境教育》2013年第Z1期 18-23.

[3]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J].求是. 2012年第19期16-19.

[4]周德锋.关于高师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1840―1842.

[5]姜树萍 赵宇燕 苗建峰 陈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4期71-74.

篇3

〔关键词〕 紧急状态,事实状态,法律状态,紧急权力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109-06

〔收稿日期〕 2014-07-19

〔作者简介〕 陈 聪(1981-),男,江苏大丰人,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理工大学法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宪法学。

实施紧急状态是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紧急状态”亦是应急法治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中的“紧急状态”一词很容易和、战争状态、突发事件等相近概念混淆。“紧急状态”这一法律概念,究竟意指法律设定的一种法律状态,还是自然或社会形成的事实状态,在特定法律条文中并不清楚。概念界定的混乱不仅影响着紧急状态法律体系的建立,也制约着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并对紧急状态这一特殊时期的权力行使产生消极影响。“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专门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地思考法律问题。”。〔1 〕 (P504 )本文探寻“紧急状态”一词具有的两种不同含义,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条文,分析“紧急状态”法律概念的混乱问题,并尝试提出“紧急状态”含义混乱的解决之道。

一、作为法律状态“紧急状态”与作为事实状态“紧急状态”的区别

法治是正常法治与非常法治之和。在正常状态下,法治社会主要通过在法律范围内的自我调节自动运行着,除非出现违法情形,政府一般没有理由干预或侵犯公民的各项权利。但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出现了一些紧急性的情况,社会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维持正常秩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政府必须积极干预以解除社会危难。〔2 〕 (P346 )可以说,我国2004年“紧急状态”入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非常状态下的宪法秩序,即便是在非常状态下,国家和社会仍然应以法治的形式运转。

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宪法规定的“紧急状态”和“战争状态”是一种相对于平常状态的法律状态,因此,宪法意义上的“紧急状态”与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是有所区别的。自然灾害、社会危机等公共危机都可能导致社会秩序紊乱而异于常态,使国家或国家的某一区域出现一种客观存在的紧急事实状态,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为了应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政府往往会宣布进入为法律规制的“紧急状态”,这是一种法律状态。危机或危险出现是事实“紧急状态”的发生原因,而出现事实状态“紧急状态”是进入宪法状态“紧急状态”的原因。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区别:

第一,两者性质不同。出现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是自然事实,该“紧急状态”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进入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是制度事实,该“紧急状态”是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事件,都有可能引发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这种事实状态的出现并不是人们理性安排的结果。但进入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是国家或政府为应对事实的“紧急状态”而理性决策的结果,是“者的命令”。

第二,两者的发生原因不同。事实状态“紧急状态”的出现基于自然、社会原因,如雪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动植物疫情、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暴乱、骚乱、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到达一定的严重程度都可能引发出现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而要进入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不仅需要有客观现实的危机存在,还需要国家或政府按照法定程序决定进入。某种程度上,进入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是国家对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的应对措施。进入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涉及权力的扩张和集中、权利的克减与限制,甚至会导致宪法的变迁。〔3 〕 (P86 )因此,进入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面临国际人权法和国内法的严格程序限制,应当由国家或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公布和监督。

第三,两者引发的法律后果不同。出现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一般不会当然地影响相关法律规范的效力,不会直接导致国家权力的变化和公民权利的限制。但一旦进入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势必会影响部分法律规范的效力,一些法律规范将休眠,而另一些应对危机的法律规范将苏醒。国家的公权力也会依法被扩大,公民的权利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减。为了拯救和重建面临危机的法律秩序,秩序也会做出退让。当然,出现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也会引发一系列法律关系的变化,如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但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宪法法律关系的变化。进入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会立即引起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变更。

第四,两者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有先后。虽然两者的出现存在着密切相关性,但由于两者的性质一个是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另一个是国家的法律行为,两者出现的时间一般是不一致的。在通常情况下,先出现由突发事件或危机产生的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然后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当紧急情势有所缓解,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后,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决定解除“紧急状态”。在这里,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是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的发生和消失原因,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的出现和消失均早于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但是,这样的分析仅仅停留在“应该是什么”。在现实中,两者出现的时间还有以下几种可能:事实的“紧急状态”出现后,国家迟迟不进入法律状态,这时国家和公民仍然适用平时状态下的规则,国家可能难以集中行政权应对,国家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同样,事实的“紧急状态”并未消失前,国家提前退出“紧急状态”,结果也是如此。另外一种情况是,事实的“紧急状态”并未出现,国家主观臆想危险即将来临,或借口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宣布进入法律的“紧急状态”,这会造成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滥用,会使得紧急状态制度成为专制的借口和公民权利的“绞肉机”。除了假想的“紧急状态”之外,在事实的“紧急状态”消失后,国家如果迟迟不解除法律的“紧急状态”,恢复正常的秩序,同样会造成紧急状态制度的滥觞。

第五,两者出现的地域范围可能有差别。宪法意义的“紧急状态”只能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法律状态,而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可能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出现,甚至可以在若干国家同时出现。由于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是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地域,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事件都可能波及数个国家,所以它的影响和作用并不以国家的疆界或管辖范围为限。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由国家宣布进入,其效力及于国家内部部分或全部地区,无法突破国界。紧急状态所导致的特殊状态以及基于此种状态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人权克减只能是针对本国公民、团体和其他组织。即便一国进入这种紧急状态后有权对他国舰船或相关公民采取一定措施,其法律依据也只是国际法上的规定。

第六,对两者防范和规制的方法不一样。两种含义的“紧急状态”都有可能对人们的权利造成侵害和影响,但人们应对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的防范和规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防范,如在医学上研究某些严重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在灾害学上研究自然灾害的预报及应对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来应对和治理,如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制度等。而对于防范和规制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的侵害则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如通过建立宪法上的紧急状态制度、严格进入紧急状态的程序、限制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等方式防范在该“紧急状态”下国家公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威胁。

二、现行法律条文中不同含义的“紧急状态”

在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紧急状态”属于法律概念。与一般概念不同,法律概念“不是设计出来描写事实” 〔4 〕 (P66-67),其不仅是规范的载体也是规范本身。法律概念不是仅由简单的日常用语意义而取得,因为“法律必须在构成要件中定位、决定以及评价,亦即,法律必须以当为为基础” 〔5 〕 (P150 )。正因为法律概念独特于一般概念的特点,法律概念通常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其定义方式一般有如下几种:(1)直接定义法,对于某些重要的法律概念,在法律条文中直接对其定义。(2)补充定义法,在法律适用中就有争议的概念进行定义。(3)省略定义法,法律概念中使用的语词为普通语言学中通用的词汇,而概念本身又无其他特定的法律上的含义,一般情况下这类概念就无须进行定义。〔6 〕 (P104 )在我国,对于“紧急状态”法律概念一直采取的是省略定义法,以表示“非常紧张的形势”,其含义和日常用语非常接近。在2004年修宪之后,“紧急状态”一语以宪法法律状态的含义进入法律条文,意指宪法所规范的一种法律状态。由此该词具备了更多的规范意义,与日常用语的含义大相径庭。但是我国对该概念的定义仍然采取省略定义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其特殊含义。于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两种不同含义的法律概念采用了同一语词来表达。对我国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一词进行考察,一部分“紧急状态”意指一种法律状态,而另一些“紧急状态”则是指事实状态,此外还有一些“紧急状态”的含义则难以判断。

(一)现行法律条文中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包括宪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中的“紧急状态”是指一种法律状态,这些法律规范也构成了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主体。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即是此类含义“紧急状态”的代表,宪法的这三个条款也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最高法源。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紧急状态,使得紧急状态成为一项法律制度。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也规定了“紧急状态”,该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为了完善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突发事件应急仍然属于正常法治的范畴。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排除了该法在紧急状态下的适用,明确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实施紧急状态的界限,该法中出现的“紧急状态”一词也是指宪法规定的法律状态。

其他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些“紧急状态”也是意指宪法规定的法律状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第4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宣布战争状态或因香港特别行政区内发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国家统一或安全的动乱而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中央人民政府可命令将有关全国性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的决定、命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第六条:“缔约任何一方国民和公司,在缔约另一方境内,由于发生敌对行为或国家紧急状态而使其投资财产、收益或与投资有关的业务活动受到损害,如该缔约另一方就发生敌对行为或国家紧急状态而采取任何措施时,享受不低于第三国国民和公司的待遇。”①

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中的“紧急状态”应该是指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法律规范是由语言所组成的,是一种“有实际性、有效性语言结构,是一种以达到在同一个社群生活的意见一致或理解对手的沟通技术”。〔5 〕 (P172) 法律规范中有法律意义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法律概念。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法律概念大致经由三种方式产生:继承、革新与创造。有些法律概念来源于日常用语,是对日常用语中的某些概念赋予特定的法律意义而形成的,如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有些法律概念则是在历史过程中演变、继承过来的;还有些法律概念是由立法者创设和规制的,通过在法律规定中赋予某些新的语词以特定的法律意义而形成的,如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法律概念使用的语词系统与日常生活的语词系统具有紧密联系,法律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交互沟通是“事实与规范互相合致确定的可能” 〔5 〕 (P175)。考夫曼认为,“法律语言,也必须是一种活生生的、两个面相化的语言。否则,它将无法有一个向日常语言、市民语言的延续线。像任何的专业语言般,法律语言不能与日常生活语言任意的远离。” 〔5 〕 (P187)因此,即便是立法者创设和规制的规范性较强的法律概念仍然和日常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同一法律概念含义丰富的原因。

然而,一种法律概念的制定本质在于“规范其所存在之社会的行为,而不在于描写其所存在之社会” 〔4 〕 (P66-67)。法律概念是立法者制定出来对社会生活的规范,该规范内容将涉及被规范对象的权利义务的内容划分,所以其与一般生活概念系统具有根本的不同。〔7 〕在一般情况下,概念大致可被分为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是从日常用语中演变而来的,描述性较强;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是由立法者创设和规制的,规范性较强。宪法统领下的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中的“紧急状态”一词,作为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中的核心法律概念,尽管和日常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其规范性较强,概念本身就影响着大量权利义务关系的设定和变化。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尽管也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规范的意义,蕴涵着规范对象的权利义务内容,但其法律概念本身主要是描述性的,在和其他语词组合构成法律规则时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与紧急状态法律制度无关。在某一法律制度包含的法律条文内部,法律概念的含义应该是一致和确定的。因此,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中的“紧急状态”概念,只能是作为宪法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

(二)现行法律条文中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除了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中的“紧急状态”之外,还有大量法律条文之中的“紧急状态”是指一种自然事实状态。尽管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改为“紧急状态”,作为法律用语退出宪法文本,代之以紧急状态。但我国199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法》并未被废止,《法》的第二条和第十二条均含有“紧急状态”一词。《法》第二条规定,“在发生严重危及国家的统一、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不采取非常措施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紧急状态时,国家可以决定实行。”第十二条规定,“根据本法第二条规定实行的紧急状态消除后,应当及时解除。解除的程序与决定的程序相同。”在《法》中,“紧急状态”是指一定程度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或称紧急情势,是国家决定进入法律状态的前提。②

包含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一词还有下列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国家核应急预案》7.1.8 :“应急。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7.1:“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禁止下列危害轨道交通设施的行为:(一)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厦门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紧急状态管制机制和供水应急预案,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河北省省级预算管理规定》第五十三条:“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他难以预见的紧急状态时,因预备费不足需要增加财政支出的,由省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应急支出预算调整方案,报省人民政府决定执行,然后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备案。”

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大量出现在各类法律条文中,容易引起法律概念的混淆,影响宪法下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完善与运行。同时,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几乎都出现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中,由于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与紧急状态法律规制有一定的关联,更容易造成法律含义的混乱。2004年宪法修改以后,紧急状态法律规制已经成为我国非常法治中的重要制度,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作为一种更接近生活用语的语词,频繁出现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之中,可能会影响法律制度的逻辑性,也给实践中法律的适用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尤其是进入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是国家行使紧急权的必要条件,而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在我国法律条文中频繁出现导致国家紧急权的滥用或错用成为可能。

(三)现行法律条文中其他含义或含义不明的“紧急状态”。除了以上分析的两种含义的“紧急状态”之外,还有一些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既不是宪法规定的法律状态,也不是日常用语意义的事实状态。如1988年10月27日颁布的《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规定:“蓄滞洪区所在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与指挥撤离。分洪时可宣布紧急状态,公安机关负责维持社会治安。乡村基层干部要在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居民的撤离与安置工作。”该通知中规定政府“宣布紧急状态”,由“宣布”一词可以判断该通知中的“紧急状态”是政府理性决策的结果,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但是,根据我国宪法,只有国家主席才有权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地方人民政府是无权“宣布紧急状态”的。由于该通知是在2004年紧急状态入宪之前制定的,因此该通知制定之时并不与宪法冲突,只不过由于宪法的修改而没有及时修改或清理而违宪了,但在宪法修改之后,这类法律文件也应该及时地修改或清理。

另外,还有一些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的含义难以判断,如《专利法》第四十九条:“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经人民法院、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部门依法认定布图设计权利人有不正当竞争行为而需要给予补救时,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可以给予使用其布图设计的非自愿许可。”这两个法律条文中都出现了“紧急状态”一词,但很难判断其意指事实状态还是法律状态。从《专利法》等法律条文的立法本意和强制许可的性质来看,在所有的紧急情况下都可以实施强制许可;但立法者将“紧急状态”和“非常情况”并列列举,并使用了选择性的连词“或”,说明在这里“紧急状态”具有区别于“非常情况”的含义。不同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是不一致的,按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概念可以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8 〕 (P287 )确定性法律概念通常指有明确的法律确定其含义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解释不允许自由裁量,只能依法而释;不确定法律概念指没有明确的法律确定其含义,在运用时需要法官或执法者运用自由裁量权解释的概念。尽管绝对的确定性概念在法律概念中少之又少,但在某一法律制度内部,法律概念的过度模糊和混淆会造成法律的歧义与不统一。法律概念承担了法律所应有的稳定社会秩序的责任,一定程度上也迎合了人们对法的安定性的追求。法律概念的确定性并由此而促进的法律规则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是维护法律安定、确定和正义等基本价值的前提。像此类含义不明的“紧急状态”影响了法律的确定性。

三、“紧急状态”含义混乱的解决之道

“紧急状态”含义的混乱不但影响着紧急状态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且对于特殊时期国家紧急权的规范行使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两种不同含义的紧急状态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是否具备特定的程序性要件。事实的“紧急状态”是客观形成的自然状态,是自然、社会运动发展的结果;而规范的“紧急状态”是国家设计并在特殊时期启动的法律制度。一项规范的“紧急状态”的实施必须经由严格的程序限制,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可以抑制决定者的恣意。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有权依据宪法决定进入紧急状态,国家主席有权依据宪法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就是通过规定紧急状态的决定者和宣告者来防止国家紧急权的滥用。〔3 〕 (P97 )同时,制度中的程序本身也可以构成公民的程序性权利,程序中履行程序者的义务也可以推定为当事人的权利。〔9 〕 (P215 )但是,“紧急状态”含义的混乱却会导致进入“紧急状态”的程序性要件在实践中被忽视,很易出现以事实“紧急状态”为名,行规范“紧急状态”之实的状况。消除“紧急状态”含义的混乱,是完善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前提性任务,具体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思路。

(一)对法律条文中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避免使用“紧急状态”一词,改用突况、危险状态、紧急情势等其他相近词语替代。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尽管词汇学上的“紧急状态”具有不同的含义,且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的“紧急状态”含义也不统一,但是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中的“紧急状态”只能是指宪法规定的特定法律状态。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中的“紧急状态”法律概念的含义应该是明确的,即它是突发事件导致公共危机且运用常规手段难以控制之际经过国家正式宣布后按照特别程序广泛运用紧急权力应对公共危机的一种特殊社会状态,从本质上讲它是法律状态而不是事实状态。〔10 〕 (P47)

考察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几乎都表示了一种紧急情况或者危险状态,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然状态。但既然宪法将紧急状态作为一种法律状态来使用,紧急状态成为宪法上的一个特有词汇,那么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情况,则不宜也用“紧急状态”一词来表达。在立法中完全可以避开“紧急状态”一词,改用突况、危险状态、紧急情势等其它相近词语替换,含义表达不受影响。这一方面可以防止不同法律概念的混同,另一方面也可以防范国家紧急权的滥用或错用。比如,前述《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中“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的规定,依此可以修改成“非紧急情势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如此,“紧急情势”就不会误解成宪法中的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实践中也不会引发进入紧急状态的法律后果。这样,在法律条文中,法律状态与事实状态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紧急状态为法律状态,而突况、危险状态或紧急情势为自然状态,在法律适用时便可避免混同。同时,我国法律条文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含义或含义不明的“紧急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有关法律的修改或立法技术问题所引起的。对这类“紧急状态”,也应及时予以修改。或将之归入宪法紧急状态法律制度之下;或改用突况、危险状态、紧急情势等其它词语替换,将其含义明确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状态。

(二)从根源上解决“紧急状态”含义混乱问题,还需进一步厘清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关系。语言含义的丰富性是“紧急状态”含义混乱的表层原因,但从深层次上看,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关系尚不明晰。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与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的交织混同,折射出的是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纠缠不清。从理论上看,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其权力基础也有所区别。紧急状态法律规制的权力基础是国家紧急权,是一种紧急危难之时的特殊权力,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权力基础是行政应急权,本质上还属于一般的行政权力。因此,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以宪法中的紧急状态条款为统领,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统领,二者是两套不同的法律制度。但在相关实践中,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往往被看成是相互交叉融合的法律制度,作为事实状态的紧急状态与作为法律状态的紧急状态的混同就是这一倾向的产物。突发事件应急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统领,包括自然灾害类应急法律法规、事故灾难类应急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法律法规、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法律法规等各类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中频繁使用了“紧急状态”一词。事实上,紧急状态是对突发事件导致的公共危机发展到更深程度时选择确立的一种法律拟制状态,属宪法中的非常法治范畴,而突发事件应急仍然属于宪法中的正常法治。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对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要获得准确的理解,就必须首先要求语言表达上的明晰性。〔11 〕同样,语言表达的明晰也依赖于法律概念的清晰。因此,厘清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关系,将“紧急状态”作为紧急状态法律规制中的核心概念,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中避免涉及“紧急状态”,方可从根源上解决“紧急状态”含义混乱问题。

注 释:

①我国现行的包含“紧急状态”一语的法律文本远不止此处的列举。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仅撷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

②2004年修宪以后,“”这样一种国家法律行为在《宪法》中已经找不到依据,随之《法》的合宪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怀疑。但这并非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本文仅对我国现行法律文本中的“紧急状态”语词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 李卫海.紧急状态下的人权克减研究〔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 〔德〕 阿图尔・考夫曼.法律哲学〔M〕.刘幸义等,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6〕 陈金钊.法理学――本体与方法〔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7〕 许中缘.论法律概念――以民法典体系构成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2).

〔8〕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4

【关键词】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思考

一、前言

作为五家渠市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近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延吉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而保证五家渠市的水生态环境。本文从介绍五家渠概况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五家渠概况

五家渠市是兵团首批四个设市城市之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之间,东与米泉市相邻,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与昌吉市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29km,面积740.14km2。

五家渠市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0-7.0℃,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年蒸发量为2000mm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m/s,多为东风和东北风。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前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地形分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

三、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四、五家渠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8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66亿m3。全市亩均水资源占有量935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94m3。

现状条件下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2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7亿m3(包括:平原水系入境水量0.16亿m?、老龙河入境水量0.31亿m3,外调水量1.22亿m3,农六师内部调节水量0.5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5亿m?。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五家渠市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开荒造田。通过五十多年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引”(和平渠引水渠、头屯河引水渠、沙山子引水渠)、“四库”(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黄家梁子水库)、“四渠”(猛进干渠、八一干渠、八一西干渠、八一东干渠)和“两水源”(青格达水源地、沙山子水源地)为骨干工程及干、支、斗、排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

3.防洪排涝现状

五家渠市域处于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汇交互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上,猛进水库是五家渠灌区的龙头水库,汇集了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以及黑水桥、高家湖等地表径流。由于下游开垦建设,使猛进水库本来属注入式水库变成了具有拦洪防洪任务的水库。以猛进水库为首的灌溉系统兼作了分洪、蓄洪、排洪的防洪系统。

4.水生态现状

五家渠市地处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城市水环境,五家渠全面启动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疏通了老龙河三个庄子至八一水库8.9km的老河道,将老龙河冬季进入青格达湖的污水泄往东道海子,初步实现了青格达湖“清污分流”;对穿越五家渠市的3.2km长的老猛进干渠进行改建。

五、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1.组织保障

成立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各自职能形成合力推进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制度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城市与农村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水质与水量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难以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应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水政府管理部门的协商与协作机制;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对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3.资金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实现政策激励,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激励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4.科技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基础研究,如重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对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市的多项水生态现状决定了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从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彭金平.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1):46-48.

[2] 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3(15):1-5.

[3] 贾绍风,王国.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进展[J].地理学报.2011(58)102-103.

篇5

【关键词】历史;意识形态;文明;和谐

每个国家的历史进程,都十分的曲折蜿蜒,尤其是有着上千年文化历史的我国,不仅经历了战火的硝烟,还见证了许多文明的消逝,但是,炎黄子孙的血液和气息却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形成了全新的意识形态。有人说,当代的文明是拿鲜血换来的,其中的过程十分的艰苦。也有人说,历史本来就是一种繁衍递进的过程,而文明也是从递进的过程中升华出来的产物。更多的人认为,文明是人类的一种遵守,也是维持当前社会和谐的一种本质价值观念,失去了这一价值,社会便很容易出现战争,出现动荡不安的状况。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当中,有相当多的战争硝烟,而每一场烽火的点燃,都象征着一定的利益争夺,战胜者能够从中获得较多的利益,战败了很可能失去了全部的利益。而处于两者之间的普通群众,却没有丝毫选择的权利,他们本来无忧无虑的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在硝烟的卷袭下,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亲人,他们是战争当中的受害者,也是战争当中的牺牲品。同时,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核心因素。

一、传统历史的意识形态分析

在最初的历史阶段,华夏大地的人们过着最为原始的生活,他们的意识形态最为单一,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可供人们食用的大量减少,人们开始进行了相互的争夺,抢夺其他人手中的食物。但是一部分人发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在面对几个人时,没有丝毫的优势,十分容易被对方抢夺走自己的食物。为了避免挨饿,这些人开始寻找自己的同盟,于是组成了较为强大的团队,然后这个团队又在迅速增加人数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扩大,形成了部落群。而这个时候的食物抢夺也就变成了地盘的争夺战,整体的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自从战争意识形态形成之后,我国的历史便进入了较为循环的时期,各个群体进行相互利益的碰撞和争夺,胜利的人从中获取自己的利益,失败的人只能够放弃自己的利益。而在时代的迅速演变中,又诞生了另一种传统的历史意识形态,也就是安定。在我国古代,具有治理和决定权的,往往都是一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和领导者,他们对于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得国家处于安定的状态,提高国家的整体利益,这些领导者开始进行全面的治理,分别从军队、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着多种形态的治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治理方式都能够产生最为直接的效益,很多君主在治理的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主要是一些苛政,使得下层的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状况,进而出现了起义的状况,再度挑起了战争。而新一轮的王朝建设和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也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完成。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朝代,人们对于和平都有着较高的向往。如果君主能够给予人民的生活增添一定的保障,那么他的国家就会是安定的,如果相反,则很容易出现覆灭的状况。

二、我国历史的当代意识形态

谈到我国历史的当代意识形态内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文明。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即使是在传统的朝代更迭中,也包含了相当多的文明气息。而历史文明发展到了现在,已然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历史文明的优化,而且一旦某一部分的历史文明内容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人们也能迅速的进行调整。对于当前的我国而言,文明不仅是一个基础,而且是人民群众最为本质的信仰。这个社会,有了文明,才有了发展;有了文明,才有了希望;有了希望,才有了未来。在文明的体现上,我国的建设主体首先体现在人民的当家做主上,这是一个以人民为主的国家,因而必然也会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同时,还配置了一定的法律手段,以正确对待不文明事件的发生。有一部分人群认为,运用一定的法律手段对待不文明的事件,本身就是一个不文明的行为,失去了文明的本质内涵,也就是和谐。但是,和谐的建立,往往需要一定的人类文化作为基础,而在人类的文化当中,必须尊重双方额利益,与别人和谐共处,如果自己产生了危害他人的行为,已然构成了不和谐事件的产生,在这个时候,所采取的法律手段,虽然执行的过程不是那么文明,但是却是走向文明与和谐的主要手段,因而必须加以推崇和完善。

对于和谐的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基层的人们认为,不与其他人进行争吵就是和谐。城市的人群认为,相互的尊重就是和谐。社会上的人群则认为,彼此的信任就是和谐。无论哪一种,都属于和谐的具体表现。当前的我国,正处于和谐发展的年代,在这个年代当中,全部的中国人员都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并积极的运用自身的能力和付出,去捍卫这样的和平,而和平状态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迅速的演变,从最初的和平走向了和谐。但是,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和平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趋势,而且其一个表面性质的内容,而和谐则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意识文化,对彼此进行尊重和认可。但在很长的和平年间,我国并不是那么和谐,经常会涌现出一些打架斗殴的事件,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和威胁。一直到现在,社会上依旧容易出现这样得状况,而它们的发生,说明和谐的程度还不是太高,但是相比于从前,已然有了很大的变化。全新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和谐,应当是一个创新完善的过程,处于这个意识形态下的人们,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懂得中华传统当中的各种优良美德,并充分尊重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与别人进行全面友好的相处,进而处于深层次的和谐状态。

三、我国历史意识形态的未来走向

谈到我国历史意识形态的未来走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未来的场景,而恰恰是从前,恰恰是过去的历史。虽然这些历史已然过去,但是对它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的历史转变都遗留着一定的经验,遗留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化信息。有人说,古代的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但依旧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从里头看到当前的意识形态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可以看到未来的发展状况。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句子讲: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直到现在,这句话的正确性也没有人进行丝毫的怀疑,它是历史的一个发展历程,同时也是人类文明演变的一个方向。对于我国历史意识形态的未来走向,首先应当是持续的和谐。我国已然保持了相当久远的和平状态,人们想要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获得发展,获得提升,从而优化当前的生活水平。于是,当前的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很多人并不理解,和谐的形成,与教育体系的完善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没有联系,那为什么还要着重发展这一内容?这是由于在时代的更迭当中,教育是人类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得对彼此的认知,并对自己的精神文化进行优化,使得社会的意识形态更加和谐。在现如今的教育领域中,思想教育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生成,有着最为直接的促进运作用,通过思想教育,人们自身的思想状态会发生迅速的变化,具有了较高的文明素质,并能够正确应对当前时代存在的各种和谐问题,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改革,从而形成全新的文明状态。

其次是文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于文明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人们的文化素质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全面性的提高,着力于打造较为完善的文明体系。每个时代都有着当代的文明气息和文明记录,虽然现代的历史气息十分的少,但是不得不说,始终还是有着较为广泛的文明内涵,很多较为新奇的事物也在文明的深化中迅速的涌现了出来。许多国外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文明仅仅存在于古代。很明显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我国当前并没有太多的文明气息值得记录下来,但是依旧很相当多的文化艺术内容,每一种内容都是时代艺术当中的瑰宝,应当被给予重视。同时,文明在推动人们意识形态的转型过程中,起着最为直接的引导作用。人们必须充分重视文明的存在,并努力打造当前时代的各种文明气息,使得我国的历史意识形态能够更加的完善。

最后是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普遍的提高,而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繁荣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形态,它给予了人们较多的希望,同时也是人们渴望美的一种现实表现。中国梦的出现,更是给了这一希望现实的意义,人们也有了努力前进的方向。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国的经济又会进入全面的发展阶段,整天的经济效益也会在时代的创新中获得全新的发展动力,并生成较为繁荣的经济发展姿态。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并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的实现,经常需要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做好经济建O的各项准备,提高经济内容推行的科学性,进而整体性的优化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繁荣本质。

结束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意识形态发生了相当多的变化,从最初的利益争夺变成了部落之间的战争,再到完全的统一和局部的分解,不断进行着演化,发展到今天,已然形成一定稳定的历史意识形态,也就是文明与和谐。这两种历史意识形态是当代社会最为直接有效的表现,也是人们的主要向往,并且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这两种意识形态也会被迅速的扩大,逐渐成为人们成长的主要方向,进而形成全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J].历史研究,1995(5):20-35.

[2][汉]浒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3][英]詹・乔・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艾出版社,1998.

[4]詹勤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文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王俊.略论先秦鬼神思想的演变及历史位[J].文化研究,2006(10):191-192.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篇6

本文首先针对中国环境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生态文明和环境管理的含义,最后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加强我国环境管理所需要使用的相关对策,希望凭借此次经验交流,能够给予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带来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环境管理;问题;生态文明;解决对策

虽然从改革开放时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始终处于稳定快速上升的状态,但是在各行各业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逐渐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造成我国环境的大范围污染。所以,针对目前的现状,政府部门需要使用多样化的环境治理手段,以改善目前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同时国家还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要求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照生态文明的含义开展环境治理活动。

1中国在进行环境管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1.1环境保护意识缺乏

自中国1978年进入到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市场体制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改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速度产生了质的飞跃。尽管国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渐渐意识到了环境管理对于自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与美国等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比较,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的现象仍随处可见。国人在环境管理的意识成型上,远没有达到西方先进国家的高度,企业自身鲜有积极组织参加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同时为了让自身的短期利益得到最大化,违反我国制定的环境管理法律政策,随意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弃、废渣进行排放。而在政府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增加自身税收,会大量地引入一些化工企业,这些企业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税收的同时,同样也会让环境污染现象进一步加剧。

1.2环境管理技术过时

在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地区进行分析,产生污染的污染源涉及到了很多行业和领域,如:城市居民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与工厂所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等,并且由于工厂性质的不同,这些垃圾有着不一样的化学属性。这便要求环境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所产生的城市垃圾的不同属性,开展对这些垃圾的针对性处理,由此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垃圾对城市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1]。

1.3国家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如表1所示,该表为我国近几年来用于环境治理和科研投入的经费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用于环境治理方面所投入的经费,一直是稳步上升的态势。但是从资金数额上进行比较,一直与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在这些环境管理经费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到达地方之后,政府对于这些环境治理经费的支配权极度有限。中国属于地广人稠的国家,有着14亿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这些看似数量庞大的环境治理投入,在落实到地方之后便十分有限,城市当中无法利用更多的资金进行环境管理基础设备的建设。

2生态文明和环境管理的本质内涵

2.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含义是: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目前正在逐渐恶化,部分学者便提出了和传统的工业文明概念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文明,即生态文明。其主要是按照生态学的基本观念,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文明是等级最高的文明,同时按照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进行充分的结合,由此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专家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主要涵盖有以下几个部分:建立良好的生态意识、选择合理的经济发展方法、完善生态制度,从而创造出最好的生态环境。

2.2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有着丰富的含义,包括有管理、治理、统治和处理等,针对我国目前城市环境的污染严重程度,原有的环境管理体系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环境管理,应采用更加先进的环境治理观念和办法,这些先进的环境治理观念和办法主要体现于从原有的单一性环境管理转变成多元化的环境管理,城市所开展的环境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民主。城市在开展环境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需要主动邀请市民进行参加,献计献策,由此实现城市环境的各阶层一同参加和管理,以求让环境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2]。

3增强我国环境管理的相关措施

3.1增强城市居民对生态文明概念的认识

目前,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如需要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就必须要让城市居民了解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让城市居民自发地投入到环境管理的监督工作中。为了能让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政府部门在让市民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时,需要就对自身工作进行强化。同时,针对当前城市当中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政府应充分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存在,以座谈会等形式让人民群众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拓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办法的途径[3]。

3.2增强城市当中的环保技术

当前,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当中,针对环境管理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如污染处理技术等,已经较为落后。针对这一现状,BONWORLDLOWCARBONWORLD2016/9城市环保部门就必须要进一步增加对于这些技术进行升级的费用投入,并组织相关环境管理技术人员,根据自身城市的现状,研发更加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由此进一步降低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3.3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针对一些在从事生产活动当中,不能严格按照生态文明法律的企业单位,政府必须要制定一系列严格的地方性规则,对企业生产进行制约,由此改善这些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4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在部分地区的领导阶层当中,其自身就无法严格依照生态文明的法规政策开展工作。针对这一现状,便需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并与领导阶层的利益进行挂钩,由此提升领导阶层对于开展环境管理的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凭借对中国目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同美国等先进国家进行比较,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仍较为落后,部分地方仍旧为了将短期利益最大化,以牺牲环境作为了代价,同时国家对于环境管理经费投入的不足也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迟迟无法落实的一大原因。因此,在我国普及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地方政府部门需要脚踏实地,从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开始做起,让中国逐渐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管理,使得中国经济建设能够在考虑到环境的因素下,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训芳,等.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9~23.

[2]张道广.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管理的实质内涵[J].低碳世界,2014(13):4~5.

篇7

一、定义

1、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控制应包括:

(1)有效地控制对所有技术状态项目及其技术状态文件的更改。

(2)制定有效控制工程更改、偏离或超差的程序与方法。

(3)确保已批准的更改得到贯彻实施。

2、工程更改

工程更改可根据型号的复杂程度分类控制,对工程更改应进行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在实施前得到批准。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重要的设计更改应进行系统分析和验证,并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3、对偏离、超差的控制

偏离、超差的处理程序参照工程更改的规定进行,对偏差、超差的处理文件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涉及装备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生存性、互换性等,应征得顾客同意。使用代用器材需经审判,影响关键或重要特性器材的代用应征得顾客的同意。

二、技术状态控制的过程及重点

技术状态控制始于功能基线确定之时,贯穿于技术状态项目研制、生产的全过程。其过程主要包括:

1、建立技术状态控制程序或规定

在技术状态管理初期或功能基线确定之前,应首先建立产品技术状态管理的控制程序,以明确产品工程更改、偏离或超差的控制程序和方法。

在控制程序中,应明确工程更改的分类方法,然后根据工程更改的类别,分别明确其提出、分析论证、审批及实施的流程和方法。

在明确工程更改分类时应特别注意,在GJB3206《技术状态管理》中,提出工程更改共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并明确规定了三种更改相应的论证、审批等控制流程。但这种分类方法过粗,对于产品研制过程而已,Ⅰ类更改极少而绝大部分为Ⅱ类、Ⅲ类,使得更改控制方法无法根据更改类别进行必要的细化。同时,这种分类方法着重于从产品技术状态更改重要性方面考虑,没有考虑到工程更改对企业生产过程造成的影响及成本,实际操作性不强。为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套更细化的技术状态控制程序,将GJB3206中规定的Ⅱ类、Ⅲ类更改再进一步细化,从生产流程、进度、成本角度对工程更改进行进一步分类,并制定不同的论证及审批流程。如某工程更改造成生产工艺流程的重大变化或工装设备的大量报废重置,虽然并没有更改产品最终技术状态及交付资料,也应视为重大的工程更改,更改实施前应进行充分分析论证,并进行评审,经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而某工程更改同样没有更改产品功能基线及分配基线,但由于更改造成了已生成的大量零件报废,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样应视为重大技术更改,并经总设计师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2、严格控制产品所有工程更改

在建立产品技术状态控制程序后,应严格执行并对工程更改百分之百加以监控。

在企业实际设计、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新研产品开发过程中,工程更改较为频繁,为了加快进度或者采用尝试多种设计、工艺方案,常常超程序处理,不采取正常的更改申请、批准、实施程序,而采用“现场问题处理单”、“技术单”等形式处理技术问题、故障或临时更改。而类似的超程序处理方法,等于使得工程更改脱离了监控,产品技术状态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新产品研发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采取“试错”的方法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实际操作时难以完全按照分析论证、审批落实的流程进行工程更改,故此类问题较为普遍存在。针对此种问题,首先应严格要求,尽量减少超程序处理的出现,对于重要的Ⅱ类工程更改,必须按要求办理手续,只有Ⅲ类更改才能酌情超程序,采用特殊形式处理。其次,应明确后续补充办理更改手续的要求,在超程序处理之后,应补充完成从分析论证到具体落实到文件、产品的全部手续,对于后续审批中未得到批准或提出修改意见的,应及时返工或重新申请,必须将所有的更改都在更改文件中得到反映,确保文件与产品状态一致。

3、确保更改的落实

在产品的工程更改得到批准后,应及时反映到设计文件及工艺文件中,并对更改情况作出完整的记录。同时,更关键的步骤在于确保设计文件与工艺文件、产品与文件的一致性。在设计文件向工艺文件的转化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设计更改不能及时落实到工艺文件的隐患。而在针对多批次产品的工程更改中,由于更改的论证、批准需要时间,造成更改文件发出时明确生效的批次在发到生产车间时已经失效,该批次产品可能部分已生产甚至装机,如果工艺、生产、检验人员存在疏忽大意,就有可能漏将这部分产品返工返修。此种情况就造成了工程更改存在未能落实到产品中的可能,未解决这种隐患,首先是加强各级责任人员的质量意识培养,要求工艺、生产、检验人员都各尽其职,严格把关,确保更改的落实。其次要建立设计、工艺、生产的畅通沟通渠道,加快工程更改的流转时间,减少因批次、时间等问题造成的隐患。

4、偏离、超差的控制分析

对产品偏离、超差的控制,不仅仅体现在建立超差、偏离的控制程序,更要体现在严格执行上。对产品出现的所有偏离、超差,要严格执行分析、处理、验证等过程,确保产品状态得到控制。同时,应对所有的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5、发挥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作用

篇8

关键词:时,体,习得,文法性判断试验

中图分类号:D44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38-02

1 日语时体习得的先行研究

日语体的习得研究,主要是针对现在时态「-te iru而进行。这些研究大体可分为从文法性体的观点进行的研究和从语义性体的观点进行的研究。

前者主要是把「-te iru的意思/用法分类,进而调查哪些用法更容易习得。研究结果表明,“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结果的状态”更容易习得(黑野1995;许1997,2000;小山2004;菅谷2003等)。对于这种结果,在先行研究中主要是依据典型性理论(Prototype theory)来解释的。例如,许(2000,2002)把“现在性”“持续性”“运动性”作为「-te iru的典型性特征,认为具备这3种特征的现在时态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失去“运动性”的“结果的状态”的用法更容易习得。并且,对于过去时态的「-te ita,认为由于缺乏了“现在性”,所以在习得时比现在时态要困难。根据这种说法,同样是缺乏了“现在性”的将来时态的「-te iru,它的习得也应该和过去时态一样困难。但是,根据Koyama(1999)的调查,学习者在习得“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时,现在时态的正确率为89.7%,过去时态为65.3%,将来时态为39.1%。同样是“非过去式”,并且具有与现在时态相同形式(「-te iru)的将来时态,为什么它的习得反而比使用不同形式(「-te ita)的过去时态还要困难呢。

另外,从语义性体的观点进行的研究,主要调查研究动词的语义性体对时体的习得有哪些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进行态标志(例如:日语的「-te iru)容易和活动动词结合使用,完成态标志(例如:日语的「-ta)容易和到达/达成动词结合使用(Shirai,1993;Andersen & Shirai,1994等)。但同时Andersen & Shirai(1994)也指出,活动动词与「テイ- 的结合在现在时态,到达/达成动词与「-ta的结合在过去时态更容易。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日语体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时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比'结果的状态 '更容易习得”这一先行研究的结果,分别从现在/过去/将来时态进行了验证,并且分析了时态对其的影响程度。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日本九州地区某日语学校161名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为对象(在日居住时间和日语能力参差不齐)。另外,为了便于分析调查结果,同时对220名日本学生也进行了调查(九州大学一年级学生。有效回答为177份)。

2.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了4选1的文法性判断试验,要求从「-ru「-ta「-te iru「-te ita的4个答案中选出一个认为正确的答案。测试共有25道题,其中,现在/过去/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各设计了4个选项(共24个选项)。另外,为了不给学习者造成是在进行时体调查的印象,还设计了与时体无关的12个选项。对于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时,为了区分是受时态的影响,还是动词的影响,同一个动词分别使用了3次(即:现在/过去/将来时态中各使用1次)。

在对学习者和日本学生分别进行了测试之后,对于学习者的测试结果进行了评分(1个选项1分,共36分)。并且根据分数,抽出高级组28名,中级组31名,初级组25名共84名学习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另外,在测试完成后,任意抽出高级组14名,中级组8名和初级组4名,共26名的学习者对其进行了追踪调查,询问了他们选择各种时体形式的理由。由于对句子理解的不同,在日本学生的回答中也出现了意见分歧的现象,所以本文只把日本学生的正确率在95%以上的问题作为了分析对象。

2.3 调查目的

本文调查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现在/过去/将来时态中验证“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用法的习得难易度。

(2)调查时态的不同对体的习得是否造成影响。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习得难易度

表1至表3表示现在/过去/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和“结果的状态”的用法的正确率。

如表所示,不管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将来时态,也不管是是初级组,还是中级组,高级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都比“结果的状态“的用法更容易习得。这一结果与先行研究的结果一致。只是在初级组中,两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明显(特别是过去和将来时态)。本文认为那是由于学习者在日语水平低时,对于这些用法的习得只处于初级阶段,还未能充分掌握而导致的。

3.2 时态对时体的影响

首先指出的是,从日本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没有看到时态对体的影响,但是在学习者中这一影响明显存在。并且,同样使用了文法性判断试验的Koyama(1999)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是按照“现在 过去 将来”时态的顺序进行体的习得的。但是,本文得出了与其不同的结果,即,学习者在过去和将来时态的习得中并未发现大的差异(表2:过去时态的正确率为52.4%,将来时态为51.8%)。

本文认为造成此结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本文在调查对象上和Koyama(1999)不同(Koyama以中国,韩国,还有别的国家的日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本文只把中国学生作为了调查对象)。分析学习者在过去时态的选择结果发现,在Koyama(1999)中除了正确答案「-te ita之外,只看到了「-ta的选择。但是在本文中看到了「-ta和「-te iru两方面的选择(表5)。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学生虽然可以把“过去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象「昨天正在-一样,作为「过去+持续来考虑,但是在形式上仍然倾向于选择「-te iru这一形式。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母语(汉语)中没有时态而造成的。对此结果,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必要添加上母语中有时态(例如:英语)的学习者的数据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个原因是本文和Koyama(1999)在调查对象的日语水平上存在差异。Koyama(1999)是以中级后期为止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的,而在本文中,日语学习经历超过8年的超级学习者也作为了调查对象,所以,本文中调查对象的日语水平要比Koyama(1999)中高得多。由此可能造成本文中学习者对于将来时态的“动作的持续”的用法掌握得比较好,以至于出现了和过去时态的正确率相近的结果。

4 结语

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不管是现在时态还是过去/将来时态,学习者关于“动作的持续”的用法的习得比“结果的状态”更容易。这和先行研究的结果一致。

(2)本文得出了和日本学生的调查结果不同的结论,即:时态影响了体的习得。但是这和先行研究的结果不一致。本文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本文和先行研究在调查对象的母语和日语水平上存在差异造成的。

在今后的研究中,本文认为有必要添加上其他国家的日语学习者的数据针对以上的结论进行进一步地验证。另外,本次调查使用了文法性判断试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仅仅反映了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能力,并不能反映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今后有必要使用诱导说话等方法进行进一步地验证。

参考文献

[1]许夏佩.中•上级台湾人日本语学习者による「-te iruの习得にする横断研究[J].日本语教育,1997:37-48.

[2]许夏佩.自然话における日本语学习者による「-te iruの习得研究OPIデ-taの分析结果から[J].日本语教育,2000:20-29.

篇9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4-0089-07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大批农民工因企业倒闭而返乡,形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工“返乡潮”,加之返乡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就业能力差、就业保障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就业困难,就业状态存在脆弱性、临时性和不稳定性,给社会和当地政府带来极大的负担和压力。分析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对探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把握返乡农民工就业意向,科学合理引导其就业选择和优化再就业状态具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乡原因、返乡后再就业类型划分、不同再就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认为,劳动力回流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工作难找、家乡生活成本较低,城市工作机会丧失和部分劳动力积累资金回乡进行消费或投资等;政府政策效应和农民工观念取向的共同作用也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选择类型有以下几种划分:黎元生将其划分成单纯务农、完全务工、兼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四种不同类型,该研究主要是在借鉴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农民行为受益函数进行划分;韩梁等人划分了纯农民、一兼农民、二兼农民和纯非农民四种不同类型,该研究主要是根据农民涉农深度的不同进行划分;陈浩等人划分了留乡务农、留乡创业和返城就业三种就业类型,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后危机”时代下劳动力供给波动的现状及其就业面临的“双向”选择进行划分;缪金革等人划分了返乡从业、回城寻业和渺茫等待三种就业类型,该研究主要是针对非自愿性返乡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展开的。再就业选择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从务农、创业和就业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务农存在的问题有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意愿低、生产技能缺乏和由于土地流转等原因而无地耕作;创业面临着融资困难、创业环境不完善以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创业者文化素质低、创业教育与培训不足等问题;就业存在的问题有农民工年龄相对偏大、文化偏低、接受培训少及就业岗位缺乏等。对于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刘尚希认为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岗位机会等因素影响着农民就业状态的变化,该研究主要对农民总体就业状态的影响因素做出总结,但缺乏具体分析;申明浩等人认为农民就业选择的分化主要是社会结构、城镇非农产业发展、社区机会结构以及家庭和当事人等因素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该研究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农民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但针对返乡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就业状态选择和影响因素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有些方法和因素不一定适用。

学术界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类型进行了基本界定和研究,但对创业状态的研究较多,对其他再就业类型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调研资料为依据,试图归纳和划分返乡农民工的主要就业状态,同时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状态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研究假设及变量说明

本文在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三个地区的调研数据,将其再就业状态划分为务农、兼业、待业、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通常认为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影响其就业行为的主要内在因素。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劳动力,对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形成有效的激励及合理配置。持久的就业能力可以使个体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或在需要时重新就业。完善的就业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保证劳动权利稳定,促进就业增长。因此,本文确定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保障为其再就业的基本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

1.研究假设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信息加工活动的结果,是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正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以下几点假设。

(1)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基本特征对再就业状态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和女性在体力、家庭分工等方面的差别使得男性选择务农的可能性更大;劳动力年龄越大,身体素质及技能等方面不及年轻人,处在务农和待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耕地面积多的返乡农民工,其务农以外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选择其他状态的可能性较小;教育程度高和打工年限长对其选择创业和务工状态有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越高,选择创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农村低保户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方向尚不确定。

(2)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对其再就业状态有影响。就业能力包括风险承担能力、交际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劳动技能。返乡农民工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越敢于冒险拼搏,选择创业状态的可能性越大;交际能力越好,机会识别能力越强,人际关系网络越完善,就业渠道更广泛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兼业、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的可能性越大;拥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返乡农民工倾向于选择与自身技能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就业。

(3)就业环境对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就业环境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特色产业状况、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及制度实施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越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越多,返乡劳动力越倾向创业或就近务工;创业环境及政策制度实施情况对其选择创业状态有正向影响。

(4)就业保障对再就业状态选择有影响。就业保障包括金融保障、农地保障和中介服务保障。金融保障中的贷款融资优惠及就业活动补助金对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及就近务工状态有正向影响:农地保障中的农业补贴对种粮农民提供一系列优惠补贴,调动其种粮积极性,对选择务农状态有正向影响;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岗位推荐、中介服务和就业培训等措施,使返乡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加强、就业方向明确,则使其选择就近务工的可能性加大;职业咨询服务对返乡农民工选择就业状态的影响还不明确,无法确切判断其对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方向。

2.变量说明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本文在构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时,选取基本特征、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和就业保障4类22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见表1)。

三、模型选择、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1.模型选择

本文研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再就业状态选择为被解释变量。由于务农状态是农民的原始就业状态,也是返乡后最容易实现的一种状态,为了研究需要,将这一模式作为定量模型中的对照组。具体而言,本文将“务农状态”定义为y=1,“兼业状态”定义为y=2,“待业状态”定义为y=3,“创业状态”定义为y=4,“就近务工状态”定义为y=5。因分类反应变量的类别为三类以上,且无序次关系,所以应用多元Logistic模型。本文几种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多元Logistic模型可以表述为:

其中,p为处在某种就业状态的概率;a(n=1,2,3,4)为常数项;x1为解释变量,表示第k个影响因素;Bnk为模型n中第k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模型(1)代表兼业状态,模型(2)代表待业状态,模型(3)代表创业状态,模型(4)代表就近就业状态。

2.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2年7-8月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对陕西省返乡农民工的实地抽样调查,被调查对象为具有非城镇户口、连续在外打工1年以上、现已返乡的农民工。调查员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调查地点按地理位置不同分布在陕南的安康市、陕北的榆林市及关中的宝鸡市。根据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从各市区选取两个典型县,兼顾各县乡镇数量和返乡人数在五种不同就业状态中的分布比例,随机抽取部分乡镇进行样本调查。最终收回840份调研问卷,剔除漏答和错误的问卷,最终使用问卷79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4.5%,其分布情况及样本统计特征见表2及表3。

四、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利用SPSS17.0软件对794份样本数据进行多项Logistic回归模拟,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该模型的似然比卡方观测值为780.415,拟合优度检验统计值为1017.855,说明解释变量总体与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能够较好地拟合总体样本数据。

从模型估计结果表4中的估计变量系数及显著程度来看,返乡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就业能力、就业环境特征及就业保障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均有显著影响,4个研究假设中的22个变量影响程度具有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返乡农民工基本特征对再就业状态影响显著,具体特征正负兼有

性别对待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表明男性选择待业的概率较小。其主要原因是男性返乡后面临的社会、家庭压力较大,需要尽快投入到劳动生产当中,以缓解失业带来的经济压力。年龄对待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说明新生代返乡农民工选择待业的概率较大,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其原因可能是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熟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返乡后大多会处于待业状态,就业稳定性较差。学历和家庭年收入对创业状态的影响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示学历和家庭年收入越高,选择创业的概率越大。学历对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对其可能的解释是返乡农民工学历越高,其职业预期越高,选择农业种植的意愿越弱,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造成其选择待业的概率更大。农村低保户对选择兼业及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农村低保户拥有最低生活保障,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因而在未找到合适工作时选择兼业或待业的可能性更大。工龄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的返乡农民工,就近务工的成功率更大。耕地面积对务工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耕地面积多的返乡农民工选择就近务工的可能性小。其主要原因有耕地面积多使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打工,同时政府对农业种植提供多种补贴,使得种植收入与打工收入差距缩小。

2.就业环境指标对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以正向为主

从就业环境的4个指标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对兼业、创业及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好,市场和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同时也能提供好的创业环境。特色产业状况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养殖、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来解决返乡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创业环境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预期不一致。实际调研发现,其原因可能是很多调研对象对创业环境不很了解,认为创业环境很难具体描述和判断,大多还是以当地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制度来具体衡量,所以结果显示创业政策及制度的实施情况对创业状态的影响显著。这意味着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和制度越完善,宣传力度越大,选择创业的返乡农民工就越多。

3.就业能力指标对再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以正向为主

从就业能力指标中的4个变量来看,机会识别能力对返乡农民工选择兼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具备一定洞察识别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在务农之余,更容易察觉和抓住岗位机会。风险承担能力对其选择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返乡农民工的风险承担能力越强,成功创业的概率越大。人际交往能力对其选择兼业和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意味着在寻求就业岗位的过程中,要求返乡农民工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善于和雇主、同事、客户等多方协调沟通。拥有一技之长、风险承担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对待业状态有负向影响,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可能的解释是大多数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其工作技能、风险承担能力和机会识别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历练和提高,这几方面的差异不大,因而对返乡劳动力选择待业状态有影响但不显著。

4.就业保障指标对再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

贷款融资优惠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贷款融资条件越优惠,就业补助金越多,返乡农民工选择创业的倾向就越强烈,同时可以带动部分就近务工农民工转向创业。农业补贴对务农状态以外的四种状态均有负向影响,但只有创业状态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其可能的解释是农业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目标短视化、补贴方式不科学、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时农业补贴金额少,在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涨价的抵消作用下,不能充分调动返乡农民工的务农积极性。就业培训、中介服务及职业咨询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政府和中介机构提供的培训和服务越多,职业咨询越全面,使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预期和方向越明确,从而更容易在非农产业实现就业。提供就业岗位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与之前的假设不一致。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就业体系和措施还不完善,不能完全解决当地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的选择有影响但不显著。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返乡农民工基本特征指标对其再就业状态的影响正负兼有:就业环境和就业能力指标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以正向为主:就业保障指标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的影响存在差异。基本特征指标中,性别、年龄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学历和农村低保户对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工龄和一技之长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环境指标中,经济发展水平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其他三种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特色产业发展状况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政策及制度实施情况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能力指标中,机会识别能力对兼业状态、风险承担能力对创业状态、人际交往能力对兼业及就近务工状态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保障指标中,贷款融资优惠、再就业补助金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业培训、中介服务及职业咨询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补贴对创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

针对以上结论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制定优惠政策和制度(如提供小额贷款)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制定合理的农业补贴政策,鼓励扶持农业生产的同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第二,加大对“新生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引导。根据新老农民工的不同特征,为其提供不同的职业咨询和再就业心理服务,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第三,加大对农村低保户的扶持。制定合理的最低保障标准,加大对低保户的思想教育与技术培训,帮助低保户实现就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第四,扩大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对外招商引资,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信息,增强再就业服务。第五,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对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如联合当地技术职业学校和就业培训中心开设专题讲座和技术操作实践等,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相关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Ode,S.and J.E.Tav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The Economic Jotu'nal,1991,101.

[2]Robert,E,and B,Lucas,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Movers and Stayers:Assimilation,Impacts,Links and Proximity[R],Paper Prepared for Conference on Mrican Mig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hannesburg,South Africa,2003.

[3]张辉金,萧洪恩,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深层思考[J],农村经济,2006,(8).

[4]黎元生,改善就业状态: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关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1).

[5]韩梁,姜长云,农民就业模式分化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6,(6).

[6]陈浩,刘锡安,曹亚,后危机时代下农民工就业决策及困境分析——基于武汉返乡农民工就业安置现状调查[J],农村经济,2010,(10).

[7]缪金革,陈艳芳,危机下“非自愿性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现状及前景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

[8]李建华,郭青,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11,(3).

[9]王茜,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农民工返乡潮激化土地流转纠纷的视角[J],中国房地产,2009,(8).

[10]王环,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11]阳立高,廖进中,张文婧,李伟舵,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基于对湖南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08,(4).

[12]申晓梅,刘涛,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调研及其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10,(3).

[13]刘尚希,农村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改善农民“就业状态”[J],地方财政研究,2006,(6).

[14]申明浩,周林刚,农民就业选择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4,(1).

[15]刘强,劳动就业环境与区域竞争力[J],现代经济探讨,2006,(8).

[16]Hillage Pollard,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J],DFEE Research Briefing,1998,85.

[17]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10

关键词:军用产品 研发过程 技术状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98-01

技术状态管理是做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系统工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技术状态项目的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标识、控制、审核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保持技术状态的可追溯性。在军用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状态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指使用条件、速度、杀伤力等功能特性和组成、尺寸、配合、重量等物理特性所包括的技术文件、产品图纸、工艺规程的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产品研制的成败及研制质量水平的高低,在GJB 9001B-2009中对技术状态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1 技术状态管理内容

技术状态管理包括四方面内容:技术状态标识、技术状态控制、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通过控制基线更改管理技术状态,确保军用产品系统和技术状态项在研制的各个环节都能使用现行有效的技术文件。

1.1 技术状态标识

军用产品研制的方案探索阶段同步开展技术状态标识工作,通过技术状态标识工作,使技术状态有了“可见性”。建立技术状态基线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1) 确定产品结构,选择技术状态项目。

(2) 对每个技术状态项明确所需的技术状态文档。

(3) 对技术状态项目及相应文件分配标识特征或编码。

(4) 发放和保持技术状态文档。

军用产品系统研制和生产的规划、实施及控制,都应有一个完整的层次体系作为贯穿整个研制生产过程的总脉络,结构框图( WBS) 是技术状态标识的首要工作。

1.2 技术状态控制

当出现设计评审、设计验收、设计确认要求的改进或者发现制造、安装或服务有困难时,应当对技术状态进行更改,必须更改的技术状态项目,要提出更改内容、更改理由、更改方案、更改分类等。对技术状态的更改,须按照批准权限对评审结果进行最终认定,做出批准或拒绝更改的决定,并形成文件。

1.3 技术状态纪实

技术状态纪实应确保归档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开展技术状态纪实活动应从产品的研制方案阶段起,分为记录和报告两种,主要包括技术状态文件清单,技术状态说明报告,技术状态更改许可、实施和验证报告以及其他采购方要求提供的报告等。

1.4 技术状态审核

验证技术状态项目与技术状态文件的一致性即为技术状态审核,包括功能技术状态审核和物理技术状态审核。技术状态审核可结合设计定型工作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按签字顺序流转审查,技术图样一般包括设计、校核、审查、工艺检查、标准化检查、审定、批准等流程,所有流程完成签字后方可生效。

2 技术状态管理要点

产品技术状态受技术发展、需求改变、器件停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固化、更改频繁,需要通过建立技术状态基线、加强技术状态更改控制开展好军用产品研发的技术状态管理工作。

2.1 建立技术状态基线

技术状态基线通常分为功能基线、分配基线和产品基线,在产品的研制初期, 被正式确认作为今后技术状态改变判定基准的技术状态文件,这三种基线所形成的技术状态文件是一级一级建立的,前一过程的技术状态输出应是下一过程的技术状态输入,具有可追溯性并相互协调。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应该是产品技术状态文件服从分配技术状态文件,分配技术状态文件服从功能技术状态文件。

产品基线的确立应作为技术状态管理关注的焦点,在设计定型前,依据研制总要求、会议纪要对产品规范、图纸资料等文件进行审查,以确保产品规范和图纸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另外按要求对所有图纸、资料进行归档,在检验验收前,进行产品基线的再确认。

2.2 技术状态更改的控制

在军用产品研制过程中,保证产品的功能特性、性能指标、使用环境以及装备六性等方面不变的情况下,技术状态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的更改,但要以不影响产品的技术状态基线为原则。技术状态更改控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改的理由是否经过充分调研;二是更改的方案是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审;三是更改后是否进行产品功能特性和物理特性的验证和确认;四是更改后是否进行相应文件、资料的更改和归档。

3 结语

以前,由于全过程的技术状态管理不被重视,只关注产品的技术指标是否满足研制任务书的要求,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无找出问题所在,对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做好军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技术状态管理,确保研制进度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本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的领导作用,建立技术状态管理领导机构;二是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扎实开展技术状态管理规范编制工作,确保技术状态管理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三是将技术状态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质量管理培训的重要环节,确保具备相应岗位能力;四是根据研制进度适时进行技术状态管理总结,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参考文献

[1]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