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的现状

篇1

关键词:合肥市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150-03

一、相关概念解释

(一)合肥市瑶海区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东部,面积142.9平方公里,人口36.5万人。人口密度高达2554人/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全国乃至于安徽省的平均人口密度。同时瑶海区是传统工业区。拥有合钢公司、安徽氯化、联合利华等160多家大中型企业。大量的化工产业的集聚加速了对瑶海区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压力加大。而这些大中型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承载力有着消极的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平级。早在1995年,美国学者莫里森认为:生态文明是基于与自然和社会生态保持一贯联系的多元生活方式,其有两个属性:第一,她着眼于浮华世界中人类生活如何动态和可持续地保持平衡;人类不是要战胜自然,而是与自然共存;第二,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它取决于我们创造社会新选择的能力。而本文就选择莫里森的观点作为主要论点来讨论现今瑶海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发展。

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

城市生态系统其实是人类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生态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以人类利益为目的的,由人类改造、控制和操控的,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发展趋势的生态系统。而人类生态系统由于具有简单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相比较自然生态系统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而言更为脆弱。

合肥市瑶海区首先作为合肥市的老工业区,大量的重工业在此聚集。由于技术和资金以及政策的限制,大量的重工业的生产设备陈旧,对于“三废”的处理不到位。笔者在合肥市瑶海区老化工厂附近的小区走访时,90%以上的住户抱怨自己家附近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家中的窗户是常年不敢打_。其次,瑶海区是合肥市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根据“六普”的数据得出,瑶海区在2010年的老龄化程度(60岁以上)达到10.5%。瑶海区的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同时加上瑶海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更加剧了瑶海区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最后瑶海区的绿地面积相比较其他区而言,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瑶海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出现失衡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土地逐渐转变为城市用地,导致大量的初级生产者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人口容量。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非农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加上大量的人口流入,是城市当中贫富差距明显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明显的现象突出。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就业、住房、出行、看病等基本民生问题成为人们与社会矛盾的焦点。城市的人文环境系统更是城市社会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在“五普”中合肥市的人口为1810847人,而在“六普”中合肥市人口快速增长到2556689人。瑶海区在“五普”中显示人口为87211人,而在“六普”中瑶海区的人口为318564人,人口数量增长明显。瑶海区磨店、新站等地的工业园的快速建立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而在磨店、新站等地的城市基本卫生、社区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系统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大量的“城中村”林立,与瑶海区城镇化、工业化的趋势背道而驰。

三、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

(一)城市规划和政策导向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曾将城市的建设划分成三个模式,分别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而合肥市(2011年巢湖市划分至合肥之前)的规划是一个明显的扇形模式。

扇形模式是将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划分开来,各个区域承担自己各自不同的职能。庐阳区作为合肥市的经济、政治中心;包河区作为合肥市的文化集中地;蜀山区作为高校的集中区;而瑶海区则是合肥市的重工业所在地。城市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瑶海区的发展。同时,政策的影响也是瑶海区出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诱因。在2013年瑶海区的工业区发展就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且收到了国家的支持。而2015年的《2015年合肥市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的出台更是对瑶海区工业发展加了一把油。大量的工厂在瑶海区建立起来,原本人口密度大、面积小、环境承载力低的瑶海区变得人口密度更加大,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变得更加脆弱。

(二)经济发展模式相对僵化

瑶海区是合肥市的传统工业区,境内汇聚了马钢(合肥)公司、氯碱化工、胜华铜业、绿宝电缆、金钟纸业、华源纺织等一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钢铁化工、机械电器、纺织服装、家具建材、造纸五大支柱产业,是全市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由73亿元增加到247.4亿元,年均增长27.2%。财政收入由2.25亿元增加到7.72亿元,年均增长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36亿元增加到5.37亿元,年均增长31.6%。瑶海区作为合肥传统的老工业区,经济发展单一,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所带来的GDP的发展并不适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瑶海区而言只有改变传统的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个产业健康发展。

(三)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发展缓慢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提到了由于行政规划等原因,瑶海区并不是合肥市的教育基地,相对于整个合肥市的文化水平而言,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偏低。同时,瑶海区大量劳动密度型产业的集聚,瑶海区只有大量吸引外来务工人员才能满足大量的劳动力需求。但是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笔者做了一个“五普”和“六普”合肥市受教育水平的比较。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来,无论在“五普”时期还是在“六普”时期,瑶海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是偏低的。横向比较发现,大量的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高水平的知识分子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纵向比较中除了未上过小学的人数所占的比值是下降的之外,所有的值都是上升的。其中初中和大学专科所占的比重增长速度较快,分别为4.32%和4.64%。总体看来瑶海区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往往集中于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瑶海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一方面需要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在精神文明上加速前进。

四、瑶海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措施

(一)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治理大气污染。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天然气管道延伸工程,提高天然气使用比例。推进城市扬尘防治,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加秸杆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还田、气化和沼气化利用。可以由区环保局牵头,积极探索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

治理垃圾围城。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由于瑶海区为合肥市的老城区,其中城中村大量存在,开展盲区死角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重点解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问题。

(二)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完善绿地系统,提高绿化的整体水平,实施景观生态工程。瑶海区中大量的回迁小区是安置性小区,其中绿化面积往往很难达到居民的预期值。要加大对周边公路的行道绿化,加强对绿化的养护;同时加强对小区周边广场和公园的绿化,开展绿化大会战。在总体绿化面积、绿化投资、增加速度等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坚持绿量和品质并重,打造精品绿化为重点,持续实施小区和空地绿化提升和改造的原则。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严格资源节约门槛。新建项目必须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和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关于产业定位要求,避免产业转移中的资源浪费和污染扩散,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强化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和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区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推进循环化改造。由于大量的工业园区在瑶海区建立,资源利用效率低。要推动各类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量分质梯级利用、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四)建设绿色瑶海

建设低碳瑶海。启动低碳社区建设,加强低碳理念宣传,改变居民行为模式,降低能源消耗。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加强绿色低碳产品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生产比例和市场占有率,列入政府优先采购目录。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篇2

1.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生态文明体现着人们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体现着人类对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认知。它有客观物化形态、文化伦理形态和社会形态三种,并且包括体制文明、生态文明和素质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顺应社会发展的正确决策。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相互促进,是培养生态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通过系统的引导,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质,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详细的解释,提高人们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规律的自觉性,通过制定计划和详细的组织,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改善和协调,促进被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2.生态文明教育特点

⑴综合性。生态文明教育是通过多个学科的合作共同完成的,从其主要内容中就能够了解到。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人、人的心理的和谐。⑵多样性。生态文明教育应当结合生态现状,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实现教育的深刻性和高效性。⑶社会性。生态文明教育与全民生活息息相关,必须通过全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应当对生态文明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⑷全球性。生态环境关系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可能对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气体排放这种扩散性较强的环境问题。

二、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中学生处于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研究起步晚、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在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我国的生态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这使得我国对生态文明的教育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造成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不高。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为:⑴生态教育流于形式。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日益重视的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系列活动,但是有些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教育方式偏向于形式化和即兴化,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施教方式也比较随意,存在很多不足,并且由于脱离了实际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⑵家庭、学校、社会之间没有有效沟通。学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外界的有效交流,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少,并且很难得到家庭的支持,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阻碍。⑶生态教育不够深入。当前生态教育的实现方式大部分是通过自然科学的课程教育来实现的,学生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自主研究和认识,不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导致生态文明意识难以提高。⑷生态文明教育没有针对性。生态教育应当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旦脱离实际就很难实现其意义。但是当前的教育中,缺乏公共生态教育的认知。

2.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表现

笔者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并与中学生交流后发现,当前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这表现在:生态忧患意识的产生、有强烈的生态求知欲、生态感知能力增强等方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生态意识的增强是促进生态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对中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迎合学生的心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素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归根到底取决于人的生态文明素养。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心力量,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颇为重大。本文拟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的生态文明素养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态文明的意识程度、生态文明行为表现等,进而分析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问卷网平台向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发放问卷并回收、统计。本次调查选择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对象的分布上,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等共25个学部或院系的本科生,覆盖了学校大多数学部和院系。在专业分布上,调查对象涵盖了环境类专业、理工科非环境类专业、非理工科专业。为了便于比较不同年级的生态文明素养,从而间接反映大学教育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影响,选择大一和大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代表低年级大学生和高年级大学生。本研究共回收问卷226份,问卷有效率达100%。

(二)调查问卷的分类概况。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所涉及的领域,能够清晰的反映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问卷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问卷题目采用“程度式”选择题为主,大部分题目的答案可以按照最低程度到最高程度排序,并赋予1~5分的分值,使得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分析变得较容易操作。问卷的题目尽量以贴近大学生生活为宗旨,突出现实化、生活化。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

三、调查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缺乏。关于生态文明知识的调查中,大学生7道题的平均得分仅为2.58分。在被问及“201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时,有72.13%的大学生选择“根本不了解”和“了解一点”。88.05%的大学生表示“知道一点”和“完全不知道” 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在被问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时,仅有29.20%知道4个以上。可见,大学生对于全球性的生态文明知识知之甚少,对生态文明知识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相比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大学生对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较高,比如,对PM2.5的了解程度的平均得分为3.12分,对10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环境知识(白色污染、温室效应、低碳生活等)的了解程度平均得分为3.59分。可见,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个人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的环境问题和事件,缺乏对地球环境整体变化以及所面临环境问题危机的关注度和紧迫感,这与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和知识的传播者的身份是不相符的,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文明知识的引导和教育。

四、原因探析

(一)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地位不突出。在当前的大学评价体系中,、著作出版、重要国家级课题的申请等成为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的重要指标,生态文明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处于边缘地位,因而,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并不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之,大学教育虽不像中学教育那般重视应试,但学生寻求保研、出国深造等机会时,最为主要的考评指标就是绩点,当前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较重。

(二)生态文明教育系统性与深度不够。当前,我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只在大学生形势政策课程的某一讲中“蜻蜓点水”式地出现过,加上这一课程的授课和考评方式与公共或专业必修课有较大差异,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学生的重视程度有限,因而,教学效果不佳。可见,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信息化的时代中,大学生虽然很容易接触到广泛的信息,正如问卷调查所显示的,高达40%的大学生表示对自身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影响程度较大的是大众传媒(微信、微博、网站、电影、电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借用信息化时代的大众媒介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性与深度也是需要引入思考的问题。

(三)缺乏生态文明实践的机会。高达50.88%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环保活动,生态文明行为实践能力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其一,学校环保类社团较少或者环保类活动开展地较少,大学生有参与的愿望但参与的机会不多;其二,生态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引导,尤其缺乏相关的实践机会和条件支持;其三,大学生学业压力太大,有意愿却没时间参加。

五、对策与建议

(一)整合教育资源,全面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将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既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找到了稳定的载体,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环节。[4]首先,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应当全面纳入大学生时事政治与形势政策课程之中,拟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开展系列课程,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其次,也可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中,目前高校思修课程主要内容为国家和个人理想、中国精神、道德规范以及法律,并没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内容,可以将生态文明教育加入到思修课程“社会公德”的章节中,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再次,开设与生态文明教育有关的公共课程。

篇4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内容;策略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十报告中继续强调“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并将实现生态文明纳入到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规划之中。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高校身担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在推进社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因此,对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是推进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高校的生态文明借鉴了环境发展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推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生态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素质,使他们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发展和落实“五位一体”发展计划的现实需要

环境是多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的集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人类为了取得生存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改变自然环境的方式和方法,虽然取得了发展,但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从宏观的层面看,这些破坏主要表现为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物种的不断减少、气候的不断升温等,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从中观的层面看,在追求工业化的过程中所带来各类污染需要我们付出严重的经济代价来偿还。在微观层面上,人类追求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迫害,最终会通过另一种形式作用到人类自身,从而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教育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五位一体”经济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通过对该经济发展规划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纳入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该规划还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改善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打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和进步。因此,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是落实国家“五位一体”发展规划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

校园是社会的构成元素之一。因此,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举措。所谓“和谐校园环境”,顾名思义,即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校园环境。换言之,即构成校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哪一个社会,高等院校始终处于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是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新知识等的诞生地,在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要推进高校的生态化,首先必须在高校中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对校园中的不同群体,包括专任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甚至后勤人员等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环境较少阻力,在校园中实现不同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综合发展,指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该具有的所有本质。[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身体、智力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的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指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各种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素质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传统的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成才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输入,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等的培养,致使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此可见,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人才的中坚力量,生态文明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标本兼治,其内容主要如下。

(一)加强生态环境的现状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实施关于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3][5]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使其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树立环境责任意识。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了环境责任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关心生态环境,从而主动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项针对全球环境的调查报告表明,当前,如果人类不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那么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出现严重的衰退。由此可见,要使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不出现衰退,各国政府都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化。如若不然,到2030年,人类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长期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对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和利用,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长此以往,人类必然遭受自然的报复。例如,近年来北方不断出现的雾霾天、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水资源的不断减少、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等。除此以外,一些社会层面的惩罚也日益凸显,例如,人口膨胀、住房短缺、失业加剧、社会动荡不安、人类道德素质败坏等。在全球范围所出现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都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可见,高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态环境现状教育,使其对环境发展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其生态环境的危机感,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高校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包括对学生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有助于其科学、有效地分析生态危机出现缘由,并提出解决对策。高校内的大学生群体来自于不同的专业,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能力,因此,对于生态科学知识的掌握和了解程度也必然不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生态科学知识全面系统地掌握。生态科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截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课程设计和组织过程中,都没有将生命科学导论以及生态学导论等生态科学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致使绝大多数学生对生态科学的一些基础课程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在设计和组织其课程时,可以通过公共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的形式让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和这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大学生对生态科学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站在生态学的高度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问题教学的效率,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

(三)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也可被称为生态文明意识,它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态文明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指人类在遵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进化规律等的前提下,所取得的一切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成果的总和。[4]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社会、人类自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等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是多种思想观点的总和。结合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本研究认为,目前高校中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素质教育等。其中,生态道德意识集中体现了人类与外界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道德进步的程度以及人类自我发展的程度。生态道德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才能增强其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性,从而引导其积极投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自觉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生态道德规范就是要尊重社会、人类以及自然的发展规律的过程,具体而言,即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和谐发展、保护资源、低碳生活等。生态道德素质作为人类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指标。开展生态道德素质教育要注重对人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策略

高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借鉴国外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学校内部应从上到下统一认识,并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尤其是需要高校领导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鉴于此,高校应成立专门的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部门,并委派专人,专门负责此项教育工作。目前,全国范围内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门部门几乎没有,此项教育工作在绝大部分高校内要么由学校团委、要么由教务处负责,且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但是,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等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负责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的编写。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教育实施的依据,对教学内容具有规范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目前尚未出现此类教育的专门的教材,致使各个高校在此类教育方面缺乏规范的内容。鉴于此,应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专门的教材,从而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其次,对于高等院校自身来说,应将生态文明类教育课程列为学校的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调查显示,目前,将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列为公共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的院校少之又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必须将此类教育通过课程开设的形式进行,并将其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满足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实际需求。再则,高校内部的人事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践行者,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直接关乎教育的最终效果。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队伍身担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等任务,其职能主要体现在教育、管理、协调以及研究四个方面。高校人事主管部门应重视生态文明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伴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职责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具有了新的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之一。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目前高校内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类课程的现实状况,将生态文明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耗时最短,最有效的捷径。

(三)在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而且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的时候,环境还会对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是未来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际上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小的校园生态系统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等都会受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校园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即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来引导高校的校园建设和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将校园建设成和谐、美丽的校园。首先,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其次,在文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凸显生态文明的要求;再则,在安全校园的建设中要彰显生态文明。

(四)在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中提倡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贵在落实。因此,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领悟并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一些企业的相互合作,建立生态文明的教育基地,为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造条件。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学校参观一些生态农业、自然保护区等,让其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高校身担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的重任,推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实现大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落实国家“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规划。生态文明的高水平已经成为未来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高校在推进自身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担负起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重任,发挥其独特示范效应,为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新华.论生态文明中的教育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3-27.

[2]陈寿朋.生态文明建设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欧汉生.节约型高校建设的策略思考[J].江苏高教,2011(1):46-48.

[4]付文杰,何艳玲.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62-66.

篇5

高校的政治教育需要在课堂中加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这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以及我国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问题展开讨论,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深入讨论我国目前的高校思想教育现状和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纠正。

关键词:

生态文明教育;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这一阶段我们的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高校作为向社会推送人才的重要机构,有必要加强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我们不难发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首先“三观”教育中包括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我们要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引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提高。由此可见,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是目前高校需要重视的问题。同时,一些高校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一些大学生没有具备适应社会以及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没有形成生态文明观念。为此,高校应该起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的责任。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高以及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资源环境所隐藏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造成了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国家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力军,加强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单薄,生态道德素质比较低,针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不加重视,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尤为迫切。其次,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随着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的需求提出,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负责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素质、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对国家与社会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必须起到引导学生构建生态文明理念的责任,引导学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自然的法则学会进一步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道德素质。最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与思想觉悟。通过道德素质的提高,大学生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一些高校太过重视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有所忽视,这些恰好成为制约大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在就业后虽然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因为缺乏必要的道德素质而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所以说通过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高校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个人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的需求,在高校中引入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2]高晓钟,陈朝阳.论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

篇6

关键词:长汀县;生态文明;对策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生态县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各个领域基本达到可持续发展。在我省,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日益备受关注,长汀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波折中进行。本文从长汀县的建设基本概况、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措施等方面展开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求探寻一条推进长汀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长汀县生态建设的基本概况

长汀县曾经是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国家、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长汀县通过封山育林、改良植被、发展绿色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展开了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县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17.8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至35%提高到65%至91%,完成了重点水土流失区2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79.4%,有9个乡镇、18个村、21万人得到实惠,被专家誉为我国南方红土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和典范,成为我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1]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的宝贵经验对推动全省深入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对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从生态足迹角度探索长汀县生态县建设的不足

生态足迹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2]通过生态足迹的角度研究可以得出,长汀县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发展的不可持续程度正在加强,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比重的加大,能源的消耗将会大量增多,从而引起生态赤字的进一步加剧,而这种消耗的加剧并不会得到任何生态生产性土地供给的补偿。[3]长汀县万元GDP足迹远大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长汀生态县建设对策

在长汀县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结合长汀县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借鉴成功先例,为长汀生态县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不断强化生态产业布局,以低投高产、低耗少排、循环持续为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要坚持以一流的规划引领生态产业的发展;要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充分运用科学理念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生态转型,走新型生态工业道路;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长汀县特色的农业基地,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构筑都市型、生态化农业体系。[4]要强化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结合,多元投入、面向社会、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2.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支撑体系

长汀生态县建设要坚持把居住环境改善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利用自然景观,加快城乡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态、舒适、文明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要科学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城市发展框架,高起点构筑城市框架,把长汀县建设成现代化大城市的远景目标出发。[5]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按照“生态化、园林式”的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切实提高城市生态化水平。同时应高质量推动生态型精致小城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3.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体系

为推进长汀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调节企业行为的作用,建立一整套以市场为核心的政策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胆探索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大力推进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及运营的市场化。要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对县级机关部门实绩考核中逐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分值比重。要健全社会评价体系,用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扩大群众对领导干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权益。要树立科学选人用人导向,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实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6]

参考文献:

[1]罗学升.长汀县稀土开发与水土保持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04).

[2]陶在朴.生态包袱与生态足迹[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马璇,宗跃光,刘志强.从GDP和生态足迹关联角度研究生态足迹结构——以福建长汀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40-7542.

[4]吴蕾,汤士翔,付元中.固始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03).

篇7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various aspect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 practice, we should work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atterns for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n terms of time and locality.

Key words: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practice pattern;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现状 对策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巨大压力。“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摆在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体一位整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上,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积极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从整体水平上看,我国跟过去几十年相比,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因各种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所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此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摆脱生态危机,创造与追求生态文明成果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实现协调发展,是使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过程中,不断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予以克服,进而建设有序合理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反思了征服自然,超越了敬畏自然),最终使人类走向与自然协调统一、和谐相处以及共融共处的理性价值取向,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引导与约束的作用[1]。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第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三是构建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不断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开发自然资源将之转化为经济的同时,对自然造成的破坏也越来越大,使得生态环境加剧恶化,最终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而人类本身也因为破坏生态环境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天,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经济发展跟环境保护矛盾的产物。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并重原则,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环境和资源能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是要兼顾生态价值,最终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意意识还比较淡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众对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跟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存在强烈反差,换句话说就是群众通常比较关注跟自身相关的环境问题,但是针对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却不高;二是群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态度偏差严重,即重视直接问题而轻视间接问题,重治理但是轻预防;三是生态权利意识淡薄,缺乏参与生态保护的主动性;四是就普遍水平来看,我国群众的生态科学素养偏低,缺乏对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无法形成理性且稳定的环境保护意识[3]。例如:在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系对抽取了沈阳、太原、成都、兰州、韶关、武汉、杭州七个城市群众环保意识水平超过60分所占比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群众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应该切实解决好群众生态意识薄弱的问题。

(二)生态经济刚刚起步,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环境污染特别是复合性环境污染的现象仍在加剧。跟西方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防治环境污染方面基本上没有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在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再加上长期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导致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不容乐观。水体污染严重(如表1)、空气质量降低、突然不断被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这些环境问题势必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产生阻碍作用。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但是迄今为止依然没有真正建立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体系,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

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同时也离不开大量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等作保障,通过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跟传统的行政手段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本身属于一类“内在约束”机制,其主要发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以及降低环境治理跟象征监控所需成本支出等优点。当前,西方国家普遍运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因此积极建立并运用环境经济政策,不仅能够缩减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够发挥鼓励企业节能降耗,以此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较少,常见的主要有垃圾处理收费、城镇污水处理收费以及排污收费等,这些均是以防治污染为主,然后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生态税以及绿色信贷)等不够健全,另外关于排污权收费、强制责任保险等有待探索,上述种种都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生态文明建设跟物质文明建设一样,也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势必要让广大群众树立起高度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要充分运用各种途径,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保护宣教活动来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广大群众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全社会中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其次,要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阵地,来让群众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从而规避经济建设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加强广大群众的生态伦理教育,增强其生态伦理意识,提高其生态文明素质。

(二)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其技术与新能源能够逐步解决发展与生态的困境。它的技术同新能源的研发应用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政府和企业在能源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中扮演着密不可分的角色。生态文明建设是由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组成。虽然自然自身的修复功能可以化解人类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对自然的损害。但是自然的修复能力随着高碳的不断消耗而不断下降,从而难以修复,形成温室效应。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绿色循环经济,使其成为实现“美丽中国”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是长期全面的。其次,推动绿色循环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政府与企业对其产品的采购能力。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虽然不达标的企业无法从采购市场获得丰厚的利益,但是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他们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也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形象,提高了彼此的竞争力。另外,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多样化,也利于加强普通民众在选择和购买绿色产品的力度。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众,就这样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线路,更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4]。

(三)建立健全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环境经济政策,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大排污收费的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仅仅探索出生态补偿、生态税、绿色信贷、排污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部门已经通过提高排污费标准、发行环保债券、征收“两高”产品消费税等方面来创新了环境经济政策,从而为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使用指明了方向。环境经济政策作为国际社会解决跟环境污染问题相关最有效的办法,在环境政策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国都是将环境政策当作政府对环境进行管制的一种辅助手段存在的,存在着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不仅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成本,还阻碍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因此我认为可以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环境经济政策推广和运用力度,从而将环境政策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其本身是一项集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以及创新性为一体的工程,该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面临着当前我国群众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缺乏健全的环境经济政策作支撑等问题,需要深入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根据该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从而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有序、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01:2-13.

[2]俞海,夏光,杨小明,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特征和实践基础及政策路径[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01:5-11.

篇9

【关键词】黔南州;水生态文明;水资源;建议;

1 现状问题分析与机遇挑战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靠省会贵阳市,南与广西自治区毗邻。全州国土总面积为26193平方公里,辖12个市县以及1个经济开发区; 2014年末总人口406.08万人,常住人口为323.30万人,全州有效灌溉面积175.06万亩。全州水资源较丰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亿m?,人均水资源量3842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洪旱灾害频发、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制约因素。

1.1现状问题分析

工程性缺水严重:水源工程的严重不足,尤其是中型以上具有调蓄能力的控制性骨干水源工程极度缺乏,水资源调配能力差,供水保证率低。

水污染形势严峻:一是主要河流出境断面Ⅲ类水质断面不能持续稳定达标,许多县市城区下游河段水质由于受污染基本失去了使用功能。二是城镇供水水源地管理缺乏规范性,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基本无力顾及。三是地下水水质虽经多年治理仍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增长加快,城镇生活和工业需水逐年增长,城镇供水压力越来越大,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成为主要矛盾。2020年全州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800亿元以上,以黔南州2020年万元GDP用水量100m3的控制指标计算,用水量将达到18亿m3,与现状11.28亿m3的供水能力相比,尚缺6.72亿m3。

防洪安全隐患突出:一是全州现有水库防洪库容0.35亿m3,占地表径流总量的0.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洪调节能力差。二是区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80%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份,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

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全州尚有潜在石漠化面积7015.02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6.78%,区域承载有近171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2%。

1.2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

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战略部署,黔南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重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将得到国家和相关省市的政策、技术以及资金的扶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化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污染治理、河道治理,凤山水库等多类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贵州省全域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展试点建设。黔南州水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部署,面临难得的政策机遇。

黔南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近年,黔南贯彻党的十战略部署,着力系统解决水污染、防洪安全、生态用水、水景观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支持也为该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2.1水生态文明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

根据黔南州“核心带动、两翼支撑、三带五组团”的“一圈两翼”总体空间格局,结合黔南水生态系统特征,可将全州划分为三类区:都匀经济圈生态提升区、北翼生态农业区、南翼生态保育区,三个区侧重点不同,需甄别对待。都匀经济圈是贵州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城市发展区和产业集聚区,区域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炭和磷矿资源尤为丰富,因此,该区域重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强化水污染治理,大力提倡节水型城市建设,同时加强水生态风貌建设,培育河流文化,打造水景观,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北翼生态农业区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未来该区域是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贵阳市东拓南展的重要腹地,是新型工业、产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因此,该区域要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引导鼓励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创造条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打造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治理精品示范基地,同时在水文化培育方面,重点打造好文化名镇和布依族、苗族水文化品牌。南翼生态保育区是珠江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区,未来是贵州南部重要的绿色产业、文化旅游发展区和承接产业转移区。因此,该区域主要加强水源涵养,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和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打造独特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同时在水文化培育方面要深度打造三都县独具特色的水族文化品牌,创建黔南州特色民族风情、山水文化展示窗口。

2.2重点打造中型及以上具有调蓄能力的骨干水源工程,突出其功能定位

都匀经济圈在带动黔南州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具有核心支撑作用,目前区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不改变现状,供水不足必将成为制约黔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要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以水利“三大会战”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建设凤山、石龙、甲摆大型水库及一批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2.3立足于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顶层设计,科学编制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黔南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全州水资源保障的顶层设计,重点解决今后一段时期全州境内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能力空间布局问题,是对全州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州流域和区域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水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布局,充分分析面临的水问题以及水生态系统在水患调节、资源供给、生态维系、景观娱乐和文化载体等方面功能的退化、残缺和丧失情况,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合理选取、以点带面、重点打造,突出地域特色,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阶段性建设重点,积极引导和稳步推动全州水生态文明建设。

2.4 河道综合治理要重视生态型堤岸和亲水设计,构筑人水和谐的画卷

在水利 “十二五”期间,黔南加大了河道治理的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水、排污能力。但因前期认识的不足,忽视河道与周边人文、地理、环境的协调,黔南大部分堤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直立式混凝土或者浆砌石结构,导致岸线过度硬化,直接破坏原有长期形成的生态系统。同时这种结构也导致了居民只能看水,不能很好的亲水嬉水,设计上存在缺陷。因此后续的河道治理中,应该转变设计思路,强调生态护岸和亲水设计,同时大胆尝试引入更加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采用石笼、生态格网结构的护岸,破解传统生态治理模式下水体不能进行自然交换、植被难以修复的弊端,提高水景观的品味和生态友好度。

参考文献

[1]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S].2013

篇10

【关键词】:气候变暖 ; 林业生态建设 ; 必要性 ; 策略研究

【前言】: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也逐渐明显,对环境的变化造成明显的影响,比如海平面上升,气候干旱等等,这些变化无疑是我们人类造成的,这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必然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对于我国也是这样。森林有“地球之肺”的美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浅析气候变化与我国的林业建设研究。

1、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气候现状分析

全球气候的首要问题就是气候变暖,主要原因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造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淹没、气候干旱、气候异常等环境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经济进步,人口增长,废气排放过多等原因。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气候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整体而言,我国大面积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比较有利于林业的建设。气候变暖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造成巨大影响。而且我国经济发展较快,而忽略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人口增加,造成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建设生态文明,研究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势在必行,对人民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森林历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主成部分,成为了科学家和学者研究的对象,这正是因为森林对缓解气候变化,减轻温室效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森林具有与生俱来的固碳潜力

森林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吸收二氧化碳,而产生氧气的特殊生态系统。曾经有科学研究发现,每一立方米的树木,就会吸收1.83吨的二氧化碳,从这个方面来说,每扩建一立方米的森林,就会减少那么多的二氧化碳,在现今社会减少排放是一方面,吸收二氧化碳是另一重要方面,扩建树林就是固碳,就是等同于减少排放。

2.2森林能够很好的缓解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很多的二氧化碳。森林能够大量的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热量,减轻温室效应,森林是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之肺”。所以森林的生态建设能够很好的缓解全变暖现状,从而回复其后的正常化。

2.3森林的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不能或缺的部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乱砍乱伐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造成我国森林大面积被破坏。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政策是可持续发展,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同时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森林不在于它的绿化和美观,而在于它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居住水平,有利于人民健康,提高国家的环境承载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我们必须给予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高度的重视,积极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并提出合理的建设策略,下面我将对此现状提出我的策略研究。

3、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的策略研究

3.1分区治理,分类策划,统筹兼顾,因地制宜

在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首先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林业,主要是采取保护的措施,减少乱砍乱伐的现象,对于一些荒山要根据气候特征,大量的种植合理的树木,扩增森林的面积覆盖面。对于平原地区,要切实贯彻退耕还林政策,鼓励农民发展林业,种植果树,发展立体农业等等。对于沙漠地区要加强研究,种植合理的树木,比如胡杨、白杨,在沿海地区保护和扩建红树林。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绿化,在道路两边多种树,科学指导,提高绿化的层次和水平,发展森林公园等等,在城乡交界的地方,要植树造林,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生态圈。

3.2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文化体系

要加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必须要加强对文化体系的构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的素质是不相符合的,要积极开展森林生态建设的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环境变化的现状和森林的重要作用,促进人们形成热爱森林,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意识。要加强科研,开发新的产品,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新的设备和技术。

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前提下的重要要求,生态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和谐发展,则人们也能安居乐业,必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本文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浅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研究,希望可以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胡海清,魏书精,魏书威,气候变暖背景下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灾害学》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