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安全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目的及依据
为了统一和规范平顶山石油公司突发性事故、事件(以下简称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省公司hse管理体系文件《应急管理程序》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2基本情况
中石化叶县石油分公司建于5月,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平顶山石油分公司,公司现有职工35名,中级工4名,初级工31名。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平顶山叶县石油分公司所有部门。
4术语
4.1应急救援
是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清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或行动。
4.2预案
指根据预测危险源或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订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求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5应急准备
5.1确定危险目标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做好了一系列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还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有效的抢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不受到伤害及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经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确认加油站春夏季节雷雨及台风天气是危害加油站安全的主要灾害因素;其它自然灾害(地震、雷击、海潮等)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可能发生;火灾、油品跑、冒、漏事故是加油站需主要防范的应急事件,加强对事故灾害进行全面的预测与防范,根据预案中各自职责,履行各自应急工作职能,使应急预案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
5.2应急救援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应立足加油站,充分发挥加油站的应急抢险资源的优势。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人身安全。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常抓不懈,防患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等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案启动后,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应急的最高统一指挥部门,零售管理部门按职责设置的指挥部要服从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加油站设立的应急组织要服从指挥中心及其指挥部的领导,落实应急职责,积极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级零售管理部门按照属地为主原则,实施应急救援。实行加油站站长负责制,把事故控制在有限范围内,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加强管理、提高素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石化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宣传、培训教育和演练工作,提高广大员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5.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职责
5.3.1组成人员
应急小组组长:许金尧
应急小组成员:
报警:王华
疏散:温宏杰
扑救:马二进
警戒:候春梅、肖艳丽、王晓刚
值班人员及联防单位的有关人员分别承担抢险、消防、警戒、疏散及救护等工作。
5.3.2主要职责
制定本部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各岗位员工进行预案演练,发生事故时向本公司领导报告,并组织有限力量进行抢救、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疏散。
根据灾情向有关部门报警(消防119、救护120、治安110、交通事故122),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对发生事故周边危险距离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及时疏散及清理,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疏散,对负伤人员及时送就近医院抢救。
5.4报警及通讯联络方式
主管领导:****
6应急响应
6.1应急响应条件
在事故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当发生事故时,在岗人员要沉着冷静,由站长为现场指挥长,启用救灭组、通信疏散组、报警组、抢运组等,立即按职责任务分工抢救,根据事故性质、在事故发生的起初阶段立即组织力量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阻止事故的发展,向“119”“110”“120”报警中,向上级主管领导和部门报告,负责切断源,疏散站内及路口各种车辆闲杂人员,并负责在路口迎接支援人员,报警时要讲明事故情况,加油站的地理位置,联系电话,是重大事故、一般事故。抢运组负责保护和抢救有价票据贵重物品,协助开展救援工作及救护受伤人员。
6.2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
6.2.1发生事故后,应停止加油,指挥车辆及无关人员迅速离开;
6.2.2终止加油站内一切生产作业活动,关闭所有油品输送闸阀;
6.2.3疏散事故现场易燃易爆物品,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6.2.4派员立即到站门口设置警戒并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6.3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应急小组组长对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决定是否下达现场人员紧急撤离命令。同时,拉响站内警铃通知周围居民和无关人员撤离。
6.4危险区的隔离
对事故现场周围实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紧急疏散,指定员工在路口引导外来力量或公安消防车入站参战,确保消防道路畅通,严格做好交通管制工作,禁止无关人员及加油车辆的进入。
6.5检测、抢险、救援及应急处置
6.5.1外线停电
(一)正在加油作业
1)加油机停电后,加油工应及时向顾客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同顾客确定已加油品数量后关闭加油机。
2)立即通知站长或当班领班。
(二)准备发电(按照自发电作业指导书操作)
1)及时断开配电柜中外电总闸及加油站内主要设备及大负荷设备的电源开关(如加油机、加油区照明等)。
2)检查确认发电机的燃油、水、机油是否充足。
(三)发电供电
1)启动柴油机,在低速下运行3至5分钟,再调至正常运转。当发电机输出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并确认电压稳定后,打开发电机电源输出开关送电。
2)将配电柜中的开关置于“自发电”处,将电供到稳压器。
3)按照稳压器操作规程,将输出电压调到380v后,对站内供电。
4)逐一开启设备开关。
5.发电、供电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定时监护。
(四)外线恢复供电
1)监护人发现外电指示灯亮后,说明外线已恢复供电,注意外电电压变化情况,在确认电压稳定后,准备恢复供电。
2)断开加油站内各主要设备及大负荷设备的电源开关。
3)断开配电柜中发电机电源输出开关,合上外线电源总闸。
4)按照稳压器操作规程,将输出电压调到380v后,对站内供电。
5)逐一开启设备开关。
6)关闭发电机,清理柴油机及现场,并做好下次发电的准备工作。
6.5.2跑、冒油
(一)卸油作业跑、冒油预案
1)接卸油作业中发生跑、冒油后,应及时关闭油罐车卸油阀,情况严重的,应切断总电源,停止营业,并向片区(经理)或当地消防(有关)部门汇报。
2)划定警戒范围后,站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疏散闲杂人员,严禁启动中的汽车等明火源接近,准备好消防器材。
3)封闭下水道,防止油品沿下水道扩散。
4)对现场已跑、冒油品用棉纱、毛巾、拖把、铝质或铜质容器等进行回收,禁止用铁锹、塑料桶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器皿进行回收。回收后用沙土覆盖残留油渍,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5)检查所有井口是否有残油,若有残油应及时清理干净,并检查其它可能产生危险的区域是否有隐患存在。
6)计量确定跑、冒油损失,做好记录台帐。
7)检查确认无其它危险后消除警戒,恢复营业。
8)分析跑、冒油原因,书面汇报公司。
(二)加油作业跑、冒油预案
1)在加油过程中出现跑冒油后,应立即停止加油。
2)禁止启动中的汽车(加油车辆)等点火源接近。
3)将加油车辆推离现场。
4)用棉质拖把、毛巾吸干油面,再用干沙覆盖残油。待充分吸收残油后,将沙土清除干净。
5)检查附近下水道入口,若有较多油品进入下水道,则必须及时清理。
6)恢复加油作业。
6.5.3混油
(一)接卸油混油
1)当卸油时发生混油,应立即关闭卸油阀,停止卸油。
2)停止该罐的营业,同时分析原因和责任,确定混油油品、数量,按《事故处理与预防管理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遵照上级部门布置,将包括管线和加油机内的混合油品运出站外处理。
4.提出清罐申请,按照清罐作业指导书参与清罐作业。
5.做好营业前准备后,重新开始该罐的营业。
(二)加油时混油(加错油)预案
1)加油工发现加错油品时,立即关闭加油机,停止加油。赔礼道歉,并说明原因,同时向站长汇报。
2)将车辆推离加油区到安全区域。
3)征求顾客同意后,抽出混合油,重新加入合格油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赔偿顾客经济损失,礼貌送走顾客。
4)确认损失,站内按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6.5.4数、质量纠纷预案
1)顾客对加注油品数量提出异议时,加油工应立即查询电脑记录或用标准计量筒检测。如无误,应向顾客耐心解释,礼貌送客。如有误,应向站长汇报并向顾客赔礼道歉,赔偿顾客损失。停止使用该加油机,报请维修和检定。
2)顾客对油品质量提出异议,加油员应向站长汇报,及时取样,感观检查油品颜色、气味、挥发性等,如无误,应向顾客耐心解释,礼貌送客。
3)感观检查认为质量有问题时,应立即向公司报告,同时停止相应油罐加油业务,取样送检。
4)请顾客留下联系方法,依据取样化验结果及时答复,并按公司规定做出相应处理。
5)如是因加注乙醇汽油发生车辆运行故障,则应在加油前友情提醒8种车辆12种车型行驶3万公里以上或其它油路有堵塞现象的先清洗油箱后加油,如已提醒而因车主未按规定清洗车辆的油箱,车主又不肯让步的,由站长或片区(经理或me)向所在地政府乙醇办公室汇报,请求政府支持,解决纠纷。
6.5.5防汛预案
(一)特大汛情
1.汛情来临前
(1)提前做好下水道等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
(2)准备足量的防汛物资,如雨衣、铁锹、沙及沙袋等。
(3)将易受潮物质转移到高处。
(4)检查卸油阀、计量口的关闭和密封情况。
(5)对空油罐注满水,防止漂浮。
2.汛情后及时组织排水,测试油罐内水高,检查设备,排除隐患,确认无误后,恢复营业。
(二)一般汛情
1.汛情来临前
(1)提前做好下水道等排水系统的清理工作;
(2)准备足量的防汛物资,如雨衣、铁锹、沙及沙袋等;
(3)将易受潮物质转移到高处。
2.汛情时,定期检查人孔井积水、排水系统、油罐水高变化情况,有问题及时解决。
6.5.6灭火预案
(一)电器火灾预案
1)发生电器火灾,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等灭火器扑灭;电器火灾严禁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来扑灭;
2)配电间起火,现场员工应马上关掉总电源,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
3)当无法切断电源时,应在确保人员不触电的情况下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等灭火器直接向闸刀、开关、电线上的火源喷射灭火剂,创造条件,尽快切断电源,然后全面灭火;
4)在自身灭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迅速向“119”报警。
(二)地下卧式油罐灭火预案
如果地下卧罐操作井内油品燃烧时,火焰较小时,首先立即用石棉被盖住起火口;
火势较大,人员不能靠近时,加油站员工应马上站在上风处用35kg干粉灭火器对着火处根部进行喷射;
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领班关掉总电源,有条件时,堵住油罐通气管;
站长或领班作现场指挥,对加油车辆进行疏散;
开票员或加油员应立即向119报警;当消防队赶到时应立即配合消防队进行灭火。
(三)加油车辆灭火预案
1)摩托车发动机着火,应立即停止加油,首先用石棉被罩盖摩托车发动机,然后用灭火器灭火,同时将摩托车推离危险区;
2)油箱着火,可用石棉被、衣服或者其它适当物品将油箱口堵严,使火窒息;或直接用灭火器扑灭;
3)敞口容器失火时,可用二氧化碳、干粉、泡沫等灭火器灭火,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应注意使泡沫沿壁流淌覆盖油面,不可直接喷射;或用石棉被覆盖容器口,使火窒息。
(四)加油机灭火预案
1)加油机起火,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现场员工或领班关掉总电源,加油员协助司机推车远离加油区,迅速用灭火器进行扑救;
2)如果在加油机旁地上溅出的油品起火,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现场加油员或领班关掉总电源,用消防沙进行覆盖,使火窒息,或用灭火器对着火部位进行灭火。
(五)油罐车卸油作业灭火预案
1)马上停止卸油作业,关闭油罐车和卸油口阀门。
2)立即用灭火器灭火。如油罐车罐口着火,首先用石棉毯覆盖,当火势较大时,应立即用灭火器灭火。
3)站长或领班现场指挥,停止加油作业、切断总电源、疏散加油车辆;
4)开票员或加油员应立即向119报警。
(六)辅助部位起火预案(火灾)
场地区、生活区、营业区
场地区起火:站长、领班、加油员等在场员工应及时拿起灭火器进行扑救,站长指挥车辆疏散,在最短时间内扑救火源。
营业区起火:开票员等现场人员应及时拿起灭火器进行扑救,防止火势扩散。
生活区起火:现场人员应及时拿起灭火器进行扑救,注意防止复燃。
(七)邻近单位火灾
1)现场人员迅速向119报警,说明出事地点、火灾情况、联系电话;
2)站长或当班领班迅速动员全体人员,指挥站内车辆撤离加油站;
3)切断电源,用石棉被覆盖人孔操作井;
4)对存放油或其它油品的房间、仓库、场地应做好防范工作;
5)集中站内灭火器材,将它们摆放到重要方向的位置上,站内人员要做好临战准备;
6)清理迎火方向的隔离带,清除一切可燃物,包括杂草、树林等,必要时应扩大范围,支持邻近单位灭火。
6.5.7防雷击预案
当加油站遇到高强度频繁电闪雷击时:
1)在加油时,加油员立即停止加油,领班迅速关闭总电源,站长对现场车辆进行疏散并对顾客做出解释;
2)在计量时,计量员立即停止计量,迅速关闭计量孔,以防油蒸汽大量散发,用棉毛巾擦拭量油尺及零星溅出的油品;
3)在卸油时,安全员与司机立即停止卸油,迅速关闭卸油阀,卸下卸油管,关闭油罐卸油孔,保持油罐车静电接地良好;
4)在遇到高强度频繁电闪雷击发生起火时,及时向119报警,启动灭火应急预案,全体员工应立即协同消防队投入灭火战斗,用灭火器械进行灭火,用水枪冷却临近罐及周围建筑物,以防发生更大规模的火灾及爆炸。
6.5.8抗台风(暴雨)应急预案
1、当台风天气来临时,站长应对加油站的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门、窗紧锁,对消防沙桶、站内外的灯箱、油罐区窨井盖及树木进行加固;加油员对加油机按键盘进行封盖,以防加油机进水,引起短路;领班对站内的下水道进行重新疏通,以防大面积积水。对发电机进行全面的试机,做好自供电准备。加油员准备沙袋,以防雨水倒灌。配备抗台物资,带领员工24小时监守岗位;
2、检查卸油阀、计量口的关闭和密封情况;加固人孔操作井盖,以防进水;
3、当台风(暴雨)侵袭发生雨水倒灌时,加油员立即停止加油,用沙袋挡住雨水,站长负责疏散车辆,与领班一起迅速拆除加油机内电动机及相关的重要零件,移居高位,以防进水,造成财产损失;
4、台风(暴雨)过后应及时对人孔操作井进行排水,以防积水过多,渗入到油罐中,发生油水混合,产生质量事故,造成财产损失;
5、经常获取台风(暴雨)动向消息(信息),把抗台及受损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报告。
6.5.9地震预案
1、当发生地震时,全体员工立即停止加油,疏散加油车辆,切断总电源,关闭输油管线阀门,启动应急预案,随时应付地震引起的次生事故;
2、当地震导致油罐破损、油管(加油机)断裂产生油品跑冒漏油时启动跑冒漏油预案,对油罐中因断裂而溢出的油品应及时用铝桶回收,以防土壤污染及造成财产损失;
3、发生火灾时,及时向119报警,启动消防预案,全体员工应立即协同消防队投入灭火战斗,用灭火器械进行灭火,用水枪冷却临近罐及周围建筑物,以防发生更大规模的火灾及爆炸;
4、当发生其它灾情时启动相应的预案。对发生的灾情及时向公司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和手套,佩带合适、质量合格的通风防毒器具,并站在顺风向的上方,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采取措施保证财产损失降到最小。
6.5.10治安预案
加油站应做好防盗防抢等治安工作。
1、加油站营业款白天有带班长及时上交,加油工手中有大额现金时及时存放到投币式保险柜中,交接班时,有带班长把现金按交接班报表金额如数交给计量员,计量员整理好各班现金金额存入保险柜,等收款员收款时,计量员按当天售销报表现金数,交给收款员,由收款员把当天售销现金及时收缴银行,剩余零钞现金放入保险箱,保险箱应放置于有防盗门窗的房间内,并乱码;
2、及时对损坏门、窗及锁件进行修复,站内必须有至少一间有防盗门窗的房间用于存放保险箱,对现金、票证存放地点不向无关人员亮相,并有人员值班;
3、油罐卸油口和操作井应加锁;夜间停业加油站的油罐区也应保持一定的灯光照度,以防盗油;
4、遇到盗窃和危害加油站财产安全时,要沉着、冷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①如发现并怀疑有人将闯入营业室抢劫,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a、锁紧营业室防盗门,躲到室内的墙角、门背后(安全地带)等地方,其他人员视情躲进歹徒看不见的地方,等候警察到来;
b、打电话给警方或按下报警器;
c、尽可能关闭所有加油机、锁上所有的门。
②、歹徒抢劫期间绝对不要自行采取或让其他人员采取可能招致人身危险的抵抗行动,切记“人身安全比财物更重要”,不要试图阻止罪犯抢劫,除非对方伤害你。必须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a、保持冷静,不要盯着歹徒看,一直让你的手在对方的视线以内;
b、随时提醒歹徒注意避免抢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跑油、着火、爆炸等意外事件;
c、尽量(可能)记住歹徒的长相、年龄、性别、身高、体形、口音、服装等特征;
d、歹徒全部离开后,方可走动,不要跟踪歹徒离开,记住歹徒逃离的方向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类型、牌号;
e、(适时)打110报警,并向主管领导(站长)/(副站长)、(或有关)部门汇报;
f、锁好所有门、窗,防止歹徒再次闯入,不要破坏(保护)作案现场,留住所有现场目击者,等待警方到来,如可能应用笔画下歹徒的外表特征;
g、对现场遭受歹徒胁迫的人员进行护理和安慰,对重伤者进行急救,拨打120或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
5、在公安部门现场查察后,经公安部门同意及时整理统计损失,并用书面形式把事故报上级有关部门。
6.5.11(公共)卫生健康预案
(一)突发性疾病或重大外伤
员工发生突发性疾病或重大外伤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或用其它车辆派员护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并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按急救中心要求进行急救,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其家属。
(二)传染性疾病
当发现站内员工发生传染性疾病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暂停营业;疏散站内顾客并向顾客说明原因,使顾客能及早检查身体;设置警戒线,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其家属;待病人送交医院后,对加油站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清理传染性特别强的疾病病人(使用的)物品,要进行(采取)焚烧、深埋等方法处理,防止病菌扩散;对其它员工要(应)送医院检查,确认是否被传染,并加强自身观察,一(若)有不良反应及时求医诊治;如医疗机构有特殊处理要求,则按医疗机构要求执行。
(三)食物中毒
当员工发生食物中毒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或用其它车辆派员护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并马上停止就餐,保护就餐现场并保留就餐食品;对其他就餐员工要送医院检查,确认是否已中毒,并加强自身观察,或听医嘱;并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拨打110报警。
(四)触电伤害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切断电源(断开电源开关),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如果开关不在附近,可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棒、塑料绝缘柄、木橙等)挑开触电者或电线,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准确的救护方法进行抢救;
2)对触电后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者,应就地安静休息,不得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诊治;
3)如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呼吸功能都还存在,应使触电者安静,舒适地平卧,使空气流通,解开衣服使呼吸顺畅;若天冷,应注意保暖;迅速请医生来现场诊治或送医院;
4)如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并速请医生诊治或急送就近医院。
6.5.12交通事故预案
1.如果在加油站发生两车相撞交通事故时,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站长及时疏散加油车辆及无关人员,准备灭火器进行警戒。对事故车辆司机进行劝解,并联系汽车修理厂。如果调解无效,开票员应拨打122报警电话,由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2.如果在加油站发生车辆碰撞加油机事故时,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领班迅速关闭总电源,站长及时疏散加油车辆及无关人员,拿起灭火器进行警戒。如果发生火灾,则启动消防预案进行扑救,如果未发生火灾,则应报告上级请求及时修理加油机,确保加油站安全营业;对发生的事故经过站长应马上报公司,进行妥善处理;
3.如果在加油站发生车辆撞伤人员(含加油站员工)事故时,站长应立即送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救治,并安排人员做好顶岗工作,确保加油站营业,对发生的事故应马上报公司,进行妥善处理。并记住肇事车辆车牌号,以防逃逸。
6.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视情施以急救救援措施。同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援,电话中要说清楚,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伤害,并作了什么应急处理。在救援车没有到达时,可通过拦截汽车将伤员送往医院。并用手机与120急救中保持联系,并听从他的救援指令。
6.7应急救援保障
6.7.1内部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应明确资料存放地点和保管人;
⑵应急通信系统:
⑶应急电源、照明:
⑷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⑸保障制度目录:
①责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演练培训制度;
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
⑤演练制度。
⑹其它
6.7.2外部保障
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与外部沟通的信息表,主要是:外部单位如就近医院、派出所、消防队等,地址、电话等;
(2)企业互助的方式;
(3)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4)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5)专家信息。
6.8新闻采访
火灾发生后,站长必须及时将事故经过向上级汇报,根据上级部门安排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严禁私自发表其他言论,接受采访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
7事件应急终止
7.1事件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待事件解除后,关闭应急救援程序。
7.2事件调查和处理
7.2.1保护现场,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7.2.2组织力量迅速恢复生产。
7.2.3落实“四不放过”原则。
8应急培训计划
通过应急演练的形式,应每月对救援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内容包括:
1)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紧急逃生的培训;
2)在职(全体)员工岗位应急处理和疏散逃生技能的培训;
3)周边地区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9应急演练
9.1演练准备
检查应急物质是否齐备。
9.2演练范围与频次
每月组织不少于一个专项内容的应急演练,并在一年内覆盖应急预案中所有内容。
9.3演练组织
演练方式除明确规定外,可采用理论学习、授课辅导、实战、模拟(图上推演)或混合演练(实战与模拟相结合)等方式。
10评估和修订
根据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对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自我评估和修订,并按《应急管理程序》的要求,报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备案。
11附件
11.1加油站应急救援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表
指挥组人员名单及联络方式
11.2加油站消防器材配置表
消防器材配置表
篇2
安全是一种状态,泛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和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是否可能遭受健康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综合认识。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视为安全条件。不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伤害或其他损失,视为安全状况。要达到安全条件和安全状况的目标就需要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而应急管理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后果,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所以说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说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中最后一个管理环节,是为了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挽救措施。
2如何实现安全
国家的安全管理方针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在这里“安全第一”是总体思想,体现了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头等大事,“预防为主”是精髓,体现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是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整改,“综合治理”是手段,动用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依据国家的安全管理方针,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安全条件、人员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安全检查五项内容。
2.1.1安全条件
主要是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相应的管理责任及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责任主要体现在责任制的落实,制定出每个部门、生产单位、岗位的安全责任,明确安全职责。力求责任制覆盖企业的所有生产部门及岗位。其次是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必须由管理机构和人员组织才能得到开展,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使安全工作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人、机、物、环境的安全。接下来是人员资质及培训,关键性岗位及特殊工种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技能知识,涉及的主要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这些人员必须由政府专业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其他普通员工也需要企业内部专业部门进行适应性培训。使员工了解本岗位的安全标准及技能,以确保作业安全。最后是安全投入,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施工企业安全投入来源主要是:①合同约定的中的安全施工措施费。②工程合同中项目部得到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总价之外设立安全奖金。③按公司《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规定,从合同总价中提取安全生产保障资金。④从保险机构获得的理赔款、安全处罚款等。
2.1.2人员管理
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中,人是最活跃最关键的要素,一方面,安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防止人员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伤害;另一方面,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人员安全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在各类事故原因分析中,80%以上的原因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人员管理主要通过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规范人员的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行为安全准则、培训等来进行管理。
2.1.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通常也称为设备、设施管理,是安全管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设备、设施是生产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一些设备、设施本身或操作人员违章都将给人员及环境带来问题,因此,通过运用各种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设施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的管理,称为设备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带来的伤害通常是机械伤害和非机械伤害两种,为防止设备伤害最根本的措施是本质安全技术,其次是机械防护及个体保护。
2.1.4作业环境管理
作业环境是生产劳动场所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涉及作业空间布局、作业环境照明、安全标志布设、现场定置管理、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等。施工企业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初的生产布局上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也就是“三同时”规定:安全设施与主体施工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现场定置管理就是相对固定的生产场所内的人、机、物、料进行标准化管理。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安全六个环节的标准化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对职业有害因素的预防主要通过个体防护来达到预防的目的。
2.1.5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有效地避免各类隐患可能带来的事故风险。安全检查常分为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全面检查几种,主要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落实,通过安全检查表的形式或其他方式予以记录并落实整改。
2.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是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要求建立的。其理论的基础是“戴明模型”,即PDCA循环,具体分为: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共计17个要素组成。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把安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其基础是危险源辨识与评介,危险源辩识与评介通常采用LEC—半定量评介法来进行风险评介,找出工程项目中所有的危险源,通过分析得出那些风险可以承受,那些风险不可承受,对不可承受的风险源制定相应的专项控制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在作业中通过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作业层,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再通过检查与纠正措施进行偏差纠正与整改,最后通过管理评审对体系运作是否有效性分析,进一步对体系进行完善改进。
3应急管理
应急救援实际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要素,其目的是通过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的降底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①组织营救受害人员。②迅速控制事态。③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④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应急救援必须做到迅速、准确、有效。要做到这几项要求就必须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具体分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关键,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及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物资的准备与维护、预案的演习、与外界的衔接等。为做好这些工作,首先建立应急体系,成立应急救援中心、组建专家组、医疗救治组、抢险组、监测组、警戒组、现场恢复组、后勤组、信息组,这些小组各司其责,共同组成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框架。对事故的发生还应该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的发展及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一般分三级。一级响应最高,需动用所有力量,包括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紧急情况,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二级需动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力量协同解决并提供人员、物资保障,一般在现场成立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救援行动。三级通常一个部门动用部分应急资源开展应急行动,必要时可成立现场指挥部,所需的后勤支持、人员或物资由本部门解决。开展应急救援的依据是应急救援预案。根据事故类型、事故的严重程度预案又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三种,一个应急预案的体系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四级文件体系。通过预案的让所有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预案,再通过预案演练完善、改进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总之一个完整的预案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并不断完善才能在真正的应急行动中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4结语
篇3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安全; 安全隔离;MPLS-VPN
1 引言
随着技术的不发展网络安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从U盘到病毒、漏洞;从蠕虫到非法入侵等等电力信息网络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本文主要阐述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的技术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电力企业信息安全技术手段
2.1 安全U盘
广泛使用安全U盘对文件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并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通过安全U盘对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即使安全U盘丢失都不会造成公司信息的泄露。
2.2 网络隐患扫描
通过我局统一网管平台对网络隐患扫描系统能够扫描网络范围内的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设备,扫描的对象包括扫描多种操作系统,扫描网络设备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路由交换机等。在进行扫描时,可以从网络中不同的位置对网络设备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生成详细的安全评估报告,采用报表和图形的形式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方便直观地对用户进行安全性能评估和检查。此项工作也可在防火墙的管理界面里监控;也可采用第三方的网管软件管理。
2.3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系统是专门针对黑客攻击行为而研制的网络安全产品。国际上先进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构架,可最大限度地、全天候地实施监控,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检测手段。在事后分析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界定责任人和责任事件,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入侵检测系统采用攻击防卫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识别率、规则更新迅速等特点。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方便友好的管理机制,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各单位。此设备与防火墙联动有效防止黑客等网络攻击。
2.4 网络防病毒放漏洞
此类设备以我局应用趋势防毒软件为例,趋势软件可以采用C/S模式,在网络防毒服务器中安装杀毒软件服务器端程序,以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通过派发的形式对整个网络部署查、杀毒,服务器通过Internet利用LiveUpdate(在线升级)功能,从免疫中心实时获取最新的病毒码信息和操作系统漏洞补丁信息,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和系统漏洞补丁信息。为保护整个电力信息网络免受病毒侵害,保证网络系统中信息的可用性,应构建从主机到服务器的完善的防病毒体系。服务器和网络工作站都安装客户端软件,利用从服务器端获取的病毒码信息对本地工作站进行病毒扫描,并对发现的病毒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清除。同时拒绝不安装客户端软件、有系统漏洞的用户接入信息网。客户端根据需要可用三种方式进行病毒扫描:实时扫描、预置扫描和人工扫描。由于病毒扫描可能带来服务器性能上的降低,因此可采用预置扫描方式,将扫描时间设定在服务器访问率最低的夜间。网络工作站可根据各自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病毒扫描。客户端采用登录网络自动安装方式,确保每一台上网的计算机都安装并启动病毒防火墙。同时要注意,选择的网络防病毒软件应能够适应各种系统平台,各种数据库平台,各种应用软件。
2.5 物理隔离
主要用于电力信息网的内外网之间的隔离。并严格遵守“上网不,不上网”原则。使用隔离机或隔离卡等设备隔离信息内网计算机与信息外网计算机;物理隔离做到企业内网计算机与上外网计算机分开使用。
2.6 防火墙安全网关
此类设备以防火墙为代表。防火墙是企业信息网络的第一道屏障,这里的外网包括到不同层次的电力网、其他信息网如政府网和银行网络、internet,所有的访问都将通过防火墙进行,不允许任何绕过防火墙的连接。DMZ停火区放置了企业对外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器,即能够保证提供正常的服务,又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攻击。要正确设置防火墙的访问策略,遵循“缺省全部关闭,按需求开通的原则”,拒绝除明确许可外的任何服务,也即是拒绝一切未予准许的服务。与Internet连接的防火墙的访问策略中,必须禁止Rlogin,NNTP,Finger,Gopher,RSH,NFS等危险服务,也必须禁止Telnet,Terminal Server等远程管理服务。
2.7 虚拟专用网络
数据安全传输: 采用MPLS-VPN 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信息摘要和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来实现文件存储和传输的保密和完整性要求,并实现对文件访问的控制。对通信安全,采用数据加密、信息摘要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措施对通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在通信中的保密、完整和不可抵赖性安全要求。对远程接入安全,通过VPN技术,提高时的信息(如电子公文,MAIL等等)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
电力信息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全局的安全问题,网络上的任何一个漏洞,都会导致全网的安全问题。不断积累完善针对网络实际情况的各类安全技术全面提高网络的安全管理水平。动态调整及时检测环境或系统中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在必要时调整修改原有安全保护及管理措施或增加新的措施,以控制或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美)米特尼克(Mitnick, K. D.),(美) 西蒙(Simon, W. L.).著.《网管天下:网络安全管理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02.05.
[2][英]Dafydd Stuttard Marcus Pinto.著 .《黑客攻防技术宝典:Web实战篇》.012.07.01.
篇4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物联网;电力;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8-0279-01
在电力工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发电厂及电网的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支撑了整个社会电能的供给。同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的需求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对电力供电安全、电力使用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电力生产安全是供电网络的源头,关乎整个电网运行、使用的安全,不容忽视。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全面感知、智能处理等特性,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全面、可靠的感知联网物体所在的状态。利用物联网技术手段,可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能力[2],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 物联网技术介绍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由于物联网上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都可以实时或定时的获取联网物体的一切信息,收集海量的数据,通过信息互联网传输到处理器中。数据不断更新,也就是联网物体状态的不断更新,以此实现对联网物体状态的实时监控或定时记录。
互联网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各种信息网络,利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自动识别)、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关于物体的实时信息被准确的传递出去。由于信息数量庞大,海量数据的处理成为物联网的重要任务之一。物联网时代,建筑、公路等与电脑、宽带、数据中心紧密结合,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就像是另一个世界运转其上。
在与互联网深入结合的基础上,物联网还能够实现对联网物体的智能控制,并结合云计算、图片和视频上的人脸识别、三维可视化、 车牌识别、物体检测、人流统计、周界防范等智能技术,扩充应用领域,以适应更广大用户群体的需求。
2 电力生产安全的现状
电力能源作为国家的重要能源之一,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国家安全生产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等重要支撑。
国内发电厂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以及核电,这些电力生产模式都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包括机组故障、人为操作失误等。通过继电保护等故障处理措施、应用安全事故防御技术的在线监控系统、采用自动诊断技术的诊断模式、故障处理分析等方式,电力生产安全已经有了较好的保障[3]。目前,电力行业正处于改革时期,全球互联网正在构建,对电力生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发展带动了电力需求,同时也随着电力生产压力的增加,以及电力生产安全要求的提高,电力生产安全的保护措施需要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3 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电力生成安全的管理应用点
1)利用物联网技术快速定位故障机组
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电力生产机组物联网安全监控系统,由物联网中继、网关设备、基站、普通手机、笔记本、台式PC机、平板等终端构成传感器网络,连接各种安全监测传感器通过信息网络发 送数据到安全监控系统,再由安全监控系统处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系统用户通过收集、平板、电脑等各种监控渠道实时监控各种安全状况,并能够实时查看细节、及时预警安全问题,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控各机组产能的实时监控
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将机组所在地点精准的传输到信息网络,还能够将机组设备所在状态相关参数传输出来,用以判断机组设备的生产状态,通过参数控制,避免电力生产设备因过热、过载等原因而导致机组设备故障频发。
3)应用物联网技术严格控制用户操作
电力生产事故中,难以避免的依然存在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问题,且此类问题一旦发生,总是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除了通过继电保护等故障处理措施保护电力生产安全,严格控制现场操作人员权限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为操作工陪标专用设备,实时记录操作地点、操作步骤,严格控制操作权限。通过专用设备,当员工靠近不同机组设备时,读卡器自动读取信息,传输到信息网络后台验证权限并提示警告。
当今社会,对基础设施的蓄力破坏和未授权访问时有发生。由于访问控制对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起到直接的作用,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是保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会被蓄意破坏的最有效的保障。
4)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环境监控
在电力生产范围内安装温湿度监控、漏水监控、有毒气体监控、易燃易爆气体监控等,并通过红外设防、视频监控等实时监控电力生产。通过这些感应设备感应当前环境并传输数据到网络,管理员可远程监控现场状态,若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提示管理员查看并采取相应措施、查找源头、排除隐患。
进入大数据时代,视频监控技术也取得了大跨步的发展。经过模拟监控、数字监控、网络监控等重要发展阶段,大数据为庞大数据量的视频数据分析提供了途径。由于视频数据具有高并发、容量大的特点,大数据时代,视频资源才开始被计算机有效利用起来。同样,温湿度监控、漏水监控、有毒气体监控、易燃易爆气体监控等措施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4 结论
物联网技术通过快速定位故障机组、监控各机组产能、监控人员操作、进行环境监控等方式应用与电力生产安全中,可对电力安全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闫涛,吕丽民. 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2):226-228.
篇5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U47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液化石油气运输工作的安全性很重要,泄漏、爆炸等危险事故一旦发生,化学物质被人体吸入,就会侵入人的中枢神经,轻者头昏、头痛、乏力,重者则停止呼吸、失去知觉。因此,必须要保障液化石油气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出现运输中的危险事故。
一、液化石油气运输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
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由多种混合物组成的气体,它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所以很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液化石油气的运输若是经过人流密集地,如果一旦达到爆炸点,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对液化石油气的运输进行分析,发现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总共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人员没有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在进行运输的时候,如果没有安全意识,不按照正规程序来操作,就很容易引起爆炸或安全事故。另外,对员工的日常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不够等等,都可能致使运输途中违规操作、不安全驾驶等行为,还有的工作人员甚至连基本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也没有,在运输的过程中玩忽守职,不但会引起交通事故,还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或者爆炸。
(二)没有进行道路运输安全监控
我国对超载、混载等违法交通行为的打击力度还不够,而液化石油气常常是在交通不拥堵的时候进行运输的,比如清晨或者傍晚,但同时也给安全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液化石油气是运往外地的,那么就更加难以监管,因为液化石油气不仅本身带有危险性,而且还有距离长、耗时耗力的特点。
(三)没有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
运输工具如果不进行适当的维护,在途中就容易产生一系列的故障,因此,要先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看它的钢瓶或者槽罐车是否能够满足安全要求,但很多的运输单位都没有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和检查,也没有及时的发现它所存在的故障,如果运输工具在路途中出现车祸事故,液化石油气就会泄漏。
(四)运输的过程太长
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罐装大多数都是设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但加气站却是分布在城市内,遍及城市的各个角落,这导致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必须穿过人流量、车流量大的城市人口密集地,运输的过程和时间较长,所以也增加了车祸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如何预防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
(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
可以通过加强对工作人的专业知识培养,以及大量的宣传活动,让工作人员更加了解液化石油气的运输知识,从而提高专业素质与安全意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规的操作,拒绝违章操作,从根本上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而造成的液化石油气安全事故。
(二)利用政策来规范液化石油气的运输工作
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机构来进行密切配合,全面整治液化石油气的安全运输工作,比如为了缩短运输的时间,可以采取优化运输道路的方式,或是适当调整运输的时间,避免在进行液化石油气运输的时候出现雷雨天气、高温暴晒天气等。
(三)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
液化石油的罐装和液化石油的运输,分别都是在不同的地方,只有加强了这些地方的区域合作,才能更好的控制运输风险。我国不但有跨市的液化石油气运输,还有跨省的运输,因此,要加强省份与省份之间的合作,实现跨省运输协作监管。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利用技术来防止泄漏
在进行运输之前,要充分检查储存设备,保证存储设备严密牢靠,在运输的途中不会产生泄漏。进行液化石油存储的时候,还要做好必要的安全装置,按照安全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在选择设备材料的时候,也要选择可靠、性能好的材料,并且具有防腐性能等,输送管理要采用无缝钢管。另外,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有错误和违章的操作,对员工普及各类设备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采取应急对策来处理液化石油气安全事故
液化石油气泄漏之后,会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这些高浓度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内,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伤害。泄漏事故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引发爆炸,而预防只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不可能做到完全杜绝,因此,必须制定应急对策来处理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事故,争取将损失及伤亡降到最小。
(一)明确的分配各部门的职责
当运输中出现危险和伤亡事故的时候,首先要明确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责,让各部门认真的去落实工作,比如要求检测单位去进行现场检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的缘由,并且提出救援的措施;要求救援部门对损坏的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设备进行补救,或者是在控制事态的发展,避免爆炸事故伤及无辜;医疗救援队要及时的赶到现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抢救,防止伤亡数量再增加;交警要对运输工具进行检查和记录,等等。
(二)发生泄漏后的处理过程
在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之后,首先要组织附近的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救援部门在泄漏地点1000米的范围内建立警戒区,防止任何人或任何车辆进入。在这个1000米的警戒线范围内,断掉水和电,因为水和电可能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为了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火灾,救援人员要先用水将地面淋湿,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让设备接地。然后再用水对泄漏的蒸汽进行稀释,以降低泄露区域的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并且还要用仪器和设备对警戒区的空气进行测验和分析,以便了解空气中的化学成分,采取科学的方法来遏制周围被泄露的液化石油气污染。
(三)建立多个渠道的危险事故报告体系
要是真的发生了液化石油气运输泄漏或者爆炸一类的事故,无论是市民也好,还是企业也好,都要及时的报告救援单位,通知救援单位及时的来进行救援,比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燃气公司、消防队等等。救援人员携带不同的设备和设施,根据现场的情况来进行补救和弥补。另外,还可以采取合适的更换、阻燃等方法,控制现场事态扩大,避免泄漏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更要防止泄漏事件发展为爆炸事件。
(四)发生火灾时的处理
液化石油气运输如果发生了爆炸,就会产生火灾,首先就要切断电源。喷水冷却容器,将容器从火场转移到空旷的地方。而且还要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并且还要设置隔离区,直到气体散尽为止。
四、总结与体会
液化石油气为社会和居民带来了方便,但同时它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果使用不当或是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泄漏或爆炸,就会造成重大的危险事故,这些危险事故会伤及无辜,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首先应当对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如果事故已经发生,就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将损失和伤亡降到最小。
参考文献:
[1]米明君 陈立明.齐化集团推出危化品运输新举措[J].化工安全与环境,2006,19(13):9-10.
[2]陈浩.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储运安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72.
[3]李慎彦.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应急抢险[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8,24(2):16-20.
篇6
【关键词】 老年人脑出血急性期; 醒脑静注射液; 疗效;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77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039-02
脑出血作为临床上老年人急症疾病,在治疗时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同时给予较好的临床治疗[1-2]。对于出血量较小且不适宜采取手术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老年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老年脑出血患者100例,所选患者均经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及颅脑CT检查后确诊。所选老年脑出血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发病72 h内入院治疗,且患者未出现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重症糖尿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同意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75.3±3.1)岁。治疗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0~85岁,平均(76.3±2.1)岁。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年龄阶段、性别比例、疾病情况、基础疾病以及身体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其中对照组中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治疗,包括吸痰、吸氧、抗生素防治感染、控制患者颅压血压、营养支持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等,连续进行21 d治疗为一疗程。而治疗组中老年脑出血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疾病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药物治疗,即采取30 ml醒脑静注射液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续进行21 d治疗为一疗程。
在对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前后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评分,其中满分为45分,得分在0~15分为轻度功能损失,得分在16~20分为中度功能损失,得分在31~45分为重度功能损失。同时定期的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粪常规、头颅CT复查以及心电图等测定,从而有效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另一方面,在对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疾病变化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波动、烦躁、呕吐、发热、抽搐、皮疹以及寒颤等临床症状,应及时给予相应的临床处理。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疾病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疗效显著、有效、无效以及恶化4个层次,(1)疗效显著:患者疾病症状消失,且心功能、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正常;(2)有效: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显著改善,疾病症状有一定改善,心肌酶升高患者心肌酶水平有明显下降且心电图异常消失;(3)无效: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水平无改善;(4)恶化: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心肌酶水平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情况[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在采取相应临床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疾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疗效显著 有效 无效 恶化 总有效
对照组(n=50) 4(8.00) 26(52.00) 16(32.00) 4(8.00) 30(60.00)
治疗组(n=50) 10(20.00) 30(60.00) 8(16.00) 2(4.00) 40(80.00)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45±4.79)分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54±4.78)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采取相应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一定的改善,且治疗组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26±9.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32±10.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对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采取相应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烦躁、呕吐、血压波动、皮疹、抽搐以及寒颤等临床不良反应,均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随着现今人口老龄化,脑出血疾病作为急症重症疾病,发生率有一定的上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相关研究数据可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的增高,脑出血疾病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上升。脑出血(即脑溢血)为脑中风的一种,于中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脑出血是指由于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导致的出血情况,发病较为突然,因此对于脑出血患者应给予一定的临床重视。
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疾病症状一定程度上与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大小以及出血速度等情况有关,脑出血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小便失禁、恶心呕吐、突发头痛、意识障碍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等[4-5]。而临床上脑出血疾病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以及褥疮等。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时,由于脑出血疾病为神经科急诊,应尽可能于短时间内确诊,临床上常规采取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无创,诊断时间较短且临床诊断较为准确,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意义。
在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若患者的出血量较少,且神经功能损害情况较轻,或身体情况无法承受手术治疗,则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临床治疗原则为减轻脑水肿、脱水降颅压、避免再出血、促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以及减轻由于血肿而导致出现的继发性损害情况[6-7]。在对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呼吸、体温、血压进行严密监控,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而血压过高易导致出血量增加,血压过低则影响患者脑组织的血供,因此应有意识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颅内压升高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临床症状,甚至出现脑疝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应通过给予甘露醇或辅以呋塞米进行脱水,对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测,防治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从而积极控制脑血肿情况,有效降低颅内压。同时为有效防止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应预防性采取抗生素或减少胃酸分泌药物,并且早期采取胃肠减压能够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同时,减轻腹胀情况,从而有效避免胃内容物由于呕吐而出现吸入性肺炎情况。
老年脑出血患者由于其脑萎缩以及动脉硬化情况较为严重,其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在发生脑出血情况后疾病发展更为迅速。在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醒脑静注射液为安宫牛黄丸经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药物成分为郁金、麝香、栀子以及冰片等[8-9]。其中麝香有一定醒脑开窍作用,善于走窜;郁金有通窍醒神、化痰开窍的作用;冰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并且能够辅助麝香通窍;而栀子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综上醒脑静有化痰通淤、醒脑开窍以及清解毒邪的临床功效。而由相关研究可知,醒脑静注射液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阻断人体自由基损伤以及炎性反应等过程,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组织缺氧以及缺血状态,并且恢复患者处于可逆受损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0]。
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数据资料可知,两组老年脑出血患者在采取相应临床治疗后均有一定的疾病治疗效果,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更为良好,治疗组中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治疗组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26±9.8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2±10.5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药物治疗,使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有较好临床意义,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童小文,朱健.老年人脑出血急性期应用醒脑静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1,51(33):91-92.
[2]李慧.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6-7.
[3]赵卫,丁卓奇,杨莉,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12):127.
[4]刘培华,范良军.七叶皂苷钠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13-114.
[5]谢小莉,荀小红.头颅局部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治疗重症脑出血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10):1084-1086.
[6]李净娅,张根铭,高颖,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一例报告[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150.
[7]陈长江,杨桂娟.尼莫地平和醒脑静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75-176.
[8]安丽荣.醒脑静注射液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37-1138.
[9]韦哲,尚春风,高爱鲜,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2,27(9):797-798.
篇7
关键词:事故, 应急, 预案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analyzes the four electric engineering emergency plan should focus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Keywords: accident and emergency, plan
中图分类号: U64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屡禁不止的安全事故,让更多的建筑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管理体系日趋规范,规章制度日益健全,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与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也是事故频发:小的如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施工侵限剐蹭列车、开通方案不合理造成施工延点、违规上道作业拦停列车、电气化设备故障影响行车等,大的如兰渝铁路隧道内翻车造成20多人死亡的重大事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触目惊心。在所有的事故中如果企业负责人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减少损失和降低人员伤亡。我们说,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确保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预先制订的行动方案,是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行动、采取救援措施的行动指南,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应急救援力量多元化、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制定有效的切合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对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目前行业内的应急预案问题多多,生搬硬套、不切实际,通篇理论、可操作性不强,不合法合规,预案孤立和相关预案不衔接、动态管理不到位等等,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简要分析目前本行业应急预案编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应急预案体系层次
首先要符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也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风险大小以及生产规模不同,应急预案体系构成不完全一样,但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对于各级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基本上都是集团公司-子公司-各项目的层层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点多,一个集团公司管理若干子公司,一个子公司管理着若干个工程项目;二是线长。和工厂类企业、隧道、桥梁等专业不同,四电工程标段动辄绵延上百甚至数百公里,大多的危险因素是随着施工进展在动态移动;三是每个项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类似、危险有害因素类似,因此根据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的规定,以子公司及所属项目为例,应急预案层次设计如下:
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是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和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综合性文件。通过此预案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的应急方针和政策、应急预案体系构成、应急工作原则、公司施工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环节、各级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程序和基本要求。
项目总体应急预案
是某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和应对风险的综合性文件。重点是针对项目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说明项目的应急预案体系构成、项目应急机构和职责、应急用品的目录、针对不同紧急事项的应急响应程序和要求。
现场处置方案:
是针对具体的场所、设施、岗位、装置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这是项目应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和切合实际的现场处置方案可提高应急效率,减少损失和伤亡,并考虑以下方面:1)针对紧急情况清单及风险控制策划逐一编制,要求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包括外部求援。2) 基本原则是抢救人员、控制事态扩大,同时保护环境优先。3 )要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包括: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等。4) 涉及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名称、型号、存放地点。5)要考虑同一类别事故发生时,施工地点和救援难度的不同。
二、注重应急预案的合规性、衔接性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其中的一条就是要求认证企业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要求认证企业所有的安全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急预案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于铁路施工企业来说,这其他要求也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上级单位、地方政府、以及所在路局等的相关文件要求。不但框架结构符合相关要求,事故上报时限、预案的衔接、预案的培训、评审与更新等都要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和相关预案衔接。我们说应急预案编制的第一步准备工作便是收集资料,而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就是资料收集的重点内容,也就是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和授权。
而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的应急预案中不合法合规的地方比比皆是。有的项目制定的应急预案,公司规定铁路交通事故上报时间是半小时,而项目却规定2小时;有的应急预案和相关方一点关系也没有,没有任何衔接等等,这就是没有做好应急预案编制的准备工作,没有充分了解有关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目前对于铁路施工企业来说,有关应急预案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有:
《国家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 9007-2011
公司/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工程监理、建设单位、所属路局、上级单位等单位部门现行的应急预案、与应急预案有关的文件
三、做好编制预案之前的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目的是明确应急的对象,这需要根据各单位有关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本项目或单位需要制订应急预案的所有紧急情况,要充分和全面。除专业施工内容之外,地质、气象、水文、突发性疫情等不利的自然条件也需要考虑在内。每个单位识别过程和评价的方法可能不同,但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这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准备工作之二。对于铁路四电工程来说,施工范围内潜在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种类主要有:物体打击、挖断电缆或地下设施、高空坠落、触电(感应电,跨步电压、邻近既有电力线路施工)、电气化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坍塌(包括沟坑开挖时的塌方)、灼烫(包括化学物品灼伤、放射物质灼伤、高温物体烫伤)、车辆机械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含煤气食物中毒)、火灾及爆炸、有可能造成铁路交通事故的各种情形(包括电气化施工设备故障影响行车、信号施工方案不合理造成延点)等等。
四、编制预案之前要进行资源分析
针对需要应急的紧急情况,逐项分析考虑应急过程所需要的各项人力、物力、财力。包括上级和外部的可用资源,这也是预案编制之前的准备工作之三。
五、要注重应急预案要素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当充分体现应对紧急事件各环节的工作,明确紧急事件事前、事发、事中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何时做,调动哪些资源做,这不仅要求预案内容完整,而且更讲求可操作性。要讲究“明”、“实”、“全”。
1、“明”要分工明确、内容明确、程序明确、决不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
2、“实”是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3、“全”是要素齐全,符合相关文件要求。
目前国家关于应急预案编制规定的主要文件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项目作为紧急情况发生地,作为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的第一方,它的预案至少应包含的要素及要求如下:
3.1编制的目的。
3.2编制的依据。
3.3适用范围。
3.3本项目需制定应急预案的紧急情况清单。
3.5应急组织机构组成及职责。
3.6紧急情况的预防与监控方式与要求
3.7应急的响应分级和响应程序。
3.8事故上报的时限和流程。
3.9不同紧急情况下的预防措施、应急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器材和设备清单(也可单列成为现场处置方案)。
3.10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部门。
3.11应急预案的评审计划。要由制定单位负责人组织,预案编写人员和预案涉及所有职能部门人员参加进行评审,要明确具体的评审时间、评审参加人员、评审的方式、评审记录形成等。
3.12应急预案的更新计划。明确预案定期修订时间,及时修订的条件、需要及时更新的附件信息。
3.13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演练计划。
明确应急预案有关内容的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演练计划。
3.13应急预案的制定解释部门。
3.15应急预案的实施时间。
3.16相关或相衔接的预案名称。
3.17必要的附件。如:
相关方及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方式(包括医院、110、120、119、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及所有与应急体系实施有关的相关方的联系方式,尤其是可用的外部救援力量的联系方式。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如:相关平面布置图纸、救援力量分布图、应急用品存放地点、危险源分布图、疏散路线/重要地点标识;
相关的危险特性参数。(如化学品的特性指标)
六、做好预案编制之后的应急管理
目前多数单位的应急预案都是领导熟悉、职工不熟悉甚至不知道。制定预案的人熟悉、预案各环节的有关人员尤其是易发事故现场身临其境的操作人员不熟悉,往往是制定完之后束之高阁,应付检查时才拿出来。应急预案成了应付方案,再好的预案也是空有好皮囊无用武之地。因此要想让预案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做好预案制定之后的应急管理工作。
1、要深入进行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
2、要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培训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整体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训使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3、加强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准备的重要环节,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中找出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
4、根据计划及时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时效性。以下情况需及时修订: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结果需要或预案实际实施效果需要;应急预案上级、建设单位要求修订的;相关方或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发生变化的。
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管理成效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只要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因素存在,事故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应急预案作为事后的预防手段,作为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只要科学合理、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罗文婷,王艳辉,贾利民,秦勇.改进层次分析法在铁路应急预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铁道学报. 2008(06)
【2】 李连杰,盖宇仙.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铁路货运安全的模糊评价[J]. 铁道运营技术. 2009(04)
篇8
关键词:危险废物 预案 编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X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c)-0098-03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共有危险废物46大类别479种,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和感染性等特性。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危险废物在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突发性事故频繁发生,如果处置不当极易引发二次污染事故,编制科学、合理、实用和可操作性强的《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加强对预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
1.1 企业编制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原则
(1)根据中国所颁发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分析,企业在编制废物应急预案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遵循意外事故防范措施的预案编制原则,在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有效解决。其次,遵循备案原则,就是将应急预案送至上级管理部门备案。最后,遵循严格检查原则,就是配合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
(2)环保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3)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环保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第八项:应急预案备案制度。
1.2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
1.2.1 以人为本,减少伤害
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关注各类危险源的监督、控制等,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保证可以积极预防突发事件,并且及时发现预防制度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不足。同时,还要避免、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消除突发事件对企业的长远影响,最大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1.2.2 依法应急,规范处置
企业要将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应急预案的制定依据,保证可以依法执行应急工作,同时,还要履行自身法律职责,完善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策略。
1.2.3 统一领导,协调一致
企业的应急活动必须要在相关部门统一领导下执行,在协调企业内外部工作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指挥体系,在提高应急灵敏性的基础上,增强应急效果。
1.2.4 属地为主,分级响应
企业在执行环境应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了解环境事件的特点,根据环境事件类型制定原地管理制度,在分级与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增强事故责任单位在环境应急工作中的优势,减少对社会的影响与危害。
1.2.5 专家指导,科学处置
强化应急专家在指挥决策中的地位,重点关注应急专家队伍的专业素质,在提高其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增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理效果,提升应急工作水平,避免再次出现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1.3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
1.3.1 收集资料和信息
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是预案编制的基础工作,其中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可以提高预案编制实用性。其次,企业要做好安全记录与环保记录,并且详细分析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再次,重点搜索国内与国外类似环境污染事件资料与应对方案,然后将其融入企业的应急预案中。最后,在政府部门中搜索一些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等资料。
1.3.2 现场调研踏勘
现场调研踏勘是保证预案编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必要步骤,其包括但不限于:(1)企业周边生态、人文环境;(2)现场地理环境;(3)现场设施布局;(4)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5)危险废物产生、收集、暂存以及转移流程;(6)危险废物的包装、运输、暂存设施等。
1.3.3 分析评估
对企业整体以及相关资源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中的热葜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污染事故。第二,要预测出突发事件后果。第三,要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第四,要借鉴其他突发事件的经验。第五,要评估出突发事件的影响区域。第六,要明确应急预案的模式。第七,明确报警方式。第八,要有可靠的通信设备。第九,要提高自身应急能力。第十,必须掌握可用的外部援助资源。
1.4 相关企业必须要明确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规定
(1)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符合当地各个部门的突发事件解决要求。
(3)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在前面分析环境敏感点之后,预测出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
(4)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与责任。
(5)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有具体的应用程序,并且实际操作性符合相关规定。
(6)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明确应急保障措施的条目,满足当地各个企业应急需求。
(7)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达到附件信息准确性的要求。
(8)废物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要与相关的应急预案有可衔接项目。
2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管理
2.1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评估
(1)企业应当在环境应急预案草案编制完成后,组织预案评估专家组对编制的危险废物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2)评估方式:可采用形式审查、分析论证,演习检验等方式,也可进行现场查看,对预案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证,找出预案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预案更具操作性。
(3)预案评估的重点内容:必须要遵循合法、合理原则;实用、可操作原则;针对原则;保障措施优化原则;保证基本要素准确性原则;提高内容合适规范性原则;方法措施和科学性原则;以及与其他相关预案的衔接性。
(4)环境应急预案的编制单位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草案进行修订。
2.2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培训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培训,通过各种形式,使有关人员了解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预案。
(1)本企业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各类污染物的危害性。
(2)环境污染事故现象的辨认及识别。
(3)应急预案的启动程序。
(4)自救与互救、消毒的基本知识。
(5)防止污染物扩散,处理、处置各类污染事故的基本方法。
(6)主要消防器材、防护设备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7)紧急停车、停产的基本程序。
(8)逃生避难及撤离路线。
2.3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演练
(1)演练的目的。
提高应急队伍和公众素质,所有演练要以安全为核心目标,要强调针对性,要追求实效性和情景逼真性。
①熟悉和操作应急预案,求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②锻炼不同应急救援组织在环境应急过程中的协调性。
③集结和拉动环境应急队伍,掌握现场应急处置技术。
④熟悉应急响应程序,培养各级应急指挥人员的判断、决策和指挥、控制能力。
(2)演练的形式。
桌面演练:室内推演、理论研究、想定作业。
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预案演练活动。
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响应能力的演练活动。
演习:大规模、展示性的演练,对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演练的成果。
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预案修正提供实践资料。
2.4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变更
(1)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变更时间:①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修订一次。②重大因素变化要实时修订。
(2)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变更条件:①在应急预案实际演练期间,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对其进行变更处理。②在处置危险废物的时候,要利用设计与建设等方式,达到维护变更的目的。③在产生危险废物之后,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暂存位置的变更。④企业废物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发生变化或是应急部门指挥体系有调整的时候,就要变更废物应急预案。⑤在危险废物环境或是环境敏感点出现变化的时候,就要变更危险废物应急预案。⑥在危险废物应急法律法规变化的时候,就要变更应急预案。⑦在相关环保部门与企业出现变化的时候,就要对应急预案进行变更处理。
2.5 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登记备案
(1)备案时间节点:①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之日起30日内报所在地环保主管部门备案;②预案修订后30日内将新修订的预案报原预案备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2)报送备案应当提交的材料:①《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②危险废物应急预案专家评估意见;③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
(3)审查:环保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进行备案登记。
(4)备案登记。
对准予备案登记的,环保部门应当自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审核,并出具《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对不予登记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由申请备案企业自行纠正后重新笏捅赴浮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由受理备案的环保部门和送审单位分别存档,有效期为3年(自备案登记之日起计算)。申请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内完成危险废物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危险废物应急预案修订后30日内将新修订的预案报原预案备案管理部门重新备案。
3 结语
工业企业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属于特定专项应急预案,它是针对危险废物特定的紧急情况的应急而制定的。由于危险废物发生突然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的施救难度大,后果难以控制,因此编制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必须在企业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特性,对应急形式、组织机构、应急处理程序等进行科学研判,确保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依法规范对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管理,是危险废物应急预案的进一步完善和升级,是确保危险废物应急预案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正芳.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8):1-3.
篇9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应急体系建设
1引言
公司党委的第十六次党代会报告对公司未来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面对未来向好的发展环境,公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不确定的因素也会相应增加,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为企业稳步发展保驾护航,其中应急管理更是重要的一环,随着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风险的增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隐性效益意义重大。作为一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时刻不忘培育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动能,从细小处着手,做好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公司应急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下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方法,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2机制建立不完善,思想认识不到位
要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这不只是安全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集中企业全体人员的智慧和力量,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各部门根据岗位职责进行分工,厘清层级,共同编制应急管理制度、确定应急职责、完善应急奖惩、配备应急物资,从而形成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虽然《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有组织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但是,仍然存在企业负责人对此不够重视,或者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应急管理工作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情,导致企业安全管理机构由《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组织或者参与”者变成了“唯一”者。但是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会受到本职工作的知识限制及调动资源的职权有限的影响,导致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低下,问题考虑不充分,体系建立不完善,职责分工不明确或职责分工不合理,并且应急预案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只是安全管理人员知道的现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会形成混乱的场面,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人员和物资调动不协调,导致救援行动不及时,不能高效完成应急救援行动的目的。对策措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细化各级人员应急职责,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加强对全员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应急培训,将各层级人员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提升到政治高度。成立以企业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统筹领导,从全局角度出发,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各级参与,领导负责”的机制,建立完善高标准、高水平的应急管理体系。
3应急预案体系层级不清,内容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在这里可以简称为“三级预案”,并对“三级预案”的作用和主要内容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总体预案是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应急救援体系、预警机制等;专项预案是针对某一类事故的救援方案,必须遵守总体预案的基本框架;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施工现场事故类别编制的具体措施办法。很多企业并没有分清“三级预案”之间的层级关系,导致综合应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不衔接;或编制的应急预案未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更新;尤其是建筑施工单位岗位人员发生了调动,现场处置方案未结合现场人员调动情况进行及时修订,或者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过程中无现场一线作业及管理人员的参与,导致一线人员对自身应急职责不明确,发生事故后难以按照预案进行操作,导致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缺陷。对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成立编制工作组,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结果,明确本单位应急管理层次、指挥体系、响应级别等,由企业负责人统筹组织,指定专业人员负责,从救援体系、预警、响应、应急救援技术、应急保障等方面提高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考虑与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现场处置方案是“三级预案”的“第一道防线”,建筑施工现场要严格执行区域管理制度,明确各区域应急责任人员,减少区域责任人员的流动,组织区域责任人及有应急救援职责的人员共同参与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确保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都能明晰本岗应急救援职责,筑牢应急预案的“第一道防线”。将应急预案职责落实到人而不只是停留在“纸”上。
4预警、响应机制不明确,缺乏系统的策划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同一事故类型就编制了多个单独的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中程序内容多次重复,未系统化建立预警、响应机制,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在响应过程中无法准确执行应急预案确定的应急职责,在救援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操作步骤或者应急程序,完全忘记了应急预案的本岗应急职责,对应急预案的执行发生较大的偏差,发生事故后造成应急响应级别不对应,尤其是应急响应级别不够,营救救援行动不及时,反而给应急处置带来负面的效果。对策措施: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难点,排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型,由企业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系统策划,制定协调统一的各项应急预案。虽然施工现场潜在的事故类型多种多样,但一个单位的应急资源却是固定的,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资源,针对本单位潜在事故类型、应急资源、应急救援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站在整体角度系统策划各个预案之间的关联,保证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同时各层级人员要做到自身职责认识到位、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程序,保证应急管理体系的正常开展;严格按照本单位应急救援能力科学建立响应分级机制,同时明确响应升级条件,各级响应接口要严密。同时在应急资源保障方面,除了需要了解自身软硬件条件外,还应该将上级及周边社会环境的各项资源统筹考虑,以自身资源为保障,社会资源为补充,更进一步的与上级及当地社会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进一步确保应急响应机制的完善、有效。
5应急预案教育培训不够
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对内部人员的应急救援培训,缺乏专业的培训教材,多数情况下应急预案培训只是照本宣科,内容单调乏味;未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应急培训;专业救援人员未接受过专门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造成了专业应急救援人员的“不专业”;企业领导未参加过事故应急指挥能力的相关培训;种种情况最终造成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响应的应急救援能力,导致事故发生后无法高效、迅速地开展救援工作。对策措施:要积极开展应急教育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科学制订培训大纲和计划,组织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岗位编写各岗位的培训教材,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分批次对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开展应急培训,确保教育培训不漏一人。明确各层级应急响应程序和岗位职责分工,提高全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技术水平。结合“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全国防灾减灾日”等专题活动,采用互动、体验、模拟等方式开展贴近实际的应急宣教活动,有效增强培训效果。
6演练形式化,缺乏有效实施
应急演练前期准备工作较多,需要成立应急演练小组,明确演练科目并制定应急演练方案,进行职责分工和演练前的教育培训等,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实施。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的应急演练活动过于形式化,通常编制的应急演练方案只是一个剧本,并未按照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明确演练程序,太过于注重可观摩性,只是“演”而不是“练”,忽略了应急演练的根本目的,无法起到提升应急能力的实际作用,更无法使应急演练成为完善应急预案的有效手段。对策措施:应急演练前需要了解企业存在的事故类型,根据目前阶段的需要确定演练科目。前期要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由组长统筹组织做好应急演练的策划工作,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做好参练人员的前期交底,确保参练人员熟知演练中的应急响应、物资调动和救援流程,把每一次应急演练都当成事故救援来进行,不允许在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马虎,通过演练真正达到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提升应急救援水平的效果。演练结束后要根据演练情况,切实做好总结,针对问题和不足修订应急预案,真正达到完善应急体系的目的。
7结束语
应急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与否的重要体现,完善的应急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危害。任何企业都要坚定“生产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为基本的准则,而应急救援作为挽救人员生命的最直接手段,需要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应急工作,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
参考文献:
[1]何斌.加快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立改废”[J].中国应急管理,2021(2):38~41.
[2]季洪来.健全完善应急体系推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N].黑龙江日报,2021-02-02(003).
[3]GB/T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
篇10
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可以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控制和处理污染事故,对于环境保护以及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应急预案管理机构要做到严格把关,督促企业开展评估和备案工作。根据国家及地方的应急预案相关管理要求,我市已逐步开展企业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评估及备案工作,本文着重分析我市企业应急预案评估及管理工作现状,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1 应急预案编制不规范、不专业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公布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的规定,应急预案基本要素应包括危险源识别与风险分析、应急组织机构、预防与预警分级、分级响应、现场处置、后期处置、保障与管理[1]。同时,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参加人员的基本要求、预案编制的7 个基本工作程序、以及预案批准后的工作要求[2]。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环保、安全、医疗、消防等各方面专业人员以及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协作。由于目前多数企业缺乏专业人员以及重视不够等因素,未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所编制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格式不规范、基本要素不齐全、体系不完整。
2 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市企业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主要委托技术评估机构组织,由于我市经济不发达,应急预案评估起步晚,存在以下问题:(1)评估机构未建立完善专家库,也很少对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2)专家库人数有限,无法做到随机抽取专家进行应急预案评估,并且存在未严格按程序申请和推荐专家库人员;(3)未严格执行专家库的入选条件,表现为部分专家所从事工作与所评估行业不相关,或者工作经验较少,大部分只有中级职称;(4)专家所从事行业侧重于环保方面,也未与行业协会合作,缺少相关行业的专家。
3 专家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评审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提高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3]。
目前,我国还未制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文件,在评审工作中可参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文件的要求,要做到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相结合,重点从应急预案的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以及衔接性七方面进行评审。
我市现行的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专家评审表不够详细,未区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综合预案评审和专项预案评审,并且评审表中的项目内容过于笼统和简化,未明确列出编制要求对各项目的详细规定以及预案要达到的标准,导致部分专家不能有针对性的审核预案各指标,评估不全面。另外,目前评审只是进行预案文本评审,不进行操作演练验证,形式单一,应急预案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检验。
4 应急预案修改完善不及时
经过专家评估的应急预案,企业需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由于部分企业对评估、备案工作程序存在误解,认为专家评估之后就完成了,没有及时对应急预案修改完善,造成多数企业应急预案迟迟不能完成备案工作,给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
5 管理机构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市应急管理机构由于专业人员有限,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仅促使企业完成备案程序,很少做到长期跟踪和监督,因此,不能全面把握企业应急预案是否实施,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及时修订更新等情况。
此外,对于企业的应急演练工作较少参与,不能及时为企业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指导,使企业不能有效的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利于企业应急预案的完善。同时,也较少组织应急培训及演练活动,企业往往缺少获取应急方面的实时动态信息的渠道,也无法保证自身应急预案与地方应急预案的协调性和衔接性。
6 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我市需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评估、备案工作,提高我市应急预案的管理水平。建议如下:(1)对于没能力完成应急预案编制的企业,要积极推荐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并对编制单位进行年度考核,提高我市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2)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举办应急预案方面的培训和座谈会,加强我市行业间交流活动,建设国家突发环境污染应急事件案例库和应急培训中心,增强企业的环境事故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3)加强与省级评估机构的联系,邀请省级专家指导和培训,提升我市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水平;(4)严格按程序、按要求推荐和吸收本专业或者本行业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充实应急预案专家库,并对专家库成员进行监督考核和动态管理;(5)提升我市评估机构的服务水平,在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评估和备案过程中药积极协助,提供热情优质服务,促进企业顺利完成相关程序;(6)修订现行的应急预案评估表,按照相关指南和要求,区分形式评估和要素评估,制定详细的评估内容和标准;(7)管理部门要做好企业日常检查工作,督促企业有计划的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活动,核查企业是否根据生产工艺变化、规模变化以及人员变更等情况,对应急预案及时更新和 备案。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部.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2010]113号.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