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规律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发展规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
1.引言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的趋势和潮流。近两年贵州省把绿色金融创新作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从理念、制度机制、产品和方式、碳金融规则和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创新,特别是为防范产品创新、信贷结构调整等可能带来的风险,贵州金融机构根据新产品和业务运作特点,分析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办法,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贵州始终坚持绿色发展,金融部门和产业科技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技术、生态产业、生态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
2.省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较早关注信贷对环境影响的国家,各省份也纷纷开展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海南省、河南省、新疆省等。海南省为落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任务,提出推进银行业扶持生态省建设的建议,促进经济与金融形成“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互利关系;河南省面临“三化协调”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绿色金融认知度、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企业征信机制、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及加强合作、鼓励金融创新等是河南省深入推行绿色金融的可行路径。
省外的研究对于贵州省如何开展“绿色金融”具有借鉴作用,而贵州省独特的生态资源、地理地貌又决定了其发展不能完全借鉴省外的发展模式,“绿色金融”对发展生态贵州的研究有其独特性。国家二号文件也对贵州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要求,“国2号”文件指出,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贵州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
3.贵州省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分析
虽然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已于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定为全国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然而,从全省来看,情况仍不乐观。贵州省是一个典型的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资源型大省,能源资源消耗加剧,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加速开采,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贵州省经济要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从目前贵州省情看,要实现上述目标,投资拉动将是主要力量。投资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的支持能否到位,将决定投资进度和投资总量。如果投资项目违反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违背绿色环保原则,将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动力面临不足。另一方面,贵州虽然经济不发达,但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构成了特色旅游的基础。喀斯特地貌在全世界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世界上目前已开发的15种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10种,数量、类型之多,为全国罕见。无论从经济利益出发,还是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发展“绿色金融”都具有重大意义。
4.贵州省发展绿色金融的困境与对策
针对目前国内及贵州省的情况来看,发展绿色金融仍有着很多困难。一,政策体制不完善。首先,缺乏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绿色产业或低碳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该产业所涵盖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 、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这些项目的回报期通常都比较长,因此绿色金融的支持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绿色产业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并非绿色产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二,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中国的现状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三,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当前,中国国内金融机构对碳交易还比较陌生,对于碳交易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尚不熟悉,参与碳交易的市场主体也不明确。除少数商业银行对碳金融较为关注以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参与,发展碳金融仍停留在一个理念与口号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
(一)健全绿色金融制度。
绿色金融制度是国家用法律形式确立的绿色金融体系结构,涉及绿色金融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由一系列制度构成,体现为有关的国家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行业公约和约定俗成的惯例等。在贵州金融体系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借鉴省内外于国外相关规则和标准来建立和健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制度、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具体实施制度及绿色金融监管制度。
(二)发展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金融市场,是指为保护环境( 包括水、大气、森林、土壤等) 或考虑环保因素而进行的投融资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其显著特点是绿色投融资的场所。当前国际绿色金融市场主要指的是在“京都机制”下形成的以碳排放权为基础的一系列碳信用工具交易的碳金融市场,包括项目市场、自愿减排市场和配额交易市场。另外,根据市场功能分类,还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根据市场组织形式,也可以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三)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绿色金融工具,是指在绿色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是用来证明贷者与借者之间融通资金余缺的书面证明,其最基本要素为支付的金额与支付的条件。按传统金融工具原生和衍生的分类,绿色金融工具也可以分为原生类绿色金融工具和衍生类绿色金融工具两大类。当前绿色金融市场上,原生类绿色金融工具主要包括碳信用和碳现货,由此派生出的衍生类绿色金融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和结构性产品等。(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宏章.金融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篇2
国内外学者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应用、技术、支持和实施以及其他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应用方面主要是包括各类电子商务系统,如零售业的电子商务系统、金融电子商务系统、教育等门户网站以及最近几年流行的移动电子商务系统。技术方面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前台后台的支持系统、网站布局设计和算法等。支持和实施则是包括电子商务的环境、相关政策和企业战略等方面。其余的一部分研究则归类到其他,例如一些结合具体企业的案例研究或者是针对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因素研究等。王渊(2008)等人选取了169篇电子商务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基于主题统计,样本显示的结果支持上述的四个研究方面。李杰(2008)对2000-2006年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4808篇电子商务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分析,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主题按论文数量排序依次是技术、市场、支持和应用。回顾电子商务分类模型的研究文献可知,电子商务研究的主要方面在于企业层,即微观运作层,宏观上的研究很少,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演化规律的研究目前没有见到。宏观研究的意义十分重要,它能够揭示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竞争结构特征用于新进入企业把握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格局和竞争形势,分析自己企业进入市场后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决定是否进入以及进入后的竞争战略。动态变化规律揭示市场的发展规律,是趋于垄断还是趋于更加竞争,便于新企业选择进入一个比较成熟但垄断的电子商务市场,还是开拓性进入一个新市场。因此,本文将从宏观层面研究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现有研究发现,很多市场经济现象的背后都符合幂定律。根据幂定律,本文猜想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应该符合幂定律。以y为因变量,x为自变量所形成的函数关系y=cx-a就称为幂律分布。其中x代表统计量从高到低的排名,y代表排名所对应的统计量。在幂律分布的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Zipf和Pareto(胡海波,2005)。1932年,哈佛大学语言学家Zipf在研究文本中单词出现的频率时发现了这种分布。他将单词在文本中出现的频率由高至低排列,发现每个单词出现的频率和它的名词存在反比的关系,即y=cx-a,人们将这一关系式称为Zipf定律。187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在针对人们财富的调查取样中发现大部分的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同时,他还发现某一个族群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和他们享有的收入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关系。他从大量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在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在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与之相类似的不平衡现象,人们把这种不平衡的关系统称为二八定律即Pareto定律。在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科学家们普遍感兴趣的事情基本都有一个典型的规模,而个体的尺度在这一特征尺度附近变化很小。比如学生的成绩,在某次考试中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集中在平均值附近,很少会出现集中在高分和低分的情况。如果以成绩为横坐标,以成绩所对应的人数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曲线,该曲线两边下降得极快。这种用平均值来表征整个群体特征的分布称之为泊松分布。然而对于其他一些分布,例如个人收入或一些金融数据的分布,就与泊松分布大不一样了,个体的情况可以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这一波动经常可以跨越几个数量级。幂律分布是与泊松分布显著不同的另一分布,广泛存在于众多领域中,例如物理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且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尤其是目前许多领域的发展都面临着一些复杂系统问题。而这一分布很好的表征了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特性,即个体值的波动范围相当大。根据这一特性,本文认为激烈的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也应该会表征出无标度的特性,即幂律分布的特征。随着计算机和数学工具的迅猛发展,学者们对金融数据的研究变得相对容易。这一研究促使了经济物理学的诞生,例如Kadanoff(1971)和Montroll(1974)等。之后该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模型的变化和改进多种多样,所涉及的数据范围也越来越宽泛。Adrian(2001)对美国和英国的财富和收入分布进行研究,证实其尾部符合幂律分布规律。Anders(2008)研究发现在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股票市场中,幂律分布规律很好地描述了存在于新兴市场中的投机泡沫。张宇(2004)等人介绍了有关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布呈现幂律特征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以及与其相关的理论解释。高建敏(2007)根据《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大陆富人榜排名,以排名为横坐标,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为纵坐标,可绘制出一条向右偏斜的、拖着很长尾巴的分布曲线,这与泊松分布曲线有着明显的不同,称之为幂律分布。这种分布表明,大部分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即符合著名的Pareto定律。司马则茜(2009)等人收集国内外公开的中国银行系统操作损失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的POT幂律模型对其进行了估算,表明了操作存在的严重风险。吉翔(2012)使用对数周期性幂律模型对我国股市的泡沫进行了分时间段研究,证实我国股市具有分形特征,存在符合幂律分布规律的泡沫现象。除了经济学、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之外,其他基于幂律分布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在互联网领域,幂律分布更是无处不在,从网上信息量的分布、站点拥有的网页再到个人的搜索行为几乎都存在幂律分布。在互联网这个看似混沌复杂的领域,却出乎意料地存在着极强的规律性。学者们把在互联网中存在的幂律称为“富者益富”,这一机制与西蒙模型的“成功产生成功”是一致的。山石、邱红(2008)在文献中指出,当出现一个新的网页或一个新的链接时,它会以一定的概率链接到已有的节点,而这一概率与所有站点拥有的链接量存在相关关系,站点拥有的链接量越大,新链接接入的可能性越大,依据这一过程,最终就形成了链接量在网站中的幂律分布。近年来,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在人口统计学中幂律分布现象同样存在。施华萍(2009)在研究我国人口分布的过程中发现省、市、县三级人口的分布具有相似的幂律分布规律,并采用无标度网络上的聚集体迁移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我国人口分布的演化规律。AaronClause(t2009)等人改变前人应用最小二乘法来分析具有幂律分布规律的数据,而选用了最大似然估计法来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用这种方法在24个不同学科的现实数据中得到了验证。杨波(2007)等人也基于这种方法并引入KS检验统计量和欧几里得距离来检验了这种方法的估计效果,最后通过CNN模型网络和爵士音乐家网络两个实例验证了新方法较图形方法更好的估计效果。刘臣(2013)研究中国重要中文期刊文献之间相互引用的关系时,证明了中国学科知识网络的边权分布具有幂律分布特征。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基于幂律分布规律的研究还较少,且主要以基本概念的描述和某些行为的局部特征研究为主,对其宏观层面——市场竞争结构全局特征的理性认识或者定量研究还有很多欠缺。俞宣伊(2010)基于复杂网络以淘宝网为例对C2C电子商务交易网络的演化机制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了C2C交易网络的度分布遵循幂律分布,这说明C2C交易网络的演化满足优先连接和增长定律。叶作亮(2011)基于幂律分布对C2C顾客的购买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在C2C电子商务的环境下,顾客的购买行为呈现出长尾分布的特征。他进一步构建模型,解释了形成这一规律的内在机制。高瑞泽(2012)从生态群落的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群落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以B2C网站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其市场中存在的幂律分布规律。传统市场经济、金融领域基于幂定律的研究有很多,但在电子商务领域幂律分布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本文将基于幂律分布研究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以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从定量和动态的角度形成对电子商务整个发展历程的清晰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并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文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验证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规律。以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份额和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研究对象,基于幂定律拟合它们历年的市场竞争结构分布规律。(2)从纵向时间角度,分析得出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的纵向演化规律。本文首先是从静态角度,基于幂定律拟合它们历年的市场竞争结构分布规律,进而从动态角度,研究幂定律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得到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发展规律。
二、数据收集和理论模型
(一)数据收集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和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收集到的数据一共分为两个部分:中国B2C电子商务2007年-2013年市场份额数据和美国B2C电子商务2004年-2013年市场份额数据。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所述,2007年国家统计局首次对中国19267个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情况进行了调查(中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因此,本文收集到的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数据是从2007年至2013年。其来源为电子商务年鉴、艾瑞咨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针对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由于美国电子商务的出现早于我国,因此最终收集到的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数据是从2004年至2013年。其来源网址是:/、/、。由于报告和网站提供的数据有限以及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变化速度较快,因此最终统计结果中有部分数据存在缺失。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原始数据,没有经过处理,确保了研究的真实可靠性,能够真实反映出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内在发展规律。
(二)理论模型
针对收集到的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份额数据,一共17个数据集,本文研究首先建立在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幂函数的基础上,以验证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市场排名和其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强度及其显著性。接着建立在一元二阶多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拟合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市场竞争结构的动态发展规律。
三、基于幂定律拟合的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分布规律分析
(一)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幂律分布规律
基于中国B2C市场2007-2013年市场份额数据,首先以企业市场份额排名为横轴,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为纵轴,绘制历年的散点图;接着添加趋势线,分别形成每一年市场竞争结构分布规律的拟合曲线。拟合曲线的方程为p(x)=cxa。经分析可得,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服从幂律分布规律。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利用SPSS软件对基于幂定律拟合的市场竞争结构分布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了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将中国B2C市场2007年到2013年的市场份额数据基于幂定律拟合的分析结果整理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幂定律拟合的可决系数均大于0.74,且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回归拟合结果令人满意,表明模型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特征,即商家的市场份额与其对应的排名成反比关系,少数的商家占据了整个市场中大部分的份额。
(二)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幂律分布规律
以同样的方法对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拟合方程同上。分析可得,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服从同样幂律分布规律。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对基于幂定律拟合的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的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和拟合优度判定,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幂定律拟合的可决系数均大于0.81,且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回归拟合结果令人满意,表明拟合模型在统计意义上十分显著。分析结果表明,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特征,即商家的市场份额与其对应的排名成反比关系,整个市场中大部分的份额集中在少数商家中。
四、基于幂定律参数变化规律的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发展规律分析
(一)基于幂定律参数变化规律的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发展规律分析
在上一章中,已验证历年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规律,即少数几个商家拥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此基础上,本章将继续探索服从幂律分布特征的市场竞争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是更加趋于垄断,还是竞争变得更加充分—最终得到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规律。在SPSS中,用表1中的幂指数α和系数C以及年份建立工作表,利用回归分析中的曲线估计工具,以时间为自变量,并分别以幂律曲线的历年系数变化和历年指数变化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可知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分析结果见表3、表4与图3、图4。1.中国B2C市场幂方程系数变化曲线拟合拟合中国B2C市场2007年到2013年幂方程系数变化的指数回归方程为:c(t)=0.14e0.229t(8)由表3的分析结果可知,模型的可决系数为86.9%,表明指数模型对中国B2C市场2007年到2013年幂方程系数变化的拟合程度很好,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在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即幂方程的系数随时间变化整体呈现递增趋势。2.中国B2C市场幂方程指数变化曲线拟合拟合中国B2C市场2007年到2013年幂方程指数变化的指数回归方程为:(9)由表4的分析结果可知,模型的可决系数为89.5%,表明指数模型对中国B2C市场2007年到2013年幂方程指数变化的拟合程度很好,F检验和t检验的P值均小于0.01,在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即幂方程的指数随时间变化整体呈现递增趋势。
(二)基于幂定律参数变化规律的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发展规律分析
基于幂定律的参数变化,进而研究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发展规律。分析方法同上,在SPSS中,用表2中的幂指数α和系数C以及年份建立工作表,通过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工具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可知二次曲线的拟合效果为最优,这与在中国B2C市场得到的模型不同,分析结果见表5、表6与图5、图6。
五、结论和意义
(一)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幂定律拟合结果
本文基于中国2007年-2013年和美国2004年-2013年B2C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数据,通过运用SPSS软件中回归拟合分析工具验证了存在于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中的幂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B2C电子商务竞争结构幂律拟合结果的可决系数在74%-97%之间变化。经F检验与t检验,P值均小于0.05,表明模型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即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特征。美国B2C电子商务竞争结构幂律拟合结果的可决系数在81%-98%之间变化。经F检验与t检验,P值均小于0.05,表明模型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即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符合幂律分布特征。本文得出结论,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均服从幂定律,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它们的市场排名之间存在着幂律关系,即B2C电子商务市场中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商家中。
(二)中美两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动态变化规律
对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拟合的历年市场竞争结构的幂曲线的指数和系数整体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且基于指数回归模型对指数和系数变化规律的拟合效果最好。F检验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即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的幂律曲线的指数和系数与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拟合曲线的指数和系数逐渐递增,表明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趋于垄断,即强者越强。相对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中拟合的历年市场竞争结构的幂曲线的指数和系数虽然整体也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在初始的四年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之后逐渐增长。对于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与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不同,它基于二次回归模型对指数和系数变化规律的拟合效果是最好的。F检验表明美国B2C电子商务市场竞争结构的幂律曲线的指数和系数与时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拟合曲线的指数和系数首先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接着逐渐递增,表明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之后逐渐趋于垄断,即强者越强。
(三)意义
篇3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已经进入转型期,短期通货膨胀一直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存在,虽然该风险一直存在,但是还不是很明显,但金融资本市场的问题尤其突出,“脱实向虚”问题已成为重点的关注对象,这样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实体经济整体效益水平不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国内实体经济面临着很多的制约,尤其是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的下拉作用使经济增长缓慢,这样就会使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费用增长速度持续增加、成本增加速度不断上升、资金链条脆弱,时常面临断裂等问题,导致了企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增加迹象,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问题,成缓慢或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低端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这类企业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整合,只能在发展中承受相应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订单减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何出现此类问题,深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体现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没有有效的融合,相互抵触,造成了金融产业相对来说发展速度很快,致使盈利增速,而实体经济的增长非常的缓慢,导致利润增长更是缓慢前行。
(二)生产要素减退而导致产业空心。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支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面临着产业空心。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等要素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受现在市场环境的影响,资产泡沫非常严重,再加上高通胀率的压力,两种因素双重挤压,大家都不愿面对的场景,即实体产业空心化。主要是由两种原因导致其出现的,一种原因是社会供给导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劳动者也改变了以前的择业观,择业机会日益增多,这样导致企业投入成本发生不同以往了变化,成本逐年攀升,实体经济投资成本回落较明显。另一种原因是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出现了很多雷同的产品或产业,严重的挫伤了市场的积极性,再加上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着很多重要的问题,创新转型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预期呈现了下降态势。
(三)实体企业存在“脱实向虚”的现象。近些年来,由于虚拟经济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它的高回报率、投资时限短等特点,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诱惑,这些企业在其诱导下,对虚拟经济的偏爱程度逐年上升,慢慢的离开了实体经济市场,开始转向虚拟经济领域,例如,金融市场的P2P以及房地产市场等,这时资金开始发生了流向的问题,资金开始由之前的流向转向了虚拟经济,大量的资金流入人们偏爱的房地产、贵金属及期货等虚拟市场。资金的流向并没有满足很多参与企业预期,它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投机、炒作的方式慢慢涌出水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挫伤,这使“脱实向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出现这种现象是由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主导的,但是这样下去市场会存在着较大的潜在风险,甚至是很难规避的。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因此我要深刻认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个不变的理论。金融业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做坚实的后盾,只有根基稳定才能谈发展之事,也要认识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在哪,抓住金融工作的本质的服务实体经济。因此,各金融机构不能在没有全局观的情况下,擅自做一些背离实体经济发展的事情,要认识金融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并深入贯彻落实的紧迫性,原则性的坚持不能变,坚决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动摇,有选择的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决抑制脱实向虚的金融资源出现,防止虚拟经济膨胀,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发生,从而实现以实体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型升级顺利进行。
(二)确保总量,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采取系列措施合理把握信贷总量和节奏。从宏观层面上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最几年中央一直主张的政策。因此,各金融机构不仅要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在此政策的制约下合理节奏下把握信贷投放总量,信贷总量不是一个数,而是要各地实体经济发展的需求资源相匹配,只有做到相互相适应,保持经济发展需要的投放节奏,这个时候才能与实体经济运行规律相衔接。围绕这一实体经济主体开展系列主题推进政策,做到“信贷支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偏”。金融机构在争取资金方面积极地争取,保证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到信贷政策倾斜。在符合信贷调控要求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风险管控的能力,把政策使用好,利用足,促进其高效有活力。从而实现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要。
(三)优化结构,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优化结构出发,根据结构的合理调整进行重点建设支持和重点项目发展。各金融机构在重点建设和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各地的发展重点,全面落实中央部委制定的各项文件,进一步促进落实各项金融扶持政策,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建设。有条件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带动龙头企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在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拓展金融相关的形式,来满足大建设和大项目的需要,如并购贷款等形式,这种形式就在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在大建设和大项目中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使信贷比例要逐年得到提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总体框架;三级机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048-03
一、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内涵特征
(一)企业应急管理
企业管理者对突发事件造成其管理基础发生变化后的应急反应,不论管理基础是确定型基础还是不确定型基础都可能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因而成为应急管理研究的内容[1]。企业的应急管理如图1所示。
(二)风险管理
与企业应急管理相类似的名称有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我们粗略界定一下它们的研究范围和关系。风险管理,也叫不确定性管理,最初将其用于投资学领域中,它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利用。比如,在投资学中的风险管理,认为一项投资为不确定事件,并假设这一事件的随机分布(即假设其为随机事件),同时利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衡量其风险的大小,然后通过平衡方差与投资收益来达到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与管理。也就是说,传统的风险管理期望利用不确定事件的某种发展规律(如统计规律、分布特征)来衡量不确定事件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而刻画风险,最后获取某种意义下(风险中性、风险追求或风险规避)的收益值,这是一种狭义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在金融投资学中的成功应用,使得企业管理中其他领域也重视了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企业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重要的是要确定各种不确定性的分布特征,风险管理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大体分为4类:
1.金融财务风险。它包括:价格类风险(资本定价、利率、汇率等风险),流动性类风险(现金流、短期投资、资产变现、机会成本等风险),金融信用风险(违约风险、信用等级降低等风险),通涨或紧缩类风险,对冲风险等。
2.运营风险。它包括:商业运作类风险(人力资源、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周期、产品服务损害等风险),授权类风险,信息技术类风险,商业信息风险(预算和企业计划、审计信息、退休金管理、投资评估、税率变动),等等。
3.战略风险。它包括:企业形象损失类风险(品牌和商标受损、企业欺骗行为、不受欢迎的公司公共策略等风险),竞争战略风险(各种企业竞争战略风险),客户需求风险,社会或者文化类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资本可用性风险,政策、法律、法规类风险,等等。
4.损害风险。它包括:火灾和财产损失风险,飓风等自然灾害风险,人身、财产安全类风险,商业犯罪风险,工作相关的疾病类风险,责任丧失类风险,等等。
企业的风险管理如图2所示。
大量的难以估量的不确定事件的存在,使得传统风险管理面临严峻挑战,量子基金就是著名的典型案例。对冲是利用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产品、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和财务杠杆构造的风险综合与抵消方式,以获得无风险或投机性收益,它的基础依赖于对风险的刻画。在量子基金存在的前31年的历史里,获得的平均回报率高达30%以上,但是1998年量子基金遭到重大损失。
(三)危机管理
危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机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危机管理是针对各类事件给企业可能造成危或者机的影响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危机的产生可能是随机不确定事件带来的,也可能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危机管理可能包括风险管理,也可能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管理是对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综合应用,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如危机公关、媒体管理等。
企业的危机管理如图3所示。
二、企业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比较
企业的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在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管理的切入点等方面具有区别与联系。
(一)管理内容
从管理内容上讲,不论应急管理、风险管理还是危机管理,都是企业对广义不确定事件的管理过程,但危机管理强调企业所处危机时刻的管理选择,风险管理强调随机事件风险的度量和统计规律的应用,而应急管理强调事件对管理基础的改变。风险管理期望加强对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规律(或统计特征)的应用;应急管理期望解决企业管理者的主观管理基础与不确定事件客观发展冲突;而危机管理期望综合应用各种方法解决不确定事件对企业造成的危机。由此可见,管理内容上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但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也非常紧密。如图4所示。
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都期望从不确定事件的全过程加以管理。风险管理强调事前的决策,所以需要假设事件发展规律;应急管理更注重事件发生的应对,所以强调突发事件对已有决策前提的影响;而危机管理是一种危机状态的描述,强调利用各种方法转危为机。不确定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所组成的系统已成为现在不确定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只是从不同角度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强调的重点不同、角度不同。
(二)管理方式和方法
风险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注重对风险的测量,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平衡(tradeoff)和风险的综合与对冲,基本上可以划为企业日常管理范畴;应急管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正在积极探索过程中,主要有突发事件下的重新管理(以rescheduling为代表)、动态计划法、干扰管理(dismption management)、突发事件发展规律应用等;危机管理方法通常以定性为主,强调将危机外置。
(三)管理切入点
风险管理是探索不确定事件的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过程。对企业管理而言,主要是一种不确定事件的事前管理;应急管理大多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置,以事后管理为主,当然如何解决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解决过程;危机管理是危机发生或危机潜在发生的管理,它的管理切入点可以是发现危机、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后,但主要强调危机发生时的管理切入。
三、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与三级机制的建立
如果突发事件意味着强烈的负面影响,企业也需要平稳发展,那么对突发事件要做好目标分类,设计应急管理的总体框架:一级:事前应急管理二级:事中应急管理三级:事后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管理三级机制。
(一)一级:事前应急管理
没突发事件,是指企业期望平稳发展,没有突发事件将成为其追求。也就是企业希望自己的管理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要达到这个目标,确定事件基本可以保持不变,而随机事件也可能通过提高统计的精确度得以实现,因此最重要的是待知事件的管理。企业管理者需要尽可能熟悉企业的情况和面临的环境,使得自己的管理基础中尽量少地出现待知事件。从企业发展来讲,企业平稳发展,需要聘请熟悉行业情况、企业情况、地区情况的管理者,并且企业的投资行为应在自己熟悉的行业中进行。同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防止人为突发事件,是企业事前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知突发事件,是指当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企业的管理基础必然会发生变化、受到影响,则企业应知道事件发生、可能的影响、可能的持续时间等一系列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加强不确定因素预测和预警工作。抗突发事件,是指企业可以充分的应用现代管理技术,设计企业管理,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也不会对企业产生实质影响。例如制订稳健的生产计划,当面临的需求(订单)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生产计划不用调整,也就是提高计划的稳健性或鲁棒性(robustness)。
(二)二级:事中应急管理
1.充分的应急资源。企业需要为可能的突发事件作充足的资源准备,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突发事件下,信息缺失是重要问题,企业应急信息系统管理很有必要。
2.科学的决策方法。如果详细的评估可能没有时间展开,这时需要建立迅速评估机制,科学方法以支撑实时决策过程。
3.专业的应急队伍。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强调对风险的测量与应用,但懂得如何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工作的则相对较少。企业应在专业的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准备等方面加强工作。
4.积极的应急战略。战略是对影响企业长远的事件所进行的规划工作。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是企业倒闭的动因,如由于“三聚氰胺”事件,石家庄地方法院于2009年2月宣布三鹿公司倒闭。企业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战略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大忌。要达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还需要对企业的应急管理流程加以设计,或者进行应急流程再造(emergency process reengineering,EPR)和企业应急协调。
5.充分的应急合作。对一般影响较小的突发事件,企业可利用自有资源应对。但突发事件如果影响太大,就会超出企业的应急能力,需要外部资源支持和援助;另一方面,突发事件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可能通过供应链、资金链等企业的利益链而传播,多企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对利益相关的企业都有利,这就是多企业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应对管理。
6.先进的应急理念。突发事件会对企业的各个方面造成冲击,企业的应急管理决策者应首先明确何种应急目标的实现,对应急管理的执行有实质的影响。例如,在公共管理领域,应急管理强调“以人为本”。
7.完备的应急培训体系。企业应加强应急管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以树立员工的自我应急意识和获取应急知识的意识。
(三)三级:事后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后的事后管理目标为恢复与提高。需要完善企业应急系统,作全面的评估。加强事后资源管理与分配、事后修复管理计划、提升优化应急流程等。
参考文献:
[1] 姚杰,计雷,池宏.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动态博弈分析[J].管理评论,2015,17(3):46-50.
[2] 池宏,祁明亮,计雷.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防产品信息,2015(4):42-51.
篇5
宏观调控是认识与运用经济规律的生动实践
面对近年房价疯涨和房地产投资过热,中央及时调控,采取“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等宏观调控措施。*年又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价格的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房价涨幅,今年全国房价平稳,房价涨幅逐季回落,一季度上涨幅度是12.5%,二季度涨幅是10.1%,而一到三季度涨幅是8.8%。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遏制盲目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住房价格的预期方向发展。
房地产只是宏观调控的领域之一,中央还对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某些产业局部过热、煤电油运形成瓶颈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使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低水平扩张势头得到抑制,煤电油运和农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资得到加强。
不少经济学家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成功实践,不仅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本领,而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新的经验和启示:坚持把又快又好发展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坚持把着重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坚持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总量平衡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度经济学也正在取得突破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长期以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理性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特殊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又是居于市场经济之上的“驾驭者”和“调控者”。该怎样确定政府的职能呢?伴随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经济学界形成以下共识——政府主要提供公共产品,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这类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在*年开始逐个突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注重从制度的角度来深入思考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制度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市场机制固然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等的流动来调节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市场机制在本质上并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制度建设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在制度改革中,政府职能改革、企业改革和财税金融改革将成为三大主要方向。今后的改革将更强调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强调将改革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微观经济学全方位开花
*年还被称为“中国股市改革年”,受人瞩目的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启动,以股改为代表,政府频出新策,力促投资者对股改在总量、时间、价格等方面形成稳定预期。除此之外,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迈向真正有弹性和可浮动的汇率制度方面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些生动的改革经验正在丰富中国社会主义金融学的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平台,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态势较好,为加快各项关键性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有利时刻,我国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正在加大,用改革的办法克服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改革经验又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素材。
我们也看到,经济学界开始更多地研究企业、城市居民、农户等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金融学、财政学、税务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和劳动经济学等学科,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体系庞大的学科群。
经济学是一门经验性、解释性的科学,也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当代中国经济学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分析支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经济关系、运行机制、调控机制,探寻其中的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此正在变得丰富而有深度,中国人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正在不断深化。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稳定增长平台,经济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宏观经济基本态势较好,为加快各项关键性改革提供了宽松的经济环境。在这样的有利时刻,我国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正在加大,用改革的办法克服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强经济
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些改革经验又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素材。
篇6
摘要:在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探究房地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文章根据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的共性特征得出:长期视角下,房地产的发展规律主要取决于GDP增长和置业人群数量的共同作用,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将引致房价指数的常态性快速增长;若两者同为平缓增长或下降,房价指数亦随之同步运动;若发生房价指数单方面大起大落的异步运动情况,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过程,给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反馈。
关键词:脱实向虚;房地产业;长期发展规律;国际经验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催生了房地产市场,而房地产业则因其显著的关联效应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与支柱产业,因此研究房地产的长期发展规律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房地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良序互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带动作用,对于房地产发展的规律及其对其他经济部门和总量经济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点。择其相关研究文献简要综述如下。国内研究方面。葛扬和眭小燕(2009)综述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破灭机制,及其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张若雪(2010)在国际比较视角下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并对中国房地产的供求关系进行了分析。柳德荣(2010)则将住房购买视为长期投资,“通过现金流净现值、溢价率、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考察地区住房市场,指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住房价格不合理,不同程度存在泡沫”。王春雷和黄素心(2011)则就北京房价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汇改推动了北京房价泡沫的形成。程瑶(2012)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研究了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税收的依赖问题。王学龙和杨文(2012)在国际比较视角下实证分析了中国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关系,并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程侃和杨斌(2013)在国际比较视角下,通过设计一个新型房价收入比指标,对持久所得、隐性收入与中国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却认为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国外研究方面。CatteP等(2004)就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房地产上涨期间,通过金融系统带来的财富效应能够刺激消费,引致经济景气。Hott和Monnin(2008)构建租金模型和供求模型,估计了美国、英国和荷兰等国的住房基础价格。IaeovielloM和MinettiR(2008)指出:“在经济向好时,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增加了负债人的借贷能力和净资产,也使得抵押品价值上升,这加速经济周期走强。而房地产和经济景气相互增强最终受制于通胀上行和货币紧缩,使得负债人的资产缩水和债务状况恶化,经济也开始回落。”
E.Leamer(2008)则研究了房地产与多个经济周期的关系,认为:“二战以来美国历次经济衰退的主因是房地产泡沫,地产衰退直接影响住房投资和居民消费。即便房价并无显著下行,但房地产销售的迟缓也足以导致房地产业、建筑业的收缩和财富效应的消退,经济下行乃至衰退也往往难以避免”(转引钟伟和魏伟,2014)。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已于国际比较视角下从诸多方面分析了房地产发展与各类经济因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实证,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决定房地产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于一定程度探讨了房地产波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铺垫。然而,深入观察不难发现,当前研究对于房地产的长期发展规律缺乏同时超越地域与短期时限的一般性深入探究与总结,同样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亦局限于局部地域或相对短期的时间序列。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问题导向和切入点,即在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主要针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一般特征和长期规律,通过回顾与比较各代表性国家的房地产长期发展实况与共性特征,以期得出关于房地产长期发展机理的规律性总结,从而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风险防范提供有益参考。发达国家的房地产进程开始较早,发展较为充分,经历过明显的房地产周期现象,例如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而新兴市场国家的房地产进程则开启较晚,发展阶段较低,发展过程未及充分展开,周期现象不太明显,例如韩国、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本文从发达国家选取美国和日本,从新兴市场国家选取韩国,作为研究房地产长期发展规律的样本国家,通过查阅样本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绘图处理。以下主要围绕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指数与GDP增长、置业人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展开具体分析与归纳。
二、房地产发展与GDP增长的关系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和关联效应必然带动GDP增长;GDP增长则不仅表征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且表征一国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又必然扩大房地产需求,反向带动房地产业发展。因此,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几乎呈同步运动,即同时增长或同时下降,且增速或减速大体相当。图1是日本房价指数与GDP增长的运动关联图。如图1所示,1985年“广场协议”之前,日本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总体上步调一致,同为缓速增长;然而1985年~1991年,房价增速骤然提高,两者由同步运动转为异步运动,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滋生和扩大;1991年~1995年,两者依然为异步运动,房价指数转而迅速下降,前一阶段积聚的房地产泡沫破灭;1995年之后,两者基本恢复同步运动,不过作为泡沫经济的严重结果,此时的宏观经济陷入长期萧条,GDP增长乏力。美国的房地产周期现象最为明显,房地产泡沫频发,如图2所示,仅1970年~2010年,就已出现过三次房地产周期和泡沫现象,它们分别是:1975年~1978年,第一次房地产泡沫;1983年~1886年,第二次房地产泡沫;2003年~2007年,第三次房地产泡沫。纵观这三次房地产周期和泡沫现象,尽管泡沫的破灭诱因不尽相同,但其产生的诱发因素却都直接源于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的异步运动。由于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的滋生、扩大和破灭,进而诱发房地产周期性波动。
而在房价指数增速与GDP增速几乎同步运动的阶段,或者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增速的时期,例如1990年~2000年期间,则没有出现明显的房地产泡沫和周期性波动现象。图3是韩国房价指数与GDP增长的关联图。从其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看,如图3所示,由于汉城奥运会效应,自1986年起,韩国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开始呈现异步运动特征,房价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从而造成房地产泡沫;1990年,此轮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并于1993年结束;1993年~1996年,韩国的房价指数运动与GDP增长运动依然表现为异步运动,但是与房地产泡沫期不同的是,此时的异步运动表现为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增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的房价指数和GDP增长同时受到剧烈影响,迅速下降,但自此至目前为止,除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之外,两者基本恢复同步运动的常态。综上,纵观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与GDP增长之关系,根据其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与GDP增长联动的共同特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与GDP的同步运动是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这是对于房地产发展和GDP增长互相促进的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反映,尽管在发达国家有时也会出现GDP增速明显快于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增速的异步运动情况;若是发生房价指数或土地价格指数增速明显快于GDP增速的异步运动现象,便会诱发明显的房地产泡沫和周期性波动现象。
三、房地产发展与置业人群数量的关系
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20岁~50岁的人群是住房消费主力人群和购房适龄人群,尽管三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模式和文化等都存在明显差异,但这基本符合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因此,我们用20岁~50岁的人群数量代表置业人群的数量。下面重点检验样本国家20岁~50岁置业人群数量跟房价指数的关系,以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如图4所示,日本的置业人群数量曲线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其拐点出现在1973年左右,1973年之前为快速增长期,之后为平缓增长期和绝对下降期。1973年之前,日本置业人群数量以基本稳定的速度快速增长,而房价指数也以基本稳定的速度快速增长,且没有发生房产泡沫现象,两者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1973年之后,日本置业人群数量首先转入平缓增长(1973年~1995年),继而平缓下降(1995年以后);房价指数也随之转入平缓增长期(1973年~1985年),且没有发生房产泡沫现象,此间两者同样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1985年~1995年,日本置业人群数量平缓增长,而房价指数却大起大落,两者不存在正相关性,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泡沫过程;1995年之后,日本置业人群数量平缓下降,房价指数亦平缓波动,两者又恢复正相关性。
观察图5,美国的置业人群数量曲线也呈现出阶段性,其拐点出现在1998年左右。拐点之前,置业人群数量为快速增长期,房价指数也随之快速增长,且没有出现显著的房地产泡沫现象,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1998年拐点之后,置业人群数量进入平缓增长期,而房价指数运动先是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房地产泡沫期(2003年~2009年),继而恢复拐点之前的常态化快速增长,总之,两者之间不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关于拐点之后两者正相关性的打破,房地产泡沫期归因于市场投机因素,2009年之后(房价指数的常态化快速增长)则归因于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复苏。韩国置业人群曲线的拐点出现在1995年左右,如图6所示。拐点之前,置业人群数量为快速增长期,房价指数随之快速增长,除了1986年~1993年的房地产泡沫过程之外,两者基本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1995年拐点之后,置业人群数量进入平缓增长和回落期,而房价指数运动却呈现出拐点之前的常态化快速增长态势,两者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种背离运动主要源于这一时期韩国电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而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综上,纵观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与置业人群数量的关系,根据其房价指数与20岁~50岁人群数量关联运动的共同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房价指数曲线与置业人群数量曲线的明显正相关是两者关联运动的常态;若发生房价指数运动背离两者正相关性的大起大落现象,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和周期现象;但是同时存在着在置业人群数量平缓增长或下降阶段上,GDP的快速增长破坏两者联动正相关性的可能,即GDP的快速增长引致房价的快速增长。
四、结论
纵观样本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历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房地产的发展在根本层面上受到GDP和置业人群数量的综合作用,这些经济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决定着房价指数的变化。根据样本国家房地产发展的共同特征,概而言之:当城市化率越过拐点而转入平缓增长阶段后,房价指数运动主要取决于GDP和置业人群数量的变化,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会引致房价指数的快速增长;若发生房价指数单方面大起大落的异步运动情况,便会触发房地产泡沫过程,给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负反馈,破坏经济的正常发展进程。从长期看,房地产发展在根本上亦主要取决于GDP和置业人群数量两因素的共同作用,两者任一的快速增长都将引致房价指数的常态性快速增长;若两者同为平缓增长或下降,房价指数则随之同步运动。此为基于国际经验总结的房地产长期发展规律,在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下,对于调控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向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葛扬,眭小燕.房地产泡沫化机理及其影响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125-130.
[2]张若雪.房地产泡沫国际比较及中国房地产业发展[J].财经科学,2010,(273):91-99.
[3]柳德荣.京沪深住房市场泡沫比较研究:基于长期投资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0,(9):169-170.
[4]王春雷,黄素心.北京房价泡沫变动趋向及影响因素[J].商业研究,2011,(10):191-195.
[5]程瑶.地方政府房地产税收依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财政研究,2012,(11):72-76.
[6]王学龙,杨文.中国的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波动———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2,(4):88-96.
篇7
关键词:银行保险,混业经营,合作模式
一、混业经营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混业经营的形成及发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利益驱动与分散风险的需要使金融机构追求混业经营。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多样化、创新型的经营形成规模经济①与范围经济②效用,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
2.金融全球化促使金融机构选择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规模大小、业务范围的宽窄等决定其在竞争中的地位。金融全球化促使各国纷纷放弃分业管制政策。
3.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混业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持。以计算机与互联网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金融通讯与数据处理成本,提高了金融机构业务扩张能力。
4.金融工程、金融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为混业经营提供了新的通道。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工具和创新组织形式得到极大发展。
综上所述,混业经营是在经济、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应金融服务不断升级的客观要求而产生。是在市场机制下公司业务扩张、效率提高、不断创新的产物。
二、银保合作模式的发展历程
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的混业经营模式。从银保合作发展历程来看,其合作模式可分为以下五种:
1.销售协议模式。销售协议模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签订销售协议,同意对各自的顾客销售对方的产品,此协议可以是一对多的。最常见的方式是银行作为兼业人,利用其经营网点向自己的顾客销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向银行支付手续费。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保险公司,均采取此种形式。
2.战略联盟模式。战略联盟模式是在销售协议的基础上,基于对银行保险目标的认同,而采取的针对某类特定客户或为开发某类特定市场达成的策略协作。与销售协议不同的是,达成战略联盟的双方通常建立了项目、产品乃至渠道方面的排他关系。2010年新华保险与邮政渠道推出专属产品“双红喜喜得利”。就属于此类合作模式。
3.设立新公司。如目前的中邮保险,就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20个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国有寿险公司。
4.收购已成立的公司或被其它公司收购。如北京银行收购首创安泰50%股权。成立中荷人寿保险公司。
5.与规模相当的公司合并或交换股权。
6.成为合资公司中拥有多数股权的一方或成为合资公司中拥有少数股权的一方。
7.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由金融控股公司同时拥有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托等子公司,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并达到银行、保险与其它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目的。目前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属于这类公司,旗下拥有银行、保险、证券等多个子公司。
三、发达国家银保合作模式的发展规律
纵观英、法、德、美和日本的银行保险合作历史,我们会发现:发达国家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最终都走向了金融控股公司。
在欧洲,银行与保险公司联合组成金融集团发展银行保险已经成为潮流。500家大银行中有46%的银行已拥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附属机构。在英国和葡萄牙,银保合作模式大多采用的是银行设立保险公司、收购保险公司,或双方组建合资公司的模式。法国是银行保险整合最彻底的国家,银行保险发展最快。银行与保险公司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及合资,或成立自己的保险公司来开展银保业务。德国的全能银行的实质就是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保险多为银行自己组建保险公司,或以相互持股的形式与保险公司进行分销联盟。
美国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延续66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银行、保险可以联合经营。日本通过修改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也已允许银行、保险相互兼营。
可见,银行保险的合作过程,是从松散的协议合作到资本融合的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过程。较为低级的销售协议合作模式,仅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
四、我国银行保险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经过十几年的演变,目前已经形成以销售协议模式为主,局部层面的销售联盟、银保绕道资本合作和成立集团控股公司等多种合作模式并存的局面。银行很少参与银保产品的开发及设计,双方合作主要还仅体现在保险公司利用银行渠道销售保险产品上,协议以短期居多且缺乏稳定性。这种局面的产生主要是受到国内分业经营及监管机制的限制。
在销售协议模式中,银行和保险是各自持有经营管理权的“两个”主体,在产品研发、服务品质、利益目标上都拥有相当大的分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协议型的简单合作,使得双方均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银行,存贷利息差仍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通过保险业务会拥有不菲的中间收入,但银行仍将吸收存款作为主要目标;而保险公司则一味追求保费增长,一旦银行的客户购买了保险,就意味着其银行存款部分或全部流失到保险公司。这种对客户和业务的竞争,使得双方无法从更高的层面进行统一。
2.“多对多”合作模式形成手续费的恶性竞争。在销售协议模式下,一家银行往往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这种“多对多”模式,使保险公司对银行资源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由银行主导的银保市场越来越突显,同质化的产品使得各家保险公司只能通过手续费来竞争稀缺的银行资源。同时保险公司对市场抢占的重视多于产品和客户成本的计算,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信誉和未来偿付能力。
3.产品及销售方式单一。银行习惯于用单一的销售方式来销售单一类型的保险产品,各保险公司考虑到银行柜面人员销售能力较弱,在合作中均推出保障功能简单的同质化产 品。
4.“多对多”模式不易发挥规模效应。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是一家对多家,这极大增加了双方的“交易成本”③。在“多对多”模式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精力大多放在协调与不同合作者的关系上,在人员、资金上耗费大量投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业务分布在不同银行,规模经济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低下。
5.协议合作模式使得双方在合作上效率低下。销售协议模式中,银行和保险分别是持有经营管理权的两个主体,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使得合作较难达到深度默契。在客户需求、产品研发、服务改善的信息传导上,存在极大的非效率和滞后性,难以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
6.银行保险监管不够完善。与银行保险的发展相比,保监会的监管措施跟进相对滞后。保监会只负责对保险业进行管理,对于银行缺乏约束力,同时与银监会的协调力度较弱,往往将问题归咎于保险公司,而保险公司多处于有求于银行的弱势地位,对银行行为的控制能力有限,削弱了监管措施的力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环境的客观需求,都要求银行和保险公司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来解决目前协议式松散合作所产生的矛盾和分歧。
五、政策及监管层面的趋势引导
近年来,银行与保险深化合作的需求已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保监会和银监会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迎合并引导双方合作的深化发展。
2006年9月21日,保监会出台《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股份制和城市商业等未上市银行股权。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请示文件(160号文件)。文件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2008年1月16日,银监会与保监会签署《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规定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有效隔离风险前提下,按市场化和平等互利原则,可开展相互投资试点。2009年9月,银监会和保监会已正式批复同意交通银行投资入股中保康联人寿,交行成为全国首家入股保险业的商业银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带动了股权合作的快速发展。
六、混业经营背景下银保合作模式的未来发展
国外银行保险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现实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都决定了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将走向更有力于资源优化配置、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采取二级法人制而不是内设部门的单一法人制,子公司之间不交叉持股,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收到金融控股公司的控制,相互之间没有控制关系,独立经营。
而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母公司调控下,提高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经营的整体型,使得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从而能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并实现资源共享,使银行保险真正从集团战略高度得到充分开展。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可以预见,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银行与保险公司深化合作的突破口,更是银保未来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选择。
事实上,不少公司已意识到这一发展规律,开始率先着手建立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平安集团旗下已构建平安银行、平安保险和平安证券;光大集团同时拥有光大银行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我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原党委书记、总裁杨超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人寿要加快打造“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步伐,实质性进入银行、证券、基金等新业务领域。建行董事长郭树清在建行2011年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建行要走‘操作交易性向营销服务型转变’的发展之路。”随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均提出相同的理念,即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一站式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可见,银行和保险公司均已充分意识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先进模式,并将其列为未来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0年底,银监会90号文中关于 “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规定,给整个银保市场带来极大冲击,也向当前传统简单的销售协议式银保合作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在这一政策压力下,各家保险公司纷纷着手开发与银行更为紧密的合作模式,大跨步向“战略联盟”模式进行转型。而在更远的未来,随着风险管控的严格以及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加深银保合作势在必行,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最终会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成熟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胡冉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之浅析[J],金融观察2010/11.
[2]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1.
篇8
招商银行和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态,高净值人群将达到59万人左右,高净值人群持有的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约18万亿元。但目前高净值人士的财富目标、资产配置和服务需求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外资银行不断强势入驻,品牌效应不断加强,而我国私人银行由于现行的品种、投资方式单一,将逐步丧失本土优势。
面对强敌,我国商业银行应认准形势,剖析自身,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私人银行发展道理。
二、对策
(一)转变观念,从“收益驱动”到“收益、成长双驱动”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靠收益驱动,追求收益最大化。但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发现外资银行除了注重收益驱动,还注重成长驱动。成长驱动指私人银行不仅关注银行理财和投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实际收益,而且通过提供间接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成长”。从“收益驱动”转变为“收益、成长双驱动”,那么私人银行在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既可以为客户提供诸如宏观、行业等方面的数据以及专家分析报告,为客户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又可以通过信贷支持,帮助客户融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促进企业成长。
(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私人银行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很高,业务独立性较强。因此构建一种适应私人银行业务内在发展规律的组织架构迫在眉睫。私人银行部门作为零售银行总部的一个独立的事业部,全面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绩效。分行成立相应的私人银行中心,私人银行中心与分行其他业务相互独立,直接向总行私人银行事业部汇报工作。总行应在营销和业务上赋予分行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力,以便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效率。
各分行私人银行中心配备由客户经理、投资管理团队、专家支持团队、研究团队等组成的专家队伍,采取多对一的服务方式,即由一名客户经理和若干专家为一个客户服务。各团队专家隶属于各专家团队,当有客户需要提供服务时,客户经理可以从专家各团队中寻找若干专家,形成项目小组为客户提供全程私人服务。若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客户经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相应调整项目组成员。各团队成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时段为不同的客户经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开展差异化营销
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金融需求,所以私人银行有必要对客户进行进一步细分。
(1)民营经济经营者,包括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家。他们是中国高净值人士的主力军,他们大部分是第一代财富创造者,未来三年增长潜力最大。但是这一客户群的需求差异较大。
(2)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事务繁忙,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机敏的金融头脑;但私人时间较少,对银行及其产品较为严谨,不大喜欢冒险。
(3)专业投资者。学历高、收入高,通常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他们坚持不懈地跟踪市场动向,并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依赖私人银行的意见,但会重视其提供的市场信息。
私人银行细分客户类型后,应制定有针对性地营销方案。
民营经济经营者在产品组合上应以稳健增长型产品为主,在投资决策风格上,他们大多为自主型,由自己管理资产,所以私人银行应定期向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盈利状况,为客户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由于精力有限,他们依靠私人银行跟进市场,并需要银行提供优质的投资建议或财务规划。一些则采用全权委托的方式,请私人银行代管他们的资产。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报道 电视新闻
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我国而言,经济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政府经济政策与权威信息的对外窗口就是电视经济新闻节目,同时它也是反映社情民意、沟通百姓生活的渠道。由于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经济危机,致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新闻媒体更应该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工作。
一、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切实抓好经济报道的“快”与“准”
在现代社会,各种经济信息繁杂而多变。电视新闻工作符合和适应于经济发展规律是对电视经济新闻节目的要求,为此,经济节目第一要做到“快”。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出手要快”,更强调要“积极主动”。而新闻媒体的经济节目强调的“快”,不仅是及时向人民群众传达党委政府的政策部署,更要充分展示党和各级政府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克服困难的正面形象。
如何能在复杂纷乱的经济现象中,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然后提炼出关键点,并用来设置民生议题是最重要的,由此而形成的新闻舆论焦点、热点,则是媒体经济宣传引导能力最好的证明。一般来说,在经济报道中若只紧抓某个数据或者局部的事实,在报道中对其过度渲染,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就背离了新闻宣传的初衷和经济报道的规律。所以电视经济新闻节目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事实准确,观点正确,能够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面貌。
例如,贵州电视台的经济新闻节目就体现了“快”与“准”的特征,电视新闻报道有速度、有力度、有深度。在中央宣布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后,该台迅速反应,组织精干的采编队伍策划新闻报道。专栏《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开播的议题是《交通建设:抢抓机遇的第一“抓手”》,对有关专家进行专访,专家们仔细解读了这些措施背后的意义。同时该台还加强经济新闻的权威性和可读性,用述评、数字、图表、事例等诸多的新闻报道方法来强化新闻解读和政策背景分析。这些报道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同时针对性也很强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此外,贵州电视台也着力做好微观经济报道,把镜头对准百姓民生,引导民众坚定信心、直面困难。关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以政策宣传为落脚点,突出报道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配套资金,加快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兴农、惠农、富农之举。民生类栏目注重信息服务,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投资理财建议和就业创业信息。
二、遵循新闻节目规律,辩证看待“危”与“机”的关系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各个省份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所面对的问题也不相同。与东中部以及沿海沿江的发达省市相比,贵州的外贸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相对较小。总的来说,主要面临返乡农民工增多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压力。但是贵州电视新闻工作者并没有放松对新闻节目的创新要求,它设立一些高端对话栏目,邀请一些权威人士做访谈,进行政策解读。这些节目不仅向人民群众传达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在经济危机的根源与影响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从宏观上看,为如何看待危机提供了更加辩证、更加全面的视角,有利于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危机中抓住机遇和寻求发展。
贵州电视台在新闻节目形式上,从细微之处着手,做到见微知著,继而对关键的焦点问题大做文章,有机地把政府支持、社会关爱、个人奋斗这些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所喜闻乐见的焦点元素充分综合到一起,凸显社会舆论的人文关怀,透出细腻温情是此类新闻报道的特点。
遵循新闻规律制作节目,切实按照经济规律经营节目,做到行动快、选题准、形式新,形成各种舆论宣传的合力,这样就能够提升主流媒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①白小易,《解读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2
②赖浩峰,《解析电视民生新闻三内核》,《山东视听》,2005.1
③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篇10
关键词: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金融中心建设
中图分类号:F8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3-021-03
2009年7月,我国在上海和广东的部分城市正式启动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这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在货币发展规律的作用下,我国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功能从国内向国际的自然演进。由于跨境贸易发生在境内外的两个经济主体之间,因此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意味着用人民币来结清两者之间因贸易而形成的跨境债权债务,其结果有二:一是人民币通过贸易结算渠道被境外主体持有;二是人民币的服务对象将延展到境外主体。正是这两个结果提升了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论证如下:
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导致人民币的境外持有,但人民币在清算规律的作用下依然存放在我国银行体系内,这为我国建设基于本土的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天然条件
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任何国家的信用货币在国际结(清)算上存在着三个铁的规律:规律一是所有货币的结算都在其发行国完成最终清算且以中央银行的清算为终极清算;规律二是所有货币都存放在银行体系内,除了民间收藏的现钞;规律三是所有结算和清算都是通过银行账户间的借贷记动作完成的,也即货币的国际结(清)算以银行间跨境结(清)算为形式开展。在这三大铁律的作用下,所有货币都存放在其发行国的银行体系内,即所有美元都存放在美国的银行体系内,所有欧元都存放在欧元区的银行体系内。只不过这种存放是直接还是间接而已。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虽然通过经济主体间的跨境支付,人民币的所有权随着货物的所有权发生对向转移,但由于银行间跨境结(清)算的作用,所有被支付的人民币最终都以境外银行在我国境内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存款的方式存放在境内银行体系内。也就是,境内主体对外支付人民币贸易货款是一个“银行凭企业付款通知扣减(借记)该企业存款账户,并同时将相同款项增加(贷记)到某一境外银行在我国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上并向对方发出已贷记通知,该境外银行又将相同款项增加(贷记)到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境外主体的银行存款账户并发出已贷记通知”的一系列行为过程;同样的,境内主体对外收取人民币贸易货款的过程也是一系列反方向的借贷记外加电信报文通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境内贸易通过银行账户支付结算无差异,只不过是银行发送借贷记通知的对象在境外而已。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与外币结算截然不同的地方。采用外币结算时,由于国家信用货币需要依托银行间结(清)算的规律的作用,我国的银行需要在该外币的发行国银行开立该外币的同业往来账户。以美元为例,我国银行需要在美国的银行(包括我国银行在美国的分行等营业性机构)开立美元清算账户才能向境内经济主体提供跨境贸易的美元结算服务,且为了提高清算效率,我国的银行需要选择那些已经加入美国的美元清算体系即已在美联储开立了美元清算账户的银行来开立此类跨境美元清算账户,因为规律一决定了,只有直接在美联储开户才能加入当地的货币一级清算,才能提高资金的清算效率。由此可见,以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的银行是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要承载体,以外币结算跨境贸易时,该外币发行国的银行是我国银行提供外币跨境清算服务的主要承载体。就货币资金的存放地而言,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银行体系是跨境贸易结算后全球持有的人民币的存放地,外币结算跨境贸易时,我国持有的外币都存放在该外币的发行国银行体系内。
结论: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主体将通过贸易渠道获得人民币。由于这些人民币本身就存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为境外主体提供贸易结算便利以及资金管理便利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金融业的职责,正如美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向我国提供的各类美元金融服务一样,而这也正契合了我国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向;通过本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实现人民币资金的境内外有效配置可以达到我国在国际金融资源配置中掌握主导权的目的。
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将导致人民币的货币职能和服务对象向境外延展
选择何种货币用于结算双方因贸易产生的债权债务取决于以下几个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与货币的支付结算功能有关:一是货币的服务职能,即货币能否为贸易双方带来便捷高效的清算服务以及规避汇率风险的便利,以至于贸易双方都感觉到方便安全;二是贸易品的市场属性,即贸易品是否具有较高的替代性或稀缺性,以至于贸易的一方具有绝对的成交决定权和货币选择权。间接因素与货币的资产功能有关,即对于贸易双方而言,支付者能否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该货币用于支付,收取者能否从收到的货币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据上分析,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意味着我国境内主体和境外主体在商务谈判中要在众多的国际备选货币中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以人民币结算国际贸易对于我国主体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因为本币结算后我国企业不再需要考虑外币结算所带来的汇率风险问题,也不再需要承担本外币间的兑换费用,在企业的经济核算上成本收益将与国内贸易一样直观;然而对于境外主体而言则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境外主体需要在美元等主流国际货币与人民币间进行比较,选择对其有利的货币来结算与我国间的贸易。这意味着人民币需要通过参与国际货币竞争来成为贸易结算货币,也就是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政策要真正惠及我国的企业和对外经济需要经历一个境外主体的比较选择过程。如果在比较选择过程中,人民币相对于其它货币而言无优势或劣于其它货币,则这项政策将无法实现其初衷。从对当前国际货币的比较来看,对境外主体而言,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有以下优劣势。优势方面主要有:人民币是一个稳定货币,汇率风险预期比较明确;人民币是一个处于升值通道的货币,通过贸易结算后获取人民币有利于资产保值增值,等等。劣势方面主要有:人民币缺乏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市场,管理成本较高;人民币尚是一个有管制的货币,进出不便利;人民币资产市场对外开放度低等等。两相权衡,对境外主体而言,是否选择或同意选择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取决于其对人民币的风险管理能力,如其已持有人民币资产(在境内有投资等情况),则可以借人民币结算贸易来综合管理其境内的人民币资产。这也解释了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大多发生在境内外的关联企业之间的原因。对于其它企业而言,如其在贸易中具有谈判决定权(涉及贸易品的市场属性),则大多会拒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因为人民币在上述货币服务上劣于美元等主流国际货币。
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提升了我国建设本土国际金融中心的迫切性
前述分析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催生了对人民币服务境外主体的各类金融需求,且由于这些被境外持有的人民币本就存放在我国的银行体系内,因此需求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我国的金融体系。在货币清算规律的作用下,我国的金融体系有着天然的优势直接掌握境外主体的需求,但由于国内金融体系尤其是金融市场建设的缓慢导致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放度较低,境内金融机构的对外服务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致使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界定,金融作为服务贸易的一种,其服务的提供有四种方式:一是跨境提供;二是境外消费;三是商业存在;四是自然人流动。对我国而言,我国金融体系通过“跨境提供”方式向境外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意味着我国金融服务的出口,即境外需要通过向我国金融主体购买服务来解决其人民币结算和资产管理上的需求,因为人民币是我国的本币,我国金融主体是人民币服务的主要经营者。根据“货币发展规律与其金融体系发展之间存在正向互动效应”的规则,正是这类需求构成我国的金融主体借本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之机得以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而“境外消费”人民币金融服务则意味着我国金融服务的进口或人民币金融服务于与我国无关的国际贸易(消费的供需双方均在境外时发生的交易),这将导致人民币金融服务市场的外移,削弱我国金融主体提供本币金融服务的机会。从美元国际化过程中的美元定价权外移1以及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因日元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隔离而导致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空洞化2的教训可以看出,本币金融服务的“境外消费”对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服务业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在货币定价基准市场选择(benchmark tipping)的作用下,存在本币境外金融市场的结果是本币定价权外移或受制于境外市场,央行的宏观调控或危机干预效能下降,需要借助与外国央行的联手才能部分地实现调控或干预效果;进一步地,由于境外没有任何管制,一旦本币在境外形成金融市场,其发展势头将远胜于境内市场,在本币的资源配置上所起的功能将超过境内金融市场。这时,境外本币金融市场不仅吸收了境外本应对境内金融服务的需求,还将导致境内金融服务需求的外移(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下,发展资源将流向更少管制效率更高的市场),造成境内金融体系的发展因缺乏需求支持而形成金融市场、金融产业的空洞化。
结论:中央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定位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挂钩是具有战略远见的决定。人民币基于跨境贸易结算而起步的国际化进程中需要有一个能够实现国际资源配置的本土金融中心,这对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向储备资产货币发展过程中,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并牢牢掌握人民币的国际资源配置主导权非常关键,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业在国际的地位,借此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注:
1 参见《从美元定价权外移对美联储危机干预的影响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要点》一文。
2 对日元国际化过程的研究显示,因担心对遭受境外冲击和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日本采取了发展隔离型东京日元离岸市场的做法,以争夺对欧洲日元市场的需求资源;然而由于隔离型离岸市场没有庞大的日本国内日元资产的支持,导致欧洲日元市场(无管制)的发展远甚于东京日元离岸市场;同时日本国内金融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出现被日本金融界称为“金融市场空洞化”的现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