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金融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金融行业发展

篇1

银行与保险公司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机构,其经营与发展状况不仅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其金融功能的作用发挥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以及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金融行业发展中对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交叉业务监管不够完善,再加上其通道业务的兴起和发展,导致银行通过保险公司进行相应的通道载体设置,并以此开展间接投资来创新其经营业务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银行与保险企业经营发展中在资金监管与投资分布等业务方面的同质化问题出现且呈现不断加剧变化与发展趋势,对整个金融行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银行与保险的经营同质化水平进行研究,以为控制对策制定提供相应的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现状及影响分析

结合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其中,不同行业之间及其各自的内部结构体系中,如果在资产结构以及投资组合等经营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同质化与相似性问题,就会造成其共同暴露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导致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银行机构之间的投资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其相似性越高,即表明其在经营同质化方面的水平表现也越明显,从而造成银行对冲击下的共同暴露风险越大,在金融行业发展中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扰动影响也就越明显。同样,银行业发展中,如果不同的银行机构之间在产品组合与区域选择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同质化程度,就会导致银行之间的内在紧密度加强,从而引起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较晚,因此,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完善与管理中就存在着较多的制度缺失以及过度投机等不良行为,对整个金融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及正常波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其出现非正常波动情况,并且在这种非正常波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形成溢出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形成制约。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由于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主体的银行与保险业在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相似性和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一旦其经营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同质化问题后,在其中一个行业发展出现危机与风险的情况下,就会通过共同暴露等渠道、方式向其他行业传递,使其他行业发展面临相应的外部风险,进而形成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风险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的经营同质化水平进行研究,以结合其经营同质化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调控,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结合当前对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主要包括欧式距离模型分析法与关联度模型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余弦相似度模型分析等多种不同方法。其中,欧式距离模型分析在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中,所测度获取的数值越大即表示其经营同质化水平也越高,有研究利用该分析方法中模型计算对银行银团贷款组合的重叠实现了较好的测度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中通过其计算模型进行计算获取的杰卡德距离越大,即表示其同质化水平也越高,该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似度测定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就有研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我国上市银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和分析。

三、对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研究

结合上述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同质化的影响以及其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方法的分析,本文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同质化水平的研究中,采用上述的欧式距离模型分析法,以国内20多家上市银行与6家上市的保险公司在2010至2019年期间对外公开的年报数据与资料为例,通过对其数据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以银行业的投资区域、贷款行业以及类型、投资持有目的等数据资料内容为主,同时对保险业公布数据中的营业收入类型与投资独享、资产类型分布等数据内容为主,并以二者之间的投资持有目的、资产类型分布数据作为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项目,展开相应的研究和分析。根据上述研究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开展,首先,对投资持有目的视角下的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显示,通过将有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后可获取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与保险在投资持有目的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处于0.59至0.75之间,该水平处于相对适中的程度,并且其结果变化曲线中显示其水平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大。此外,根据数据中的分析结果,从宏观层面对其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进行分析,可看出我国银行与保险业在投资持有目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整体呈现上升变化趋势,由0.57逐渐上升变化至0.72,这也说明在国内银行与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推进下,其在业务模式和投资结构上逐渐倾向于趋同发展与变化特征,但从微观层面分析可看出,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指标在上升变化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规则波动变化情况,其早期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指数均比较低,但在2012年前后出现了急剧上升后逐渐稳定的变化特征,其中,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水平上升与我国保险行业的资金管理通道业务存在一定的关系,但随着保监会有关保险资管通道业务规范管理规定的制定和下发,对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形成了一定的抑制。此外,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资产类型视角下的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显示,对二者在资产类型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是以我国银行与保险的资产构成中的前五类为主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现金与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保险为银行存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根据研究分析结果可看出其在资产类型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指数处于0.58至0.65范围内,且其水平变化幅度范围较大,整体呈现上升变化的趋势。

篇2

1、房地产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支柱产业。

首先,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和土地价格上涨。建筑行业和土地都是我国经济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应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了建筑材料生产制造商的发展。建筑用钢材占到了钢铁生产企业生产总量的45%。还有水泥生产企业主要是依靠建筑行业发展生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在创造税收、解决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房地产开发的商品房是人们生活的基本住房保障,是基础性生活物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国内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刺激房地产经济飞速发展。最后,从房地产经济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来看,房地产起着主导作用。房地产经济对其他产业经济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国内经济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房地产来发挥。房地产市场对整体的经济结构调整有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2、房地产发展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国内房地产的迅速发展,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明显偏离正常走势。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监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的房地产经济很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例如:199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充分暴露了房地产泡沫经济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分析

房地产经济对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波动性较大,每一次的市场波动都会影响到煤炭行业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是国内经济市场的风向标,重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的影响研究,可以有效提高煤炭行业企业规避市场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1、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煤炭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前面有提到房地产经济直接影响到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包括建材生产、施工安装等等方面。建筑用钢材、水泥等等基础性的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是保障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钢材生产、水泥生产、砖块生产等等生产企业从事生产活动最重要的能源供应是煤炭和电力。例如:曾做过一个科学计算,钢铁生产企业每炼一吨的钢铁就需要消耗大约0.144吨左右的煤炭。从2012年第二季度对国内建筑钢材产能的调研数据来看,2012年第二季度国内建筑钢材企业产能为39861万吨。按这个数据粗略估算一下,建筑钢材生产企业每年煤炭需求量为22959万吨左右。2012年国内煤炭总产量为36.6亿,建筑钢材企业在2012年的煤炭需求量占煤炭生产总量的6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水泥、玻璃等等建材生产企业都是煤炭需求大户。因为建筑行业的关系,房地产市场波动与煤炭行业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往上走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红红火火的房地产市场带动基础建材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国内基础性建筑建材供应紧张,推动建筑建材市场价格上涨。价格不断上涨和日益增长的需求刺激到建筑建材生产企业大量生产,推动相应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炭资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煤炭价格上涨必然会带来煤炭产量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往下走带来的是对建筑行业的消极影响,建筑行业材料价格和需求均下降,最终只能有产业链的终端企业承受,价格和需求通过产业的传递最终导致煤炭价格和需求大幅下降。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煤炭行业的经济学过程,对研究房地产市场与煤炭市场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2、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的积极影响。

房地产市场经济是整个经济体发展的动力。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首先,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增加市场活性,市场活动越来越频繁,市场交易越来越活跃。不断活跃的市场经济需要足够的能源支持,此时市场对煤炭的需求不断上涨,价格也不断上涨。其次,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将推动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依靠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作用,煤炭行业的市场经营环境将得到不断优化。目前国内的煤炭生产企业的生产水平相差非常大,一些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已经进入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层面,但还是有一些小型煤炭生产企业技术落后。通过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的煤炭生产企业,可以实现国内煤炭行业生产水平的整体提升。最后,当前国内煤炭行业龙头企业已经进入了金融资本市场,据统计截至2013年9月国内共有42家煤炭上市企业。房地产市场波动对股票市场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还有一些煤炭企业将企业富余资金投资到股市,提高资金利用率。房地产市场波动在影响煤炭企业股票收益和投资收益方面越来越明显。

3、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的消极影响。

房地产市场经济在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对煤炭行业发展也不例外。首先,房地产市场经济下滑,内需下降,市场经济逐渐疲软。在这样背景下,市场煤炭需求和价格都会不断走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是市场正常的调节作用。作为煤炭生产企业需要及时关注市场变化情况。通常房地产市场波动是市场变化的风向标,把握好房地产市场波动规律就能有效把握市场经济的变化情况。其次,房地产市场经济是极容易产生泡沫经济。房地产市场波动如果处于泡沫经济崩溃的边缘,那么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来说是毁灭性的。煤炭生产企业是能源生产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在生产链中处于最低端最初始的产业环节。一旦发生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煤炭行业将是市场经济崩溃的最终买单者。最后,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煤炭行业的影响有一定迟缓的。时间上的延迟容易误导煤炭行业企业经营者做出错误的经济决断。

三、结束语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 信贷资源配置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9-033-04

信贷资源的行业配置指商业银行将所拥有的资金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在不同行业间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客观、准确地对各个行业进行评价,是信贷资源行业有效配置的基础,是制定信贷政策执行细则的前提,是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持续发展有各商业银行特色信贷业务的有力保障。

一、影响信贷资源行业配置的主要因素

(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

2011年上半年我国CPI同比上涨5.4%,6月份的CPI更是同比上涨6.4%,创下35个月新高,管理通货膨胀成为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为此,央行将采取汇率、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率齐动的方式,三种手段对抗通货膨胀的着力点不同,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抑制内需,而人民币升值则主要是降低原材料的进口价格。由于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为减缓国内经济面临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未来将扮演重要角色。此外,2010年全球经济体复苏疲弱、失业率高企、美国等国实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也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推动因素。

人民币升值对某一行业的总体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出口依存度(出口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和国内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出口依存度和国内成本比重均较高的行业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而蒙受损失;而出口依存度较低、原材料进口依赖性强的行业将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更多。人民币升值的赢家是依赖大宗商品进口的重工业,如石油加工和天然气生产行业、金属加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和金属采矿业;办公设备行业和纺织服装行业将受损,主要由于这些行业更依赖于出口或其供应链主要在国内;电子产品制造业、电气设备行业和通用、特种设备行业小幅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这是因为其使用的原材料较大部分来自进口,国内销售受益程度大于出口受损程度。

(二)我国产业发展政策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和区域发展、收入分配改革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消费业、服务业是未来持续高成长的行业,具有战略投资价值。

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到2015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收入分配改革将对消费行业带来长期的和实质性的利好。一方面,通过收入增长和财税改革扩大消费总量并实现公平分配,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普及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完善社保体系,改善居民预期,推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将为服务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选择服务业的投资方向: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消费结构变迁的角度(如医疗服务、旅游等);从生产业的转型创新角度(如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等);从政策推动的角度(如社区商业、文化娱乐等)。

(三)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专业色彩越来越少,同质化趋势严重。如建设银行,截至2010年底,其信贷主要分布的前10大行业与工商银行几乎完全一致,主要分布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信贷偏好行业,这加剧了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将信贷资源配置于实体经济最需要的行业。根据建设银行2007~2010年数据显示,平均62%左右的贷款余额集中在排名前10大行业,78%左右的贷款余额集中在排名前20大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余行业的发展空间。另外,2007~2010年间建设银行持续贷款余额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行业有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黑色金属采选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业,共六大行业,这些行业部分在贷款余额中占比极小,部分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行业,并没有体现出建设银行的行业发展前瞻性。

要想成为国际领先银行,各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全面发展基础上,应该形成具有行业发展特色与优势的信贷业务,改善银行之间业务日益趋同,竞争日趋严峻的形势,将有限信贷资源配置到符合各商业银行战略发展的行业中,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业景气水平

有些行业虽然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如新能源、新技术等,但由于目前配套设施等的不足,未来将会出现低效和低附加值的风险,因此还需从行业本身的景气程度加以把握。行业景气指当行业处于不同的周期节点时呈现的不同市场景象。银行信贷资源只有投放到那些景气向好的行业,银行本息才有保障。

对于生产性行业,反映行业景气的指标首先应是利润指标,毛利率反映了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净利率反映了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控制情况;原料价格指数代表了行业生产成本的变化;成品价格指数和销售收入反映了行业需求变化状况;总产值说明行业的生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量是判别产品供应量的总量指标;产能利用率和库存率反映的是行业生产和销售状况。因此,毛利率、净利率、原料价格指数、成品价格指数、销售收入、总产值、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投资量和库存率等因素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生产性行业的景气程度。服务性行业与生产性行业指标的差异在于无原料价格指数、成品价格指数和库存率,但多了服务价格。

(五)行业贷款风险

除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外,收回本息、获得利润是商业银行贷出资金的主要目的。近几年,商业银行总体信贷业务实现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根据年报数据显示,建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08年的838.82亿元,下降为2010年的647.12亿元,年均下降12.17%;不良贷款率从2.21%降为1.14%,信贷质量持续改善。然而,研究仍发现有个别行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其下一年的行业贷款余额增速仍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未来仍需把好行业贷款风险关口,从贷款资产质量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贷款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

二、“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

信贷资源的行业配置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符合宏观形势与政策的需要、引领未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而且要将信贷资源投入到发展良好,能满足银行盈利性需求的行业,因此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第一维”: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突出商业银行行业发展优势和前瞻性视野

这一评价体系是为了满足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使我国商业银行能与国际先进银行竞争而建立的。将所有行业分为两组:一组为商业银行战略发展行业;一组为商业银行非战略发展行业。行业的选择应与各商业银行长期定位相结合,两组行业在数量上不要求相等。

(二)“第二维”: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体现行业发展现状与潜力

行业吸引力评价包括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以及行业景气水平三个方面。行业景气水平提供的信息相对比较静态与局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在不断的变化中,并给行业带来机会与挑战,为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带来动态与宏观的信息。

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如下:首先,由于这一评价体系中涉及到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为了量纲的一致性,对所有指标均采用评分的方法,分值为1~5。对于定性指标,如“十二五”规划强调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按照这一政策对每一行业的利好程度分为五级,非常有利为5,有利为4,无利害为3,不利为2,非常不利为1。对于定量指标,如净利率、总产值等,在全行业排名前20%的行业,分值为5,以此类推,排名后20%的行业,分值为1。其次,根据所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各自的权重,权重相加为1。最后,加权评分结果就是行业吸引力评价的最终得分,以此为基础将所有行业划分为两组。

(三)“第三维”: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体系,强调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本质特征

这一评价体系主要是以各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为基础进行评价的,方法如下: (i=1, 2, …… n-1, n),其中,Ai为行业i的贷款风险指数,Yi为行业i的贷款余额,Li为行业i的不良贷款余额,行业共有n个。

可以看出,如果Ai>1,说明该行业的贷款质量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贷款风险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贷款资产质量较好,贷款风险较小;反之,则说明该行业的贷款资产质量较差,贷款风险较大。

(四)基于以上评价体系,建立“三维”行业分类模型

“三维”行业分类模型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评价,建立了立体的行业评价体系,以此为基础,划分行业区域(如图1所示)。

图中的1、2、3分别代表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和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体系,每一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所有行业分为两个组合,如行业发展战略评价体系将所有行业分为战略发展行业和非战略发展行业两个组合。以此类推,“三维”行业分类模型将所有行业分为八个组合:A表示三项评价都较好的区域,仅占一个行业组合,这一行业组合符合商业银行未来战略发展需要、行业吸引力强且行业贷款风险低,是信贷资源应当优先配置的行业;B为两项评价较好、一项评价较差的区域,包含三个行业组合;C为一项评价较好、两项评价较差的区域,也包含三个行业组合;图中无法显示的D在A的对角线,是三项评价都较差的区域,仅占一个行业组合,是应当逐步压缩的行业。

三、“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的优点与灵活运用

(一)解决了行业评价中的众多难点问题

在行业评价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行业影响指标众多,很难对行业进行全面评价;某些指标评价较好的行业,采用其他指标评价结果较差,无法对行业进行综合评价;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量纲不同,无法对行业进行统一评价。在“三维”行业评价法中将影响行业信贷资源配置的指标归纳为有代表性的三类,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子;由于采用的三种评价体系落脚点不同,在对行业组合进行排序时,只存在评价体系侧重点的选择,不存在其相互矛盾的情况;采用加权评分法,将定性与定量指标统一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中。

(二)突出了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重要性

在行业评价中将商业银行行业发展战略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维度考虑,这不仅是银行竞争加剧的现实需要,也是各商业银行未来特色化经营、长久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必要举措。

(三)部分行业组合可灵活排序,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八个行业组合中,除最优(A区域)和最差(D区域)行业组合,B区域和C区域各三个行业组合之间可根据需要灵活排序,更重要的是应当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行业贷款风险评价较低,在贷款审查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还款来源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如行业发展战略评价较低,则应更加关注战略与盈利之间的平衡取舍。

(四)综合评价体系可根据建设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动态调整

指标选择。可根据宏观形势、产业政策、行业影响因素等的变化不断增减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将其归入相应的维度。

权数确定。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体系中,不同指标的权数可根据各商业银行认定的重要程度适时调整。

行业分布。在三个评价体系中都不要求将所有行业平均分组,即较好与较差的行业各占50%。在行业吸引力评价中可将加权评分结果中前10%的行业认为是行业吸引力较大的,在行业贷款风险评价中也可以将贷款风险指数较大的前10%的行业认为是贷款风险较小的,此时综合评价后处于区域A的行业组合比平均分组得到的行业组合更优。在信贷业务具体审批中可以减少此类行业的审批流程,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行业信贷资源配置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一致性。

评价体系精细化。本文介绍的“三维”行业综合评价法是将所有行业划分为八个行业组合,如果在每个维度的评价中将所有行业分为三组,则最后产生的行业组合为27个,行业分类更加精细化。

参考文献:

1.中金公司. 大多数行业会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R/OL]. 网易财经, 2010-06-21.

2.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R/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10-18.

3.李正豪. 产业政策刺激行业景气指数[J]. 通信世界, 2010(13): 15-19.

4.荣杰.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探究信贷资源配置失衡问题[J]. 经济与金融, 2008(12): 27-30.

5.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调结构”的信贷资源配置研究. 金融观察, 2009(9): 63-66.

篇4

【关键词】飞机金融租赁 租赁公司 航空公司 趋势

一、国内航空发展对飞机融资租赁的需求

改革开放发展以来,无论从飞机数量还是运输数量上来看,我国航空运输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的航空市场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二的水平。航空运输业是一个投入高、风险性强、投入收益比相对低的行业。航空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实现的。因此,金融租赁的盈利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但是飞机租赁市场长期被国外融资公司垄断,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随着我国《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明确实施,国内的飞机租赁行业才逐渐兴起。

二、飞机金融租赁行业的盈利模式

(一)飞机租赁公司的盈利模式

1.经营性租赁。①利差收益:利差收益也即租赁收入。目前来说,飞机租赁公司主要的经营性盈利模式就是利差收益。飞机租赁是租赁公司从制造厂商或者其他机构购买飞机,然后将飞机租给航空公司或其他承租人,飞机租赁公司与航空公司签署租赁协议,并从中获取月度或季度的租金收入。租赁公司通过对航空公司或银行收取一定比例的利率或租赁费。租赁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航空公司中飞机数量和当时租赁市场利率高低。通过规模大小、信用高低、知名度等不同收取不同比例的利率,赚取中间的利差收益。②余值收益:余值收益也即处置旧飞机获得飞机处置收入。余值收益主要针对大型通用飞机等设备,当飞机使用到达合同期限或回收年限时,飞机租赁公司会依据租赁合同进行回收飞机或折合租赁费等方式获取余值。回收飞机残值的价值和扣除租金、维修费用等收益都可算作余值收益。飞机租赁公司可以把整机放入二手飞机市场进行卖出,也可改造为货运飞机或把飞机拆分成各个零件进行卖出。余值收益则是由飞机市场价格决定。

2.融资性租赁。①运营收益:飞机租赁公司可以在自有资金运作的前提下,回收一定比例的租赁资金,再通过银行借款、与上游企业签订首付款等方式进行资金运转。通过运营方式获取一定的息差收益。②服务收益:服务收益是飞机租赁企业根据租赁合同的项目情况收取的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项目咨询费、贸易佣金等费用。是随着租赁行业的发展,提供的人性化、全方位的降低风险的一种服务费用。是保障行业稳定发展、专业贸易合作的体现。③风险收益:飞机租赁公司也有一定比例的租赁债权转为相应价格的股权,实现风险性收益。

(二)航空公司租赁飞机的盈利模式

1.短期内快速扩大机队规模。航空公司普遍采用租赁飞机组建自己的机队,主要由于如果一个航空公司全额或贷款购买飞机,则首先需要相当大笔的资金投入,这无疑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如果转为租赁飞机,则可以在同样资金消耗的前提下,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机队规模。

2.租赁飞机可以保持飞机资产组合的灵活性。航空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公司自身发展情况,为飞机的机型投入、不同机型的分配组合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租赁飞机可以减少整机购买的风险性,并减少改变机型组合带来的二手折旧损失和时间占用损失。

3.降低资金占用成本。租赁飞机,可以使航空公司的资金迅速回流,并进一步用来扩充机队或自身的运营投入、服务投入等方面的资金消耗,减少资金占用。在通过租赁飞机运营的同时,使得公司的资产组合更为灵活,资金流动也更为快捷。

4.获得更高的评级,融资更便捷。航空公司在规模化机队和服务的同时,相对轻资产模式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市场上更容易获得较高等级的评价和服务肯定,口碑、信誉、知名度等都会迅速提升,从而使得航空公司的融资更容易、更便捷,甚至在自身盈利许可的情况下实现一定数量的自购飞机经营。

三、国内飞机融资租赁发展趋势

(一)出口信货担保下的租赁融资将成为中国民航飞机租赁的新热点

由于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担保的利率相较于银行的商业贷款要低,对机租赁行业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由于租赁行业的减税租赁模式日渐艰难,银行信贷担保的租赁模式则成为一个新的融资租赁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几个大型航空公司来说,均采用了这种租赁新模式。

(二)渠道多元化

由于国内贷款融资渠道多年来比较单一,使得国内金融租赁发展模式也受到制约。银行融资贷款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行业发展和资金需求。新人融资租赁渠道也被不断提出,比如由保付商提供的融资渠道,航空公司向社会发放证券的融资渠道,信托融资等,通过社会化的多方融资,转移融资风险和融资难度,获取更快的资金回流和更多的资金收益。

(三)由融资租赁向经营租赁转变

传统的飞机租赁,一般在租赁合同到期以后,由航空公司购买飞机或折合租金等方式购买整机。但是由机制造行业的发展,航空技术的革新,飞机更新换代的实现,使得航空公司在购买旧型的飞机型号后,承担了更大的经营风险和折旧损失。因此,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选择经营租赁,减少旧机在本公司运营的成本消耗、资金占用,以及飞机残值带来的损耗。

(四)向国际市场发展

飞机租赁企业要瞄准眼光,放眼国际市场,拓展行业发展。租赁行业发展初期,主要以租赁国外机型、通过国外飞机租赁公司进行租赁。随着我国租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以及我国飞机制造业的技术成熟,飞机租赁不仅仅局限在国内航空公司,也逐渐向国际市场发展,尤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租赁市场发展。飞机租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趋势。

总之,飞机金融租赁盈利模式的发展经过了单一性盈利模式向多样化盈利模式l展,融资模式也从企业化走向市场化,经营范围也从国内走向国外。一体化经营和全球化盈利成为飞机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必然,飞机租赁行业将会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胡军伟.飞机融资租赁与融资渠道.商业银行.2013年8期.

[2]我国飞机租赁业的发展研究[D].李镇.天津师范大学.2013.

篇5

关键词:VC/PE 风险投资 机遇 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孕育了大量的优秀企业。融资渠道的匮乏及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带动了PE/VC行业的兴荣发展。自1985年始,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01年前,我国风险投资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有超过200家从业机构在这段时间成立。01年至07、08年,行业稳步发展,此间我国风险投资额增长了近3倍。金融危机后至2011年,随着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风险投资行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而近两年,自身过度发展及资本市场的疲乏将我国风险投资带到了新的拐点。

一、当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挑战

(一)行业过度发展

在08至11年持续了近三年的“全民PE”热潮中,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数发展至近万家。这与十年前的数百家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仅按每家机构每年投资1亿元计算,就有万亿的资金需求,这种发展趋势显然难以维持。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风险投资规模为2300亿左右,较2010年增长136%,较2006年增长了整整15倍。从被投项目数来看,08至11年间增长了约5倍。行业的过度发展已成为不争事实,与之相伴的是投资机构与投资项目的良莠不齐,抢项目、抬价格几乎成为行业常态。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项目周期为3-5年,这意味着未来两到三年,随着项目的陆续到期,将有大批机构因无以为续而消亡。兼并、整合、洗牌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二)二级市场发展滞后

相对PE一级市场的火爆,PE二级市场对于国内还比较陌生,但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概念。PE二级交易市场的存在给予了投资机构中途退出的权利,增加了投资市场流动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并进一步将投资风险分散,成为风险投资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级市场的繁荣已为PE二级市场发展提供了基础,此外还需要制度、法律、人才的全方位跟进。这诸多方面的建设,想要在短时间与市场规模相匹配,显然还存在不小的难度。从我国实践来看,发展PE二级市场还面临供需不平衡的难题。市场上卖方需求大,买方需求少。为了不遭受损失,不管是在企业创业早期,还是Pre-IPO阶段介入企业,投资机构大多选择的在IPO后退出,否者可能只有高折价转让手上的股权。

(三)投后退出受阻

退出渠道通畅是投资机构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有二次出售、并购、股份回购、IPO、清算等五种,这几种退出方式在投资收益、持有期、退出难度上各有不同。其中以IPO的方式投资收益最高,而清算则是投资机构最不愿意接受的退出方式。国内仍以IPO退出为主。

2011年,我国有超过三百个投资项目完成退出,50%以上为IPO形式,其次则是企业间并购及股份回购。目前,我国每年IPO上市的企业数量大约在300~400之间,假设每4个机构以IPO方式退出同1个投资项目,也需要近10年的消化。这种退出速度不仅难以长期维持,也远远长于机构在单一项目上的投资周期。企业退出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更为严峻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发行上市的渠道都在金融危机后有所收紧,外海“中概股”频繁退市、国内800企业排队上市都是最好的例证。

二、行业发展新机遇

(一)二级市场建设全力启动

国内PE二级市场建设于近两年明显加速。2012年6月,经过了一年多的摸索,北金所、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北京股权登记管理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PE二级市场发展联盟”。该联盟旨在建立一个非标准化的PE项目融资、退出平台,目前已有超过30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加盟。除了拓宽二次出售这一退出渠道,该平台还将在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促进交易配套服务完善等方面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新三板扩容助跑

201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新三板涉及的工业园区由中关村扩到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等4处。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条件较创业板更低,不存在盈利、企业规模等方面的硬性指标。扩容前,因为选择少、流动性差等原因,新三板股权交易并不活跃。此次扩容后,仅在2012年下半年,就有超过70家企业成功挂牌交易。新三板扩容标志着我国多层次交易市场建设有了重要突破,也意味着VE/PE退出时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三)债市发展的积极效应

在IPO退出受限的情况下,并购退出成为我国投资机构的次优选择。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以并购方式退出的项目数约占总数的10%~20%。与外国70%以上,甚至90%的水平相比,并购退出在我国还将大有所为。

海外并购退出的盛行,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完善和成熟,也得益于债券市场的繁荣。如“垃圾债”让企业较轻松地筹措并购所需的过桥资金,企业借助债市完成“蛇吞象”的杠杆收购案例也比比皆是。

2012年5月,沪深交易所了《深交所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这意味着“中国版垃圾债”正式启动。可以预见,中小企业私募债不仅扩展企业融资渠道,也会为VC/PE投资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语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发展所面对的问题严峻而又紧迫。要实现行业的整合、转型、升级,我们应该正视这样的问题。同时,我们更应抓住资本市场中存在的新机遇,在外部政策引导与行业内部规范下,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金融学;对接行业需求;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呈现出信息化、程序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金融投资类本科毕业生在满足行业岗位需求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金融学课程是金融投资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研究货币资金融通、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金融经济的运动规律。在金融市场日新月异、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而应与时俱进,紧跟最新金融发展趋势,以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应用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的金融人才。本课题组通过总结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探讨金融学在对接行业需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同行讨论和参考。

一、金融行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分析

(一)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金融与投资类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虽然目前薪酬较为可观,但技术含量较高、竞争异常激烈,其要求相关人员在掌握扎实理论功底的同时,还需熟悉金融行业的动态和相关业务流程。因此,金融行业要求金融与投资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还要熟悉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产品,深刻领会金融投资行业的复杂性和业务的交叉渗透性等特点;不仅要具备基本金融投资业务的操作设计能力,还要提高自身的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等。

(二)现代金融业急需大量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正在经历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变革。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金融等技术,不断提高支付结算服务质量,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使交易更透明、服务更快捷。因此,金融行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金融机构急需大量兼具金融业务能力和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等在我国不断普及,这种人工智能交易通过电脑程序设定交易策略的逻辑与参数,把握价格变化趋势,自动完成证券交易指令,赚取波段收益,可以克服贪婪、恐惧等人性弱点,并且还能突破人的生理极限,进行大规模运算,极大降低了交易员的工作强度。因此,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各高校必须将计算机、统计学、数学等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多学科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三)金融全球化要求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

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的深化,金融跨国公司逐渐向国内金融各个领域渗透,这一方面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有机会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同时,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组合,追逐最大利润,各国金融市场相互渗透、相互制约,金融全球化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因此,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求金融专业本科生必须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掌握有关国际金融交易规则和国际金融市场惯例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金融英语应用能力,密切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动态,以满足金融跨国公司对人才的需求。

二、对接行业需求下金融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对接行业需求方面,我国金融学的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发展需求脱节

当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纷繁复杂,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交易模式不断更替,因此,金融行业需要大量跨学科、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但传统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理论知识与金融实践方面的相互融合和互相渗透。部分金融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僵化,更多的是学生按照教师安排的步骤进行操作,从而得出预期结果,且实践教学以演示和验证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金融理论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频繁变动的背景下,大多数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难以及时更新,内容陈旧,缺乏开创性和前沿性,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缺乏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师资力量

金融学课程教学与金融市场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具有“双师型”的教学素质和能力,除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要充分认识和紧密结合国际国内金融体系的运行实际。但是,由于金融行业的薪酬较高,教育行业的薪酬较低,多数高校难以聘请到优秀的具有金融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大多数金融学任课教师都是从高校到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学位较高,理论知识渊博,但缺乏实战经验,不能准确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也只是纸上谈兵。因此,一线教师的知识、经验、实践背景不足,严重制约了对接行业需求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进程。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金融学作为一门金融投资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缺乏趣味性。本课题通过对部分任课教师进行调查可知,大多数教师强调单向的课堂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且缺少互动交流,不注重理论知识与金融实践的连贯性,极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手段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课件缺乏吸引力,教学过程中较少有讨论、实训、观摩等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对接行业需求的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金融学课程教学的效果,各高校应针对行业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对接金融行业需求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范畴也要求不断更新。比如,现代货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融资融券、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相继推出,量化投资与程序化交易不断普及;金融政策与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优化;资管产品、通道业务、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金融凭借多样性、灵活性、便利性、长尾性等优势得以快速崛起,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挑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货币中性论、货币需求理论进一步发展;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在我国实践的演进,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断更新。因此,在构建金融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应当对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进行大规模的广泛调研,充分了解金融行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并及时推陈出新,适应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重构教学大纲,编纂金融学教材,以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二)提高金融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

优秀的金融行业人员要求能够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金融问题,可见,金融学教师具备行业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优质金融学课堂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水平,一是加强校企合作,聘请金融机构专家定期开设讲座,同时加强学校与金融部门、金融机构的联系,建立一个由学校、企业、政府等组成的社会实习实践体系,以共同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金融人才;二是加强年轻教师的业务进修和能力培训,定期派送、分批安排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还要积极引导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灵活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提高教学效能。其次,推行研讨式学习,教师应结合金融实践制定课程目标,以创新的思维、观点熏陶学生,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投资对抗实战演练等方式,通过“企业家进课堂、课堂进企业”的“双进”活动,注重“项目化、实战化”的“双化”方法,推广“做中学、学中做”,进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何淑兰,唐更华,段飞.基于行业发展的金融投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大学:研究版,2016,(5):46-51.

[2]刘开华.《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89-189.

[3]李长华,徐辉.依托金融行业探索高职金融英语教学改革[J].商业经济,2009,(24):34-36.

篇7

关键词:微型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金融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1-0033-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1.06

国际上一般把对小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称为微型金融(Microfinance),其业务类型包括小额贷款、微型保险和合作医疗等。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小企业和低收入者难以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所需的服务,故催生出大量如微型金融在内的非正规金融。现代金融中介理论认为,信息生产是银行的重要功能,基于此可将贷款分为“关系型”和“交易型”两大类,发放关系型贷款有赖于大量“软信息”,微型金融生产“软信息”的成本明显低于大金融机构[1],微型金融更愿意也有能力为小企业及低收入者提供融资服务,国内外微型金融的发展和成功运作则为上述理论提供了事实依据[2-3]。

一、典型微型金融成功运作的共性经验

19世纪后期,在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之中,众多微型金融的理论和实践者顺势推动了微型金融在全球的发展,其中包括拉丁美洲的Soto和东南亚的Yunus。Soto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并长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Yunus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在1976年创办了全球首家乡村银行,即现在的微型金融典范——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GB),除此外,全球还诞生了印尼人民银行(Bank Rakyat Indonesia,BRI)、玻利维亚阳光银行(BancoSol)等多个典型微型金融组织,这些机构获得成功有其共性经验。

(一)带有人文理念与客户开展多元化合作

典型微型金融的出发点大多为提高低收入者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主的收入和发展。这些机构所实施项目具有以下特点:贷款对象较固定,和客户保持长期且相对封闭的交易关系,实行高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还款期限灵活,有累计贷款和自愿储蓄等制度安排(见表1)[4]。

BRI的目标客户定位于非贫困人群,BancoSol客户群中有小部分贫困者。GB则秉持“贷款和食物一样都是人的基本生存权利”的经营理念,并在1984年4月将该理念制度化为“16条决议”,在决议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人文理念的金融服务。例如,退休基金计划、提供奖学金和高等教育贷款、开放式储蓄等,2003年还推出了免息的“求存者(乞丐)贷款计划”。GB的分支机构已遍及孟加拉全国近七万个村庄,2010年5月在纽约开设分行,实现了国际化经营。从表1可见,GB的贷款利率约为其他典型机构的50%,“福利性经营”和其财务可持续形成了冲突。这也是BancoSol和BRI曾经经历过的困惑,后来通过分拆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业务、设计新产品及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等途径,使目标冲突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并实现了财务的可持续。

(二)持续探索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1.对融资渠道的探索。微型金融传统的外部资金来源主要为捐款和政府补助,资金来源有限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GB在1995年停止接受捐款后,通过成立借款人留存基金,吸收公众存款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途径。GB2012年年报显示,年底储户存款余额为17.13亿美元,占总资产的82.59%(存贷比约61%),资产规模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3.18%和112.83%。BRI通过向客户发行储蓄产品募集低成本资金,然后由高利差的贷款产品实现盈利,上级行对基层行的超额存款提供高利息激励,这极大地提高了基层行的吸储积极性。由此可见,开展存款业务为这些机构实现财务可持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2.对风险分担机制的探索。各微型金融在发展初期都大多采取了“小组联保”的方式,GB是该模式的发明者,该模式在解决借贷双方的规模报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均发挥了显著效果。但GB并未固步自封,第二代GB与上一代的转变标志之一就是主要针对个人放款,并且较少使用联保模式。BancoSol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对该模式进行了改进,例如联保成员可以同时获得贷款,联保不是放款的必要条件,该行小额贷款已占到全国银行体系同类贷款的33%,每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3.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微型金融与目标客户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严重不对称,成本费用支出巨大,上述典型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如GB实行了“三位一体”的治理模式,即贷款者可以同时为该行的存款者和持股者(每人限一股),小股东可以通过累进投票制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董事会成员。2012年,该行约95%的股权份额为存款和借款客户持有。

BRI公司治理的特点在于:一是建立四个层级的组织结构,以4046个独立财务核算的基层银行为核心;二是BRI建立了一套透明的会计核算体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审计;三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层行有放款决策权(不包括村级服务站),利润的10%用于绩效分配,行内提供超额存款激励,这些措施提高了基层行吸储和授信管理的积极性[5]。其运行机制如下:

BRI通过不断地改革完善了治理结构,持续改革创新对该行的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2003年11月在国内上市,同年在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OTC)挂牌交易,被《亚洲货币》评选为当年度最佳上市银行。截至目前,该行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政府扶持和管理为主,辅以社会化监督

从国际共性经验看,微型金融所处的制度环境对其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各国在鼓励成立微型金融为低收入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会考虑到微型金融较难形成规模化经营,一般会提供税收优惠和融资便利等激励措施。如英、法等国对农村金融机构等实施了免税政策,为微型金融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等;印度等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央银行及世界银行等申请贷款;BRI发展中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革,其背景是印尼在1983年和1988年分别实施的两轮金融自由化改革,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力地推动力所在区域的微型金融发展。

据中国(海南)与拉美小额信贷国际研讨会披露,随着政府扶持和管制放松,全球微型金融业的资产规模已从2006年的310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1310亿美元,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拉美和南亚等国的微型金融行业危机。为了提高监管效率,这些国家引进了如惠誉和穆迪等评级公司对行业进行社会化的评级监督,评级范围包括:社会使命、战略及领导力、客户关系、社会表现及影响力、人力资源和环保责任六方面。评级信息为微型金融的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了投融资的决策依据,也为内部管理者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新形势下国内微型金融发展的现状

微型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势头迅猛。在2005年以前,主要以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扶贫基金形式存在;2005—2006年,监管层开始倡导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微型金融,微型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典当业在国内的发展历史较长。目前,商业银行、新型微型金融组织、外资银行(汇丰、渣打)及电子商务公司等是国内微型金融业的主要参与者。行业市场竞争力度加大,各类创新也不断涌现。

(一)传统微型金融组织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微型金融的目标客户快速发展带动了行业的市场需求。中小企业在2012年对GDP和税收的贡献分别超过60%和50%,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6]。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中小企业频现倒闭潮,这些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引起了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十随即提出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务院亦指出银行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人民银行则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和建立征信平台等方式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作为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政府对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也惠及到传统微型金融的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全国设立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在2012年底达到939家,其数量和贷款规模分别是2008年的8.5倍和69倍;截至2013年三季度,小贷公司数量比2008年末增长了15倍。传统微型金融的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均取得快速增长,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城乡各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改善了金融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

(二)正规金融机构加入微型金融市场竞争

在国内金融深化改革的环境下,银行、信托及证券等正规金融机构加快了成为微型金融服务商的步伐。尤其是2010年后,监管层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和审慎监管政策,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转型压力加大,各机构迅速调整经营理念,积极拓展微型金融业务,并进行了产品创新。

各大型银行纷纷设立“中小企业事业部”,并针对性地开发了金融产品。如中国银行将对小企业授信融入“IT蓝图”系统开发,该行2012年发放的小微贷款较上年增长37.67%;农业银行在2012年的小微贷款也较上年增1212亿。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民生银行率先将“成为小微企业的银行”作为发展战略目标之一,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如在“软信息”收集方面,注重从客户的“三品、三表、三流”等方面入手,衍生出识别客户经营特征的非财务指标。该行在2012年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额达2506.9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9%。

在面临着来自大型银行的竞争压力之下,各区域性银行亦力争保持与小微企业合作的传统优势。2013年一季度,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中,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36.86%。除直接的信贷支持外,这些银行还致力于联合信托和证券等机构为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国内微型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参与深度都前所未有,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的商业性微型金融竞争正变得白热化。

(三)创新型金融在个人微型金融领域涌现

国内正规金融机构虽然加大了参与微型金融市场的力度,这与其所处的特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加之这些机构在“软信息”收集等方面仍受到诸多制约,真正投放到小企业的贷款比例仍较低。例如,2012年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余额为11.58万亿元,占信贷总规模的18.41%,这与小企业对GDP和税收的贡献有较大差距,各地广泛存在的民间借贷市场也折射出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旧突出。在个人微型金融领域,正规金融机构有额度控制及硬担保等要求,民间借贷市场又缺乏规范性,使低收入群体的融资需求并未得到改善,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下,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创新型金融不断涌现。

目前,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业务包括:支付结算、网络保险、众筹融资及P2P小贷等,其中的P2P小贷业务结合了小贷公司的经营理念,其本质是民间借贷的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相对其他微型金融机构更利于实现规模化经营,具有投融资运作效率较高等特点,同时还搭建了一个广泛的民间个人征信体系。互联网金融对正规金融体系的支付及投融资服务模式形成了冲击,也对当前的货币及监管体系也形成了挑战。随着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和居民观念的改进,创新型微型金融将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三、国内微型金融在实践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国内微型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结合国外典型微型金融的共性经验,国内的微型金融在“服务范围划分和产品设计”、“微型金融组织自身规范化经营”和“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仍有待继续完善。

(一)目标客户的选择和金融产品设计

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国内微型金融发展迅速的大多集中在商业性领域,目标客户多为小企业,存在“目标偏离”和“交差重叠”等问题。目标偏离是指金融资源难以惠及低收入者,交差重叠是指传统微型金融的客户在商业性领域与银行形成了重叠。相对而言,国外典型微型金融的目标客户群相对固定,如GB和BRI专注于乡村个人小额贷款,BancoSol服务对象一般为城镇小微企业。

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逻辑,只有目标客户确定后才有助于业务创新,国内微型金融创新主体主要为银行和网络平台,而传统的微型金融组织创新步伐滞后。国内微型金融产品较注重外延式开发,而国外相对注重内在开发。如BancoSol针对客户需求制定了详尽和灵活的贷款分类,平均额度为1700美元的小额住房贷款,期限在1-60个月之间,分成120个还款区间[7]。GB根据客户的贷款用途确定贷款利率:投资类贷款利率为20%,住房贷款利率为8%,学生贷款利率为5%,求存者贷款免息。鉴于此,国内微型金融机构需结合其比较优势,对目标客户进行细分,体现出差异化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发产品并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二)微型金融组织的规范化经营

定位目标客户以及研发金融产品都需要微型金融组织以规范化经营为前提。同国外一样,国内发展微型金融的政策出发点也在于提高小微企业主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和发展,而快速成长中的国内微型金融产生出了一系列“大额贷款”、“高利贷”、“非法集资”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改观,将会使微型金融远离政策初衷和行业发展的市场基础。

P2P等创新型微型金融准入门槛较低,监管和第三方资金托管机构的缺失极易诱发风险,这些机构出于监管套利等目的自身也缺乏规范经营的意愿。该类问题在传统微型金融领域一样突出,如江苏省的小贷公司在2013年第三季度达555家,居全国首位;贷款余额与净资产比率为129%,居全国第二位(浙江为138%)。江浙地区的民间借贷危机凸显了行业不规范经营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利用微型金融组织发放大额贷款,通过分拆借款主体突破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额度的监管限制;二是银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及典当行等共同对难履约的客户提供“资金周转”服务,使客户被动接受高利贷的现实;三是违规吸储和发行理财产品,自主将存量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为应对上述问题,需要增强各微型金融的规范化经营意识,加大行业协会及评级机构等的社会化监督力度;更需要监管方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建设。

(三)建立适合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

国内微型金融存在的上述问题,是国内外行业发展初期面临的共性问题,这与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密切相关。在国内,微型金融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建设已滞后,表现在:一是对行业还未形成统一的法制和监管框架,已有的监管政策有不相容问题,如监管层对小贷公司、村镇银行及资金互助社的性质认定还未统一;二是金融监管的专业性要求高,因微型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时间较短,如民政部、地方政府作为监管者,其监管经验仍有待积累;三是监管主体和制度缺失,国内100多家的非盈利性微型金融及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未明确,央行在2007年初开始牵头拟订《放贷人条例》,该条例历时七年仍未正式出台。

国内部分微型金融投资者注重短期利益最大化,这与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有关,监管者需设计明确的行业发展和退出路径。首先,选择具有“正向激励效果”的发展规划,使微型金融主动规范经营,对业绩好且管理规范的机构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如允许优先转为民营银行等。对此,印尼的做法是,1988年颁布的PAKTO法对微型金融转为正规金融出台了细则,制订了《微型金融法》及推行存款保险计划,明确行业监管主体为中央银行。其次,制度建设应涵盖对“问题类”微型金融的及时清理整顿,探索市场化的兼并重组路径,对于问题严重的机构允许其破产重整或清算,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结论和启示

微型金融相对正规金融有“软信息”生产成本低、融资效率高等优势,发放“关系型贷款”有助于发挥其比较优势。国内微型金融正向“商业化经营”转变,其趋势符合行业的国际发展方向。随着正规金融机构的加入,国内商业性微型金融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传统微型金融需细分目标客户通过专业化发展与正规金融进行市场竞争。

微型金融需要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立足长远,追求适当的收益率,主动提升规范化经营意识。在金融服务中,积极践行并推广信用文化,在自身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宣传,营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微型金融健康发展有赖于政府扶持和良好的制度环境。据财政部统计,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累计向3800余家农村微型金融补贴77.26亿元,政府的扶持力度相对国外还需加强,方式也需更灵活一些;在提升监管效率方面,监管层可借鉴国外的分级持牌银行监管模式,对行业实施差异化监管,使微型金融真正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殷孟波,翁舟杰:关系型贷款和小银行优势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7(6).

[2]Banerjee, A.V.,Besley, T.,Grinnane,T.W..The Neighbor's Keeper :The Design of a Credit Cooperative with Theory and a Tes[J].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109.

[3]Marguerite Berger,Lara Glodmark, Tomas Miller

Sanabria.An Inside View of Latin American Microfinance[Z].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6.

[4]Jonathan Morduch.The Microfinance Promis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9(12).

[5]农业银行国际业务部课题组.印尼人民银行在农村的商业化运作[J].农村金融研究,2007(10).

[6]李佳霖.求解中小企业发展之困[N].经济日报,2013-07-19.

[7]李东荣.拉美小额信贷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研究,2011(5).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直销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互联网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提供便捷的服务,英国《金融时报》表示,直销银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虽然目前国内直销银行发展迅速,许多银行将直销银行业务直接作为一种核心的营销模式,但由于行业发展条件和环境还不成熟,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接踵而至。直销银行目前在我国还过于形式化,目前我国的直销银行不仅没有达到独立操作,独立核算的部分依旧没有实现,另外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也造成了我国直销银行在发展上的局限性,这些发展上的阻碍多是由于我国传统的金融行业运营模式决定的。

一、直销银行发展概况

1.国外直销银行发展

目前,世界著名的大型银行被各大银行集团直接控制着。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好的大型直销银行为荷兰国际银行,在此之前荷兰国际银行的主要银行份额放在国内零售业务上,但大量的分支高度影响银行的建设成本。在1997年,荷兰国际银行在加拿大推出了首个直销银行,然后在几个国家陆续成立分支机构,目前荷兰国际银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直接营销机构。直接营销在荷兰国际银行可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其低运营成本、高效的营销服务及不受区域限制的营销模式等因素。

2.国内直销银行的发展

到2015年底,中国的直销银行已经超过20个。到2015年12月底直接网上银行数据显示。2014年9月,长沙银行已经开始直销银行的内部试运行,但目前仍然没有投入使用。面对直销银行的迅速发展,五大国有银行也积极计划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直接的销售银行。以工商银行“工行融E行”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在2015年3月23日正式上线。虽然有银行在直销模式上有积极的计划,但受到国家金融机构监管的限制,国有银行在业务上向直销银行的转变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在我国的商业银行范围内,民生银行成为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向直销银行模式转变较为成功的金融机构实体。民生银行在直销业务拓展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扩大客户群,利用这个特定的客户群体大力推广银行产品的直销业务。根据直销银行业务的产品实用、服务便捷及通道快速等特点,并将金融服务与网络技术相融合,提出了“全天候的金融服务”,“24小时银行”,“随时在银行”等银行品牌产品。

二、当前国内直销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独立的运营机制

互联网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提供便捷的服务,直销银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但目前直销银行在我国还过于形式化。从本质上讲,政府没有提供足够适合直销银行发展的环境。在我国尚未形成能够动摇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地位的其它金融服务形式。我们知道独立法人资格是银行经营的必要条件,但现在直销银行作为一项新的业务种类,作为附属部门由传统银行机构管理,仍然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所以当前直销银行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实体。直销银行不仅没有达到独立操作,独立核算的部分依旧没有实现。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网络直销银行不能提供更灵活的利率水平,将阻碍直销银行市场潜力的开发。

2.信用体系及监管机制不健全

国际上的直销银行信用体系的建立已经非常成熟。虽然我国的直销银行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但目前我国直销银行业务在国内金融环境下的发展依旧高度依赖传统的实体银行信贷系统。与此同时,中国的直销银行业务产品面临更高的业务风险,这些因素将直接降低我国直销银行的管理效率。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业的直销银行监管机构。直销银行信贷营销金融服务产品,仍然需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特别是客户开户必须在实体银行办理,目前直销银行的网络模式还不能完全实现。

3.缺少完善的产品体系

在金融产品的设计方面,目前国内许多直接销售银行的理财产品具有同一种类似的特点,将传统理财产品的衍生品和简单的离线产品转移到互联网上,一些银行推出的直销项目直接类似于商业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功能,导致线上线下重复的内部竞争加大,大幅度减少银行的运营效率。另外,直销银行产品的产品特征不够鲜明,往往与其他渠道的金融产品具有趋同性,经常与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及传统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服务相类似,给很多消费者在对于直销银行及其产品的理解上产生误区,认为直销银行只不过是传统实体银行金融产品的网上销售模式。在产品利润方面,许多直销银行在市场开发中挖掘客户资源,没有将业务的核心拓展范围放在产品的创新上,而是专注于模仿线下产品类型,推出相应的线上产品。在产品营销方面,单纯锁定在与线下产品竞争客户资源上,造成同类产品线上线下的不良竞争,不利于直销银行及国内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直销银行推广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的范围内,我国民众对于直销银行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还不高,对于直销银行产品的信任程度还比较低。这与我国直销银行的产品宣传销售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一项市场调查中显示,被调查公民中只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直销银行这样的金融服务形式,参与者中只有15%表示如果有适当的机会可以尝试直销银行服务,而已经体验过直销银行产品服务的被调查者不足10%。另外,直销银行的推广方式对于目前直销银行产品的经营现状具有一定影响,很多直销银行产品都带有一层神秘的面纱,客户只有在开通直销银行账户的前提下,才能够了解直销银行产品的种类和服务流程,这样非常不利于直销银行的产品推广。

三、我国直销银行的发展建议

虽然目前国内直销银行发展迅速,许多银行将直销银行业务直接作为一种核心的营销模式,但由于行业发展条件和环境还不成熟,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当前我国直销银行在运营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在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上应着力于战略定位、独立运营及风险防控等几方面,进而促进我国直销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

1.明确战略定位

直销银行上线之前,必须在直接渠道做出合理的战略定位,确定直销银行的销售目标。为了提高操作模式和发展模式,制订一套适应直销银行发展的运营设计方案,将直销银行作出独立的定位,而不是成为一个补充传统银行分支机构的业务实体。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明确直销银行产品的整体定位。在明确产品定位后,全面分析目标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及发展环境适时的推出相应的直销产品。

2.选择独立运营模式

目前中国直销银行并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这该是一个直销银行可行性的未来发展方向。众所周知,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实现企业独立运营的关键,直销银行的组织结构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分区,将系统业务模型、财务会计、产品系统和TI系统从传统的金融业务中分离出来,实现独立的运营模式。直销银行拥有独立的法人、独立的组织结构及直接的成本控制下才能实现独立运行,这些也是我国直销银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3.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提高国内银行的金融风险预防和控制机制,基于互联网媒体环境下,金融产品的直接销售将面临许多来自网络的金融风险。这是由虚拟网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将直接导致银行操作技术和产品的很多不确定性。第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直接从法律的角度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预防和控制;第二,建立一个直销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实现银行、客户及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进而将直销银行的运营和销售环境公开透明化,使金融行业内实现金融机构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相互监督,促进直销银行和整个金融行业风险防范控制机制的建立。

四、结语

一般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在于成本控制,及方便快捷的服务等相对优势。互联网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提供便捷的服务,直销银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虽然目前国内直销银行发展迅速,许多银行将直销银行业务直接作为一种核心的营销模式,但由于行业发展条件和环境还不成熟,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接踵而至。面对当前我国直销银行在运营中出现的银行缺乏准确定位、独立运营程度不高、缺乏严密的O管体系及产品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在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上应着力于战略定位、独立运营及风险防控等几方面,进而促进我国直销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刚.德国直销银行发展状况的分析与启示[J].新金融,2010(12).

[2]闰竹冰.中国直销银行发展探析[J].中国金融,2014(12).

篇9

【关键词】

西安;服务外包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西安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继制造业之后,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了以高端服务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这就是“服务外包”。现在每年世界服务外包的总产值都在2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占全球总量不到10%,主要业务来自于日本和韩国。外包即“外部资源利用”,是指企业将生产经营中一些重复性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其它专业公司完成,而自己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其实质是一种资源整合的管理模式。

近年来,西安利用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竞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增速每年都在35%以上。虽然从总量上来看,西安在中国并不突出,但在产业成熟度、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居国内前沿,具备了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在ITO、BPO等方面的行业成熟度较高,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开端良好,对日外包初具规模,欧美外包迅速起步,并初步形成了服务外包各种业态,产业整体发展环境比较完善。日前,中国服务外包网从产业基础、禀赋资源、经济环境、配套设施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对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35个非示范城市进行了横向评比,西安凭借科技实力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商务成本低、人员流动性小、产业成熟度高、通讯交通便利等诸多优势,荣获2011年度中国服务外包城市投资吸引力第二名。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西安市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金额达到3.87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完成全年3.3亿美元目标任务的117%。目前西安年外包总产值已达5亿美元。从2006年至2011年的六年间,西安市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实现了七倍增长,产值实现了翻两番。目前,西安市拥有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050多家,从业人员规模突破10万人,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国别市场已达48个国家和地区,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2011年,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西安。以世界500强企业IBM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研发中心、法国施耐德电气全球研发中心、日本NTT数据公司西安创新软件开发运维中心、中国银行全球客服中心等为代表的6家世界500强企业先后成功落户西安。已有1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了全球研发运维中心。这些标杆企业的落户,对推进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升级、促进产业聚集,提升西安国际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服务外包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西安外包业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不少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在接单上却只能是低层次竞价竞争,规模效益徘徊不定,难以做大做强。目前,西安服务外包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服务外包政策调整滞后。政策调整滞后,是影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的一个因素。比如:电信管制政策调整滞后、人才培养政策调整滞后、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滞后等等,缺少一定的政策扶持。尽管西安也有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仅涉及某一领域,加之有些政策(如税收)又无法落到实处,政策效应很难体现。这就严重制约服务外包产业的对外发展。

其次,从行业自身来说,品牌效应低下。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不能够产生集聚效应,承接与开发大型服务外包项目能力不足。如果这个行业协会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无疑将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品牌中,绝大部分是生产者品牌,而外包商品牌还几乎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随着外包企业的发展壮大,国际外包市场需求量激增,实力雄厚的接包商纷纷采用自己的品牌,外包企业品牌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讲外包品牌龙头带动效应非常明显。

再次,从市场方面来分析,西安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外包服务质量的监控还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还不是很规范、缺乏行业标准等等,这些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改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就会比较困难。

最后,人才资源结构不尽合理。西安虽然拥有多所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但人才结构并不十分合理。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而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非常稀少,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

三、促进西安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依托产业基础、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抢抓国际分工新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更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以政策推动,加快服务外包业与产业调整和转型相结合。不断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的法治与政策环境。其次,搭建西安服务外包对外交流的平台,努力培育和壮大服务外包企业集群。再次,优化产业发展的承接载体,大力建设和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队伍。人才是发展服务外包的基石。加强外包人才的培训,积极把握西安外包行业发展趋势,西安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为本地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保证西安外包行业快速、有序地发展。最后,打造西安服务外包业的品牌。就西安外包行业的实际情况来说,西安服务外包品牌建设要不断地展示、宣传西安的外包企业和行业发展现状。可以重点加大对西安服务外包品牌企业的宣传力度,尤其行业资源优势以及取得业绩全方位立体化的推介。政府主管部门、服务外包协会经常召开服务外包专业研讨会,请进来、走出去。掌握行业发展态势。对品牌优势企业要做到多交流、多沟通,努力形成强强联合,打造外包经营航母级企业集群。加强国内具有知名品牌外包企业业务合作,互利双赢。对外形成规模优势,并且要逐步加大同国际外包著名品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提高西安在行业发展的知名度。企业要爱惜自身形象,强化品牌意识。要协同相关部门打击假冒品牌的行为,保护自己品牌,维护本企业的合法利益。政府支持外包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在专业网站、报刊、媒体上对外包的宣传。外包企业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的专业展会和论坛,抓住机会扩大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 曾康霖,余保福.金融服务外包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2006(6).

[2] 刘澜飚,彭砚.金融服务外包国际监管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6(2).

篇10

[关键词]融资租赁;发展机遇;制造业

[DOI]10.13939/ki.zgsc.2017.01.078

1 融资租赁业务背景研究

1952年融资租赁业务起源于美国,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融资的迫切需求,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融资租赁业务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如今的融资租赁业务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融资手段,也被誉为“当代金融业的朝阳产业”。

1.1 国外融资租赁业务概况

60多年来,融资租赁业务在不断地探讨与实践中成长与完善,已然成为紧随银行信贷业务的第二大融资工具。据《怀特克拉克全球租赁业报告》表明,在2014年度过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租赁行业逐渐复苏,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模式逐渐创新,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凡此种种,足以证明租赁行业有着极强的抵抗经济周期的能力和杰出的完善创新的能力。

1.2 国内融资租赁业务概况

20世纪80年代,融资租赁业务开始在我国兴起,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81―1987年入门阶段,这一阶段租赁业在我国共成立了上百家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成立了超过20家由外商投资的融资租赁公司和25家本国的全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数家兼营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第二阶段:1988―1998年暴露阶段,发展中的问题开始显现。由于国家政策的缘故,原本可以为承租人提供担保的银行及财政等机构部门,则不能再执行担保人的职责。除此之外,由于美元的不断升值,人民币的陆续贬值以及较重的税收负担等诸多原因,致使承租人逾期拖欠租金的现象尤为严重。第三阶段:1999―2006年,融资租赁行业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外国的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起独资的融资租赁公司。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阶段。此次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吸引外资,而是国内的投融资热情迅速高涨促使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根据行业的发展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2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金融业更加宽容开放,中国融资租赁业将面临四大新的发展机遇。

2.1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供国际化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整合方面的合作,金融支持重大项目实施作用凸显。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对我国基础设施租赁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融资租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境兼并,培育跨国租赁企业集团等提供战略发展机遇。

2.2 《中国制造2025》释放巨大租赁需求

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作为中国建设制造业强国 “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明确提出要求深化金融部门各项改革,为制造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制造业信贷租赁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各大领域的制造业大型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相关试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作为联结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实体产业的重要纽带桥梁,融资租赁业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提供强大的资本后盾。

2.3 政府优惠政策推动行业集聚效应凸显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除出台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之外,以上海、天津、广东为代表的国内省市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区域租赁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不断推动租赁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行业集聚效应凸显。从融资租赁公司注册数量区域分布来看,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已有7个地区超过100家,分别为上海市、广东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

2.4 借力“互联网+”实施行业创新发展

2015年7月18日,央行、银监会、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⒒チ网金融纳入法治化和依法监管的轨道。融资租赁行业借力“互联网+”创新发展,既有助于突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使租赁双方的需求相配;又有助于孕育出符合不同产业的专业化的发展模式,这将加速资金的融通且能够大幅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难题

3.1 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融资租赁行业法律制度的完善速度,这样的法律现状无法完全满足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制定的有关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少之甚少,部分法律条文还不够严谨、规范,这些都对健全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提出了要求。

3.2 风险规避体系尚不健全

融资租赁的行业具有交易金额巨大、交易期较限长的特性,因此必然需要完善有效的风险规避体系为其保驾护航。但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目前的风险防范技术和风险规避体系都尚未健全。我国学者按融资租赁的主体对风险进行划分,具体包括出租人的风险、承租人的风险和融资租赁供货人的风险。[2]我们能够预料到的融资租赁可能面临的风险就如此复杂,若没有完备的风险规避体系,那么租赁业务各方主体的利益则难以得到保障,最终将导致各方受损。

3.3 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度不高

融资租赁在我国仍属于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它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并最终实现融资的作用。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产业尚未被社会普遍接受,以及部分企业过分依赖购买设备,过度重视产权,忽视使用权的重要性,这样的购买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融资租赁产业的深入发展。且没有有效的法律体系,在实际业务交易中存在诸多不可测风险,也成为社会和企业对融资租赁行业心存疑虑的又一诱因。

3.4 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只有政府对融资租赁业加大支持力度才有促进其发展的可能,纵观欧美日等融资租赁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的发展历史,其在租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不加大政策的扶持,其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扶持政策就是税收政策。但就我国目前的发展来看,针对融资租赁业推出的法规及政策还未产生。除了税收政策外,我国对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其他扶持政策也很少。

4 面对融资租赁行业难题的解决办法

4.1 完善融资租赁业的法律体系

融资租赁行业在实际交易过程中至少会涉及三个交易主体,其交易过程相对复杂多变,因此对风险的把控与规避提出了较大的要求。为了解决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实情况,我国应尽早制定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的规章制度,使得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融资租赁交易中的矛盾能够依法解决,融资租赁交易对象的各方利益能够切实得到维护。

4.2 打造融资租赁风险防范机制

在风险的防范和规避方面,我国应学习欧美国家的有效经验采取措施建立融资风险分散和规避机制。具体措施集中体现在: ①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②构建全面的风险内控体系等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措施。[3]

4.3 重塑企业的融资观念

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起步晚发展相χ秃螅人们对融资租赁行业的认识相对匮乏,因此,政府除了应立即建立健全融资租赁的法律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外,还应通过媒体等自媒体渠道加深大众对融资租赁行业的了解,尽量避免因对融资租赁不了解而产生的业务忧虑,使人们更乐于探索融资租赁这样新型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

4.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国应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制度,这些扶持制度应自上而下贯穿于每一级政府机构。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应明确物权归属,保障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从纳税的角度出发,应降低或减免所得税,并且制定降低出租人税负的过渡政策。

参考文献:

[1]Sudhir P.Amembal,International Leasing:The Complete Guide[J].Amembal & Associate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