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进步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科技贡献率;资本;劳动;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 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10-4
Research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Fujian Province on the Economic Growth
Zhuang Hua Tang Yanzhao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conomic growth. The Solow residual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is paper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1990 to 2013 in Fujian Province, the influen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jian Province was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ion rate; capital; labor; production function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经济常态下,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2013年,福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名全国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全国第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排名全国第九[1],福建省GDP质量排名全国第七位,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3.8%比例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3%比例增长,财政总收入以年均21.1%比例增长,以上三项指标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2]。福建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快速发展,是外延经济与内涵经济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考察科技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积极探寻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作用,以期找到对海峡西岸经济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效率。
1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文献综述
技术进步通常有两种,即狭义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采用了以索罗余值为代表的生产函数法。如王天营[3](2003)通过推证经济发展指标,采用OLS估计总生产函数,测算1981-2002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曹吉云[4](2007)以第三产业劳动力投入占比作为技术水平替代变量采用OLS方法估计生产函数,测算我国科技贡献率。周绍森等[5](2010)从人力资本、R&D、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程度等五因素来反映科技进步,测算1980-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王利政[6](2012)等提出引入无形资本测算科技进度贡献率。吴建宁[7](2013)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路去推导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采取索罗剩余模型测算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有的学者围绕某一个行业的科技进步问题进行测算和分析[8-9]。有的学者对要素投入数量和产出弹性进行了改进和完善[10-11]。有的学者测算不同区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12-14]。总之,学者已经对科技进步贡献率问题展开广泛研究,取得的成果较丰富。但由于不同学者对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测算的生产函数不一、模型前提假设不一和数据收集和处理方不统一等诸多这方面的原因,导致测算结论不一致。
本文研究前期先进行大量数据试算及结果分析,最后采用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基础上的索罗余值法测算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方法科学性强、普适性高,研究成果能与真实情况相符。
2 福建省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的测算
2.1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原理
在测算科技进步对总产出的贡献率时,常选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即:
Y=AKαLβ (1)
其中Y是产出,A是常数,K是资本投入,L是劳动力投入,α和β表示资本和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α和β的组合决定规模报酬的类型:α+β1,表示规模报酬递增;α+β=1,表示规模报酬不变。
假设α+β=1,则模型变形为:
LN [L][Y]=LNA+αLN [L][K] (2)
由上述生产函数及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式法的测算原理,用“余值思想”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模型为:
a=y-αk-βl(3)
其中a,y,k,l分别表示科技进步速度、产出年增长速度、资本投入年增长速度、劳动力年增长速度。科技进步EA、资本EK和劳动力投入EL的增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
EA= [Y][a]×100% Ek= [Y][αk]×100% El= [Y][βl]×100% (4)
2.2 数据资料的来源和整理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口径
数据资料主要来自《福建统计年鉴2014年》,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90-2013年。
2.2.2 数据指标的处理
2.2.2.1 总产出量指标y。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产出量,运用GDP指数IGDPt对GDP数据进行处理,换算成以1990年为基期不变价的指标数据,计算公式为:
GDP1990年物价水平下n年数值= [IGDP1990][GDP以1990为基期n年数值] ×GDP1990
2.2.2.2 劳动投入量指标L。由于目前缺乏有效劳动时间统计资料,因此,采用历年社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量指标。
2.2.2.3 资本投入量指标K。资本投入量是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有的学者将资本存量作为资本投入量,有的学者将固定资本存量、固定资本折旧和固定资本投资作为资本投入量的。除从统计年鉴获得固定资本投资数据外,其余指标数据都需经过处理才可获得。综合考虑数据计算的合理性,本文选取福建省资本存量作为资本投入指标,采用单豪杰[15]的研究成果来计算资本投入量。
通过以上换算得到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2.3 弹性系数的估计方法
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研究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但是,这些解决办法均是各有利弊。回归分析法是通过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依存关系,采用计量学回归的办法得出各变量结果,较符合实际情况[16]。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计算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系数。
根据表1中1990-2013年福建省有关测算数据,利用公式(2)采用Eviews6.0软件对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回归结果:
LN [L][Y]=0.7 641 675+0.770 220*LN [L][K] (5)
(39.56 081)*** (45.86 982)***
模型R2=0.989 652,调整R2=0.989 182,说明模型整体的显著性较好。(括弧内为t统计值,*、**、***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但根据D.W=0.324 119判断模型存在自相关性,进一步运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LN [L][Y]=0.659 674+0.701 739*LN [L][K][AR(1)=0.682 257](6)
(33.795 68)*** (24.343 65)*** (8.021 585)***
模型R2=0.998 670,调整R2=0.998 535,P=0.00,说明拟合效果很好;且模型显著性较好,D.W=1.841 793,判断模型基本不存在自相关性。
从式(6)可以得到,1990-2013年福建省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α=0.701 739,说明当资本投入变动1%,产出变动0.701 739%;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0.298 261,说明当劳动力投入变动1%,产出变动0.298 261%。
2.4 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首先利用公式(3),先求出福建省1990-2013年的科技进步速度a。再运用“索洛余值法”并结合公式(5)测算按五年区分的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结果如表2及图1所示。
从表2的计算结果可知,科技进步贡献率值降低,这不能断言科技进步在该期间对福建省的经济增长影响效果减弱,原因是这一年劳动力增长速度和资本增长速度较快,而产出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即要素投入多,但是,有效产出少,造成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的现象。
3 结论及建议
基于上述对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研究,分析资本、劳动和科技三者间对福建省经济发展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及建议:
3.1 总体经济对资本的依赖性依然很强
1990-2013年期间,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24.89%,劳动投入贡献均值达6.9%,资本投入贡献均值达68.21%,表明福建省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靠资本要素投入。因此,要把握好经济增长和资本投入的关系,发挥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本投入增加科技产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科技投入环境,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注重规模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3.2 劳动力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
从研究结论来看,科技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表明福建省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不明显。从长远来看,福建省经济要逐渐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应该继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要更加重视劳动者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重视劳动质量的改善,积极引导其对科技的促进作用,加强在职业教育培训、制定项目科研等方面的政策,直接提高福建省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质量。
3.3 科技进步促进福建省经济发展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福建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呈先下降后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趋势,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开始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科教兴省”的战略,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产品中科技含量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福建省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发展新型科技产业,鼓励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实现福建省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福建居全国第5位[EB/OL]http:///article/difang/fujian/201302/20130200
038040.shtml.
[2]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R].
[3] 王天营.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巨[J].生产力研究,2003(5):49-52.
[4] 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1):37-46.
[5] 周绍森,胡德龙.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2).
[6] 王利政,高昌林,朱迎春,英英.引入无形资本因素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2(12).
[7] 吴建宁,王选华.中国科技进步贡献度测度:一种新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8):10-17.
[8]Capalbo SM.Measuring the components of aggregate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S agricultural[J].Westem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1988(13):53-62.
[9] 朱希刚.我国(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经济问题,2002(5):12-13.
[10] 杨少华,郑伟.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改进[J].统计与决策,2011(8):22-24.
[11] 陈挺,陈建华.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J].经济数学,2013(3):46-50.
[12] 饶光明,吴忠俊,丁思颖.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中的直辖效应[J].软科学,2008(1):42-46.
[13] 李兰兰,诸克军,郭海湘.中国各省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55-61.
[14] 潘烽,吴俊.粤、苏、鲁、浙四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分析田[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27-70.
篇2
摘 要 当代科技已渗透到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思维活动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正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1世纪,技术实力将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的关键,是决定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刺激企业创新欲望,创造良好的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科技税收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 税收 政策
一、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简言之,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增长理论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该模型指出,只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增加知识部门的投入,就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可以带动经济持续的增长。所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我国也要坚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地位。
二、税收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政府利用政策手段来促进科技进步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仅有其可能,而且十分必要。罗伯特巴罗甚至认为,政府的作用已经和技术进步一样完全内生化于现代经济增长之中了,而在政府可利用的诸多经济政策中,税收政策又是独具特色和不可替代的政策工具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用于科技研发的投资,作为研发主体的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投资成本和随之而来的投资风险。从社会效应来看,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转化成功不仅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 而且科技成果的“溢出效应”即正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提升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因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社会性的内涵, 完成这项工作不仅要依靠企业而且还离不开政府的参与和帮助。
三、我国目前税收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尽管政府近年来对科技进步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现有税收政策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整体发育程度、宏观调控环境、改革配套条件和改革思路等多方面的局限,特别是受到作为技术进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企业制度上的某些内在缺陷的束缚与困扰,致使税收政策在促进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应有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其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政策手段运用等方面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政策作用和政策潜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笔者认为当前的税收政策存在以下几点方面的问题。
(一)税收政策与科技成果转化规律脱节
科技成果转化有其自身规律性, 是技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与创新过程的其他环节紧密联系,因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作。但是,我国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更多地是表现在科技成果转让环节, 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等同于对科技成果转让的政策扶持, 将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环节等同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充分发挥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效应。目前,我国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成果转让取得的收入给予减免税优惠,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必须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科技成果要由技术文件和工艺图纸转化成为产品和产业, 需要经过中试、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 只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转化的失败,因此,仅仅依靠某个环节的税收优惠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建设是不够的。
(二)税收政策计划经济色彩较重
我国现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政策设计未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 不能做到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适用相同的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多为国有单位,如国有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以及国有企业等。
从科技成果转让环节看, 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受益对象主要是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但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往往是以专业为主线, 追求科技水平的先进性和独特性,科研需求是“科学驱动”而非“市场驱动”,因而科技成果常常因不合市场的需要或是科研成本过高而无人问津, 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纸上谈兵。作为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大多数企业和个人却不能享受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 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中。
从研发主体国际比较看 , 我国研究机构经费支出比例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但是企业和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支出比例则要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表明我国的研发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研究机构比重较高和政策保护不无相关,因此,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时应按照市场规律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人为地设定税收优惠对象,限制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调动一切市场力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三)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不完善
从个人所得税看,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转让科技成果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对象必须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在编正式职工, 普通个人是不能享受这条优惠政策的, 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人的智慧和创新的积极性。并且, 这条政策规定个人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获得的奖励, 在取得分红或转让所得时,仍需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就意味着税收优惠仅仅是在纳税时间上给予了延期,并不是真正的税收减免。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代扣代缴制度, 由支付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因此,对个人成果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提高了成果的转让成本,不利于个人科技成果的转化。
从企业所得税看,在对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经费资助支出税前扣除政策中,表面上看是促进对科技成果研发的支持,但是由于创新主体是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而促进创新的投资方却不能享有科技成果的惟一所有权,使开发出来的科技成果类似于公共品,实际是打击了促进创新的投资积极性。并且,对于科技部门划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经费,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是作为补贴收入入账,仍需要列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实质是降低了科技部门的经费支持力度。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健全与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推进作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税收政策
一个企业的科技转化的能力一方面取决于这个企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取决于科技转化的费用。而一个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资金实力是个定量,所以税收政策能做的就是尽量使企业的科技转化费用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总所周知,我国目前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长期形成了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局面。这种分离的局面使得科技转化的转化费用很高,因为这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高昂的中介成本。所以,面对这种高昂的转化费用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税收政策的在这方面的制定可以借鉴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如在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时采取成果转化费用加计20-50%扣除的办法给予优惠,这样就间接降低了企业的科技转化费用。
(二)刺激战略性新型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的税收政策
从税收负担的角度来看,税收优惠可以划分为税率式优惠和税基式优惠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其科技税收政策的侧重点多放在税基式优惠方面,特别是是对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投资抵免等方式的运用尤为偏爱。究其原因,是因为税基式优惠侧重于税前优惠,能充分调动企业从事科技转化的积极性,刺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转化的欲望。这与税率式优惠侧重事后的利益让渡有着更多的优点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非税收政策刺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比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一旦获得成功,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国家财政就应该给予该企业一定的奖励。可以按照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的市场价值的20-30%的现金奖励。具体的选择依照企业的期望值而定。既是使企业的预期收益与其风险对等。这样对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欲望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三)创造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环境即一个社会的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的建设有赖于教育。教育支出一直是各国财政支出中的重要方面,因为教育市场上存在着种种市场失灵,所以政府对教育市场的干预是必要的,而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干预。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该是法律强制政府提供、公民接受、且每个人受益程度大体相同,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提供。2:高等教育。政府对高等教育给予一定补助的同时,也要求受益人承担一定的成本。3:职业教育与培训。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与误区,政府应该加大对一般性职业技术院校的资助,同时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引导民众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走向正途。
五、结语
通过这些途径才可以创建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分析.当代财经.2008(1).
[2]卜伟,王稼琼.我国增值税与研发投入关系的实证与理论分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
[3]孙伯灿,陈卫东,范柏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2).
篇3
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编号:DX(2010)Z04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82-01
1 中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主题设计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为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要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据此,中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主题将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整合设计。
1.1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媒体开展中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将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历史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任务驱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通过网络搜集查找历史学科学习资源,从而锻炼学生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锻炼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2 开展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或主题, 要么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要么由教师直接确定。主要锻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可以是历史学科内容和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既可以着重对历史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各学科交叉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既可以是主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也可以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例如可以按经济发展类、社会生活类、文化艺术类、科技教育类、国防军事类、民族民俗类等划分主题范围,学生可以就家庭增收、农民工现象、街道店铺命名特点、特殊家庭、青少年文艺体育补习班、科技进步的利弊、中学生就学压力、学情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网络词语与汉语言文字、人口与环境、家谱等具体主题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专项调查和专项研究。又如新课程标准下各种版本的历史学科教材所设计的“活动课”主题。再如史地生等学科可以联合开展游览人文与自然景观,考察地域性山川风貌、物种物产、风土民情、文化遗迹,或访谈当地名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还可以借助历史学科中涉及的古典美学和图文资料,进行诸如校园环境美化设计,各级各类运动会标志设计,历史专题板报设计,城市、村落、居室、包装、标志等的复古设计,或对历史上的各种科技成果进行更新与创造等等。
1.3 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在内容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可以与历史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进行。如集中组织学生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节假日和传统节日访谈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瞻仰纪念碑、缅怀先烈,或访贫问苦、扶老助残,或参加街道社区的宣传活动、文娱演出,或到当地某项经济专业合作社参加公益劳动,或参加其他各种志愿服务等等,真正做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要求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知行统一。
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主题的确定,归纳起来,需遵循以下原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问题相结合,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结合,与历史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特长相结合,与学生动机相结合,与学校工作相结合。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历史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尽可能有助于解决学生日常和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中学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设计
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等原则确定好活动主题后,选择适当的活动形式便是当务之急。活动方式的选择,由活动内容和主题决定。要突出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量适应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支持投融资体系
一、国外研究现状
(一)产业融资结构的研究
20世纪中叶,Modigliani和Miller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MM理论,该理论充分展示了债务融资等方式的利弊,这也为选择何种投资路径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Myers和Majluf(1984)提出了啄食理论(POT),即企业规模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来解释企业融资行为。Ang(1991)对啄食理论进一步完善和修正,提出了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随后是所有者贡献,最后的选择才是外源性债务融资。Howorht(2007)提出了与Ang不同的认识,他认为决定融资顺序是由融资成本、企业独立性和控制权这三个因素所决定的。
企业在成立初期,财务信息等不完善、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不多等便会制约外部融资,融资渠道也相对较窄。随着企业的发展、成熟,企业的融资渠道会逐渐变宽。
(二)金融支持农业科技产业的研究
国外专门针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较少,但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对中小企业融资等的研究。
首先,完善的融资体系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经济学家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一种观点,即完善的融资体系可以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索罗、斯旺(1956)通过模型分析了生产函数中技术、资本和劳动三者对产出的作用,提出了完善且有序的融资体系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
其次,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的选择和中小企业自身优势的加强都是不可忽视的。Klaus P.Fischer(1998)提出,在发展中国家中,可以通过金融合作等方式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Arun(2005)提出合理的规章制度可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等问题。
最后,小额贷款机构有其独特的属性。Gutierrez-Niet(2007)等认为小额贷款机构可以产生利润,且其属于带有社会属性的金融机构。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行模式的探究、功能特色的定位、管理体制的实施等方面,而对园区融资的相关问题研究较少。近年来,我国一直学习国外如何建立完善的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系,但收效甚微。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内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和个人投资,融资模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园区的建设。因此,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园区投融资体系。
(一)农业科技园区融资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研究
农业科技园区融资难主要从财政资金、金融机构和园区企业自身这三个方面来作分析。
首先,财政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和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园区的投资有一定的限制,较为短缺。褚保金(2001)等学者指出园区的建设资金短缺,且融资渠道较为单一;胡刚(2011)等学者指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缺口较大等问题是制约园区融资的原因之一;孙明明,王秀芳(2014)也指出了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且融资渠道少。
其次,金融机构中资金用于园区的投资十分谨慎,较为短缺。史利辉、朱青锋和赵丽娜(2013)等学者指出了一种“惜贷”现象,这也说明了金融机构对于园区资金供给有限;李晓涛(2007)指出园区的发展面临着有限度的国家财政拨款和金融机构放贷慎重等问题;李乔漳(2013)运用“木桶原理”,提出了财政资金未能有效地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入,金融机构服务园区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不足。
最后,农业科技园区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王为农(2004)等学者认为园区的发展依赖于农业,同时也具有农业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李乔漳等学者园区承载主体自身缺陷成为金融支持的障碍,金融服务园区农业科技推广的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王进树(2003)等学者指出园区在管理体制与经营制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且与园区有关的配套政策也很欠缺。
(二)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
1. 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融资渠道和模式
首先,政府投资是园区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程永安(2002)等学者指出一般政府作为园区的投资主体;王进树等学者指出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政府的“形象工程”,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周彩节(2013)等学者也认为应该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前提,以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提供保障,增加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渠道。
其次,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是园区建设的资金来源之一。记者厉诗指出应借鉴中关村投融资体系的经验,推动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等;胡刚等学者也同样指出了充分发挥银行体系的作用、积极利用直接融资市场。
2. 如何构建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融资体系
首先,建立风险投资管理平台。林善炜(2003)提出了应不断完善我国高科技风险投资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主体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发展的条件,重点扶持高科技园区建设;杨艳龙,唐礼智(2009)等学者认为应该创造有利于园区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王东华(2009)等学者指出以债权信托基金作为平台来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按照项目模式集合性的对一批中小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黄学群,李瑾,吕福旭(2012)等学者指出建立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经营项目融资市场化,鼓励民间投资,园区地面覆盖设施的抵押贷款。
其次,打造金融投资平台。杨艳龙,唐礼智等学者指出鼓励园区企业走向国际资金市场,探索利用非正规交易市场;胡刚(2011)等学者指出充分发挥银行体系的作用、积极利用直接融资市场;史利辉,朱青峰,赵丽娜(2013)指出创新金融信贷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李娜,王建中(2014)等学者指出加强农业科技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蔡洋萍(2014)指出搭建园区金融服务平台,设立现代农业科技支行,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专业管理咨询平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金融服务超市”;庄燕娜(2015)指出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再次,搭建各类融资担保平台。何建敏,李珊(2006)指出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贷款担保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黄学群,李瑾,吕福旭等认为鼓励民间投资,园区地面覆盖设施的抵押贷款;史利辉,朱青峰,赵丽娜等学者认为建立和创新农业担保机制,支持企业和项目投入;周彩节(2013)等学者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的资金问题,引入风险投资,并且以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提供保障;李娜,王建中等学者认为解决农业科技园区的融资问题,需要加强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广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最后,筑建园区基础设施和政府引导平台。胡刚等学者指出要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体系;史利辉,朱青峰,赵丽娜等学者认为完善农业科技园区投资体系,应创新稳定增长的政府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周彩节指出了解决园区的资金问题,需要以政府扶持为前提;李娜,王建中等学者认为加强农业科技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李嘉斌,王建中,谭宏涛(2014)等学者指出建立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支撑体系的总体思路,发挥政府在产业初级的指导作用;寻舸,尤文佳,朱婷婷(2016)等学者指出提出建立农业科技与农业金融的协调机制、鼓励与现代特色农业科技和科技园区农业项目相结合的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现代农业科技金融生态环境。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学者专门对农业科技园区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较少,大多集中在对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等的研究,关于国外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是值得借鉴的。如,在银行和企业的关系中,西方经济学者们都达成了一个统一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银行具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而且控制力强度恰恰决定了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支持的难易程度,二者成正比。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关于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制度是比较健全的,这也会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园区内涵特征、运行模式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的探索,对这些方面都已经研究出了大量文献资料,学者们总结出了多种具体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和技术对接模式,并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国内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融资体系建立的研究是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在农业科技园区成立初期,园区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主要由政府或企业出资建成的,但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和用途的增加还有农业本身所具有的弱质性,使得仅仅依靠单一的资金来源是不足矣满足园区的资金需求。因此,随着园区的不断成熟,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对园区的投融资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如胡刚等学者就农业科技园区的投融资体系做了大量研究。在胡刚之后也有许多学者开始了对园区投融资体系构建的研究。如王建忠教授对园区的投融资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首先,指明了建立园区金融支撑体系的总体思路,发挥政府在产业初级的指导作用,明确市场在产业运行过程中的导向作用,提升农业科技企业的资本发展层次,充分调动园区内投融资机构的积极性,活跃服务市场。其次,加强农业科技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社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广贷款保证保险制度,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还有很多学者认为需要建立农业种子引导基金、企业成长基金,发展农业风险投资业等。
总之,本文认为构建园区的投融资体系需搭建四个“平台”,分别为风险投资管理平台、金融投资平台、各类融资担保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引导平台,将这四个“平台”有效的衔接会使得园区建设和运行不受资金的限制。如何有效的构建完善的、合理的园区投融资体系仍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仍然需要学者们大量的研究和论证。
参考文献:
[1]Myers S C, 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 (02).
[2]Leng A A.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the remaining service life for roofs: Flat roof defects subroutine to serve as an efficient tool for planning ro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ystem[J]. Building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1991(01).
[3]Westhead P, HoworthC.‘Types' of private family firms: an exploratory conceptual andempirical analysis[J].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07,19(05):405-431.
[4]Saint-PauLTechnological Choice, Financial Markets and Economic.Development[J].EuropeanEconomic Review,1992(36).
[5]Klaus P. Fischer: "Financial Cooperatives: A“marketsolution"to SME and rural financing.” working Paper Vol. 3.1998.
[6]Arun T. Regulating fo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icrofinance[J].The Quarterly Review of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5(02).
[7]Gutierrez-Nieto B,Serrano-Cinca C, Mar MolineroC.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nd efficiency[J].Omega,2007(02).
[8]褚保金,吴川.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状况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1(05).
[9]王树进.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技术.2003(45).
[10]王为农.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03).
[11]李晓涛.农业科技园区开展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07(11).
[12]胡钢.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1(02).
[13]史利辉,朱青锋,赵丽娜.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科学,2013(48).
[14]李乔漳,等.金融支持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3(61).
[15]孙明明,王秀芳.风险投资与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J].环渤海经济t望,2014(01).
[16]程永安.农业科技园区的政府投入与企业化运作[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2(04).
[17]林善炜.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J].福州党校学报,2003(01).
[18]何建敏,李珊.江苏省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方面的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06(01).
[19]王东华.中小企业融资“另辟蹊径”――从“桥隧模式”到“路街模式”[J].经济与管理,2009(11).
[20]杨艳龙,唐礼智.海内外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1).
[21]胡刚.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1(01).
[22]黄学群,李瑾,吕福旭,等.滨海农业科技园区扶持政策体系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26).
[23]史利辉,朱青,赵丽娜.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科学,2013(72).
[24]周彩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综述[J].财会通讯,2013(15).
[25]李娜,王建中.国内农业科技园区融资体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30).
[26]李嘉斌,王建中,谭宏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 (01).
[27]蔡洋萍.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问题探讨--以隆平高科技园为例[J].广西干部学院学报,2014(01).
[28]庄燕娜.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路径研究--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金融视线,2015(01).
[29]寻舸,尤文佳,朱婷婷.湖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1).
篇5
【关键词】民间融资 社会危害性 规制 理念 限度
【中图分类号】D924.33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融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河北的“孙大午案”到“吴英案”再到社会普遍关注的互联网金融,民间融资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公权与私利该如何平衡?民间融资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何在?可以说没有哪个问题能像民间融资这样引起法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乃至社会公众如此广泛的关注,没有哪个罪名能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那样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诟病。刑法的效力既取决于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又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其认可度,后者是影响法律效力的终极决定性因素,因此审视民间融资的刑法规制问题不仅事关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也事关刑法规范自身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民间融资犯罪化的制度动因
民间融资是一种基于民间信用关系的资金往来关系,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社会集资等多种形式。它处于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间融资规模有扩大的趋势,政府加大了对民间融资的管控力度,但民间融资仍然繁盛。
民间融资的存在机理。对于民间融资的存在原因,学界公认的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肖提出的“金融抑制理论”。除此之外,我国民间融资存在机理还包括下列方面:
一方面为融资结构变迁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都包括两部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以国有大型金融企业、银行为代表,非正规金融以民间融资、借贷等为体现。从企业的融资源头来看,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向银行或在资本市场通过发行有价证券来融资。从总体来说,外源性融资能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①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分析,在过去40多年中,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引导正规的金融机构向民间提供贷款几乎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发挥民间融资的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考察世界各国近三四百年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各国的融资结构变迁均呈现出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的态势。但各国在处理融资结构战略上,存在着自然演变型和政府干预型两种不同类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自然演变型,以美国、英国等为典型。日本和韩国则是政府干预型的代表。②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融资结构必然会经历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变迁过程。从长期看,我国融资结构战略是从间接融资主导转向直接融资主导,短期内我国适合采用自然演变型的融资结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的民间融资发展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民间融资是社会变迁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国家的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一方面,金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社会各类主体对金融有现实的需求,金融成为其获取资源的重要管道与途径,应该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金融活动成为市民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金融活动呈现出主体更具包容性和福利上更具普惠性的特点。金融成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常态社会生活,追求财产性收益成为百姓的普遍要求。在当代中国,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刺激了长久以来隐藏的“追求财产性收益”的欲望,民众要求更多的投资和理财渠道,金融社会化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我国社会金融化程度逐步增强,这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活动规模都在不断扩大。据相关研究发现,民间融资的规模、发展水平和民间投资的规模、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民间投资水平越发达,民间融资活动越是活跃,“民间投融资”共生演进,二者在规模、结构等方面相互适应,从而通过分工、合作提高彼此生存和发展能力,使二者都获得同等的发展提高机会。实践证明,民间融资的存在有着客观的经济规律,是在有限或无限的平民百姓和中小企业之间自发形成的,是人类社会世代相传经由选择演化而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理性的限度。
社会危害性:民间融资危害了谁的利益?根据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民间融资侵犯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但在具体的民间融资案件中,率先向司法机关报案的往往不是集资群众,而是当地垄断金融机构,“受害群众”对司法机关的“积极作为”并不领情,出现刑法打击和社会公众认同的背离。民间融资为什么被群众认可但却被司法机关贴上“犯罪”的标签?民间融资究竟侵犯了谁的利益?又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危害性?
“犯罪生成是社会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整合。”③犯罪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是统治阶级把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对之动用刑罚的根本原因。“对于社会危害性的理解,可以从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着眼,也可以从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入手。但从终极意义上讲,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最终体现为对社会生产力的阻碍或破坏。”④在犯罪圈的界定上,要求立法者以生产力标准评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之有无和大小,把是否有利生产力的解放、发展、保护,作为检测、评断、衡量行为之罪与非罪的终极标准,凡是与现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行为,都是立法上必须加以否定的、应该认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在我国,生产力标准又可以解构为四个具体标准:改革开放的标准;发展经济的标准;科技进步的标准和公平竞争的标准。⑤以此标准来衡量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和繁荣。以发展经济标准来衡量,民间融资行为发源于民间,是典型的契约行为,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通过灵活的民间融资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是完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以科技进步的标准来观之,好的法律制度必须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性,民间融资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客观经济规律做支撑;公平竞争标准要求法律尤其是刑法为社会主体构建公平、正义的环境,打击、制裁不公平的竞争行为。
以此四个标准来衡量民间融资行为,民间融资行为完全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行为,何来社会危害性?现行刑法对民间融资行为的打压显然是从政治属性和阶级属性定位犯罪的体现,认为民间融资侵害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实际上是损害了国有垄断金融机构的利益,却完全忽略了民间融资行为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看不到民间融资行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发挥的积极作用。刑法应当客观公正看待民间融资行为的性质,如果漠视民间融资行为的客观性和民众的正当需求一概将其犯罪化,必然得不到社会成员的支持和认可,也损害自身的权威。
刑法规制民间融资的理念
虽然民间融资行为总体上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刑法应当远离民间融资。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降低金融风险和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考量,刑法应当对民间融资进行规制。而刑罚本身的“双刃性”决定了刑法在规制民间融资时必须在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之间进行谨慎的理性选择。
确立保护公民财产权利的理念。现代刑法应当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己任。基于国家保护尊重国民和基本人权的原则,生命、财产等个人法益等应当是刑法优先保护的对象,而经济安全、公共利益等社会法益不应当被认为是超越个人的统一的社会利益,而应看作是个人利益的集合体。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和享有的经济自由权利,决定了刑法对市场主体经济自由的限制应当限于其滥用经济自由对其他平等主体或社会、国家公共利益造成伤害(或危险)的场合。而大多数民间融资行为本身并不存在具体的法益侵害,本质上违反的只是政府的行政命令,不应纳入刑罚惩罚。如果坚持认为民间融资侵害了现有的金融秩序而将其犯罪化势必扼杀公民的财产权利。刑法应当重视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因为保护公民应当首先是保护其权利,而不是保护其利益。
尊重民间融资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现代刑事立法越来越讲求科学、理性。事实也无数次证明,与客观经济规律相悖的法律不会长久。科学、理性要求刑法在规制市场经济时,应当基于市场经济的发生机制和作用机制,尊重其背后的客观经济规律,而民间融资背后有着复杂的客观经济规律,“金融抑制性”、融资结构的变迁规律以及金融社会化和社会金融化在我国是长久存在的,刑法应当对其予以充分的尊重,否则不仅公民民间融资的正当权利被剥夺,同时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秉持适度包容意识。刑法是最后法,刑法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刑法应当比其他部门法更具有包容性。“生产力和经济模式变化,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和首要标志。同时也会引起危害行为的种类、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行为的法律评价也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它是确立行为犯罪化、非犯罪化的最终依据。”⑥犯罪变化、犯罪圈的伸缩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深层的有机关联。如果犯罪圈太大,会在遏制犯罪的同时挫伤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犯罪圈太小,则可能助长经济犯罪从而最终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犯罪界定的这种利弊交织的“两难局面”要求立法者在圈定经济犯罪时要与时俱进,及时地实现行为的犯罪化和非犯罪化。如果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助于维护国家金融秩序,有其历史必然性的话,那么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无人可以匹敌,甚至有的已经成为世界500强的背景下,仍然固守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打击则实属不必要。刑法应当树立适度包容的意识,尤其不能成为阻碍民间融资发展的绊脚石。
刑法规制民间融资的限度
公权力的行使是要在社会需要的限度内,重建自由秩序,并不是为了给权利和自由设置枷锁和羁绊。考察民间融资的刑事治理效果可以看出刑法的适用完全脱离了刑法的本性,变成了垄断金融机构维护自身利益的“御用工具”。而刑法的本性和地位决定了民间融资的刑法治理应当保有必要的限度。
最后性原则。刑法谦抑的理念指引着刑法发展的方向,刑法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法益的保护不仅仅只通过刑法,而应当通过包括民商事法律、经济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内的法律体系来实现。基于刑法最后法的地位,刑法对民间融资的调整应当在其他部门法无力调整或无法调整时才出手。究其本质,民间融资过程本身是订立契约、履行契约的过程,是公民、企业之间意思自治的行为,只要形式合法,要充分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调整。同时制定完善有关民间融资的民商事法律,加强对民间融资的行政监管。只有在市场本身无法有效调节,民商事法律无力调整,超越了行政监管的范围,才考虑运用刑事制裁的手段,从而为民间融资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有限性原则。刑法所要维护的秩序是社会秩序的底线。刑法对行为犯罪化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谨慎的权衡。对于民间融资这样内生性、自发性的行为,因为其行为客观上本来就没有多大的社会危害性和物质损害,社会公众又普遍对其予以认可,立法者应当及时将其非犯罪化。当前首要的是限缩民间融资入罪的范围:
一是融资手段的限定。民间融资行为本质是一种出租或出借资金的行为,其行为的成立必定包含融出方和融入方两个主体。对于融入方来说,为了能够融到所需要的资金,必定会采取合法或非法的手段,其中当然包括融资之前明确如实告知时间、利率风险的合法行为和采用诈骗融资的非法手段。笔者认为,对于前者,司法机关实在没有干预的必要,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刑法果断出手。要摒弃从结果来推主观的现行司法定罪模式,对采用欺诈型手段融资的行为予以犯罪化。
二是从资金用途上限定。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现代信用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和商交换基础之上的,其运动过程是以产业循环为核心。信用资金的正常归还特别是利息的支付显然应当需要以剩余价值的生产为前提,否则,信用难以为继,信用链条会随时断裂。⑦对于融入方来说,如果用于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从经济学角度和法律角度来说融资者并无非法占有的恶意,也具备偿还本息的能力,即使因为正常的经营风险无法偿还也应当非犯罪化。而如果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则理所当然应当犯罪化。
被动性原则。基于刑法“以恶止恶”的本性,刑法本身运用不当就可能成为社会的灾难。自由是刑法追求的价值之一,刑法对自由的追求是通过对自由限定范围并在其范围内保护自由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刑法应当在保护自由和限制自由之间保持必要而恰当的平衡。民间融资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刑法如果主动介入的话,势必会破坏市场经济活动,扼杀公民的自由融资权,因此刑法应当在融资活动造成具体损害即有具体的法益侵害时才出面,其前提必须是有所谓的“被害人”报案,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介入。而如果没有被害人的报案,刑事司法机关完全可以放任不管。
总之,民间融资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刑法不应当也不应该过分干预。刑法应当纠正长期以来对民间融资的过度干预问题,控制其介入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度性证成其正当性。当然,“每一个法律的改变,都要求一场针对既存利益的斗争。”⑧这依赖于刑法的宽容,更依赖于政治上的宽容。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本文系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XLX13-325)
【注释】
①⑦朱新蓉主编:《货币金融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第50页,第47页。
②劳平:《融资结构的变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23页。
③④⑥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57页,第99页,第107页。
⑤陈兴良:“论生产力标准及其刑法意义”,《当代中国刑法新理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78~179页。
篇6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绿色营销
伴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绿色营销发展已成为世界市场营销新动向,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随着绿色营销的兴起,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1 乡镇企业实施绿色营销面临的现实障碍
1.1 观念的落后,对绿色认识不够
我国乡镇企业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致富心切,只求经济效益、不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致使乡镇企业对目前国际市场形势的发展认识不足,仍旧以历史的成就沾沾自喜。自然对绿色营销知之甚少,也未意识到绿色营销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甚至有些乡镇企业看到其他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产品价格上升而不屑一顾。这些都反应了我国乡镇企业在营销观念上的落后。
另一方面,我国乡镇企业对“绿色”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目前,在我国,绿色只是相对集中于食品、电器等少数几个行业;生产者对“绿色”的理解普遍还停留在产品阶段,绿色价值观还只是表现在绿色产品所能带来的利润上,并没有深入到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中去。在这些生产经营者的心目中,是否开发生产绿色产品,要取决于它带来的利润能否超过普通产品,否则,一般不会积极主动地开发绿色产品。
1.2 科技水平比较低,绿色产品的开发存在问题
相对一般产品而言,绿色产品往往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要求企业有先进的科技水平。而我国大多数乡镇企业在规模上属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较少,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推动科技进步的机制,缺乏开发绿色产品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人才。现在国际上在企业生产中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但由于自身因素的限制,我国众多乡镇企业尚不具备进行“清洁生产”的条件,从而无法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最有效地利用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最少。
1.3 资金上的限制
一般说来,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积累不足的问题。有些企业固然认识到绿色营销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难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去进行绿色化的改造。资金的短缺,使众多乡镇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是限制乡镇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重要障碍之一。
我国乡镇企业在开展绿色营销中遇到的障碍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其他的一些阻碍,如绿色人才的短缺、市场开发的滞后、宏观政策的影响、企业之间的协作不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不断给予解决和克服。
2 乡镇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2.1 顺应“绿色消费”潮流
伴随着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绿色消费”已成为21世纪的潮流。
从国际市场看,“绿色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并呈蓬勃发展的趋势。调查显示,40%的欧洲人喜欢购买绿色产品,其中66%的英国消费者愿意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食品,82%的德国人和67%的荷兰人在购物时考虑环境问题;日本的家庭主妇中有91.6%的人对绿色产品感兴趣;有77%的美国消费者以环境保护者自居,愿意为无污染及能再循环使用的包装多付钱,而且这部分消费者的比例正在日益扩大。
从我国国内市场看,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SSTC)在今年对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专题调查显示,有53.8%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产品,有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绿色商品。通过对哈尔滨的一家菜场的调查发现,70%的哈尔滨消费者希望购到绿色食品。在杭州有86%的杭州家庭主妇愿意购买无磷洗衣粉。 在我国“绿色消费”正逐渐深入人心。
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价格及其方便性,同时更关注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和健康的利弊,追求“健康、环保”成为现代人生产、生活的新时尚,人们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为乡镇企业开展绿色营销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绿色消费引发无限商机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逐渐从温饱型转向健康型,渴望绿色、购买绿色消费品已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新时尚,绿色消费的兴起为引导和强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会。比如冰箱,由于氟里昂对地球的臭氧层有腐蚀作用,对环境保护不利,所以我国则明确规定2005年为氟利昂冰箱的最后限期,鉴于此,各个企业纷纷转向无氟冰箱的开发,变频、纳米等高新技术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美国甚至研制出用声波制冷的技术用于生产冰箱和空调等绿色家电。
绿色营销可谓商机无限。在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SSTC)的调查中发现,有3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建材”,40%的消费者愿意购买绿色服装,在37.9%的购买过绿色产品的人当中,有15.2%的人认为中国的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而我国具有巨大的绿色消费市场。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夏青总工程师曾经作过预测,至2005年,中国商品销售总额将达到5.5万亿人民币,其中达到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产品约为1.1万亿元,可见我国绿色产品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2.3 国际贸易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一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逐渐淡化,而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如“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新的威胁。所谓绿色壁垒,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的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 。“绿色壁垒”一经出现便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到1992年底已有152个国际环保条约出台,某些国家和地区也各自订立了名目繁多的环保法规,如德国制定了1 800余项环保“篱笆”。
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过去对绿色环保要求重视不够,“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产业已构成严重压力和挑战,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化工产品、农产品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中国国际绿色化学高级研讨会称,仅1997年我国受限制商品价值达74亿美元,曾经发生的“舟山冻虾仁事件”、“夹克衫事件”、“蜂蜜事件”,都是遭遇到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的典型例子。面对绿色壁垒对企业出口的严峻挑战,必然要求我国企业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注重环境的保护,开发出高标准的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
3 乡镇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3.1 坚决转变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绿色意识
伴随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认清市场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绿色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率先倡导“绿色”观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社会和消费者的最先关注,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真正认识资源的价值,注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防止环境污染。在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提高企业家素质、转变企业家观念,这是企业确立绿色营销观的关键。
3.2 全面实施的绿色管理
乡镇企业由于其产生历史背景的缘故,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管理手段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实施绿色营销过程中,要求乡镇企业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全面实施的绿色管理。实施全面的绿色管理,可以通过定位于绿色市场、实施绿色生产、取得绿色认证等多种途径加以实现。
3.3 做好绿色销售服务,树立绿色形象
乡镇企业由于规模较少、资金短缺,缺乏同大企业竞争的实力,因此应重点在销售服务上做文章,将绿色销售服务贯彻于整个销售过程之中。绿色销售服务作为绿色营销的保障,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不仅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市场能起积极作用,更是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
同时企业要注重绿色形象的树立。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形象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企业绿色形象包括绿色产品形象、绿色服务形象、绿色员工形象和绿色环境形象等。加入WTO后,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我国乡镇企业更应该注重树立绿色企业的良好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面,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面对环境的恶化、企业竞争的加剧、消费观念的兴起等因素,作为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更有必要早日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施全面的绿色管理,开展绿色服务,树立绿色形象,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刘力,蒙慧. WTO与中国农业发展对策[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1
2
赵春明,仲鑫.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篇7
一、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归集模式;另一类是委托归集模式,两种核算模式各有利弊。
1 直接归集模式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承担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核算、提取等全部具体工作,即自己设立中心机房,不设或根据具体情况自设少量的网点,操作前台与后台工作均由中心人员承担完成,直接办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业务,其资金在商业银行专户存储。
2 委托归集模式
中心与受托银行签订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委托协议,充分利用承办银行众多的服务网点,合理设立和分布住房公积金业务代办点,用计算机网络将中心与银行网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网点作为中心的前台操作,利用计算机可以处理、存储大量数据的强大功能,把住房公积金账目核算到职工个人。
我中心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由金积金中心管理的资金量大,而且资金进出频繁,因此是高风险行业,多年来,一直很重视会计监督与金融监管,有专门事后监督、会计稽核、内部审计等部门,应该说机构较健全。但随着新业务、新科技的发展,监督重心已由一般的业务工作差错转变为金融风险防范,现行一些监督方法与控制手段已显得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侧重于事后监督,事先与事中的风险防范不够。二是对内控机制运行的监督往往被一般性工作差错的查纠所取代,没有及时适应监督重心的转移,缺乏对内控运行情况的深入考核,未设置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三是监督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下的风险防范措施执行情况如何,不仅在监督手段上,而且在监管人员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公积金中心会计控制的构建模式初探
1 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岗位责任制
(1)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公积金管理机构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制度,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会计规范和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管理中心制定的会计规范和管理制度,以实现统一会计核算。同时中心应结合公积金会计核算流程,制定了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针对票据交接、票据确认、账务核算、报表编制和报送、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操作环节都作了详细的管理规定。
(2)确保会计工作的独立性。确保会计部门、会计人员能够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本行业的规范独立的办理会计业务,对违法或者违规的会计业务、会计部门、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汇报,或者依照职权予以纠正。
(3)明确会计岗位设置。根据需要设置了票据交接岗位、票据确认岗位、账务核算岗位、稽核岗位、会计主管岗位等若干岗位,同时明确划分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各司其职,职责明确,责任清楚,程序规范。从而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会计岗位设置应当实行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严禁一人兼任并非相容的岗位或者独自完成会计的全过程业务操作。明确会计部门会计人员的权限,凡是超越权限的,须经授权后方可办理。同时,在定岗定责定人的前提下,制定各种业务操作规程。
2 分析重点控制环节,完善会计核算程序
会计核算是公积金业务的基础,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核算程序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中心。要按照公积金中心管理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分析核算程序中的重点控制环节。建立一套严密的、呈刚性约束的会计操作程序和账务处理系统,以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其基本思路是:
(1)实现中心和银行两套系统同步记账、同步核算。中心按照有关决议委托工、农、建三家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业务、受托银行在自身系统中建立职工个人明细账核算公积金,资金中心为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加强对公积金的监督管理,公积金会计核算也同时建账至个人。为了达到银行自身和中心的两套系统同步核算并且相符,中心采取了“银行前台录入,中心后台确认”的方式,即银行柜台人员在录入自身系统的同时,须同步录入中心前台系统,再由中心操作人员在后台系统进行核对确认。从而解决了中心和银行记账时间差的问题,实现了中心和银行两套系统同步核算。
(2)制作设计了“公积金日结单”,实行公积金按日轧账。中心在自身管理系统中专门设置了“公积金日结单”的功能模块,即银行在按日同步录入中心前台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公积金前台系统确认日结单”,银行将日结单余额与其自身系统公积金科目的余额核对相符,并交与中心供后台系统操作人员审核确认,确认一致后,系统自动生成“公积金后台系统确认日结单”如当日核对不符,系统不能日轧和处理第二日的业务。通过日结单功能的设置和有效控制,形成按日轧账、按日账务核对的制度,基本上保证了两套系统核算相符。
(3)理顺公积金票据交接,夯实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公积金票据是由银行前台归集整理后传递到中心后台,且数量大,种类较多,因此公积金票据是否完整规范,对中心会计核算过程,会计资料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中心专门制定了《公积金票据交接办法》,办法中对银行分别不同业务类型须出具的票据和资料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并规定银行必须按日与中心交接公积金票据。同时,中心票据交接人员须审查票据是否规范完整,资料是否整齐完备,审查银行交来的前台系统日结单、票据交接清单与银行科目余额表是否相符,审查无误后,于当日将票据交与确认人员进行确认。
(4)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两套系统账务相符。在公积金票据交接时,银行须按日填报《公积金票据交接清单》,清单中须填写公积金及公积金存款的当日余额,表中设计了公积金资金户和单位户的平衡关系,中心账务核算人员依据《公积金票据交接清单》,核对银行资金余额,确保每日公积金存款及时到位。
中心后台票据确认后的数据由公积金归集管理系统按日传送到公积金核算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分承办银行,按不同的业务类型和科目对应关系自动汇总生成会计凭证,中心财务核算人员严格按照《两个办法》按日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核对,最终确保两套系统账账相符。
(5)开发设计科学规范的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公积金业务量大,工作繁杂,势必需要功能强大的、设计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中心和托普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适应会计核算管理模式的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公积金归集管理信息系统和公积金核算管理系统,其中
公积金归集管理系统核算到缴存单位和个人,公积金核算管理系统核算到承办行,归集管理系统的数据经整理后传送到公积金核算管理系统后进行具体的账务核算,全方位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手段信息化。
(6)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 内部稽核制度
(1)内部稽核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确保内部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严格审计稽核人员的专业任职条件,努力提高稽核人员素质。稽核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审计程序。内部稽核还要制定年度稽核项目和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
(2)加大内审力度,实行稽核处罚制和稽核告诫制。对内部违反法律法规和管理中心内部控制制度的,应当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内部控制制度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使控制活动寓于管理活动之中,是管理中心日常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管理中心必须加强规范管理,只有不断健全内控体系,才能有效控制住房公积金风险,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
(3)健全内控评价指标。内部控制评价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检测。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遵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样的评价形式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在实践中才能有现实的可运行性和有效性。
4 建立风险测量机制,健全内控评价指标
篇8
关键词:服务业;FDI;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006-02
1 我国服务业FDI的现状
目前,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回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变动呈现的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规律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相对平缓,但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同时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形成服务业占据主要份额的局面。
尽管我国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得到大力推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我国,制造业依然是FDI流入的主体,而服务业吸收FDI的总体水平较低。服务业FDI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大概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服务业FDI的规模相对落后
我国的服务业吸收FDI的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相对还显得落后。无论是相对于第二产业,服务业FDI的增长速度较低;还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和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服务业FDI的吸收规模也是落后的。
1.2 我国服务业FDI的区域分布过于集中
我国服务业FDI流入区域过于集中,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结构严重失衡。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山东,这些区域占全国的比重都在6%以上,其中广东最高,达到15.77%。
1.3 我国服务业FDI流向行业分布不均
我国服务业FDI的另一个问题是行业分布不均,大多分布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这对于我国服务业的均衡发展是不利的。从已有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见表1),房地产业和传统服务业集中了超过60%的外商直接投资。而金融业,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服务行业一直状况不佳。
2 服务业FDI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从全球经济福利来看,服务业FDI会推动跨国服务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对于东道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服务业FDI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
2.1 积极影响
2.1.1 服务业FDI为我国提供了更多资本
服务业FDI为我国提供了更多资本,为我国资本流量带来净增量,有利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2006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70.4亿美元,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项目个数16736个,占全部外商投资项目的44.20%;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10亿美元,占全部的41.55%。
2.1.2 服务业FDI为我国带来了先进技术、知识与技能
服务业FDI为我国带来了先进技术、知识与技能,包括设备和工艺流程等硬技术以及管理、营销等软技术。但是,服务业中包含的技术组合不同于制造业,FDI并非是服务业获得硬技术的主要途径,而软技术却是转让知识和技术的主要形式。例如,在银行、保险和饭店等行业,投资方会对其子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技能与知识培训;管理咨询公司通过培训逐步提高当地企业的专业服务能力等。
2.1.3 有利于提升我国服务业间接出口的竞争力
与制造业相比,跨国公司服务业投资对我国服务业直接出口的拉动还十分有限,但是它对我国服务业间接出口的竞争力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跨国公司FDI形成的国际饭店连锁经营可以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为其赢得更加广泛和更大规模的国际客流。此外,内含先进理念和管理的服务业FDI也有助于改善生产供给的结构、规模、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1.4 服务业FDI为我国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虽然每单位美元投资所产生的工作机会仍低于制造业,但是服务业种类广泛,服务业FDI促进了我国就业容纳能力的扩大,因此,服务业FDI正进一步显示出它在提高我国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外资服务部门还为我国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好培训和更高薪金的机会,改善我国综合投资环境等,推动制造业的外资利用,从而对制造业领域的就业扩大起到了间接的促进作用。
2.2 消极影响
2.2.1 可能对国际收支造成负面影响
大部分服务业FDI旨在开拓市场,寻求非交易性活动,并有可能对外支付的形式进行利润汇出,所以,不仅可能对增加外汇收入无任何作用,反而可能对我国的国际收支造成负面影响。
2.2.2 我国相关服务行业受到很大冲击
在我国原有的保护下,诸如银行业、电信业、旅游业等行业,其国内市场是非完全竞争的,甚至是垄断的,因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提高竞争优势的能力是有限的。随着外资进入这些行业,我国企业在资金、经验、技能和创新等方面都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2.2.3 激烈争夺人力资源
外资服务机构将会与我国企业更加激烈地争夺人力资源。外企提供相对优越的工作条件、丰厚的薪酬以及大量的培训机会,这些可能导致我国大批优秀人才流向外企,导致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困难。
2.2.4 可能带来风险
如果我国政府对于服务业FDI管理控制不善,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有可能在体制方面带来严重的经济动荡;如果在公共服务领域缺乏有效控制,有可能导致私人垄断;此外,因为各国在社会文化背景上差异极大,外资在这些领域的运作容易造成冲突。
3 应对策略
针对服务业FDI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提升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以体制创新为目标,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以趋利避害为目标,降低服务业FDI的不利影响。
3.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
政府对构建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对科技进步的孵化上,还应体现在对企业创造力的激励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当地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我国也应加大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完善财政、信贷等优惠措施,努力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另外,随着我国相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目前我国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计算机数据服务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势单力薄,很难与外资抗衡。为此,我国应加快建立服务贸易产业救济和保护机制,同时要深入研究并合理运用WTO的“保障措施协议”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以保护我国的弱势服务业。
3.2 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
我国应严格执行入世承诺,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已经根据承诺,在包括商务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分销服务、金融服务、旅游服务、交通服务等在内的众多服务部门履行了WTO义务。根据实际情况,在保险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甚至提前履行了有关加入WTO的承诺。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一些重要的服务部门尚无立法或立法不完备。如教育、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卫星发射等领域。同时,现行立法与国际规范也存在差距。因此我国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此类法律法规。此外,我国服务行业国有垄断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严格和透明度低,因此,逐步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的很有必要。这就要放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根据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垄断服务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
3.3 正确引导服务业FDI的产业流向、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
中国服务业FDI并不一定是越多越好,过多的FDI集中于房地产等传统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于非传统服务业的服务外包的发展,从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制定正确的产业引导政策,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宏观调控。其次,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投资鼓励措施,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对于符合我国引进外资重点、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项目,如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配套产业,我们应当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并制定政策措施保证其落实有利于增强这些产业对FDI的吸引力,同时也将促进这些行业服务外包的发展。
3.4 大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发展和吸引FDI归根到底依赖于高素质人力资源。另外,很多研究者指出,技术的外溢和扩散受到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的约束。只有当地企业具备这种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外溢才变为现实。因此,必须加强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和创新服务业跨国公司的技术,才能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专业培训,对高校的服务相关专业按照国际服务业发展趋势进行细分和调整,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海外专业人才来华就业。因此,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和引进机制,来培养我国熟悉国际惯例和资本运作方式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化学;选课走班;分层-分类;高三二轮复习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9C0015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学校必须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凸显办学特色以及多层次、可选择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课程模块和课程群,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他们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规划,为实现其“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保障[1]。
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全面启动了体现多样化、选择性、个性化为特色的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将选修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提高至总学分的三分之一作为其核心,鼓励学生在校内选课走班[2]。在此背景下,“选课制”、“学分制”、“走班制”逐渐步入高中教学一线,不少学校开始了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初期尝试。我校作为课程改革的样本学校,在2012年也加入了必修课程“选课走班”的探索行列,通过对国家必修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及大学先修课程等多元课程的整合,创建了“模块化、多样化、层次化、弹性化”的选修课程体系,不仅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实施走班选课,还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复习策略,用于高考化学的总复习,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秉赋、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
高中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本研究在权衡分层走班、模块走班、复合走班等多种走班方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浙江省高中化学课改的实际,在201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采用“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教学形式,探索提高三二轮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二轮复习简介
一轮复习完成了对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梳理及整合,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但掌握的知识还较为零散,缺乏思维的敏锐性和综合性[4],无法灵活调用知识储备,快速高效地解决化学问题。常规的二轮复习中,教师一般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分析统计历年的理科综合考试化学部分试题,设置复习专题,进行巩固和强化,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知识需求差异不同,相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化学薄弱点也不尽一致。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改变传统二轮复习中“统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化学学习水平和同一水平学生的不同学习内容需求,分层分类,设计相应的高考化学复习课程群,并让他们以“选课走班”的形式“流动”到上课的班级,各取所需,按需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二轮复习是针对一轮复习后学生暴露出的化学薄弱环节进行的针对性“弥补”教学,基本包含前期诊断、专题设计、选课走班、总结评价等几个环节,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的需求分析
摸清学生的起点与需求是“分层-分类”的基础,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本研究在高三第一学期末(2015年2月),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浙江省高考理综考试说明及历年试题分析,设计了《高三化学二轮选课走班学生意愿调查》,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我校高三7个理科平行班展开调查,让学生自我评价解决不同化学知识板块试题的能力及二轮化学复习的知识需求。调查共发放问卷273份,回收258份,回收率为94.51%;在收回的问卷中,除少量学生忘记填写个别选项外,其余学生都对所有的项目进行了回答,具体结果见表1、表2。
表1显示,学生在解决不同的化学试题时,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差异,对化学与STS、实验基础、元素周期律、有机化学等知识把握较大,而对电化学综合、化学反应原理、离子检验综合题、元素化合物综合题及综合实验题等内容没有把握。可见,从知识类型看,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等基础内容掌握较好,而对电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等原理性知识把握不大。从知识的复杂性看,同类知识中,学生解决基础型试题比综合型试题的把握要小,与常规的化学教学实际相符合。
表2是对“二轮复习最希望补强的化学知识模块”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统计,学生最想补充的模块是有机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综合的知识,分别占了60.47%和55.04%,然后是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占37.60%;对于选择题,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难度不大,因此,选择的比例不高,只有27.52%;而对于综合实验,学校在4月上旬会统一安排二轮复习,因此,学生没有选择。
(注:学生选修意向为不定项选择,表中括号外的数字是选择人数,括号内为人数百分比。)
为进一步探查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复习需求,根据前几次高考模拟考试的情况,将化学平均成绩低于50分(理综考试中化学部分满分为100分)的学生作为学困生,处于50~80分的为中等生,高于80分的为学优生,结果发现,学困生最想补充的是有机化学、选择题及元素化合物综合等较为基础的知识,中等生希望学习的是有机化学和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而学优生则更倾向于补充化学反应原理的专题,体现了不同的学习需求,也为“分层-分类”选课专题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3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选修模块设计
高中化学课程应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经过学生意向调查,结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2015年浙江省化学高考的考试说明,本研究初步确定了“化学基础提升”、“元素化合物拓展”、“反应原理集粹”、“综合实验演练”4个专题,作为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4个模块涉及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类型各不相同,针对的水平层次也各有差异,具体分布如图2。
“化学基础提升”模块以学生“分层”思想为指导,注重基础,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本模块旨在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学习化学用语的使用,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内容包括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用语和电化学基础应用。这一模块是针对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开设的。
“元素化合物拓展”模块探讨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元素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新物质、新材料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元素化合物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是化学学科微粒观、元素观的主要载体。元素化合物的综合题是近几年浙江理综试题化学部分的亮点和创新,也是元素化合物综合能力考查的大题。模块内容包括元素推断综合专题、元素化合物创新试题研究、定量分析元素化合物专题和元素综合题拓展,适合大部分有一定化学基础的学习者。
“反应原理集粹”模块主要依据“分层”基础上“分类”的指导思想。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本模块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等,建议化学学习优秀的学生选择。
“综合实验演练”模块主要以“分层”基础上的“分类”为指导思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的知识和规律是对科学实验的归纳和整理。本模块以综合实验为基础,介绍基本实验和基本操作、制备实验、定量实验及创新实验等相关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建议化学学习优秀者选择。
4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的实施
在前期复习需求分析和专题设计的基础上,本研究在2015年3月初安排了高三学生的模拟选课,并结合其化学学习现状和学生发展潜力,辅助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诊断,对个人选课情况进行了微调,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最终开设了“化学基础提升”、“元素化合物拓展”、“反应原理集粹”、“综合实验演练”等4个模块15个选修教学班。
选课走班教学在3月到4月间正式进行,共4周,每个专题模块均分为4个学程,每周完成1个学程,具体见表3。4周时间里,周一、周二、周四、周五4个下午安排学生选课走班,每次2课时(40min/课时)。
“分层-分类”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各个行政班,具有流动性、短期性和松散性等特征,因此,在课堂管理上需要不同的观念和方式,由开课教师、行政班班主任、年级中心(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班班长和小组长共同参与,保证复习选修的正常进行。走班教学班的开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肩负教学和管理的双重任务。同时,和行政班类似,各教学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班长和小组长若干名,协助开展班级管理。学生走班选修课上座位固定,配发考勤校园卡,并由年级中心(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巡查和考勤、学生异常情况登记反馈等整体管理工作。
5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的反思
“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复习遵循综合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原则,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与之对应”的复习专题,让学生选课走班,按需“求”教,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有照顾群体因材施教的“分”的做法[5]。
二轮复习是学生成绩飞跃或分化的关键期,是学生心理上和行动上对知识和能力的渴求、对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和学习成绩的敏感期。“分层-分类”选课走班将层次相同、需求相近的学生集中在同一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维护其学习自信心,使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节奏更协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和谐,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选课走班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也对教研组提出了新的挑战[6]。“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有利于助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智慧,有利于凝华学科教研组团队力量。在精研课标、精选素材、精编学程资料等创作过程中,每位教师能结合自身的专长,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变成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提高了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在复习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高考研究信息,积极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强化教师自身终身学习的意识,更好地体现了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分层-分类”选课走班教学也加强了化学教研组内各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增进了化学教师和行政班班主任、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有效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分层-分类”二轮复习选课走班是我们基于本校学生的一轮复习现状、优化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而提出的有效的行动研究,是对传统高考复习改革的一个短期尝试。尽管当前“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差异教学”逐渐盛行于我国很多中小学[7],但将选课走班作为一种新型的复习策略,尚处于摸索阶段,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诸如,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管理,如何构建科学的走班理论框架,如何设计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等,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寻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何通海.“选课走班”:最大可能地适合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4,5(6):1~2.
[2]黄晓,李春密,黄端文.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绩、问题与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2):60~66,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芦岳锋,魏巍.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的习题选编原则[J].化学教学,2012,(1):66~68.
[5]陈华忠.分层分类教学: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J].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3,(3):39~41.
篇10
关键词: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现状
(一)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概况。传统的自然垄断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主要是指具有显著规模经济的产业,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时某种产品或服务全部由一家垄断企业来提供,社会成本最小,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现代自然垄断理论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引入了范围经济这一概念,认为面对多用户的多种需求,由一家垄断企业来提品或服务时的成本要比单独生产时低。
我国的自然垄断行业带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转轨过程中形成的。改革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所有的行业,从市场准入、原材料供给到产量和价格的决定都由政府直接规定。经过20多年的改革,政府取消或放松了对一些产业的管制,一些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垄断企业既是“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传统框架有了较大改变,竞争的局面逐渐形成,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垄断主要集中于少数网络产业,就是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传输、分销和用户消费等环节具有很强的垂直关系,生产厂商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将产品或服务传递给用户,用户也必须借助于传输网络才能使用厂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具体包括铁路、电力、电信、供水、供气等产业。在体制上,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将网络产业视为公益性事业。与长期以来的中央计划体制相适应,网络产业采取的是国有企业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和低价格、高财政补贴的机制,价格基本不受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动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网络产业这一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实行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通过机构改革,撤销了许多行业主管机构,将调控的职能交给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自然垄断行业逐步与政府脱钩,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企不分的传统框架有了较大改变,主要体现在电信、电力产业,改革滞后的铁路运输业也在积极探索“政企分离”、“网运分离”的途径。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主要特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和特点,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大量沉没成本、普遍服务性,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和不完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拥有诸多自身特点。
1、自然垄断行业大都是基础产业。这些基础产业均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行业,如冶金、汽车、公共交通、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些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关系到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战略性意义。
2、自然垄断与行政垄断交织。行政垄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凭借行政权力扶持或培植一定范围的经营者,使之限制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的状态和行为。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垄断行业不是通过政府管制人为地阻止其他厂商进入市场而形成的。西方国家的自然垄断是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经营性垄断,即成本条件导致市场不完全性,从而产生不完全竞争。我国是行政体制与行政权力形成的垄断,是由政府某一部门单独经营而形成的。政府统一制定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规划,出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成后由政府拥有的国有企业负责经营,是一种高度政企合一的政府垄断管理体制。
3、自然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滞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竞争性领域,而自然垄断部门的国企改革却比较缓慢。首先,国有企业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电信、电力、民航产业政企关系的变革相比,铁路运输产业和自来水、供气等城市公用事业政企分离的步伐相对迟缓;其次,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体制改革滞后。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现状看,还没有解决好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改革问题,监管缺位和政府职能越位同时存在;最后,自然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没有设立董事会、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的层级以及国有企业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大力深化自然垄断部门国企改革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二、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垄断行业的存在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自然垄断作为垄断的一种形式,存在着低效率和福利损失。相对于效率最高的完全竞争厂商而言,当厂商利润最大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而对于自然垄断厂商而言,当厂商利润最大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是小于市场价格。因此,在自然垄断条件下,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利益超过了厂商的边际成本,也就是说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垄断厂商利润最大产出量过低,不是与社会利益一致的最优产出量,这种不一致性带来了低效率。由于自然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可以实行各种各样的垄断价格,如价格歧视、搭配售卖等,并在满足政府强制性标准条件下尽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在自然垄断的市场结构中,消费者没有选择其他卖主的权力,因而不得不购买垄断企业提供的高价低质的产品或服务,由此遭受了福利损失。消费者福利的减少,其中一部分转移给了生产者,这部分相当于财富的重新分配;另一部分则是无谓的损失,即完全由于垄断厂商限制产量和抬高价格所造成的社会性损失。
(二)政府型自然垄断的角色冲突和影响。由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形成的基础设施是公共资产的一部分,政府对其拥有的企业在监督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角色冲突。政府扮演着三重角色:一是作为一般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二是作为市场管制者的角色;三是作为企业所有者或生产者的角色。一方面政府要负责看管、监护、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要保证公共资产一定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政府要代表公众的利益。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政府又要求企业承担政府的普遍服务职能,实现社会目标。政府在对企业的管理上处于两难处境,需要在企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进行平衡。如果政府过度偏重于公众利益目标,往往采取低价政策,则造成企业的收入不能弥补其经营成本,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收入,长期的政府财政补贴结果是政府财政的不可维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水平的要求;如果政府偏重于企业利益,则往往会造成基础服务价格的上涨,基础设施服务价格上涨会带动整体物价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从管制角度来看,由于政企不分,政府管制难以中立。作为管制者的政府部门不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中立地行使管制职能,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市场参与者,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用其掌握的行政权力维护本部门、本行业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歧视新的市场进入者。
(三)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管制成效不显著。首先,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自来水、天然气价格的提价幅度都很大,大大高于同期零售商品的价格上涨幅度。1985年中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为108.8,2004年为102.8,与之相比,1985年~2005年我国售电价格从每千瓦时0.08元上涨到0.50元左右,上涨525%;其次,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大都是基础产业,其产品和服务往往是其他行业的投入。由于自然垄断行业的供给不足和行业价格的连续上涨,都影响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因为缺电、电价过高减少了对家用电器的购买,在城市家电需求增长趋缓的情况下,不利于扩大家电行业农村市场的拓展;最后,即使实行价格管制将某些产品定价较低,也会存在非价格垄断问题,即产品供给量较少且服务态度较差,优先服务于本行业内部成员,让消费者付出排队等待等非货币代价。
(四)自然垄断与行政权力结合导致寻租问题深化。租金一词在经济早期阶段中,指的是某些资源(如土地资源)由于产权垄断或经营而产生的超额收入。在我国自然垄断行业中,由于自然垄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而且民间资本难以进入自然垄断行业,使得寻租复杂化,寻租并不是为了获得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准入,而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垄断地位。花费于寻租活动的经济资源并不能增加任何社会财富,就社会来说,这种用于寻租活动的经济资源完全是一种浪费,损失了本来可以获得的社会财富,扭曲了资源配置。而且,获得政府特许的垄断企业往往没有强烈的激情去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率。不仅如此,寻租活动还会引发新的寻租活动,造成寻租竞争,从而使更多的资源投入于寻租活动中。
三、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社会经济影响主要成因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路径依赖。改革开放以前,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管理体制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直接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自然垄断行业生产资料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生产主体名义上是企业,实质上是政府,不实行自负盈亏,亏损一律由国家财政补贴;市场结构实行独家垄断,一体化经营;在政企关系上是政企合一或政企不分,企业没有独立的经营权。以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体制为例,与政府直接经营的经营管理体制相适应,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理体制实行的是计划型价格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在价格形成方式上,实行单一的政府定价方式,自然垄断行业没有定价权;第二,在价格管理权限上,定价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价格都由中央统管;第三,在价格制定过程中,排斥供求关系的作用,而且价格一旦制定几十年不变。这种高度集中过于僵化的价格管理模式,混淆了政府和企业的职能,降低了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得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不反映成本,不反映供求,对经济生活产生逆调节作用。
(二)自然垄断与政府职能结合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政府信息不充分导致效率损失。政府垄断经营管理模式优势的发挥,依赖于政府掌握完备的信息,包括掌握现有资源的所有情况,每一种产品所有可能的生产技术,每一个消费者的偏好等,并且政府对这些信息的掌握必须是动态的,及时反映每一个因素的变化。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源、产品数量繁杂,技术复杂多变,消费者的偏好差异等原因,政府在信息搜集方面存在着巨大成本,政府几乎不可能掌握完备的信息,从而信息不充分使得政府集中计划式的垄断生产失去了效率基础。
2、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价格管制失灵。经过20年左右的价格改革,尽管在绝大多数竞争性产业中,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已基本完成,但我国对垄断性产业的价格管制没有建立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使其价格时常偏离市场经济原则。我国政府对管制价格的审定,基本上是以被管制企业上报的成本和其主管部门提出的调价方案为依据,在具体审核时,成本只以企业上报的调价前或执行期成本为准,由于实施管制的有关政府部门职能的单一化和职能割裂,在制定和调整自然垄断行业价格时往往形成与被管制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局面。企业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通过虚置成本骗取垄断价格,抬高自己的经营成本以获得有利的政府定价。
(三)自然垄断行业范围的界定模糊化。从具体产业来看,电力、电信、铁路、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产业都属于自然垄断行业,但这并不是说上述行业中的所有业务都是自然垄断性质的。要使管制取得预期效果,要考虑行业特征,只有真正的自然垄断业务才可考虑实施管制。若对非自然垄断业务实施管制则会抑制有效竞争,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一般来说,自然垄断性业务是指那些只能通过固定管网运输实现的业务,其他业务则属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表1)
四、完善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治理主要思路
(一)政府治理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高效率的政府管制机构和独立于管制机构的运营企业,实现政企分离是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关键。
首先,要把原来政企合一的政府部门改造成为纯粹的政府职能机构,与运营企业在产权和经济利益上彻底脱离关系,只履行作为政府管制机构应该履行的职能。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体制要求的政企分离不仅仅是把运营企业从政府管制职能中剥离出去,而且要求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分解,主要是政府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管制者的政策制定、调控和作为这些行业中国有企业所有者代表拥有的所有权这三个职能的分解和由相互独立的机构行使这些权能。目前,我国政府管制体制对政策制定和调控两个职能几乎不加区分,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制定规章,后者则是确保自然垄断行业所有运营企业遵守这些规章。从权力制衡的角度看,不宜于把性质各异的职能集中于一个机构。
其次,要把现有的运营者改造成为独立于管制机构并按商业化原则运营的现代企业。这要割断管制机构与运营企业之间的产权和行政附属关系。在产权制度上,着力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允许和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从事生产和经营。值得注意的是,在政企分离初期,从原有自然垄断行业管制机构中分离出来的企业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资本实力都处于主导地位,这些企业会千方百计地维护原有的垄断地位,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因此,打破主导企业在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垄断地位,培植和扶持主导企业的竞争对手,形成自然垄断行业生产和供给的竞争性结构,是政府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
(二)科学区分自然垄断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某些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然垄断性质部分消失,致使沿用以往的自然垄断界定标准显然不合时宜且有悖公平,因而应对自然垄断行业重新加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区分自然垄断性业务和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对于非自然垄断性业务,正如前文所述,政府应放松管制,逐步放松对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的限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新企业的进入,以便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同时,政府仍然要控制进入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的企业数量,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达到最小经济规模,以避免低水平的过度竞争现象的出现。而对于自然垄断性业务,由于这些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管网等固定资产,其中相当部分是固定成本,如果多家企业进行重复投资,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会使企业管网系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应由国有企业经营,政府管制的基本政策是严格控制新企业进入这些业务领域。
(三)探索激励性规制的实现方式。在传统自然垄断领域剥离出非自然垄断性业务后,自然垄断业务仍然要由国有经济控制,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继续强化管制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但以往的管制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管制方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由于现行的管制方式不能有效解决企业内部无效率的产生、管制关联费用的增加、管制滞后使企业损失产生、管制部门的自由裁决权和寻租成本的增加,植草益认为除了给予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激励之外没有其他对策,称之为“激励性管制”。他把管制问题看作是一个委托-问题,着重研究如何在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进行激励框架的设计,其实质是给予企业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诱导企业逐步接近社会福利最大化。由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行业特点和社会地位决定其实行垄断经营,在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激励性管制结合我国国情是可以借鉴的。方法包括:第一,特许投标制度。即把所给予的事业特许权限制在一定期间内,在特许期结束后再由竞争投标制给予特定企业特许权;第二,区域间竞争。将受管制的全国垄断企业分为几个地区性企业,使特定地区的企业在其他地区企业成就的刺激下提高自己内部效率的一种方式;第三,社会契约制度。这是管制部门与被管制者在修订收费时就设备运转率、热效率、燃料费、建设费等签订合同,如果能实现比合同规定的成绩好则给予企业报酬,否则,给予处罚的办法;第四,价格上限管制。在管制部门和被管制企业之间以类似于上述社会契约制度的形式签订价格改动合同,规定价格上限,使价格原则上只能在这个上限以下自由变动。这四种方法各有利弊,其中社会契约制度作为良策而被各国广泛利用。我国可通过完善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明确责权利关系,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内部效率。
(四)提高自然垄断的社会治理效果。管制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而目前采取的各种管制主要是经济管制,在重视经济管制的同时,更应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社会管制。首先,要求在这些行业实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强制其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人事状况、发展规划等,并将诸类信息备置于制定地点以供公众查询。如果采取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和信息披露使企业成本透明化,政府对企业的价格管制就会化被动为主动,更好地控制企业成本,从而控制垄断价格;其次,广泛建立各种社团尤其是消费者组织,以使各种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监督该行业。同时,组织专家对产品价格进行审议,这样可减少物价部门定价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使自然垄断行业产品的定价更加科学化、公正化、客观化;再次,应当建立有利于用户和消费者的诉讼机制,倡导团体诉讼,鼓励公益诉讼,并在相关法律中确立惩罚性损害赔偿金。此外,对于自然垄断行业及其经营者违反诸如《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或强制交易行为的,应依相关法律处理;同时,完善有关企业组织、人事、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形成对自然垄断行业多方面、全方位的管制。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于良春等.自然垄断与政府规制―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高层建筑的特点
-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