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过度包装;欺诈;责任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之风愈演愈烈,过度包装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零散的标准和原则性的法律法规,难以对当前豪华包装等商品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有效规范。如今,商品过度包装充斥着市场,不仅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为重要的是浪费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这种现象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相悖。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概述及根源
(一)商品过度包装的界定
按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的规定,所谓的“过度包装”是指超出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介绍或说明商品功能要求的,即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按照国际一般规定,包装成本超过产品出厂价格的15%就属于“过度包装”。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包装层次过多、容积与体积过大、耗材份量过重、选材档次过高、装饰奢华、包装成本奇高、价值比例失调、附加成分繁复等等。
(二)商品过度包装的根源
1.消费者的“面子文化”
过度包装在我国有其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国人比较注重形式上的礼尚往来,由于“面子消费”、“身份消费”、“象征消费”,使商品超越了自身“物的属性”,成为一种买得起的身份象征,所以礼品市场成为了过度包装的重灾区。
2.商品的技术含量较低
过度包装泛滥的行业,大多是产品技术、科技含量比较低的行业,如食品、保健品、茶叶、酒类、化妆品等。它们大多属于传统行业,行业的利润空间不大,而一些企业为了急于摆脱低价位,只能在外部包装上做文章。
3.不需要承担环境成本
过度包装加大了全社会的成本,但涉及包装的企业却不承担这一成本;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对全社会有好处,但却可能影响单个企业产品的销售。所以,只有所有企业都承担这种成本,单一的企业才不会在市场竞争中失败。
二、商品过度包装构成欺诈
(一)需要承担欺诈责任的理由
(1)商品过度包装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在多个方面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宋晓华认为,商品的过度包装加大了商品成本,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助长了商业欺诈之风。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愈演愈烈的过度商品包装列入商业欺诈行为进行约束。(2)有部分生产商、销售商在利益的驱动下,商品过度包装现象泛滥。而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产品包装做出的规定如《清洁生产法》第20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7条的规定等都比较笼统。为此,应对由于包装过度,导致消费者对其商品品质、数量等存在重大误解的,应当认定为欺诈。
(二)商品过度包装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1.经营者的欺诈故意
(1)经营者对商品过度包装的情况是否知悉。商品经营者可以分为生产者和销售者。生产者是商品的制造者,对商品的各方面情况最为熟悉;而销售者作为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间人,负有了解商品真实情况的义务,也可推定销售者知悉商品过度包装的情况。(2)经营者对商品存在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的情况是否知悉。商品存在过度包装,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对商品真实情况的误解。因此,可以认为,经营者对商品过度包装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真实情况产生误解这一情况是知悉,并有意识地加以利用的。
2.经营者实施了欺诈行为
(1)通常情况下,生产者负责商品的生产,同时负责对商品进行包装,或对商品采取何种包装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多数消费者习惯性地通过包装的整体外观,而非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作出判断,生产者可利用过度包装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因此,过度包装商品实质上是一种欺诈行为。(2)由于销售者所处地位决定了其对消费者负有告知商品真实情况的义务,如果销售者没有履行这一告知义务,就是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了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在商品买卖过程中,销售者尽管可能已明确告知消费者商品的真实情况,但由于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仍应成立欺诈行为。
3.消费者因受欺诈实施了消费行为
消法的基本目的是保护整体消费者的利益,进而维护健康的市场竞争秩序,它是立足社会整体利益本位,而非个体利益本位。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保护案件可以被看作是个别经营者与全体消费者之间的案件。对于消费者是否受到欺诈,不应当依据个别消费者的主观状态作出判断。因此,即使部分消费者对商品的包装与其真实内容不符的情况是知悉的,但只要商品的包装不符合法律关于包装标准的规定属于过度包装,就可以认为经营者的行为具有欺诈性,而消费者因此作出的消费行为就是在受欺诈的情况下实施的。
4.消费者受有损失
商品的过度包装对消费者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商品过度包装而增加的成本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额外的负担。这种损害并不因消费者对商品过度包装是否有认识或者采取的不同态度而有所不同。即使在消费者有意识地去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的情况下,这种损失仍是客观存在的。
(三)商品过度包装应承担的欺诈责任
我国消费者协会就明确指出: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价格的30%,就可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因此,对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应该由生产者承担欺诈责任:(1)经营者知悉商品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明知商品过度包装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并且有意利用消费者的这一误解,经营者这样的主观状态应认定为故意欺诈。(2)经营者以营销为目的,利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故意将商品过度包装,已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商品的实际价值却远不如外包装,经营者的这种行为构成欺诈。
三、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过度包装符合消费欺诈的构成要件,应该认定为欺诈。如此一来,可以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遏制经营者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吕庆华.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其防治[J].当代财经,2006年第2期
篇2
[关键词] 过度包装 绿色消费 社会阶层
一、过度包装的界定
从定性的角度来说,过度包装指商品的包装超出了包装本应具有的保护商品、方便运输、美化商品的基本功能,超出了正常的必要程度的包装。从定量的角度来说,主要从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率等方面做出限定。
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就明确做出了定量的规定: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饮料酒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5%、糕点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50%、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60%;饮料酒、糕点、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包装层数均不得超过3层。
除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过度包装在其他行业也比比皆,比如精装版图书,房地产的宣传单及包装袋。
二、过度包装的危害
1.增加消费者成本。首先,过度包装必然带来销售价格的上升,而这一价格的上升必然是由最终消费者来承担。其次,除购买商品支付的金钱外,购买过程变得复杂从而精神和体力成本也增加。再次,消费完后包装物大多是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增加了消费者消费完内容物后处理包装的成本。
2.浪费资源。包装工业的原材料如纸张、橡胶、玻璃、钢铁、塑料等,使用原生材料,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这些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以备受关注的月饼包装为例,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平均每生产1000万盒月饼,就要耗费400-600棵胸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做包装盒。我国每年花在月饼包装上的费用高达25亿元。月饼仅仅是一个节日的用品,日常消费用的烟、酒、茶等商品包装用材就更多了。
3.污染环境。消费者抛弃大量包装废弃物,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中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在重量上已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而在体积上更达到1/2之多,且排放量以每年10%的惊人速度递增。以哈尔滨市为例,2005年1年,哈尔滨市仅废纸就产生约10万吨,其中可回收并重复利用的废纸制品约8万吨。在剩余近两万吨不可回收的垃圾中,绝大多数都是过度包装商品所产生的包装垃圾。另外,为了制造和运输这些包装而排放出的温室气体还使气候变暖步伐加快。
4.诱发社会奢侈风气。我国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都会礼尚往来,而在礼品的选择上,出于面子,为了好看,或者出于互相攀比的心理,人们往往会购买些过度包装华而不实的商品。更在甚者,有人借过节为名行行贿之实。
三、产生过度包装现象的原因
1.消费者中存在的爱慕虚荣、相互攀比等不良消费观念。这是产生过度包装、搭配包装的根源。因为市场上有这样的需求,企业才会有相应的供给。
2.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产品出现同质化、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有些企业会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当市场上对于过度包装的商品有需求时,他们会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去满足这些需求,为了追求企业利润而置社会利润于不顾。
3.约束机制的缺失。虽然一些民间组织、行业协会都提出要抵制过度包装,国家也一直试图对过度包装从法律的角度作出限制,而且《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也已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这一标准的限制范围相对有限,只涉及到食品和化妆品这两类过度包装现象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行业。
五、从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入手,倡导绿色消费
陆学艺教授等根据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将当前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笔者认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这四个阶层的因其占有资源相对丰富,相应的其社会影响力也较大,应首先在这些社会阶层中培养绿色消费的观念。具体原因如下,首先,这些阶层收入高,对过度包装商品有购买力;其次,这些阶层出于礼尚往来,或出于疏通社会关系,扩大社交面,他们有购买过度包装商品的欲望;再次,以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为例,他们也往往是过度包装商品的真实消费者,他们对于这种过度包装商品的华而不实、对于过度包装带来的危害是有切身体会的。所以,从这些有社会影响力的阶层出发,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另外,上述四个阶层的人群普遍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能够更容易接受绿色消费的观念。在这些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带动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节约、抵制过度包装的合力。消除对过度包装商品的需求才是抵制过度包装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包装浪费是可耻行为,来源:新华网
篇3
重点监管和推动促进相结合
商品过度包装在当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消费者和企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不尽一致之处,不同类别的商品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的消费观念不一样,国家的管理要求也不一样,这都需要一个逐步统一的过程。例如,有的商品的使用功能更容易受到重视,消费者群体对于不实用的外包装并不“感冒”。针对这类商品的包装,国家也已经出台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地方立法就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相比之下,有的商品的综合体验性更突出,不少购买者甚至认为只有华丽的包装才足以彰显产品的档次和自身的消费能力。针对这类商品,国家也正在跟踪调研,抓紧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地方立法暂时还难以给予严格的禁止。
因此,本次地方立法确立了重点监管和推动促进相结合的理念。首先,对于国家已经颁布了强制性标准的商品,本市给予重点监管,法规要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采取监督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机构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做到及时发现过度包装商品、坚决制止过度包装行为。其次,在此基础上,法规要求有关部门积极作好政策研究工作,通过协调、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企业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减少在商品包装问题上的资源浪费。同时,法规要求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商品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采购符合本市指导性规范的商品,不得采购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商品。
企业为主、行业自律、社会参与、政府管理
企业是实施商品包装行为的主体,也是做好依法依规包装的第一责任人,行业协会是组织行业自律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通过日常消费行为对企业的包装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政府则对企业的依法经营行为起重要的指导、规范作用。在推动商品包装物减量方面,企业、社会和政府三方所扮演的角色既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本次地方立法确立了企业自我约束、社会共同监督、政府管理引导的基本理念。首先,关于企业的责任,法规强调企业要对其经营行为负责,生产者不得违反国家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进行商品包装,销售者则不得销售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商品。其次,关于行业自律,法规要求行业协会督促企业执行好相关标准,并可以制定和组织实施严格的行业自律规范。第三,关于社会监督,法规鼓励公众发现和举报违法包装的商品,并要求公共媒体不得为违法包装的商品进行广告宣传。最后,关于政府指导,法规明确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执法体制,要求质监部门制定商品包装的指导性规范。
禁止过度包装和推动包装物减量并重
篇4
在所有普洱茶包装中,月饼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即在一个方形纸盒中,放置几饼普洱茶,内里讲究一点的用上柔软细滑的丝绸,有的则选用尼龙布。为方便携带,通常配一个手提袋。此类包装,各茶厂几乎是你有我有全都有,已经看不出此产品与彼产品之间的区别,毫无新意。月饼式包装太多,也导致茶品的辨识度差,消费者无所适从。同时,品牌的表现力变得微弱,公司的形象也难以凸显。普洱茶和普洱茶都长得差不多,如果包装上都采用月饼式,普洱茶就极容易被包装淹没。
色调单一沉闷,缺乏亲近愉悦之感,是月饼式包装突出的缺点。买茶时,消费者最先接收的是茶的外包装。如果在几秒钟之内不能吸引人,那么这个包装就是失败的。因为普洱茶本身的魅力,所以很多人去选购普洱茶,直接从产品本身上加以识别选购。而普洱茶的外形并没有太独之处,看上去都是黑褐色。因此长远看,普洱茶的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色调上看,目前普洱茶外包装大多选用深色调,配以表现普洱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图画,需要近看才能辨认清楚。走进一家普洱茶店,看到货架上全是褐色、黑色、深黄的普洱茶外包装,顾客能产生愉快的消费心理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普洱茶外包装还十分单一,颜色沉闷,这也导致了包装的同质化。这要求普洱茶的外包装者需要从消费者的视觉出发,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图文,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和购买的欲望。
同时,月饼式包装的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忧。一提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反应就是“瘦肉精”、“三聚氰胺”一类骇人的字眼。打开茶盒,如果看到劣质的布料、丝绸,如果盒内有异味,这样的茶能让人放心吗?不卫生的包装会影响茶的品质,洁净是包装的底限。有些生产厂家并未严格按要求采购包装材料,出现卫生指标超标、包装不规范等质量问题。普洱茶的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要求我们在设计外包装时,考虑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包装,比如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潮、避光、无异味、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以保证茶叶的品质安全。
和月饼式包装一样,过度包装也需要批判。所谓过度包装,就是包装远远大于内容,不环保,资源浪费,就是过度包装。像蜂王浆、营养液之类的保健品过度包装严重,已经凸显出中国某些产品在包装上的通病,也与社会风气关联。很遗憾,不少普洱茶的包装也染上了这个毛病。过度包装,气场大,看上去很美,很气派,很抢眼,让人喜欢,送人拿得出手。可是,它不过是金玉其外,商品本身又小又少,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买了一个毫无实际用处的空壳。过度包装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借助包装增加产品的价值。但是,当包装的价值所占的比重过大时,普洱茶俨然成了包装的附属品。《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明确规定,茶叶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25%,茶叶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应超过商品出厂价格的15%。
普洱茶包装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称王称霸式包装。我没见过宫廷普洱,但是到处都是“宫廷普洱”。我没见过“普洱王”,但上网一搜,“普洱王”立马出现。更有甚者,直接叫“宫廷普洱王”!普洱茶的确是好茶,但在包装上过度抬高普洱茶,未必是好事。像这类称王称霸式的普洱茶,真正的普洱茶爱好者会喜欢吗?稍有常识的消费者会购买吗?在包装上,“宫廷普洱”、“普洱王”都表现出一副富丽堂皇的样子,龙椅也抬出来了,黄袍也披上了,似乎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能进皇宫过活了。如此奢华的生活,还是您自个享受吧。
最不能接受的是粗糙的普洱茶包装。想一想,有多少普洱茶的内包装能让你耳目一新?太多的内包装都是棉纸加内飞的组合方式。再想一想,内包装上的名字又有多少让你有着特别记忆?无论是云南普洱茶,还是七子饼,名称都大同小异,连字体和字的排列方式都如此接近。有的商家为了节约包装成本,直接复印外包装。“白纸黑字”省了不少事,但这样简单低劣包装出来的茶饼实在不敢恭维。我们无意批判普洱茶包装的粗糙,可是如果现在还是一成不变地沿袭过去的包装而不加任何创造和设计,这个包装就是死的。普洱茶外包装同样缺乏精细的设计,对字体、字号、颜色搭配没有太多的讲究,只求印出商品名称和企业地址就万事大吉。不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需要一点耐心,对普洱茶的外包装有所考虑,要重视对企业形象标识的设计和表现。这就要求企业认识到,包装也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品的外延,也是企业文化和理念的表现形式。
不尊重普洱茶的包装,需要摒弃。与绿茶、红茶等茶类相比较,普洱茶并不讲究真空密封型包装,这是由普洱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它是有生命的茶。只有了解、尊重普洱茶,它才能更好地回报我们。普洱茶需要透气、通风,同时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在后期的存放中发酵陈化,品质和口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不少普洱茶的包装一味追求外表的华丽,而忽视了普洱茶本身,这类包装就是失败的。比如用铁盒、瓷罐完全将普洱茶闷在里面,这都是不可取的。
篇5
关键词:厦门;茶叶;包装;设计
厦门茶叶包装与上海月饼包装、深圳酒包装在我国的包装市场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厦门,饮茶成风,茶叶飘香。厦门是茶叶交易的集散地,每年的成交量多达上万吨,茶叶因其易受潮、受异味侵蚀,茶叶包装自古至今就不可或缺,只是过去由于生产条件、经济状况的原因茶叶的包装较为质朴。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包装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茶叶的外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运输茶叶,还可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还担当着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任。
一、茶叶包装市场的现状
1.过度包装
尽管我国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新标准规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和限量指标计算方法,但收效甚微,奢华包装比比皆是。现在市场上千块的茶叶比比皆是,更有上万块的茶叶,这些天价茶一般都是迎合送礼的需要,因此讲究高档、奢侈的包装。茶叶包装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包装盒尺寸加大、工艺繁复、材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名贵木料、高档绸缎、陶瓷、锡等都在使用之列。
2.好设计不受欢迎
上海的金汇通和西安天时两大企业是目前厦门茶包装市场出现的一股清新的设计之风。他们的设计中国风浓郁、版面简洁又不失内涵、色彩搭配素雅、材质多为环保再生纸张。但经销售人员介绍这种包装并不是很受欢迎,消费者大多还不能接受。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消费者审美层次有待提升
购买茶叶的消费者年龄一般在30岁以上,处于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富裕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年幼时生活还比较艰苦,因此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他们喜欢的包装是要彰显其身份价值的。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群,往往喜欢色彩上的红、金等所谓的富贵色,图案喜欢名山名水、茶园等。天福集团的茶叶包装就很能迎合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
我国的审美教育还不健全,不接触艺术的人一般只是上过一些美术课,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对象的描摹上,根本谈不上审美教育。这就是说,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没有与好设计产生共鸡的美学基础。
2.迎合送礼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近年来在我国刮起了一场奢华的送礼风,天价月饼、天价烟、天价酒、天价茶都粉墨登场。这些策划天价物品的人正是过度包装的始作俑者。
早两年的普洱茶被炒作到了两三万一斤,去年金骏眉、银骏眉更是过犹不及。这些名贵的茶叶当然需要豪华的包装,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奢侈包装。
3.设计者的原因
急功近利、浮躁是当今设计者的写照,更有甚者在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几个月,以为会操作几个软件就是设计师了,真是可笑之极。没有思想的设计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茶叶的历史悠久与传统文化具有相同韵味,但并不是几笔书法、篆刻、吉祥纹样的堆砌就是具有传统韵味的设计,了解茶叶、吉祥图案的内在意蕴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味的设计。设计是一个跨界的学科,如果是在做茶叶包装设计,那么就必须学习茶叶文化、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将其精神在设计中展现。
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设计员,还停留在抄袭别人作品的层面上。因为我国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抄袭的现象非常猖獗。这涉及设计师个人职业操守的问题,一味的抄袭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4.教育的原因
王受之老师曾谈到,“当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僵化,造成了艺术设计类型的教师资源枯竭、课程老化。目前设计教育体系的建造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才开设,而是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称之为“近亲繁殖”,师资水准会因近亲繁殖而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近亲繁殖”却一直延续着。再加上在大一统的“全国一盘棋”上,各个学院已鲜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远亲”也变得和“近亲”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高校小圈子里的人,和外部世界严重脱节。没有生气,缺少创新思维。高等设计学院成了养尊处优的场所。”
设计是一门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包豪斯提出的“工厂学徒制”其教学强调直接的实践经验,所做的产品既体现功能又能体现设计者的思想。现在大多学校只是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实习,平时学习中的实践机会较少,只有实际去做一些项目,才能得到真实的体验。笔者曾在包装企业调研期间,才学习到一个包装盒从设计要生产出来的全部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设计师必须对这些工序有所理解,才能在设计时游刃有余。如工艺的搭配、材质的选用等。
三、改变此种现象的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反过度包装的法律主要是从包装的层数和间隙来设定的,缺少对包装材质及包装物与包装盒的规格比例、重量的设定。对包装材质而言可强制其使用环保材料,或对售出的包装有回收的义务。对包装的规格、重量来说具体来进行设定,也可大大减少过度包装。
2.建立合理的回收机制
近年来,垃圾回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分类垃圾桶遍布大街小巷。但笔者发现这些分类垃圾桶并没有真正起到分类的作用,大家还是随意乱扔。针对过度包装的回收笔者认为让生产包装的厂家来回收,这样一来,制造厂家也会乐于用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来制作。
3.提高全民的审美层次
设计者服务于销售者,销售者又服务与消费者。只有从消费者的源头抓起,让消费者来选择环保的、有设计味道的包装,才能让过度包装没有容身之处,蹩脚的设计师无路可走。审美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举办一些全民设计大赛、开放美术馆等都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
4.设计教育与包装市场相结合
首先,应该有一部分教育者本身应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把市场晟前沿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其次学生要主动接触社会,平时参加一些设计招标等活动,对自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厦门茶叶包装设计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靠设计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与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层次也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全民素质刻不容缓,这对整个设计行业都是很大的挑战。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才会引领整个茶叶包装市场的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包装材料;再循环;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74-02
引言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此相伴随的是,我们在享受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繁荣同时,也付出了能源、环境的巨大代价。如果不尽快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今后有可能导致资源,尤其是能源难以为继、环境不堪重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严重后果。
在中国,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说了好多年了,非但没有改观,反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年,中国用于包装的塑料制品因其不可降解性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土壤和农作物。烧,污染空气;埋,二百年不烂。如果将北京每天扔掉的废塑料回收炼油,可得50万升无铅汽油和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约3万辆小轿车驾驶100公里,塑料制品回收再加工,可重新制成各种新的塑料制品,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中国每年包装废弃物有1 500多万吨,其中1/3是废弃塑料;而中国每年塑料的需要量大约是1 100万吨,年产塑料只有600多万吨,缺口500万吨需要进口,120吨废弃罐头盒就可以回收1吨的锡,这相当于开采冶炼400吨矿石,而且还不包括经营费用。
目前,对各种包装材料回收较好的是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回收率已达到83%,荷兰也为79%。中国目前的废弃包装回收利用率还不足10%。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容器包装的再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显得意义重大。
一、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首次正式出现于1994年德国颁布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法》,它遵循“避免―减少―再利用―限期处置利用”处理程序,要求提高废弃物处理能力,以利于保护环境与减少公害。20世纪90年代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引入中国,随着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概念的表述也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一般性角度上升到人与环境、资源、生态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体系的融合,强调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是稀缺的社会大众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
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它使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达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按照循环经济的循环范围来看,循环经济一般包括三种的循环:企业内部循环,也称小循环;生产领域的循环,也称中循环和社会整体循环,也称大循环。
循环经济的实施,跳出了以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困境,它的兴起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各个国家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摸索出来的切实有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在现实经济中处处可以体现,如,容器包装、家用电器、汽车、建筑与食品业等的再循环利用。本文以下就以容器包装的再循环为例,借鉴几个起步较早的发达国家的做法,对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一点浅见。
二、中国包装业发展及容器包装回收利用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产品因外观不佳而招致的压价损失每年达数亿美元。后来当商家发现包装里有“黄金”后,包装产业发展迅猛,在无规则限制下以15%的速度连年递增之后,包装业发展之迅速令人刮目相看。近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包装业已继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包装大国。
可是物极必反,有些商家挖空心思在包装上大做文章,造成了消费者购买上的困惑,甚至让人反感。包装的尽善尽美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包装消费者不能了解商品内在的质量,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便是最好的写照。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定,包装成本如果超过产品出厂价格的15%,则属于过度包装。
在中国,过度包装的典型市场为月饼包装。中国每年月饼市场的规模超过200亿元,包装开销占月饼生产总成本的1/3以上,每年用于月饼包装的费用已达25亿元,加上搭车销售的茶叶、酒、金银珠宝等其他商品,过度包装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最高可达80%。不仅仅月饼,补品、药品甚至是一些小商品都陷入到“过度包装”的怪圈,包装后的体积竟然膨大数倍乃至几十倍。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沈晓悦指出,由于中国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很低,目前包装废弃物已成为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现在中国每年包装产量约3 000多万吨,而中国包装产品的回收情况除纸箱、啤酒瓶和塑料周转较好之外,其他产品的回收率特别低,整个包装产品的回收率不到总产量的30%。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垃圾围城”问题,过度包装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中国每年包装废弃物生产量是工业和生活垃圾重量的3%~5%,但体积却占生活垃圾的30%以上。中国垃圾处置仍以卫生填埋为主,包装废弃物的增加无疑会占用更多的土地。
将包装更多地定位于普通消费群体,回归平民化、大众化、简约化,商品包装则可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包装最终还是要走上绿色包装的道路。所谓绿色包装就是“3R1D”(Reduce、Reuse、Recycle及Degradable),即包装要达到“减量化、重复使用、再生使用和可降解”,这是世界包装业的绿色原则。世界上有些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德国。
三、案例: 德国的包装回收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崇包装材料回收的国家,其管理态度非常明确:首先是“避免产生”,然后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理”。
1992年,与废物再循环相关的商家、工业组织和其他团体,共同出资建立了德国双轨制度,即著名的“绿点”回收系统方法。所谓“绿点”,就是在商品包装上印上统一的“绿点”标志。这一“绿点”表明此商品生产商已为该商品的回收付了费。由使用“绿点”标志的生产商付的费用,建立一套回收、分类和再利用系统,经营这一系统的公司是非赢利性质的。所有“绿点”标志的商品,居民使用完后,就将他们放到特制的黄塑料袋子中,经营“绿点”系统的公司有专人定时来各家各户收取。“绿点”系统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商品包装条例,产品责任原则首次在法律上被确定下来。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商品包装的生产和经营者有义务收回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
1996年6月,德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包装废弃物的处理法令》。它规定对不可避免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废弃物必须进行再利用或再循环,并强制性要求各企业承担回收责任,但也可委托回收公司代替完成。如果厂商对商品进行一定包装,就须缴纳“废品回收费”;而消费者若想扔掉包装,须交纳“垃圾清运费”。德国政府还规定,以膨大包装夸大内装物容量的行为属于欺骗行为,将予以处罚。比如,把纸盒包装里折叠的单瓦楞纸板衬垫安排得极松弛以使纸盒尺寸加大,让人产生错觉等行为,均属欺骗性包装。
2002年12月,德国最高法院颁布了最新法令:要求所有商店从2003年1月开始向顾客收取罐装和瓶装饮料的包装回收押金。用于啤酒饮料类的PET塑料瓶,连食品在内的1.5公升以下的缴纳0.25欧元;1.5公升以上的则需缴纳两倍的押金。商店在顾客交回包装时将押金返还给顾客。但葡萄酒、白酒、牛奶、果汁等商品的包装不在规定之列。
目前,德国政府正着手出台第3版的《包装条例》,计划对所有一次性包装饮料一律征收25欧分押瓶费。
据DKR回收公司的调查显示,89%的德国消费者赞成塑料广泛再造;约有40%的德国人拒绝使用没有回收价值的包装。由此可见,该国在回收废物方面成绩出众,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四、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也提上日程,但是与循环经济工作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还应加强各方面的工作。
1.开展教育工作,增强节约和环保观念。从发达国家案例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做得较好的国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公民的节约和环保意识很强,本人觉得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市场经济的发展容易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就是环境是公共物品,很难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因此需要全民的努力配合,包括政府、企业和消费者。
2.加强立法,政府执法需严格。立法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严格执法是重要保障。案例中的发达国家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作为依据,而且法律中定的处罚都比较严重,可以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这是作为一部法律的基本作用。中国近几年也出台了一些法律,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仍存在处罚力度不够,执法不严的现象。
3.依靠科技进步。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的进步。如利用绿色包装材料,包括可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可降解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和纸材料等的发现,都是科技进步的功劳。
4.运用经济杠杆。以往实施的“谁污染,谁治理”方针是一种被动的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推行“谁污染、谁付费”和“谁治理,谁收益”的治理方针,让污染者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使其不得不实施清洁生产;使治污者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鼓励社会各界投入环保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包网,省略.
[2]左铁键,冯之浚.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王克强,赵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宏民.新型绿色包装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篇7
[考纲解读]
2007年高考语文的“选考内容”中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内容――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文体主要包括新闻、传记、访谈、调查报告、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考查的能力层级有“分析综合”( C)、“鉴赏评价”( D)和“探究”( F)等三个。其中“探究”( F)层级的具体要求是:(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答题指津]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新闻虽然可分为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但其内容或结构一般不外乎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等几方面。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作用分别是: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导语。导语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导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性导语,作用是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使受众尽早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作用通常是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它强调的是自由和吸引力。主体。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表现主题思想。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背景从作用上可分为三类: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四类: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背景一般可起到下列作用: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衬托、深化主题,表明记者的观点。结尾。新闻的结尾分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作用也不尽不同。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列“新华社历年新闻报道精选”中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上海严寒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
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零下7.4摄氏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10日和11日,出现了晴天下雪的现象。晴日高照,雪花在阳光中飞舞,行人纷纷伫足仰视这个瑰丽的奇景。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要比10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的开学日期延至18日。
1.简析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2.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3.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粽子包装的奢华苗头
端午已过,但粽子包装过度的现象仍可一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超市的柜台上摆出了包装精美的高价礼品粽子,如同每年月饼上市一样,端午节的粽子包装升级,价格上涨。有些酒店甚至推出了买粽子赠送葡萄酒等礼品的活动,像月饼一样,端午粽子渐露“奢华”苗头。节前在青岛市一些超市可以看到,很多盒装、袋装或是包装精美的礼品粽摆上了柜台,一袋800克的粽子大约15元,而那些盒装的多在20元以上,除了传统的肉粽、豆沙粽外,一些商家还推出了干贝、鲍鱼等馅的粽子,价格也贵得惊人。
在超市里粽子包装、馅料升级的同时,岛城的不少酒店也推出了自己的特色粽子,其中很多粽子的赠品价格不菲,某酒店推出了十只礼品装的粽子,每盒售价188元,并且赠送盐水鸭一只和澳大利亚产葡萄酒一瓶。虽然花样翻新,但还是变相的过度包装与搭配包装。
这很容易让人从中看见月饼包装的影子,其原因自然是利益驱使。
首先,这是粽子所扮演角色发生变化后的结果,近年来,棕子渐成了一种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既然是礼品,就得讲究包装,你总不能把粽子放进塑料袋,然后提着走亲访友吧?
其次,至少到目前为止,端午节只有粽子这一种时令食品。而且年复一年,在形式上、口味上并无多大变化,商家们也只能在包装上下功夫了。当然,不管端午节粽子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还是质量要过关。
面对让人眼花的“贵族粽子”,很多市民并不领情,绝大部分人还是钟情于“平民粽子”,认为粽子吃的是口味,包装是次要的,千万不要走月饼的老路。青岛香港中路一超市的销售人员说,买高档粽子的顾客大部分是送人的。传统节日市场消费的主角还是平民百姓,一厢情愿的奢华与市场越来越远,这粽子的“味道”能好吗?
国家三令五申限制过度包装,今天出现了“贵族粽子”,明天又会冒出个“贵族××”来掏消费者的腰包,成为新的“包装污染”源。过度包装几时休?
青岛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则介绍说,国家工商总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严厉查处在月饼、粽子、酒、保健品和营养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格不符和搭售其他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无论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还是从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包括月饼在内的商品过度包装现象,并作出了强制性规定。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上花架子式的包装将会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卫生安全、方便实用的简单包装更受人欢迎。
今年5月22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出台了国家粽子行业标准,该标准对粽子的产品分类、卫生指标、标签包装以及运输、储存和销售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据了解,“标准粽子”除了对外包装需有标“SB/T10377”标签外,还对粽子的含义作了明确界定,规定水、糯米等17类粽子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据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该《标准》并不是国家强制性执行的标准,执行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其对市场的规范作用是应该肯定的。(选自2006年6月11日《包装报》)
1.本篇综述从哪些角度论证了粽子的“奢华”程度?
2.包括时评在内的新闻综述都讲究一事一议。本文的一事是什么?作者议论了一些什么内容?
3.像其他时评一样,本文也善于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行文。请你就其“小”和“大”进行分析。
[答案]
篇8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 包装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05-03
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法学教育存在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的问题。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2011年中央政法委颁布《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规定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
包装产业是我国的新兴产业,对法律人才的潜在需求旺盛。包装属于“朝阳产业”,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大好。但我国包装产业在快速发展中虚假包装、劣质包装、过度包装等包装乱象丛生,包装标准、包装监管缺位,包装安全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制约着我国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法学支援包装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加强包装领域的立法工作,将包装行为纳入法律规范范围,实现包装法治;另一方面,亟须打造专业的法律人才队伍,为包装产业保驾护航。
一、包装产业法律人才需求及类型
从包装产业规模上看,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日,排名世界第三的包装大国。目前,全国包装行业势头很好,在杭州、江阴有亚洲包装中心和包装制造中心,上海、北京有我国包装行业硅谷的包装印刷城,天津有绿色包装基地。但作为包装制造大国,我国还远非包装强国。我国在包装材料、设备、工艺、设计等的研发、投入和人员培训上还远不及很多发达国家。包装企业95%以上都是中小企业,大多数员工靠以师徒传帮带的原始方法培养,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普遍较低。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与现代包装工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包装印刷行业技术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很多企业老资历的技术骨干因为设备和技术的引进而被淘汰,企业非常缺乏即懂新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人才。[1]
随着包装产业发展问题的凸显以及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包装专业人才在数量、规格、结构上发生了重大调整,法律人才成为包装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包装产业一直游离在法律边缘地带,规范包装行为及包装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尚未构建,相关法律执法不严。在包装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过度包装所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保护问题,不标准包装造成的健康、财产安全隐患问题,包装仿冒导致的侵权问题,社会成本增加问题,制约着包装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法治社会中,现有包装问题的解决和包装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既懂包装技术,又精通保障法规的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因此,包装法律人才与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物流、包装工艺等人才一样,成为包装人才的关键组成部分。
目前包装产业亟须的法律人才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包装财产权利认定、保护人才
包装具有财产性,平等主体之间就包装形成的关系主要是一种财产关系,包装的财产性权利争议是包装产业普遍存在的法律问题。包装的财产性不仅表现在包装的设计、制造等方面,更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实现及商品的附加值上。包装中的法律关系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包装的功能主要分为基本功能与装饰功能两大类。包装的基本功能在于保证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在产品责任中,包装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包装的装饰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富有美感的包装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有关包装装饰功能的财产性权利问题,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多元护模式。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最为广阔,不限于包装企业和包装行业,所有与包装相关的经营者、消费者都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需求。
(二)绿色、安全包装标准制订、实施人才
包装标准是包装行政管理、包装行业规范、包装经营行为绕不开的法律问题。包装标准主要包括绿色包装标准和安全包装标准两个方面。首先,绿色包装标准方面。过度包装正成为我国包装产业的普遍现象,商品过度包装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滋生了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安全包装标准方面,即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使包装的材料、方式、工艺必须与产品特征、作用、期限等相匹配,确保产品能够正当流通、存储和使用。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包装法,只有个别规范性文件对过度包装作了明确规定。类似的立法虽然涉及了部分安全包装标准,但尚无绿色包装标准的规定,包装规范严重滞后。
(三)包装执法人才
严格执法是落实包装产业法治,实现包装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包装执法是一种专门性的行政执法,其不同于普通的社会管理,只有兼具包装和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依据现阶段我国包装及包装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包装执法的重点应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加强对非法包装的整顿;其次,规范违规、非法包装广告;再次,加强对包装标准的监管。
二、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标准
(一)应用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化需求
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市场人才需求状态的改变,高校人才的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生的“就业难”与企业的“用工荒”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说明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所需要的工程实践脱节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应运而生。[2]应用型人才是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等类型人才的总称,这类人才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3]
法学学科与包装学科都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现阶段人才培养中,受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二者都存在“纸上谈兵、照猫画虎”的教学模式,尚未形成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卓越法律包装人才的培养,将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掌握包装产权、包装立法、包装执法理论,熟悉包装法律运行状况,了解包装法律前沿问题,能实际解决包装法律问题,服务包装法治和包装产业健康发展的专门性、应用型人才。
(二)复合型,为法学包装相关学科的交叉人才,兼具法学和包装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两种态势:专业化和综合化,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势所趋。[4]为适应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化,用综合性的思维方法、知识结构、能力体系解决跨学科的重大问题成为大势所趋。一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背景,在不同的学科或者专业,通过一定的途径或形式较系统地掌握两个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5]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纳入高校改革创新体系。
通过法学预包装学科交叉与联合培养的方式,打造既具有法律知识、法律素养和法律应用能力,又掌握包装知识和技术的复合人才。法科学生应加强包装工程、包装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包装材料、容器、装演、印刷、机械、工艺、测试、流通、管理等诸多专业学科的学习。包装学科学生则应除包装法治外,加强法理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环境法学、知识产权、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学科的学习。法律包装人才重在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是形成既具有较扎实的法学、包装学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全面的法学素养和包装技术,又能够灵活运用法学理论发现、分析、解决包装问题的复合的创新型法律包装人才。
(三)卓越性,确保较高的培养质量,兼备法律的规范性和包装的创新性要求
近年来,培养卓越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战略举措。有研究认为卓越法律人才相对于传统法律人才的 “卓越性”至少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具有基本领域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基础,能够有效处理相关业务。第二,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订、表达和维护本国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第三,能够在处理国内外法律事务中传递中国利益主张、维护社会基本价值、凝结社会共识。[6]
在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目标中,卓越性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卓越一般意味着高标准、严要求,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复合型标准本身即是卓越性要求的体现。第二,法律包装人才的特殊性决定卓越包装法律人才卓越性的特殊内涵。包装设计和包装工程成果的卓越性必然要求和反映高度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包装产品的卓越,依赖于把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而法学重在培养一种严谨的、规范的法律思维,表面上与包装的创新性要求存在冲突。而这种法律要求的规范性和包装学要求的创新性的协调,正是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卓越性的特殊要求。对包装的创新必须是规范之内的创新,规范是包装创新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保障。脱离规范的创新可能在某方面取得突破,却在其他方面或整体上无意义,甚至危及社会,比如塑料包装袋带来的白色污染。
三、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一)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合作教育模式
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旨在培养具有应用性、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面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教育。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针对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出协同创新的新要求。作为一种新的产学研合作理念,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通过多个主体的协同作用和资源共享,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7]
通过校企合作,强强联合,能将科研、教学与市场之间链接得更加紧密,能促进信息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应充分利用校企之间建立的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在帮助企业跟踪最新技术动向,创新和发展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使人才培养能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可采取如下主要方式:第一,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和实习,增强学生对包装专业实践活动的感性认识;第二,开展专题讲座,通过学生与工程师、律师之间的现场交流和互动,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能进行有机融合;第三,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包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现实案例教学,以现实动态案例作为毕业设计选题。
(二)实现法学与包装学科教学资源共享、沟通法学与包装学科培养方案,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搭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平台。在学校支持和协调下,成立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协同培养研究所作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建立法学院、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东莞包装学院以及高教研究所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作为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对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以及东莞包装学院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就业状况和毕业生反馈进行系统调研。对包装行业和包装企业针对包装法律问题和法律人才需求调研。对社会群众及质量监管部门进行包装问题调研,旨在论证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确立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方案。召开法学院、包装设计学院、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东莞包装学院以及高教研究所等部门,包括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和教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会议,确定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立双师型、双导师制培养体制
“双师型”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更应成为技艺高超、能文能武的“教练”和“师傅”。通过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律师、工程师、造价师、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及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精心培育及言传身教,能为培养卓越法律包装人才提供保障。[8]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其突出特点是:为学生选配确定的导师,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师徒”关系,由导师负责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业务学习进行指导。在卓越包装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可以在本科阶段即采取导师制,以便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常接受导师的直接指导,让导师的思想、言行举止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实行双导师制,即对每个学生配备两个导师,包括法科背景的导师和包装学科背景的导师,理论型的导师和实务性的导师,教学型的导师和操作型的导师。
(四)鼓励研讨式、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卓越法律保障包装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
卓越法律包装人才培养要求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第一,法律包装人才培养中的课堂教学要从教师主导型向学生中心型过渡,即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知识结构决定转向由学生需求决定。第二,由教师包讲向教学互动转变,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传统。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除讲授知识点外,还应为学生提供研讨、探索的方向和空间。第三,由以教材为本转向教材与实例并重。教材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体系性,需要用现实案例来丰富对理论的认知、辅助实践思维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佳宁,张慧姝,刘芳.从行业发展角度谈包装人才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90.
[2] 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54-156.
[3] 张俊娥.试析应用型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66-169.
[4] 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强化班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32.
[5] 胡毓智.谈跨学科跨专业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30):23.
[6] 杨清望.卓越法律人才的基本类型与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2(3):83.
[7]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
篇9
关键词:产品语义学;文创产品;包装风格;包装设计
产品语义学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将产品形态、其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象征的特征融入到包装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其突破了传统人机工程学中对于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考虑,将设计因素有效的深入到了人类的精神中,实现了对人机工程学范畴的有效拓展。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全新背景下,为了保证文创产品包装能够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实际需求,真正体现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当前需要将语义学有效的融入到文创包装设计中。以此保证能够跟随时展的潮流,体现出特定时代背景下语义学的价值,为更加有效的提升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价值提供一定支持。
1产品语义学概述
1.1产品语义学概念
产品语义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艺术设计行业中流行的一种设计思想,经过专业设计师的大力推动,在90年代中期成为了遍布世界的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为带来更加活泼的设计灵感,对于当代文创产品设计、设计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1]。从本质上分析,其主要是一种对设计定位进行分类定位进行研究的学科。产品语义学是设计师将这些定位分析进行研究和构想运用到产品设计中,进而形成了产品设计的定位。广义上一般将产品语义学定义为:产品的语义能够反映出社会、心理、文化之间一种连贯性,产品是人、物体、环境之间的一个连接者。通过产品语义能够构定位出一个准确的设计环境,远远超过了纯粹主观意识的凭空想象设计。
1.2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语义学概念
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来说,其主要作用是能够为消费者的使用提供便利,因此包装设计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产品语义学,在于语义学具备的传达性和定位性特点,通过传达将包装设计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以此保证文创包装设计定位准确,设计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真正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如针对儿童群体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设计者一般需要从外观、颜色、体积等多个方面尽量周全的开展设计工作,这主要是由于对于儿童来说,小型产品搭配变化多端的造型,更能够吸引其注意。
2产品语义学对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产生的影响
2.1文创包装设计产业实现了积极的发展
在人们物质文明不断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日渐增长,以往单一的产品包装,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文创包装设计产业实现了积极的发展,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与其他的设计学科,属于需要不断发展的阶段,容易受到多种多样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语义学进行定位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语义学属于精神的范围,而文创产品中的"文创",有着打破传统文化和标新立异的概念,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对应的语义学概念,是通过时代语言改变已有文化、产品束缚,设计出具备一定附加价值精良产品的重要途径,也是真正满足人们实际精神需求的一个有效途径。
2.2文创包装设计整体上处于探索的阶段
由于文创产品在我国的起步比较晚,并且在文创包装设计上没有明确的设计规范、产品设计定位,主要是以投资方的意见为主开展设计调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创展品设计与发展脉络不清晰,朝着过度商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市场定位上逐渐偏离设计本位[2]。同时,一些不良设计现象在市场中的出现,加上文化创意产品在种类上比较多,造成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针对性较差。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设计体现出了一定的盲目性特点,在包装设计上体现出的盲目性特点,主要是由于包装设计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设计流程,设计活动在整体上处于探索的阶段。这就造成一些设计师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表现出盲目跟从、盲目模仿等特点,无法体现出文创设计的特点。二,设计朝着同质化方向发展,产品包装设计上体现出的同质化现象,是当前设计市场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在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更加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我国的文创产品并没有细分出对应的设计科目,包装设计仅仅局限在形状、贴标等方面,造成包装设计出现了同质化发展的趋势。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就是在旅游类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一般都是将各个地区的著名景点作为主要包装内容,在造型和风格定义上基本上雷同,没有真正突出区域性风景名胜的产品语义,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定位肤浅。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人们出现审美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文创产品的消费兴趣。
3基于产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对策
3.1建立正确主题认知,准确表达包装风格语义
文创产品由于其自身具备的特殊属性,在包装设计初始阶段就需要明确包装设计的第一点就是吸引力。因此,首先,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来说,需要在准确理解语义学内涵、不违背包装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出一定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是时代性特点。同时,由于文创产品一般可以分为旅游纪念品、重大节庆和会展、娱乐文化衍生品、企业品牌衍生品等,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给予整体定位,有效呈现出产品包装具备的艺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只有正确的将这些设计理念应用在文化产品包装的设计中,才能够真正保证文创产品的包装实用性,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作用,满足人们在包装方面的精神需求。其次,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工作来说,设计师在开始设计调研过程中,需要寻找对应实现整体设计定位想要呈现出的产品语义意向图,进行确定,其中包括功能语义、美学语义、感官语义、形象语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分类,实现对产品语义的理解、总结和确定,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到创新设计的关键点,结合当前流行的视觉语言开展包装设计工作。同时,在实际的市场调研工作中,需要在保证设计师实现对设计主题正确认知和明确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标、按照一定设计方法开展设计工作,并且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获得预期的设计效果。此外,在设计调研的开始阶段,需要先确定好对应的目的、方法,最后形成具备一定价值的调研报告。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受众群体、包装设计文化内涵进行确定,同时也可以按照实际的设计结果,对包装设计的整体风格、产品包装功能语义进行确定,为更加有效的开展产品包装设计提供一定支持。
3.2准确提取设计元素,分析产品功能语义
针对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来说,准确对设计元素进行提取,需要建立在设计定位的基础上,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设计活动,需要与多方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并且最终设计效果图和三维建模文件需要与项目发起者、主设计师、消费者三方综合需求相符合。因此,首先,设计的初期阶段,设计师需要与设计活动发起者共同开展设计沟通,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对设计要求和方案进行明确,同时需要提出专业化的设计意见[3],形成完整、全面的设计思路,为后续设计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按照市场调研后的结果,可以将设计分为定位需求、设计展示两个方面,前者是从物质文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入手,主要体现了地域性文化、现代主流设计效果等。通过对这些文化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原始文化体现出的文化密码,分析消费人群的真正需要,对设计风格、包装风格进行功能语义的定义,并且以此作为依据,通过设计思维的发散,精准提炼出文化元素符号实施趣味性、差异化、精致感、稳定性的改良,将全新的文化语义赋予到设计中,使其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成为文创产品的一个重要结点。最后,针对设计元素的应用来说,需要建立在文化语义分析基础上,通过筛选后将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绿色低碳化融入到其中,保证包装设计与时代精神相符合。同时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产品的差异性凸显出来,改变产品包装设计中现出的同质化情况,保证设计出的产品包装能够在保证功能性的基础上,尽量美观和大方,整体的设计风格和产品风格保持一致,具备一定的系列感,并且需要融入一定的环保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产品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实现与文化语义的有效融合,真正设计出具备一定特色的产品包装。
3.3重视包装细节功能,体现不同造型语义
文创产品包装作为一种物质产品,其需要通过一些材质、新颖的内容,将自身具备的特殊性体现出来,以此保证能够构建出属于自身的媒介,充分吸引使用者的兴趣,提升使用者的审美情趣。首先,由于文创产品包装设计造型一般需要通过包装图形、形状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创建出一种适合的氛围,激发出使用者的心理认同,为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亲切感和使用舒适感[4]。同时,不同的包装设计、图形和形状语言,都能够带来不同的感受,如方形包装设计可能会为消费者创造出一种严肃的感受,而不规则、色彩丰富的包装,可能会为消费者带来活泼的感受。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通过对包装设计造型语义的研究,将产品具备的不同功能、语义体现出来,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保证能够凸显出商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其次,当前在包装设计中有必要加入一些创造性的元素,保证消费者能够在实际消费中,享受或者使用产品过程中,能够通过包装体验到不同的乐趣,可以通过在体现造型语义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出独特的包装造型形态,展示出产品的独特特征。将包装使用方法暗示给人们,如可以在包装细节上体现出如何开启产品包装、如何按压、弯曲等,当前这种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的包装设计中,并且获得了人们的一致欢迎和认可。通过结合这种具备一定特色的造型语义,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帮助消费者如何使用包装,同时也可以提升消费者的兴趣,促进文创产品的积极发展。
结语
产品语义学在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有效融入,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实现了对包装设计方法、理论的有效丰富和扩展。因此,在实际的包装设计中,需要通过正确认知主题、准确提取元素、设计细节功能等,实现产品语义与产品包装的有效融合。以此保证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文创产品包装设计工作,为文创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陈鹏.基于产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11):128-129.
[2]倪仁杰.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与品牌研究[J].品牌研究.2019(11):94-95.
[3]乔宇.基于设计符号语义学下的《红楼梦》文创设计应用[J].曹雪芹研究,2020(03):134-143.
篇10
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突出而普遍的现象:逃离文学。曾经风光无限而被人追逐的文学成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弃儿。在今天,研究文学几乎等于不识时务。于是,各种"转向"迭起,不少文学研究者纷纷转向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和文化研究,不少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也耻于谈文学,甚至出版社的编辑见到文学研究的选题就头疼。"逃离文学"愈演愈烈,"文学研究"的合法性已受到根本威胁。
面对这一"逃离",我很困惑。对那些见风使舵、投机取巧、莫名跟随、趋炎附势的逃离者你可以不屑,但对那些严肃认真、慎思而行的转向者你不得不正视。于是有问:严肃的学者何以要逃离文学?如此之"逃离"意味着什么?拒绝逃离又能如何?
要回答这些问题,首须考察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状况和支持这种逃离的文学终结论。应当承认,"文学终结"是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基本状态,只不过我们必须对"终结"之意涵作进一步限定和澄清,才能揭示其事实本身。文学终结论的观念性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根据绝对精神的发展逻辑,黑格尔推论出作为真理表达之高级形式的哲学正在取代作为真理表达之低级形式的艺术,并认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扩张必将导致诗性文学的衰落。显然,当代文学终结论有黑格尔的幽灵,但已相当不同。细而察之,当代文学终结论乃是对后现代条件下文学边缘化的诗意表达。"终结(end)"一词含混、夸张而悲哀,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学隐喻,它的准确指义是"边缘化",且其内在意涵十分复杂。
概言之,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边缘化有两大意涵:1、在艺术分类学眼界中的文学终结指的是文学失去了它在艺术大家族中的霸主地位,它已由艺术的中心沦落到边缘,其霸主地位由影视艺术所取代。2、在文化分类学眼界中的文学终结指的是文学不再处于文化的中心,科学上升为后现代的文化霸主后文学已无足轻重。
文学在艺术家族内部霸主地位的失落首先是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结果。现代科技从根本上更新了艺术活动的媒介、手段、效果以及生产、流通与接受的方式,从而导致了艺术家族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我们知道在现代影视艺术出现以前,艺术家族主要有两类成员,其一是单媒介艺术,比如语言艺术(文学)、声音艺术(音乐)、身体艺术(舞蹈)、色线艺术(绘画)、物体艺术(雕塑、建筑)等;其二是综合媒介艺术,比如歌是文学与音乐的综合,戏剧是全部单一媒介艺术的综合。相对于声音、身体、色线与物体,语言在引发直接感受方面虽有不足,但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以及描述事物的深度广度方面却非它者可比。戏剧虽集各单媒介艺术之大成,但囿于舞台,碍于演出,其综合效果的发挥与传播都大大受限,而文学,能说、能听、能写、能读足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发展,文学生产、传播、接收的速度与范围也大大超过别的艺术。凡此种种都为文学在传统艺术大家族中的霸主地位准备了物性条件。然而,在20世纪,随着现代影像技术和音像技术的革命,文学在艺术家族中的媒介优势逐渐消失,现代影视艺术不仅克服了戏剧舞台与表演的有限性,大大强化了戏剧的综合表现力和直接感受性,还利用电子技术彻底改变了艺术传播接受的方式。无疑,现代影视艺术拥有比文学优越得多的技术性综合媒介,它使单一的语言艺术相形见绌。
除了物性媒介上的原因,文学丧失其在艺术家族中的霸主地位还有更为深刻的观念文化根源。我们知道,在古希腊神话时代即有语言神予、诗优于其他艺术的信念。诗与神启神力神语有关,其他艺术却只是人力之作。有关诗的神性信念一直是其后有关文学的精神性本质优于其他艺术的观念来源。传统思想预设了精神优于物质,心灵高于感官、神性超于人性的价值坐标,相对于别的艺术,文学离精神、心灵和神性最近,因此,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诗都被看作最高级的艺术。而自康德以来的现代美学虽然注意到艺术的感性品质和价值,但也认为只有当感性形象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时它才是最美的,就此而言,康德所谓"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和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的乃是一回事。作为感性学的现代美学究其根本还是传统精神学的派生之物,正因为如此它进一步强化了文学在艺术家族中的优越地位。美学上的后现代转折发生于尼采美学。尼采彻底颠倒了传统的价值预设,并宣布传统的精神之物为虚无(上帝之死)。在尼采那里,感性之物背后不再有精神性的终极喻指,无精神象征的感性之物是唯一真实的审美对象,纯粹的感官快乐是唯一的审美经验,审美不存在康德式的超利害距离而是渗透个人私欲的迷醉,美学的本质是生理学。显然,尼采美学所预示的后现代审美取向为追求并长于直接感官刺激的现代影视艺术取代文学的霸主地位准备了观念文化条件。
最后,我们再看看后现代条件下文学在艺术家族内部边缘化的社会原因。从某种意义上看,艺术家族中的权力结构是整个社会权力关系的投射。我们知道,随着文字的发明与发展,文学的书面样式便取代口头样式成为其主导样式。在漫长的传统社会,由于教育的限制,以读书识字为前提的文学活动逐渐成为少数特权阶级的事,或者说能否从事和参与书面文学活动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相比之下,下等人只能介入民间的口头文学活动,最多也只能从事绘画、音乐、雕塑这类远离文字又多少与工匠和物质有染的艺术活动。在传统社会,垄断"文字"的阶级也垄断了"精神",即垄断了意义和价值的发明与解释权,他们的审美趣味不仅决定了艺术家族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文学的霸主地位,甚至影响到文学内部的权力等级划分,比如诗与散文,悲剧与喜剧、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等级区分。只是当现代民主、科技、教育、经济的发展生产出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和消费大众,他们取代垄断"文字"的神职人员和贵族而成为社会的支配性人群后,艺术家族和文学家族内部的权力关系才有了革命性的变革。中产阶级和消费大众的审美趣味离康德式的精神性审美远,离尼采式的生理性审美近,他们偏爱当下直接的感官快乐而厌倦间接飘渺的精神韵味,正是他们将现代影视艺术推上了当代艺术霸主的宝座,也让精英文学屈尊于大众文学之下。
文学终结或边缘化还有文化分类学的意涵。黑格尔曾经将人类的精神文化史描述成由艺术时代向宗教时代和哲学时展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艺术终结和宗教终结最后归于哲学统治的历史。黑格尔的历史观充满了哲学偏见,历史的事实是:不仅艺术和宗教免不了终结(边缘化)的命运,哲学也一样,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另一个最高的统治者:科学。如果说后现代是现代性实践的后果,它的主要表征便是科学的全面统治。科学的统治不仅使传统的艺术、宗教、哲学成为历史文物而边缘化,也通过对其进行分解、改造而科学化,即转换成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在新的科学家族中,科学性的高低决定了其成员的地位。依此标准,科学之王当然是自然科学、其次是社会科学、最低是人文科学。而在人文科学内部史学以其实证性、哲学以其逻辑性又位于文学之上。文学是最低级的科学,它在科学的王国中只有一个卑微的位置。
如此这般的"文学"在后现代条件下的确成了某种过时的、边缘化的、无足轻重的东西。"文学"终结了,逃离文学当然是一种明智之举。
不过,事情并不如此简单,文学终结论者的洞见和逃离者的明智也许正是某种严重的盲视与失误。因为必须追问的是:1、如果支撑这种洞见和明智的是后现代条件下特定的艺术分类学和文化分类学,那么,由这两"学"中的尼采主义和科学主义制定的价值坐标及其事实认定是否正当?2、作为分类学意义上的艺术文化门类,"文学"的终结(边缘化)是否掩盖着无处不在的"文学性"统治?关于尼采主义和科学主义我们并不陌生,因此"1"暂存疑。我下面想就"2"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迄今为止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A、 后现代思想学术的文学性
美国学者Do辛普森在1995年出版过一本书,名曰《学术后现代与文学统治》。该书针对流行的后现代"文学终结论"提出了后现代"文学统治"的看法,其视角独特,发人深思,可惜孤掌难鸣,不成气候。到90年代末,Jo卡勒注意到该书,受此启发写下《理论的文学性成分》一文,该文收在2000年出版的《理论的遗留物是什么?》之中。卡勒对辛普森的提法略有修正,将统治的"文学"改为"文学性成分",从而使缘自辛普森的创见更为准确。不过,尽管有卡勒的修正和发挥,后现代文学性统治的问题仍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注意。
辛普森认为文学在大学和学术界被放逐到边缘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文学完成了它的统治,它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并成为其潜在的支配性成分。比如一些学科已习惯了借用文学研究的术语,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学、人类学和种种"主义"理论热中于具体性和特殊性,传统的非文学性话语开始迷恋修辞,凡此种种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化。卡勒在它的文章中回顾了20世纪的理论运动对"文学性"关注的历史。他指出20世纪的理论运动旨在借助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各学科领域中的问题,"文学"以及"文学性"问题之所以能成为理论运动初期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理论家们相信文学是语言特性充分显现的场所,可以通过理解文学而把握语言,通过探索文学性而把握语言学模式。正是理论将语言学模式普遍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使理论家们发现了无所不在的文学性,换句话说,文学性不再被看作"文学"的专有属性而是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和理论自身的属性。据此,卡勒说:"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1]
辛普森和卡勒的有关论述对我们考察后现代思想学术的文学性颇有启示,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初略的开端,深入的探就正召唤我们。
必须注意的是:考察后现代思想学术的文学性离不开它对形而上学及其自身性质的反省批判,正是这一批判重建了思想学术的文学性意识。后现论运动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导致了如下信念:1、意识的虚构性,即放弃"原本/摹本"的二元区分,认为"意识"不是某"原本"(无论是柏拉图式的"理念"还是的"现实")的"摹本",而是虚构;2、语言的隐喻性,即放弃"隐喻/再现"的二元区分,认为"语言"的本质不是确定的"再现"而是不确定的"隐喻";3、叙述的话语性,即放弃"陈述/话语"的二元区分,认为"叙述"的基本方式不是客观"陈述"而是意识形态"话语"。
由形而上学主宰的现代性历史其实就是不断标划上述二元区分之斜线"/"的历史,亦及发明"真实/虚构"的二元存在和"真理/谎言"的二元表征的历史。
试想一下原始的洞穴壁画、原始的林中舞蹈、原始的口头神话与传说,对原始人来说,它们是真实还是虚构?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在哪里?对原始人来说,洞穴壁画上的牛和活生生的牛一样真实,那还是一个没有虚构意识的时代。而当绘画有了画框、舞蹈有了舞台、神话有了书本,画框内外、舞台上下、书本内外就 有了虚构/真实之分。画框、舞台、书本就是"/"。
最早为画框、舞台、书本这一划线功能提供意识和理论支持的是希腊哲学。希腊哲学宣布"神话"是虚构(比如它一开始便以自然元素解释存在,否认神话对存在的解释),是它将虚构的神话和真实的实在区分开来,将神话置入画框、舞台和书本。与此同时,希腊哲学还宣布神话是"谎言"(比如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责难),"哲学"才是"真理",从而发明了"神话/哲学"的二元区分模式(开符号表征划线之先河)。哲学告诫人们要生活在真实与真理之中,为此必须确认和排除虚构与谎言(比如柏拉图将诗人赶出理想国)。哲学这一划线冲动后经神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张扬而得到全面贯彻。
由哲学开启的划线运动其实就是韦伯的"去魅",只不过应将韦伯式的"去魅"从文艺复兴追溯到希腊哲学,最早的去魅是哲学去神话之魅。此外,后现代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似乎修正了韦伯的去魅论,而将现代性历史揭示为"不断去魅和不断再魅"的历史。
在后现代思想学术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我们发现被哲学(以及哲学的变体--经院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宣称为真实与真理的东西(比如"理式"、"上帝"、"主体"、"绝对精神"、"历史规律"及其相关话语)也不过是虚构与谎言。通过将现代性的历史还原为虚构更替的历史,后现代思想学术抹掉了那条斜线,放弃了古老的真实与真理之梦而直面人类历史不可避免事实:虚构,并重新确认虚构的意义。
"虚构"及其相关的"隐喻"、"想象"、"叙述""修辞"曾被哲学化的学术思想指认为"文学性"要素,因此,"真实(真理)/虚构(谎言)"的二元区分也表现为"哲学/文学"的二元区分。后现论运动对"/"的解构最终将哲学的本质还原为它竭力清除和贬斥的文学性,哲学不过是德里达所谓的"白色的神话"或杰姆逊所谓的"文学实验"。不仅哲学如此,史学亦然。史学曾宣称自己是非文学性的真实陈述,但经海登·怀特等人的反省批判它也显示为文学性的,它和文学作品一样有特定的叙事模式、戏剧性倾向和修辞格。正如辛普森所言,20世纪形形的后现论风行之后,很多东西都被解构了,唯有"文学性成分"保留了下来,他称之为"理论的遗留物"。
经过后现论批判洗礼的思想学术不再排斥和掩盖自身的文学性,而是公然承认并发挥自己的文学性。除此之外,后现代思想学术还明确站在被传统指责为文学性的"垃圾"一边,为个别、现象、差异、变化、另类、不确定、反常、短暂、偶然、矛盾等等正名辩护。后现代思想家是一群本雅明意义上的"拾垃圾者",一群"文学浪人"。
B、消费社会的文学性
"消费"被用来描述后现代社会特征对应于用"生产"来描述的现代社会。"生产和消费--它们是出自同样一个对生产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并对其控制的巨大逻辑程式的。"[2]生产与消费也被称为资本主义马车的两轮,只有当两轮协调运转时,马车的速度才最快,因此,协调两轮乃"发展"这一硬道理之最为根本的要求。
说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是因为这一时期的生产相对不足,即供不应求。一个生产不足而商品短缺的社会必须限制消费鼓励生产,过度消费会导致社会动乱而影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生产社会必需一群需求有限的"劳动者"。"劳动者"是这样一种社会存在,他将自己的欲求降低为最低的机体需要,他之所以吃饭睡觉休息娱乐是为了更有效地工作,正如一部要最大限度运转的机器需要保养维修一样。显然,如此这般的"劳动者"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生产社会造就劳动者的根本手段是道德教化(当然也有野蛮的剥夺),其基本内容是"节欲俭朴,无私勤劳"。任何挑动贪欲、诱发享乐的东西都是这个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而自柏拉图以来,文学就被看作是这种东西。就此而言,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宗教道德的一体关系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社会性排斥决非巧合。
与之相反,消费社会则是文学性而非道德性的。
"生产过剩"的消费社会恐惧节欲俭朴的传统道德,它渴望挥金如土、欲壑难填的"消费者",因为只有他才能拉动生产,使生产的无限发展成为可能。显然,"消费者"也不是天生的,不过,消费社会制造"消费者"的主要手段不再是道德教化而是文学鼓动(当然也辅之以商业手段)。无论是被柏拉图所否定的不道德的挑动欲望和追逐假象的文学,还是被尼采所肯定的"醉"生"梦"死的文学,都担当着制造后现代消费者的重任。依此,才可理解非道德的"消费文学"何以在消费社会成为真正的文学之王。
消费社会的文学性不仅表现在"消费者"的生产上,也表现在"商品"的生产与流通上。
在当代消费社会,商品价值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形象价值)越来越突出。质地大体相同的洗衣机有许多牌子,相同的质地是其使用价值,不同的牌子则是其形象价值。商品价值的二重性由来已久,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者的性质和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两者地位的变化。
使用价值基于商品的物性,它与人之间是一种物性使用关系。人对商品的物性使用是有限的,一件衣服可以穿十几年,一座房子可以住几代人,一碗饭可以撑饱肚子。人一生的物性需求其实十分有限,而这正是生产社会所标榜的"正当需求"。生产社会的"不足"要求人们尽可能少的购买商品,尽可能用尽商品的物性。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乃是物性使用的典型写照。
然而,对商品的物性使用关系与消费社会是对立的。如果人们都九年买一衣,消费社会的服装业就业将不业了。只有当人们一天换几套,不断购买,永不厌足时,消费社会的服装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希望。不过,某人一天换几套衣服,大都不是对衣服的物性使用而是对形象价值的"精神体验"了。Go苏尔茨在1992年出版的《体验社会》一书中就将后现代富足社会看作偏重审美体验的社会。他认为这一社会中的人对事物的反应不再注重其客观认知而沉溺于对事物的"内心体验",或者说他们总喜欢先将事物的客观状态转换为主观符号然后体验其意味,苏尔茨称此为生活方式的审美化。审美化的社会即"体验社会"。
鲍德里亚指出:"商品在其客观功能领域及其外延领域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内涵领域里,它便只有符号价值,就变成可以多多少少被随心所欲地替换的了。因此,洗衣机就被当作工具来使用并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而后面这个领域正是消费领域。"[3]被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的商品形象价值并不基于其固有的有限物性,而是基于可无限附加其上的文化精神性,或者说它针对的不是生理物"欲"而是精神心"慾",因此它可以成为人们无限购买的对象和商品过剩的杀手。就此而言,消费必然导致对符号的积极操纵,消费社会商品的形象价值也必然大于使用价值,形象价值的生产更重于使用价值的生产。
消费社会的上述特征还有技术上的根由。
当代消费社会是一个高技术的社会,商品的高技术含量使商品的物性实质愈来愈隐蔽,商品好坏的识别不得不更多地求助于在文化精神上可理解的形象价值。此外,当代消费社会作为信息社会,技术的封锁和垄断越来越困难,任何新东西一上市就被迅速仿制盗版,因此,商品物性的同质化成了信息技术时代的趋势,于是,区别商品价值高低的标准就不可能依据不相上下的物性质量,而要借助于附加其上的文化形象。正因为如此,当代企业才如此注重形象品牌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形象价值的生产在本质上是文学性的,其主要手段是广告、促销活动与形形的媒体炒作。而"广告"可谓最为极端的消费文学,它将虚构、隐喻、戏剧表演、浪漫抒情和仿真叙事等文学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它把罗曼蒂克、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上"。[4]我们都知道"太阳神"、"太太口服液"和"脑白金"不过是一种在物性质地上差不多的保健品,但它们又是那样不同。在浪漫而充满英雄主义气概的80年代初它被塑造成抒情性的"太阳神"史诗形象,在市民生活席卷全国的90年代初它变成了叙述性的"太太口服液"小说形象,而在日益崇拜高科技的21世纪初它又成了科普性的"脑白金"散文形象。正是成功的文学形象战略而非商品的物性品质使其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由广告等形象塑造活动造就的商品品牌就像伊塞尔所谓的"召唤文本",它有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召唤我们去解读,而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就像读者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和消费社会的局内人,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解读品牌意味和运用品牌符号的意识与能力。以鲍德里亚之见,符号化的商品是消费社会的基本结构元素和交往语汇,消费者之间的特殊社会交往是以"商品-符号"为媒介的。因此,一个不懂得在某个场合穿某个牌子的服装、拿某个牌子的手机、抽某个牌子的香烟意味着什么的人,即使生活在21世纪,他也对这个时代一无所知,是消费社会的局外人。
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对品牌不仅要"知道",更要能"阅读",尤其是文学性的阅读。鲍德里亚就指出,消费社会的品牌之多,意味之玄妙足以令人"眩晕",而"没有文字游戏,现实就产生不了眩晕"。[5]建立在文字游戏基础上的"消费是一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社会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6]因此,离开了"文学性"的消费社会是不可思议的。
C、媒体信息的文学性
后现代社会又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媒体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后现代生存已全面信息化和媒介化了,或者说人们生活在媒体信息建构的世界之中。
人类世界的媒体史已十分漫长,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媒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有限,即使在现代报纸出现以来,人们的现实经验与行为方式也远未由其左右。然而,当印刷术和现代交通出现了革命性的发展,尤其是在出现电子媒介而有了电视之后,媒体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根据1980年版的《传媒手册》的说法,1979年春天,美国男人平均每周看电视超过21小时,而美国女人平均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25小时。"[7]如果说普通美国人每天看4小时电视,这意味着到65岁时他已经在电视机前坐了9年时间。这"并不是说这个人对屏幕上的斑斑点点感兴趣,而是指他介入了这种传媒--或其他竞争者--所提供的节目。"[8]
20世纪80年代已经如此,更不用说21世纪的今天了。对于后现代人来讲,占据人生大部分时间的电视屏幕(包括报纸版面)决不可小视,它不仅塑造着人们的感官与头脑,还直接代替人们感知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人是经由电视屏幕(报纸版面)而获得"现实"经验的,或者说是电视屏幕(报纸版面)将"现实"给予人们的。
后现代媒体给予人们的"现实"是否就是人们透过窗户看到的现实呢?电视屏幕(报纸版面)的确像一扇窗或一面镜,尤其是电视的"现场直播"或报纸的"新闻报道",但这是一个假象。麦克卢汉说"传媒就是信息"。后现代媒体总是将"现实"处理成"信息"才传递给受众。而信息"量"的无限膨胀、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以及信息更替"频率"的加快,都使信息的"真质"愈来愈不可验证,这便为信息的无度虚构提供了方便。博尔斯坦说今天所谓"现实"不过是由媒体技术和编码规则加工过的伪事件、伪历史、伪文化的堆积。W·韦尔斯也认为,经现代传媒尤其是经电视传媒中介化处理过的社会现实不再是现实的纪实见证,而是可虚拟的,可操纵的,可作审美塑造的。
鲍德里亚以"面部化装"和消费品生产来比喻媒体对"现实"的生产。他说消费社会生产的信息是供消费的信息,是媒体根据消费的需要对世界进行剪辑、戏剧化和曲解的信息,是把消息当成商品进行赋值和包装的信息。未经加工过的事件"只有在被生产的整个工业流水线、被大众传媒过滤、切分、重新制作,变成--与工业生产的制成物品同质的--制成且组合的符号材料后,才变得’可以消费’。这与面部化装是同样的操作:以出自技术要素以及某种强加意义的编码规则(’美’的编码规则)的抽象而协调的信息之网来系统地取代真实却杂乱的容貌"。[9]
按’美’的编码规则对"现实"进行"面部化装"正是媒体信息的文学性之所在,那些被认为最无文学性的"现场直播"或"新闻报道"也是设计编排的结果,它有作者意图、材料剪接、叙事习规、修辞虚构和表演。捷克总统哈维尔曾这样谈到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他如何被塑造成电视明星的体会:"我不能不震惊于电视导演和编辑怎样摆布我,震惊于我的公众形象怎样更多地依赖于他们而不是依赖于我自己;震惊于在电视上得体地微笑或选择一条合适的领带是多么重要;震惊于电视怎样强迫我以调侃、口号或恰到好处的尖刻,来尽量贫乏地表达我的思想;震惊于我的电视形象可以多么轻易地被弄得与我的真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10]哈维尔对"面部化装"的"震惊"正是对煤体信息之文学性的披露。
Do克兰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学术界便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看法:"新闻故事是以影响公众领会其内容的某些方式被架构(framed)出来的,"[11]这些架构方式往往是文学性的。比如选择新闻题材的方式就不是依什么事件本身的客观重要性,而是根据新闻机构的要求惯例以及大众趣味来进行的;对所选择的事件的呈现也不是按什么本来面目而是按某些文学叙事和戏剧表演的套路来处理的,因为对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什么真实性而是轰动性和趣味性。
被媒体信息所渗透所建构的后现代社会已是一个文学性社会。米夏埃尔o德o塞尔托这样描述后现代日常生活:"从早晨到夜晚,各种叙事不断在街道上和楼房里出现……听者一醒就被收音机所俘获(声音就是法律),他一整天都在叙事的森林中穿行,这些叙事来自于新闻报道、广告和赶在他准备上床睡觉时从睡眠的门下悄悄塞进最后几条信息的电视。这些故事比从前神学家所说的上帝更加具有神圣和前定的功能:它们预先组织我们的工作、庆祝活动、甚至我们的梦。社会生活使得打上叙事印记的行为姿态和方式成倍地增加;它……复制和积累故事’版本’。我们的社会在三层意义上变成了一个叙述的社会:故事(即由广告和信息媒体组成的寓言),对故事的引用以及无休无止的故事叙述定义了我们这个社会。"[12]
D、公共表演的文学性
"人生是一场戏"已是老生常谈。我们都知道一生要扮演很多社会规定的角色,萨特甚至从存在论的角度把无中生有的人生说成"演出"。值得注意的是,人生虽然是一场戏,但人们却惯于把它当真。只是到了后现代,假戏真做的历史才改写为假戏假做的篇章。
长期以来,意识形态(各种主义之"学")是公共正义(权力)的来源与基础,假戏之能真做靠的是意识形态信仰。当人们以意识形态为真而真诚信赖它,并按照它的要求行事之时,你很难说他们在表演,尽管历史证明人们的真诚行为最终不过是由意识形态导演的宏大戏剧。而当人们根本就不相信意识形态,又不得不做出一幅照它的要求办事的假象时,人生表演的导演就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表演者本人了,表演成了表演者自编自导自演的表演。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将作为元叙事的意识形态的解体看作后现代的标志之一。不过,意识形态解体的意涵需要限定。我以为后现代条件下意识形态的解体指的是它的真理性、正当性和可靠性的内容的失效,尽管哈贝马斯等人竭力重寻公共正义之源,但在这种努力尚未奏效之前,意识形态在形式上还保留为公共正义(权力)的来源与象征。正是意识形态的这一状况使后现代假戏假做的公共表演愈演愈烈。
一方面,真理之梦在后现代人那里彻底破灭,他们不再寻找新的意识形态或对虚假的意识形态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工具理性的教化使他们敏感到形式化的意识形态仍然是公共领域中权力与合法性的代码,是可利用的工具,利用意识形态就是利用权力。如此这般的后现代状况使公共场合的行为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表演,一种"看起来"或"在形式上"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表演。
Jo斯考特在《统治与抵抗的艺术》中分析了权力关系中的各种表演(权力本身的表演、利用权力的表演、讨好权力的表演、糊弄权力的表演、展示权力的表演等等),他将这这些表演称之为"公开语本",以对应于私下的"隐蔽语本"。斯考特对各种表演式的"公开语本"的分析着重的是权力关系中控制与反控制的行为研究,而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行为恰恰是一种文学性艺术。
一般来讲,受权力化的意识形态控制的公共表演可分为:习惯成自然的日常公共行为的常规性表演和刻意策划的特殊公共行为的表演。
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应该说什么做什么大都心中有数,比如电视记者在大街上随便采访什么人,他们总能出口成章,说一些不学自会且万变不离其宗的台词,因为他们都知道上电视意味着什么。一个人在公开场合的"基本角色"、"表演程式"、"表演范围"、和"表演基调"是意识形态规划好了的,像不像个"父母官",像不像个"好职工",像不像个"好丈夫"……十分重要。尽管每个人都可以即兴表演,但它有发挥的限度(有潜文本),越此限度就会"犯错误"。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开始于从小的的训练和恐吓,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条件下那些刻意策划的公共表演,这些表演更像文学性事件,比如环绕四周的商业表演、政治表演、外交表演、学术表演、道德表演。世故而精明的后现代人知道一场成功的表演就是表演者合法谋求私利的通行证或直接手段,因此,人们精心策划、巧妙做派、事后发挥(媒体炒作等),将表演艺术与功能发挥到极致。
后现代公共表演在本质上是文学性的,只不过其文学性较为隐蔽而已,即:1、它的"文学性标记"是被置换因而也是被掩盖了的。比如剧本作者(策划人),剧本(策划书),导演(现场指挥),演员(现场参与者),舞台(现场),布景道具(现场布置摆设),台下观众(现场观众)。2、它的工具性和表演性是"心照不宣"且充满"喜剧性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游戏规则",其"作伪"与"欺骗"是并不当真的手段,是可理解可接受的。习以为常和理所当然取消了人们对它的传统道德负担与悲剧性体认。3、它的"表演规模"是全民的,不仅被统治者要表演,统治者也要表演,因为后现代意识形态在公共领域的形式化统治超越于一切之上,任何人和集团的公开行为都必须看起来符合它的要求。在此,真正的最高统治者是大家既不信赖又不得不服从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人人都表演的后现代,表演的表演性便不再另类了。尤其是在后现代极权国家,意识形态的形式化统治更是无处不在,因此,公共领域的文学性表演更是规模宏大而技艺高超。
以辛普森之见,后现代是文学性高奏凯歌的别名。卡勒也指出现在是"察看后现代状况是否真是从文学操作中推知的东西的时候了"。[13]遗憾的是,对理解后现代如此重要的"文学性"和"文学操作"正是当前"文学研究"的盲点。
"文学性"曾经被俄国形式主义确立为文学研究的特殊对象,但在俄国形式主义那里,"文学性"只是一个形式美学概念,它只关涉具有某种特殊审美效果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技巧,而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变异以及精神文化的建构解构无关。这种贫乏且具有遮蔽性的文学性概念不仅短命,而且也限制和耽误了人们对文学性之丰富内涵的发掘和领悟。此外,传统社会的支配性文化,比如哲学与宗教都掩盖自身的文学性和社会历史的文学性,将文学性作为有害之物予以排斥,这也导致了文学性意义的隐匿和文学性问题的搁置。
后现论批判对文学性之社会历史之维和思想文化之维的揭示,以及后现代现象中文学性的极端表现,使我们开始意识到文学性问题之重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深入思考和展开文学性问题,就不可能深入揭示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的真实运作,尤其不能"察看后现代状况"。就此而言,"文学性"问题绝不单是形式美学的问题,它也是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哲学、神学和文化学问题,或者说它是后现代社会中最为基本和普遍的问题之一。后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只有扩展到这一度,才能找到最有意义和最值得研究的对象。
将多维度的"文学性"作为后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并不意味着将文学研究的对象无边扩大,而是要在广阔的存在领域考察文学性的不同表现、功能与意义,它专注的是"文学性"问题。比如对消费社会中"商品存在"的研究,当你关注其符号性时你在对它作符号学的研究,当你关注商品符号的社会建构性时你在作社会学研究,当你力图揭示被掩盖在商品符号运作中的权力关系时你在作政治学的研究,而当你的目的是说明商品符号话语生产与接受中的文学性时你从事的就是文学研究。换句话说,文学性参与了消费社会的"商品存在",因此,离开了对它的文学性研究,商品存在的奥秘就仍然晦暗不明。
由于文学性在后现代的公然招摇和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与支配,又由于作为门类艺术的文学的边缘化,后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当然应该转向跨学科门类的文学性研究。不过,研究重点的转向并不意味着不再研究作为门类艺术的文学,而是要转换研究它的历史性前提和语境,即要注意它在后现代条件下的边缘化。更重要的是,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是它注定的命运,而是它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处境,换言之,文学的贬值只是一种时代判决,而时代判决往往出错。因此,质疑这种判决和重新发掘边缘化文学的价值也是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看,当前文学研究的危机乃"研究对象"的危机。后现代转折从根本上改变了总体文学的状况,它将"文学"置于边缘又将"文学性"置于中心,面对这一巨变,传统的文学研究如果不调整和重建自己的研究对象,必将茫然无措,坐以待毙。概言之,重建文学研究的对象要完成两个重心的转向:1、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学性"研究,在此要注意区分作为形式主义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撒播并渗透在后现代生存之方方面面的文学性,后者才是后现代文学研究的重心;2、从脱离后现代处境的文学研究转向后现代处境中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对边缘化的文学之不可替代性的研究。为区别于"逃离文学"的转向,我称上述两个重心的转向是文学研究内部的转向,因为它并不转向非文学的领域而是转向后现代条件下的文学与文学性本身。
由于后现代文学终结和文学性统治的双重性,以统治的文学性和终结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必将获得新的时代内容且任重而道远。
注释:
[1] [13]J·卡勒(Jonathan Culler):《理论的文学性成分》, "The literary of Theory",见《理论留下了什么》(in What’s Left of Theory),J·巴特勒等编(ed. Judith Butler, John Guillory and Kendall Thoma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0,p289,p290。
[2] [3] [5] [6] [9]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第67页,第12页,第227-228页,第135页。
[4]M·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7] [8]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43页,第123页。
[10]瓦斯拉夫·哈维尔:《全球文明、多元文化、大众传播与人类前途》,见《思想评论》网站,"全球化"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