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交互设计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在线交互设计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在线交互设计课程

篇1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交互式情景教学法 英语课程设计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后,用户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2009年3月广东省云浮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三网融合”项目,至今,“三网融合”已在云浮市得到有效的推广与使用。

交互式情景教学法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它强调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根据课本内容,有目的创设相应的模拟场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场景与知识点自然而生动地结合起来,从中获得相关英语知识,达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三网融合”为交互式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笔者利用平台,开发英“三网融合”语教学资源,对英语课堂内,课堂外的交互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一、课堂内交互

我市正在大力推广的“三网融合”常态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他突破了传统课堂中资源、人数及地点的限制,教师与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听到国内外专家或者其它兄弟学校的老师的授课。开放的课堂,丰富的广播、电视、网络资源,多元化的交互方式,增强了学校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师所关注的主体只有四五十人,“三网融合”常态课,需要关注的是几百人甚至更多。由于课堂授课时间有限,一个教师同时要面对源头学校和终端学校众多的学生,终端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是无法与教师进行实质互的,总体的交互水平较低。那作为教师要尽能既关注源头学校学生,又关注终端学校的学生,尽最大可能拉近源头学校与终端学校心理距离。例如笔者在上“三网融合”公开课时,我在课堂有如下的表述:“This is a very special classroom. We are studying together with other students in other schools by the magic net.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them on the net. We are having a food festival today. Please say hello to our new friends on the screen. Welcome them to our food festival.”授课教师和学生通过视频与终端学校的师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互动,虽然只有几句话, 但从心理上就拉近了与终端学校的师生距离,让学生有认识终端学校师生并和他们交流的强烈愿望,同时让终端学校师生感觉他们不只是旁观者,而是课堂的参与者。

“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只要一条线就可以完成通信、电视、上网功能。” “三网融合”平台使得课堂内交互方式有了多样化的选择。例如笔者在上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 3 Welcome to our food festival(本课的重点是掌握就餐点菜的应答,在课堂里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个人菜单开餐馆,分别扮演了就餐的客人及服务生)这节听说课,就利用“三网融合”可以通讯和上网的功能,这样引导学生:“We can order food in the restaurant. We can also order food on the telephone or on the internet. In this special classroom, you can order food by calling the hotline 8983436 or log on to our website ...” “三网融合”使我们创设了接近真实的虚拟语言情境,学生本来对网络非常热衷,再加上可以通过“三网融合”与外校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非常兴奋,个个争着做电话或网络的receptionist。有了这么积极的动机,学好英语与人交流、互动、沟通成了强烈的愿望。真实的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能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内化了语言知识,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二、课堂外交互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境界是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重构课堂学习环境,我市“网融合”的推广和使用使家家户户凭一根网线就可以上通信、电视、上网。“三网融合”平台的广播,电视,网络资源使学生能接触到新颖、即时、生动、活泼、多角度地反映英美文化的各个方面的资源,同时向学生提供了没有时间限制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以他自己适合的步调来学习,适用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这种人机交互中,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耐心、公平、没有架子,创造了一种安详、和谐的环境,学生没有压抑感,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他可以通过多次点击鼠标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不能忽视伙伴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悉的同学一起学习,没有问题时,大家各做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通过“三网融合”这一平台,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很多,没有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伙伴一起学习。笔者所带班的学生就结成互助学习小对子,写英语作文时这对学生互改、互评,然后把修改后的作文上传给笔者批改,笔者再把优秀作文放在群里供学生欣赏。学生在互改、互评中思想和智慧得到碰撞,在交互中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升华。“三网融合”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英语广播、电视、网络节目,学生看到一些合适的英语电影,英文歌曲都在平台互相推荐、分享。

由于知识的更新,家长辅导学生学习英语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了“三网融合”这一平台,只要学生会上网,正确上网,就相当于在家请了一个随叫随到的家庭老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如学生就可以利用电子词典和翻译平台查单词,或在英语学习网上自学英语。例如笔者经常把教学的课件放在我们班级的群里,如果需要,学生可以在群共享找到课件,自我复习,查漏补缺,再把知识消化。如果教师也在群里的话,对学生指导就更加专业了。有了“三网融合”,有了网上伙伴、老师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更强了。

三、结束语

语言学习离不开交流互动,“三网融合”让英语课堂内外交互成为可能。依靠“三网融合”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1] 陈咏梅. 高中英语课堂中交流与展示环节教学例谈[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 2011(12).

篇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activity in coursewar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detail: first, the definition and realization form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interactivity; second,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sign to teaching and the function of interactive design in teaching; finally, further discu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desig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with Flash design interaction structure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ware as an example.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Flash

Key words: multimedia;courseware;interactive design;Flash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60-02

1 绪论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主要方法和手段,人们通常将多媒体课件理解为文本、声音、图像、动画与视音频等媒体的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课件,其中,交互性对课件制作起着桥梁和沟通作用。本文将提出交互概念以及多媒体交互设计的教学作用,并通过具体事例进一步阐述多媒体课件的交互设计。

2 交互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2.1 交互和多媒体交互 交互就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指用户向机器输入特定的命令,机器接受命令后经过编译作出应答,从而实现人机交互操作。多媒体交互就是创作者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先从整体上对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再将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体素材进行整合,使它们融为一体并设计交互,重点是系统能否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调整交互,并提出建议,引导用户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深入探究其中的原理和改进方案。

目前比较通用的多媒体设计软件主要有Authroware、Flash和PowerPoint等,通常来说,还有Photoshop、Dreamweaver和等技术的结合使用,另外,多媒体的交互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菜单导航式交互、基于鼠标事件的交互和基于问答题的计分式交互等。

2.2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交互方式 在多媒体课件交互方式中,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交互,教学交互是指学生通过特定的学习环境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交互过程中,核心是学生,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交互性在多媒体课件中有重要的教学意义,通过灵活的人机交互功能,能够真正实现课件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互,体现学习资源中蕴含着强大的显互功能,并能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产生新的概念,真正突显教学效果。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展现课件的多媒体交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①登录。开始多媒体网络课件学习前,师生首先登录系统进行资格认证,这是确保学习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个主要途径。②在线学习。这一功能主要用于给学生提供课程内容,是课件设计要点之一。课件内设有丰富的课程内容,同时设计了许多功能模块、导航页、子页面及其在导航页中的定位等,以便于师生快速定位课程内容。导航页采用不同的标识来区分访问过和未访问过的页面;子页面顶端设有导航路径提示,学生只要点击相应的按钮就能准确定位当前页面在导航页中的具置。③知识查询。设计对话框,只要输入需查询的关键字,点击“查询”按钮,就可以跳转至关键字所提示的页面或相应的模块。可根据本课件的知识内容设定知识的查询范围,也可以在其他网站中,需要用到搜索引擎技术。④答疑。教师可以在所学课件中开设BBS或者留言板,在线实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师生之间实现一对一的交互学习模式,无需面对面交流。另外,如果学生有私人问题,还可以用邮件的方式向老师提问,学生可以注明回邮地址,等待教师邮件回复就可以了。⑤在线作业。教师要提供或指定一些题目,由学生在线上完成答题,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是整个课件设计的重点。

3 多媒体课件交互设计的实现方法

3.1 创设情境,产生兴趣 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整合学习环境、丰富学习资源 具体表现如下:①立体化的学习资源;②多样化的媒体形式;③与学习资源相融合的工具;④符合教学规律的学习资源;⑤构建协作学习环境。

3.3 多媒体交互设计的技术运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媒体设计软件主要有Authroware、Flash、PowerPoint等,通常来说,还有Photoshop、Dreamweaver和等技术的结合使用,其中,Flash是功能最强大、使用最广泛也最负盛名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不仅是一个动画制作软件,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多媒体编著工具,在实现课件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网络性等方面具有其他软件不可比拟的优势。

下面,将以Flash设计多媒体课件的交互结构为例,介绍实现Flash多媒体课件交互功能的三种具体方法。

3.3.1 帧跳方法 它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一模块制作成一个影片剪辑元件,将每个影片剪辑元件分别设置在导航界面主时间轴的关键帧上,首先在主时间轴的每一帧上写Stop()函数,以此命令控制影片剪辑动画停止,再通过教学内容交互按钮执行帧的跳转,从而交互控制课件内容。帧的跳转使用的脚本是gotoAndPlay(帧数)函数,来控制帧跳转并播放。在导航界面部分,主要是利用按钮来控制内容的跳转,主要包括两种功能,一是从导航界面跳到模块内容,二是从模块内容返回导航界面。其实现方法如下:

在按钮上添加代码如下:

on(release){ gotoAndPlay(“场景n”,帧号); }

这种方法代码简单、结构清晰合理,易于修改,适合制作只包含一级课件功能模块的导航结构。

3.3.2 场景跳转法 它是利用Flash的多场景设计的。一个Flash影片文件通常包括若干个场景,每一场景都有其对应的主时间轴。基于各个场景来组织课件中的课件模块,将不同的课件模块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场景中实现。利用场景跳转函数来实现各个课件模块之间的交互。场景跳转的脚本是gotoAndPlay(“场景名称”,帧号),一般都是跳转到另一个场景的第1帧。

3.3.3 函数的调用法 根据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模块制作成独立的Flash影片,并导出成相应的.swf文件。例如:课件导航模块也制作成独立的Flash影片,其中主要设计一个导航菜单。导航菜单由若干按钮组成,按钮和课件的功能模块相对应。单击导航菜单中的按钮,可以载入相应的课件功能模块.swf影片。在每个功能模块影片中设计一个返回到主控模块影片的按钮。主要是利用loadMovie函数实现各个课件模块间的相互调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课件既能较好地实现模块化课件设计的思想,又使课件具备了很强的网络特性,适合制作网络型Flash课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总之,交互性在Flash多媒体课件中具有核心地位,设计好这一点也就抓住了Flash课件的灵魂。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实时交互功能,不仅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在线实时交流的平台。Flash多媒体课件无疑是教育工作者的最得力的“助手”。另外,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对所制作的课件进行测试、设计评价和修改,以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蓝春.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

[2]李林,苏炳均.Flash交互特性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2(7).

[3]袁海东,戴青,马志强等编著.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E-learning开放式学习资源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的逐步提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已成为学习的重要形式。针对当前的网络学习的特点和网络环境的支撑优势,我们应建立网上开放学习环境,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实施现代网络教育工程。

一、E-learning的兴起与开放式学习的特征

1、关于E-learning

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E-learning的出现对于网络教学,国内外正在把以Internet为基础的网上学习称作E-learning,国内外一些公司和学校正在实践这一学习方式。E-learning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全新的学习方式。E-learning可以实现各种通信模式的交流和学习。E-learning的内容主要包括: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人们均可接近媒体内容,使用各种网络、卫星、CD—ROM;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可使用E-mail、讨论板、chat、虚拟教室;学生间的小组在线合作;评价和反馈以测定和表现个人学习路径;评定学习者需求的反馈;在线指导;教育和训练的管理,以跟踪个人和群体的进程和教育差距。

与其他网络资源相比较,E-learning学习资源有其特殊性:学习资源建设有严格的国家技术规范;有特定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和研究任务;由专业教师和制作人员通过教学设计、媒体制作和集成等环节共同完成;学习资源的结构形式和内容有相对稳定的模式。

2、基于E-learning的开放式学习(Opening-learning)模式

面对E-learning趋势,出现了适合E-learning的“OL开放式学习”新概念,以指导网上开放学习环境的建设。E的含义:E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媒体角度看,E代表着对各种教育资源的电子化,并最终将这些资源连接到网上。从人的角度看,E代表轻松的更有效的网上电子经历。O的含义:O代表开放(Open)。根据对外开放的理解,包括了在线(online)学习和离线(offline)学习的随时随地轻松实现。L的含义:由于进行开放性学习的学生数量众多,所以与传统大学相区别的是更多地强调学而不是教。在网络这个高效工具帮助下,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灵活教学模式。

OL开放式学习可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E时代的OL开放学习模式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时空泛在性: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进行网上学习。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通过网络更加快捷和方便地满足“泛在学习”的要求。

(2)资源无限性:由于互连网的开放性,通过有效的超链接列表搜索,我们能快速到达全世界我们所需要的信息站点,并通过站点和其他J3K服务如0D472联络各类专家教师,实现灵活的学习。

(3)电子促进性:OL开放学习有能力超越传统的教育和训练,能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交互、合作和评价的参与。

(4)自我驱动性:OL开放学习决不只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传送和管理的电子化,还能提供一个动态和参与的学习者自我驱动的经历,是新时代的学习机会、教学方法和思维的改变。

(5)个性和协作性的结合:通过OL开放学习,既可实现个别化的自主学习,也可随时加入网上各种实时和异时的讨论组进行交流。

二、网上开放式学习的环境资源设计

1、网络硬件平台

目前大部分地区拥有比较发达的教育教学网络。为适应视频信息的高速传递,应建立了一个基于宽带的远程教学网,同时开展视频点播(VOD)、双向视频等服务,学生在所在分校电子浏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就可以浏览课件、网页、视频直播课堂。

2、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界面设计

界面又称人机接口、用户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通道。学习资源的内容设计和交互设计也必须通过界面的设计表现出来。界面不仅要展现学习资源,还要引导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对学习者心理和情绪产生影响。

OL开放式学习资源一般都是以Web页的方式存在,布局大体上由台头、主体、脚注几个部分构成。台头一般是标题、内容简介或摘要,可采用文本、矢量动画、图形图像等媒体来表现,有时还可加上声音媒体元素。台头也可设置按钮区,以具备翻页、前进后退、返回等功能,有的还包括搜索引擎。主体是页面的主要部分,用来呈现学习内容、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应符合内容的特点,交互方式和超媒体链接灵活,具有清楚明晰的导航标志。除主要学习内容以外,主体也包括相关的资料和相关教学网站和网页的链接。脚注是一些说明性和备注性的东西,一般选择文本和简单的图形来表现,如作者姓名、Email、版本、学校名、版权声明、课程进度、当前时间等等信息。布局设计时,页面尺寸并不固定,有可能大、有可能小,但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艺术规律。

三、集成学习平台(开放试学习系统)设计

1、特点

OL开放式学习学习系统平台建设,应从方便用户(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实现最佳的网上教学效果。系统以易于使用的WEB形式出现在用户面前,提供多个简单易用的工具,包括管理工具、学习工具等。系统各模块使用数据库作为后台,前端使用各种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模板。本系统的基本特点为各种特性的协调统一,以适合各种教育需求。

(1)集成性和分立性的统一:平台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和协调的。各个子系统组合在一起,既可拿出其中一个单独使用,也可集合在一起使用,实现了模块化的要求。

(2)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的统一:平台实现了完全的在线学习和维护,学生可在任何连入网站的机器上完全在线学习,教师也可方便地在浏览器中通过学习进度表进行教学内容的远程维护和教学答疑等。同时大多数教学材料都可下载离线学习。

(3)版本完整性和简易性的统一:本系统以网站形式出现,可方便出现在用户面前。目前提供两种版本:完整版和简易版。简易版使用系统自动转换的纯粹HTML格式内容,保证了访问速度,这对公众网访问教科网的用户适用,对网速较快的如教科网用户则使用动态内容较多和交互性较强的完整版,从而方便各类用户相互接近。

(4)电子学习性和真实学习性的统一:从报名、学习、交流到交作业、考试,我们基本实现了开放学习的流程。通过网上学习,学生能感受到E时代的完整网上学习的高效性,与电大一般教学流程协调一致,达到了完整的开放学习的目的。

2、功能模块设计

OL开放式学习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以实现相关功能:

(1)网上报名模块:为提高新生报名的效率,设计基于WEB的报名系统,学生只要登上学校的网站就可轻松地进行网上预约报名,在通过学校认证和交费之后,即可成为正式的注册学生。

(2)网上邮局模块:所有正式注册的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在网上申请邮箱地址,并具有邮箱的在线收发和管理权限。在网上邮局中申请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样也是网上课堂登录的凭证,实现了一处申请,全网通用的功能。

(3)网上认证模块:针对不同用户的登录认证,包括普通用户和管理员,均具有不同的网上学习栏目浏览权限。

(4)教学公告模块:从教学公告中我们可以获得最新的教学信息,并按照要求进行教学活动,以发挥快速的公告信息在线编辑和的功能。

(5)课程学习模块:课程学习为教学的核心,本系统包括学生课程学习和教师课程编辑两部分。系统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获取与面授教学相配套的最新课程内容和多媒体辅助材料。

(6)学习交流模块:学习交流以BBS课程分区讨论形式出现,让学生在不限时空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老师的辅导。根据BBS讨论还设置了教师回答学生提问或进行辅导等功能。除了简单的文字性内容交流外,还给主持老师提供了发送文档的功能,同时主持教师还有删除、确定“精华”的权力。

(7)学习记录和评价模块:自动跟踪学生上网的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根据上网记录如上网天数、课程点击数记录等,学生可看到自己个人上网记录,教师也可看到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并可进行数据的自动汇总评价以反映学生总体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改进网上教学提供依据。(8)个性空间模块:为体现网上学习的个别化,在个性空间中为学生提供了书签设置、记事本、网上课堂资料搜索等功能。学生可以为自己认为重要的网页内容设置书签,并随时调用书签以快速进入该网页。

(9)作业系统模块:网上作业功能可为教师收发作业和为学生发送作业答案提供通道。

(10)网上考试模块:包括模拟考试、网上试卷库、在线考试和成绩查询。

四、开放式学习资源的交互设计

在教育学上,所谓“交互”通常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体与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在OL开放式学习中,开放的学习资源不仅能作为传递知识信息的素材,还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部分地代替了教师的功能,所以交互还包括了人与媒体的交互(图1).

(1)人与人的交互

在OL开放式学习中,教师和学习伙伴都是学习资源。教师和学生、学习者之间在物理空间上往往是分离的,但仍然可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之间的交互,其交互有实时和非实时两类:IP网络电话、CR聊天室、会议系统、远程会诊(教学)系统等多媒体实时异地交流;E-mail、BBS、课件平台等非实时交流。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这种交互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还起到相互促进和竞争的作用。当然,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

(2)学习者与媒体的交互

在OL开放式学习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必须通过人与媒体交互而实现,所以人与媒体的交互是OL开放式学习中最主要的交互方式。更多的时候,学习者需要自己从资源库等学习资源获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与媒体的交互一方面是通过网络上的课程和资源进行交互学习,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环境中教师进行交互学习。教师模拟教师对学习者完成教师的部分功能,如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思路、提供判断等。交互过程中,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和地点并按自己的方式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学习者面对的是更直观、丰富、形象的各种开放式的媒体信息。

五、对设计的评价

1、评价方法

在OL开放式学习中,学习资源最终是以素材库、网络课程、课件平台、试题库等形式与学习者发生关系。学习资源设计的方法是否先进合理,其评价也落脚在设计形成的产品上。目前,国内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较多,各有特点。笔者认为,对设计方法的评价包括几个方面:①设计形成的资源要符合其设计原则和OL开放式学习环境的特点;②这些产品要经过学习实践而获得学习者及专家的反馈(如使用效果、操作性等)形成对设计方法优劣的使用性评价;③还应对设计的资源从市场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进行评价。

2、实践效果

从目前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网上学习可实现与其他学校教育的密切合作,做到取长补短,使资源共享得到真正落实。网上交互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如模拟炒股也为高级学习提供了支持,网上的交互性使得在家学习已成为现实。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使得时空问题不再过多地制约学生的学习交流。实践证明,OL开放式学习同其他学习方式(面授、电视、自学等)相配合,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当然,技术的进步和学生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我们创造“人—网—人”和人机交互的协调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E-learning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2]冯秀琪、贾瑞凤、冯谦:《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策略的思考》,载于《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29-32页。

[3]曾亦奇:《基于网络的教学信息资源库及其教学应用》,载于《广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8期,72-75页。

[4]李永健:《多媒体网络教室课堂学习环境与理想学习环境的差异比较》,载于《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35-38页。

[5]林树敬:《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设计》,载于《广西教育》,2003年12期,33-37页。

篇4

关键词 微课程;碎片化学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36-02

Micro Course Design Patterns Shallow Exploration//ZHANG Meixia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change of the micro deal with learners’ learning mode, further study of the course design, further deepen curriculum concept, grasp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micro course, elaborate design effective curriculum model, aimed at using micro course idea to better promote to adapt to the era of fragmentation, anytime, anywhere, on demand of flood in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micro course; fragmentation; teaching design

1 引言

自2009年开始,“Weibo”一词在中国大地悄然兴起,人们的生活伴随着微博、微信,走进了“微时代”。以合作、开放、分享的理念为指导,以通讯、移动互联网技术、社交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教育的微时代――微课(微课程)也应运而生。

2 微课程的发展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最初定义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McGrew,1993),指在碎片化时间(如等公共汽车、搭乘电梯以及舞会休息间隙时刻),在非化学专业的学生以及普通民众中普及有机化学常识。

当下风靡全球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Penrose认为微型的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

“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中引申出来的新概念,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1]。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教学资源内容,此外还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课前素材情境的引入、课中教师的教授技巧、内容呈现模式、课后总结与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

3 微课程的特点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就学生角度,能更好地满足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各种学习活动;就教师而言,区域化网络同行教研讨论将大有益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学技能。

1)教学视频时间短。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集中注意力大约在5~8分钟),充分尊重认知特点,微课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教学内容微小化。微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微小化,集中教授一个知识点、难点、重点或一个故事片段。

3)教学视频容量小。微课总容量在几十兆以内,模式方便学习者在自己手持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智能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下载学习,也便于教师观摩、教学反思。

4)教学主题鲜明。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2]。

5)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师要营造一种真实的、案例化的、主题鲜明的情境教学资源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4 微课程的设计

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来开展实际教学的。时代呼唤微学习,片段化、专题化的微课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3],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微学习。微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有效发展的载体是微课程,微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是微课件(微视频)。

1)交互设计。交互设计的魅力在于吸引使用者更便捷、高效率地运用此产品,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效率,因此,设计者必须紧紧专注用户对产品的期望、使用过程的心理行为。微课程的交互设计应该根据其本身的特点以及用户对产品的期待,注重交互设计满足用户需求。学习者和学习指导者、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学习者之间这三种交互形式同样存在于微学习的教与学的过程中。

2)主题突出的微内容。微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有两类。

①从现有的素材如小说、故事、典故、电影转载的日志、下载的文章等精心挑选他人的作品,设计、开发、加工成自己的兴趣所在。

②从自己的教学资料中挖掘适合的材料重新提炼加工成微内容。

微课程的核心信息单元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一则新闻、一张图片、一段音乐、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妙趣横生的动画等,但内容必须主题突出、简单明了、前后连贯,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脉络体系。

3)教学过程设计。

①上课前:微课程(微视频)时间短小、内容精悍,要求教师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引入正题切入点要精炼、快捷,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②上课中:微课程大约5~10分钟,在有限的、短小的时间内讲解透彻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具备教学思想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实现教学目标。

③课堂结尾:以三两分钟做简洁的总结,加深知识的理解,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设计模式

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学习者的泛在化、碎片化的微学习理念,在现有的微课程概念基础上提出微课程设计模式。

1)任何教学设计必须分析用户学习行为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内容,抓住重点,抽茧剥丝,凝集成核心的微内容教学资源,并有相应的课后练习检测、教学评价、反馈,与现实课堂相互整合。

2)微视频不仅仅是微内容呈现给用户学习,也要注重教学设计、教学辅助支持服务,其中包含辅助工具、讨论与协作、练习与评价、反馈与超链接的相关学习资源[4]。同时,教师利用交流工具给予学习者同步、异步的反馈、评价,让学习者真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实现课堂学习与移动学习的互动、联通,形成统一的学习框架。

3)微课程的动态学习资源是建立在教师同行评判、学习者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由不同的点状资源相互连接、融合,逐渐形成发散的、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动态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提供教师教学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技能,而且能够跟踪学生学习足迹,提供学习者分析自身的特点,制订量身定做的、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6 几点建议

微课程与平民技术 互联互通的全球网络化大时代,人们迷航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干扰了人们的注意力,而“微课程”正是避免干扰的平民技术,它能实现微内容与大视野的结合。微课程的迅猛发展,满足了平民日益增长的快速E-Learning、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要。

微课程与大智慧 其内容虽然短小,但精悍、主题突出、讲解简洁、透彻,教学设计精彩纷呈,是大智慧的高度凝结。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才吸引用户专注学习,知识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与解决。

7 结束语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智能化,微课程作为新型学习资源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微课程的生态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入,以期满足学习者对于微内容、策略的深度需求,实现为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核心要义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10-12.

[2]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

2013(2):42-44.

篇5

关键词 教学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34-01\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

1 教学设计

对于任何一门网络课程,首先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即依据前端分析及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者分析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即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学习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教学内容分析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除此还应完成教学内容的编排,通过上述学习者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选择教学内容绝对不是单单照搬照抄书本上的内容,而是通过进行一定的删减、增加和重新组织,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习者。

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包括两部分。

1)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本网络课程学习策略设计主要根据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网络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呈现出各章的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和本章的知识地图,让学生根据目标和指导,有目的地去学习。设计的相关资源栏目,主要进行与本网络课程内容相关的网站链接,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理解学习内容,扩大知识面。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遵循“确立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学生自学——评价——总结——联系巩固”的过程。

2)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协作”“会话”是学习环节四大要素中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环境创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本网络课程主要采用留言本的形式体现出协作学习的设计,使学习者通过交互来完成协作学习。

2 系统设计

根据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特点,其网络课程首页呈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间休息、交流讨论、在线测试、相关资源、使用帮助等相关版块。学习导航采取列表导航,即在教学内容栏目中,将各个章节列举出来,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交互设计采用留言本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讨论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就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留言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出解答,进行学习双向反馈。界面设计简单明了,功能模块易于操作,引导学习者参与学习。

3 技术实现

采用ASP+ACCESS数据库进行网站的设计。前台设计采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和Dreamweaver结合,通过主页上的链接点击进入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前台设计,确定后台设计和实现功能,进而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后台与数据库的设计是通过前台要实现的功能来确定的,主要有管理登录界面、管理首页、常规设置、文章管理、用户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在线调查与留言管理。本设计中用到多个数据表,对后台设计中所用到的数据表主要有admin后台管理员信息表、bigclass大类信息表、info网站配置信息表、jasys系统日志表、news上传内容信息表、smallclass小类信息表。最后进行数据库的连接,并添加数据库连接出错的提示功能。

4 几点思考

网络课程设计要体现教学的一般规律,特别要强化教学设计;丰富自主学习资源,尤其是一些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者就非常需要相关知识的电子图书馆式的资源库;重视反馈,需要课程提供大量的相关案例,使学习者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再次建构;关注教师的负担,网络课程学习中的师生教学交互给教师带来的负担较传统教学要大许多,有时甚至会使教师力不从心、难以应付。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EB/OL].教育技术通讯,202.112.88.32/show/ysq/net_course.htm.

篇6

>> 网页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性能优化的研究 针对网页设计专业的美术基础课研究 支持移动终端的响应式Web设计与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学游戏设计策略研究 图书馆移动终端的设计研究科 基于web针对网页优化的数据挖掘技术 基于CMMB的移动电视终端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静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安卓的面向美食社区服务的移动终端平台设计研究 基于UML的公路信息移动终端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G网络的移动终端软件设计与研究 “红点效应”在移动终端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面向移动终端的GIS服务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基于松耦合设计的移动终端学习系统架构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的换物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平台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微创新设计中用户体验的研究与应用 移动智能终端在输电网三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移动警务终端应用需求分析及设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style.css

images/logo.png

scripts/main.js

# 以下资源必须在线访问

NETWORK:

login.php

#如果 index.php无法访问则用404.html代替

FALLBACK:

/index.php /404.html

另外,在第一个页面上加上。

当浏览器第一次访问时,会加载这个缓存清单,并且根据清单中文件列表缓存文件,再次加载时就不会去服务器中下载缓存过的文件,从而大大提高访问效率。

2.3使用模拟图片。网页不可避免地会有用于图标、按钮、连接等元素的图片,尽量使用模拟图片,可以明显提高页面的加载速度。每一个image都需要一个http请求去加载,减少image的个数,就减少了http请求数,也就提高页面的显示速度。使用CSS模拟图片技术,便于代码维护。

CSS主要有以下几种模拟图片的方法:首先,利用CSS的background-color、border属性可以生成一些基本的图形,例如三角、矩形、圆等,再将这些基本的图形组合就可以生成更复杂的图形了。其次,通过字符可以生成图片,例如尖角、圆点以及箭头等,这些页面导航中常用到的元素。最后,使用CSS3的自定义字体(@font-face),这个方法不是真正的模拟图片,而是字体的尺寸,颜色可以通过CSS来控制,可以不用图片来表示特殊的字体,间接地减少使用图片。

3结束语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终端上浏览网页越来越普遍,因为移动网络和浏览器的特点,为满足用户的浏览体会,针对移动终端网页设计的优化十分必要。通过编码验证,本文提出几个优化原则和方法,供移动网页开发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亮,张维.基于Android技术的界面设计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9.

[2]陈享振.初探网页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识培养[J].美与时代(上),2010,5.

[3]李莹.浅谈网页优化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0,5.

[4]周峰,张艳.关于网页优化实现的思维方式的探讨[J].商情,2011,26.

[5]严晨,杨智坤.网页页面设计中的5条基本原则[J].科技与出版,2011,2.

[6]吴胡和,周非凡.网页布局优化设计方法探析[J].科技资讯,2011,18.

[7]宋健豪,赵刚.基于启发式规则优化的网页元素提取方法[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3.

篇7

关键词:电子产品;人机交互;项目课程;技术人员

中图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7-0092-02DOI:10.16607/ki.1674-6708.2016.04.054

人工交互智能系统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成熟的一项分支,它的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在人工智能技术与互联网络结合运用的过程中,使用者与机器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它主要包括自动设计、机器学习和专家系统等。

1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性的实现

人机系统交互性设计的用户界面优化中,利用vlaual-basic开发程式,开展集成块的预设计。数据信息的孔道设计工作,需要依据数据库信息调取的精准性来开展活动。在孔道校核阶段,强化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与人机交互性的深入分析,能够实现虚拟设计与个人情感系统的总体结构优化。建立类似于人类情感的特征模型,在solid-worka-api数据抓取中,实现机器功能与人类情感的特征提取,从而建立初步的开发系统特征库。在交互孔道网络布局和结构造型设计中,装配干涉检查的功能性界面,实现人机交互的最大值开发。人机交互程序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调用用户上层应用程序,调用SI-GETNUM-Devices以及SI/GRT-product-微处理器系统。根据数据、地址、控制、总线选择和状态提示,实现交互式开发系统创新工作。

2电子产品功能开发中的人机性具体运用

2.1人机性开发的情感满足

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功能性开发,是人机工程学开发中的重要板块。与交互式有关的学科或者设计种类比较多,包括人机工程学、计算机学科、建筑工程学、计算机支持协作。在具体的运用阶段,包括包装设计、影视后期设计、家居设计、工业生产,这些都要利用到认知人类工程学的知识。在电子产品交互设计的情感化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从微信的情感化设计中进行交互性分析。微信这款APP在设计的过程中,强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一款软件的功能与“个人定位系统”、“在线货币支付体系”与“人际交往情感系统”巧妙融合,基于“朋友的核心”,满足了用户立体化的使用功能性需要。在简单的情感需求中,微信的情感化体验设计基于人性的懒惰特点,打造了简单轻松的朋友圈,使用者在朋友圈的虚拟交往中能够轻松获得某种情感满足。

2.2人机操作界面功能丰富性

在电子产品设计中,实现强大的扩展空间功能转化,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温暖感的诉求中,微信登录界面是一个人站在地球之下,需求内心的寄托。用户使用微信能够与全球的用户进行有效的情感互联,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孤寂中需求内心温暖的需要。在通讯录的整合中,微信用户界面与手机号、QQ号互相绑定,有利于虚拟社交与真实的社交关系有效融合。在“发现”的功能区板块,用户可以使用搜索功能,在精准和模糊两种搜索条件下,满足自我探索未知世界的新鲜感需要。朋友圈信息更新满足了广大用户追求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的需要。在扫一扫板块中,用户可以通过扫二维码付账,使用查看工具用户能够定位自己所在区域的街景,满足个人出行的需要。在翻译板块使用“普通话翻译”,满足语音-文字转化的需要。

2.3人机交互的情感互联

在附近的人查找与信息获取的过程中,满足个人对于真实空间的存在感需要。用户能够在发现版块,实现自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需要,从而满足个人的新鲜感。游戏版块的功能表达中,用户能够与真实朋友圈实现在线游戏新的情感维系。在人机交互的功能区开发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通过坚持有序控制的方法,坚持真实的生活与虚拟功能的共同开发,在坚持们组用户情感需求的同时,创造出一幅完美的未来世界的图景。在虚拟成就感需求中,实现真实社交朋友圈的互动,例如用户通过我的相册来回味生活中的各种感动瞬间。在交叉性的朋友群互动中,我的银行卡与朋友群功能绑定的过程中,实现无限的商业空间开发。

3电子产品设计中人机交互的技术实现

3.1保证人机交互性的快捷实现

人机交互理念支持下的视频操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手机、PAD、掌上电脑等设备,进行视频投影播放、暂停控制。需要技术人员从液晶显示器的智能化编码方式入手,将传统型的软件控制模式转变为虚拟多接口的控制模式。视频编码器通过数据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编辑和发送,数据终端处理系统对数字中频的输出频率进行控制,通过短波发信机实现用户指令发送。声码器依托声码通道和字符通道,实现数字基带信息的传送和接受。字符设备负责处理字符通信和字符控制,通过自适应控制器传递用户的控制信号。根据INTRANET智能化处理系统的数据分布规律,系统软件的决策者可以对信息访问和数据接口进行控制。在各种外部嵌入应用软件中,智能化处理系统采用算法优化、图形或者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信息推拉和应用层软件的处理效率进行深入开发。在应用层软件的优化方法,技术人员根据INTRANET应用层软件处理方法优化,实现OLAP高效互联环境中的数据升级。

3.2保证控制界面的操作稳定

电子产品应用层软件推理机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推理机对模型库和知识库系统进行深入优化。电子产品人机互实现的关键领域是触摸屏技术的开发。触摸屏功能的开发应该使其符合一定的特征,在输入电压控制中,TP-A60-T型号的触摸屏电压应该为DC24V,电压范围适当控制在DC20V-DC28V之间。消耗电流根据市场上常用的屏幕功能型号的不同,允许其有对应性设置。其中,TP-A6—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560—T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80MA,TP-A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380MA,TP-460—L型号的屏幕消耗电流为200MA.保证液晶触摸屏可操作界面的性能稳定,体现电子产品人机交互设计的科学性。

4结论

计电子产品设计中的人际交互系统控制方法,依靠人工神经智能系统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目标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识别与分类能力,满足各种机能角色的需要。技术人员通过对人机接口的远程模块化管理,对与模型进行合理的分类并且进行多种选择。根据人的情感和思维表达特点,进行专家决策的模拟活动,对元件进行功能的识别和定位。

参考文献

[1]潘世华,徐济惠.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电子类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电子产品设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

[2]Altium为电子产品设计提供平价且高度集成的数据管理方案[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1,11(8):187-287.

[3]潘世华,赵黎明,邵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综合性项目课程研究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

[4]意法半导体(ST)采用塑料封装的MEMS麦克风实现更纤薄、坚固的电子产品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3):141.

[5]楼勇,王楠,张嫣华,等.高职《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项目教学完整性与真实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81-83.

篇8

【关键词】课程细化 技能提高 工作室制度

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动画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虽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市场的冲击与洗礼,大量的动画公司面临转型。但是,这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与淘汰,相信不久,动画专业会逐步走上正轨。正是在这样的大的市场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了动画专业。

一、动画教育现状分析以及出现的问题

动画专业是一个与市场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通过对教学结果的调查,我们发现,传统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动画人才的需求。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走上岗位之后不能直接上手做项目;第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

动画专业是所有艺术类专业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颇高的专业,这也为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职业教育的课程讲究的是体系,要兼顾素质教育。按理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能力与素质兼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入校之初是零基础,在入校之后,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基础能力的培养上,而这个问题不是在一两年之内就能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不能完全是专业课程,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基础课程上。也正是这个原因,动画专业较难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每一届毕业生中,专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只占到学生总数的20%左右。这个数据中,有10%的学生在进校初期基础就比较扎实,还有10%的学生是在学校学习阶段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的。

由此可以看到,学校的课程设置,既要符合教育部的规范,又要解决专业教学与市场脱节的困境,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那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坦白讲,要完全解决问题是不太现实的,只能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做到多方兼顾,尽力做到与市场接轨。

二、科学规范课程设置,努力与市场对接

课程设置的过程是市场调研与学校实际相互结合的过程。经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可以用以下的一些方法将课程进行市场化。

(一)结合市场需求,多方向设置课程,发展应用型计算机课程,加大就业渠道

发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拓展专业方向,可以对新的专业方向进行有力尝试,如游戏专业、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都是目前的热门专业。

下面,笔者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为例,可以设置如下方向的课程(*号为主要课程)(表1):

课程积极与市场衔接只是基础,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市场进行对接,利用真正的项目来补充教学内容,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省知名动画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校企合作在线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中,企业将其制作的资源进行整理和录制,形成了数字艺术绘画的教学资源体系。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课程,将该资源体系植入到教学中,既有基础的教学资源,又有专业提升的资源,每个学生都能从这套资源体系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多元化设置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够更进一步地适应市场需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带有盲目性,他们对本专业将来到底是做什么工作并不了解。进入职业学校,通过一年的专业介绍之后,学生对整个专业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于是,设置多元化的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

细化专业方向,将可以解决学生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以往由于学生众多,无法实行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专业细化之后,由于每个专业方向学生人数并不多,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就变得可能,并且,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不形成恶性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此外,细化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去学习其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以往的课程设置,只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走向,考虑学生会做什么,却没有想到学生应该做好什么。这样培养出的学生,虽然会做动画,但是并不专业,依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动画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都很重视基础能力的提高,不同点在于动画专业更强调基本功的学习,以及对某一个领域的精通。因此,这对学生的要求不是降低,反而提高了。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上。不但如此,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个专业方向的技能要求和知识点,达到专门化的培养目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手绘能力很好,但是通过课程培养,往往还是产生不了好的作品。而通过细化专业方向,如果这个学生选择插画方向,就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将这个方向所有的课程都学习完整,并加上一定量的作业练习,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是非常迅速的。

(二)结合市场需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多招聘与市场热点相符合的专业教师

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教师队伍结构上与前几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虽然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但是在专业结构上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每个人的专业方向都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而独挡一面。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能够讨论动画专业的专业方向还能有哪些拓展和延伸。根据市场需求,目前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方向上还可以往游戏美工、数字影像、卡通漫画、UI交互设计等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这些专业方向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岗位方向。

(三)在课程设置中,偏向于努力提高学生技能,这也是市场对动画专业人才最根本的要求

根据教师结构,也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可以采用专一教学制。根据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将专业方向进行重新整合和细化,在不改变原有课时总数的前提下,对各个年级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细化。例如,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动画专业原来是二维动画方向和三维动画方向两大方向的课程设置,后来经过细分,变成三个方向:游戏美工与交互设计(UI交互设计,游戏场景制作)、手绘与Flash制作(卡通漫画、插画、Flas)、数字影像制作(影视后期制作、3D动画制作)。这样,在专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细化之后的专业方向,每名教师所指导的学生总数相应减少,这将会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技能提高具有练习重复性的特点,一项技能只有在反复不断的训练下才能有所提高。现在的培养模式是有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全要学习,学生不能在某一方面有所精通,甚至会耽误其专业特长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发挥特长,增加整体综合素质,在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以某几门课为主干课程,是学生必须重点学习的,然后增加一些辅助课程,动画专业的通识课程统一上大课。学生在提前完成自己专业方向的学习之后,可以调换专业方向,以增加知识的多样性。从教学效果上来讲,明显好于分层教学。

此外,学校应进一步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在不额外占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在总课时和学生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每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使资源可以获得最大利用。

(四)建立市场化的工作室制度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补充

应该建立专业工作室,并将工作室制度与实际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结合。工作室必须是与市场对接的,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也可以是优秀教师自己创立,向优秀学生开放。在工作室中所承接的项目,必须是市场中的项目。这样,将普通课程设置与工作室课程设置相结合,就可以提高总体教学效果。

校企合作是建立市场化工作室制度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不只是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制作,而是与企业合作,将企业优质的项目资源和管理经验引入到工作室。同时,科学设置工作室的教学体系,将课程与企业的方方面面进行合理的结合,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建工作室。

结语

职业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上只有超越传统,才能够高效率的帮助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学习效果也才能够得到保证。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才能够真正被市场接纳。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认清市场形势,科学设置课程结构,又要从细处着手,细分专业方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创设与市场对接密切的校企合作制度,帮助学生顺利从学校走向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动画人才为市场所用,振兴中国的动画产业。

参考文献:

[1]钟远波.中国动画产业与高校动画教育[J].美术大观,2006(5).

篇9

【关键词】远程教学系统;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Flex;离线应用

引言

目前,绝大多数远程教学系统都是基于HTML的,而HTML抛弃了很多重要的UI功能,使得基于HTML的教学系统可视化特性较差,此外,“请求―响应―刷新”模型使得基于HTML的应用系统要求多次提取网页来完成一项事务处理,从而导致交互速度过慢,影响了用户体验。随着Internet速率的提升,用户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图像+文本”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希望Web在表现上能够更智能、更人性化、更具个性化,这一点在远程教育领域体现得特别明显。作为富因特网应用程序(RIA)技术的领航者,Flex采用异步方式和服务器端通信,它既弥补了传统B/S结构应用系统页面表现单调、数据处理不智能的缺陷,又解决了C/S结构应用系统的难于部署不易维护和更新的问题。Flex 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功能, 包括:表现力、高执行效率、丰富媒体支持、脱机支持等,Flex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改变远程学习者与教学系统的交互方式、改进教学系统界面质量、带来良好的学习者体验。

一 Flex在远程教学系统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对数据和应用系统的快速访问,HTML抛弃了一些重要的UI功能,基于HTML的Web 系统不具备C/S模式应用程序的丰富数据展示效果、用户界面局限性明显、可视化特性较差。Flex用规范的、标准化的MXML描述界面,用ActionScript实现程序逻辑,实现了内部逻辑与外部界面的相互分离。MXML文件经解释后生成矢量格式的SWF文件,对客户端环境无特殊要求,客户端只需安装Flash Player即可,基于Flex的应用系统部署灵活、易于维护。

Flex提供了Alert、DateChooser、DividedBox、Hslider等组件,用Flex能实现可视化特性优越的用户界面,增强用户的沉浸感。Flex还提供了大量用于数据呈现的组件,如ComboBox、List、Tree、DataGrid等,这些组件支持数据绑定。组件提供了丰富的用户接口,使得Flex较传统的HTML应用更有优势。

HTML基于“请求―响应―刷新”模型,应用程序的请求会导致整个页面信息的提交,会在网络中传输大量重复的数据,频繁的批量数据交互导致较长的等待时间和较重的网络负荷,用户更高的、全方位的体验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同基于HTML的系统相比,Flex可通过应用程序状态的切换或使用Accordion容器组件等方法实现无刷新的快捷界面响应。

在教学系统界面设计中常采用状态切换和组件技术实现课程内容的切换:

1状态法解决方案

根据远程教学系统功能需要,将界面分成相对独立的部分,界面随用户的交互动作或系统事件在各个部分之间切换。通过状态的应用实现了多页面的访问,在页面切换时无页面刷新。状态的切换可通过鼠标单击事件触发以实现类似超链接的效果。图1是一MXML状态定义,在ActionScript代码中用currentState=’index’进行状态的切换。状态切换时可以播放组合到一起的一种或多种效果,实现状态切换时的过渡效果。

图1 状态定义示例

2容器法解决方案

Flex提供了多种导航组件,如TabNavigator、Accordion和ViewStack等。这些组件由若干个子容器组成的,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子容器是可见的。在ActionScript中可以通过对selectedChild属性设置实现容器的切换,TabNavigator与Accordion则提供了可视化的标签条来切换容器。布局容器的使用能清晰地划分功能模块。

在实际教学系统开发时,一般结合使用状态法和容器法来实现页面的切换,在具有明显功能差别的设计中用状态法实现,在同一功能模块中的切换使用容器法,从而使系统整体框架清晰、给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导航。

二 Flex在远程教学系统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Flex提供了大量的用户交互组件,通过这些封装完善的组件能够接受用户输入、导航、大量数据的批量处理、查询和浏览。这些组件的组合使用能够提供给用户丰富的交互方式、多样化的数据展示接口,Flex组件也可以按需要进行扩展。

Web系统中树型导航菜单使用频率较高,传统B/S系统一般使用Javascript等客户端技术,菜单结构内嵌于脚本中,菜单项不易更新。使用Flex提供的Tree控件,可以将导航菜单数据存放在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库后将返回的XML格式数据绑定到Tree控件。运行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TREE控件绑定外部XML文件运行效果图

在传统HTML应用中,客户端数据的验证过多地依赖于JavaScript、VBScript等脚本,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既繁琐又容易出现错误,并且使得客户端臃肿、脚本载入时间较长、占用客户端CPU资源严重、执行效率不高。此外,脚本受客户端设置的影响,可能不能正常执行,致使验证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Flex提供了类似于中的验证控件的机制,可以使用其验证机制对表单内元素进行验证。验证类简化了对用户输入内容进行验证的工作,它们能自动生成相应脚本,实现了交互性和对用户友好性更加良好的应用。验证时Flex能自动维护控件状态、自动定位到未通过验证的项。常用的验证类有StringValidator,NumberValidator,DateValidator,EmailValidator,验证类的使用显著提升了程序开发效率、提升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增强了程序的交互性。

三 Flex离线应用研究

远程学习者学习进程通常受制于网络环境,通过在客户端存储数据,Flex应用程序能确保远程学习者在脱机、低带宽或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学习进程不会中断。Flex应用程序在客户端把数据保存在一个本地数据存储中,当网络连接断开时,程序依然可以访问本地的数据存储,从而用户可在离线状态下对客户端数据进行修改,当恢复网络连接时再将本地数据与服务器端数据同步。

基于Flex的远程教学系统,客户端要求安装Flash Player虚拟机,在Flash设置管理器中允许设置本地存储容量。数据存储在客户端可提供内容丰富且响应迅速的用户界面,以及强大的客户端处理能力。数据在客户端的存储能最大限度地使用本地资源以及将本地资源集成到客户端应用程序,可以使应用程序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客户端的计算能力,极大地提高客户端表现能力与性能、加速网络教学系统。

在Flex应用程序中,URLRequest、URLLoader对象能得到当前网络状态,当应用程序加载远程数据时IOErrorEvent.IO_ERROR事件发生,表示网络中断;PLETE事件发生,表示网络通信状况良好。在这两个事件的侦听器中设置应用程序的状态并设置一逻辑变量标识目前的网络状态,在NETWORK_CHANGE事件处理程序中,改变标识变量的值。在线状态时应用程序从服务器端加载数据,离线状态则从本地加载数据。当网络状态变化时,发生NETWORK_CHANGE事件,在该事件处理程序中实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 设置应用程序的状态(currentState);

2 离线加载本地文件,在线加载远程文件并保存到本地;

3 如果网络状态从离线切换到在线时,加载并同步更新远程文件。

Flex应用程序的离线运行能力使用户能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搜索或排序等复杂的数据操作。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服务器端的数据更新频率低,数据在客户端直接存储使远程学习者可使用本地数据而不需要连接服务器重新获取数据,从而能脱机使用数据,直至网络正常再重新连接到服务器。

四 回顾及展望

Web的发展经历了以HTML为代表的标记语言、以CSS为代表的样式语言以及以JavaScript为代表的程序设计语言、以ASP为代表的服务器端环境,以Flex为代表的RIA应用,Web的表现能力已经越来越丰富了。在RIA开发领域,Flex处于领航者的位置,最新版本的Flex3.0拥有全新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pt3.0、拥有丰富的类库和卓越的运行效率,它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关注。

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减轻服务器的负载、平衡应用的资源、提供丰富的交互方式已经成为了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发展趋势。Flex致力于实现浏览器、桌面和移动平台的支持,能支持包括移动学习在内的多种学习模式,能实现网络学习评价、智能导航、反馈,Flex在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袁勤勇.XHTML实例精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3-31.

[2] 于鹏.网页设计语言教程(HTML/CSS)[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12.

[3] 吕晓鹏.Flex3.0―基于ActionScript3.0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5-9.

[4] 武法提.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9.

[5] 尹增明 WEB应用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3-117.

[6] Sandeep Singhal等.网络虚拟环境设计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27.

Research on Flex’s Appl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Teaching System

DENG Meng-d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China)

Abstract:In the distance teaching system, excellent experienc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but most traditional teaching systems are based on HTML, users’ experience is difficult to be met. Flex brought new pattern for client design, that is: page-centered to component-centered, Flex also could combine the deployment flexibility of B/S model and excellent user experience of C/S model.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se areas: interface design, interactive design, and offline application.

篇10

为了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依据HAT・CDIO培养模式对“产品设计方向”的主干课程进行群化设计划分为历史人文精神塑造课程群、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群、产品设计课程群、基础技术课程群和通识课程群等,以一门立体构成课程建设为例按照学习认知规律构建网络课程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信息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采用项目实训和小组公关等方法进行产品实训,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经过实践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创新能力 产品设计方向 课程群

前言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结合工业设计人才的社会需求,着力于培养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博丰厚的基础知识,运用这种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基于这样的人才观,架构“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群,对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总结,立足于产品设计方向的核心课程,将紧密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优化,使之满足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体系的需要,以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培养,实现产品造型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训练目的,以此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造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专长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综合体,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这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必须考虑的问题。

案例一可折叠购物篮。从收纳和节省空间角度考虑:在形态和选材设计中从折叠水杯中获得灵感,运用TRIZ理论中的复制原理设计一款长方形可1申缩的购物篮。实用新型专利的获得认同了学生的设计。

案例二公司网页设计。学生在校期间为各类公司设计网站展示页,设计创新的不竭来源在于每天上网浏览2小时网页,保证设计的网页跟上社会的发展。各类设计方案的被采纳是学生的设计获得认可。

正如TRIZ理论中描述产品设计是要解决问题。解决常规问题的设计是常规设计,解决发明问题的设计是创新设计。所以解决问题是有方法的,获得认可是学生持续设计的动力。

2.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模式的设计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HAT-CDIO”模式,即“Humanity-Art-Technology・CDIO”其内涵是:“祟尚人文精神、艺术与技术交融、创造与执行并举”。“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学习方式。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以艺术激活产品创新的灵感,以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滋养设计师的人格魅力,建成“HAT-CDIO”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研究在产品设计方向课程群教学环节中以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大学生科技立项、“导师制”指导等模式积极研究,充分利用大学生行为在个体和群体两方面互相促进影响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群体中的从众心理,使榜样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示范效果和导向作用,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优秀的大学生群体,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2.1课程群的分类

深入探究不同年级学生对应逐渐递进技能学习目标,在“HAT”指导下,课程设置以工业设计史为引领的包含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美学、产品设计欣赏等“历史人文精神塑造课程群”;以艺术审美为目标的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理论基础、广告设计、文字与标志设计、CI设计、产品交互设计等“交互界面设计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的产品造型基础、产品交互设计、产品语义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等“产品设计课程群”;形成设计表达展示课程群、基础技能课程群、建模软件课程群等基础技术课程群以及高数、英语、力学、思想教育等的通识课程群。每一课程群的建设从培养目标入手,从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学时,考核方式、先后课程间的衔接等问题教师们集体研究讨论,解决了课程间断档和交叉重叠的问题。依据不同教学目标建立不同课程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艺术熏陶和科学技术。从而构建能够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群模式。

2.2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

“产品设计”作为该课程群的主干课程,提供给学生运用其它相关课程所授知识、理论、技能的运用空间,是学生系统学习产品设计方法,开展创新思维,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系统设计实践的有效途径。强化课程教学环境,发挥课程群的集群优势,―方面依托本科教学专业建设的教学环境,为专业实践教学,建构更为有利的实验硬件设施;另―方面,利用Internet网络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师生交流,乃至国际交流的网上通道。

在以往的产品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产品设计的视觉化、审美化、表象的材质变化,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产品使用功能的开发研究,缺乏对生产环节的研究。为增加产品设计教学的深入性和系统性,拟将教学课程设置为产品设计三个单元和产品造型设计基础、造型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有机组合,更注重使产品符合设计过程实现、生产、使用的基本规律,使设计表现更规范、合理,注重产品材质的选择与实际产品性能、功效及其加工生产相结合。从草图构思到效果图,从工程图到模型制作,从模型制作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批量化生产,结合以产品的使用感受与体验历程,形成了一个理论到实践的完整、系统的、有机实践过程。同时,在产品设计中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对CAD、Pro/E等软件的应用,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宽广的设计视野。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建立了合理、科学的产品设计教学体系,即“理论一实验一项目实训”。将“项目实训法、小组攻关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产品设计课程群建设中,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大学生科研立项、竞赛项目、外观专利申请或生活实际设计。通过设计训练使学生将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进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解决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2)围绕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注重交流,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中建立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除选用经典案例外,更多地聘请著名教授、设计师举办讲座,扩展师生的视野,促进教学的横向交流,增强院校间教学的横向交流,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设计意识与视野得以提升。

3)组建师生设计团队。由教师带领学生组建专业设计团队,如功能设计小组、产品形态设计小组、三维建模组小组等,实践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为专业设计团队进行授课和相关辅导。

2.3探索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建设

在“HAT・CDIO”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应用辐射式研究方法确定每个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以立体构成课程为例:立体构成网络课建设设置了“立体课堂、模型素材、经典案例”等9大模块,构成导引、理论学习、在线测试、案例学习、实践演示和师生互动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路,如图1所示,立体构成的教学体系。立体课堂视频教学部分承担理论教学任务,是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保障。实践演示模块也采用了视频教学模式,涵盖实践教学体系中全部内容。模型素材模块用虚拟现实技术自主开发了大量交互演示课件。是对实践演示模块的深度拓展。分步式的教学设计和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熟练体验交互功能和配色功能,使学生有清晰地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强化了设计感知能力。

2.4构建实施保障平台

1)搭建专业训练平台,注重设计理论与实际课题相结合。

CDIO的通用理论与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匹配既要结合又要创新,突出人文、艺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特点。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根据综合化模式的产品设计性质,将专业训练分成三个平台,即为改良设计训练平台、创新设计训练平台和系列设计训练平台。基础性小课题是基础教学,一般可采用快题设计的方式,跟随课堂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相关训练,特点是每个课题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结合《产品设计I、II、III》三门课程进行循序渐进三个单元的综合性课题:基于工业设计方法论的来自生活实际的模拟课题和面向应用的社会实际课题;结合矿业院校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开展矿山机械、矿用安全装置等的开发和研究,毕业设计中也进行了平巷人车、多用安全帽、截割部试验台等实际项目的研究和设计。社会实际课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2)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研究与设计大赛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参赛作品和毕业设计能做到有的放矢来训练使“HAT-CDIO”教学理念和模式贯穿工业设计整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设计、建模、制作和展示设计能力,力争实现零就业期。

学校实训中心和现代制造工程中心以及工业设计的实验室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很大作用,很好的服务于教学、学生实践、创新活动。能满足完成校内实践教学任务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3)部分课程进行改革考核方式,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寻求更合理、更全面的考核方式。

课程改革采用全过程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在学习过成中的态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由平时课堂表现、课堂训练过程、课题设计结果评价、期末考试等组成。让学生明确成绩组成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出勤率提高有一定效果。

例如“工业设计史”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采用“平时20%+‘教’‘学’设计10%+项目研究20%+笔试50%”考核方式,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