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篇1

>> 问道南通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黄陵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陕北资源型县域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唐山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太湖县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栖霞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中西部地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创新 新常态下上虞工业经济的质量效益研究 江西县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辽宁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辽宁工业经济发展思路与措施 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关于湖北工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工业经济发展与能源息息相关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十一五”期间北京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周励:研判府谷[J].西部大开发,2013(6).

[4] 叶飞:府谷民营资本“涌流”新农村[J].当代陕西,2010(4).

[5] 王劲苍:陕西县域竞争新态势[J].当代陕西,2012(6).

[6] 杜俊娟、李姚矿、夏业鲍、张克宏:转型期资源型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典型资源县域繁昌县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6).

篇2

 

一、 引言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有企业在国家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的总结和肯定。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经济成分在不断下降,特别是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比如,从不同所有制工业资产的比重变化来看,1998年,国有资产占比达77%,2002年降为69%,2007年为51%,到2012年时,不足一半,为49%。而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又需要国有经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如何在国有经济成分下降的情况下,提升国有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数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同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11年,熊彼得就指出金融中介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后来,King和Levine(1993)以80个国家1960年~1989年为样本分析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较为显著和稳健的正向关系。Rousseau和Wachtel(1998)对工业化时期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促进作用。我国在上世纪末以来,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探讨也比较多,谈儒勇(1999),周立、王子明(2002)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赵振全、薛丰慧(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但王晋斌(2007)的研究则并未证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武志(2010)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经验研究,提出的新假说认为金融发展的内在质是由经济增长所引致。从这些文献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在逐渐深入,但这些文献重点在于从宏观上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上,而对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发展没有深入。金融危机以来,国有经济的重要性凸现,并得到认可,政府在干预经济时需要国有经济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作用影响深远。国有工业经济作为我国公有经济的核心,在国有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利用1999年~2011年西部十二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国有工业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二、 模型、变量与数据说明

 

1. 国有工业经济发展变量。GDP是研究宏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本文采用地区国有工业总产值来衡量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水平,为了消除原始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将采用原始数据的对数形式予以代替。

 

2. 金融变量。金融变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非常多,常见的有金融相关比率(FIR)、麦氏指标M2/GDP。由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西部地区企业的间接融资比重大,而且金融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贷支持上,因此本文采用贷款余额占GDP之比作为金融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用FINit表示。二是金融支持水平。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企业为了扩展经营规模,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投入大量的被长期占用的资金,因此要通过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国有银行将贷款大部分贷给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本文以长期负债占固定资产净值之比作为地区金融支持水平的测量指标,用SUPit表示。

 

3. 控制变量。影响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对一些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首先,生产的发展,既要有物质资本的投入,也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因此,本文以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物质资本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MCit表示,以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影响,用HCit表示。同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巨大,因此本文以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额来反映政府行为对国有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用GOVit表示。对三组控制变量的数据取对数,以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本文将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所有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西部各省市自治区1999年~2012年的统计年鉴,部分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工业经济统计年鉴》《金融统计年鉴》。

 

三、 模型选择与计量方法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面板数据模型根据系数向量和常数项是否为常数,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一般通过构造F统计量进行协方差分析来予以判断。

 

查F分布表,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由于F2

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须先判断模型中变量的平稳性,以避免产生“伪回归”问题。面板单位根检验综合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特征,可以精确的判断单位根的存在情况。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除金融发展变量FIN在Fisher-ADF检验时处于10%的置信水平,其他变量均在5%的置信水平的前提下拒绝原假设,我们可以认为序列中不存在单位根,因此所有变量在水平状态下是平稳的。

 

四、 回归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6.0,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从模型估计结果中看,模型的R2值为0.893 320,F检验通过了置信度为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估计效果整体上较好,因此,本模型能较好地解释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情况。

 

解释变量金融发展水平FIN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越好。因为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提高社会和企业的投资水平,帮助实现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可能主要得益于宏观环境与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各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各银行金融机构响应国家号召,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对公用事业建设的支持,在农村和城市电网改造、城市供排水、城乡通讯工程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得到全面加强。同时,银行金融机构大力扶持和培育特色农业和经济林业,积极支持旅游文化企业,加大对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等项目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大力推进重点节能工程、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的贷款投入。由此,伴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资金的投入,使得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在金融资产的“量”上得以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国有工业经济也随之增长。但是,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按照经济发展程度进行资源配置,重点将资源配置在东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结构单一,信贷规模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发展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

 

解释变量金融支持水平SUP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比较高,系数也较大,表明金融支持水平越高的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更显著。因为企业的经营需要资金支持,特别是工业企业大量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没有银行的支持,难以进行。由于西部地区的客观情况,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严重滞后,科技、人才、经营理念落后,使得西部地区难以通过市场方式吸引东部资金和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因此,西部地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银行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

 

从控制变量上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系数为正,但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系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推动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的影响较大,而人力资本的系数偏小,影响并不显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还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的贡献小,这与西部地区目前人力资本匮乏、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理念落后是比较符合的。从系数上看,财政支持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本来西部大开发中,特别是初期,西部的发展是一种“强财政、弱金融”的局面,财政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出现负相关,可能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有工业企业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国家对国有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减弱有关。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与国有工业经济的增长问题进行研究,采用1999年~2011年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和金融支持密切相关,特别是金融信贷的直接支持作用,因此,在提升国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过程中,本文根据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从多个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源自资本驱动,物质资本的投入对工业经济的增长作用明显,金融支持水平对国有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后,资金有外流倾向,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增强投资信心。特别是商业金融机构,要意识到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商业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西部地区也能够在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上取得双赢。

篇3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县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认真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刚才,xx同志通报了全县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全县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全县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战略决策,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使我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这充分说明,通过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面临的机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手抓工业经济运行、一手抓工业项目建设,使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摆脱了低速徘徊状态,进入了速度与质量同步加快提升时期,特别是今年随着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进入竣工投产期,必将有力拉动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这种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大企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多;支撑经济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少,多数在建项目建设期较长,短期内很难投产达产。这些因素造成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始终处于靠后的位置。若没有大的项目落地支撑,没有招商引资的强力突破和民营经济崛起,工业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跨越。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实施工业立县作为己任,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加快发展,为建设工业强县做出应有贡献。

二、抓住重点,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

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一定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强化举措,全力突破。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企业运行监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了解市场、政策变化情况,帮助企业利用政策、规避风险;切实加大“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力度,保证企业运行需要;积极开展“进企业、访企情、解企难、增企效”活动,努力化解资金、用工、运输等方面制约,特别要下功夫理顺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促使银企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发展难的制约瓶颈。各企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实行月中监测,月底分析,季度研究制度,特别是对xx电站、xx药业、xx蜜蜂园等10户重点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要加强跟踪监测服务,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情况,认真解决企业生产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县工业经济良性发展。

二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发展工业经济,必须靠项目来支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的要求,集中力量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在建续建项目的推进、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效和新开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协助xx药业、xx铁矿等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投产;全力推进xx矿泉水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切实抓好xx木业艾司木生产线、xx蜜蜂园GMP改造、克马柚木生产线扩建、xx食品有限公司亮晒场建设等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扩规模、增效益。另一方面,要全力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切实抓好xx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功能;加快推进松江工业园区及矿泉水、人参、矿产、蜂蜜、建材等特色园区的筹建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建设,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大力引建和引导工业项目入驻园区,着力扶持入园企业扩规模、提效益,促进产业和产品成龙配套,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三要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增强工业企业发展活力。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重点依托xx蜜蜂园、xx食品、等企业,开发一批具有xx特色的蜂系列产品、特色食品和医药产品。要继续抓住亏损企业不放松,一手抓亏损大户,努力降低亏损额,一手抓亏损小户,努力降低亏损面,力争扭亏增盈有明显改善。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快企业改革步伐,重点抓好东北木业、原始林、水泥厂、造纸厂、等企业再招商工作,力促这些企业尽快启动生产。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不断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篇4

今天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全县上半年工业经济工作,认真分析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刚才,*同志通报了全县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全县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全县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战略决策,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使我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这充分说明,通过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面临的机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手抓工业经济运行、一手抓工业项目建设,使全县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摆脱了低速徘徊状态,进入了速度与质量同步加快提升时期,非凡是今年随着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进入竣工投产期,必将有力拉动我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这种发展态势是好的,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熟悉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大多数企业处在成长期,大企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多;支撑经济发展重大工业项目少,多数在建项目建设期较长,短期内很难投产达产。这些因素造成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始终处于靠后的位置。若没有大的项目落地支撑,没有招商引资的强力突破和民营经济崛起,工业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跨越。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务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实施工业立县作为己任,振奋精神,坚定信念,加快发展,为建设工业强县做出应有贡献。

二、抓住重点,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

要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对我们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所以一定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强化举措,全力突破。下半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企业运行监测,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了解市场、政策变化情况,帮助企业利用政策、规避风险;切实加大“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力度,保证企业运行需要;积极开展“进企业、访企情、解企难、增企效”活动,努力化解资金、用工、运输等方面制约,非凡要下功夫理顺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渠道,促使银企对接,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发展难的制约瓶颈。各企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实行月中监测,月底分析,季度研究制度,非凡是对*电站、*药业、*蜜蜂园等10户重点骨干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要加强跟踪监测服务,及时了解把握企业生产情况,认真解决企业生产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县工业经济良性发展。

二要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发展工业经济,必须靠项目来支撑。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的要求,集中力量推动工业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一方面,要全力抓好在建续建项目的推进、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效和新开工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重点协助*药业、*铁矿等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计划投产;全力推进*矿泉水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切实抓好*木业艾司木生产线、*蜜蜂园GMP改造、克马柚木生产线扩建、*食品有限公司亮晒场建设等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扩规模、增效益。另一方面,要全力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切实抓好*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功能;加快推进松江工业园区及矿泉水、人参、矿产、蜂蜜、建材等特色园区的筹建工作,力争尽快启动建设,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大力引建和引导工业项目入驻园区,着力扶持入园企业扩规模、提效益,促进产业和产品成龙配套,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

三要推进企业改革创新,增强工业企业发展活力。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重点依托*蜜蜂园、*食品、等企业,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蜂系列产品、特色食品和医药产品。要继续抓住亏损企业不放松,一手抓亏损大户,努力降低亏损额,一手抓亏损小户,努力降低亏损面,力争扭亏增盈有明显改善。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快企业改革步伐,重点抓好东北木业、原始林、水泥厂、造纸厂、等企业再招商工作,力促这些企业尽快启动生产。要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经营治理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不断实现企业治理的创新,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篇5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县财富工业园区、*县“新华村”、*县上兰工业小区、*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市嘉士伯集团(*)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等四县一市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

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篇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巍山、*、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州府仅有29公里,与*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最优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45.21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22.794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7.2%,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

*、*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三篇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篇6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深度调整期,我国的工业经济整体处于工业结构高级化、工业增速下行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在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国家要加强对新常态下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一、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

 

1.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速却明显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不过尽管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其总体趋势仍然较为平稳。

 

2.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造成我国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电力、采矿业和燃气等生产和供应产值的下滑,而这些重工业产业的下滑正是因为我国工业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阶段。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城市中的燃气设施日益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并飞速发展,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正逐步加快。

 

二、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策探析

 

1.继续刺激市场需求

 

首先,国家要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加大投资的力度,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投资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仅仅体现了企业方面的成果,而综合效益还涉及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关系我国的民生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区存在产业不平衡的问题,这些地方的设备落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还要把控好投资的步伐,避免因集中投资而产生经济急速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其次,国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发展和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并且取消限房令等制度,实现消费者的自由购买。同时,国家还要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增加公共土地的供给,使房地产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市场方向发展。最后,国家要制定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降低我国进口关税,鼓励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高加工度产品进行出口贸易,鼓励中间产品进口。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能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避免贸易争端,从而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2.持续引导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持续引导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国家要鼓励工业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给企业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能够迅速提高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工业转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与其他产业产生乘数效应,加快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国家在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时不能仅仅专注于高端技术企业,而是更多的从要素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促进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低、中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取得发展。最后,国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将信息消费培养成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3.改革体制机制,实现配置优化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体制机制是影响其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体制机制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焕发活力,催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对此,国家应该加快对工业经济的体制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国家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动国有企业在股份制、公司制和国企股权结构方面的优化,实现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赢发展,进而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国家要积极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在工业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一些垄断行业的供给无法进一步保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国家应该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将一些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转移到供给不足的垄断行业,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来刺激市场需求,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改革工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经济内涵式增长。

篇7

下面我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开展“工业突破年”活动,切实把发展工业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推动全县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各乡镇、各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以项目建设为带动,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狠抓管理,克服困难,为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7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63.9%,工业增加值4.49亿元,同比增长6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实现税收大幅增加,产销衔接良好,工业增势强劲。但从目前我县工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1-7月份,我县工业增幅落后于,距完成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工业经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形势非常严峻。工业经济增长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外,主要是有些乡镇对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不够紧、不够死,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上半年萧县、砀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都超过20家,灵璧县接近20家。由于我们的基础工作没做到位,一部分可以进入规模以上行列的企业未能及时上报,我县新增规模企业只有13家。同时,部分企业发展目标不明确,个别企业存有漏报、瞒报问题,无报表或报表数字与实际情况远不相符,也对我们的工业增速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有一个十分清醒的认识。搞好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不仅是一项艰巨的经济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对我们各乡镇、各部门的严峻考验。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努力开创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努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00家,工业增加值增长60%以上,每个乡镇至少新增1-3家规模以上企业。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项目对接为突破口,在加大工业投入上求突破。

规模总量小是当前我县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各乡镇、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继续把扩大投入、膨胀总量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牢牢抓住扩大投入这个“牛鼻子”不放,充分利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有利条件和机遇,千方百计抓投入、上项目,努力实现扩大工业投入的新突破,以大投入促大发展。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积极寻求项目对接点,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和良好的服务,吸引外来企业采取独资、合资、买断、租赁、联合等方式,来县新建或嫁接改造一些项目,带动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膨胀。以大大投入,拉动经济大发展,以大项目促进工业经济规模的壮大和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要加快已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尽快争取项目投入全部到位,及早进行工程招标和开工建设,力争尽快投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以培植支柱产业与骨干企业为重点,在膨胀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上求突破。没有一批骨干企业,就无法实现资本的大投入和经济的超常规发展,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县域经济的整体跨越。近几年,我县通过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与骨干企业,促进了工业投入的大幅增长和工业总量的快速膨胀。要针对我县工业企业规模小、骨干企业优势不突出的实际,继续坚持把培植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作为振兴我县工业经济的根本举措来抓,以现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扩张名牌、优势产品为目标,按照专业化、产业化的生产要求,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向规模经济要效益。要按照一手抓规模扩张,一手抓素质提高的思路,采取骨干运营、深化改革、加强对外经济合作,集中力量,尽快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形成工业跨跃式发展的主力军。对有一定基础、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效益较好的重点骨干企业,鼓励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根据我县资源状况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板材加工、面粉粉丝生产、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力争培育出一批产值超5000万元、超亿元的骨干企业,为全县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要深入挖潜,力争在规模以上工业数量上寻求突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个数是监测工业经济动态的一项重要指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为确保实现工业突破的目标,县政府和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每个乡镇都要新增1-3户规模以上企业。从上半年上报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乡镇完成的情况不是很好,一些乡镇没有上报一个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各乡镇加大调研力度,对企业的规模、用工人数、销售收入、产值、利润、用电量等进行详细摸排,摸清底数,切实抓好规模以上企业的“列统”工作。对于达到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紧完善完善相关报表和手续,及时上报,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同时对新列入统计的企业,要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调动其积极性。

(四)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推进企业创新上求突破。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当前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乡镇、各部门要把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作为今后一定时期加快我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关键环节来抓,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创立品牌,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国家、省名牌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创建品牌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加快我县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努力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上求突破,

(五)以实现双赢为目的,在落实银企合作项目上求突破。我县、宿州是金融高风险区,融资难、贷款难一直是制约我县企业规模扩大、快速发展的瓶颈。自去年以来,虽然市县多次开展较大规模的银企对接活动,部分企业和银行签订了合作意向,但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真正落实到位的资金并不多。抓好这些项目和资金的落实,对实现扩大工业投入的新突破至关重要。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要积极协调银企关系。为此,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主动与金融部门搞好衔接,畅通企业融资平台,积极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狠抓资金到位协调解决资金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取得银行的支持,确保把这些项目和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督促各金融部门深入开展调研,积极主动地寻求投资对象和合作伙伴,扩大信贷投入。从企业自身而言,融资渠道应该多元化,不能单纯的依靠贷款进行融资。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拿出优质资产,通过品牌、市场、技术合作等形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知名企业,实施嫁接重组,激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投入。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业生产的各项任务目标

各乡镇、各部门要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工业发展面临艰巨任务,认真研究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任务、目标和措施,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信心,努力形成大干工业、干大工业的浓厚氛围,力争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

(一)强化领导,真抓实干。为加强对工业项目突破年活动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工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业突破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责工业突破年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乡镇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切实把主要精力向工业倾斜。要进一步充实领导力量,把精兵强将调集到工业战线,在全县形成重视工业、大干工业的良好局面。县委、县政府对重点项目实行了县级领导帮扶制度,并从相关部门选派一批懂管理、懂经营的领导干部到企业驻点帮扶。各乡镇也要对重点企业、重点工业项目的开工和建设实行一套班子、一套人马、集中力量,限时完成。要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广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主动到那些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现场办公,调度生产运营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强调度考核。年初,县政府各项经济指标下达了计划,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能否顺利实现,主要体现在工业上,重点在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工业的压力非常大。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各自的任务目标,层层分解,逐月进行落实,使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要切实加强监督调度,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及时了解情况,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办公,及时总结经验,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对各乡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通报,年底考核汇总,对做出突破贡献的乡镇、经济主管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业将给予奖励,对完不成年度发展任务给予批评。

篇8

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贯彻州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州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7月23日至26日,以县委书记茶忠旺为团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郭宏为副团长,部分县处领导以及全县11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级经济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共45人组成的##县党政考察团,赴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四县和大理市就工业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进行考察学习。

出发前考察团深入到漾洱电站工地、大理大钢有限责任公司##轧钢厂、跃进化工厂进行考察,了解了全县的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在历时4天的学习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鹤庆县“新华村”、剑川县上兰工业小区、洱源县新希望云南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大理市嘉士伯集团(大理)啤酒集团有限公司等18个考察点,并分别与考察县市的主要领导、县市级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工业经济发展思路和方法措施。

通过考察交流学习,与考察县市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工业项目对接、产业项目对接、优势互补意向,达成了合作意识,铺就了工业经济发展互助快车道。

通过考察学家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使大家得以在对比中深刻反思、增强了迎头赶上的信心和决心;使大家得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了立足地方优势,创新求发展的意识。

考察结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考察活动,触动很大,收获不小,体会深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学先进、找差距、转观念、树雄心、争突破,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发展。

一、祥云等四县一市的工业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在考察学习活动中,大家充分感受到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都能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表现出了空前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大举措。

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都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企业集约发展,实施一县一品、一乡(镇)一品战略,在辖区范围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

二是培植支柱抓龙头。这些县市都紧紧依托地方优势,培植壮大矿冶、建材、煤炭、农产品加工、橡塑等五大产业,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取得了好效果。

三是投资环境引力强。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进行改造路面、改造城市公园、改造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

四是文化底蕴显实力。凸现文化底蕴是加速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基础,进入鹤庆等县市的城区见到的都是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别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处处是文化、乡乡有商机、人人在促经济发展。

五是信念胆略闯出路。这些县市都紧紧抓住土地广阔利于招商引资、矿藏丰富利于矿业冶炼开发、传统产业利于促地方经济发展、民俗文化利于旅游业开发等优势,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招商引资和非公有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总量、农民收入、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四大突破,充分体现了“处处都有宝,行行出状元”,密切联系实际,善于识宝、能于掘宝,敢想敢干。

六是转变职能促发展。这些县市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兑现相应承诺,努力营造透明高效的服务环境,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意识,加速区域的发展。

二、祥云等四县一市

在发展工业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发展,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经验可贵,考察团成员边看边议,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

(一)这些地区的干部群众都牢固树立了“工业强县”“无工不富”的思想意识。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都把加速工业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和培植工业支柱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新型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城镇特色化活商”深入人心,为发展工业经济奠定了基础。

(二)这些地区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县、乡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形成了制度。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中,这些地区都建立完善领导负责项目制度,落实好领导挂钩联系企业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抓工业经济激励机制,创新领导干部抓工业的方法和措施,把领导干部抓企业、招商引资等作为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主要内容,致使在当地形成了想工业、议工业、抓工业,大办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立足优势抓特色,立足创新抓效益”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营造新优势的同时,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优势变资源,资源变资本,实现招大商引巨资的突破成了他们发展工业经济的特色。如祥云等县,他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利用区位优势招大商、发挥城建优势招大商、打造信用招大商、强强联手招大商等方式实现了“你投资我发展”的双赢目的;又如鹤庆、大理等县市,他们在加快发展中始终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来发展工业、提升传统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旅游产业来发展工业、围绕市场商机来发展工业,达到了依托资源优势招大引强的突破。

(四)这些地区在加快发展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营造环境抓优化成为典型。这些地区在快速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以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者,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等职能上来,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工作,全面兑现相应的承诺,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了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比如努力建设法制政府,规范市场秩序,放手放胆让自然人发展为个体私户,继而发展成企业、又让企业自由发展成股份制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建设活动中,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良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五)这些地区都高度注重培植支柱抓龙头来发展壮大工业经济。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培植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和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体系的建设,达到工业经济大发展的目的;联系实际,用工业化手段抓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目标。

三、这次考察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虽然有的方面存在差距,可大家明显感到,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中##有着诸多的发展优势、有潜在的加快发展动力。

(一)符合县情的发展思路是加快发展的前提条件。仔细分析其他县的发展思路,回首我们几年的发展实践,县委政府所制定的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的工业化、以城镇和交通为突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三篇文章”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科学、切实可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目前,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在不断推进、以水电推动式工业化进程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漾江工业经济走廊”已见雏形,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广阔的地域和优良的区位成为加快发展的便利条件。我们有1957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为以核桃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先机,为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工业经济走廊提供了空间。##地处博南古道的要冲,大保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与大理、巍山、洱源、云龙、永平、保山等县市连接的公路四通八达,县城距大理州府仅有29公里,与大理火车站相距仅30公里,与大理飞机场仅距35公里,是州内离州府最近的“卫星城”,是大理的后花园,是滇西的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的区位优越都利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

(三)丰富的水能等资源成为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最优势资源。##境内千峰竞秀,百溪激荡,具有山高水高等特点,水能资源得天独厚,仅##江等8条主要河流能蕴藏量就达45.21万KW,为开发水电产业、加速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目前,全县已建成电站总装机达22.794万KW,电能资源成为我县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能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今天,电能对##发展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其他县不可比的。我县矿藏资源丰富,有大理石、金、锑、锌、铜、硅等30余种。此外,全县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达67.2,被誉为是“绿色宝地”,生态环境优越,有利于招商引资。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比自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一是创业先天性不足。我县虽然地广辽阔,但山多平地少,创建大规模的工业园区难度相对比较大,背靠大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利于大都市的直接辐射,工业经济发展的外界推力不足。

二是服务环境质量不高。近年,虽然我们加大了机关效能建设力度,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宣传教育活动,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个别干部服务至上的意识不强,顾全大局的观念淡薄,梗阻现象时有发生,软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政府转变职能力度需加大,这些与有的县市自觉强烈的亲商观念和服务意识相距颇远。我们有些干部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拓精神、发展魄力等与先进县市比,差距明显。

看祥云、鹤庆、剑川、洱源、大理四县一市的工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重要启示:

(一)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他们每抓住一次机遇,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发展中解放思想。联系##的实际,要认真做好中央精神与县情密切结合的文章,坚定“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在

加快发展中不断完善和丰富“三篇文章”的内容,细化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在更高层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化压力为动力,变考验为机遇,强力推进彝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要以结合实际为着力点,通过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二)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开放型经济的差距,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就是得益于开放型经济抓得早、抓得快、抓得实。联系##的实际,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全力做好公共协调服务,真正为企业妥善解决好用地、信贷、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要落实重点企业挂牌保护措施,成立企业合法权益委员会,强化软、硬件环境建设,着力营造优良环境;要强力落实引进最优惠政策、营造最宽松环境、提供最优质服务,努力做到服务零障碍、感情零距离、管理零投诉,做好“筑好金丝巢,引来金凤凰”,实现招商引资大突破。

(三)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理、祥云、鹤庆、剑川等地的工业经济发展,关键是他们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工业经济运行过程的调节者,工业经济活动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联系##的实际,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协调服务上来。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在服务中体现和实现管理。该市场调节的就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该中介组织办的让中介组织去办,该下级办、办得好的让下级去办。切实管精、管少、管好、管大,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抓好、协调好。二是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行“一个窗口”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公布行政许可项目,公示行政许可办事人员。三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严格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四是要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间接管理,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手段,着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狠抓作风建设。要重点整治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大兴勤俭节约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破除自满情绪,确立忧患意识;破除平稳思想,确立快速意识;破除封闭思维,确立开放意识;破除自卑心理,确立进取意识;破除拖沓作风,确立效率意识;破除议论风气,确立务实意识。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必须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进一步解决好不同程度存在的“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越位”的要“退位”,“错位”的要“正位”,“缺位”的要“补位”。要建立各级各部门首问首办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要在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下功夫,对产生严重后果、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从严处理。要进一步创新落实机制,在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实施领导挂钩项目责任制和县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定数量、定质量、定进度、定费用、定效果、严格奖惩的“五定一奖惩”制度,不断整合领导力量,优化行政行为,切实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率。对已部署的重要工作,要定期开展问职责、问进度、问质量、问困难工作,实行全过程协调督查制,使各级领导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朝气和活力,集中精力抓落实,团结干事促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篇9

各位专家对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与思路主报告及三个子报告已经给予了高度评价。我认为,这份报告的分析基础是扎实的,从国内外宏观背景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当前工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三大矛盾:即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与产业结构相对失衡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迫切需要与经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路径是可行的,就如何破解上述这几对矛盾,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着眼我市的现实基础和要素禀赋,给出了内部提升传统产业、外延拓展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之路。这份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新颖的,我想在这里把它补充概括为“五个三”,即三个要求(增强企业内在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向(纺织产业要加快提升,机械装备与新型医药产业要努力壮大,技术密集的新型产业要大力发展);以及建设现代纺织、机械装备、新型医药三大支柱产业;构筑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加工三大支撑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三大转变。这份报告提出的措施是很有针对性的,从政府导向服务、企业主体提升、生产组织协同三个层次构建起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力三角。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发展要围绕报告提出的路径和思路,着力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发展今后的主题。前段时间,基础重化行业和电子信息业成为经济增长热点,我市对是否发展基础重化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可以说这份报告也给出了解答,要解决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如果走发展当前增长和效益潜力大的基础重化产业,对于有了原始资本积累的企业而言,资本门槛的影响不大,但我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无法克服能源和基础性原材料的制约,也无法满足“大进大出”的物流要求,重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缺乏区位和资源禀赋,只能有选择的适度发展;从现实出发,应着力发展的是具有一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即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主要精力要放在现存产业特别是纺织业的提升上,同时创造条件发展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的提升要着力在研发和品牌方面的创新。中低档劳动密集型轻工产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当前我市纺织等产业在生产率提高产量增加的后面,却是“增产不增收”,因为这种生产率提高的只是同类产品的量,而没有实现产品的差异性,量大了价却低了。因此,如何通过研究开发促进产品升级实现产品差异,如何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差异,即差异路线和高端路线是今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要走的路。

市委、市政府为解决制约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及早采取了相应措施。早在20**年7月,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上就提出了要按照“优化创新、加快提升”的发展主线,在工业经济领域实行六大创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性向质量效益型提升;在20**年底召开的市委五届四次全会上就提出了“13458”发展战略,提出工业发展重在结构优化和集约发展,要实现产业的高级化;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扎实开展十大创新发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认识,深化了创新发展的举措。

下一阶段,我市工业经济工作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

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运作机制,实行政府经济管理方式创新,以“加强服务、培育机制”为工作重点,把精力集中到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化解矛盾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搭建服务平台和鼓励创新上来。当前重点要通过搭建优化以创新型企业家、知识型人才、技能型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以国家级技术中心、区域性技术中心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为基础的研发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以网上政务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银企合作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为基础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以协会转型为基础的行业服务平台,加快我市工业经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形成极具优势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补贴政策,逐步将政策引导转移到对创新的引导上来,重点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性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保护。通过引导和保护,增强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意愿和信心。要解决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消除企业投资的盲目性,促使企业投资重点从扩大规模型向创新发展型转变。要探索多种投资形式,建立公共技术中心、工业创新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对提升块状经济的技术支持,加快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二、要整合政策、加强引导。

要把报告的路径思路贯彻到“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上来,贯彻到下一阶段工业经济的具体工作上来。要通过制定一批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技术中心、重点培育名牌、重点发展产品等导向目录,同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政府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实现产品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加快形成我市工业在上述方面的核心基础和核心竞争力。重点要加强对纺织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引导,促使纺织业从不同产业环节特点出发,采取相应的竞争和发展方式,引导前导原料规模化、化纤差别化、织造印染品质化、服装品牌化,进一步发挥纺织业的独特优势,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我市工业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关键在相关生产行业的滞后,生产力其实不仅仅是个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进行质量和差异创新的问题。要把政策引导的着力点从追求制造效率向追求制造品质转变,从注重生产环节向注重研发和品牌环节转变,从依赖价格竞争向品牌以至于标准竞争转变,促使我市工业中间产品进入高端供应链,消费产品进入品牌销售渠道。

三、要落实载体、加快转型。

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以工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思路的确定为契机,努力“争创工业发展新优势”,切实抓好工业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一是抓重点项目促调整。有投入才有调整、有投入才有提升、有投入才有发展。要抓好重点工业技改投入项目建设,实施好我市第一批单体规模投资1亿元以上的100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工业经济的存量提升和增量提质;二是抓重点企业促升级。要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着力抓好88家重点培育企业建设,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人才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抓科技进步提能力。要深入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试点示范工作,在抓好现有国家、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同时,集中力量抓好20家重点示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台建设,着力构建国家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和区域性技术中心支撑平台两级技术创新体系。四是抓管理创新提素质。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制造过程信息化和管理创新,重点推动企业加快以erp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为方向,有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企业上网和电子商务。五是抓节能降耗促集约。全面开展以工业循环经济为核心的节能、节水、节材活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集中抓好主要行业的节能、节水、节材工作;集中精力举办好节能产品展示和循环经济示范大会和有关宣传活动。

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去年8月省委在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方面走在前列。工业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要率先发展,工业首先必须实现率先发展,的要求也就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统领全局,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意志、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转变增长方式,着力谋求工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努力争取工业经济走在全省前列。

篇10

一、郧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69.4亿元,同比增长42.2%;工业增加值19亿元,同比增长41.7%;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17亿元,同比增长51.7%;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十堰市第一。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7.6%;工业化率达到42%。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强势增长态势。

2、重点项目推进迅速,拉动效益明显增强

部分新投产项目产能得到充分发挥,新增产值较大,带动作用明显。金龙二期、佳恒二期、神河联达轻型载重车、天神乳化炸药、康迪药业扩能等项目的投产,新增产值6.6亿元,带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增长37.8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增势强劲,效益明显提升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4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4家,过3000万元的企业20家,过5000万元的企业14家,过亿元的企业11家,完成产值36.9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73.5%,同比增长54.4%,增幅比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高出8.4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到82%。2010年,工业经济实现利润1.1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分别比“十一五”初增长69%、84%。

4、财力进一步扩张

在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下,2010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8.61亿元,同比增长136%,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4.2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27.5%,年均增长率为2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4亿元,同比增长241%,剔除南水北调耕地占用税43700万元之后,县域内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62.4%;年均增长率为21.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幅全市排名第一。

5、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201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9亿元(现价),比2005年增长117.4%,年均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9%,年均增长20.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是2005年的6.7倍,年均增长46.1%。五年累计投资达到90.9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5倍。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动力。

二、财政服务工业经济的具体做法

1、围绕关键点,积极服务“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大环境

工业兴,则县域经济实力强。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想一个县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单靠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重视和全社会对发展工业经济的支持。一是县委、县政府先后提出了“一主四化”(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市场化为取向,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以城镇化为载体)方针、“一主两翼”(以生态经济为主导,以工业制造业和绿色产业为两翼)和四大支柱产业(汽车及配套产业、矿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布局及工业“1235”(产值过百亿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30家,打造商用车、铸锻、液压、石材加工、农产品加工5大产业集群)工程发展战略,明确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认识。二是建立了县领导包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制度,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领导保障。三是举全县之力,扶持工业经济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123”工程政策补充规定》、《郧县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补充规定》等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4个,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结合郧县实际,在全县开展了“企业服务年”和“企业发展年”活动,增强了全社会服务企业发展的意识,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优化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2、找准切入点,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企业发展年”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一是加大技术服务,指导重点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新的企业财务会计业务,并使其按要求准确、完整报送财务信息,及时把握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动态。二是加大制度服务,开展了对企业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时将省厅企业处汇编的企业财务制度分送到重点企业,使企业能够合法经营,依法维权,受到了企业的普遍欢迎。三是加大资金服务,县财政预算内安排的技改贴息资金、新产品创新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资金向跟踪企业倾斜,全年共拨付各类财政扶持资金240多万元。四是加大融资服务,积极向上争取间隙资金,对那些经济效益好、信誉程度高、产品有市场、担保手续齐全的企业重点投放,解决其流动资金紧张的压力,促其效益的稳步增长。五是加大协调服务,会同企改办、医保、劳动、民政等部门及时化解部分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为这些企业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把握着力点,明确工作主攻方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积极执行政策,刺激企业发展。按照县政府《关于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严格落实县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资金。仅2010年就落实各类财政扶持、奖励资金99.7万元,同时对企业申报的技改贴息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经会同县经济、科技等相关部门认真筛选审核后,及时划拨各类扶持资金200余万元,达到 “雪中送炭”效果。坚持对重点企业纳税和各银行金融机构实施考核奖励机制,参照上年标准拟对40个企业法人代表纳税按同比增长的地方留用部分的4%给予了一定的奖励,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的积极性,2010年度全县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达到近8亿元。二是减负减压,促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间隙资金1030万元,对湖北神河汽车改装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线沼气车生产线工程建设给予了400万元的资金支持;帮助佳恒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对其二期工业园建设筹措资金600万元,确保了按期投产;为义兴公司、神河集团、天神公司等企业融资近4000万元,确保了这些企业的重点项目相继投入运行,为我县财政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确保了骨干纳税大户的满负荷生产。三是争取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发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工业经济发展项目库,积极引导企业走低耗能、高科技、高产值的内涵式发展之路。2010年度共争取国家及省级项目资金960万元,帮助佳恒液压、金龙水泥、兴升科技等多家企业完成了各项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完善全县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项目库,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4、排除难点,想尽办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间歇的资金效益,积极解决企业结算承兑贴现难的问题,2010年度共为8家企业2500余万元承兑汇票办理了低利率贴现业务,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二是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效益,积极解决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改扩能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各项扶持资金共计310万元,其中科技创新资金100万元、技改贴息资金200万元、招商引资奖励资金70万元、法人代表奖励40万元。有效调动了企业运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县域骨干企业整体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三是充分发挥财政信用担保效应,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县财政连续3年累计投入1000万元资金成立了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县级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2亿元,担保能力达到12亿元,仅2010年度就为郧县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融资2.2亿元,极大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难题。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调控作用,切实解决企业拓展空间问题,对新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进驻工业园区的“三通一平”的硬环境财政投入年均500万元以上,有效地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5、培育亮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2010年,及时、足额、合规地划拨了33个单位省市县各类科技专项资金749万元,带动全县企业科研投入达1.3亿元,占全县GDP比重0.26%,有力地促进了县科技管理及技术创新,全年研究高新技术产品37个、新产品310个。湖北天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国家支持科技创新资金80万元后,公司当年科技投入500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达到了3668万元,创历史最高,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成长型企业”、“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郧县工业经济十强企业”称号,迅速成长为一个集高科技产品和现代化管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全县高薪技术企业达到6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0.33亿元,增加值3.10亿元,同比增长22.9%,39.4%。二是大力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按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方针,积极服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2010年度整合划拨产业集群项目发展资金近300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具有郧县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以神河牌改装车、半挂车和联达牌农用车为主体的鄂西北特种车及专用车基地,以金龙牌水泥为品牌的建材产业,以天神公司“开天牌”乳化炸药为标志的药化产业,以佳恒公司、义兴公司、郧齿公司、凯琦公司、兴升公司为骨干的机械加工产业,以谭山米黄玉为代表的矿产开采加工,以渝川公司“武当红”品牌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等产业集群;2010年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14亿元,上缴税金1.5亿元。产业集群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工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三是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突出汽车及汽车配件、化工产业、旅游休闲、绿色农业产业等特色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产业发展的平台,提升了园区开发水平。2010年郧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30.35亿元,同比上升14.1%,成为郧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6、控制风险点,强化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