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2 17: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行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伏行业总结

篇1

不管世界上的哪个地区,光伏对于他们来说,从它的出现开始,就成为了一个必要也是必须的事物。光伏是现代科技和新能源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以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一个最重要的行业,那就是太阳能光伏行业。说它新兴其实真正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在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现状下任何的行业都避免不了要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太阳能光伏领域也正是如此,不仅仅是在太阳能光伏的使用效率上要考虑怎么创新,更要发展的就是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有效转变是一个公司重新注入活力的强有力的保?C。那我们就来说说对于光伏行业企业,到底应该改变的是什么、该如何改变。

一、积极进行市场调查,定期进行技术调研

在现在的企业中,不管是国内企业的竞争还是国外企业的竞争都愈演愈烈,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对于市场的抢夺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么说,抢占到市场的公司才是打了一场漂亮仗,光伏企业若是想做到在太阳能光伏上的领先优势,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市场,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太阳能光伏、需要什么样的效率产品。光伏企业要注重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国际市场上,客户需求截然不同,当面临着不同需求和欲望的客户群体,目标市场细分能有效的选择并进入目标市场。从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并明确定位。因此,光伏企业必须重视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光伏企业要定期地进行社会市场的调查,并对此做出专业的数据分析,使得整个企业在目标人群的选择上更加明确和有目的性。在企业内部,有效一些关于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报告,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以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线,深入研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充分发挥企业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重视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标准

光伏企业要充分洞察太阳能光伏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太阳能光伏制作上的技术标准、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太阳能光伏行业潜在问题与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太阳能光伏的应用领域和太阳能光伏的产业链结构上下足功夫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对太阳能光伏的市场营销策略总结出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果和结论。

三、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深入了解,熟悉资金链的流程和去向

一个企业的财务就相当于一个人身体里面的心脏,只有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心脏才能支配身体的不同部位做出协调一致的动作、有条不紊的工作。光伏企业也应在公司财务方面卯足了劲下苦功夫整改和换血,对企业的行业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财务的支配支出制定一个详细稳重的资金流向方案,不仅仅要对企业的盈利进账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更应重视起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资产运营状况、获利能力做出综合且客观的总结报告,尤其是在太阳能光伏的成本费用上的总结。

四、注重环境保护,关注国家或地方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

光伏企业在自己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不能缺少的一条就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对资源的环境保护式开发和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的业务,会让更多的企业愿意与自己合作,能够让客户对企业更为放心、更加满意。而对国家或地方政策的了解和落实就更加重要,因为只有了解到国家或地方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中对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态度,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在市场营销中更显得游刃有余。

五、把握对太阳能光伏操作员工的培养,充分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光伏企业要想在太阳能光伏上实现高效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周边环境的改变,最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员工的改变,对于企业的员工,要做好定期的培训指导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进行谏言和创新,使整个企业的敢想敢干落实到实处去。其次,还要让每位员工尤其是领导阶层充分地去接触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背景、努力探讨研究整个太阳能光伏以后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前提知识保障。

六、加大必要的投资,合理有序选择有利地理位置

光伏企业在资金运用上,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加大对必要建设性事物的投入资金,对正确事物的正确投入资金是极其有必要的,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投资活动,但不能过于频繁和无序。在市场方面的选择要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带来的优势,地理位置这个得天独厚的大优势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比拟的。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合理有序地去选择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市场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七、加大科技投入,安全高效进行太阳能光伏操作流程

整个太阳能光伏向高效高能转变的过程中,企业要毫不吝啬对于科学技术的投入和研究,加大企业对太阳能光伏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国外其他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合作。同时企业需要识别现有竞争对手,发现潜在竞争对手,了解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掌握竞争对手的动向制定有效的太阳能光伏竞争战略和营销策略。

八、制定属于自己的营销策略,研发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

说起营销策略,从历史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所有的营销策略都不能照搬照抄,不仅仅不能照搬照抄,还要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适合本企业发展状况的营销策略。首先,要充分地了解??家对于太阳能光伏的新的定义和新的理念,对于市场中太阳能光伏的销售渠道有一个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太阳能光伏的营销渠道具有结构扁平化、终端个性化、关系互动化、商品多样化等特点,要在这些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掘研究,据此发展出一系列适合本企业的营销策略。光伏企业也必须要成立一个研发小组或者研制中心,在太阳能光伏领域进行尽可能高效性的开发,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太阳能光伏技术,高效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不仅可以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也能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科技支撑。

九、做好营销准备,打好策略仗

光伏企业在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上单单是制定营销战略还远远不够,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和前戏,在对于太阳能光伏的营销策略准备中,要花时间去解读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的不同的营销策略。在企业策略的集中制定上,首先要制定的就是产品、渠道、价格、媒体和服务方面的营销策略,在这几个大的方面策略部署完毕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和修补其他漏洞。

篇2

关键词: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破产重整;产能过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01-02

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之迅猛,发展前景被高度看好,因此备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方政府的青睐。有了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光伏企业在各地迅速展开,至今中国已有上百个光伏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然而,在2011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和行业内部产能过剩、激烈价格战的多重冲击下,曾经风光无比的光伏产业进入它的一个低潮时期,与之相伴的是已现端倪的光伏“破产潮”。

2011年12月初,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陆续了第三季度财报,四家公司亏损2.9亿元,它们面对的普遍困境是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补贴政策有关。在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光伏产业之后,企业纷纷挤进光伏市场来淘金,致使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避免。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情况是:光伏产业产能与光伏市场需求严重不协调,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致使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限产或半停产状态,有少数面临破产危险。在海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局势下,光伏产业的发展道路令人堪忧。国内光伏市场趋近饱和。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开工率不足30%,大多数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已基本停产,还有部分企业将面临破产重整。不过,对国内光伏企业而言,一个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吉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这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走到它的尽头。

2 尚德的发展之路

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公司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了尚德电力公司95%以上的产能,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所以研究尚德比较具有行业代表性。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2002年9月,尚德完成了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安装;2004年,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达到6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八千多万美元,挺进该行业全球前10强;2005年12月14日,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同年,形成150兆瓦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两亿多美元,居全球前8强;2010年10月9日,尚德在美国市场上开设了第一家工厂。

然而,尚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自2011年以来,尚德的形势急转直下。2013年3月11日,尚德电力公开表示,该公司已经和至少60%的债券持有人就延迟两个月偿付债务一事达成共识。截至2013年3月15日,尚德电力有价值五亿多美元的债券到期。2013年3月14日,政府公开表示将不会向陷入困境的尚德电力公司伸出援手。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

3 尚德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尚德由一开始的辉煌走向破产重整,与它自身发展中伴随出现的问题紧密相关。以下针对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第一,尚德的市场长期在外。无锡尚德资本市场和实体生长的区域割裂,使得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幅度降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包括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等,也主要在海外进行融资,但生产基地却集中在大陆。这种“两头在外”的局势使得尚德生产严重受制于外需。

第二,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致使恶性价格战频发。中国整个光伏产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产能扩张的速度远超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市场需求远远跟不上市场产能,各企业只有通过恶性价格战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是用于出口,而且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尚德是重走了国内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产品附加值低、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缺乏创新技术。

第三,过度依赖政府。尚德从一开始发展,就受到无锡市政府政策和经济上的强烈支持。政府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却忽视了企业在海外市场过于强势会招致打压。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的启动上,缺乏长远战略,一味追求“低价竞标”,在研发、品牌等方面投资甚大,但研发能力低、缺乏核心技术。

4 光伏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国家及政府应加强组织管理,做好顶层设计,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政策和经济支持;应明确产业规范,在打开市场的同时兼顾考虑环境因素。必须杜绝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只一味地追求市场利益。各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来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刺激国内光伏市场需求,以缓解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市场需求增加了,产能与需求相匹配了之后,行业内恶性价格战也会随之减弱。

第二,规范产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是应对目前存在的企业进行调整。砍掉大型企业的一部分业务,分散大部分业务,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淘汰或者兼并比较落后的企业,再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二是对准备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做好筛选和考核。三是建立并完善光伏产品标准体系,提高检测认证水平等手段,可考虑对优质光伏产品进行认证,并大力宣传和推广通过认证的产品市场应用价值。整个光伏行业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刺激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第三,创新和摸索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将太阳能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进其走入千家万户等。引导光伏企业向系统集成领域拓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社保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为光伏企业电站开拓进行融资;支持光伏电站证券化,通过租赁等方式,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5 结语

篇3

由于我校已经有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了高分子、化工类材料、金属材料等专业,应用物理、物理学专业的方向就只有往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靠,而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与物理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物理系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半导体材料的形成原理、制备、检测手段都与物理有关;其次,光伏技术中的光伏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只有懂物理的人,才能将物理知识与这些材料的产生、运行机制完美地联系起来,进而有利于新材料以及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从半导体材料与光伏产业的产业链条来看,硅原料的生产、硅棒和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制造、组件封装、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等,这些过程都包含物理现象和知识。如果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懂得这些现象,就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些知识,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不仅可以在我校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开设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而且应该把它发展为我校应用物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

(一)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过程

我校从2004年开始招收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当时只是粗略地分为光电子方向和传感器方向,而课程的设置大都和一般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设置一样,只是增设了一些光电子、传感器以及控制方面的课程,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随着对学科的深入研究,周边高校的互访调研以及自贡和乐山相继成为国家级新材料基地,我们逐步意识到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应该是一个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从2008年开始修订专业培养方案,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取代传感器方向,成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之一。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逐步形成了我校现有的应用物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物理学基础和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得到相关领域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初步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技术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教学、新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时代精神及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都分别设有这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在实践教育平台也逐步安排这方面的课程。

(二)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入手。首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我们引入学过材料或凝聚态物理的博士,他们在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从已有的教师队伍中选出部分教师去高校或相关的工厂、公司进行短期的进修培训,使大家对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有较深的认识,为这方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准备把物理类的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将关系紧密的课程合成一门。另一方面,我们将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两个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光电子技术方向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有意识地开设了一些课程,让半导体材料及光伏技术方向的学生能够去选修这些课程,让他们能够对光伏产业的生产、检测、装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在实践方面。依据学校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开设材料科学实验和材料专业实验课程,使学生对材料的生产、检测手段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并开设材料科学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光伏专业 课程建设 光伏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25-01

一、光伏专业建设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和光伏系统等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具有了一些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中国光伏不缺政策、不缺市场,缺的就是光伏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何培养现在发展需要的光伏人才一直都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摸索的课题。

目前很多高校、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加快光伏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力争为光伏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是我国最早在大学设立的光伏学院,为光伏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榜样。随后,华北电力大学增设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成为了国家级特色专业,侧重于太阳电池设计与制造,光伏系统设计与搭建,光伏电站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以及太阳能发电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合肥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大学都陆续开设了光伏专业。

还有很多职业院校也加入了光伏人才的建设队伍,江西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原江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利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等制造业专业发展。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注重光伏产业理论、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具有从事硅材料及光伏产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名称为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侧重于生产运行、技术开发、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扬州职业大学的专业名称为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培养具有太阳能光伏产业及光伏材料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能在光伏材料及相关行业从事生产运行、技术开发、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的专业名称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针对长三角地区特别是苏锡常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新特点,侧重培养光伏系统安装调试、光伏系统运行维护、小型光伏系统集成、光伏产品销售等方面的能力。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专业名称为硅材料技术,培养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名称为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光伏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光伏工程现场施工及从事光伏电力系统的调试、维护、运行和管理工作。

二、对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人才变得非常紧缺,这将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大力发展。目前还没有形成非常完整、成熟的光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的后续供给速度赶不上光伏产业发展的速度。因此,建立合理的光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光伏产业输送优质专业人才,是我们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光伏专业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因此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太阳能光伏专业培养方向的研究有利于我校太阳能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太阳能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主要针对光伏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几点见解,以期为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培养光伏产业发展所需的优秀和创新性人才提供借鉴。

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为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光伏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结合目前光伏岗位需求以及高校的办学条件,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现主要岗位群主要有单晶硅棒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光伏电池生产、光伏组件加工和光伏发电系统施工,其中前四个岗位人员需求量大,但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很多初、高中生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能胜任。而在光伏发电系统施工方面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家对光伏电站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此类光伏发电技术施工人才需求非常的急缺,需要系统地掌握储能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能进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性能测试及设备运行与维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可以对课程整合和调整。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把重点放在硅棒制备工艺流程及原理、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CAD技术、电子线路知识和电气控制技术知识,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光伏材料和光伏系统检测、PLC、单片机等控制器件基础知识的培养[1-3]。

2.加强校内外实验、企业实习基地建设

企业非常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求知、学习能力、现场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能力、团队合作等,这些素质很难通过一两门课程来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校内外实验和实习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们对光伏这个产业的兴趣,认识到光伏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其次通过实验和实习重点加强学生对单晶硅片制造加工流程、光伏电池生产工作流程、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工艺流程等认知和理解,增强学生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4]。

3.构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作为一门新开的专业需要有一个强大师资队伍,上海电力学院有光伏行业最知名的教授之一,杨金焕,是中国光伏行业的元老之一。南开大学的光电子所是国家863计划之一,他们研究的电池专门供给中国的卫星做空间电池。四川大学的材料科学系冯良恒教授也是国内光伏行业领先学者之一,主攻碲化镉太阳能电池。笔者认为,一个学科要发展,首先要有好的学术带头人。因此,要大力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师德好、学术造诣深的人才担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学术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引进相关方向的优秀青年博士,为现有师资队伍注入一股具有活力与创造力的新鲜力量。采取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法,尽快提升青年博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素质,使青年博士在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的优势,加快整个专业的发展。

三、总结

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光伏专业人才变得非常紧缺,光伏人才培养要结合目前光伏岗位需求以及高校的办学条件,凝练出该专业的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光伏产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光伏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萱. 高职院校光伏专业建设的探索[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11(2): 35-37.

[2]肖志刚, 蒋瑶, 尹绍全等.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1):61-64.

篇5

【关键词】 应用型 工学结合 新能源 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日益严峻的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问题,人们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太阳能将是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到2008年年底,全球光伏累计安装容量大约18.5GWp,但其主要市场在欧美和日本。欧美和日本已经形成了光伏应用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的新兴产业队伍和人才培养教育体系。而我国虽然是光伏组件的生产大国,但光伏的安装总量包括光伏电站的安装占世界光伏安装总量的比重很小,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产业队伍尚未形成,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建立。

根据我国新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均新增55MW,到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250MW;而到2020年年需新增1350MW,累计装机将达到1600MW。因此我国光伏发电应用的潜在市场非常巨大。面对国家推动国内光伏发展的政策到位,国内光伏市场即将规模化发展,人才制约瓶颈将很快显现。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迅速建立和完善我国光伏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南昌理工学院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于2008年成立了太阳能光电工程学院,在应用型太阳能光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探索,学校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厅重点学科优势和应用型光伏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并率先摸索出光伏专业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此为案例,本文力求总结与阐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光伏应用专业教育中的成效性。

一、工学结合,依托行业、企业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是是教育教学思想、理论转化为创新教学实践, 实现培养目标的物质力量的中介[1] ,它包含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几个基本要素[2]。为适应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和工科院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南昌理工学院联系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特色,根据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光伏产业应用性人才教育基本要求”为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力争在省属工科本科院校中培养具有国际光伏产业发展思维,能够胜任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研发以及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等工作,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与创业思维的新一代光伏产业复合型人才。学院与国内大型光伏企业如赛维、晶科能源等高科技企业强强联合,建立起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有光伏电池片制造工艺、光伏材料与检测、单晶硅/多晶硅制造工艺、光伏组件加工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发电设计与施工等核心专业课程,并到企业实训,强化技能素质培养,掌握光伏电池片及组件加工技术,使学生在就业初期就能够在技术岗位上脱颖而出,从而获取更多的升职机会;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生产过程的原理与工艺要求,掌握光伏发电及相关供用电技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撑条件。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新能源产业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新能源产业相关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新能源专业本科生生产实践课程的教学,以创业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为主,科研教学型人才培养为辅。

1. 修订各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打破专业和学科的界限,合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优化专业基础课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删除陈旧过时和过深过难的内容,吸收前沿科技成果,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尽可能应用新的实验技术,在教学之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2. 增开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施学生开放实验室建设

学校建有实验实训中心1个,其中包含6个实验室(机房、操作平台),教学机房、电子电工实验室、光伏基础实验室、光伏发电实验室、光伏材料实验室,多晶硅铸锭实验操作平台。实验实训中心平时对学生开放,66.67%的实验室为开放性实验室。制订实施了《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对实验室开放做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并提供专项经费保障,有效改变目前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同时,在开放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科研兴趣小组还能设计专题实验。

三、 改变既往单一的实习模式,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讨加强新能源专业本科生假期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的有效模式

学校还建成由实践教学设备配套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含专业实训室)[4],能对行动体系课程[5]的教学提供具体的学习情境[6],因此, 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工学结合教学情境实现的关键。学校还先后与江西上饶光电、江西上饶晶科、上海正泰、泉州百来等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或参与实训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改变新能源专业学生实习模式,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动性,充分认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倡导个性发挥的教学。

短短四年来,学院立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际,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努力提升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在光伏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突出地方性,发展应用性,着力实践性,强化专业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主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相结合,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工学结合教学的成果,值得推广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峻, 刘亚军.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刍议[ J] .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 1998, ( 2): 5-12.

[2]王振洪. 构建新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刍议[ J] . 课程・教材・教法, 2004, ( 9): 75-79.

篇6

深入了解拒收原因,果断介人强势追讨2011年初以来,受欧洲传统光伏市场政府补贴政策调整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光伏产品组件价格单边下行趋势明显,导致不少光伏买方陷入无利可图甚至销售亏损的境地。受此影响,部分信用较差的买方对事先已确定交易价格的到港货物,直接提出降价要求,否则将拒收全部滞港货物。本案即是在此背景下爆发的众多光伏行业买方拒收案件的一个缩影。

科学拟定追偿策略,分步实施谈判方案中国信保充分考虑到本案买方付款能力总体尚可但付款意愿明显较差,且在全球市场可能仍有后续采购需求的实际情况,研究、拟定了有针对性的追偿减损工作方案:一是建议承保部门立即撤销买方项下有效信用限额,使买方无法再从中国信保的客户处采购货物。二是向买方严正交涉,明确光伏组件价格下跌风险应由买方自行承担,要求买方在中国信保设定的期限内无条件一次性提货付款。三是如买方不在中国信保设定的期限内提货付款,中国信保将指导出口商立即转卖货物(印有买方商标),如因转卖价格较低对买方当地市场销售造成任何冲击,出口商不承担任何违约或侵权责任。对货物转卖处理产生的全部差价及费用损失,买方必须承担全部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四是如买方不在中国信保设定的期限内提货付款,中国信保会考虑将买方的违约行为以某种方式通报全球ECA机构合作伙伴,使买方无法在全球市场继续采购光伏组件。

针对买方无理主张,研究提出抗辩意见针对中国信保上述主张,买方提出如下抗辩意见:首先,买卖双方在贸易合同中签署了“价格保护条款”(即在市场行情变化时价格可议),在与出口商就相关价格调整事宜协商一致前,买方有权暂不提货付款。其次,在市场行情上涨时,出口商曾在历史交易中单方面提高价格,买方均同意了出口商的提价要求。而此次价格下跌期间,出口商拒不同意买方提出的降价要求,不符合双方历史交易惯例。

针对买方上述主张,专案小组与德国当地渠道律师、出口商紧急召开了三方电话会议,在深入研究贸易合同文本和双方历史交易往来函电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抗辩意见:首先,按贸易操作常规,“价格保护条款”仅适用于货物出运前的议价过程,买方无权做出任意扩大解释。如价格随时可议,贸易合同将形同虚设,“价格保护条款”仅保护买方而不保护卖方,明显有失公允,买方相关抗辩主张无法成立。其次,在历史交易中,市场行情上行时,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出口商确曾提出过涨价要求,但均获得买方认可,且双方已针对价格调整事宜签署了正式的法律协议。而此次价格下跌期间,出口商也已将交易单价降低并与买方签署了书面协议,但买方仍继续提出无理降价要求,出口商无法接受。

利用限额资源施压,迫使买方集团出面协调中国信保提出上述抗辩意见后,买方再次消极应对。专案小组认为,买方之所以态度冷淡,主要原因是当前欧洲市场光伏组件库存水平普遍偏高,买方要消化当前库存尚需时日,自身限额需求有限,故而采取拖延战术。除非出口商主动提出更有诱惑力的降价解决方案,否则买方很难在短期内提货付款。

在案件处理中,专案小组了解到买方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c集团,买方即为c集团进行全球定向采购。c集团资信状况良好,属光伏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在中国信保限额需求十分旺盛。

考虑到c集团对买方的实际影响力,专案小组立即向c集团发函,要求其尽快出面协调买方提货付款事宜。否则,中国信保将冻结c集团的新增授信需求。c集团在中国信保的强大压力下,立即指派其财务总监牵头协调,敦促买方与中国信保主动接洽,共同商讨债务解决方案。

结合买方态度变化,适时促成贸易双方和解c集团介入协调,使本案的减损处理进程峰回路转:买方先是提出以0.82欧元/w一次性提货付款,但在专案小组的强力施压下,买方又先后将提货单价提高至0.9欧元/W、1.0欧元/w和1.05欧元/w,而此时国际市场光伏组件同类产品单价还不到0,9欧元/W。

虽然出口商方面主张的变更后合同价格为1.21欧元/w,但专案小组经审理双方贸易往来函电后发现,出口商曾对买方提出降价至1.05欧元/w的提货付款方案表示认可,根据德国相关法律规定,出口商已很难再向买方主张超出1,05欧元/w部分的合同债权。

考虑到上述客观实际情况,专案小组经多方斡旋,最终成功协调贸易双方在1.05欧元/w的价格点位上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德国渠道律师的见证下,指导贸易双方签署了相关提货付款协议。目前,出口商已收到全部和解款项1397万美元,本案至此得到圆满解决。

启示与建议

国际光伏市场自2011年初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光伏行业风险值得持续关注。

影响光伏行业应收账款安全的风险因素较传统行业更为复杂多样较传统行业而言,影响光伏行业应收账款安全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多样,贸易保护风险、政策变动风险、价格波动风险、银行融资风险、项目建设风险、营销策略风险等多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需要我国企业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及时总结、准确把握。

建议出u商未雨绸缪,综合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一是建议高度重视签署书面贸易合同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定期书面对账机制的债权保障作用,以便为日后通过各种途径向买方主张合同债权提供依据。二是建议进行符合当地法律规定的“所有权保留”安排,以最大限度避免买方破产可能导致的“钱货两空”风险。三是建议要求相关项目参与方为买方的付款义务提供信用担保,以便在买方违约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追偿减损工作的成功率。四是建议尝试与项目相关参与方建立“共管账户”,书面约定项目资金的分配方式,尽可能做到“专款专用”,规避资金挪用风险。

科学合理预判光伏产品价格走势,提前锁定交易价格波动风险一是预判价格走高时,在贸易合同中约定出口企业有单方面调高价格的权利。出口商要对光伏组件价格走势有相对科学的预期和预判,在价格上行期间,利用相对强势的谈判地位,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等外部因素,设置具有一定弹性的产品价格区间,并赋予出口商发货前在价格区间内单方面决定价格的权利。二是预判价格走低时,通过贸易合同锁定产品价格。在价格下行期间,争取与买方提前锁定产品价格,并约定非经双方书面一致同意不得变更价格,以避免货物出运前后买方再单方面擅自要求降价。三是双方同意变动价格时,应签署书面协议。对已确定的产品价格,在货物出运前后,如贸易双方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一致同意变更(提高或降低)价格,则应与买方签署变更产品价格的书面协议,或至少应保留买卖双方均同意调整价格的往来邮件等。

篇7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电站;日常维护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光伏项目的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光伏电站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电站日常维护工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在日常维护中经常碰到一些典型故障。快速排查故障和简单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某国家住建部、财政部金太阳示范项目1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在日常维护中出现的问题为例,总结几种维护中常见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一、监控软件显示汇流箱中有几路电路欠压或欠流报警

光伏组件为20块板件串联成1路。每个汇流箱中有8-16路。在监控软件上能检测每路电压、电流,显示过压、欠压报警,过流报警等。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监控软件上反映出有几路电路经常显示欠压报警信息、电流为零等不正常状态。首先判断是否汇流箱电路板是否有问题,在排查了汇流箱后,确实有两块汇流箱的电路板件不能正常工作,更换后显示正常。但仍然有几路电路显示欠压报警。在确认监控软件没问题的情况下此时初步判断光伏组件有问题。通过现场排查,大多数板件为20个一组排列成一排,整体排放在一起,没出现问题。但由于楼顶区域不规则,个别边角地方有限制,无法做到20个一排,只能应地制宜,这排放17、8个,下一排放3、4个。再由于施工时光伏的板件串并联有多人同时施工,难免在每20块光伏板件串联时搞错了正负,导致反接,造成整体电压不能满足要求,监控显示报警。在排除类似故障后,此问题解决,监控软件显示正常。

总结:出现汇流箱监控不正常的问题原因可能为:1.汇流箱监测电路板有故障。2.光伏组件在串并联时正负接反,尤其可能出现在一组(20块)太阳能电池板放在几处时。3.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即对于用户侧并网发电,自发自用但余电未上网,用防逆流装置时,当负载很小,逆变器功率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时,也会出现此类问题。

二、部分小型逆变器监控不正常,无法监测到

小型逆变器监控一直正常,突然有一天只能检测3台小型逆变器(共有11台JT逆变器),此后一直如此。1.排查JT小型逆变器是否有问题。经现场查看,JT小型逆变器工作正常,每天依然有发电量。2.监控软件是否有问题。更新系统和软件版本后,故障依然存在。3.更换监控室RS235――RS485转换头,问题依然不能解决。4.怀疑现场485信号线有问题。

排查步骤:首先用笔记本电脑连接小型逆变器,用专用软件尝试和相邻小型逆变器进行通讯。检测到通讯不能顺畅经过的故障点。制作RS485信号线,将故障点隔离开直,跳过无法检测的小型逆变器一台。随后除故障点外,其余小型逆变器监控一切正常。现场仔细排查,原因找到:各台小型逆变器的信号是并联在RS485信号线上的,但RS485信号线的走向是有顺序的。前面一直能监测到的小型逆变器是起始位置的逆变器。经现场检查,出现故障点的地方是因为安装时信号线的敷设没有铺专用槽或套PVC管,直接埋放在土里,经过一段时间的下雨等影响,土地有所下沉,使得信号线与小型逆变器的联接处被拔脱,导致了起始位置的小型逆变器可被监测,但故障点以后的小型逆变器无法监测。更换信号线及联接头后,系统恢复正常。

总结:小型逆变器监控不到解决办法为:1.用监控软件“搜索设备”2.排查工控机后RS235――RS485转换头是否松动3.现场排查RS485信号线联接是否通畅

三、高倍聚光不发电

高倍聚光经过几个月的正常工作后,不再发电。高倍聚光光伏是通过聚光技术,利用相对便宜的光学聚光设备将500倍以上阳光汇聚到太阳电池表面进行发电的一种技术。所以高倍聚光对追光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出现故障时,正值冬至前后。每天早晨9点至10点,小型逆变器开始不停显示正在准备中,就是不能发电。怀疑因维度问题导致太阳辐射角度不够,使得高倍聚光产生的电压不足以启动配备的小型逆变器。几个月后太阳已有足够辐射角,但任然不能启动。怀疑平面型菲涅耳透镜安装时未垂直对准太阳,导致产生电压不足以驱动小型逆变器工作。运用简单办法测试追光情况:在高倍聚光透镜上方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垂直纸面放置条形物体,测量物体在白纸上的黑色投影,看看是否有偏移现象。经检测有所偏移,但不影响根本问题。最终怀疑追光传感器追光不准。基于四象限传感器及其信号处理电路制成的追光太阳能传感器主要原理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光照度的差异促使直流电机运行,直至相对方向福照度相差20以内停止。所以传感器镜片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追光的准确度。擦拭追光传感器镜片后问题得以解决。追光传感器因该地区灰尘较大,降雨少。高倍聚光是双轴跟踪,且为了追光精度,防止周围物体遮挡传感器造成追光不准,一般追光传感器都放置在高倍聚光最上端,不便于清洗。造成了一定的维护困难。

总结:1.高倍聚光因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判断传感器镜片是否干净清洁。及时清洁非常重要2.是否因季节和地域问题造成一天之中太阳的辐射角不能达到发电要求,这主要发生在冬至前后。随地域不同,不能发电的天数也不同。3.最后判断相关电路是否有问题。

日常维护中还经常出现其他一些问题:例如积灰对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的影响,系统断电通电后,监控工控机IP地址的变动对内网其他监控窗口的影响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太阳能发电迅猛发展的今天,做好日常维护,能快速发现和排查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总结和交流。

篇8

阐述了农业利用光伏发电的意义,结合甘肃省通渭地区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发展生态光伏模式的意义。新能源的开发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环境,跟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光伏发电和农业相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光伏农业;发展现状;农光互补

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西部地区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推进重点经济带及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这对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光伏发电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契机。

一、光伏发电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健康的意识也随之提高,传统农业应该实现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整体效益转化,进而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光伏模式和农业的结合具有重要性,发展光伏农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光伏产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很好地提升农业的品质,同时也可以缓解光伏产业的困境,从而使得农业和光伏产业“双丰收”。

(一)有利于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业病虫防治,主要依靠的是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等化学用品,降低土壤的肥沃度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农产品也将会有携带农药残留的问题。但是太阳能杀虫灯等设备,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可以在保证年发电量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同样的生态养殖收益,不仅为周围的村民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同时还实现了发电和生态养殖的循环。光伏温室的大棚不仅不多占耕地,还可以使得原有的土地进行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在不断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其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如果能够在农村推广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取暖等,将会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便利,对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有很大的作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四)有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

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解决了光伏产业和农业发展之间土地资源争夺的矛盾,而且也可以解决现代农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的问题,对于光伏发电的加入使得传统农业有了新的活力。光伏发电和农业相结合,不仅推动了光伏农业的发展,而且也解决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困境,光伏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农业利用光伏发电面临的困难

(一)理论研究不充分,技术不够成熟

甘肃通渭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地区现在的光伏农业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光伏农业经营模式、光伏农业重点发展领域、光伏农业政策等问题。同时目前由于通渭地区自身技术不成熟,光能的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高端的光伏农产品还相对不足,相应的应用领域也不广,比如光伏大棚,光伏养殖场等光伏农业的应用设施相应的设计也不够完善,导致能源利用不够高效,光伏农业的种植、养殖技术不够成熟等。

(二)投资成本较高、投入与产出不平衡

目前,由于光伏农业的发展还是起步阶段,所以一般一次性投入比较大,比如光伏蔬菜大棚等,大多数投资成本偏高,对于普通农民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农民作为光伏农业发展中的经营和参与者,这样可能会打击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会阻碍光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甘肃省通渭县为例,通渭地区的光伏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宏众工程也只是扶贫试点,前期的投入可能比较大,这就导致了光伏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相对比较低,因此成本的回收期比较长。

(三)土地资源紧缺

通渭县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这样适合农业耕种的良好土地较少,很多地区的旱地多,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目前农村的耕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的单一,由于气候条件比较干旱,耕种的面积和条件没有改善,导致农业的发展相对缓慢。不过,气候的干旱说明有很好的光照条件,太阳能源充足。另外,我国要求地面集中式的光伏电站用地为国有未利用的土地,就目前我国通渭县的土地现有的状况来说,大面积国有未利用的土地条件相对比较差,这样的话,能够利用的土地资源很少也是制约着集中式光伏电站发展的另一个难点。

三、促进农业利用光伏发电发展的对策

(一)国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

光伏农业是对传统农业提升的重器,它不仅是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农业新体制、新结构、新的产业形式的新农业形态,而且它的发展也将是必然趋势,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经济、行政措施来推动,解决问题促进光伏农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不仅要建立相应可行的光伏农业用地、用电以及建立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用来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到光伏农业领域中去,不仅给相关的公司进行补助,提高相关公司的积极性,还应该从每年的专项新能源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来用于光伏农业的发展。光伏农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打造光伏发电示范基地

大型的光伏发电和农业的结合,不仅节约我国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可以使科技农业和大型光伏发电能够融合并可持续发展。在搁置的耕地建光伏电站,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光伏农业和土地的冲突问题。改善土地环境,在不适宜布置组件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正在向创建全省新能源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奋力前行。国家不仅要扶持相应的行业,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要在条件好,积极性高,交通方便的地区建立示范基地,总结实践经验,总结理论成果,逐渐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广。

(三)制定特色整体发展规划

可以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状况,确定光伏农业的发展策略,只有方向准确了才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同时根据当地情况进行整体规划,选准品种,稳步推进。各种花卉、蔬菜等植物,根据不同植物相应的生长规律应用不同的原则,光伏大棚的设计和建造也要区别对待,渔光互补,农业浇灌等项目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的对待,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方案。比如通渭地区具有发展光伏电站的气候优势,光热资源充足,2015年,通渭县被列为全省光伏扶贫试点县,通渭县新能源基地建设从无到有,快速逐步发展壮大,目前通渭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39万亩、鸡存栏42.86万只,饲草种植面积3350公顷,多年来积累的种植和养殖经验,已经形成规模化效应;农业在和光伏发电结合情况下,发展农光互补,不仅仅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而且有利于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把大型的光伏发电和科技农业结合不仅可以节约现有土地资源还可以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持续可协调发展。

(四)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光伏农业作为一个农业经营项目,所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发展新兴农业,尤为关键的是引导农民参与其中。首先要处理好农民在整个光伏农业项目中的责任、权利、利益之间的关系,让农民作为光伏农业的主要参与者,才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可以独自也可以一起承包经营,也可以和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应的光伏农业合作开发部门订立合作的关系。通过政府合理的引导,将会吸引到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建立光伏农业技术试验基地,为推进农户、企业、科研高校的合作提供技术体系。大型光伏发电与当地农业有机的结合,才可以真正实现现代农业和发电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盈利。才推动新型的科技农业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必须承认目前的农业互补项目在技术方面比如大型光伏供电站和通渭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结合方面还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不过单一技术的成熟,相信也会对光伏农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曹玉梅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先鹏,邹志荣,郭康全,李建明.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设施农业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2

[2]陈蓉.低碳时代湖北发展光伏产业的战略选择[J].宁波经济丛刊,2011(8)

[3]王耀林.国内外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增刊

篇9

【关键词】光伏产业;发展路径;节能减排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近些年,我国鼓励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并利用其可再生性和环保的特点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太阳光伏产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在我国能源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1 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诉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5%,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能源消耗量也随之加大。2002年以前,我国的能源消耗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随着经济增长率高于能源消耗增长率。在2003年至2005年间,随着经济的增长,能源消耗增长率超过经济增长率,出现能源消耗过度问题。在2005年,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将减少能源消耗提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议程,我国经济的发展从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这使得资源消耗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能源利用率得到提升。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年能源消耗严重,我国的能源问题依然严峻。此外,虽然我国已经注重开发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但是我国长期以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能源消耗结构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到2008年我国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仍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7.4%。并且石油的产出和消耗缺口逐渐扩大,石油消耗对外依赖型加强,我国能源消耗问题不容乐观。

除了能源消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提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议程。随着我国化石能源消耗量逐渐增大,例如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2007年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近几年,雾霾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的压力,所以,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新型清洁能源,保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 目前光伏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光伏市场产业规划保守,制定发展目标低

产业发展规划是由主管部门制定,是指导产业发展的基本纲领。虽然近几年我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产业规划条文规划和引导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这些条文中对于国内的光伏产业的规划过于保守。例如《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到2020年国内光伏装机总容量为1.8GW。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光伏装机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国2020年的规划目标。产业规划目标是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光伏产业规划较低会降低国家对相应产业的政策支持,从而降低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对光伏产业的规划保守,是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重要因素。

2.2 光伏产业处于“两头在外”尴尬局面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两头在外”局面是阻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尽管我国是最大的工业硅出口国,但是光伏生产所需的高纯度多晶硅和生产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甚至光伏产品也依靠国外市场。在产业链的上游,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池生产国家,生产太阳能电池所用的组件所需的多晶硅量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多晶硅领域盲目的投资建设和低水平建设,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持,我国的多晶硅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国际市场价格的明显影响。在产业链的下游,我国的光伏市场的发展速度落后于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我国的巨大的产能只能够依赖于国外的市场。产业链条“两头在外”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不仅没有发挥光伏能源清洁环保的特点,而且作为工业硅出口大国,低纯度工业硅的大量生产严重污染了环境,浪费了我国的宝贵资源。

2.3 光伏产业实际运营面临较多制约因素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经济性方面优势不明显,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困难。一是分布式光伏产业融资难度大。分布式光伏由于投资强度大、回收周期长、收益回报风险高从而导致融资困难,一般企业不愿意用自有资金投入,而出于风险考虑,大部分商业银行对光伏产业的贷款相当谨慎,有的已经停止放贷。二是电费收缴难度较大。目前采取的投资者与用电企业直接进行电费结算,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用电企业经营不善或信誉不高导致拖欠电费,缺乏相应法律约束,终止供电后用电企业仍可从网上购电,不利于电站投资方回收资金。三是屋面资源难以落实。满足分布式光伏电站25年寿命期内各种条件的优质屋顶资源较少,基本符合条件的屋顶业主自身又存在经营风险、屋顶老化等影响光伏电力持续稳定消纳的不确定因素。还有部分企业,对屋顶收益要价过高,也难以落实。

3 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制定光伏产业规划,使光伏产业与国际接轨

制定我国光伏产业规划时,不仅应考虑我国现阶段光伏产业发展的国情,还应结合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性地制定我国光伏产业规划。

3.2 鼓励技术创新,掌握产业核心技术

掌握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是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开拓我国光伏市场的关键。所以,我国应鼓励光伏发电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着重研发多晶体硅的提纯技术和光伏电池使用效率的提升。研发新型环保技术,减少光伏发电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的成本,促进光伏市场的开发。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并推进新型技术的使用,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在推进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到 过程中政府发挥者重要的作用。政府应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并推进新型技术应用与实践,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对光伏发电企业在资金、用地和电价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支持,推进我国的光伏产业尽早步入技术创新之路。

3.3 加大光伏产业扶持力度,淘汰落后产能

光伏产业发展肩负国家能源结构调整职能,国家目前正限制发展甚至取缔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企业。下一步应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对高耗能企业应明确使用分布式光伏安装量指标,并作为审批条件之一,同时应着力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目前金融行业对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些疑虑,增加融资渠道,进一步丰富投资主体,从而增加分步式光伏电站市场推广量,真正意义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优质清洁能源利用,改善环境污染严重的目的。

4 总结

以开发利用太阳能为核心的光伏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政策支持和市场促进的条件下,我国光伏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光伏产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使光伏能源能够发挥能源结构的优化效应。

参考文献:

[1]包海波,余杨.光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1).

[2]孙玉星,杨宏,苏乘风等.中国光伏产业发展[J].半导体技术,2010(2).

篇10

2011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中,最夺人眼球的业绩或许会留给由李氏兄弟创办的两家公司——昱辉阳光和晶科能源。在即将公布的2011年年度财报中,晶科能源很可能成为唯一一家在光伏寒冬中没有亏损的光伏企业,而昱辉阳光则凭借良好的债务控制,继续保持稳健业绩,资产优异。尽管他们的市值远远低于尚德、英利这样的明星企业,但光伏寒冬里出众的表现,无疑让公众对他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2011年年末,昱辉阳光董事长李仙寿被美国网站theStreet评为2011年度太阳能行业CEO,获此殊荣的还有世界老牌太阳能企业SunPower的CEO汤姆·维尔纳(Tom Werner)。10年前,当他辞职下海创办太阳能公司时,想必也未能料到会获得如此成就。

身材并不高大、皮肤白净、进入中年身体有些发福的李仙寿语速不快、待人温和,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在商场拼杀多年的老手。和同期进入太阳能行业具有明星光环的施正荣相比,此前他受到的关注度并不太高。

其实,在光伏圈内,李仙寿可谓众人皆知,除了他自己缔造的巨大光伏版图外,其胞弟李仙德、李仙华和妹夫陈康平也在光伏界获得了足够称道的成功,后者在这位李家老大的影响下,弃辞原职,投奔太阳能行业,并缔造了一家和昱辉阳光一样同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晶科能源。

也许,李氏兄弟的创富故事是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进程的特殊产物,不可复制,也难以重演。即便在过去几年众星闪耀的中国光伏黄金周期,李氏兄弟依然能够独树一帜乃至傲视群雄,这与他们独特的经营治理有着莫大关联。

事实上,在中国他们不乏竞争者,并且一些对手已经先行进入资本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关注成本和缓慢扩张被李氏兄弟视为更为理性的做法。重视制造,从上游逐步向下游延伸,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成本,完善产业链。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关系,在李氏家族的聚会中,李仙寿和他的兄弟们因为光伏这个新兴行业找到了更多共鸣。

成本至上

现在,李仙寿会经常乘坐奔驰座驾往返于上海与浙江嘉善之间,“近期管理层都要搬到上海。”他说。戴着金属边眼镜的李仙寿,一袭西装,说话慢条斯理,稍带浙江口音,文质彬彬。他乐于在工厂中钻研技术,甚至吃透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在过去几年间,李仙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昱辉阳光四川瑞能分公司的多晶硅项目以及类单晶硅片的研发上。

毫无疑问,太阳能行业发展的六七年间,最赚钱的当属硅料公司。作为全球第三大硅片生产商,李仙寿深知对多晶硅材料的控制至关重要。和中国大多数的多晶硅制造商一样,昱辉阳光多晶硅工艺从国外引进。“运行过程中发现在引进国外工艺时有很多方面不够成熟,细节上存在问题。比如出现漏气、腐蚀等。”

在引入工艺后的两三年,他一心要把技术吃透,参与了多晶硅的各项工作,包括设备设计、工艺确定、材料定夺,进行了400多项技改。而多晶硅成本降低同时来自规模优势。今年,昱辉阳光多晶硅二期将要投产,这是李仙寿在缩减前端成本上迈出的一大步。“采用冷氢化技术的新项目投产后每公斤20美元,从而把综合成本拉低至25美元/公斤。”

在昱辉阳光,李仙寿钻研的每项工作都和控制成本密切相关。“制造型企业的三个主题是成本、研发和管理。而在太阳能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成本才是核心。”李仙寿向《能源》杂志记者强调。

在同行的眼中,李仙寿想做的不仅是垂直一体化,还有横向一体化。这里的横向是指业务发展相关辅材的控制。

李仙寿对自行研发的金刚线技术颇为自豪。“过去金刚线主要是进口,每公里1000元左右,我们自主研发的成本只需100多元。”在昱辉阳光设立的研究院中,还有对复合材料等辅材进行研发的团队。他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控制成本。

去年7月,昱辉阳光对外公告了新型硅片Virtus的量产及交付情况。在国内研发新型硅片的企业中,昱辉阳光第一个公布了具体产能(900MW),李仙寿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是新型高效硅片,他还是对前期投入进行严格把控,对原有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

对于太阳能这种人们印象中昂贵的能源来说,成本的控制无疑加快了平价上网时间节点的到来。而和李仙寿相差7岁的三弟李仙德早已把晶科能源的管理团队和营销中心设立在上海浦东新区。不同于李仙寿在上游的专注,李仙德早已在组件和电池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光伏圈,晶科产品的低价已是旧闻,和第一梯队的竞争对手尚德、英利相比,晶科价格优势较为明显。一位业内人士称,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对于非硅成本的控制。的确,作为成立仅为四五年的年轻公司,李仙德对于公司成长路径认知较为清晰。相类似地,围绕成本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和本地化,贯穿于李氏兄弟的企业经营理念中。

借力资本

或许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控制成本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儿,只要足够重视制造、下功夫研究,专注即能达成。然而,李氏兄弟演绎的资本故事却难以复制,昱辉阳光在成立的次年登陆伦敦创业板,晶科能源是金融危机之后首家登陆美股的光伏企业,其在资本市场的造血能力令同行瞠目。

在浙江嘉兴玉环县,李家兄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1987年,老大李仙寿被分配到玉环县电影公司工作。由于身处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李仙寿对上世纪90年代缺电问题感受颇深。2001年,他决定下海成立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和销售。也就是这一年,施正荣回国创办无锡尚德。

而彼时,老二李仙华创办了玉环县规模最大的汽车维修公司——玉环阳光汽车维修公司;老三李仙德则从1996年起就开始做消防工程、水电安装,后来成为了浙江快达建设安装工程台州分公司的负责人。

三年后,太阳能的黄金时期到来,多晶硅价格暴涨。李仙寿决定进军上游,他来到和玉环同属嘉兴的嘉善县,成立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并且另辟蹊径——用硅废料生产硅片,因为多晶硅价格的高企,此条路线给李仙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并且获得了尚德、林洋等企业的巨额订单。

2006年,成立仅一年的昱辉阳光在伦敦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5000万美元。受人瞩目的是,它成为了继尚德之后第二家海外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两年后,昱辉阳光又成功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规模达1.3亿美元。

借力资本,李仙寿开始涉猎多晶硅和组件。2007年,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在眉山投建,并于2009年7月投入商业运营。2009年,收购从事太阳能单晶、多晶电池片与组件生产制造的无锡市佳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进入太阳能行业9年后,李仙寿借力资本市场完成了其产业链的布局。

也就是在次年,李仙德、李仙华兄弟打造的晶科能源在纽交所上市,令人称道的是晶科能源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

李仙寿的创富故事激励了两位弟弟。2006年,李仙德、李仙华变卖资产在江西上饶注册德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同年12月,又注册成立了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08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笼罩太阳能市场,晶科悄无声息地完成两轮融资。2009年7月,晶科正式收购浙江太阳谷,将产业链延伸至电池、组件。

显然,李仙德和李仙华受到了李仙寿的影响,走上了太阳能之路。上市之后,昱辉阳光和晶科的业务有不同偏重,李仙寿仍然把精力放在硅片领域,而李仙德则在下游挖掘到新的商机。

李氏基因

虽然两家公司在发展重心上出现了差异,但缓慢扩张的思路却如出一辙。

李仙寿对昱辉阳光产业链的布局极为谨慎。2010年,太阳能行业在金融危机后再次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下游市场供不应求,各大制造商纷纷扩大产能。虽然早在2009年已收购组件制造商无锡佳诚,但李仙寿并没有选择在此时发力。

2011年,光伏行业遭遇寒冬,产能过剩、价格急速下跌是行业发展遇到的阵痛。伺机而发的李仙寿跑到各地去考察组件市场,布局下游的扩张。

“2012,昱辉阳光的硅片产能不会扩大,但是组件产能希望做到1GW。”当大部分光伏企业都在停产、大幅度裁人的时候,昱辉阳光在多晶硅、组件项目的扩产,必然带来大规模的人员需求。“明年我们增加的人员可能会有3000-5000人。”

而在晶科内部人员看来,晶科成功秘诀其一是“专注”;其二是“慢半拍”。“其实有时候,慢才是距离成功最快的速度。因为慢一点,我们会给自己时间思考;慢一点,我们会用别人的教训免了自己的学费;慢一点,我们才能孕育最自在的企业文化,用感动自己的心去生产感动别人的好产品。”

谨慎的扩张思路秉承了李家兄弟一贯的内敛风格。“晶科之所以在2011年业绩较为突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扩张速度较慢。”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论。

虽然早已瞄准下游,李仙德的布局也较为谨慎。“晶科能源在欧洲销售布局较好,但在国内以及美国才刚刚启动。”上述人士说。据其透露,2012年,李仙德也在下游市场开始发力,比如建立工程公司,主攻电站EPC。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各大制造商都纷纷推出高效电池产品时,晶科能源表现得较为神秘。在记者询问其高效电池的进展情况时,其公司人员并未正面回应,在其网站及公告中也没有找到相关信息。

而即将把精力转移到下游的李仙寿对电站EPC更为小心翼翼。“在中国,有些公司选择做EPC,账期非常长,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希望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金融化或者证券化做这块业务,把电站投资业务到另外一家独立的公司上,类似财务投资公司。”

今年,李仙寿在下游电站业务的尝试也要展开,建设200MW的太阳能电站。刚过完春节,昱辉阳光就发出招聘启事,而其中不乏销售管理人员。虽然在下游雄心壮志,但发力组件对产品品牌、销售团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两年,昱辉阳光的组件出货量不是特别多,也没有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只是8个业务员卖组件。希望两年后,我们把品牌做起来,实施全球战略,在欧洲、美国加州、包括在上海、深圳设立销售公司。”李仙寿直言不讳。

在业内,人们并不太怀疑李仙寿打造渠道和品牌的能力,凭借在硅片领域积累的资源,昱辉阳光在下游的路并不难走。

“过于拥硅为王,接下来将是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技术研发,就能像乔布斯那样创造市场。销售并不是打广告、赞助球队就能解决问题。”李仙寿说。

开拓市场似乎是李家兄弟共同的“天赋”。在短短四五年间,晶科在欧洲市场迅速创立了品牌,跻身一线制造商,在近期唯一的一次采访中,李仙德将其营销策略总结为——全球化布局,本土化营销模式。

人们开始对晶科能源的发展速度表示好奇,甚至有人怀疑晶科早期开拓市场是否借助昱辉阳光积累的市场资源。

家族化还是职业化?

由兄弟三人创办的两家公司分别偏重产业链上游和下游,难免会让人联想到兄弟间会否产生关联交易和业务往来,对于公众投资者来说,晶科如何平衡兄弟和投资人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

对此,李仙寿解释说:“在家谱上我们是兄弟,我虽然做大哥,他们的创业受我影响。但是现在他们已经三十多岁,又是两家独立的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走。两家公司只有一点业务往来。”

其实,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说,就是家族化还是职业化的问题。在中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从家族企业起步的,到底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令许多企业家进退为难。

李仙寿将企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位没有企业经验的老板会使用亲戚朋友担任部门要职,就像小孩子到陌生环境会紧紧拉住亲人的手一样,这是企业的第一阶段,被家族化;随着企业不断壮大,亲戚朋友的能力跟不上,互相抱怨,矛盾突出,管理混乱,大部分老板会进行大规模换血,寻找职业经理人,建立制度。这一阶段,大量职业经理人进来,帮助企业建立各种各样的制度,管理成本急剧上升,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甚至老板被架空,这是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被职业化。真正优秀的企业会突破自己进入第三阶段,会不拘一格挑选那些骨格清奇、智慧超人的年轻人进行培养,将他们送到重要的位置上进行煅炼,替换那些平庸而缺乏创造力的职业经理人。

其实,这是一个严肃、渐进的商业路线图。而李仙寿也正是按照设想的商业路线图改进自己的公司——初创期告别家族企业,从2009年开始引入职业化团队,在公司内部很多经理级别的管理人员都是来自世界500强。

然而,在几年的职业化管理中,他发现了弱点——按部就班。他开始实施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智力出众的名校毕业生,而在此间,昱辉阳光更多地担当了孵化器的作用。“我们已获成功的金刚线项目,其研发总监带走了7个硕士生,成立独立的公司,持有股份,产品可以对外出售。”

不难看出,昱辉阳光已经完成职业化团队的改造。而从外部看来,晶科更像一个家族式的企业,主要权力由有着亲缘关系的三人掌控。

董事长李仙德和副总裁李仙华是亲兄弟,首席执行官则由李仙寿的妹夫陈康平担当。而其中陈康平则是一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1991年毕业后即进入炊具公司苏泊尔,从成本会计一直做到CFO。2006年,和李仙华、李仙德一道创办晶科能源。陈康平曾对媒体阐释三人在晶科的内部分工:“李仙德熟悉行业,善于制定战略,领导市场拓展和全球营销。李仙华是技术专家,对于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非常专业,而他本人过去长期在苏泊尔担任核心高管,公司整体运营的经验比较丰富。”在这个铁三角的管理构架中,李仙德和李仙华都甚为低调,晶科对外事务一般都由陈康平进行打理。

不同于传统的家族式企业,李仙寿和他的兄弟们分立门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族式企业的内部斗争,甚至在某些时期内相互扶持。

从成立至今,一向顺风顺水的晶科能源在去年也遭遇了发展进程中最大的一次公共危机事件。去年9月,晶科在浙江海宁组件工厂遭当地村民举报“排污导致31人患上癌症,6人患上白血病”。随后证实,虽然癌症和晶科并无关系,但其污染事实浮出水面——废物储存仓库的液体流入了工厂附近水路,这条震惊行业的新闻对晶科能源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巨大打击。

李仙德和陈康平带领团队克服“污染门”事件给晶科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污染事件后,李仙德更为低调。也就是在那时,李仙寿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段话:“虽远在他乡异地,但始终牵挂着我的亲人,我衷心祝福我的兄弟,希望此次能磨炼他们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