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实践范文
时间:2023-03-22 05:4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它是学生体能素质培养的重要方式,也能够使他们的兴趣得到激发。但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方法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程的系统性不强等等。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以当前的实践重点为具体方向,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充分的激发学生兴趣。因此,从小学体育现状出发,对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索
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何能够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点方向。而体育课程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科目,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力量与稳定性,也使得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持之以恒,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在小学体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是其中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在许多学校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对课程的认知程度不够。这种情况使得他们无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之中,并用自身的活动方式去感染他们。通常情况下,一节体育课的模式都是基本固定的,除了及时列队行外,教师还会带领学生做一些短跑运动。当学生熟悉后,就完全没有新鲜感可言。他们甚至能够猜测到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因此,一些学生对体育的投入性并不高。
2.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生都更加看重数语外等“主科”,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不浓厚。甚至少数学生为了能够逃避体育课程,会选择在室内上自习。当然,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的,大部分人对体育课的期望值是很高的。但根据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中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女生都害怕会在体育训练中受伤,从而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另外,在体育课程中,大部分情况下是由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3.体育场地和器材问题。一些小学校园中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为学生去购买运动器材,使教学实践只能够限制在长跑、短跑、篮球等活动中。教师在上课时没有齐全的辅助工具,无法发挥课程的有效性。另外,在场地方面。少数的学校仍然采用的是水泥地板,如果学生在跑步中发生了磕碰现象,很可能会使伤势加重。一般情况下,学校应该打造完善化的体育锻炼场地,用塑料绿地来取代水泥地。这样就算学生摔倒也不会感到太过疼痛。
二、小学体育实践的有效探索
1.教材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兴趣。首先,若想使小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就要将教材与实践内容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课程的完善。由于小学生十分好动,对一些集体游戏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分配的方式将“教”与“玩”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以男女搭配的形式进行运动比拼,开展短跑竞猜。教师令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以列队的方式将他们分成两排。组内成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征定好前后顺序,将冲刺性较强的人员放在首位和末尾的位置。其次,教师发号示令,并为两组学生分别计时,用时最短的一方为获胜者。这样能够在紧张的氛围中为学生营造比赛的气氛,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并感受到乐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捕鱼”游戏,令学生围成一个圈,教师作为捕捉者开展体能锻炼活动。每位学生都是一条小鱼,牵手连成一张渔网。如果渔网被冲开了,教师捉到了某位同学,这名学生就要为其他人表演一个节目,可以唱歌、跳舞,也可以进行诗朗诵,在体育课程中锻炼综合能力,塑造舞台效果。开展游戏活动的好处是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同时,也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令课堂的融入性更高,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热爱体育。体育课也是特长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观察每位学生的运动特点,挖掘活动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参与性和融合性。例如:教师可以增加象棋活动,看哪位学生的沉着性更强、稳定性更加;可以组织足球运动,令跑步速度较快的学生充当先锋,集中力高、思维敏捷的学生充当后卫,使他们的长处能够得到扩展。第二,教师也可以在每节课中组织不同的体育活动或者游戏,使课程受到更多人的热爱。例如:以场地转换的形式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新鲜感,锻炼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野外活动”,带领学生们登山、外部聚餐、搭建帐篷等等,并将每五个人分为一组,选出一名组长进行活动组织和任务安排,以此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也令其懂得生活之不易。另外,教师在每次活动完成后都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课堂的参与性、游戏组织能力、特征特长等方面进行一一点评,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使每个人都更愿意加入进来。
3.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设定以及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对教学场景进行规划,将学生带入到特有的意境当中,给予他们不一样的课程感受。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与队形队列结合在一起,使学生通过跳跃练习来使身心得到放松。具体措施如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并队和列队。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同学负责跟着音乐的节奏打节拍,每通过一个音符,一位同学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站好。两组以互换的方式进行比拼。而教师可以在一旁计时,看哪一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列出最整齐的队伍,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激发起学生的奋进心。第二,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首先,以“蛙跳”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准备好青蛙的服装和相关道具,给学生们一个惊喜。其次,规划好起点和终点,以交接棒传递的形式来完成一段距离内的比拼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体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的作用
1.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优化,教师的教学目的能够以更加明确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令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模式更具有灵活性。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使得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完全消化,而不再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从每位学生的特点出发,使活动方式更加完善,课程结构更加紧密。
2.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在活动中,更加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辅助者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也有了一定的增加,而不是传统的“指令发挥、学生执行”的方法。同时,游戏的增添也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将其当做是自己的朋友。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活动的开展,体现课程的完善化与多样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三方面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从而得出:为了能够造就综合性人才,学校应该增添体育课程中的器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环境。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在一起,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兴趣更加多样化。
参考文献:
[1]秦雷宝.上海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褚敏明.上海郊区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明瑞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学,2015.
[4]魏帼贤.平板电脑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学生参与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游戏;意义
一、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体育教学在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广大体育教育者的努力探索,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已获得了很大突破,但有关体育教育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而教学实践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堂生动高效的体育课既要有科学的教学理论又需要动态的教学实践。在体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体育教学实践――体育游戏
1.开展体育游戏的原因
随着我国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体育游戏因其自身优点在教师教学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体育游戏即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的体育活动,是体育教学中老师设计有关游戏以达到有效开展体育训练的目的。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动脑筋、运动身体、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体育游戏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由于其竞争激烈、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师也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又由于其具有形式多样、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学生百玩不厌。学生都有一定的好胜心理,再加上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加以表扬,这更加激起了学生玩游戏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2.体育游戏应用举例
体育游戏内容广泛,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也较多,而一般在准备阶段却应用较少。在体育教学中,热身一般采用既定的慢跑或准备操等方式,但这种限定的模式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就应该准备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来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例如,可以玩传球游戏,学生围在一起成一个圈,一个接一个地传下去,接不住的要得到老师的处罚,处罚可以为原地跳等方式。类似这种小游戏,运动量不算太大,但既可以起到活动学生的身体以达到热身的效果,又可以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以及运动的积极性。
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体育游戏的应用。例如,在学习篮球的投篮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三人互相传球投篮,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也可以分成两人一组,两人互相背着跑,到达终点后,被背着的同学下来投篮。类似这种游戏,既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报数游戏、反向运动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整理活动阶段,考虑关于体育游戏的应
用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恰当的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此时,教师应当分外注意的是整理活动阶段的体育游戏一定要采用一些小负荷的游戏,这样才能起到整理活动
阶段应达到的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比赛那位同学能坚持更长的时间;或是老师先做一遍肢体动作,再由两位同学模仿,最终看哪位同学记住的动作多且连贯,动作也要做到位。类似这样的小游戏,既没有那样激烈的竞争,又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使学生对本堂体育课的内容更加难忘。
3.应用体育游戏的结果与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发现学生
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及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游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勇于进取、果断机制等优良品质,使学生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此外,通过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实践,发现体育游戏在
教学中的应用也不是盲目的。编创和运用体育游戏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体育游戏虽然种类繁多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取舍。教师应尽量编创和运用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还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创的游戏还要易于开展,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尽量选择一些易与开展的、组织方法容易的、对于场地要求不太高的游戏。这样有益于体育游戏的开展。编创和运用体育游戏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素质。
三、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及意义
体育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力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
自由的学习模式。因此,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意义。中职体育教育自主调节适应教育体制的新变革,推崇素质教育理念,以强身健体为最终教学目标,进入到现代化体育教育模式新阶段。推进中职体育教育实践的研究体现了体育教学的真正内涵及意义,使教师端正了正确的全面的教学观念,为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新时期进一步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前提。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近一学年的运用体育游戏的教学实践,体育课堂效率有
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游戏在体育教育实践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应该更加
重视体育游戏的进一步研究。加强体育游戏理论的研究有利于体育游戏实践的普及与发展,使体育游戏的运用更加具有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学[M].1版.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曹湘君.体育概论[M].1版.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85.
[3]刘福林.体育游戏[M].1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06.
[4]林可.学校体育游戏[M].1版.杭州:浙江体育科学编辑部,1989(14).
篇3
关键词:体育;设施;兴趣
“体育”作为一门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重视。现今,在许多的中职学校中,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地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弊端,从而影响了老师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需求,制定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以中职学校为主线,就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从而以此为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1.教育设施的不完善
虽然体育课程已经在各个中职学校开设,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学校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了其他的学科之中,从而对于体育课程的投资却是少之又少,严重阻碍了体育精神对学生的培养。由于学校对其投资少,使得体育设备不完善,体育器材缺少,不能满足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从而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了强烈的失望感,从而对体育课程丧失了信心和兴趣。使得体育课程很难更好地继续发展下去,也不能让体育课程更好地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服务。不仅如此,由于学校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其他学科之中,注重对文化课的培养,所以聘请的体育专业老师很少,或者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而让老师一身兼两职,不专业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极为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把体育课简单地理解为自由活动课了,使体育课陷入了极不专业的困境之中。
2.落后陈旧的传统教育思想
现代的教育是由传统的教育转变而来的,虽然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改变了许多教育思想方式,但是,迄今为止,传统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在许多中职学校,陈旧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少见,其中在日常的体育教育过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占主流,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以老师所商定的方案进行教学,大多数体育课无非是体育委员整好队伍等着体育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之后安排学生跑步800米,之后解散让学生自由解散活动,还差5分钟下课时,老师集合队伍准备下课。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不到任何知识,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
3.缺乏因材施教的观念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措施,这个思想措施已经被很多中职学校所接受并付诸实施。但是,从总体而言,中职学校相对于重点学校来说,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有些欠妥和不加重视的,以致于把兴趣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一把抓,不能合理地将学生“对号入座”,使得教学水准更低。例如,在一节课上,让全班学生都去踢足球或者都去打篮球,有这些兴趣和专长的同学肯定非常高兴的去做,但对于那些对足球或者篮球不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无聊的“折磨”,所以全班整体上也得不到好的效果。
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许多中职学校,“体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自由锻炼”的课程,教育模式散乱,没有目的性,目标感弱。如果一直按照这样的教学模式发展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散漫、没有纪律性的坏习惯。所以说,体育老师要摆正自己的教学心态,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起到积极的模范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活动,要制定一些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老师可以采用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室内课堂上讲体育理论,让学生了解体育的真正含义,在室外充分使用可以利用的活动场地,结合课堂上讲的理论,让学生付诸实践,以更好地吸收体育知识。例如,老师在室内课堂上讲一些“立定跳远、跑步、跳高”等一系列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理论,在操场上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在过程中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实践中,在体育中锻炼自己、培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角色的转变也十分重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进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多听取学生的心声,根据现实的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因为这样的方案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和集体意识。所以说,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践中对学生要“量体裁衣”,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与不同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所以在实践中,为了能够使各类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一定要对学生“量体裁衣”。
参考文献:
[1]余先继.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广西教育,2012(19).
[2]黎素婴.试析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2(7).
[3]游智德.浅谈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
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体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18-01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一、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式的内涵
1、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这里的“自主”就是要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作主张”与“任性”得到心理与生理上的满足,而不是始终在教师指导与安排的阴影下学习与锻炼。
2、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合作教学也是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局限心理。
3、创新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多涉科、广积累、勤练习,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欢迎学生从参评一个新动作起就七嘴八舌,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它改变了过去以局限性地内容直接确定学习目标的模式,而是在确定目标与学生掌握的基础上,确认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内容与途径。
二、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所以体育教师不敢“放”,惟恐沾上“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投掷教材,我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我是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投掷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的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地投掷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投掷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投掷动作的掌握和锻炼能力的效果。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忽视教学法”,有意的忽视“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篇5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以人为本 自主 合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教好学生,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
1自主、合作、创新学习方式的内涵
(1)自主学习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目标、把握学习进度和目标达成的评价体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大胆质疑,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作主张”,谈话时学生可以提出批评。教师则积极引导,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2)合作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某一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协调的活动,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3)创新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要注意引导和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广发议论。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更能提高学生鉴别所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建立以往的传统体育教学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
2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说到体育课上的“开放”,人们往往会把它和“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同起来,认为体育体育课“开放”就是教师不负责,不认真的表现。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放羊”式教学是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地自由活动,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这里所说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的锻炼,减少教师无谓的干扰与约束。如:篮球教材,可以不拘于以往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进行集体练习,这样学生显得十分被动、练习密度较小,学生的的个性也得不到发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各自分散进行传接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点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和表扬,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更为有效与合理的动作和方法。然后让学生模仿老师或动作正确的学生再进行分散的练习,最终达到对篮球动作的掌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学生的自锻能力。在思想上教师放心,在实践上教师放手、放开、放宽、放活是进行“开放型体育课”的关键所在。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
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通过合作交流可以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由于动作细节性与手部有一定的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女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难掌握垫球的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用“忽视教学法”,有意地忽视“问题学生”的所在,并通过对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再进行较为细致的指导,然后按不同的水平分组结伴合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自由结伴练习,他们在合作练习中各自交流了自己垫球的方法和技巧,出现了“水平低的学生学的积极,水平高的学生教的认真”的课堂氛围,练习的密度与效果也明显增强,在同伴的帮助下那些没有掌握垫球技术的学生慢慢地学会了垫球,此时发现他们同伴之间的友情倍增,每位学生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个个脸上露出了成功的笑容。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实践;学习稳定;兴趣和方法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挖掘体育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提高专项素质和技术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育,得到全面发展。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稳定的参与学习呢?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彩。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
1.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诱发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情境。在导入课堂时,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造一种富有激情的外界条件。有时场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梯形、五角形、马蹄形、梅花形等不同常规的场景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运动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或集体练习、或自由练习,这样的组织方式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诱发学生的运动训练激情,达到运动热身的效果,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条件。
1.2新授知识时引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知识时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学启发下,轻松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教授新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造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采用整理、删改、示范、讲解的方法,最后自然的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动作要领,要让学生在充满激烈讨论的交流气氛中,自然的掌握新知识的内容。
如在讲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把垫子放在斜面上,带学生进入布置好的场地,采用直问和曲问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如:“垫子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开展讨论,教师抓住重点、引出关键词,把新授知识与技能教授给学生。
1.3安排练习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单一的练习乏味、无趣,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做到多元化、趣味化。在做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练习,及互比、互评、交替练习的方法。期间,笔者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次要求整体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这样的安排既达到了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够很快的学会知识,更为透彻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方面:
2.1 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时学校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宜的组织学习教材,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
2.2 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相同或类同的成分。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体会动作的难易;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小组练习,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组织能力,达到练习效果。
3.端正教学态度,强化体育教师的职能
3.1端正教学态度,突出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学校是对学生身心施加全面影响的重要环境,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基础阶段。学校必须面向民族的未来,从全面关系学生体质健康出发,真正把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加以强化并予以突出。按素质教育规律和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提供充裕的时间和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摒弃“重智轻体”的错误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为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创造良好氛围。
3.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体育教师的职能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师是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启蒙者,更是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直接引导者,这一职能作用必须强化。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稳定兴趣形成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学生体育兴趣提供科学全面的服务。
3.3转变观念,逐步改革现行体育教学模式
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诸多弊端对学生体育学习稳定兴趣的形成已经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教师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入手,探索适合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辟丰富的教学途径,打破常规,改革课堂教学,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发挥学生主体性,形成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充分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4建立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体育工作合作机制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发展,这种合作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学习、家庭、社会的有机合作,可以较好的加强对学生校外体育学习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同时使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家庭、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共同促使学生兴趣的稳定发展。
总之,我们要在今后的实践与探索中进一步优化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提高科学化程度,彰显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 厦江涛.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09 (25):163.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育课程改革在时代的呼唤下,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改革任务。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上。教师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为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提供平台,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教与学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如何构建新型的体育课堂感到困惑,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活动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对于那些失败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为什么会失败、如何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新拾起勇气、克服困难,最重实现成功;面对那些成功的学生,教师要尊重他们内心的满足感,对他们提出表扬的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改正不足,实现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要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如在教四年级体育时,其中有个女生在练习仰卧起坐时竟然一个也起不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教给她方法,鼓励她再继续尝试,果然,坚持了几次,能够做出好几个。当时我马上就表扬了她,鼓励她继续努力。到学期末,这位女同学仰卧起坐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随之而来的是对体育课也充满了兴趣,上课特别认真。其次,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条件与机会。成功的条件与机会会给成绩差的学生带来成功的希望,让他们感到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摘得成功的果实。因此,在平时练习测试时,我会暂时不给差生定下分数,再给他们几次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抱有希望,从而激发练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
二、建立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对转变学习方式有利的课程理念,在这些新的课程理念的关照下,新课程确立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新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和谐、个性化地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通过尝试、探索,学会学习的方法,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民主,和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多采用游戏活动(但每节课不得超过3个游戏)、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多给学生提供互相帮助、互相指导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多为学生提供创造活动机会。如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中、高年级参与一些游戏规则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潜在功能进行探究,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避免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无神、探究过于泛化,或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
三、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源于生活。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感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发生的事件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够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笔者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劳动的丰收》情景,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者的可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如:投掷实心球时,不能向着人多的地方投掷。(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
五、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全面锻炼学生
要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把锻炼的作用与以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只有体格强健、品质优秀,才能从容不迫地迎接未来工作、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例如,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经典片段供学生欣赏,陶冶他们的情操等等,这样,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道德得到了升华,学习兴趣也就随之激发出来了。
六、教学评价多样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篇8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身体锻炼
一、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融合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我们的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仍然处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跑步、做操、锻炼体能,最后自由活动等最基本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模式失去了趣味性,学生也逐渐地对体育课感觉到枯燥,更丧失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教师应该坚持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对应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把初步的活动做完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游戏,利用比赛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各种比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学生讲解一些体育运动员的英雄战绩,从而使学生感受体育精神的强大力量,让学生对体育知识感兴趣,而且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喜欢的体育明星和偶像,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他们的体育精神,让学生感兴趣,并喜欢上体育课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信仰,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体育明星身上有他们的闪光点,学生如果能看到他们身上的体育精神,自己也会受到体育明星的影响,也会争取获得与他们一样的体育成就。
二、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结合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师教学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解体育方面的知识,在姚明看来,体育精神是指顽强拼搏的赛场精神,教师通过一些体育游戏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存在,虽然说只是体育游戏,但是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学生通过参与体育游戏,使其了解体育动作要领,使其领会体育知识的精髓,让学生进行小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更有凝聚力。例如,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体育跳大绳,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对决,增加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使团队与团队之间产生竞争力,从体育游戏的进行中,可以体现体育精神的伟大,体育精神就是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从体育游戏中得到体育精神的培养,这是令人振奋欣慰的。教师通过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存在,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是值得运用的,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自由,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体育游戏体育精神融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锻炼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纯的动作没有兴趣,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游戏形成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游戏包括个人与个人的体育游戏,还有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体育游戏,两个人之间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竞争力,充分体现体育精神的伟大,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体育游戏,可以增强小组内成员的默契度和配合度,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让学生感受体育精神是强大的,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小学体育感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更是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对实践的这一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也可以在大课间活动时,让学生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等,通过让学生进行体育小游戏,增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学好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有好的身体素质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或课下时间进行各种体育游戏,并从中感受伟大的体育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体更健康、更有活力。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对于社会来说依旧处于人们不太重视的阶段,教师应该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游戏与体育精神的完美结合,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可以让学生体会体育精神的强大,体育精神可以在体育游戏中尽情展现,体育游戏可以使呆板的体育动作变得有趣,赢得更多学生的青睐,使教师的教学顺利进行,同时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杜辉.小学中年级体育教学与游戏的有机融合[J].当代体育科技,2016(30).
[2]薛原.学校体育改变来自点滴[J].中国学校体育,2016(6).
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依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在学习理解“健康第一”新理念、新思维的基础上,在改革传统体育课教学的探讨和研究中,构想构建新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形式。
一、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目标
体育教学俱乐部教育目标是“以人为本”。在比较传统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客观合理地把体育课教育人、塑造人的预期目的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终身体育,重视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身体教育为主线,使学生终生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终身体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体育,应包括学前体育与学后体育的连续过程。所以体育教学俱乐部,改变了过去那种把体育简单的理解为竞技体育或单纯地从生物观点来理解体育任务的观念,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多方位的体育教育,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
2.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教育。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因为人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浅薄,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成效=能力+动机,可见提高学生的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大学生体育能力与健康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密切相关,是在两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对他们形成必要的体育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3.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评价能力。体育锻炼的自我评价能力是指导学生对自己的锻炼效果和身体状况能够予以测量,分析和判定。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锻炼情况和体质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锻炼计划和方法,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从而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示要有意识地教授一些评价知识,基本的方法和标准,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控制运动负荷、强度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能科学的指导他人和自我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奠定基础。
二、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特点
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是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自主学习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
1.在教学指导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和行为习惯。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形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由学科结构向学习结构方向转移;二是由关心技能或体力发展向关心技能情意协调发展方向转移,将某方面的狭窄课程扩展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社会一体化的广义课程体系,体现了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高校与社会体育的衔接;三是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创新精神为核心,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教学主题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通过教学俱乐部的教育教学,鼓励学生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挥的一个平台。从宏观上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3.在教学秩序上采用单项俱乐部教师授课挂牌开放式.即学生自由选择,教师竞聘上岗。做到知识、健康、娱乐、竞技、兴趣一体的多元化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运动项目上具有多样性,其项目设置,除了传统的球类、健美操、武术等项目外。还设置了轮滑、体育舞蹈、搏克等项目。不仅体现了竞技性,更体现了娱乐性,健身性,地区性(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因此,大学生选择项目的空间加大了,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也满足了学生不同性别和不同爱好的需要。
体育教学俱乐部在选择上还具有民主性。大学生选择单项俱乐部,完全出于自愿。项目、时间、教师、自由选择,不受约束,没有任何强迫性,充分尊重了大学生的个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体现了俱乐部灵活多样的多元化体育教学。
4.教师由原来主授者的角色,转换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渡。改变过去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秒表、皮尺为主的教学方法。由灌输型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社会体育活动等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过渡,使体育教学更加有实效性。体育教学俱乐部,是师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过程,其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的角色必须由居高临下的师长转变为合作者、组织者、辅导者。
三、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实践
大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日趋成熟,迫切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大学生通过初、高中教育已在运动形式,运动技能上具备了专项教学的基础,因此,高校采用教学俱乐部形式进行体育教育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努力寻求高校体育课的最佳教学形式,找出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优越性,并积极将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具体运作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完善。
1.分项教学。传统教学要实现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育目标是困难的。因此,我校大胆地进行了体育教学的改革。从1997年开始对原大纲进行三次修改,制定新的教学计划。通过多次教学的改革实验,在原来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专项体育课,三、四年开设选修体育课的基础上,2002年底构建了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实施方案,2003年下半年开始了体育教学俱乐部实质性实践。新生一入学就自主选项上课,专项体育课学习由原来的一年增加到了2年或3年。教学内容项目,由原来的5项增加到了12项。开设了大学生喜爱的竞技、娱乐、健身及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散打、健美操、体育舞蹈、轮滑、搏克)等。主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兴趣,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水平。实验证明,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又满足了学生的愿望,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2.分级教学。我们在体育教学俱乐部管理办法中制定了俱乐部实行等级制。因人而异分级教学,即:初、中、高三级。学生在选项时可根据自己的运动经历和运动能力的实际,并参照三级教学计划的内容、任务、要求及考核标准进行选择。另#1-,在该项无运动经历的学生通过初级学习,如想在该项继续提高一个层次,那么,就要达到基本合格线(升级线),否则不予升级,同时规定不准重复选择同项同级。
实验证明,这样分层次教学既体现了体育教学俱乐部“以人为本”的理念,又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学生专项技能参差不齐,顾此失彼的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对教师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及角色换位也是较好的促进。
3.学生上课的自由度。是指学生上课的选择权,留给学生的时间空间越多,自由度也就越大,自由度越大灵活主动性也就越大,这就从主观上调动了学生参与俱乐部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当然自由度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也就增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就加重了。
以往矛盾比较集中的就是在开学初的前几周学生专业课的选择上和体育课时间的选择上,所以经常出现撞车问题,而不得不调整体育课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方便于学生利用所剩无几的空余时间参与体育教学的愿望,我们采取了:(1)变以往教务处统一网上选课,为体育部及单项俱乐部专人负责组织指导学生选项报名;(2)教学时间从周一至周日,早8:o0时至晚7:o0时对学生完全开放自由选择;(3)为了使学生在课时要求上能够达到有关规定,灵活的采用,因事因故的误课,可在其他时间其他班的体育课补上;(4)允许学生在开课三周内试上课或做出调整(时间、项目、教师)。
实验证明,增加学生的自由度,既体现了在享受教育权力面前人人平等,又使学生有了一个宽松而满意的学习环境。
4.考试办法。更新考试观念,完善考试办法,体现“以人为本”重在参与教育宗旨,我们在考试上采取的基本方法是:(1)要求学生一学期出勤达到36学时,即可获得50分,无论什么原因请假,误课都应自觉利用便利时间补满36学时;(2)学生掌握的技、战术的技能和参加教学比赛,占体育课成绩的40分。学生的体育成绩除技术、技能、达标、技评占一定比例外,要与比赛挂钩。例如,排球、不仅要看其基本技术(传、垫、扣、发)动作的规范性,而且要看在实践中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及比赛意识,配合意识,比赛中的实际发挥和进步幅度,从技术动作、体能、配合等方面综合评定专项分;(3)理论部分占体育课成绩的10分,主要是考查对专项运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形式开卷。
四、阶段性实践结论
1.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是可行的,较传统体育课教学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2.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按专项、分级教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和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3.增加开放教学力度,上课时间既固定又灵活,使学生在宽松、自信、主动愉快的环境中参与和接受体育教育。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双语;体育课;双语教学
一、对双语教学的理解及操作定义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多数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专家们认为,此招一举两得:既学学科知识,又练英语听说能力。如今,师生间用英语传递信息,等于又添了几节英语听说课。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1)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自如地运用这一语言工具进行交流。一门外语过关,具有一定的双语能力无疑是新世纪衡量人才的极其重要的标准之一。从这一点来看,试验和推广双语教学不仅与其吻合,而且刻不容缓。(2)要使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外语学习过程中掌握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学习技能、思维技能,这四项重要外语技能的形成,恐怕不仅仅是英语学科教学承担的重任。试验和推广双语教学就是要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实践时空,利用另外一种语言对学科进行一定的理解,学生学会“用英语思考”,拓宽外语习得环境。这也许就是双语教学既基于英语学科教学又有别于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目的和特征所在。因而适当的进行双语教学是一个双丰收。
我校实施的体育双语课教学的操作定义,其内涵为:在体育课中,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由少到多,由浅至深进行尝试,并综合运用肢体语言、多种教学媒体,使之置身于浓郁英语氛围的情景中,“学得”体育知识的要点,“习得”英语的相关表达能力,在英语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双重教学目标,有效地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兴趣、爱好与能力。
二、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各门学科有其自身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运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不能“喧宾夺主”。有人认为双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范畴,因此其教学目标与英语教学基本相同,只不过在具体目标上有所差异而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过于狭隘,而也正是这种认识极大地阻碍了双语教学的开展。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根据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是用英语来进行学科教学,因此它的基本目标首先应是学科教学的目标,在此同时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首先应完成各年段体育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将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熟练它、掌握它。另外,研究表明: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频繁而快速的转换,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理解力和判断力都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总之,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同时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搜集与体育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
三、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
从当前的教育改革来看,由于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素质尚不够高,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目前还只能定位在选修课(或校本课程)上,即使如此,能够开好这门选修课的学校可能也不多。但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小学开设英语课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英语教学和普通公民的英语水平必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双语教学终将跨入必修课的行列。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和教师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为学生走上社会以后的发展服务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当前的双语教学,给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以理解、支持,拿出专门的时间、场所让从事双语教学试验的老师开展工作,而不为一时的升学率所遏制。事实上,从我们的试验来看,学生十分欢迎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如运用双语进行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情境设计、准备操的组织、裁判知识的培训等。他们认为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督促和帮助作用。
四、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双语教学实施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有时还辅之以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最稳定、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就必须成为双语教学的主渠道。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校、教师、学生情况的不同,将英语教学定在渗透、整合、主体等不同的地位。
(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
1、双语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主体,以英语教学为渗透。英语的渗透地位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状况、师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大部分学校,存在着学习英语的困难:体育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不强;学生虽然也在孜孜不倦地学习英语,但运用英语显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将体育学科领域中的有关专业术语以英语词汇的形式整理,增加教师、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教学过程力求简练、准确,即教学中对许多复杂的综合性练习形式、技术动作的描述,在语言表达时,尽量简练化,尤其注意选用常用普通的词汇讲解,同时尽可能避免生僻的词汇,使学生在技能的初学阶段易听、易记、易理解,在简练化表达基础上,又注重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即同一练习的要求或同一技术动作采用不同的常用词汇去描述与表达,从而给学生灵活掌握与运用英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学生在两种语言的结合下学习新知识,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双语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将汉语和英语整合起来,仍以汉语教学为主,但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教学的关键是课堂40分钟的双向交流。教案的准备仅仅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课堂上能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教材的难点、重点的讲解中,仍采用汉语教学为主。由于是刚起步,教学的容量、教学的进度就受到限制。但随着我们体育教师英语功底的不断扎实,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容量、教学进度上的不足就可以弥补;同时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所学的体育知识,从而扩大视野,加深理解。
3、双语教学的第三个阶段,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在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以英语教学为主体,甚至全部用英语教学。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阶段,也是双语教学的真正实施和最终归宿。这对师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相当的词汇量、语法结构和英语的背景知识,而且要有相当的学科功底。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直观性强的特点,大大拓阔知识领域,加大课堂容量。师生在双语教学中,既体会了教与学的艰辛与压力,更能体会到双语教学所带来的提升与魅力。
(二)要注重教学方法,化难为易
在教学方法上,应兼顾体育教学和英语教学共同特点,突出体育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1、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直观性,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和非语言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来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语气的表达、表情的表述、恰当手势的表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注解作用。特别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尽量增加挂图、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手段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比如在说明一个运动动作的形成过程中,可用幻灯片放映或挂图进行讲解,使语言形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另外,由于计算机整合所具有的强大的形象性有助于体育课双语教学的进行。因为计算机的作用能方便快捷的提供各种各样的形象素材,图片、动画的课件是应有尽有。对于初露端倪的双语教学来说,无疑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2、注重阅读理解,淡化体育术语的记忆和语法的讲解,要求学生听懂读懂为目的。
3、借鉴英语教学法中的讨论法,使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多向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4、对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应辅以汉语教学,以保证教学效果的落实。
转贴于
(三)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课外辅导工作
1、教师的口语水平很重要,要能用简单形象的英语解释复杂的体育专业知识,语言要有感染力,课前准备要充分,详尽。
2、教师要借助多方力量,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
3、学生要开口,教师应提供较多课堂时间让他们去操练;在掌握本课内容的同时,要能用英语解释、说明相关内容。
4、课前发动学生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知识,多引入竞争机制。
五、实施体育课双语教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
开展双语教学试验的学校,几乎都首先从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或选修课开始,这里除了师资、教材等具体问题外,恐怕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双语教学的开展,还要有升学考试、选拔制度的配合问题。哪所学校也不敢拿自己的升学率做试验。目前中小学各级升学考试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所以双语教学的推广和应试是有矛盾的,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追求升学率的话,那么双语教学就很难开展。可以说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语教学应以各自的学科目标和要求为主体。不言而喻,双语师资的匮缺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重点。现在很多教师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虽有扎实的学科功底,可缺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外语语言能力不强,一般不具备用外语进行各种学科教学的能力。双语教学需要的是“复合型”的教师,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教育部门、学校需创设双语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多种途径培训,培养一支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必须迅速提升自身素质,成为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师。
(三)外部环境的辅助
教育是讲环境的,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是教育意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不但从语言上,更是从思想品德上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乃是学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双语学校办学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如我校实施的“外语环境营造法”,大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学科交流、展示活动;午间的校园英语广播电台(CAMPUS FOCUS)是学生自编的双语节目;学生用双语欢迎来访的客人;用双语向家长汇报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每天的晨会与升旗仪式上,学生用双语主持;体育课上与早晨的出操,体育教师的双语口令已为大家所熟悉;当然,定期举办的英语节、双语节更为学生所喜欢。如此等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平,从而加强了双语教学的氛围。
(四)体育学科要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落差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全部是用母语进行的。由此学生建立起来以母语背景的知识体系、理解方式和思维习惯。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其中还包含着体育教学特殊的专业表述。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体育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这将可能影响学生体育学科目标的达成。对此笔者认为:(1)在体育教学中可考虑将母语与英语有机整合,不分主次,互为主体。缓解学生语言思维压力,逐渐适应。(2)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已经理解的体育教材内容与部分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以选修课、活动课等不同课型的多层体现,多方位结合构建知识体系。
(五)课程教材的改革
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由于目前有些学校进行的双语教学实验基本上是学校自己的自发行为,因此没有现成的体育教材供它们使用。这是校方和广大任课体育教师倍感头痛的问题。许多体育教师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准备教材,在教研组会议上讨论确定。这种临时选定的教材难免在编写体系、难易程度安排等许多方面,都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六、体育课双语教学应避免两个极端
双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成的“母板”,没有统一的“模式”,更没有成熟的理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体育课双语教学应避免走向两个极端:(1)体育教学变成英语教学,陷入英语的“沼泽”之中,过多的在词汇,语法中纠缠,有的整堂体育课没有一句汉语,固然一些体育教师的英语基本功不错,但体育教学的目的能否达到?(2)体育课双语教学徒有虚名,课堂上偶尔“迸”出几个英语单词,双语教学名不副实,对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要避免体育课双语教学的极端性,笔者认为:
(一)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系统地传授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体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始终把英语定位在工具的地位
1、坚持以体育学科教学为目的,不能改变体育学科内容,迎合学生的英语“口味”。
2、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不要在语法结构,语音语调,词汇及用法上花较多的功夫,本末倒置,始终注意英语的定位(工具)。
(三)要持之以恒进行双语教学
1、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习惯。
2、双语教学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要有一个长时间的磨合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参与双语教学,排除心理障碍,发挥其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天辰. 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科学教育, 2002,(2).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体育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