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减排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文献综述
国内环境与经济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理论方面始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资源消费与环境约束的研究。王海建[1-2]分别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将耗竭性资源纳入生产函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讨论人均消费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和稳态增长解。彭水军和包群[3]通过将环境质量引入生产与消费函数,发现人力资本投资和研发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李仕兵和赵定涛[4]将污染、环境质量分别加入生产和效用函数中,推导出了平衡增长的最优路径。
实证研究方面,首先是我国碳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研究。彭佳雯等[5]发现1998-1999年和2006-200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扩张性负脱钩状态,2000-2005年期间为弱脱钩状态;此外,东部地区的脱钩现象较为显著,且有从分散到集聚的态势。魏下海和余玲铮[6]采用MoranⅠ指数作为空间依赖性检验标准,发现我国29个省市的人均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
其次是从产业角度研究碳减排。现有文献仅有通过三次产业划分来观察产业调整的碳减排效应[7-8],由于分类简单而导致内部排放效用相抵的情况,分析结果不甚理想。
第三是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郑春芳和赵亚平[9]认为如果欧美等国实施碳关税会增加我国高碳行业产品的出口成本,促使我国制造业出口额下降,进而改变商品出口贸易结构与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恶化我国出口环境。张茉楠[10]则认为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外贸产业虽有以上威胁,但效应并不全是负面的,碳关税形成的强大倒逼机制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外部动力刺激我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最后是应对欧美碳关税的策略。韩景华和张智慧[11]提出推进低碳技术合作与发展,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引导出口贸易升级。朱阿丽[12]提出在国际层面开展“环境外交”,国内层面建立“碳税”自我约束机制的策略方法。不难发现针对碳关税问题的经济学研究主要为规范经济分析,实证研究较少。由于缺少现实数据的深入剖析,提出的碳关税应对措施针对性与可行性较弱。
2我国产业实施碳减排的实证分析
将国内产业细分为九个部门,研究不同部门产业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联系,针对电力、交通、制造、采掘及商业为主的其他第三产业等五个减排重点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减排策略。
2.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1 数据来源
魏一鸣等[13]学者利用Divisia分解法测算我国一次能源利用过程中CO2的排放量,将其运用于能源消耗相关碳排放研究,得到较好效果。因此本文在研究我国各产业碳排放量时沿用能耗测算方式,具体方法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温室气体指导方针,如公式(1)。其中,Ct代表该行业t时期的碳排放总量,ECi,t代表t时期第i类能源的消费量,EFi代表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Oi代表能源i的碳氧化率。能源碳排放系数与碳氧化率采用任洁和陈东景[14]根据《2006年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与2003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的修正结果,见表1。
碳排放总量数据选取美国能源情报署统计的我国CO2排放总量实际数,美国相关碳排放数据也源自该处。为保持实证分析部分借鉴美国产业、贸易数据的对称性,中美两国碳排放总量均取1980-2010年度数据,共31对,由于我国2010年碳排放量数据缺失,本文以基于碳排放量对数序列为因变量、年份为自变量的三次幂拟合回归预测该值,方程形式选择基于我国30年碳排放量图型及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启发,拟合优度为0.977 5,预测我国2010年度碳排放量为85.24亿t。
本文GDP数据采自EPS数据平台。为去除物价水平带来的影响,选取实际GDP作为解释变量。鉴于GDP平减指数比CPI具有更广泛的计算基础,本文以2005年市场价格作为基准的GDP平减指数,计算实际GDP。中国产业增加值数据采自《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能源消耗量数据采自《2011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进出口额数据采自WTO官方网站,中美间货物进出口数据采自国别贸易报。基于比较方便并减小计算误差,未特殊说明本文所有价值单位以十亿美元计,重量单位以百万t计。
2.1.2Tapio脱钩理论
脱钩分析是一种衡量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之间均衡增长关系的分析方法,由脱钩弹性系数表示。Tapio[15]在其论文中将脱钩弹性分解为产业发展弹性与产业排放弹性两部分,并衡量了欧洲1970-2001年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沿用Tapio的分析思路,将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计算公式划分为能耗碳排放弹性与产业能耗弹性两部分,公式如下:
式中,C代表碳排放,VA代表产业增加值,EC代表能源消耗,t代表时间期。e (C, VA)表示产业碳排放脱钩弹性,e(C, EC)表示能耗碳排放脱钩弹性,e (EC, VA)表示产业能耗脱钩弹性。根据弹性的大小及变量增长率的不同可将脱钩分为八种状态,不同状态代表行业增长与环境压力间不同的连带关系。此外,本文还将此种方法延伸用于我国对美货物出口增长与碳排放量间的脱钩关系,以期考量受关税影响出口方面的碳排放特性。
2.2各产业碳排放与增加值脱钩性研究
依据我国能源统计年鉴各类能源消耗量产业统计分类,兼顾各产业增加值及碳排放程度,将我国产业分为九个子类。其中第 一产业概括为一类,称为农业;第二产业中工业划分为三类,分别为采掘业,制造业与电力、
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单独划分一类;第三产业划分四类,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生活消费行业及非属以上行业汇总的其他行业。2009年各产业碳排放与增加值脱钩性研究结果见表2。
以上脱钩分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碳排放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研究,理想的强脱钩状态出现于能源消耗增加但碳排放量减少,主要用于考量能源消耗结构;第二层次是能耗与增加值间的脱钩研究,理想的强脱钩状态出现于经济增长但能源消耗减少,主要用于考量经济增长的能耗技术;第三层次为碳排放与增加值的脱钩研究,理想强脱钩状态出现于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下降,主要用于考量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连带关系。
从能源消耗结构看,采掘业与电力行业的能源使用结构最不理想,使用正向高碳排能源转移;农业、制造业与零售餐饮业能源消耗结构保持稳定,碳排放量随能源消耗同步上升;建筑行业、交通行业、生活消费品及其他第三产业碳排放量与能耗之间存在弱脱钩,说明以上产业碳排放增速不及能源消耗增速,能源消费结构正在改良。这里的零售餐饮业指批发、零售与住宿、餐饮业,由于篇幅限制简写为零售餐饮业。
从经济增长能耗技术研究来看,采掘业的分析结果最令人担忧,为强负脱钩,说明该产业萎缩同时能源消耗却在上升;交通行业的脱钩研究结果也不理想,虽然行业经济总量在上升,但能耗增速却显著高于经济增速,即行业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在下降;农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零售餐饮业的能耗与增加值处于增长连结状态,即行业能源消耗随经济增长稳步上升;生活消费行业与其他第三产业能源与增加值处于弱脱钩,说明以上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正在改进。
综合碳排放与行业增加值总体脱钩情况发现,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生活消费行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等多数行业的碳排放水平均得到一定控制,处于弱脱钩状态;交通业与零售餐饮业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稳步提升,能源消耗结构与利用效率没有明显改善;电力行业碳排放与增加值之间为扩张负脱钩,主要问题为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采掘业发展途径最不理想,无论能源消费结构还是能源利用效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与碳排放量弱脱钩,即可以做到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总量的适当控制,但由于我国各行业尚未达到强脱钩状态,不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降低的双重目标。
2.3各产业碳减排重要性分析
通过产业碳排放与增加值的脱钩可知我国各行业减排问题关键所在,但由于精力与经济增长外在目标的限制,我们不能够对所有产业等量齐观地采取措施,而会将减排力量用于主要产业之上。通过2009年产业碳排放总量比、经济增长贡献率与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衡量九大产业的减排重要性(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制造业与电力行业年碳排放量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85%。为了减排的同时不影响我国经济正常增速,减排重点产业选择还应兼顾各行业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制造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碳排放强度衡量了碳排放增长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关系,单位增加值碳排放最多的行业是电力行业与制造业。因此,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量两方面共同衡量,我国碳减排应主要关注制造业、电力行业与其他第三产业。
此外,由于美国碳关税是国内减排措施的递延,因此关税的征收也会倾向美国碳排放结构,对美国各产业碳排放量考量可以为我国有目的的减排提供标杆。美国能源情报署将碳排放总量分作六个部门统计,分别是生物质能源消费部门、商业部门、电力部门、工业部门、居住部门以及运输部门。表4为以月为单位的六大行业1973年1月-2011年10月碳排放量描述性统计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是工业部门,其次是居住部门,再次是电力部门与运输部门,构成美国碳排放总量的四大版块。经过40年的变迁,美国产业已逐渐从第二产业主导转向第三产业占有绝对优势,工业碳排放比重也伴随着工业占比逐年下降。截至2011年10月,碳排放量比重最大部门已被电力部门取代,其次是运输部门,排在第三位的才是从前碳排放主力工业部门,居住部门的碳排放量下降,已接近商业部门,而由于美国农业比重一直较小,碳排放量始终处于六大部门碳排放量排名末位。总体来看,只有工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在逐年减少,居住部门碳排放量波动性很大,每年末及下一年初都会出现周期性的碳排放量增加,电力部门与运输部门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生物质能源消费部门与商业部门碳排放量则小幅上扬。
从美国各产业中电力与运输部门是目前碳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可减排程度高,将会成为“碳关税”征收重点。此外,结合各行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采掘业、电力行业与交通运输业脱钩情况不理想,也应受到关注。加之各行业碳排放重要性分析结果,我国碳减排重点关注产业应为: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采掘业与商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4重点产业碳减排的途径分析
2.4.1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小,但碳排放量极大,碳排放强度远高于其他产业。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性来看,碳排放总量增速高于产业增加值增速,由于产业能耗弹性处于增长连结状态,但碳排放与能源消耗间呈现扩张负脱钩,所以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过高主要源自能源结构不合理。表5为我国与日本发电来源结构对比表。
我国电力主要来源于煤炭火力发电,供电总规模近90%;而日本电力主要来源于核能,煤、油、气、核四大电力来源也较为平均,共同支撑全国约94%的电力供应。目前世界范围来看电力生产来源主要分为四类:其中火力发电碳排放影响最为严重,且产生大量粉尘,资源消耗巨大,也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来源;水力发电需淹没大量土地,受季节影响较深;风力发电主要产生噪声、视觉污染,发电量不稳定;核能发电的以上污染虽小,但安全性有待提高。从碳减排以及保护环境整体角度讲,更推崇风能及核能发电。日本核能发电比例约为中国核能发电比例的13倍,这部分电力鲜有CO2排出,代表着新能源发电的地热、风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也远高于中国,说明电力能源开发方 面我国已落后。此外,即使同为火力发电,煤、油、气的发电过程CO2气体排放系数也各不相同,三种化石燃料煤的碳排放率最高,而我国的电力来源却又主要依靠于煤。
电力来源能耗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负担的主要方面,但硕大火电产业背后,能耗技术徘徊不前更使该问题雪上加霜。以生产单位千瓦时电力煤耗衡量能源利用率,多余煤耗意味着多余的碳排放。直至2009年我国火电供电技术仍不及日本1990年水平,每提供1 kW·h电量消耗煤炭比日本多33 g,参考《2006年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计算方法,我国2011年1-11月全国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以上火电企业发电34 612亿kW·h,进而推算2011年由于火电能耗技术原因我国多排放CO2约8 500万t。
因此,对于我国减排重点的电力行业来说,减排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能耗结构调整,在此基础上兼顾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初期调整火电能源的使用构成,提倡天然气等能源,逐渐降低煤炭的使用比例;中期主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长期应从火力发电转向风能、核能为主导的新能源发电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电力行业高碳排问题,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2.4.2交通运输业
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总量与经济贡献率并不占有主要地位,但随着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且美国现有碳排放量中交通运输业占有很大比例,势必会加强此类行业的监管。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环境并不乐观,主要问题出自能源利用效率方面,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呈现扩张负脱钩。我国与日本各种交通方式运输能耗对比,客运方面汽车运输单位能耗远高于日本;货运方面,汽车、铁路与水运均处于劣势,交通运输产业能耗提高还有很大空间。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控制的关键在能耗效率的提高,重点在公路运输上。
2.4.3制造业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碳排放量也是各行业中最多的。从目前发展趋势看,碳排放与制造业发展间已出现弱脱钩关系,即制造业碳排放增速没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
以钢和水泥为例,中国钢与水泥单位可比能耗均大于日本,但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已从1990年的每t钢煤耗997 kg下降至2009年的679 kg,水泥也从日本单产煤耗的1.63倍下降至2008年的1.23倍。
2.4.4采掘业
无论从碳排放贡献率还是经济增长贡献率,采掘业均不是碳减排控制的重点,但它却是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进程中表现最堪忧的产业。采掘业不仅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间呈现扩张负脱钩,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间甚至存在强负脱钩,使得该产业增加值下降,碳排放量却在上升。庆幸的是采掘业在我国产业中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经济增长需要采掘业的健康发展做后盾,因此采掘业碳减排理应引起重视。
采掘业关系煤炭、石油等燃料能源的提供,关系钢铁、铝、铜等制造业的原料来源,其影响力延伸至经济行业各个方面,因此减排也需从我国整体减排视角着手。产业内部主要关注燃料能源开采、金属生产锻造以及含碳氢化合物的提取等温室气体重点排放行业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煤矿中的甲烷气体;外部方面提高各行业资源使用效率以减少采掘需求,通过碳税、碳交易等途径促进低碳开采企业发展及高碳排企业转型。
2.4.5其他第三产业
被归为其他类第三产业的行业碳排放强度很小,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动力。由于其产值较高且对GDP增长贡献较大,行业微小调整都可引起减排的规模效应。目前,以商业、技术服务产业为主的其他类第三产业碳排放总量仍很小,且碳排放总量与产业增加值间是弱脱钩关系,即相比而言,其他类第三产业经济增长带来较少的碳排放增量,因此针对该类产业,我们倡导做好承接其他产业(尤其为第二产业中采掘、制造等行业)转移的准备,通过产业间调整实现减排。
3开放条件下出口产业减排与抗关税能力
贸易出口产业作为行业重要组成部分,是此次“碳关税”征收的主要对象。
贸易减排应对“碳关税”的重点在货物贸易。目前具有全面碳关税征收计划的只有美国,因此本部分出口货物减排分析也以美国为例。选取2009年-2010年美国自中国进口货物增加值前十五类商品作为研究对象,覆盖我国出口美国货物总额的96.44%。
从美国进口我国主要产品产值及增长情况来看,倘若“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美国贸易构成冲击,出口下降最大的仍应当是抗冲击性较小的金属制品、化工与运输设备等,而纺织、机电类产品的需求下降不会很大。我国制造、采矿业出口依存度较大,若商品碳排放密度很大将来“碳关税”征收会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出口商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统一减排管制难度大。
2010年我国对美国货物出口贸易与碳排放脱钩性良好,这与金融危机使得2009年出口下降货物囤积有关。2010年出口的货物部分由2009年生产并排放污染,以至贸易额增长同时碳排放增长很小,为避免此类影响,本文选取2009-2010年间跨越贸易增长与下降的一个时期研究脱钩关系。皮革、箱包、鞋靴等轻工业制品贸易与碳排放强脱钩,机电、纺织以及各种设备贸易与碳排放量弱脱钩,说明以上行业出口增长时,国内相应产业碳排放总量增长不及出口快,是可以促进减排的对美贸易行业。玩具、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纸业、木制品等行业出口与国内产业碳排放强负脱钩,塑料、橡胶制品出口贸易与国内产业碳排放扩张负脱钩,说明以上行业环境污染比贸易增速更快。尤其金属制品与化工产品,当美国实际开始增收“碳关税”时,由于相对价格升高,出口量会迅速递减,但国内碳排放水平却不会随之下降。我国应尽早提高这两个产业的出口抵御风险水平并降低其碳排放密度。从行业出口价值占对美国出口总价值比重以及抵御风险情况看,机电行业是我国产业中较为推崇的出口产业,其出口增长时行业碳排放量不与之同步上升,“碳关税”开征前应鼓励该出口行业的扩张。
4政策建议
4.1采用新能源,发展碳减排技术
新能源消耗过程多不排放碳,由新能源代替一次能源可大大降低碳排放浓度。支持减排技术与倡导新能源相辅相成,广义上说新能源也是减排技术的一部分。减排技术前期研发资金需求大、效率低,后期使用阶段效益才会凸显,技术发 展存在障碍,我国可通过创立碳基金并提供有导向性的碳减排投融资支持,或由国家集中力量开发减排新技术。此外,技术引进也是短时间提高减排技术的有效方法。
4.2重视重点产业减排
我国碳减排应重点关注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采掘业与其他类第三产业五类行业。电力行业减排重点在能源结构调整,初期主要进行火力发电燃料能源替代调整,中期提高发电技术、减少单位发电能耗,远景为新能源发电对火力发电的替换,实现发电零碳排。交通运输业减排重点在能耗技术,主要减排范围是公路运输,可引进国际领先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商业为主的其他类第三产业应保持良好低碳增长势头,做好采掘业、制造业等高碳产业转移承接工作。
4.3健全碳税与碳市场机制
健全碳税与碳市场机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可促使我国建立低碳、绿色产业结构,具体可通过增收碳税和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完成。应根据各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制定有导向的碳税水平,减排同时兼顾经济发展,对于碳排放较大却关系经济增长的产业施以适当高于减排技术改造成本的碳税,促进其技术革新及低碳转型;对于碳排放量巨大且具有可替代性的行业施以重税率,加快其产业转移;对于碳排放量较小的替代型产业以及新能源技术产业适当减免碳税,鼓励发展。此外,增收的碳税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补贴,使低碳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碳排放交易机制方面,可由自愿性改为强制性,让高污染企业对外部成本负责,实现减排单位市场自由流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使清洁能源行业以及能效高、低排放企业可以通过排放权交易市场,激励企业自行减排。
4.4调整货物贸易结构
通过政策导向支持机电、纺织等抗“碳关税”冲击能力强、贸易出口增加不显著影响国内碳排放量的出口产业,关注化工、金属采掘与制造等碳排放密度高,出口与行业碳排放负脱钩且抗“碳关税”能力弱的出口行业,适当控制其出口规模。此外,玩具、皮革箱包等行业碳排放增长速度远高于出口贸易,且外贸依存度大,生产企业规模小,不易管理,可以将其管理成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实现环境问题部委、地方政府问责制,通过对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施压,将环境问题量化落实于企业乃至公司经营人主体,从宏观到微观共同努力倡导其向绿色减排方向发展。
篇2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机制;低碳城市;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2-0050-04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提升环境质量的愿望也越来越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追求,创建低碳生存环境正在成为世界的主流。在这一趋势推动下,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营造绿色家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则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并积极开展了对外合作。例如保定、上海成为首批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两个城市;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落幕后,杭州、青岛等城市宣布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计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低碳城市”的发展建设无疑将会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企业生产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政府财政资金趋于紧张,既要保增长,又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利用碳交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建成了多个、多级别的碳排放市场,为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我国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这些都为借助市场化的手段建设“低碳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国际碳排放交易机制与实践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为减少缔约方温室气体排放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机制(简称JI)、国际排放贸易(简称ET)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其中前两项机制适用于公约附件国家之间,而清洁发展机制(CDM)则适用于公约附件Ⅰ国家和非附件Ⅰ国家之间。由于附件Ⅰ国家可以通过三种灵活的机制,以交易转让或者境外合作的模式来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权。这样,就能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京都议定书》之后,发达国家相继成立碳排放交易所,发展中国家也借助清洁发展机制,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碳市场。欧盟和美国是碳排放交易实践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案例,其实践经验对中国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
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欧盟一直是推动气候变化谈判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和践行者。为了帮助其成员国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做准备,2003年6月,欧盟立法委员会通过了“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 Trading Scheme,ETS)”指令,对工业界排放温室气体设下限额;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排放交易体系――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涵盖了所有27个欧盟成员国,且非欧盟成员国的瑞士和挪威也决定于2007年自愿加入EUETS与欧盟成员国进行排放交易。在该交易体系下,人们采用的是总量管制和排放交易的管理与交易模式。其做法是: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设置一个排放量的上限,受该体系管辖的每个企业将从政府那里分配到一定数量的排放许可额度――欧洲排放单位(EUA),而所有企业的排放总量不得超过该上限。如果企业能够使其实际排放量小于分配到的排放许可额度,那么它就可以将剩余的额度放到排放市场上出售,以获取利润;反之,它就必须到市场上购买排放权,否则,将会受到重罚。
欧盟的排放交易制度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2005~2007年,第二阶段是2008~2012年。在第一阶段,共有21个欧盟成员国参加。根据“总量控制、负担均分”的原则,欧盟规定至少将95%的配额(EUA)免费分给企业,剩余5%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分配。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超标1吨,将被处以40欧元的罚款。2008~2012年是第二阶段即正式实施阶段。会员国所释出的排污权有90%必须免费分配给各厂,10%配额采取竞拍的方式分配,罚款额涨至100欧元,吨;通过与JI和CDM项目的接通,市场规模扩大到欧盟以外的国家。
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的是“排放权交易计划”第二阶段,由于在试运行的第一阶段,各国向其企业签发了过多的排放许可证,使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导致二氧化碳市场碳信用通胀,从而遭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批评。在正在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欧盟就明显加紧了配额的限制,并且试图将该体系覆盖到更多的行业中去,尤其是近年来排放增长迅猛的航空业。EUETS的交易量不断增长,2007年交易了不到10亿吨,2008年交易额达到28亿吨,占欧盟《京都议定书》气候贸易体系交易总量的80%~90%,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所。
(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是全球第一家自愿减排碳交易市场交易平台,是京都机制以外的碳交易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由会员设计和治理,自愿形成一套交易的规则。交易所的会员自愿做出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以保证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能够实现两个阶段目标:做到在第一阶段(2003~2006年),通过自身减排和购买其他会员多余的信用额度达到每年减少1%的排放的目标;并保证在第二阶段(2007~2010年),所有会员将实现6%的减排量。交易所包含两类机构:一类是CCX的会员,即排放温室气体的实体;另一类是CCX的参与者,即替代物和流动性的提供者。每位会员公司通过减排或补偿购买达到各自的减排量,在维护大气环境稳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
CCX目前有会员公司200多个,主要来自航空、电力、环境、汽车、交通等行业,其中包括5家中国会员公司,交易产品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等6种温室气体。
(三)其他碳排放交易市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排放份额,对于额外的排放,则通过该碳交易市场购买减排认证来补偿。2007年澳大利亚加入《京都议定书》后,加快了碳交易的立法。目前澳大利亚政府正在推动参议院通过一项含有11个具体法案的碳交易法案,希望碳交易从2011年开始覆盖全国75%的碳排放,这一举措将使澳大利亚成为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碳交易平台。
加拿大作为一个远远落后于《京都议定书》目标
的国家,于2008年5月30日成立了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其使命是向加拿大经济中参与解决空气品质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许多部门提供价格透明度、环保整体性、低成本、广泛的准入和可靠性,促进加拿大的整体减排。
亚洲地区碳交易起步较晚,但正出现迎头赶上的迹象。港交所已经开始研发排放权相关产品,筹备温室气体排放权场内交易,日本也在进行碳排放交易所的筹备工作。
二、我国在碳排放交易机制上的探索
我国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实践最早是在199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在16个城市进行了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自1994年起又在其中6个城市开展了大气排污权交易的试点。这些试点可以看作是中国排污权交易的起步阶段。1997年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会和美国环境保护协会合作开展了排污权交易研究项目,2001年亚洲开发银行和陕西省政府共同启动了由美国RFF和中国环境科学院联合执行的“SO2污权交易制度”。2002年3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在7省市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排污权交易的示范工作。
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为我国积累了许多排污权交易的经验。但是客观来讲,这些项目的开展多是在政府主导下或者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多数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在这些交易中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作用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相应的经济评估。近几年,我国开始逐步看清自己在碳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开始探索构建自己的碳市场。2008年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及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并于2009年11月17日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国内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开启了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先河。
三、对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启示
可以看出,碳排放权交易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国内的碳排放市场,这些都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市场手段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创建区域内的碳交易试验平台。地方政府可以借鉴国内已有的排污权交易试点经验,在区域内进行以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为主的交易试点,随着试点交易的不断完善和推进,逐步推进节能量等其他创新产品的交易,并及时吸纳国际国内碳排放交易所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下一步进行碳交易做好前期准备。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以及国家级碳排放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必将逐步建立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性碳排放市场,发展“低碳城市”的地方政府要以碳交易试验平台运行经验为基础,争取省内的区域碳排放交易中心落户本市,以此进一步推动其“低碳城市”的建设,并扩大其影响力。
2.构建完善的碳交易信息平台。碳交易市场一方面是与虚拟资本、金融创新、绿色技术、低碳信息咨询、新经济所需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等等相关的信息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与低碳经济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相关的企业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市场。因此,只有构建真实而强大的信息平台,才能最终构建碳市场。地方政府要认识到构建信息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与国外先进交易体系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知识产权入股等形式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3.建立碳交易的法律保障机制。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来自政府法律强制性设立的排放上限,同时碳市场的运行更需要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节能减排贯穿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废气及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上述各个领域对法制都有要求。只有在法制上对生产者、消费者和使用者以及再利用者的行为加以规定,并配合严厉的惩罚机制,才能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碳交易机制的顺利实施。因此,地方政府要以国家法律为指导,加快制定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保障碳市场运行的地方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备的法制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监测体系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企业以及发电、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建设。只有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制规章,才能使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所约束,才能激励企业主动节能减排,保证碳交易市场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良性运行。
4.完善市场化节能减排的配套政策。实践表明,运用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能最有效地做到节能减排,但必须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国家资源品的价格改革,稳妥地推进煤、油、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将能源与环境的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生产决策中去,将节能减排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企业自觉地实施节能减排行动。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严格的土地、信贷、项目审批等政策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得以实施。
篇3
关键词:碳排放贸易;市场格局;准入条件;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1-0067-06
一、国际碳排放贸易的市场格局
(一) 碳排放贸易的界定
碳排放贸易属于排污权交易的一种。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碳排放贸易也称为碳交易,它是指一方凭购买合同向另一方支付以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或获得既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行为(Capoor and Ambrosi,2007)。现阶段国际碳市场上进行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其他几种主要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的排放权交易量将在今后得以逐步增加。买方可借此交易达到其减排承诺,或取得集体公民身份,或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的相关目标。支付形式由以下一种或多种组成:现金、股权、债券、可自由兑换的债券或凭证、提供对等偿付服务(如提供减排技术)等。
(二) 碳排放贸易的市场结构
从现阶段来看,国际碳市场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从减排强制程度、辖区范围和贸易标的物等三方面对国际碳市场予以分层(章升东 等,2005)。
1.国际碳市场按减排强制程度划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
减排强制程度,可分为强制性和自愿性。强制性减排交易是一种以行政命令为主导、市场机制为手段的贸易行为,多表现为具有强制力的减排目标下的期货交易。而自愿性减排交易则是一种建立在基于法律约束的自愿承诺之上的贸易行为,多表现为自愿参与并达成一定减排目标下的期货交易。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碳市场按减排强制程度可以分为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京都市场即为强制性的减排交易市场,在《京都议定书》引入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I)三个灵活机制的前提下,各国为了达到《京都议定书》中达成的减排承诺而开展碳交易。就这个角度而言,《京都议定书》与其说是一个环境保护议定书,不如说是一个贸易协定书。而非京都市场即非《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建立的碳交易市场,属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如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CCX)。区别于京都市场上排放权买方是根据京都议定书承担减排义务国家的政府或企业,自愿市场的排放权的买方往往是一些做出自愿减排义务的大公司,它们参与其中的原因就是为了达成自愿承诺以维持公众形象,同时可以积累排放权交易的经验以便为将来的变化做准备。
2.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按贸易标的物不同分别划分出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
碳排放贸易的标的物为碳排放权。碳排放权可分为两类,即排放配额和基于项目的排放信用。因此,京都市场和非京都市场下按贸易标的物种类又可分为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前者是指专门买卖由管理者确立、分配或拍卖的排放配额的市场,如京都市场中《京都议定书》下的“指定量”(AAUs)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下的“排放配额”(EUAs)、非京都市场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市场的“环境信用”(NGACs)等。而后者是指专门交易从一个经核实减排的项目中产生的排放信用的市场,如京都市场中《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通过减排项目分别产生的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和减排单位(EURs)等。
3.项目市场和配额市场按减排辖区又可划分为多级市场
就当前已经开展的碳排放贸易而言,笔者认为,项目市场和配额市场下按减排辖区划分,又可分为多国区域合作级市场、国家级市场和地市级市场。
多国区域合作级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并设立专职管理机构,由该管理机构主导,在多国区域范围内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碳市场结构体系,使各成员国的碳排放权、资金、减排技术等能够实现区域内自由流动。欧盟于2005年1月1日启动的由欧盟委员会主导的欧盟排放贸易计划(EU ETS)就是该类市场的典型代表。该计划覆盖了欧盟25个成员国,由成员国将欧盟内部达成的《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分解到企业,并允许成员国间的企业自由买卖减排额度。
国家级市场是在一国内部,由该国政府主导下各排放实体间进行碳排放贸易形成的国内碳市场,如英国的排放贸易计划(UK ETS)。
地市级市场是指以一国的某个地市为交易范围,在地市政府的主导下各排放实体间进行碳交易。该市场的代表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GGAS)。
二、国际碳排放贸易的市场准入分析
所谓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我们这里所说的碳市场的市场准入,是指一国或一实体进入碳市场开展贸易的资格。
(一) 国际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
1.国家参与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
虽然碳市场对国家的参与资格依市场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为了保证碳市场的有效运行,各级市场对参与国的基本要求又是相同的。一国若要进入碳市场参与碳贸易,就要有一定竞争力的能源市场、共同或可互相换算的计量单位、标准化的排放数据报告协议,此外还必须实现资产的跨境转移。
2.法律实体参与碳市场的基本准入条件
法律实体是碳排放贸易中具体的买家和卖家,包括私人企业、当地政府和市政当局、非政府组织、经纪人和个人。一般来说,应由各国来决定哪些法律实体可以参加碳交易。但是,考虑到实体进行碳交易会给所在国的指定减排量带来潜在影响,因此法律实体在进入各级碳市场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若该实体在法律上负有国内减排义务,通常会被各国强制要求参与碳排放贸易,且要求其独立监控排放能力达到较高标准。而像经纪人和非政府组织这样的实体没有国内的排放义务,他们也会考虑获得排放权,然后转售或持有。这些实体由于不负有国内排放义务,所以他们不用将排放权上交政府,且他们持有的排放权数量的变化对该国指定减排量不会造成影响。这样,政府对这些实体的市场准入门槛也就相对降低。例如,政府规定只要这些实体保证将其持有的排放权上报该国国家记录系统,他们就可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Baron, 2000)。
(二) 京都市场的准入条件
1.京都市场下国家的准入条件
在京都市场中,参与碳排放贸易的国家或区域必须满足表1中所列条件,如有任一条未达标,将不予准入或取消其准入资格。此外,一国是否有资格参与京都市场的碳贸易,由履约委员会的促进事务组(Facilitative Branch of the Compliance Committee)决定(Mullins,et al,1999)。
表1京都市场参与国的准入条件
配额市场项目市场(1)该国必须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且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附件一国家(即发达工业化国家);(2)国内可以独立对“AAU”进行计算并出具报告;(3)具有一套国内温室气体评估体系,并于每年提交排放评估报告;(4)具备国家登记系统以确保掌握准确的排放权发放、持有、转让、获得、取消、退市、过量持有信息以及其它公开信息,并保留一定水平的储备配额;(5)能够提供标准化的最新排放数据清单。CDM项目(1)该国已经批准《京都议定书》;(2)缔约方自愿参与CDM项目活动;(3)国内必须建立一个CDM项目活动的管理机构。JI项目(1)该国已经批准《京都议定书》,且必须是附件一缔约方;(2)缔约方自愿参与JI项目活动;(3)国内必须建立一个JI项目活动的管理机构。多国区域合作市场(EU)(1)满足配额市场全部标准;(2)参与国为包括新加入欧盟的10国在内的25国;(3)各成员国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国家分配计划(NAP)。资料来源:《京都议定书》、DIRECTIVE 2003/87/EC。
在多国区域合作市场中,参与国必须是事先达成合作协议的缔约方,且同意服从区域共同设立的碳排放贸易专职管理机构的管理与监督。以欧盟碳市场为例(详见表1),该市场由欧盟委员会对各成员国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以及实际履约率进行管理和监督。
2.京都市场下法律实体的准入条件
《京都议定书》第17条指出,国际碳排放贸易中的各缔约方应量化其国内减排承诺,但对政府管制下的法律实体没有做出明确说明,也就是说,法律实体既不包括也不排除在该条款外。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否参与国际碳排放贸易是由其自行决定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法律实体参与贸易的资格是受所在国或地区法律规定的市场准入条件影响的。在此主要对欧盟和英国的排放贸易市场加以分析(见表2)。
表2京都市场法律实体的准入条件
多国区域合作市场(EU)国家级市场(UK)强制性参与者认定标准:(1)能源业:拥有耗能20MW以上内燃机的实体、从事炼油业的实体;(2)钢铁业:每小时产量2.5吨以上的实体;(3)水泥业:每天产量500吨以上的实体;(4)玻璃业:每天产量20吨以上的实体;(5)陶瓷砖厂:每天产量75吨以上的实体;(6)纸浆造纸业:每天产量20吨以上的纸浆造纸厂。(1)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而自愿承诺绝对减排目标的企业可直接参与碳排放贸易;
(2)自愿与政府签订气候变化协议承诺相对排放目标或能源效率目标的企业;
(3)其他没有承诺减排义务的任何个人和机构,可自愿参与排放贸易;
(4)所有承诺减排目标的参与者在进入市场前,必须按相关条例测算和报告企业的排放状况,且操作方法上必须透明、公正和连续。
由表2可知,京都市场下对法律实体的参与标准是较为严格的。欧盟的排放贸易计划中,以排放点为单位来限定参与实体的范围,约12000个排放点(每家厂商可能有数个排放点,即installation)必须参与该排放贸易计划,市场规模达15亿吨,约涵盖目前欧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45%。国家级市场中,各国会对国内碳市场的参与者资格加以限制,如英国于2002年启动了为期5年涵盖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贸易制度。英国排放贸易体系是按自愿参与原则,通过奖励、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实施减排行动。
(三) 非京都市场的准入条件
鉴于非京都市场不受《京都议定书》的约束,故其对国家进入该市场没有特殊要求。因此,这里仅讨论法律实体进入非京都市场的标准。以非京都市场中最典型的两个代表――新南威尔士州市场(GGAS)和芝加哥气候交易市场(CCX)为例,准入条件如表3所示。 表3非京都市场法律实体的准入条件
新南威尔士州市场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具体准入实体包括:新南威尔士州持有电力零售许可的电力供应零售商、直接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进行消费的电力客户、为新南威尔士州本地大客户供电的电力生产商、某些新南威尔士州其他耗电大户以及被推选出来从而直接参与计划的个体。必须是美国《商品交易法》(the Commodity Exchange Act Section 1 a(11))中规定的合格的商业实体。
地市级市场中,政府对该地市排放贸易计划所涉及的参与者进行限定。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排放贸易体系于2003年1月1日开始运行,该计划是为了减少新南威尔士州发电排放密度而制定的,其参与者的准入资格倾向于与电力直接相关的实体,且具有强制力(Passey,et al,2007)。
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成立于2003年,为全球首度由企业发起,横跨北美的企业与都市间的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组织,其准入条件较为宽松,只要符合规定的商业实体均可成为会员,现已有会员200多个,分别来自航空、汽车、电力、环境、交通等数十个不同行业,其中也包括州市政府当局、学校、医院等。
三、碳贸易的市场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的灰色关联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各级碳市场的准入条件均不相同,京都市场的准入标准要高于非京都市场,而强制性减排市场则比自愿性减排市场的准入标准要严格。越严格的准入条件就意味着国家或法律实体的市场进入成本越高。那么,高昂的市场进入成本是否就会带来更多的环境效益呢?因此,研究碳贸易的市场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国际碳贸易数据不易获得、仅有小样本供参考的特点,在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市场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的灰色关联度(刘思峰 等, 2005)。
(一) 数据选取及计算过程
依数据的可得性,选取欧盟(EU)、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新南威尔士(GGAS)三个碳市场的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年均承诺减排率X2(基期均为2000年)和实际履约率X3(均取计划施行后的均值)。同时,将三个市场的准入条件X1按高低量化打分(1~3分),分值越高,说明该市场准入条件越严格。相关指标数据如表4所示。
即市场准入条件与年均承诺减排率的灰色关联度为0.811,市场准入条件与实际履约率的灰色关联度为0.612。由于结果都大于0.6,故市场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即市场准入条件越严格,该市场带来的环境效益越大。由0.811>0.612可知,市场准入条件与年均承诺减排率的相关性更强,即市场准入条件越严格,国家或实体进入该市场后所承诺的减排量就越多。换句话说,一国或法律实体进入市场的成本越高,其进入后承诺的减排目标越高、履约情况也越好,就会产生越多的环境效益。
四、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接受并采用碳排放贸易这一基于市场的有效减排策略,全球的碳市场格局正逐步趋于多元化。依据减排强制程度、辖区范围和贸易标的物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看出,京都市场与非京都市场下又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市场,各级市场均有其各自的特征和规范,为碳排放贸易的潜在参与者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方式和渠道,保证其在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减排,从而提高了碳市场的整体效率。
各级碳市场除基本的准入条件有共性外,其他准入条件均依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就大市场而言,京都市场的准入标准较高;就细分的多级市场而言,强制性的减排市场的准入标准较高。但由于准入条件与环境效益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因而较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也会带来较大的环境效益。
此外,各级碳市场的准入条件多是针对实行碳贸易机制的国家及其实体设立的,因此有其特殊性。从现有碳市场所覆盖的国家来看,绝大多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国家,且除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盟项目市场外,其他市场均不允许境外实体进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非附件一国家及其实体参与碳贸易的途径。
碳市场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碳交易的地域范围、商品种类的不断扩充,由此产生的矛盾也会日益突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每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有责任、有权利参与碳排放贸易。所以,国际碳市场应适当放宽准入条件,让非附件一国家也能真正参与其中,使碳排放贸易真正向全球化、多极化发展。
参考文献: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 2005.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50-84.
章升东,宋维明,李怒云. 2005. 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J]. 世界林业研究(5).
BARON R. 2000. Market access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GHG Emissions Trading[R]. IEA.
CAPOOR K, AMBROSI P. 2007.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07[R]. The World Bank.
MULLINS F,et al. 1999. 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R]. OECD Information Paper.
PASSEY R, MACGILL L, OUTHRED H. 2007. The NSW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cheme: an analysis of the NGAC registry for the 2003, 2004 and 2005 compliance periods[R]. Centre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Markets.
Analysis of Market Structure and Access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LIAO Mei DAI Jia
(Economics & Management Schoo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Abstract: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which is one of the 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 has been adopt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has become a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carbon market. This paper sets out first with a systematical review about carbon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Then, it analyzes correlations between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high access cost leads to mor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But the current high access requirements have constrained the channels to join in carbon market for nonAnnex 1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篇4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1-0040-06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能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费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碳排放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测算及影响因素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应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国内碳排放研究方面,宋德勇等用“两阶段”LMDI方法,从全国层面将一次性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分解并进行了周期性波动研究[1]。李国志等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数据模型,分析了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2]。胡初枝等通过经验数据对江苏区域碳排放进行估算,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碳排放效应差异[3]。马军杰等测算了1990年—2006年我国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4]。姚亮等采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5]。可见,现有关于碳排放的研究多以传统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基础,主要集中在测算碳排放量及其因素分解方面,忽略了截面数据包含的空间效应。事实上,在多区域的经济和环境系统中,一个区域由于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行为不仅受该地区内部决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周边地区碳排放量的关联作用,区域之间的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4]。可见,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忽略空间邻近效应,势必会影响传统OLS模型参数的无偏估计,导致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为此,本文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碳排放数据,研究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分析省域碳排放的空间依赖及邻近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从而为国家和各省域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二、省际碳排放的决定因素及理论假说
现有对碳排放决定因素模型的研究主要有EKC模型和IPAT模型。但是大多研究仅考虑了人口、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技术创新和城市化因素的作用。根据有关经验研究,本文对IPAT模型进行改进,重点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强度、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及城市化等六个决定因素,使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其对中国省域碳排放量的作用。
1. 人口规模(POP)。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刚性的能源消费需求必然会导致区域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大。因此,人口是影响碳减排压力的一个重要变量,本文预期其与碳排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2. 经济发展水平(PGDP)。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能源消耗及其碳排放。本文选用人均GDP衡量一个地区的富裕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用以检验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能源消费量相对越大,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也就相应越多,二者之间应为正相关关系。
3. 能源消费强度(ENERGY)。能源消费强度定义为生产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能源强度越低,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减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纳入影响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之一,并预计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4. 产业结构(STRU)。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样影响着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大小。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直接影响以煤碳为主的能效的提高,使得碳排放增长的态势难以遏制。实现经济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是减少碳排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刻画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预期其对碳排放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5. 城市化(URB)。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冲击,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与钢铁生产,导致高能耗高排放。城市化进程也是影响碳排放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6],初步预期其对碳排放产生正向作用。
6. 技术创新(RD)。中国每年巨大的能源消耗支撑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大量投入。但是,对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引进,以及各种研发活动,到底对地区企业的节能减排产生了何种影响,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本文选用各省域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作用还有待检验。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定
基于以上解释变量,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的双对数经验形式,建立如下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
(1)
其中,i表示30个省级地区,LnCARBON为被解释变量各地区碳排放量;LnPOP表示各地区人口数量;LnPGDP表示人均GDP;LnENERGY表示能源消费强度;LnSTRU表示第二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LnURB表示城市化水平,LnRD表示技术创新。参数β分别反映了六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碳排放的影响。
假定模型(1)为没有考虑邻近地区空间效应的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可用OLS方法估计。但是,如果地区碳排放存在着空间自相关性,则有必要采用纳入了空间相关性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主要探讨地区碳排放变量是否存在邻近地区碳排放溢出效应的情况。其模型表达式为:
(2)
式中,WlnCARBON为空间滞后被解释变量,反映邻近地区的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行为的作用大小和程度;ρ为空间滞后回归系数;W为n×n阶的空间权值矩阵,w表示W中的元素,一般用空间邻接矩阵;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
当一些决定地区间碳排放的因素没有被考虑到解释变量中时,则需要采用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SEM)。空间误差模型的形式为:
(3)
式中,ε为随机误差项向量,λ为n×1阶的被解释变量向量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随机误差向量。参数λ为存在于扰动误差项之中的空间依赖变量,衡量相邻地区忽略的具有空间依赖性的碳排放被解释变量的误差冲击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二)数据来源
实证研究中所用到的空间样本为除了外(缺少能源数据)的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简称省域或地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数年份,2005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年份,国家致力于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力图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重点考察2005年—2010年之间我国各省域碳排放的决定因素,所用数据来源于2006年—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年鉴》,实证变量数据取算术平均数,以消除年度波动影响。在碳排放行为研究中的一个基础工作是测算各种类型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虽然国内外各种能源研究机构和相关学者对各类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了测算研究,但是大家获得的结果略有差异。国际机构使用的碳排放系数据其所在国情况测算,直接用来计算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是有问题的。本文综合考察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中推荐的碳排放系数:即煤炭的碳排放系数为0.7476、石油为0.5825、天然气为0.443。
四、实证估计与结果分析
为了描述中国30个省级地区碳排放量的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首先采用空间自相关的Moran’s I测算各省碳排放量是否存在聚群现象[4]。在做空间相关分析时,选择了常用的描述地区间邻近关系的一阶、二阶和三阶rook权值矩阵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再确定阶数。表1报告了三类rook权值矩阵的省际碳排放量空间自相关性的计算结果。
表1显示,基于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1计算的30个省域碳排放的Moran’s I为0.2227,在0.19%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中国省域之间的碳排放量在空间分布上并非分散(随机)分布,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空间依赖性),表现出某些省域碳排放量的相似值之间在空间上趋于集群的现象。同时计算发现,rook邻近从低阶到高阶,全域Moran’s I值逐阶下降,表明地区间碳排放量的空间相关性随着其空间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由此,选择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符合现实,在研究区域碳排放问题时有必要考虑空间效应,否则得到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表1 Moran’s I检验结果
注:表中W1为rook一阶空间权值矩阵,W2为rook二阶空间权值矩阵,W3为rook三阶空间权值矩阵。
由于全域Moran’s I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一部分省域的碳排放增长存在正相关(溢出效应),而另一部分省域存在负相关(回流效应),二者将会抵消,则可能显示省域间的碳排放不存在空间相关性。此外,省际碳排放溢出与回流效应也未必局限于有共同边界的相邻省域间。因此,本文还进行了基于W1的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检验Moran散点图(略)分析,结果表明:位于第I象限的省域有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表现为高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High,高—高集聚);位于第II象限的省域有吉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江西、福建和广西,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高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High,低—高集聚);位于第III象限的省域有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和云南,为低碳排放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Low—Low,低—低集聚);位于第IV象限的有广东、湖南和四川,为高碳排量的省域被低排放量的省域所包围(High—Low,高—低集聚);其中上海跨越了第I、Ⅱ象限,海南跨越了第Ⅱ、IV象限,湖北和浙江同时跨越了第IV、I象限。显见,各省域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性非常明显,正向局域相关和集聚的典型特征非常显著,存在一个明显的空间趋同。省域碳排量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非均衡,15个省域(50%)显示了相似的空间关联,其中10个(33.33%)的省域在第I象限(HH:高碳排放量—高空间滞后),5个(16.67%)的省域在第III象限(LL:低碳排放量—低空间滞后)。另外,对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区域偏离了全域正向空间自相关的省域识别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平均来看,11个省域(36.67%)显示了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其中8个省域在第Ⅱ象限(LH),3个省域在第IV象限(HL)。这表明各省域的碳排量行为的空间局域依赖性和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
以上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证明,中国省域碳排放量存在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有必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将空间效应的省域碳排放量纳入影响因素。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假设空间是均质的,没有考虑到空间依赖效应,由于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使得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无效,假若忽视空间自相关性,则可能无法得到稳健的回归结果。因此,需要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克服OLS无法解决的空间依赖效应。为了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果进行比对,本文先采用OLS进行估计,以显示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的效果。
表2中六个解释变量的地区碳排放OLS估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高达0.9193,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F统计量为56.0299,通过了1%的方程显著性水平检验,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很好。DW值为1.9197,表明模型残差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变量的t检验结果显示,LnPOP、LnENERGY、LnPGDP均至少可通过0.28%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而LnSTRU、LnURB和LnRD均没有通过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这三个变量的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对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LnPGDP和LnUrban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12.9358和12.9453,大于10的临界值,表明这两个变量存在较高的共线性,不能同时进入回归模型,lnRD的VIF为9.7701,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获得的表2中三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当剔除不显著的LnSTRU、LnURB和LnRD三个变量后,VIF检验发现模型不存在共线性,而且三个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均至少能通过小于0.01%的变量显著性检验,因此三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是更为可取的模型。
实际上,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检验已经证明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OLS估计可能存在忽略空间效应的模型设定不当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空间自相关性的存在,本文进行了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的六个解释变量和三个解释变量模型Moran指数检验、两个拉格朗日乘数的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显示:Moran指数(误差)检验证明经典回归OLS估计误差在4.98%和1.35%的显著性水平下具有显著的的空间依赖性(相关性);区分内生空间滞后还是空间误差自相关的拉格朗日乘子滞后、误差及其稳健性检验表明:LMLAG和R-LMLAG分别在2.92%和3.78%、2.08%和2.37%的水平上较显著,而LMERR和R-LMERR则均不显著,显见空间滞后模型SLM应是更加恰当的模型形式。
最后,比较表2中的检验结果发现,空间滞后模型(SLM)中拟合优度的值(94.16%)、对数似然值LOGL(8.1831)都大于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经典回归估计模型(OLS)的估计值,而SLM的AIC值(-0.3662)、SC值(10.8434)则均小于SEM和OLS的估计值。综合以上检验结果,SLM为最优模型。因此,本文以下的分析以SLM结果为主。表2中的三个解释变量省域碳排放模型的拉格朗日乘子误差和滞后及其稳健性检验显示,引入空间效应的模型较之OLS模型均有明显改善,SLM较之SEM是更为可取的模型形式,更好地反映了省域碳排放行为。
表2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SLM的空间滞后估计参数ρ通过了1.22%和2.03%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即临近地区的碳排放量每增加1%,本地区碳排放量减少0.0782%和0.0618%;SEM的空间误差估计参数λ为0.4854和0.5250,通过了1.11%和0.4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省际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忽略掉的一些因素如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等也可能通过误差项对该地区碳排放产生着一定的作用。
最后,三解释变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强度对省域碳排放的回归系数最大,为1.4433,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能源消费强度每增加1%,碳排放总量平均增加1.4433%;其次是人均GDP的回归系数为1.1591,人均GDP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591%;人口增长的回归系数为1.1088,人口每增加1%,碳排放量平均增加1.1088%;这三个决定因素的作用与理论预期一致。而城市化、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原因主要是:我国东中西部处于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调控目标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地区碳排放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各个地区的企业在生产和工艺环节方面还有待采用更为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需要继续增强技术创新对消减地区碳排放的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构建了省域碳排放量决定因素实证模型,对碳排放决定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及启示。
1. 中国30个省域相邻地区的碳排放行为普遍存在着正相关性,省域之间的碳排放行为存在空间集聚(回流)效应,制定省域碳排放政策时需要考虑碳排放行为的空间效应。
2. 能源消费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碳排放的实质是能源消耗,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低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使得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较高。从长远利益考虑,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应在技术资金政策上鼓励新能源开发,实现节能减排,各省域要增加清洁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等的使用,各企业单位要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
3. 人均GDP和人口规模的影响仅次于能源消费强度。虽然“十一五”期间的宏观调控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比较有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势在必行。同时,鉴于各省域人口总量增长惯性仍在持续,在继续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提倡和鼓励居民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逐步促进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变,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1995年以来,我国大多数省域的产业结构变动并不大,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上保持了小幅上升趋势,有些省域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如北京、上海、云南)。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是当下各省域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各地方政府要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产出低能耗的产业,如信息产业、生态旅游、新能源开发等,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
5.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城市化既可能提升环境效率,也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提升了第三产业、优化了产业结构,同时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规模收益递增、人口和经济要素的集聚以及相应的知识、技术溢出,提高了整个东部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碳排放;中部地区还处于初级城市化阶段,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生活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化基础设施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其城市化的提升反而带来了碳排放的增加;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对碳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导致全国省域城市化水平平均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6. 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由于技术创新虽然改善了能源效率而节约了能源,但技术创新同样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又将导致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出现效率提高所节约的能源被因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额外能源消耗(部分地)抵消,即能源的回弹效应,最终导致各省域的研发投资对减少其碳排放数量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为此,各省域的工业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研发资金投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要出台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政策,重点提高节能减排投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德勇,卢忠宝.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18-24.
[2]李国志,王群伟.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82-89.
[3]胡初枝,黄贤金.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C].//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34-39.
[4]马军杰,陈震,尤建新.省域一次能源CO2排放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技术经济,2010(12):62-67.
[5]姚亮,刘晶茹,王如松.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隐含的碳排放对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25-29.
[6]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8):66-78.
篇5
1.1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发展特征与趋势
(1)缺乏空间引导与控制导致城市空间低效扩张。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来看,呈现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城市发展呈现多中心扩散模式,造成大小组团串联式发展,在交通系统并不发达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另一种模式是圈层式发展,注重城市规模扩张而较少关注“土地与交通一体化建设”,因而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运行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从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来看,城市扩张的总体趋势有所减缓,但由于缺乏城市空间引导和城市增长边界的有效控制措施,城市仍然在无序扩张。(2)注重城市物质空间扩展而忽视城市空间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城市是一个复杂有机体,组织城市经济、社会、空间和环境的要素构成了整个城市高效运行的重要要素。高效运行的城市和会呼吸的城市都是一种“内生型”城市,城市整体发展与自然环境处于一种平衡的“新陈代谢”过程。而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城市规划要素间的协同,也较少采用低冲击建设模式。具体表现在各规划层面间物质空间规划要素缺乏协同,导致土地利用与空间建设呈现“两张皮”的不协调局面,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上下级规划间难以协调,导致规划调控的指标阀值难以控制、保护性开发建设难以执行,出现城市发展方向不明确,城市空间分散、建设时序混乱等现象,影响到城市功能片区联系弱化,城市空间要素运行效率低。
1.2城市空间结构与碳排放效应关系
城市整体运行是通过城市能源输入系统和废物输出排放系统构成。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增多,绿化空间减少,高污染能源的利用,导致城市生产空间碳排放增多,交通和建筑行业碳排放量大,因而在整个城市碳排放系统里,能源循环利用低,废物和废气排放量大,出现高碳排放模式。Glaeser和Kahn两位学者通过紧凑城市和蔓延城市案例对比发现,城市碳排放与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有密切的关系。土地与交通一体化的开发和利用模式,更能促进城市低碳高效运行。通过北欧等国家的低碳生态城镇案例经验表明,随着城镇密度的提高,土地经济价值更加凸显,与之配套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网络要健全,形成高效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同时从城市整体空间层面要构建城市整体的绿化和开放空间网络,形成贯通城市内外的通风廊道和生态格局。
2低碳城市空间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判定空间绩效优劣的直接依据和量化指标。由于研究层面和方法不同,其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绩效标准。从城市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构建低碳城市的空间绩效指标体系,对于城市低碳减排至关重要。
2.1基于城市层面的空间绩效指标体系
城市层面的低碳指标体系分别从生态绩效、社会经济绩效、空间形态、交通绩效等4个层面,采用综合评价、模糊评价等方法构建了城市空间绩效的评价模型。该评价体系更关注从城市环境建设、经济产业结构、城市空间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及交通发展等层面,力图从城市整体层面控制城市碳排放的路径,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发展。
2.2基于街区层面的城市空间绩效指标体系
城市街区层面的城市空间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从经济、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主要指标,直接反应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城市经济是城市整体运行的关键,物质空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平台。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关系到城市物质流、信息流、经济流和人流的运行速度和效率。通过这些主要指标能反映城市空间发展是否协同、高效、有序发展。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均衡化配置直接关系到每个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基础教育设施的配置应具有良好的空间服务绩效。在全球变暖和能源短缺的大环境下,城市生态环境的绩效成为当前热点议题之一。
3结语
篇6
关键词:建筑消防;给排;施工管理;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涌现了大量的高层建筑。作为消防设施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消防给排水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且高层建筑自身存在的特点,难以扑灭突然发生的火灾。且因为火灾的蔓延速度快,也给高层建筑的人群疏散带来了困难,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高层居民用住宅给排水的施工组织设计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二 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与其他建筑物相比,高层建筑具有明显的特点,从而与其他建筑物区分开来。从而,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并做好设计、选材以及管理方面的精心准备和规划。因此,了解高层建筑的特点,对指导高层建筑物的给排水施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给水热水消防系统内静水压力大
给水热水消防系统内静水压力过大,主要是与普通建筑物相比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在高层建筑中,不能像一般建筑一样采用一个区供水模式,以免影响用户的正常用水,和损坏设备以及配件。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排水设置中要坚持竖向分区的设置模式,从而降低系统内的静水压力,降低消防系统的事故率。
2 高层建筑的火灾起因复杂且类目多
相对与普通建筑物来说,高层建筑在结构上比较复杂,也就决定了高层建筑消防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要难于一般建筑物,且其结构的复杂也加大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且由于高层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也加大了居民的疏散难度,且火势蔓延的速度也很快,严重的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排水工程的实施要切实可行,在意外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减轻群众的财产损失。
3 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排水量大
由于高层建筑物大多高大,且一栋楼能够满足多数人员的居住,因此,在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给水排水设备设置时,要尽可能确保消防给排水的管道能够正常运转。一旦出现,火灾事故,能有足够的供水控制,从而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二 高层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 室外消火栓的位置要设置合理
相关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高层住宅中消火栓存在组织设计上的问题。依照我国《建筑消防防火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消火栓距不能超过2mm,与房屋外墙的距离也不应小于5mm,室外的消火栓距离也不能大于120mm。该设置是为了保证出现火灾事故时,能够有足够的供水。并能保证消防人员使用消防设备的安全。而室外消火栓距离的规定,则是为了确保沿街建筑物能受到两个消火栓的保护[1]。
2 要做好消防水泵出口的相关措施
我国出台的一些高层建筑文件中规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防水阀门。”其主要是为了保证检查实验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的排水,并依据水泵排水量的大小,实施相应的措施。如果排水量较小,可将阀门的排水直接排放到泵房集水池;如果排水量过大,则可以撤除阀门进而将水排入消防水池。此外,还要注意消防水泵出口出的增压回流措施。实践经验表明,消防水量往往会小于水泵的选定流量值,如果不采取回流措施,则会损坏消防管网,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消防事故[2]。因此,消防水泵出口的回流措施可以通过在供水管道上安装稳压阀,进而保证管网压力的稳定。
3 正确设置消防水池及保证高层建筑两路供水
高层建筑中,市政供水的不足和市政的单路进水,要求都要设置消防水池。在对消防水池的容积进行计算时,要将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各消防用水量之和减去市政进水管的补水量。补水时间可以按照火灾延续的最长时间进行计算。此外,还需要将室外消防用水量与消防公用水池进行结合考虑,全面考虑消防水池的供水性能。《强制性条文》中相关禁止条例中规定,禁止为图省事或方便,而将建筑的本体作为消防供水的水池使用,以免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因此,如果某一高层建筑在其顶部设置消防共用水池,该水池的设定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水泵和消防水池之间的引入管,在满足引入管的条件下,留存两根作为备用。如果操作过程中并没有留足两根引入管,如果只有一根管道,其只能进行单路供水。因此,有效防止给水现象,在管道的设置上可以加入阀门,以免某一条管道发生故障或出现问题时,其他管道还能够进行正常的消防供水[3]。
三 防治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合理设置给排水施工图纸
给排水施工图纸的设置是实现后期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的基础,在整个排水施工的设计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结合建筑物消防的实际需要,合理的设计给排水施工图纸。并让专业设计师进行管道的施工作业,从而提高消防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并实现给排水系统的功效。此外,设计的施工图纸还要随时与施工作业结合,并加以修正,以免出现施工图纸与施工实际状况不符合。
2 定期培训施工人员
在当前的消防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不合理、施工不符合规范等现象大多是由施工人员的操作问题引起的。因此,从根本上减少该现象的发生,实现人民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有效保障,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加强员工对企业制度和给排水施工相关规定的认识,并给予工作人员建筑消防给排水相关规范的培训。确保消防给排水施工的质量,进而为人民群众构建安全的生活环境。
3.建立施工监督部门
施工监督部门的建立,是实现消防给排水施工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因为给排水施工作业过程繁杂,某个细节的把握不到位,就会波及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因此,提高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质量,有必要建立施工监督部门,实施施工环境的全过程监督。减少不良施工现象的发生,并不定期的检查消防给排水的施工作业,一旦发现不良施工行为,则按照法律法规文件对其进行惩罚。并做好不规范施工环节的调整工作,确保整个施工的工程质量。此外,监督人员还要加强施工的验收工作,严格施工人员的施工规范,从整体上把握给排水施工的质量。
四 结语
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施工,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生活的消防环境。因此,对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及时的予以处理。从而为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严建兵.浅谈建筑消防排水施工中的若干通病及防见的质量通病[J]工程技术,2010,11(10): 23-25
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艺技术的提高,使得人们不断要求大系统,参数较高的给排水工程,因此人们对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人们生活命脉之一的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依据维修都提出来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促使管网达到优质的,高效的,低能耗的目的,因此不仅有给排水管道施工设计优异的方案,而且还要对排水系统的安装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二、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总体施工阶段
2.1、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施工准备
为了能够确保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的过程较为顺利,因此一般在施工前,都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考察研究,从而来编制施工的计划,会审施工的图纸,划分施工的任务,以及对施工组织进行设计。
2.2、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施工过程
为了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时,就必须:a.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规格, 类型进行检测。b.对施工秩序进行管理。c.对施工质量进行保障。
2.3、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施工工程的验收
a.当房屋建筑给排水系统完成后,此时需要对排水系统的管网强度,和管网的气密度进行严格的检查。b.对焊接的地方进行严格的检查。
三、房屋室内管线的布置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通风管路,热水管路和保温管路一般都将其排在上面,而液体管路,冷水管路,不保温管路一般都将其排在下面。如果热水管路排列在右边,则将冷水管排列在左边。除此之外,主干管路在前,分支管路在后;大口径管路在前,小口径管路在后;没有压力的管路在前,有压力的管路在后。
四、房屋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设计
4.1、预留孔洞、预埋件
预留孔洞应当与土建主体工程同步施工进行,预留、预埋人员应熟悉图纸,熟悉所有预留孔洞、预埋套管的位置、规格,以确保准确无误的预留预埋。按照图纸要求,在混凝土楼板和墙上标好预留孔洞的位置,准确测定预留孔洞的标高和尺寸,并将模盒预埋并固定在附近的钢筋上,采用吊线的方法调整预留孔洞的位置,使上下层的预留空洞垂直。同时也按照上述方法和操作步骤做好钢管的预埋,最后要对预留孔洞和预埋件进行复核,如有偏移应及时调整,并重新定位。
4.2、给水管道的安装
1)管道安装之前首先要测量支架的高度和坡度,与标准作比对,看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要求;支架的间距不能太大或太小,也要符合安装要求。2)在管道的外层加装套管进行保护,尤其是对于穿过基础、楼板、墙壁、屋面的管道,但管道接口处不能包覆套管;对穿过屋面的管道要做好防水保护;管道和套管之间用不易燃烧的材料进行填塞。3)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将施工技术和资料进行整理并做成表格,方便记录和查看。施工完成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资料并备案;埋地铺设的管道在施工前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在验收合格后整理存档。4) 管道连接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管道对口,采用有效措施消除管道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但不能用加热管子的方法。5)焊接管子时,对于直管段,两管之间的缝距应不小于l0cm;对于弯管段,焊缝距离弯头的起弯点不应小于10cm,两种情况下的焊缝均不小于管外径。6)管道在安装的过程中,若有中断的情况发生,要封闭管口,防止有杂物落入管中。7)设置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时,应注意不要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以便于复检。
4.3、排水管道的安装
1)按照设计要求,在合理位置给排水塑料管装设伸缩节,每隔4m 安装一个伸缩节。2)排水管道进行通球试验时,按照有关要求,排水管道管径的2/3即为通球球径的最小值,通球率不能低于100%。3)排水管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检查口高度设置为距离地面1m,允许不超过20mm的偏差;检查口的朝向要合理,使其有利于检查和维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4)排水通气管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通气管不能与风道或烟道连接。5)塑料材质的生活污水管道的坡度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在一般情况下,排水横管一般设置在建筑的外墙上,比如说,卫生间的座便器一般采用后出水的方式,地漏一般采用侧墙的方式。对于这种敷设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将排水管与室内进行隔离,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室内较为干净。不过这种敷设方式对卫生间的位置,以及内部的洁具,从建筑专业角度来看,要求是比较的高。当将排水横管敷设在卫生间的内侧地板上面,并将卫生器具的三通口来接住排水管,这样的话,将有利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敷设需求来决定卫生间的大小。除此之外,排水管也可以进行掩蔽,不过这种情况下,排水管必须要高出地面20cm。
4.4、支、吊架安装
1)按设计要求调整好弹簧支架和弹簧吊架的高度,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2)固定好支、吊架,若有移动及时调整,牢固安装导向支架,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平整。3)支、吊架与管道焊接时,应仔细检查焊缝,保证焊接质量。4)安装完毕后,为保证安装质量,需对支、吊架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核对,若有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
4.5、水压试验
1)管道安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在试压前应先检查管道、管线的敷设关系,保证没有违反施工规范的现象。杜绝盲目试压。2)对于室内给水管道,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一般情况下用工作压力的1.5倍作为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压力最小值为0.6MPa;用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作为PP-R管给水系统冷水管的试验压力,压力最小值为0.9MPa;用设计工作压力的2.0倍作为热水管的试验压力,压力最小值为1.2MPa。3)压力表量程应大于试验压力的1.3倍,且精度为0.01MPa。一般情况下在室外管道入口处安装试压泵。4)试压前,关闭入口总阀门,打开各分路排气阀门,并将预留口堵严。支管则应将最高点的水口装龙头,由龙头排气。5)检查全部管道系统,用水将管内气体排出,保证管道没有渗漏现象发生,采用加压泵缓慢升压。塑料给水管在加压时最好采用手压泵,若加压过快塑料给水管就会产生微量膨胀,导致水压试验发生误差。6)对塑料管给水系统进行水压试验时,首先在试验压力下,保持6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以工作压力的1.15倍作为试验压力,保持12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检查管道各连接处保证没有渗漏现象发生。对于金属管及复合管给水系统进行水压试验时,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压力降不得超过0.02MPa,最后也要检查各个连接处保证不渗不漏。对于PP-R管给水管道系统,将压力增至试验压力,当压力低于0.6MPa时每隔10min用加压泵加压,加压两次,最后一次加压至试验压力后,泵压10min后的压力与40min后的压力的差值要小于0.06MPa,然后稳压2h压力下降要小于0.02MPa。
4.6、施工收尾工作
1)工程竣工前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清洁整理工作,将管道、消火栓等清扫擦拭干净。2)对管道、水泵等设备做好标识,表明其工作状态。3)检查所有测试项目的报告,整理所有隐蔽工程检查的技术资料并进行汇总,并将资料装订成册。4)绘制完整的竣工图纸,作为交房以后的管理维修资料,同时也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五、结束语
为了达到施工技术要求,每个施工阶段都要严格规范。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来说是尤为重要,要提高施工的质量,关键在于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鼓励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满足给排水工程的技术要求,促进建筑工程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极昌,李季.住宅给排水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管理刍议[J].才智.2011(02)
[2] 陆艳平.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资讯.2010(24)
篇8
关键词:火电企业;温室气气排放;减少
中图分类号:X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012-03
一、我国火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中,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各种环境问题也应运而生,并显得日益严重。其中,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有近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煤炭的燃烧,而50%左右的煤炭是用于火力发电,在火电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利用燃烧煤炭来进行发电的。因此,怎样减少火力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十二五”计划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的目标,成为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由于火电企业燃煤量的比例之大,因此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我国火电企业实现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图1中的数据是利用火电企业供电耗煤量,根据马宗海(2002)提供的计算温室气体排系数的方法:
其中,根据经验,发电运行量占比大约为78%。
根据上述公式算的火电企业排放系数如图1。从趋势图1可以看出,我国火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在逐渐减少,即生产单位千瓦时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在不断的减少的通道中,但离“十二五”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关于怎样减少火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做了一些研究。刘丽娟等(2012)通过建立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火电企业节能减排进行分析,并用实际例子模拟调控不同参数对体统的影响,为政府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了参考。冯明等(2010)以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的共性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节能减排信息化框架,并对关键技术进行的进一步的展望。这些研究给我国火电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也有学者提出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电、风电及核电在电力产业中的应用,以降低火力发电的比重,从而减少煤炭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其他来源的电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由图2可以发现,在近10年中,我国火电企业发电量的比重并没有减少,始终保持在总发电量的80%以上,火电发电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动摇。因此,在调整电力产业结构的同时,开发水电、风电等从长期而言具有战略意义,但就目前在火电企业发电量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直接减少火电企业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依旧是当前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解决当前温室效应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二、火电企业信息化减排构架
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此时主要用于数据的基本处理和分类等。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是计算机用于企业管理的探索阶段,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概念逐渐被提出,针对发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是刚刚涉及,并没有被完整的提出。从上世纪末开始,大量的发电企业纷纷建设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大量的节约了搜集数据的成本,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很大提高,降低了运行工人的劳动强度。
图1所显示的单位千瓦时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在不断减少这一趋势,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燃烧技术、热电转化技术以及电传导技术的提高。但技术的发展终究会遇到一定的瓶颈,此时优化整个生产、管理和营销流程成为重中之重。信息化的出现使的火电企业优化了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了完成信息加工处理和能力,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图3给出了火电企业信息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构架图。火电企业的信息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建立生产控制信息化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生产技术管理和安全监察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火电企业的运行和管理人员可以监测到大量发电机组实时数据,掌握系统运行动态,自动的对各种动态指标进行统计,同时也为之后提出进一步优化方案提供数据支持,为提示各种定期工作,记录各种日志的检查提供方便;对设备进行技术监督,及时掌握各类设备的技术状况,为预防性检修提供科学依据;在完成主要的功能之余,也可以辅助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统计和考核。更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可控制生产流程的系统,可以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从非技术角度促使工艺优化、降低能耗。这种优化往往比直接改进技术要更有效果。如在企业制定的生产指标和生产计划中,通过作业计划、作业标准、工艺指标等自动控制系统,在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汇总、分析,促进火电企业在发电过程中的中提优化和全面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该系统可以对与电厂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紧密相关的主要业务过程进行管理,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率。总之,该系统优化了在发电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料损耗,最终有实现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目的。二是建立生产计划、目标和资金管理系统。该系统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角度出发,着力于生产计划、目标和资金的管理,强调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火电企业借助该信息系统,可以平衡在有限资源、煤炭价格变化和社会需求等多方压力下的生产计划,达到一个企业的优产目标。同时在优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合理的使用有限的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合理地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最终可以间接达到减少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三、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自身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后会对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有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会产生能源损耗,并排放温室气体。因此,火电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增加了火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来源,另一方面也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发电工艺中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缺陷,对于全球变暖而言,它是一把双刃剑。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否具有经济性,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最新研究表明,信息行业基础设置建设及相关产品制造越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5%。同时,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推进协会(GeSI)了《智慧2020:建立信息时代的低碳经济》报告。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球碳脚印将达到5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有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本身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14亿吨。但是,通过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使总排放量减少78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15%,这是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本身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的5倍以上。从该报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信息化建设本身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但其企业有效地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其他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火力发电是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本身具有很大的规模效应,很多生产工艺过程和数据采集等只通过人工管理很难达到最优水平,信息化建设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管理,不仅能达到减少人工成本的目的,还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处于实时监控之中,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比小规模行业更好。
四、火电利用企业信息化减少温室气体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虽然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企业生产工艺与生产管理,但该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外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但我国对其建设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最终找到适合我国火电企业的信息化构架。在这条利用先进技术的曲折道路上,也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我国火电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三统一原则,同时信息化所建设的生产控制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计划、目标和资金管理系统是领导决策层管理思路、管理理念一起工程师的具体实现,领导层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节能减排理念也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所有信息化系统从规划、调研、分析、设计开始,必须得到企业相关领导的重视和参与,领导层对于企业管理的认识和对未来发展的把握,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与执行力度,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和发挥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能的大小。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会带来岗位的调整、工艺流程的转变,这些都需要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再能得到坚持不懈地贯彻。
篇9
关键词:住宅;卫生间;排水
一、前言
随着住宅商品化、私有化进程的加快,购房者对住房的实用性、舒适性、观赏性、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住房利益不受他人侵害的意识越来越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卫生间排水方式一直沿用将排水横管和存水弯敷设在下层卫生间和厨房的顶部空间,再接入排水立管。随着住宅的商品化,这种传统的敷设方式己经明显地不适应时展的要求。这类传统的敷设方式,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留在别人的家中, 如传统卫生间板上留洞没补好造成渗漏或管接口松脱滴水;混凝土板密实度不够引起板底渗水;面层防水层没处理好,从四周边缝渗漏至下层形成水渍;管道漏水等等。管道的渗漏或堵塞检修以及不可避免的噪声污染,均给下层住户造成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引起邻里间的产权纠纷。因此 根据管道必须在住户本层敷设的基本原则 探讨各种排水管道敷设方式是目前厨房、卫生间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改进住宅卫生间排水管敷设方式的探讨
目前,住宅卫生间排水管敷设方式大多分为三种: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后排水方式和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三种方式,下面对其各自的技术特点、不足之处和适用性进行比较。
1、 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
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见下图)是根据卫生器具的数量与布置方式,卫生间原板面相应垫高200一300mm,在垫层中布置排水管道,垫层的作法常用砖砌或预制板覆盖。垫高部分卫生间侧墙常采用素混凝土浇筑并加设防水层,不但要做好原楼板和卫生间墙面的防水,而且要做好卫生间垫高部分侧面墙防水设置,防止卫生间由于垫高造成渗水到其它房间的问题,这是垫高式卫生间要注意的技术难点。垫高式排水方式的不足之处:(1)卫生间地面荷载加大,相应地加大了土建费用。(2)由于把卫生间垫高,对用户来说造成许多不便,同时不便于地面排水地组织。③垫高式排水方式的适用性:(l)受建筑专业布置位置影响的卫生间。如设卫生间位置下层是其它活动空间,不允许改变空间尺寸,并且不允许造成视觉上的任何不良感觉。(2)旧房卫生间的装修不影响下层卫生间的使用。(3)适用于任意层住户要增加或者增大卫生间,如果加设一间成品式卫生间等。
2、后排水方式
后排式卫生间是按常规作法降低40mm,在其四周抬高20cm混凝土(加强防渗),然后在四壁和底板作防水处理,坐便器采用后出水式。后排水作法有两种方式,即外管式和内管式。目前最值得推广的就是外管式方式,就是将下水管敷设在室外隐蔽处(往往设于房屋采光井、阴角中)或管道井中,将卫生器具沿管道井和外墙设置,洁具布置时排水口尽量朝墙外。这种方式卫生间可不作吊顶,最大限度地加大了室内净高;塑料管道安装在外墙面,避免了管道维修时上下层相互影响的缺陷;这种卫生间平板整体性强,只要防水处理得好,就杜绝了卫生间从板渗漏问题;由于板上无洞,就没有管道穿板引起渗漏的隐患;由于管道不进入他户,就无所谓管道渗漏影响下一层住户问题。避免了长期以来土建和水专业施工配合中的矛盾。同时塑料管道隐蔽在建筑凹槽空间的深处,受太阳光直晒的时间很短,对管道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小。技术特点有:(l)要组织好卫生间地面的排水。地面的坡向对侧向地漏很重要,应适当加大卫生间地面的坡度。(2)由于后排水的需要,注意做好卫生间侧面的防水处理,特别是卫生器具放置处外墙与管道井隔墙防水处理,不然这个地方是渗漏的重点之处。(3)内管式卫生间管道井需要考虑足够的安装尺寸、检修位置。后排水方式的不足之处:(1)卫生间排水管在地面以上接至管道井或室外排水主管,水力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当排水立管距离坐便器较远、排水横支管较长时,往往使坐便器虹吸力遭到破坏,坐便器冲洗不干净或用水量较大。(2)使用局限性较大。首先,外管式卫生间应至少有一面靠外墙或管道井,造成卫生器具布置相对固定;其次,卫生器具的选择局限性较大,特别是后出水式大便器当前我国这类品种较少,进口的品种也不多而且价格均较高。(3)当管道安装在外墙时,维修有一定困难。(4)从实践工一作情况来看,侧式地漏容易造成排水不畅、污水返溢。③后排水方式的适用性:适用小康以上住宅卫生间的排水管道作法。特别是外管式排水方式,将排水立管和各层卫生间排水管道设在外墙或管道井内,从而避免了排水管道渗漏带来的污染,同时管道噪声干扰也被隔绝在卫生间以外。
3、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
下沉式作法的核心技术问题是下沉空间积水的排除,因为不管防水层设置得如何严密,防水材料长期浸泡于污水中会影响它们的使用寿命,任何的破损都会产生渗漏,而且污水长期在下沉部分滞留。目前来看,比较值得推广的方式是局部降板排水,通过精心布置各种卫生洁具,将降板部分安排在最小和最恰当的部位,最大限度地减少降板部分的面积,并简化降板部分的形状,为下层卫生间留出尽可能大的不降板空间,降板空间的宽度一般500mm即可满足设计施工要求。这种方式优点十分明显,即相对减少了结构荷载,比较经济;管道发生堵塞漏水时,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少;增加了卫生间的净高,可以不作吊顶,节约二次装修费用。另外,也存在对降板层不填充材料的作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在卫生间中作两层楼板,卫生间的地面实际上是一个箱体,所以处理不当就变成了污水箱。下沉式排水方式的不足之处:(l)荷载增加。由于卫生间的板面下降,这就需要回填材料或做成两层楼板,给土建方面增加了不少费用。(2)要求与土建之间的配合更加密切。遇到双卫或特殊作法的卫生间时,要求土建在梁上预留孔洞是常有的事。(3)管道发生堵漏或漏水时,必须破坏地面,检修比较困难,工作量大。③下沉式排水方式的适用性由于这种作法使卫生间的布置更加灵活和方便,满足各种品牌和档次卫生器具布置的需要,增加的费用也不多,较适合商品化住宅卫生间布置的需要。
三、结语
篇10
Abstract: Th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f drainag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are given from the aspect of building water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ater resources waste and improve water reuse rate and conserve water.
关键词:建筑节水;给排水设计;热水循环;废水利用;节水设备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tion;water system design;hot water circulation;water-saving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215-01
1建筑节水重要性和紧迫性
水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目前,世界已有十亿人口生活在淡水资源贫缺环境中。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不仅困扰国计民生,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缺水的现状,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节水更是任重道远。
2目前建筑水资源浪费原因
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上的浪费原因,在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同时和公民的生活习惯及国家立法等等有关,水量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压出流浪费水量巨大,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我国的建筑量大、面广,若以其中配水龙头每年超压出流量累计,将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水量巨大
我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产生使用效益,可称无效冷水,也即浪费的水量。
(3)管道及阀门泄露
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等导致大量的水消失于无形。经常都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滋滋的往外冒水。埋在地下的看不见的更不知道有多少。用户们经常反映浮球阀经常损坏、漏水,不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还是马桶上使用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供水系统施工质量差,管路跑冒滴漏造成水资源浪费。
(4)水量计量及水费定价
水表是法定的计量仪表,水表质量低劣,计量不准,无法合理用水分析和水量平衡测试。以前一个住宅或单位工程没有设置进户总水表增加小区,查不出漏水隐患,而是采用分摊的方法处理差量,没有分清责任主体,居民节水积极性不高,管理责任部门也没有真正落实管理责任。我国水价没有实行利用经济杠杆调整水价。
(5)居民节水意识淡薄,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现象到处可见。没有接受中水使用,雨水,冷凝水回用等节水措施。节水法律法规没有适应节水要求,用户计划用水,节约获奖,浪费受罚等节水措施因缺乏正确的依据,而不能顺利实施。
(6)废水再利用率不高,建筑中水工程建设严重不够。雨水、冷凝水等回用率不高。
3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针对以上水资源浪费原因分析,应做好如下节水措施:
(1)首先应遵循规范,合理分区。在市政管网不能满足用户供水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水箱供水方式,水压稳定,各配水点的压力波动很小,有利于节水。设置减压装置,建议在“高层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最大不得大于0.55MPa”的基础上,采取“配水点处静压大于0.15MPa时”。
(2)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建议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干管、立管中的热水循环。目前,“规范”中提出了三种热水循环方式,即干管循环,立管、干管循环和支管、立管、干管循环。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显然干管循环浪费水量最多。
由于目前我国不少城市实施了计划用水,不少单位为控制用水,避免超标,正纷纷改造供水系统,采取多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3)使用合格、合理的管材、阀门,给水管件及配件、推广新型节水设备,在给排水设计、施工等方面应严格把关,提高设计及施工质量。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是开源节流的节水措施之一。
(4)重视设计所选水表的设置要求及水表质量要求,增加小区给水系统水表的设置。做好用水分析和水量平衡测试。而增加小区进户总水表,通过与各户水表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有利于查出漏水隐患。设置总水表,一方面可杜绝漏水隐患,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小区物业管理,可明确漏水原因及责任主体,以便及时维修,可避免更大的浪费。用户对水表正确计量的要求也随水价的逐步调整逐步提高,为保证给水表计量正确,给水表应定期检测和更换水表,保护用户的利益和节水的积极性。随着建筑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必然越来越强烈。所以,应控制阀门的质量要求。
(5)目前各城市节水法规中对开展合理用水分析和水量平衡测试工作均有明确的要求。供水部门应落实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对水表检测和更换的规定。推广节水器具给予生产企业政策扶持,给予市民使用节水器具补贴。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节水习惯应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6)废水再利用,提高雨水、冷凝水等回用率。建筑中水工程是节约用水的好措施,既保护了环境,又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筑中水工程设计应作到安全使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对于小型建筑等可实行一些简单可行的废水再利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