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众传播;媒介;中学生;体育信息
【中图分类号】 G8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09-2
(一)对中学生体育态度和兴趣的影响
一方面,大众传播的媒介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有极大影响,如2008年中国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召开,带来了全国健身运动热潮,而李娜获得大满贯及巡回赛单项冠军,则引发不小的网球体育运动热。因此大众传媒具有引导青少年体育兴趣、改变他们体育态度的功能;另一方面,受众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会引起同学关注大众传播媒介中该项赛事的传播。如很多热爱篮球的同学都关注NBA,而热爱乒乓球的同学则更关注各类兵乓球超级联赛及其他国内、国际比赛,因此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也引导青少年关注相关体育信息。
(二)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综合的看法和态度,直接影响其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向。它既可以形成一个人的动机,也是看法和态度。因此价值观对一个人的行为更具指导性。中学生通过体育达到强壮身体的认同率最高,其次是愉悦身心,最后是培养自身意志力和素质。这说明在学业较重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持身心状态是中学生的首选。
二、中学生本身对媒体体育信息的不同需要
由于经济社会的“信息环境”等传播因素存在不可逆性,有关教育研究者要充分认识到其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要考虑到青少年教育范畴内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摈弃“信息环境”中不良信息的误导。
(一)中学生从广播中接受体育信息的内容较少,这是因为目前大众传播媒介多媒体技术已经普及,因此受众较少关注广播媒体的体育信息。
(二)中学生从报刊关注体育信息内容主要出于对相关新闻、赛事报道、娱乐性及兴趣的动因。
(三)相对于报刊媒介来说,杂志的阅读量相对较多,主要需要是体育信息内容新闻、赛事报道、知识、评论、欣赏体育明星等。
(四)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是中学生体育信息需要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包括体育新闻、赛事报道、评论、娱乐爱好、体育消费引导、名牌栏目欣赏及关注体育明星等。
(五)互联网是中学生对体育信息内容需要较高的媒介,该项目统计数据均较高。
三、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对中学生体育活动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有关体育知识方面
大众传播的体育信息的主要功能是体育知识的普及,综合调查数据分析,首先是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知识面针对性和即时性强,且当下充斥娱乐强、低俗化的媒体信息内容,特别是金钱社会的物欲崇拜等问题,会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有关体育暴力方面
青少年叛逆心理及无意识冲动行为,容易产生体育暴力事件。如球迷骚乱过程和足球流氓事件等,都是在不良榜样的鼓动下,很多亢奋状态的青少年在从众心理带动下,产生的暴力事件。而竞技体育的竞技文化中本身就具有胜负的竞争基本特性和规则,不过,在胜负之间巨大的利益失落和获得的差距间,以及失败者将受到的社会歧视的代价,让运动员产生违背竞技体育价值观的行为冲动,以至于背离竞技体育的平等竞技这个最终目的,最终演化为竞技比赛中的一场暴力事件。而现代传媒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样消极的事件散布出去,且为了强调现场视觉强烈的冲击感,播放血腥的暴力场面。青少年由于感性认识和叛逆的性格,缺乏辨别真善、美丑的能力,因此会因与这些不良信息接触频次的增加,沾染上暴力倾向,产此以往,自我印象中竞技体育及其精神将是暴力的代名词。
3.有关体育道德方面
大众传媒自身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社会负面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金钱观带领下,各式各样的缺乏社会公德规范的不良信息席卷而来。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价值观及辨识能力十分欠缺,极易被社会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而左右,进而错误的社会认知。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也会迎合受众需要来推波助澜,各类负面消息在大众传播媒介平台上肆无忌惮的传播着。
4.有关偶像崇拜方面
大部分中学生表示体育明星有着“令人羡慕的收入”,并将这些作为喜爱这些体育明星的理由。而学校的素质教育及思想品德教学流于表面,加之社会种种不端的行为屡屡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重影响下,并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下,沦为金钱的奴隶。然而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中也迎合受众喜爱明星的需求,一面报道他们风光无限的场面,另一面连篇累牍地挖掘和报道一些小道消息及明星负面的信息报。由于体育明星在青少年心中的示范作用,因此其行为往往较为深远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
(二)问题的原因
1.媒体的接触渠道不够畅通
中学生接受体育信息的愿望强烈,因此他们会更主动地寻求多样化的接触方式。而正因为是开放的、积极主动的寻求和探索各类体育信息,因此表现出多元化的、独立的现代意识,也表现为批判和叛逆的性格趋向看待各类信息。不过青少年自身也存在局限性,且社会认知及价值观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因此会对体育信息的一些内容产生更激烈的反应。
2.媒体体育信息影响力强度不足
中学生大多以体育知识及新闻、体育动态等为主要接触体育信息对象,影响对体育传媒看法的主要是这些信息不够丰富,知识性不足。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直接,看待事物敏感,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体育信息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内心需求,必须要认真研究和设计传媒内容,以符合青少年这个受众群体的接受体育信息的特征。
3.对媒介体育信息功能的认识有所欠缺
中学生感性认识及冲动性较强,因此接受大众传媒体育信息时更多凭借自我的兴趣爱好挑选自己喜爱欣赏的传播内容,对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内容不加甄别,或挑选没有针对性、对象性的内容。另外在欣赏媒体体育信息是,感性和肤浅的认识也时有发生,没有深入了解传播内容的文化内涵及精神实质。
4.体育教育形式的单调
学校体育教育及阳光体育没能系统开展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即便在开展体育运动及教学时,也没有能够认真研究学生兴趣爱好及课外体育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经常性开展体育教育和引导,帮助同学们养成体育习惯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重视的课题。
5.中学生对信息感受能力需要加强
媒体体育信息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接受体育知识、了解体坛动态,欣赏精彩体育赛事等内容的重要方法。而中学生长期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体育信息的过程,也是学习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形成体育价值观的过程。而同学们也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但是认知能力比成年人要弱。因此只关注了精彩刺激的比赛,简单的体验了体育的娱乐性和游戏过程带来的乐趣,却忽视了其内在的体育技巧及赛事规制、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和体育文化等更丰富的体育信息内容。
(三)应对措施
1.创造良好媒介条件
首先,市场竞争情况下,作为竞争对手的各类媒体也要加强互补与合作的关系。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导向研究,要形成行业规范及协作机制。
其次,要从社会公益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思考,既要保障媒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特性,还要从社会公益角度出发,从社会公德及法制角度考虑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达到利益均衡。
2.媒体强化正确引导
第一,强调媒体的积极功能
一是要强调媒体的积极导向功能,要广泛传播健康内容的体育信息、体育文化及知识技能,发挥媒体受众广泛,教育形式新颖,表现形式丰富的特性,从正确的角度传播和正面信息内容,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体育精神。二是要提高媒体的互动能力,让更多中学生在与体育专业人事、运动员的信息交互中真正了解体育真谛,了解自身的认知不足,强化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进而真正提高自己体育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三是学校要完善体育信息引导及教育方案、教案,系统研究和使用大众传媒的体育信息内容。
第二,消除媒体的消极功能
首先要加强政府、行业的管理力度,防止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特别是互联网及手机无线网络的管理,笔者建议应建立青少年信息接受技术规范及信息使用法律法规。其次,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方法加强体育信息管理,限制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扩散。第三,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媒体信息接受的辨识能力,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制止和批评,要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批判接收、思辨表达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观及道德意识,养成自身抵制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3.以学校为重点正确运用大众传媒搞体育教育
中学生接触体育信息越多,越能促进其体育参与的程度和深度。因此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及行为的影响。
4.体育教师发挥应有作用
在大力推行学校体育建设,为中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设备设施及器材的同时,体育教育者要根据专业特点、现有条件等客观因素,开展体育运动及教学设计。教育过程中,还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年龄和性别差异等特点,开展体育信息教育引导及教学工作。同时,要对中学生关注但参与度较低的节目,如针对赛车、拳击赛事报道等,开展体育运动项目赏析、相关知识普及的课程。
四、中学生体育活动建议
第一,全社会及学校要重视青少年的“阳光体育”的开展,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媒体宣传报道相结合,总是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和引导工作,重视以时展背景下重视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特点,社会有关管理部门、媒介单位及学校三方一道,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及教学,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体育信息的正面教育作用。
第二,体育教学要开展专业的体育项目只是学习和技能训练,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要与大众传媒的体育信息内容更好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体育兴趣,培养他们的体育习惯,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认识。
第三,媒体在进行体育信息传播中,要根据青少年的性格特征和体育信息去求特点,制作并广泛传播寓教于乐的体育节目。还要通过互动方式,加强传播体育信息的媒体、专业人士、青少年受众之间的交流沟通,并树立体育名人效应和示范作用,让更多高中生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张国进.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J].理论求索,2006,(3):41-43.
[2]谭永平.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
篇2
关键词:消费文化; 炫耀性消费文化;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278-02
炫耀性消费文化指一些人通过消费文化品的符号意义的实现来夸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或经济实力,以引起他人的羡慕、尊敬和嫉妒为目的的一种畸形的非理性的消费文化文。在炫耀性消费文化中,消费文化品的价值已经从使用价值转向了符号价值,消费文化的目的也发生根本的转变——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而主要是向社会和观众传达隐藏在消费文化行为中的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
一、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是个系统性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分别从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1.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冲击。消费主义伴随着人类的消费文化活动而来,它通过消费文化活动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消费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消费主义是引导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在消费主义文化的控制下,现代社会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碎片化、神秘化;欲望被制造、被引导、心理躁动不安;形形的时尚或流行的符号体系,成为控制现代日常生活世界的最高物神。消费主义教导人们把消费文化作为至上价值,它挑动人们的消费文化狂热,使虚假的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到的现实的必须,仿佛高消费文化是消费文化者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人们扭曲着自我的本性疲于追求那些符合所谓的时尚和礼仪标准的消费文化,使自我处于一种永恒的竞争张力之中。20世纪80年代,文化工业的崛起,大众文化的繁荣,带动了消费主义思潮在全球的迅速传播,从此资本主义的扩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帝国主义入侵阶段,一个由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组成的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力体系, 它通过消费文化社会的符号价值的追逐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文化行为的过程与经验。
2.大众传媒的引导。大众传媒作为消费文化过程中人与物的中介,其对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众传媒是商品经济须臾不可或缺的经济机制,它是一种预言性话语,其传播功能出自其自主化商业媒介的逻辑本身,在超现实的符号生产和媒体谎言中,它将具体的商品与抽象的观念连接在一起,极力宣扬消费文化品的符号价值,使商品成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符号系统,进而推动大学生们为获得身份认同和自我表达无止境地消费文化。第二,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式,重塑了大学生的感知方式,使大学生终日浸于大众传媒精心营造的影像世界中,使感知模式逐渐脱离抽象性的理性思维转而依赖于具象性的感官刺激。在一个将商品本身和其通过大众传媒获得的文化特性混为一体的仿真世界里,大学生们越来越沉迷于形象魅力,导致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消解,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为消费文化主义的拥护者。第三,大众传媒通过报纸、电视、杂志、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广告在创造新的消费文化欲望控制大学生消费文化以扩张经济和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向大学生们传达特定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观念以及特定的文化倾向和生活方式。
3.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自我身份认同感在炫耀性消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后工业社会中,随着休闲时间和娱乐活动的大量增加,经济与政治机构的价值与文化的价值有了脱节,结果,身份越来越建立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和文化消费文化品的选择所体现出来的品位和生活风格,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得以区分的符号和象征,每一次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都涉及一场符号斗争,具有符号象征性。大学生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自我认同的表达较为急切,更多地关心自我、注重自我的实现,追求个性和时尚,他们在消费文化中所彰显出的预期社会身份的符号价值,此时消费文化竞争的意识形态已让位于自我实现的哲学, 是一场为寻求某种符号而进行的斗争,通过斗争,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整个社会的反馈和自我身份确认。
二、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危害性
炫耀性消费文化隐藏着极大的危害性,它对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
1.炫耀性消费文化行为驱使大学生人性走向异化。炫耀性消费文化是一种异化的消费文化。人的本质需要并不是单纯的物质需要,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非但不满足于物质享受,而且力图摆脱物的束缚,追求更加高尚的境界。炫耀性消费文化极端地相信消费文化可以作为一种终极价值追求而存在,此时消费文化已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其作为对物的占有、使用与消耗行为的特定意义,消费文化已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消费文化的真正核心与内涵已远远超出消费文化本身,表现出一种唯物质论或者是单纯追求享受物质所带来的上。在异化的消费文化信仰浸和毒化下,人的灵魂被屠宰、精神被、意识被催眠,人成为没有灵魂、没有情神、没有意识的动物符号。
2.炫耀性消费文化盛行将引发大学生的校园排斥和身份焦虑。消费文化作为社会生产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通过对生产的反作用而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以有利于人性的发展、个性的自由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主要目的。炫耀性消费文化客观上纵容大学生为了追逐消费文化品的符号意义而在经济上竞相攀比,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支出,使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的大学生陷入贫困境况,更可恶的是通过消费文化品符号意义的设立而有意识地奠立起个人或部分群体的身份象征,符号化的商品成为消费文化社会的基本结构元素和交往语言,如此,推动了校园社会的分离,将校园社会分割成不同的类群体,进而迫使部分大学生因其身份的矛盾和不确定而形成身份焦虑。
3.炫耀性消费文化使大学生依附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 “资本的逻辑”具体表现为资本对利润的追求,而利润的获取,不能不依赖于商品交换的实现,即产品有消费文化者购买。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出现是“资本的逻辑”的现实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与文化发展的逻辑产物,它既是文化性的,一种文化的霸权,也是意识形态性的,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控制与主宰着大学生的生活,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是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整个社会被裹胁在西方消费主义的浪潮中,资本和金钱的逻辑深入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西方消费文化主义试图通过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以实现的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倾覆。
三、构建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
大学生的消费文化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加强校园消费文化建设。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方式和消费文化观念趋向于多元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文化群体,他们驰骋于广阔的消费文化空间,徜徉在五彩缤纷的消费文化符号中。问题是,主流消费文化的构建乃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必然选择。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确立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消费文化价值取向,并积极开展这一基础性的文化建设工作,让大学生的消费文化行为得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确立并倡导科学的消费文化观。把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纳入教学范畴,在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的教学中渗透科学消费文化观的教育,广泛提倡适度消费文化和健康消费文化的理念,使他们能理性评价社会上和身边的消费文化现象,自觉反对脱离自我实际经济状况的、盲目从众攀比的炫耀性消费文化,反对把消费文化作为获得社会认同和界定社会地位的标准, 反对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庸俗消费文化和低俗消费文化,批判消费文化主义所宣扬的象征意义,要求大学生从有利于促进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体能素质和文化品位的层面上,真正把消费文化当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手段和途径。
3.加强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功能。大众媒介是把双刃剑,它对于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具有正、负面两面效应。内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大众媒介倾向于商业化运作,较少虑及道德风险因素。大学生个体感觉敏锐、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因而载有大量信息的大众媒介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管制和监督,制止黄、赌、毒以及不良消费文化行为的宣导和传播,净化传媒领域空气,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3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美术馆与大众美术教育,希望可以解决你们问题!
从社会文化、政治生活以及传播的角度上看,当代社会的公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当今大众传媒时代的某种媒介特征,美术馆以公开展示美术作品的方式去表述和传达社会公共领域的种种信息、意向、文化理念和审美观念,把物化的文化理念和艺术美感伴随着服务社会、造福公众的理想诉诸社会公众,它在大众美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美术馆作为一种公共传播空间与媒介,主要传达公共审美文化。公共审美文化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审美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艺术、提供精神和艺术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审美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审美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美术馆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审美精神及公共审美利益。美术馆虽然是一个专业的审美展示空间,但是它担负的却是普及艺术、提高大众审美水平的美术教育任务。大众美术教育以提高大众审美能力、欣赏水平为宗旨,是精英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有力补充。正是由于美术馆的存在,才使大众美术与精英美术之间的隔阂得以消解,从而在二者之间建起沟通的桥梁。
大众美术教育是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有效工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美术世界已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众美术教育可以使人们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学意义。大众美术教育的这种意义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人们已越来越容易被固定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容易片面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某些方面,而其他一些本质力量(比如对美术的审美能力)则因抑制而得不到发展。这样,人也就容易丧失对生活全面的、具体的感受力而成为一个“单面人”、片面的人。而要提高全民的美术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让大众走进美术馆。美术馆和其他媒介(电影、电视、互联网、报刊、广播)相比,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使观者直接面对美术原作,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欣赏美术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受到审美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大众美术教育是美术返回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必由之路。美术家们并不是单纯为了反映生活而去从事美术创作,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通过对生活的反映来干预、参与甚至重构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大众的美术接受与消费环节,美术作品才能在返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去完成干预、建构社会生活的使命,这就要求美术家的作品通过大众的审美接受,实现美术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也就是说美术馆在一定程度上担负起使艺术家个人的美术作品成为社会文本以及实现社会审美功能的重任。依据接受美学,再好的美术作品在没有经过大众阅读时只能是未成品,只有经过大众的审美接受才能成为真正的美术作品,美术家的作品通过美术馆这种独一无二的媒介,使个体的创作通过大众欣赏、阅读形成强大的社会审美效应。美术馆作为大众审美接受的主要环节就是要通过它的特殊展示功能,实现美术品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审美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篇4
关键词:汶川地震周年祭 新闻报道 女性刻板印象 颠覆
“去年母亲节刚过,汶川大地震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数以万计的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孩子;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悄然而至。为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为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帮助灾区母亲圆梦,《楚天都市报》推出“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重回震区,寻访那些在灾难后仍乐观生活下来的坚强女性。本文以该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力图颠覆和修正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展现新时代女性特质,还女性一个真实的形象与风貌。
一、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中呈现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文化的统治,现代人们仍接受和认同“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刚女柔”等传统的性别观念。他们认为妇女的生理性别决定其天职是当母亲,最合适的位置是回归家庭,其自身价值只能通过于夫与子地位的高低和价值的大小来体现,因此自古就有了“妻以夫贵、母以子荣”的说法,这说明人们习惯刻板地将女性定性为单一的家庭角色。大众媒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自然弘扬和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带有性别偏见的性别观念,这只会强化中国女性传统化、类型化的“媒介刻板印象”。然而在《楚天都市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中,虽然是以女性人物为报道主线,不过却有效规避了大众传媒普遍呈现的有色相没内涵、懦弱无助的“被看”的女性形象,并通过一个个感人肺腑的女性人物故事,刻画出地震中一个个坚韧乐观、伟大无私、拥有独撑“半边天”强者姿态的女性形象。
弱者身份与强者姿态。在这次“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中,有一组集中展现灾区重组家庭的新闻报道。据北川县妇联的不完全统计,“5・12”大地震后,北川全县产生了2000多个丧偶家庭,其中丧偶的妇女占多数。在丧偶人员中,约80%有再婚意向。其中,正式拿结婚证重组家庭的有近200对,还有很大一部分为试婚家庭。张正华和徐昌碧原本是两条平行线上的人,一年前的地震扭曲了他们的生活轨迹。那场地震过后。张正华的妻子和儿子深埋在老城废墟中。而徐昌碧的丈夫则被巨石砸中。徐昌碧说,去年8月开始,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细心体贴的张正华一见倾心。去年11月,他们走到了一起。眼看地震周年临近,两人决定拍结婚照来纪念这段爱情。
对于这些重组家庭的生活状况,可以用“酸甜苦辣咸”来形容。她们多是经人介绍认识再婚配偶对象的,不过这些女性更愿意找个知根知底的人重组家庭。她们的幸福是艰辛的、稀薄的,可她们一直在坚持,不放弃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和希望。这些重组家庭的女性,在一年前都各有各的家,如今不仅要接纳一个曾经的陌生人,还要克服对丈夫的思念,考虑下一代的感受。这种重组家庭的爱情,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她们作为弱者身份却能顶住世俗的舆论和压力展现强者姿态,积极乐观开始新的生活,独挡家庭的“半边天”,非常值得人们敬重。
脆弱内心与坚强意志。随着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深入开展,汶川当地的旅游经济初现雏形。历经大地震的劫难,灾区居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认识,并开始自力更生,创造新生活。北川任家坪收费站至老县城人口处,已形成了长约1000米的旅游经济带。公路两边,依次摆开的不仅有餐馆、商店,还有售卖当地土特产和羌绣的店铺。冯学英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当地一夫妇在这里经营摊子,也就地支了一个摊子,卖的东西完全一样。可那对夫妇并不在意,“都是一个村的,都是为了生活,大家都不容易”。看得出来,对不断来往的客人,他们有着期待。“游客来得多,就会有更多人了解灾区群众的生活,也就会有更多人用不同方式支援灾区,同时他们的到来肯定会带动当地消费,从而增加我们的收入,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冯学英说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除了冯学英外,英雄老师谭千秋的妻子张关蓉的坚强,则体现在她的敬岗爱业上。张关蓉最近正在准备高三模拟高考英语考试,这是当地教育部门对年轻老师的要求。丈夫的离世,已让她学会坚强并开始面临新的生活挑战。地震时,小女儿谭仙子才1岁半,那时候她还不知道爸爸干什么去了。现在要是有人问小仙子爸爸干什么去了,她会自豪地说:“爸爸没回家,是去救学生去了。”“前段时间,我带着小仙子来到谭千秋的坟前,指着墓碑告诉她说,爸爸在这里睡觉呢。小仙子四处张望着问道:‘爸爸在哪里啊,我怎么看不到?”’张关蓉说她听了女儿的话,心里感到酸酸的。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她坚信生活会好起来。
女性原本情感就是脆弱、易受伤害的,而对于失去丈夫的女性通常都意味着失去了家庭的“擎天柱”,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可在这些灾区女性的身上却没有传统女性刻板印象中的柔弱、无助、歇斯底里,而更多的是女性乐观从容、坚韧不拔、自立自强的精神特质。
自私小爱与无私大爱。想给年迈的母亲装个空调,想送截肢的女儿一部手机……从5月7日开始,《楚天都市报》在“汶川地震周年祭”系列报道中陆续刊登了灾区母亲的小小愿望,使读者感受到她们对家人、对邻里的浓浓爱意。这些母亲同样遭遇了那场不堪回首之痛,但她们的心愿却大都为了成全家人,很少顾及自己。这些小小要求既体现满足家庭成员心愿的自私小爱,同时也见证了母亲舍己无私的大爱。
47岁的张远俊在一家工厂守仓库,以赚取一家人的生活费。震前,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滋润,她丈夫是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月收入1000多元,间或做些木材生意。她几乎什么事都不用操心。丈夫遇难后,她开始独自抚养上大专的女儿。由于丈夫没留下存款,张远俊不得不找零工,一个月500多元。可这样也只是捉襟见肘,在凑足女儿上个月的生活费后,她又开始为接下来的日子发愁。张远俊说。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用为女儿下几个月的生活费发愁。
汉源母亲卫天容最大的心愿,是凑够钱给左腿截肢、生活无法自理的女儿买一部手机。地震前,卫天容的家底还算殷实,
丈夫跟人合伙开矿,一双儿女分别念初中和小学,家里还有一辆小轿车。地震发生时,6岁的女儿被一堵墙砸倒昏迷不醒,经过两次开颅手术,左腿高位截肢,命保住了。可丈夫在矿山的合伙人却趁丈夫回家护理女儿把钱全部卷走,20多万元的外债顿时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过一阵,等孩子装假肢了,她爸爸就得出去打工了、”卫天容说。自己一个人得忙家里的事,没法时刻盯着在上学的女儿,所以想送给她一部手机。“以后要是摔倒了还是啥的,能随时联系上我。”
平凡与伟大的辩证法。在“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中叙述的女性故事和展示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弱者身份与强者姿态、脆弱内心与坚强意志,还是自私小爱与无私大爱,都是平凡与伟大这对辩证关系的现实写照。它们原本都是一些相克对立的反义词,但却在这次系列报道中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可以相容并存,正是那些平凡细小的举动恰恰彰显了人性灵魂的高尚与伟大。可见,这些灾区中的女性既有平凡中的伟大形象,也有伟大中的平凡身影。
二、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对女性“刻板印象”的颠覆
什么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般指“以选择及建构未经发展的、概括化的符号,将社会族群或某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予以类别化的做法。”简单说,就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通常成为人们简化认识过程。迅速适应环境的手段。但这种固定的、高度概括的方式不仅片面。而且也很难随着现实发生变化,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大众媒介经常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来反映一种文化规范。媒介对规范的描述常常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影响性别认识行为。因而,只要社会文化中存在性别不平等。出于交流与认同的需要,媒介就会表现出来。形成某种刻板印象,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人们通常认为,传媒形象“真实”、“直接”地表现了现实,而社会性别理论则指出,这些形象不可避免地经过了男权文化的修饰,以表现男权文化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即男权文化通过传媒参与并完成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塑造。
篇5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新趋势
0引言
流行音乐既体现了社会文化底蕴,又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对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通常对于流行音乐的特点而言,主要具有两种较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大众化,没有过多的唱功技巧,歌词简单易记,能够受到老百姓喜爱的歌曲,并能够广为流传。二是具有时代气息,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也反映了时下社会发展的态势,体现了一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追求。流行音乐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风格,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更高要求,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也将会有其独特的个性魅力。
1流行音乐的定义
何谓的流行音乐可用两种方式进行诠释,一个是在古典音乐的多样化音乐表达形式,如通俗音乐、民间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等。也可以解释为时下较为流行的音乐,能够放映出社会发展的态势。我国的流行音乐主要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而产生的,在流行歌曲的创作和词曲表达上都无疑以社会时尚相关联,具有一定的生活性、通俗性和及时性。在其流行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个性化魅力,以不同的风格和曲风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情感表达。
2流行音乐发展的特点
流行音乐在各种音乐形式中独具其个性化的魅力,是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这种与时俱进的音乐形式使流行音乐本身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通俗风、大众化。流行音乐其取材不仅源于民间文化,而且其受众也是具有一定的大众性,歌词不仅通俗简单、便于传唱,而且其曲调的制作更为优美易记,重复率较多,便于人们对韵律的熟记,之所以《最炫民族风》是一个被大众广为流传的歌曲,主要是符合大众的传统审美习惯。同时流行音乐还能够感受到极大的审美趣味,是不同于高雅音乐的一种通俗音乐形式,曲风主要表述是对一种真挚的情感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新感悟。流行音乐是不分长幼尊卑的,在不同社会阶层都会受到好评,并广为传唱,极大的迎合了大众化的审美需求。
(2)满足社会需要,具备时代气息。流行音乐的发展是随着社会文化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化传承,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具备时代气息,顺应时代变化而产生的。为此,在不同时代里的流行音乐,其风格不同,同时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如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流行的音乐有《中国人》,《真心英雄》等,体现当时社会的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坚强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2010年流行的《春天里》以其质朴、感人的因素,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对社会基本需求的迫切关注。流行音乐就是如此直白的表达着的时下人们的不同所感,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真切表达。
3时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
(1)秉承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底蕴。现如今中国的流行音乐,不仅仅是体现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而是开始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并融入现代风格,使新兴的流行音乐注入了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底蕴,如《江南》、《明月几时有》、《青花瓷》。流行音乐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良好继承和发扬,而且还提高具有中国特色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具有传统文化因素的流行音乐将其音乐创作的理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人们在传唱流行音乐时还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新的领悟,是远古文化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的有利手段,可见,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趋势是对传统的文化的深入挖掘,对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
(2)具有中国特色的个性化魅力。中国的国际化发展步伐,同样带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在当今流行乐坛中,要想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的支持,就要有自身的特色魅力,中国流行音乐就要把中国民族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中。同时很多音乐歌手也开始注重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曲风设计上,大力发扬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更加促进了中国风式流行音乐的盛行。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重点在于民族性,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开启了民族流行新纪元,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口口相传火爆流行,被奉为时尚潮流的音乐舶来品,之后又感染到了太平洋对面的美国,成为了华语音乐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3)传播途径更为多样化。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流行音乐的制作和传播上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的商业化的趋势加强,各级地方电视台推出的选秀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爱记歌词》等栏目,把流行音乐通过栏目形式进行传播,满足了大众对流行音乐的鉴赏性,成为了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美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与放松。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流行音乐的传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网络音乐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音乐样式快速发展。
4结语
通过以上对流行音乐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流行音乐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将会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音乐的制作中将会更能体现出“中国风”的韵味。流行音乐其歌词也将会更加通俗易懂、平易朴实,同时在现代传媒技术的较为发达的背景下,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将会更加多样化,传播途径也将会更为宽广,能够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 何成华.大众传媒在流行音乐传播中的角色[J].中国报业,2011(14):1819.
[2]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2526.
[3] 马军红.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探究[D].河北大学,2009:2122.
[4] 徐文.审视当代大学生的流行歌曲情结[J].艺术教育,2007(06):2930.
篇6
论文摘要:方言影像是在现代语境中生长、发展的,是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结果和表征。现代语境中,文化艺术凸显消费化和娱乐化的特征。区域性受众对方言的情感和地域文化地位的自我确认上的诉求给方言影像提供了消费市场。方言文艺的娱乐性和轻松的平民叙事反映出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娱乐化转向。无论从文化价值、传播理论还是国家语言政策层面观照,方言影像都会长期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大量存在。
影像艺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像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感受的来源。电视、电影、录象、影碟、广告等等无不用影像来吸引人们,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像艺术中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方言影像作品的勃然兴起。巩俐演的“秋菊”用陕西话打起官司;张国立在《手机》中用四川话表达了教授的无奈;赵有亮用沪语吐诉着“孽债”的痛苦。当电影和电视剧用方言火了一把以后,方言栏目剧也火热开了。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江西、陕西、天津、北京、东北三省、河南、上海等地区省市级电视台都有方言短剧。就湖南而言,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的方言相声家喻户晓,在湖南受众中其地位完全超越北方相声名家。湖南经视的方言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创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白天档收视率之最。2002年,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横空出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娱乐方言类节目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②。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方言能成为深刻的社会纽带,这种纽带靠共同语是无法建立的。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方言、方音的情感认同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不同职业、地位、性别、年龄、身份的人达到心理同归。在消费化文化背景下,文艺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场,势必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重要定位,这时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可望成为连接观众的纽带,尤其是展现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生产中,方言的选择使方言言说者倍感亲切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使方言言说者更能理解影像文本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另一方面,生长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历史背景下的观众,对共同的地方风物、历史、习俗等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认知,通过影像形式的正式播放和群体的收看,以前被主流传媒漠视和放逐的地域文化得以确认,使地域文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资本是提高和强化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⑧方言作为民问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结盟,使自身在大众传媒中的合法化得以张扬,并且通过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陈述而谋求自身的权威性。方言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折射出地域文化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文化诉求。而对于非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在方言影像文艺的欣赏巾,通过视觉符号的畸变和影像内容的异域性,产生新鲜、惊奇、趣味,同样可以产生出另类,这是方言文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文化的转向,也正因为方言影像所致,很多方言节目开播已逾十年,收视率总足名列前茅,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家老小向前冲》收视率居长沙第一,湖南第一;东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老娘舅和儿孙们》收视率居上海第一;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播出,收视率居第三。方言文艺的传播保证了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反过来又影响地方媒体决策层对方言文艺传播的关注和重视,方言影像文艺的传播在传播媒介这一直面受众的文化领域日甚一日已成必然。
二、娱乐文化与方言影像的轻松平民叙事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艺术总是高于现实,它以一种对于道德、审美等精神价值追求的面貌出现,从而体现出对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对立性和超越性,在审视和批判现实的同时,引领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西方者马尔库塞就把文艺视为“一种自由、解放和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反抗的承诺。”霍克海默也认为“反抗的要素内在地存在于最超然的艺术中。”历来的文艺在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世界的同时,对社会生活进行评判,并显示出一定的文化价值。文艺的这种功能在大众文化这里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文艺从塑造人们的批判意识转变为培养人们的消费意识和娱乐意识,文艺不再负担那些沉重的政治、理想和批判的内容,不再担当道德牧师以教育和感化人民的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正如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所说,“通俗艺术的目的是安抚,使人们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而获得自我满足,而不是催人奋进,使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方言影像文艺的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娱乐消遣,不再追求深度模式,放弃了高深而抽象的理想追求,淡化了终极关怀,主旨就是遵循快乐原则,使观众愉悦,重视观众的趣味,津津乐道于市井生活的情趣,零距离呈现市井百态,小人物的人事经历和悲欢离合与观众的视域融合,观众在小人物的生活中找到类似的生活支点和情感寄托,从而构建自我的生活意义和生存哲学。在“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中,方言影像文艺成为一种轻松的生产方式和大众欢乐活动。如湖南的奇志、大兵的方言相声,经视综合频道的《越策越开心》栏目,方言剧《一家老小向前冲》等都是这种欢乐活动的生产机智和载体。方言影像文艺的娱乐性正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社会日益世俗化,人们摆脱了宗教式禁欲主义,更注重个人的实际生活和个人的情感际遇,个人的感情宣泄也成为合法的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盛行,滋长了享乐主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不仅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财富,而且也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闲暇时光。同时,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人们生活在紧张的压力之下,闲暇时便渴望缓解自己的压力,使自己在娱乐消遣中得到暂时的安慰,得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早在19世纪恩格斯在谈到民间文学的时候就说道:“民间文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家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硗脊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19世纪农民对于文学和艺术的要求是如此,而面对高速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人们,更需要用轻松和娱乐来排遣和缓解自己的紧张,以获得片刻的安慰和愉悦。所以,那些表现当下关怀的内容,如反映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表现普通人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人们轻松愉快的生活体验,表现大众的希望和梦想,就成为方言影像所追寻的内容,追求轻松的平民叙事,放弃理想主义的宏大叙事。
三、文化传播的“小众化”与方言影像的发展趋势
一个民族、一个社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就形成了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世界的建构大都储存在语言之中。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过:“语言忠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⑧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文化世界的建构,理论上讲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一是这种认识得到传播交流。口语媒介时代的口传文化,是以记忆的形式储存在自然人的脑海中,是在传播中创作、加工、修改的文化。而在文字和印刷媒介时代,文化通过书写和印刷,以纸张等形式储存着。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媒介尤其是与电子媒介紧密结合,影像出版物集“视、听、读”于一体,使书籍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而且在当今世界中,大众媒介成为社会所有权力机制中的中心,成为社会文化的评判者,一种文化价值的肯定似乎只有经过大众媒介才能认定。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在当今世界中,方言影像承担着地域文化地位确认和地域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方言影像自身负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威尼斯报告中就写道:“文化认同不能单单援用国家认同这样的术语,个人的、群体的、社区的以及阶级的文化认同,事实上其本质是多面向的。”⑨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括地域亚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并存是正常现象。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发展历程中,竞争在不断加剧,受众市场也在发生改变,从有限媒介的单一接受到大量媒介的选择接受,促进了媒介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种境况下,媒介开始对传播市场进行分割,开始了小众化和个性化的进程。当今媒体不再试图争取所有受众,而是锁定特定的目标受众,集中精力打造有特色并能尽可能满足目标受众需求的媒介产品。与此同时,现代传播理论也从“两极效果论”、“选择理论”、“个人差异论”等众多理论的纷争中逐渐以传者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靠拢,“分众”在传播理论中沉淀下来并已成现实图景。“分众”的划分原则有人口细分、心理细分、行为细分和地理细分等划分原则。方言影像是按地理细分原则进行受众细分的一种市场竞争策略——以区域性受众为主要对象,以本地文化生活为内容,以独特的语言形式作为连接受众的纽带,打造无可替代的产品。从这一意义上来看,方言影像是大众传媒中“分众”传播理论的一种诠释。
篇7
电视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各种板块的栏目又更加专业、更加具体的引领着人们了解各种信息,电视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电视屏幕作为传播现代信息和文化知识的有效载体,通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直观而生动的表达,使观众在短时间内收看到更多更新的内容。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主导人物,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持人,怎样在不同的栏目中表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现场意识我认为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
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定位,所谓形象,并不是指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素质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的整体印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又要满足观众的需要。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名人的身份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
主持人如果要成为节目的标志,就必须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节目的定位,即了解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服务对象,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地理解自我,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再结合前面的认识,这样,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分析,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
现场主持调解情绪,化解紧张也是非常必要的。情绪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现象,一般具有外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特点。这些变化将会直接影响一名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的表现。如语言的语速、停连、重音、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等。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需要合理的控制情绪,使自己的情绪经常处于良好状态。这里的良好状态指的是愉悦、兴趣和学习工作时的适度紧张,引导不良情绪转化向着有利于主持节目的方向发展。
主持风格是主持人的现场意识还表现为主持风格的定位,这又如何设定呢?一般来说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
主持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关系到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又关系到他所处的外界环境,由于主持人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及知识层次的不同,在理解和表达上也必然各不相同,再加上时代的需要,民族的习惯及生活的特点,必然对主持人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决定了主持人独具个性的主持风格。
另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与临场应对技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联系。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主持人若想在节目中尽善尽美,既需要注重主持风格的完善更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主持人在主持现场节目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种非常和谐自然的交流气氛。在这方面,应该根据节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主持人更要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对节目的基本氛围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多设想几种方式;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变化应保持一种敏感,以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并在主持过程中时刻把握分寸,从而保证节目的最终成功。
我认为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过程中不要追求特定的节目效果,如现在流行的综艺节目的热烈气氛不一定非要通过主持人的夸张表演来实现;一些主题严肃的访谈,也并不一定要通过主持人低沉的语调或呆板的表情来体现。在这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时刻对节目的最佳效果有一种想象,以便做适时地调整。
主持人在现场的发挥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归根结底是要主持人自身的素质过硬。在主持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完善主持的内外部技巧,同时提高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使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成为主持节目时的有益臂助。另外,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使节目能够与受众相互呼应,减少出错几率。
篇8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观点的提出由来已久,但是,目前的学术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却没有确定的解释。如果把它当作是一个文化与美学的命题,则最早是由西方当代著名学者费瑟斯通和韦尔施率先提出来的。英国学者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给我们概括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在西方,这个潮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为代表,他们追求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一切艺术的“灵气”。他们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不管是大街小巷的废弃物,还是身体,偶发事件,甚至是便池,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进入艺术的殿堂;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的谋划,具体指的是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而审美化的谋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一直延续到福科等后现代主义者;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大众电子传媒的快速发展,导致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高雅艺术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新命题。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层含义实际上给我们解释说明了审美化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艺术领域内部的各个艺术种类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地逐步地冲破高雅艺术与普通大众生活之间严格的传统界限;第二个时期,普通大众越来越倾向于按照艺术来规划自身的生活,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艺术彰显和艺术气息;第三个时期,物质生活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形象化、图像化、幻象化,人们习惯于眼球冲击带来的心理审美愉悦感。由此可见,日常审美化的出现导致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与高雅艺术之间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融合,逐步地拆解了普通生活与高雅艺术之间的隔阂。它们之间的距离在当代社会中不停地被拉近,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是完全消失。这种趋势的产生非常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美学观念,把传统的艺术样式,诸如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戏剧等高雅艺术都普及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去,改变着普通大众的生活观念,深入地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比如人们的穿衣打扮、饮食起居、家电装饰、电脑手机、汽车广告、甚至人们去进行美发、美容、美甲或是美体都是如此,美已经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因此说,日常生活极大地走向审美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同时,传统的美学范围已经不能更多地涵盖新出现的美学现象。所以,新时代的美学范畴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突破传统美学的范畴,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文化语境,更广泛地为普通大众服务。
二、审美心理产生的原因
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体现,广泛地涉及政治观点、宗教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它又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与时俱进的。因此说,“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也随着时代的改革和变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第一,上个世纪以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给生活大众提供了非常丰富和充裕的物质产品,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已经不再完全是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而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到商品的美观性;第二,近十几年来,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一片蓬勃兴盛之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的消费转向了非物质化,非实用性的商品消费形式。商品的包装和形式更能愉悦大众的眼球,刺激大众的消费。第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为了最基本的吃穿住行去辛勤地劳作,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那么这个时候,审美的娱乐休闲因素就大大地凸显出来,直接导致了娱乐产业、美容行业、身体文化、文化工业等的大力勃兴。第四,大众传媒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大力普及,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图像符号和影像:不管是伫立在街头大量的广告牌,还是丰富多彩的家居装修,无论是各大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还是各种类型的电影,甚至是流行歌曲的MV,或者电视报道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等等,我们都离不开影像的展示,而这些影像并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再现或者模仿,而且是主动地去影响现实构建现实。这样,就会导致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之间差别逐步消失,使得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第五,日益丰富的大量的物质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普通大众的经济消费水平,同时也快速地改变着大众的消费心理,人们除重视商品的实用价值外,更加看重商品的象征价值。这样,商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多的是一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吃穿住行的档次都成了衡量个人地位身份的标准体现,商品所包含的象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压倒了它的实际使用功能。人们对于各种商品外观的大力追求体现了他们审美心理的变化。
三、审美心理表现
(一)彰显个性
现代社会,人们更注重追求生活感官享受和张扬欲望。以服装和发型的审美心理为例。
1.纵观中西服装的发展,服装的演变过程最主要的是以强调功能为主线的,而服装最基本的功能是遮蔽身体,抵御寒冷。但是,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人们不再是仅仅满足服装的遮体保暖功能,而是越来越强调服装的美感以及服装怎样烘托自己的身价和个性气质的功能。个性和时尚结合,彰显鲜明个性的着装特点,是这个时代呈现的主流。人们追求服装的新颖和流行,追求着装的与众不同,而一些怪诞的服装正好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在现代人眼里,时髦、有创意的服装能够张扬个性,更好地修饰自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代赋予它的特定内涵,比如在时尚界,“波西米亚”风格成了追求放荡不羁、自由浪漫的代名词,而“波西米亚”风格也成了演绎小资情调的最好方式。“朋克、嘻皮”是反叛精神,颓废思想的代表。而这些却是新一代认为的最流行的时髦打扮。
2.美发是现代社会极热的流行产业,染发烫发已经是一种流行狂潮。人们颠覆了对传统黑发的审美,把头发染成金色、红色,甚至绿色、白色、蓝色。更有甚者,一个头发染成五颜六色,来达到独特美的效果。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怪异的发型也日趋流行。而日趋怪异的服装和发型的搭配使人们颠覆了对传统美女帅哥的认定,女性和男性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男人女性装扮,女人男性装扮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而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选秀活动更是把这种彰显个性的行为推向极致。
(二)释放自我的价值追求
篇9
当代世界,消费主义漫漶于全球,当代中国都市也已进入了准消费时代。艺术活动亦日益深入地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它“借助现代文化工业日臻完善的传播技术和复制技术手段”并不断按照城市人的需求而塑造自身。消费时代的流行音乐此时已可以被视为是“由文化工业生产商操纵,以大众信息传播系统为载体,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中建构起来的,为社会部分成员所接受的一种简单规范的音乐形式,是一种以公开的商业行为为目的、满足当代大众心理需求的大众宣传品和消费品”了。①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不能排除世界音乐文化生产及其机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在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探索中,可以发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从各个方面学习、模仿、借鉴着严肃音乐与民族音乐的某些因素使自己得到发展,并已经成为一个势不可当的趋势。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当今的流行音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呈现出一方面现代派音乐与古典音乐、浪漫派音乐共存,其次是现代音乐与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共处的复调式发展态势。对此,我们必须理智地加以辨析,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可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它的通俗性、娱乐性以及它以普通大众为接受对象的特点,确实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并且随着市场化的进程,逐步由原来的边缘地位趋于音乐消费中主流地位,被越来越广泛的受众群所接受。但另一方面,必须正视的是由于它的复制性、模式化的生产方式及其商品性、市场性也确实使得音乐文化领域发生着空前的结构重组和理想置换。而这一切必将颠覆我们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传统音乐那严谨的音乐律制、乐思发展、乐曲结构、和声对位等一切内在的规则、标准和结构。流行音乐没有向传统音乐那样重视传统音乐中的那种深刻性的主题、严肃性的题材、纯正性的风格以及规范性的表现技巧。它仅仅是适应着人们的消遣、娱乐的感性需要而发展,并不以思想性、现实性和社会性为要义。在当今多元音乐文化融合的发展中,应该明确的是“融合”并非意味着取消中西传统音乐各自的主体根基。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融合,传统音乐文化可谓是整体音乐发展的生生不息的能源。所以在发展流行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同样应该重视对传统音乐的主体根基的保存与传承。
其次,媒介革命决定了当代流行音乐的变化,同时,与其相应的接受群及接受模式也因之而发生了变化。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由于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变化,随之也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随着通讯技术和因特网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经历了由录音机传播到广播电视传播再到网络传播的发展历程,同时其传播载体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经历了由80年代的手提录音机,到90年代的随身听(Walkman)、再到90年代末的CD播放机以及到现在的MP3的发展与衍变。不同的传播媒介、不同的传播载体则培育了不同的消费观念与不同的接受群体。音乐传播的数字化以及国际资讯的即时性使人们可以做到直接接收到世界各国的音乐,使得国内流行音乐信息能够做到与国际同步。这无形中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流向。这种在网络文化基础上创造的数字音乐、网上传输、网上下载等流行音乐消费方式,使得我们对音乐的感受方式也随之改变。
如今的流行音乐文化的消费已经进入一种时尚的数字化时代,从而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随之形成,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也随之出现。网络歌曲已经从聆听下载音乐向放歌网络、向更广泛的音乐爱好者传播的全新模式发展。即我们已经步入“E歌时代”。“E歌”开放式的语音环境取代了固定人数的密闭包厢,任意的私人空间取代了公共场所,一切都是充满新鲜感、时尚感与科技感的互动式音乐娱乐“革命”。“E歌”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娱乐“异度空间”,使人们在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里实现歌唱的愿望更轻松,更便捷。“E歌时代”的这种强调主动参与、互动交流,具有个性的活动天地与自我展示平台,在电子传播时代已经具有迅速普及之势,并成为营造流行空间和时尚通道,被都市流行音乐爱好一族广泛接受并认同的互动娱乐形式。
再次,当代流行音乐在消费社会的整体运行中产生。产业化最终使资本的力量通过市场机制将流行音乐文化纳入了生产线式的商业流程。如今艺术活动日益深刻的市场化、商业化与产业化使得当代中国都市已进入一个消费时代。在消费时代中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消费是与大众传播媒体的进步与发展密切相连着的。即现代大众媒介的发达程度已经紧紧地与消费观念的散播联系在一起。现代媒体的宣传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进行消费之前已经受到了媒体宣传的培养和熏陶。可以说媒体在制造消费音乐商品的欲望的同时也制造出了消费对象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指消费对象本身具有的使用价值,而且还有被大众媒介赋予的附加值。一方面,许多电子媒介出现之初本身就是昂贵的消费品,这些物品的出现和普及必然造成消费时尚的兴起,从而给以往旧有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以冲击。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消费社会为各种消费商品提供了宣传渠道,也为各种消费行为的制造与推广提供了可能,并形成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和对旧有消费观念的荡涤。
在当今的流行音乐文化消费中,“使用商品”、“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已不再是人们购买商品的唯一目的,而是开始强调和重视商品的“交换价值”和“符号价值”,并且“占有商品”、“拥有象征”成了人们购买商品的主要目的。这种转变也是人们步入现代消费文化时代的标志。在流行音乐商品消费领域中呈现出由于消费需求多样性导致的消费的个性化特点,消费个体需要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来确立自己在消费领域中的话语权。拥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品位的消费个体也都在现代的音乐消费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和自己喜爱、习惯的消费方式,拥有着更为自我的消费理念。通过对音乐商品的“拥有”来表达自己的心态和身份,表达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感受,并以此作为融入某种特定的社会群体的途径。简而言之,消费时代的消费个体通过选择消费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理解与感知。音乐消费领域中的个性化消费已经成为个体自我表达和取得身份认同的一种主要方式。当然这种个性化消费使得音乐消费者群体也已较为明显地倾向于离散性群体,即流行音乐的受众已趋于分化为多种层次或类型。也正是由于受众层的分化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不同需求。需求是终极的动力源,有需求必定有发展。针对于此,流行音乐不断开拓新的音乐资源,借鉴与容纳民族和西方的音乐因素,从而形成新兴音乐文化形态崛起和传统音乐文化形态更新。
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和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面前,发展文化产业已不是要不要、应不应当的问题,而是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的问题。迄今为止,几乎全国、各省、各大城市都制定了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有的甚至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音乐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生产手段和传播媒介,电视、电影、广播、报纸、书刊、录音、录像、光盘、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传播媒介建立起以都市为中心的范围几乎不受限制的传输网。巨大的经济效益与高新技术的参与,使音乐文化产业拥有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和势头,可以突破任何延搁与约束而拥有一个广大的前景。这一切都促使了音乐文化产业的领域与空间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艺术活动的场所已不再是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而是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空间,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艺术接受休闲化与日常生活化了。在这些场所中,艺术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共展并存,交错进行,互惠互利。由之,高雅音乐与通俗流行音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民族音乐、严肃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的精神产品进入音乐文化市场与流行音乐的距离也将逐步趋于消解。
作为大众文化一个分支,流行音乐的商品化属性使得它总是能够做到随着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的需要而变化发展。流行音乐亦可谓是在以它的特有的通俗性、大众性、时尚性成为社会最可靠的标本和最准确的寒暑计。尽管对于流行音乐仍然存在众多的理解方式,但是,流行音乐仍将继续顺应着社会的发展,承载着当代社会中的各种思潮,以其特殊的影响力和强烈的指向性波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笔者认为作为理论研究工作者,关注社会前沿问题是其应尽的责任。所以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要做到随着其不断发展而继续深化,研究的学理性要随着其不断发展而继续加强,研究的方法要随着其不断发展而继续完善,研究的视野也要随着其不断发展而继续拓宽。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2.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孙宜君《文艺传播学》济南出版社1993年版。
6.阎国忠《关于审美活动――评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文艺研究》1997年第1期。
篇10
关键词: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美学理念
随着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相继出现了电影美学、摄影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建筑美学、服饰美学、技术美学、体育美学、人体美学、生态美学……等门类。原本思辨的、哲学的研究领域,现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理性的哲学化研究趋于边缘,而美学与现实生活、文化的关系研究趋于紧密,美学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这与审美对象的时代性转型,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心理的变动分不开,而且美学理念的历史性问题也不可忽视。
1.审美对象及其活动范围的变化
传统的审美对象多以静态化的形式存在,如文学作品、绘画、建筑、自然景致等,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人们遨游于广阔的自然,与自然共融,艺术创作也脱离不了自然物象,自然美与诗词意境美天然地连接在一起,如《诗经》中的自然物象的艺术化展现,屈原辞赋中对奇花异草的品德化赞喻等;而当下审美对象的中心已不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转移到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这些艺术门类多蕴涵一种动态的理念。这时代,艺术活动的场所已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远远超出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美术观、音乐厅、剧场等)。看来,审美活动已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的界限和范围,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己经转移到了工业设计、广告和相关的符号与影像的生产工业之中,任何日常生活都可能以审美的方式来呈现,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消失了。
韦尔施(WolfgangWelsch)在发表于《理论,文化与社会》的《审美化过程:现象,区分与前景》(''''AestheticizationProcess:Phenomena,DistinctionandProspect'''')中谈到:“近来我们无疑在经历着一种美学的膨胀。它从个体的风格化、城市的设计与组织,扩展到理论领域。越来越多的现实因素正笼罩在审美之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逐渐被看作是一种审美的建构物。”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是不可回避的时代转换,“存在、现实、恒定性和现实这些古典的本体论范畴,其地位如今正被外观、流动性、无根性和悬念一类审美的状态范畴所替代。”①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孕育而生,艺术也由不可复制时代进入到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荧屏、幕布上的形象会活动,而画布上的形象则是凝固不动的,可以让观赏者凝神观照。影视、广告等现代的审美对象,动态化倾向比较明显,观赏主体很难对电影画面进行思索,当其意欲进行思索时,画面已经改变了。画家提供的形象一般是完整的形象,而摄象机提供的形象却是一个分解程序多部分的形象,它的诸多部分按照一个新的原则重新组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活动有明显的“牵制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他人引导的社会,美的形成也脱离不了“他人引导”。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非功利关系被功利性挤兑到狭小的空间。审美的非功利性肯定了对象的独立自由,也肯定了主体的独立自由。古典美学中那种无我无物的非功利状态,在市场经济时代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隐秘,伴之而来是迷恋化的审美追求,对象与主体的独立性被某种文化束缚。
2.审美主体的时代转变
人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审美活动的反思以及人的审美趣味和理想并非一成不变的,社会文化在发展,人对美的态度也在不断地塑造与转化。面对主动生存的时代,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考与认同在发生着变化,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与处境发生变化,心态也随之变化,那些与生活相关的理论,日常生活的审美成为研究的热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转型,人们物质消费欲望日益高涨,享乐生活的欲望也日益膨胀;人们往往不再关注政治历史的伟大推动者和伟大主题,而只关心生活和身边的“小型叙事”;人们不再关注哲学文化的形而上的终极探寻和未来世界的“辉煌远景”,转而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关注所谓的“生活质量”。这一转变带来了中国百年来审美风尚的一次根本性转变。曾经静观的、回避的时代已过去,面对的是主动生存的时代。消费观的转变,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促使了现代人的身份及其处境发生着变化,心态也发生着变化,存在某种普遍的浮躁情绪。马克思在《手稿》中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与消费文化的兴起相伴随的是大众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极大普及,导致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图像与符号的泛滥同时也导致文化与审美的民主化趋势。另外,主体也缺乏安静的环境进行理论的思辨的美学探索,而且研究者的纯洁性、无功利性也模糊了;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留给我们静观、远离世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自己的独立时间越来越少,现实不允许主体静下心来玄想,尤其是传媒介入所造成的私人空间公众化和世界“类象”的家庭化,审美主体的心理已经自然不自然地发生了变化。主体的审美趣味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改变,专注理论研究的学者也不能对当下审美活动的转型无动于衷。现在媒体的发展影响着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艺术与市场生活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了,个体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和关注相对加强,审美趣味不局限于单一的纸质媒体上,而视觉上的,生活上的审美理想相对浮现出来了。当代文化的商品化、技术化和审美化转换,和在转换中所展现的文化心理失衡,其根源就在此。身处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世界,我们不可能回到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中。当代文化所进行的不是人生意义的收获,而是通过流行的形象、消费的结构功能转换,在所谓“尽可能活得更多”的欲望追求中,消解着人生意义。主体要重建人的精神家园,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收获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在现实的人生中,以天地为心,重塑人生的文化心理,这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文化的意义所在。
3.美学理念的历时性转变
从审美观念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内容看,审美观念仍然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其它文化要素的价值取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审美潮流和文化生产对感性的满足,对形象或形式的刺激所引起的审美愉悦越来越倚重,“流行时尚”和适应日常生活化的实用主义,将严肃的精神性和理性说教一起消解,对文化历史的重视,也大多在当下的影视图象的闪回中,在夹杂着谈情说爱如刀光剑影的“戏说”中,或在劲舞和说白似的流行歌曲内,在嘻哈蹦跳的欢乐节目里被娱乐化了。当英雄走下神殿,历史风云变得轻如柳烟时,历史自身也被游戏化了。感性压倒理性,使审美也眼花缭乱地被世俗化了,产生了大众的特别是市民的审美流向。
当下的美学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超越以静态的空间性思维为基础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努力阐发审美活动在超越现实的分裂、对立和异化状态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研究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深化对审美交流问题的研究;三是克服美学的消极被动状态和贵族性态度,把美学思考与人的重建以及合理生活的追求结合起来。②美学研究的理念已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研究方式,日常生活成为了美学研究的重点,这与后现代文化理念的渗透有一定关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为美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契机。后现论有些以反美学的姿态出现,在文化理论中提出了“反美学”“超美学”的观念。法国后现论家博德里拉在他80年表的《超政治,超性别,超美学》中提出了“超美学”的概念,所谓“超美学”,指的是“美学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当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与特殊性。艺术形式已经扩散渗透到了一切商品和客体之中,以至于从现在起所有的东西都成了一种美学符号。所有的美学符号共存于一个互不相干的情境中,审美判断已不再可能。”费塞斯通的《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来讨论后现代社会的重要尝试之一。他认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正在消灭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的消失。今天,符号与图象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尤其是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一大景观,它们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的肌理中。另外,“媚俗美学”也成为后传播时代的审美风尚,即美学已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因而丧失了其自主性和特殊性。面对新的生存境遇,美学研究就如韦施尔说的“作为审美的反思权威,美学必须在诸如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等领域里来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
特定的“时代精神”和“时代主题”,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美学研究确立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思考现实问题的重要参照系。美学研究只有以当代文化进程中的主旋律和理想目标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参照,才能从根本上反映历史和时代的变化,推动历史和时代的前进,从而发挥它应有的建设和导引的理论功能。在当代社会,在新的科技思想、科技理论和科技观念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美学研究更应该关注科技文化对未来社会所产生的更大影响,因为以科技革命促进人类的新进化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主题,未来美学价值形态和观念形态的建设只有研究这种已经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它才能确立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
[3]《当代美学》,马克·西门尼斯著,王洪一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3
[4]《美学的现实性与现代性》,莫其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5]《叩问仿真年代》,金元浦,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0
[6]《美学的现代性思考》,彭立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7]《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