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篇1

【关键词】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近年来,福建省松溪县溪东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打造绿色家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乡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1 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所在

溪东乡位于福建省松溪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村镇沿渭田溪东岸布列,故名。1984年撤社改乡,辖8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1.33万人,聚居汉、畲、黎 、侗4个民族。境域面81.7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35万亩,耕地1.36万亩。龙山海拔1349米,为松溪县第一高峰。毛竹4.1万亩。地下矿藏有钨、大理石、花岗岩等。产稻谷、毛竹、笋干、茶叶。乡镇企业形成以清水笋、香菇为主的食品加工和以竹、木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小学“四率”连续十二年保持部颁一类标准,被列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乡之一,村村有医疗所,户户饮用自来水。公路通县城。有先秦时期文化遗址。

近年来,溪东乡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溪东乡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但一部分地区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1.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村庄还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置,尤其是垃圾填埋、焚烧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处理需求,大量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无足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影响到村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质量。

1.3 农村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

溪东乡农村各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虽然近两年有所整治,但仍然有一部分企业污染较重。如多家清水笋罐头厂等。

1.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溪东乡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这种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综合分析溪东乡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可归结为农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企业污染三大类。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保护工作宣传不到位;环境管理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环境监管体系缺位;公共投入渠道不畅,农村污染治理能力缺乏;扶持政策措施不力,农村污染治理市场化难以推进;技术处理模式不当,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低下。

2 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做法

溪东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打造绿色家园。

2.1 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和环保知识手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人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2.2 加大农村清洁家园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或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各村多采用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沟塘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乡中村、乡村结合部的区域垃圾收集转运,纳入乡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对各村推行“组保洁、村收集转运、乡处理”的乡村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逐步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存放、统一收集、统一清理、统一处置。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查监测与划界定标工作,设置保护区标志。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2.3 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做好清洁田园工作。首先加强化肥、农药的市场管理,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的农药化肥营销网络,发挥行业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其次加强对沼气、秸杆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最后是政策扶持,全面推广秸杆还田等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二是,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地,严格执行环境评审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木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大力推进“白色”污染治理。针对县级废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的再加工能力,根据乡村人口和地膜覆盖面积确定回收指标,在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行政村设立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2.4 建立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如全力推进雷厝片300亩以上的高产粮食栽培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大做强周墩村400多亩有机茶园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有识之士到溪东村马源自然村投资建立葡萄等果蔬示范基地,同时带动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新机制。

2.5 强化农村生态建设监督检查

乡党委、政府及各村委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环保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生态村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在乡级政府设立环保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各村设立由村干部兼任的环保监督员,各农村小组设立由护林员兼任的环保信息员,逐步建立乡、村、组三级环保工作网络,完善生态环境建设防意联建共管机制,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加强监管,巩固建设成果。

3 取得的成效

3.1 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推进

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涵盖了农村水环境质量、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农田化肥及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溪东乡被评选为国家级生态乡,溪源、古弄被评选为国家级生态村,周墩、西洋、举上、溪东被评选为省级生态村,朱源、东源、雷畲、西边被评选为市级生态村,真正打造一个富美和谐的新溪东。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涌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如溪源村妇联发动全村家庭主妇开展“庭院整治”,同时出台相关配套鼓励政策,有效改变了村镇的环境面貌;古弄村生态创建实行年度申报制度,将创建计划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投入到位。此外,溪东乡党委政府出台了考核奖励办法,对创建成功的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所有这些对生态村的创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2 “生态庭院”构筑初见成效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溪东乡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卫生改厕、沼气开发利用、庭院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生态庭院”创建活动,强力推广“畜―沼―茶”模式,以猪、牛、羊粪作原料生沼气,沼液和沼渣作为优质肥料喷施茶树和毛竹,减少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同时处理好畜禽养殖粪便等污染。把厕所、猪圈与沼气池连在一起,常年可产气,不仅实现院落的美化、净化、亮化,而且村民可省下一笔液化气费用,大家也极少上山砍柴火,即能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生态。正如现在村民常挂嘴边的一道打油诗:“做饭不烧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现,文明卫生真方便。”目前全乡先后建起了沼气池560多座,从而构筑起一条不产废料的家庭经济产业链,同时减少了对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

溪东乡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要求,高效率开展“三清一示范”工程建设,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共在全乡辖区内设置警示牌10个、防护网280米,进行河道淤泥清淤、清运、绿化修复长度1380米,减少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3座、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7座、厌氧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 铺设暗沟及管网5517.5米,设备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以上。目前已有5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溪东乡党委和政府还出台了鼓励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投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方案,对试点项目工程,经验收合格,财政给予30%补助,有效激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积极性。

篇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加快推进以及中国金融业迈进全面开放新时代等宏观形势的变化,深圳金融市场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转变,前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从框架建设阶段步入了综合创新与功能优化阶段。近年来,深圳市政府不仅高度重视政府金融服务问题,而且大力推动并积极参与深圳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其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尽管如此,由于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相比于国际金融中心主体框架建设其关联领域更广泛、其运行结构更复杂、其互动条件更严格并具有渐进性、长期性特点,从而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找准工作定位即“到位不越位”、如何建立政策机制即“高效不失效”、如何完善服务平台即“链接不乱接”等等,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本文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国内外典型城市其政府部门在当地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比较,二是对地方政府全方位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尺度、角色定位、机制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有关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细化其对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的宽度、深度与高度的认识;政府金融服务模式要善于创新以不断提高政府服务金融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政府金融服务功能要不断细化并加强公共金融服务环境管理;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部门合作平台建设、国内合作平台建设与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地方政府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机制可以细化为五个方面---环境调节、政策激励、合作平台、诚信示范和风险预警;要重视并建立地方政府对深圳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推进情况的指标评价体系。

关键词:

地方政府;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

一、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内外实践与经验

(一)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的政府实践与经验一是政府牵头,大力开展城市宣传,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形象。二是政府部门与业界联手,共同推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三是坚持有效金融监管的规制性与导向性的结合。四是维护宽松和谐的经营环境。五是大力推进金融改革与金融开放。

(二)中国主要城市政府部门的做法三大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金融合作日益紧密态;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中国主要中心城市之间在建设金融中心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可以借鉴的做法与经验政府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舆论引导(加强宣传);联手业界(互利互补);有效监管(政策治理);市场主导(鼓励创新);扩大开放(多向合作)。一是通过舆论引导提升金融中心形象,在加强宣传、推广方面积极性强,主动性明显。二是加强政府与业界联手,通过互利互补原则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推进。三是通过有效监管并开展政策治理,指导并引领市场发展的健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四是通过缓和管制与适度监管,鼓励并促进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

二、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机制的政府策略

(一)对地方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认识与政策主张1.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政府部门工作任务已经成为全国共识。2007年,金融生态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深化金融改革,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关键。在国内,一般认为,“金融生态”的概念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首先提出的,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是由作为国务院重要部委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首先倡导的。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如何推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早已经从“口号”和“宣传”的地步转变为“行动”和“竞争”的阶段。2.金融生态的概念与金融生态环境的三个层次:“金融生态”概念是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机制、风险运行机制和环境平衡机制的一种思想认识与政策思考。金融生态环境也可以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区分。我们认为,金融生态优劣与金融中心能级二者是有差异的:“金融中心大小”有别于“金融生态好坏”。“金融中心大小”是一个硬环境。如果说,国内外金融机构数量多、从业人员数量多、开放性金融产品种类齐全、金融交易规模巨大、全球性金融定价能力强是“金融中心规模”的五大关键指标,那么,金融市场秩序健康稳定可持续、金融产业链完备且服务效率高、金融人才国际流动性强、金融商务成本低、金融创新领导力强则是“金融生态环境”的五个核心指标。“金融生态好坏”是个软环境。

(二)政府部门在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作用与工作“尺度”1.政府部门在国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五个作用”:政府部门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环境调节作用;政策激励作用;合作平台作用;诚信示范作用;风险预警作用。2.政府部门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工作尺度:政府部门在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把握好五个工作尺度:在法规建设中要强调“高度”;在政策执行中要统一“尺度”;在引领发展中要具有“深度”;在政府合规中要提高“强度”;在金融教育中要增加“宽度”。

(三)完善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的机制1.政策主张:我们认为,深圳前海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要以金融法制生态建设为“纲”,政府部门应以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工作。地方政府要从决策高度、参与宽度、服务深度三个方面进行挖潜和创新。第一,要更加注重政府作用而非政府地位。第二,金融环境治理既是政府对工作机制的取舍,也是地方对发展战略的选择。第三,金融合作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由之路。第四,和谐发展环境是金融生态建设的目标模式。2.地方政府在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中要承担、负责并完成“五个角色”:管理员;联络员;宣传员;合规员;评论员。要建立、健全与完善“五个机制”:管理激励机制;合作协调机制;宣传教育机制;诚信示范机制;环境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吴淑静.新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篇3

关键词 高校 体育生态环境 建设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和培养思想道德,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快乐、人人发展”的文化体育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鼓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学习文化和体育知识,促进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2体育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目标

(1)通过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日常锻炼习惯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在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有选择的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3)通过课外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生活,促进师生、学生和学生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不畏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体育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内容

3.1开展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设计和实施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学校毕业等特殊意义的一天,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坚持逢星期一升国旗仪式与学生密切接触,具体国旗的实际内容为国旗。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注意早操锻炼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身心放松,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和集体的情感。

3.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体育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硬件的建设、校园环境、校园景观、校园雕塑、设施、设备、园林绿化、体育设施等的校园环境、物质资源。对学校建筑设施、植物和人文景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大到主体建筑,小到角角落落,每棵树和灌木,应为设计的综合规划,使其更科学合理。从净化、绿化、美化做起,彻底整改学校。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的创建,打开报纸专栏、黑板报、图书馆、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历史展览室;悬挂张贴名人名言,教育格言和警示句;开放图书角、英语角、体育文化长廊,让学校所有的墙壁,每一个绿色的空间,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一个“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化和教育,体现了深刻的内涵的校园“处处皆教育”。

(1)校园整体规划:对现有大型建筑设施如教学楼、办公楼、体育设施等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整体再包装,科学地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功能空间,细化、深化教育功能。统一建筑装饰风格,突出学校特色和文化体育底蕴。校门、校园道路、车辆停放场所、学生活动场所、国旗护栏等设施设置要实用、美观、和谐、统一。标识要清晰醒目,既各具特色又风格统一、相映成趣,从形式到内容力求体现整体美感。

(2)校园绿化美化: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园空间进行绿化,充分考虑花季差异,进行搭配,形成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体育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并配以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的灯光、音响设施。

(3)人文景观:校园雕塑:位置要恰当合理,内容要寓意深远,设计要新颖独特;制作要高档精致,并配以文化体育诠释;文化体育长廊:设计精美,制作精良,大方美观,方便学生学习阅览,成为校园风景线;格言警句:校园悬挂张贴的标语口号要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名人格言和警示句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有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精心设置展示位置,在学生不同活动场所设置不同教育内容的格言,突出教育目标和效果,忌华而不实。

高等学校有着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几大智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社会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在发展生态科技上冲锋陷阵,突出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校园文化的途径,教育和指导师生们参与生态建设,营造生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做践行节能环保,降碳增效的先锋.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绿色体育观念,使高校体育场地建设更加符合时展需要及学生、教职工和社区群众的需求。

高校具有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几大智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社区发挥主导作用和示范作用。高等学校在发展生态技术的冲击下,突出生态文化的发展,积极探索校园文化、教育和指导生态建设的生态建设的途径,建设生态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做实践节能环保,增效减碳先锋。我们应该树立生态绿色体育的理念,符合学生、教师的需要,以及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文斌.高等学校生态体育建设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52.

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

1引言

通过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以及防风固沙,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实际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许多林业资源都被过度开发,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来发展林业,做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够维持林业资源使用与发展的平衡。

2生态林业的内涵及功能

2.1生态林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林业,指的是以生态经济学、生态规律作为基础原理,同时充分恰当地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林业的稳定发展,并且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最佳的状态环境,构成完整的林业生产体系。生态林业的建设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的,同时也是具备合理组合、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有良好动态平衡能力的巨大的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2.2林业生态保护的发展

①充分发挥林业经济的功能。在发展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经济利益的发展,保证林业生态环境同时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支持,发挥林业经济自身的优势,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将天然林业与人工林业分开治理,保证天然林业原有的状态,同时发挥人工林业的经济效益;

②提升林农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按照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林木的砍伐,所得的利益直接归林农所有,同时企业根据采伐规定,定期进行林木的回收加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稳定生产,同时还可以大大的提升林农的植树积极性;

③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进行规范的林地流转,激活林地资源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林地的生长周期长,兑现利益慢的问题。

3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科学进行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应以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前提,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伤害。此外,生态采伐还应以维持生态原有的物种多样性,将森林功能、景观等因素作为生态采伐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林分水平上,应全面考虑林木的树种、产量和生态多样性的组合、树种搭配、林地生产、水分、养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等内容,让森林被采伐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②在景观水平上,应尽可能将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的特征;③在模仿自然干扰的水平上,则是模仿森林在生长中所会遇到的风倒或自燃等现象,并通过外力干扰来帮助森林成长。

3.2改善生态应用技术

各级政府和相应单位要提高合作,共同研究生态系统,对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进行监测。认真执行当地的林木苗种的培育工作,协调当地林业结构,通过高科技来提升林木质量。通过高科技技术转变林木加工的产业构造,将发展木材工业总体水平作为主线,持续开发林木资源和相应工业产业的附加值,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竞争环境。提高当地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优良的、适合当地生态系统的林业资源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进步。

3.3增加生态林地造林面积

林业资源保护应当注意“两手抓”,也就是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森林保护。具体来说,抓造林主要是利用对于宜林荒地的开发利用,实施造林活动,从而增加森林总体面积;而抓保护即要求严格执行森林相关限伐政策,执行征林占地的审批制度与补偿制度,同时通过大力提倡退耕还林政策,营造生态林,达到推广混交栽培技术,实行封山育林的目的。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林地资源火灾、病虫害等问题的防治,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实现保护与造林的并行,取得发展的良机。

3.4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策

林业生态环境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进行完善,通过建立林业生态保护区,有效的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林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充分的利用行政手段来更好的实现对林业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之前,需要科学合理进行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全局出发,不断的对自身的管理工作进行完善,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有效的提高林业的质量,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5加强执法管理,维持资源保护秩序

为了实现对林地资源的持久保护,法制建设与实施至关重要,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相对健全,包括《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等,都从法制角度,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规范。在进行森林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执法部门必须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并查处无证采伐、无证收购、非法运输等不良行为,同时加强森林的防火工作、强化苗木检疫程序,全面执行林业法律规定标准。

4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4.1实施森林资源的分类经营管理

要想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品的需求,同时又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①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域划分方式,将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改为依据资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划分,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资源能够划分到同一区域,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同时有助于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

②制定出一个具有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及长期性的林业计划体系。该计划体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内容,还应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最终实现用材与生态利用二者兼顾,促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发展能够在该体系指导下,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确保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共同发展;

③为了保障林业计划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严格落实,为林业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4.2发展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

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产生回归自然的愿望,而生态旅游更是逐渐成为人们业余休闲的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开发商或林农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森林资源来开发生态旅游行业。现阶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是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方式,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扩大内需的最佳举措,因此需要在森林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上进行完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森林资源、商贸、餐饮、娱乐和交通于一体的经济体系。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还能提升林业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效率,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此外,还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林区特色的副产品,或成立副产品加工厂,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4.3制定多种经营策略,提高林地生产经营效率

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过程中,不单单是被动的看护管理,需要充分的利用林业生产能力更好的实现林业资源效益。严格根据林业的实现发展情况,选择合理的林地经营方式,进一步搞活林下经济,利用林下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等,利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强化管理的科学性,利用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从而建立起适合的经营运行模式,以便于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的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5结语

林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通过林业资源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需要结合林业资源的保护,维持生态平衡,通过协调发展的方式,有节制地运用林业资源并推动林业经济,最终在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张金波.如何做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J].农业与技术,2015,35(14):91.

[2]石建华.浅议我省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J].农家科技旬刊,2015(10):76~77.

篇5

[关键词]协调;新工业基地;环境保护;发展

[作者简介]李英策,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陈青,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F127;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010-04

2003年7月,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提出了“三点带一面”的广西工业发展战略,即明确柳州市是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百色市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基地、桂林市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带动南(南宁)、北(北海)、钦(钦州)、防(防城港)一面发展。在这一工业发展战略中,百色被定位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这是广西区党委、区政府根据百色工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态势以及广西工业发展“三点一面”的总体战略部署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由此,百色便以广西新工业基地形象出现。

一、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现状分析

(一)发展速度非常快

作为广西新工业基地的百色市,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三点一面”的工业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工业立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合作,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2006年全基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297.27亿元、40.08亿元和249.92亿元,分别排在广西的第5位、第4位和第2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5%、68.89%和23.56%,标志着百色从传统的农业地区向工业化大步迈进。2006年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很大,达到-87.56亿元,增长22.1%;产品销售率96.8%;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26.73亿元。其中金属冶炼、电力、糖纸、石化、煤炭等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7.4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85.8%。目前,百色铝业已形成年产92万吨氧化铝、249万吨电解铝、5万吨铝型材加工的生产规模,2005年铝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62%;实现利润15.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75.88%。可见,工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铝工业更是名副其实地成为百色新工业基地的支柱产业。

(二)有宏伟的发展目标

广西新工业基地建设的核心任务和根本目标是把百色建设成为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和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该目标要求百色市在“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800亿元以上,成为实现年生产氧化铝500万吨、电解铝150万吨和铝材加工120万吨的大型铝业生产基地,实现铝工业产值达1000多亿元,税收收入达60亿元,财政收入达80亿元。并以此为动力,强力推动百色乃至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要依靠资源拉动

百色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农林等资源,已发现57个矿种,探明的有34种,其中铝土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特别是铝土矿已探明储量7亿吨,远景储量1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以上。百色铝土矿以其储量大、品位高、矿层厚、易开采而闻名;褐煤储量超过5亿吨;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600万千瓦以上;黄金累计探明储量70吨,远景储量200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提供了资源保障,是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基点所在。

百色经济的发展依靠资源开发的强力拉动,以铝工业为主导的广西新工业基地,主要依靠铝土矿、煤矿、锰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电力资源的消耗获得高速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产业占绝大部分比重,并且重复建设十分严重。可以说,广西新工业基地的起飞,正是起于铝工业的发展,百色的发展离不开铝业的发展。

然而,在以铝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新工业基地雏形日显的建设中,我们不能忽视环境问题,应时刻协调好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毋庸置疑,百色作为从贫困老区起步的后进地区,必须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铝工业昂起了百色工业的龙头,是百色经济的一大亮点,铝产业的做大做强已成为百色人民摆脱贫困,跨向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希望所在。然而,铝工业毕竟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我们也应冷静地面对因铝工业兴起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一)“石漠化”问题日趋突现

新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是其发展的先天性因素。同时,人类经济活动中大面积开挖地表,扰动地层构造,排弃大量土石等,所造成的“石漠化”也将日益扩大,陆生生态系统面临加速失稳的危险。据有关统计,百色新工业基地石漠化面积12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占石山面积的56%,占广西石漠化面积的28.99%,潜在石漠化面积74万公顷,且每年仍以3%―6%的速度递增,约有2/3的人口生活在石漠化地区。全市12个县(区)都有分布,其中靖西、德保、平果3县石漠化面积最大。

石漠化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植被破坏,岩石,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层瘠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表渗透性强、保水能力差、旱劳灾害频繁,小生态环境气候恶化,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物量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石漠化”是岩溶地区危害最大的缓变地质灾害,陆生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和敏感,有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加剧。因此,在今后经济开发过程中,如何改善并维持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已经成为必须直面和妥善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加剧了环境污染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广西新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优势,开发这些资源,尤其是铝矿、煤矿、锰矿、铜矿,无疑将对新工业基地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然而,新工业基地前期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的资源和初级加工,如果按照资源依赖型传统的发展模式,则将面临资源减少,资源循环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三重压力,表现出“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的特征。比如,铝业生产一直是一个重污

染的行业,几乎在世界各地,铝冶炼加工单位都是被环境保护部门重点监控的对象。虽然各个企业也在不断地应用新的手段减少污染,然而,铝厂始终是所在地的重要污染源之一。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各工序排出的含碱废水、沉降分离洗涤后的赤泥及其附液;氢氧化铝陪烧炉排出的含尘烟气、含氟废气;燃煤锅炉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锅炉灰渣等,这些都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含碱废水会导致当地水质恶化,含氟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再有,氟化物是电解铝行业的特征污染物,其对土壤和农作物甚至人群健康都有较为明显的累积作用。当空气中氟化物含量超过1mg/m3时,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呼吸器官产生直接危害;当大气中氟化物含量达45―901mg/m3时,植物的叶组织就会坏死;低浓度氟污染对人畜的危害主要为牙齿和骨骼的氟中毒。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单独的电解铝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标准确定的电解铝厂氟化物排放量约为1kg/吨铝,但实际大部分企业氟化物的排放量都要大于1kg。新工业基地500万吨氧化铝、15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铝材深加工的发展规模,如果不按国际上最先进的氟化物排放量为0.5kg/吨铝以下的标准,采用先进的除尘设备和净化工艺流程生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工人操作水平等,那么到2020年,在经济实现翻两番的同时,所需的资源投入与污染排放量也将达到现在的2倍。这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三)认识上的偏差加重了环境的压力

广西新工业基地地处广西西部内陆,属后发地区,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薄弱,腹地是贫困的农业区,市场支撑的潜力非常有限,缺乏城市发展的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自身造血和发展的力量不足。直到如今,发展经济所遇到的最大瓶颈仍然是资金,为破解这一难题,地方政府出台坚持激活民间资本与引进外来资本相结合决策。然而,外地区某些重污染企业借此机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向区内转移污染产业,加上区内一些急功近利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为一些外地区污染企业打开方便之门,这种情况,目前已初露端倪。

(四)环保措施的不健全导致环境治理不到位

为加快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步伐,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造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同时,百色也正掀起新一轮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建设的热潮。然而,在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一些进场、进站大道两旁树木遭砍伐严重,如果没有同步配套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其后果则难以设想。

由此,如何积极地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防止经济增长、资源投入和污染排放的同步翻番,提高经济效应,使百色成为迅速崛起的以铝工业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问题。

三、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与环保协调问题的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历来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破坏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很多的。无论西方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还是在二战后许多力图“西化”的非西方国家,都曾以经济发展、财富积累为唯一目标,结果造成了环境恶化、两极分化、社会动荡、价值失落、治安恶劣,有的甚至演化为民族分裂、引起战争等,从而影响和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好当前的利益,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树立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

全新的发展观念包括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新的规划观。

新的发展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必须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方针。在计算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引发的环境生态危机,应科学地评估其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新的资源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既要发挥土地、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也要积极创建品牌、商标、专利、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

新的规划观要求在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中既要有适应市场需要的短期规划观,也要有环保生态的长期规划观。

(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打造绿色铝基地

环境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从人类生存与发展里程看,环境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符合生态规律,按照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类的各种活动,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铝业,必须不断提高环境意识,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把环境因素通盘考虑,一定要高度重视新工业基地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制定科学严谨的环保方案,坚持把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严格把关审核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用绿色环保的理念,精心打造绿色铝基地。

(三)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路子

广西新工业基地隶属较为贫困的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上,长期以来存在着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率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质量低等突出问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拼资源、拼投入来获得的,这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制约了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极其有害。

广西新工业基地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要坚持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坚持以科技为依托,采取集约经营方式,加强对铝工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能耗,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环境污染,坚决防止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按照规划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创新办矿模式,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抓紧制定和实施铝土矿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规划,进一步规范矿业秩序,实行保护性开发,提高采收率,降低贫化率。有重点、有计划地选择一批铝工业项目,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努力使单位产值物耗、能耗有明显降低。增加加工制造业的比重,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增强和发展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新建或扩建氧化铝及电解铝项目的建设规模和生产工艺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实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的“三同时”制度,促进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四)实施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

建设广西新工业基地,一方面要发展生产,一方面要治理环境,要解决发展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一把金钥匙。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利用废物”,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与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相对的,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为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根据广西新工业基地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必须重点建设铝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具体措施为:(1)铝矿石有序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2)延伸铝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铝深加工产品,形成全国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基地;(3)开发可拆卸的铝配件产业,建立铝循环回用网络,组建全国性的铝配件循环体系;(4)大力推进铝产业的清洁生产;(5)建立铝化工生态工业园;推进煤电铝联营,构筑“铝―电一热―化”生态工业链,完善铝工业生态体系。

总之,循环经济能够实现“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工业企业持续发展。

(五)在发展中恢复广西新工业基地的生态

在广西新工业基地,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自然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所获得的经济发展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同时这种经济发展也是不能长久的。广西新工业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注重环境保护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与社会才能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在具体的生产和建设中必须保护好现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其次,广西新工业基地发展铝工业每年采矿要征用数百亩耕地,如果不采取恢复措施,区内耕地将难逃石漠化厄运。地质资料表明,岩溶地区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经过上万年才能形成,这就意味着采矿挖土势必加剧当地的石漠化。对待潜在的石漠化、荒漠化地区,采取产业调整,解决采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探寻选矿泥浆回收利用的办法,即浓缩压滤法――把洗矿后的泥浆压成泥饼,再把泥饼回填到采空矿坑,滤出的水澄清后返回洗矿车间,实现洗矿废水的循环利用。压滤出来的土用于土地复垦,实施开采与复垦同步,因地制宜造田工程,以及在区内的裸石区采取大面积封育和退耕还草还林等措施,减轻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压力,使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

总之,广西新工业基地任何形式的建设和发展都应该将保护环境放到首要位置,使生态不因发展而受很大的影响为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庆发.铝污染物治理及环境保护[J].轻金属,2001,(1).

[2]实现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双赢――记平果铝业公司环保工作[J].环境天地,2000,(11).

[3]李玉田.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新时期,将不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入手,重点对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1引言

城镇化问题一直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最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内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为我国全面发展小康社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却遭到了巨大破坏,所以只有对国内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有利的城镇化发展策略。

2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问题

2.1水土资源流失严重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消耗最大的资源,而这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工程建设以及电力、通信网络建设的水土资源往往都是不可再生的,加上前期没有科学的规划方案作为指导,很容易造成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给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影响。

2.2生活污水及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城镇化发展,增加大量城市人口,无形中增加了城市供水系统以及环卫系统的压力,导致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城市垃圾污染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2.3工业污染问题严重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批中小企业因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工业污染治理,导致工业污染严重,给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3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原因

3.1环保意识淡薄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城镇化设计及建设单位,其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始终存在为谋求经济利益而不惜牺牲环境的企业,导致企业竞争后劲不足,逐步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法治建设落后

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尚没有一部具有指导意义、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得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方极易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和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从谈起。

3.3资金投入不足

因农村乡镇的市政建设资金不足,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于绝大多数乡镇而言,难度较大,因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处于直接排放状态。加上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乡镇企业无力购买污染处理设备,其产生的污染物对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4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4.1科学进行城镇规划

严格依据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要求,对环保标准及绿化标准予以进一步明确。同时,对不合理的工业及产业布局予以积极调整,具体来说包括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城镇发展进行规划时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据当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部署小城镇工业及产业布局;二是在对工业进行布局时要力求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建设新工厂时要向城镇规划的工业区集中,企业要远离住宅区和商业区,同时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还需要建立较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

4.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城镇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的总投资不断增加,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予以巨大投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鼓励优秀的科研专利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区。此外,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阻碍作用的企业或者个人,需要依据相应法律法规及收费标准予以清理,对于一些行政收费项目需要保留的,则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重新核定。同时,企业还需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步伐,增强危机意识,走集约化发展战略,确保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口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只有对人口当前过快的增长局面予以合理控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此外,还需要通过电视、媒体等平台大力宣传,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予以普及,有效提升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自觉行为。

4.4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央相关部门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固然重要,地方性配套法案及制度也必不可少,当地政府需要有效运用法律武器对地方环境部门的工作予以监督。同时,对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予以进一步完善,适当填补当前生态环境法律的空白,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5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我国城镇化发展首先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纳入规划中,实际上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互为依靠,互相补充,城镇化建设可以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坚实的社会及经济基础,而生态保护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和环境前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作者:彭文财 单位:丰顺县环境保护局

参考文献

[1]荣宏庆.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J].改革创新,2013(8):33-34.

篇7

 

1、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压力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2、措施与对策

 

2.1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实行工业企业集中规划、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2.2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畜禽水产良种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阵地,结合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水环境保护。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地,增加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要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项目建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步骤退还湿地。要通过科学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拦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护湿地水体环境,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使巢湖水质有根本性好转。

 

(4)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5)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的监测,建立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优先建立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监控系统,建立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审计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现。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本届政府提出的国家治理的目标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政府组成部门的国家审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审计类型之一的政府环境审计,具有独立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具备权威性和强制性,在政府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政府环境审计的关系

政府环境审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和建设重要工具,政府环境审计是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中,政府环境审计通过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发挥其揭示环境问题、评价环境管理效果、监督环保资金使用和环保政策执行的作用,以促进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府环境审计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文明。环境审计要以实现生态文明为审计目标,通过审计监督达到遏制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危害环境的行为、促进推行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污染治理措施,保障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下研究政府环境审计,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构建新的环境审计模式,有助于解决我们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实施政府环境审计,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我国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的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积极组织实施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退牧还草、土地管理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多项环境审计项目,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国家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在政府环境审计工作部署上,应提高责任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宏观意识。党的十做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治理“免疫系统”的审计机关就应当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为己任,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坚定资源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大环境审计力度,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底线和红线,将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思路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系统工程上来。

二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各项审计工作,使环境审计内容常态化I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观,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提高环境审计效率,增强环境审计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环境审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因为环境风险存在于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四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应以环境绩效审计为重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应该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等,仅仅依靠环境财务审计和财务合规性审计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环境绩效审计是目前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更高层次、更全面的审计,涵盖了审计的鉴证、评价、监督职能。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政府环境审计的途径

(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在政府工作部署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增强环境问题忧患意识。彻底摒除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指标轻环境指标,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片面增长和税收增加的错误理念。要有宏观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环境问题上要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重视环境审计和环境审计结果的执行,积极的配合环境审计,对环境审计查出的问题要积极彻底的整改。

(二)加强政府环境审计制度建设

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建设。我国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让政府环境审计有法可依;应该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或者单独制定环境审计准则,以明确政府环境审计的对象、程序、范围、内容、具体实施、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关系、法律责任等,作为政府环境审计的工作指南:应该建立环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统一环境审计的评价标准,作为环境审计的技术支撑,提高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防范审计风险。

(三)构建政府环境审计大格局

1、环境审计常态化。一是在审计项目的安排上,审计机关要将环境审计项目纳入审计项目年度计划中,每年安排环境审计项目。二是将环境审计的内容融入到所有专业审计当中。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进情况、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情况等;金融审计要关注金融行业的信贷资金投向是否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将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效果和符合环境检测标准作为信贷审批的重要前提;财政审计要关注有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生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r,关注财政支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投资审计要关注建设项目是否执行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的“三同时”制度,关注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济责任,关注投资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的指标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是否完成以及招商引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多部门联合审计。环境审计项目要更好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争取与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环保、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打破壁垒,实现跨部门合作。常态化的环境审计项目,可以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共同协商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探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对环境审计的认可度,从而充分运用审计成果,提高环境审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发挥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3、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和特殊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介入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跟踪,通过审计预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从而防控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加强对重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将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贯彻落实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及时发现环保政策措施不合理、不科学、不能适用于实际的问题和漏洞,进行修正和弥补,再将完善后的环保政策措施拿到实践中检验。环境审计的关口前移,可以从源头上把关,减少资源环境的损失,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9

关键词:生态政府;湿地保护;效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团体(包括个人和团体)逐利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逐步健全的过程中,生态政府建设对区域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相当巨大,是以生态换取短期利润还是以生态和谐、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是各级政府应该正视的问题。生态政府建设维护的是地方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最大范围内保护公民的利益,防止不法利益团体通过危害环境换取利益,直接和间接危害公众利益。本文以湖北省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这一案例出发,深入分析生态政府建设在资源保护和社会经济效应方面的效用,加强塑造"环境友好、生态善治"的政府理念,并对以生态政府建设推进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途径和借鉴。

一、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洪湖地区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原本并不需要围网养殖。但是受公共资源外部性的影响,外地捕捞者和本地捕捞者在利益驱动下,捕捞强度不断加大,使洪湖渔业资源遭到掠夺性的乱采,致使野生的水产资源不断减少;同时,由于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所带来的养殖环境污染直接造成渔业资源破坏;另外,由于长江上游大坝的建筑使得该流域水流不畅,使鱼的生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使鱼的数量和种类也不断减少;再加之捕捞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益纠纷也越来越直接和激化,于是,周围居民纷纷开始围网养殖,直接侵占共有渔业资源为己有。对于公共经济利益的侵占与追逐是围网养殖的直接原因。由于洪湖属于公共性资源很难界定产权,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一方面,政府没能有效地界定产权,造成政府不能有效规制渔民的行为;另一方面,渔民之间就有限的洪湖养殖水面的争夺愈演愈烈,造成"谁占有谁所有"的零和博弈局面,形成大大小小的所谓"渔霸"。这些"渔霸"圈占大片的湖面而其他弱势散户渔民根本没有水面可供养殖或捕捞,这种无政府状态下的湖面分配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性和混乱,人为导致了洪湖湿地保护区面临的困境。

二、以生态政府建设解决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问题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纷纷开始了建设"绿色政府"的实践,生态政府价值实现的过程,要从政府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入手。在政府管理缺乏生态化的情势下,生态效益往往是让位于经济效益,但是,当政府管理具有生态化导向后,政府管理的生态责任意识就会释放出一种保护生态效益的责任机制,从而可以将生态效益作为政府决策的主要依据。

用人水和谐的科学思维定位洪湖的功能。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洪湖作为中国知名湖泊,国际重要湿地,生态和经济价值重要,它是人类共享的自然资源,有着众多无可取代的重要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江汉平原商品粮、商品鱼基地。探索洪湖终结目标来定位洪湖,简言之就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洪湖湿地经济"。和谐洪湖湿地经济关注的是内部各系统和谐与平衡,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和谐,保护与利用和谐,历史与现实和谐,地方政府、管理部门与湖区渔民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在实践中充分展现洪湖水生态与水文化理性思维。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着力于洪湖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洪湖湿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障体系。

明确价值导向,发挥生态政府职能。一是明确生态保护为导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将生态成本纳入综合评估体系,完善有利于洪湖湿地休养生息的环境经济政策。二是成立跨行政区域的流域管理体制,改变分散治理、无序治理的局面,形成政策合力。要尽快确立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地区和部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权责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协调管理队伍。三是以政府引导为主体,对洪湖湖区人口经济结构和生存方式进行指导,鼓励以渔业养殖为主要经济发展来源的湖区人口向多种经济来源发展,减轻洪湖湿地人口方面的压力;不再让洪湖湿地作为湖区人口投资、经营的主要项目。四是有针对性的采取生态手段解决生态问题。从基于社区的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江湖联系、保护区与网络建设、流域综合管理四个领域入手,开展湿地恢复和重建"江湖联系"。采取停止围栏养殖,拆除围网,恢复开阔水面,为水鸟栖息提供条件;调整养殖结构,人工种植水草,促进水质恢复。

三、生态政府建设对洪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具有长期的战略效用

洪湖湿地是湖北省"二圈一带"(即武汉8+1城市圈、鄂西生态旅游圈、长江经济带)是复合交叉区域,生态功能和经济地位无可替代。洪湖冬排夏蓄,以调蓄为主,在长江中游地区所有湿地类型的湖泊中极具代表性。具有蓄洪排涝、物种保护、净化污水、调节气候、工农业供水、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生态功能(卢山等,2004)。洪湖是长江中游重要调蓄型湖泊,是江汉平原重要水源地,是华中地区重要"生物基因库"。洪湖湿地是中国36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已被国际湿地公约局列入《国际重要保护湿地名录》,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的优先项目区,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全球最重要的238个生态区之一。建设生态政府,对洪湖乃至更为广泛的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战略效用。

生态政府建设能充分发挥洪湖生态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社会经济功能的效用,能充分发挥洪湖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效用。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9月24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6年)》显示,2006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当年GDP的1.23%,达到历史最高, 世界银行估计,大气和水资源污染方面给我国居民造成的损失为GDP的3.5%~8%(仅只健康损失,不包括干旱、洪涝和沙漠化的经济损失),环境治理成本成为了经济良性发展的巨大负担,生态整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生态政府建设将洪湖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利用同时进行,延长了洪湖湿地的生命周期,并逐步实现生态的平衡,达到人与湿地的和谐共生,引导发展绿色经济,有效的降低了后期治理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湿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从2000年以来,洪湖湿地日益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行动项目。2003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林业局开始实施洪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工程,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并被WWF在全球范围内推介;在2006年第十一届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洪湖被授予"生命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洪湖湿地在2008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洪湖不仅是一个城市品牌,而且洪湖作为武汉城市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持续走生态型政府建设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实现洪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才能确保洪湖地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山,姜加虎.2003.洪湖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对策.湖泊科学,15(3):282-283

篇10

截止目前,已有大量的学者和金融实践者开始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多的是从理论角度说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文章。基于此,本文尝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理清研究思路,指出将来的研究方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004年12月7日,《金融时报》刊发了周小川行长在“经济学50人论坛”所作的《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的报告,将生态 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

(1)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涉及到的问题也主要是中国特有的,所以主要是国内文献。“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由“金融生态”概念衍生而来,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应当始于对“金融生态”的界定。

周小川(2004)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他分析了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的影响,并对金融生态进行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分析,认为“金融生态”是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法律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的主要构成要素,其次还包括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企业改革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的重要方面.

李扬(2005)在《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一书中把金融生态系统界说为由金融主体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两者之间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张鹏、姜玉东(2005)把金融生态概括为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制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韩平(2005)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因素,又包括了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

理论界主要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各要素相互关系等几个不同的侧重度对金融生态的定义进行阐述和分析。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到,其核心都在于金融系统的生态化,即如何模仿自然态系统来构造金融的生态系统,以实现金融发展和环境的相容。应当说,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些专家和学者对金融生态的诊释为人们客观认识和深入研究金融生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金融生态环境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中国金融领域的学者和实践参与者的认同,并做出了一些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对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学与社会、经济、法律等因素的理论分析。

张楠(2006)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经济决定金融,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有利于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推动经济加快发展。

杨子强(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对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在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商业银行如何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利用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提到,良好的金融生态展示了统筹协调、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金融发展,也有助于保障经济秩序、维护社会诚信、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

由于理论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分析还不成体系。金融理论的指标体系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相对较少。

伍旭川(2005)提出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三类指标组成,即总量增长速度指标、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它们构筑了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朱子云、朱益超(2006)具体提出了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但其研究还是停留在指标体系的设定,而没有实证的数据验证其个指标的相关性,可靠性。中国人民银行洛阳支行提出了区域金融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框架,并提出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评价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5)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该报告的分析框架采用了城市的经济基础、企业诚信、金融发展、司法环境、政府诚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中介服务发展、社会保障共计九个方面构成一个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

(4)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国内学者吕怡(2007)、李娜(2007)和宋维彦(2008)等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作了相关研究。综合上述学者的研究观点,得出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①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不到位,社会公众金融知识匮乏。②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缺位。③金融生态信用环境欠佳。④金融机构自我调节机制失衡。⑤金融产权制度缺陷。⑥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趋同化严重。

(5)如何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王承萍(2005)在《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一文中指出,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完善金融产权制度为中心,突出股东在金融生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2)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加快出台有关金融机构破产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尽快建立起以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调节机制。(3)以保护债权为中心,明确债权人的有关权利,为金融生态的平衡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规范有序的社会信用秩序。(4)以风险控制为天职,以失职追究制度为重点,尽快制定和完善金融监管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把监管主体的职责真正引导到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轨道上来。

高超(2007)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通过对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等一系列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法制环境因子不到位和信用环境因子弱化的突出现象。故在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重点建设政府引导的金融生态链,将法制和信用建设放在首位。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中,几乎还没有出现金融生态(Financial ecology)这个概念。金融生态问题的提出,是由于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提出的,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达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大不一样。

国外学者曾经提出过把生态学的理论用来解释经济学的发展问题,如经济生态学。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社会生态学家Mac Kenzie首次提出了经济生态学这个概念,并在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和尝试。美国海洋生态学家Carson于1962年发表了名著《寂静的春天》,真正把社会经济问题展开生态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以及系统科学向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渗透,经济生态学应运而生。后期研究借鉴了一些关于法律及外部环境对金融系统影响的文献,如Ross Levine(1998)提到法律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产生的结果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用数据实证了作为金融媒介的外生变量――法律和调整的外部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M.M.G.Faseh和R.C.N.Abma(2003)用至少25年的数据检验了东南亚国家的情况,说明了金融改革的政策因素对经济发展有促进影响。

Chandan Chakraborty,Glenville Rawlims(2004)提出金融资源的流动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Allen, Franklin , QianJun and QianMeijun(2005)提出了在中国法律制度和金融系统不健全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分析了法律、金融、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评述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丰富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认识,加深了我们对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和作用、金融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其评价体系、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障碍和问题,以及如何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理解。使得“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研究初见雏形。但是,在上述研究中任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中未能形成一个公认的评价体系。第二,已有研究中注重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到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第三,已有文献多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较少,影响了论证的详实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达成共识,共同努力,长期不懈地推进,因而研究也必须不断进行,逐步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尤其是对于我国金融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研究并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促进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制度,改进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李 扬 王国刚: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25.

[3]张 鹏 姜玉东:我国金融生态体系的改进与优化[M].财经科学,2005(04)

[4]苏 宁:“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J].金融信息参考,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