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非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排放 空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31-02

当今环境问题中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耗导致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大大增强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当人们谈及温室气体时,很多人首先会想到二氧化碳,是的,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是CO2气体的浓度不断增加,但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气体,例如CH4(甲烷)和N2O(一氧化二氮)。在全世界,CH4和N2O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比例估计分别为14%和9%。

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了除了CO2外的其他五种温室气体,即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CH4和N2O在大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但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它们的含量,含氟气体则完全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制冷剂和含氟气体在工业中的应用的释放。(见图1)

长期以来,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除甲烷外)的排放多与能源消费有直接关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因此在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中需要加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根据EPA(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2010年中国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占全球该类气体的比重最高(13.6%),其次是美国(9.84%),然后是印度(8.59%)、巴西(6.12%)、俄罗斯(5.54%)。非CO2温室气体的存续时间长、全球增暖潜势大,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中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导致国内环境条件恶化,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未响。

1 中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中国在上个世纪的重化工发展阶段中,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无论是从排放总量角度,还是从排放增速而言都在迅猛增加,从而跃居世界第一,并远高于其他国家。下表列出了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在大气中相对二氧化碳影响的时间。(见表1)

1.1 甲烷的排放现状

甲烷(CH4)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50年间,大气中甲烷的浓度增为原来的三倍。生物界中甲烷是由于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还原二氧化碳及利用醋酸盐发酵产生了甲烷,同时自身厌氧分解有机物。目前大气中甲烷浓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生物过程的排放,如湿地和稻田、垃圾场、污水处理厂,以及反刍动物和白蚁的消化系统,产生的甲烷占全世界每年排放的6亿吨甲烷的三分之二。

普朗克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即使在完全正常、氧气充足的环境里,植物自身也会产生甲烷并排放到大气中。据德国核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经过试验发现,甲烷也来源于植物和落叶,而且随着温度和日照的增强甲烷的生成量也逐渐增加。另外,植物产生的甲烷是腐烂植物的10~100倍。他们经过估算认为,植物每年产生的甲烷占到世界甲烷生成量的10%~30%。

1.2 一氧化二氮的排放现状

一氧化二氮(N2O)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进入大气平流层中的N2O发生了光化学分解,作为臭氧消耗的主要自然催化剂,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虽然N2O的含量仅约二氧化碳的9%,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N2O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N2O的增加主要自然源包括海洋、森林和草地土壤,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硝化作用将铵盐转化为硝酸盐和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N2)或氧化氮(N2O);人为源主要是农业氮肥过度使用,部分氮肥被庄稼所吸收,剩余相当部分的氮素肥料在土壤中的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变为一氧化二氮释放到空气中,造成了污染。工业源包括硝酸生产过程、己二酸生产过程和己内酰胺生产过程,目前,硝酸生产过程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也是化学工业过程中N2O排放的主要来源。

1.3 含氟气体的排放现状

《京都议定书》界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中含氟气体包括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1988年,《Nature》首次发表了英国南极考察队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报道,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发现了臭氧低值中心。氟利昂在制冷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当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后受到紫外线辐射发生光解,产生氯原子,这些氯原子迅速与臭氧反应,将其还原为氧,从而加快臭氧的破坏速率,导致紫外线过强,致暖作用明显,因此逐步被淘汰。由于以前产生的大量的废旧冰箱空调,原来密封的氯氟烃(CFCs)释放到空气中,加上氯氟烃的存续时间长,使得平流层臭氧层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完全修复。

氢氟烃(HFCs),虽然其ODP(消耗臭氧潜能值)为零,但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GWP较高,大量使用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HFC-134a分子中含有CF3基团,在大气中解离后易与OH自由基或臭氧反应形成对生态系统危害严重的三氟乙酸。

虽然六氟化硫(SF6)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根据IPCC提出的诸多温室气体的GWP指标,六氟化硫的GWP值最大,500年的GWP值为32600,且由于六氟化硫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其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3200年。

由于氟化气体主要是在工业加工过程中排放的,而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新能源工业的兴起,在制造工艺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氟化气体,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氟化气体排放,减少其逃逸和泄漏,无害化处理末端气体,成为未来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重中之重。

2 对策

2.1 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制度,在现有的统计标准下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温室气体种类不明确、覆盖面不全、地域差异等等。为了推进研究工作,我们应建立起统一、科学、规范的统计方法制度,采用合理的数据模型,进行不同区域的划分,进行数据测算等等,建立起完整的一套体系。收集到的温室气体报告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帮助企业改善现排放状况,可以使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情况合理制定政策法规。

2.2 发挥森林的碳汇能力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持续林业:投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揭示,森林每年能够固定碳率达1.1~1.6 Gt。有资料显示,2008年森林碳汇抵消了8.86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排放,相当于2008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3%(EPA,2010)。因此在保证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的条件下,在对天然林、湿地、草原保护的同时,要坚持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充分发挥和提高森林、湿地等资源的碳汇能力。

2.3 调整农业结构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传统的深耕细作农业,严重破坏了土壤层对有机碳的固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国内可以通过减少耕地面积或采取免耕的方法来实现控制碳的排放。而且我国可以发展精准农业,实验表明,通过对农场进行精准农业技术试验,使用了GPS指导施肥的作物产量比传统施肥提高30%,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延伸到精量播种,精准灌溉技术等相关领域。

2.4 集中发展畜牧业

目前,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农业的43.9%,主要来源于反刍动物肠道消化、畜牧草场、动物粪尿垃圾,IPCC(2000)认为反刍动物以甲烷的形式损失的能量约占采食总能量的2%~15%。因此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动物个体甲烷排放量是减少温室气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鼓励和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建设,转变传统的散养方式,采用舍饲、规模养殖方式,积极引导大型生猪、牛、羊养殖场利用动物粪便生产沼气,发展畜牧业沼气生产。

3 结语

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1989年的主题是“警惕,全球要变暖”,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气候的变化确实已经成为了限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

尽管这些“非二氧化碳”气体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过程中单独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却是相当巨大的。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含氟气体所产生的净暖化效应大约是二氧化碳暖化效应的2/3,再加上空气污染形成烟雾带来的升温,非二氧化碳气体的暖化效应大体上与二氧化碳相当。

篇2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resourc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source character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points out tha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space is a new kind of resource and gives the specific elaboration on allo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space.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使用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emission space;allocation;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S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246-02

0引言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十大生态问题之首,而人类社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则是气候变暖的根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全球变暖而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具有了实际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实际的可操作性。《京都议定书》还允许工业发达国家改善森林管理增加森林碳汇,部分抵消其二氧化碳排放额度。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1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安全利用

1989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H・Daly)将资源利用最低安全标准归纳为三条:“社会排放污染物的速度不得超过环境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社会使用可再生性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可再生资源的更新速度;社会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得超过作为其替代晶的开发速度”。从全球角度考虑,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利用应该遵循最低安全标准原则。判断二氧化碳空间利用的安全性应该首先确定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允许值,这个允许值不能够使温室效应继续增强。

假设:现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允许值≤1,则是安全的。反之,则进入不安全状态。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安全利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协调行动。《京都议定书》的实质就是为了能够合理、公平的利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要做到合理,一方面涉及到排放空间合理分配问题(具体表现为各国二氧化碳减排额度),另一方面国际社会还应努力避免二氧化碳的“恶意转移”。发达国家为了完成减排义务,通过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而将一些高耗能、高排放和低附加值的基础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需要这样的基础产业来完成其工业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利益的互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项目的时候也要考虑本国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所有国家都应该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发展中国家尤其要注意发达国家碳排放的“恶意转移”。

2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原则

①人权原则。良好的生态和空气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力,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具有的这种发展权利应该是平等的。从这一基本人权出发,二氧化碳排放权应该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人口多的国家应该具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现在国际公约谈判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谈判中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在制定国内有关政策的时候,也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问题。②历史性原则。人权原则从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人人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但是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长期以来的工业生产向大气已经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从历史角度讲,美国等发达资本土义国家,经过将近200年的工业化运动,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此期间这些国家消耗了大量能源,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可以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当今世界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从历史角度讲由于技术落后、生产落后、经济落后,其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很少,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必须考虑历史的田素。大量研究和数据说明,工业发达同家应该对温室效应的产生负有主要责任,这个后果现在让全世界所有的人来平均承担,显然也是不公平的。发达国家的公民在继承他们的先人留下的财富的时候,也应该为他们的先人对环境的破坏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在二氧化碳排放权分配问题上,对于历史性原则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这也是人权原则得到切实执行的有力保证。③公平原则。公平要考虑历史、现状和未来,也就是说公平要体现历史公平、代际公平并以此决定现状的公平(代内公平)。

西方学者提出代际公平可以简单而又广义地叙述如下:假定当前决策的后果,将影响好几代人的利益,应该在各代人之间就上述后果进行公平的分配。为了做到代际公平,必须遵循"代际多数规则",即当某项决策涉及到若干代人的利益时,应该由这若干代人中的多数来作出决策。但是在实际决策时,尚未出世的子孙后代是没有发言权的。正因为如此,代际公平原则希望这一原则能够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不取决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特定决策的伦理标准。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涉及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在这一资源的利益和分配过程中,代际公平原则是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负责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历史公平和代际公平决定了如何处理现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应对温室效应、气候变暖这一全球性生态问题面前,世界各国所持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但是所负的责任在度上、量上都应该有所区别,起码在一定时间内,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要微到"代内公平"。代内公平是当代社会就气候温度进行国际谈判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国际社会能够取得共识和采取共同行动的基础。

3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配机制

既然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稀缺性资源,就必须要进行分配,如果不分配,就会产生挥霍性浪费,从而导致这种资源越来越短缺。

篇3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两难境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在现有理念和技术条件下,如果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它们要承担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巨大成本。这无论从现实和道义上都讲不通。对于中国特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采取较积极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占约60%。

本文将通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碳排放现状进行重新分析,提出系列创新理论来减少碳排放、加大碳固定,并以资源化高效利用来保证减排全过程的市场化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低碳发展。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几年内,周边小环境、小气候发生很大改观,没有进行人工的特殊干预,不毛之地很快变得郁郁葱葱,风调雨顺。感觉植物非常容易生长、发育。我们分析,这应该就是二氧化碳“气肥”起到的“意外”作用。

因此,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结论:自然界的植物碳汇的潜力是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森林植被破坏能造成碳排放快速增加,而通过植树种草产生的碳固定效果则是缓慢和长期的。利用、影响、恢复碳循环来解决碳排放问题,远比通过减少石化燃料消耗、化学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物理存贮封存、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吸收等方式更快速有效。

让我们把新产生的碳排放尽可能“捕集”起来,输送到海洋、森林、草原,农田、温棚里去,造成局部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影响碳呼吸、碳循环过程,让植物固碳的作用成倍提高,同时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农作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多赢的局面。

二、碳排放来源的创新控制

我们现在还有必要分析一下人类工业化过程产生大量碳排放的历史成因。即使到了今天,工业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都把排放二氧化碳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进行环境评价的时候,排放物里面如果没有特殊化合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即达到清洁排放的标准,排放物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其实都是局部环境空气的增量和干扰,也将影响局部环境指标,本应同样得到处理。

每个锅炉都有烟囱,煤炭燃烧后碳排放成为习惯,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煤炭的燃烧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在生成近4倍重量二氧化碳的同时,释放燃烧热。排放的二氧化碳其实是比燃烧过程释放的热更有价值的资源,目前市场批发价每吨高达500~800元,淘宝零售价更达到每吨一万元。化学产物的价值比释放的热能价值高2~3倍,人们长期以来都是抓了燃烧热这个“芝麻”,扔了燃烧化学产物这个“西瓜”。

造成这个结果也有其历史原因,倒退几十年,烟气中二氧化碳几乎无法回收,回收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用途,人类当时也没有减少碳排放的环境保护压力。但是今天则完全不同了,回收烟气二氧化碳的技术已经成熟,回收成本低廉,回收的二氧化碳用途广泛。人们也已经认识到碳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到了应该彻底处理碳排放、必须处理碳排放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再提出一个建议,对我们人类普遍使用的燃煤、燃油、燃气过程进行改革,让每一台锅炉、每台燃烧装置像化工厂的反应设备那样工作,既利用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还要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产物,把化石资源的价值“吃光榨净”,在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现效益的大幅度增加,实现低碳、减排、增效的有机统一。

我们还提醒,对于那些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化工企业、大量碳排放企业,也许没有必要进行碳捕集,只要要求他们周围小环境加强植物培育,相信很快就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化工企业一样,通过碳排放的“自产自销”,就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碳固定。而那些周围没有大量植被实现碳固定的碳排放企业、碳排放设备,应该加强碳捕集、碳回收,通过城市捕集、野外排放的空间转移、冬季捕集、夏季排放的时间转移,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高效率实现碳固定,同时实现直接、间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三、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目前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比较容易集中捕集,捕集的方法很多,每捕集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合100多元人民币或更低。但近年来碳排放的资源化利用几乎没有大的突破,究其原因是理论界思想观念陈旧,需要进行观念创新和理论创新,才能彻底改变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本文将以干冰作为一种动力转化介质入手,探讨一下碳排放资源化利用的创新。

多年来,有无数的科学家试图让二氧化碳能再次逆变成为某种“燃料”。这些人几乎都在化学逆向反应上做文章。但是这样的过程,都是需要能量,实现燃烧逆向反应也非常困难,而且除了考虑采用太阳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方案以外,即便实现逆向反应,也只能算是对高品位能源的储能再释放,得不偿失。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热机的工作原理进行再认识,提出“让热机冷下来”的观点。热机的本质是热量引起介质升温膨胀、做功,加热升温是手段,膨胀增压是目的。人们不应该将热机的工作温段僵化、固定在从常温到高温,而从低温升温到常温也会引起某种介质升温、膨胀,推动活塞、涡轮叶片运动做功,将常温、低温的热量同样转化为机械能。

二氧化碳是个很神奇的物质,常压下,它可以以-78.5℃超低温、固态的形式“干冰”存在;到了约10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二氧化碳又会变成液体流动便于输送。用干冰作为工质,可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空气、水的热量受热气化,如果限制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数十个大气压压力的常温二氧化碳气体。这个高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可以推动气动机械输出动力做功。由于热机的原理没有改变,热机也无需大的改动,只需要对现有的汽车稍加改进,就可以使得原来消耗燃料,工作在高温温段的发动机,改为利用超低温工质,撬动环境热能参与,让气缸内产生同样大小的膨胀压力来推动活塞,让发动机在常温温段继续工作。

改造前,汽车是带着能源物质,吸入不需要付费的环境空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让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升温、膨胀,高压高温气体的膨胀势能在发动机内转换为动能,带动车辆运动,做功后尚有余热的高温废气被排放到环境中;改造后,汽车是带着超低温的工作介质干冰,通过换热器,吸收不需要付费的常温空气的热量,汽化、气化,升温膨胀,最后是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推动发动机运转,带动车辆运动,膨胀释放内能后大幅度降温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则被排放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已经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初步估算,让发动机输出同样的动力消耗的“工作介质”体积虽是原来燃料消耗的5~8倍,而综合成本是使用燃料时的近三分之一,相当于又回到了蒸汽机时代,不同的只是工质从水变成了干冰,热量的来源不是依靠燃煤,而是取自于环境空气或水等常温物质。

改装实验中还注意到,干冰首次气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吸热过程,也就是一个制冷降温过程,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冷源”,可以在提供动力的同时,为冷藏、冷冻运输设备提供大量冷量;为冷冻法海水淡化设备提供优质冷源。做功后,气体温度因为内能减少而再次下降,又达到-50℃或更低,还可以再次作为冷源输出冷量。

用于改造农用机械,在提供动力的同时,干冰气化后的二氧化碳也成为农作物的气肥,降低了农机使用成本,减少石化燃料消耗,还给农作物、农田施了气肥,一举数得。

冬季使用燃料燃烧供暖的时候利用新型可以回收制备干冰的锅炉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碳,制作干冰的过程也实现燃料燃烧热量的高效率、最大化回收再利用。冬天没有植物,应将干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利用干冰吸热制冷,气化后高压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汽轮机输出动力发电,最终排放的低压二氧化碳气体成为夏季植物的气肥,实现碳排放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

四、二氧化碳综合利用范例

本文提出解决碳排放的思路主要是设法通过大幅度提高植物生长环境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充分发挥自然界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力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层二氧化碳气体积累、增加的问题。实现这个过程主要有碳捕集、碳运输、碳布撒等若干环节。其中碳捕集的有关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不再赘述。

二氧化碳的运输曾经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个消耗能源、成本较高,没有经济回报的过程。现在,利用干冰作为介质,吸收环境的热量,并通过热机转化为动力输出,解决了碳运输过程的高能耗成本的问题。运输过程中少量的消耗其实也实现了某种意义的碳肥“布散”过程。下面通过几个利用二氧化碳的应用范例,来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干冰用于森林灭火

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常用的灭火方法很多,但都是常规的手段。以水灭火为例,如果喷洒的消防灭火用水、灭火干粉没有直接喷淋到火源,则几乎不能发挥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即便有条件大量使用,灭火效果也不好。

以前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使用干冰灭火都是“高端消费”和“奢侈品”。但是到了今天,干冰容易生产、运输、储存,目前的成本也不高了,应该考虑大量采用干冰这个非常理想的灭火材料来实现森林应急灭火。采用干冰进行森林灭火,制作成一个个干冰炸弹,通过提前布设形成阻火带,通过定时、定温起爆,或者飞机空投,触地爆炸,或者巨型迫击炮抛射、近炸引信引爆。不管干冰是否能接触火源,只要炸碎的干冰颗粒布撒在火源附近、火源的上风口、火源的高处,都能迅速气化实现降低火场温度,隔绝空气阻止燃烧的作用。气化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张巨大的“冷气毯”,覆盖整个火场,并且随着气流的流动自动流向火源,持续气化的干冰还能有效阻止火灾复燃,实现快速、彻底灭火。

最后残留在森林火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森林很好的气肥,逐渐被周围的林木吸收,没有任何污染物残留,渗入地下土壤、水分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也有利于火灾现场的植被恢复生长,一举数得。人类使用水灭火,已经数千年历史了,今天该创新、改进一下了,该淘汰这种陈旧、低效率的传统灭火方式了,

(二)干冰作为动力介质

大型渔率在500马力以上,每小时消耗燃油数十公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油作为动力。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吸收海水的热量可以气化为50个大气压以上的高压气体,为远洋渔轮提供动力;这个过程中,约10公斤干冰相当于1公斤燃油,输出的动力相当于2~4千瓦时电力。吸热的过程还相当于制冷,提供的“冷量”可以用于冰冻海产品、淡化海水,这10公斤干冰同时累计可以吸收的热量,相当于0.5公斤燃油做功制冷的冷量。10公斤干冰气化过程还能同时淡化产生10公斤以上的淡水。综合估算干冰替代燃油的重量比为6:1,即干冰的使用量比燃油大6倍。而干冰的价格是燃油的十分之一或更低,因此使用干冰的成本是燃油的二分之一,而且实现了真正的“零”排放。

使用干冰作为动力介质,是一个非常好的环保、节能、增效的方案。首先采用的干冰是从其他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制取而来,不是增量排放。使用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取自于环境,没有消耗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增加了海洋、海平面的二氧化碳浓度,甚至可以直接注入水中,增加了水体的二氧化碳溶解度,促进海洋植物、藻类的光合作用,通过食物链促进了海洋生物、海洋水产资源的再生和恢复,实现安全、低碳、减排、增效、环境友好的综合效益。这种应用方案也同样适用于海岛、远洋货轮、邮轮采用。

我们现在的高铁的每一节车都叫动车,都有独立的动力系统,高铁的车头仅仅是控制室,反而没有动力,合在一起称为动车组。如果每节车厢都能携带5吨干冰作为动力工质,则在运行中可以提供500匹马的动力长达6~8小时。在列车进入人口稠密区域时使用电力牵引,行驶到旷野、草原、森林的时候切换到“干冰”介质的环境热能动力模式,既提供了一种清洁的动力,又实现了碳布撒、碳转移,强化、利用了绿色植物固碳能力,实现了绿色动力。

这些绝非科幻,具体实施过程不存在理论障碍和技术壁垒,推广应用就在眼前。马戏团里表演的大象,都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小象很调皮,故常把小象拴在木桩上。由于小象力量小,经过很多次试验,它都无法将木桩拖出来,时间久了,只要把小象拴在木桩上,它就知道自己无法挣脱,也就会很安分了。小象长成了大象,力大无穷,可以轻松拔起一棵大树,但却能很老实地被绳子拴在木桩上。因为从小的经验告诉它们,木桩的力量比自己大,是唯一可以拴住自己的东西。

基础科学理论确实已经发展完善,但是我们是不是还存在对理论的认识偏颇或惯性思维?应用科学理论和历史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早期提出并沿用至今的一些应用理论肯定存在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和不足。《国际歌》有一句歌词唱得好:“要冲破思想的牢笼”。而一旦冲破思想的牢笼,走出思维定势,甩掉那根“木桩”,我们的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将会创造各种奇迹。

五、后记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始作者的思路是为了解决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而“科学家们”特别是掌握先进科技手段和话语权的国外“专家”们“一致”认为二氧化碳、水蒸气、臭氧层破坏是造成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南极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一个意外的结论出现了,碳排放真的是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吗?

篇4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建设用地出现快速扩张的趋势,人类社会面临的土地利用问题较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突出。近年国内外多个权威研究机构研究已表明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对城市的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本文通过对葫芦岛城市碳排放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策略。

关键词:低碳;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低碳城市

Abstract:

Speed ​​up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recent years, lea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land to the trend of rapid expansion, land use issues facing human society than any time in history becomes more prominent. Numbe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research institutes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reasonable urban land use with certain constraints on the city's carbon emissions,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ssment on the carbon emissions of Huludao city,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strategy based on low-carbon concept .

Key words:low carbon;Land Use;City planning;Low Carbon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区域概况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 1989 年建市, 是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沿海城市。它地处辽东湾西南部沿海地区, 东北和华北的交汇处, 葫芦岛市总土地面积 1041494 公顷。葫芦岛市地理位置优越, 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它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环渤海经济圈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海滨城市。

低碳城市评价标准:

随着世界各国对低碳城市的重视,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低碳城市规划同传统城市规划最大的区别据在于低碳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虽然世界各国已经有很多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城市建设完成,但是如今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公认的低碳城市评价标准体系。目前一系列的研究还都是处在研究探索阶段。

葫芦岛城市碳排放量评估计算

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对城市的碳排放或者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个准确的掌握,以便以此为根据指定相对应的策略。其中最基本的指标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即城市在生产和消费过程当中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其基本公式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二氧化碳吸收总量。

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能源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工业产品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垃圾排放二氧化碳总量+农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其他。而二氧化碳吸收总量指的是“绿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由于本次计算的是葫芦岛城市区域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农业用地的碳排放量不列入到计算范围之内。

城市能源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010年葫芦岛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生产消费总量为16 406 398吨标准煤。

系数法计算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基本公式:CO₂=KE

E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煤,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者碳排放系数。因国家、地区、技术的不同有所差别。目前我国采用的碳排放系数主要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0.67(吨/标准煤)。经此公式计算结果为10 992 286.66吨

工业产品生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工业产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般计算水泥和刚才的成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但是由于钢材的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体现在能源的消费上因此一般只计算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水泥生产的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本地生产的水泥总量×0.6。葫芦岛2010年水泥产量为263.4万吨。计算结果为1 580 400吨。

垃圾排放二氧化碳总量

由于我国垃圾焚烧所占比例较少,为简化计算,垃圾排放二氧化碳的计算一律按填埋处理,排放系数取0.3。根据葫芦岛市统计年鉴2010年葫芦岛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0.8万吨。计算结果为62 400吨。

林业碳吸收量

根据葫芦岛市201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葫芦岛市的园林绿化面积为2802公顷。而从全球来看,温带森林每年每公顷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2.5~27吨。本次计算取最大值27.其计算结果为75 634吨。最后计算结果得出葫芦岛市城市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 559 452.66吨。

计算结果尽管同我国其他大中型城市相比无论是人均还是总量葫芦岛市的碳排放量都不算高,但是也有下降的空间及要求。

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减少碳排放的主要策略

土地利用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土地资源上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发展的客观体现,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自1850年以来全球有三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由土地利用变化世界导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变化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因此城市用地的低碳化、合理化利用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通过土地利用的方式减少碳排放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

直接减少碳排放途径

减少地面硬化

减少地面硬化是为了保持土壤的碳汇功能,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环境下可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大量的硬质地面隔离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使之无法发挥固碳的作用,因此应重视土壤的生态价值,重视地面的硬化处理,以保持地面的生态系统和透气透水的自然功能。

提倡和鼓励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对城市,在国内也已经初具规模,由于绿色建筑在他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能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是有效的低碳策略。

城市基础建设低碳化

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的碳排量中也占据的很大的比重,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一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已经形成。给城市的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低碳城市的假设中应改变这种现状,应建设以大运量、高效率、低能耗、轻污染、少用地、低噪音同时又能优化城市布局,带动产业发展的交通工具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应发展以公共交通有主,步行系统为辅助的交通模式。从而有效的减少交通上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城市用地的密度与尺度

高密度的城市用地必然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因此也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城市用地的尺度是通过控制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张来降低城市碳排放持续增加的趋势。

重视城市绿化,发挥绿地碳汇功能

在城市的绿化活动中应因地制宜的选着适合本地区、高碳汇量的植物,根据合理化、多样化的植物配置原则进行规划建设。

间接减少碳排放途径

混合用地模式

混合用地模式可以分为宏观的混合和微观的混合,宏观的混合表现为多个不同功能的建筑体存在于同一个地块内,使这一地块呈现出多样性和混合性。微观的混合则表现为同一座建筑内的不同功能空间的加入混合。使一座建筑内部具有多种不同使用功能。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形式的建筑综合体,例如商业综合体等等。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以创建低碳家庭、低碳社区、低碳乡村、低碳企业、等多种活动以及建筑类型为载体,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集体,从每一天每一件事情做起养成低碳生活方式,也是全民低碳意识和国民素质提高的过程。

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新一轮的空间结构调整期,城市规划应从低碳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入手,探讨绿色城市空间规划方法。通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综合紧凑型城市和生态单元,实现在碳来源、碳排放、碳捕捉三个方面的减碳化,真正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德英.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 .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5

[2]王雪娜, 顾凯平. 中国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3]马忠海.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 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2003

篇5

关键词:农业经济 碳排放 山东省 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069-02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碳排放量控制成为各国各领域的重要问题。农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生产领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其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结构特征及区域农业碳排放差异,研究农业碳排放控制对策,以期为农业碳排放控制提供有益支撑。

1 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机械化特征分析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9 198.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 765.8亿元、林业产值为131.5亿元、牧业产值为2 418.3亿元、渔业产值为1 481.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400.9亿元,农业占比最大为51.81%,牧业次之为26.29%,渔业占比为16.11%。山东省的17个市中,潍坊市的农业产值占比,占全省的10.69%;其次为济宁市,占全省的10.62%;其他市的农业产值均低于10%,依次为聊城市(8.57%)、临沂市(8.41%)、烟台市(8.29%)、济南市(6.99%)、德州市(6.96%)、菏泽市(6.35%)、青岛市(6.29%)、泰安市(5.53%)、I州市(6.35%)、枣庄市(4.09%)、淄博市(3.53%)、日照市(2.40%)、威海市(2.39%)、东营市(2.09%)、莱芜市(1.30%)。统计数据显示,沿海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农业产值占比较小,但总体来看,各市农业产值分布较为均匀。

随着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山东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也在逐年增加,2014年山东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1亿kW,比2013年增加了3.15%。各市农业机械拥有量和农业机械动力分布差异显著,结构特征较为明显。拖拉机方面,2014年德州市的拖拉机最多,为442.39万辆,占山东省农业机械拖拉机总量的12.52%;其次为临沂市,拖拉机数量为419.98万辆,占山东省农业机械拖拉机总量的11.89%;其他地区的拖拉机数量均低于400万辆,占比均不足10%。联合收割机方面,2014年德州市、菏泽市、潍坊市和聊城市的联合收割较多,分别为146.51万台、130.80万台、112.33万台、104.32万台,占比分别为14.67%、13.10%、11.25%和10.45%;其他市的联合收割机数量均低于100万台,占比不足10%。农业机械总动力方面,与拖拉机数量和联合收割机数量相关,2014年德州市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最大,为1 522.89万kW,占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11.62%;其次为菏泽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 495.83万kW,占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11.42%;第三为潍坊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 371.35万kW,占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的10.47%;其他地区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均低于1 300万kW,占比均低于10%。(见图1)

2 山东省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分析

2014年山东省农用柴油量为168.26万t,农用用电量为480.04亿kW・h。各市农用柴油用量中威海市和青岛市的农用柴油用量超过20万t,其中威海市为27.84万t、青岛市为21.20万t,除此之外,日照市、烟台市、潍坊市的农用柴油用量在10~20万t之间,其他市的农用柴油量均低于10万t,其中莱芜市的农用柴油用量最新奥,仅为1.04万t;统计数据显示滨海城市比内陆城市的农用柴油使用量明显偏高。农用用电方面,烟台市用电量最高,为93.9亿kW・h,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潍坊市的用电量次之,为62.亿kW・h,其他城市均低于50亿kW・h,东营市的用电量最低,为4.85亿kW・h。

2014年农用柴油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为520.25万t、用电产生的二氧化碳为4 785.98万t,农用电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明显高于柴油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文中,用电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从火力发电视角,核算没产生1度电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计)。各市农用柴油和用电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存在较大差异,统计数据显示,烟台市农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9%;其次为潍坊市,农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3%,两个市的碳排放量超过了全省的30%;此外,淄博市和菏泽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碳排放量的9%,枣庄和临沂市各占6%,即,烟台、潍坊、淄博、菏泽、枣庄和临沂6个市的农用碳排放量超过了整个省的60%,如图2所示,这与各市农业机械用油和用电紧密相关。

数据分析显示,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多的市其农业机械动力相对较高。结合农业用油和用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分析,农业机械动力高的地区其农用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一定大,这与农业用油和用电效率紧密相关。各市中,烟台市的用电量较高,其用电消费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其碳排放强度较高。

3 山东省农业碳排放控制对策

3.1 提高农业机械效率

农业碳排放主要源自农业机械使用的用油和用电,提高农业机械效率,促进单位农业用油和单位用电产生的农业产值的提高,降低单位农业产值的农业机械动力,从而降低农业用油和农业用电,进而减少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3.2 提高农业用电中清洁能源发电比例

火力发电消耗了大量的煤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山东省应加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降低火力发电比例,促使农业用电中的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增加,进而在提供相同电量的情况下,碳排放量明显降低。

3.3 发展低碳农业

山东省各市农业机械化特征明显,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效率较低,消耗了大量的柴油和电,导致大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正在走高碳农业的道路。山东省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特色,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打造农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耦合,从依靠化石能源向依靠太阳能等方向转变,追求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的低碳农业,促进山东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6

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国家实验室气象专家肯・卡尔德拉指出:“我们正在改变大洋的化学成份,而且我们不知道将会出现什么情况。”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不断上升,更多气体与海水反应生成重碳酸盐和氢离子,因而不断增强表层海水的酸性。冰河期后海洋酸碱值为 8.3,工业化时代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前酸碱值又降到 8.2。目前达到 8.1。

为了推测将来会发生的情况,卡尔德拉与同事米切尔・维克特采用“常规工业”方案推导,该方案贯穿本世纪二氧化碳排放上升与人口和经济增长呈正比例发展模式,然后随着化石燃料消耗殆尽呈现下降态势。常规工业方案预测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在约2300年前后达到百万分之 1900的高峰值,是目前含量的5倍。研究人员推算由于海洋将吸收部分这种二氧化碳,到2300年表层海水酸碱值将降到7.4,并且保持这种低水平达数百年之久。

3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曾经几度上升超过百万分之2000水平。卡尔德拉认为由于海床上重碳酸盐岩石起着天然缓冲剂作用,始终限制海水酸化,所以上述情况从未促使海洋酸碱值低于7.5。然而这一演变过程耗时1万年左右,足以通过地质构造活动中和、沉积,但是无法控制人类活动或小行星碰撞地球之类自然灾害造成更为迅猛的变化。

现在尚不清楚如此剧烈的酸性变化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多大影响。不过酸化有溶解碳酸盐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危害最为严重的海洋生物将是那些具有钙质碳酸盐外壳或外骨骼的海洋生物,诸如珊瑚和某些海藻。在巨大空间自成一体的温室生物圈2号内,以2倍二氧化碳大气含量现状的多次试验显示,这类动物体内钙质碳酸盐生成速度下降了40%。

同时,对公海叶绿素水平的卫星观测显示,光合作用从二氧化碳中产生新生物所体现的主要生产率过去几十年来显著下降。戈达德空间飞

行指挥中心的研究小组对两种仪器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比较:这两种仪器分别是从1979― 1988运作的沿海区域颜色扫描仪和自1997年至今一直工作的海洋观测广域景色传感器。研究人员发现自1980年以来海洋生产率已经平均下降了6%。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是格雷格认为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在北方水域海面温度已经升高,不断降低水层间混合能力以及减少表层水域的营养供给。这种现象可能已经削弱海洋生产率。与此同时,尘埃云系携带的过量营养物质有可能已经促进赤道水域生产率上升。

篇7

【关键词】 经济 能源 碳排放 预测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晋城市培育了以煤炭和煤层气开采、冶金、化工、火电等资源型特征明显的产业结构。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气候字[2012]3760号),晋城市和北京市等29个省区和城市一起被确立为全国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1 晋城市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

1.1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晋城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0.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30.5亿元,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则由14544元增加到32329元,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由“十一五”末的61.7亿元增加到153.2亿元,年均增长20%。GDP占全省的比重不断上升,呈现较强的增长态势。根据山西省政府关于“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综合评价结果,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第二,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优化。晋城市在第二产业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第三产业的同步发展,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6:64.0:31.4调整到2010年的4.2:63.6:32.2。煤炭、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素质大幅提升,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以旅游、物流、文化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晋城市户籍人口达到216.2万,常住人口达到228.0万,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0.53%,低于全国0.04个百分点,低于山西0.43个百分点。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1.04%,较2005年提高9.75个百分点。晋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和农村惠民工程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市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大幅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呈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祥和、环境宜居的良好局面。

1.2 能源情况

晋城能源生产以原煤、火电、焦炭为主。2010年原煤产量达到8433.7万吨;火电发电量203.5亿千瓦时,净调出量约为89亿千瓦时;焦炭产量84.1万吨;煤层气21.5亿立方米。一次能源生产中,煤炭所占比重保持在96%以上;二次能源中,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7.8万千瓦,约占全市电力生产总装机容量的98%,水电装机容量约4.5万千瓦,所占比重较小。煤层气发展迅速,瓦斯发电达到29万千瓦;各类石油制品完全依赖调入,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尚未形成规模。晋城市经济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能源消耗量较大。201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1090.6万吨标煤,较2005年增长33.5%。能源消费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二、三产业能源消费量分别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2.1%、77.2%和10.6%;居民生活及其他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10.1%。工业能源消耗占全市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左右,其中化工、煤炭采选、冶金位居全市工业耗能前三位,占全市工业能耗总量的74%。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燃煤、燃油、燃气的比例约为86.8:4.05:9.02。与“十五”末相比,煤炭比例下降了约9个百分点,燃气比例增加了约9个百分点,能源结构得到一定程度优化。晋城市能效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单位GDP能耗为1.90吨标煤/万元(2005年不变价),较2005年下降了25.44%,分别为全省平均能耗水平的0.85倍,全国平均能耗水平的1.87倍。

1.3 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晋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增长态势。初步估算,2010年晋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二氧化碳和甲烷为主。晋城市2010年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3386万吨(扣除净调电排放约为2767万吨),比2005年增加约36%,约占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56%。排放主要集中于电力、化工、煤炭采选、冶金、交通运输行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4.64吨/万元(GDP为当年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4.85t/人(扣除净调电排放,约为12.13t/人),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晋城市甲烷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开采及矿后活动逃逸和煤层气开采利用三个方面,2010年晋城市甲烷排放量约为246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42%,较2005年增加了27%,其中煤炭开采甲烷排放量为186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甲烷排放总量的76%。

2 晋城市国家级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1 发展机遇

一是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晋城市发展指数和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且位于国家中部崛起、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改试验区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交汇点,形成了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基础和政策环境。二是有较强的新能源潜力。晋城市煤层气总储量6.85万亿m3,约占全国储量的1/5,占山西省储量的2/3以上。到“十一五”末,煤层气地面抽采能力达30亿立方米,瓦斯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9万千瓦,为全国最集中、规模最大的瓦斯发电集群。沁水盆地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两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之一。三是有明显的碳汇优势。晋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十一五”期间,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33.6%上升至2010年的39.2%(国家为20.3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9.6%上升至2010年的45.8%,均位居全省首位。

2.2 问题与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增长仍存在刚性需求。未来五到十年,晋城市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5年,GDP较“十一五”末将翻一番,城镇化率将提高近6个百分点。能源消费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有较大增长,与减少碳排放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短时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晋城市2010年三产比例为4.2:63.6:32.2,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约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约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以电力、煤炭、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主,导致全市综合能耗水平居高不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难有大的改变。基于资源优势和产业特征,晋城市能源消费以煤炭、煤层气等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费结构的“高碳”特征明显;非化石能源中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空间较小。2010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仅占0.9%,能源碳排放强度较高。四是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尚未普及,各级政府低碳发展观念尚待培养,公众低碳发展意识有待提高,全社会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各领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有待进一步推动。

3 晋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预测

3.1 晋城市未来发展情景设置说明

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分解为三个驱动因素:GDP、单位GDP能耗水平和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GDP×单位GDP能耗×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其中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则与能源消费结构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相关)。

围绕晋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新路”的目标,结合转型发展、低碳发展要求和晋城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晋城未来发展情景。具体如下:(1)GDP:晋城市2011年GDP增速为13%,2012年为10%;未来规划全市将在2017年左右率先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晋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仍将处于高速增长,并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故设定晋城市“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12%,“十三五”为10%,“十四五”为8%。(2)单位GDP能耗:经济结构和能耗强度。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4.5%、65.0%和30.5%,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二产业又以高耗能的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为主,单位GDP的能耗水平较高,未来全市单位GDP的能耗下降潜力较大。通过传统产业规模总量控制和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结构和单位GDP能耗水平将趋于合理。基于此,本次测算中将“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分别为3.66%、5.34%和5.84%,各阶段累计下降率为17%、24%和26%。(3)能源消费结构:受资源条件限制,晋城市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空间有限。2010年,晋城市非化石能源的比重仅为0.9%;晋城市2015年规划非化石能源占比为3-5%,综合考虑,本次测算分别采用了3%(2015年)、6%(2020年)和8%(2025年)。晋城市有较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2010年晋城市煤层气利用量占全国的70%左右。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未来煤层气开发将快速增长,煤层气占全市能源比重将明显增加。煤层气的大幅度利用,将有力推动晋城市能源结构调整,进而推动全市化石能源碳排放系数下降。

3.2 晋城市未来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预测结果(见表1)

根据科学的分析预测,晋城市预计于2023年出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届时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约为252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5186万吨(扣除净调电排放后约为4214万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21.1吨。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0年累计下降19%以上。到2020年,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31%,较2005年累计下降59%。预计到2023年,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出现拐点,之后将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参考文献:

[1]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地理学报》,2009年第8期.

篇8

【关键词】碳排放 服务贸易

一、引言和综述

从1995年GATS正式生效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取得了迅猛发展,1995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3,733亿美元,到2012年达到了85,022亿美元。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比重已经达到22.9%,但与此同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由1995年的232.8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320.4亿吨。Levinson(2008)认为,服务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因为服务贸易行业多集中在污染较少的行业。而Alcántara和Padilla(2009)认为,服务部门是一个环境友好型部门只是人们的一种错觉。那么,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是否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产生影响呢?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上,比如Copeland和Taylor(1997)运用两部门动态模型实证发现,自由贸易在某种情况下会增加污染,同时降低环境质量和实际收入,从而证明了贸易诱导环境退化假设。陈红蕾和秋峰(2007)运用1991~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发现贸易自由化的规模和结构效应为负、技术效应为正,而三者综合的结果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状。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年用1980~2007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的出口贸易,经济规模以及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这3个变量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与货物贸易相比,对服务贸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对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戴翔和金碚(2013)以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作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衡量指标,实证研究了2004~2011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对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诸如计算机和信息等新型服务贸易进口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技术含量较低的诸如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进口。

本文拟用98个国家从1995年到2013年19年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观测服务贸易发展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二、服务贸易发展和碳排放现状的分析

表1列出了不同国家或者团体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到澳大利亚,英国等高收入国家其服务贸易开放度普遍高于中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每个国家的贸易开放度基本上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服务贸易在不同国家都有长足的发展。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附加值是很高的,说明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规模相对中低收入国家来说更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收入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超过10吨,而中低收入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很低,普遍低于4吨,只有中国近十年来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十分迅速,然而所有国家总体而言二氧化碳排放量都与日俱增。由此可知,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发展程度高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相应较高,但是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等也会对服务贸易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效应产生干扰,因此需要借助面板模型来实证检验服务贸易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接下来部分就对面板模型进行设定和检验,以此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三、模型设定和实证检验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解释

本文模型设定如下:

Poll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选取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温室气体,有代表性而且数据易得。

Open用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其GDP的比重来衡量,一般一国服务贸易开放度指数越高,其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会越高,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会越小。但由于服务贸易中的运输服务所需的交通工具以及旅游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均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服务贸易开放度对与碳排放的影响方向预期未定。

Open1为open的平方项,如果服务贸易开放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预期呈现出倒U型。

FDI用外国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FDI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取决于外资的投向,但一般而言,不论是投向清洁产业还是制造业都会因为生产过程是消耗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文将FDI占GDP比重纳入模型,并预期结果为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成正相关关系。

Tech表示技术水平,用GDP单位能源消耗代替,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预期其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

Pgdp表示收入水平,用人均GDP的自然对数代替,一般而言收入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改善环境,但是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其作用并不一致,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可能会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带来碳排放的提高,因此符号预期未定。

Scale表示工业规模,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在《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第10-45项对应,增加值为所有产出相加再减去中间投入得出的部门的净产出,预期符号为正。

为了更好得检验服务业发展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加入服务业附加值(用serv表示,模型中未列出)作为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另一个替代变量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服务业附加值与ISIC第50-99类相对应的服务,与服务贸易开放度一样,预期符号不定。

本文选取的98个国家为1995年到2013年这13年中数据齐全的国家,其他国家因为某些年份的数据缺失被省略了,但是本文的98个国家中基本囊括了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与世界银行数据库。

(二)全样本模型估计

本文用Eviews 8.0对上述数据进行面板回归,估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在面板模型回归之前已经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皆为水平平整的,不需要再另做差分等处理。并且用Hausman检验对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时拒绝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因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适。但是表2中依然报告了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这两种结果以作对比,结果并无多大差别,说明本模型的回归结果比较稳健。虽然固定效应模型的矫正R平方非常之高,但是由于相关变量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并不存在伪回归问题,因此这很有可能是个体固定效应导致的,个体趋势项的作用使得拟合值偏高,同时也说明每个国家的异质性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由表2可知,服务贸易开放度和碳排放呈负相关,这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下均成立,系数都为负,但固定效应模型下达到了10%的显著性,在随机效应模型中并不十分显著。替换为服务附加值之后依然表现出了负的系数值,而且显著性非常高,这表明就本文的实证结果看,服务业还是一个相对清洁的产业,它会比货物贸易或者工业生产对环境产生更少的污染。服务开放度的平方项系数为正并且系数很小,说明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工业增加值与碳排放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该变量十分显著,这与预期相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越高即改过的工业规模更大,因而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加。收入水平也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这表明人均GDP更高的国家排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之前做预期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对环境保护产生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该模型综合了不同的国家,因此人均收入对碳排放的影响可能还在初级发展阶段,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增加了碳排放。

外国直接投资没有用过显著性检验。技术水平的系数为负,而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一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会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即每单位石油当量的能耗产生的GDP越高,碳排放越少。并且该系数要高于服务贸易开放度和服务附加值的负相关系数,这充分表明了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或者说环境保护的影响,和现实以及理论预期一致。

(三)分组模型估计

因为服务贸易和碳排放可能会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呈现出不一样的关系,所以本文以世界银行2013年的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人均GDP线为分野将样本分为三组重新进行面板回归,回归结果在下表5中予以列出。分别报告了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其中服务业附加值只报告了固定效应的值,其他变量的结果以及随机效应的回归结果很类似,因此不再赘述。

从表3中可以看到,对高收入国家进行的回归,贸易开放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平方项都为负,这表明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倾向于较清洁的部门,有利于碳排放的减少。并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成立,open1在1%的水平线统计显著,贸易开放度与碳排放呈预期的倒U型关系。人均GDP与在全样本情况下相比系数更低一些,技术水平和全样本情况下相差无几,这说明即使在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提高GDP单位能耗也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与高收入国家组相比,中等收入国家的工业增加值一项是显著的,并且人均GDP和技术水平项的系数相对于高收入国家水平有更高的绝对值。这说明中等收入国家中,工业规模是影响碳排放一个显著的变量,而且因其仍然处于工业发展的阶段,GDP上升过程中带来了相对于高收入国家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收入国家组只有工业增加值,FDI和人均GDP与碳排放是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的,FDI在低收入国家组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并且符号为正,这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通过粗放型的即增加碳排放型的部门来实现。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1995年到2013年这19年间98个国家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得出的结论是,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目前服务贸易所在产业对环境污染较小,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替代还利于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这在分组进行的面板数据回归时在高收入国家组和中等收入国家组都得到了验证,本文认为,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保o问题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对于服务业来讲,服务业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制造业是一个比较清洁的部门,虽然诸如运输业等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对工业的支持却对保护环境有所帮助,尤其是结合技术进步,发展高质量的服务业将对全球碳排放以及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戴翔,金碚.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2013(9): 27-37.

[2]陈红蕾,陈秋峰.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7).

[3]Suri,V.,Chapman,D.Economic Growth,Trade and Energy:Implications for the 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5).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2003年2月,英国工贸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序言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况

作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国内一些省市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因此,其发展低碳经济的进展状况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1.云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产业的支撑。

    按照低碳产业概念,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产业是低碳产业,电力产业中水电也是低碳产业,云南五大支柱产业中有三个半属于低碳产业范畴。矿产业也在积极寻求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1)烟草产业

烟草业是一个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的行业,但基于国家和省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烟草业自身的改良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抽烟产生的有害物质有4000余种,其中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那么如何降低卷烟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成为烟草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燃烧一支香烟,最终进入空气的一氧化碳约为90mg,二氧化碳约为135mg。05年我国销售香烟19328亿支,因此,由于吸烟进入空气的一氧化碳约为17.4万吨,二氧化碳约为26.1万吨。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最终会转化为二氧化碳,也就是说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43.5万吨。新品云烟“如意”是云南红云集团成立后回馈消费者的第一份厚礼,其在烟标上首次印有环保标志,根据国家局有关规定标注:烟气一氧化碳量13mg。以此类推,如果我国销售的香烟都为“如意”,那么,云南省将为全国每年减少37.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电力产业

云南省煤层气资源约4240亿立方米,抽采1亿立方米用于发电,可实现节能量9.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21.375万吨的二氧化碳;“十一五”期间,示范完成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示范工程1600项,其中完成600台高效节能电机替代落后低效电机,600台套风机、水泵低压变频改造,50台套高压电机变频调速改造。目标是年节能14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31.5万吨二氧化碳;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工程,计划年节能22万吨标准煤。云南省电力产业40%靠火力发电,如果采用节能改造工程,将年减少49.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3)矿产业

云南地质结构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都十分丰富,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因此,也是治理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单位。矿产的冶炼过程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与电力产业一样,矿产业同样采用了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改造工程,将减少49.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余热余压利用工程,例如:1)钢铁行业:完成昆钢控股有限公司余热发电示范项目,年新增发电量11.4亿千瓦时,折合14万吨标准煤。2)水泥行业:完成云南瑞安建材48兆瓦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示范项目,推动昆钢嘉华、红塔滇西水泥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全省50%新型干法水泥窑实现装机发电,年新增发电量8.14亿千瓦时,折合l0万吨标准煤。3)焦化行业:在焦炭主要生产地曲靖示范完成两个焦炉煤气发电项目。回收60%焦炉煤气发电9亿千瓦时,折合11.061万吨标准煤。4)黄磷行业:在有条件的黄磷生产企业示范完成两个黄磷炉尾气发电项目。5)推广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蒸汽蓄热器项目,实现每小时回收100吨蒸汽冷凝水,年节约能源1.44万吨标准煤。每年共可减少至少82.1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2.林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即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

,是指发达国家间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源的排放和增强汇的清除项目,产生的减排单位可以出让和买卖。简单来说就是发达国家从中国的清洁能源类项目中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量,抵冲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现阶段可计入cdm减排项目的林业活动限于造林与再造林,即林业cdm固碳项目。

    由国家林业局与保护国际(ci)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按照有关国际规则设计和操作程序,正在云南和四川,结合森林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林业碳汇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计划发展森林多重效益,包括生物多样性、碳汇、及社区发展。目前已开展的工作:一是筛选出了玉龙、隆阳、腾冲、双江4个县市区为森林多重效益项目(fccb)优先发展县;二是召开了fccb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专家咨询会及设计报告会;三是成立了碳汇信息管理中心,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由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共同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

    二、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云南省拥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这些资源使得云南能源结构的转变成为可能;秀美的自然风光及浓厚的民族风情,为低碳经济的代表——旅游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云南排碳少(工业化程度不高),吸碳多(森林资源丰富)的经济特点,大大降低了发展低碳经济所付出的成本。

    那么,云南应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各个产业,很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呢?1.烟草产业随着人类环保及保健意识的增强,烟草业不可避免地面临衰退,云南省的烟草业已经发展到顶峰,在未来的低碳竞争中并不占优势,对于贮备了大量资金却不知如何使用的云南烟草业,我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其他具有低碳竞争力的产业,如旅游业,生物质能产业,实现共赢;二是积极研发烟草的其他用途,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烟草蛋白具有食用价值。烟叶富含蛋白质,烤烟烟叶在10%左右,晒烟和白肋烟可高达20%。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蛋白尤以烟草叶片中可溶性蛋白(fi)含量高,fi蛋白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不仅均高于世界粮农组织(fao)制定的蛋白制品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标准,而且其中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亮氨酸都超过该标准1倍左右,比一些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都高。而且烟草再生能力强,一年可多次收获,烟叶产量高,利用鲜烟叶提取蛋白,其亩产量可超过大豆。

    烟草具有药用价值。烟草中所含的泛琨10是目前治疗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的特效药物。从烟叶中提取的烟碱具有使精神兴奋和镇静两方面的温和作用。最近的医学研究又发现,烟碱可以缓解托瑞特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和注意力缺乏症;而且烟碱制成农药可防治农作物害虫,剩余物质可用作饲料和肥料。

    2.以食品为重点的生物开发产业

生物产业是以再生性生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市场需求规模巨大,能源需求较少,污染性低,具备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特征,是创造绿色gdp的“领航产业”。

    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借助低碳经济的契机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国际国内资金的支持。世界银行,各大投资性银行以及国内银行都对低碳融资采取着非常积极地态度;二是大力发展乙醇燃料。云南省

主要采用木薯、甘薯等非粮作物生产燃料乙醇,而且现有的生产企业并未占用耕地,所以云南的发展前景看好。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发展以可再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产品。

    3.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特点的旅游业旅游业同样是典型的低碳经济产业,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竞争压力的不断扩大,对精神愉悦的追求将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我们要做的是,借助低碳之风,进一步壮大生态特色旅游。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拆除景区违规建筑,恢复生态原貌,积极推进生态饭店、生态旅馆的建设,提供以绿色食品为主的饮食和采用节能设备的住宿;二是积极开发新的景点,在创意上结合环保,策略上注意与其他景点的斜街,规划时充分考虑当地经济、人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4.其他非支柱产业应如何应对低碳的挑战除了以上支柱产业,其他产业也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减排二氧化碳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政府应鼓励非支柱产业的兼并与合作,发展产业集群。这些产业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发展壮大,很难在践行低碳的过程中得到政府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在技术引进及结构转型中将遇到无法逾越的难关,根本谈不上

发展低碳经济。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推行低碳方式,培养职工低碳意识,开发企业低碳精神。

    5.直接的经济利益

以上都是间接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经济发展。低碳经济能否形成一个产业,其是否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至关重要。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使我们看到了契机,它可以直接带来资金的收入,完全可以发展壮大为一个产业。

    三、小结

发展低碳经济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一致的,不仅能够促进解决国内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宗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2]何燕.昆明低碳经济情景分析[j].科学环境导刊,2009(1).

篇10

我公司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工作计划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结合实际对上级公司开展此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现状

我公司以XXXX为主营业务,公司碳排放主要由XXXX运营、企业供暖及职工生活所产生。近年来,我公司紧抓国家环保政策落实和XXX市铁腕治污机遇期,积极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一是公司按股比累计投资2.17亿元,分批次完成了控股或参股的6家XXX的环保扩能升级改造,实现了封闭式环保型储煤,除XXX站使用装载机装车以外,其它站均实现了快速装车系统装车,有效降低了粉尘污染和装载机等机械设备的碳排放。二是公司所属各公司积极践行蓝天计划,均将燃煤锅炉、燃煤灶具改为空气能供暖或者天然气锅炉和灶具,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了碳排放。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节能减排、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企业生产耗电量大、耗油量大,下属个别单位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理解和重视不够等问题。

二、工作计划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正在逐渐掀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公司要想在新形势下谋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厘清思路,明确方向,把握机遇,积极寻求低碳发展之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快制定公司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公司“碳达峰”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二是积极推进公司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远景战略研究,把降碳作为优化公司产业结构,推动生产模式低碳化转型的总抓手;三是要持续挖掘企业节能减排潜力,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加强集装站绿色化改造,着力构建绿色集运体系;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企业植绿造林力度,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大气排放、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实现减污降碳目标。

三、对集团公司开展此项工作的几点建议

1.研究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和垃圾焚烧发电。太阳能、风能是目前陆地上分布最广泛、利用最普遍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从利用方式上看,生物质能源(薪柴、秸杆、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禽畜类粪便等)与煤炭、石油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相似,可以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技术进行处理和利用。建议集团公司结合区域、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研究及投资,扩大产业规模。

2.改造老旧发电机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议集团将本系统有关单位设备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的老旧发电机组更新改造,降低运维成本、安全隐患和碳排放。

3.整合铁运资源,加大“公转铁”力度。我市煤炭年产量超过4.5亿吨,除小部分以发电等方式就地转化以外,大多数都以公路运输方式销往全国各地,铁路运输量不到2亿吨。针对公路运输煤炭单车运量小、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建议集团公司将系统内煤炭外运工作交由我公司统一以铁路集运方式销售,这样不仅能极大地降低运输成本、增加效益,并且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

4.发展氢能源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可储存、可再生,可电可燃、零污染、零碳排等优点。可通过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工业副产气等多种来源获取,氢能将成为第三次能源变革的重要媒介。面对机遇,建议集团公司积极开展氢能和储能技术开发应用,重点推进集团系统发电企业在二次能源领域的调度经验实现氢电之间深度耦合互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