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容摘要: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口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本文将生态文明分解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二者兼容性这三个要素,探索了人口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角度研究了素质对生态和经济兼容性的贡献。本文的结论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对生态文明建设各有裨益,两者须均衡发展,才能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释放出智慧和道德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口素质 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研究背景
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三次文明,即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以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共同进化为核心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作为在全球资源基本被瓜分完毕后才逐渐崛起的国家,中国对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选择有其特殊紧迫性。环境质量下降促使人们反思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方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
人口问题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人口的数量、结构和质量构成人口问题的三个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人口数量和结构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已有一定的探索,但对人口素质如何影响生态文明的研究则尚存空白。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研究成果,以生态文明的定义为基准,以经济学和人口学的视角为切入点,将人口素质分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将生态文明分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二者的兼容性,探索了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水平及协调程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描述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后从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的角度论证了人口素质对提高经济生态兼容性的贡献。另外,以往对人口与生态关系的研究集中于“生产者”的角色,本文在探讨人口素质如何影响生态环境及其与经济兼容性时引入“消费者”的角色,从而在完整的人口学视角下进行研究。
人口素质各要素影响生态文明的传导机制
本文将人口素质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分解为人口的思想素质及文化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和生态兼容性的影响,从而全面地探索该作用的传导机制。
(一)人口素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作为人口素质的两个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均有促进作用。人们的文化素质通过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对环境保护有所助益,道德素质则决定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另外,二者的发展还需协调、均衡,才能使生态得到保护和改善。
人口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从宏观角度看,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更易产生制度创新,从而解决生态恶化的外部性问题,例如美国通过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改善了碳排放问题。从微观角度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也要以较高的文化素质为基础。人口的道德素质是环保意识的重要基础。横向而言,较高的道德素质能使人推己及人地关怀他人,不愿为一己之私占用他人资源,从而减少公众资源的浪费。纵向而言,道德素质较高的人口则更易接受“代际公平”的理念,将资源留给后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从一个较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看,个别人对土地的私有权,和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私有权一样,是十分荒谬的。甚至整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致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而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
环境保护过程中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如同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讲究配比一样,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协调对环保也有决定性作用。首先,我国人口飞速提高的文化素质需要有相应的道德水平来辅助协调。从生产角度看,技术进步是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但新技术、新产品的污染具有显露上的滞后性,当结果被知晓时,损害已成事实。譬如,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智慧的结晶,而该方法使公地的悲剧在企业的资源战中愈加凸显;另外,贴现方法导致了资源过度开采,因为现在的资源比未来的资源更有价值(Eric A.Davidson,2003)。因此,知识在缺乏思想道德约束时可能会成为毁坏生态系统的利器。唯有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才能控制这一“双刃剑”的负面作用。从消费角度来看,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群往往占有更多财富,从而有能力消耗更多环境物质并产生相应的生态足迹。Friedrich Schmidt-Bleek(2003)谈到:典型的过度消费者是北美人。他们每天的物质消耗相当于自身的重量。这意味着一个北美人的消费等价于34个孟加拉人。按此意义计算,相当于美国有70亿孟加拉国的人口,而孟加拉国有大约500万美国人。所以对文化水平较高的人群而言,道德水平对挥霍型生活的约束尤为重要。其次,思想素质较高的人要拥有恰当的环保意识,也离不开文化素质的支持。自然知识不足容易导致“人口中心论”,即“把人视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余谋昌,2000)。如果认为人类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人的利益,人对自然并不存在直接的道德义务,那么人口的思想素质越高,越迫切期望改进自己和同伴的福利,对自然的索取就越多,因为其决策的约束条件只有财富、时间和精力,并不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
因此,文化素质的发展需要思想素质作保障,思想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文化素质,只有二者均衡发展,才能使人们创造出环境友好型技术,接受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原则,从而对自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二)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学界已成共识。在现实社会中,穷国和富国的“俱乐部收敛”就是例证。
从横向的角度比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对产出贡献较大。马克思在论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时指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人口素质和劳动的复杂程度紧密相联,高质量人力资本在同样的工作时间内有更高的回报率,从而直接增加经济的总产出。
从纵向的角度比较,人口素质在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积累不仅具有外部性,而且与人力资本存量成正比。诸多研究也证实了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
(三)人口素质对生态与经济兼容度的影响
Eric A. Davidson在《生态经济大未来》一书中用图形展示了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从而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的兼容度问题。生态学家认为自然环境中的能源和物质流动如同金字塔一般。位居金字塔宽阔基层的是土壤,植物可从中获取养分、水和生长据点。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在数量上少于植物,肉食性动物的数量则更为稀少,因此金字塔的宽度随着食物链的上移而变窄。荤素不忌的人类,由于不太可能被其他动物吞食,因此位于最上层(图1)。新古典经济学家的金字塔中,每一层的宽度都由该阶层所生产和消费的商品之金钱价值决定。因而,其金字塔随着产品附加值的增加逐层变宽,和生态学家的金字塔形状恰恰相反(图2)。
生态文明的内涵在于经济学金字塔不能超过生态学金字塔的容纳范围,此即生态与经济的兼容问题。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能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生态足迹,即压缩经济学金字塔的面积,还能保持福利并改变消费层次的比例,使其“上大下小”的形状有所改善,从而更容易纳入生态学的金字塔中。
从生产者角度看,高素质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是从物质形态为“原材料――消费品――垃圾” 的“牛仔经济”转变为物质循环利用的“太空船经济”的过程。文化素质提升使人们逐渐掌握循环生产技术,道德素质的提高则利于人们对生活和生产废弃品的正确投放和处理。在这种部件的再使用和材料的二次使用过程中,人们用“人工循环工程”来弥补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和生产能力,减少向生态系统的排污和索取,同时保持消费水平的稳定,因而增强了生态保护和经济目标的兼容性。
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高素质对绿色消费的普及大有裨益。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自觉地选择耗能小、污染小的消费品,并对已用过的物品稍做清理后进行重复使用或用于别的目的。文化素质让人得以分析日常习惯,归纳出环保的方法并修正行为。这两种途径都使经济学金字塔更易嵌入生态学金字塔中。
结论和政策含义
现有人口学角度的生态文明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口数量,而本文论证了人口素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表明:人口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对生态文明建设各有裨益,两者须均衡发展,才能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释放出智慧和道德应有的力量。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与生态兼容性而言,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主要表现为替代性,即高素质总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与生态的兼容。
“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中国的基本人口政策,对改善中国人口状况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人口迅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人口工作一直都把“稳定的生育率水平” 作为绝对重点,即主要关注人口数量和结构。当前,我国人口处于绝对量上升伴随增长率下降的阶段,这恰为人口政策重点从“数量”转向“素质”提供了条件。本文论证了人口素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重视人口素质的必要性,这也是人口总量巨大和老龄化趋势并存背景下解决数量和结构间矛盾的可行方法。
人口素质自然发展的结果,常表现为文化素质的领先和道德素质的相对滞后。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其内生规律,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它的强大动力。在科学技术与道德的较量中,科技总是最终的胜利者(李晶,2007)。人口素质发展的不均衡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加大力度提升道德素质,当属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的外延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领域,并非单一学科所能全面覆盖。本文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物质成果,而对精神和制度领域的分析尚有待补充。另外,进一步的研究可构建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并量化它与人口素质各部分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细致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周刊. 打好“十一五”环保决胜战[EB/OL].省略/news/gncj/201003/t2860676.htm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Eric A. Davidson.生态经济大未来[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4.Friedrich Schmidt-Bleek.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学的有效尺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余谋昌.生态哲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李晶.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D].山东大学,2007
作者简介:
篇2
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关键词: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网络技术
一、高职院校开展关于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对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发展社会经济,将不利于社会生态文明的进步。国家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学思路中引进生态育人的理念是高校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政课已经不只是单一的思想文化方面的认知,还肩负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使命。同时,思政课从单一的功能变成了多元化的功能,思政课应该担负着向学生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使高职学生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高职学生很大程度会面临着毕业了就开始找工作,所以在高职学习中应该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较为主要的是培养自己在于生态文明方面的素质,因为成功的高职学校不单纯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还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使学生能够做到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些高职院校中的思政课照搬课本,其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这些内容是一些学生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内容,直到高职教学中仍然还是这些内容,没有创新,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即使有老师提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关注的同学也比较少,这些问题导致生态文明教育不能较好的开展。响应国家的号召,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在思政课上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但是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狭隘,范围比较窄,时间比较短,学生不能对生态文明教育有较好的认知。有些学校甚至将这部分内容忽略不讲,导致高校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不重视。学生会因为没有全面的认知,妨碍对生态环保知识的掌握。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现在的生态文明教育认识有局限,加之这些学生不了解生态文明教育,毕业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欠缺,在之后的工作中缺少保护生态的认识。一些高职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在真正践行的时候缺少对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缺乏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文明处于一副事不关己的行为。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对相关思想的强化。高职学生消费时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一些高职学生由于没有生态文明方面的学习,总是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这些现象是不可取的。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受到周围风气的影响,在消费方面不能适度消费,这样违背的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高职学生感觉自己毕业了就会工作,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这样的消费不符合生态文明的教育,学校应该进行相关的制约和监督。思政课对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作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魏春艳摘要:对高职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时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上存在着意识薄弱、消费行为缺失等较为严重的问题。思政课的教学与专题讲座等形式可以提升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认知。此外,学校可以创新实践教育途径,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于学生。
二、加强高职学生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1.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现在一些高职院校不重视生态文明的教育,一些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这样的教学理念是错误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选择和优化。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通过大量的照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设计结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讨论,让学生自动参与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高职院校应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老师可以将相关知识通过科技手段推送到相关的网站上,让学生观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老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源网站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经验,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不只是讲解理论知识,一些老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深刻学习相关知识。学校可以和相关的生态地区进行交流和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在实践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理论。
2.促进高职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形成
现在的生态文明习惯已经是关乎人们素质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政课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践中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应该创新学校相关的文明生态方面的治理体系,将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与情感一起通过实践进行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使其养成好的生态文明习惯。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在日常行为中,提醒学生要节约用水用电,在宿舍内不能有乱扔乱画的行为,在花圃旁边告诉学生禁止踩踏。这些在进行思政课的时候都通过理论告诉过学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力度更大。学生会以及社团之间也可以相互联系,举办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活动,提高思想宣传的力度,在关于思政教育的活动中增加生态文明的元素,举办一些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设计一些较醒目的宣传语,通过这些设计来践行生态文明。学校相关部门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可以联合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创新学校的治理机制,改变学生不良的教学习惯,制定较为完备的关于学校相关部门生态文明的教育。有关部门可以指定相关的组织机构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用制度约束学生。学校应该创新高职院校治理体制。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群体。高职学生应该主动接受教育信息,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创新实践教育的途径
营造校园生态文明的氛围,要积极塑造校园生态的建设,培养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传播生态理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园生态文明的建设,使用生态文明成为校园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创新生态教育的实践机制,充分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节日,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定期进行相关调查。
4.利用网络技术,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空间
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学校可以将思政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带入网络上进行。在网上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料库,老师在授课前可以通过资料库找到需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老师的工作,使老师有了大致的授课方向。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入资料库,随时翻阅有兴趣的网站,在里面提出自己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见解和不同,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哟哟优秀经验的老师联系到一些,对优秀的资源进行共享,对优秀的经验可以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可以有更多的关于生态文明的教学经验,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回答。有不同见解的老师还可以在其中交换相关教学经验,帮助其他老师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可以共享优秀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高职教学中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高职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才能认识到我国的思政课较为缺失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和学校应该采取有力的措施缓解这样的矛盾,让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把高职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永峰.浅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
[2]汪芳琳.论高职实践教学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石油/农学中旬刊,2014
篇3
【关键词】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是当前中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创新、需要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需要我们的国民都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他们的学科背景和将来的就业方向决定了他们将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1、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1.1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化。农林院校大学生因为学科背景的关系,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知,具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是呈现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化的发展态势。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根据调查发现,同学们根据在专业课课堂上以及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他们对与自身关系比较密切的雾霾的防治、水污染的防治、城市的噪音污染的防治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关注度较大,但也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层面,并没有对这些环境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对与他们自身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的如土壤酸化、濒危物种保护、臭氧层的破坏等问题了解甚少。可见,目前大部分农林院校大学生还是从自身的感性经验对待环境问题,没有从理性角度去认知,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2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非对称性。农林院校的大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较好,但还是呈现“言多行少”的特点,环境保护的知行转化能力较弱。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通过调查,90%的同学都知道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饭盒对会造成环境污染,但60%的同学在食堂打饭时还是会选择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饭盒,原因是因为方便。类似的情况还体现在资料是否双面打印、生活垃圾是否分类等生活小事上。由此可见,目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在认识层面能对环境保护持一个积极的态度,但是在实践层面上未能将认识转变为实际行动,更多的还是考虑自身因素,生态文明行为与意识非对称性的特点较为明显。
1.3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当前,各高校已经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也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来向大学生们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通过各种报道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各个高校内普遍存在具有“高校特色”的如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化、数量庞大的僵尸自行车等生态污染现象,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无人的公共自习室里灯火通明、教室墙壁上随性的涂鸦、宿舍走廊里的一次性垃圾等环境不和谐现象也经常在校园里上演。可见,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校园内环境不和谐现象仍然严重。
2、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主要内容
2.1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对高校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核心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中,通过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教育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规律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等内容,通过系统的生态文明观念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和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激发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感。通过学习,让大学生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2.2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文明观念要顺利转变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就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作为一个农林高校,其大部分的毕业生将来都要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技能的培养。比如,水产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水资源保护与修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林学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森林保护与修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培养等。
2.3生态消费意识教育。生态消费意识是指意在促进消费者和大自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绿色消费模式,既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能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受西方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冲动消费、炫富消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16年双十一,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网购达人再一次刷新了由他们创造的单日消费记录,浙江大学甚至将体育馆腾出来方便学生收快递,生活区绵延几百米的领快递队伍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处理生活必需品和耐用品的消费关系,引导他们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2.4生态文明法制教育。生态文明法制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农林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必须要让学生们了解国际、国内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很多环境污染事件如上海松江死猪事件、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等都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懂法造成的。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将来都会是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生态法制教育,推动其知法、守法、依法,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成为环境安全的守护者。
3、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路径选择
3.1优化课程培养体系。课堂是培育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阵地,因此,学校必须优化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第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加大对学生生态文明伦理观的培养力度,要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行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在学生的专业课方面注重对生态保护技能的培养,如水产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对他们水污染的防治等相关环保专业技能的培养。第三,广泛开展与生态文明相关选修课,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能力,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2倡导适度消费观念。根据调查,造成大学生的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想通过物质来证明自己的炫耀心理。因此,我们要让思政课教师、辅导员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主题班会、辅导答疑、谈心沟通等形式帮助大学生们意识到通过片面追求物质来寻找存在感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同时,由于他们的冲动消费和超前消费不仅会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压力。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们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们树立理性的绿色消费观念,追求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3.3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第一,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们能在与专家的互动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二,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宣传渠道,向学生们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第三,利用好农林高校的产学研优势,选择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课题,带领学生一起做,激发和培育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四,通过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激发学生们的保护欲,让优美的校园环境来激发学生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4开展生态实践活动。通过有意识地开展各种生态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生态责任感,从而主动学习和接受生态文明理论。第一,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生态自觉性。在校园里,提倡垃圾分类、人走灯灭、资料双面打印、不适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通过小事培养学生的生态自觉性。第二,通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演讲、生态文明摄影比赛、环保电影及纪录片展播等活动,让学生能把环境保护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实效性。第三,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走进农村,推过对比被污染的村庄与生态文明示范村村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强烈的对比引起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生态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人民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路琳,翟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3).
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01
现阶段,人们往往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对生态文化的保护,造成对生态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自然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构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从而构建生态和谐、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各领域间的和谐发展,加快生态体系的建立,对生态系统加以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一)不合理资源结构
通过合理地整合与利用优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整合与利用废物资源的意识,行动效率非常的低下,结果造成资源错位的问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导致污染的问题愈加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资源的优化与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污染,无法充分地利用资源,生态负效的问题更加严重。
(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过度开采以及滥砍滥伐等问题,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然而,毋庸置疑资源是有限的,可利用资源愈加匮乏,影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除此之外,随着来往行驶的车辆、工业生产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粉尘以及固体颗粒等,影响着大气环境与水质环境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阻碍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
(三)缺乏完善的生态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制度,从而对各种不恰当的行为加以约束与限制,如肆意砍伐以及过度开采等,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推动与促进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除此之外,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出全新的地区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应的出台有关规定与政策,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机制有待完善,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缺乏。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显著的进步,生产力逐步的提高,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然而在投入力度上还有所不足,无法保障生态保护的效果,未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环保效益。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不应当对生态进行肆意的索取,而是应当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为此,应当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特别是学校以及企业,应当深入地学习生态文明,在平时的教学与生产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地倡导与弘扬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树立起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指标中融入生态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立法制度
通过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直接的、有效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因此,应当以当地特点为出发点,建立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自然资源开采限定条例加以完善,从而避免出现肆意开采的问题。对于造成对生态破坏的自然行为,需要严格地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需要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时地表彰或惩罚某些行为。与此同时,对于重视生态环保的发展中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政策。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力与责任,严厉地惩治违法行为,从根源上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
(三)绿色生活方式
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合理地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与此同时,应当重视转变生产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通过整合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摒弃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还给人们一个干净明亮的天空。同时,人们应当转变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珉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63-64.
[2]伍丹.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0:131-133+148.
篇6
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 Ecological society is a highly civilized form of society in which human and nature coexist harmoniously;human society and ecology develop coordinately and interact beneficially; human carry ou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enjoy the ecological achievement.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most basic symbol of ecological society, which can be manifested concretely as follows: ecological principle becom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resources deployment; ecological production becomes the basic mode of social production; green consumption becomes the major patternof consumption;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becomes the basic standard of conduct;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becomes the ideology of the social mainstream.
Key words:ecological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 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 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 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 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 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 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图1)。
三、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绿色消费是一种减量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注重减少资源消耗量,放弃传统消费大量消耗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物欲满足的奢靡倾向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转贴于
2. 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 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四、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 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 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 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 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五、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篇7
关键词:绿色生态空间;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1 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和属性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林业建设逐渐成为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现代林业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发展成熟,并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通常来说,现代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生态的建设,提高对森林资源各种功能和作用的利用效率,引导社会群众广泛加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建设中,并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之下,在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林业”,以期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各类需求。
现代林业具有多种层面的重要属性,除了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现代林业还能发挥自身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过程中,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现代林业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从木材生产供应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并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林业的多种重要功能[1]。
2 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为了不断克服历史发展改造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并合理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林业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任务,并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通过发挥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功能,极大促进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在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林业的发展在缓解森林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生态危机方面更是不可替代。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的建设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头羊”,不断创造出价值丰富的生态文明成果,推动着生态文明的良好建设[2]。
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现代林业的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动力。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现代先进的林业技术科技,林业发展中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将得到不断地提升,西部干旱地区的林业生产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当地环境、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提高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3 加强绿色生态空间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建议
3.1 宣传生态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理念
首先,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引导社会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对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以及生态优先政绩观而体现,在社会各阶层中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这种方式能够在国家政策方面体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从而良好引导群众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并进一步重视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形成绿色生态空间。
3.2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的实践和探索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战场,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林业建设对于改善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建设林业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应当统筹规划,突出建设的重点,并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促进林业建设的绿色发展,维护林业生存空间,加强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机制建设
在促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激励机制的建设,并规范实施细则。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调动中央和地方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力量,加强对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分工,制定出相应的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经营方案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的实施规范和细则。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有效资金支持和各省级政府的高效实施,以及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良好协调,才能最大程度上获取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和保障,在多种层面上推动我国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8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目标———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和分辨各种价值。我国的通识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由课程介绍向理论探讨转移。1999年,李曼丽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上发表的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标志着我国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探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通识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同时,在对以往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们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于是,出现了“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等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也应运而生。所谓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借助教育手段使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认识环境、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理念、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遵循生态环境伦理法规和行为准则,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主动性。
二、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框架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二者的出发点是有所差别的。与重视个体能力开发和职业发展的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品德,旨在使学生的品性、公民意识和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仅在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开设了生态类选修课。这也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授课教师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具体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非生态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剖析当前的各种生态学问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近年来,一些导论类、概论类课程在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领域占据了主流,高校开展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只是简单的概念教育,对“什么是生态文明”“怎么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则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所以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缺乏具体的教育目标、清晰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的考核指标。这直接制约了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发展,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计有欠缺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主要有专业选修课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2种。专业选修课对选课学生的专业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则是面向所有专业学生的。因此,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是开展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但是,我国高校在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时,大多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而且科目教学大纲与大学教育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甚至于部分高校把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让文科学生多学点生态、环境科学方面的知识,让理科学生多学点自然文化、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所以认为开设一些生态类、环境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就算是完成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任务了。至于这些课程是否能够体现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要义、是否有合适的教师开设,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按照通识教育课程的标准进行教学等问题,则几乎不作全面的考虑。这最终导致我国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1.课程内容单一、重复率高
目前,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生态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大多仅涉及生态学的相关概念,而很少涉足与生态问题相关的环境科学领域。同样,高校开设的全校性环境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仅仅是围绕环境学的基础概念展开,而无暇顾及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虽然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包含了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存在关注面窄、可应用性差、知识点单一且重复率高以及知识缺乏体系等问题。此外,目前高校规定全校性选修课的课时一般为30学时,学时非常有限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要让学生在掌握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精华的同时还能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更是难上加难。
2.课程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
水污染、雾霾、全球变暖等问题,是大学生普遍关心、非常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理应成为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大多只是围绕生态学或环境学的知识点和基础概念进行理论讲授,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案例分析。这不仅使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枯燥无味,也使选课学生对授课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学生选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或者容易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而不是受课程本身魅力的吸引。同时,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不仅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导致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可见,传统的“灌输式”课程教学方法已成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瓶颈”。
3.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服务于培养目的
目前,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和论文考核2种方式。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掌握课程所讲授知识的情况,但是由于文字反映的是一定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所以这2种课程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考核存在敷衍的心理。例如,在应对开卷考试方面,学生大多只是在考前将教师讲课用的课件和各类参考书准备齐全,而很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这就导致考试结束后学生往往很快将课程教学内容忘记,有的学生甚至考完试连考题和答题内容都没记住。在应对论文考核方面,大多数学生只是围绕论文题目搜集相关的文章,然后进行简单的拼凑,而很少真正基于某一具体问题展开分析。由此可见,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采取的单一的缺乏量化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衡量通识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加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授课教师的能力不足
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学一般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复杂庞大,涉及的领域较多。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在高校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为讲师,他们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尚短,科研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技巧以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受自身专业背景的影响,很难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复杂庞大的内容体系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只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相关领域了解不深。这导致授课教师无法开展更加全面、深入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也无法将专业知识更加通俗化,从而影响到课程教学的效果。这也正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只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弊端所在。此外,即使有些高校由教授承担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发展战略使“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大学不断蔓延,再加上高校对教师业绩的考核指标赋予科研的权重远远高于赋予教学的权重,所以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更不会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跨专业领域的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更有甚者,有的大学出现了教授整日忙于“跑项目”的怪象。这都势必会导致教学活动走过场、教学质量下降。
三、提高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质量的建议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重任,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学生生态环境素质养成的需求以及大学各专业课程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的联系等,合理设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采取措施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使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具有通用性的特点。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将通识教育的通用性与生态学和环境学等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整合,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与自己所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技能,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要基于通用性和专业性2个特有属性,大力开展专业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例如,保护生物学是为了解决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的问题而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综合学科。随着生物多样性危机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高校将“保护生物学”作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全校性A类选修课程,并规定“保护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保护生物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物种及其生境所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意义、保护物种的具体措施等。
(二)完善课程设计
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因此,生态文明通识教育有一个复杂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课程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所涉及的复杂庞大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使课程教学大纲紧紧围绕大学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
1.合理整合课程内容,优化相关课程的设置
在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的基础上,高校要对相关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调整。首先,要设立一些全校性的生态环境类必修课,普及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在相关的德育课程中增加森林文化、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生态美学以及“生态文明发展史”和“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最后,要加强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适当增加全校性生态文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时,以充分发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丰富授课方式
高校要推动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首先,要积极倡导热点问题辩论、专家讲坛和事件追踪报道等多样化授课方式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能够主动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其次,要鼓励授课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完善教与学的过程、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例如,通过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调查及其产生原因的探寻过程中;通过广泛邀请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到高校举办有关生态文明与环境问题治理的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通识教育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准备,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因此,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应建立概念与方案考核相结合的多指标、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通过提交调查报告的考核方式检验学生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通过主题汇报的考核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应用基本概念分析生态环境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所学理论提出治理措施的能力,以加深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强化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三)组建教学团队,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篇9
相比较而言,以森林、湿地、荒漠三个自然生态系统为载体依托的林业生态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持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1.1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森林建设缓解了资源过渡开采对会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部分地区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很难培育植被,土壤荒废沙漠化,对区域建设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破坏严重的地区指定一项长远的造林计划可有效保护原有土壤,并且逐步改善现有的沙漠区域,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活动是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建设林业生态文明可将环保理念灌输在城市发展计划中,对群众起到一个教育引导的作用。为改善生态环境政府提出了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林业文化可促进这一观念在基层中的落实程度。
1.2培养生态文化意识。
林业生态文化源于自然,亲和力强,传播效果显著森林孕育了最初的人类文明,人与生俱来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但现代社会人类的这一自然天性或多或少地迷失于繁重巨大的生活压力与脱离自然的生存环境中,造成了其生态感知的缺失和生态意识的淡薄。而立足自然环境、依托自然资源的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则针对性地弥补了人与自然之间架构的空白,提供了山水林田花草等人类可以亲而近之的绿色空间,也提供了观山看水赏林等人类可以触而感之的自然环境,构建起人类、都市、自然之间的纽带,唤起人类爱自然天性,根植人类保护自然的意识。借助于林业生态文化载体的自然认识与自然教育,其能够通过实物式的示范以最直接的方式增强人对于环境知识的认知,能够通过自然化的氛围以最感官的方式加深人对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能够通过生态性的活动以最亲和的方式形成人对于生态行为范式的共识。
1.3增强生态实践力。
林业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公众容易接受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所具有的以人为本与因地制宜的两个特性可以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以人为本这一特性层面上说,其以受体人的思维为角度,探求实践主体最能接受的载体形式和更好地吸纳其承载文化的途径,规划设计最切合与最合理的方式,实现生态文化向人心的内化过程。从因地制宜这一特性层面上说,其以建设地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融合与反映地域特色,规划建设最符合当地背景的林业生态文化载体工程项目,引领社会主体以最佳的实践方式外化生态文化,形成适于当地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生态实践力。
1.4带动社会发展、形成生态文化。
林业生态文化作用综合,辐射面广,间接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林业生态文化建设所带给建设地社会发展的辅助力与生态决策的时效力两点上。从社会发展的辅助力角度,其能够助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林业生态文化载体项目的规划建设与实施管理能够提升建设地的综合环境,能够吸纳建设地的部分劳动力,能够扩宽建设地的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起到改善建设地民生状况的辅助效果,民生状况的改善,一方面是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的体现,生态文明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明形态;另一方面,其使社会主体能够更好地接纳与外化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摒除因经济制约力而导致生态实践力滞后的障碍。从生态决策的时效力角度,其能够带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林业生态文化物质载体项目建设的实施与非物质载体项目建设的展开,为建设地其他相关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提供了着力点与切入点,使其能够通过林业生态文化载体的规划与实施过程加以融合和落实,为社会主体付诸落实其他相关生态文化决策提供了平台。
2总结
篇10
一、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表现在我们能够运用它的道德规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生态伦理的价值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追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协调和统一。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非常重要。生态伦理正确价值目标的建立能将我们的生态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从而放弃这种传统方式,选择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朝着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明确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前进。生态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就是要突出人们选择生产、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为的善恶、荣辱、对错的价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驱动力引导人们趋善避恶、趋荣避辱、趋对避错。我们中华民族通往生态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独特的,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渗透着许多古朴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态伦理学知识。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关于“万物平等自化”、“体验真实生命”、“法天贵真、道法自然”和“节制物欲”的思想在现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种独特的精神号召力量,对于我们恢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调节和规范作用
生态伦理从道德层面调节经济利益矛盾、规范人类生产生活行为的效力就是它的调节和规范作用。生态伦理的调节和规范作用是生态伦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必然结果,因为生态伦理的理论指导作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纳入有利于生态平衡发展轨道上来。生态伦理能够对社会活动中的所有主体发挥调节作用。个人、企业、政府在开发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与自然之间存在着环境利益矛盾。根据生态伦理的观点,任何个人或者社会组织都不应该把自己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变成一个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过程,应该自觉尊重、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生态伦理就是以这个原则协调好社会主体之间的环境利益关系的。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体与自然之间关系调节方式属于“软调控”,它对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关系的协调是靠社会舆论、教化引导、鼓励敦促等方式来唤醒我们意识深处的生态伦理责任和义务意识,引导我们自觉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时也应看到生态伦理“软调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态伦理调节对对抗性环境利益矛盾的调节无法奏效;其次,生态伦理调节作用的发挥要以社会成员生态伦理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为基础。虽然生态伦理的调节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广泛性、经常性、灵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优势,因而在协调环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态伦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教育和激励作用
对公众进行生态伦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是使公众从认识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是使生态文明从理念到行动的关键步骤。生态伦理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突出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加强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第二,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我们丰富生态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实现我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第三,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目标之一;第四,加强生态伦理教育,能够让我们从道德精神层面拥护和执行有关生态保护的各项法规、政策、方针、制度。
四、生态伦理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立法及其实施起基础和促进作用
- 上一篇:大众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区别
- 下一篇:光伏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