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总结

篇1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差异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索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而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研究工作来说则有妨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研究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对比东西方教育的不同后总结:西方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东方的教育模式,则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统一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在以理解知识是基础,崇尚读书(理论)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

中国的教育方法,强调上行下效,要求教师以身示范,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则亦步亦趋,机械摹仿。不能有丝毫的违背。西方的教育概念中的教育方法没有什么限制,这也是西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相处比较随意的原因所在。教育教学方法差异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是东西方教育宗旨的不同取向。由于中国看重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便要求中国的教师努力成为道德和行为的“表率”。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跟前显得一脸严肃.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教师一本正经,学生自然也不敢造次。这样,中国的课堂内外有了许多的规矩,连学生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要“标准”。难怪国外一教育考察团参观了国内一所幼儿园,看到孩子们两手背后、一动不动地端坐着,误以为自己走到了“军营”而不是学校。另一方面,中西方为教育设定的宗旨要在学生身上体现,中国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培养(外铄)过程,西方的教育观念则是把学生内在的潜质发挥出来即可。为达此目的,中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满堂灌.大搞“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考,学生背;这已成为为中国学校教育的一道主要风景线。与中国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相比,西方的课堂则显得融洽和宽松.外在的规范少了.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说,省去了形式上的繁文缛节,让学生的思维更专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凸现其创造性。

教育活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两个基本的人的因素。由于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是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不相信学生具有自觉学习的积极性,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师高弟子强”、“教不严,师之惰”等,都反映了中国教育把整个教育活动的重心放在了教师方面。西方把教育定义为“引出”.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师只是一个“助产士”,教育的主体却在学生一边。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常披理解为他动性社会行为,西方的教育则被理解为自动行为。受此影响,中国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和怀疑。相反。西方国家的学生喜欢提问,教师也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权威质疑。热衷于辩论,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迅速的进步。

篇2

关键词: 中西儿童教学 差异 比较研究

中西儿童文学有着迥异的历史演进历程。欧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发现并确定了童年的地位,十八世纪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又对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所以在欧洲,产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经典。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较晚,但由于借鉴了西方的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其理论起点较高。然而,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种种原因,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成就并不是那么显著,作品的风貌也与西方儿童文学有着鲜明的差异。对此,诸多评论家撰文分析了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并深入探寻了个中原因。

中西儿童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方面的差别都是非常明显的,很多评论者在他们的文章中罗列了诸多区别。

在宏观方面,王黎君在《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1]中指出,西方童话重娱乐和游戏精神,而中国童话则传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说教气较重。同样指出这一弊端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2]。但他在该文中补充道,即使是在新时期出现的一些作品,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外传》,在天花乱坠的想象之外,也未能摆脱生硬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针对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杜隽在《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3]中的总结则更加全面。除上述区别之外,他还认为,西方童话中的环境被虚化,更具幻想性,也更注重人文精神的宣扬。比较而言,汤锐的论述最为全面也更为深刻。他在《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4]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观点,即中国的儿童文学注重传统伦理的宣扬,而在西方儿童文学的精神空间中,道德评价与伦理启蒙往往并不重要,而侧重于鲜明的人本、哲学观念的表现;中国儿童文学注重群体意识及规范意识的灌输,而对于西方儿童文学来说,个体性的原则显然是占了上风的;在审美标准和美学风貌方面,中国儿童文学突出“和谐”与“平衡”的观念,而西方儿童文学则充满了个性解放的鲜明特色。

在微观方面,冯昀的《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5],从狐狸这一经典儿童文学形象着手,以小见大,得出了与王黎君类似的结论:西方的儿童文学标榜快乐原则,徜徉一种人文的精神;而中国的儿童文学则看重“载道”、“树人”的使命感和重视精神教化的功能。金莉莉的《一个童话叙事模式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6]从叙述主体的叙述控制权的差异来表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童话教育功能的重视:《稻草人》的叙述主体显而易见,作者使用了全知视角,并且直接忽略了稻草人的叙述视角,控制力非常强;而《快乐王子》则不然。李红叶在《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7]中,通过中外两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比较,得出结论:安徒生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影响更多地是属于文体层面的影响,而非童话精神的渗透。孙大公的《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8],从中西不同的动物观出发,认为在西方童话中,动物与人始终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个性,且两者的关系处于对等状态;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往往充当纯粹的配角或陪衬式的角色,两者处在依从关系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一些富有民主思想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了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些反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作品。

在对中西儿童文学艺术面貌的差别进行原因探析时,评论者多数是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着手找出答案。而文化传统中,又侧重从宗教、神话、道德伦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杜隽指出,早熟的中国文化,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以家为本的传统,中国文化对功利性的强调,以及儒家“教重于乐”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儿童文学的风貌,导致“五四”之前中国的童话作品寥寥无几。但同时他也认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似点,有的作品摆脱了一贯的说教风气,把教育与幻想结合在一起,还吸收进了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表现方法上,新时期童话中的幻想存在着放射型幻想和内倾情感体验型幻想两种类型。从这一角度进行探究的还有田华的《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9],陈虹的《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10],等等。

对于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个评论者的结论大同小异,其中王松鹤的《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11]角度较新。在该文中,他从中西儿童文学各自的演进历程角度出发,解释了造成差异的原因:西方对儿童的发现很早,加上拥有诸多进步的儿童观,所以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而中国儿童文学的兴起却较之西方晚得多,儿童的精神世界被长久冷落,所以即使产生了儿童文学,也因封建传统积习较深而陷入创作困境。此外,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2]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儿童文学自发轫之始到新时期对西方(包括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借鉴的历程及其创作的得失,并指出,中国内忧外患的沉重现实使得从西方引进的进步的儿童观得不到生长的土壤,“它(中国儿童文学)的悲剧命运起因于它的生不逢时的超前性”。这一观点突破了一味从传统文化积习中寻找根源的局限,指出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错位的另一原因,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不景气也持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多数作者只论述了中西儿童的差异及其原因,但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有人能予以解答。朱自强的《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13]便是例外。在该文中,他为未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研究方法设计了“三驾马车”:以儿童哲学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根基,以丰富的感性体验为先行,以切实的儿童读书状况为参照。这三点经验均是西方儿童文学理论得以发展的途径,且可行性较高。但在指出学习借鉴西方的同时,作者也清醒地告诫读者,中国儿童文学也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否则,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理论,便是“东施效颦”,根本不能提升自身的水准。

但此种解决方案对西方童话采取的仍是仰视态度,仍侧重于学习和借鉴。王小浩的《中西童话的对话――评舒伟教授的〈中西童话研究〉》[14]提出,舒伟教授在《中西童话研究》中探寻了解决困境的另一出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源泉,以试图建立中西童话之间互相沟通与借鉴的平等对话关系。舒伟认为,许多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如《山海经》和《西游记》等都含有鲜明的童话因素,这些童话因素足以和世界任何童话作品相媲美。于是,他为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指明了另一改革方向:“努力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善于吸收全世界的优秀营养。”以充分调动内因和外因的双向发展因素,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实现中国儿童文学的根本进步。

尽管探寻原因的角度各有不同,但上述论文的研究对象仍只局限于叙事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其他体裁则关注很少。黄诗海、郑芷芳合著的《诗歌中的儿童世界――中西诗歌中儿童题材的对比研究》[15]就是例外。该文选取中西诗学的研究视角,作者认为,英诗以音为主,对词的磁性、结构、事态等都非常严谨,故描述的对象更加直观;而中诗主张天人合一,注重诗歌的“性灵”、“风骨”,注重表现其含蓄内敛的风格。此外,因作者所处社会背景和的不同,英诗中反映孩童苦难的作品往往以对宗教的信仰结尾,而中诗是现世的,因此慷慨悲歌与愤世嫉俗往往成为历代文人的常规心理及艺术理念。

对于中西儿童文学的差异,文学界多以叙事型体裁为依托进行比较研究,而忽视了对儿童诗歌、寓言、儿童小说等领域的关注。的确,叙事性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的一大重阵,也是为广大儿童读者喜爱的文体样式。但是,在诗歌、寓言、小说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反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子,值得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黎君.从典型文本看中西童话差异.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9,Vol 19,(2).

[2][9]田华.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杜隽.中西方童话的相异性.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Vol 21,(4).

[4]汤锐.中西儿童文学的比较.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

[5]冯昀.从狐狸形象到中西儿童文学比较.安徽文学,2009,(11).

[6]金莉莉.一个童话叙事牧师的中西比较――重读《稻草人》与《快乐王子》.浙江学刊,2000,(3).

[7]李红叶.叶圣陶与安徒生――兼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对安徒生童话的接受.中国文学研究,2002,(2).

[8]孙大公.大千世界 童心未泯――中外儿童文学中不同的动物观念管窥.丽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10]陈虹.中西童话中成长母题表现差异及其原因探析.江淮论坛,2008,(6).

[11]王松鹤.中西儿童文学不同的历史演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2).

[12][13]朱自强.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向――中西方儿童文学关系史视角.社会科学战线,1996,(1).

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 翻译 情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245-02

翻译并不只是向其他语种人群传达表浅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同文化间的互通与交流,翻译工作也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转换,更深层次的是两种截然不同文化间的互相认识。在对非本土语言的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译者必须要对该地域的文化、语言、情感、习俗、宗教等均有足够的了解,才能翻译出更好的作品,不使原著中的情感意义表达丢失。该文主要就中西地域间的文化差异背景下,文化作品中的情感流失进行探讨。

1 文化差异具体体现探析

中西两地因为地域差异的关系,其文化背景差异甚大,其具体体现包括肤色、语种、生活习惯、文学差异等等。在语种方面,中西方在表达相同的意思时,所采用的词汇、语言顺序、语法等差异大有不同,所以在进行翻译工作时,不可对一项作品采用直译的方式,否则所表达出的意思必然会大相径庭,造成文化笑话。更有可能因文化差异而对对方传统文化造成误解,从而给两方交流造成障碍,不利于双方文化交流的积极开展。该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科学文化。西方国家在科学研究上面所花费的精力要远远大于我国,进而所取得的科学成就亦为世界之首。相比于我国,他们在科学文化的探索上更加的勇于创新,敢于表达个人观念,与传统理念相驳,由此更加能推动西方科学文化的前进与发展。而反观我国,更加注重的是尊重前人的成绩,甚至是对其有一定的依赖思想,从而将我国的科学文化发展更多的放在对前人思想的总结与延续上面,缺少了新的探索,因而中西两地的科学文化差异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且差距甚大。(2)民g习俗。受到地域差异的影响,中西两方的民间习俗差异非常之大,具体表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从饮食上来看,中国美食更注重作料烹饪,以味重、味多为特点,而西方国家口味却较为单一,且两方的食物味道与特色亦有较大的差别。(3)艺术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艺术差异十分的明显,我国的传统艺术一般是以委婉、古典著称,这与我国古代人们的生活习性有关,而西方国家的文化却是更加的奔放与自由。(4)宗教差异。宗教差异是民族差异中最为显著的一点,科学、民俗、艺术最终会随着地域距离的淡化而形成互通,而宗教是数千年来的一种民族信仰,而且从近几年的传播与接受度来看,这些信仰正在逐渐的远离人们的生活。我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与道教,西方则主要信仰基督教,以耶稣上帝为尊。

2 翻译中情感意义的丢失体现

受到上述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差异影响,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常会因此而产生局限,导致翻译后的作品与原著意思出现了误差,有时甚至是大相径庭。在翻译作品中的情感意义方面,常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信息的误导。就中西方文化情感而言,在进行翻译时,如果只从我国的文化角度出发对西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表达,最终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原著所呈现的情感会因信息的误导失去其准确性。因而在进行语种翻译时,深刻的了解每一句话所要表达的具体意义是翻译工作必须要探析的重点。如西方文化作品中常会出现一句“hand writing on the wall”,从字面上直译所得出来中文表达意思为“在墙上写字。”而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解读之后,我们发现,这一句所表达的真正意义是指“即将到来的严重灾难。”其中涉及到了西方国家的一项著名典故,即巴比伦王伯宴会。而对于学习汉语的其他国家人群,有一件非常经典的小故事。我国人说“方便”包含着许多的意思,而对于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国际友人,常会因这一个词而出现一些误解,从而引发笑谈。

因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若翻译人员对两方的语言文化不够了解,那么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错误的翻译便会出现。机械式的语言直译并不能将原著作品中的情感意义表达出来,造成文化情感上的缺失,失去原著韵味。在现如今较广泛使用的英语当中,有一个受到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影响而出现的短语“Achilles’ hell”,翻译为“致命弱点”,另有“black sheep”,翻译为“道德缺失的人”。这些翻译都是结合了当地的文化与情感所翻译出来的简单词汇,若是从字面上来直译,必然会引起诸多的误会,致使词不达意,无法让我国读者了解到原句中的真正内涵与情感意义。而将我国的古代文学进行西方语种翻译,要想体现出其中的智慧与韵味则更加困难,需要翻译者投入更多精力。

受到现代社会发展下地域性差异的逐渐缩小,中西方的许多文化已经互相传播,且彼此接受度较好。饮食差异正慢慢变小,而在语言方面,我国的常用问候语用在西方国家却会成为不礼貌的打探隐私的行为,尽管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有所增进,但是民间的这些传统习俗却很难改变,我们所能做到的便是入乡随俗与相互尊重。东西方之美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是当地人们思想与生活差异的具体体现,含蓄的东方之美与热情的西方之美发生碰撞,所体现出来的却是文化互通的结果。所以,艺术无国界,地域差异间的互通更能表现出更多的艺术风格。因而这些方面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时的情感流失会越来越少。另外于方面,要想实现融合却较为困难,但是这种随着千年历史一直被延颂至今的宗教文化并不会真正消失,但是一个个体的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种不同的宗教。

3 结语

在对文化作品进行翻译时,首先必须要求翻译者对两种语言地区的本土文化有着深入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只有真正理解到了两地的文化内涵,在进行作品翻译时,才能将另一个地区文化通过语种翻译变换成为能被本土文化、本语种读者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及内涵。然而,从目前的翻译界所出作品来看,亦会有许多的文化作品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导致原著作品中的部分内涵被丢失,尤其是文化情感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凌.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色彩词命名的服装品牌翻译[J].山东纺织经济,2015(6):42-44.

[2] 力提甫・托乎提.从文化差异看语言间的异同――以英语、汉语和维吾尔语疑问结构构成对比研究为例[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15(2):5-14.

[3] 李家元.从文化差异看四大名著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J].读与写,2013,10(2):16-18.

[4] 王健,马千里.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影视字幕翻译――以《老友记》和《布莱克书店》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14-115.

篇4

Liu Ji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7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由于语言特征、宗教文化、神话传说以及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禁忌数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并不完全相同。同一个数字在一种文化中得到人们喜欢,却有可能遭到另一种文化的厌恶。对于中西方禁忌数字的了解不仅可以加深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而且对于跨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Abstract:Taboo numbers are different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because of their divers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religions, legend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A same number favored in one culture may be disgusted in another.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 numbers will not only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but also smooth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关键词:禁忌数字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成因

Key words: taboo numbers;Chinese culture;western culture;causes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318-02

0引言

人类对于数字的使用大约可以追溯到30万年以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数字早已超出了科学计算的领域,成为人类语言和文化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民族赋予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同一个数字可能得到某些民族的特别偏爱,但也可能遭到其他民族的厌恶,这一点在禁忌数字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1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

所谓禁忌数字,就是指由于历史、或生活习俗等原因,人们认为某些会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好影响因而加以刻意回避的数字。这类数字在每个民族的文化中都会存在,可是却并不完全相同。

1.1 中西方文化中的“4”在中国文化中,虽然“四”也有“通达、昌盛”之意,如道路的“四通八达”,家庭的“四世同堂”等,可是这个数字更多地被人们赋予了“不幸或厄运”的内涵意义。这不仅因为它与汉字“死”字同音,同时“四”从字形上也有“不吉”的解释。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认为“四”“谓口像四方,八像分也。”[1]也就是说“四”从字形上看含有“分别”之意,而人们也因此又一次将“四”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许多医院不设4号病床,人们的汽车牌照、电话号码等尽量避免出现数字“4”。虽然英语“four”不像中国文化那样含有“死亡”之意,可是它也有着不好的内涵意思。例如“the fourth”在英语中是厕所的委婉表达法,“four-letter words”在美语中指庸俗下流的话语,“forty-four”是指称等。看来,虽然具体意义不同,但中西方的人们对“4”都不怎么喜欢。

1.2 中西方文化中的“7”由于与生气的“气”发音相近,数字“七”在中国并不受人们欢迎。另外,一般人们会给刚去世的人“做七”,这就又为这个数字蒙上了一层阴森的色彩。所以,初七、十七、二十七是中国人办大事会刻意避开的日子,民间的“七月七,鹊桥会”也是结婚的不吉之日。与中国文化相反,由于受其主流宗教基督教的影响,西方文化中的“7”有着“吉祥有力”的内涵意义。据《圣经》记载,上帝用七天创造了世间万物,在给予亚当生命后又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创造了夏娃。圣母玛利亚有七喜七悲,而耶稣说他可以原谅人类七乘七十次的错误。西方人常用“7”来总结归纳世间一切。比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世界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等。[2] 由此可见,在中国不受喜爱的“7”在西方却大受欢迎。

1.3 中西方文化中的“13”“13”在西方文化中是大忌之数。根据古挪威的一个神话传说,在一次天国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凶神罗基故意闯入,使就餐人数由原本的十二变为十三, 这一突如其来的改变使得在座的光明之神博尔德很快死去。由此,人们认为十三个人坐在一起就餐是不吉利的。这一说法被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的最后晚餐加以证实。在最后的晚餐上,犹大是参加聚餐的第十三人,而正是这第十三人为了三十个硬币出卖了自己的老师,第二天耶稣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另外,在中古时代,“实施绞刑的刽子手的报酬是13个钱币,而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3]这一切使得西方人谈“13”色变,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尽量避免和“13”有关的一切事物。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965年访问西德时,把13号站台改成了12号才转忧为喜。”[4]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人并不认为“十三”不吉利,相反,多多少少对这个数字还有点喜欢。中药“十三太保”具有安胎功效,受到孕妇欢迎;明朝皇陵被称为“十三陵”,武侠小说中有“侠女十三妹”,儒家经典中则有《十三经》。

2中西方禁忌数字成因分析

同样一个数字,在西方文化中被禁忌,而在中国文化中却可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语言特征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差异。

2.1 语言特征差异“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皆有限,而客观对象则无限,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语,故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5]语言语音的这一特征对于中国文化中禁忌数字的形成,影响尤其明显,如上文提到的 “四”和“七”。这一点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表现相对较弱。

2.2 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差异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可以说,西方文化是开始于神话故事和宗教的。而宗教中,基督教的影响波及到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于“13”的恐惧和厌恶就源于此,当然,也正是由于基督教的影响,西方人赋予数字“7”美好的寓意。 与此不同的是,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七月七”是被拆散的夫妻牛郎和织女一年中唯一的相会之日,因此,数字“七”也就代表着“分离和不幸”之意。

2.3 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民族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比较稳定的来自文化传承塑造而形成的心理素质和特点,它包括思维方式和定势、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爱好追求和性格特色等。而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等是形成这种文化心理的重要条件。”[5]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矛盾和对立被特别强调,因此不和谐便成为美的标准。这也就是为什么奇数(“13”除外),比如“7”,受到西方人的喜爱,而偶数,例如“4”,却被赋予“丑陋和不吉”之意。相形之下,中国人注重和谐与圆满,任何背驰这种文化心理要求的事物都会被否定。如上文所述,数字“四”和“七”都含有“分别和不幸”之意,因此中国人对它们十分避讳。

3结语

数字本身并没有吉凶之分,是不同的文化赋予它们或幸运或不幸的内涵意义,而这同时又构成文化的负荷部分,使各种文化独具特色,熠熠生辉。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禁忌数字,不仅可以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而且对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陈晓芸.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科技信息,2006(12): 148-14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93.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36.

篇5

对只掌握一种语言的学生来说,这都是难以理解的难题。因为中国学生长久以来只生活在单一的文化中,与西方文化就会产生文化隔阂。文化隔阂是指一个人的观念被他所在的文化环境所局限,故很难去认知另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观点,以致于自己的思考也被限制在了单一中。所以,英语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到有很多种待人接事方式理念完全不同的文化同时存在着,而且这些不同无法评判谁是谁非。在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打破原有的思想局限形式,慢慢了解外来文化,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思考事情,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在文化对比中更深刻的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2中西方文化差异实例分析

2.1文化差异

以及语言一样,文化背景不是天生的也要在后天慢慢培养起来。被单一定为文化环境所限,多半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概念都不是很明确,他们会对文化的不同而感到不可理解。例如,中西方文化都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老虎的勇猛、兔子的温顺、狐狸的狡猾、蜗牛的缓慢及猪的J懒惰等,但是在有关老鼠、驴以及猫头鹰的天性的问题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就变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用“贼眉鼠眼”来形容人的奸诈,甚至于“老鼠过街一人人喊打”来形容老鼠不被人待见;但是在西方,老鼠却代表女人以及羞涩的人。在中国,猫头鹰是坏事情发生的征兆;但在西方,猫头鹰代表着智慧。通过英语的学习,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各自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是最为重要的。由于西方社会关系的变革他们着重强点人权主义,所以在英文中,“I’’(我)任何时候都要用大写的形式。此外,西方的传统思维模式是基于逻辑判断,对事物更准确地认识,然而在中国文化中,思维方式则是基于灵感总结,注重事物的象征意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汉语以及英语在表达以及书写结构上的不同。西方人更擅长于直线思考,总是在开头就表明主题,之后再用例子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辅助说明。中国人却先列举种种原因背景,之后才会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在明白这些文化的差异后,中国学生应该在英语交流时多结合西方的文化特点规范自己的说话方式,让交流更顺畅的成功进行。

2.2词语含义差异

汉语以及英语中有很多表面意思一样内在含义却有差异的词语。被不同文化环境影响的人们给予它们不一样的含义,他们也因此带有明显的文化特色。比如说,在汉语里,“鹤”(crane)代表了长寿。中国画中,仙鹤总是以及松树一起,因为他们都是长寿的比喻。然而在英语里,“crane”的解释却只是是鹤,起重机。在英语中,“blue,’(蓝色)常常代指犹豫感伤的心情,“blues”(布鲁斯)则是在心情低落时演奏伤感而缓慢的音乐。除此之外,单词“blue”还代表高贵,因为蓝色是贵族的血统。但是在汉语里却找不到蓝的相关解释。另外,词语的引申义还通常与人们的主观判断相关。在交流过程中,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有着自己的交流特点与方式,他们都对方的文化背景不够很了解,因此总是会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很容易造成双方之间的误会以至于反感无法继续交流。这就是所谓的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西方人通常能够忽视交流时我们的语法错误,但是很难接受因为语用失误而对他造成的冒犯。西方人一般认为假如一个人的英语足够熟练,那么他对西方文化也一定足够了解,这时候出现语用失误就会被当做挑衅的话,从而造成误会。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西方人深人的理解了汉语的传统含义,也就不会因此造成反感产生误会了。

3加强西方文化教育的方法

3.1讲解西方文化

在展示西方文化时,直接讲解是最普遍的方法。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西方的地理、历史、文学、以及民族特色等。这些既能当做英语主题教学的一部分来进行传授,也能对此做一个教学专题。除此之外,英语老师也能用一些新鲜的教学方法,比方说,让学生个人或以小组的形式演讲。刚开始时,西方文化的讲解可以是基本英语学习的补充,学生可以试着用中文来叙述,在英语能力到达一定程度时,学生便可以用英语来讲演,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作为话题让学生相互之间多做交流沟通。讲解时也可用现代教学仪器辅助其中,加人地图、照片以及视频等让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增加教学趣味性。

3.2通过英语感受文化

然而直接讲解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占用一定的时间,这时我们也可以选择通过语言感受文化的方法去进行西方文化的讲解。也就是在为学生传授语法以及词汇教学的同时,将涉及到的相关文化进行讲解。假如英语老师对西方文化有着足够的了解并且有着深人的理解层次,可以分析出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他也能再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英语所受到的影响。此方法可以在英语教学的其他方面多多加以应用。不管是在听力还是阅读中,英语老师都能提醒学生去寻找哪些语句可以体现西方文化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理解,逐渐将此应用到实际交流。

3.3对话以及迷你剧

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感到用原始的英语语调交流对话是非常不自在的事情,他们觉得无法接受以至于张不开口。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对话的前提背景,学生在这个背景下根据剧情进行对话交流,这就是语言教学中常常用到的迷你剧(mini一drama)。迷你剧具体的设定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爱好及性格特点。学生对迷你剧慢慢熟悉并按照剧情的发展进行表演,交流时的语调也慢慢被剧本中任务感染,富有情绪感。在迷你剧中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以及不同身份的人进行交流,效果会更好。

3.4其他方法

篇6

文化差异是引起跨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促成不同的文化交流体系,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应试教育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和素质教育的差异必然容易引起中西文化误解甚至冲突。电影《洋妞来我家》体现了中西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教育观和面子观。了解了不同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不同的语言,并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选择有效的话语策略来促进中西跨文化交际;另外还可以丰富关于中西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材料。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价值观;教育观;面子观

影片讲述了一位中年妇女文娟为了早日能带女儿移民美国,顶着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找来了哥伦比亚互惠生娜塔丽教5岁女儿皮皮学习日常交际英语。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各种误解,娜塔丽的西方教育方式令皮皮独立成长,同时作为妈妈的文娟也反思自己的一系列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教育观念是否正确以及怎样可以成功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中西价值观差异

由于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发展、道德观念的不同,中西方价值观存在着根本分歧。中国奉行的是以和谐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尽力寻求天人合一的人际关系。西方则崇尚以自我或者个体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主张运用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去实现其个人的独立发展。英语中一些词汇经常强调与“self,ego”等词相关的价值观。“self,ego”等词汇中都在强调个体的价值意义。如,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的),selfish(自私的),self-esteem(自尊),self-expression(自我表现),self-absorbed(自私的),self-assurance(自信),self-protection(自我防护),elf-improvement(自我改进),self-reliance(依靠自我),self-gratification(自我满足),self-cen⁃tered(自我为中心的),self-seeking(追求个人享乐的),egocentric(自我中心的),egoist(自高自大者)等等。西方文化强调自我,突出自我,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拼搏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进取精神。他们认为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竞争和拼搏;认为人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权利,追求个人的利益。中国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下形成集体主义,注重群体价值的实现和友善的人际关系,崇尚和谐,爱国方面体现为个人对社会集体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爱家表现为父母有照顾子女的责任和子女应义不容辞地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注重亲情,尊老爱幼,亲仁善邻,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充满了浓厚的感彩和人情味儿。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至理名言都强调国家利益,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宋怀的“百行以孝为先。”强调孝顺父母;我国历代贤能君王推崇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强调自由和民主;林则徐认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唐朝杜甫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强调要忧国忧民;以及现代社会的“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强调和谐。西方则认为个人不必对社会或者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西方这种强调自由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可能诱发道德责任感缺失和家庭关系冷漠。西方人由于较早进入工业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相分离,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追逐自由和个人利益。这部电影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如,当讲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时,娜塔丽不懂为什么“吃亏是福”,自己喜欢的还要给别人?娜塔丽:最好的要留给自己。苏有志:温良恭俭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有时候吃亏是福。娜塔丽:如果你不积极争取就不会得到最好的。苏有志:有时候吃亏是福。娜塔丽:为什么说吃亏是福呢?我们要像狼一样厉害;否则,我们会被吃掉的。文娟:像狼一样,回头把你也父母吃了怎么办。娜塔丽喜欢占小便宜,带着皮皮出去玩,要求服装店老板以国际友谊的名义将两套衣服免费送给她们,并替老板免费宣传,还免费拿走店家两个帽子;饭馆里带着皮皮蹭饭,在她看来一个好乞丐是不会饿死的,她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活下来。这从侧面反映了娜塔丽的个人主义思想,免费要来的东西能让她生存下来。而文娟夫妇一直强调的“吃亏是福”刚好属于集体主义价值观。

2中西教育观差异

2.1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中西教育价值观不同,导致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差异。中国教育重视人伦和道德责任感,强调学以致用。而西方的教育重视个性独立。中国教育强调个体积极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而西方则注重教育的自由,强调个性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旨在培养未来能成为专家、技师、教授,律师,技工等各种专业性人才而西方的教育更多地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能独立地对新的环境变化作出正确积极的回应。中国的教育很多时候是功利的或职业的,受教育者多半是想在未来的职场或事业上通过所接受的教育为自己减少阻力,增加砝码,知识于他们而言是找工作的利器,受教育的目的比较功利。西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知识对于人应当如何应对生活方面至关重要。

2.2中西教育方式中国的教学方法是应试型,课堂主要是围绕教师的满堂灌的教学,并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多是如何让学生获取更高的成绩,突出强调应试技巧;忽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内容。西方的教育方式以启发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教他们怎样化解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西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学生的探索创新思路;中国学生学习则以勤奋为主,注重学习成绩。起初文娟不同意娜塔丽对皮皮的教学方式,认为通过做家务让孩子学习英语不合适,孩子太小不能做家务。娜塔丽则通过情景教学法教皮皮学习日常英语词汇,通过各种角色扮演教会孩子灰姑娘的故事,通过乘坐地铁成功地教会孩子用英文报站,甚至日常生活也让孩子用英语,这种情景教学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教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因此皮皮在走丢后可以独立面对通过自己找警察回到家中。西方人讲求独立,父母鼓励孩子较早脱离家庭,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鼓励思想自由,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西方的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挣学费,而中国人注重和谐,强调相互依存,互爱互助。文娟认为父母的爱是最大理由。为了孩子甚至一直和老公分居,因为她认为孩子还小,离不开她。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娜塔丽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慢慢独立,皮皮可以晚上一个人睡觉,不再依赖妈妈;不需要妈妈专门给她挑出骨头来,自己学会了自己吐骨头;她甚至可以在一个人走丢的情况下,凭借娜塔丽教她的自救知识成功地转移坏人的视线,自己找警察求助,并在警察的帮助下安全回家。

2.3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的失误中国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失误的地方。他们把炫耀孩子的成绩当成攀比的话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拼孩子”,中国人爱面子,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炫耀自己孩子的成就,想通过炫耀孩子鼓励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其实,父母每一次互相攀比孩子,都会带给孩子造成更多的心理负担和痛苦,这对孩子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影片中的芊芊,虽然被美国四所知名大学争取,妈妈也在四处炫耀孩子的成就,可是芊芊却在留学告别会上表示,毕业后,她只想在村镇上当个老师,教孩子弹钢琴读书,因为她太累了,想休息。另外,父母经常忽略孩子的隐私和权利,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导致孩子长大以后也不知道尊重他人,甚至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也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中国父母往往按自己的意愿和去要求孩子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不去问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愿意,结果可能导致亲子关系也变得不和谐。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越用功将来就越有出息,因此父母拼命挣钱让孩子业余时间学钢琴报奥数班,中国的父母经济上总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地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可能学习成绩上去了,可是却失去了活力和个性,因为他们努力扮演者父母要求的那个角色,失去了自我。影片中文娟为了保护孩子,不断强调皮皮要做淑女要做公主,不允许孩子坐地铁,禁止孩子随意吃外面没消过毒的食品,甚至不让孩子出去玩怕有病毒传染,不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社会,认为社会上都是坏人,因此待在家里的皮皮整天闷闷不乐。

3中西面子观差异

中国人认为面子问题就是外界对自己的尊重,很注重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总是努力维护其面子来减少“丢面子”的频率。西方的面子观念就是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隐私,注重个人主义。他们努力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也保留自己的空间。他们崇尚个性独立和自由,在很多场合下他们会简单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同时会积极化解尴尬,来挽回双方的面子。如电影中的文娟,每次出去给别人化妆总是拿着自己最好的包穿自己最贵的衣服,因为她想保全自己的面子同时又让对方觉得舒服。而娜塔丽在弄丢皮皮后罚自己在外面一直跑步,即使皮皮妈原谅她,她还是一直跑,想通过惩罚自己作为道歉的方式取得原谅,自己也保全了面子。后来因为没有帮皮皮弄掉硬的鱼刺导致皮皮住院,她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同时指出文娟的错误。让文娟反思自己的错误。最终娜塔丽睡在医院门口偷偷看孩子,误解过后双方和解。娜塔丽:我有责任,你更有错。文娟:你说什么。娜塔丽:皮皮五岁不会吐骨头,过度保护能力差。

4总结

中西方的价值观所表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总的来说,我国的面子文化主要是集体主义,西方的面子文化更注重个人主义。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导致了双方不同的教育方式。中国的教育强调满堂灌,这种应试教育扼杀了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而西方的教育是一种启发式,开放式的,充满了活力和创新,我们在交际的跨文化的过程时,如果希望自己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就需要在相互尊重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取其精华,其去糟粕达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姜忠平,杨柳.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人本主义价值观比较研究[J].求索,2004(7).

[3]姜忠平,杨柳.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自我观比较研究[J].求索,2005(3).

[4]梁文明,覃君.中西教育传统之比较[J].黄山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2,24(1):113-115.

[5]徐磊.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6,1(1):138-139.

[6]杨军.中西教育方式的差异[J].经营管理者,2014(11):373.

篇7

[关键词]礼貌 言语行为 理据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29-01

中西方文化有着很大差别。中国文化属于人文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科学文化。由于两种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必然导致东西方人在处事哲学上的不同。

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表现礼貌的语言行为手段以及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生搬硬套按照某一文化背景构筑的礼貌原则,或是按自己的礼貌准则去衡量另一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表现都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不同的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同,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方式也相差甚远。

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构筑在中华文化这个大环境之下的国人礼貌语言观,并借助中西文化来对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表达及形成的理据,给予一些较为明确的界定。

因此,有必要比较中西方文化,总结、放大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繁文缛节中研究和提炼国人能够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礼貌言语行为理据,构筑简便易行、切合国情的、具体有效的礼貌言语行为观,树立国人文明形象,从而提升国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西方的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认为他提出的“礼貌原则”是对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所提出的语用中的“合作原则”的补救。

(1)策略准则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但国内外的学者认为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其中包括:次准则之间的相互矛盾,缺乏对第三方的关注,缺乏对情景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关注。

二、国人信守的礼貌原则

纵观华夏文明史,礼仪文化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它们都记载了大量我国古代的礼仪,《礼记·曲礼上》记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告诉人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论语·卫灵公》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人们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论语·颜渊》记载:“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告诉人们要诚实守信用。《论语·子路》记载:“言必信,行必果”,告诉人们做人要守信用。这些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雍也》记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诉人们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座右铭》记载:“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告诉人们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礼貌言语行为是建立双方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中国历来强调的文明礼仪在现代社会中有着积极意义,在言语行为活动中,构筑礼貌言语行为的规范支撑点,可以具体概括如下:

(一)“为他人着想”

就是包容和接纳,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给他人以方便,对他人以热情,给他人以余地,宽容他人、理解他人、体谅他人,不求全责备、斤斤计较、咄咄逼人。

(二)“言必信,行必果”

就是真诚、诚信、尊重,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

(三)“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就是感恩、是认同、是回报、是钦佩。

这些为礼貌行为的理据和基点,用以践行国家所倡导的文明公约,引导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表现礼貌的语言行为手段以及对礼貌的判断标准不同,因此,生搬硬套按照某一文化背景构筑的礼貌原则,或是按自己的礼貌准则去衡量另一文化中人们的行为表现都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不同的民族对礼貌的理解也不同,所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评判方式也相差甚远。

洞察礼貌言语行为的民族性,打破用西方的礼貌观来衡量国人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误区。总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炼国人礼貌言语行为规范理据,并诠释以此来践行礼貌言语行为的基点和意义,从而扎实有效地执行礼貌文明公约,体现在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中国人的彬彬有礼、不卑不亢的礼貌风度。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Leech.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人文性;以生为本;情感教育;异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57-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英语课堂中,有些教师往往看到的是学生语言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也就是重视英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就是人文性教学上的欠缺。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让他们掌握语言技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还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适时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一、以生为本,着眼终身发展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能输出语言信息。英语学科因其缺乏语言环境而不同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交流环境,做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传统型的英语教学多是教师输出信息,学生跟着操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但是这样的操练,学生得到输出信息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班里总是有部分学生渐渐失去了要展示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多开展小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Seasons一课时,让学生每人都将A4纸分四格,将有关每个季节的单词和句子分别写在纸上,并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补充、汇总季节的信息。之后,每组选派代表将季节的信息在全班展示出来。在活动中,老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能从同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欲望。

再如,在渗透语法教学时,直接讲授学生不易接受,教师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交流,让他们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归纳、总结,发现语言规律,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情感教育,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在英语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提出了要求。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冀教版小学英语每单元都有一个故事,这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教学资源。故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学生朗读和表演故事,能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故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传承,语言丰富,更蕴含着教育的意义。通过故事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语言,同时能够学习故事的深刻意义,体验积极情感,拓展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阅读故事前,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中,以问题引领学生理解故事;在阅读后,提出问题,诸如:Do you like the story? Why or why not? 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从故事中看到什么,学到什么,使情感教育进一步提升。

教材中的故事“Why the Rabbit Has Long Years”,“Magic Stone”,学生从中知道了要乐于助人,互相帮助。“Little Monkey Picks the Peaches”学生从中看到了小猴子的乐于助人和丢三落四,小兔子的礼貌懂事。在明确故事的意思和思想感情后,学生更有兴趣来朗读、表演故事,领悟语言内涵,深化情感体验。改编故事是对学生能力的更高层次的提高,更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出,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所以我们还可以安排故事改编活动。

三、理解异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提高,而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习语言时,接触和了解异国文化,有益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激发学习兴趣;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更有益于加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例如:

让学生知道对于别人的称赞,中国人总是会很谦逊,而西方国家的人会大方地说Thank you,学生们自然就明白教材中当Li Ming 夸赞Jenny的衣服时,Jenny为什么会说Thank you! 在学动物生肖时告诉学生,dragon(龙)在中国是权贵、尊荣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则是凶狠的象征;red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而英语中则没有此文化蕴含。

利用重要节日强化学生跨国文化意识。最能代表文化和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教师要注意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引领学生参与重要节日的庆典,身临其境,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能促进学生跨国文化意识的产生。在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重大的英语国家的节日前,老师把这些节日的文化背景和节日活动提前介绍给学生,在节日当天和学生一起感受节日的氛围。如在4月1日的“愚人节”,教师可和学生开个善意的玩笑,并使学生明白老师不是说谎,也不是搞恶作剧,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在母亲节、父亲节和感恩节,和学生一起制作贺卡和小礼物,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在圣诞节前,把at 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教学放在12月25日前进行教学,在节日当天组织学生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两个节日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

篇9

1. 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教师需要认真备课,通过语境将初中英语词汇的意义全面把握,引导学生在做题时能够准确猜词,使英语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使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效提升,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做英语题时不认识某个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对英语词汇的意思进行猜测,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生的记忆也将会更深刻。

例如:英语中“make”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但是搭配的词语不同呈现的意义就不同。在“make a cake”中make的意思是“制作”;在“We make him our monitor.”中,make的意思是“选举”。因此,学生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对make的意思进行猜测。教师在教学中设置英语练习题时,不能只对学生的单词词型和对应的汉语进行记忆,而应该通过设置具体语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被调动,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效果能够被加强,摆脱英语词汇的死板记忆,使英语词汇的学习更加灵活。

2. 通过文化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文化和语言是紧密相关的。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我国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使由于文化而产生的差异能够被消除,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多种词义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dog”一词时,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对狗在中国代表的感彩发表看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再对“dog”的词义进行分析和总结。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西方关于狗的俚语和文章列出来,通过俚语让学生明白狗在西方的褒义色彩。总之,根据具体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对“dog”的词义进行正确的理解,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开展英语词汇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词汇的中西方差异,在做题时更容易理解句子和文章的意思。

3. 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通过具体的情境语境给学生教英语单词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虽然创设的情境是一种模拟情境,但是非常逼真,学生就像置身于现实中。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掌握英语词汇,并且学会应用英语词汇。

例如:教师再给学生讲“help”这个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时,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help”的不同词性和词义。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帮他擦黑板”的情境,教师会说“Which student is willing to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blackboard?”另外,教师也可以将“有人落入水中的场景”进行模拟,通过多媒体音响制作出“help”的声音,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场景将“help”的意思(救命)推测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对“help”的意思进行全面理解。同时,也能更加巧妙地应用在英语写作的具体语境中。总之,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会更透彻和全面,应用也会更自如。

4. 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现阶段,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非常关键,关乎到初中英语水平的提高。广大教师要对初中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调动起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文章主要从“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英语词汇教学,通过文化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和创设情境语境开展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等方法开展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1] 潘谊. 语境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12(34).

[2] 章素华. 基于语境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探究[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全球化趋势下国家间的经贸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不同造成人们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说话方式也不尽相同。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进行交流,交际过程因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误解频繁发生折射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足。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任何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不仅涉及语言,而且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要使交际成功,避免冲突与误解,就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明确提出,“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目标提到“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因此,在外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培养为主线,对文化内容的传授非常少,跨文化交际教育远远没有达到所需的水平。跨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处于薄弱环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上对文化教育不重视。现行的大学英语课本编排是语言知识一统天下,文化篇目较为分散,数量极为有限,结构和内容都侧重于纯语言知识,大量内容是机械性的词汇与句型训练,文化知识的比重偏低。

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本身,尤其是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内涵,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很多英语教师形成了固定的、以纯语言教学为全部重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仅仅满足于分析英语的语法结构、单词含义、句子结构、段落章节等,并未重视词汇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补充。但语言并不是固定的无文化内涵的文字符号,也不只是僵化固定的语法规则、句子框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只有与其赖以存在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成为活的语言。仅仅依靠词、句、篇章的分析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隐藏在语言后的更为深刻的文化层面上的含义,学生学的是孤立的语法知识,缺乏对英汉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不能品味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也不能体会英语的精妙之美。

再次,部分英语教师缺少文化教学意识。受制于自身英语文化积累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系统知识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化的讲授较少或者没有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由于不能敏感地捕捉语言材料中的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有效做到把语言的文化内涵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融合并内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学生重语言知识学习,而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习惯了以语言知识为教学重点的课堂,尽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高校也进行了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但这些大多是围绕着四、六级考试进行的专项练习,与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交际关系不大。学生们更多地侧重于语法、词汇、句法等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培养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因此,许多学生尽管有扎实的语法基础,但在语言理解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这门语言的文化,学习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知识的传递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准确的语言知识,并能根据不同的语境要求灵活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应注意以下策略:

第一,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担必将落在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上。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出国学习进修的机会,亲自感受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氛围,耳濡目染,亲身体验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体验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以便在日后的教学中将国外的亲身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生动、鲜活的文化素材。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理论,参阅时代感较强且能够反映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及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内容的书刊报纸,不断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业务水平。

第二,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加强跨文化学习及实践

教师要结合讲授内容,注意社会文化内容的导入,引导学生从大量阅读和视听材料中汲取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扩充学生跨文化视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习内容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并中西方文化异同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加清楚明了地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新视界大学英语》第一册中第二单元课文讲述了作者和她男朋友刚下飞机,到北京的四川火锅店吃饭的情景。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在饭桌上经历了各种迷茫和困惑,吃火锅的经历完全可用不解和折磨来形容,甚至还提出了“他们是怎么知道哪片肉是自己放进去的?我怎么才能找到自己放进去的那些呢?”这个让中国人啼笑皆非的问题。针对这位外国人的问题我们能够非常容易的捕捉中西方饮食习惯的不同。对于此部分的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索相关资料,在课堂上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对比中西方饮食差异,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在有了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再读文章便更容易理解那位外国朋友的困惑了,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搜索、分析、阐述资料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还可以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内外开展跨文化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语境氛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西方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参加“英语角”,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外教面对面交流。这样学生不仅口语和听力能力有所提高,通过与外教的交流,学生还能够学到在课堂上

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在课外定期开展一些中西方文化的讲座、英语短剧大赛等跨文化活动,营造跨文化氛围,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空间,让学生在本土文化氛围中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

第三,利用视听直观教学工具,激发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

英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直观的视听工具,有选择性地观看英语新闻、电影、电视等资源。视觉和听觉双重冲击的直观方式可以激起学生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兴趣,使学生在观看中不但领略到异国风土人情,同时又可以领悟英语文化的内涵。教师可在课堂上采取音频和视频结合、课堂典型讲解的方式,分析新闻或影片中反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扩大文化视野,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加立体地、形象生动地、全方位地了解英美等国家的地理概况、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交礼仪等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切实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唤醒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教学要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得到的资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从而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费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