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物流管理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物流管理前景

篇1

关健词:现代物流企业 管理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76-0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及知识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最具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现代物流企业是集物流运作现代化、物流技术现代化、物流管理现代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型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知识资源的管理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

1.现代物流企业的特征。现代物流企业是相对于传统物流企业而言的,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功能实行高效率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价值链。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物流管理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知识已替代实物资本成为企业增长的根本动力、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2.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的特征。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指可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如书本知识、物流企业的制度、法规等,隐性知识指那些非正式的、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显性知识容易通过计算机进行整理和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存储在各个雇员的大脑里,是雇员的个人经验。在现代物流企业中。制度、法规、管理诀窍、经营理念等显性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乃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各种物流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及基层操作人员互相配合,通过交互式学习和知识共享,共同贡献知识智慧,增加组织知识储量,最终转变成现代物流企业生产力,这是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的特点。

3.现代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特征。知识管理指对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利用和再生产的过程。针对现代物流企业而言,知识管理就是物流技术人才、物流管理人员、基层操作人员乃至客户互相配合,通过交互式学习和知识共享,共同贡献知识智慧,增加企业知识储备,最终转变成现代物流企业生产力的过程。

在知识共享和交流的过程中,“人”在其中起着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现代物流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员工知识和组织知识的更新,加强与客户的联系,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在带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同时,也会由于分工层次的增加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杨小凯等人提出的超边际分析理论从定量角度分析了这两者之间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当企业分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开始不足以弥补内部组织成本的增加,企业无法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时便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更大的进步,使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分工能在更高层次上进行。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功能将进一步细分,企业或部门之间将有更明确的专业分工,各方之间的协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总之,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的重心不能仅仅放在生产线的优化和技术创新上,要在物流管理上下手,通过卓越的物流效率,创造企业的成本优势,增加企业市场份额和提高企业利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的源泉”。

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效的物流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利润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兴起,一直扮演辅助角色的物流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采购、制造和分销物流的范围日益扩大、运作日益复杂,任何企业物流都不可能在每个物流环节上专而精,从培养企业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出发,每个企业物流都应该选择某一或某几项物流活动,选择物流供应链上的某一段作为核心业务,而在其他方面应更多借助其信息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物流业信息化革命导致的直接产物就是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企业开始重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表现出集团核心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各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企业所在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提高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企业必须挖掘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又促进了企业之间进行不同的分工,从原材料供应商到顾客之间,包含了很多集中于各自核心能力的供应链成员。各个企业必须在自己的核心能力上体现出系统化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才有可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在价值链上体现出独有的价值。因此,企业越是能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整合物流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强。企业物流核心竞争力就来源于企业对内部及外部资源所具有的长期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也就是说,现代物流管理是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业务流程。

三、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由于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对生产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顾及较少,可控能力有限。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等传统观念和作法,使企业物流服务水平还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

1.企业内部轻视物流服务,不能上下一致遵循物流服务规定,以至物流服务水平不能与需求方达成共识,物流服务不能获得顾客满意。

2.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程序不清,高层管理人员不关心物流水平的确定,一味强调低成本运作,未从全局考虑就予以确定或直接交由物流部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责任不清。

3.在物流水平的确定过程中,未能详细了解顾客有关物流方面的需求,也缺乏对竞争对手物流服务水平的了解。

4.企业对物流服务外包认识不到位。目前企业对使用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态度,仍然是阻碍专业物流供应商吸引客户的最大的障碍之一。许多物流企业在开发潜在客户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自己能做,包出去干什么。这说明许多企业可能就没有将物流外包的想法,没有认识到使用外部物流服务是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物流服务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物流服务没有融入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目标收益和长期的竞争优势。

四、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能力。由于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一是转变观念,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二是开发差别化物流服务。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当保证服务的差别化,即与其他企业物流服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物流服务战略的重要特征。三是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为了谋求物流服务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迅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信息系统,这是物流服务的中枢神经和支持保障。四是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物流运营成本。其次,外包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服务。专业物流企业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有其独到之处。同时,通过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保证货物及时、安全送达到目的地。

注释:

1.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篇2

1、物流管理专业是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

2、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基础技能开设的一门课程专业;

3、其旨在掌握工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熟悉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信息系统的手段,方法;

4、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成为高级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篇3

一、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中国梦和科学的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我们有必要对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意识不强虽然现代物流理论从西方、日本传入我国已近三十年,但时至今日在我国仍未引起学术界和实物界的重视,对与物流成本的意识还不够强,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我国火力发电企业的发展,造成电价居高不下。再次,现在还有很多火力发电企业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管理部门,企业内部各自别对其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及控制,在本部门的范围内进行物流的最优化,导致了部门目标间的冲突,以及物资的浪费。有些虽然成立了物流成本管理部门,如笔者所在单位成立的资产法务部,但很少有火力发电企业为物流管理部门赋予实权,致使该部门形同虚设,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二)物流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火力发电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由很多非物流管理专业的人员来兼职,这种非理论专业出生的物流人员决定了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可以说其物流管理经验很大一部分是日常工作积累的,在没有专业管理理论基础的条件下如果实现质的飞越很难,因此说物流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不科学物流成本(LogisticsCost)是指在产品的时间占有或空间移动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即人力、物力与财力的货币表现)。也就是说,物流成本就是物流活动(包括流通加工、包装、运输、装卸、储存等)过程中各种成本的总和。但现阶段火力发电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高,有些物流管理工作还需要传统的盘点和统计,极大的降低了管理效率;核算方面,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核算项目,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地计算与分析。

二、当前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树立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理念现代物流(moderntimesLogistics)提倡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集成式管理,以此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系统、综合、全面,对我们物流成本管理具有指导作用。为了实现这种管理,首先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定式思维,要树立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其次,我们要依据这种理念建立健全物流管理部门组织机构,将传统的依附某部门下的物流管理部分独立出来,设置一个由法人领导下的来对电厂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以及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的物流部门,赋予其一定职权,让其充分行使其权利义务,做到权责利对等。(二)强化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现代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现代化的管理人才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为保障,所以火力发电企业物流管理要想提高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地引进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实践,从而进一步强化物流管理。同时,我们可以对火力发电企业的会计人员、仓储管理人员等老物流成本管理职工以专家授课,骨干交流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年度培训、专项培训等等,以促进其业务水平的提高。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培养、激励和考核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激励人,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物流成本管理人才,打造过硬的物流专业化队伍。(三)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现代物流已成为大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制约了火力发电企业的成本的控制和效益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流通日益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产业已不再仅是生产、流通的派生部门和辅助手段,物流产业已经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的利润来源。所以,我们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组织强有力的科研队伍进行技术攻关,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商品化、数据库化、代码化,信息处理电子化,信息传递标准化,信息存储系列化、规范化。形成发电企业现代物流服务的操作程序、管理文本以及技术标准。整合现有网络平台资源,开发优化企业物资管理软件,提高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实施电力物资编码工作,通过物资编码为供应链提供信息载体;利用网络管理、采购信息,实现物流信息的有效交流,在物资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提高物流效率。其次,我们要从现代物流管理体制的角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实行物流费用单独核算,明确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通过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订,使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结起来。总之,物流成本是发电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也就成了物流成本工作的内容。本文阐述了中国梦和火力发电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了树立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理念,强化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和加强物流成本管理和核算等措施。

作者:司国金单位:山东新能泰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篇4

    近年来,物流业在我国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一方面,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落后的物流管理使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同时也使企业在需求多样化的市场面前处于被动的地位。譬如,当接到大量的客户和经销商的订单时,企业却无法及时备货和配送;由于原材料采购和供应不及时,生产部门经常要停工待料;物流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来的物资仓储运输企业,其管理模式基本上仍依赖于手工或简单的电算化管理;而有的企业已经使用了物流软件,却由于数据处理峰值极大而出现系统崩溃等。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需要对物流进行管理,更需要有优秀的物流管理软件来支持,才可能满足企业的物流管理的需求。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1年,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为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的物流支出成本过高、管理水平落后;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物流管理软件市场的巨大应用前景。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整体状况还比较混乱,大部分企业虽然打着物流企业的旗号,但缺乏现代物流领域的特征和竞争力,整个物流市场处于重新洗牌和优胜劣汰的调整过程当中。而对物流业的发展和格局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深化。基于信息化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代表了我国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即谁的信息化技术引进得更早、应用得更全面、实施得更彻底,谁就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物流管理软件已经不仅仅是软件行业内部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物流行业、乃至整个与物流有关的企业的发展和竞争。

    一、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现状

    1?物流管理软件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青睐。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和企业电子商务的普遍开展,人们开始意识到物流管理的巨大威力。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根据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先进完备的物流管理软件的支持。有关调查统计表明,我国高达94?3%的物流企业内部使用了管理软件, 81?4%的物流企业拥有自己的外部网站。据CCID和CCW两大权威机构对物流管理软件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超过ERP而成为主流的管理系统。

    2?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呈现“厂商多、品牌杂”的特点。目前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物流管理软件是近年来管理软件业新崛起的一个热点,软件种类繁多,参与竞争的厂商众多,品牌云集,市场格局相对比较混乱,还没有出现像EXE这样在国际上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强势品牌,这在运输与仓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从厂商品牌来看,物流管理软件市场挤进了大量的软件厂商。除了博科资讯、用友、金蝶、金算盘、招商迪辰、亚桥、亿康等知名厂商,也有西普、东方纪元、广州好易达等小品牌;同时也有SAP、EXE等国外着名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能够提供物流管理软件服务的厂商已有不下500家,其中,有能力提供物流管理软件产品的企业有近100家。从厂商类型上看,首先是ERP和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如用友、博科资讯等。这些厂商由于从事财务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多年,对企业的物流过程、业务特点较为了解,可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的行业对物流管理软件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产品,在产品技术和经验上有较大的优势。其次是国外品牌,如SAP、EXE、i2等,具有精湛的开发技术和雄厚的资金作后盾,但对国内企业的物流过程中的复杂关系不够了解,对国内物流的现状也不熟悉,因此在软件的支持和开发上缺乏本土化优势、缺乏全程的服务。最后还有一类厂商,即从用户转变而来,这一类厂商往往更了解国内企业的管理现状,对整个物流过程相当熟悉,也熟知物流管理软件应当解决的最迫切问题,但他们却缺乏技术及品牌优势。

    3?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软件还存在产品功能单一、技术落后等问题。受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影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正日益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成为需求企业考查物流软件厂商的主要因素。据“计算机世界资讯”对物流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企业均已应用相关的“物流管理软件”。但这些软件相对简单,大部分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例如车辆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另外,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深入,企业在考虑企业管理软件时,首先要看它是否支持DB2等大型关系型数据库,是否能够运行在UNIX、OS/390、AS/400等大型主机或服务器上。因为若进行复杂、大量的数据运算,只有在这些大型平台上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性能。而这恰好是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厂商的软肋所在,国内绝大多数物流管理软件与IBMAS/400、UNIX、NT等多个操作系统兼容性较差,只能运行在SQL数据库和NT平台上,开放性和性能较国外品牌都有不小的差距。

    4?不少物流管理软件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对功能上的细化问题考虑不周,缺少一定的行业性。譬如,国内物流管理软件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物流企业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问题;物流管理软件的操作复杂程度和用户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物流软件提供商很少针对特殊行业提出该行业解决方案,缺少自己的行业特色。

    二、物流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深入,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企业出于成本、效率、质量等因素的考虑,将会尽可能地应用物流管理软件对物流过程进行管理。物流管理软件将不仅仅应用于商业零售和制造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而且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构建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获益。据有关专家预测,从2002年到2005年,物流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以每年50%以上的规模增长,在十年内将达到ERP的市场规模的几十倍,成为企业应用最广、最重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1?在技术方面,物流管理软件将更加成熟,集成化程度更高, 开放性更好。物流业在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很多企业还不够规范,他们自身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而自身解决这些问题又是非常困难的。物流管理软件恰好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未来的物流管理软件将具有良好的数据交换能力,具有强大的数据接口和开发组件技术,具有出色的企业间协同作业能力,能够很好的解决与第三方应用软件和上下游厂商的应用系统的集成问题。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高端的UNIX服务器和大型主机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这就要求物流管理软件不仅能够运行于NT平台和SQL数据库,运行于高端UNIX服务器和AS/400、OS/390等大型主机系统,以及DB2数据库平台上,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譬如,在日数据处理五万条记录以上时,物流系统仍能保持很好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2?在产品特点方面,物流管理软件将趋于更加专业化,产品功能更加丰富、全面,尤其是对移动设备的支持,如PDA、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将会更进一步普及应用,物流中心将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对配送车辆、仓库和中转站进行及时的监控和指挥,对整个物流过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物流管理软件将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业务流程模型更加多样化,具有更多的套件和组件可供企业选择。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人才需求

一、引言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为社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整个物流产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然而,由于我国物流管理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还不完善和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理论重于实践,教学内容滞后,学生缺乏创新等等,只有深入研究并找出问题的成因,才能更及时地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使我国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走向成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人才需求现状

(一)旧的教学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是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填鸭式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教师负责教学,学生负责听,教师占主导,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没有积极学习的兴趣,没有任何的积极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明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二是传统课堂上教师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还是以室内单纯的理论教学为主,物流模拟实验或者物流实践教学形式都很少采用。三是在旧的教学体制当中,主张物流专业学生以理论学习为主,然而,很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虽然接受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这些理论知识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一些学生在大三就已经去找工作了,这时他们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没有实践经验,这就违背了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意愿,学生的专业知识也得不到良好的发挥。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达成一致。

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逐渐推行,同时应该意识到,优秀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职院校一方面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合作。由于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购置实践教学的所有设备和系统,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会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提前进入到企业中接触物流管理最核心的知识,尽快了解社会发展需要与自身不足,这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很多企业在接收学生之后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给学生接触物流管理核心知识的机会,甚至有的企业直接拒绝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这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使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失去与企业合作进行实验教学的优势。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逐渐开始转型升级,物流信息化成为目前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传统物流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虽然具备多年的从业经验,但是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信息现状下,只凭借传统物流行业的经验不足以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就需要更多的具备现代信息化时展特点,既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又懂得如何更有效对整个物流体系进行管理的人才。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失,物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也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必须要进行改革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措施和解决人才需求建议

(一)构建全面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全面的物流管理教学体系应该包括时间和理论两大模块。一是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大量的物流知识和管理知识作为基础,在这一模块中应该着重处理好书本中的物流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案例的相互关系,新的理论体系应该以能够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将理论知识建成联系更加紧密,逻辑性更强的体系,达到层层深入的效果。二是在实践模块方面应注意对学生整体性的培养,力求与企业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力求与实际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兴趣和创造力,并且为了配合改革后的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在硬件设备上加大支持力度,建设一流的物流管理实训实验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物流管理技能。

(二)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然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采用先进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应该更新教材内容,选取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书籍,为了能够与企业更好地合作,在选择教材时可以着重选择既符合学校、社会对学生需求,又符合企业对学生需求的教科书,达到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目的。二是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被动为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三是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单一的课堂教学不仅会使学生厌倦,也达不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目的,因此,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或者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非常必要,例如多媒体同步授课,校外教师讲座形式,学生讨论形式等。

(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沟通。

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最终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符合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直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数不断增多,但是质量却呈现了下降趋势,很多学生到企业之后并不能承担起企业交代的工作,成为企业不愿意与高职院校签订合作意向的重要原因。同时,很多企业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忽视了社会赋予它的职责而拒绝与院校合作。然而,学生要想学到更加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还是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学生建设完善的虚拟实践系统,因此与企业合作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一步。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理论知识更加优秀的人才到企业中,才能达成与企业的长期合作,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加先进完整的学习培养体系。

(四)建设一流的物流管理教学队伍,解决人才需求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支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中这类人才却非常稀少,究其原因还是高职院校发展前景和待遇问题。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一是必须要提高这方面教师或者专家学者的待遇,政府应该更加重视这类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以政府的力量提高教研人员的社会地位,从而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二是优秀的专业人才更多选择发展稳定,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校,因此高职院校自身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为学校的未来作出更加长远的规划,让优秀人才在院校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三是人才需求问题不能只靠物质来解决,在选择教师时更要对其思想道德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免学生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对自身将来发展造成伤害。要使将新的教学体系体制更加有效地实施,就必须要有更加完善的教学教研体系作为支撑。

四、结语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教学体系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优秀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这些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问题,也是当代物流业与院校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这些措施的逐步实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慧娴.郝世绵.应用型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教育,2011,7

[2]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学理论,2010,9

篇6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学方法;农产品物流;新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265-04

引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逐步结束,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竞争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范围内的物流活动蓬勃发展,中国的物流产业更是高速增长,物流规模、物流形式、物流组织、物流设施不断增长和更新,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而新疆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环境优势,农产品种类丰富且享誉国内外,但地处西北内陆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较为欠缺,因此现代物流已成为新疆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革新思想,用现代物流配送理念来努力解决目前农产品供应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从新疆农产品物流的角度来探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建设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涉及到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储存等技术和经济学理论。目前学院开设的物流管理类课程只有《现代物流管理》一门,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现阶段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既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要与创造潜能,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性、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

2.教学实践性不强。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与操作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学中一定要加大实验课、实训课的比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现有的教学模式往往多数偏向理论, 尤其是缺乏学生专业技能实践场所和校企对接机制等等,学生无法通过实训环节来加深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严重脱节的局面。因此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迫在眉睫。

3.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未能建立起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缺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内容,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的实践教育体系,致使部分教学资源被浪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安排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内容,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实验室模拟法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购买操作性较强的实验软件,使物流管理课程更加具有实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冲突,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4.课程针对性不强。新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其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新疆的农产品贸易要进一步发展,物流行业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目前新疆物流企业员工中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物流企业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加上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场所和人员的考虑一般也不愿意成为学校的物流实训基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的企业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应当着眼于本地经济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为当地产业发展服务。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效果欠佳,实操性弱,很难达到物流企业实践工作的要求,这也是制约本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对比

在《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

1.现场教学法。专业课的某些内容可以直接在实习基地或实训室进行教学,可边讲边做。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直观性强,可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实践。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而且印象深刻。现场教学和参观法要求教师带学生到货代公司、物流公司上课和参观,例如我带领学生去北园春农产品批发市场参观业务流程,在学习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请企业的技术员、工人等有实践经验者讲授。学生能够很直接地获得一些实际的技能。现场教学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显著增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牢固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大量的案例研究对本专业非常重要。由于物流专业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枯燥,学生会对周而复始的理论学习产生枯燥与反感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增加适当的案例分析,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加强教学的互动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在实际的教学时尽可能地找一些丰富的案例资料,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结合教学上的讨论法来进行。以物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内容为例,我在讲解物流中心选址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其内涵之后,提供一个有关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案例中物流中心的选址流程。之后分组讨论和发言,再由教师来进一步总结。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第二种是在知识点讲述之前通过学生自学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比如讲到物流配送路线的选择时,先引出一个有关配送路线选择的案例,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之后进行方案选择,并说明理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思路,同时也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3.直观教学法。考虑到物流专业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许多事物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教学直观性原则,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感知。如《现代物流管理》在介绍整个物流过程的章节中,涉及的信息点比较多,容纳了物流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七个方面,理论性强,对于从未接触过该课程的学生而言过于抽象,这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尽量利用图片、图表及视频资料为学生讲解。例如配送与采购的基本流程,涉及手推车、托盘、堆垛车等物流设施和设备,教师就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有关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包括UPS等大型企业的业务宣传资料等,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视觉上的感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注意力得到明显提高。

4.模拟情景。这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法。它主要是根据教学中所触及到的某些现实问题,设定出典型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相应的角色,通过角色的行为阐释自己的见解。教师作为一名特殊观众,适时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得出较为科学的答案。比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企业物流的运作过程,将学生分成几个生产企业,后按照每个企业再让学生分别扮演“仓储部门”、“配送部门”、“运输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6个小组,完全模拟企业物流的运作过程。

5主题讲演与答辩。这是一种促进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好方法。它通过学生自我收集资料,以团队为中心,在探究和研究中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我们把它分为它包括七大步骤:布置活动安排——分组与选题——收集资料列提纲——教师修改提纲——论文撰写与讲演准备——讲演、答辩与评分——总分与总结。通过这种方式,杜绝了当前学生存在的不劳而获的抄袭现象,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完成了目标任务之后,自信心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6.热点探讨。热点评教法旨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具有争议的问题,针对这一特点,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结合近期物流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评说。学生自己捕捉有价值的物流新闻热点,通过深入地思考去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热点问题得到科学的评说,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三、《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

虽然在课程教学中我进行了一定的方法尝试和综合运用,但创新度仍然不够。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今后应当在紧密结合新疆农产品发展的特点,从针对性、操作性、系统性等几方面进行完成教学方法的创新。

1.授课形式的创新。现在的大学生喜欢新鲜事,但兴趣持续时间短,这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来说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来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授课方式“以人为本”,将教与学良好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教授“配送中心”一章时,组织学生观看一个物流配送企业的视频,并让学生提前根据视频内容每人准备一道问题。用抽签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提问回答的环节,同时对答对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方式让学生拥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学生不但了解到先进的物流配送技术,而且通过思考问题,将物流配送实际与课本的理论相结合,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这种边学边“玩”的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此外,还应选择多样化的授课地点,将授课内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等途径来进行授课。比如可结合新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等课题,让学生走出课堂,完成一定的社会实践调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达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问题紧密结合的目的。

2.网络教学资源的更新升级。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表达内容,达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在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其次,在学院经费支持下,可购买物流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利用物流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物流企业的业务,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实验室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全面的技能掌握。如果教学资源达到了一定水平,还可以在未来进行《现代物流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料,同时将设立物流论坛,方便学生与老师对课程内容及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3.校企实习平台的创新利用。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选择有一定规模的本地物流企业来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开展新疆农产品物流方面的实习项目,同时也可以为合作企业定期输送毕业生。建议首先可深入物流企业实景拍摄、制作录像资料来辅助教学。针对讲授内容到一些较大的物流公司实景拍摄,借助参观、学习的机会,拍摄、收集大量物流公司物流运作的实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加强对物流行业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物流企业、物流行业网站等信息资源,将课程制作成集声、图、案例、参考资料为一体的课件。

四、《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为了更好的提高《现代物流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议从课程体系建设、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资源相匹配等多方面着手,构建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

1.整合资源,建立教学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因此案例的选取非常重要,一方面应以国内背景和现实经济环境相适应,选取那些具有理论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西方国家成熟的物流管理教学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们优秀的教学案例。由于每位教师所收集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应当建立适合本院教学特点的物流管理案例库,通过推广和运用案例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率。

2.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十分强的应用型专业,必须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和课程实习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建议引进相应的专业课程软件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相关流程的模拟,帮助学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期时间以及学生的业余时间,组织学生结合课程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新疆物流业、特别是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面的角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次,增加课程实习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数量,建议与重点物流企业及物流部门建立合作协议,如中铁快运、北园春农贸批发市场等大公司。根据教学需要与相关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从点的角度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企业物流活动的实际运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建立院级模拟实验室。学习物流信息管理知识,掌握信息处理操作技能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关键。通过购置物流教学模拟软件,建立物流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使学生熟悉各项物流业务单据的填写、传递、核对和差错处理操作,掌握各种物流管理信息的汇总、分析处理技能,掌握常用的物流信息技术处理程序。在物流管理案例教学中,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此外,也要重视软件建设,通过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4.努力开展特色教材建设。目前,有关物流类的教材出版很多,但是物流管理本科教学定位准、质量高、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教材并不多见。特别是新疆地处内陆省份,接受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条件和途径相对匮乏,加之物流实践的快速发展,自身的教材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因经验不足、经费有限造成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选用他人的教材,信息存在一定的时滞后现象、教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更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好的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工程,我们应充分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着手进行材的编写;在借鉴选用推荐的规划教材和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符合新疆本地经济发展特点的物流管理教材,力争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塑造一个起点高、基础扎实、质量好的平台。同时,广泛利用互联网专业网站提供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弥补目前使用教材存在之不足。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要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的具体情况,本着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相统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寻求更加适合物流管理课程的教学新方法,以期培养出适应新疆农产品物流业迅速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静.加强物流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J].三江学院学报,2008,(12):50-53.

[2] 潘悦.行为导向在国际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60-63.

[3] 陈斯卫.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09,(8):78-80.

[4] 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5] 刘联辉.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思考[J].物流技术,2005,(6):35-37.

[6] 黄立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9,(7):50-52.

[7] 李红,陈治国.新疆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24):60-65.

篇7

1.1物流概述

近几年物流行业的悄然兴起,学校才设立了物流专业这一门学科,物流专业起源于美国,较早地领先中国很多年,美国首先对物流管理作出了定义:“物流完全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的原材料、中转库存以及相关产品和信息进行有效地物流活动、存储计划;物流实施与控制的全过程。”传统的物流行业,普遍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置转移,从而更好地解决商品之间的生产与消费地点的差异和实际中的差异。”大约从十几年前开始,物流行业逐渐开始改变向现代化物流靠拢。现代化物流管理结合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原来的运输环节是在生产环节之外并且是独立的,现在的运输环节打破了原有的分业界限,合理地利用企业供应链管理并建立起企业从供应-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生产计划和管理控制,实现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技术化,利用以上优势对传统物流管理进行整合使其更加完善,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水平。

1.2物流管理与企业物流

物流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系统的管理工序,通过对物资的协调、信息的协调,在物流市场、企业、供应商三者之间流动,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物流管理已成为企业供求链的基础环节,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砝码,企业物流也有相应的定义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物品从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还有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所遗留的可回收废弃物进行再次利用的循环活动。”

2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企业经济环境的改变,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企业面临更多选择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物流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大多数企业已经把物流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内容之一,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两方面:

2.1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物流管理观念把物流管理定位在仅仅是企业的辅助部门,只是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支持和促进的作用。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物流和生产在企业中已经是同样重要的系统部门。当今社会下的物流管理已经贯穿了整条供应产业链,它不仅连接了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还是它们相互合作的纽带。所以,物流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体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物流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企业物流管理中,通过对内部系统进行改造,提高物流管理的整体水平,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以及其他成本,有效增强了库存周转速度、库存资金,企业通过物流中心获得最佳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物流观念落后,没有强烈意识

物流管理受制于传统观念,传统的物流企业所能服务的范围也是具有局限性,其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大,资源没有合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管理模式落后,配送速度迟缓,安全得不到保障,缺乏竞争力。

3.2企业物流管理落后,功能不全

大多数企业在物流管理上,还利用古老的纸笔方式进行管理,虽然企业配备了齐全的电脑设备,但是并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虽然少数企业应用了现代化物流设备,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企业忽视物流的作用导致了专业人才严重流失,这也说明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识还未清楚。

3.3物流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在物流上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高标准,这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产业的原因,我国物流产业的技术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这样不仅影响了我国扩大物流产业市场的前景,而且对物流产业的经营、服务、运行、组织等全方位发展和创新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很大程度上造成物流市场竞争紊乱,物流水平得不到提高。

4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4.1转变观念,建立物流管理的新理念

从物流管理的发展史来看,物流管理的新理念是从日本始创的,曾经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有两个,大约40年以前,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把业内竞争的焦点都聚焦在生产领域上,并且用尽一切办法去降低资源损耗,这就是被称之为“第一利润源”也就是资源领域,被称之为“第二利润源”也就是人力领域的缘由是利用各种手段去提高劳动生产率,经过近10年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之后,前两个利润源得不到充分发挥,潜力被潜藏之后,企业利润每况愈下,在这种越发艰难的情况下,物流的潜在能力逐渐被企业所重视,这也成为了“第三利润源”。物流管理的先进思想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一种体现,物流管理的新理念也是思想解放的一种过程,这是对传统理念的一次巨大冲击。如果还是套用原有的旧模式,企业会被业内的快速发展所抛弃或是被其他企业逐渐吞噬,这也是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所以说,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就是不断的采取新模式、先进的思想;完善企业物流系统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运用科学的技术使物流管理更加完善。

4.2改善物流管理技术,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

如今,物流管理需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网络信息技术是企业物流管理重要的依托,大力推广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信息技术得到所有企业的认可,提高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善企业物流的设备和装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企业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技术化水平和现代化。

4.3支持和鼓励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物流管理的网络信息化不仅要靠企业的努力还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鼓励,积极组织和参与对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技术和设备开发研究活动。

4.3.1国家的一些重点科研计划应针对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加强开发的力度。

4.3.2政府要鼓励和帮助当地企业在运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吸取优秀企业的经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对运营手段要进行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4.3.3政府应支持各企业之间的技术和经验交流,做到共享本企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体系,创新管理模式。

篇8

[关键词] 现代物流 比较优势 核心竞争力

对我国而言,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物流产业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关注物流发展,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物流管理也已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培养核心竞争力,适应E时代市场竞争的“利器”。

一、我国物流业现状

传统物流是指从产品供应到销售的物流流通过程,包括产品购进、验收、储存、装卸、仓储等环节,现代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及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承现出新的特点,物流产业不但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供应、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同时物流产业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流通乃至企业的获利空间。

如今不少发达国家的物流业都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产业。如日本,在近20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经济总量就增加15。在美国,物流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科技产业的两倍。而我国目前的物流业刚刚逐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统一等方面。据统计,1998年底,列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8.2万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库存6094亿元,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9.6%;加上应收账款,两项资金占用为产品销售收入的29.1%。同年,这18.2万家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41次(发达国家为18次)。从运输成本看,我国运输成本占国民经济总成本的30%,而发达国家仅为10%。所以,从市场情况看,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专业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国外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其成熟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占有明显优势,我国企业着手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已经显得十分紧迫。

二、改造传统产业,增强比较优势

1.用现代物流改造传统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学者都认识到,我国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但对物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我国的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培育现代物流体系,用现代物流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恰恰是我国提升比较优势的重要措施;从“世界工厂”的意义上来说,现代物流对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是不可或缺的。

2.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物流对国民经济价值的体现是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以物流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香港具有较强的抗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例如,199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为-6.8%,泰国-8.0%;而香港的情况相对较好,为-5.1%,新加坡则实现了1.5%的正增长。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不仅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也必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构筑核心能力,提升竞争优势

1.物流是企业“脚下的金矿”

实践表明,加强物流管理是企业从内部找利润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增强外部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海尔集团按照同步流程管理模式,成立了物流推进部,仅改进库存管理一项,使库存时间从原来的30天减至10天~12天,每年节约资金达上亿元。“中国连锁商业百强”之首的上海联华超市建立了智能型配送中心,实现24小时服务,可同时为30家超市配送,保证40分钟内配送到位。随着生产领域“利润源泉”的日益枯竭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目前,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年周转速度不足2次,如果这一数字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5至18次,企业流动资本的倍数效应无疑会更大。物流合理化就是“企业脚下的金矿” ,如此诱人的前景,难怪现代物流又被誉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不单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还包括物流能力的竞争,现代物流正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全球规模最大、利润最高的零售商沃尔玛的成功,就是依赖其独特的“过站式物流管理”模式,降低了商品仓储成本(占销售成本的2%~3%),加快了货币补充速度(一周两次,而平均水平为两周一次),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我国一批企业也已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降低流通成本,取得第三利润源,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如青岛啤酒集团通过引进物流管理技术,建成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体系,近3年的产品销售总量平均增长20%以上。海尔公司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资金周转达到15次/年,实现了零库存、零营运成本和与顾客的零距离,突破了构筑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瓶颈。

四、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1.构筑现代物流两个支撑平台

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和物流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支撑平台。首先,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要按照网络化和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要求,集中抓好主骨架、主通道和主枢纽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干线通道为骨架,水陆空并举,干支线相联,基本形成贯通全国、通向世界的物流运输体系,如我国的“四横四纵工程”、高速铁路建设等等;同时,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另一重要依托,我国要尽快建成高效便捷、充分与国际接轨的数据交换处理中心,建立现代化商品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提供广泛、准确、及时、功能完善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及相关增值业务服务。

2.建立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企业应该首先实现物流配送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即流通制与配送制相结合,通过合理化布局的社会物流网将分散的物流集中起来,形成产业。因为现代物流不再是各相关要素的分散运动、独立运动,而是各相关要素的联合运动,达到规模经营。而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和企业零库存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中心。不但要实现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如建立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输送系统等;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方式。此外,制定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也是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措施。此外,一方面要加速转变物流企业的经济机制,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继续整合现有的物流组织(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产业的规模化和一体化运作。

3.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

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第三方物流”的培育是关键环节,代表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所谓第三方物流企业,即由供货方和收货方之间的第三方提供服务的专业物流企业,他们凭借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向众多企业、家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服务。欧洲和美国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工商企业已分别占到76%和56%以上,而据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90多家被调查企业中全部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办理的仅占26%。从现实看,未来几年,更多国外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布点,我国现有的仓储、批发和运输企业可以通过中外合资的方式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另外,大型企业集团内部配送中心也可以独立创建。

4.迅速加强法制建设和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关键是具备一直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国外的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不断地补充掌握一定物流技术和管理职能的物流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高校中开设物流课程和专业的仅有十几所,与物流相关的职业教育也十分匮乏,物流人才稀缺。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仅占中国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该数据大大低于其他行业。 这一现状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物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不相称。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我国提高物流效率的严重障碍。因此我国的物流业要赶上世界水平,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关键是要培养出符合国际物流服务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作者:张铎林自葵,北京大学出版社

[2]《图解现代物流》作者:赵红岩严诚忠,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篇9

关键词:我国石油企业;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现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企业构成了我国主要的石油经济体系,三大石油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6.36亿美元、1,105.20亿美元、160.38亿美元,在全球500强公司中分别名列第17位、第24位、第469位。但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与跨国石油公司在经济总量、资源占有、赢利能力、经济规模、技术进步、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仍然存在巨大差距。2008年受金融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公益金与成品油倒挂(由于进口及国际油价的变动导致原油的价格高于提炼后的成品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三大石油公司利润比上年下降了31.3%。石油企业物流就是石油石化产品(含天然气)从勘探、开采、炼油、石油化工到产品销售等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发生的采购、仓储、运输等的物流活动。石油企业物流管理就是对上述各个环节的计划、决策、组织及协调。

二、我国石油企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目前的物流还不具备现代物流的特征,仍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储运,远没有赶上全国物流发展的态势。(表1)

三、解决方法

1、针对石油企业物流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1)树立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切实开展实施;(2)摈弃重视显性成本,忽视隐性成本的落后思想,将石油物流整个过程当成一个系统,不追逐单个元素的成本最优而是整个系统的效益最大化,加快自身的物流业发展步伐,构建以石油石化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3)加快物流的硬件、软件建设;(4)制订完整、高效的物流配送方案;构建供应管理库存物流运作模式,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强化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5)树立第三方物流的管理思想,立足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包物流业务,逐步放开石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更多地采取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实现资源的整合、效益的最大化。

2、针对物流落后基础设施的意见。(1)充分利用经济政治机遇,将第三利润源切实建立起来。当前金融危机使石油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这个消停期整装待发,将是有潜力企业首要做的事;经国务院会议研究决议,物流业已成功进入了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这个良好的政治大背景,可谓现在对物流的建设将会是石油企业未来保持自身经济实力的关键时刻。一切都没定型,一切都可以从开始塑造,塑造的好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国石油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大投资替换、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建立起我国石油企业物流体系;(2)石油企业应将竞争对手当作合作伙伴,针对外来威胁,为了共同利益加强合作,构建整体的国内石油物流体系,消除“大而全”、“小而全”,“诸侯割据,自成体系”的局面,建立联合采购、运输、配送、仓储基础设施和联合信息系统,强调各系统资源的整合,发挥供应链中各环节的集合效应,各企业对库存物资和自有车辆可以进行有效的调剂与调配,从而形成互补,减少物资的库存和运能的浪费;(3)将我国较为丰富的石油物流资源经过整合使之产生“拳头”效能,并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我国石油企业的整体实力,共同抵御外部竞争的冲击,为切实实施“做出去”战略提供可能。

3、针对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物流管理中起到了内部沟通联系、引导协调、管理控制、缩短物流管道、辅助决策分析、支持战略计划和价值增值的作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要求BPR(企业流程重组)向BT(企业转型)发展,MRP(物料需求计划)向价值链管理的发展,DSS(决策支持系统)向VO-M2IDS(面向虚拟组织的人机智能化决策系统)发展,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在物流设施选址、物流路径优化等方面的应用,UML建模技术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销售时点系统(POS),电子数据交换(EDI)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等,从而实现石油企业的单证格式化、报文标准化、处理自动化、软件结构化、运作规范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

4、针对物流人才问题。(1)国家应颁布相关政策,鼓励高校物流专业的设置以及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配备和提高;(2)企业应该与高校联手合作,投资于相关高校与其一起培养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级物流人才;(3)企业当前拥有的物流相关人才应根据自身需要将经验的积累与在职教育培训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4)国有石油企业应该建立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将真正的有能力的物流相关人才引入企业,促进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四、前景展望

可以想像在这个非常时期,如果以石油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产业能够得到好的规划和发展,收益和受益将是巨大的。物流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将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为经济恢复提供良好的后劲力量。现在结合国家振兴政策的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将直接对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做出重大贡献;物流产业发展有助于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优化配置物流领域中的各种资源,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效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对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指导老师唐立新)

主要参考文献:

[1]昊清一.中国物流发展现状及有关政策建议[U].商贸经济,2003.

篇10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特征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既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我国今后对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物流行业就业岗位群分布广泛,不同类型的企业设置的岗位不尽相同,物流岗位群主要分布在企业、规划和咨询部门、科研和教学机构等三大领域;

(2)物流职业层次性,在市场经济时代,某一类型、层次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位层次,而是对应着一个职位层次带,物流运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

(3)物流职业岗位复合化、专门化特征,即物流行业对知识能力的要求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物流都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重要能力构成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特征决定了物流专门人才必须具有某些方面的重要能力。根据德国INWENT组织对德国国内的物流企业调查结果及结合国内的状况,总结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构成如下:其能力构成按其重要性排序如下(1=不重要,5=重要):

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的必要性

1.传统教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物流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未来的物流管理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围绕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做出调整。

2.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传统观念中,管理学科基本上没有实验,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时空,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就缺乏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和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实际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3.传统的专业教材跟不上物流发展的步伐

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物流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教材建设落后于物流发展,目前出版的与物流管理专业有关的各类书籍期刊教多,但质量难以保证,难以适应需求,不能指导物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服务业最先开放,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将面临来自国际的竞争。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中,与国际的全面接轨也要体现在教材上,教材应充分融入社会需求的新信息、新变化,注重素质教育,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内容,明确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特点。

四、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创新性培养模式

1.教学计划的匹配。

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是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保障,因此,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把握好“基础、精简、实践、衔接、并行”的原则。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方针,按需要规定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的课程并行安排,构造学生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熟悉物流基础知识和物流环境。

2.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改造成大信息量、突出知识点渗入、强调能力本位的综合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2)推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定期让学生在网上跟踪国内和国际上物流产业的最新发展信息;

(3)拓展实践性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到物流公司、大型仓储基地、货物集配中心等处实习,形成对物流系统各个结点的感性认识;

(4)强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实现专业教师导师制。在学生进入二年级涉及到专业课程后,分组确定指导教师,由教师定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答凝;在学生中组建专业社团,如物流协会和科技协会,由专业老师牵线或指导,定期举办各种校内校外的活动,广泛建立起与当地物流协会、各种物流公司间的联系;定期邀请企业的各种层次的管理人员与学生通过报告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多层次的交流,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确定自己的人生定位及发展目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市及全国性的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宝供物流的全国奖学金申请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建立起毕业生定期跟踪调查制度,并进行调查情况总结,以此作为修订培养计划、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改进管理思路的依据等;另外,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还应强调对学生社会认可技能的培养,争取让每个学生毕业时拿到一书多证(一张毕业证,多张职业技能证),真正体现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3.专业教学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紧密匹配是本世纪商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方向。因此,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一是要完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和“第三方物流”模拟实验室,配备有“自动分拣机”、“条形码识别机”、“标准化集配车”等设备的物流管理模拟实验室,用于物流配送各环节的实践性教学;二是要进一步建立电子商务与物流实验基地,为适应未来长期发展的需要,兴建电子商务与物流相结合的实验基地,有利于开展这一领域新项目的科研试验,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物流行业的改造有深远的意义,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现代物流管理及应用的复合人才开辟良好的实践环境。

总之,面对目前物流管理人才紧缺的局面,大力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