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业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川南旅游业的目前状况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区,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及交通条件均较好,但在四川省规划发展的五大旅游区中,是开发最差的旅游区之一。针对重庆成为中心直辖市之后,川南旅游区在四川省宏观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组成的“T”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底部。旅游开发的自然、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川南国家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国内外早已闻名。此外,西秦会馆、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焱海井等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南三大城市宜宾、自贡、泸州皆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区还有各类省级风景点7处,市县级地方性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省级景点“石海洞乡”、“人悬棺”、“巡司温泉”等名闻遐迩。该区不但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吸引力强,而且类型复杂多样,旅游行为类型和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地域组合优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处于成、渝两大客源地夹峙之下,区内、区外客源潜力都很大。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四川省调整了旅游业宏观布局,川南旅游区被列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
二、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既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开发川南旅游资源,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对川南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摘要:(一)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加速资金积累和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众所周知,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因此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争先发展旅游业。川南地区旅游业虽刚起步,但已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旅游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可缓解川南劳动力就业紧张的新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可增加间接就业人员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该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三)将促进川南地区城镇建设。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增加,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益完善,从而大大推进新、旧城镇的建设。(四)有利于在川南重工业经济区中建立区域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区域环境。在规划中,川南属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类经济区域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环境美丽的川南旅游区。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川南旅游的发展都将造福于人民和子孙后代,应引起川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川南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业开发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种需要,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异。
(一)川南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中国名酒系列”;第二“珍贵水果系列”,包括龙眼、荔枝、抽子等;第三“旅游工艺品系列”,以竹、龙、草编等为主题。要把握好市场,政策上予以扶持,组织管理好生产、销售的多个渠道。
1.川南“中国名酒系列”摘要:包括卢州老窖,古蔺郎酒、宜宾五粮液,早已闻名国内外。
2.龙眼、荔枝等名贵水果系列摘要:龙眼、荔枝属于南亚热带水果,果肉质佳、味美,营养丰富,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高档珍贵水果。川南有上千年种植历史,宜宾尚有几株当年曾上贡过杨贵妃的千年古荔枝树。今日荔枝分布区已移向东南,以卢州市为主,其气候属南亚热带类型,为四川盆地唯一的非凡气候区,适宜龙眼、荔枝的生长,适栽面积500万亩,以卢州市中区、沪县、纳溪、合江最宜种植。
3.竹工艺及美术品摘要:川南竹类资源丰富,以楠竹(毛竹)为主,栽植易、产量高,覆被好,可一次造林永续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一般林木高。川南可开发的竹旅游商品很多摘要:如竹簧、麻将、竹筷、竹椅、竹雕、凉板、翻簧竹刻、竹帘画、龚扇等。江安县有竹簧工艺学校,宜宾市有竹类专业探究所。川南有各类竹艺加工老艺人、技术能手几百人。
4.草编制品摘要:以灯草为原料。灯草是两年生耐寒水生草本植物,可于水稻收割后栽植,次年5月收割,利用闲置冬水田栽植,不务农时。用灯草编制的各种生活、旅游用品,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如榻榻米草席,深受日本人喜爱。川南草编制品曾出口日、英、美等三十多个国家。
5.恐龙系列仿制品摘要:可仿制侏罗纪、白要纪各种不同类型恐龙。质地可选择塑料、陶瓷等多种类型。也可制造各种电动的小型恐龙仿生玩具、工艺品。
6.其它名特产品摘要:金河蘑芋,产于宜宾屏山的金沙江沿岩一带。宜宾“功夫”茶、叙府糟蛋等也是当地有名的土特产品。
(二)川南旅游商品的分类,按旅游商品的美学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为如下四个大类摘要:
1.实用品又分为摘要:①土特产品,如卢州龙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笋,竹荪;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帘、凉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艺品又分为摘要:①织绣类,如自贡龚扇;②陶瓷类;③纺织类,如竹编制品;④雕刻类,如竹雕工艺作品;⑤镶嵌类;⑥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类,如剪纸。
3.艺术品又分为摘要:①绘画类,如川南国画、竹帘画;②雕刻类,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如恐龙仿制品。
(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的属性。就川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应注重摘要:
1.突出主题。根据川南旅游区的人文古迹和自然景观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以“酒、龙、盐、竹、泉、洞”为主题,在这六个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统(或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宾的五粮液,自贡旅游小区的“恐龙和盐”,庐州的卢州老窑,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样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职业、性别、喜好、社会阶层也不尽相同,开发设计和经营旅游商品要从川南旅游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潜在客源市场的各种因素,实行多种题材、多种规格、多种原料、多种色彩。还要尽量系列化、配套化,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强调“就地选题、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不少以当地名胜古迹为题材设计的旅游商品,都是以当地特有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并在当地销售的摘要:如“三峡石”、“刘三姐绣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龙、竹雕等类旅游商品,也应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县尚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工作,既要导“游”,还要导“购”。另一方面,既要通过“挖掘整理和开发”来增加其品种数量,又要通过丰富其“内涵”,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这个新旅游区的开发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办法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开发川南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从四川省的宏观布局出发,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使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尽快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应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政、用地、税收、引进资金上制定出优惠政策。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等)的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状况差而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的条件。
(二)在开发导向上应由国内向国外拓展
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晚,缺乏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那样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旅游景点。自贡恐龙、蜀南竹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开发晚,缺乏“深加工”,活动项目较单调。因此,本区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高,需要进行宣传促销和“时间”。在川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目前应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客源应立足于国内,待基础设施建设,非凡是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上档次以后,再逐步向国外拓展客源市场。
(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川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和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将迅速增加,因此应在川南部份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培养旅游本、专科学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选择一市,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必要时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职业中学,培训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四)开拓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全靠当地政府必然有困难,可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上可统一规划,做到谁投资谁受益,一家管理,多家开发;把旅游设施建设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结合起来,如川南的煤矿开发项目可和高县、筠连的旅游资源开发一并纳入规划和建设。
(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区有众多古迹缺乏保护,破坏严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区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景区项目差,环境质量差,因此应实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景区应划定界线,在景区内分别设置下几个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开发
川南旅游区毗邻滇、黔、渝,开展和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优势互补。川南泸州旅游片区南部和贵州西北的习水县、赤水县相邻,习水丹霞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县十丈硐瀑布可和黄果树瀑布媲美,开发价值大,但交通闭塞,若以贵阳为中心进行开发,相距甚远,交通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泸州距十丈硐瀑布仅70多km,若以泸州为依托进行开发,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区和贵州西北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必将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旅游;酒店业;发展建议
一、重庆市旅酒店业发展现状
(1)重庆旅游业发展现状。直辖以来,重庆旅游业由弱变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建设山水都市旅游精品、提升“六大精品景区”品质等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了重庆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旅游经济主要指标年均增幅超过20%,增幅在全国名列前茅。随着重庆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民收入的提高,“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宣传的深入人心,旅游规模持续扩大,旅游综合效益明显提高。(2)重庆酒店业发展现状。第一,高端星级酒店业发展迅速。重庆星级酒店占重庆酒店总数的30%左右。预计到2012年底,全市已评星、已开业待评星和竣工的五星级及五星级标准的旅游酒店将达57家。
表1 全国星级酒店分布
数据来源:2011年全国星级酒店统计公报。
第二,经济型酒店成长势头强劲。重庆经济型酒店约占重庆酒店总数的70%。这类酒店规模大小不一,配套设施相对简陋,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销售观念较传统。第三,酒店业发展呈多元化趋势。在全市星级酒店中,五星、四星高星级旅游酒店占24%,三星中星级旅游酒店占46%,其他低星级酒店占30%,结构合理能基本满足不同层次客人的消费需求。除常规的商务型旅游酒店外,度假型、温泉型、会展型、和产权式旅游星级酒店发展较快,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二、重庆市酒店业存在问题
(1)旅游业系统工程认识不足。旅游业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产业,旅游业作为区域和城市的窗口行业,其产生、发展、成熟将直接影响到其他产业的发展。要将旅游业内部系统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系统建设,而不是分离开来建设。(2)酒店行业竞争激烈和无序。由于大批家庭旅馆的出现和单体私营经济型酒店进入市场,旅游管理部门和商业管理部门在此领域管理职责不清,行业缺乏自律和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长期无序竞争,扰乱了酒店业市场健康发展。(3)专项产业规划叠合度不高。一是缺乏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等中长期规划的上位规划叠合;二是缺乏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商贸、物流、会展等同级同位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叠合;三是缺乏旅游业下位旅游规划的制定和规范。
三、对策建议
(1)跳出酒店做酒店,跳出旅游做旅游。一是推动从行业管理到综合管理的转变。着力加强酒店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协同力度,完善酒店和旅游业的宏观调控体系。二是推动从监管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推进酒店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监管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化,加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2)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环境安全投入。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设施。加强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水平,完善设施功能。二是优化城市经济环境,促进商贸繁荣。重点完善吸引和鼓励交易的优惠政策及优良的内外贸易服务体系,以形成持续广阔的经济吸引空间,构建公平文明的商业规范,促进商贸活动的繁荣,为酒店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强化旅游和酒店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打造集旅游安全法规、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安全控制、旅游应急救援、旅游保险“五位一体”的安全保障机制。(3)改善酒店结构,提升酒店整体形象。一是加快培育酒店龙头企业集群。规划建设一批五星级酒店和一批有品位、有特色的酒店,在现有基础上做强具有市场增长潜力的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国际酒店管理品牌。二是重点引导发展经济商务酒店。结合未来国情、市情的发展,适度发展高端、重点引导发展中端、培育壮大经济商务酒店业的思路,制定重庆市酒店业发展专项规划。三是健全酒店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建议政府设立高端旅游管理人才引进机制;强化旅游人才培养的“政产学研用”培养模式;建立行业内人才培养引进自律和他律的公平发展模式。
参 考 文 献
[1]燕琼琼.我国酒店业发展建议[J].商业环境.2009(5)
篇3
县旅游委员会
为贯彻县委书记孙学余在常委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力推动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发展,进一步做好当前旅游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新旅游发展理念。书记从贯彻科学发展观高度,全面阐述了旅游与文化、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脱贫奔小康等问题,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指明了品质提升和产业融合的新思路。结合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精神,解放思想,确立全局观念和创新理念,努力在旅游产业地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融合发展等方面形成共识,以放开、放手、放活的理念,推进**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格局的形成。
二、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挖掘以容美土司中府、南府、西坪府寨、**爵府、万人洞、情天洞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打造以“生态园林城、生活**”为主体的山水文化,以佛教、道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为代表的土司文化,以满山红烈士纪念园为引领的红色革命文化,以董家河地质奇观为特征的坡立谷地质文化,以**翠泉牌茶叶为代表的茶文化。探索运用影视、演艺、动漫、民间工艺、诗歌乐曲、书法艺术和旅游纪念品等现代创意文化丰富旅游娱乐元素。
三、挖掘城市旅游资源。整合、放大、共享、用好旅游资源。结合旧城改造包装古资源,集中打造娄水文化,保护开发恢复古建筑。结合新城扩展创造新资源,发挥城市亲水走廊及城市广场的旅游功能。结合城市建设攻坚年的契机打造特色**山城,彰显武**山最精美县城。开发社会大产业,拓展旅游大市场,延长旅游价值链,深入挖掘工业、农业、水利、特色镇村、民间工艺、乡俗、饮食、演艺、养生等方面的旅游资源。
四、转型升级产品业态。按照服务大众休闲和个性体验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增强产品的趣味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吸引力。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打造新的旅游业态,提升新的旅游品质,创建新的旅游品牌。把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围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农业旅游、健康养生旅游等,策划好本地区本行业新的旅游产品业态。结合我县正在实施的长江防扶林、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及木森子国家自然保护区实施**绿水工程创建发展生态旅游。
五、注重旅游营销实效。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和“城市营销是最大、最有效的旅游营销方式”的理念,用现代营销理念宣传推介旅游,注重旅游营销的实效。整合全县宣传资源,宣传、旅游、文化、林业、民宗、交通、住建、水利、体育等部门要发挥联动效应,打造城市整体形象,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旅游产品营销要突出个性推介、特色宣传,增强市场针对性,提升市场占有率。
六、开发包装旅游商品。引导企业自主开发、研制、设计、生产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富有旅游元素的高、中、低档特色旅游商品,精心培育**原生态葛仙米、翠泉茶叶、烙画、野生蜂蛹、微菜、箬叶以及其它地方工业小产品等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组织相关企业积极参加旅游商品评先评优、展览展销活动,高品位、艺术化宣传推介**茶叶和微菜等在全国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旅游商品。
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五星级标准饭店建设,加大星级饭店、绿色饭店创建力度,支持发展商务型连锁酒店。加快推进**、董家河、满山红、五里坪革命旧址群、走马生态观光园建设;推进**、升子村旅游名村建设,加快走马旅游名镇申报创建。按照容美镇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完善旅游标识标牌、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停车场建设。
篇4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形式和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户群体、以乡村农业生产、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娱乐和乡村地标农产品销售为旅游依托来满足城市旅游人群休闲、娱乐、观光、体验、购物等一系列需求的特色化、质朴化和地域化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形式
乡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旅游类型丰富多彩,旅游地理标志性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乡村旅游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即旅游环境和风格稳定。
乡村旅游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第一,生活体验式乡村旅游;第二,农业园采摘式乡村旅游;第三,生态花卉园观赏式乡村旅游;第四,畜牧观赏与狩猎式乡村旅游。
二、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乡村旅游产业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定位存在偏颇,且缺少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性规划;其次,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上,缺少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不仅加剧了乡村环境的破坏,降低了乡村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还拉低了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定位和品质;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乏文化内涵,对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品牌辐射的作用。
(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特色仍需完善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且对农村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其次,对乡村旅游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确,从而难以在有效的目标市场扩大消费人群基数;最后,部分经营者存在重建筑投资,轻特色服务的理念,从而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
(三)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和体验产品的拓展上缺乏动力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上显得后劲不足,虽然旅游形式以“体验+休闲”为主,但仍然缺少特色化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其次,过于追求初级农产品所构成的农业园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的体验与深度开发;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少体验式文化传播,游客的参与行为仍停留在观赏、拍照和采摘层面。
(四)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规模较小,且营销力不足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多媒体宣传上策划力度不够,且缺少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促销策略;其次,乡村旅游产业数量发展较快,行业竞争激烈;最后,部分优质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宣传不到位,面临着资源闲置、运营不利的窘态。
(五)乡村旅游产业人才和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由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出于风险收益的考虑,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上;其次,由于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旅游景区内的环境较好,但周边外部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的特点,所以难以有效的留住“回头客”;最后,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由于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服务意识低下,从而致使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流失率大幅增长。
三、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首先,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制定一系列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其次,充分汲取、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融合、内化和改进,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战略计划;最后,加强古镇名村游、民俗游等乡土特色项目的开发。
(二)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化设计
首先,在ο绱迓糜涡枨蠼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游客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从而为打造适宜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创造条件;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依据游客的差异性消费特点推荐匹配的旅游项目;最后,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突出民族风情,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又要巧妙的进行旅游产地的宣传。
(三)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
首先,扩大媒体宣传规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媒体渠道扩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其次,通过积极地参与各地的旅游交流会来增进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及先进宣传经验的学习;最后,分层次、分群体的实施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旅游产业营销和宣传。
(四)重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积极培养乡村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利用网络、实地交流等多元化渠道吸引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其次,调整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加速高校旅游专业人才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人才对接创造条件;最后,加大对乡村道路、通讯、水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从而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五)加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理念的转变,积极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方法
篇5
[关键词] 江苏省;旅游业;加快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590.6 [文献标识码] A
一、江苏省旅游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江苏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根据《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055.8亿元,增长17.3%。全年入境旅游人数79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4%。其中,外国人575.2万人次,增长6.9%;港澳台同胞216.3万人次,增长8.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3.0亿美元,增长11.4%。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90.7万人次,增长43.1%。
目前,江苏省正处于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旅游业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江苏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江苏省应抓住发展机遇,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江苏省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江苏省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旅游业是利用旅游资源和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的三大构成要素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分别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吸引能力、硬件条件和接待能力。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区域,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丰富,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较高,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明显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1.江苏省拥有的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截止2011年底,江苏省拥有A级景区458个,其中4A、5A级景区127个。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信息,目前全国共有5A级景区140个,其中江苏省达到14个,位列全国第一(见下表)。A级景区的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而5A级景区更能体现出地区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和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因此,江苏省应进一步发挥5A级景区对于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品牌效应。
2.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旅游资源的另两个重要载体是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拥有优秀旅游城市28座,位居全国第二。历史文化名城或是古都,亦或是古代政治、经济重镇,再或是以文物古迹、工艺品而闻名,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历史文化名城120座,其中江苏有11座,据全国首位(见上表)。因此,在推进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应进一步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和作用。
(二)拥有完善的旅游设施
1.星级饭店等旅游设施完善。旅游业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饮等多个行业,因此,完善的旅游设施是发展地区旅游业的有力保障。截止2011年,江苏省拥有星级饭店893家,位居全国第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公布数据,江苏省拥有5星级饭店66家,位居全国第二(见上表),为江苏省加快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餐饮和住宿保障。
2.良好的交通条件。江苏省拥有高铁、高速公路等优质交通资源。以高速公路为例,截止到2012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66公里,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15.79公里,居全国第四位(见上表),仅次于上海、天津和北京。如果以区域高速公路密度统计,由江苏、浙江、上海构成的长三角区域的高速公路密度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各主要城市都能实现高速公路的连接。
(三)拥有优质的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水平体现的是一个地区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在2010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排名中,南京、苏州、无锡三市位列全国城市十强。2010年,江苏省旅游业就业总人数420万人,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另外,江苏省是教育大省,2011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和成人高校16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43.61万人,在校生165.94万人,毕业生47.71万人;全省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8450个,注册学生794.38万人次,结业学生813.09万人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8所,在校生4.59万人;民办性质普通本专科在校生42.42万人;民办培训机构1341所,注册学生216.04万人次,结业学生125.86万人次。根据《规划》,到2015年,全省实现旅游业就业人数达到440万人。旅游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者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的优化都会不断促进旅游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江苏省加快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加快推进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尽快推出覆盖全省的旅游年卡(票),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根据对江苏省各城市的调查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的地级市都实施了旅游年卡(票)的措施,连昆山、宜兴、常熟等县级市也早已推出了旅游年卡(票)。但是,各地实施的效果并不一样,连云港虽然地处苏北,但是其旅游年票的办理和日常管理就做的很好。年票实行常年滚动式发行,并且本地市民和外地市民都可以办理。同时,开通了“连云港旅游年票网(http://)”,对年票的办理、使用等进行详细的说明。昆山自2007年推出旅游年卡,分个人卡和家庭卡两种供市民选择,可不限次数地游览指定景点。南京、镇江、扬州也推出了宁镇扬联合游园年卡。但是目前,还没有推出覆盖全省的旅游年卡(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江苏省应尽快推出全省旅游年卡(票),共享旅游资源,实现全省旅游业协调发展。在旅游年卡(票)的办理和使用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做法:
1.丰富旅游年卡(票)的种类。目前,年卡(票)多为个人年卡(票)和家庭年卡(票)。今后,应加强对游客结构的调研,适时推出情侣年卡(票)、儿童年卡(票)、老年人年卡(票)等品种。同时,可以针对游客的偏好,推出5A级景区年卡(票)、4A级景区年卡(票)等特定景区年卡(票)。另外,还可以依托京沪、沪宁等高铁线路,推出高铁沿线旅游年卡(票),扩大人们的选择空间。
2.积极推进年卡(票)办理和续费的网络化。目前,年卡(票)主要通过到指定的办理点进行现场办理和续费。但是由于有些地区的年卡(票)办理、续费等只限于很短的期限,办卡(票)、续费的人们经常排起长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建议年卡(票)的办理和续费借鉴连云港市的滚动式发行模式,人们随时都可以到指定地点办理和续费。同时,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推进年卡(票)办理和续费的网络化。由省旅游局等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开发全省年卡(票)网络管理系统,人们可以随时登陆该系统,使用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进行年卡(票)办理和续费,从而消除了现场办理和续费的各种弊端。
3.年卡(票)有效期的优化。目前年卡(票)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一年,到期办理续费等业务。这一规定会导致人们办理了年卡(票),由于工作等原因,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充分使用,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年卡(票)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导致今后办理年卡(票)的积极性降低。因此,建议年卡(票)的办理可以分为一年期、两年期甚至五年期等多个期限类别,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期限的年卡(票),这就消除了人们办了年卡(票)却没来得及玩的顾虑,也大大减少了办理和续费的业务量。另外,对于在规定期限内使用次数过少的年卡(票),可以在续费时进行适当的优惠,鼓励人们继续使用年卡(票)。
4.年卡(票)功能的优化。旅游必然涉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方面。因此,年卡(票)要注重功能的优化和提升。比如,年卡(票)可以与银联合作,使其具有银行借记卡的存取、消费、支付等功能,一举即可解决餐饮、住宿购票等环节的非现金交易。另外,可以根据人们的个人信用、收入状况、消费习惯等,推出具有信用卡功能的年卡(票),不但可以实现一卡尽享吃、住、行,还可以进行消费积分。
(二)健全景区(点)管理制度,优化旅游环境
江苏省旅游资源丰富,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景区(点)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等也影响了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调研发现,有些景区(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景区(点)管理混乱,职责不明确,不少景区存在着指示牌不明确、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偏少、垃圾清扫不及时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整理措施和长效管理机制,有些景区(点)周边的环境较差,交通不便,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因此,建议江苏省旅游管理部门会同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景区(点)管理制度的建设,构建景区(点)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深入调研,创新特色旅游服务项目
目前,江苏12301旅游服务热线整合了江苏各类旅游信息资源,向公众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业务查询等一体化出游信息服务。但是,据抽查统计,很多人并不知道此热线。建议江苏省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景区(点)在利用此热线进行旅游咨询等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调研,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推出特色旅游服务项目。比如,节假日很多景区(点)都会搞一些特色活动,但是由于不能及时获知信息,很多人会错过参与活动的机会;再如,在旅游高峰期,知名景区(点)的游客数量非常大。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景区(点)的人流量,可能会导致景点(点)的过度拥挤,超出景区(点)的承载能力。此时,景区(点)可以通过短信、微博、交通广播等手段及时公布各景区的相关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更好地安排出行。
(四)加强管理,实施全省旅游景区(点)的督查通报机制
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如果有一个景区(点)管理、服务出现重大问题,一经相关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曝光,势必会对江苏省旅游品牌建设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议江苏省旅游管理部门实施全省旅游景区(点)督查通报机制。对于旅游经营和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差,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等严重问题的景区(点),管理部门给予全省通报批评,并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罚款、降低等级、退出旅游联网等惩罚措施。
(五)完善相关方合作机制,提升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
根据对部分城市的调研,江苏省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的学历以本科以下为主,本科以上所占比例明显偏低,高素质人才以及小语种导游人员严重缺乏,制约了江苏省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因此,建议江苏省完善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和相关院校等各方面的合作机制,加快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江苏省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打造旅游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区域协同合作
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设施齐全,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也较高。另外,山东、河南、安徽等周边省份也是旅游大省,与这些地区的合作也会对江苏省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江苏应与以上省市进一步创新合作管理体制,深化旅游协同合作机制,发挥高速公路网络、高铁等优质交通资源优势,扩大旅游年卡(票)的覆盖范围,形成多省市旅游资源的共享网络,实现互利共赢。
(七)完善旅游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完善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旅游业涉及到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方面,且参与人数众多,如果没有充分的保障措施,游客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建议江苏省进一步完善旅游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完善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好旅游保险、应急救援等措施,从而为旅游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钱磊,汪宇明,吴文佳.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省区差异及变化[J].旅游学刊,2012(1)
[2]于萍.江苏省与周边省市旅游合作的优劣势研究[J].特区经济,2011(11)
[3]刘佳雪,沙润.江苏省旅游企业员工流动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4]陶卓民,薛献伟,管晶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地理学报,2010(8)
[5]林章林.标准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价值评价探讨[J].上海标准化,2010(10)
[6]刘长生,简玉峰.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不同省份的个体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J].旅游科学,2008(5)
[7]顾江,侯祥鹏.我国省际旅游业综合发展实力比较研究——兼论江苏旅游业的发展[J].产业经济研究,2005(4)
[8]司绪华,马晓冬,范淑青.试论苏北旅游成长三角的构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5)
[9]贾芳.浅论政府在西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特区经济,2007(8)
篇6
9月28日,“湖南财政与旅游发展论坛”在湖南省郴州市召开,一场关于旅游和财政的热烈讨论也同时展开。该论坛由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旅游局、财政部《新理财》杂志联合举办,与会者对于湖南旅游产业现状、财政如何扶持旅游业发展等问题做出了阐述与辩论。
财政扶持的软肋
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欧阳煌对于湖南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财政扶持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
“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湖湘名人构成的独特人文景观。凭借丰富的资源,湖南省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去年湖南的旅游在我省GDP比重达到了7.63%,超过了5%的GDP的比重,可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南GDP的支柱产业”。
对于节节攀升的支柱产业,湖南财政部门充分利用财政职能促进其做大做强。在促进旅游文化的编制、完善、营销、市场、管理上面,湖南财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2008年,我们的发展专项资金增长了14.3倍,达到了1600万。现在还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增加了2000万的资金,同时为旅游局筹建兴办了省局旅游中心,又投入了2500万。也就是说,今年的预算就有4500多万,而且2000多万列入了预算基数”。
虽然财政资金投入数量不断加大,欧阳煌还是指出了财政扶持旅游业的问题所在。
目前,湖南财政部门在扶持旅游方面呈现出“低、散、单、粗”的特点。支持方式偏向宣传促销方面,支持的目标比较低端的。“在张家界,90%的韩国游客都是老太太、老爷爷,连一瓶矿泉水都不愿意出钱买,真的是一个面包和一个鸡蛋就吃一顿。”欧阳煌说。
此外,通过调研和一些资料,他发现旅游扶持资金稀缺,没有形成合力。同时,旅游资金支持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授予财政数选的方式,财政的工具运用的单一。再者,深度的调研和监督管理不够。
财政投入的效用
财政对于旅游业的支持资金是有限的,如何能让直接投入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着眼于提高旅游产业自身的素质,财政资金投入才能听见更大的回响。工作在旅游产业一线,湖南省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健熟练地讲述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的诸多措施:
加大政府的主导力度;突出项目带动战略;培育市场主体,争取持续扩大财政性资金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大力推进集约发展,最大限度的发展旅游资源要素,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接轨融入,实现旅游业的国际化;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把游客的旅游需求和目的地旅游产品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人才兴旅工程。
对于旅游产业本身的发展,不少论坛嘉宾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欧阳煌建议形成规模经营,降低营销成本;旅游资源的聚集要专业化;实现个性化,以特色留住游客,最大限度挖掘旅游产业的价值。《新理财》杂志社长兼总编辑陆晓平也通过多方举例指出,旅游业发展必须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同时,立足于财政本身,欧阳煌从资金运用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对财政资金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推进财政精细化管理,提高旅游资金使用效率,具体包括决策科学化、投入集中化、绩效导向化、监管规范化。
陆晓平则认为,财政和旅游的关系最重要是财税政策。税收转型后,旅游业存在税负不平等和税负过高的问题,旅游业要从根本上去争取财税政策的调整。同时,他也表达了冷静而理性的态度,“因为税收是长治久安的问题,税权集中在中央,这需要长期的考虑,社会也是需要理解的”。
行业融资的空间
发展新兴的朝阳支柱产业,湖南信心满满。近五年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湖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具体的目标是:总量翻一番,同时跻身全国十强。
对于这个的目标的实现,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裴长虹认为,大量资金是关键。“财政就那么点钱,几千万够打造湖南旅游业吗?我以为是说三千亿呢?”
他认为,财政资金可以通过融资平台撬动更多的民间资本。除了财政资金,各个城市自身的资金投入也可以建设投融资平台。此外,还有加强招商引资,直接吸引国际资金和国内其他资金。
对于裴长虹的看法,业界人士、长沙先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的邓文斌深有同感,并在会上提出了详细的实操建议。
除了财政担保下,最常规的银行贷款,他建议考虑信托。“期限特别长,然后成本特别的低,财政在这一块也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凭借融资操作经验,他还建议可以考虑基金。“如果财政厅有相应的三千万扶持基金进来,可以考虑建立引导基金。具体模式是:政府引导基金不是投入到某一个具体项目,而是设立一系列的资金,如此,这个基金就可以达到数倍放大的效果”。
篇7
这次旅游现场办公会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昨天,大家实地考察了的一些景点。刚才,规划编制组的同志汇报了《省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市、林区、县政府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当前旅游业发展情况,省直有关部门就旅游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志代表省政府,就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具体部署,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学习好、贯彻好。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景区人山人海,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表明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旅游的需求。是我省最具有代表性的流域性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已经具备了建成复合型、全天候、四季游的旅游目的地条件。省委、省政府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正声同志多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地区各级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旅游业作为地区第一支柱产业来培育,推动旅游业尽快实现突破性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需要,也是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需要。围绕把“坝库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好《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控制性规划》,是大力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刚才,大家对《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看,这部规划思路新颖、定位科学、目标宏伟、起点很高,既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符合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又紧密结合了旅游发展实际,对我省旅游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规划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规划编制组的同志和各位专家,认真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尽快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完成后,请同志组织进行一次正式评审,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控制性规划、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区域协作推进的关系。
加强区域协作是旅游发展的根本出路。坝库各市县区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协作的理念,坚决打破地区分割。要以重点景区为依托,以精品线路为纽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力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景区合作。要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荆州、荆门、襄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地跨、重庆两省市,既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是一个统一的品牌,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与重庆的旅游合作。要按照双方达成的1+3协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与重庆共同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一流的旅游品牌。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进包括鄂、渝、湘、黔相邻地区在内的大旅游区域的全方位协作互动,努力开创中西部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要加强与北京长城、西安兵马俑、四川九寨沟、湖南张家界等著名旅游目的地的合作,真正将旅游推向国际。我与湖南省省长会谈时,都提到了西安———张家界的高速公路建设,今后还要争取开通西安———张家界的旅游列车,这对协作推进与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服务全省大局的关系。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着力构建“一主两副”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创造性地开展移民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又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主动将旅游产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比方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一个新课题。黄陂木兰天池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刚才,陈柏槐同志也谈到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地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各地可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建成一批具有旅游特色的新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建设厅要把夷陵区三斗坪镇、太平溪镇、乐天溪镇、兴山县高阳镇、秭归县归州镇、县沿渡河镇、林区木鱼镇、红坪镇8个旅游节点城镇,以及夷陵区黄牛岩村、天桥村,点军区联棚村,秭归县周坪村、槐树坪村、四溪村和屈原村,兴山县昭君村、陈家湾村和高岩村,全部纳入全省“百镇千村”建设范围,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服务移民工作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对移民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的管理和服务,经营“农家乐”餐饮和住宿,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土特产品、旅游食品,促进农民就业,引导农民走旅游致富的路子。一台《盛世峡江》节目,吸引400多移民就业,非常了不起。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的培训力度。省教育厅要支持将省旅游学校升格为旅游职业学院,并与大学在合办省国际旅游学院,作为移民就业培训基地,更好地为移民参与旅游服务。
(三)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优势。从这一点上讲,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但也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地区具有生态敏感性和环境脆弱性双重特征,而且土地容量有限,环境恢复难度大,我们更要把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坚持“保护第一”的方针,坚持和谐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坚决防止发生水体污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的现象。生态保护准入要成为旅游开发的第一道和最重要的控制门槛,同志刚才讲了“四个一律”,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四)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传承的关系。
文化是旅游的魅力和特色之所在,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旅游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这几年旅游发展较快,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发挥了文化的优势。地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是旅游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我们要十分珍惜。发展旅游业,一定要尊重地区的历史,尊重地区的文化传统,尊重地区的风俗习惯,并与之相协调。不协调就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要坚决制止在旅游景区贪大求洋地兴建高楼大厦,大建人造景观的错误做法。要下大力保护好地区的文物,将文物保护贯穿于旅游业发展的始终。要注重展示地区的优秀文化。要积极发掘和整理土家民族风情、峡江传统习俗、民间艺术等优秀文化遗产,并做到推陈出新,使它们更好地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在游人面前。《盛世峡江》、《梦·》等文化表演节目都不错,要按照这个思路继续走下去,并在旅游者的参与上狠下工夫。
(五)正确处理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的关系。
篇8
关键词:开封 旅游业 郑汴一体化下
一、引言
开封是一座古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中国八朝古都之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这是历史上对开封的美誉,北宋时期,开封是最繁华的、经济鼎盛时期。而如今的开封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开封的小吃也是闻名于全国,如开封灌汤包、桶子鸡、开封套四宝等等;而开封的特产则是花生糕,开封盛产花生,像罕见的黑花生;开封每年9月份的展也是非常出名的,每年这是不少外地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参观等等。开封虽然有这么闻名于全国的小吃和历史遗址,但是名声却不如古都洛阳,旅游业收入也是在河南省四个古都排名比较落后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不少学者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李长秋则是从古都旅游资源角度分析,通过对古都形象、资源整合、文化内涵和旅游规划四个方面入手;李利是在之前的古都旅游业学术论文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参考的意见;王水淼针对开封的宋文化方面分析,提出古都开封应该将其宋文化与现代的旅游业相结合,充分的展现出宋文化的特点,来突出开封的古色古香,也有部分学者从郑汴一体化角度进行分析,如闫东坡是从郑汴一体化实施6年以后的现状进行探讨,提出开封应该调整旅游发展战略的建议;同样程遂营在郑汴一体化下背景下进行分析,提出开封以后发展的基本框架,综上所诉可以得知部分学者已经对郑汴一体化下的开封旅游业的发展做过深入的研究,但是从2006年开始实施郑汴一体化下战略到目前已经有近10年时间,在这10年里开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以前的学术研究所提出的建议部分已经不适合作为现在的开封旅游业发展的参考,本文是通过开封在郑汴一体化实施10年之后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郑汴一体化下开封发生的变化
在郑汴一体化实施之后,开封的变化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在2013年电信通城的实现,郑州与开封共用一个区号,是两地的市民可以享受同等电信价的待遇使人们不再因为电话费的安昂贵而担忧,;第二是郑开大道的开通,拉近了郑州与开封的联系,随后郑开城际公交的运营,给郑州市民与开封市民提供了方便,由于城际公交的票价实惠以及缩短郑开往返的时间,能够增大开封的客流量;第三是郑州与开封两地实施金融同城方案,金融同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银行卡和存折业务同城、资金汇划同城、票据业务同城、分支机构同城。这意味着无论是开封还是郑州的银行卡,两地取款不再收取异地取款费用,给市民们提供方便;第三是郑开城际铁路的开通,意味着,郑州与开封之间的路程仅花费半个小时,这样一个小时就可以往返一次,相比之下,时间是城际公交的一半,但票价却比城际公交高出两倍多,相反价格的差异体现在服务的质量以及环境还有路途所花费的时间上的不同。第四是郑徐高铁的开通,郑州到开封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同时使外省的游客到开封也更加方便,进一步推动开封的经济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开封北站站房具有古典的外观,突出了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是一座外在古典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高铁站,将成为开封市的标志性建筑,而且还会成为徐兰客运专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乘客们呈现一个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开封,会给乘客留下美好的印象,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前来参观古都开封,有利于开封旅游业的发展。
三、开封旅游业的现状
随着郑汴一体化的逐步实施,开封的经济发展日益增长,大型的工厂与企业转移开封,推动着开封的经济发展,提高开封的人均收入,旅游业收入也因郑汴一体化的实施逐步提高,但是与河南省其他古都相比还是比较靠后。
开封的景点比较集中,大部分游客们会选择几个比较出名的景点参观,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包公祠而言,虽然游客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但是可能会由于包公祠与清明上河园等景点的距离有点远,再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大部分游客会放弃对包公祠的参观,其他不太出名的景点,游客或许不知道,更不可能去参观,比如禹王台、延庆观等,即便在历史上是有一定的记载,但是缺少一定的宣传,使这些景点慢慢的淡出人们的思想与视线中,甚至有可能以后就会被人们遗忘;开封的夜市同样比较吸引人,夜市经过改造之后,小吃车换成具有古典风味的外观,能突出开封的古色古香,但是卫生方面并不是让人很满意。
四、建设性建议
对于开封景点比较集中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可以从其他方面改革,对于比较比较集中的景点为避免不造成资源的浪费,每个景点都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及比较吸引游客的节目安排,不能发生重合,对于路途远的景点,加大宣传力度,进行装修,打造与众不同的风格,比如开封铁塔具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禹王台的樱花也是近年比较出名,开封是一幅画,是指清明上河园,因宋朝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园图,这幅画记载了处于最繁华时期的开封景象,并且还具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具有“大宋武侠城”之称的万岁山;“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首歌无疑让大家想到的是包公祠。应加大宣传力度,天波杨府的郁金香也是一大特色,所以每个景点都应该有自己的“招牌”,同时加大力度宣传,在目前交通发达时,宣传很重要;夜市方面,开封有三个夜市,比较出名却只有鼓楼夜市,使大量的游客集中到这一个夜市,会造成交通堵塞,有可能是游客丧失逛夜市的兴趣,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另外两个夜市加大力度宣传,最好三个夜市各具特色,分散客流量的集中区。
综上所诉对于开封旅游业目前的现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第二是打造各自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程遂营.郑汴一体化背景下开封旅游业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6,2(88).
[2]闫东坡.郑汴一体化下开封旅游业发展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3]王水淼.开封宋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1(09).
篇9
关键词:金融支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089-04
商洛旅游I于2001年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渐成规模,正逐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总收入占地方GDP的比例逐年增加。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金融部门要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商洛旅游业发展概况及金融支持旅游业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概况。商洛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因商山、洛水而得名,境内旅游资源富集,组合程度较高,秦岭山区拥有的地质、水文、生物景观均有体现,尤其以山、水、峡、洞、瀑、林见长,具有良好的自然风光。境内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地质公园2个、水利风景名胜区3处,7个4A级景区,已建成开放各类景区景点45个,丹江文化旅游线、镇柞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和商山绿色体验旅游线等精品线路,商洛印象、商於古道、阳城驿文化产业园还在建设之中,形成了以旅游发展规划、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宣传推介的格局,先后被评为“全国百强旅游城市”、“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和“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截至2015年底,商洛全市共接待游客3362.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8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1.9%、14%,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成倍增长,两项指标均居陕南三市首位。
(二)金融支持旅游业情况。商洛辖内各景区的前期建设资金以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为主,如金丝峡景区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牛背梁景区分别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000万和省农发行贷款3000万元。随着商洛市旅游业的迅速崛起,辖区各金融机构也在更新经营理念,积极拓展信贷业务,不断改进金融服务,逐步介入旅游产业,主要支持大型餐饮企业、娱乐行业、旅游产品开发及其它相关产业贷款。截至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37.7亿元,其中与旅游业相关的贷款余额为5.91亿元。
二、商洛旅游业发展中的SWOT分析
(一)商洛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政府重视,集中力量打造旅游品牌。地方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市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来抓,按照”大型景区+旅游小镇+美丽乡村”的发展理念,以创新旅游产品,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生态旅游向观光度假、休闲体验并重转变,加快景区提档升级,突出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强攻旅游宣传营销,连续举办了七届“秦岭生态旅游节”,充分利用旅游专业网站、电商等网络平台,持续加大营销力度,以公交车体、户外广告牌等为载体宣传商洛旅游景点,提升景区知名度,使“秦岭最美是商洛”深入人心,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以西安、咸阳、渭南、安康、南阳、十堰等7个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与150多家旅行社签订组团旅游合同,加大对景区周边宾馆、酒店等附属产业的规范管理,增加了游客源。三是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在大力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抓好旅游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建立旅游咨询网站和媒体营销平台,推进旅游定制化服务,实现4A级以上景区无线网全覆盖和在线预订,着力改善旅游“软环境”,打造特色城市名片。
2.金融助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强劲。辖区各金融机构面对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加大以旅游为龙头的相关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配套宾馆酒店、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第三产业建设,开设旅游保险项目,使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以来,商洛市各金融机构投向与旅游业相关的贷款大幅增长,信贷支持旅游产业的力度逐年加大。从存量看,2015年末,全市各金融机构与旅游业相关的贷款余额5.91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421.83%;从占比看,截至2015年末,全市各金融机构与旅游业相关的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比例为1.37%,较2010年增加0.78个百分点。
3.服务跟进,旅游金融环境不断优化。截至2015年底,商洛辖区共有1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65个营业网点,已全部加入了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等现代支付系统,畅通了资金结算渠道。为满足旅游产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商洛市各金融机构在主要景点设立自动存取款机,安装刷卡终端,提供找零兑换等金融服务,切实改善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3077个,实现辖区18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发展特约商户3308家、POS机3654台、ATM机663台,较2010年分别增长417.08%、404.17%和458.16%,改善了景区支付结算环境,满足了游客非现金结算的需求。同时,通过在各金融机构网点摆放公告牌和受理投诉电话等,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商洛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1.旅游产业链未完全形成。目前,商洛旅游企业多处在“门票经济”为主的初级阶段,旅游服务单一,旅游拉动消费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旅游市场要素呈现克隆化、雷同化。大众化低品位的餐饮、住宿一哄而起,无法拉长食、住、行、游、购的消费链,旅游产品除生态景区土特农产品外,没有特定的代表景区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没有拓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的休闲度假产品,旅游文化几乎没有显现,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平均消费水平偏低,旅游商品销售份额占整个旅游过程消费不足12%。
2.旅游业行业特点的制约。旅游开发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前期开发投入大,资金回收时间长,在短期内效益不明显的特点,决定了其贷款大多属于中长期大额贷款,景区基本建设资金除国有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外,其余部分通过政府资金平台办公室向上级争取财政转移支付、国债项目资金筹集取得,不足部分通过向地方各部门借款、垫资等渠道,而后期扩改建设要想再争取国债资金有难度,这部分资金显得捉襟见肘。旅游业投资金额大、资金回收期限长、企业经营不确定性高、抵押担保措施不足的情况,客观上影响了信贷资金的投入。
3.旅游业法人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商洛旅游融资以景区管委会或旅游公司为平台,属政府主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有一定难度。以金丝峡为例,以金丝峡管委会为融资平台,但其所有经营收入均上缴地方财政,资金使用由财政拨款,不完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而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在全国统一调度资金,县域的法人客户的审贷决策权全部集中于省市行,贷款层层审批,手续繁琐,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渐强,严格的贷款准入条件制约了金融机构的能动性。
(三)商洛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1.独特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商洛位于鄂豫陕三省结合部,距离西安仅100公里,距离咸阳国际机场仅3个小时的车程,是陕南三市中距离西安最近的城市,已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成为西安的“第二生活区”。同时,商洛处在关天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汉江生态经济带联系的交通要道上, 距离省会城市郑州、武汉均600公里左右,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商洛交通十分方便,312国道横贯东西、西合铁路、西康铁路穿境而过,沪陕、包茂、福银三条高速联通全市七个县区,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县县通高速的地级市。榆商、山柞等三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西武客运专线、商洛民用机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之中,发达的路网、便利的交通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商洛旅游观光,为商洛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政策的支持和观念的转变。从政策层面看,一是2013年《旅游法》的颁布实施,使旅游业的发展纳入到法律规范当中,将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旅游业提到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必将为商洛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一带一路”经济带以及陕南循环发展以及商洛市“一体两翼”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必将会给商洛带来更多的项目、资金,使得商洛的旅游业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从消费观念看,一是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必然会带来消费观念、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出行的意愿更强,旅游消费的潜力更大;二是随着国家在节假日实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优惠政策,加之现在的假期多以小长假为主,带动了周末游、自驾游等方式兴起,会为商洛从西安、郑州、武汉等周边大城市带来更多客源。
3.金融配套措施的有力推动。当地人民银行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提请地方政府批准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各金融C构优先满足涉及旅游产业的信贷需求,2020年前确保每年旅游产业信贷增速不低于25%且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信贷资金支持重点包括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人文旅游精品区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文化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品牌宣传等。寻求旅游产业供需的结合点,将有限的金融资源投放到有市场前景的旅游产业中。同时,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通过银企座谈会、项目推介会等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拓展新的服务领域,推出新的服务措施,确保信贷支持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四)商洛旅游业发展的威胁
1.陕南三市旅游资源同质化竞争。商洛、汉中、安康同属陕南地区,均有着“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条件。安康水丰林茂,且水资源优于商洛,汉中盆地以湖泊居多,旅游资源、产品与商洛有相似之处,替代性、竞争性强,且安康、汉中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设施及综合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对商洛旅游市场的分流明显。
2.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对秦岭范围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商洛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存在一定的矛盾。
3.金融业与旅游业的信息不对称。随着商洛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具体的旅游业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大量旅游项目上马施工,然而旅游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没有搭建起合作发展平台,相关的融资信息无法快速对接,金融机构对旅游管理、发展规划、项目开发、融资需求不甚了解,对项目前景、预期收益、风险程度等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致使各家商业银行对旅游项目贷款均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银行信贷投放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三、对商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发挥政府部门发展大旅游的主导作用,拓展多方融资渠道
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打破行业界限,优化金融生态,形成多元化的筹资体制,以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合作、入股;坚持以项目开发为主,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支持和鼓励旅游企业依法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参股、兼并、收购、承包等形式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鼓励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局面。
(二)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按照做强做大旅游产业的目标,对旅游企业科学统筹规划,衔接旅游要素产业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整合优势资源,研究开发地方民情风俗、人文历史文化,制作特色旅游商品,活跃景点购物市场,打造集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亮点,提升景区文化层次。
(三)着力优化贷款结构,加大信贷投入
金融部门要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加以支持,加强调查研究和征信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信贷征信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将资质好、信誉高的旅游企业作为优先放贷对象。对开发前景广阔的特色旅游产品生产给予优惠的信贷扶持,对有创新性和带动性的旅游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贷款,扩大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自,在资金上向旅游扩建改造和新景点建设挖掘方面倾斜,逐步形成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
(四)建立旅游企业和项目推荐机制,强化宣传与信息沟通
一是建议地方各级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旅游企业及项目信息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旅游企业及项目,让金融部门了解旅游最新发展状况和项目规划,实现旅游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二是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金融机构可适当参与旅游项目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投资领域,形成旅游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控制兼顾的长效机制。三是做好旅游发展的正面宣传,让企业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激发金融机构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永宁,唐文荣.金融支持旅游业如何有效发力[J].当代金融家,2016,(2):168-169。
[2]李贵义.金融服务推动甘肃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西部论丛,2002,(4):26-27。
[3]谢琛,谢建功.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困难和路径选择――以江西井冈山为例[J].新经济,2016,(20):9-10。
[4]张永平.金融支持与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J].青海金融,2015,(6):29-31。
[5]张运来,孙梦超,顾森.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18):47-52。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e’s
Boos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 Case of Shangluo City
WANG Fang
(Shangluo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Shangluo Shaanxi 726000)
篇10
>> 基于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舟山群岛新区英语旅游翻译探析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研究 舟山群岛新区的潜力 高层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浙江:舟山群岛晋升全国首个群岛新区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建设舟山群岛新区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预测与分析 舟山群岛新区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现状、问题及建议 打造新区人才高地 舟山群岛新区广发“英雄帖”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与旅游业发展 舟山群岛新区旅游形象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及现状调查 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人才问题的若干建议 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供给的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远航 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政策思考 舟山群岛新区的无线发展“蓝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EB/OL]. http:///.
[3]李昆明.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4]李星群,卢睿.旅游人才综合素质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5]袁媛. 中国旅游人培养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
[6]段学成. 高等院校培养海洋旅游景区管理人才思路分析[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