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室气体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温室气体的特征

篇1

身体是人类存在所需依赖的物质实体,人类的儿乎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保存身体的存在。然而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对身体属性的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身体文化具有时代变化性。诞生于人类为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进行抗争的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在生产劳动、娱乐休闲、军事训练、健身和教育等方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实质上就是身体文化的一部分,体育运动的样态与发展,实际上就是身体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舞蹈和舞龙分别代表了中西方的传统身体文化符号,其起源与发展的动因是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和对自然的敬畏;当代的竞技运动项日是近代人类的身体文化符号的体现,娱乐和观赏是其重要价值;蹦极、跳伞和冲浪等代表青年一代的身体运动文化则表达了注重身体体验、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思想;从占至今人类的体育运动发展表明身体文化的价值观是通过体育运动的形式载体得以展现而身体却是体育运动的物质载体。当前}日_界上各个民族的身体文化的发展存在着交融并进和多元化发展的倾向,这无疑将对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际遇,因此,对身体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解析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基十身体人类学发展视角的      

身体文化特征分析      

(一)身体的中心性文化特征    

身体是人类感知世界的媒介,身体中的眼、耳、鼻、舌、肌肤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功能,为人类感知世界提供了基本方式,这些感知方式最终都通过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反馈机制形成了人类的意识,而具有神秘色彩的“超感官’知觉”也被证明源自人类的大脑神经元细胞网络。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类的身体是繁忙的。定位于某个特定时空的身体是证明人类存在的卞要证据,人类的意识也总是受到人类拥有身体这个事实的显著影响。身体赋予意识一个框架,身体为意识提供生发的场所,人类通过意识来认知和理解现象,同时也是通过身体来认知和理解现象。人类通过意识来认知身体在世界中的定位,并通过身体来完成与世界的沟通联系,人类的身体不仅仅是世界上存在的一个对象,人类也不仅仅只拥有繁忙的身体,身体是人类在世界上进行表达的重要上具,事实上身体可以被理解为人类意识、精神和情感的可视化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看,身体对于人类这个特殊群体来讲是具有中心性特征的。

在原始人类的部落间由于语言不同,文字也没有被创造的背景下,运用身体姿态变化如手势、而部表情变化来传达信息,人们用一种能看得见的身体行为或身体符号来呈现看不见的事物,经过周而复始的使用、改进和演化进而形成了特定的身体符号文化。身体的中心}N>}文化特征卞要存在于旱期人类社会和近现代的某些历史时期,由边缘、附属发展到人体、中心,从刻意遮蔽到个性彰显,与国家政治、阶层、文化、教育等领域密切相关,对认识身心之间的分别与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人类的发展曾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人类发展的旱期,身体之于人类的中心性显而易见。身体在旱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中处于卞宰的地位,在很多刻有人物的占代壁画中,处处展现着原始人类对身体的崇拜与敬仰,壁画中奔跑、跳跃、舞蹈、游泳、投掷中的身体样态等都成为原始体育的映照。在我国先秦时期,身体被视为立命之本,身体崇拜与“尚武”精神共同撑起了“身体的挺立”ca。西方社会也遵循着儿乎相同的历史演进路径,占希腊对身体的崇拜,在雕刻、绘画和诗歌中有众多体现。身体的中心性在占希腊体育中也有过短折体现,在占希腊体育中,人的身体融入自然、群体和宇宙之中,参与体育运动、展示力与关是通向众神的一条客观之路口。中世纪欧洲的雕塑如大卫、掷铁饼者和维纳斯等,总是用裸露的身体展示人类的身体曲线关和具有神性的表现,这都是身体的中心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民河中留下的宝贵文化印记。

一般而言,在社会酝酿重大变革的时期,身体的中心性往往会得以凸显,体育运动亦会伴随着出现重大发展,例如英国的上业革命促发了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军事体操成为德国崛起的象征之一,体育运动也被深受帝国卞义列强欺凌的中国视为“强国强种”的优选项。在历史的车轮来到后现代卞义思潮时期,人们对于身体文化的认识彻底醒悟,代表一个人存在的真正标志是他的肉身而并非精神,身体比意识更加真实和具体,人类是通过身体这个物质载体获得知识、技能和思想,身体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和原动力。因此,解放身体、倾听身体需求的思潮迅速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健康、娱乐和展现自我的需求,身体中心的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性解放、身体艺术、尊重身体需求和女权卞义,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女性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身体成为了传统和现代、科学和人文相勺_碰撞、竞争的场域,身体的中心性文化特征自此凸显和发展出来。    

身体的附属性文化特征    

历史发展的现实表明,身体之于人类却民期处于附属的地位,这是身体文化的典型特征。人类对身体的认知}\期奉从身心_元论,认为人类的身心一直保持着Ix.别,灵魂与理性、永生等概念相对应,而身体则与感性、短折等理念相关联身体具有附属性。遮蔽身体中心性的身心_元论的兴起,中国卞要源于魏晋“玄学”的兴起,而西方社会则卞要源于奥占斯丁神学思想的普及。占典哲学对身心_元论有诸多论述,对身心关系的理解卞要集中在三个方而:第一,身体不是真实的自我,它只是真实自我的一个外壳,精神或灵魂才是真实的自我。第_,身体是人类发展的阻碍和累赘,它太软弱、太无能也太脆弱,如果身体没有疲倦、饥饿、病痛和死亡,人类可以在所选择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进步;身体会仅仅因为食物缺乏就受到无数的干扰,身体的疲惫或疾病也经常阻碍人类追求真理的步伐;而身体会死亡的现实会使人类产生欲望和恐惧,会诱发各利想并导致诸多愚蠢的行为。可以说,不争气的身体降低了人类思考的力量。为了满足身体的欲望,各种非理性的行为充斥在人类的活动中。第

三,身体必须受到钳制和规训,人类}日_界发生的众多坏事情都与不守规矩的身体有关,文明必须控制身体的欲望并规训它,要让身体服从于心灵的管制。    

篇2

【关键词】负荷特性;电压失稳;电能质量;功率平衡;系统规划;电压衰减;无功补偿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持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系统稳定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1 电压失稳的特征

(1)起始事件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小的逐渐的系统变化,如系统负荷的自然增长,或大的突然扰动,如失去发电机组或重负荷线路。有时,看上去不大的初始扰动可能导致相继事件,最终引起系统崩溃。

(2)问题的核心是系统不能满足其无功要求。通常(但不总是)电压崩溃与带有重负荷线路的系统条件有关。当从相邻地区输入无功时,任何需要额外无功支持的变化,都可能导致电压崩溃。

(3)电压崩溃通常表现为电压缓慢衰减。这是由设备、控制装置及保护系统的动作和相互的累积过程的结果。崩溃的时间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几分钟。在一些情况下电压崩溃的动态过程的持续时间可能很短,大约在几秒钟时间里。这些事件通常是由不利的负荷成分引起,如感应电动机或直流输电换流器,这种类型的电压崩溃的时间范围与转子角度失稳的时间相同。在许多情况下,电压和角度不稳定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明显,两种现象的一些方面都可能存在。

(4)电压崩溃受系统工况和特性影响很大。

(5)电压崩溃问题可能因为过量地使用并联电容器而变得更加严重。合理地选择并联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同步调相机的组合,可以使无功补偿更为有效。

2 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措施

2.1 电网规划

一个规划得好的电网结构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物质基础,而一个结构上不健全或不合理的电网很难保证不发生稳定破坏事故。所谓好的电网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为了适合负荷的需要,配置足够的、布置合理的、单机容量和电厂容量不过分集中的电源。其二,是与电源容量和负荷水平相适应的、有足够传输能力的、在正常运行时具有必要的灵活性并且足以应付运行中各种偶然情况,特别是事故情况下的电网结构。

对于大电源集中的远距离向负荷中心送电的方式,应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其抗扰动的能力。加强系统网架结构的建设,在发电机和负荷之间增加新的输电线路。电力网络的传输能力,特别是从发电侧向负荷侧输送无功功率的能力应引起重视。对于新建线路,采用高波阻抗功率值的线路可以提高电压稳定性。可以通过应用分裂导线和紧凑型线路来实现,增加每相线路分裂导线的数目,可以减小电抗,其等价于对线路进行均匀分布的补偿。

在长距离重负荷的输电线路中间装设串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能有效地缩短线路的电气长度,理想的串联电容器提供的无功功率正比于线路电流的平方而与母线电压无关,这将对电压稳定性产生有利的影响。

功率平衡原则是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受端系统应作为实现合理电网结构的关键环节应予以加强,从根本上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水平。

对于传输巨大功率的输电系统,维持其电压稳定性和最小的损耗是十分重要的。装设足够的无功补偿装置,不仅要满足系统正常运行中系统内需要的无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而且满足紧急状态下系统的无功需求。无功补偿装置的大小,容量和地点的选择必须根据所有保证系统能满意运行的最为繁重的系统工况的详细研究确定。

合理地分散配置并联电容器以及并联电抗器,特别是应增加在故障期间能进行快速投入和断开的控制装置。另外在远距离大容量负荷线路的受端接入大容量并联电容器时,必须特别注意可能产生的电压不稳定现象。

2.2 系统运行

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人员来讲应采用合理的运行方式,及时投切电压和无功功率调整设备。在电力系统重载或紧急情况下,运行人员必须应用可以支配的手段保持输电电压在允许的高水平,确保电压的分布,使负荷母线电压处于临界电压值以上。如果使用现有的无功补偿装置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限制传输功率,启动发电机组以提供电压支持。

许多发电机运行在高功率因数状态。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应当对发电厂运行人员进行电压稳定性的基本知识的培训。当电力系统处于罕见的紧急状况,需要发电机输送大量的无功功率时,要求运行人员不能降低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的输出。在一些情况下,减少特定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可以获得更多的无功功率,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正常状态下通过投入并联补偿装置,使发电机运行在适中的或较低的励磁状态,以提供足够的“旋转”无功备用。

实际应用中,应合理地采用带负荷调节分接头的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目标在于维持低压侧电压的恒定,分接头调整使用不当可能产生严重的消极后果,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很不利的影响。故障情况下,应首先考虑投入无功功率电源。

低压减载是解决电压稳定性问题的重要后备手段,是解决电压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的分散型控制措施。当电压低到一定程度时,立即切除部分负荷,在事故发生后,要确保主要地区的供电,而不能保证所有地区都能供电。在实际运行中通过甩负荷来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方法还很少用,这是维持系统电压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

2.3 电压安全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为建立电压安全监控系统,帮助调度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

电压安全监控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告诉调度人员电力系统当前运行状态的电压稳定性如何;当电压稳定裕度不够时向调度人员提供可以采取的措施,显示电压稳定易于破坏的薄弱区域;当切负荷成为不可避免的手段时,告诉调度人员在哪些节点,分别切除多少负荷最为合适。

开发出具备以上功能的软件将极大的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水平,使电力系统运行能够防患于未然。调度员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电压失稳的诱因,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予以排除,从而使电力系统运行于安全、经济、可靠条件下,产生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4 建立正确计算模型做好充分预案准备

由于负荷组成的复杂性,负荷模型和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成为制约仿真结果正确性的主要因素。负荷特性及配电系统电压控制装置是影响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掌握一个实际系统的负荷特性的详细资料,对系统的规划运行意义重大。根据现场实测综合负荷数据,进行总体测辩建模,以确定负荷模型的参数,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行、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的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研究至关重要。对负荷模型的研究工作正在受到日益关注。研究解决如何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负荷模型将成为未来仿真软件的主要任务之一。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壮大,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双喜,朱凌志,郭锡玖,等.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程浩忠,吴浩.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稳定性[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韩桢祥.电力系统稳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

篇3

【关键词】温室气体;监测;本底浓度

1.引言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 GHG)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京都议定书》规定限排的6种主要温室气体为CO2、CH4、N2O、HFCs、PFCs和SF6,其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在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温室气体监测是研究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以及源和汇的构成、性质和强度等的基础,也是大气环境科学的重要课题[1],因此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工作,对温室气体分布评估和应对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

2.地面监测

地面温室气体监测可分为本底浓度监测和排放监测。国内外建立的CO2、CH4本底监测网台站大多在高山、岛屿和海岸,在城市地区开展高时间分辨率的监测研究相对较少。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其温室气体浓度数据对于掌握温室气体变化规律,源、汇以及对城市污染模式、气体排放模式的建立和应用都意义匪浅。

2.1温室气体本底浓度监测

上世纪70年代,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等联合建立了“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网”(简称BAPMON),对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等大气本底进行长期的全球性的监测,目前共建成200多个台站,其中基准站近二十个,莫纳罗瓦站(Mauna Loa)、巴罗站(Barrow)、南极站(South pole)等已积累了几十年的实测资料[2—4],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结果。但是,BAPMON的基准站主要集中在大洋海岛上,大陆性基准站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BAPMON资料的广泛应用[4]。

1989年WMO组建全球大气观测网(GAW),如今是全球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性大气成分监测网络,目前已有60个国家近400多个本底监测站(其中全球基准站24个)加入GAW网络,开展包括大气中温室气体的200多种要素的长期监测。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等国家分别建立了IMPROVE、EMAP、CAPMoN观测网络,关注诸如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的变化。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引用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资料主要来自全球大气观测网(GAW)。但GAW的这些站点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发达国家站点较多,亚洲内陆地区站点较为稀缺。

我国在大气成分本底观测方面的起步稍晚,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在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建立区域大气本底站;1994年建立本底基准观象台(瓦里关基准站),开展的长期多种观测项目,包括利用气相色谱一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GC—FID法)在线观测大气CO2和CH4[5—8],其浓度资料已进入全球同化数据库,应用于WMO温室气体公报和IPCC评估报告。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温室气体在线监测分析能力建设,包括在我国7个本底站(包括云南、新疆、湖北)初步建成网络化采样系统,每周一次进行台站Flask瓶采样、实验室非色散红外吸收法CO2浓度分析。此外,环保部门和一些科研机构也开展了温室气体观测研究,这将弥补区域观测资料的不足。

2.2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国外对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起步较早,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监测网络。2009年12月,芬兰对全国所有省份和大中城市实施网上监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主要涵盖用电、取暖和道路交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并将数据以动态变化图形的方式在网上公布。2010年2月美国加州政府采购Picarro公司制造的温室气体检测装置,精确监测该州范围内温室气体的排放,采集到的数据用于核实能源消费的数值。

国内对于城市污染大气中温室气体的长期变化规律的监测研究相对较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大气化学实验室自行研制了一套温室气体自动监测系统,以HP5890气相色谱仪为分析仪器,对北京地区CH4和CO2浓度日变化将近一年的连续监测[9]。阚瑞峰[10]等利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对甲烷进行监测,获取了2005年秋季北京城区环境空气中的1min的时间分辨率连续1个月的甲烷气体监测数据。徐亮等[11]自行设计了一套基于长光程开放光路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LP_FTIR)分析技术的监测系统,于2005年夏季对北京丰台地区进行了监测,获得了连续的CO2和CH4数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85年开始,通过瓶采样和带有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GC)对北京大气甲烷做每周1次的长期定点监测,并陆续增加了对二氧化碳(1992年)和氧化亚氮(1993年)的监测。

国内已对农田、草原、森林等多种生态系统中土壤—植被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且主要采用静态箱法采样[12]。卢兰[13]利用静态箱法采集土壤排放的CH4气体,然后在实验室内利用改装的气相色谱仪(GC3800,VARIAN)进行分析,对三峡库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CH4排放通量的原位观测,比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CH4通量的大小,揭示CH4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胡玉琼[14]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内蒙古草原温室气体CO2、CH4、N2O与大气交换的日变化规律。

3.高空监测

篇4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气候长期平均状况基础上,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叠加的变化。气候本身的自然波动则称为气候变异。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有证据表明大气温室效应的加强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 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现有科学研究普遍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过度集中排放到大气层中被大量积累。而这些温室气体被认为能够引起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冰川消融加速,北半球的积雪面积在急剧减少,海平面也在上升。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同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而改变释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们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

二 城市化过程与碳排放

城市活动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城市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议题。因此,城市需要在承担经济聚集与增长、保持市民生活处于较高水平的前提下,需积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动承担碳减排责任,并成为碳减排责任的主要作用体。特别是那些资源型城市的减排潜力巨大,应积极成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的“生力军”。基于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城市建设以低碳经济为主调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以及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任务日显迫切。城市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发展趋势,也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城市和低碳经济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并已成为城市研究问题研究的热点。

尽管城市化进程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人为减缓,但是,城市化进程也为我们提供了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机遇。因为城市是工业节能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有利于能源的集约使用、节能技术的推广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城市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较大,其在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在不同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政策和生活方式下,能源消费有不同的特征。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制定以节能为向导的积极能源政策以及提倡节能生活方式,尤其是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以提高城市的能源效率、使能源结构更趋清洁,形成以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节约和能源结构转变为特点,以低碳经济为核心,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的一种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而有效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 低碳城市发展模式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 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自身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保持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 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作出贡献。基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碳减排提出的低碳城市, 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经济作为城市经济的主导发展模式,在自身取得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碳减排作出贡献;2.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构建低碳社会;3.体现人类生存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倡导低碳生活方式;4.以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为前提,不排除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不但使自身复合生态系统取得协调发展,还为全球减缓生态系统的破坏作出贡献。低碳城市的实质是一种城市发展模式,涉及到全社会生存和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其发展是一个既紧迫又长远的过程,适合于所有城市根据自身特点的发展。

四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发展有长期的、结构性的作用。城市的物质环境一旦建立起来就很难改变, 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应当以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为基础,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 逐步构建低碳城市规划体系。

基本框架包括;

1.规划理论创新。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限制性要素,创新研究低碳城市系统构建、大城市地区规划编制技术、城市总体规划低碳编制技术、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低碳编制技术。

2.专项研究。重点研究低碳城市生活模式、低碳城市产业系统、低碳城市能源系统规划、低碳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规划、低碳城市扩大碳汇系统等。

3.规划方法。研究用城市规划和设计手段降低城市碳排放的技术方法,包括城市空间低碳优化布局方法、整合交通规划方法、低碳城市更新方法、低碳化社区设计方法等。

4.指标体系。在国家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基础上增加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

5制度建设。包括具有低碳目标的不同城市规划中决策保障制度、低碳城市规划的政策框架、低碳规划理念的制度执行效力等。

6实施机制。包括低碳城市规划决策机制、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评估、低碳城市规划的综合绩效评估等。

五 结语

进入21世纪,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主要障碍之一,全球没有人能够置身于气候变化的挑战之外,气候变化已经把人类首次凝聚起来应对共同的敌人。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但不可能人为地减缓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应当把发展过程作为节能减排的机遇,在发展中推行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城市。城市规划作为调配土地、资源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公共政策,应当及时转变理念,改进规划方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朝林等著,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篇5

1 城市温室气体排放

2010年,城市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人口,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70%[4]。城市占地球表面不到1%,却消耗世界约75%的能源。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能源消耗的高强度地区(见图1),因此必然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和重点地区。大城市气候领导集团(C40)的研究报告认为,城市排放了世界80%的人为温室气体,尽管这一结论存在一定争议(IEA认为约为71%[1]),但是城市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和受城市地区消费引发的间接排放总量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全球城市化进程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显著影响。图2显示了全球排放和城市化率的关系,两者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UN-HABITAT认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长和城市化快速进程的一致并非耦合,而是有着深刻的联系,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经济活动强度大,能源利用量大,因而城市发展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有着强劲的驱动[4]。O'Neill等人[5]研究认为城市化仍然会显著影响未来全球排放。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城市人口增长可能导致高达25%的排放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市劳动力的高生产力和高消耗偏好导致了高的温室气体排放。

2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综述

城市尺度上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自治性很强,所以城市在碳减排方面非常活跃,清单编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成为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关键步骤。温室气体清单对于城市有如下作用:①准确掌握城市能源利用中的低效和不足,发现节能和碳减排空间;②明确自身城市在国际、国内城市低碳经济中的定位和优劣势,确定今后低碳重点发展方向;③制订清晰、明确的低碳城市路线图,确保城市实现碳减排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MRV);④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引导城市公众和温室气体排放涉及者认识自身活动对于城市温室气体的贡献,提高低碳意识。

图1 2005年世界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和非城市)[1]

Fig.1 Worl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in 2005(urban and non-urban)

注:图中柱体代表各类能源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点代表城市的各类能源利用的温室气体排放。

图2 世界排放和城市化(1965-2009年)[6-7]

Fig.2 World emission and urbanization(1965-2009)

早期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都是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清单方法,此后逐渐出现了专门研究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组织和机构。全球地方环境理事会(ICLEI)探索并建立了适合城市特色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体系和方法,经过不断完善,当前已经被国际上的城市广为接受,成为主流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但其主要是针对企业层次的,因而涉及温室气体排放链条很长,在城市尺度上很难操作。C40组织选择典型城市作为案例,研究其温室气体清单,并且选择典型的部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分析措施的有效性。C40在建筑、交通等领域温室气体清单及减排方面具有很多成功经验,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研究城市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的重要组织。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先后参加了2005年和2007年C40峰会。

不少研究者也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Kennedy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城市与外界物质、能量交换较大而需要采用独立的清单体系[10-11]。Kennedy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较为完整,不仅包括ICLEI建议的范围,而且包括水运和航空排放(这部分涉及大量的跨境排放)(见图3),同时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跨境排放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该清单体系还包括燃料的上游排放(即燃料生产导致排放)。Kennedy选择了10个典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气候、资源可获取程度、电力、城市设计、废弃物处理等都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显著影响;城市的地理位置对其温室气体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Dhakal研究了东京、首尔、北京、上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的清单方法包括外调电力和采暖因素,和ICLEI的方法一致。研究发现4个城市的人均能源利用都有趋同表现(1990-1998年),约1.3t-1.6t标准油/人,但是北京和上海的人均CO[,2]排放量却明显高于东京和首尔[13]。Glaeser等采用了类似ICLEI的方法体系,核算美国66个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发现城市汽油消费量和城市人口大小的对数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家庭天然气消费量(采暖为主)和1月份温度有较显善的线性相关性;家庭用电量和7月份温度有较显著的线性相关 性。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土地利用政策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许多地区建立严格的政策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使得排放朝向高碳排放地区聚集。城市排放水平明显低于城市郊区,城市—郊区之间的碳排放差异在老城市例如纽约更加明显[14]。Norman等认为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还应该包括建筑材料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发现城市交通是最重要的减排温室气体方向,而建筑是降低能耗的重要方向。同时,疏松型城区的人均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密集型城区的2.0-2.5倍[15]。

Ramaswami等人提出了混合型生命周期碳足迹清单体系,并对城市与周边的跨界交通(道路和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分配问题做出了详细论述。

Dodman等对ICLEI的清单方法提出异议,尤其对电力和供热的归属问题提出异议,并且提出了不同的清单方法,其结果是全球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还不到人为排放的一半,许多城市人均排放量低于其国家人均排放量。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城市碳排放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相差很大,尤其城市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实体,其与外界的能源、物品交换强度很大,因而对于城市排放的不同界定,会导致城市排放水平的很大差异。对比当前国际城市主要采用的方法体系(见图3),总体趋势是,绝大部分城市在核算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时,都考虑外部电力和热力供应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即世界地方环境理事会(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ICLEI)提出的主要考虑尺度1+尺度2+外部垃圾填埋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已经有68个国家的1 200个城市采用ICLEI方法编制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许多研究基于这种清单方法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城市碳预算方案[20]。

图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范围比较[8-10]

Fig.3 Comparison of measures for city greenhouse gases inventory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1994年,中国与加拿大政府开展了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并较为全面地核算了北京市1991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1],但此后一直缺乏城市清单的研究文献。近几年城市清单研究逐渐增加,蔡博峰等人初步提出了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方法,并且针对重点排放领域推荐了排放因子[22]。张晚成等人利用城市清单体系核算了上海排放[23]。陈操操等人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评价和总结,并且对比了城市清单和国家清单的异同[24]。蔡博峰探讨了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提出了初步建议[25]。

3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特点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相比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而言,从编制模式、覆盖领域和针对性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特色,这些特色也意味着国家清单方法体系(IPCC方法学指南)并不能适用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需要。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早期借鉴了大量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方法,尽管后期在清单基础方法学、排放因子等方面很难有突破和创新,但在原则、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上却体现了城市的自身特点。当前,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和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方法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在编制模式上,由于城市和外界有着大量的能量和物质交流,城市往往采用消费模式,区别于国家清单的生产模式。国际城市清单中往往包括了由于外调电力和供暖带来的间接排放,即发生在城市地理边界以外生产城市用电和热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在覆盖范围上,城市清单往往比较简单,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几乎没有农业问题,工业比例也很小,所以能源供应、建筑和交通以及废弃物处理往往是城市清单的主要内容。在针对性和灵活性方面,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灵活、针对性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国家宏观制定减排政策提出科学支持和国际温室气体排放对比与谈判,因而国家清单相对比较规范和严格。而城市清单为了提高针对性,往往在组织结构上更加灵活。其提出的政策直接到技术层面,可核查性、可测量性和可报告性都很强,其温室气体减排的实现依赖于城市公众的参与和监督[25]。但城市清单的灵活性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国际城市之间温室气体排放的可对比性。

4 国内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的不足

中国当前的低碳城市发展很快,但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却相对滞后,主要是存在着两个核心问题。其一,城市排放清单方法体系不完善,其中边界、范围等关键问题尚未解决。绝大部分城市尚未编制较为全面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许多城市依然沿用IPCC的方法核算温室气体排放,而IPCC方法不适用于城市尺度已经是国际共识。此外,发达国家城市排放清单都包括尺度1和尺度2水平,而我国当前已经编制的城市清单基本相当于尺度1水平,城市清单内容相比国际规范有较多残缺。由于核算方法的混乱,导致中国同一城市出现多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极不利于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其二,无法核算真正城市意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中国城市和西方国家城市有较大差别,后者是专为城市而设立的一种建制类型,同行政区划并无必然联系。它突出了人口聚集点的概念,核心部分是城市建成区。而中国城市是一种行政区划建制,包含大量的农村、林地等非城市建设用地。因而中国城市更类似一种区域概念。对中国城市的特征,Montgomery也提出其不同于西方城市,并且建议将以建成区为核心的地区作为城 市加以重点研究[26]。这种城市排放清单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城市特色,变为与省/区域排放清单性质一致,因而无法有效支持中国低碳城市的积极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很难直接与发达国家城市排放做直接比较,也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借鉴西方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发达国家估算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国家排放比例约在70%-80%,而在我国当前的情况,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等于全国排放总量,城市这一极为重要的低碳发展因素无法突出其应有特色。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甚至可能误导城市低碳发展方向。研究解决上述两个中国城市碳排放清单核心问题,有利于规范我国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准确把握我国真正城市意义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特征,澄清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些误区和错误观点,并为低碳城市发展和政府决策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清晰、明确的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体系,便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自身时序上的比较分析,支持政府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建立相应的核查机制。

5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

鉴于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提出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以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方法介绍侧重城市清单的特色内容,排放因子等技术要素与IPCC一致,所以不作介绍。

5.1 清单边界

中国城市清单边界问题是城市清单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国城市地理边界不明确。西方城市的核心和主要部分是城市建成区,其强调的是城市自治,而不是行政区划等级。由于中国城市的特殊性,本文提出狭义城市的清单边界,以区别于我国当前城市市域范围(城市行政区域)的清单。狭义城市是指包括城市建成区90%面积的最小市辖区/县范围。许多研究城市的学者把市辖区作为狭义城市的概念,但县升区的参考标准主要是整体经济水平,因而会把一些经济体量很大的农业县包括进来,例如北京市怀柔、平谷、门头沟、房山等区,其包括了大量的农村地区和非城市建成区。所以依据市辖区很容易高估狭义城市的面积。事实上,城市建成区是城市的最佳表征,然而城市建成区同城市行政区划并不完全重合,导致数据口径无法统一,难以完成数据收集和积累。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体系中,可以同时核算城市市域范围内(城市行政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狭义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基本都有较为完整的市域范围内的公开统计数据,因而可以支持城市市域排放清单的编制。着重考虑狭义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可以突出城市意义和特色,真正指导中国城市低碳发展,同时也提高中国城市与西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可比性,有利于中国最大限度地借鉴西方城市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

排放源的归属问题在西方城市比较显著,因为西方城市中的私人公司或者是私人入股公司占据绝大多数。因而西方城市处理排放源归属问题往往分为运行控制(Operational Control)和金融控制(Financial Control)两类。运行控制是受市政府各项政策法规直接管理的,但其经营和财务关系未必完全受当地市政府控制。而金融控制符合国际财务会计标准,即对于一个排放源实体具有完全的金融管理权利。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可以以行政管辖为边界,即相当于西方城市的运行控制,符合我国城市对企业的管理和统计口径。此外,由于西方城市的行政自治和民主管理的特点,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都分为全市排放清单(Citywide Inventory)和政府排放清单(Government Inventory),后者属于前者,但单独列出。政府排放清单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用电、采暖、用水、交通、废弃物等,之所以单独列出,是因为全市和政府部门减排的措施有很大不同。对于政府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完全可以采取强制手段进行减排,而对于城市水平的排放,政府只能通过政策鼓励或者财税刺激等市场方法,要想采取强制手段,必须通过地方立法,其操作和实施都较为困难[25]。这一点和我国倡导和实施的绿色政府比较相近,可以充分借鉴。

5.2 清单范围

清单范围是指清单所包括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主要指本地排放和异地排放,即直接排放过程(本地排放)和间接排放过程(异地排放)。具体可分为三个尺度(见图3)。①尺度1:所有直接排放过程,主要是指发生在清单地理边界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②尺度2:由于电力、供热的购买和外调发生的间接排放过程。以用电为例,大部分城市的电力依靠购买或外调,所以并不直接产生温室气体排放,但可能所购电力来自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产生温室气体,所以这部分温室气体算为城市间接排放。③尺度3:未被尺度2包括的其他所有间接排放。这一尺度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包括城市从外部购买的燃料、建材、机械设备、食物、水资源、衣物等等,生产和运输这些原材料和商品都会排放温室气体[25]。

建议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需要同时包括尺度1和尺度2,暂不考虑尺度3排放。这样中国城市编制清单相当于采用了生产+消费的混合模式,即在核算清单时,首先核算城市直接排放(生产模式),然后将外调电力和供暖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计入城市本身排放(消费模式)。国际上绝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这一“混合”模式编制温室气体清单。

6 案例对比研究

选择北京市和纽约市,基于前文所述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原则和方法体系,对比分析两个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根据前面所述的狭义城市,北京市包括城市建成区90%面积的区/县共6个,分别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和丰台区。

本研究对比了2个城市的排放水平。北京市市域的碳排放清单可以基于能源统计年鉴核算,但狭义城市的碳排放清单却缺乏数据支持,没有公开出版的北京市各区县的能源利用情况。因此,只能采用其他数据途径。欧盟和荷兰环保局联合开发了全球0.1°×0.1°(中纬度地区约10km)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网格数据库,当前已经更新至EDGAR version 4.1版本(2005年),该数据库是迄今为止全球水平上空间精度最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库。EDGAR排放源数据主要来源于IEA的排放点源数据库,比较全面地核算了区域空间排放信息,非常有利于我们利用该数据计算狭义城市直接排放水平。因此,基于EDGAR数据库,直接核算北京市2005年狭义城市的直接(尺度1)碳排放量为4 473万t。然而北京市 狭义城市间接(尺度2)排放量的估算较为困难,只能基于北京市市域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比例来推算。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7]、北京市统计年鉴[28]和IPCC排放因子[29],2005年北京市域排放量为1.413亿t,其中直接排放1.012亿t,间接排放(电力调入量为357.69亿KWh时,2005年无热力输入)0.401亿t,间接排放占直接排放的39.62%。其中,外调电力排放因子取值为1.1208 t /MWh,该值来源于国家2007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中的华北区域电网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其计算数据基于2004-200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根据北京市市域间接排放和直接排放的比例关系,以及北京狭义城市直接排放量,可以推算北京市狭义城市的间接(尺度2)碳排放量为1 772万t。北京市和纽约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狭义城市的温室气体清单体系下,北京市和纽约市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纽约市的总排放量(尺度1+尺度2)略低于北京市排放量,人均排放量略高于北京市。较为显著的一点是,纽约市尺度2排放占总排放比例明显高于北京市的这一数值,这主要是因为纽约市内工业很少,主要能源消耗是电力和交通燃料。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典型特征,即其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都是建筑、交通、城市废弃物处理等明显具有城市特色的方向。北京市尽管在逐渐搬迁市内的重工业,但2005年依旧存在着不少工业企业。

篇6

关键词:碳汇功能;环境问题;林业发展

一、引言

随着全球工业的不断进步发展,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所以,全球气候变化适应与减缓就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P注的热点问题。碳汇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减轻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其固碳和吸碳作用日趋显著。因此,运用科学手段营造碳汇林是完全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十分必要的。

二、运用科学营造碳汇林

首先要做好树种的设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根据各树种不同的生物特性,确定碳汇林营造的造林时间、整地方式、伴生树种、主要树种、混交比例、混交方式、造林密度以及幼林抚育等模式。其次是对地域类型的划分,经过事件调查与综合性的分析可以知道,对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土壤的厚度,因此可以根据我国的区域划分系统来对植树造林进行划分,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造林。

在确定了树木的木材密度、生物量的扩展因子、根茎比例以及其他的关系之后,再来确定造林的具体范围安排,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对样本选择的数量是根据树种树木与径级的范围来确定的,而且树种的异质性如果越大,就需要越多的样本数量,碳含量通常采用默认值0.5。

三、碳汇林的建设

1.建设碳汇林的必要性

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气候的变暖而对全球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国面临气候变暖问题,营造碳汇林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受到密切关注。尤其是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进行碳汇林营造建设不仅可以让国家履行到相应的减排义务,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我国的研究表明,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在2008~2012年之间森林就可以吸收掉大约0.667×109t的碳。而等到了2050年,我国森林的覆盖率就会达到25%以上,森林的年均吸收能力将会比1990年大约增加91%。而且,我国森林的现有蓄积量林分的生产力以及树木的生长率等提升空间还很大,同时,加大对毁林的控制力度,来合理增加对木材的使用,采用一定相关的技术措施等来延长木材在实际中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提高森林在整体上的固碳能力。这样,通过营造碳汇林,会对全球变暖作出有效的抵御,而且还能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建设碳汇林的意义与目的

营造碳汇林建设,不仅可以为我国的绿化造林建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资金,还可以为林业大发展机制创新做出贡献。实行的造林清洁发展机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市场性,而在这种机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之间还可以通过这种清洁发展机制来实现营造森林的碳汇功能,这样在发达国家与发展国家之间就通过这种市场化的森林营造的市场效益而弥补了碳汇林在国家内部的交易不足。另外,营造碳汇林建设还有利于给国家进行气候外交提供一定的支撑。在我国的目前情况下,虽然还没有针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具体的承诺减少,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却是仅次于美国的,这样就在国际公约的谈判中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除了要建立起温室气体的低排放型社会外,还要做好碳汇林营造工作,切实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四、碳汇林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森林植被与生态系统建设

进行碳汇林营造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实践分析表明,我国的碳汇林建设平均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达到0.023pgc,在这些贡献中人工造林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同时,通过植被造林,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由于我国的地域很广,因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多样性,拥有着从热带到寒带的地理特征。在这些生态系统地域方面对碳收支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理论建设,可以促进学术上的创新,也提高我国在国际对全球变化领域的研究地位,同时也为我国履行相应的国际公约来提供出数据基础。

2.对林业建设以及碳汇贸易的影响作用

在现代情况下,全球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气候变暖,而气候变暖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在WTO之后国际上的多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在当前各国面对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也是各国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在林业建设战略上,根据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发达国家为了抵消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含量可以在发展国家进行相应的碳汇林营造建设。而这个规定也对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标志着生态林业建设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还标志着生态服务可以通过一定的贸易形式来实现。同样,在碳汇市场上,还标志着各国政府既增加了吸收二氧化碳的产业,又具有了减轻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也促进了碳汇林市场的发展。在人工林的培养上,我国是一个林业大国,也具有巨大的碳汇潜力,特别是在实行CDM项目之后,更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碳汇林营造建设,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碳汇林的营造建设,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发展林业碳汇活动,不仅可以改善为造林增加了碳吸收,扩大我国未来的排碳权空间,还为能源,加工业,交通运输和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对碳汇林的营造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相应方面的管理,以使碳汇林的建设得到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一、我国碳减排交易市场的立法需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首先会达到全球温室气体的减排效果,其次,还可以促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在非附件中排列的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联合国对清洁发展机制的统一规范存在着实施方面的实践依靠,但是还是需要非附件一国家通过国内立法的方式进行规范。2005年10月12日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办法》作为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直接依据,其性质为国务院部门规章,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外交部、财政部联合的,因为清洁发展机制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投资等重大事项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其内容应该由法律来进行规制。可是,我国目前在清洁发展领域还没有法律层级的规范文件来对清洁发展机制进行法律规制。由于滞后于《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法文件的要求,中国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等法律都还没有对清洁发展机制进行明确规定。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缺乏碳减排的法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缺乏基础立法支撑;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碳减排领域的法律法规规制相对落后,在对碳排放权利设立以及运行等方面法律是空白的。这导致碳减排放交易无法可依。2.碳减排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缺位;首先,要克服来自于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各方面障碍和压力之外,其次,要建设其他的配套基础设施。在这一基础之上,推行碳减排交易、建立碳减排交易市场。具体来讲,要确认排放权,明晰权利主体,保障富余排放权,同时制定具体交易规则和监管规定,从而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的法律缺陷。虽然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发展迅速,但是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清洁发展机制效果全面发挥。因此,要使得碳减排交易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就应当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为我国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二、碳减排交易市场推动我国法律制度完善

碳排放权是一种新型权利,其是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国际法律体系下产生的,仅从准物权与发展权角度来看,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公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碳减排放的各种权利属性将得到进一步改进。虽然碳排放权是一个国际法上的概念,它仍然可以借鉴国内物权、准物权的概念进行自身的制的度设计。首先,碳减排放权与国内环境容量等其他自然资源相比,仅仅是因为大气环境容量资源的全球流动性使得其制度设计通常必须首先在国际层面上进行,处理的是大气环境容量资源这种自然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在本质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其次,碳排放权与传统物权在主体上往往也是一致的,碳排放权在国家之间的分配只是一个简单的权利分配过程,碳排放权一般由国家以许可证等方式进一步分配给工厂或者其他主体使用或交易,国家介入的环节并不影响其制度整体表现出来的私权性质,当然在权利内容上,碳排放权明显表现出私权的特征,与国际公法中的国家权利等有许多异同点,因此,碳排放权的国际法色彩并不影响其物权化和具备准物权属性。因此,我国的法律制度可以参照其这两方面的属性进行规范化设计。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还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国内现有的对作为交易客体的排放权的界定和认识还不明确,大多数的排放权交易都是在行政权力介入过的政策环境中发生的。因此碳减排交易市场的在法律制度上的完善,可以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缺,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三、我国的碳减排交易市场需要法律进行规制

政府作为国家权利的主体,在制约市场失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碳减排放问题产生的根源,利用法律杠杆因素创建一种市场机制,从影响当事者遵纪守法的角度出发,引导当事者积极主动的保护环境,建立起有效的法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这项机制的制定和出台,明确了碳减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地位,将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中,真正地在实践领域发挥它的效用。因此,法律机构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将环境界定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同时确立碳减排交易制度,从而使合法交易得到保护因此,我国的碳减排交易的法律制度必须得到完善,这样才能保证这种交易公平、公正进行,从而更好的进行环境质量的控制。

结语

毋庸置疑,我国碳市场交易以及碳排放权相关的界定规范较少,尤其是在法律领域空白程度很大,这势必要求在立法以及相关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完善碳市场与碳排放权相关方面的立法,进一步使我国的碳市场与国际接轨,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在法制以及环境等领域,都进行接轨与协调。这是我国当前碳市场与碳排放权利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

参考文献:

[1] 崔金星:“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法变革与制度创新”,《学习论坛》2011年。

[2]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

[3] 曹明德、崔金星:“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发展特点和法律意义及比较研究”,《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

篇8

【关键词】低碳;城市景观设计;理念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低碳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广泛的兴起。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低碳元素,低碳型的城市景观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中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城市的环境改善与能源的利用。

1.低碳理念的内涵

20世纪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氧化碳的浓度急剧上升,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入21世纪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也就是在各个领域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种理念也被引入到城市景观设计的理念中,即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追求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景观形式,并且尽量减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

2.城市景观设计与低碳理念的结合

如何将低碳理念应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整体空间格局的设计。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体现出该区域的动态变化,建立城市景观格局的理念,在基础设施中灌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其次在具体的景观设计环节中,要利用先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手法,将先进的低碳理念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每个环节。

2.1低碳型城市景观的格局理念

2.1.1城市景观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在城市景观设计的格局中,要实现低碳型的城市设计,首先就要把城市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的扩张会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打乱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城市的交通、工业、城市垃圾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并消耗大量的能源。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与自然的连接部分,必须维持城市景观格局与当地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城市景观应当成为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应该是新一轮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2.1.2加强亲民型城市绿地的建设

城市景观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城市绿地,其分布的范围广,总体面积大,二氧化碳的吞吐量也比较大。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缺少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因此非常渴望能够亲近城市绿地。然而,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都将绿地圈禁起来,用各种方式阻止城市居民进入绿地。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伤害了市民亲近自然的正常心理。[2]要打破绿地壁垒,真正做到还绿于民,建设亲民型的城市绿地,这也可以提高城市景观的利用效率。

2.1.3人工景观也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体系中来

城市景观设计不一定非要刻意的模仿自然,人工景观只要设计得宜,完全可以被纳入城市景观的设计中来。例如山坡梯田、水利工程、风力发电塔、水库堤坝等等,景观设计者可以将这些人工景观经过合理的利用创造出符合当地特色的景观形象,这样既可以发挥人工景观原有的功能,又可以避免城市景观的重复建设,减少资源的浪费。人工景观的利用和改造要遵循其特征,尽量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例如将城市中低产量的、废弃的农田改造成社区的农田景观,沿海城市将潮汐发电设施改造成滨海公园景观等等。这样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降低资源的消耗,又可以创造出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形象。

2.1.4重视城市中的湿地建设

湿地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温室气体,还可以调节城市的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水旱平衡。湿地中还可以生活大量的动植物,丰富城市的环境。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的湿地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湿地的面积缩小,动植物数量减少,湿地调节气候、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城市湿地,恢复遭到破坏的湿地,恢复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湿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设计一些景观形象,既可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又可以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栖息地。

2.2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体现低碳理念

低碳理念要贯穿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的每个环节中去,主要是在利用资源、减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景观设计部违背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并发挥景观设计在净化温室气体、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3]。

2.2.1城市景观的设计不脱离当地的生态环境

城市景观的设计要体现出对当地生态环境、地理特征的尊重。在景观的设计中,不要破坏原有的地形和地表,对于当地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可以保留和改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又能打造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首先要分析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找出当地的生态特色,并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布置。例如青岛市的小鱼山、第一海水浴场等城市景观,就是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建成的,既符合青岛的生态环境系统,又能降低景观建设的工程量,节约资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2.2对自然资源充分利用

低碳化的景观在设计和建设中要减少碳排放量,就要对原有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例如当地的山林、水流、湖泊、海滩等,这些自然资源本来就是一种景观,不仅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观赏价值。只要在这些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加以设计利用,就可以设计出低碳环保的城市景观。特别是城市中有特色的自然资源,例如较大的湖泊,海滨城市的海滩等等,这些自然资源必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得到保护和体现。例如将城市中的水流与人工建设的水景结合起来,既节约了成本,又成为了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2.2.3构筑物的再利用

城市中老的构筑物在其失去使用功能之后一般都会被拆除,然而如果能将构筑物加以改造,改变其原有的功能,将其打造为城市景观,那么不仅可以赋予这个重要场地以新的生命,更可以节省建设成本,实现低碳环保[4]。

2.2.4使用环保材料和先进技术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环保材料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本土的材料可以节省运输成本,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度高,也可以节省后期的维护成本。可以选择本土的植物、石料,以及废弃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利用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动植物污染处理、雨水收集等低碳技术,做到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使城市景观更加低碳环保。

3.结语

总而言之,低碳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新趋势。要建设宜居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就必须在城市景观的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低碳景观,改善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的设计者要遵循低碳环保的理念,从景观的选择、设计到选材和建设,以及建成之后的保养和使用,都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才能打造低碳型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周小瑾.低技术的可持续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2(12).

[2]黄楚楠.景观设计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5).

篇9

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地理2,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提出了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等学习内容要求。这无论从知识内容来讲,还是从世界观的树立,都是一个十分综合的学习要求,因此在这一课程要求的指导下,课程的实施必然是开放性的。

教材分析

各版本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也体现了这种课程的开放性。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必修2中,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等问题。中国地图出版社的教材,在必修2中,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题,探讨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问题。山东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在地理必修3中,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探讨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问题。各教材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和论证的材料都具有各自的角度。从而使课程的实施异彩纷呈。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学习是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首先,这堂课的导入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面对无法了解的东西本能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使他们会主动地去寻找结论,努力地去解释这一现象,通过这种努力使学生产生新的洞察力,新的概念和新的理念,再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懂得知识是怎样从对材料的分析中产生的。然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辩论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并与别人交流。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时间与空间时,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死气沉沉,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平台。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

(屏幕展示:“《京都议定书》”资料)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这一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了7%、欧盟8%、日本6%,今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不履行《京都议定书》,并借口称,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作出削减排放量的具体承诺,美国绝不会在议定书上签字。

师:《京都议定书》的主要议题是什么?各国争议的焦点是什么?所争议问题的背后问题的实质在哪里?

(这时同学们开始议论,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主要议题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

生:各国争论的焦点是既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又不希望自己的排放被限制过多。

生:争议问题的背后是全球变暖问题。

生:还有如何公平地解决发展生产与破坏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学生发言时,我将这些问题略加调整,打在屏幕上)

问题:

全球气温为什么会升高?

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哪些影响?

对美国政府不履行《京都议定书》,你的立场怎样?为什么?

师:我提议对第一、第二个问题,把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三组,进行抢答。选一位主持人主持和一位评分员记分。第三个问题,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来解决,好不好?

(这个提议获得热烈响应,大家一致赞成)

活动开始

主持人:现在就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开始自由抢答。

第二组的刘涛同学抢先发言:我认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量在不断增加,从而不断加热大气,增加了温室效应。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二组记5分,

第一组王芳说:“温室气体并不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俄罗斯科学家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宇宙射线也是全球变暖的原因之一,它能通过改变低层大气中形成云层的方式使地球变暖。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一组也记5分

第一组李春抢答:“科学家根据对冰岩蕊样的记录,在近一万年的高温期之前,分别在13万年、24万年、33万年附近,还有三个高温期,如果说近一万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原因,归咎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产生的温室效应,那么十多万年甚至二十多万年前的高温有归咎于谁呢?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一组再记5分)

(第一组已得10分,第二组也不甘示弱)

第二组的张冬说:“全球环境污染会导致更严重的全球变暖,据统计,如果汽车数量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25年全球的汽车总数将超过16亿辆,现在,机动车辆每年排放9亿公吨的二氧化碳,约占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15%,更多的车辆将意味着更严重的全球变暖,同样到2025年世界2 /3 人口将在城市居住,因此,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会日益突出,全球变暖的速度就会加快。

(第二组也得了5分,第三组的同学很着急)

这时第三组的扬洋勇敢地站起来说:“全球变暖会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川融化,近百年来,由于海温升高,造成海平面上升量为2—6 ,专家指出,全球冰川体积平衡的变化,对地球液态水量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如果南极及其他地区冰盖全部融化,地球上的绝大部分人类将失去立足之地。

主持人:请评分员给第三组记5分(这时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发言了)。

刘晓说:“全球变暖会使干旱蔓延,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会更恶劣,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使农作物生产率下降,动植物的行为发生异常。”

(刘晓又为第一组赢得5分)

王放说:“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还会加重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还会使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

(第二组也追到了15分了,后面举手的同学更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了)

主持人:我们再给第三组一次机会

焦阳说:“全球变暖对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北极永久冻土层开始融化,埋在冻土层内数千年死亡的植物也开始腐烂,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会进一步加快全球变暖的速度。”

主持人:第三组记10分,三组的记分不分上下,

(这时我看到一位平时少言寡语,但绝对善于思考的优秀女孩,慢慢站起来)只听她慢条斯理说:“圣诞节 快到了,孩子们期待着圣诞老人在午夜里乘着

由驯鹿拉着的雪橇从天而降,但人们没有想到,由于全球变暖,驯鹿已经频临食不裹服的境地,可能没有力气拉着圣诞老人周游全球了。”

主持人:第三组加5分,总分也是15分。

我请求插问:全球变暖带来难道都是负面影响吗?

不是,高明抢着发言:“全球变暖对农业产生影响很大,使高纬度的寒冷地区温度升高,使农业区的范围扩大,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二氧化碳增加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有机物的含量增加,对农作物的生产非常有利。

主持人;第一阶段抢答竞赛结束。第二组总分20分,暂时领先。其他组不要灰心,后面还有机会。下面进入角色辩论阶段,请各组组织辩手,10分钟后就位。

(当第三个问题出现在屏幕上时,全班同学形成了三派,三派分别扮演了美国政府、联合国气候大会组委会(中立方)、发展中国家。三派立即开始讨论,交流,推选代表…)

主持人:辩论开始。首先请“美国政府”的代表阐明观点。

王芳:“我承认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负有最大的责任,但是发展中国家也要做好应做的工作,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已占多数,免除承担一定的共同义务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代表美国政府的另一位同学补充说:“温室气体排放并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真正原因,因此我认为不必牺牲现有的经济利益而减少排放,我们有能力用森林面积,向其他国家输出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等方法,来抵消本国必须减少的排放量。

这时,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刘涛同学不服气地站起来说:“当前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大,而且一直都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他们将自己的经济利益凌驾于全球环保事业之上,未免有点太霸道和自私自利了,他们不应该以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议定书规定之外以及其它为理由而拒绝在议定书上签字。

(看到双方争论的那么激烈,代表组委会的同学有点座不住了,向支持人请求发言)

平时口齿伶俐的扬洋同学说:“今天,在防止气候变化方面,我们都面临着艰苦奋斗,发展中国家尽管对温室效益责任最小,却受害最大,所有国家都会受害,因为气候的变化是不分国界的,我们不能只等待而不采取行动,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必须带头,因为他们有经济和技术上最好的条件来改变这一状况,但是发展中国家也要作好他们应做的工作,要想阻止破坏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应加入京都条约。

(我也代表组委会请求发言)

我总结说:“大家站在各自的立场说的都有道理!看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利弊参半,但是通过各派的发言,总的说来还是弊大于利。

(这是我看了一眼记分员亮出的记分牌,见第三组明显落后。再看第三组的同学,见他们十分不服气,于是请求主持人,能否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就“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请为还大气以洁净想办法。

主持人:开始抢答(话音刚落,第三组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抢先)。

王玲说:“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

第一组代表:“给汽车换太阳能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燃料的动力源。”

第二组:“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烟囱的排气口处。”

(这时第二组的组委会代表也忘了自己的身份,加入了抢答的行列)

第三组:“把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埋在地下肥田。”

(第三组的记分追上来了,三个组不相上下,整个课堂又进入了一个小。

主持人:注意规则,注意规则!

(见主持人已经无法维持,我只好强行发言)

我总结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全球气候变暖已在危及人类本身,如果人类不争取有力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人类将共同遭受到更大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

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一片蓝天吧!

[反思与评析]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问题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开发问题。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气候状况,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近20余年来,我国的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要扭转这一局面,就要从其症结——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来着手。减少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有利于我国切实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最后,发展低碳经济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增强创新观念与意识,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经济不仅是单纯能效的提高,而是整个产品的生产体系、生产过程、生产方式的改变,低碳经济必须由技术来支撑。所以,发展相关技术,使成本降低,就要提高能源的生产利用效率,提高生产的技能,无疑这对企业的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着力点在于大幅度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就要进行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大转型、大调整,节能减排。在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着严重挑战,需要有相当的演进过程。

首先,以全面小康为目标,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势必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其次,以“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制约。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时期,不可能绕过发展“重化工业”这个资源、能源投入巨大,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的“坎”。而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开发力度也将持续加大,“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还要延续一个阶段。

最后,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耗结构仍是高碳结构。我国经济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靠高碳能源所驱动,化石能源占我国整体能源结构92.7%,其中高碳排放的煤炭占了68.7%,石油占21.2%,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模式转型,使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两者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但循环经济追求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三位一体的三赢模式,而低碳经济聚焦于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双赢上;在实现的途径上,二者都强调通过提高效率和减少排放。但低碳经济更加强调通过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循环经济强调提高所有的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所有废弃物的排放。从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根本的不同是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低碳经济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可以说,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走向低碳经济。对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是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