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物流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物流的现状

篇1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问题分析

引言

自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物流发展迅速,并逐渐成熟,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国内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不管提高,因此必须加强物流管理的提升,确保我国物流行业的稳固发展。

一、物联网与智能物流

(一)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在1999年由KevinAsh-ton教授提出,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物联网的概念不断成熟[2]。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对物联网的定义,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当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现如今物联网已经可以大规模的应用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完成企业日常工作和运维。

(二)智能物流

智能物流的出现是为了响应客户需求,当代人们消费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断转型升级,传统的物流模式不能够迎合市场需求,智能物流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升级而来。当下对智能物流的定义主要是指在物流行业发展中,涉及到商品以及相关信息技术,运作方式是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1]。智能物流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整合处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的支撑。

(三)智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物流的发展,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的代表,智能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在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速度虽然十分迅速,但是仍然存有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目前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大量社会资源,并且现有资源也没有很好的与物流核心要素融合,其次,国家的运输资源整合效率低下,相较其他国家,我国的海运占比低下,智能物流中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2.统一的企业标准和社会标准是一个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智能物流来说,也是如此,只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才能促进物流的行业各个节点的工作顺利推进。目前,我国物流相关的各项程序相对还不够完善,导致智能物流在某些环节的运作中发生的意外状况不能及时的解决,降低整体智能物流的运作效率,如运输车辆的空载问题,物品包装的标准化和散包现象的问题等,诸如这些问题拖慢了智能物流的发展进程。

3.缺乏智能化的整体投入,资金的投入是引进高端设备的重要基础[3]。想要全面推进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学习先进的物流技术,购入现代化物流设备,引进物流人才。但是大多数的企业资金和融资能力有限,所以设备强化方面无法实现全部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以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进也存在困难。

4.智能物流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物流人才的支撑,专业的物流人才作为物流市场的竞争主力,在智能物流的崛起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智能物流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但是就智能物流目前的发展来看,当下的处于物流行业的人对于先进的物流设备操作专业程度不高,对新的物流技术接受程度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在某种程度无法达到智能物流信息化的标准。

二、物联网对智能物流发展的影响

物联网是利用广泛存在的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电子标签技术[4].通过这项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所有处于物流环节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方便对物品的全程监督和管理。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总体来说还是十分广泛的,因此物联网对智能物流的行业的影响也比较全面的。

智能物流存在基础和前提是物联网[5],智能物流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与物流相关的信息集中起来,采用物联网信息处理中心处理数据,并选择出最优的方案优化物流的运作。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智能物流运营的效率和灵活性,满足顾客需求响应,能够以最快的反应速度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使智能物流的运作更为快捷,实时监控物流运作全过程,建立相关的物流平台,实现信息的健康交互。

物联网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在智能物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联网的发展也离不开智能物流行业的支撑,物流行业是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物联网连接智能物流的各个环节,掌握货品的实时动态,并依据动态做出相应的调整。物流在物联网的环境下能够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物流功能的整合,提升物理行业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提高整体智能物流的服务水平。

三、结语

為了促进物联网背景下智能物流的发展,对当下智能物流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行业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整合物流资源,提升利润空间,将利润转化为技术、设备和人才,进而实现智能物流的全智能化。

(二)国家出台政策,合理管控智能物流的发展,我国的智能物流的发展需要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行业标准,制定合理的行业的标准,探索智能物流发展的新方向,利用政策优势,优化市场审批流程,提高运维效率。

(三)实现物联网和智能物流的深度融合,构建先进的信息处理平台,建设大型公共物流、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响应顾客的需求,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同时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竞争对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恶性竞争。

物联网全面提升了智能物流的发展,想要真正的建设好智能物流还要从标准体系、人才建设、信息技术等方面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以便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蒋海兵.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4):156-157. 

[2]刘兴,陈龙,邓宇.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大数据平台研究[J].时代金融,2020(20):164-165. 

[3]李林.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农家参谋,2019(17):154. 

[4]胡震.物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20(09):51-52. 

篇2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1-0111-04

物联网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而智慧物流则是物联网发展的十大流域之一,是物联网应用在物流领域的表现形式。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形成物流行业的专业网,直接或间接地对物联网相关产业产生需求。目前,虽然物联网技术及智慧物流还处于技术层研发推广期,还没有发展至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在国家政策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推进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物联网及智慧物流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为此,有关智慧物流发展的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张军杰(2006)对智能物流的发展状况、发展动力、发展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汪鸣(2011)认为智慧物流是使物流业具有整体智能特征和与服务对象之间具有紧密智能联系的一种发展状态,可通过物流业整体智慧化来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李霞对利用物联网发展智能物流的作用、困难和重点领域进行了研究。以上学者虽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都未提出系统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借鉴了以上研究成果,分析了物联网和智慧物流的关系,总结了国内外智慧物流发展经验及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技术和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创新发展模式,希望能对智慧物流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

1.1物联网是智慧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

物联网就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在感知层,应用RFID、传感器、条形码等感知技术实时采集物的属性信息;在传输层,应用EDI、Internet、GPS、移动通信等现代通讯技术,对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输;在应用层,利用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智慧物流是以物联网为基础,融合新一代声、光、电、机、信息等技术,高度集成社会各种相关资源,通过中枢式数据处理方式,及时提供最优的运作决策方案,以协同整个物流运作流程,从而实时高效、灵活地响应人性化的物流需求,并能动态、快速地适应物流环境复杂变化的新的物流业态。物联网通过智慧感知、智慧传输、智慧处理及智慧管控等技术,对智慧物流的运作和服务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感知技术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物流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流速等六大基础要素的感知,使得智慧物流在运作过程中更加透明,实现全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基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标准化技术及协同平台的建立,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信息互联和业务互通,实现流程无缝对接、运作互补及市场互补;通过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等对信息的深入分析、挖掘和计算,使得每个物流主体能够即时获取系统最优决策方案,及时与物流运作“前台”形成协同,围绕顾客提出的要求,通过协同预测、协同补货、协同运输、协同配送等方式,实时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物流服务。

1.2智慧物流为物联网发展提供市场需求

智慧物流为满足组织在物流领域进行多方案选择的决策需求,需要不断拓展物流信息采集感知的深度和广度,从而对仿真系统和决策技术产生需求。在构建和实施物流信息平台时,相应地要运用数据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及信息的展示和运用等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同时,在物流领域运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催生了物流管理、物流信息服务、应急管理、软件开发、装备设计开发、物流电子产品研发、节能环保等相关的服务产业,衍生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相应地拉动物联网产业的增长。总之,一方面,物联网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手段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并使物流真正具有了智慧化的特征,具有了感知、自适应及与外界平滑交互的能力;另一方面,智慧物流领域是物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物流企业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用户,智慧物流也为物联网提供了需求支持和发展方向。

2国内外智慧物流实践发展概况

2.1国外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在国外,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国内市场规模巨大,相关技术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引擎。在物联网技术应用方面,美国的沃尔玛、德国的麦德龙、英国的Tesco等大型零售企业都宣布了自己的RFID计划准备进行巨额投资,相应带动它们的供应商在RFID市场的投入;联邦快递、联邦包裹等这些大的物流公司对物流跟踪和监控技术的应用,拉动SUN、Alien科技、惠普、微软在内的硬件及软件提供商的投入,进而形成RFID的巨大市场和完整产业链。M2M技术在欧美地区已经实现了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亚洲地区日韩发展也较快。TNT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提升供应链可见性、运营效率及客户服务质量,产生了较好效益。三维规划和仿真技术在日本企业得到很好的应用。在物流设施和信息标准化方面,欧洲企业做了很多工作。发达国家政府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采用了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社会化运营的机制来建设和运营网络、公共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二是开放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通过政策支持、战略规划及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国家之间及国内政府、区域、企业等各方面有机地协调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促进物流体系的国际化、标准化。

2.2国内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2.1发展智慧物流的现有基础在国内,随着我国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及方案的相继出台及实施,智慧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各种与智慧物流有关的示范项目不断推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发展智慧物流的经验不断丰富,认识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展智慧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比如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面,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可追溯系统在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已具有成功的应用,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正在全面推进;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已有初步应用,初步实现了物流作业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及智能终端的网络化应用上,已有很多创新应用;部分企业所建立的智慧化物流配送中心,已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物流与生产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智慧供应链的建设也有初步的尝试。2.2.2国内几种典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分析2.2.2.1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在具备发展智慧物流的政策支持、技术、产业等一定基础的地区,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推动下,按照“技术共享、风险共担、协作、互利和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自发组织非盈利性的企业联盟,联盟通过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有效的合作机制,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关键共性技术的协作攻关,促进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共享,推动联盟标准向行业、国家标准转化,最终实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技术标准、产业建设四个方面的全面进步。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1。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宁波智慧物流产业发展联盟和南京(江宁)智慧物流产业联盟。前者主要是为了实现互联互通而通过统一标准、建立平台及深化和优化应用而建立的联盟。后者是由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的标准联盟,通过标准支持、提升和引领产业发展,通过联盟支持标准化工作。2.2.2.2“平台”载体型智慧物流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基于智慧物流理念和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依据不同层面对智慧物流的需求,通过采用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或政企协议共建等方式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及智慧物流网络等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为聚集在“平台”上的各类企业提供智慧化的发展环境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和物流资源集聚、交易、管理、监控、协调及供应链一体化等多功能优势,以吸引社会各界用户积极应用“平台”,并按照平台要求的标准改造和提升自己,以实现智慧化。待物联网应用逐步成熟及智慧型的物流企业逐步增多,可以把成熟的技术、流程及管理总结上升到产业标准,进而在产业推广,实现物流产业的智慧化。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是见图2。目前国内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地区和企业较多,比较典型的有马云的菜鸟网络平台,成都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浙江省宁波市的“1+7”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江苏省亚邦医药物流中心打造的智慧物流园区等。2.2.2.3示范工程带动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主要是由国家或地方的有关部门智慧物流示范项目,由相关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物流协会等中介组织负责项目实体前期的审查、评估,中期的跟踪及管理及后期的验收和考核,项目可获得一定的政策支持、财政补贴及其它服务的支持。这种发展模式通过智慧物流工程立项、实施及验收来选择、培育智慧物流主体,促进主体的成长、成熟及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路径见图3。目前实施这种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是广东省的南方物联网示范工程,此工程是由九大领域的应用项目组成。其显著的特点是物流协会不仅代替政府承担了项目管理工作,还承担了为项目示范企业沟通、协调和服务的工作,为其提供了改造物流装备、培育企业品牌、提升管理水平、强化行业自律、应用物联网技术“五位一体”的服务方案。当然,以上几种发展模式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比如示范工程带动型模式也包括物流信息平台和园区建设的内容。2.2.3发展智慧物流的制约因素当然,作为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型物流业态,智慧物流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社会各界对智慧物流的性质、发展机制、对本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等方面的认识还不足,缺乏统筹规划及可操作的标准,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层面上的智慧物流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社会各界在智慧物流发展上存在本位主义,这与智慧物流的“跨界”(跨行业、跨区域、跨企业)特性是不兼容的,进而制约了“互联互通”;三是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上,存在着应用的比例低、应用范围小、应用层次低、应用成本高,共性和关键技术还未获得突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缓慢,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和协同化还未实现;四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智慧物流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设施及设备、人才等资源缺乏,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产业发展难度较大。

3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借鉴中外智慧物流发展的经验,结合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政府推动、产业化推进、企业主导、标准引领、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3.1政府推动

3.1.1政府要为智慧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智慧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营造环境、全方位引导、培育整个产业的发展。一是政府应该把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智慧物流中的公共服务内容与通讯等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运营,营造物流信息化互联互通的环境,整合智慧物流资源,形成智慧物流发展的载体;二是培育、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智慧物流企业主体;三是加快物流企业智慧化层次的分工,形成以智慧物流企业发展为导向,其他物流企业及相关智慧产业协调发展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智慧化、规模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3.1.2政府是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及标准化的推动者一是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直接组织或战略引导的方式推动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研发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发和跟进,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成果运用于物流产业;二是政府与研发部门、生产企业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三是政府重点抓好标准建设,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物流作业,总结挖掘其中的共性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出适合我国使用的物流标准和信息化标准。3.1.3政府是智慧物流投入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智慧物流系统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大、社会效益显著,没有哪个单位有能力或意愿单独完成这样具有公益性质的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下,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社会有效资源来共同完成。

3.2产业推进

要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针对不同领域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差异化策略推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食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烟草物流及港口和集装箱物流等重要领域和运输、仓储等重要基础设施,围绕物流管理流程推动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抓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典型应用示范工程。要建设智慧物流产业集聚区和信息平台,制定产业标准,创造智慧物流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智慧物流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协同化发展。要利用智慧物流的技术手段加强与其它区域的物流信息互通,推进跨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和经济合作;由政府、行业、科研机构及物流、金融、制造及商贸等不同的领域企业的组建智慧物流产业联盟或实体,合力推进智慧物流跨产业融合发展。

3.3企业主导

企业主导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数据智慧性、网络协同化、决策智慧化。数据智慧化就是企业使用智慧化的设备,比如通过传感器、RFID标签、GPS和其它设备构筑一个先进的、能够及时收集信息并及时把信息回馈给组织的系统。网络协同化,就是企业要与合作伙伴进行信息的共享,这些合作伙伴包括企业内部、部门和部门之间、外部的供应商之间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智慧化是指物流链上相关企业借助智能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来衡量各种约束和选择条件,提供选择方案,以便决策者对各种行动过程进行选择,或由系统通过学习自动做出决定。

3.4标准引领

标准化工作可以保障物流科技发展的协调统一、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发展水平,消除组织及信息壁垒,引领物流业向智慧物流的方向发展。一是强化统筹协作,依托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标准化协作机制,协调推进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和各项专业标准的制订,推动相关法规、配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先进和开放的物流标准体系框架;二是加快编码标识、接口、数据、信息安全等基础共性标准、RFID等关键技术标准和感知技术等重点应用标准的研究制定;三是以信息平台标准化为重点,在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标准、信息标准、数据标准及业务协同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四是以企业标准化需求为导向,鼓励企业购买或自主开发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能够与客户企业、合作伙伴、物流园区、口岸、公路、铁路、民航信息及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实现数据交换及信息共享。

3.5市场化推广应用

智慧物流的发展最终要引入市场机制,在政府“推力”和市场信号“引力”的双重作用下,增强智慧物流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智慧物流的建设中;更充分地利用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媒介作用,完善与其配套的服务机构,使市场真正成为连接供需双方的信息和技术交易和扩散的场所;构建开放的市场化智慧物流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的智慧物流服务主体,构建智慧物流企业应用性平台,引导企业根据智慧物流专业市场需求改善产品结构和技术应用结构。

4结束语

总之,通过政府推动、引领及带动,实业界及理论界的不断探索实践,产业层面的促进及市场层面的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发展模式,直至最终形成可复制的成熟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继祥.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0,(3):80-83.

[2]刘志硕.智能物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0.

[3]张军杰.智能物流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0,(34):62-64.

[4]章合杰.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21):30-32.

[5]汪鸣.智慧物流重在智慧[J].物流时代,2011,(11):13-13.

[6]李霞.浅谈物联网时代的智能物流[J].江苏商论,2011,(26):9-9.

[7]蔡增玉.基于RFID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10):62-64.

篇3

【关键词】精细化学品 物流 问题 发展策略

一、精细化学品物流的特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精细化学品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行业规模逐年扩大。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总数已达11000余家,行业总产值达1200亿元人民币。精细化学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精细化学品物流的发展。

精细化学品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和农副产品为原料,使得绝大多数精细化学品为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等特性,特别是部分粉状化学品,极易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产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亦或当空气中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极易发生爆炸。由于精细化学品的特殊性,决定了精细化学品物流拥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精细化学品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其物流需要有专门的储运设备和环境。

第二,精细化学品物流需要有追踪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的设备和自动保护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经济突发事件,减少损失。

第三,相关物流部门需要有完善的和专业的精细化学品物流培训体系,包括安全知识、质量知识及应急处理知识。

第四,出于安全和环保考虑,储运精细化学品的相关物流部门最好有完善的HES体系(HES,Health,Safety & Environment),或者SQAS体系(即质量安全评估体系)或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第五,相关物流部门应当有良好的运营管理能力,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精细化学品进行安全储运,并能快速响应各种突发事件。

二、我国精细化学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精细化学品物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企业自办物流普遍,物流专业化分工程度不够

由于精细化学品有着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仓储、运输等物流环节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出于担心失去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权,同时不愿意放弃额外利润,我国大多数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属于自营物流模式,包揽了运输和仓储等全部物流活动。而生产和销售是企业的经营核心,对物流的管理并不专业。我国大部分精细化学品物流只是沿用普通货物的物流方式,导致物流事故频发。

(二)精细化学品物流企业规模小、效率低,且装备落后、现代化水平较低

对于精细化学品物流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物流装备落后、现在化水平低的问题,这些物流企业管理落后,对于精细化学品专业知识、ISO质量安全体系、物流标准制定和执行能力、物流设备维护保养、操作现场监督检查、物流安全技术培训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管理和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还很不完善。符合精细化学品仓储、运输、装卸搬运的装备专用化程度不高,装备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缺乏统一的能够保障安全的精细化学品物流实施标准。

(三)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

精细化学品的特殊性要求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与直接操作人员不但要具有精细化学品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物流设施设备知识、SQAS知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知识。而我国这方面专业物流人才严重缺乏,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处于较低水平,安全意识不够,专业技能欠缺。

(四)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术落后

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如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在精细化学品物流的应用还很有限,造成信息流通不畅,物流效率低、成本高,运力浪费。

三、我国精细化学品物流的发展策略

(一)积极发展专业第三方精细化学品物流服务提供商

精细化学品的特殊性要求其物流环节应该被重视。自营物流的模式显然难以满足精细化学品物流的要求,需要向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转变,一方面生产商可以将经营重心放在生产和销售上,另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物流风险。鼓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其服务功能,延伸其服务领域,建立起完善的精细化学品物流体系是我国精细化学品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体制,整合物流资源,升级物流装备,提高物流效率

对于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应该提升服务理念,建立主动服务的意识,了解客户需求,不仅要做好物流服务工作,还应该成为供应链管理者,整合市场资源,升级物流装备,做到专业、安全、可靠。特别是对于精细化学品来说更是如此,需要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能够充分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才能提升物流效率,减少安全事故。

(三)完善精细化学品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体系,培养专门人才

一方面,相关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精细化学品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体系,应当包括基本的产品知识、质量知识、专业物流设施设备知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知识,提升物流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与教育部门进行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不间断输送。

(四)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发展智能物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物流已然兴起。相对于传统物流,引入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带来的实时可视化管理、实时远程操作控制和实时信息共享这三大作用,对于精细化学品物流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应用意义,既能够提升物流效率,同时能够加强供应链的运作能力,降低物流风险,减少安全事故,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

我国在精细化学品物流领域仍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存在着物流专业化分工程度不够、现代化水平低、物流效率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同时相关的缺乏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应该积极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精细化学品物流,整合物流资源,改善管理体制,大力培养相关物流人才,同时积极发展智能物流,从而提高精细化学品物流效率和安全性。精细化学品物流作为一门新兴的物流业,相信会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其效益也将会逐步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宗朋.我国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2]丁亚男,王欣.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的分析[J].商,2014.

篇4

关键词: 高职经济数学 物流管理专业 职业能力 多元智能

1.研究背景

1.1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特点

从当前学生就业状况来看,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出显著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却在职场中屡遭冷落,就业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平均工资较低,而且短期内离职率较高或者多数人未能从事本专业。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现阶段的高职物流教学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物流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物流行业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

1.2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和自主招生的进行,不可避免地就会造成进校的学生“质量”相对下降,层次变多,但这里的下降仅仅指的是现代多元智能理论中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相对缺乏;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看重的往往是语言和数学这两种能力,所以高职学生大都长期遭受心灵的摧残,填鸭式的刻板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们,没有激情的学习,缺乏目标的学习,自然让高职学生对经济数学课程的学习无法投入。

1.3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数学一般属于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在课程定位、教学环节中并没有很好地结合它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没有很好地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生对学习经济数学的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教室纯理论教学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式,缺乏与工作、生活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善于利用数学思想或数学工具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没有关注预习、授课、考评、反馈等的多项结合教学;没有在经济数学教学上鼓励“双师型”,导致教师既没有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又不具备物流的基础知识;数学教师相对其他专业教师来说,有实际企业经验的人数非常少。

2.经济数学教学改进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要体现主动学习、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经济数学教学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多种智能,在娱教一体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强化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2.1引入现代教育理念

早在1983年加德纳教授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将人的智能细分为八个方面。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指出智力是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做出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教育者的工作目的不是智能,多元智能只是一个工具,它只能在你有了确切的教育目的之后,才能帮助你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在多元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没有一个可以直接沟通的桥梁,它只能帮助你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而且对不同的个体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对人的评判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每一个问题都应该从多个方面寻求答案。

2.2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要求教师把学习知识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组织调动、指导服务。传统教学注重单向灌输;现在要求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自己要懂专业,还必须具有指导服务、组织调动、协调沟通等能力;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有趣、专注、深入、愉快的程度,“高效”的意义在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行为习惯得到养成,职业能力得到提高。

2.3教学工作要完整

教师对学生发出的任何一项指令、交给的任何一项任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模式等,必须是谨慎的、科学的、深思熟虑的;反对把预习、展示、反馈看做三个独立的部分安排,三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3.1建议设有便于师生双向交流的在线系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完成预习、反馈,组织交流,便于教师参与与掌握学生预习情况。可以按以下流程进行:

教师导学。线上导学案,引入工作或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创设情境、提出要求等。

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可及时提交系统,教师及时在课前得到信息反馈,确认每位学生是否参与了预习。

组内群学。组长组织组员集中探讨还不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要鼓励人人参与;确定组内课堂展示的内容等,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部分小组的讨论活动中,确认学生已掌握部分知识。

2.3.2学生展示是课堂管理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形成思维碰撞,这才是展示的意义。在新授课上,教师要重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资源,而不能仅局限于知识的难度。

2.3.3教学落实需要重视三方面: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二是学习评价;三是反馈与回授。

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要开发学生的多项智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小组自主确定奋斗目标和学习常规;明确小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适当组织才艺类的小组竞赛活动。

学习评价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突出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为人标准。教师要用言传身教传递正能量,突出职业道德,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时,要及时将评价反馈给学生。注意畅通反馈渠道,有效回授,消除学生对学习、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疑惑。这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智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3.结语

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思想要活跃、思路要开阔,改革要有得放矢,工作要精细全面。结合学生自身的多元智能,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完成“会学、好学”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林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32).

[2]程长胜.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晏素珍.省示范高职院校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J].大众科技,2013,(1).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绿色物流;RFID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方所在地到需求方所在地的实体流动的全过程,是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流程进行有机结合。随着物流企业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辆越来越多,燃油量和路面需求增多,进而导致废气排放、噪音和交通拥堵现象更为严重;其次,在物流业过度包装物品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各环节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一起组成了一个绿色的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的实现需要高效、快捷的信息流作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提高物流各环节中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效率[1],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实现绿色物流需要以物流供应方为核心,同时政府也要加强扶持,从而建立起一个成熟的绿色物流体系。

2 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Status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联网、RFID等新兴技术的涌现,推动了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众多物流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对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不平衡,总体上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①信息技术利用率低。在物流中应用的主要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虽然有了一定应用,但尚未普及,仅限于一些大型企业,如海尔集团。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也只是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实现具体的应用。另外,虽然不少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也只是起到了树立企业形象的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网络在物流中的优势。②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不够深入。我国物流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③物流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目前,海尔等一些大型企业通过网络方式实现了低成本的数据共享,而大多中小型企业仍然处于单点系统建设阶段。

3 信息技术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IT in green logistics)

物流绿色化的整个过程可分为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物流运作,包括绿色运输、绿色配送、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物流管理,主要是把改善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物流的出发点,完善当前的物流系统。在企业实施正向物流的同时,不要忽视绿色回收体系的构建[2]。绿色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了全新的物流理念和结构框架,对需求方、企业、政府和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且在物流的各环节全面考虑了环境这一因素。发展绿色物流信息技术可提供有力的支持。

3.1 信息技术在绿色运输和配送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专业的运输网络,运输效率不高,限制交通和道路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提供的服务也相对单一,缺乏基于互联网的交通服务体系,以中介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传统的物流运输是将物品从供应地运输到需求地,缺乏系统的信息体系。没有统一的运输网络,储运设施无法共用,在发货、送货时很难进行最优路径选择,很多物流企业都有车辆不必要占用和额外路程过多的问题。运输和配送的绿色化需要GPS/GIS、通信技术和最优路径选择等技术的融合实现,即构建一个实时智能交通系统(ITS),将物流运输与配送引入ITS。该系统可以通过GPS/GIS、通信等技术采集各种车辆及路线的相关信息,然后传送至交通管理中心,进行信息的集中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到运输系统的各用户,以方便用户出行时实时选择出行方式和路线。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一些适当的处理,如交通疏导、事故处理等。

3.2 RFID和条码技术在绿色仓储中的应用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其中仓储管理技术已经从人工管理阶段发展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仓储阶段。为了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技术的仓库管理,实现仓储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库存信息,解决企业的库存量问题。海尔集团以优化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建立起了自动化的物流中心,通过应用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海尔集团缩减了大约200平方千米的仓库面积,同时还降低了90%左右的滞留物资和63%左右的库存资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3 信息技术在绿色回收中的应用

在我国,物流一般是指正向物流,即只强调物品从供应地到需求地的转换,而忽视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再加工。逆向绿色物流正好解决和改善这一问题,实现物品的绿色回收。绿色回收简单说就是物品从消费者向企业流动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包括回收、物品处理等环节,其目的就是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在绿色回收中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统一的绿色回收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各个节点的连接和信息传递,提高了物流运作的效率、信息化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

3.4 物联网在绿色物流中的应用

物联网推动了物流产业绿色化的进程。在物流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对物品生产、配送、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控,促进物流企业供应链流程和管理方法的变革,有助于减少物流中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物联网通过传感器、红外线感应器、GPS/GIS、射频识别技术等获取数据,建立实体物品与虚拟物体之间的联系,实现物体识别和通信连接等功能,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控制。在物流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收集物流供应链上的各种业务数据,实现业务过程中的控制与跟踪。

4 绿色物流体系构建(Construction of green

logistics system)

要实现物流的绿色化,体现绿色物流的优势,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绿色物流体系,以整合整条供应链的物流资源。在绿色物流体系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可以通过物流平台进行直接沟通和交易,当双方协定成功之后,就由物流平台相应的管理人员根据供需双方的信息选择运输方式进行物品的运输,到达目的地之后再由配送人员送达购买者手中。

4.1 绿色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

该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将物流环节进行可视化,可以让用户和企业实时了解物品的详细情况。而且通过大量的交易信息,可以对该行业的某类物品的总需求量和某一企业的需求量进行预测,从而解决企业库存过多和不足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达到对资源和环境进行保护的目的,对创建绿色物流、改善环境起到重大作用。该平台主要有行业信息模块、物流信息管理/查询模块、物品回收模块、信息沟通模块。

4.2 绿色运输和配送环节的构建

该体系主要是以智能交通系统为主,辅以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是将绿色运输与配送融入智能交通系统,以推动统一的物流运输网络的建立。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主要解决路径优化、交通拥堵和车辆运输占用的问题。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物流车辆的调度和跟踪监控模块基于GPS/GIS、通信和最优路径选择技术。该模块包括四个子系统,分别为客户端管理平台、物流静态信息采集、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和物流信息实时查询,通过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将其连为一个整体。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给运输的物品贴一个标签,统一由RFID读写器扫描标签以自动录入物品的信息,在通过门禁系统时也可以实现对运输车辆的扫描。然后通过物联网建立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通信,再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GPS和GIS技术实现对车辆跟踪定位。

4.3 绿色包装智能化

在该体系中,包装的绿色化是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品的智能包装,可以向客户提示食品的质量变化并提供延长保质期的功能,提高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智能包装上还要贴有RFID标签,对物品进行扫描,实现物品信息的自动录入功能,使得物品出入库更加快捷方便。此外,还要注重智能包装的回收利用,以减少企业的成本[3]。

4.4 绿色仓储环节的构建

在实现仓储的绿色化过程中,主要利用RFID技术构建自动化的仓储管理,其流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物品入库、出库和盘点环节。在物品入库时,首先要录入物品的相关信息,形成收货单据,接着检验产品是否合格,若符合要求则执行放置物品操作,然后产生入库单,若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执行退货操作。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技术,可以通过手持式读写器扫描标签,自动读写物品的相关信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仓储资源的利用率。采用RFID技术的自动入库系统实现了入库的绿色化,仓库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手持设备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物品的信息及货位信息都可以自动显示,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完成入库工作。出库是将物品从仓库中移出,要生成出库单、提取物品、更新标签和确认出库等。

5 结论(Conclusion)

通过对发展绿色物流的分析发现,阻碍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物流环节绿色化的意识以及国外大型物流公司的冲击。虽然RFID、GPS、GIS、最优路径选择等技术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没有完全发挥功用,反而引起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通过绿色物流信息平台,可实现客户需求的快速匹配与交易,并实时更新货品的在途信息,提高货品与车辆信息的可视化。以互联网、RFID等关键技术为基础,构建绿色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绿色运输、配送、包装与回收的绿色物流体系,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以减少物流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伟华,等.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场现

代化,2014(3):93.

[2] 许爱瑾.基于电子商务的绿色物流[J].电子商务,2012(11):

16-20.

[3] 夏晓婷,译.在新兴市场中实践绿色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4(5):24-26.

作者简介:

陈 晨(1994-),男,本科生. 研究领域: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

宋t宁(1996-),女,本科生. 研究领域:商务智能.

篇6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tdecisionsupportsystem,IDSS)的概念最早由Bonczek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IDSS是在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集成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及专家系统(expertsystem,ES)而形成的,其核心思想是将人工智能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相结合,使DSS具有人工智能.IDSS既充分发挥了专家系统以知识推理形式解决定性分析问题的特点,又发挥了决策支持系统以模型计算为核心解决定量分析问题的特点,在人机协同下充分实现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得到了一个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辅助决策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方向.IDSS主要由人机接口(对话系统)、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及方法库(简称四库系统)5个部件组成,每个库又带有各自的管理系统.在四库系统中,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模型库是将众多的模型按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模型及它们的表现形式的集合;方法库是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标准算法的集合;知识库是经过分类组织的各种知识的集合,是数据库在知识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人机接口是连接计算机与决策者的终结纽带.上述5个部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数据库是最基本的部件,也是其他库的数据源;模型库为决策者提供推理、比较选择和分析问题的模型集;方法库是基本方法和算法的集合,方法库是为模型库服务的;知识库分类存储大量的知识,是从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中通过推理,提取出知识的集合[5].

2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体系结构的设计

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农业物流作业、物流过程和物流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分类、筛选、储存、分析、评价、反馈、、管理、控制和决策的信息系统.它能提高对用户需求和农业物流服务的响应性;保证农产品运输的快速、可靠、准时;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农产品库存和管理成本;整合物流资源,使农业物流资源配置更合理、更优化;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决策的科学性;强化政府对农业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6-7].

2.1系统功能设计

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农业物流的数据采集功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等实体相关数据采集,包括农业政策法规、要闻和热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如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物流流程数据.这里的数据可以是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

(2)农业物流的运输管理功能.农业物流的运输综合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及时跟踪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并优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运输路线和快速响应,节约运输成本和减少时间,同时注意农产品流通保鲜特点,采用不同运输方式.

(3)农业物流的储存管理功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储存管理既要满足现有的储存要求,又要为预期的农产品储存高峰做准备,同时农产品的季节性脉动产出与连续性消费之间的矛盾需要农产品物流的储存活动来调节.储存管理包括农产品或农业生产资料出入库信息管理、库位资源管理、库存管理、报表管理以及流程监控,并提供计算机辅助决策,对即将达到或超过上下限库存量范围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级预警.

(4)农业物流的流通加工与配送管理功能.农业生产结束后,农产品进入后续加工及物流阶段,其“生长”活动的生命属性和生化特征还将不同程度地延续至最终消费,因而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兼具生物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特点.如连锁超市所需农产品的加工配送、分类分级、管理、包装、营销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和配选中心等.

(5)农业物流的包装管理功能.包装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功能、定量功能和标识功能.改进特色农产品包装,分级分类包装、加工后小包装,实现包装增值服务.

(6)决策支持功能.在现代农业物流中,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库存控制、运输车辆调配、流通加工与配送中心的选址、农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等,需要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智能计算方法提供决策支持,分析和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

(7)接口管理功能.上述各功能的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接口,与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接口之间的数据融合等.

2.2体系结构设计

从现代农业物流管理现状和需求出发,综合国内外最新现代农业物流管理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构建基于计算机网络、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专业模型等,对现代农业物流进行实时监控和综合管理与决策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划分为现代农业物流实时信息采集综合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模型库和方法库、知识库、用户接口等4个层次.

(1)信息采集传输和综合数据库、数据仓库子系统.此子系统是由信息采集传输、综合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对数据的存取、查询、更新、维护等功能,并实现对模型库、知识库的连接和会话功能.数据包括农业物流经营主体数据、经营企业成员和农户数据、主体经营报告数据和公共信息等,这些数据大多汇总到数据库中,这些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仓库技术提取处理、转化加工,成为数据挖掘的数据源.数据可以是Web数据、GPS数据、GIS数据和其他农业物流相关数据.此子系统能够完整地描述、组织和管理农业物流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使农户、农产品配送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

(2)模型库和方法库子系统.模型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存储所有的计算公式、预测模型与仿真模型.通过人机交互,使决策者能够方便地利用模型库中的各种模型支持决策,得到的结果通过中间数据库输出到用户接口系统.方法库建立在模型库基础上,为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提供求解算法,并依据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

(3)知识库子系统.知识库是应用人工智能原理、方法和技术,根据技术指标和专家知识、经验建立规则库.它支持知识的入库、链接、修改、删除、分类及调用和维护等.知识库中存储的农业物流领域知识是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及其他智能处理方法、技术发现的知识.一般是在确定决策的需要和任务的基础上,对于经验性强、较为模糊的知识可以从领域专家那里直接抽取;对于系统性强、需要精确描述的知识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其他智能技术或统计分析技术,如关联规则、神经网络、决策树、聚类、粗糙集、支持向量机、时间序列等,从数据库、数据仓库中提取出隐藏的、新颖、有效的模式或规则,即知识,加入到知识库[8].知识表现形式可以是图表、图形,也可以是规则,为决策者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

(4)用户接口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是系统的人机接口界面.它负责协调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之间的通信,输出系统的结果、信息供决策人参考.

3现代农业物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

系统使用Java语言开发,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跨平台特性.由于Java面向对象的特性,能够更大程度的通过运用设计模式带来对象级别的复用,这给系统带来更好的可扩展性和高复用性.通过JavaEE的规范Jsp和Servlet,配合一些常用的开源框架如Spring、Hibernate、Struts,在MVC的架构下,可使系统有更好的可维护性[9].系统采用JSP技术,Browser/Serve三层结构(浏览访问层、应用服务层、数据支持层),并以Oracle10g作为数据库.

篇7

关键词:卷烟物流;物联网技术;智能管理

一、物联网技术的内涵

物联网技术指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通技术”,其基于的本质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技术”,只是在该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展,以此来实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及传递。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化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

二、卷烟物流管理发展现状

(一)卷烟物流信息采集

就现实情况而言,卷烟物流管理工作中的信息采集工作尚不完善。传统的卷烟物流中,智能化程度较低,对于其信息采集的并不完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失真,对后续工作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卷烟物流跟踪工作不到位

物流跟踪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情况影响着整体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现实条件下物流跟踪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分拣智能化欠缺,效率低下分拣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其的准确性程度有着很高的要求标准,智能化分拣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不少的卷烟物流企业是通过雇佣人工,进行人工分拣来完成该环节的具体工作的,智能化分拣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人工分拣的工作效率远比不上智能化的速度,同时人工分拣出错率会偏高一些,毕竟人的集中力并不能与长时间工作相匹配,这样便大大降低了分拣环节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雇佣人工劳动也会形成较高的投入成本,从整体上增多了管理成本,却难以达到较高的管理效率。2.配送效率欠佳在配送环节中,由于缺乏对配送对象信息的准确性把握,导致配送效率降低,此环节对定位、追踪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要求较高。

(三)卷烟物流信息传送系统不完善

就传统卷烟物流管理工作来看,对于信息传送系统的建构并不完善,缺乏智能化的传送渠道,难以完成准确化的信息传送工作,对卷烟物流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四)卷烟物流信息不及时

由于缺乏智能化的物流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不彻底,导致卷烟物流信息不及时,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于防伪等工作的验证,影响着物流管理的效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一)切实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做好识别工作

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卷烟物流中的作用巨大。在物流初级工作中,涉及了卷烟的仓储和库存环节的具体工作,可以通过作用RFID技术,对卷烟的相关数据进行识别以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保证卷烟的质量,打码到条是RFID技术在烟草物流中的一个具体应用,通过运用打码技术,可以及时、全面的采集卷烟生产经营的实物数据,实现对卷烟产品的物流跟踪和全程管理,由此可以使卷烟的供应链实现商流、物流、信息的全面整合。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运用二维码技术进行卷烟扫描,实现烟草配送的精准化。

(二)充分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做好物流输送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对于卷烟物流输送工作有着极大的现实性意义。通过应用GPS技术,获得准确的定位信息,从而实现实时跟踪、在途查询、综合分析和在途异常安全报警等功能。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运输车辆的地理位置、当前运行速度等情况,对车载装置进行远程操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物流输送工作的安全性,通过综合运用GPS、GIS、扫描技术等,及时过去物流在途的消息,同时,如果在途中出现了隐患问题,可以及时给予提醒警报,以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

(一)加快了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物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延伸,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卷烟物流管理中,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物流的信息化及智能化进程,便于及时进行识别、追踪和监督等工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流信息的失真,从而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于其管理流程也有了优化。

(二)提高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保障了卷烟信息的准确性、输送的安全性,克服了传统物流行业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人工成本,从而大幅度降低了整体卷烟物流管理的工作成本。

(三)提升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其应用必然是大势所趋,在应用物联网技术之后,物流管理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这对于该技术的推广发挥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以此,物流行业的活力会被大大激发,物流相关企业的竞争力也会大大提升,从而带动整体经济链的发展。

结语

物联网技术在卷烟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智能化物流管理的发展,正确把握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现代整体物流行业领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汽车CKD物流

CKD(Completely Knock Down),即全散装件,是以全散件形式作为进口整车车型的一种专业术语。CKD汽车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我国在引进国外汽车先进技术时,一开始往往采取CKD组装方式,将国外先进车型的所有零部件买进来,在同内汽车厂组装成整车。汽车CKD物流是指将汽车零件从集装箱中拆包,准确输送到相关流水线工段,之后把组装生产完成后的汽车运送下线。现在各个国家都希望最大程度实现本国生产,提供更多工作岗位。汽车CKD物流模式将是汽车物流的一个趋势。

2.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物联网产业前景也非常广阔。

二、CKD汽车物流发展现状

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现代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重点。这些国家最初都是从CKD生产起步的,即购买外国的生产许可证,引进国外某种车型和有关技术,进口国外零部件进行组装。随后再逐步以国产零部件代替进口零部件,最后实现整车国产化并扩大出口。在汽车企业中,为保证产品质量,CKD件占很大的比重,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绝大部分都是采用CKD方式。同时,各国政府通过降低甚至减免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给以汽车CKD业务很大的支持,进一步刺激CKD物流的大量需求,CKD汽车物流规模继续扩大。

现在的汽车产业越来越重视汽车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目前汽车物流主要集中在汽车整车物流、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以及汽车服务备件物流三个领域。整车物流领域更多开展PDI业务,发展物流金融;零部件物流更多参与流通加工,生产与售后物流资源多加融合;售后汽车物流向美容装饰等拓展。零部件物流行业逐渐成熟,汽车行业中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形成战略关系。 由于进口CKD件的生产筹措阶段和运输周期很长,而且采用批量订货的方式,订货量与实际的需求相差较大,使得CKD件库存水平居高不下,供应链缺乏柔性,导致供应链流程时间长,物流组织难度加大,费用增加,有时甚至需要采用空运的方式来满足市场短期的需求波动。如果能够减少CKD订货这个环节中不必要的物流成本,则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CKD汽车物流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一是部分主机厂未将物流业务完全外包,增加管理费用,降低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二是由于主机厂壁垒,使得难于共享仓库、共享运输;三是主机厂对物流器具的要求各具特色,如网箱、托盘、运输纸箱的规格都不一致,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四是物流商之间缺少合作,导致网点、线路重复,资源浪费;五是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于用上,许多系统使用主机厂提供的物流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重点在于财务、生产等方面,不是很适合现代物流运作管理,并且对于一些物流领域的先进思想反映较慢;六是各企业物流水平的参差不齐,直接造成了CKD件物流的发展滞后,同时没有完整的行业规范,客户需求得不到满足,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物联网技术对汽车CKD物流的作用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它所形成的网络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可以将汽车CKD件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另外,在传递的过程中能够智能处理CKD件物流信息,对CKD物流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从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汽车供应链上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够大幅度提高汽车CKD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在汽车CKD物流各环节中,物流的信息化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需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靠物联网技术。具体来说,物联网技术对汽车CKD物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成本

物联网中的电子报交系统运用后台数据整合CKD物流系统进行数据的自动收集、整合和更新,管理人员只需按照所需利用软件系统进行查询即可,替代了原先人工的订单手工录入及单据存管工作。而且采用电子签收系统替代纸质单据进行交接可以减少纸质单据支出费用。假设每辆商品车每运次可减少1元,以2010年运作规模为例预测,如全部采用电子签收方式,可减少500万元纸质交接单据费用。

2.改进信息的掌握情况

物联网采用软件系统自动进行整合分析判断生成实时报表,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动态报表可以彻底解决由于数据滞后而带来的管理漏洞,有效解决传统交接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而存在的信息遗漏、数据偏差和查询困难等问题。

3.实时监测,及时纠错

传统方式采用人工操作,其中不乏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工作失误,物联网采用电子设备和系统自动判断来确认交接数据,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人为失误的风险,一旦发现与指令不符的问题可以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尽可能在交接时间内纠正错误,避免经济损失。

4.提高用户满意度

物联网运用自动识别技术、GPS技术采集数据,运用移动通讯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快速传递,最大限度的克服了物流作业移动特性造成的数据问题,使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作为各个方面的信息依据。物联网能将报交信息同现有的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经销商的管理系统相连接,形成数据链路,大大缩短响应时间,从而满足公司管理需要并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必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进一步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

5.减少能耗

物联网技术也能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改进,用电子设备替代纸质,彻底摒弃了纸张一次性使用的资源耗用问题。而数据的及时性使得管理者可以提前进行相关工作安排,提高车辆使用率,可以有效的减少盲目空驶,盲目等待等浪费能耗问题。

篇9

关键词:智能物流,信息化,工业互联网

0引言

随着企业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企业传统的管理手段、信息反馈机制、相关设备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智能制造技术引领新一轮的企业技术革新[1-4],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对产线全面智能化改造,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及竞争力。为提高公司生产现场管理信息化水平,响应客户要求,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结合统一。实现制造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数据实时交互,信息集成,为公司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并建立基于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离散型智能制造工厂。

1项目建设目标

上海西门子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以数据为中心,自动化控制、生产调度优化、资源计划管理三位融合的智能制造过程控制管理,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文档无纸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生产计划协同化,生产过程实时化物流配送准时化,质量管理追溯化,资源管理全面化等先进技术应用,做到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的集成,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以“三集五大”(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生产、大营销管理体系)作为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原则。结合上海西门子开关现有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运营管理系统,业务主要涵盖生产计划、生产调度、生产执行、现场管理、物流执行、线边管理、质量管控、设备管理、资源管理等业务功能。通过实现MES系统数据与WMS系统,ERP系统无缝对接,加强生产、采购、品质、财务、销售、仓库等各方面的沟通和协调,提高了各部门协调效率,增加了沟通效果。

2解决方案

构建新的MES(企业制造执行系统)——解决生产现存问题。MES系统可以实现系统管理、工厂建模、物料管理、计划排程、供应链、报表查询、需求管理、品保、基础设置、车间执行、仓储物流、供应商门户等主要业务,构建起了车间制造管理的整体框架,实现了车间制造的数字化、透明化。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设备使用率及产品质量。实现车间生产的智能化,将设计和工艺文档传递到工位。车间操作人员在流水线上即可实时查看信息,从而提高工厂整体工作效率。引进新一代大型无人化柔性自动化工业仓储系统——优化仓储物流的效率和成本。本项目旨在打造新一代工业无人仓储系统及应用落地,具备柔性高、扩展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从全链路的角度优化整个工业仓储物流的效率和成本。智能化柔性无人仓系统的打造,攻克基于多传感器感知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操作机器人技术和云端调度技术。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化的方式将这些科学研究成果与实际业务场景的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对于传统流水线式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柔性无人仓占地面积更小,成本更低,且机器人之间采取并联作业模式,可极大提高仓库自动化体系应对异常的能力。引进QMS数字化检测与质量大数据系统——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从数据收集的源头着手进行数字化检测,对质量数据进行格式化收集和管理,建立一整套涵盖抽样/取样计划、质量控制计划、检验计划、质量监控、变异源分析、质量报表、风险跟进和反馈的系统和机制。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最佳实践惯例,将那些常用而有效的质量分析方法进行整合,降低门槛,变成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能在日常工作中轻松使用的工具,配合统计学方法研究的六西格质量控制技术的实施。通过系统的实施,将质量数据和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共享给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即时了解公司的实时质量状况,将质量控制“透明化”,以便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决策。综上,实施该项目可以有效解决业务问题、实现业务目标。

3项目的效益

本项目完成后,不仅上海西门子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现状大有改善,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和设备效益,项目验收后第一年(即2020年)将新增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利润增加150万元(税前),新增税收50万元。项目实施对行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1)本项目符合闵行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及规划。闵行经济开发区的主导定位是以装备制造、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对公司的项目发展起引导作用,产业政策在今后都是支持本项目发展的强有力保证。项目建设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财政增收,符合各方利益要求,社会效益明显。(2)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本企业的运营可以实现诸多提升,在自动化的基础上生产现场的状态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实现了数字化,创建生产大数据,结合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信息,实现生产数据透明化、各种信息无缝交流。结合先进的智能仓储系统,将大大提高我们产品的性价比,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主动,在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引领并促进了整个中压产品设备智能制造的水平。(3)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所用能耗,响应国家“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的计划目标,为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做出贡献。(4)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力资源转换与流动做出贡献。(5)提升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助力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目标,彰显国人的技术力量与智慧。

4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企业利用现代制造技术和传统的制造方式相比,该项目从智能制造角度出发,运用机器人(手)、视觉、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精度化,同时在生产系统的管理上也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基于对产品特性的理解,完成项目的定制化、模块化和兼容化开发,既保证了自动化线的特殊性,又保留了其通用性。项目的完成既提高了自身生产自动化水平,也会为未来新产品的提供更高的平台,生产工艺不断提升接近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市场前景良好。本项目“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中压开关产品生产及物流智能化创新综合应用和改造”,既体现了项目的前瞻性,又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打下技术基础,可适应市场的广泛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本项目建成后能极大地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运营效率,减少库存,加快库存周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从管理角度达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目的。依靠此次成功改造,积累中压开关柜和中压断路器的零件自动化钣金加工和智能仓储经验,结合精益生产(Lean)的持续推进,促进技术的发展,为以后实现数字化工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项目将使本企业的自动化和仓储系统水平达到业内国内领先,为本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另外,其诸多功能也具有单独使用的市场价值,给本土从事相关产品开发的企业提供可供借鉴的技术参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本企业的运营可以实现诸多提升,在自动化的基础上生产现场的状态信息采集、处理、传递实现了数字化,创建生产大数据,结合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信息,实现生产数据透明化、各种信息无缝交流。结合先进的智能仓储系统,将大大提高我们产品的性价比,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主动,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前景良好。

参考文献

[1]方泳,吴超,易曲峰.创新智能物流技术装备——实现柔性化绿色制造[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11):91-93.

[2]西田光男.日本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4):64.

[3]吕峻闽,缪春池,周启海,马常松.基于RFID和SCOR的物联网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1,38(12):128-130+161.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

1引言。

随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了28.1%。

电子商务即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者统一。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流的保证,而物流则是交易执行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2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意思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其起源可以追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的“后勤”(Logistics)理论。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概念至今。

根据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物流的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基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网络化的物资或服务的配送活动,包括软体商品(或服务)的网络传送和实体商品(或服务)的物理传送。电子商务给全球的物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也使传统的物流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

3.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当时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美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最显著特点是:采购、仓储、配送在一体化前提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在物流系统同样十分发达的日本,物流行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

3.2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即利用条码、射频、自动分拣系统等技术,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由于我国物流系统起步较晚,物流自动化作业并不普及。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近几年来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物流业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运营。条码技术广泛应用,可以利用传送带等机械对货物进行自动分拣、装卸。

早在1985年,美国知名企业沃尔玛便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凭借包括物流条形码、射频技术和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在内的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网络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表现为物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在日本,货物一进配送中心,工人就会利用无线的手持机接受装卸指令,在装卸货物时刷货物条码进行确认。而物流公司和货主可随时从网上查询货物的位置,并发出作业指令。另外,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日本通运公司、电信通讯公司等3000多家公司正跨越不同行业间的鸿沟,联手建立涵盖整个日本国内的一个包括一切物流分支部门的电子物流信息市场。这一举措将会使日本电子物流信息市场的规划、构筑和运行走在世界的前列。

计算机公司戴尔通过网站向供应商提供实时数据,使供应商了解零部件库存、需求预测及其他客户信息,更好地根据戴尔的需求组织生产并按JIT配送。同时,戴尔的客户在网上按指令配置电脑,下订单5分钟后就可以得到确认,36小时以内客户订购的电脑就会下生产线装上配送车。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等手段,全面实现网络化。

3.4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网络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和经济才能解决。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配送过程中,运筹学的运用很重要。

日本企业通过有效地利用IT技术,开发出智能交通系统ITS。同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也对运输路径的合理选择和定位,提供了便利。超级秘书网

3.5柔性化。

柔软化是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出的,要求生产和物流都必须按照需求端的要求来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和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加大,产品寿命周期正在逐步缩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组织物流作业。

4结论。

近年来,国外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极快,已经成为主导企业物流效益提升的重要方面。而由于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观念、技术都相对落后。另外我国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面临着对现有系统的整合提升或重组改造,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只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电子商务中的瓶颈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余昕。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关系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