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的进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技的进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技的进展

篇1

关键词:科技发展 隧道技术 带动 展望

1前言 我国是多山区,多高原地貌,运输交通不方便,信息的交流也存在着特别大的障碍,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我国也应该发展隧道技术。

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先进化,我国的隧道技术也有了特别大的进步,也发明了不少的先进手段(如TBM掘进技术、盾构法技术、新奥法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隧道技术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科技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我国隧道发展的部位,这些部位集中在长大深埋隧道、过江过海隧道、引水隧洞、城市地铁等不同用途的隧道及地下工程不断修建。

我们都再说20世界,桥梁,铁路的发展占据了我国运输业的很大的比重,那么21世纪我国的发展就是隧道工程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也逐渐的向地下发展。因此,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将不断发展更新,也将更优质的服务于人类的需要。

2隧道修建技术发展简述

2.1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在是局限于运输一个方面,已经逐渐向多样化,复杂化传递,在20世纪以前,我国的隧道技术与使用过于单一,在二十世纪后,城市的地下运输隧道逐渐得到饱和之后,隧道技术又逐渐的向军用化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化学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的使用隧道来进行工作。

2.2勘察设计向一体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隧道工程深埋地下,修筑在岩土体之中。这种施工方法已经不是单一的人力作业可以满足的,就算人力可以进行作业,如果没有技术层面的支持,不能正确的分析岩石土层的性质,单纯的土工掘进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也就说明了,是科技推动着工程的发展。

当前隧道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与综合地质勘探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隧道的技术逐渐的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这样的先进手段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隧道的运行好坏也就直接被人工智能的机器来控制。

2.3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新奥法隧道技术的出现,是隧道技术的一个划时代的代名词,相比于传统爆破掘进的方式来看,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的随心所欲的应用,在一些断面层,碎石层,岩土层的地貌时,爆破技术需要极其精确的控制才能不导致隧道坍塌,但是,新奥法就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随着岩石力学理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施工与新奥法的结合施工,完全的取代了传统的钻爆法施工,这样的新颖的施工方法省去了不少的不必要的麻烦。当前我国的施工理论就是控制爆破机械施工,遵循“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施工工艺的理念,并且相比于以前,我国的的技术发展逐渐的向全断面,半段面发展,技术也逐渐的成熟。

2.4隧道施工机械化装备水平向现代化发展具体表现在:

(1)机械化装备能力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无论是钻爆法施工,还是新奥法施工都离不开这些机器的使用,这样的施工环境也造就了成熟的隧道技术,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科学技术带动了隧道技术的发展。

(2)出现了隧道掘进机,盾构机。以前的传统方法就是利用化学,物理方法来改变岩石的结构来进行施工,现在可以利用挖掘机进行土工作业。

(3)在目前这种机械化施工的前提下,不管是辅助作业机器,还是主要施工机器都是由电力提供能源,所以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这样的能源消耗问题也应该被解决。

2.5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个机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目前我国这方面最先进的设备就是,地质成貌仪。这种机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做出比人为更科学的预测。所以,在施工以前,这个机制的现场勘探可以正确的进行预测,这种地面是否适合作业,可以有效的减少支出,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确定的情况。实践证明预测监管虽然不能全部准确,但是大方面的估测还是准确的,往往这种大方面的预测是可以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的,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3几点体会综上所述,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3.1隧道工程的重点问题就是管理者,与设计者的技术问题,在施工以前我们要注重隧道所依据的地形地貌,这种问题的有效解决是隧道能否继续建设下去的主要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2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和充分利用有效资源隧道施工。隧道内的空间是否可以满足正常的运行,施工过承重,是否可以提供有效的资源,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场地的有效规划是一个重点问题,必须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做到各得其所,互不干扰,增强吞吐能力。

3.3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必须符合“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是隧道建设的根本理论基础,人文化,是隧道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要解决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根本问题。实践证明,科学方案都是经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讨才能最终定下来的一项方案。

3.4利用科学手段控制隧道内的空气,湿度,温度保证工做人员和乘客有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而且,我们还要保证,隧道内的排水给水系统,防火防灾系统是否安全科学,是否可以保证正常的运行。

3.5发动科学手段,不断的在隧道技术中融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手段,保证隧道的质量与方便,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钻爆法技术,TBM掘进技术、盾构法技术,多功能管棚钻机、TSP、地质雷达等器械与技术是我国最近最优秀的工程手段,这种手段已经逐渐的被满足被应用于科学发展隧道技术。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单单出现在我们国家,也是目前隧道技术界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力量不够不能够解决这些矛盾,那么这样一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就变得非常的有必要了,只有国家的科学技术手段上升才能解决隧道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是科学技术推动着隧道技术的发展。

结语

为了我国的隧道行业能够发展的更高更,走的更远,我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我国的科技水平发展上来,这样一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带动我国的隧道技术,不断的融合带动,我国的隧道行业就能得到最持续的能源。

[1]毛建安.秦岭特长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的应用.世界隧道.第4期.1998年.

[2]刘为民,毛建安.综合地质勘探在秦岭特长隧道中的应用效果.世界隧道.第4期.1998年.

篇2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篇3

一、道德对于现代科技行为约束的概念分析

所谓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综合运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动。科技行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有全民族性、全人类性。有益的科技行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类,反之,则为祸民族,为祸人类。

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泛指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标准。具体指一定社会(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为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道德现象,它是适应社会文化背景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协调从事科技事业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时间的依赖性。主体的道德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道德同样是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着一定的科技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人的认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规范,不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实际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产生于每一个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这是科技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意识,是依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而有很大的差异的。尽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阶级之别,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科学技术内容的客观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类性,因而它更具有国际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义”、“利”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科技道德是对真与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道德约束在现代科技行为中的应有之意

(一)现代科技人员对个体功利超越的自觉性呼唤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又会为科学家带来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极大的个人功利性。这种双重功利性在构成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的同时,又蕴含着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为争得科研基金、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为获得同行的承认,为得到持续的课题资助,为了获得晋升和达到最大限度的“马太效应”,科技人员中有人便不择手段,放弃道德原则、泯灭良心、失掉是非善恶标准。人都有趋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觉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狭隘的个体功利,会使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这就要求用道德约束科技工作者对个体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类。所以,科技工作者对狭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觉性构成了现代科技行为迫切呼唤道德约束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二)现代科技应在更高层次上造福全人类呼唤道德约束

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远非仅停留在超越狭隘功利的自觉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宽了。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强化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直接关系。科技成果应用的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侵华日军所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几千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所有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技的发展为这些反文明的行为提供的物质手段。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既是生产力同时又隐含着破坏力的双重属性,才使得现代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使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科技行为后果作出人道主义的审视。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关于科技应用的定向和规划、实施和控制等诸方面。现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否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本国,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所贡献。不但要幸福当代,而且又给子孙后代奠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扬善抑恶,施行人道,造福人类,这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科技行为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在现代科技行为需要道德约束第二层面的要求。

三、建立现代科技与道德约束的良好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从唯物史观来看,科学技术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相互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活动;道德主要是指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科学所阐明的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则主要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先进的道德与科学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进步的道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

(一)现代科技发展决定道德进步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的不断增多,人们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会化的协作。这样,调节新的社会关系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应运而生。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工程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等等,就是新开拓的伦理学领域。

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始终处于不断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动性,最终会通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应变革,引起道德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道德的纵向发展序列来看,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总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新旧道德观念的碰击与冲撞中,使新型的道德体系适应新型社会关系而最终确立起来。这是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领域的飞跃和质变。再从道德活动主体素质的横向扩展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以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虚心学习、协同一致、刻苦钻研、百家争鸣、努力奉献的科学宗旨,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同时便熏陶了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积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并使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扩大了道德评价范围。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其次,科技发展能够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扩大道德评价范围。第三,科技发展能够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为道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环境之中,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得到稳定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影响,对现代科技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也正体现于此。具体来讲,道德力量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人有了知识,就会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古人的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珍视、对技术发明者的赞颂的思想,包含着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一致的特点,客观上促使当时许多先哲探求知识,献身于科学技术,自觉地把渴求知识、崇尚真理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代,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社会中逐渐形成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道德风尚及舆论,从而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二,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科技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职业心理和科技道德习惯。

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多种因素制约,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技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着为科技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凡是科学上有创造、技术上有发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

篇4

关键词:水资源;科学技术;社会发展

水是维持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日益加剧,淡水资源日益缺乏,水资源问题成为限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生和进一步深入,一定程度上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但更多的是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科技措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在水资源利用中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水资源问题

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最主要的资源。地球上水资源总量很大,但97.50%是海水,不能够直接利用,淡水只占2.50%,而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0.01%。同时,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和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农业的迅猛发展,世界水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而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20世纪以来,全世界农业用水增长了7 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0 倍,从1980 到2000 年,美国每年用水比往年增长约50 %。[1]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我国国内600多座城市,400多座面临缺水问题。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污染日益严重。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加工食品废料、金属、肥料和杀虫剂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差强人意。[2]

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这种不和谐因素又反过来使得人与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受到伤害,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科技革命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的应用

20 世纪50 年代前后,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掀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或现代科技革命,[3]主要涉及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与海洋开发技术等领域。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现代科技革命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短,技术发展及更新越来越快,以及小科学向大科学过渡等特点。它们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新型工业部门的形成,并引起传统产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缓解水资源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更多的在于应用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技术的渗透。[4]自现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柱。

修建水坝调蓄径流、拦截洪水以及调水工程是增加和调节水资源的重要方式,又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20世纪以来,伴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的广泛应用,现代坝中重力坝与拱坝设计理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和提高,水坝建设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使整个坝工建设在全世界得到普遍与飞速发展。我国的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世纪工程,它的开工建设除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有关外,还取决于涉及泥沙、水文、地质、施工、建材、机电设备、生态环境等多学科的世界科技先进成果。同样,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美国的南加州供水工程、原苏联的伏尔加-莫斯科调水工程以及我国的引黄入晋工程等都不可能变为现实。[5]为了预测大江截流合龙时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采用三维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技术,建立了包括数据库、图形库、动画漫游、数值模拟在内的“大江截流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水文部门还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截流龙口水下地形地貌进行测量。这些高新技术为三峡工程如期截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等在节约水资源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业上节约水资源主要包括工程性、农艺性和生物性节水。节水灌溉工程中渠道防渗灌溉、滴灌、喷灌、渗灌、膜灌技术等的应用,直接减少了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例如在节水灌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以色列其80%的灌溉全部用滴灌,而且普遍推行了自动化控制系统。[7]除此以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将计算机模拟技术、自控技术、先进的制造成模工艺技术相结合,开发出高水力性能的微灌系列新产品等。在材料科学、制造技术的推动下,光降解地膜覆盖材料、液态地膜的多种无污染覆盖材料得以成功的开发和应用。 同时与覆盖技术相配套的有多功能覆盖机、免耕覆盖播种作业机具和秸秆覆盖机具等多种实用性保护性机具的成功研制,使农艺性节水技术在农业节水中产生了显著的效益。[8]生物节水主要通过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来实现,也与植物的抗旱性密切相关。[9]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新的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型的作物品种,也可以通过植物生理等相关技术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调控。如美国和以色列的棉花品种、加拿大的牧草品种等,不仅有优良的节水抗旱性能,而且具有稳定的产量性状。在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中融入了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3S 技术等的现代节水技术,促进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进步。

水污染问题的解决除了取决于社会公众的参与,还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污水处理技术也逐步得到更新和完善。各种组合技术工艺以及膜技术的发展,使得污水处理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如膜生物反应器(MBR) 技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得到广泛推广。截至1990 年日本已建成1369 座“中水”工程,东京江东区、城北区污水回用量的80%回用于工业用水,大大缓解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10]

此外,现代科技革命中“三论”的提出,使人们对水资源系统的认识和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思维方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认识到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资源问题的解决都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诸多因素。[11]

3现代科技革命及其相关产业带来的负面效应――水污染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及回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相关产业也给水资源带来了众多的负面效应。

科技进步带来了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但其产生的大量废水排放到河流,这些废水中有的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铅、镉、汞、铬等使得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新型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层出不穷,它们对于病虫害防治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各种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却导致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带来生态系统恶化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在发展中国家,80%~90% 的疾病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死因都与受细菌感染或受化学污染的水有关。在我国有82% 的人饮用的浅井和江河水水质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细菌污染超过卫生标准的75%,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饮水人口约1.6 亿。由于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四分之一。[4]

尽管引起水污染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们不能否认水污染的产生也确实是现代科技革命及其引起的产业革命的后果之一。

4现代科技革命和水资源利用关系的再认识及相关建议

由上文我们可以发现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限制了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逐渐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也看到水资源问题的出现与先进的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无可否认的关系。如果没有现代科技革命,也可能就不会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水资源问题的出现和尖锐化就是现代科技革命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是水资源恶化的充分条件。如果我们通过其负面影响的背后去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要么是人们在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产生了预料不到的事与愿违的后果,要么就是一部分人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和其他利益而不适当应用而产生的后果,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12,13]我们更不能因为这些负面影响而否定科技进步的作用。正如上文所说,我们看到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强有力手段的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而广泛的积极变化。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规模宏大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抗旱节水的作物品种、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等等将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些变化要远远大于其间接带来的负面效应。

当然,尽管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但我们也不能否认水资源问题仍作为全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但这也绝非科技本身的无能为力,问题的解决更多的还取决于人类在水资源利用中的道德和环境意识,政府部门的重视、资金投入、监督管理以及国际间的相互合作等等。要更好的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加强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关键还是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增进成果转化和技术研发,并有效的给以推广。

4.2加强公民的道德和环境意识水污染问题的产生很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所以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环境意识,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降低在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4.3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国际合作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必须要得到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给以广泛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调节,加大科技的资金投入,合理进行水价调节,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国际合作等等方面。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现代科技进步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如果能更

好地处理认识、实践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现代科技革命也必将更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学东,王殿武,李贵宝等.国内外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238-241.

[2] 何德功.世界水资源现状.,2003-3-16.

[3] 王正.现代科技革命兴起的必然性新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32(2):53-57.

[4] 吴彦琼.从全球化问题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紧迫性[J].生态经济,2006,(10):352-355.

[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课题组. 科技进步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002-5-10.

[6]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国外海水淡化发展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6(12):34-35.

[7] 罗玮.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海河水利,2005,(4):40-42.

[8] 武雪萍,梅旭荣,蔡典雄等.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4):28-32.

[9] 山仑,邓西平,张岁岐.生物节水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6,(2):66-71.

[10] 李本高,汪燮卿.污水回用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6,(4):1-6.

[11] 李平,张百鸣,林黎等.科技进步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9):9-10.

篇5

>> 对风险刑法适用的反思 新常态环境下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浅议器官移植之死亡标准对刑法适用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对环境影响分析 近代刑法学学派之争及其对刑法学发展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书法的影响分析 科技对交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刑法扩张适用的意义 科技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科技发展对婚姻伦理的影响 科技对沃尔玛发展经营的影响 法官适用刑法解释之分析 新科技革命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刑法对物权的保护分析 民间集资行为的刑法适用 基于铜接地网变电站适用性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对何鹏案和许霆案的刑法适用反思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苏州为例 科技支撑能力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环境监管失职罪刑法适用之完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EB/OL].(2008-10-22)[2014-5-14].http:///cn/bzgf/gb/45162.shtml.

[10]韦钦胜,臧家业,冉祥滨,等.我国近海污染状况总体特点及环保科技研究的需求[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6):90-94.

[11]郑振华,周培疆,吴振斌.复合污染研究的新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1(3):469-473.

[12]王星辉,杨海君,颜丙花.镉、酸雨和农药复合污染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毒性效应[J].湖南农业科学,2011(1):85-88.

[13]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2(9):82-99.

篇6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人才培养 现代化 创新

1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环境与自身的不适应性

    人们有理由预料,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将逐渐突破工业经济百年来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各种“成规”,借助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等生产力发展内部要素,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特征的知识产业,高等教育也应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变更自身的社会定位,在教育思想、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布局结构、办学模式等层面全方位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保障,同时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高等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其改革与发展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存亡。与此同时,21世纪也将为中医药产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们对疾病的无毒(少毒)、无创(少创)、安全、有效的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亚健康状态的日渐重视,对保健强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学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必然会在国际间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中医药将更广泛地介人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人将对医学科学产生深刻影响;中药学的研究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全面进展。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高;中医药学将真正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21世纪的新科技改革的六大趋势中,把生物技术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21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和深人,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的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正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正在酝酿之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医药现代化必将走出当前几乎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这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医学模式及医学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世纪后20年,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迫使医学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超生物模式转化,形成了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新型模式,医疗活动也从单纯治疗拓展为以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健全的身心状态和对环境、社会良好适应性为目标的综合态势。

    面对机遇,中医药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但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

其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中医药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密切融合缺乏主动性,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其二,中医药单一职业教育的局面仍未打破,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非智力因素对中医药人才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人才适应性、针对性与超前性关系未能理顺,严重削弱了人才的发展潜力和普遍适应性。

篇7

关键词:中药学 现代化 学科交叉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03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中,课程多通过中药基本理论结合中药物的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进行编排,课本则来源于古代中药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整理。作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验积累的成果,中药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然而,在工业现代化和标准国际化的冲击下,中药学已经逐渐走向与世界接轨、与现代科技接轨的发展道路。因此,随着中药研究领域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承古纳今,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探索,把现代科技成果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具备现代研究思路,通过中药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重点培养其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等基本能力,从而顺应当代中药学应用和研发相关工作的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中药学的教学模式:

1 根据传统概念寻找现代科学术语进行关联,形成连贯的思维习惯

中药学的理论知识系统与古代中医学相辅相成,在中国本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于病理状态、病症分型及相应的药物运用都有自己的称谓和体系。大家所熟知的传统概念有“五脏六腑”等,可以通过生活常识较易理解其表意,而如“缓急”、“御瘴”等中医药术语词汇则与当代医药称谓相去甚远,甚至有些词汇或理论很难找到现代医学支持。因此,需要教师尽量使用现代医药术语进行变通解释。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使学生正确理解中药学知识点,又能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养成现代医药学习思路。

2 根据理解需要寻找学科交叉整合知识网络,形成理解性记忆习惯

随着中药研究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中药现代化使中药学科与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分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知识网络,他们为中药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科学解释与技术支持。如: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为中药学阐明了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则阐明了中药的作用机制并为中药学提供进一步研发的筛选手段,分析化学则为中药学的鉴定与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其理论依据并提供实验手段。因此,借助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性学习中药学,同时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网络,使传统认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比如,讲到药用草乌的作用,其既具有镇痛活性又具有抗心律失常活性,我们可以通过阐明其不同药效成分的药理学作用进行解释:草乌所含的高乌甲素草乌甲素成分有无成瘾性镇痛作用,而其抗心律失常和抗纤颤功效则来源于关附甲素成分[1]。由此,可以通过天然药物化学了解某味中药的化合物构成,再运用药物化学的构效关系理解性记忆各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甚至可以进一步结合药理学模型和活性筛选体系对有效成分进一步探讨,最终对此类中药形成系统的认识,久而久之养成现代化的中药研究思路。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深化理解记忆,又能够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整体思维的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引入新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增加兴趣,提高实验效率诠释科学内涵

除了教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在研究生教学当中显得更加重要。中药学发展至今,其科学研究一方面以通过现代科学阐述其古意成果为目标,另一方面则拟通过新兴科技手段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推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常规教学中加入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加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引入新的实验方法和学科技术则将为提高实验效率奠定基础。例如,利用能够与靶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化学小分子来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发现靶蛋白质的化学蛋白质组学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2],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深刻揭示中药的科学内涵,指导中药新药研发;而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检测效率的实验手段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中药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分离分析与质量控制,解决了中药研究中的许多实际问题[3]。

中药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知识体系上凝聚了千百年来医药科学知识的实践成果。学习这个复杂体系不仅需要教师对中药传统理论深入掌握,又需要融会贯通、借助现代化的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传授知识。通过多种技术辅助、多角度切入、多学科交叉渗透,才能够全面、系统、正确地使学生较好的掌握中药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锋鹏.从草乌化学研究开发的新药思考中药现代化的方法[J].化学进展,2009.

[2]岳荣彩,单磊,严诗楷等.化学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J].世界科学技术,2010.

[3]张立煌,李杰.中药现代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篇8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在今年的“愿望清单”上又加了一条:建造出一台能与哺乳动物的大脑相媲美的计算机。高级研究计划局希望建造的这台机器基于大脑新皮质计算的工作原理,并表示:“这一皮质计算模型应该具有很强的数据容错能力,能并行处理任务、能耗极低、扩展能力极强。另外,它对算法精度的要求也应该达到最高。”新皮质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一部分,为大脑皮质的一部分,其与一些高等功能如知觉、运动指令的产生、空间推理、意识及人类语言相关。简而言之,他们的最终想法是制造出一台大小和能耗与人脑相当,复杂程度可以与人类大脑相近的“人工大脑”。

而此前IBM了一款全新的计算机芯片,该芯片的制造理念也与“人工大脑”十分相似。这款芯片与人脑的结构十分相似,被称作认知计算机芯片。早在2011年,IBM就在该项目中取得成果,而这一次的进展是,他们针对这一款芯片开发出了新的软件系统和编程模型,增强了认知计算机芯片的可塑性。

目前计算机智能化面临两个问题。其一,计算机智能化均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硬件结构几乎没有任何智能,内存和处理器分开使现代计算机难以解决超复杂问题。其二,效率低,耗能高。如果以现有的科技想要建造一个与人脑复杂程度相等的计算机,需要将近100兆瓦的能量,而大脑进行这一切活动则只需要20瓦的功率,相当于计算机的万分之二。

篇9

【关键词】新技术;中医学/发展趋势;计算机

20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日益走向一体化。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学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更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越来越具有工程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互相渗透,使科学从发现到应用的周期明显缩短,科学物化的速度加快。中医药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具有自己独到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

1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人类的科技文明史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耗散结构理论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体系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势必会使内部熵值增加,导致系统的老化与死亡。一个具备生命的耗散结构须具备系统开放性,远离平衡态。生物体是多层次生命物质组成的开放性耗散结构,社会也是个开放的耗散结构,所以研究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的医学体系,也应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中医也应该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融入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大潮中去,真正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开展中医药现代化,就是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通过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引进技术的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医药现代化是对现代新思想、新技术、新成果的借鉴和吸收,但又必然超越现代自然科学。但这绝不是全盘改变,不是对西医的简单模仿,更不是把中医“打”碎了,纳入西医的体系。就象一位文化名人说过的话:“人吃牛肉、羊肉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营养,长自己的肉,而不是为了长牛肉、羊肉。”中医现代化亦然[2]。

2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发展

2.1新技术对中医理论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医的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现代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的合理内核。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中医面对的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有保持和恢复自稳态能力的巨系统。因此,认真掌握系统论的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对于学习、研究和推动中医的发展,无疑是必不可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应该以现代哲学为指导思想。但同时还要看到,理论的创新同样也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中医学理论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强的优点,但局部分析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及科技条件的限制,它对微观世界的探及甚少,有些概念与理论过于模糊,有较多思辩成分,对生理、病理的研究量化指标太少,这是中医交流、传播、发展的一大障碍。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而证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的最关键环节,它是连接诊断和治疗的枢纽,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因此,证候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证候的研究一直是中医现代研究的重点。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在中医证候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各种有可能作为证本质的物质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3]。特别是近年来,已逐渐将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证的现代研究中。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尽管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病理、给药前后蛋白质组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我们也许可以充分利用后基因时代的科研成果,赋予中医理论现代的前沿的科学内涵,这样既可以提高其普遍性,也可使其掌握的规律和本质更具体,更深刻。

2.2新技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科技进步促进了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发展,并为中医病因病机学增加了新的内容。首先,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外邪致病学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核辐射、大气变暖、生态失调等负面影响,已经或正在成为新的致病因素,推动着中医外邪致病学说的发展。第二,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的七情致病学说。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情志致病的内涵,为治疗情志异常疾病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三,新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一定的规律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3新技术对中医诊断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手段,论治的依据,是经典的诊断方法,其科学性毫无疑问。但其诊断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很难量化,即使用流行病学方法加以分析,亦是靠专家经验打分,最多只是半定量。这种结论在准确性、稳定性、敏感性等方面都更多地受到医患双方主观因素的影响,已很难为时代所接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可辨病位深浅、病邪性质、邪正盛衰,与西医的定性有相似之处,对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在阴阳、表里、寒热程度的判断上同样缺乏量化的标准,影响疗效判断的准确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借助于现代技术对诊断指标加以客观化和标准化。虽然在这方面中医尚显欠缺,但我们也应看到,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微观辨证学正从中医诊断学中开拓出来,从而使传统的宏观唯象辨证进展到与实验研究及微观、微量、超微结构检测、观察等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水平,以期促进中医诊断学实现宏观与微型的辨证统一。2.4新技术对中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基因技术、信息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药理学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对中药研究已深入到分子、受体水平,这为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的关键。首先,通过基因技术、化学成分研究、分析测试手段、生物农药使用等措施,可以针对中药材种植涉及到的种源鉴定,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技术,防止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无公害栽培加工技术,中药材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等制定一套完善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确保从源头上生产出绿色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第二,在现代技术指导下,传统的中药饮片炮制加工不断取得新成果,目前已完成了40种常用中药饮片加工和4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工艺更加规范、科学,为生产高质量的中药制剂提供了保障。第三,中药现代化最终体现在中药生产共性技术研究的现代化。通过缓释、控释材料、快速崩解和速释材料、生物降解高分子等新型辅料的应用,设计出了控释技术、靶向定位技术、脉冲给药技术、定时给药技术、生物反馈自调节给药技术等释药系统,形成了四十多种剂型。传统中药剂型已从膏丹丸散发展到注射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尤其是发展了喷雾剂、滴丸剂、微囊、毫微囊、微球、脂质体、透皮给药系统等现代剂型,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并增加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生产设备、设施的完善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硬件条件。第四,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研制出有效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质控指标严格、安全高效、质量稳定、服用剂量小的现代中药新药成为一种现实与可能。

另外,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以及中医药工程学等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中医有跻身新技术领域的可能

中国古人的思维以人为核心对象,它对具有对称、循环、平衡、全息的生命人体进行了长达几千年的集中审视、思考、观察和体验,为取得至今既存的具有丰富疗效的医药技术付出了历史上无法计量的巨大的代价。从这个角度看,中医本身就可以看作一种技术。虽然许多问题仍处于“知其然不知其。

综上所述,新技术在中医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和正在发挥着作用。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告诉我们,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才能得以稳定存在,并得以向上发展。因而,中医药体系要发展,必须接受外界的新科学、新技术,但同时又要保持适当的开放度,不能失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系统的目的性原理认为,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即解决无序状态的问题,系统要在稳定保持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正如《黄帝内经》告诫后人的那样:“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正是需要在稳定保持自身特色及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界科技的新成果,为我所用,在反复实践中将其同化成自己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而寻求进一步的更高、更快的发展。正如邓铁涛教授所述:“中医之振兴,有赖于新技术革命;中医之飞跃发展,又将推动世界新技术革命”。[6]

【参考文献】

[1]林庚庭,王平.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医现代化[J].中医研究,2003,16(3):2.

[2]白晓芸.透视中医现代化[J].中医药学刊,2004,22(1):146.

[3]杨元宵,李昌煜.运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69.

[4]严灿,邓中炎,王剑.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0,21(7):51.

篇10

一、活动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体会、感悟科学的真和美;

②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③爱护生命,保护环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根据需要,搜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②明确内容,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如,要了解某种昆虫的习性特征,可采用科学观察法、现场实验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丰富科学知识;

②积极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二、活动步骤

1、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小组,找准自己的兴趣点,订阅科技报刊,多看科技电视节目,网上下载收集资料;

2、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有趣味的科技实践活动,如采集动、植物标本,观察蚂蚁的迁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3、利用实验室,通过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讨论分析等过程中,得到第一手资料,写成科技小报告;

4、建立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园地,与同学交流探讨,从中体味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活动反思

科学实践活动要有科学精神,要尊重科学事实,不得虚构造假;要多关注科学发现、发明、创造和运用过程中的新事、大事,使自己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长盛不衰。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进化论取得重大进展

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之后,许多科学家都以他的自然选择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2005年,已揭示出进化论在基因层次方面的复杂性。如,人类与黑猩猩在DNA上只有4%的不同,正是这4%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人类能够脱掉毛发,直立行走,具有更大容积的大脑。这一研究的重大进展使美国颇为流行的“智能设计论”没有了市场,联邦法院判定,在学校里讲授有宗教色彩的“智能设计论”是违反宪法的。

关键词二:太空探索好戏连台

2005年1月12日13点47分,“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顺利发射升空。7月4日13时52分,“深度撞击”号成功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相撞,首次揭示了该彗星的真实面目。

2005年1月15日凌晨,“惠更斯”号探测器成功登陆土卫六,创下人类探测器登陆其他天体最远距离的新纪录。这些发现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三:太阳系内发现第十大行星

美国天文学家于2005年7月29日宣布,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这颗行星位于柯伊伯带,相当于冥王星的1.5倍,是太阳系发现的第一颗比冥王星大的天体,也是自1846年发现海王星以来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关于太阳系的天文常识均将改写。

关键词四:水稻基因组序列全图图谱绘制

2005年8月11日,多国科学家宣布完成水稻基因组序列全图图谱的绘制,使水稻成为迄今第一个基因全部为人类所掌握的农作物。这是人类农业育种史上的奇观。

关键词五:珠峰“身高”有变化

2005年3月15日,中国珠峰高程复测行动开始;5月22日,中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并顺利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30年以前公布的珠峰高度8848.13米停止使用,新高度为8844.43米。

热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