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范文
时间:2023-03-31 10:4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丰富的团队活动
在这个寒假我们高一(十)班的团员同学参加了学校布置的一个名为经典寻访的活动,我们选定的目标是位于黄浦区的外滩。刚开始大家觉得黄浦区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对于外滩也已了解得十分透彻,没有意义。不过当我们到达目的地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对于外滩得了解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通过寻访和资料搜集我们了解到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著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东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是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寻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幢幢复古优美的高楼大厦和优美的绿化设施。而且我们还发现在新年之际来这里的旅客中有不少都是老外,可见如今的上海已是受全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可是还有一些老人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孤单一人度过春节,所以团支部开展了一班一老人的活动。计划给这些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而我们班所负责的是一位家住新华路的名叫任瑛的老人,那是一个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一行7人代表所有高一(十)班的同学来到了老人的家中,除了嘘寒问暖之外还带去了所有同学写给她的祝福。为了让老人过一个团圆欢乐的大年,我们还准备了一些好吃的东西与老人一同分享。临近尾声之时,大家一同围在老人身旁,为老人唱了一首饱含祝福的歌曲。看到老人高兴得笑着,连声得感谢我们,大家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2. 多彩的社区活动
篇2
实践小组情况简介:
成员:
分组:
实践目的 :为了增强中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了更能对未来就业形势有所了解。我们常借助于寒暑假来临之际去找一些假期工作,以此来充实、锻炼自我的社会生存能力,进而掌握社会发展的时代趋势。由于自己从事的大多是一些餐饮行业,所以也就渐渐的对这个以服务性为特色的行业有了深入的了解。伴随着现在国内物价飞速上涨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大餐饮业也突如其来的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基于此,本人也就更加的关注当前餐饮业未来的发展现状,并尽可能的深入其中,并在不断社会实践中得出了自己就餐饮业如何走出困境的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实践对象:百胜蜂金庭门店
百胜蜂金庭门店是个以经营披萨为特色的联锁餐饮行业,虽算不上几星级酒店,但其饭店的规模在同类中也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深受顾客青睐,而往往是供不应求,经营也非常有特色,服务质量很好,注重以诚信来经营,下面我也就将结合上面的时间经历谈一谈我对当前餐饮行业的几点建议。
实践过程:我们一大早来到百胜蜂金庭门店开始了我们今天辛苦的实践活动,如图
一大早我们就开始帮助店员打扫卫生
我们在叠纸盒
王驹在整理台务
我们在帮忙盖章和做宣传册
这是方建财在叠宣传册
王驹在理册子
他们在做册子
金虹列在整理外卖
李伟鑫在洗碗
王驹和周旭奕在洗碗
周旭奕在厨房里切水果
下午我们集体去外面发传单
就这样我们在百胜蜂金庭门店里干了整整一天,当我们踏出店门时,真可谓身心疲惫
实践结论:在我看来,餐饮行业如果想在同类行业中“卖出特色”,实现餐饮业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充分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并能够将各各环节有效的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餐饮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走出目前物价上涨等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良好舒适的就餐环境
良好舒适的就餐环境也是餐饮业极其重要的因素,店面大小有时并不重要,但舒适、干净的环境会无形中影响到顾客的心情。当我们外出就餐的时候,我们且不论饭里的饭菜质量怎样?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这里的卫生是否达标,能否保证我们吃饭的安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饭的讲究也就越来越重视。所以,良好的就餐环境对餐饮行业来说极其重要。这一方面,百胜蜂金庭门店倒做的不错,店长在就餐环境方面则及其的重视,并身先士卒的维护周边的就餐环境。良好的就餐环境,再加上其西式风格的鲜明特色,更是吸引了众多来此就餐的顾客。
二:良好的饭菜质量
众所周知,各各从事餐饮行业的饭店都必须拥有本店自己的几道特色菜,以突出饭店的经营特色。在突出特色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饭菜的质量。我们也知道,每个人对饭菜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有些顾客甚至会对某些饭菜过敏。比如有些人对海鲜类的食品有过敏的现象。这些都是从事餐饮业所必须了解和特别关注的。特色菜可以说是饭店的招牌,而丰富其他菜种,并保证其他饭菜质量则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前提。在饭菜质量的保障方面,我感觉百胜蜂金庭门店做的很好。老板曾接受过相关管理的知识,所以对饭菜质量这第一关十分重视。正是由于老板对饭菜质量的格外重视,所以来此吃饭的人特别多,用座无虚席来形容有时并不夸张。而且据我观察,该门店非常注重服务质量,如果有顾客反映菜有问题便立即更换,而且员工个个有礼貌,待人友好。
篇3
或许还是在上课吧,初至这个学校,那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闹,仅仅有一个班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耍。班长给大家分配了任务,我们小组被安排在操场打扫。或许是不能直接走进教室和小朋友交流,大家颇感失望。然而当我们拿起扫帚,簸箕,挥舞在操场上,看着一段段跑道,球场被大家打扫干净,心中也充满着成就感。
不一会儿,到了大课间,小朋友们站着整齐队列从教学楼里走出,还蹦蹦跳跳的,到操场里做操,而我们也放下了清扫工具,看他们做操,在课间里同他们交流。
操场上,小朋友们三五成堆,在嬉戏打闹,也有一些安静的小朋友在墙边玩自己的卡牌,还有一些小朋友围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聊天。
我试着和一个小朋友聊了聊,我问他们每天要不要值日,而那个小朋友的回答更是让我吃惊。他不仅回答了我的问题,还开始详细地讲述他们的值日安排,以及他所作的事情。听着他的讲述,我忽然感到一阵羞愧,当我做一件事情时,是不是只是就事做事呢?
美好的课间如此短暂,小学生不会一个课间坐在教室只为等下一节课的到来,而是当上课铃响起,冲回教室。这不是不知珍惜时间,而是每个人本该有的玩耍的天性。
或许没能走进小学课堂是一个遗憾,或许没能给小朋友更大的帮助,但我们相信,我们给小
朋友带来了清洁的活动场所,带来了半天的欢乐。而这一次社会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或许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述。我们本该如此,时刻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人面前。
1.高中生1000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
2.XX年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3.XX年中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4.XX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5.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格式及范文
6.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7.XX年最新志愿者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8.XX年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篇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社会实践;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I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01-05
引言
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普通高中已全面开设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起步较晚且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区普通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仍推进缓慢且不尽完善,存在着较多问题。结合当前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现状对其进行研究,建立有效的机制保障,以推进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本文是根据目前高中现状及我校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目的是要发现、探讨现行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提出合理化的策略及建议,为实践者提供帮助和参考,以期能推动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和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定义、内容及形式
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较活跃、实践性最强的内容。社会实践,顾名思义,就是走到社会中去,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而学校中的社会实践,则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走出相对封闭的教室,走进社会,去亲身参与社会活动,以从中获得直接经验,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课程形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校内进行自主管理,校外参与实践活动。
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体现为以下几点。
(1)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宣传国家政策、协助国家进行政策调研,或学生建立自治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等。
(2)经济活动。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引入商业活动因素或直接参与到商业活动中等。
(3)文化科技活动。指学生建立文化社团,参与文化科技活动,或参与社会文化的传播与文化科技创新活动等。
(4)其他活动。即除了前面三种主要活动外,学生参加的有利于了解社会、提高探索能力的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交警体验日等。
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课程体系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主动探究的精神,能够将本来被局限于教室中的课堂延伸,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
二、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现状调查
(一)现状调查实施方法
本次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主要采用实证研究中的问卷调查法(随机抽样),采用不记名、选择式的答题方式,调查对象为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参加者的高中生、教师及学生家长,问卷内容涉及对社会实践的态度和认知、形式和内容、过程和评价等方面。本次现状调查还采用了观察法,对本校及学校周边走访调查,查看学校新课改以来的课程设置情况,查阅学校相关活动存档资料,查阅各年级及处室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掌握和分析相关资料。
(二)现状调查情况汇总
1.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通过走访调查,目前学校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的内容和形式有以下几种。
(1)政治活动。学校能利用各种节日或者宣传日让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例如在2016年防艾日中,一些学校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防艾板报,带领学生进行防艾宣传。另外,多数学校已经建立了组织完善的学生会,下属多个部门,如学习部、外联部、生活部等,分工具体;能在团委指导下设立校园志愿者组织,活动范围涵盖校园清洁、校园安全、纪律管理等多个方面。部分学校还有各种学生社团,如校园广播电台、文学社、滑轮社等。
(2)经济活动。如在校庆活动、校运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时,一些班级或各社团会向社会商家拉赞助以确保集体庆祝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课余时间,学生会组织跳蚤市场、义卖等活动,在了解商业活动的同时为孤寡老人献爱心。
(3)文化科技活动。少部分学校还设有青少年科学院、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每年都举办校园科技艺术节、社团节及各类型节假日活动或晚会,同时,每年都派有学生参加全区或全国的机器人大赛等。
(4)其他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交警体验日活动、森林公园考察活动、农庄种植体验活动等。
2.学校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情况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680份,有效问卷680份。其中学生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教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家长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汇总,样本学校内部有28.5%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51%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自身素质有帮助,表示乐于参加;但同时也有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占用时间过多,或者对于高中生而言负担较大。而学生家长偏向于支持孩子的看法。教师调查结果则显示目前教师感觉较难对学生进行指导。
3.现状调查的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中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范围较广,内容也较为丰富。学生在参与社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和家长都反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从课本以外的地方收获人生的经验。
同时,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存在较多问题和制约因素,如思想认识不足,课程设置单调且缺乏系统性,活动场所和教师人手不足,安全保障不够,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单一,活动经费缺乏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占6学分,旨在引起学生及学校管理者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重点从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原因剖析,以期有新的收获。
三、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结合调查情况,分析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尤显重要,这对推动广西普通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具有重大意义。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主要参与者对高中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充分
作为课改大环境下出现的新课程体系,社会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有着十分大的区别。社会实践活动重在参与的过程,侧重点是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只有在学生走出教室、回归社会的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空间才能得以扩大,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也只有在实践参与中,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觉醒。这就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像考试一样,只要两个小时就能看到学生水平,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并且,只观察学生参加的几次活动,并不能发现他们在这之中有什么明显的进步与成长。
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且受传统评价方式――分数的影响,学生家长对于高中生进行社会实践这一行为较为排斥。传统观念里,成绩与学生的未来是密不可分的,“有了好成绩,才能上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够拥有好工作,才会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的观念,在很多学子和家长中可谓根深蒂固。因此,许多家长就将“社会实践”和“不务正业”捆绑了起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3.5%的家长明确表示反对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31%的家长认为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过大,不应再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仅有20.5%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走进社会。
而社会实践的主体――学生,与家长的观点如出一辙。很多学生认为“分数大于天”,主观意识上抗拒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活动。调研结果显示,49%的学生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有18%的学生表示非常乐意参与,但是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也难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也不容乐观。调研结果显示,72%的教师认为学生应该参加活动,但是同样的,有53%的教师认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会影响学生学习。毕竟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选样本学校还是以升学率为主,因此尽管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社会实践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学校也安排了相关课程,但负责人都是将其当成任务来完成,甚至敷衍了事。这与开展社会活动的初衷是相悖的。
(二)安全问题是高中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跨越的问题
校园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管理的一大难题,但是社会实践活动相当多的时候都需要学生走出教室或校门。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逐渐成为社会青年人群的主流。对于家长而言,仅有的一个孩子是家里的宝贝,自小就给予万般呵护,一般不敢放孩子自由行动。每年新生入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家长陪同,报到完毕后家长还陪着孩子到宿舍去整理内务,甚至不让孩子插手,报到结束后仅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都要将孩子接回家中再休息一会,住得较远的甚至给孩子请假――对孩子的溺爱可见一斑。此类家长一般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样本学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6%的家长反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理由是学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安全问题的过度考虑,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同样,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校园内部的安全都需时刻小心谨慎对待,一旦走出校门,没有了校内相对稳定的环境,校方承担的风险就大得多。学生出去得越多,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目前学校实行安全责任制,在谁手上出事谁负责,因此教师都不大愿意带领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的外出活动也不会得到教师或学校的正式批准。学校某些管理人员对社会实践活动抱有保守态度,使得活动更难组织。调查显示有49.5%的教师认为出于安全考虑不应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不愿出去,W生也不能出去,因此,学校团委、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部门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一般都是校内,缺乏实际的社会体验。
(三)经费缺乏导致高中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展开
学校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财政拨款,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财务审核十分严格。对于样本学校这样一所公办学校而言,教书育人本来就是一项非营利性的具有公益性的工作。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筹集资金。就目前的财政状况来说,能保持收支平衡已经很不容易了,学校在维持正常运转的同时,很难拿出额外的教育经费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学校的资金严重不足且不具有可持续性,自然影响社会实践活动周期性的开展。
那么能不能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解决社会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呢?从学校角度来说,上级是明令禁止额外收费的,学校自然不可能冒被举报的风险额外收费。从家庭角度而言,并不是所有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一样,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难以和城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比,据观察,部分学生还对自己的家庭条件感到自卑。客观存在的家庭条件差异,决定了这部分经费是不可能由学生家长来出的。调查结果显示,23%的家长反对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并且前文提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水平的提升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即便是经济基础好的家庭,也更愿意将钱花在能明显提升成绩的补课、家教等活动上,而不是放在社会实践活动上。可见,经费不足,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制约是基础性的,如果不能解决活动经费的问题,社会实践活动将只能拘泥于校园之内,不能真正走出校门。
(四)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后才加入高中课程体系的新内容,而且广西课改起步较晚,导致高中学校难以设立适合本校情况的社会实践课程。具体表现为学校没有准确制定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缺乏理论支撑,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难以对学生加以具体和明确的指导。因此,在没有既定目标的情况下,只能模仿、借鉴其他地区的既有经验,甚至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目的性,也没有内在动力。
没有明确教育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非但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也无法培养学生能力,不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提高。如果只是通过简单的模仿借鉴,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形式难有突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主要参加的社会活动为志愿者活动,占比44.5%,而参与过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则较少。对于自己孩子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认为没有集中场所的实践活动意义不大。这些情况教师也深有体会,接受调查的41%的教师认为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并且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配套教育也没有跟上。不仅是配套教育,相关人员也是极度缺乏,社会实践专职教师缺口一直未能填补。调查研究表示,有91.5%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兼任过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专职教师人数屈指可数。没有专职的教师,社会实践活动的兼职教师本身专业课程就相当繁重,这就导致教师疲于奔命,活动的效果很难凸显。
(五)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尚未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目前,在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心中,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是分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时,很难做到脱离传统的分数标准去看待实践成果。因此,问卷调查中尽管有82.5%的教师表示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评价,其评价方式却难以肯定。统计结果表明,目前社会实践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学生社会实践成果展与活动结果调查报告,这两者加起来共占评价方式总量的84%。仅有6%的受调查教师表示自己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资料袋来对实践的过程、结果做出综合评价,其他评价方式更无从谈起。
这点是相当无奈的,因为在家长眼中,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成绩与高考状元,至于自己的孩子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如何,关注者少之又少。尽管一些学校在各种科技比赛、社会活动、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多数人看来,这都是次要的,永远比不过一所学校的一本上线率。
但是社会实践不可能只重结果,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与情感的培育,其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只注重最终结果,而将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一笔勾销,那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收获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又如何体现?新课改的三维教育目标又如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忽略了这些,又怎能说是在培养新时代的人才?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上,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同样存在问题。调查数据表明,60.5%的教师认为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原因是没有相对应的教师评价制度。多数学校目前仍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业绩的评判标准,而没有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对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鉴定。教师参与评级评优并不需要该方面的数据,因而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组织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社会实践活动却没有科学的评价,活动自然就失去了目标引领,教师也失去了持续开展的动力和热情。
四、新课改背景下推进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策略
基于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容乐观的现状,如何构建完善而有效的高中社会实践机制十分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因此,本部分主要从认识、内容、形式、评价和配套机制等方面为完善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法和原则,为实际操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以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完善的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机制。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引导社会重视高中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投入大、涉及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等特点,也就是说,这是一项社会性的工程。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支持,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就难以深入、持续、有效开展。
目前,相关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足,对社会实践提高人才层次、缩短培养周期、提高社会整体劳动生产力等优势认识不足,没有为高中生进行社会实践创造非常有利的政策条件;而对于高中生而言,传统的分数至上的教育模式束缚了他们的思S,使得他们普遍认为社会实践只是文化课堂的延伸与补充,并未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硬性任务看待,甚至将社会实践看做“不务正业”;家长则认为自己孩子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参与社会实践纯属浪费时间。
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明确高中社会实践对于社会进步、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将课堂带到无限广阔的环境中去。在实践中成长,学生得到的比在单纯的文化课堂上丰富太多――走出狭窄的教室,走出封闭的校门,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这就完成了学生与知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的关系转变。在活动中,学生能主动将课堂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原本单一的教育渠道变得多样化了,空中楼阁式的学习方式也变得生活化。
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是他们生存体验增强,社会阅历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了解科学对自然、人类与社会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途径,他们能够在参与中学习如何去关心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与建设社会主义的主人翁意识。在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学校、家长对实践活动价值的认知,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为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搭桥的大环境。
认识跟上了,政策也要跟上。加强政策的导向和约束,形成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推进实践活动课程化势在必行。政策落实了,社会各界才能真正认识到新形势下进行社会实践教育对高中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大意义。这就需要教育部门根据《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对于社会实践的要求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可行性高的措施,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要求各学校开办符合要求的实践课程。
(二)构建系统的社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高中社会实践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各类实践活动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薄弱,活动内容相互分离,进程安排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整合和资源调配,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没有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构建是绝对不能离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认清课程内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弄明白作为课程结构的部分的各类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还要将其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联系,先要确立社会实践活动要完成的总体目标,再设计各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活动形式。当然,在构建体系时,必须要明确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教育方法论。要在对各类社会实践教育进行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将社会实践进行系统分类并据此形成各自独立的实践课程,促进整个社会实践系统的组合和优化,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不断充实和完善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有针对性、多样化、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总体框架中,进而对中学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践育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课外实践课程划了6学分。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结合本中学具体条件与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类别、阶段教育,课程安排应该尽量灵活,要基于学生的年级特点。由于高三升学压力大,6学分应当集中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完成。高一年级应以奠定思想基础为主,如开展军训、校园文化活动等;高二年级则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假期去敬老院做义工、参观博物馆等。
(三)建立健全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
为保证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安全问题一直是实践活动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要加强活动指导教师与参与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开展活动之前,要进行社会实践安全知识教育,重点培养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还要联系社会安保机构,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家长放心、学校省心、学生开心。有了安全教育作为前提,就能拓展实践活动的范围,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参与了就必须及时给出评价。避免过分强调结果,避免唯分数论,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的发展程度,并且能够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是正确、合理的评价制度必须做到的。对此,可以尝试将学生个人、学生集体、指导教师与实践单位四者联系起来,建立起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争取做到合理、系统、客观、积极地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可以深化对自身的认识,培养对社会实践的兴趣与责任心;而互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发现身边人的优点并向其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上述评价与实践单位的反馈进行综合评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建立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充实指导教师队伍
高中生要进行社会实践必须有场所,而社会实践基地就是成功开展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必须依托于社会与企事业单位。下至社区群体,上至各级企事业单位,各种职能部门需要相互配合,肯接纳中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才能培育新时代所需的能够适应绝大多数环境的、完美应付各种社会挑战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培育青少年的重要基地,社会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可言。高中生开展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教育与培养,都是基于社区实践的。因此,高中生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投入到社区中去。
可见,要通过长远规划来建设实践基地。要知道,实践基地选取得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高中社会实践能否成功开展。在建设高中社会实践基地时,必须要注重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同时还要兼顾社区发展。坚持多方受益原则,积极参与实践单位建设,为其提供服务与智力支持,建立起双方的合作关系,促进两者共同发展。
有了配套的实践基地,自然要有能正确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任教师。但是,社会实践作为近几年才出现的课程要求,没有与之配套的参考资料,因此,许多教师都无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富于活力、敢于探索的社会实践教师团队迫在眉睫。建设完整的教学团队,原因之一是便于组织和管理,之二是社会实践毕竟还是一个由学校主导,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因而需要专业的、具有合作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团队进行管理。既然要组建专业的指导团队,就必须由教师全员参与其中,跨学科进行合作,并听取校外相关人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组织,建设贯穿学校内部与社会组织、专职与兼职教师并存的管理与教学指导网络。
(五)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走出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困境
目前国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国家财政总量每年都在扩大。那么,在国库收入增长的同时,在保持原本财政分配比重的大框架下,适当增加教育事业部分的投入,可为建立完善的高中社会实践机制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有关部门应当适当增加对学校的财政投入,设立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专项资金,确保有足够经费供学校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要保证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不能单纯靠财政拨款调动社会资源,争取做到全社会共同参与到高中社会实践机制的建设中。在条件允许和自愿原则下,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家长可以进行爱心捐助,也可以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引导、部分工具或场所。学校可以带动周围环境的经济发展,同时周边的经济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学校,经济发展了,环境建设肯定会跟上,那么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时,风险率肯定会有所降低;并且,社会经济发展了,肯定会回馈教育事业,校方可以主动征集爱心人士,让他们为本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出谋划策,提供各种资源,解决资金困境,促进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和发展。
结束语
高中社会实践机制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设完成的,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只有认识到目前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落实课程教育改革的精神。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只要从加强宣传、构建合理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培育专门人员、解决资金困难等方面入手,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终会开拓出高中社会实践的新天地。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建立起完善的高中社实践机制,从而让学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殷世东.普通高中社会实践教育常态化开展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8(4).
[2] 袁勤伟,文明放.普通高中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薄弱课程建设的研究[J].调查研究,2014(4).
篇5
【高中2017年社会实践自我鉴定范文一】 我认为,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光停留在书本,生活在现实中就应将自己摆在适当的位置,正确公平的估计自己,把今天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从头开始,过去的就让他过去.
我总喜欢挑战一些新鲜事物,因为只有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勇敢的去尝试,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努力赶上.优胜略汰是社会进步的法则,超越压力,战胜自我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工作面前,我积极肯干,认真负责,喜欢在乐观中进取,用微笑面对人生.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从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得到成功和自信.
虽然自己资质平平,卑微鄙俗,成长的历程艰难险阻,但我相信,带着微笑,不懈的努力,定能战胜一切!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一个月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一个月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
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每一天,捧着厚厚的问卷,怀着一份份坚定的信念,我们在烈日下奔跑着。感谢这次暑期实践活动,让我们在这过程中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不少。
做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到初会实践的重要性。并希望以后能够经常参加实践,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在大学中的社团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只有在真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亲身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才能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实际,使自己成为真正有用于社会的学生。社会实践弥补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不足,社会实践的意义也在于此。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强了扎根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亲身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真的很有意义,我想以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高中2017年社会实践自我鉴定范文二】 朝吟幕颂,幕鼓晨钟,在理想之光杂照耀下,我走过了最美好的三年高中时光.带着无限的依恋,轻轻拨响回忆的风铃,一幅幅永垂于心的画面展示在我的眼前.
学习成绩不是最好,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的多.首先是端正了学习态度.在老师的教导下,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努力学习,我毅然打消了好好玩的初衷,开始了高中的学习旅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知道自己来这里就是为了获得渔.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认真积极地参加每次实验和讨论会,锻炼了自己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受益匪浅.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平时注重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位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的好学生.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三年来,我参加了不少的校内活动和一些社会实践.参加校内的活动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同学,也就增加了与其他同学交流和向其学习的机会,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 我喜欢做一些社会活动,会让高中生活更丰富多彩,有时会感到累些,但乐此不彼.
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这给老师和同学们都留下了深刻的映像.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最好的结果,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因此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自己鞭策成为一个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的人.
通过三年的高中生活,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变成熟了许多,性格更坚毅了.认识了许多同学和老师,建立起友谊,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升了自身素质,认清了自身的一些短处并尽力改正.社会实践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篇6
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开展多年,形式日益多元丰富,大量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类型包括“课外家教”“社会调查”“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竞赛活动”“岗位见习”“创业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从不同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同时积累了经验,提升能力的同时服务了社会。这些活动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和生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但尽管种类较多,但从参与人数比例和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而且个别学生还存在着应付心理,只当成是完成任务,而未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提升社会实践的整体质量,应该具有更高的目标指向性,也应该接受到更多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目前来看,能缓解就业压力的创业活动,所引起的重视还有待提升,这表明高校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是一种示范行为,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与培养普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有机结合的程度还不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要真正与“专业锻炼”“就业储备”紧密联系,还需要相关部门包括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等学生服务管理部门为普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机会。
二、医学生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科学,她不仅因其简、便、验、廉的特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保驾护航,也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当代中医学子在复兴中医,发展中医的道路上更是任重而道远。应该高度重视实践的意义,积极把握实践机会,锻炼自我、服务他人。中医药院校学生应该重视自身专业的特色,不使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为自己成为合格的医生做准备。比较适合中医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特色治疗,为义诊型志愿服务提供途径。针灸、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根针、一缕艾条、一双手便可轻松治疗多种疾病,因其操作简单、设备简便、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非常便于中医外治疗法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类型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中医学子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将知识学以致用,锻炼自己的医术技能,服务千家万户,是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社会实践方式。第二,寻师问道,寻找遗落民间的高手。数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无数彪炳史册的苍生大医,但仍有沧海遗珠之痛,在民间存在着大量医道高手,他们或有祖传的一技之长,或对中医理论有独到见解,或在自己民族传承千年而不现于历史,这对立志于要传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当代医学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大量的中医学生,借助社会实践的机会,寻访自己身边或者少数民族中隐藏在民间的医道高手。这既是开阔眼界、提升能力的方式,更能让遗落在民间随时可能失传的中医秘方为现代医学所用。第三,亲近自然,体会中医博大精深的奥妙。中医大夫看病,离不开理法方药,而支撑着中医学大厦的阴阳五行理论离不开象数理三位一体的理论,从取象于天地,到类比于人身,可以说,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而大自然的中药也是当代医学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来到产药的山区,来到大自然,随药农们一起,走进原生态的中医中药也是拓宽视野,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夯实自己的知识。
三、着力提高中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篇7
一、背景分析:中小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备受关注的原因
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了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必修课程,其中包括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内容。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到底是基于哪些现实背景才使得它又一次进入了公众视野呢?
2009年底,“钱学森之问”引发热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引发了从基础教育领域直到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专门论述了“注重知行统一”的原则。提出要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
同志在2010年7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无独有偶,2011年4月,清华百年校庆上同志对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的希望里同样也谈到了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这两次重要讲话可以看出,社会实践成为重要的关键词。
中小学校尤其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从国内的推进情况看,上海市在2005年颁布了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认证制度。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0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等。2008年9月1日北京市启动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整合利用了北京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场所条件,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学科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连接。2009年2月26日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规定了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活动重点、活动的内容和途径。促进了学生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教育部2011年也专门印发《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对中小学生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若干指导性的意见。
从国际经验看,注重学生在社会情境中实现个性完善是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趋势。在英国和美国,服务学习是实施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他们为学生的服务学习制定目标、创立服务机构、培养骨干,以提高学生群体工作的技能。在德国,每个假期都会面向青少年发售一种价格十分低廉的假期证,学生可凭其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参观相关的场馆,参与这个体系内的所有活动与课程。在日本的小学生校外教育三个主导体系中,有一个就是以社区为中心的校外教育活动空间,通过空间内蕴含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少年儿童发挥引导作用。
二、追根溯源: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与价值的追问
单一的在课堂中“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容易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这成为束缚学生潜能的症结所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打破课堂、学校、社会之间的壁垒,致力于搭建学生从课堂到社会、从书本世界到现实生活世界的桥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出教室,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和实践过程,以实践性学习为基础,将联系生活、主动探究、掌握方法、积累体验作为价值取向。
社会实践活动所指向的首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以及对技能的掌握。知识的增长首先体现在与活动主题相关的间接性知识的增长上,如学生通过《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会获得如何进行健身、健身的意义等一般性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还会获得大量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性知识,这些实践性知识是学生基于情境,通过自身参与获得的,对学生理解问题及日后解决类似问题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学生实践能力的增长。尽管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长期的概念,然而通过实践活动应该能够促成学生各种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学生更加关注生活,能够自主地提出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所创新: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实践与反思能力逐渐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明显增强等。
第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价值还体现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增强。例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态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有的学生通过参与《同一片蓝天下——我为身边的残疾人献爱心》活动,充分认识到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并在此后的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态,主动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群。由此,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发展。服务他人的责任感得到增强,实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
三、问题剖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误区与对策之分析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由于对它的价值的认识不到位、对它的组织要求不理解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误区一:对其功能、价值认识不足而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盲目性、形式化”。
在有的学校看来。社会实践就是春游、秋游。有的学校把社会实践活动当成安排给学生的硬性任务。有些学校担心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影响学校的教学。还有些学校担心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会遭遇安全问题。抱着“宁可不出门也不能出事”的态度而对此应付了事。在这些思想的主宰下,原本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实践活动”蜕变成了“完成任务”,甚至是“走过场”。
对策:观念决定行动。首先要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高度,深入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统一认识,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规划,使之常态化,并建立活动经费保障制度、活动过程性管理制度、活动评价制度及安全保障制度等。
误区二:对社会实践的特征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低,活动实效低差”。
有的学校在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时,既不考虑学生既有的经验与能力,也不关新学生活动的需求,仍然把教师作为中心,单方设计和安排活动。结果导致学生对活动不感兴趣、参与度低,活动的实效性差。
对策: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过程应该是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过程。实践不是学生被动参与活动或执行教师意志。不是单一的经验复制、知识验证、机械模拟,而应该是学生基于现实问题,主动参与的活动。由此而衍生的“真实践”的内涵诉求是学生主动地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应该是问题的发现者、活动的设计者、方案的制订者、方法的实施者和结论的验证者。指导教师则主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智慧解读问题。同时应制定积极有效的制度,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获得体验。
误区三:“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有的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动结果上。对学生采用哪些方法去开展活动、开展的效果如何、有哪些收获与体会等关注甚少。
篇8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发展空间。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具体过程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6-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也可以青年志愿者小分队活动组织。
(三)、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
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高中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从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
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着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母亲河、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区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XX年寒假社会实践表,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
篇9
大学生是青年的中坚力量,承接着社会的当下与未来,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水平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发展。甘荫全(2010)、傅晓峰(2011)等的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责任放大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势,表现为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1]苏玲(2008)的调查研究指出,由于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对社会和国家责任持“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态度。[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005)明确指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其社会责任感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使其责任感和践行能力获得提升。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遭遇了一些问题。往往是,参与民主选举却“被安排”,参与助老公益活动却苦于“被纠缠”,参加社团却被组织“顶替民工凑数”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非但不能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反而导致了大学生的责任承担危机。由此可见,要实现高等教育中“责任公民”培育目标,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关键,而完善的支持体系是根本。
一、社会实践活动支持体系不完善引发的
大学生责任危机分析
社会实践支持体系是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与参与水平提升的各类要素结构以及运作机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认知水平、建构适宜的实践角色体系、评估与安排实践任务、提供积极的实践指导以及反馈评价、落实与监控实践活动的基础保障等。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体系尚未完善,从而导致功能缺失,阻碍了其在责任公民培养中的作用发挥。
(一)缺乏公民教育,导致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性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弱化
我国近几年才在中小学开设了公民教育课程,大学里没有系统的公民教育课程,导致高校公民教育弱化和参与意识培育的滞后。[3]大学生群体依然有“臣属型政治文化”的认同。“我们现在对你们中央这么满意,这么拥护,无论你们做什么样的对策,我们都拥护,你们还不满意吗?”[4]。这种“顺民”般的表达,实则是一种放弃公民参与权、回避社会责任的消极心态。
(二)缺乏适宜的实践角色,因角色虚化或冲突而导致责任的虚无或冲突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尚处于高校单方负责的状态,社会组织、机构只是被动接受。由于社会机构正常运转的岗位设计缺乏接受“新人”的空间,且受制于实践时间短期、集中的限制,社会组织与机构不愿意为此再花精力做岗位评估和设计。在“无空缺”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实践参与体验是一种 “影子”身份,即一岗多人,无所事事。这种“多余的人”的感觉,允许他们游离在角色之外,从而导致责任虚无。另一方面,在一些企业参与实践的学生,常被视为廉价的“打工仔”, 完全按照一线工人的工作量来安排任务,每天处于高负荷、重复简单动作的工作状态。这种安排,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知识层次以及所处过渡期的特殊性,造成大学生的角色预期与现实安排之间的冲突。加之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引导,大学生在“打工挣钱”的氛围中,常产生一种被压迫与被欺骗的感觉,很难产生对工作的自觉责任意识。
(三)缺乏合理的任务安排,导致学生对“被转嫁责任”产生质疑而拒绝承担
有些社会机构在大学生的任务定位上表现得较为随意,将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在执行中屡屡受挫,对于实践单位转嫁责任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如有的街道将长期积压的纠纷问题转交学生,让学生去拔居民违规栽在苗圃里的蔬菜。虽然该街道工作人员是出于“居民不会对学生有过激行为”的假设与投机心理,但这一做法实质上是将责任转嫁到了毫无社区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身上。“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是个人或组织转嫁而来的,这就肯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履行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5]
(四)缺乏设计或流于形式,产生“无责任体验”的结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着走过场、缺乏系统化研究与设计等问题。一是因为目前高校关注的重心依然在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传授方面;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对校外社会组织与机构来说,常被视为“额外负担”。这就造成社会实践被简单地等同于给学生时间走出校门、让学生自己安排,至于学生会做什么、怎么做、是否有效等则无暇顾及。有的学校甚至将社会实践活动简化为 “用报告换学分”。一些实践基地在接待学生方面缺乏责任教育规划,学生如同游客一般,走马观花。这样的参与过程,容易导致自由放任与无责任体验。
(五)缺乏有效指导,造成大学生责任认识不清与担当不力,从而出现“责任退缩”现象
社会实践让大学生面对的世界变得复杂多样了,他们要承担的职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学生的角色转换到新的社会角色上,还要适应新的环境以及遵循新角色的行为规则。大多数的学生一开始是充满热情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但实施过程中,由于学校专业指导教师任务繁重且数量严重不足,而实践单位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指导人员,因而导致整个实践过程经常处于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状态。这首先会导致大学生对所承担角色的责任认识不清。其次,大学生在履行角色义务时,常常由于缺乏应对能力与工作技巧而遭遇挫折,会使他们产生退缩与放弃的念头。
(六)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导致“责任承担”的动机激励缺失
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多为短期的活动,大学生与实践单位的工作人员很难建立起熟人关系,因而存在着沟通消极、反馈乏力的问题。接受社会实践的单位在给出书面鉴定时,多是对一个群体作出宽泛评价,学生看不到对“自己工作”的评价,诸多大锅饭式的褒奖性评语对个体的激励效果微乎其微。
(七)缺乏基础性保障,造成“非正式性”的暗示与学生“应付”的心态,偏离了课程的责任目标
在就业压力以及人才竞争激烈的现实面前,与传授专业知识相比,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从制度到操作等各个层面都还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社会实践活动在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被边缘化状态时时困扰着师生,如活动经费短缺或滞后、活动基地匮乏、管理部门权责不清、管理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等。由此导致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仅视为为拿学分而迫不得已应付的活动。从实效看,会造成课程责任教育目标的偏离。
二、建构“责任引领”的合作性支持体系的思考
马卡连柯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正是基于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规划纲要将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予以强调。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与知识教育不同之处在于,它需要多方的协同,形成合作性支持体系。
(一)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稳定、开放、合作、共同责任的支持性要素结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需要校内外多部门协同参与、相互配合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共同责任的承担。“共同责任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对对方利益的承诺。这就意味着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教育合作具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6]目前,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与机构等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支持要素,需要以“共同责任”为前提,整合各类要素,建构合作的、以“社会责任培育”为核心目标的要素结构。针对我国目前社会管理体制,在要素结构中,政府应居于政策性引领的地位;高校则是具体运作的核心枢纽,社会组织与机构则成为实践开展的实体依托单位。
(二)明确结构中各要素的角色身份,形成共同责任意识下的多层次分工合作的职能体系
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持体系中各要素的角色身份,各司其职并且尽职尽责,既是职能体系积极运作的保证,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责任榜样。
1.政府承担着引领的角色,提供政策支持与强有力的宏观协调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更需要大量实质性的政策干预。公共政策应通过科学规划和有力组织,引导社会成员的奋斗进取、积极向上。[7]以美国 “服务学习”为例,政府在政策推进中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1990年布什签署了《1990年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之后的一段时间,又颁布了一系列推进性政策,学习制度化、连续性与深化。至奥巴马执政时期,服务学习又得到大力推进,“为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设立一年50小时社区服务的目标;制定指导服务学习的国家指导方针,以为学校发展服务项目和引导学生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8]与制度相呼应的,是各级各类支持“服务学习”机构的建立,其中包括美国国家服务学习信息中心、国家服务学习协会和国家服务学习合作组织等。
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引领与强有力的推进措施,在整个参与支持体系中扮演着核心的权威角色,并发挥着宏观统筹的职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意见,但各级各类参与主体尚未在政策、制度上获得全面动员,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缺乏刚性标准,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在人才选拔标准中少有影响力。因而,政府需要有更加具体的政策,监督与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并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加大执行力度。
2.学校承担“教育”与“主管”的角色,需发挥积极的主导、统筹与协调作用
学校既是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又是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最直接的职能管理部门。因此,学校首先要提升公民教育的水平。闵惠芬(2005)指出,“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如教育内容空洞,教育过程走过场,教育手段单一、僵化等。因此,重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9]其次,从实践活动设计到实施与管理,学校都要承担起主管的角色,要改变学校在职能行使中的消极应付状态,设立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理顺关系,主动规划、设计与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要提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教研关注与投入,形成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课程体系,并主动积极地通过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与社会组织、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社会实践搭建扎实的平台。
3.社区与社会组织、机构要有“局内人”的角色意识,将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常规管理之中
社会各组织、机构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因目前尚未有对社会各类组织、机构参与实践活动的明确规定,导致社区与社会组织、机构的“局外人”意识较强。在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机构应自觉承担国家公民的培养责任,不仅积极配合学校建设实践基地,而且要设置与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对接的职能机构,以确保信息沟通的顺畅、有效协调与合作,主动挖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介入在社会管理中的新形式与新功能。
(三)建构多主体参与的互动平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支持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在社会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需要为他们搭建获取信息、交流感受、积极反馈的各类互动平台。由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个人参与建构的各类现实的或虚拟的互动网络平台,首先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色库。丰富多样的角色,既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选择适宜的社会角色,主动联络实践单位,也能激发大学生对自主行为以及对社会负责的意识。其次,互动平台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空间,也便于相关部门和指导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监测,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提供信息服务与其他支持。最后,互动平台还能够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成果展示空间,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果产生较强的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大学生在互动平台中的活动,也能够丰富互动的内容,促进平台建设,拓宽互动平台的操作空间与影响力。
(四)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实践指导体系,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规范化、责任导向的帮助与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是贯穿整个实践过程、决定其实效的重要因素。要整合学校与社会组织、机构各自的专业优势,以合作培养责任公民为出发点,形成指导上的互补性对接。
首先,学校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大学生自觉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为他们负责任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
篇10
一、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研究背景
(一)参加社会性学习对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小学生主要是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但又必须将知识的学习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学生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来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主要途径是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如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实际操作、学生教育活动等。[2]通过社会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获得自身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姜朝晖认为,作为社会性学习活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志愿服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培养团结精神和实践能力[3]。沃德斯坦(F.A.Waldstein)和赖尔(T.C.Reiher)对美国6所高中501名学生进行了2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服务学习和志愿活动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参与性,使学生更加自信,自尊心更强,更能容忍社会的多样性;也更加尊重他人,更愿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4]
(二)新课改规定的社会性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课程结构多元化,围绕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设置了社会实践课,并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在初中开设“历史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但是,新课改提出的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内容越来越多,但教材、课程容量有限且要保持相对稳定,社会性学习内容不可能都进入学校课堂和教材;况且,大量的社会性学习内容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可在活动中以生动直观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我们需要多举措、多途径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
二、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现状调查
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有1000多家。据统计,年观众量达1.2亿人次,但其中青少年只有3500万人次。按在校大中小学生2.3亿计算,人均才0.15次,与学生在暑期踊跃参加各类旅游和培训班等活动形成了鲜明反差[5]。殷世东在中国期刊网中检索1981-2010年间关于中小学社会实践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且发在重点期刊上更少。[6]基于此,笔者及课题组编制了“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我国华东、华北、华南和西部地区的60所中小学校发出调查问卷15 550份,收回问卷15 084份,其中有效问卷11 380份,分析并探讨了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的频次低、时间少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公益性活动更少。分别统计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每次活动花费的时间,结果发现:从参加的频次来看,高达36.4%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社会性学习,另有50%以上的学生也只是偶尔参加,而频次越高则参与人数越少;从参加时间来看,用时1小时以内的学生最多,达37.2%,另有35.3%的学生甚至没有花任何时间参加社会性学习,而花费的时间越多则参与人数越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情况,笔者对中小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每次花费的时间进行了分类调查和统计,先统计中小学生平时是否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课外公益性活动,再进一步统计选择“是”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的频次和每次参与的时间。
从结果可知,从未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比例达53%,而从未参加课外公益性活动的中小学生比例更高,达63.3%;经常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比例仅有8.9%,而经常参加课外公益性活动的中小学生更少,只有7.2%。从每次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性活动的时间来看,50%以上的学生没花任何时间,其中没花任何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的学生比例更高,达64.9%;每次花费1小时以内的学生分别占1/5左右;每次花费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更低。相对而言,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花费的时间更少。
(二)中小学生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调查发现:高中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最低,小学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比例最低。分别统计不同年级段学生(小学、初中和高中)参加课外社会实践、公益性活动的频次和时间(详见表1、2),结果发现: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即高中生偶尔参加的比例最高,但经常参加的比例最低,这与高中生的课业负担重有关;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在参与课外公益性活动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小学生偶尔参加的比例最高,但经常参加最低,这是由于公益性活动对参与者的要求要高于社会实践,而小学生囿于身体、知识、意识方面的限制参加较少。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或课外公益性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即小学生花费1小时之内的比例均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而小学生花费1~3小时的比例均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
(三)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单一、内容贫乏
笔者曾专门在三所学校调查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种类单一,参与次数最多且人数最多的内容是辅导成绩较差或者低年级的同学;在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枯燥。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多是组织参观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和到社区拔草或捡垃圾,也有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由于社会实践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笔者进一步深入社区观察和访谈发现:很多社区并无开展专门针对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学习活动,有时开展一些活动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但没有实质性内容。以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业为例,大多数社区只是草草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敷衍了事;学生自身也只是为了完成“盖章作业”,并不是真正地为了参加社区的实践活动。正如《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2月23日报道中采访的一位王先生说道:“社区为孩子准备的社会实践活动种类其实非常单一,比如过年前要求小学生上街去劝说邻里少放烟花爆竹,或者到孤寡老人家去‘送温暖’、贴对联。我感觉这些活动都很老套,不能激发小孩子的兴趣,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走过场’,孩子不可能有什么收获。”
(四)中小学生自身意愿是影响其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中小学生参加或不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原因进行统计(见图1、2),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是自己意愿的结果,与父母和学校老师的要求也相关。因自己意愿而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比例要高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而在父母要求下参加社会实践的比例要高于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比例。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性活动的原因中,属于自己没意愿的占多数;同时也有缺乏场所、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因为家长反对而没有参加的中小学生只占极少数。
图1 中小学生参加课外社会性活动的原因
图2 中小学生不参加课外社会性活动的原因
三、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难题破解
(一)社会性学习活动次数与时间严重不足
社会性学习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很重,接触社会的机会减少,社会性学习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小学生的社会化。本次调查表明,高达36.4%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偶尔参加的最多,占53.2%;即使参加,所花费的时间在1小时内的最多,达37.2%。个案观察和实际访谈证实,现今中小学生基本未接触过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即便是中学生,对于课外社会性学习的认识也不清晰。不少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沦为“盖章实践”,如《今晚报》2013年8月6日报道:“为给‘社会实践’作业盖章学生参加义工走过场”;《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2月23日报道:“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作业几成‘盖章作业’”,《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2日报道:“中教观察: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怎能成‘盖章实践’”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忙于参与课外补习,以致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好好学习顺利通过中考、高考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补习功课,仅有的一点闲余时间连玩耍都不够,因此造成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严重不足。二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安全问题被过分夸大,一旦学生在课外社会性活动中出现问题,无论是不是教师或学校的责任,矛头都被直接指向教师和学校,使学校和教师深感压力重大,无奈之下只能尽可能减少甚至不让学生外出参加社会性活动。
(二)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
根据笔者在三所学校和相关社区的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类型单一、内容贫乏。例如,中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是辅导成绩较差或低年级的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和服务老人;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则多是组织参观一些场馆(如博物馆等)或到社区拔草、捡垃圾。由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单调,难以发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区方面而言,并不是社区负责人不愿意认真组织学生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而是无论人力或物力都缺乏相应的支持,政府部门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从学生方面而言,这与学生本身缺乏相关技能有关。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学校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缺少实际应用,因而在实践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也与学校教育有关,学校的升学压力大,其目标主要是通过文化学习提高升学率,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只是被看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课外学习形式,甚至认为开展社会性学习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部分学生存在好逸恶劳、怕苦惧难思想
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性学习活动的原因中,属于自己不愿参加的占40%。不愿参加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可能没有兴趣以及时间和精力不够等原因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一部分学生好逸恶劳、怕苦惧难。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学生享受着现代化发展的便利,许多学生从小就没有或者很少参加劳动;加上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是家里的宝贝从小不做任何家务,更容易养成“好逸恶劳、怕苦惧难”习惯,对参加实践活动有畏难心态。正如《中国教育报》采访家长时所报道的:“我认为是好事,可孩子不这样认为啊,她不愿意到社区去,我也没办法”,这位家长说,“孩子上高一,不爱劳动,也不大愿意与人接触,假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学生因学习负担重,如有课外时间,更愿意用于看电视、上网等消遣性强的活动,而不愿意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
(四)不同年龄特征也影响到学生的社会性学习
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年级段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小学生之所以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数少,是因为各类公益活动,不仅需要爱心,还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有学校在校园设有“开心农场”生态园,组织志愿者浇水、拔草、施肥等;也有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如植树等)或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活动等。一方面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关知识和服务技能不足,不可能经常参加这些公益性活动,主要是以体验为主,培养其公益活动观念和道德意识;另一方面,虽然社会实践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助人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及公民意识,但高中生之所以经常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少,是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学习任务重、学习负荷大,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功课学习上,甚至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加上有些家长对社会实践持反对态度,担心孩子耽误学习或上当受骗,因而想让高中生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是困难的。
(五)社会性学习资源缺乏
2011年《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地确立了一批实践基地,但远远没有满足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本次调查表明,在中小学生不参加社会实践与公益性活动的原因中,想参加但缺乏场所的占33%。首先,受课程体系和文化氛围的制约,社会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校,在区域内可供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和锻炼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其次,实践基地与中小学校可以开展的合作项目非常少。由于社会实践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四、中小学生课外社会性学习的推进策略
(一)征得大众认同,获全社会理解与支持
由于中小学社会性学习内容涉及面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产活动等方面的内容都有可能进入中小学社会性学习范畴,需要相关的部门支持与配合。[7]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开展社会性学习的认识不深,没有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道德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增强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认识社会性学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宣传,使大众认同社会性学习的作用。例如,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传播成本低、形式生动活泼等优势,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性活动的良好育人环境。
(二)建立安全分担制度,保障活动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是中小学生开展社会性学习的阻碍因素之一。对于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政府、学校和家庭所承担的责任不均衡。长期以来,政府和家庭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而学校则承担了本不该承担以及无法承担的责任。这就需要制订政府、学校和家庭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明晰各自的责任。[8]学校、家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导他们防范意外的应对策略。教育行政部门则要协调社会实践基地切实保证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性,配备必要的安全保护人员,向学生讲清与社会性学习活动内容相关的操作程序和安全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社会性学习活动时,须由导游带队、教师跟队管理,相关基地、场馆人员积极配合,确保学生在社会性学习活动中的安全。[9]同时,要建立中小学生社会性学习活动意外伤害事件的保险机制。
(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使社会性学习常规化
很多学校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记录与考核不够重视,往往在假期结束时要求学生上交盖章的社会实践记录册就算完成任务。为了保障和激励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逐步完善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应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志愿服务活动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但很多学校同样缺乏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因此,学校应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褒扬和嘉奖优秀志愿者。同时,要建立志愿服务回馈制度,如允许志愿者利用志愿服务的工时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并在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享受一定的优惠或优待等。
(四)针对年龄特征,开展社会性学习活动
为了有效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我们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推进。例如,郑州市把中小学生的社会性学习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小学3~4年级为认识阶段,活动内容为在校内观察;小学5~6年级活动内容为集体体验,了解为主;初中1~2年级以参加集体活动、启发想象能力、增强好奇心、培养探究精神等活动内容为主,通过集体协作,教师引导,扩大活动范围,增加活动时间,强化实践活动效果;高中1~2年级可设置个人小组、班级年级活动,开展个体思考、集体协作、集思广益、人生感悟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0]
另外,中小学生是志愿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成人志愿者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在中小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以校内志愿服务活动为主,最好能与平时开展的各类活动结合起来。同时,必须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不同于社会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学习与体验,让学生从体验中汲取知识,学习他人的经验,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目标应该是培养未来具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