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开发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篇2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篇3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一. 洞庭湖湿地概况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跨湘、鄂两省。洞庭湖湿地主要包括东洞庭湖湿地、西洞庭湖湿地和南洞庭湖湿地,特别是东洞庭湖湿地1994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整个湿地系统的核心,是“国际湿地公约”收录的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1]洞庭湖湿地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动植物资源尤为丰富,以鸟类和水禽为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和鸟类主要栖息地。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仅存的两个自然通江湖泊之一,在调节长江洪水径流、保护物种基因和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极其重要。
二.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品位和知名度高
洞庭湖区自然生态旅游丰富,渔类和鸟类种类多种多样。据保护区网站称仅东洞庭湖已记录到鸟类31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灰鹤、小天鹅、白额雁等37种。此外,还记录到鱼类湖区现有鱼类119种,水生动物68种,野生水生植物400余种。[2]其中金栗兰科、毛食科、樟科、防己科、金缕梅科、木通科、睡莲科等都是代表本区和中国特有成分的植物种类。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样丰富,沿湖知名旅游景点,有岳阳楼、君山、鲁肃墓、屈子祠、范蠡祠、西施墓、杨幺墓等,并流传着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如娥皇女英泪洒君山、柳毅传书等,特别是岳阳楼作为整个洞庭湖人文生态旅游的核心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龙舟竞渡、名楼水上观光、东洞庭湖观鸟休闲、张谷英村访古探幽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项目品位好知名度高。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环洞庭湖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核心区域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两大中部群市群的过渡地带,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京广铁路、长张高速,长常高速,106国道等都贯穿湖区、湖区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开通后湖区与“珠三角”、“长三角”联系更加紧密,给湖区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交通区位条件。[3]
(三)、环湖地区经济发达,为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环洞庭湖地区主要包括湖南省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长沙市望城区以及湖北部分县市,总面积约5.23万平方公里。湖南省洞庭湖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经济总量占全省近1/4,在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环洞庭湖经济圈是湖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在整个全省中处于前列。环洞庭湖经济区地处成渝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连接地带,客源市场居民消费能力强、发展潜力巨大。
三.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
洞庭湖面临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结构紊乱、功能削弱和自然景观退化等问题。[4]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一是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洞庭湖水面从全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到今天2740平方公里缩小一大半。洪涝灾害频发,洪水威胁严峻。湖泊水体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业污染、生活垃圾交织,加剧了水体污染程度,洞庭湖水质处于中富状态。资源开发利用过度,过度捕捞、挖砂、水产养殖、杨树无序种植、外来物种的引进推广破坏了湖区生物的多样性。湖区血吸虫病没有根治,鼠害泛滥。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生态环境问题的既有天灾也有人祸。人类不良的经济行为是破坏生态旅游发展环境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是保护区与地方政府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保护区内诸多资源涉及多方管理机构协调,如何在各部门间斡旋取得结果困难,保护区可以实施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制止的不多,防治不力。机制体制整合不够,同一个湖被分割成东、西、南三块水面,分属三市管辖,难以形成合力。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加大了洞庭湖保护和治理的难度。
四. 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研究
(一)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湿地生态旅游是以可进入的,并具有一定观赏性湿地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要让游客观赏到优美的自然景观,还要让游客认识湿地、了解湿地,同时提高湿地保护意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资源,其达到可持续利用,实现与人类和谐共存。因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种保护性开发。通常来讲要遵循保护性开发原则、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统一原则、特色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原始性和真实性原则。洞庭湖湿地保护区应进行区域划分,分片规划,划分为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起隔离作用)、和试验区(生态旅游)。试验区的生态旅游以以冬季观鸟节为品牌,打造“湿地公园”项目,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两面,并且冬季观鸟与血吸虫病疫期相互错开,以此划分区域规划,强化保护观念,发展生态旅游。
(二)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大旅游、大生态、大市场,对整个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把生态旅游扩展应用到环洞庭湖区和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和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的生态友好程度。具体来讲就是理顺管理体制,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三位一体的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5]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都是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的实施主体。三个主体相互影响并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部门主导整个开发过程,一方面引导调控旅游企业,另一方面保障社区居民利益。旅游企业可以雇佣社区居民到企业工作,参与旅游开发,居民同时也可以监督旅游企业的开发活动。政府在旅游企业进行旅游开发的活动中,要建立湿地环境评价系统,来监测湿地环境的发展变化,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使湿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1.强化政府监督和管理,科学规划,制定政策
政府应把自身做为生态旅游环境的践行者和保护者,加强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企业为获取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的行为的发生,对于对破坏生态旅游环境的企业应给与严厉的处罚。合理引导当地居民保护湖区的自然环境,从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个系统工程,应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规划。政府必须牵头合理划分洞庭湿地功能区域,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制定了湿地保护政策法规约束洞庭湖沿湖居民,企业等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增强有关部门的保护意识,行为和方向,为政府和旅游部门明确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方向,真正的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生态环境意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洞庭湖是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省重要旅游的品牌,是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基地。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寻找适当的宣传途径,比如加强学校对对下一代生态教育、奖优罚劣,强化保护区居民生态环保意识,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激发他们的环保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建立洞庭湖生态旅游补偿机制
政府支持实施生态旅游补偿机制。管理部门更好的与保护区附近居民沟通,了解居民民生,协作共同提高居民经济,落实政府补偿政策。进行经济补偿的同时,建立能有利于当地居民的项目。帮扶农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切实有用的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4.社区居民参与机制
社区参与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项目,决策,实施,评估和管理过程中,将项目内化为社区群众的自觉要求和行动,提高项目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种形式的参与社区居民能够自觉的保护当地的生态旅游环境,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提高,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应贯穿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渗透到各个层面,通过参与而享受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参与旅游发展规划决策、包括授权居民自行决定旅游发展目标、参与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并将这些意见纳入旅游规划与政府决策之中。
5.洞庭湖湿地环境影响监控机制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会因在该地域内发展旅游业而受到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在试验区内的湿地生态旅游活动必须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旅游开发带来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洞庭湖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任何形式的湿地旅游开发活动都会对湿地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开发,使得旅游活动对湿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使生态系统环境功能降低或损伤,或通过努力可以使受损伤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补偿,保证自然保护目标得以实现,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祖鹏.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12,(6)41-44.
[2] 缪丽华.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6)58-63.
[3] 杨桂华,王跃华.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新思路[J].经济地理2000,(1):88-92.
[4] 董明辉,朱有志,庄大昌.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资源科学,2001,(5):82-86.
[5] 庄大昌,董明辉.洞庭湖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J].人文地理,2002,20(1):73-76.
[基金项目]本文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型社会”建设实践中低碳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及实证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项目编号:2010YBB186)、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低碳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0C0203)、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机制与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ZZ52)资助。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民族地区 生态旅游 低碳 循环 模式
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条件下,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以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向大自然过度索取,如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粗放式开采等,这些行为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及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丰富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风俗人情,较少的人为干预,使民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原生态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大多位于内陆地区,边缘的环境、封闭的交通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少民族地区把旅游开发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脆弱民族地区特征
其一,地理区位的边缘性。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地区一般处于几个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属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类型的边缘地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与区域经济中心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其二,社会经济的边缘化。由于环境封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政策、科技、市场效应等的衰减,民族地区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经济水平的落后,同时带来了社会发展的缓慢,教育水平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落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这些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三,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生态脆弱区涵盖了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我国少数民族大省,分布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的边缘化。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其一,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粗放主要表现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回报,而忽视了资源耗损和破坏,开发和运营环节能耗和水耗较高,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下,社会交易率低而交易成本较高。其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处于相互矛盾的两难状态。少数民族边缘地区大多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经济模式使得民族地区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生活环境,导致边缘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其三,公众环保意识的不足。许多地方政府重发展轻保护,有的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个别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违法采矿、超标排放十分普遍,严重破坏环境;许多民众环保观念淡漠,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资源掠夺性开发和浪费使用不能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系统退化日趋严重。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及经典案例比较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旅游方式,既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起到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和社会团结的作用,具有强大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概述
学术界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表1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多种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总结。由此可知,多种模式的出现归根于理念的不同,不同的视角归类出的是多种类型的模式。其中有些模式虽然属于不同类型,但其实从理念的角度来看,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也就是说,真正主导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方式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导民族旅游的发展。
(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经典模式及代表案例分析
1.传统+生态开发方式。凤凰古城位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直到2000年,凤凰旅游业一直处于自然、自发形态,政府对于旅游的认识不充分,基本没有形成行业和产业的概念;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景点的可进入性差。2001年,凤凰县政府将凤凰古城等8大景区的50年经营权转让给湖南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参与”的“凤凰模式”。在引入社区参与的基础上,2007年来凤凰提出了“生态立县”工程,实施“生态旅游”项目。这种在传统基础上引入的生态开发模式在旅游开发的实际运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绩效。凤凰生态旅游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生态旅游加强了民族地区自然文化的保护,使得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民族文化得以传衍;第二,生态旅游较之传统旅游方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注重旅游带来的社会效益;第三,生态旅游强调民族本土居民的利益,在旅游规划过程中注重引入居民意见,注重居民满意度。
2.生态+循环开发方式。云南在2007年已开始进行循环旅游的探索,其中西双版纳的循环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并出现成效,主要采用生态型旅游村寨模式、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模式、绿色旅游城市模式。西双版纳循环模式的特点:第一,实现投入物质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增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促进旅游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第二,促进旅游管理者、旅游开发经营者、旅游者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极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从而从诸多方面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低碳旅游开发理念。2009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之后逐渐成为旅游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通过旅游设施、低碳旅游吸引物、旅游体验环境、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低碳旅游景区是台湾地区的坪林景区,它是台湾地区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1997年,坪林推出了台湾第一个以“低碳”为情境的“坪林之旅”,设立共乘前往、交通管制、低碳换乘的低碳交通,建设低碳旅游活动和低碳旅游服务中心,此外还有导游在导游讲解中宣传低碳意识和碳汇理念。低碳旅游为景区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低碳效益。
低碳理念的特点:第一,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以免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越来越难以对生态旅游进行评定。低碳旅游的可量化的实施标准和对全过程旅游、多方位参与者的低碳要求可以突破生态旅游规模的限制;第二,注重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低碳住宿餐饮等低碳或无碳方式;第三,注重加强旅游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促进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
由此可知,三种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模式各自强调了不同的发展重点(见表2),但三种模式各自的目标不是彼此独立与矛盾的。生态旅游侧重以小规模旅游来强调对于民族旅游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还强调社区参与,关注民族居民的利益和旅游惠及民生的价值体现,这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模式、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旅游都必须遵循的理念。但随着生态旅游的泛化,以及生态旅游本身关于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等问题的模糊化,生态旅游并不能完全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和旅游开发的矛盾。低碳理念和循环理念的提出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的低碳化、高效率以及再循环、再利用,能更好地解决环境脆弱和保护的矛盾。综上所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应该在前面三种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更具有综合优势的开发模式。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与环境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低碳为先导,以循环经济为补救的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补偿,关注旅游惠民的生态旅游开发复合模式(见图1)。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内涵――生态、低碳、循环的依承关系
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基本前提,强调社区参与,重视生态环境的补偿,尽可能保持和维护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为目标,注重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系统协调。
严格的生态旅游为了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过分地限制旅游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而泛化的生态旅游则存在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的诸多质疑,生态旅游试图追求“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实现。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在生态旅游的理念基础上,低碳旅游使得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源循环应用,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能源的低消耗、旅游污染物的低排放、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旅游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特征,强调循环和生态效率,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
(二)模式的实施路径
1.四轮驱动构筑核心。旅游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开发方式策划低碳型民族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规划生态交通方式、新型能源供应设施、循环性卫生设施,打造低碳型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憩,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资源循环持续利用、清洁生产等以保护旅游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大自然环境,实现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旅游者: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选择碳足迹最低化的旅游线路;尽量选用本地的绿色食物,减少食物的生产、运输、包装等环节从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尽量选择民族地区的家庭式旅馆、乡村酒店、民族村寨等住宿方式,减少了因大量建设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又惠及了当地居民;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通过植树或其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行为,对自己曾经产生的碳足迹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或补偿,培养“碳补偿”或“碳中和”的消费方式。
政府管理:制定低碳标准,对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按照其开发利用资源的程度和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程度征收排污税、碳税、污染产品税等环境资源税;推行旅游碳汇机制,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社区居民:在民族地区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出行多采用公共交通、电动车、自行车或步行,既节能减碳又健体强身;能源利用方面,尽量使用天然气、沼气、风能等新型能源;社区家庭使用节能电气设备,减少电器待机状态,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节能减碳。
2.变资源-生产的单向过程为循环过程(见图2)。其一,在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制定民族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技术支撑系统,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行减量化、清洁化和保护性开发,把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要坚持容量控制原则,在旅游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可能出现的污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建立环境补偿制度,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设定固定的产出-补偿资金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节能设备的采购、环保技术的推广、民族文化的保护等。其二,在旅游经营和消费环节,倡导低碳化的企业经营,建立绿色化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环节;倡导民族居民低碳化生活的同时,鼓励民族村民发展生态经济,采取经济林果、蔬菜、家禽养殖、花卉养殖等现代生态经济经营模式。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推出民族村寨与田园观光休闲;鼓励旅游者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视废物处理,采用生态化、景观化的方法处理废弃物,尽量多次使用各种物品;尽量使废弃物资源化;对于无法再使用、再循环的废弃物则焚烧或掩埋。实现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减小环境污染。
3.责任与利益共生。近年来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强调居民的参与以及旅游对于当地居民的反馈,但是这远远不够。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所占的GDP上升了,而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上升幅度却远远不够。在民族旅游开发中,一方面,应鼓励村民以资金、手工艺、民居、自留土地等方式参与到旅游的开发、经营中来;同时政府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反馈于当地居民,着力于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水平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条件。
(三)模式的支撑保障系统
宏观层面。一是加强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导。围绕建设民族旅游开发、推进低碳旅游、推动资源能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政府应当逐步颁布相关的法律,制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低碳标准,制定推动民族旅游发展激励政策。二是建立先进技术支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在旅游消费过程中、在民族居民社区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低碳基础上推进循环开发。三是构建生态伦理理论,保护民族地区生态脆弱环境和文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民族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的生存息息相关,为了维护民族地区的自身生存和根本利益,应该倡导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正常运行的道德观念。
微观层面。一是建立民族旅游开发的产业体系。以低碳和循环理念为指导,在民族地区自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围绕旅游和惠民需求,整合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企业,构建民族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从单一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产业联动低碳发展,到产业的惠民、富民的有机联动。二是构建旅游资源开发惠及民生的有效性评价模型。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评价涉及到经济效益,惠民效果,对当地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以及开发过程中是否已达到生态旅游、低碳和循环理念的要求。在旅游开发模式系统中,应提炼出评估因子,建立定量化评价模型。三是构建预警模型,建立生态保护协同行动模式。碳足迹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用于测量机构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指标。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当计算民族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碳足迹构建预警模型,以此来衡量低碳、循环理念的推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1)
2.薛梅.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08(3)
3.麻学峰.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
4.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J].民族研究,2007(4)
5.蔡萌.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a>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篇6
大学生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关于开展文化产业特色项目专项调研、规划及报告的通知》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研究报告》,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96.97%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2%,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7.2%,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00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徐霞客游记》和《游石门山记》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24.86万亩,248.6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0.72万亩,5.1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02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1.05%以上。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二是以项目换资金;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篇7
1.都江堰的资源优势及开发现状
1.1概况及资源优势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位于川西北高地向成都平原过渡地带。东西宽54km,南北长68km,面积1208平方公里,现辖6街道、13个镇、1个乡(2014年),距成都市仅38km。都江堰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都江堰的生态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占全境6/10的山地丘陵区域,包括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灵岩山省级森林公园、青城镇青城外山、玉堂镇赵公山、向峨乡莲花湖等,还有一些零散分布在灌溉区的如中兴镇王婆岩等。自然生态资源包括:(1)生物景观资源,包括了数量众多的植物类和动物类旅游资源,全境的森林面积共736km2,森林覆盖率达61%,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动物资源有脊椎动物种类586种,鸟类367种、爬行类22种、两栖类23种、鱼类75种、昆虫总数在10000种以上。(2)地文景观,包括山景、峡谷、洞穴、沉积与构造、灾害地质景观等。例如光光山(4632m)、青城第一峰(1600m)、赵公山(2431m)、火烧山(1731m)、圆包山(2489m)等山峰;有深溪沟、响水洞、白沙河、磨子沟、飞泉沟、五龙沟等峡谷等(3)水域景观,包括河流、湖泊与池沼、瀑布、泉、冰雪地等,有白沙河、龙溪河、螃蟹河、金马河、黑石河等,龙池湖和紫坪浦、莲花湖等水库,以及响水洞、大飞水、虹口大瀑布等众多瀑布和飞泉。(4)天象气候景观,青城山的日出、云海、晚霞、青城“圣灯”及龙池、赵公山景区的云海、浓雾、雪景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都江堰“一水三分田”的东部和南部平坝区域,还有西南部青城山的一部分,即是占全境4/10面积的灌溉区,这里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河渠密布,水系发达,自古就有着极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和灌溉文化,在与自然环境长期融合中更成为一种原生性地域特色文化,主要包括世界水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国道教发源地,自古以“幽甲天下”著称的青城山;距今45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古蜀人重要聚居地的芒城遗址;茶马古道遗迹,此外,道家养生之术、茶文化、古寨遗迹、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美食,川西林盘的人居文化等,因其生态环境良好,还曾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都江堰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花卉、果木、苗圃、园林等特色农业,境内广泛分布的三木药材基地,盛产猕猴桃、茶叶、笋用竹、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产品等。都江堰市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北部和西部的山地,自然资源禀赋高,生态环境优美,开展生态旅游的先天条件好。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国道教发源地青城山、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灵岩山省级森林公园、青城镇青城外山、玉堂镇赵公山、向峨乡莲花湖、中兴镇王婆岩9大片区。
1.2生态旅游开发现状9大片区中,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前后山、青城外山片区早已成为成熟旅游景区,但现实中依然存在旅游产品较单一、老化等问题;而玉堂镇赵公山、向峨乡莲花湖、中兴镇王婆岩等片区尚未进行比较成熟的旅游开发。总体而言,都江堰的生态旅游开发力度小,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规模小,交通不够便捷,接待能力有限;生态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多以观光型为主,参与体验性不够;市场定位不明确,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场份额小;主要依托现有的自然景区和生态旅游资源来开展的生态旅游,同质性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2.都江堰的生态安全格局及开发策略
都江堰的生态安全格局的划分主要是以其主要的生态功能(生态维护和保养、交流互通、生态维持和改善、隔离缓冲)为依据,在考虑人均占地面积,地形地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生态敏感性(高程、坡度、地质灾害、地表水)等因素,将都江堰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分为四种类型的生态功能区。
3.都江堰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必须遵循几个原则::①可持续发展原则。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尽量避免旅游开发给资源、环境带来破坏。②原汁原味原则。尽量保持其原生性、自然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③社区参与原则。将环境、资源与社区居民利益紧密结合,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依法有序开发原则。根据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地域生态旅游开发,针对不同区域,侧重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品:(1)山地生态源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山探险旅游、云雾观赏摄影旅游、白沙河峡谷观光、虹口大瀑布观光等;珍稀动植物考察、“威尔逊”峡谷植物考察、冰川遗迹考察、大熊猫栖息地考察、虹口飞来峰和大崩山地质考察、丹霞地貌和峡谷地貌考察等。冬季滑雪旅游、白沙河峡谷河流漂流、森林氧吧养生旅游、徒步穿越、登山旅游等。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观赏旅游、森林观光旅游、森林浴养生旅游等,“春看花、夏避暑、秋观叶、冬赏雪”四季观赏旅游;珍稀动植物科考旅游。青城山景区:青城日出、云海、“圣灯”等天象观赏旅游等;道教文化生态体验旅游;道家休闲养生旅游。(2)蓝绿生态廊道生态廊道的形态和生态功能决定了以线状的廊道开发为主的策略,根据途经河道或路段周围的景观特征,分点、分时、分段开发一些生态观光及休闲娱乐类的旅游产品。绿色廊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景区观光、景观化路段骑游观光、生态农庄休闲旅游等。蓝色廊道:“天府之源”灌溉文化探寻旅游、景观化河道沿江观光;沿江休闲度假旅游、水上运动项目等。(3)平坝生态楔组团其散落镶嵌进水网和路网间的分布形态,能与规模化的农业基地形成有效的联动,比较适合开发的是一些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业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产品:湖泊休闲度假旅游(莲花湖、翠月湖、青城湖)、特色化的“川西林盘”聚落休闲度假旅游、川派盆景观赏旅游、三木药材基地养生度假旅游、猕猴桃种植园休闲体验旅游,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等。(4)城市生态楔缓冲带这个区域成片状分布,起到隔离缓冲的生态功能,环绕城市周边,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水果和作为离城市最近的体验田园风光的休闲娱乐场所,比较适合开发一些休闲度假及体验娱乐类的旅游产品,如都市农业休闲旅游等。
4.小结
篇8
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哈萨克族文化在地域环境和历史的作用下成为了本土独特的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虽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内地城市比较低,交通不便,旅游基础实施不够完善但民族人文旅游资源对于追求异地风味、异国情调的国内外游客非常有吸引力。积极开发和利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旅游资源, 必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竞争手段,但民族旅游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促进民族旅游为目的对民族文化开发同时必定给民族文化保护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正确利用国内旅游资源已变成当今国内外旅游开发的重要课题。
2.那拉提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那拉提生态旅游区位于伊犁河谷东端,有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环境优雅,植被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居住着善良、豪放、好客、勤劳、能歌善舞、热爱生活、崇尚和谐的的哈萨克族。别有一番的哈萨克族民居造型、特有的哈萨克族文化和习俗等构筑了哈萨克族文化的强劲吸引力。哈萨克族文化景观与那拉提美丽自然景观相互映衬,丰富了那拉提生态旅游区的观赏价值。目前,为了方便游客了解哈萨克族草原文化景观,景区建设了反映哈萨克族历史、文化、民俗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伊犁草原部落和哈萨克第一村等民族旅游项目。那拉提生态民族旅游给游客所展示的是在辽阔自然环境中游牧民族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的漫长岁月中依靠艰辛劳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的独特的游牧文化。
3.那拉提生态旅游区民族旅游开发对本土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影响
由于生态旅游开发的快速发展,那拉提已经国际化,在学习和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的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了新鲜的文化充斥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旅游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文化特别的需要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3.1. 那拉提生态旅游区民族旅游开发对本土哈萨克民族文化的正面影响
一、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旅游开发通过给本地哈萨克族居民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农牧民旅游致富的目的,哈萨克族族文化被商品化同时也增强了本土哈萨克族的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使哈萨克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实现当地的现代化。
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与文化传播
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参观体验,学习和了解到了当地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同时当地哈萨克族居民也在接触游客的时候接触了解不同的文化。这使得哈萨克族文化得到传播和交流,增强感情,消除偏见。
三、有助于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能增强本土哈萨克族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还有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旅游使游客了解到当地民族文化遗产的精髓,能激发游客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同时民族旅的发展使当地政府有一定的工作规范和收益因此能增强政府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四、使哈萨克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旅游业的发展让世界人知道了哈萨克族文化,也加快了它与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速度。游客购买和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观念上也接受了一些文化观念,这会扩大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使一些不被外界所了解的民族文化显现在世界人面前,让民族文化有了新的价值,同时让一些面临灭绝的民族文化有了新的生存的机会。
3.2. 那拉提生态旅游区民族旅游开发对本土哈萨克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一、过度商业化扭曲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真实内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哈萨克族文化景观正在逐渐被商品化,失去传统的方式,为了迎合旅游者兴趣,而特意的修改和展示。例如在展示哈萨克族文化的时候由于时间短暂没有充分的表现好文化深层的意思,使游客对哈萨克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还有因为当地老人汉语水平不高,很多时候导游都是年轻人或者别的民族,他们对哈萨克族文化了解有限,讲解过程中造成对文化的误解。此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当地原本真实,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商业气息所笼罩,为了满足大量的外来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当地旅游商品开发变得混乱无序,产品雷同,制作粗糙,艺术感不强等问题,这些现象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形象和价值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还有本作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方面的不适合被开发的文化被开发、商品化,这将给当地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破坏。
二、外来文化对本土民族的价值观造成了冲击
还没开发那拉提生态旅游区时,哈萨克人的生活虽然不富足,但确是安居乐业、舒适自然的,哈萨克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民风就是最好的体现。自从开发旅游后当地人开始接触外界形形的文化,人们的价值观改变了,消费观也改变了,过去热情好客的性格逐渐消失。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有所变化,只是一味的能向旅游者索取利润,而不是更好的推介那拉提美好的人文风景。原本哈萨克文化充满了浓厚的草原气息的这表现在他们对马所特有的感情上。但由于现代化的要求现在草原上年轻人都骑摩托车代替了骑马,以至于丢失了文化中的草原气息。
三、不合理开发破坏生态环境
在遥远的过去,哈萨克族的先民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共同关系,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了信仰,因此生态保护很早就是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了。然而,开发旅游后景区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大量的草场退化,游客使原本恬静的大自然变得嘈杂,草原失去了原本幽雅清绝的风姿,牛羊失去了丰茂的草场,同时当地游牧者放牧也受到限制影响到经济收入。作者就是哈萨克族,就出生在那拉提大草原,从小就在那拉提大草原玩耍着长大的,但目前想回去找点回忆就很难了,过去无束缚的玩耍的大草原要么被圈起来,说要收费不让你进去失去了过去的自由。
综上所述,随着旅游的全球化,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急于脱贫致富,旅游开发商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民族旅游的过度开发,文化被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但总的来说,文化的价值是在开发、保护、传播及其与主流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对哈萨克民族的文化的开发带来的是它的繁荣而不是衰落,因此,那拉提生态旅游区民族旅游的开发应该在正确的理念引导下,最终找到适合的途径,达到民族旅游开发与哈萨克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贺喜焱,民族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土族婚礼文化的例子东南大学出版社.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
[2]孙天胜、李永乐。关注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民族。2006年第9期。
[3] 杜艳. 那拉提草原民俗旅游地生命周期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
[4] 谷妍张丽,辽宁满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中国地名
[5] 明伟。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中国民族教育,2007.
篇9
【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社区儿童教育;少数民族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和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都越来越重视接待地的社区参与的问题。接待地居民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不但是自然资源的管理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更是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旅游活动给接待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目的地居民的感知都带来一定的影响。笔者认为,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作为社区群体的一部分已经参与在其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接触的人群,都会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他们主要是通过模仿他人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无论儿童参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服务行为与否,势必会受到游客行为的影响;由于参与旅游经营活动,使传统的家庭教育增加了儿童的经济观念等;接待外来游客,对儿童的思想健康可能产生种种利弊。
2.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及社区儿童参与现状
2.1普达措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社区状况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范围内村落和牧场所涉及的社区分为3个行政村(洪坡村、尼汝村和九龙村)经济比较落后,除尼史村为彝族外,其余均为藏族村落,以半农半牧为主。社区居民大多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且社区中能熟练使用汉语的居民仅占少数,掌握普通话的居民更是凤毛麟角。主要经济来源以畜牧业为主,国家公园建立之前是以牵马为主要收入,年收入为4~5万。国家公园建立之后,社区居民主要参与了公园清洁工作(900/月)、烧烤租服装(1万左右/年),也得到了部分牵马补助和退耕还林补助,年均收入一万五左右。
3.儿童参与旅游现状分析
3.1从儿童参与引起辍学现象和厌学心里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地区势必成为人们的旅游热点。随着旅游的进入,使原本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单纯通过传统生产活动生活的社区居民,逐步通过自发的旅游活动参与,使社区居民获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的同时,又应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展,使当地社区对旅游活动获取利益的依赖程度也相对提高了不少。也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儿童不得不使平时更多的游戏甚至学习的时间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为父母减轻生活压力。
3.2参与旅游后社区家庭观念变化对儿童的影响
据调查,洛茸村社区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属都湖附近牵马开始从事参与旅游业活动的,也就是说参与本文调查的人群恰恰是在旅游开发过后陆续成长起来的,那么在社区参与旅游活动中,藏族传统家庭观念的变化又有那些呢?据表二的数据显示,99.9%的2~6岁未上学的儿童都被家长穿个藏式服装参与了与客人合影的活动中去,这些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父母耕种放养牲畜能学习一定的经验之外,更多的是能为客人牵马挣钱,自己与客人合影挣钱的经济行为,势必对儿童的心里造成一定影响。
3.3儿童参与旅游活动中的“社会学习”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一般认为,儿童在成长阶段思想成熟过程主要通过家庭成员、邻里关系、以及学校中的人群以榜样而学习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在旅游开发后,随着旅游活动的进行,除了从父母长辈的家庭生活中的学习之外,会使儿童增加与游客之间的交流,并通过观察游客行为,并学习模仿。那么,游客行为同样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都会随着游客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游客行为发生着各种变化。
3.4学校教育的缺失
洛茸村有一所小学,只有30平的砖瓦结构,里面有两面黑板,七副桌椅。据我们了解,这里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学前班到四年级的课程,基本村里12岁以内的儿童都在这里上课,12岁以上的孩子只能去离这里15公里的县城
上学。
4、结论与建议
通过普达措国家公园洛茸村儿童参与旅游的现象的观察与调研,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儿童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工作中去,这样以来,为家庭也带来了不小的收入,增加了儿童与外界的沟通面、见识增大,一些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然而,对于这种“单一”的参与旅游活动的工作,如儿童穿藏装与客人合影、租藏装、帮忙卖烧烤的类似工作方式,不免造成儿童心身的各种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一下建议:
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关注社区参与中的儿童群体在旅游规划中,应考虑社区参与中儿童能参与的项目设计,增加对少数民族儿童群体的关心与教育。在民间设立专门的部门,参与社区学校建设,增强社区的传统文化教育影响。设立协会接受各级政府及游客所捐物资,并投入实施,积极组织师资力量,在网络和旅游广告上呼吁广大群众义务积极参与旅游区的儿童教育工作,组成志愿者队伍分时段帮助社区儿童的成长。加大游客与儿童之间的了解,使更多的游客了解这里的儿童,并能伸出援助之手,在旅游的过程中同时付出一片爱心。
儿童是社区的希望,也是旅游业顺利开展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开发,也应为社区的儿童健康发展负责,同样
也是对建设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未来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桂林民俗旅游;旅游资源现状;开发策略
桂林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其中苗、瑶族居多,所以通过研究两个有代表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进一步了解淳朴而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调查民俗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为桂林少数民族研究做出一点贡献。然而少数民族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有效的指导,开发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比如:开发过度没有保护好当地的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流失等问题都给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带来了不少的阻力;在学术界一直在呼于保护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防止民俗文化流失严重。所以旅游文化开发保护的研究中不断提出了各种的保护措施和模式值得我们各界高度的重视。
一、国内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状况
近年来,以民族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期间涌现一大批独具特色、闻名中外的少数民族旅游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民族风情这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收益。但是与此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在这个民族风情开发的浪潮下,不乏成功的案例。这些民族风情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西双版纳傣族园,在开发的同时与文化保护并重。傣族园从开发之初就确立了"保护就是发展"的发展理念,并严格执行。从而在自然环境、人文艺术得以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其的指导方针贯于整个旅游系统与生态保护思想之中,从而使得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旅游发展。
二、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状况
(一)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概况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桂边陲。龙胜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8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龙胜各族自治县,聚居着侗、瑶、苗、壮、汉五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16. 9 万的75 %以上。龙胜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栖居的地方,所以研究各少数民族旅游开发状况具有很大的意义。龙胜正以独特的民族风情,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旅游者。其中的龙胜梯田、温泉更是闻名于世。龙胜境内有许多有地方民族特色节日。其主要节日有:二月的春社(壮族祭坛),二月十五的花瑶花炮节;三月三的歌节,三月十五的红瑶红衣节;四月的红瑶八牛王节;六月苗族的尝新节;九月苗族罢谷节。龙胜少数民族的节日主要集中在二、三、四、六月,这样就可以集中的开发这些节日,创造新的旅游高峰期。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全县辖6乡3镇,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恭城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甚多,古建筑有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孔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还有分布于莲花、巨塘一带的晋代古墓群。恭城总人口27.7万人。境内居住着瑶、汉、壮、蒙等12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4.4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2%。恭城人口主要以瑶族为主,这样对研究瑶族的发展和民族风情的开发有着很大的意义;由于恭城整个城市都是以瑶族人口为主,为此本文主要研究恭城的民族旅游开发状况和文化开发的情况。恭城已经开发的主要节日有:二月十五的花瑶花炮节;三月的桃花节;四月的红瑶八牛王节。
由此可见,恭城的节日开发不足,还在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其中比较成功的桃花节可以作为其发展的榜样为其他节日的发展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二)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1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龙胜县开发少数民族村寨的同时,结合本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然与原始的特点,发展出一条特色旅游和生态旅游,效果显著。现已开发的有银水侗寨、金竹壮寨、黄洛瑶寨、白面瑶寨、细门瑶寨、三门红瑶寨、岩门苗族村寨。七个民族风情旅游点。现开发的七个民族村寨中,一个是侗族村寨,一个是壮族村寨,一个是苗族村寨,其他都是红瑶村寨以及龙胜温泉。
以民族民俗文化为资源, 结合自然环境走出一条特色道路。和平乡的平安村, 一个建于海拔700~ 800 米高山上的壮族村寨。现在道路通畅,与外界交流便利,更有利于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平地少, 只能开山地以增加耕种面积, 从而形成了绵延数里, 高耸入云的壮丽的梯田景观, 著名的龙脊梯田就位于平安寨与龙脊寨的区域内。当地苗族的文化、栏式木楼苗族服饰、长发等、以及当地的各种节日。把这些文化和自然资源融合在一起,成为龙胜梯田开发的一个重中之重。
少数民族的节日融合了在各地旅游当中。龙胜是少数民族住居的地方,在节日上与汉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苗族的"尝新节"、"鼓坛节"等活动;壮族的三月三、四月八的"歌圩";瑶族的"盘王节"、"红衣节"和"打旗公"等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欢乐的气氛, 并让游客参与其中, 具有良好的效果, 可谓办出了龙胜旅游的特色。尤其是"红衣节", 已成功地举办过多次。
2恭城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恭城现成的民族风情开发,结合历史文化,三庙一馆。三庙一馆是指: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由于恭城的历史文物很少,所以这个开发的余地不多,恭城政府也没多大的宣传,弄得很多游客去到恭城后还不知道有"三庙一馆"。
以自然优势为依托 ,以政策优势来引导,县政府已经着力把我县打造成文采恭城,风情瑶都。从而通过这些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了解恭城的油茶文化、瑶族的梅山文化、生态文化、风水文化。我们有地原、资源、交通优势,完全有理由把旅游景点打造成上级别的景点,把我县打造成文采恭城,风情瑶都。 恭城在发展少数民族风情已经大力发展其特色民族商品。比如,五色粗珠、花糖。
三、桂林少数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自然风光,淡化人文资源的挖掘
虽然龙胜梯田和温泉、恭城的桃花节等都是依赖山水风光的自然景观而存在,但是作为一项旅游项目,应该注重当地的民族风情节令习俗,居住地民俗,生产习俗和游艺竞技民俗等结合起来。龙胜的旅游项目所占比例: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总投资为21353万元,年均营业收入6100万元,年接待游客为105万次;以人文资源为主的总投资为200万元,年均营业收入63万元,年接待游客为5.3万次。
从中可以看出,龙胜旅游投资项目中,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占龙胜旅游开发的大部分。而以人文资源为开发重点的侧只有几个村寨旅游,而且资金投入不多,开发不足游客也不多。无法与自然风光并重发展。在龙胜少数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太过于依赖自然风光,人文内涵不足,节日过少的利用。
恭城是旅游开发项目主要有: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总投资为2075万元,年营业收入1430万元,年均接待游客为36万次;以人文资源为主的总投资为650万元,年营业收入为350万元,年均接待游客为23万次。可以看出恭城现在以生态旅游为重点,辅以三庙一馆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利用严重不足。由于瑶族在恭城的人口中占大部分,但是其文化资源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民族风情的旅游还没有呈现一定的规模,只见零散的分布在各个生态旅游项目中。虽然农家乐是生态和瑶族文化、饮食并重的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规范性行业,还处在农民自主开发阶段。
(二)文化内涵不够丰富
文化是一种资源,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潜在。在发展民族旅游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旅游项目时,注意强调文化和内涵,否则附加值不高。旅游项目策划需要文化赋予,需要文化提升,需要文化刺激,只有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才能彰显旅游产品特色文化,使其成为旅游产品的核心卖点,旅游产品是富含文化底蕴的高尚精神产品。恭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时,不善于挖掘文化内涵,不注意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激活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不够,不能相益得彰,相互促进,策划的项目显得底气不足,苍白无力,致使项目建成旅游市场,产品附加值不高。很多民族风情园和少数民族园并不是在当地文化历史的发展基础上开发的,导致了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脱节,不能反映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进而影响这些项目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利用少数民族节日时表演化使得传统的文化节日变得虚假和肤浅。表演化使生活中原有的节日和民间歌舞等民俗活动变得和预先设计好的舞台戏剧和舞台文艺,不在据有生活中原有的意义和功能。
四、 民族风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宣传相关产品
少数民族开发过程中应该加强广告宣传意识,为少数民族的旅游做足了宣传的功夫。由于桂林的民族风情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不注意加大宣传其品牌的内涵,只是以自然风光为卖点,等游客去到旅游点后才介绍当地的一些民族风情和有关节日。显然存在对民族风情的宣传不足的现象。有同时将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同时的宣传投放到市场,达到相互融合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增强抓源头的主动意识,又有利于强化开拓市场的能动观念,同时对提高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创立和扶持具有文化特征的知名品牌,对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作用。
(二) 明确发展路线,开发模式
在开发少数民族旅游时,应该明确其开发的路线,龙胜的发展路线可以如下:
1.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理念:保护之中求发展,发展与保护并重;发展策略:政府引导,开发商与当地居民共同经营;开发范围:少数民族居住地;利用资源龙胜各个村寨、节日、饮食等文化资源。
2.自然风光旅游:发展理念:以自然资源为重,辅以民族特色;发展策略:专业人才策略,政府引导和监督策略;开发范围:整个龙胜;利用资源:龙胜独有的自然风光、梯田、温泉、原始森林。
从这个发展路线中可以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各有侧重。这样就有效的避免没有指导的、无序性的开发,使得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利用。这样有力于打造少数民族旅游的亮点,进而增加营业收入。使得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发更能体现出其应该有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游客在观看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瑶族历史文化的存在。
恭城的发展路线可以如下:
1.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理念:文化旅游促进生态旅游,创建瑶族之都;发展策略:人才策略;开发范围:整个恭城、三庙一馆、瑶族节日、饮食;利用的资源: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文化资源和农业生态资源。
2.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生态旅游,大力发展农家乐,与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发展策略: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开发策略;开发范围:整个恭城;利用资源:农业示范园、恭城的柿子产业、桃花节、农家乐。
从这个路线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模式是以恭城地区 "三庙一馆"和融入农家乐中的瑶族文化、饮食为中心,与瑶族节日并重发展,着力打造瑶族之都而提出的。;路线可以利用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农业景观资源的互补性,营造不同的旅游氛围。通过互相拉动的作用,推进恭城县文化游、生态游两个旅游主题的共同发展。
生态旅游模式则是从恭城的农业特点出发,大力发展恭城特有的农产品和农业示范园,并且针对自然景观资源而提出的。该模式注重的是生态农业游览区之间的互动作用,利用农业景观异质性,达到指导恭城地区生态农业旅游合理开发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刘彦随 吴传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20(1)
[2]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
[3]张辉,等.转型时期中国旅游产业环、制度与模式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