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篇1

要确立“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任何单位、部门、个人为了部门利益或个人私利,损害、污染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的,都应受到训诫直至政纪处分。以前,在这方面动真格的少,还远没形成法治的威慑力。

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精简办事程序,将审批程序透明化、即时办理化;从人治思维转到以人为本的服务上来。二是强化监督意识。政府应鼓励并受理一切有正义感的公民和单位对损害工业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公、检、法及纪监部门也应有相应受理有效措施。三是强化垂直部门的角色意识,不当旁观者,要当建设者,当改善和维护发展环境的“助推器”。四是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要积极营造“优化济南经济发展环境人人有责”这样一种氛围。

二、打造诚信华蓥

展示我市“公开、公正、公平”经济环境,政府处于关键性的主导地位。推行政务公开,做到政府职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时限公开,杜绝各部门令行不一。其次要抓好政策落实。将制定的扶持、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使企业及投资人感受到政府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既是企业立市的根本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尽快建立社会企业信用制度,使有不道德失信行为的企业不但自身受到市场的惩戒,还要接受政府的训诫、舆论的谴责,严重的直至法律的追究。对一切保护商业欺诈、逃废债务、财务失真以及经济案件的单位和个人要有相应制度追究责任。要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的资质信用,净化信用环境的基础。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努力解决资金缺、融资难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束缚

一是政府部门应打造企业科技、信息、统计等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机制创新。二是创造条件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促进驻济金融部门与企业互动,加深了解与理解。三是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实行经济利益共同体,提倡伙伴关系,鼓励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前提下的多种分配方式。四是引导企业建立共赢经营理念,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密切银企关系。

四、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

篇2

一、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打造“三大基地”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龙头,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到35%以上;招商引资额年均增长40%以上;工业产品出口创汇额年均增长30%以上。完成投资过5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500项,完成投资750亿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00—1000项;培植销售收入过50亿元、利税过5亿元的企业1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利税过1亿元的企业10家;销售收入过5亿元、利税过5000万元的企业20家;销售收入过1亿元、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200家;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利税过100万元的企业700家;组建企业集团3—5家;大力培植上市资源,尽快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二、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持扶力度

(一)扶持措施

1、建立工业发展基金。20*年,从市财政预算中列支一定数额资金设立工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工业企业的项目贷款贴息、技术创新以及本意见各项奖励政策的兑现。市经贸局、财政局共同研究制定该基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年终经贸局提出有关奖励、补贴方案,经贸局会同民经、外经贸、财政局共同审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兑现。

2、发挥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增强信誉担保能力,降低信用评估成本。整合现有担保协会、公司资源,积极吸纳企业和社会法人投资入股,组建为全市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公司。建立企业信用评估、认定机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和沟通,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培植骨干行业、打造“三大基地”和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成立六大支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六大支柱产业的领导。对新上工业项目,严把产业政策关,严格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有计划地淘汰和关停落后生产企业和生产设备,对主动关闭落后生产工艺的企业,市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要按照每亩土地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150万元的标准供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加大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扶持力度。在工业发展基金中,每年拿出5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补贴、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开展产学研联合、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科研成果的消化吸收、转化及重点开发项目的扶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全部在税前列支。对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关系,且研发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市政府从工业发展基金中一次性给予10万元科研开发补助。支持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对行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共性产品,经市政府同意,可采取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各出资50%)购买,无偿交付出资企业使用。

5、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在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同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上一年度上交增值税为基数,从认定之年起,3年内超基数地方分成部分,按30%比例由同级财政返还给企业。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以上一年度上交增值税为基数,从认定之年起,3年内超基数地方分成部分,按20%比例由同级财政返还给企业,用于支持企业发展。

6、凡列入国家和省级开发计划的新产品,自销售之日起3年内,该产品形成的新增增值税地方分成部分,按不低于50%比例由同级财政给予资金扶持;由我市企业研制开发,经省级以上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且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新增增值税的地方分成部分从鉴定之日下月起3年内按50%比例由同级财政给予资金扶持。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10%以上的,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除按规定据实进入成本外,年终经税务机关批准,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税所得额。

7、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凡列入国家和省导向计划的重点技改项目投产后,按先征后返的办法,连续3年将新增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由同级财政给予资金扶持,专项用于归还企业项目贷款。企业为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技术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税前列支。

8、鼓励企业集约化生产。对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实现集约化发展的企业,2年内销售收入新增3亿元以上的,一次性奖励核心企业法人代表3万元,成员企业法人代表5000元。对于我市优势产业中自动放弃终端产品生产,为骨干企业生产专业化配套的中小企业,3年内返还企业新增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

9、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发明和技术攻关。科研人员的非职务发明成果被所在单位使用的,从技术转让给企业当年起,由企业连续5年按不低于该产品新增利润20%的比例奖励发明者;职务发明由本单位使用的,由企业连续3年从该项产品所获利润中提取10%奖给发明者个人。

10、接收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签订三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为其交纳“五险”的企业,经经贸局、民经局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后,由市财政负担的养老保险金集体应交部分,由市财政继续负担,对保险金基数提高部分,由所在企业负担,并按时交纳。

(二)激励措施

1、对非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上缴税收形成地方财力超过200万元,且增幅超过当年全市工商税收平均增幅,按照实交税金额,前10名的,给予企业法人代表重奖。

2、属地纳税的上级和外地驻滕企业,当年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增幅超过全市工商税收平均增幅的,由同级财政给予法人代表定额奖励。

对企业纳税及形成地方财力的核算,由财政局会同国税、地税局办理,将核算结果转交经贸局统一制订奖励方案。

3、对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或新上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投产达效后,以工程决算报告及正式发票为依据,由经贸局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经市政府批准,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0.3%给予企业法人代表一次性奖励。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没有同时完成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或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的,不予奖励。

4、设立技术创新奖。对新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对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和*市级相关部门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科研成果,给予企业2万元的奖励。对当年度列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且年内实施完成并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项目承担单位,给予5万元的项目经费补助。对当年开发新产品达到填补省内空白以上水平和被认定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授予“技术创新先进单位”称号。

5、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降耗,实现清洁生产、循环生产。认真落实《节能法》,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节能工作的投入,确保完成3—5年内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4.5—5%的目标。对企业新上的节能、环保设备,经经贸部门批准,可以加快折旧,并享受免收设备总额40%的新增所得税。对超额完成节能指标前10名的企业,授予“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6、积极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工业项目建设。对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国内上市公司来我市合资合作,且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万元的,对项目引荐人按照《滕州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进行奖励。大力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对成功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来滕州设立总部的,对引荐人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重奖。对于成功上市融资的企业,市财政一次性给予企业100万元奖励,其中奖励法人代表20万元。

7、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基础管理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以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活动,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争取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管理水平。

8、加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广告牌、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我市机械制造、煤化工、能源三大基地品牌宣传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当年获得(不含复审)国家驰名商标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20万元;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其中法人代表10万元;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称号的,一次性奖励企业5万元,其中法人代表2万元。经企业申报,经贸局审验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奖金由同级财政列支。

9、支持工业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除国家、省里的规定外,对新取得自营出口权且年实现出口创汇100万美元的企业,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法人代表2万元奖励;对年出口创汇额100万美元以上、增幅超过20%的排名前10位企业,给予法人代表2万元奖励,市政府授予“出口创汇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0、对在发展工业经济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镇(街)、部门,按主营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值和增幅两项指标综合排序前10名的,授予工业强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对在发展工业经济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个人,授予“发展工业经济先进个人”称号,并给予200元奖励,奖金在市财政列支。

11、设立金融机构贡献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根据各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支持情况,给予定额奖励。

三、工业企业划型标准及相关待遇

(一)工业企业划型标准

1、对全市税源企业(在滕州市缴纳国、地税的企业)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统一按照企业上年度实缴税金额进行划型排序。实缴税金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为我市特大型企业,实缴税金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1亿元以下的为我市大型企业,实缴税金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1000万元以下的为我市中型企业。

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年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确定为我市大型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受实缴税金数额限制,直接确定为中型企业。

(二)相关待遇

1、特大型、大型企业法人代表可传阅副县级领导干部阅知的有关文件,中型企业法人代表可传阅正科级领导干部阅知的有关文件(文件按有关规定办理)。中型以上企业法人代表可参加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范围的重要会议及活动。

2、推选市委委员、人大常委、政协常委、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级先进模范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中型以上企业法人代表。

3、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特大型企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大型、中型企业由其他市级领导成员联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调度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4、每年组织特大型、大型企业法人代表疗养10天左右、中型企业法人代表疗养7天左右。每年组织中型以上企业法人代表到医院查体。所需费用在市工业发展基金中列支。

5、对中型以上企业法人代表,每年由市委、政府组织赴外考察、学习活动。

6、中型以上企业列入市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实行挂牌保护。

7、职能部门对中型以上企业的收费,按向社会承诺的最低标准执行。

8、优先为中型以上企业引进各类技术、管理人才。具体鼓励、支持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滕发[2005]12号)执行。

四、考核

1、本《意见》适用于在滕州市纳税的所有工业企业。

2、凡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企业不参与上述所有奖励和扶持政策。

3、企业因违犯税收法规补交的税款、政策性退税及企业享受的先征后返的扶持资金不计入奖励范围。

4、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年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出现大规模集体上访、节能环保等工作达不到上级部门要求、欠发职工年度工资及欠交社会保险费的,取消企业评选先进单位资格。对弄虚作假,骗取年薪、奖金和荣誉的,予以严厉查处。

篇3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深度;广度;复合;多元

一、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简况和发展态势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20世纪80年代较多地被称为机电一体化,被视为是机械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交叉学科,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例如安全气囊、防滑刹车系统、复印机、行驶模拟装置和自动售票机等一系列产品都是运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结果。电子工业、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扩大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涉足范围,其不局限于机械制造的某个固定方向,涉及该领域所有分支学科。20世纪90年代初期,机械电子工程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呈现。曾经,机械电子只是机械工程的一个专业方向和重点课程,甚至被划分在精密仪器技术专业中。今天,已经有很多大学将其列为独立的专业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发展飞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迅猛崛起,机电方面的人才缺口大幅攀升。MEMS、传感与测控、数字化技术、CIPE、CAD/CAM/CAPP一体化等机械工程学科的前沿课日益引起国内产业界和学界重视,目前,我国相关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较高,总体研究水平的国际位次有所上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原理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导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计算机应用与程序设计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CAD/CAM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精度与测量、液压传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专用机械原理与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实习、课程设计、制造工艺实习、机械制造工程学综合实验、精度与公差实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数控原理实验、数控线切割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机械零件测绘、机械产品三维造型与快速原型制造实验、机器人控制实验、科技活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大体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可细分为机械电子系统(传动和模拟技术,机器和设备,机械人技术及其运动系统,传感和执行元件技术,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等),微型,超微型机械(微系统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的功能组,微系统的测量技术等)和生物机械(机器人技术,生物系统,仿生执行技术,控制和设计,控制系统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大学的专业设置存在差异,取决于专业的具体方向和培养重点的不同。例如,上海交大的机械电子工程偏向汽车方向、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制造和车辆电子系统的控制研究等,比较民用化。浙江大学传统的机械制造很强,在大型机械的设计和控制,尤其是国防,航空领域的项目很多,毕业生很多在研究所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机器人和柔性制造等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如大型焊接机器人,流水线等等,大多数服务于汽车制造产业和造船工业等,毕业生去向以大型的机械制造企业为主,研究所要少一些。

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定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业特色。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注意以数控所需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简言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或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职教师资。能适应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面临的行业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呈现出的多元复合发展趋势。

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强化本专业大学生素养的应对之策

1.要引导大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动态。要积极培养其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要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使其成为专业素养精深、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促使其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要的专业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机电一体化产品有一定开发能力;对数控加工技术有较强的编程和操作能力;对大型数控加工设备具有较强的维护能力;了解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除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外,还需促使其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得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邱自学,姚兴田,王君泽.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群建设[J]. 机电工程,2005(12)

篇4

《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就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支持政策和举措,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有亮点、有潜力、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已经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阵地和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意见》提出,为进一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紧密对接实体经济,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继续推动众创空间向纵深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客等多方协同,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众创空间,吸引更多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型创新创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

《意见》强调,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药卫生、文化创意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加快建设一批众创空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按照市场机制与其他创业主体协同聚集,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试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重点区域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优势,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及产业园等共同形成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外先进创业孵化机构开展对接合作,提升众创空间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意见》要求,要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政策优惠、金融手段创新等方面支持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发展。各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要加强组织领导、示范引导、分类指导和宣传推广,为众创空间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在全社会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布 轩)

中国铁塔新建及改造存量基站2万个

通信产业网讯 近日,北京市政府与中国铁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提升首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快速推进“宽带中国”和“互联网+”行动战略。中国铁塔将北京市作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布局重点区域,加大铁塔、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十三五”期间预计共投入资金50亿元,新建及改造存量基站2万个,实现北京市的无线覆盖率居全国领先地位;加强与北京市“互联网+”相关产业合作,推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铁塔相关制造业、建筑业等传统领域融合。(高 超)

福建省 面推进三网融合

通信产业网讯 近日,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三网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福建省贯彻国务院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福建省三网融合,壮大信息消费。《意见》指出,各地政府应将信息通信设施和广电设施纳入市政公用设施体系,协商电信、广电企业,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线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应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开放,并为网络的建设维护提供通行便利。此外,《意见》还就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尽快投入使用、加强网络信息和文化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沟通协调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婉 蓉)

河北省政府出台 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意见

通信产业网讯 河北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在创业创新、制造业、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现代金融、政府服务、民生服务、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11个领域重点推进“互联网+”行动,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到2018年,河北省各市城区家庭普遍具备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到2020年,省会及有条件的城市家庭具备1000Mbps宽带接入能力。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将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晓 燕)

泰安铁塔 成春节通信保障工作

通信产业网讯 今年春节是存量资产全面接收后第一个重大节日,通信保障迎来一次大考,为确保春节期间通信网络安全畅通,泰安铁塔公司提前部署,加强调度,多措并举确保网络运行稳定,顺利完成节日期间维护保障工作。

一、提前部署工作,制定应急预案。二、加强节前巡检,杜绝问题隐患。三、实现联合监控,提高保障效率。安排7×24小时值班,与三家运营商监控中心实现联合监控,实时沟通,统一调度。四、加强现场调度,确保快速响应。五、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维护质量。春节过后,公司总结推广维护工作中的优秀经验,查找不足,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郭 建)

篇5

“十二五”时期,嵩明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全面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加快项目建设,努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在一系列调结构、稳增长、促跨越措施的实施下,全县工业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一、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工业经济总量发展情况

 

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7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346670.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4071.9万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8.5%,是2010年120404.5万元的2.44倍。

 

“十二五”时期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56.2%、33.7%、20.6%、14.5%、8.5%,2011年至2013年嵩明县规模工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后两年由高速向中速转换,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态势。五年来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实力显著增强。

 

2.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情况

 

随着“工业强县”政策的逐步实施,杨林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嵩明独有的交通区位优势,十二五期间“燕京”“伊利”等全国知名企业的入住,壮大了全县工业经济规模,优化了内部产业结构。2010年仅依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2个骨干行业支撑,“十二五”时期“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造纸和纸制品业”快速发展,支撑全县规模工业经济的骨干行业增加到5个。 3.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

 

2015年全县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94071.9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986579万元的29.8%,前3年规模工业快速增长,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上升,后2年随着增长速度的回落占比也逐步下降。整个“十二五”时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了1.2个百分点。

 

二、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总量小、基础差

 

“十二五”时期,嵩明县规模工业快速发展,总量规模扩张幅度较大。但在全市比较就呈现出总量小,基础差的特点。从企业数量上来看,2015年末全县规模工业76户,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户数的9.8%;从增加值总量来看,2015年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的3.4%。

 

2.产业结构不优、内部发展不平衡,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

 

一是精、深加工业少和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2015年规模工业综合增加值率为21.8%,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4.5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4%,但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县规模工业总量的54.5%,增加了节能降耗工作压力,国家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消费强度控制将制约全县工业经济的增长。

 

3.专业人才和企业资金缺乏,制约企业快速发展

 

一是普遍企业缺少懂企业营销、资本经营、市场策划、外经贸方面的管理人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时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工艺而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生产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金融部门惜贷、限贷,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投入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弱。

 

三、对促进规模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引进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和新型工业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工业经济总量。二是打造产业相对集聚、产品相对协调的产业群,从两端延伸产业链,努力提高园区的规模效应和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2.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一是组建行业协会,搭建企业家交流互动平台,引进管理人才和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二是依托职教基地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3.着力解决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落实信贷资金需求,协调解决工业企业融资困难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帮助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财务规范化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上市基础培育工作,创造条件进入创业板上市融资。

篇6

 

1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

2 中国资源型产业及制造业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3 工业用水与工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

4 服务贸易进口技术含量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 物质流指标下的工业经济解耦问题研究

6 金融危机下的工业经济发展困境:内因抑或外因——基于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四省工业经济的比较研究

7 基于LMDI的南京市工业经济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

8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9 贸易开放、FDI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基于30个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10 江苏省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及增长趋同

11 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以广东和广西为例

12 中国电力产业链与工业经济波动关系研究

13 工业经济新常态愿景下的分化与突破——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与2016年展望

14 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的分行业面板数据研究

15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实证分析(1978-2009)

16 稳中求进的中国工业经济

17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18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转型升级研究

19 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20 环境规制与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基于经济增长分解视角的实证研究

21 苏北工业经济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析

22 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与污染减排效果——基于“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23 工业用地增长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24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25 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研究

26 我国金融发展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分析

27 2030年中国社会经济情景预测——兼论未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

28 工业用地对中国城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29 基于WTP-DEA方法的中国工业经济-环境效率评价

30 区域科技人才、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我国18个较大城市的面板数据

31 宏观政策取向对工业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基于动态CGE模型

32 市场化进程对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33 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34 滇中城市群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35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6 深化改革开放与工业经济发展研究——2012《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37 从业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

38 通货膨胀影响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数据的VAR分析

39 步入“新常态”的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

40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41 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

43 浙江省工业经济时空差异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4 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选择

45 地区性因素、集约性特征与工业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省际差异成因的经验研究

46 发展低碳工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47 太原市工业经济绿色转型研究

48 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反思

49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50 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以青岛市为例  

51 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52 辽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考——基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

53 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54 2009—2010年温州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55 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56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

57 县域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研究——以海宁市为例

58 当前宁波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态势

59 武汉市工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的实证分析

60 当前工业经济下行趋势分析与展望

61 工业经济转型背景下食品工业的发展、选择与展望

62 对外贸易、FDI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基于1995—2011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63 负重前行:2014年温州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64 宁波与深圳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及对策

65 中国城镇化与工业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66 工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

67 环境失调与科技进步: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

68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变及“十二五”展望

69 守得云开见月明:2015年温州工业经济趋势前瞻

70 基于SVAR模型的气温变化对南京市工业经济的影响研究

71 环境规制、环境规制竞争与地区工业经济增长——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72 工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73 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74 南通工业经济运行中投入与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75 平流缓进:2013年温州工业经济展望

76 技术进步对广东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77 基于技术创新视角下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78 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比较研究

79 2011—2012年温州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趋势研判

80 美国去工业化与后工业经济的形成

81 高等工程教育与福建工业经济发展

82 重庆各工业部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兼论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83 我国工业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动态关系研究

84 西部工业经济增长与污染治理效益分析

85 四川工业经济运行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86 基于ARCH模型的工业经济预警系统

87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展望

88 黑龙江省工业人才资源与工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

89 镇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90 论洛阳市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

91 我国工业经济2015年景气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92 加强金融对县域工业经济支持的模式研究

93 重庆市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

94 霜降水痕收:2016年温州工业经济展望

95 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96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经济预警系统研究

97 西藏工业经济发展初探

98 广西工业经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柳州钢铁工业为例

篇7

关键词: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服务工业经济发展;工作模式

高职院校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往往注重校内教育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研究,缺乏外向服务社会意识,或者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不足,不能建立有效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模式。近年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为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注重校企合作机构建设,搭建了校企合作工作平台,特别是做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立项后,更加突出地方性特色工作实施,开展了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专项校企合作工作,探索出一套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工作模式,收到了政府、企业、学校“三赢”效果,现对于这一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工作模式做一剖析,以期更好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依托政府开展区域内工业企业广泛调研

教育部要求高职教育做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五个对接”,做到“五个对接”的基础是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因而要做好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工作,必须把学校开设的专业情况与地方工业企业的需求情况结合起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县区及重点经济开发区全面开展了服务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活动,通过实地企业走访、召开经信委、人社部门、企业等多单位人员组成的座谈会、发放人才、技术与管理培训、技术攻关等企业需求调查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急企业所需,建立校企合作的连接点。

二、深刻分析企业调研材料,结合学校专业开设情况,剖析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对策

通过六安市区域工业企业调研及收集材料分析,按照学校开设的专业情况,明显显现专业服务企业广泛领域。分析显示,目前六安主导产业存在五个方面:

机械制造类:主要有汽车零部件、水工机械、矿山机械、电机电器等四大板块,企业众多,企业需求高校合作愿望强烈。

轻工服装类:主要有羽绒羽毛、渔网具、服饰服装三大板块。目前企业正在加快两端延伸育人生产链条,大力开发高档化、系列化羽绒制品,着力打造羽毛工艺制品和羽毛球生产基地。这为学校服装设计、制作及人文艺术类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农产品加工类:以华园乳业、鑫源米业、徽六瓜片、龙华竹业、龙翔美食、繁盛禽业、蓼源贸易等众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六安区域农产品资源优势,彰显特色企业发展优势,同时为校企联合培养新型农产品加工人才提供了载体。

新型材料类:主要有电子元器件、光电源、光复光电、新型建材等。以世林、中财管道等为核心的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人才及技术合作需求要求强烈。

新型战略类:目前区域内生物科技、离子光子膜、机器人项目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15年度已突破产值300亿元,10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产生,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需要高校支持合作。

三、利用学校资源优势,根据企业不同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服务企业策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1.建立健全学校、企业信息互通网络平台,建立本市企业信息系统,及时掌握企业需要高校服务要求,根据企业需求对接具体服务内容,学校面向企业公布具体的服务项目计划、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整合师资、人才、实训设备、技术信息等资源,面向企业全面开放服务。

2.定期开展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高校联动活动、学校充当积极联动各方发挥作用的重要角色,推进校地互动、校产对接,提升办学实力,为服务产业搭建平台,组织服务企业专业教师队伍,实现企业需求、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3.做好企业人才培训、人才输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人才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学校建设开放性、共享性、设施设备、模具模型齐备的培训场所,完成集教学、实验、科研一体的实施训练基地。根据企业需要,定期定班开展人才培训工作,结合毕业生就业,优先满足地方企业人才需要。

4.结合区域工业企业特点,改善专业结构,把专业建设与工业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针对区域工业经济特点,如铁矿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多,为解决能留得住人才问题,采用灵活多样的工学一体、招生就业一体的办班形式,有针对性开展区域内工业经济对口服务。

5.推进教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教师进企业一线培训学习及工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促进教师学习行业、企业生产管理新理念、新技术,开展教师进企业工作锻炼活动。创造教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条件,应企业要求,加强与企业技术攻关、科研项目合作工作,做好科技研发、技术合作方面服务工业经济发展课题。

四、广泛吸取企业意见建议,建立服务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联络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整合区域内多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创建技能培训工作室,多种方法保证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用工需要。

篇8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单元与数据来源从分行业角度,本研究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中工业这一门类,分为三个大类:采矿业、制造业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水电业)。由于个别中类行业数值很小,故将部分中类行业合并成一类,文中实际上统计了33个工业中类行业数据,其中采矿业含4类,制造业含26类,水电业含3类。从分区域角度,本研究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单位,将它们依据地理相邻以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成3个区域,区域Ⅰ(浙北地区):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区域Ⅱ(浙中西部地区):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衢州市;区域Ⅲ(浙东沿海地区):舟山市、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由于浙江省部分县市的行政区划在2001年有所变动,对于变动县市的数据难以归类处理,因此选择2002—2012年为研究年段。文中所选取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02—2012年《浙江统计年鉴》及主要年份各县市《统计年鉴》。

1.2研究方法泰尔T指数具有分解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的优点,常用于衡量区域经济差异,本研究创新性地将该指数同时运用于衡量行业经济差异方面。综合测度浙江工业经济差异在行业之间、行业内部以及区域之间、区域内部的特征及变化。

2工业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2.1分行业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在三大行业内分布很不均衡,采矿业总值仅占全省工业经济的0.3%,水电业占7.3%,而制造业占比达到92.4%。从泰尔T指数的结果(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中可见,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且上升的速度加快。其中,行业间差异贡献率较小,行业内差异是造成行业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行业内差异中,制造业内部差异明显高于采矿业和水电业。从中可以得到:“强势行业制造业、水电业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大,弱势行业采矿业的行业内差异越来越小”的特征。

2.2分地区差异演变特征201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规模在三个区域内分布不均衡,区域Ⅲ工业总产值占全省46%,区域Ⅰ占35%,而区域Ⅱ仅占19%。通过泰尔指数按区域分解(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可知:工业经济区域总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占比小,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之势。区域Ⅱ与区域Ⅰ都有“持续下降”的特征走势,且区域Ⅰ的下降幅度比区域Ⅱ大。

3工业经济趋同特征分析

3.1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工业行业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通过β趋同检验,得到表1的结果。全行业在2002—2012年期间没有发生趋同现象(系数b不显著)。为了了解不同时段有无发生趋同,选取了2002—2007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做趋同检验,结果显示都没有发生趋同。这一结果与上文中泰尔指数按工业行业分解后得出的结论,即:“浙江省工业行业总体差异在2002—2012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是一致的。

3.2以县市为单位的工业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以县市为单位的β趋同检验中,得到2002—2012年期间全省人均工业增长率与人均工业总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即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趋同。为了观察区域内的工业经济趋同情况,分别测定了2002—2012年段内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的趋同速度。区域Ⅲ中系数b不显著,即没有发生趋同现象,这与前述“区域Ⅲ内部差异没有减小”相符合。区域Ⅰ与区域Ⅱ都发生了趋同,从结果看,区域Ⅰ趋同快,区域Ⅱ趋同慢,这与上文中区域Ⅰ比区域Ⅱ泰尔指数下降幅度大的结论是一致的。由此得到“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快,而区域内差异大的区域趋同速度慢”的结论。

4工业经济差异变化与增长趋同成因分析

4.1行业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演变成因,本文以33个工业中类行业为单元,以2002—2012年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相应的选取行业从业人口、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行业经济占比4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工业效益变化(X2)、行业发展战略(X3)、行业结构变化(X4)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2),得出劳动力投入变化、工业效益变化是浙江省工业各行业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

4.2区域差异变化成因分析为了综合评估浙江省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演变过程中的成因,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以2002—2012年工业经济平均增长率(Y)为因变量,选取工业从业人数、实际使用外资、工业经济产值占比、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人员、公路货运量、工业固定资产合计7个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代表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X1)、对外开放程度变化(X2)、产业结构变化(X3)、工业效益变化(X4)、人才技术投入变化(X5)、交通运量变化(X6)、工业发展战略(X7)。通过线性回归模型(OLS)、空间滞后模型(SLM)、空间误差模型(SAC)做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空间统计中得到Moran'sI(error)是显著的,验证了浙江省工业经济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更为合理。根据Anselin提出的判别准则可以判定空间误差模型(SAC)是更适合的模型(由于篇幅有限,具体数值略),基于此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近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时空演变主要受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战略的显著影响。(1)工业劳动力投入变化。劳动力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工业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从各县域的工业劳动力投入对比图中(图1),可以看出增长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发展较快的区域Ⅰ、区域Ⅲ则增长慢。总的来说工业从业人数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一方面很多工业企业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欠发达地区工业劳动力投入加大,由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工业经济。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工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对中高端技术人员的需求加大,对数量庞大的低端劳动力需求减小,而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发展,需要低端劳动力的投入。(2)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说是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力。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随之工业经济比重下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工业经济进程加快,因此工业经济占了很大的比重。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对2002年的工业增加值占总GDP比重的增长率进行画图对比,结果显示(见图2)增长率的高低与工业经济规模分布也呈相反态势。这也是浙江工业经济发生趋同的主要原因。(3)工业发展战略。浙江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缩小地区间工业经济差异上,对工业欠发达地区一直是实行鼓励政策。这些政策环境为缩小区域差异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通过对各个县域的工业固定资产总额从2002年到2012年增长率的考察(见图3),可见增长较快的主要是区域Ⅱ中工业落后地区;而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大部分县市工业固定资产增长缓慢,总的来说工业固定资产增长趋势与工业经济规模有相反的态势,这对浙江工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有很好的说明。

5结论与对策建议

篇9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生产持续大幅增长,效益明显提高。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6.5%;产销衔接良好,销售率达到99.5%,位居全省第二。9月份当月完成工业增加值22.9亿元,同比增长30.9%。预计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2亿元,同比增长21%;产销率99.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57%;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230%。预计全年原煤完成6750万吨,同比增长44.5%;发电量完成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5%;浓硝酸完成34万吨,同比下降15%;纯碱完成27.4万吨,同比增长2.6%,合成氨完成33万吨,同比下降18.5%。

二、明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预测

预计20__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0亿元,同比增长11%;产销率98%以上;主营业务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__年原煤完成7550万吨,同比增长12%;发电量完成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浓硝酸完成40万吨,同比增长18%;纯碱完成27万吨,同比无增长。

煤炭行业:矿业集团20__年预计完成原煤6800万吨,同比增长13.3%;国投新集预计完成原煤610万吨,同比下降7.6%。矿业集团20__年没有新的矿井投产,增长主要是由于丁集、顾北矿全面达产,望峰岗、谢桥、张集矿改扩建工程发挥效益。国投新集产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新集一、二、三矿属于老矿井,井下地质条件较复杂,生产已进入下滑期。

电力行业:主要增长点来自于凤台电厂,一期两台机组分别于8月初、9月底投产,预计今年可以发电25亿千瓦时,明年预计可发电60亿千瓦时。全市电力行业预计明年完成发电量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保持平稳发展。

化工行业:淮化集团总投资15.7亿元的清洁生产工艺项目(老系统改造工程)预计20__年6月份完成,年产能为30万吨,该项目采用先进多元料浆气化、低温甲醇洗液氮洗等技术,使合成氨成本大幅降低,初步测算每吨成本降1000元。淮化集团的浓硝酸受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价格巨幅下滑,从最高4200元/吨降到目前不到1600元/吨,目前淮化集团浓硝酸已开始减产,预计今年全年可以完成34万吨。20__年该公司浓硝酸预计完成40万吨,同比增长17.65%。焦炭受下游钢铁行业影响,价格大幅下滑,目前销售价与成本价形成倒挂(精煤1700元左右,焦炭1500元左右),且有价无市,焦炭产品库存严重,陷入亏损滞销、限产保炉局面。该公司目前还没有排定焦炭明年产量计划。浓硝酸与焦炭所形成的销售收入占淮化集团总收入的65%左右(浓硝酸占43%,焦炭占22%),该公司明年的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德邦公司的纯碱价格已从年内最高20__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200元/吨;氯化铵从1200元/吨下降到700元/吨,该公司本月开始出现亏损。预计今年全年完成纯碱27万吨,氯化铵31万吨,明年产量预计与今年持平。

我市机械、电子、纺织、医药等行业预计明年将维持平稳发展,没有具有拉动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20__年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同比增长35.6%,今年1—8月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2亿元,同比增幅低于10%。(采矿业51亿元,同比增长10.5%;制造业11亿元,同比增长34.4%;电力30亿元,同比下降36.5%)上一轮以煤炭、电力为重点的建设投资高峰已基本结束,即期投入不足,发展后劲堪忧,形势十分严峻。投资对经济的影响有滞后性,虽然截至目前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会在今后逐渐显现。

(二)企业成本压力加大。今年以来,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煤炭、石油价格上涨较快,电力价格也进行了多次上调,cpi指数居高不下。1—9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6.6%,ppi反超cpi10.2个百分点。在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销售价格有所回落的情况下,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企业投资积极性降低。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1%,上游对下游工业企业利润挤压十分明显。同时由于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实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特别是纺织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三)中小企业融资较难。由于国家今年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银根,银行实施贷款终生负责制,各家银行“惜贷”现象明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造血机制不足,资金链十分脆弱,没有资金支持很难进行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

(四)深层次体制机制型矛盾仍较突出。由于煤炭实行市场化运作,而电力价格受国家计划调控,导致煤电价格无法实现联动,电力企业普遍经营困难;有企业反映,企业发展环境还有待优化,税收优惠难以兑现,企业开发新产品获得税收优惠的程序比较繁琐,最终很难享受这一政策。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与调度。利用信息直报系统,加强对30户重点骨干企业的监测力度;加强对县区工业的指导与考核,指导县区编制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按照市工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的要求强化对县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考核,兑现奖惩,保护积极因素、调动消极因素;加大对重点产品的监测、预测。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原煤、洗精煤、发电量、浓硝酸、纯碱、水泥、钢材、轴承等工业产品进行监测、预测,分析产量规律和价格趋势,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出台政策扶持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淮南市实施<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办法》、《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工作。利用政策引导、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大好局面。

篇10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市16个工业部门8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排序,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主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制约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针对评价的结果给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 工业 经济效益 高新区

引言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是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贸和交通的中心,与和吉林省交界,位于哈大齐工业走廊西端。齐齐哈尔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包括化工、轻工、纺织、建材、食品、电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经济发展有些迟缓,特别是一些主导工业甚至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如何应对这一情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齐齐哈尔市16个工业部门8项重要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排序,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主成分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及制约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原因,针对评价的结果给出了对策性建议。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是霍特林在1933年首先提出的,由于多个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如果直接采用这些变量来衡量某一事物,势必造成相关性强的变量对事物的重复影响。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方法,在信息量损失很少的情况下把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这些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主成分,每一个主成分都是原始指标变量的线性组合,主成分之间是线性无关的,所以主成分比原始指标变量更具有代表性,使我们能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揭示事物内部指标变量之间的联系和规律,简化问题,提高分析效率。比如,衡量某一事物的具体情况时涉及到x1,x2,...,xP等多个指标变量,如果P的值比较大,那么考虑问题设计的因素就比较多,同时这些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影响仍然存在,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用z1,z2,...,zm(m≤p)来表示去除掉相关性的新指标变量,这些新指标变量即主成分(如公式1),通过采用包含较大部分信息量、不相关的主成分来代替原始指标变量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成分的主要思想。

(公式1)

系数lij的确定原则:

zi与zj(i≠j;i,j=1,2,...,m)相互无关;z1是x1,x2,...,xP的一切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2是与z1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zm是与z1,z2,...,zm-1都不相关的x1,x2,...,xP的所有线性组合中方差最大者。

齐齐哈尔工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本文按照以下原则构建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系统性: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应该遵循整体优化的原则,把工业相关行业从系统的角度对待分析。

针对性:指标体系应有针对性地反映齐齐哈尔市工业系统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科学性:指标体系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能充分反映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操作性:为了便于实际评价,选取的指标要考虑到指标量化、数据获取的可能性与准确性,尽量选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增强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本文针对齐齐哈尔市工业部门16个主要行业,选择了8项重要的经济指标来构建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如下:

在岗职工人数:X1(人),工业总产值X2(万元),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X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X4(元/人年),资金利税率X5(%),标准燃料消费量X6(吨),能源利用效果X7(万元/吨),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产值X8(元)。

(二)评价过程

本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样本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2007年《齐齐哈尔市统计年鉴》,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6.0。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见表1齐齐哈尔市工业部门16个行业8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步骤如下:

1.将原始数据做标准化处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一致及数量级的差异。

2.建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使用SPSS软件中相关系数矩阵表,由相关矩阵可看出8个指标中,有些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指标反映的经济信息就有很大的重叠。

3.求R的特征值和累积方差贡献率确定主成分。通过求解得出第一、第二、第三三个成分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8.129%,即这三个成分所包括的信息占原始变量所包含总信息的88.129%,其余5个成分对方差影响很小,从第四个成分开始,特征值下降速度较快,因此提取前三个成分作为主成分。

4.求特征根相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特征值可以求得特征向量。

5.确定三个主成分Y1、Y2、Y3的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函数Z。

Y1=0.276x1*+0.281x2*+0.499x3*+0.222 x4*+0.001x5*+0.5x6*+0.472x7*+0.272x8*

Y2=0.315x1*+0.467x2*+0.045x3*+0.419 x4*+0.397x5*-0.134x6*-0.274x7*-0.504x8*

Y3=-0.476X1*-0.342X2*-0.191X3*+0.4 X4*+0.574X5*+0.265X6*+0.242X7*-0.048 X8*

=0.4416Y1+

0.3482Y2+0.2102Y3

根据上式计算出各工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并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评价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前两个主成分进行的排名与综合排名比较接近,这主要是由于前两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69.6%,基本反映了齐齐哈尔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第三成分的贡献率虽然仅为18.529%,但能够在众多指标中被筛选出来,说明全员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标准燃料消费量,能源利用效果已成为影响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另外,从总排名可以看出,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总体经济效益较突出,其他工业行业与之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的很差。

齐齐哈尔市为老重工业基地,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近几年以来,虽然总体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工业经济效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都不高,燃料消费量高,能源利用效果较差,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齐齐哈尔工业的未来发展,严重影响齐齐哈尔的经济、社会生活。

对策建议

(一)强化主导工业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各项指标上效果较好,本着做大做强的原则,政府对这些工业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这几个行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齐齐哈尔的工业总体,通过对这些主导工业部门的发展来带动齐齐哈尔市其他工业的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二)加强城际合作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概念提出有一段时间了,齐齐哈尔是这个走廊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城际高铁的完工,更为城际之间的工业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包括人才的引进、项目合作、消费、科技和信息的流动等等变成了现实。通过城际合作引领齐齐哈尔市工业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齐齐哈尔的南苑开发区自建成以来,发展一直不理想,原因固然很多,如产业集群效应不强、融资渠道少、高科技创新能力差、成果转化率低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而开发区的发展对提高整个齐齐哈尔市的工业经济意义重大,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工业企业,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来带动齐齐哈尔的相关工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朱建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科学出版社,2010

2.魏后凯,蒋媛媛,邬晓霞.我国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调整方向[J].经济纵横,2010,1

3.王晓光,方娅.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0)

4.刘丽艳.对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4,14(3)

5.杨敏利,吴艳霞.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