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0.前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是非常广泛的,其专业人员必须要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者的劳动负荷,提高了管理监督和信息传输的便捷性和快速性,不仅是维护工业安全生产的技术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支撑。

1.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 IT技术的介入与融合

在信息化社会当中,IT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IT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每一次革命当中均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IT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走得越来越近,从以往的单纯介入走到现在的趋于融合。今天的IT技术已经深深深入到了仪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传感器当中,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非常深刻,今天的企业管理系统,通过网络技术不仅仅能够实现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数据、财务管理数据的查阅和管理,还可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乃至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动态监控,能够让企业管理者实时解并掌握企业的生产状况;视频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备维护系统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方面。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设备、控制系统以及PLC等设备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而统一组态环境、通讯能力、软件结构等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出来,实质上是提高了软件系统的重要性。

1.2总线技术的有效应用

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得到了深入地应用。所谓的现场总线技术主要是指串行的用于对自动化系统与智能装置进行连接的通讯总线,其信号传输模式采用双向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不论是现场的低压断路器、马达启动器、智能仪表、变频装置、远程I/O站,还是中央控制室的PLC、控制和监视软件程序、工业计算机,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借助于一根串行电缆将这些设备和程序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并交由中央控制器来统一处理现场设备所采集的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而分布式控制系统则是利用总线把现场设备与I/O模块、PLC连接起来,同时将输入功能模块与输出功能模块转变成为现场的检测装置与现场的执行装置,实现对现场监测和控制的目标。

1.3平台的开放程度很高

第一,Windows操作系统。不论是工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中,Windows操作系统均是一个应用规模巨大的平台,而工业领域当中,Windows操作系统俨然已经成为了工业领域的工控标准平台。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而言,以PC为基础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成为了目前市场的主流趋势,主要原因是PC的高度普及尤其是优秀的集成能力和高度的灵活性,将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企业工控平台的控制层,不仅在维护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经济性,还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编程接口标准化。当前全世界上进行PLC生产的厂商有几百家,并且不同的PLC生产厂商有着各自不同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这严重降低了PLC的兼容性,从长远来看不利于PLC的发展尤其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IEC6113l标准则为统一世界各个控制系统生产厂家的产品的编程接口做出了重要努力,实现了不同PLC产品编程接口的标准化。同时,IEC6113l标准对PLC编程的语义与语法进行了明确地定义;另外,IEC6113l标准对于非标准语言也有着比较好的兼容性。因此,IEC6113l标准已经逐渐被绝大多数的控制系统厂商所采纳,成为了目前世界公认的国际标准。IEC6113l标准以及结构化编程模式被推广应用的积极意义在于,简化了程序管理、提高了代码使用效率、缩短了编程周期、方便依据客户与市场的反馈对程序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改。

2.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第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O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问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第二,集中监控和远程监控。集中监控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但是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3.结束语

当前世界上衡量工业现代化水平高低的公认标准之一便是电气自动化水平。电气自动化不仅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核心技术,更是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选途径。本文归纳并总结了电气自动化及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发挥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秀浩.试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J].才智,2011,(13):125-126.

[2]陈万法,崔宁,刘岚.关于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223-224.

[3]岩淑霞.几种现场总线分析与应用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36):154-155.

篇2

1.平台开放式发展。(1)IEC61131国际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现阶段,世界上众多PLC厂商生产的近四百种PLC产品,在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上迥异。为了使IEC61131标准适用于不同的PLC产品,又能为 PLC制造厂商所接受和支持,IEC61131-3规定了二大类编程语言即文本化编程语言和图形化编程语言。前者包括指令清单语 言(IL)和结构化文本语言(ST);后者则有梯形图语言(LD)和功能块图语言(FBD)。在标准的文本中没有把顺序功能图(SFC)单独列入编程语言,而是将它在公用元素中予以规范。不论在文本化语言中,或者在图形化语言中,都可以运用SFC的概念、句法和语法。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2)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微软的技术如Windows NT、Windows CE和Internet Explore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

2.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随着DCS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其缺点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DCS是一种数字-模拟混合系统,DCS现场仪表仍为传统模拟仪表,可靠性差,安装维护成本高;(2)互换性差,各大厂商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议标准,使用与维修困难;(3)价格昂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自动化系统结构的变革,逐步形成了以网络集成自动化系统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于是,现场总线技术应运而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设计更具目的性,它是工厂底层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为底层设备信息及生产过程信息集成提供了通信平台。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工厂底层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从管理层到自动化底层的数据存取,现场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可满足工业控制网络的要求。和DCS相比,除了具有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外,还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

3.IT技术与电气自动化。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网和Internet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的原动力是微电子和微处理器的发展,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线,如PLC、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的模糊了。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二、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策略

1.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应当可以支持一个逢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不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NT的软件PLC、嵌入式NT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CE的控制系统中。在这方面,基于PC的自动化产品满足了以上需求。

2.通用的网络结构。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离不开通用的网络结构。任何企业的网络结构对于设备控制、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必须予以保证。数据添加和整理工作结束后,要对中心管理机和其他通讯管理机进行网络通讯配置,以便系统能够协调工作,传送正确数据。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产生直接的影响。

3.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标准化的程序接口。基于Microsoft的标准和技术,如Windows2000、OPC、ActiveX和WindowsCE,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方便了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与企业的MES系统、ERP系统连接时,基于PC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意义非同寻常。使用WindowsNT/Windows2000作为操作系统,使用TCP/IP作为办公环境的通讯标准,PC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的交换,不需担心它们之间的通讯问题。

篇3

1.1统一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是电气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而且它不仅仅涉及工业和农业,在国防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技术还在发展中,还有些问题需要改进。例如,电气自动化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使用的地区也很广泛。这样一来,不同地方使用的机器型号以及适用范围都大不相同,这就导致这个程序在较大范围内使用就会有很大的障碍。很多人觉得只要统一机器,这样输出就会相同,方便通信,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是,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情况,而且全国有很多的工厂都会使用电气自动化,很难实现统一。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在技术方面改进,以实现统一的平台发展。我们要考虑到电气自动化涉及的行业很多,所以要注意信息处理问题。通过微软的技术软件,我们可以使不同领域输出相同的语言,方便不同行业进行通信交流。除此之外,在监控方面也应该实行统一化管理。监控是由系统控制的,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使用同一代码的同时,还应该统一服务器。因为不同的服务器在操作上会有所不同,这样在监控上就会有所差异,很容易造成系统错误,降低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由此看来,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统一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非常重要。

1.2监控方式

电气自动化的监控包括远程监控、集中监控和现场总线监控三种方式。在三种监控方式中,远程监控适用于小范围内使用,所以在安装材料方面比较节约,因此在成本方面也相对较低。也正是因为电缆等材料使用的少,安装比较简单,散热比较快,稳定性也很高。但是,远程监控的速度比较慢,这也是远程监控不适合大范围使用的根本原因。集中监控方式就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在一起,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的任务就都集中在一起,系统处理任务也需要逐步进行,这样大的任务量自然处理的时间就会较长。不仅如此,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作时间较长,还会影响电缆的散热,系统的稳定性也会降低,导致故障频频发生。这样就会耽误系统处理,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因为处理的任务比较重,电缆的使用量也比较大,还会加大投资成本。针对这些情况,电气自动化选择使用的是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也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操控,但是这样的监控方式在安装的时候各部分零件是相对独立设置的,这样在某一部位零件出现问题时,不会导致系统整体瘫痪,其他部分还可以继续工作,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还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发展趋势

2.1技术人员与创新

目前,我国科技的发展虽然很快,但是整体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要想实现电气自动化快速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单纯的引进来,我们只能永远的跟在别人的身后,踏着别人的脚印。这样一来,即使是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在发展方面也不会有所突破。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而任何创新都离不开技术人员的努力。目前,电气自动化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人才也很多。在工作人员正式上岗之前,相关部门应该对他们进行实习培训。与此同时,还要灌输给他们正确的工作思想。技术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操作和维修,而是通过操作减少维修。电气自动化需要的不仅仅是会操作的技术人员,而是懂得创新的新型人才。现在,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技术成果,向他们学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远照搬照抄别人的技术,我们要做的是创造,创造出适合中国自己的,属于中国的电气自动化。通过对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及思想灌输,让大家明白,现在我们虽然在电气自动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还不是最好的。为了电气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的努力,早日创造出适合我们的、独一无二的技术。

2.2技术加强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结合信息技术、IT技术、计算机等多方面技术的综合表现。电气自动化通过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实现了通过系统控制的自动化。除此之外,IT技术也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计算机技术更是能够将电气自动化各方面的资源以及数据放到一起共享,加大电气自动化的信息库。通过对于电气自动化的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有助于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3结语

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检测维护

中图分类号:TG8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而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技术在进一步地发展和进步,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生产行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现代化煤矿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煤矿企业在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因此,研究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我国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1.煤矿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从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煤矿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其他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软件、硬件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文从电气自动化的软件技术与硬件技术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1.1控制软件

煤矿生产所需机械设备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操作指令来完成无人值班的自动化生产工作。而这些操作指令的启动和执行是利用不同的软件控制系统来完成的,这些软件控制系统采取的控制措施也不太一样。目前,我国煤矿行业的电气自动化软件控制措施主要有:集中监控、远程监控、操作现场总线监控。

(1)集中监控。集中监控型软件控制措施具有运行简单、方便维护、对控制站点的安全维护要求偏低、设计简单等优势。集中监控的主要特征在于将所有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监控资料放置在同一个处理器上进行集中处理。但是集中监控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软件监控对象不宜过多;其二,处理器性能要高;其三,距离较远的监控会受到干扰;其四,设备故障排查较为复杂。

(2)远程监控。现阶段,远程监控方法作为煤矿生产企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它的优点在于:其一,不需要重复铺设电缆;其二,可靠性能较强;其三,机械设备的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对于配置大量小型的煤矿生产场的企业而言,远程监控有利于节省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加强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满足了企业的产出要求和投入要求。但是,对于拥有大型煤矿场和矿井的企业而言,远程监控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煤矿生产场地的全面管理要求,也不适合这类企业构建电气自动化系统。

(3)操作现场总线的监控。操作现场总线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具备了针对性特征,除了具有远程监控的优势外,还能够减少机械设备之间的隔离装置费用,智能化的机械设备能够用就地进行安装,并直接利用通信线和监控系统相互连接,现场布置更为灵活,便于安装。所有监控装置之间是相互独立设置的,假设其中有一个监控装置存在故障,并不会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运行。监控装置间需要利用煤矿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网络来连接,监控技术与通信技术更加安全、有效。因此,操作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更加成熟稳定。

1.2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是实现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随着现代化技术与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气自动化的硬件平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一,编程接口不断的标准化;其二,工业控制标准平台的统一化;其三,分布型通信总线的大量推广和使用。此外,应用现场利用串行式数据化方法将分布在煤矿企业不同的生产和监控现场的智能化机械设备与自动化监控系统连接起来。

2设备维护与维修的要点

2.1.1 正确处理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关系。预防为主就是通过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观察检测,掌握设备运转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定期或及时检修,不能拖延,因此要把预防与计划检修结合起来。

2..1.2 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煤矿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进度。

2.1.3 正确处理日常保养和定期专业维修的关系。日常保养工作一般由机电设备使用中一位的职工进行,要通过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头,专业维修由专业修理矾构负责,有计划地检查和维修,要把一者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断层”砚象发生。

2.2 关注机电设备维修的具体工作要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从制定出日检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检和定期检查。检查方法可分为感觉、经验性检查和用仪器等科学手段进行检测,机电设备大修、中修、小修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步骤进行。

3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调度模式

企业煤矿电气系统建设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构成,完善电气设备日常管理工作是发挥生产功能的根本保障。当前,企业正积极推广信息化建设模式,信息科技融入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是一大创新措施。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采煤区生产,要根据电气系统工作原理及主要回路设计,借助计算机信息平台执行综合调度方案。

3.1、供电模式。电气控制系统图是电气线路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电器元件布置图。现有矿用电气设备的供电回路的供电电源有交流AC380V、220V和直流24V等多种,每一项指标均有对应的设备平台。自动化调度要结合矿区要求合理地选择供电回路电源值,从而保证电气供电回路的安全系数。

3.2、信号模式。能及时反映或显示设备和线路正常与非正常工作状态信息的回路,如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不同声响的音响设备等。煤矿电气系统中各所用电气设备均有专项信号为指导,用以提示设备安装和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工作。自动化调度中,利用信号回路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调整,遇到异常故障时发出各种指令信号,避免发生井内异常事故。

3.3、操控模式。电气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设有自动环节,但在安装、调试及紧急事故的处理中,控制线路中还需要设置手动环节,用于调试。通过组合开关或转换开关等实现自动与手动方式的转换,这是现代矿用电气系统比较常见的操控模式。自动化调度根据控制线路实施优化,对手动、自动控制灵活地转换调整,维持了设备工作最佳状态。

3.4、启动模式。启动按钮松开后,线路保持通电,电气设备能继续工作,这属于自锁类型的启动方式。一般情况下,煤矿电气设备可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气装置和组件,维持矿区设备调度中心的多元化控制。此外,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只能一台通电启动,另一台不能通电启动的保护环节,这种闭锁控制方式也是比较实用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电气自动化一定会朝着:统一的监控系统研发平台,计算机网络框架,分布型监控方法,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自主研发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君,伦杰慧,孙宏亮.论煤矿机电的设备故障诊断及其维修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 李天祥.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煤炭技术.2010.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自动化技术

l、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

在过去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是采用各种微型的系统和线材进行控制,是线材在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断路引起的。随着当前各种微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逐步出现了全控制器件和自动化控制器件。为当前电气自动化发展带来了热潮和前提基础。

GTR 的二次击穿现象以及其安全工作区受各项参数影响而变化和热容量小、过流能力低等问题,使得当前人们在研究和控制的过程中将各种技术和科学设备逐步的应用在其上面,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热潮。但其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复杂,难以掌握,在设计的过程中对电路的要求不断的增加。

GTO 是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水平向结合的过程,是采用相应的手段进行分析与控制的过程和前提基础。其在控制和设计的过程中是采用相应材料进行处理和加工的过程。

由于GIR 、GTO 等双极性全控性器件必须要有较大的控制电流,因而使门极控制电路非常庞大,从而促进厂新一代具有高输人阻抗的 MOS 结构电力半导体器件的一切。功率 MOSFET 是一种电压驱动器件,基本上不要求稳定的驱动电流,驱动电路只需要在器件开通时提供容性充电电流,而关断时提供放电电流即可,因此驱动电路很简单。它的开关时间很快,安全工作区十分稳定,但是 P - MOSFET 的通态电压降随着额定电压的增加而成倍增大,这就给制造高压 P - MOSFET 造成了很大困难。

IGBT是 P -MOSFET 工艺技术基础上的产物,它兼有 MOSFET 高输人阻抗、高速特性和 GTR 大电流密度特性的混合器件。其开关速度比 P -MOSFET 低,但比 GTR 快;其通态电压降与 GTR 相拟约为 1 .5 V ~ 3 .5v ,比 P - MOSFET 小得多,其关断存储时间和电流卜降时间为别为 0 . 2 us一 04 us和 0 . 2us ~ 1 . 5us,因而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它具有宽而稳定的安个工作区,较高的效率,驱动电路简单等优点。

MOS 控制晶闸管( MCT )是一种在它的单胞内集成了 MOSFET的品闸管,利用M OS 门来控制品闸管的开通和关断,具有晶闸管的低通态电压降,但其工作电流密度远高 IGBT和 GTR ,在理论上可制成几千伏的阻断电压和几十千赫的开关频率,且其关断增益极高。

IGBT和MGT 这一类复合型电力电子器件可以称为第三代器件。在器件的复合化的同时,模块即把变换器的双臂、半桥乃至全桥组合在一起大规模生产的器件也已进入实用。在 模块化和复合化思路的基础卜,其发展便是功率集成电路 PIC ( Powerl , lntegratcd Cirrrrcute ) , 在 PIC,不仅主回路的器件,而且驱动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流检测甚至温度自动控制等作用都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可以算作第四代电力电子器件。

2、 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更新,由它组成的变换器电路也必然要换代。应用普通晶闸管时,直流传功的变换器主要是相控整流,而交流变频船动则是交一直一交变频器。当电力电子器件进入第二代后,更多是采用PWM 变换器了。采用PWM方式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减少 了高次谐波对电冈的影响,解决了电动机在低频区的转矩脉动问题。

但是PWM 逆变器中的电压、电流的谐波分量产生的转矩脉动作用在定转子上,使电机绕组产生振动而发出噪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提高开关频率,使之超过人耳能感受的范围,但是电力电子器件在高电压大电流的情况下导通或关断,开关损耗很大。开关损耗的存在限制了逆变器工作频率的提高。

1986 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Divan 教授提出谐振式直流环逆变器。传统的逆变器是挂在稳定的直流母线上,电力电子器件是在高电压下进行转换的‘硬开关’,其开关损耗较大,限制了开关在频率上的提高。而谐夺式直流环逆变器是把逆变器挂在高频振荡过零的谐振路上,使电力电子器件在零电压或零电流下转换,即工作在所谓的‘软开关’状态下,从而使开关损耗降低到零。这样,可以使逆器尺寸减少,降低成本,还可能在较高功率上使逆变器集成化。因此,谐振式直流逆变器电路极有发展前途。

3、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渐成熟

1971 年,德国学者 F , Blaschke 阐明了交流电机磁场定向即矢量控制的原理,为交流传动高性能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仿照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把定子电流的磁场分量和转矩分量解耦开来,分别加以控制。这种解耦,实际上是把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设法等效地变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模式,这种等效变换是借助于坐标变换完成的。它需要检测转子磁链的方向,且其性能易受转子参数,特别是转子回路时间常数的影响。加上矢量旋转变换的复杂性,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于达到分析的结果。

4、通用变频器开始大量投入实用

一般把系列化、批量化、占市场量最大的中小功率如 400KVA 以下的变频器称为通用变频器。从产品来看,第一代是普通功能型 U / F 控制型,多采用 16 位 CPU ,第二代为高功能型 U /F 型,采用 32位DSP或双 16 位CPU 进行控制,采用了磁通补偿器、转差补偿器和电流限制拄制器.具有挖土机和“无跳闸”能力,也称为“无跳闸变频器”。这类变频器!目前占市场份额最大。

5、单片机、集成曳路及工业控荆计算机的发展

以 MCS-51为代表白 8 位机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功能简单,指令集短小,可靠性高,保密性高,适于大批量生产的 PIC系列单片机及CMS97C系列单片机等正在推广,而且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已开始扩展至智能仪器仪表或不太复杂的工业控制场合以充分发挥单片机的优势另外,单片机的开发手段也更加丰富,除用汇编语言外,更多地是采用模块化的( - 语言、PL / M 语言。

6、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消防安全

随着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消防系统的催动也是不可忽视的过程。在消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各种智能化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是保证其正常良好运行的前提基础。更是实现其自动化控制的过程和手段。更是保证消防安全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监测其中各种缺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篇6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电厂、技术革新、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A

一、简述电气自动技术的发展

简述电气自动化的历程,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通过智能控制、电子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技术和电子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关于电气工程到应用技术学科直到发展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电机或电力等产品的不断出现从而催生了电气自动化,这样才使“自动化”一词出现。但是,因为继电器和接触器的设定来完成提前安排好的逻辑和判断功能的应用使得用机器就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来实现工作,这种设计促使了电气自动化的变革与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控制理学理论开始出现,并随着微型计算机在各种行业中逐步的推广加之微型计算机在相关控制专业上的实际应用,促使生产过程的最优化控制和管理也推动自动化进入到一个全新且自动化的新阶段。可见,电气专业的自动化技术研究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其发生质的变化,这也是因为信息处理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结果造成的。

电气自动化,是主要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一体化技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机电器技术信息等诸多领域。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也是如此。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开拓了一个供其发展的广阔舞台。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工作在我国新时期,新发展形势的指引下也必须适应我国新的发展需要,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当前,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应该使之成为一个集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力电子及网络为一体的科学综合的系统。这样的综合系统不但可以完成对单一电厂,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实现对跨级流域、甚至梯级域的水电厂群的安全监控和安全进行。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

1.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决定性影响。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世界范围高速宽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及通讯技术,从广泛上讲,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开发并利用信息的所有手段的这些技术手段,其目的主要是用来传感、处理、存储和用来显示多种信息等的相关支持技术的统一体。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在很大部分上取决于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众多学科领域间不断的技术创新信息技术,所以其对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支配性影响。反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同时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创新技术给予更加科学且先进的工业基础。

2.电气自动化与物理科学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20世纪后半叶,对电气工程和发电厂工业的成长起到了的重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因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的发展术和三极管的发明,促进了电气自动化与物理科学理论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交叉,仍然是使日后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关键,而且将逐步拓宽到生物系统、微机电和光子学系统中。

3.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相关的分析方法一定会带动着主要依靠现代技术的电气自动化和设计方法的迅速发展起来。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促使着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方法快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已经进入高精尖端的领域,因此,对高级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科技创新推动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同时对相应人才的需求也日趋迫切。

三、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1.发电厂的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现场总线、以太网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普遍的应用于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去,且已初步积累了大量的运行经验,在智能化的电气设备方面也有了较快速的发展。可以见得,发电厂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可以应用其中。这些都为应用于发电厂的电气系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对于现场总线监控的方式使发电厂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另外,针对不同的间隔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情况进行区别性设计。

2.发电厂采取集中监控的管理方式

这种发电厂监控方式的优点是安全维护和运行方便,对于监控站的防护要求并不高,而且系统设计较容易。但是在这种集中监控的管理方式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集中式监控的主要特点是将控制系统的各个功能同时集中到同一个处理器中进行处理,这样会使处理器所承受的任务很繁重,使处理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因为发电厂的电气设备需进入监控,随之而来就会是电缆数量增加,主机冗余的下降,投资成本加大,对于一些长距离的电缆引入的干扰也有一定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讲不利于发电厂的整合监控管理。

3.发电厂的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

对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电缆、节约材料、节省安装成本、可靠性强、组态较灵活等多方优点。但是,因为发电厂的各种现场总线的通讯速度并不算很高,而发电厂放入电气部分通讯量比较大,所以这种管理方式适合用于小系统的管理监控,而不适应于发电厂整体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下,我国的电力企业要想促进其管理方式的不断革新,就要进行电气自动化的技术革新,促进企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代表之一,也是现代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升电气自动化的水平,便能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在新时期下,不论是机电工程企业还是电力企业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促使我国自动化技术的革新,为国家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军,李楠.《浅谈电气控制系统(ECS)的应用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4.

[2]范辉、陆学谦.《电气监控系统纳入DCS的几点体会》.[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

[3] 薛葵.《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J].电力系统装备.2002.

篇7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26-01

引言

当前我国环境面临污染严重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战略。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的出现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得到全面使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得智能电网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我国通过对能源的调整,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电网中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网是将来电网的主要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外智能研究与发展优化了电力企业的技术。特高压电网具有的距离远、电容量以及安全等优点,使其引入智能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1】。并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先进的通信、信息与控制技术引入其中,以此实现智能化电网。经过10多年的创新实践,已经全面提升了输变电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并 使我国能源大规模的优化配置得到良好发展,为实现电力安全可靠持续的供应奠定基础。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问题

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电网面临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对调峰、调频带来更大的难度;(2)电网电压控制难度增大;(3)局部电网接入能力面临挑战;(4)风机抗扰能力有待提升。根据电网调度机构指令,风电场自动调节其发出的无功功率,对风电场并网电电压的控制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来说,需要符合电力系统电压调节的要求。

电气自动化技术面临最主要的问题是清洁源集中开发远距离外送,另外还包括并网检测、功率预测不足等问题。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用电生活中的发展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前社会得到广泛应用,其为人们舒适、便捷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有效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2】。当前智能用电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进行试点,人们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的设备,实现手机控制电气的开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实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比如设定电饭煲的定时煮饭、空调的启动关闭电源,等等。而且电池及时以及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一些便捷的电动设备普遍在人们的生活中良好的使用,比如,电动汽车、小型光伏电站等,逐渐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小型光伏电站不仅能供自家使用,多于的电量还能供给电网,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用电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求【3】。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营销模式智能化的创新,人们对家用电费的交纳无法实现手机查看与操作。(2)远程操作家用电气存在着安全性问题,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用电中实现远程家电操作,但是安全与速度方面还需要有提升。(3)支持充换电设施与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相结合方面的创新,以实现智能、网络的相互结合。(4)对于家庭小型光伏电站方面,还需要对接入电网并实时调控方面进一步创新。

4.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4.1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低成本

当前市场经济的竞争力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需要在利润方面取得优势,这就需要降低成本来提升利润率。这就使得较多的企业在生产中缩短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周期,并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PC控制器存在的优点,使许多生产企业广泛运用PC控制方案,而工控机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低成本的优点,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4.2 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通用性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今后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通用性,有助于提高系统控制效率。网络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计算机监督、现场控制等方面的功效。实现各个层次的数据共享、精准传达成为企业所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采用网络技术、生产设备等实现管理层的控制有着良好的效果,其实现了企业数据船速与信息共享的作用。

4.3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市场化

电气自动化在企业发挥在占有重要地位,其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有效作用。 但是当前面临的产业市场化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这就需要电气自动化企业不仅要注重技术的提升、系统的优化,还需要对市场化的外包分工与社会化的协作进行优化,有计划、有目标的研究开发技术装置,以此提升企业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4.4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将来的发展中实现多系统的技术集成是主要趋势【4】。对于安全控制系统的方面也需要格外注重,通过降低成本采取有效的安全方案,并根据当前市场发展的情况,将电气自动化安全系统引入市场,可以将其先进入到安全等级较高的领域,之后逐渐对其进行拓展。电气自动化安全防范在智能化的楼宇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带来的实际意义更更好的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5.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推动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习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有着重要意义。当前自动电气技术还在人们生活中得到良好应用,为实现现代化、网络化的生活提供条件,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实现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绿色、高效的能源发展。

参考文献

[1]房付玉.探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炭领域的发展前景[J].企业导报,2012,09:291.

[2]赵杨,丁宝峰,杜翠女,赵明.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与应用[J].硅谷,2011,03:93-94.

篇8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化工领域;信息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5-0015-02

1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来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已经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对计算机进行模拟操作,实现了对化工企业的操作进行判断和监视。网络技术和PC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普及,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PC机以灵活性、直观性以及易于集成等特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在传统的测量控制表仪器中,置入专用微处理器,这样就具有了数字通信能力和数字计算能力。利用总线,把每个测量控制仪表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为了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要坚持以通信协议为标准,将现场仪表与远程监控计算机和这些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形成各种自动控制系统来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总线即通信总线,它由数字式组成,并具有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它把智能仪表、变频器、I/O站、马达启动器等设备通过电缆与计算机相连,并将这些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呈现在中央控制器上。

2 电气自动化在化工领域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进与时代的进步,新技术革命对每个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工领域也开始面向电气自动化。在有效利用信息的要求中有以下两点内容:

2.1 保证信息的科学、可靠和准确

在现代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各种自动化设备来进行控制和监控,保证各个设备的使用情况达到最优状态,能够生产出最佳的产品。所以,现代生产的前提是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是现代化生产的根基。信息化与工业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如果工业化没有实现,那信息化就更不可能完成;当然,也不能只重视工业化,而忽视信息化,把工业化发展得很好再去发展信息化,这样做会使发展速度缓慢,而耽误两者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在工作中,既要注意工业化发展,又要兼顾信息化进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2 大力发展化工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

一方面可以帮助传统技术良性发展,一方面可以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电气工业化的全面进程。所以,要不断加强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进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化工领域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机械化,现在应该充分重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这就需要运用自动化对传统化工技术进行武装,利用自动化手段进行控制,从而使电气自动化在化工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实现。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设备和各项信息技术是信息化、电气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因此,它们的核心技术是相同的,大力发展工业信息化是促进电气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也可以带动信息化的实现。

3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现今,在一般情况下,化工领域所谈到的电气自动化多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以及信息技术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必将带来企业管理的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需要。那么,电气自动化将如何更好地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3.1 采取统一监控的方式

由于服务器不同,导致监控的内容有所区别,管理系统所使用的版本也有区别,这样就可能造成操作上的错误。统一监控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各种时间和费用,而且运行维护比较方便。它是根据数据通信平台的选择以现有各种系统为中心,通过技术手段将其系统遥测量和遥控量接入,这样更有利于进行统一管理,并且不影响其他用户的运行平台,能够满足其他用户的需求。

3.2 采取总线监控的方式

总线监控方式可以加强系统设计的目的性,这种监控方式是化工厂底层设备的通信网络,它的建立加强了底层设备信息和生产过程信息中的交流与合作,为它们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通信平台。对于不同的工作需要,可以建立不同的通信平台,可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设定。总线监控方式的应用使得整个化工厂实现了纵向集成的透明通信,能够保证上至决策层、中间的管理层以及执行层、下至操作层的自动化数据存取。总线的监控方式可以实现通信的实时性和确定性。采用这种监控方式不仅能能够节约材料、灵活控制,还能够节省控制电缆、节省安装和维修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3 采用计算机监控技术

传统的保护手段是报警技术和连锁技术,虽然这两种保护手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只能做到超限报警和连锁跳机的波动性保护。应该加强计算机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系统检测和故障诊断等手段,对设备隐患能够做到提早发现、提早预防。应该加强计算机系统主动性的保护措施,使计算机能够自动限制故障范围,不干扰其他正常设备的运转。这样,就使设备的管理从被动的预防修护转变为主动的预防维护。

3.4 建立通用的网络结构

建立一个有效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通用的网络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该保证其网络结构能够实现设备控制系统、管理系统、监督系统的数据通畅。在数据更新或整理添加工作完毕后,要注意对中心管理系统和通讯管理系统进行重新配置,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

4 结语

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国内外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动态,并且引进先进的理念与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和创新,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发展做出

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70.

[2] 王术贺,李广东.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74.

[3] 杨宏韬.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J].科技传播,2011,(22):46、48.

篇9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化,此技术已被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小至对一个开关的设计,大至延伸到对航天领域的研究,无不凝聚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领域面临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在电气自动化研究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之后,对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与物理学技术研究密切。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固体物理学作为物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是由物理学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和三极管技术发展而来。之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物理学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物理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电气自动化的研究领域不仅延伸到物理学方面,而且在生物系统和微机电等方面都有联系。

2、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发展。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不仅在企业管理和商业上被大量运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层面上也开始被广泛地应用。由于网络技术的灵活、快捷等优点现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而其便于后期维护和使用的优点也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平台。

3、结合IT平台发展。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将IT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加大了技术的含量。由于企业在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时,要对当前生产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取。同时,信息技术的横向发展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已经渗透到产品的各个层面中,除了在控制器和仪表方面,还有在传感器的运用上也都结合了IT技术。

4、对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的运用。现场总线是一种连接自动化系统和智能设备的串行的具有数字化和双向传输结构特点的通讯总线。通过串行电缆实现将现场中变频器、马达、仪表与中央区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达到将现场中的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的目的。

5、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电气自动化发展。同时,随着电气设备产品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电气产品都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来研制,因此有关电气自动化的各大科研机构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电气自动化科研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在现代有关工业技术生产的过程中,只有运用多种自动化的设备来监控和操作一系列的生产过程,才能够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如果电气工业技术不发展,就无法实现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化生产,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配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带动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的共同发展,对社会在长远目标上的发展和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电气自动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在系统结构上实现通用化。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一个企业的网络结构能够确保不同厂家间的硬件产品数据和软件产品数据实现正常的交换,并且能够借助硬件的平台得到自动化解决的方案。同时,使用WindowsNT作为自动化的操作系统还能解决其沟通的障碍,使硬件成为管理平台和自动化控制的接口,使得办公室系统和电气自动化之间的数据交换变得更加便捷,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和时间问题。

2、开放化发展。开放化的系统是实现外界接口与外界网络间连接的重要前提,并且已成为电力系统运动、调度自动化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核心技术。随着有关信息化技术电力设备的设计、指导和运用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不断运用,和智能化分析的广泛运用,无不充分体现着电气自动化的重要作用。

3、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安全化。现如今,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生产企业中已经初步体现出将安全防护系统和其他系统集成为一体化系的趋势,将非安全系统结合安全系统集合在一起使用,使得用户在非安全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自己解决安全问题的需要,不仅能够帮助客户减少人力、物力方面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得自动化安全系列的产品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选择。其发展时应从安全等级最高的应用领域开始,逐步延伸到安全等级较低的领域中去。从软件的开发再到硬件,从生产设备再到网络层面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步的整合,从而最终完成电气自动化安全防护系统的研发。

4、创新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创新。在满足了国家的有关标准和要求之后,电气自动化企业要不断提高其创新能力,增加对产品的科技含量的要求,确立创新产品在电气自动化生产中的地位,加快实施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工作。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主要是国企中的中低档产品,电气自动化的相关企业要不断努力。开创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坚持以创新为导向,提高对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

5、电气自动化产品的远程监控。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有望实现远程监控的功能,在监控下,不仅能实现大量节约成本、材料,还能节约大量的电缆的理想目标。而且远程监控还具有灵活方便、可操作性的良好特性。

四、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和安装时,往往很容易忽略了对直接接触电气控制人员的培训工作。很多工作人员会觉得在运行和操作设备过程中,对人员培训会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此原因,一些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厂家直到安装系统或是运行系统时才对人员开始培训。但在系统安装中,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上的培训,使他们对设备有了完全的了解,才能在生产、安装过程中正确判断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2、多多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电气自动化企业只有不断吸收高科技技术中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仔细寻找自身与新科技技术之间的差异,总结经验,调整发展的思路,真正做到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科学发展观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

3、加强对自动化技术产品质量的控制。目前,一些自动化生产的企业已经研制出了具有通信功能的自动化的产品,由于其通信模块中的良好的开放性和可靠性,这种产品现已应用到了煤矿行业中,这就要求要充分保证自动化产品的质量,在进行工作时,不能出现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施工时的事故发生。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领域不知不觉中已延伸到各个行业中,小到一个家庭的开关设备,大到对航天飞机的研制,全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协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断驱使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变得更加地重要,不但关系到经济领域。而且也影响了社会建设的发展。虽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提高,但在不久之后,电气自动化技术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苗泽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4,08:128.

[2]祁艳,王锦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4:266-267.

篇10

关键词:电子信息;电气自动化;发展;人才培养

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全世界范围内看,其重要标志便是电气自动化,而从另一个层面讲,电气自动化也标志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发展。这种生产方式避免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就电气自动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今后的发展。我们国家所面临的是如何快速的奔入小康社会,而科技便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作为工业科技的代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以及发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该技术给了安全生产以支撑。文章在此基础上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战略进行了简要探索。

1 发展现状

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主要是由通讯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而成的一种电气工程应用技术。但应当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是电器自动化基础产生的前提。

1.1 影响原因

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起到了主导作用,是实现自动化的基础。电子信息的科技创新是促进电气自动化产生并飞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更加智能化,提高了生产工具的安全性。在生产操作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会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电子信息技术。另外建立在接触物理条件下的自动化技术会应用到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以及晶体管。这也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其技术的进步提供的客观环境。

工业革命依赖,建立在电子信息技术之上的科技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尤其在二十世纪后,固体电子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了工业的进步。现代科技环境为工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环境,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不同的方法以及理念能够多少对电气自动化发展予以促进。

1.2 现状简介

工业生产中的机器以及设备会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影响,由于工业生产使用的设备十分多元化,主要包括执行器和传感器,另外还包括仪表和控制器。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技术主要被应用于分布式控制中。电气自动化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实质是自动化系统同智能设备的一种连接,并将分支串行于总线上。电气自动化中硬件技术同信息技术管理不断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电气管理的自动化实现则是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的自动化予以实现。另外电气自动化还可以对企业的机密数据以及财务数据予以管理,通过有效的电缆串行连接,将计算机设备、控制软件以及远程站、仪表、变频器等设备有效的联系到一起。并对设备的详细信息进行采集、发送。通过中央控制器对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对生产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确保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准确的生产状况。

2 发展展望

2.1 有效节约成本

经济市场要求的是高效率、高性价比,市场的竞争促使了每个行业都在寻找能够令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增加营利,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足不倒,这是企业人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很多厂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更加便捷可靠高效的PC控制技术,很多生产厂家在其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通过应用不同层次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降低了维修操作的难度,同时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并对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工业环境要求下,工业PC机将会逐步的替代IPC成为工业控制系统的基础设备,这会大大降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成本。

2.2 系统具有通用性

电气自动化本身便是需要应用到工业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因此其需要具备大范围的可应用性。通过使用通讯网络,实现对工艺流程的有效控制,并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行管理监督。电气自动化系统需要对区域内企业的整体网络结构予以控制,并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准确的数据,用以对整体规划予以把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从每一个有效端口都能够在系统内进行数据传输以及信息的交流。

2.3 专业性

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企业清晰的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大趋势。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具体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专业工作,必要时我们都制定了严格的专业训练。要充分发挥对客户的重要性,强调安全,提醒他们现有的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成本来达到他们的合适的安全生产企业的解决方案。在专业知识为导向的基础上,对操作人员更深入地了解的安装,维修操作系统。如果突然出现操作错误,或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和维护系统、专业生产经常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损失降到最低。

3 专业人员的技术培养

电气自动化应用是工业的又一次变革,其开始融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何培养和造就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工程应用能力具有电气工程专业人才,是我国自动化发展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

3.1 目标

所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发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培训目标之后,再设定培训计划,将更有利于教学与训练的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的需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面较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和良好的教学计画、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是人才的重要保证。

3.2 培养计划的制定

我国企业中由于更多的注重生产的最终结果,以及效益的大小,因此在实际的生产中很少为大学生提供训机会,而大学生在适应性以及创新性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其专业的技术知识,以及对电气工程以及自动化工程的理论了解的基础上,若是结合实际的应用操作,会有效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制定出有效地培养计划也是我国机电自动化在技术应用以及发展创新工作上应当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针对性的实验、培训以及课程的安排等,结合毕业设计、课外参与活动等方式,培养出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促进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在现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地人才培养、业务素质提高,用以满足现代工业建设的发展需要。我们会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学科发展的要求,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培养更多的时展要求的高质量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希望为相关理论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红文.我国厂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8.

[2]李东娟.探研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