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产业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光伏发电;光生伏打效益原理;太阳能储蓄电池
中图分类号:TK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6-0009-02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益原理利用太阳能储蓄电池接收太阳辐射能源转化为可供千家万户生活、生产的电能。无论是作为独立使用还是并联网络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都是由太阳电池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电子元器件组成,不涉及到机械部件。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组合设备极为先进精炼,具有使用可靠稳定和安装维护简捷的特点。从理论上讲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被广泛应用到任何用电场合,大到航天事业小到生活用电,无所不用。
一、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现状
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导致传统的化学燃料骤减,而且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也在一天一天改变着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即使如此,全世界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未来能源供应的问题,近几年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将研发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就成为改变人类能源结构和维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各国纷纷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中取得突破发展的同时,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我国已经在海内外不少国家成立了一些比较著名的电力企业。但是我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这样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一种“两头在外”的不良形势。大量进口国外的原材料在国内产生的清洁能源主要的销售市场却在国外,明显对于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利润水平大打折扣。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其产品主要用于为无电场合提供电力、使用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和并网发电三个方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太阳跟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的东升西落,一个处于固定位置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一年四季太阳的光照角度都无时不刻的在发生着变化。因此,通过利用太阳跟踪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电池组件每时每刻地正对太阳光接收太阳辐射带来的能量,发电效率可以达到最好的状态。由于光伏发电系统要求的精度极高且系统构造繁杂,其本身存在的发展问题在所难免。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国家没有针对性采用抵制手段导致行业产能过剩。我国为了引导太阳能光伏发电多晶硅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促进节能减排和避免过度竞争,可以通过采用有效地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抵制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
2.政府没有针对市场体制进行加强管理导致市场和材料“两头”在外。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起步晚且发展缓慢,国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大部分用于出口国外,这些出口于国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正好也是我国国内紧缺的资源。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广泛呈现出一种市场和材料“两头”在外的态势,这就将意味着我国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且污染环境的同时却给国外输送绿色无污染的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普遍遭到质疑,这也是一方面问题。
3.未找到更为优越的发展途径导致产业发展建设成本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途径,但是实际情况是全球具有富足的太阳能资源,而被利用的部分只占到不足1%的全球总能耗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发展建设的成本过高而导致太阳能利用没有受到广泛应用。可以想象,如果在未来可用的不可再生资源枯竭,自然资源一定会成为主导全球能源发展的主方向。假设未来要完全依赖太阳能开发,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研究关于太阳能储存的办法。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找到既经济合理又便于储存的方法,主要包括压缩空气法及电池储存都在经济上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4.缺乏更为先进的发电技术导致产业综合生产能耗较大。作为一项主导环保型的产业,其系统主要组成材料多晶硅的生产提炼过程耗电量之大是目前社会条件所不能接收的。制造多晶硅材料就要消耗非常大的电力资源,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他部件的制作过程同样要求颇高。
5.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导致发电生产质量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晶硅材料的制造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其核心制作技术的缺失,先进的多晶硅制作技术多为发达国家所主导,高昂的成本效应自然阻碍多晶硅制造行业在我国社会生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且产品的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二)建议
针对以上诸问题,笔者主要总结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交流:
1.鉴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相比与传统的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等问题,国家政府采取制定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办法,促进改善我国政府部门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的热情。
2.应考虑实际,因地制宜,加快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合安装进程,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有望为我国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且利于改变其产业产品出口市场在国外的状况。
3.在政府有关部门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热情的前提下,必定会给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行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此,为了能够提高改善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国家需要制定针对约束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行业必要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的门槛,必须限制避免低水平地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
4.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水平尚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多晶硅原材料和硅片制造等环境明显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鉴于技术层次薄弱的现状,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通过制定财税政策和投入专项资金,促进我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工作,摆脱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推动我国成为未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强国。
三、结语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重要的后续能源,在现在和未来将主导世界的能源结构,并且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无可限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胜茂.2011~2015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中国投资咨询网,2011,(24).
篇2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关闭破产企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同时防止少数职工索取过高的安置费,根据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和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改组转制企业职工安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穗府〔1994〕103号)以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州市企业关闭破产转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府办〔2000〕20号)的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政府资助标准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范围,是在本市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期间,经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列入需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关闭破产企业。
二、政府资助职工安置费用的限定标准。
(一)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
1.企业对职工经济补偿基数的最低标准,参照1998-1999年度广州市社会保险最低缴费标准(市社会平均工资的60%),取其偏高限,定为800元/月。企业按照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计算的职工经济补偿基数不足该标准的,按800元/月的标准补偿,并按此标准计算政府资助费用。
2.政府资助企业职工经济补偿基数的最高标准,参照1998年和1999年广州市社会平均工资,取两年社会平均工资均数的中低限,定为1200元/月。
企业按照劳动部劳部发〔1994〕481号文件规定计算的职工经济补偿基数在800-1200元/月范围之内的,按企业实际补偿基数核算政府资助费用。
(二)离岗退养人员的移交费用按下列标准计算:活动费3000元/人,退休前及退休后5年的医疗费每月200元/人,退休前养老保险费243元/月,退休前生活费578元/月。
(三)退休人员的移交费用按15000元/人标准计算。
企业按照上述标准计算职工安置费用。企业及投资主体自筹资金来源确有困难的,根据《关于广州市企业关闭破产转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府办〔2000〕20号)的规定,按照“三家抬”的原则,由政府资助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及超标准部分费用由企业或投资主体自行解决。
篇3
关键词: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急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年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1×108t 标准煤[1]。然而国内传统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我国大量能源需要进口,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1.28%[2],能源供应安全形势严峻。新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由于具有能源总量大、可持续、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所谓光伏产业是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电池片生产、光伏电站建设及相关配套服务等环节[4]。在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光伏制造业大国,在铁路、公路、通讯、气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光伏产业的优势是:可持续利用,永不枯竭。在利用太阳能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同时,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与其他发电站(如:核能发电)的建设成本相比要低很多。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和障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准确把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并解决好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当前产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障碍性问题分析。
在世界光伏产业的拉动下,近十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受原材料的产出、技术推广、人才、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光伏产业的生产与应用。
1、原材料严重短缺,产品销售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造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高度对外依存。
高纯硅材料经提拉或铸锭处理制成的单晶硅或多晶硅,是制造集成电路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基础材料,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所需高纯硅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内高纯硅材料生产量不足市场的消耗量的10%,原材料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组件有90%以上出口到国外,表1为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统计的历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情况,由表中数据可见: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逐年递增,而且幅度较大。
过度的对外依存,使得国内企业抗风险能力很弱,国际金融及国外政策等因素的波动,随时都会对国内光伏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如:2011年10月,美国宣布对华晶硅光伏电池产品进行“双反”调查;2012年3月公布调查结果,认为我国有关光伏企业接受了政府的“不公平补贴”。同时期,欧洲各国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补贴大幅下降等等政策的变更。种种政策的因素,严重影响着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的发展。
2、太阳能电池效率转换,并网等配套技术的不尽成熟,使得生产成本过高,技术推广缓慢。
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促进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称:“光电转换率是太阳能光伏电池片两大核心技术指标之一,目前国内单晶硅电池片平均光电转化效率约为18%左右。由于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未来行业利润率的提升还是要依靠相关技术的突破。”
由此可见,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据业内人士分析:转换效率提高1%,成本会降低7%。
另外,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形式主要是农村电气化、通信和工业供电中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如太阳能路灯等),同时存在一部分光伏与建筑集成系统和荒漠光伏电站。但这些发电站中使用的大量电气控件(如:并网逆变器、太阳能控制器)主要依赖进口,我国还没能完全实现自主研发和商业化生产。独立系统中的蓄电池寿命低,有待技术改进。规模较大的荒漠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中也存在诸如高海拔地区的超高压交流及直流输电技术、高温超导输电技术、大规模太阳能电力的调度、大规模太阳能的储存技术等问题
以上诸多技术问题,均使得生产、应用成本偏高,产品民用化进程缓慢。
3、中国光伏产业制造行业发展较快,但国内产品应用市场发展较慢。
前几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倍增速度快速发展,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据报道:以浙江为例,浙江省共有光伏企业205家,其中有110家成立于2010年9月以后,规模均在100MW以下。然而,与德国、美国等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应用市场发展明显滞后。
一方面,2009 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提出: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现象非常严重。一时间,国内有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议论之声四起。针对该问题,科技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全国工商联等部门也通过一系列分析,提出多种不同的看法。由于各方对光伏产业的认识分歧过大,使得国家就产业发展不能适时给出相应的激励政策。降低了产业界人士的投资信心,对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另一方面,前几年,由于政策的不明朗,缺乏有核心力量的政策或行业组织出来协调、维护,国内的光伏企业在海外拓展时无法齐心协力,只能种各自为政,有时为了能占有市场,大打价格战,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较为严重。
三、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障碍和问题,我们提出对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的以下建议:
1、改变“产而不用”的现状,着重发展国内市场,解决好利用问题
随着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和工信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国内市场的发展迎来一个很好的机遇期, 国内光伏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产品转型,做好产、用结合,打破“生产在国内、应用在国外”的市场倒挂导致光伏产业严重受制于他国的局面。
2、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制定行业标准,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现阶段,国内光伏产业需要一个有力的行业组织来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行业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行业秩序, 组织、协调行业发展。国家应该加强行业组织的建设,给予行业组织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让其参与国家光伏产业政策的修定,制定行业标准,以规范无序的市场恶意竞争,实现行业自律,减少行业内耗,实现我国光伏产业协调发展。
3、深入进行行业整合,开拓应用市场,创新服务模式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行业目前处于很长时间的“寒冬期”,其实困难局面的背后透露出的是行业整合的契机,江西塞维太阳能公司董事长彭小峰先生认为 :国内市场要尽快强大起来,要更多发展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中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同时,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光伏产品的应用,增加光伏产品在各方面的应用和技术创新。
四、结束语
太阳能是未来的终极能源,是可持续利用,使用无环境污染,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之一。我国应准确把握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并解决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和障碍。行业发展中,打破传统思想,大胆创新,解决好利用问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长久发展;企业发展中应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总之,全方位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篇4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2011年上半年是一个晦暗不明的转折。
3月初,光伏组件在欧洲遭集体拒绝、此后光伏产品价格全线跳水,5月初又传出国家质检总局将对光伏产业的质量问题进行大规模整顿的消息……
在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之后,这是否标志着,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将面临新一轮大洗牌?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不足向外人道”的隐衷?刚刚起步的安徽光伏产业又将如何应对?市场在外是病因
“光伏组件在欧洲遭集体拒绝、质检总局整顿光伏产业,是由中国光伏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直接导致。然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光伏产业一直以来的一个痼疾――市场在外。”
国家教育部光伏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在接受《徽商》专访时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完全依赖向欧美市场出口光伏组件生存,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数据充分印证了张晓安的观点。2010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达到11,5GW,占到全世界60%的市场份额,不过95%的产品最终销往海外,尤其是欧洲。
这种“市场在外”的局面造成了欧洲市场一咳嗽,中国光伏产业就得发烧。
自年初以来,高速增长的欧洲光伏产业迎来一轮政策紧缩期。其中,占据了全球光伏市场42%份额的德国已经确立了2011年中期光伏补贴加速下调方案,根据全年安装量不同,补贴将下调3%~12%;而占全球21%份额的意大利光伏市场,也将逐渐降低补贴比例。
由于对欧洲市场的严重依赖,此轮欧洲重要国家的市场紧缩也直接影响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运行态势。3月初中同光伏厂商在欧洲遭遇的“集体退货”风波,就是这一影响的直接体现。
2011年3月2日,业内突然传出重磅消息。国内一些大型光伏企业,其最新的一批组件产品在抵达欧洲港口时遭遇欧洲企业的集体拒绝,他们接受中国组件产品的条件是:降价30%!而且,此次被拒的组件总量可能达几百MW,如果算上正在发货的、正在海运的,将接近1个GW。
尽管传闻中的几位当事人都矢口否认,但是从两位业内人士口中,《徽商》获知此消息属实。
其中,安徽派雅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胜向记者透露,3月初,国内的确有一批光伏组件在欧洲遭拒,其中就有当前的中国光伏产业老大尚德。
张晓安更是明确指出,不仅是今年的3月,在过去几年狂飙突进的草莽年代,由于抢占市场的需要,一些光伏产品的确存在质量问题,许多包括明星企业在内的光伏组件商都曾或多或少承受过退货之痛。而且,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不断壮大,未来,欧美国家对我国的光伏企业发起反倾销调查和制裁或将成为常态。
也还是“市场在外”导致了国内市场上的光伏组件质量参差不齐,最终促使国家质监局下决心对光伏产业进行质量整顿。张晓安向记者透露,“大家都心知肚明,国内用的光伏组件质量是比国外低,毕竟95%的市场在国外。”
聂鹏胜也分析说,由于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在太阳能项目公开招标中,参与竞标的企业为了抢下项目,不惜以不合理的低价竞标。由于光伏组件的成本占光伏电站成本的一半左右,抢下项目的企业在采购光伏组件时也会压低价格。而光伏组件生产商就会把质量一般的产品低价卖给国内的项目,而质量好的组件则高价出口。
洗牌无法避免
除了“市场在外”,张晓安还认为,多年的野蛮生长也是掣肘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光伏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分析说,中国光伏市场一直是由民间资本所撬动的,其趋利性、盲目性导致中国光伏产业布局很不合理,大多停留在光伏组件生产阶段。而且近两年由于各地方政府的狂热,大量民间游资蜂拥而人,甚至一批箱包、皮具、印染等行业出身的“技术盲”也投入了组件制造的洪流。这也导致了中国光伏产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局面。
其实,早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央38号文件出台,曾判断中国多晶硅原材料产能已经过剩,而近两年,对于“产能过剩说”,各界也是争论不休。不过对于热情高涨的地方政府而言,根本无暇“坐而论道”。
数据显示,当前约有18个省在打造光伏基地,100多个城市将太阳能作为支柱产业,其中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千亿级多晶硅产业园。而合肥市也将光伏产业视为通向未来的门票。过去一年中包括赛维LDK、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等国内巨头纷纷落户于合肥市高新区。
尽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前景依然光明,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光伏产业在“”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
安徽光伏产业的现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据安徽省新能源协会名誉会长宋明预测,到今年底,安徽全省太阳能电池片的产能将高达十几个GW。然而,2010年中国光伏组件的总产能也才11,5GW,并且当前光伏皖军在全国的位次仅能排在十名左右。
因此,张晓安认为,即将到来的质量整顿对行业而言,是一个利好消息。而且在他看来,在整顿质量之余,更重要的是在行业内形成一波优胜劣汰的浪潮,通过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条件、生产的工艺技术的综合考核,让行业重新洗牌,鼓励高技术含量、低能耗的企业迅速形成规模化生产。
‘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产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小企业在技术和其他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挤入了产业之中,然而无论谁进来,都似乎能够生存下去。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相对于省内对合肥光伏产业前景的一致看好,张晓安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引入赛维、晶澳、海润等国内大型光伏企业,是一个明智的举动,然而,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忽视了产业链的延伸问题,目前大多项目仍然是光伏组件的生产,整个产业链条存在严重的缺失。”
篇5
【关键词】光伏产业;政策;低碳
一、国际国内发展光伏产业概述
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一种方式。面对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化石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光伏发电从资源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这两个角度都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作为全球新兴行业的一个重要代表,长期来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吸引着大量企业参与和投资。自从1954年第一块实用电池问世以来,光伏电池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73年)。1954年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为6%。同年,威克尔首次发现了砷化镓有光伏效应,并在玻璃上沉积硫化镉薄膜,制成了太阳电池。太阳电池开始了缓慢的发展。
第二阶段(1973~1980年)。1973年爆发了中东战争,引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从而使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支持,在世界上再次兴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潮。
第三阶段(1980~1992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回落,而太阳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缺乏竞争力,太阳能技术没有重大突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未能实现,以致动摇了一些人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信心。这个时期,太阳能利用进入了低谷,世界上很多国家相继大幅消减太阳能研究经费,其中美国最为突出。
第四阶段(1992~2000年)。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把环境与发展纳人统一的框架,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次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加强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将利用太阳能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国际太阳能领域的合作更加活跃,规模扩大,使世界太阳能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第五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新世纪,原油也进入了疯狂上涨的阶段,从2000年的不足30美元/桶,暴涨到2008年7月时接近150美元/桶,这样世界各国再次认识到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加强了人们发展新能源的欲望。此一阶段,太阳能产业也得到了轰轰烈烈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加强了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持补贴力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伴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危机关注的不断增强,光伏产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在经历跨越式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制造业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光伏产业在世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经历了产业发展的几次阶段性的起落。
1.快速发展期(2004~2008年)
随着德国出台EGG法案,欧洲国家大力补贴支持光伏发电产业,中国光伏制造业在此背景下,利用国外的市场、技术、资本,迅速形成规模。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设备生产国。以尚德电力、江西赛维为代表的一批光伏制造业企业先后登陆美国资本市场,获得市场追捧。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的价格突破400美元/公斤。
2.首度调整期(2008~2009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光伏电站融资困难,加之欧洲如西班牙等国的支持政策急刹车等导致需求减退,中国的光伏制造业经历了重挫,产品价格迅速下跌,其中多晶硅的价格更是跌落到约40美元/公斤的水平。
3.爆发式回升期(2009~2010年)
德国、意大利市场在光伏发电补贴力度预期削减和金融危机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背景之下,爆发了抢装潮,市场迅速回暖。而与此同时,我国出台4万亿元救市政策,光伏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催生了新一轮光伏产业投资热潮。作为光伏产业晴雨表的多晶硅价格也迅速回升到90美元/公斤的水平。
4.产业剧烈调整期(2011~2013年)
上一阶段的爆发式回升导致了光伏制造业产能增长过快,但是欧洲补贴力度削减带来的市场增速放缓,导致光伏制造业陷入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光伏制造业再次经历挫折,几乎陷入全行业亏损。多晶硅价格在此时期一度跌落到约15美元/公斤的历史最低位。
5.产业逐渐回暖期(2013年至今)
日本出台力度空前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使市场供需矛盾有所缓和。同时,中欧光伏贸易纠纷通过承诺机制解决,中国以国务院24号文为代表的光伏产业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配套措施迅速落实。中国因此掀起光伏装机热潮,带动光伏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多晶硅价格微涨至约18美元/公斤。
二、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所处地位
江西省一直把光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因为光伏产业是朝阳产业,未来必然成为新兴产业的支柱。江西的光伏产业从2005年开始起步,“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国光伏快速发展,江西省也进入了快车道。2010年起,江西省将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予以扶持,先后出台了“十二五”光伏产业专项规划和光伏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科学制定目标,合理规划布局,引导资源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产业链延伸与融合。这两年,尽管面临全球产业调整的严峻形势,江西省光伏产业仍然逆势而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突出体现在:一是规模优势更加突出。二是通过竞争,优势龙头企业实力增强。三是光伏产业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延伸成效显著。下游光伏电池及组件产能从2009年的320兆瓦,发展到现在的电池片2235兆瓦、组件3728兆瓦、薄膜电池130兆瓦。光伏设备、背板、切割材料、光伏玻璃等配套产品领域涌现了新余银龙、宜春明冠、萍乡金葵等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的企业,成为江西省光伏产业的新增长点,形成了较为完备、颇具优势的光伏产业配套集群。从2012年开始,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国际市场萎缩乏力,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美国“双反”雪上加霜,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2008年更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欧债危机等影响,欧洲主力光伏市场国家加大了削减补贴的力度,严重压缩了市场空间;同时也是由于近年来国内光伏投资过热,产能明显过剩,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导致风险叠加。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从高利向薄利的急剧变化,对企业战略眼光和经营意志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验。但在这两年间,江西继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江西省光伏产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技术进步、品牌塑造的转型升级,使江西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
三、江西发展光伏产业对江西经济的意义
光伏产业是清洁能源和新型再生能源,是江西最具竞争力和爆发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把做优做强光伏产业作为江西省重大产业发展战略,是江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近年来,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广新能源政策的支持下,各地方省份也是积极跟进,培养优势产业。江西省抓住机遇,凭借粉石英(硅材料主要原料)储量全国第一的资源优势,出台多方面措施保障光伏产业发展。短短3、4年时间,使得一大批光伏产业上下游项目迅速在江西集聚,成为我国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转暖,江西光伏产业呈强劲复苏态势,各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2012年以来,江西多条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中下游产品产能、产量增长较快,产业链延伸的发展趋势向好。2013年6月,江西省正式启动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鼓励全省城乡居民利用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应用,促进江西可再生能源和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4月,江西省出台了《加快推进全省光伏发电应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2014年全省要建设完成国家下达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8万千瓦,2015年至2017年按国家当年计划确定建设任务,力争2017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80万千瓦以上。江西省对光伏产业发展给予融资、电力保障、优先安排用地、税收减免等扶持措施。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加强重点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省内光伏产业合规收结汇、落实保险,积极支持光伏产业集聚地建设公用和自用保税仓,适时建设综合保税区。
四、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
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高纯度多晶硅)依然依赖国外进口,产业发展极不平衡。这导致国内光伏产业上游受制于人,并且随着国内光伏组装产能的释放,企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太阳能组件的价格从2010年的1.4美元/W降到了2013年的70美分/W。此外,国内光伏产品也大多销往国外,欧美市场成为光伏产品的最主要市场。国外市场的繁荣极大的拉动了国内光伏产业,但国外市场的波动也注定对国内产业产生极大冲击。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市场急剧萎缩,欧美国家迫于财政压力,纷纷下调了对光伏产品的补贴。终端市场的萎缩使得国内光伏企业销售受阻,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过分倚重国外市场也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于保护国内光伏制造企业的目的,美国和欧洲先后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双反”调查,使得国内光伏制造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原料和市场的双重制约,使得国内光伏企业普遍经营艰难,以2013年破产的无锡尚德为例,2012年尚德的毛利率为-1.4%。2012年1-9月份,江西省规模以上光伏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5.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7亿元,利润率为4.98%。
2.研发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不高
国内光伏企业大多属于组装加工型的低断制造企业,依靠低廉的劳动成本和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带来的廉价资金,迅速实现了规模经济。然而其技术仍然属于国外引进再消化吸收,相对国外同行竞争者并不具备技术优势。为能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政府在税收、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光伏产业支持,国内光伏产业出现了高速增长。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有政策托底,出现了光伏企业较高的道德风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不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与成本控制上,而乐忠于资本运作及套取政府各项补助上。
3.产能过剩,供过于求
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被认为是替代传统能源的技术发展方向,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实业、银行基金、政府等多方面的关注。中国在2007-2008年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目前在全国有100多个产业基地,产能占到全球的一半。自2006年以来,光伏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急剧扩张,很多省或地区都将光伏产业列入“一号工程”予以重点扶持。江西省也提出将光伏产业纳入“三个千亿工程”。特别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光伏市场突然出现井喷,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增速达到153%,企业误以为行业触底反弹,纷纷盲目扩张。而市场的需求却以欧美为主,其中德国和意大利的装机容量占全球的70%,欧债危机的爆发使得对光伏产品的补贴大大下调,这极大的影响了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在内忧外患之下,国内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暴露无遗。
五、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1)注重基础的原材料方面的发展,如高纯的硅片、多晶硅锭的研究发展,为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突出重点,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厂家,太阳能电池的厂家是光伏产业的中心,能够辐射到光伏产业的上下游;(3)抓好配套,光伏产业的离不开配套产业的发展,配套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形成光伏产业的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江西发展光伏产业的发展措施:(1)抓标准,一流企业做标准,光伏产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相应,还没有系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果能够获得主导起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那就能够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在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2)抓人才,只有通过一流的人才,才能够研究出一流的技术,从而造就一流的企业,成为光伏产业的大省强省;(3)启动光伏产业的内需,我们以前发展光伏产业,主要靠外贸出口,一遇到外国的双反制裁,就会有很大的波动,显然很被动,应该鼓励省内的单位使用光伏产业产品,能够极大地改善被动局面。
六、我们兴中科技正式和下一步做哪些工作
江西核工业兴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见长的高新技术企业,也积极参与在整个江西光伏产业的发展中,显然,作为一家以技术为自己特点的中小企业,公司不可能也不善于参与投资巨大的硅片或者电池的整体组装产业,只能够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做技术含量高、投资小、市场需求大的项目。
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就是属于这样的项目。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是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基础材料。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出正、负两个电极。制造电极的方法主要是丝网印刷,而电极材料主要包括电池正面银浆、电池背面铝浆和电池背面银铝浆。通常把制作在电池光照面的电极称为上电极,为负极,选用银浆印刷烧结而成。把制作在电池背面的电极称为下电极或背电极,为正极,由铝浆和银铝浆组成。银浆、铝浆和银铝浆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产品技术含量高,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其制备技术是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几家铝浆浆料生产厂家,没有银浆、银铝浆的生产厂家,全部依靠进口。江西只有我公司一家生产晶硅太阳能电池背极浆料。公司为江西的江西光伏产业形成产业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江西光伏产业产业链重要的一环。
公司从2010年开始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浆料的研究,在技术了已经获得了突破,本公司已经具备了生产太阳能电池用铝浆的成熟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料的各项要求,并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2011年,公司的《晶硅太阳能电池新型导电材料的研制与生产》项目,获得了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支持;2013年,公司的《太阳能电池用电极铝浆料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得了江西省工信委省级节能专项资金支持。
公司已经建设了一条年产300吨太阳能电池用铝浆浆料生产线,包括生产装置和相关检测分析设备。生产装置有:高温炉、三辊研磨机、料桶倾倒机、搅拌机、分散机、混料机、行星球磨机、反应器、电热干燥箱、自动包装装置及相关配套设施等。相关分析测试设备有:气氛控制烧结炉、丝网印刷机、太阳能电池片试验线系统、电子扫描显微镜、液相色谱仪、振实密度仪、荧光光谱分析仪、四探针方阻测试仪、激光粒度仪等。
公司下一步,一是准备对现有的铝浆浆料性能进行改进,重点提高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为促进产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研究开发银浆、银铝浆。在太阳能电池银浆市场上,中国制造尚处于空白状态,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所用的银浆全部采用进口,每公斤售价高达上万元,造成太阳能电池银浆成为比多晶硅料对外依存度还更高的原材料,银浆成本占电池片每瓦成本在15%左右,严重的制约了江西省乃至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当前国内的铝浆技术水平与国外的知名厂商相比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与银浆的匹配度上和转换效率两个方面,这也是铝浆产品无法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的最大因素。与银浆的匹配度不好,显然是国外浆料生产商乐意见到的,他们会有意无意为国内的铝浆与他们的银浆的匹配制造障碍,显然,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自己的银浆,能够打破国外厂家在银浆、银铝浆方面的垄断,一方面,可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进,使银浆与国内的铝浆进行较好的匹配,从而走出国门占领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罗永红.柴达木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4(12):15-18
[2]王斯成.我国光伏发电有关问题研究[J].中国能源,2007(2):7-11
[3]许静.演化经济学视角下光伏产业政策分析[J].辽宁经济,2014(12):28-30
[4]张楚,黄涛,刘晶,沈家文.新兴产业政府扶持政策反思――以光伏产业尚德和Solyndra的破产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4(12):136-140
[5]朱伟亮.我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及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12(23):55-57
[6]张兴科.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及其应对措施[J].电力与能源,2012(4):104,107
篇6
关键词: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破产重整;产能过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01-02
1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由于光伏产业发展速度之迅猛,发展前景被高度看好,因此备受资本市场与各地方政府的青睐。有了政府在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光伏企业在各地迅速展开,至今中国已有上百个光伏产业基地,产能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然而,在2011年欧债危机、“双反”调查和行业内部产能过剩、激烈价格战的多重冲击下,曾经风光无比的光伏产业进入它的一个低潮时期,与之相伴的是已现端倪的光伏“破产潮”。
2011年12月初,四大光伏巨头英利、尚德、天合、赛维陆续了第三季度财报,四家公司亏损2.9亿元,它们面对的普遍困境是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与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补贴政策有关。在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光伏产业之后,企业纷纷挤进光伏市场来淘金,致使产能过剩的局面难以避免。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情况是:光伏产业产能与光伏市场需求严重不协调,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致使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处于停产、限产或半停产状态,有少数面临破产危险。在海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没有完全打开的局势下,光伏产业的发展道路令人堪忧。国内光伏市场趋近饱和。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开工率不足30%,大多数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已基本停产,还有部分企业将面临破产重整。不过,对国内光伏企业而言,一个好消息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吉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这说明,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走到它的尽头。
2 尚德的发展之路
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公司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了尚德电力公司95%以上的产能,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所以研究尚德比较具有行业代表性。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由施正荣博士于2001年1月建立,是一家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外商独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2002年9月,尚德完成了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安装;2004年,太阳电池生产能力达到60兆瓦,实现销售收入八千多万美元,挺进该行业全球前10强;2005年12月14日,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同年,形成150兆瓦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两亿多美元,居全球前8强;2010年10月9日,尚德在美国市场上开设了第一家工厂。
然而,尚德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自2011年以来,尚德的形势急转直下。2013年3月11日,尚德电力公开表示,该公司已经和至少60%的债券持有人就延迟两个月偿付债务一事达成共识。截至2013年3月15日,尚德电力有价值五亿多美元的债券到期。2013年3月14日,政府公开表示将不会向陷入困境的尚德电力公司伸出援手。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
3 尚德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尚德由一开始的辉煌走向破产重整,与它自身发展中伴随出现的问题紧密相关。以下针对主要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第一,尚德的市场长期在外。无锡尚德资本市场和实体生长的区域割裂,使得企业的生存能力大幅度降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包括欧洲市场、美国市场等,也主要在海外进行融资,但生产基地却集中在大陆。这种“两头在外”的局势使得尚德生产严重受制于外需。
第二,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致使恶性价格战频发。中国整个光伏产业共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产能扩张的速度远超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市场需求远远跟不上市场产能,各企业只有通过恶性价格战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是用于出口,而且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值低。尚德是重走了国内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之路,产品附加值低、没有核心竞争优势,缺乏创新技术。
第三,过度依赖政府。尚德从一开始发展,就受到无锡市政府政策和经济上的强烈支持。政府一方面积极鼓励企业扩大产能,却忽视了企业在海外市场过于强势会招致打压。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的启动上,缺乏长远战略,一味追求“低价竞标”,在研发、品牌等方面投资甚大,但研发能力低、缺乏核心技术。
4 光伏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国家及政府应加强组织管理,做好顶层设计,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政策和经济支持;应明确产业规范,在打开市场的同时兼顾考虑环境因素。必须杜绝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只一味地追求市场利益。各地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经济支持来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刺激国内光伏市场需求,以缓解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压力。市场需求增加了,产能与需求相匹配了之后,行业内恶性价格战也会随之减弱。
第二,规范产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一是应对目前存在的企业进行调整。砍掉大型企业的一部分业务,分散大部分业务,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淘汰或者兼并比较落后的企业,再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二是对准备进入光伏产业的企业做好筛选和考核。三是建立并完善光伏产品标准体系,提高检测认证水平等手段,可考虑对优质光伏产品进行认证,并大力宣传和推广通过认证的产品市场应用价值。整个光伏行业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刺激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第三,创新和摸索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可以将太阳能产品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进其走入千家万户等。引导光伏企业向系统集成领域拓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社保等稳健型资金进入光伏电站投资领域,为光伏企业电站开拓进行融资;支持光伏电站证券化,通过租赁等方式,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5 结语
篇7
关键词:光伏产业 现状 问题 可持续发展 策略
2011年美国针对原产于我国的光伏产品实行“反补贴”及“反倾销”的打压政策,随后欧盟步其后尘,在2012年对于我国的输欧光伏产业“双反”展开调查。这两次打压及调查对我国尚在发展中的光伏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针对“双反”我国光伏产业必须结合自身的问题和特点,针对性提出相应的策略,才能使国民经济避免遭受巨大损失,达到可持续发展总目标。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业已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及政府政策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我国光伏产业特点
从效益理论分析,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在生产环节中环境效益较低但是经济效益却比较不错,而在使用环节中环境效益比较高但是经济效益却较差,也就是光伏产业在产品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出现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针对光伏基站建设及光伏产品生产环节,我国光伏产业同时呈现清洁安全及环境污染风险两个特点
一方面,光伏产品为清洁安全新型能源产品。光伏作为太阳能利用产品,自身具备资源丰富、清洁性及安全性等特点。光伏电站建设比起其他传统能源电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较风能与水利电站,对于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没有什么要求;第二,相较水电站,组建发电站需要用时与成本都比较低;第三,和风力发电做比较,发电可预测,遵循一定规律,调度起来也较为容易。除此以外,光伏电站使用安全,运行可靠,使用周期长,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基于以上特点,全球都积极备战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研发,希望能够进一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亦或将其完全替代。而在这里面,欧盟在最近20年光伏产业发展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光伏产业利用远远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为目前全球光伏发电量的最大地区。根据预期,至2020年,太阳能光伏会占据整个欧盟体发电总量的比例超过20%。据国际能源署有关报道,2020年全球光伏发电总量会占据发电总量的比例在2%左右,而至2040年这一比例大约会在20%至28%左右。
其次,光伏材料的生产过程会有一定环境污染风险产生。即使光伏能源产品具备诸多优势,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其较传统石化能源比,成本翻了几番,目前世界各国光伏产业利用大体上还依赖政府扶植和补贴,资金回报见效慢,通常情况下回收期要超过10年以上。同一时间,较为理想的情况下,即使利用太阳能过程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但是占据光伏产品主要环节的多晶硅类仍然具有较高的腐蚀性与剧毒性,生产全过程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并形成污染。基于以上原因,多晶硅制造的快速扩张与多晶硅原材料商上游产业的无序发展也难免会存在有一定的污染风险。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光伏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
光伏产业发展阶段包含政策体系建构、市场开辟,科技水平提升与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提及我国光伏产业,一组数据可能更为直观的反映其发展现状:我国光伏产业原始注册资本超3亿元,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增长率已超过70%,总占地面积约60.32平方公里。其中,2013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超9300MW,且占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31%,同年我国光伏产业总投资规模超16.90亿元。
2010年5月,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成立,吸引22家国内光伏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加入。之后,我国光伏企业在联盟内,立足光伏资源生产经营的主业,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不断开创相关能源产业链,实现能源产业化目标,参与了多晶硅,硅片及电池等多项分支产业。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凭着以科学发展的指导理念,努力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拓宽经营领域,酿造企业文化,树立自有品牌,在全球的光伏发展中分的一杯羹。
(二)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缺少营运意识
目前光伏企业的营运概念多来源于国外,因此国外市场对此的重视要先于国内。总体来讲,因为光伏产业属于能源产业,该行业里,企业领导层更多重视企业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血液系统重视程度不够。大多光伏企业领导层对于营运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原因大致可分为下述两点:其一,公司融资环境影响,资金层面的压力比较小,作为能源企业,它的融资渠道和来源相对广阔并具有保障;其二,光伏产业利益相关者针对于营运管理也不够重视,较为重视财务指标结果与报表分析,营运管理的能力不高。
2、发展目标过于单一
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制定发展目标是一种合法、合理的规划,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执行人以及相关方案制定的个人意志的影响,使发展状况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诸多企业均认为营运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赢利,因此将发展的目标仅仅定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方面。鉴于我国现阶段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因此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这就成为了一个误区。光伏产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客观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仅将目标定位于获利显然有着局限性。
3、缺乏完善流程和制度
光伏企业管理需要业务流程提供坚实保障,业务流程不完善大大增加企业管理难度和风险,因此对于流程监控不力,流程制度不严格执行对光伏企业管理筹划有直接影响。光伏企业资金流程和制度不够完善大致表现于下述几点:其一,资金流程与制度制定时未联系实际。光伏企业管理流程与制度制定涉及很多部门,制定过程当中,未参与及执行部门充分讨论,致使相关制度与流程制定和企业实际营运管理存在较大距离,缺少可行性。其二,光伏企业营运管理流程与制度虽然建立也有一定时间,但是有关流程与制度后续工作并未及时跟进。尤其人员轮岗后,制度流程,工作标准交接培训工作不到位,接替人员在上岗以后难以在短时间里将工作做好,所以导致有员工离岗,其岗位无人接替;或新职员虽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但并不彻底,相关制度与流程更多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致使光伏企业营运与管理风险增大。
4、缺少约束规划,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是战略型新兴产业,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且市场前景看好。自从零六年来,大量光伏企业海外上市取得前所未有成功,对国内业界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短期里面,有大部分企业进军光伏领域。产业跃进的同一时间,为充分引领产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产业规划。但是,因为产业整体停留在发展初期,规划不完善以及部分主管部门针对于规划执行力度缺失,导致产业规划针对我国光伏企业非理性投资行为未起到约束作用。企业甚至陷入狂躁状态,最近几年投资方面充斥大量产能建设,伴随产能集中爆发,我国光伏产业市场“供过于求”现象逐渐显现,导致严重“产能闲置”与“产能堆积”问题,对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应针对性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对这种现象加以扼制。
三、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提升光伏企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
光伏产业为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因此要由专业的人才来完成,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是保证此项工作有效和准确度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引入工作。光伏企业应该积极同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高校中挑选丰富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光伏产业工作当中,提高光伏产业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由于光伏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内容较多,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快光伏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光伏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光伏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光伏企业还必须要加大对光伏技术人员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光伏技术工作的时效性。企业也应该将光伏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纳入绩效考核当中,约束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提高光伏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企业也应该将光伏技术结果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相联系,以保证光伏企业的整体效率,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光伏企业必须加强光伏技术人才的引入工作,并积极和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高校中挑选丰富专业技能的专业性人才加入到光伏技术工作当中,提高光伏产业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光伏技术应用到企业当中之后,能够以实际的能力来做好企业中的环境与经济管理工作,使光伏产业最终可持续发展下去。
(二)使光伏产业相关法规逐渐趋于完善
光伏企业参照特定规章制度针对于能源利用与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做更加深入研究,得出更为合理发展方向。同时构建一套完善的光伏产业规范体系,对企业由于环境问题引发企业发展问题进行规范,这样不单光伏产业信息披露会逐渐趋于透明公正,光伏产业还会向可持续方向更为有序运行,企业发展还会更为健康科学。基于此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参照国家有关法律,如《可再生能源法》《国六条》等对我国光伏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引领光伏企业高举法律大旗可持续发展下去。
(三)对光伏产业财政政策支持体系进行完善
部分光伏企业采取物质流成本估算办法,物质流成本估算参照“质量守恒定律”,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物质流动去向进行分析,提出负产品与正产品两类产出概念与增量均衡原则,进一步对正产品还有由废料废品等排出物组成负产品做全面性成本核算,算出负正物质流成本价值。该核算办法很好反映光伏企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政府部门也对注重光伏产业,结合光伏技术举措积极促进经济发展光伏企业给予表彰暨补贴奖励。致使企业于公众面前有很好形象树立,同一时间提高企业价值。现如今,我国光伏产业财政政策体系轮廓已经基本成型,有力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为新世纪朝阳产业,为解决我们国家环境污染与能源供应短缺有效举措之一。最近几年,在政府及业界共同奋进下,我国光伏产业呈向上发展趋势。但还是有一些制约性问题存在,如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及发展过度集中等,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影响。目前,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努力疏通融资渠道,处理产能过剩,加大力度提高光伏并网的水平,同时,开拓国内市场,建构有力政策环境,由根本上提振业内信心,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存在的问题、障碍和发展前景[J].中国能源,2013
[2]林学军,李亚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模式研究――以中国光伏产业为例[J].特区经济,2013
[3]陈丽珍,胡越.“双反”下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与调整研究[J].中国商贸,2014
[4]唐昭.浅析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可持续发展之路探寻[J].知识经济,2011
篇8
关键词:太阳能;开发利用;光伏产业;光热产业
面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可再生能源的减少起到了缓解作用。但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面临着开发难、投资大的情况,所以对这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研究也需要加大力度。地球上的可开采能源如果按照现在的使用速度,很可能在未来会面临资源上严重的供不应求,而且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对自然造成的伤害非常大。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形式,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可再生性、免运输性、资源免费性、污染性小等各种优势掀起了一股资源利用新潮流。本文就太阳能产业在如何加入机械自动化技术提出一些建议和分析,希望对可再生能源的持续稳步发展利用作出贡献。
1.太阳能领域中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虽然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被大家广泛认可的优势,但是在对此类能源的开发上还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中国在对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上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生产技术上不能和一些发达国家比较,在对一些太阳能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处理技术上也不成熟[1]。太阳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用于太阳能资源开发的设备具有复杂性,各种设备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多样,这就奠定了太阳能技术开发产业的高科技地位,同时需要将机械自动化结合到太阳能领域中,提高太阳能开发的技术和效率。
2.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应用
2.1.晶硅技术对太阳能技术的影响
目前在用电方面的重点产业是光伏发电产业,这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根据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推出的法律和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全球性重视,我国的太阳能产业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相应的开发设备也日趋完善[2]。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太阳能产业的综合能力还远远不足。现在我国多数的晶硅提纯技术是采用改良版的西门子法,并不具备自有的晶硅提纯技术,在生产发展中大部分技术还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居于被动地位,用于生产开发过程中消耗的成本过大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2.2.PECVD技术对太阳能技术的影响
PECVD设备是广泛用于太阳能产业的技术,PECVD沉积Si3N4的设备发展已经达到了领先的技术水平地位,因为这种设备的成本相对于国际先进设备的价格较低,所以在国内也受到了一致的欢迎。虽然这种设备在价格上与其他国家先进的开发设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机械自动化方面与国际先进开发设备相比具有较大的距离,尤其表现在对设备装卸片的自动化上[3]。
2.3.硅片切片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太阳能硅片的线切割机理是通过钢线在机器导轮的旋转下被带动,通过钢线的高速运转发生摩擦产生的切割过程。在硅片切片技术中对生产的硅片有较大的要求,需要切片的表面光滑平整,允许有小于0.5mm的几何误差,对切片上任意一对弧线弦线长度也有明确标准要求。硅片切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精准,对硅片切片的厚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硅片切片也越来越薄,已经发展到全球最薄硅晶片厚度只有180mm的程度。我国硅切片的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有很大差距,在未来的太阳能开发技术上还留有很大发展余地,在自动丝网印刷技术上也尚未掌握成熟的核心要领。
2.4.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述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与自动化密切相关的发电系统,这种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太阳能产品进行智能化的跟踪,但是我国现在对逆变器等光伏发电系统的必要组件的设计开发技术上的资源很少,在生产规模和成本上尚未达到标准。由于我国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上的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如何让开发过程更加智能化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次是研究如何降低开发成本。这种形势要求我国科研人员必须在对太阳能产业的研发中加大力度,以最快的速度改善中国在开发中的现状,增加对太阳能产业的研究力度,解决我国在太阳能开发技术中关于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问题。
2.5.自动化在光伏逆变器中的应用
在光伏逆变器中,需要考虑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利用率问题,光伏逆变器系统大都在较偏远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需要对光伏逆变器系统进行合理精准的设计,尽量减少该系统设备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太阳能产业相关科研人员在对光伏逆变器的研究开发中具备的缜密思维,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开发与研究。
3.太阳能光热产业的发展应用
目前利用太阳能技术开发的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比较典型的产品是太阳能热水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科学技术也逐渐加入到了建筑工程中,开发出了太阳能建筑,将太阳能技术融入到了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中国的太阳能发展中,机械化和智能化尚具有明显的不足,而太阳能建筑正是对太阳能产业技术机械化和智能化高标准要求的体现。对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要核心要求是机械自动化,现在研发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先进的太阳能采暖装置,这种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完全自动控制性,让整个设备的运行以智能化的方式进行调节。
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类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虽然我国目前在太阳能产业领域上并不占有主导地位,很多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相信通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创新,中国的太阳能产业一定会稳步前进。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大量的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值得大家重视,在不断对资源的开采利用中,对大自然的破坏性也不容小觑,所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形势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仲颖,任东明,高虎,等.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报告(2009)[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34):324-326.
篇9
【关键词】太阳能产业;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
1.引言
太阳能资源的应用潜力巨大,根据今后经济的增长,能源需求量的增大,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也会逐渐凸显,这会使太阳能的利用有更多的需求。最近的大部分研究表明,太阳能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都表现出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使太阳能生产过程的输出增大,从而导致国家间经济竞争激烈化,各国经济地位发生着变化。所以,关于太阳能产业的成长过程。国际间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输入输出状况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对于太阳能产业的进出口现状和竞争地位直接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几乎没有,对太阳能研究,大多数都是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研究或者关于太阳能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耿亚新和周新生通过研究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找出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应该走一条有政府政策支持,能够优化自身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道路[1]。孙广彬一方面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我国太阳能产业近些年出口情况的研究,指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出口一定会越来越激烈[2]。陆维德根据我国太阳能分布具有分散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太阳能的利用前景和发展趋势,指出具有太阳能低温热利用和光伏这一特点的太阳能建筑将是太阳能发展的主要趋势[3]。
本文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的统计数据,基于Veena Jha(2009)[4]的可再生能源贸易之商品品目分类,把可再生能源分为生物能源、水利能源、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具体“子目(Subheading)”,利用我国太阳能能源的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通过测算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我国1996年-2011年的太阳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启示。
2.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3.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基于太阳能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世界各国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视为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提高太阳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让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添光加瓦,成为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利用TC和RCA指数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就1996年和2011年的TC指数进行动态演化分析,从而把握中国太阳能产业的竞争力变化趋势,以便对我国太阳能产业未来的发展得出具有高价值的政策性启示。
3.1 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1996年-2011年间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始终大于1,说明我国太阳能资源处于比较优势、出口竞争力强。从发展趋势来看,RCA指数始终呈显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对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优化我国的资源匹配提供了可靠地指示作用。
4.结论及政策性启示
通过对我国太阳能产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贸易竞争力动态分析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太阳能产业虽然还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性建议。
第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太阳能产业,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产业聚集并形成一条产业链。我国的太阳能产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容易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政策,强调从总体布局,从大处着手,细微之处也并不能放松。
第二,把降低成本作为发展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各个产业的发展状况,扶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同时,政府应该对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此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大与各技术强国的强强合作。当前,我们应该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的互惠合作。并且密切关注最新科研成果的发展,积极学习相关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应该大力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参加海外展览、国际会议和竞标项目并对其实施补贴或补助。
第四,政府充分实行激励政策。经济激励政策是拉动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激励太阳能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包括税收、补贴和其他激励政策等。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太阳能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升级步伐,积极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亚新,周新生.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理论及发展路径[J].中国软科学,2010(4):19-28.
[2]孙广彬.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竞争将日趋激烈[J].电器工业,2009(11):20-30.
[3]陆维德.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趋势评[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2):95-99.
[4]Veena Jha.Trade Flows,Barriers and Market Drivers in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Goods,2009.
[5]文华.崔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其政策性启示[J].延边大学学报,2012(12):
篇10
目前,我市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尤其在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的组件方面,*的企业已抢得先机,优势较为明显。现已集聚了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鑫美源工贸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其中绝大多数厂家分布在海港区。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设备“层压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他还有一些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如:电池板组框机、玻璃、焊带、电池板接线盒、EVA胶片等多个厂家。
客观说,*光伏产业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市、区的重点扶持下,企业得到了快速提升,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陆续向光伏行业提供900多台各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位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中国光伏前30家企业中,有27家使用奥瑞特设备。最近四年,企业每年实现产值翻一番。企业的快速成长,也带动了我市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以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已在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一定位置,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可以说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封装设备的主要基地就在*,并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已具雏形。2008年,全市光伏企业年总产值达2.5亿元,根据整个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对装备的需求,仅现有品种年递增将超过50%。
二、我市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整个光伏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幼稚期”。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把挑战转化成机遇,是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我市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规模不够大,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多数企业散、小、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整体实力不强,规范化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品牌零乱,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光伏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三高”——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是重要的产业特征,稳定的资金链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受大环境影响,在国际市场硅料、硅片和组件价格大幅下跌,资本市场骤然变冷时,多数光伏企业资金回笼难、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高度紧张,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腰板不硬”是我市光伏产业的一大弱点。在光伏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金字塔形,最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和资金门槛越低,利润越薄,竞争力弱,受市场冲击就越大。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我市既没有上游产品做支撑,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基本也是空白,上、下游产业链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光伏企业间缺乏沟通与协调。目前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不多,市内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各自为战,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能在技术上沟通,一味在价格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而且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用户在使用、配套消耗品选择、工艺系统配备等方面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到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由于企业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作与配套体系,使有限资源难以集中使用形成发展合力,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先发地区比,我市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态势及巨大的发展空间缺乏应有认识。在全市范围内认识、了解、研究光伏产业的人不多,既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没有在企业界引起共鸣。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差距明显,在光伏产业的政策、布局、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还没有配套齐全,形成合力。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弱。虽然我市光伏设备制造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像奥瑞特一样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还太少。目前在光伏企业中也只有奥瑞特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大多数企业为近年成立的小型企业,自身处于艰难发展之中,无力投入资金研发,创新能力极其有限。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水平,技术攻关能力上明显不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产业链中的“短板”。
六是光伏产业人才短缺。我市有众多的光伏生产企业,显然要求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撑,但由于我市尚无太阳能开发应用专业,适用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众多企业基本上是高薪聘请外地专家、高薪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加之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光伏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一些小企业为了生产,甚至相互“挖人”,有一技之长的工程技术人员频繁“跳槽”的也不在少数。
(二)当前我市光伏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光伏产业的非理性成长踩了一脚“急刹车”,同时给管理者和投资者注射了一针“清醒剂”。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不进行产业规划,不扼制盲目投资,不引导结构调整,不重视技术研发,不加强人才培养,光伏产业就永远“长不大”。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战略布局阶段,主要板块和重点城市都面临洗牌压力,国内34个省市都在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明确提出发展光伏产业,大上光伏项目,把光伏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竞争十分激烈。今后一段时期,光伏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产业整合趋势将加快,具备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管理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将主导市场,而以代工、配套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
另一方面,近三年中国光伏产业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产值已达1600亿元。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鼓励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这两个文件被称为“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二是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20元/瓦的补贴。4月15日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也早已启动。同时,在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行业占据重要角色,这些投资都为太阳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依据欧美国家的经验,一旦政府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将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
*是国内光伏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从近几年国内太阳能光伏设备销售情况看,2006年销售额为5.97亿元;2007年销售额为10.35亿元;2008年销售额为17.66亿元;2009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设备产业的市场需求会依然强劲,也将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当前,如果我市能够抢前一步,抓住机遇,以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就能逐步跻身光伏产业梯队前列。
三、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启示及思考
通过调研,突出感到,有些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并不占优势,光伏产业起步也不比*早,但他们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太阳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市加快发展光伏产业有诸多启示。
必须善于抢抓发展先机。可以说,资源优势不是经济优势,也不可能自然转化为发展优势,就看是否善于从国家发展全局和宏观政策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我市在光伏装备制造方面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应该敏锐把握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应用步伐对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诸方面的重大意义,感悟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抢抓发展先机,占领发展高地,培育壮大光伏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战略格局中确立一席之地。
必须注重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较早,但目前全市却没有一个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值得深思。要真正做大做强我市光伏产业,必须重视和研究产业自身特点,在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把分散的产业节点联成产业链,使各链条有序衔接,同类相关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光伏企业的合作交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专业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积极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是朝阳产业加速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虽然有些优势,但若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强度不够,也难以在强手如林的光伏产业领域争取到发展先机,也就难有作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规划、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给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有效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企业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信心,形成促进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合力,培育形成优势产业。
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如若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把握,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给予扶持,以积极的姿态加以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就能在未来国内市场中占得先机。
四、加快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我市光伏产业应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环节实施“适时突破材料、发展电池组件、壮大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依托我市光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强化项目引进,打通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政府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在海港区建立光伏产业园,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由于我市80%的光伏生产企业集聚在海港区,要立足海港区现有基础,建立产业园实现产业集聚,短期内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抢占国内光伏产业制高点。二是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对入驻产业园的光伏企业在投资、用地、税费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目前海港区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的若干政策规定》,但由于市、区管理权限不同,在用地、税费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建议在光伏产业政策制定上要实现市、区联动,市、区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切实提出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我市光伏产业整体发展。三是设立光伏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市财政从每年增加的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统筹设立光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成立协调机构,强化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联动要求高,而且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离不开统一、高效、科学的组织引导。由于我市光伏产业尚无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不足,已经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太阳能光伏这一朝阳产业的加速发展。建议考虑实行由市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光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组织机构“光伏产业发展办公室”,加强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跟踪、关注光伏产业发展动态;引导市内外投资者来我市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现有光伏企业都在迅速扩大产能,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准备投资光伏领域,企业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况,缺乏统一的引导。我市应尽快制定《*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要多听专家和企业意见。重点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措施作出明确的具有前瞻性的谋划,对太阳能推广应用的重点、目标、步骤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统一各方面的行动,促进部门分工职责的落实。这对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同时能够引导企业找准定位,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注重产业的有序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链。目前,我市在光伏组件的组装设备(层压机)和组装材料(光伏焊带)方面已形成规模,具有国内知名度。但在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终端应用产品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面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企业在做。当前应着力破解产业链难题,根据我市情况,努力保持住光伏产业中游占据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结构上以做强中游为核心,加强与省内上游生产企业合作,在材料方面适时寻求突破,并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可按照“适时突破材料、壮大电池组件、发展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打造更趋合理的光伏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把握市内光伏产业的前后衔接及合理配套,引导企业投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作到资源共享,前道扶后道或后道扶前道,实现产能、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恶性竞争。
——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的制造是集机械、电子、真空、加热系统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生产过程必然形成紧密联结的产业链,其规模化的分工协作,构筑了各资源、技术、成本等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其大规模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先发省市经验看,也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支持,产业带动效果显著。无锡通过扶持尚德新能源、邢台扶持晶龙集团、保定扶持英利新能源等,均在本地形成百亿产值的光伏产业群。在我市现有光伏企业中,奥瑞特、博硕两家企业已在国内光伏能源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具备了较强龙头带动能力。所以,我市应积极扶持这两家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实现增量推动,提升产业水平,培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光伏产业发展优势。
——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要加大对光伏产业发展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光伏产业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共识,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创造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同时,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要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结合城市三年大变样和新农村建设,适当加快我市太阳能路灯、交通指挥灯、广告灯箱、太阳能广场照明、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太阳能源的推广应用,加速新建公用设施和住宅小区太阳能集热采暖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引导对既有建筑实施应用改造,形成太阳能应用的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市城乡太阳能的规模应用,使太阳能应用成为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 上一篇:光伏产业发展背景
- 下一篇: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