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遗迹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历史遗迹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和遗产,保存自己民族的源和血脉以及浓郁的文化传统。
那么,历史文化遗产是否存在经济价值呢?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前在自然状态的土地上,经人类开发出来的产品,包含人类劳动的物化,具备经济价值的功能与特性,对人和社会具有经济上的意义,即具有经济价值。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经济的经营。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其意义重大: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今,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我国山西大同市的古城墙,大同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形成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大同镇城遗迹保留对研究北魏及明清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现代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文化遗产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就越大,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旦历史文化遗产因过度开发或保护不力而丧失殆尽,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破坏不断提升其经济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利用经济学的供给规律来分析:由于历史文化遗产是稀缺资源,甚至是衰退资源,故它的供给弹性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与坐标横轴垂直,其斜率无穷大。这时,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均不会变动。在历史文化遗产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大,不仅有相对应的价格,而且价格还随着需求量的增长而增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护稀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支付意愿将不断上升,亦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将不断升值。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
虽然社会总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
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事实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怠慢,就是对其经济价值的低估,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历史文化遗迹的经济作用
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象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华夏大地。它们不仅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在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会闪闪发光。
(一)增添城市形象的光辉
历史文化遗迹就是城市的一道光环,同其他成就相结合,城市的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例如,山西省的平遥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身价倍增,旅游、商贸及其它产业相继发展,这个晋中小城的兴旺发达,指日可待。因为,其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不仅扮演过英雄史诗,而且汇集着那些年代的文学艺术和多种科学技术知识。其次,文化积淀丰厚,表示文明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热情友好,无论投资、通商、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往。
(二)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篇2
关键词:地区保护;遗产价值;地方经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建设范围及力度的扩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引起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和支持,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依托。
回顾历史,秭归县在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上走了很多弯路。因为历史的原因和经济的贫乏,已经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错误,产生了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以前,一谈到建设,就必然是“拆”。在拆的过程中,也不管什么是文物、古迹。只要是有碍于要建设的项目就非拆不可。拆了就拆了,也想不着复建,例如,王家桥(一座清朝初年建设的漂亮的廊式木桥),老坟园祠堂(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西陵峡畔最大的庭园式家族古住宅群),上、下王家堡(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防盗防抓兵的连体院落),新滩古民居,归州城城门及古城墙。由于当时人们缺乏保护意识,许多历史文物毁于一旦,成为千古遗憾。
通过总结历史教训,特别是葛洲坝水利工程的淹没事实,这次三峡水利工程一开始着手准备建设,上级相关部门和秭归县的业务单位就研究了配合方案,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文物保护规划,使得淹没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后来还是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速度加快,三峡地区的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受到制约。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过程及现状
所谓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本文所讨论的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主要指定级或虽未定级但有价值的古建筑、纪念性民宅、遗迹、遗址,反映城市发展阶段的建筑物、构筑物;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地;能够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时期风貌特色的地段或街区;能够体现出我国某一时期城市建设成就,反映一个地区发展史的地区格局和历史空间序列等。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形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却在人们经意或不经意间渐渐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乡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与重视,造成对很多历史古城不可恢复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城乡建设,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街区、乡村,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民居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
秭归,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仍至世界人民都知道的它,因为它是世界四大文人之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它位于湖北省西部,立于西陵峡两岸,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人口400125人,美丽而富饶,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培育了诗人屈原,又哺育了美人昭君。郭沫若先生曾在一首诗里描绘了秭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
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
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
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
由此可见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应该有很多历史古迹。据有关文史记载,秭归有历史文物点180处,其中地下文物100处,地面文物80处,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相当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其余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以前保留的完整的并不多,就以屈原祠等少量的文物古迹来佐证事实。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变化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渐渐看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因为只建设而不注重保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风貌,历史渊源,逐渐变成空洞肤浅的形象。为此逐渐开始意识到了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秭归的文物代表作――屈原祠,一个世人敬仰的地方
屈原祠,清代及近现代纪念建筑,建筑面积2870平方来。位于秭归县归州镇东1.5公里的向家坪,海拔165米,处于三峡大坝三线淹没范围内。屈原祠部总面积1.5万平方米,该建筑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四周林木环绕,风景旖旎,人文景观丰富,盘山公路直达祠前。
(二)历史文物的保护及文物的现实价值
为了三峡水利工程,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次忍痛迁居至秭归县城凤凰山古文物保护区,表现出了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
由于三峡水利工程的快速建设,三峡库区内的很多文物难以发掘。秭归县采取抢救性的措施,将地面上有代表性的文物集中到县城凤凰山进行保护、复建。现在的屈原祠,面对着威武雄壮的三峡大坝,朝日呼吸着高峡平湖的新鲜空气,成为世人缅怀屈原,观赏高峡平湖、威武大坝的绝佳之地;它和凤凰山古文物复建保护区(2006年成为国家颁布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江渎庙、郑韶年老屋等其他二十三处文物一起成为吸引游人,带动秭归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县城内的商铺、车站,也沿文物保护区而建,一是服务游客,二是赚取利润。由此可见,历史文物在当今社会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建设与保护,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现象。原因是我们没有把握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没有看到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过去所讲的建设就是把城乡旧房全部拆掉建新房,但实际并不应该是这样的。完全拆旧建新,将城乡搞成一片新貌,这样的城乡形象是可怕的。建设前的拆除应当保留下好的东西,有历史风貌、遗产价值的建筑应当在建设前的规划设计、建设设计、施工设计过程中都被重视与发现,地方的历史风貌是应该要保存下来的,而且是必须要保存下来的。
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其实并不存在任何的矛盾,地方保护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城乡发展,是为了地方更好的建设。保护并不是保护落后的东西,而是保护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建设发展的重要社会历史文化资源。
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像新陈代谢一样,一边吸收新的营养,一边代谢旧的废物,这样的逐步发展才是进步的。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全部拆建,而是有序的进行更新,这个过程是长期的、细致的。只有这样,在拆、修、建的过程中,地方的历史文化才能被保留、保护并发展传承下来,这样的地方才是有历史、有底蕴、有灵魂的地方,在这样的城乡居住的居民才会对居住地有亲切感、依恋感和归属感。
四、总结
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使地方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特征,意义不仅仅在于保存地方历史发展的轨迹,以留存地方的记忆;也不只是继承传统文化,以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它同时还是地方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因为目前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城乡建设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社会的关注、政府的资金,往往更多流向了建设。而与之同样重要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则迟迟得不到足够的关注,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建设与保护的比例严重失调。这就要求建筑师、建造师、规划师在工作中更要格外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通过自己的工作过程、社会影响力,努力使政府、社会、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士更重视这个越来越严重的、而且来受人关注的问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如果渐渐在建设中被拆除,渐渐消失,退出历史舞台,那么我们就会感觉到我们一直居住的地方,其特色在慢慢消失,城乡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我们居住的地方是有历史的城乡,抛去建造师的身份,作为城乡居民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生长的地方特色,在建设中渐渐消失殆尽,形成中国大同、世界大同。
因此,在城乡建设中首先要尊重历史文化、珍惜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这样的城乡建设才会展现出城乡固有的特色魅力,成为让居民留恋,游人向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秭归县志[M].方志出版社,2010.
篇3
我们__国土资源系统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相关精神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土地换社保”机制,确保7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20__-20__年来,全市累计农用地转征收13.45万亩,其中农用地7.02万亩,涉及被征地农民81376人,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79079人,货币安置1854人,其他安置443人,征地补偿安置总费用43.04亿元,其中基本生活保障安置费33.28亿元,货币安置费用468万元,其他安置费用886万元。
一、理论探讨
对于农民是否应该以“土地”来换取“社保”,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社保是农民应当享有的“国民待遇”,这是财政应当承担的责任,农民无须以土地来进行交换,他们担心,“土地换社保”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这种观点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未免显得过于敏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或者说羊毛总是出在羊身上,城市居民的社保也需自掏腰包,同样的,农村居民的社保,固然要有各级政府予以补助,但仍需以个人和集体缴费为主,在集体?济发展不太好的地区,农民个人缴费就要占到大头。农民收入水平低,没有能力或意愿缴纳社保,因此农村养老保险基金难以筹集,在这种情况下,将农民出让土地的部分收入作为社保基金,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不能说是歧视或剥夺。
“土地换社保”不但有利于完善社保体系,而且可以使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压力减小。土地是农民的就业场所和生活保障,农民出让土地意味着失业和失去生活保障,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土地流转受到很多限制,农民不能自由买卖土地,只能通过征用的方式将土地卖给国家。一旦社保取代土地成为农民的生活保障,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降低,土地流转制度就可以变得更为宽松。
二、政策制定
征地制度改革及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早在20__年,__市政府就出台了《__市__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征用土地补偿和安置暂行办法》(锡政办发〔20__〕343号),在全省率先建立起“土地换社保”机制。
20__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后,我市按照省政府有关土地征用和补偿的精神指导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__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锡政发〔20__〕103号),在?有343号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土地换社侏”机制的覆盖面,提高了补偿标准,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整套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分配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政策落实
一是建立征地补偿预存款制度。全市各地在提高了补偿标准的同时,切实加大土地补偿资金的征收力度,确保了土地补偿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尽管补偿标准和补偿形式有所不同,各地都能按照当时政策执行到位,没有发生新的拖欠。我市在核定用地面积、确定用地位置,认真测算地块价格,向用地单位提前一次性收取每亩10万元的土地补偿安置等相关费用的基础上,根据省国土资源厅今年出台的《关于实行预存征地补偿款制度的通知》,规定征地报批前必须足额预先存入征地补偿款专户每亩城区及滨湖、新区12万元,?阴市、锡山、惠山区10万元,宜兴市8万元,多退少补,确保了征地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全市各级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肃财?纪律,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审核拨付资金。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依法对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审计,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
二是多渠道筹措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从20__年开始我市滨湖、
惠山区及三城区对从全额上缴的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专项提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基金,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用于弥补被张费用不足部分,不分地类每亩收缴8万元(20__年起调整为10万元),有效保证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落实到位。有的?济效益好的乡镇,还通过发放老年社员生活补助金的方式,提高老年社员的养老生活水平,除可从社保资金中领取每月330元养老金外,还可领取每月170-250元的生活补。
三是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专户。我市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了认真调研,抓住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分配这些核心环节,制定下发了《__市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锡财社〔20__〕17号),设立征地补偿费专户,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和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明确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由国土资源部门在移交批准的安置人员名单时,按劳动和社保部门核定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费用、就业培训和人员管理所需费用,一次性足额解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征地补偿费用按程序核拨,征地补偿费中归个人的及时下发给个人,属社会统筹的划到社保专户,应付给集体?济组织的付给集体?济组织。其中,集体留成部分,基本采取“村有镇管”方式,明确规定补偿费需?过村集体?济组织讨论通过并报?镇政府批准后方可使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台帐资料,使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都一目了然。
四是结合项目差别,进一步保障重点。由于重点工程与其他工程项目征地补偿标准之间存在着差异,给新文件的实施带来一定矛盾,为既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又确保被征地农民利益不受损失,我市规定重点工程征收集体土地,不分地区差别和土地用途,统一按6万元/亩补偿(不合青苗补偿费和上缴规费),同时考虑到与?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征收宅基地的补偿标准仍按9万元/亩;对于人员的安置按征收1亩土地安置1.5个人计算,每人进入社侏的安置费用暂时为3.5万元(根据社保费用的提高而作相应调整);村民小组撤消建制后的人员安置费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费用全部纳入土地出让地块成本,在收缴的土地出让金(文秘站:)中由政府托底统筹解
决。?初步测算市政道桥等重点工程用地征收集体土地政府需实际支付各类补偿费用和上缴规费平均能够达到12万元/亩。
篇4
【关键词】 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人文理念。
一、经济法的人文理念
人文理念作为一种人本文化,其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经济法始终以人文关怀为己任,表现在对整个社会负责,注重平衡协调、突出以人为本,追求经济民主、自由,关注人们渴望的公平和安全。人文理念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而社会以“人文理念”去“关怀”,使生活的本身成为生活的目的。经济法正是以“助人自助”,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力图达到将社会个体的财产使用当成全社会资源使用和配置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人们按照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使用资源,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它保护和扶持经济性弱者,维护中小企业,以保证市场上有足够多的竞争者,使与大企业竞争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能处于有利的地位,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它主张消费者权利,通过增强消费者势力,使其能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生产者对抗;它扶持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使之能与老而成熟的企业相抗衡。经济法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发展和完善了累进税制,运用累进税调节社会分配,防止两极分化,进而预防因两极分化而造成社会的动荡;促进经济领域内的社会自治,维护社会安全,维护社会公平;扼制垄断行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经济法正是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立法本位,去协调各种利益,切实保证每一个体的利益,营造一种对整体负责的态势,增强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实现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体现亲切的人文关怀理念。
二、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看经济法的人文理念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1款规定:“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从该条文来看,消法所保护的是消费者的利益。考察历史,可以发现,每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孕育着自身所特有的文明观、发展观。工业革命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带来了全新的文明观,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化生产导致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者仍是社会个体成员,经营者由于采用了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其实力日益强大,消费者势单力薄,很难直接主张自己的权利,需专门的法律救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消法是为处于弱者地位的消费者寻求法律保护而制定的法律,表明了经济法对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社会问题的人文关怀,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并不摒弃个体利益,强调“以人为本”,对于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的消费者保护,则体现了经济法“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篇5
【关键词】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
1 继电保护故障的概述
加强继电保护故障能够确保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如果继电保护自身系统发生故障的话,一定会造成电力系统的大面积故障,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由于继电保护的故障是引发电力系统出现崩溃的其中一个原因,因此,继电保护的故障一直都是人们重点关注的电力系统故障之一。
继电保护,是在较为不利的电力运行环境下确保电网得以正常运行、安全运作的重要保障,如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那继电保护就会始终处在不动作的状态之下,而一旦出现电网系统的故障,继电保护系统就会立即动作,及时地把从电力系统网络中把出现故障的区域分离出来。继电保护的许多设备都是存在于电网中的,因此继电保护一定要持续地保持极高的可靠性。发生大面积电力系统的故障往往都有其各自的发展过程,如果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估计错误,或者没有合理地使用实时的监测设备,那电力系统的运行人员就有可能对电网的运行状况一无所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一旦发生电力故障一定会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造成非常严重的电力系统事故。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继电保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继电保护也出现故障,就会缺少相应的电网控制措施,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供应和正常运行,由此可见,深入地研究与分析继电保护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分析
2.1 电压互感器中存在的二次回路问题
这个问题是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故障中的薄弱环节之一,电压互感器作为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保障设备的始点,对二次系统正常的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T的 二次回路的相关设备不多,也没有复杂的接线线路,但PT 的二次回路的运作中发生故障却十分常见,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PT的二次回路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PT 开口三角的电压回路运行状态不够稳定,出现这种故障通常是由电力机械原因所引起的,因为一些习惯性的做法引起了短路的发生。当变电站的出口接地发生故障时,就会增大零序电压,进而使得回路的电流量变大,这能避免发生回路的短路现象;第二,PT 的二次中性点接地的方式错误,互感器的二次接地和地网间的联系会出现电压,此电压主要是由不平衡的电压与接触性电阻共同决定的;第三,此种电压如果叠加到电力保护设备电压上的话,会引起电压相位发生变化,进而造成阻抗元件与方向元件出现误差。
2.2 电流互感器的主要故障
电流互感器,是确保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正常运行重要方面。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对继电保护的正常与安全运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0kV及以下继电保护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电流运动的波形。如果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发生故障,那电流互感器不仅会反映出发生故障时的电流大小,还可以反映故障电流的波形与相位。通常,电流互感器的主要故障有:第一,二次电流出现严重地失真,若一次电流非常大,尤其是一次电流里的非周期性分量发生严重饱和,使电流急速地增加,最终导致二次电流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第二,电流互感器发生严重的饱和,这会导致传变特性的输出变成零,引起断路器出现拒动保护,这对于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正常的运行是不利的。
2.3 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
近来,随着现代化科技的日益发展与进步,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装置已经逐渐从先前的继电控制变成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控制。计算机继电保护设备和先前那些的继电保护装置相比较来说有更大优势,但由于当前计算机继电保护设备自身的一些原因,也会引起继电保护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设备比较常见的异常包括:第一,干扰及绝缘是继电保护设备运行的重要因素,继电保护设备抗干扰能力较差,当旁边存在干扰器或无线电时,就会使内部元件出现差错,不利于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发挥。第二,电源也影响到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老化会减小电源输出的功率,降低电压的输出量,最终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基准值不稳定及充电时间变短等问题,这样会影响继电保护设备的逻辑配合力甚至导致判断失误。
3 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方法
3.1 直观法
直观法是一种比较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法,通常,直观法主要适用于:(1)不能用专业化的电子设备进行电力故障的监测与检查;(2)继电保护中的某个插件出现故障的时候,由于缺少备用产品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处理方法。当前,直观法在我国继电保护故障的分析和处理中,主要是应用在处理开关的拒分或拒合的场合。比如在发出开关柜合的控制操作命令之后,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就应该仔细地观察合闸接触器运行的状态正常与否,以便判断电气回路运行的实际状况,如果没有明显故障,就可以判断出继电保护的故障出现在电力系统的内部。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可通过仔细地查看继电器的颜色或者气味,以便判断继电器原件是否有故障,并及时地对有故障的原件进行更换。
3.2 参照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比较正常的和非正常的电力设备参数,从不同的地方寻找继电保护设备中存在的故障点,参照法主要运用在寻找接线错误、定值校验中寻找测试值和期望值有较大的差别的情况中,但运用这种方法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不能判断原因类的电力故障。如果回路改造及更换设备之后不能实现二次接线的恢复时,则可参照同种类保护设备的接线做出相应的检验。在进行继电器定值的校验时,若是发现某个继电器的测试值和整体的校定值差异很大,不可以轻易地判定继电器性能的好与坏或立刻调节继电器的刻度值,可以使用相同的表计对其他回路的同种类继电器进行比较。
3.3 检修及更新元件法
检修及更新元件法,是一种处理继电保护设备故障的主要方法,在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管理中,继电保护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职责要求与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地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元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维修,以避免发生大面积的电力系统故障。一旦发现电力系统元件发生严重故障,就一旦要及时地更换,以确保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继电保护人员在进行故障元件更新的时候,对于替换元件的质量与性能也要特别关注,并采取必要的规范措施。可以说,在处理继电保护故障时,运用检修及更新元件法不仅利于减少电力系统故障所引起的巨大损失,还利于及时地发现与处理继电保护故障。
参考文献:
[1]余华平.1lOkV及以上供电系统继电保护作用浅析[J].科技博览.2009(7).
[2]孙佳琪.1lOkV继电保护故障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
[3]王凌燕.关于110kV 及以下继电保护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0).
篇6
幼儿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而又缺乏生活经验,常常会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干一经些危险的事情,缺乏安全意识,更谈不上自我保护。因此,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故发生,我们应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防患于未然,减少甚至不发生事故。
一、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1、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环境的安全与否和事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1)把好晨检关。
利用每天晨检把好第一关,发现幼儿带小刀、大头针、剪刀等一些危险品要及时收缴,有带糖、瓜子果冻、等食品也要说服幼儿不要带入园,减少事故隐患。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它可使幼儿提高警惕,帮助树立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
(1)丰富安全知识
为了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儿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较容易发生的事故,制定了《安全知识》,内容涉及广泛,如:有人敲门怎么办?遇到陌生人怎么办?能不能自己去拿装满热水的热水瓶?坐汽车时能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哪些是危险的地方?能不能玩小刀、别针等等。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幼儿讲解,让幼儿明白哪些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并知道为什么不能做,使幼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
(2)上好安全知识课
省编幼儿教材中有一些安全知识内容,如:小班的《不跟生人走》、《鲁鲁的鼻子》、《不用脏手揉眼睛》等;中班的《当心坏人》、《保护嗓子》、《生病以后》等;大班的《遇到意外事故怎么办》、《认标志、讲安全》、《失火、煤气泄漏怎么办》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安全知识内容,我利用故事、儿歌、看讲、情境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形式达到教育目的,上好每一堂安全知识课,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3)随机教育
有些道理,幼儿听的时候似乎是明白了,但一遇到实际情况,有的幼儿往往不能自控,会做一些危险的事,也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做,他缺乏判断能力,也跟着做,所以,除了理论上的说教,我们还应注意随机教育。在室外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在自己的视力范围内活动,对个别不能自控的幼儿及身体素质差的幼儿要特别关照;看到幼儿在活动中过于兴奋,互相追打,做危险动作,手持危险品都应马上提醒或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如:有的幼儿玩滑滑梯、手不扶扶把或倒着往上爬、上厕所推推挤挤等,我们都应及时发现、教育,使幼儿对安全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1、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应从培养常规抓起,让幼儿明确各个环节,各个活动的具体要求,逐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1)通过故事、看讲等,教给幼儿自我保护常识。
故事《鲁鲁的鼻子》中讲的是小猪鲁鲁把豆子、钮扣等小东西往鼻子里塞,当它觉得呼吸困难时,就用手去掏,谁知越掏,这些小东西越往鼻子里滑,后来连鼻血都弄出来了,才吓得大叫妈妈,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鲁鲁才脱离了危险。上完这节课,可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小猪鲁鲁的呼吸变困难了?为什么它会流鼻血?这应该怎么做才不会流鼻血,不会发生危险,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不能随便把小东西往鼻子里塞,否则会堵住鼻子,无法呼吸,很危险,而一旦发生危险时,不要自己乱掏,应请大人帮忙或上医院请医生处理。
又如:看讲《不跟生人走》,就可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遇到陌生人,他给你东西吃,要带你走,你会怎么办?让幼儿在愉快、热烈的讨论中领悟自我保护的方法。
(2)通过现实生活上的实例教育幼儿。
电视上经常有关儿童被拐骗、走失等的报道,可借助这些实例教育幼儿: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的坏人很会伪装,让你感觉他好像是好人,他会给你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一定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要学会自我保护。版权所有
还有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注意就会发生事故。如:上厕所时推挤、手拉手跑步、鞋带没系好走路等,要教育幼儿注意这些细节,避免发生事故。
2、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自我保护。
以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游戏是幼儿是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游戏《侦察兵》,教师游戏场地设置障碍物:石头、树枝、椅子、小刀、别针等,让幼儿当“侦察兵”,去检查游戏场地,清理障碍物,然后进行游戏。训练幼儿活动之前要先检查场地,把危险品清理掉,排除事故隐患,自我保护。又如游戏《打电话》,教幼儿万一出现危险,要马上采取一些自救的方法:发生火灾拨火警电话“119”,讲清楚什么地方发生火灾,请消防队员赶快来救火,或大喊“救火”、“救命”,或打电话通知大人,并想方设法离开现场等。
(2)以安全知识竞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我园自制定《安全知识》以来,举行了好几次安全知识竞赛:将幼儿分成苹果队、香蕉队、梨子队等几个组,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前几种题型每答对一题得一朵红花,而到风险题时,则分为五朵花、四朵花、三朵花的题,让幼儿选择,当然花数多的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这样增加了竞赛的刺激性,气氛活跃,幼儿每回答一题后,就说:“回答完毕”,煞有其事的样子,绝不亚于电视上播出的成人知识竞赛,让人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这些四、五、六岁的孩子,竟能知道这么多的安全知识内容。通过安全竞赛,让幼儿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巩固安全知识内容,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认识安全标记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篇7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力输送
中图分类号:TM41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35KV变电站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因为设施的陈旧、线路破损导致的绝缘效果降低以及操作人员的失误等原因,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种种故障,这些故障的出现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将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良性发展和安全保障。35KV变电站出现故障的时候,一般表现为过电压、过电流、系统发生震动以及元件的损坏等,这一系列的特征将大大降低了电力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所以,我们要在35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做好电力系统的安全保障,这就需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合理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用性日渐明显。
1、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相关需求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电力系统一旦出现诸如元件、线路损坏,进而威胁到电力系统安全的之时,继电保护装置便将自动跳闸,并且发出相应的警告,将故障和威胁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不会受到太大的故障威胁。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35KV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达到的相关需求如下:
(1)可靠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快速响应,千万不能发生丝毫的误差,也就是说其可靠性要达到必要的标准。
(2)快速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短路现象,继电保护装置要及时、准确的切断故障,防止短路电流对系统产生强大的冲击,将故障的威胁降到最低,达到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的保障标准。
(3)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面对系统故障一定要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故障的威胁。通常状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灵敏系数作为其灵敏性的标准参数。
(4)选择性: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要有选择性的进行电路切断,也就是说首先要对与故障点距离最近的设备进行电路切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其他设备受此牵连。
2、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主要职责
我国35kV 变电站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对管理方面的要求非常之高,加之电力系统的机构日渐繁杂,以前的继电保护装置多为晶体管,工作过程中采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这种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效率低、反应速度缓慢、灵敏度不高、极易出现破损以及抗震系数较小,因此,微机式继电保护装置得以诞生和推广普及。依据电力技术方面去研究,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主要职责如下所述:
(1)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35KV变电站一旦发生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将距离故障最近的线路切断,做出跳闸的抉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危害降到最低。因为35KV变电站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特定的地区进行供电,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故障,那么将不利于特定地区的供电平稳性。所以,我们在设置和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时候,首先一定要从系统的安全和平稳性出发,严格依据相关规定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和配置,只有将电力系统的各个分支有机结合起来,方可以达到对35KV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2)对系统各个设备的故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之中,能够对系统各个设备的故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也是继电保护装置的一个基本职能。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某一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运行不良的时候,继电保护装置将可以快速、准确的将信息反馈给操作人员或值班人员,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参照有关规定,通过远程操作去处理相关故障,或者召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维护和修理。
3、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状态检修
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使用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特征发挥出必要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要严格依据和参照相关技术规格,检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既合理又科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处于一个安全、规范的操作环境之中,满足系统的最佳性能需求。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 变电站中的状态检修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务必要认真、细心,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利,不放过一个小问题,对检测出来的故障要做到深入的研究,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有效运行的前提之下,有效、平稳的促进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继电保护装置的校验内容与周期
在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系统一旦发生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需要保证有效的衔接。因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对继电保护装置以及其他设备做好二次回路检测,此项检测非常关键。通常而言,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的使用过程中,每两年就需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针对关键设备,需要做到一年一次的检查、校验。检查、校验的重点部件包含了:设备器件的更换和创新、设备运行的实时状态、变压器方面的瓦斯保护装置等。与此同时,对于瓦斯继电器的内部构造,需要做到每三年一次的全面检查,并且要进行每年一次的充气试验检测。
(2)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状态监测
为了确定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我们需要对其状态做好及时、有效的监测,以此估算出其使用的年限。二次设备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状态监测内容重点包含了:直流电源操作、设备损坏情况、信号传输与逻辑判断、TA、TV二次回路绝缘性能等。参与状态监测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与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区分开来,二次设备状态监测不只是针对一个设备进行,而是对一系列设备进行的实时监测。
(3)针对系统故障进行分层检测与解决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的检测效果,我们在进行系统故障检测的时候,通常采用分层检测技术,依据检测出来的故障进行维修方案的规划。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的故障由三层构成,一是遥感信息,遥感信息主要是在SCADA系统中获得一些开关的位置状态;二是一系列故障的录波;三是设备的动作信息。在针对系统故障进行分层检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照某些特定设备开关动作方面的信息,对其正常运行的状态做好基础性的检测与判断。若发现某一故障的解决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异常运行没有丝毫的作用,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他相关层做好故障检测。除此之外,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分层检测的时候,还需要做好故障类别、故障点以及故障性质的准确定位,与波形有效联系起来,分别对开关、重合闸等相关部件做好动作分析,进而做好全面的研究与思考。
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及时、快速、准确的向监测系统传输相关故障信息,这些信息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包含了开关动作信息、时间顺序信息、波形信息、故障录波信息以及保护动作信息等。当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正常的时候,那么它将会依据当前情况做好故障的有效识别和解决。当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功能或者所有功能失去效力的时候,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就存在一些问题。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查找出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以及研究出解决故障的有效方案。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信息反馈系统进行反向分析,提出最终的可行性方案。我们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和维修的同时,要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对35KV变电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只有这样方可确保此区域供电的平稳性和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而引发的一系列损失。
4、结语
通过本文内容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出,35KV变电站作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军,其供电责任十分之大。为了有效确保35KV变电站在供电方面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科学、合理使用尤为关键,同时与社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除此之外,继电保护装置在35KV变电站中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对其理念和方式的创新,以及各设备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在根本上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良性运行,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通过种种举措,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勇.浅谈配电系统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广东科技;2008年14期
篇8
论文摘要: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是“双证书制”教学的新途径之一。加强“双证书制”教学的认识,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责任心及专业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培训包实施的必要措施。
作为学校的教研项目,笔者于2005年起开发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并对之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谈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必要性及其目标
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衔接起来;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从2003年起,我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了多项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与考试,即进行“双证书制”教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各类高等院校有关电力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电力行业的一项主要技术工种。近年来,随着我校“双证书制”教学的深入,参加继电保护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为更好地落实“双证书制”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开发出一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使其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资格评定为核心,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中对继电保护中级工应熟悉、掌握和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按模块分布在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师在每个教学过程中心中有数,重点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学以致用。在保证学历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途径
1、开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将用人单位对继电保护中级工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需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创建培训包的各个教学培训模块及其任务书。
(2)将构建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与学校的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任务书的实施方式和方法。
2、开发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流程
(1)原始数据采集环节。即采集继电保护中级工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应具备的有关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
(2)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分类统计、构建总体方案环节主要是对采集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整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继电保护)),构建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框架,编写总体方案,制定各个教学培训模块。
(3)构建各个模块任务书环节。本环节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总体方案,将各个教学培训模块与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拟定各教学培训模块的任务书。明确各个教学培训模块的目标、内容、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实施的方式、方法和实施效果的检测等内容,然后咨询有关专家,对构建的总体框架及拟定的各模块任务书进行论证,确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总体方案及详细的各模块培训任务书。
(4)确定学生,实施教学培训环节。本环节根据已创建的卑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各模块任务书,按照优、良、中、及格的学习成绩选取学生,并实施教学培训。
(5)考评、完善环节。主要是通过河南省电力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对选取培训的学生进行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核,并对其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评价。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效果与开发体会
利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实施教学培训的学生,在通过我校学历教育各项考试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参加河南省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全部合格并获继电保护中级工证书。 转贴于
通过对继电保护中级工教学培训包的开发,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理解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大纲》中对有关工种的要求,了解生产现场对有关工种的需求,熟悉有关工种学历教育的各个教学环节是开发出教学培训包的基本保证。
篇9
一、理论分析
(一)独立董事的本质:股东的人企业可视为是“一系列契约的联合”(Jensen&Meckling),是市场中一组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的履行过程(谢德仁,2005)。在这个过程中,股东将有形或无形资产投入企业,并取得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公司管理层则以自己的人力资本的使用权投入企业以获取一定的报酬。随着股权的分散,以及囿于知识和技能的缺陷,股东将决策管理权和决策控制权相分离(Fama&Jensen,1983),并将决策管理权让渡给公司的管理层。此时,由于管理层拥有了企业内人力资产与非人力资产的剩余控制权(谢德仁,2002),而股东对管理层的劳动投入又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便产生了问题:管理层利用手中的资产控制权为自己谋取私利,形成了对公司和董事会的“内部人控制”。而独立董事制度便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为了保护股东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监督制度。许多学者以英美国家的公司为样本,对独立董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当公司股权分散(Li,1994),经营业绩较差(Hermalin&Weisbach.1988)或从外部聘任CEO(Boroknoich,Parrino&Trapani.1996)时,股东往往会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由此可见,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质是在股权分散下,由外部股东采取的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监督措施,独立董事其本身是问题的一部分,代表股东行使决策控制权,与股东存在实质的关系(谢德仁,2005)。
(二)我国独立董事的本质:小股东的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然而综观整个市场,较英美企业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并不很分散,“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很多企业在上市前便具有国有属性,以及国家对这类企业的谨慎控制,使得其在上市后依然由国家所掌控;另一方面,由于经理人市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使得民营企业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家族手中(杜胜利,张杰;2004)。对于这些大股东来说,一方面他们作为公司的股东,与众多小股东一样投入有形或无形资产以取得对公司剩余价值的索取,另一方面他们又凭借其在股东大会的绝对多数,担任或控制了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会,从而拥有了对公司资产的剩余控制权。此时,由于小股东只获得了剩余价值的索取权,而大股东的收益效用则是剩余价值索取权和资产剩余控制权的总和,所以大小股东的利益一致性被打破。大股东往往利用其对资产的控制权,通过各种隧道挖掘的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损害小股东的权益。
篇10
关键词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市场化机制;国际制度
1 前言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植物遗传资源有目的地改良植物的性状与品质,为人类解决粮食、健康和环境等 21 世纪重大问题提供了诱人的前景。长期以来,人们对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主要作为技术、生态和伦理问题而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有关经济政策与制度方面的探讨则至今仍相当滞后。随着植物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因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作为“人类自然遗产”的植物遗传资源已逐步由公共物品转变为稀缺物品。与此同时,由于植物遗传资源分布和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水平存在明显的国际差异,尤其是缺少相应的市场化机制以及现有国际多边体系的失效,以致使物种资源相对贫乏的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地球上大部分植物遗传资源,而植物遗传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却受技术、资金等制约大都仍处于植物基因材料无偿提供者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如何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所确立的遗传资源效益公平分享为目标,利用市场化保护与利用机制,建立公正、有效的国际多边体系与制度,提高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积极性,以保证全球植物物种资源的安全,实现人类对植物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已引起有关国际组织和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植物遗传资源市场化保护与利用机制的基础上,以现有国际多边体系为出发点,提出未来国际制度安排的可能选择。
2 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市场化机制
2.1 经济价值概念与市场化界限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分,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与基础。与一般物品不同,植物遗传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它不仅具有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代际共存性,而且以其稀缺性和功能不可替代性为主要特征。但人们在认识与确定植物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时,所涉及的概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遗传信息的多样性”,而是“遗传信息的功能和稀缺性”。因为在通常情况下遗传信息的功能很少体现在某一单一基因,而是大多表现为含有多基因组合的遗传功能,所以“遗传编码功能 "(genetically coded function) 被经济学家认为是评价植物遗传资源经济价值和研究其市场化保护与利用机制的基础[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资源对当今药业工业和从长远来看对农业更有实际意义的将是“遗传编码信息 "(genetically coded information,下简称 GCI)[2]。虽然植物遗传资源对解决农业、健康和环境等问题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人类目前认识上的局限,尤其依靠现有的基因辨认与测序技术,一种植物物种及其遗传编码信息的经济价值又是很难明确量化的。根据 Munasinghe[3] 和 Von Braun[2]等人的研究,植物物种与遗传资源的理论经济价值可借助下图(资料来源:文献 2 和 3)所示来分类与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图 1 在构划出植物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其细分的同时,也显示出植物遗传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市场化可能与界限。如果将市场化机制作为植物遗传资源分配的手段,其作用与意义在图中将从左到右递减(参见文献 2)。同时,植物遗传资源的缩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在上图中所示的“可利用价值”与“不可利用价值”之间的冲突,如果植物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后者产生负面效应。这种效应不仅关系到遗传编码信息市场化交换方案的设计,而且涉及到植物遗传资源市场化后将可能对资源保护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消除因遗传资源市场化对保护在经济上没有利用价值的植物遗传资源的不利影响,将是制度安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2 供求趋势与保护效应内部化
从全球范围内看,植物遗传资源与遗传编码信息的供给,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保存在各国及国际农业与生物研究机构的基因库里的“离位”样本材料 (ex-situ accessions);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原产地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即所谓的“原位”样本材料 (in-situ accessions)。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至 1996 年,全世界保存在基因库内的植物遗传资源共达 200 多万样本材料,其中大约有 60 万样本材料属于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并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监管之下[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植物遗传资源和 GCI“原位”样本材料的供给因野生植物和原产地栽培作物的不断破坏而明显减少,而其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除了自然力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长期以来植物遗传资源被视为可自由获取、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化体系和与此相联系的保护制度与组织的失效,从而造成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上的掠夺性行为和保护上的积极性下降[5]。
在植物遗传资源供给减少的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辨认与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信息体系的日趋完善,将使 GCI 获取与保存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其结果是部分地减轻了因物种多样性破坏而引起的 GCI 供给短缺程度。因此,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植物遗传资源市场化交换价格的上升幅度可能比预计的要小。另一方面,植物遗传资源的需求却因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医药、环境等领域应用的进一步扩大将呈急增的趋势。可以预见,在短期内,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因多样化需求而提高。但从长远看,尤其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将有可能使原生植物物种对植物与农作物育种的重要性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