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

篇1

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而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现在传统旅游业己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伴随着旅游业的失控发展――数量型增加和外延型扩大,导致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和消失,旅游的价值降低,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导致景观消亡和旅游地的毁灭,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旅游业面临着一个严峻抉择:是立即采取行动,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未来,还是坐等观望,任环境和经济的衰退毁灭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能坐等到所有清新的环境消失殆尽,遗产与文化衰败下去,所有的海洋都被污染;我们不能坐等观望海平面上涨或臭氧枯竭危害人类健康。

作为可持续型旅游发展模式的生态旅游,可协调旅游开发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使旅游环境和资源得以永久持续利用。生态旅游就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开展生态旅游的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以及自然和文化环境质量的维护上。它是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

一、生态旅游兴起及其原因分析

生态旅游目前己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国际旅游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雏形是“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是1965年赫特泽(Hetzer)在反思当时文化、教育和旅游的基础上提出的旅游发展思路。它是从欠发达的国家开始的,因为欠发达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丰富而又独特的资源,更具有生态旅游的魅力。对这些国家来说,旅游业己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生态旅游在第三世界国家兴起有3个原因:

1.可比传统旅游获得更大的利益;

2.在吸引生态旅游者方面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3.第三世界国家强调自然保护,而生态旅游在理论上是一种对生态负责的旅游。

二、生态旅游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旅游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游憩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之完整性。在与传统大众旅游进行详细比较之后,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组织,包括加拿大R.W.Butler、美国的Wight、卢云亭、郭来喜以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特征进行了阐述。总体而言,生态旅游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态旅游产品的高品位性

与大众旅游不同,生态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科学信息。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遵循自然法则和生态,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并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需求。设计独特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产品,建造其景观模型的空间异质性,这些都是高品质的生态旅游的性质,同时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目的。

(二)生态旅游的自然载体性

生态旅游构成了空间上的异质性区域,是自然生态过程与旅游规划管理、旅游者、和经营者及当地居民的人文活动互动的一个过程。因此除了纯自然环境或者相对来说不受干扰的自然区域(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之外,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还包括一些生态旅游地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主要依托这两类生态旅游点,表明这种旅游本质上把旅游者与自然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其中自然环境始终是游客的出发点和载体。

(三)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旅游需以生态旅游地为载体,其物质基础为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当地居民需树立旅游环境容量观,保护有限的旅游资源不受破坏,保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旅游的环保性

生态旅游需要以符合条件的自然地域为基础,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应以保护生态免受破坏为前提。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者而言,环保性体现在遵循自然规律,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开发商而言,环保性体现在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的价值,以科学的规划为基础来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杜绝短期的经济行为,谋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者,保护性体现在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一种自觉行为,珍视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

(五)规模性和简单性

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不可能像大众旅游那样,以大规模的团体活动方式进行。游客过于集中活动难免会造成环境的局部压力增大,甚至超过自然环境的承载力极限,造成对生态的破坏以至于影响到也是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因此生态旅游活动应以游客融入自然环境的方式分散进行。

另外,生态旅游追求的并不是外在条件的奢华,其追求的是返璞归真、与自然亲近。因此旅游者对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通常很简单。这并不表明,生态旅游者不需要高档次的服务需求,只是,这类高端服务需设在自然景区之外或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指定区域。

三、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1.当地社区与生态旅游的联系更为紧密。生态旅游发展不仅要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为当地居民谋福利。两者的关系将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

2.保护生态系统的手段趋于多元化,包括了对于生态环境的多元化保护,还包括传播社区生态文化的手段趋于多元化。在进行生态旅游的摸索过程中,各国已经摸索出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生态环境保护方式。为了促进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各国应多多交流经验,为全球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国民对于生态旅游的看法变得越来越理性。关于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将成为旅游业的研究重点。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环境质量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与国家资源保护相统一,其旅游活动受资源保护要求所限制。

四、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策略分析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其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主要形式包括游览、探险、观赏、垂钓、乡村旅游活动、科考、狩猎等。目前,在我国有一些地区不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生态遭受破坏的例子,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我国生态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法律和管理手段。相对来说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经验趋于成熟,我们参照他们的成功经验。

基于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综合我国国情,现总结出我国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几条策略。

(一)有效处理生态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为了确保对生态环境的冲击达到最小,我国应严格控制生态旅游规模。我们应根据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状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合理确定当地能否开展生态旅游及其旅游规模。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高门槛”进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对于具有非常珍稀保护动物以及具有重要意义的保护区,应严格禁止一切旅游活动,由政府建立保护基金维持其运行费用。

(二)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从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来看,不可忽视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进程中,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等所发挥的作用。“可持续的旅游认证计划”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先例,哥斯达黎加授权该国旅游理事会出台该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使它们在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结果证明这样做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例如:澳大利亚为贯彻“国家生态发展战略”,耗资1000多万澳元;早在1994年,为满足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美国就出台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纵观我国旅游业一些不良现象:旅游管理失控,旅游秩序不良,景区内游人容量超过环境承载力,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受损,干扰破坏生物的生存繁衍,威胁生态安全。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与生态旅游地开展密切合作,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各种援助和支持。

(三)当地社区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中去

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给很多偏远地区带来了发展和致富的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许多新的产业出现,改变了当地传统落后的经济模式,使它们的经济繁荣地发展。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给这些山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新的岗位,,改善了社区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而且还给当地带来了科学知识,信息技术,开拓了社区居民的视野。因此,当地社区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中去,使得自己的家乡经济越来越繁荣。

(四)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对生态旅游者的引导

篇2

对中国旅游界来说,2012年是颇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出现了充斥着景区“爆棚”、堵车、滞留和安全事故的“史上最长黄金周”,暴露出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存在的瓶颈;也催生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自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将步入一个新阶段。

中国生态旅游杂志诚邀10余位专家学者、景区管理者、媒体人组成专业评审团,评出了2012年中国生态旅游十大新闻。作为媒体,我们很荣幸能够在岁末年初有这样一次梳理过去、展望未来的机会,参与并见证中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把它向我们的读者一一呈现。

“生态文明建设”首入生态旅游再迎发展新动力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召开。在十报告中,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十六大报告提出“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四位一体”,再到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

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增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中,将“美丽中国”形象和概念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生态文明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和提升的灵魂,而生态旅游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旅游理念的高度契合,不仅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更将直接为各地的生态旅游事业提供全方位的发展保障。

生态旅游热兴起地方发展生态旅游热情高涨

从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生态旅游”之后,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及旅游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此背景下,2012年,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的热情普遍高涨。国家林业局设立森林旅游管理处,加强了全国森林旅游行业的统筹管理;国家水利部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并选择济南市作为全国首个建设试点城市;山东省成立旅游协会森林旅游分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担当生态旅游发展与决策的民间推手;贵州省完成《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本编制,未来发展将更加注重旅游开发中生态和文化的保护利用;四川省雅安市在《雅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2015年将初步建成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度假旅游城市:浙江省海盐县获评“亚洲十大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名县”,将进一步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发展;从化、韶关新丰、河源连平三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105国道生态旅游的“黄金走廊”……生态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正在逐渐显现。

挖掘生态旅游效益南水北调办公布生态旅游规划纲要

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布了《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根据这份纲要,南水北调工程景观与当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有机整合,并重点打造渠首工程、沙河渡槽、穿黄工程、焦作城区段工程和穿漳工程等主要工程景观节点,把沿线山水、古迹和这些南水北调重点景观工程串联成一条生态文化旅游复合廊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经过我国历史文化富集地和自然生态旅游景点集中区,丹江口库区和沿线有12处世界遗产,占全国世界遗产(43处)的28%;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处,占全国(147处)的1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7处,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径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19座大、中城市以及130余座城镇,涉及的受益人口约为1.45亿。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将促进工程沿线区域环境改善、文化传播、移民安置,加快沿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黄金周”游客爆棚景区亟需解决市场超载

2012年的十一黄金周,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拥堵黄金周。一纸高速公路节日免费的政策和174家景区降价措施,激发了国人集体出游的意愿:华山万人滞留,月牙泉骆驼过劳死,乌镇古桥万人踩踏岌岌可危,丽江上万游客找不到住处,西湖见人不见桥……黄金周旅游险情不断,将景区爆棚现象提升到了“红色预警”的高度。

长假如何走出人满为患的窘途?国内有专家认为,集中“狂欢式”的休假,带来的景区超载、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间接反映了中国休假制度的现实困境。尽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早已实行,但实际上很多上班族仍难以享受带薪休假福利,很多人只能选择“黄金周”期间扎堆出游。

黄金周折射带薪休假尴尬,而景区“爆棚”现象,同样暴露出国内景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如公共应急管理缺位、精品景区不足、游线安排不科学、接待设施短缺、盈利模式单一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景区如何应对游客倍增成关注热点。

旅游地产投资狂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凸显

2012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在旅游地产上“跑马圈地”。据统计,目前排行前100名的大型房企中,至少有1/3介入了旅游地产,包括万达、雅居乐、富力、龙湖、恒大、中坤、世茂、佳兆业等地产商。仅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总规模逾2600亿元,全年计划投资总额将超万亿;2012年1~4月,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为15835亿元,而旅游地产占将近1/5,可见旅游地产目前在我国的投资热度。

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市场,旅游地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具有更好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同时拥有完善的配套功能和极高的投资价值。正是看重其极高的投资价值,开发商急切进入。而旅游度假生态项目的泛滥,或者以旅游的名义过度开发地产已经导致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在生态文明写入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的旅游开发将成为业内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捍卫“美丽中国”生态红线30余组织发出生态保护倡议书

2012年12月6日,30多家环保组织就当前生态保护面临的危急形势发出倡议书,号召公众参与到关注、监督、守护以及支持自然保护的行动中来,捍卫“美丽中国”的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

划定生态红线实行永久保护,是国家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将对维护国家和地区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少林景区度过摘牌危机5A景区实行动态复核机制

2012年5月份,备受社会关注的嵩山少林景区“摘牌”风波尘埃落定,由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组对少林景区的暗访复验中,少林景区以971分通过复核验收。

2011年12月,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少林景区因管理混乱,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求“限期整改”。而这并不是唯一一家被“限期整改”的5A景区,在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暗访的全国24个5A级景区中,13个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

“限期整改”标志着我国将对现有5A级景区开始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已加入的5A级景区实施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不符合条件的面临“摘牌”风险。同时,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也将吸收符合条件的景区加入。以此为契机,5A景区的动态化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进一步实现管理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

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出炉探索科学有效的旅游发展模式

2012年5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在自愿申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国家旅游局确定了包括北京市在内的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国家旅游局要求各试点城市将智慧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政府要在整合资源、组建机构和配套服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智慧旅游,建立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各试点城市要抓紧编制本城市《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旅游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延伸,必然因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随着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从技术层面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基于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内容的智慧旅游。

三沙市成立海洋生态旅游迎来新机遇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决定在南海设立地级三沙市,三沙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

海南第一次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建省办经济特区,经济社会从此获得长足发展;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是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加快发展的上升期;三沙市的设立,则是改革开放后海南岛迎来的第三次重大战略机遇。

三沙市地域覆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这里海洋环境优美,海洋生物景观资源丰富,是我国乃至亚太地区发展海洋生态旅游极具前景的海域。然而南海诸岛的许多岛礁都是珊瑚造礁形成的,生态系统脆弱,环境容量有限。目前,海南省已组织编制了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海岛保护规划等系列海洋规划,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将为三沙市海洋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海洋生态旅游新领域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召开生态旅游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2年4月30日,第九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暨中国州长论坛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开幕。

篇3

一、生态旅游概述

生态旅游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实质就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也就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名人故居以及自然风光等。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自然魅力,当然关于生态旅游的具体定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阐述,我国不同学者对于生态旅游也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大多数学者的定义,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旅游产品,与此同时,生态旅游中强调生态学应用,也就是重视可再生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好旅游开发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保证当地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以及经济发展。

二、生态旅游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旅游管理存在着不同,由于加入了生态学的要求,在管理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生态学知识的运用

生态旅游管理是以生态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需要运用生态学知识,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发展、环境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属于生态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旅游本身属于一种人为活动,人为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对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所以生态学旅游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游客的活动会影响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反过来又会影响生态旅游,对此,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需要从生态学知识出发,通过生态学知识的运用,强化生态旅游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当地群众也具有对资源的经营权,因而除了依靠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外,还需要与当地群众联合起来,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能够进一步实现资源管理的合理性,依靠群众形成一个强大的旅游管理团队,群众能够才生态旅游中收益,相应的也会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要求,辅的做好旅游业的生态管理,造福子孙后代,放眼于长远的旅游发展经济效益。

(三)保证环境的容纳量

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但是自然环境本身的容纳量、承载力是有效的,这就要求在生态旅游管理中重视环境本身的容纳量,保证旅游管理中的游客数量不会过多,避免过多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比如:人口拥堵、交通瘫痪、垃圾堆积如山等,这些反过来会影响到后续的游客数量,总体而言,生态旅游管理中应保证环境的容纳量,控制好游客的数量。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生态旅游管理

(一)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旅游生态管理中生态环境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过程中则会由于游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到实际的生态环境保护,相应的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需要,结合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制定出生态旅游管理的总体规划,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内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针对性的提出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生态旅游管理中资源的高效使用,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生态旅游管理规定中对游客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和限制,强化游客的实名制管理,对于一些在旅游中不遵守规章制度,情节严重的可将其加入黑名单,通过对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过程中游客行为举止的限制,实现生态旅游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中科学技术的使用

现阶段生态旅游管理中使用了一定的科学技术,但是总体应用程度还不是很高,究其原因是我国旅游发展过快,但是在旅游管理中没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生态旅游管理迫切需要在旅游管理中使用科学技术。比如:借助于科学技术实现旅游景点的科学管理,将传统的纸质门票转化为电子门票,同时在景点入口处通过联网的电子屏幕就今日的天气情况、环境监测情况、景点进入人数、景点总容纳人数、剩余容纳人数、周边公交线路、游客须知等内容在大屏幕上流动性展示出来,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便于科学管理。

篇4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作为典型的新兴第三产业,旅游业更是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注重物质享受,同时对精神享受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业为了迎合大众多种多样的喜好,构建了多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鉴于此,本文首先对加大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分析,并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不足展开了探讨,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意见,希望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加大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生态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为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享受意想不到的美景。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促使生态、社会以及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旅游向多元化的方向前进已经势不可挡。

多元化的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需要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而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产生无法弥补的后果。鉴于此,相应保护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多元化的生态旅游资源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1]。

二、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不足

1.立法的滞后性

同生态旅游较快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法律建设力度明显不足。现阶段,针对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导致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发、利用、设计和规划景区的过程中,都严重缺乏法律依据以及较强的监督和约束,因此混乱开发以及随意规划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旅游资源。

从西方发达国家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经验来看,法律制度的建设是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机制,例如,日本在旅游基本法则当中融入了旅游区景观维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培养等相关规定;美国在保护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积极制定并落实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等[2]。这些法律制度等都明确指出要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各国还积极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辅助法律,如《野外旅游条例》等。与之相比,我国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相对空白。

2.社区参与度低

现阶段,西方国家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加大了社区的参与程度,并将其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全新的形式逐渐发展起来。这一生态旅游模式可以加大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同时有助于对经济漏损现象进行预防,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可持续性在自然中的实现[3]。由此可见,社区积极参与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当中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多元化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严重缺乏社区的参与,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没有专门的法律制度,鼓励、引导并监督社区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中,决策、施工、规划等整个过程中,都没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当中的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旅游知识、生态保护以及自身的职责理解不够深入和明确,因此忽视了自身在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在缺乏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宣传力度的基础上,社区居民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机制的构建

1.加强国家立法力度

首先,制定专门立法,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规范。这一立法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这一核心,抓住旅游活动规律,对我国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想,并将其融入到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当中。在将专门的立法应用于多元化的生态旅游当中时,不仅能够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规范我国的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同时还能够推动我国旅游项目的健康发展;其次,对生态旅游资源法进行构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建立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4]。针对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过程中,法律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滞后性,积极构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资源法至关重要,它能够促使我国这一领域立法层次得以提升,而法律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也将被充分的体现出来。

2.通过法律制度增加社区的参与力度

构建社区参与制度,通过法律制度增加社区的参与力度,首先应构建相关机制,确保社区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到开发、建设以及设计当地生态旅游项目的活动当中。社区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自身的项目开发主体地位,并在日常工作中,将自身的监督职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自身做起,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其次,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建立。生态旅游项目所在地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地区,在开发和构建生态旅游项目的过程中,相关经营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当地社区和居民实施一定的经济补偿,包括提供就业机会和为当地建设公共设施等[5]。这样一来,能够将生态旅游项目同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提升社区和居民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从而为加大多元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5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每年给全球带来至少200亿美元的产值。从拥有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条件出发,三江源生态旅游完全有望培育成西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青海省地处青躲高原东北端,面积72万平方公里。与其他中西部省区相比较,青海省既是一个特色突出、潜伏上风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和旅游经济弱省。

青海省位处我国内陆腹地,接近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上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著名的三大江河―――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就发源于此。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地表水总径流量2700亿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高原和山地,来自青藏高原的约1000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37%,源区每年向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调节区。

青海湖是青海省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是古丝绸之路青海南道上的一颗明珠。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受阻于河西走廊的使者和商队,就是从古长安出发向南转向,取道青海湖开辟出丝绸之路南线。这条线自甘肃兰州起经西宁、湟源、茶卡、格尔木到甘肃敦煌至中亚,又被称为古羌中道。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其基础性生态效益将直接维系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被誉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是珍贵的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青海的生态文化非常丰富,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历史遗存源远流长,民族风情绚丽多彩,宗教文化神秘独特。特别是“中华水塔”三江源、“鸟类天堂”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碧水丹山”坎布拉、“佛教圣地”塔尔寺、昆仑“始祖”、绚丽盐湖、热贡艺术、西海镇原子城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风情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为青海的国民经济和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伴随着青海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1、旅游客源逐步扩大,创汇不断增加。2015年该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5%。

2、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民族风情旅游日趋升温。以青海湖、鸟岛、孟达天池、南山、互助北山、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可可西里、阿尼玛卿雪山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旅游人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塔尔寺、瞿坛寺、清真寺等宗教圣地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也日趋升温。

3、旅游业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已在显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城镇居民和农牧民群众收进。

4、旅游业引进市场机制,全力推进投资结构调整,一大批非公有制旅游企业蓬勃发展。

未来为了更进一步促进青海生态旅游的发展,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规划先行,制定青海省生态旅游规划。

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条件下,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全面发动社会气力,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加快旅游发展的速度,使旅游业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政府主导并非不要市场机制的调解,而是以市场为主体,结合政策引导,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回根结底要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达到经济效率的进步。通过一系列生态旅游区建设的法规,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约束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不良行为。参考借鉴我国自然保护区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制定出有利于三江源地区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规划,促进多部门包括政府、企业、保护管理机构、科教单位以及投资方之间的协作。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青海省的现代化建设进进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本省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题目已成为旅游界关注的重大话题。

三、优化内外部环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统一规划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

形成旅游一条街,将吃、游、购、娱等环节囊括进去,提供质量过硬、内容丰富、价格合理的多种旅游产品。要继续打造星级酒店和品牌旅行社,提升各景区旅游接待能力,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要对省内交通下大力气进行改造,加大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力度,在景区附近兴建大型停车场,为游客提供便捷、迅速的交通网络。要充分利用广大的农村和省内已有的设施,鼓励周边有条件村民开办农家乐,对一定规模的农家乐进行补贴,推出和打造景区两日游、三日游线路,切实保证游客来得了,留得住。要积极宣传旅游对于青海和当地民众的重要意义,让青海省人民从自身利益出发,切实关心旅游业的发展。要不断提升青海省人民的文明素质,使广大青海省人民认识到自身也是青海旅游使者的身份,形成人人关爱青海,人人维护延安的良好氛围,杜绝诸如破坏公共场所环境、欺压外地游客、服务态度蛮横等不文明行为。

篇6

关键词:旅游法;新疆旅游业;规范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34-02

《旅游法》颁布实施后,面对新法,新疆旅游管理部门是否做好了“找抓手”、“求思变”、“创新章”进而“蹈厉奋发”、“大有可为”的准备;新疆旅游经营者是否找到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契机从而“见机而作”、“及锋而行”;自治区决策咨询智库是否帮助政府评估了相关法律风险做到了“未雨绸缪”、“事先筹措”;立足新疆区情结合新规112个法律条文,《旅游法》对新疆旅游业做出了要求。

一、《旅游法》要求“以人为本”,强调“生命第一”

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旅游安全问题就是自治区旅游管理工作中常抓、严抓的重点和难点。早在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就有一批涉及旅游安全政策性文件的制定。1998年9月25日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第三章就专门规定了旅游经营者的重要职责以及旅游安全问题的处理办法,这在旅游安全立法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2年,《管理条例》全面修正并更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条例》,其中第四章以“经营和管理”为主题,第38条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旅游安全责任制度。

《旅游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关于旅游经营者的法律规定。该法第12条明确规定,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第56条规定,旅游管理部门将根据旅游活动的风险程度,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实施责任保险制度。这两条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旅游行业的黄金法则。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法》对旅游业特别是旅游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规范性要求是方向性的、原则性的。例如第56条原则地规定了旅游责任保险制度。但什么样的旅游项目属于高风险项目、什么样的项目需要购买责任保险、责任保险费率的核算以多大范围的样本为基数以及责任保险费用将如何分担等内容,则语焉不详。这是立法者为地方政府依据区情处理当地事务留下的法律空白,需地方人大和政府结合《保险法》第65条(责任保险制度)的内容对新规第56条进行解释说明。根据旅游部门的统计,目前新疆旅游安全的事故主要多发于“自助系列”、“拓展系列”的旅游项目[1]。类似事故的发生和企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风险管控能力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风险意识不足密切相关,以上问题均需被纳入立法思考的范畴之中。自治区相关部门应当做好提升法律管理水平、强化生命风险管控意识的前期工作;需要借助“新法”除“顽症”,将新疆旅游的生命安全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让广大普通旅游者在享受新疆美景的同时,真正实现心安、身安、平安。

二、《旅游法》要求“可持续”,强调“生态安全”

没有生态安全,再优质的生态环境也不能实现可持续开发。《旅游法》颁布后,立法者多次阐述在制定过程中的一贯思想是“生态”与“人本”。该法第19条和第42条第3款都强调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重视生态安全,真正走生态旅游的发展路线,也才能确保新疆自然环境自身的安全和健康。结合《旅游法》,针对新疆旅游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当认识到:

第一,坚持“生态安全”有助于促进新疆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旅游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介于新疆旅游对自然环境较高的依存度,加强新疆生态安全法制宣传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力措施之一,是提高公众环境法律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疆旅游业未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2]。只有当旅游开发者、旅游经营者、旅游者都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力的时候,整个旅游产业才会真正走上“生态”的道路[3]。

第二,坚持“生态安全”有助于促进新疆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产业链升级。生态安全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该理念注入到旅游产业中,会大大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促进该产业各个环节的合理、有序发展,因为这也是生态旅游所倡导的价值体现。

第三,坚持“生态安全”有利于大美新疆目标构建与达成。大美新疆需要统筹解决好新疆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关系、需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和有限自然资源的关系。新疆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景独特,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面对上天对新疆人的恩赐,当代人有责任将这一块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利用丰富旅游资源、打造大美新疆不仅是自治区党委为新疆旅游定下的基调,也将成为旅游部门工作的主题。

三、《旅游法》要求“全面协调”,强调“系统规划”

新规17条至25条专章规定了旅游业的“规划和促进”。其中第19条特别强调了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的指导原则。从实际情况来看,新疆的旅游产业呈现出可开发资源类型多、品质高,但系统管理不足、旅游产品精细化程度较低等特点。依照《旅游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规划管理办法(试行)》、《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新疆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难题:

第一,针对新疆旅游的“产品”,规划需进一步强调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目前新疆旅游产品资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规划实施和招商引资中偏重基础设施和风景区的接待设施建设,较早开发的产品形象老化,缺乏特色,景区建筑与自然景观不协调,一些旅游产品商品化、庸俗化甚至束缚了本土文化的发展,旅游吸引力呈下降趋势[4]。据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统计分析显示,57%的游客最希望在新疆欣赏到的是观赏民族歌舞。新疆的确存在大量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舞艺术,在政府的牵头保护下逐步找到了市场化运作模式,如和田、喀什、伊犁等地建立了木卡姆艺术中心。然而,独具特色的歌舞产品并不多,对传统歌舞艺术的保护和挖掘相对滞后,歌舞产品的推广及品牌的打造还需继续深入[5]。

第二,针对新疆旅游的“效益”,规划需进一步强调旅游产业盈利创收问题。开发效益较低、旅游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不对称、旅游推广缺乏有效的营销方式等问题一直都是新疆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新疆的旅游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8%左右,规划应当解决全区营销策略和旅游附加值的问题[6]。

依照2012年《新疆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要求,结合《旅游法》以及自治区的政策性文件,新疆旅游规划需要做到“三原则”:

第一,政策法规系统性原则。《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将会为全区旅游业带来发展的契机,而如何用好这部法律,如何梳理好上下位法、部门法之间的系统关系,是自治区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区法制办应当依据《立法法》的原则,积极搜索全国、全区范围内的相关法律文件,对其进行“废旧更新”、“系统协调”,从而确保自治区旅游规划能够合法、合规、合时、合宜。

第二,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导向要求根据新疆旅游资源的特色,寻求资源条件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开发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从近6年来新疆的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来看,国内游客特别是周边省份的游客目前仍占多数,仅以2008年为例,国内游客占到所有游客总数的98.3%,消费占比达95.4%[7]。新疆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值得关注的是,自2013年初开始,新疆旅游部门已加大了对外宣传的力度,在旅游节的策划与推广方面加大投入,官方网站也经过全新设计。据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从2013年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国外游客同比增长11.84%,创汇收入同比增长10.39%[8]。

第三,重点开发原则。新疆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阶梯式开发模式,依照《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要求,今后三年新疆要继续以“四大名牌景区、五大重点旅游区、六大特色产品系列、十二大优秀旅游城市”为重点,走旅游精品之路[9]。

《旅游法》的出台为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借助新规为抓手要求全行业不断“精雕细作”、“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应当“借势成机”、“达成共识”,利用法律制度去“规范”、运用专家智囊去“谋划”,推动全区上下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参考文献:

[1]赵万杰.新疆旅游安全研究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陶晶.对新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

[3]徐国强,李芝灵,等.新疆生态旅游现状浅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4]王冬萍.新疆特色旅游产品消费行为分异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8(5).

[5]由亚男,刘红阳.新疆旅游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分析――基于新疆游客的市场问卷调查[J].新疆财经,2010(2).

[6]破“七”追“八”新疆旅游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迈进[EB/OL].鄂尔多斯新闻网,(2013-03-17)[2014-07-28]..

[7]自治区旅游厅:年全区旅游接待情况[EB/OL].[2014-07-30].

http:///gov/front.do?method=view&i

d=10658.

[8]自治区政策法规处.2013年1-7月入境旅游统计信息?[EB/

OL].新疆旅游官方网,[2014-07-30].http:///gov/front.do?method=view&id=27369.

[9]自治区旅游厅.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EB/OL].新疆旅游官方网,[2014-07-30].http:///gov/front.do?method=view&id=10577.

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 旅游经济管理 生态经济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界发展的重点方向,引起各国政府及环境保护者的广泛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得益于经济总量的飞速发展,旅游经济产业也得到了相关政策扶持而迅速走上了规模发展的道路,然而相关伴随问题也接踵而来,全国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愈发严峻,大量以生态旅游作为宣传噱头的旅游经济活动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诸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生物多样性毁坏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冲击等现象屡见不鲜。生态旅游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可以归结于多方面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因素,人为原因使得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可维护性极其脆弱,只有科学的管理规划才可以阻止旅游生态自然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开展合理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活动是维护我国旅游经济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涵诠释和基本框架

生态旅游管理是建立在自然生态学理念基础上的旅游管理系统性工程,主张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当代人和后代人对于旅游资源享有均等的享受机会,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要求在不破坏前人建立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条件下,为后代保护既有旅游资源,提供新的旅游景观。生态旅游的管理对象是旅游业及相关生态系统,追求可持续性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景观美学价值以及整体生态特性,从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硬件载体方面来说,生态系统为环境和生物要素在特定空间进行组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如何将环境要素与生物要素进行有机结合控制就构成了生态旅游管理的实质。

(一)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诠释

一方面,从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概念特征来看,其核心思想是鼓励人们认识和享受自然,立足满足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基础,并延伸至其他衍生性需求。一般来讲,旅游者通过生态旅游活动而在地域文化知识和自然资源接触等方面增长见识,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加了人生阅历,领悟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可以自觉地提升对生态资源加以保护的觉悟性,协调和贯彻国家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化政策,积极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唐静,2011)。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以建设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为己任,通过实践经验对相关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提供咨询意见。以我国为例,生态旅游经济活动在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领域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旅游规范严重缺乏,因此,必须以旅游目的地的生态安全维护作为核心管理目标,旅游经济管理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既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控制环境质量的继续恶化,使得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得以建立(郑微,2011)。

(二)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基本框架

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基本组成框架,澳大利亚国际生态旅游研究中心学者拉尔夫-伯克利曾在基础旅游标的、管理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环境知觉四个方面进行了定义(见表1),分别以旅游产业方面、替代名称、区别特征、环境问题、受影响部门、规模增长、产业构成、管理内容、管理工具以及政策选择等栏目指标作为考虑项目,进行了较为综合全面的分析(王松霈,2002)。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学科定义来看,生态旅游经济是生态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应该遵循地区管理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原则、政府介入与因地制宜相协调原则、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原则、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四个方面。

(一)地区管理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原则

这一原则的选择建立在旅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基础上,相应的管理既不是单纯的企业型经营管理,也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区域发展与环境容量的匹配需要规划和协调(见表2)。一方面,生态旅游的开展会不可避免地加大景区游客流量,生物栖息环境和植被的破坏作用加强;另一方面,合理的环境容量又可以多层次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率,因此,最佳的生态旅游管理区间是生态环境容量与地区经济效益的帕累托契合点,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一定要考虑地区环境的承载力。

(二)政府介入与因地制宜相协调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具有多目标性和多主体性特征,政府介入地区旅游经济管理的直接好处是搭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人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明晰旅游资源产权和使用权界限。从地方生态旅游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来讲,政府的介入以行政权力和制度力量控制了旅游资源的消耗和维护节奏,决定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先性和超前性,通过一系列旅游规章和条例法规实现了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因地制宜,保证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对于生态经济增长和保护的集中性投入(李银,2011)。

(三)信息传播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对于理清生态旅游需求和旅游资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长期以来形成了意见相左的三种观点,即:生态资源保护优先,游客需求次之;满足游客需求优先,资源保护次之;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游客动态增长旅游需求之间的纳什均衡。显然,第三种生态旅游经济管理思想更适合今天旅游业的发展管理现状,因此,要正确而积极的宣传第三种管理理念,做好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原则信息的传播工作,使得信息被传播对象在理念上的得到控制和约束(赵得成,2012)。

(四)旅游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原则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初衷是协调生物、环境、资源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一定不会建立在保护环境而牺牲经济的基础上,旅游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活动,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来说,生态旅游经济只是第三产业服务型经济模式中的一种,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强调生态学原理基础和区域经济学导向下的科学景观布局,尽量的维护景区和地区生态平衡,遏制环境污染,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特性。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发展路径

从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依据以上分析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四项基本原则,旅游经济发展路径也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分别是互有联系的地方政府路径、可持续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旅游业区域开发规划管理路径以及培育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路径(金伊华,2012),具体来说:

(一)突出地方政府在保护和发展本地生态旅游经济方面的职能作用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对于生态旅游经济的规划和相关基础性教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长期只有利润导向型的唯一目标,大量的旅游景区开始营业之前都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为此,在下阶段的管理工作中,要加强政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游客对于生态地的环境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得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要附加政策法律性约束,政府从出台游客思想和观念方面的教育政策入手,摆脱单一行为惩罚措施,加强政府和民间的对话,从战略高度和子孙后代的长远角度看待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维护的重要性(陈怀文,2011)。

(二)产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观为实施基础

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极式增长模式,以系统和整体性观点来进行经济增长的统筹谋划。在旅游业这样的服务性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不能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共存的,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遵循生态学基本理论和规律,以一定的压力测试衡量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预期系统内的游客及旅游组织后续开发可能性,即生态系统能否长期提供稳定服务质量、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能否得以保持、环境自我恢复潜力能否保持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因地制宜和适度经济原则。

(三)构建生态旅游产业局部区域规划与整体性规划的联合发展路径

旅游产业规划的目的是对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状态提前做出设想与统筹,使得旅游业在总体和地区规划中实现阶段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机制,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一系列考核项目。在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中,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布局设施来对旅游生态平衡进行维持,另一方面要以旅游景点所在地区和城市为依托,实现配套设施的同步发展,以此来消除生态经济增长的局限,减少旅游资源保护的盲目性。地区布局方面要以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目标,配合整体性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耿松涛,2013)。

(四)培育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

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最终决策制定者是人,最终执行者也是人,高素质的复合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人才是旅游经济创新和生态保护兼顾原则实施的关键。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角度来讲,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在产品设计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等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需要生态学知识、旅游学知识、管理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四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操控和把握,因此,针对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和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的发展现状,建立和培育一只高素质复合型旅游经济管理人才队伍是技术经济增长支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赵得成.基于治沙和旅游共生的地域性旅游模式设计[J].商业时代,2012(4)

3.李银.生态旅游视域下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11(35)

4.郑微.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5.金伊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7)

6.陈怀文.大足生态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J].世界经济,2011(13)

篇8

在理念上让旅游和工业“并肩”

区委近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破除了“发展工业与旅游立区相背离”的思想疑虑,形成了“旅游立区、工业强区”的发展共识,营造了“一产服务旅游、二产服从旅游、三产促进旅游”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由于近年来的不懈引导与有效规范,弓长岭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今,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区、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区、中国首届旅游论坛单位等诸多殊荣,正展示着这座新兴卫星城的新变化、新气象。

在规划上让旅游和工业“同步”

实现旅游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必须首先从规划上确定好各自的定位,这是决定弓长岭未来发展的方向性与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因此,弓长岭区把建立健全各类发展规划作为协调旅游与工业发展关系的首要任务。在支持鼓励弓矿公司做强做大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弓长岭区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等20余项各类规划和优化空间为产业合理布局“筑巢”来规范旅游业与地方工业的有序发展。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并没有影响和制约旅游开发的步伐。温泉滑雪场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参窝水库工业旅游项目成为国家级示范点。

在生态建设上让旅游和工业“融合”

实现旅游与工业的和谐共进,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用生态建设的成果来改造工业、提升旅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弓长岭区坚持严把生态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了绿色门槛,严禁为了短期经济效益引进污染项目。为提高环境质量,规划建设了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城市燃气等项目。特别是近年来,高标准实施了大汤河生态走廊、汤泉谷等重点绿化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成效显著。2009年末,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绿地11平方米,居全省前列。

篇9

旅游与环境是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由于两大重要因宏把它推向环境与发展的前沿:一是旅游已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重要产业;二是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既破坏了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也降低了旅游质量。同时,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切都威胁着旅游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二、旅游环境与旅游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环境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相对永久不可再生的部分,人们只要保护好就可以永续利用。二是可再生部分,如动物、植物、地下水和地表水等,人们在旅游的经济活动中,会不断从环境中“取出”,通过生产过程变成产品,并将产品经过分配、流通、消费变成残余物,再排放到环境中,参加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人们为使这一过程变成良性循环,就应遵循以下原则:从环境中取走的原料不能超过自然或人为再增殖的能力,否则将导致资源的枯竭;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也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否则也会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这说明,自然再生产的过程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经济再生产影响着自然再生产过程。若使这种生产过程不断地扩大、不断地深入,就应依据自然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办事,使旅游经济再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否则将会破坏生态平衡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损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三、旅游生态环境的特征

若想保护好旅游生态环境,首先要对旅游生态环境的客观特征有一概括的认识。

(1)各种类型的旅游环境都占有大小不等的空间,有着多维的空间结构。空间内各要素既自成系统,又互成系统,互相依赖、制约,形成有机的整体,具有集合性的特征.即整体大干孤立部分的总和,有各要素所不具备的新质和新的功能。其中,旅游者和旅游企业是整体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其功能强度和空间范围也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旅游热点地区旅游功能性强、吸引力大、旅游者流量大,因此需要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扩充空间,开辟新点和新的旅游线,以扩大游人容量和增强效益。

(2)旅游环境具有动态性,即生态系统在时间上有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系统一旦产生,就要向前发展,直至系统进入成熟状态。当组成系统的要素停止再生长的时候,系统就会灭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动态性。这个系统内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化,以保持自身处于平衡状态。随着旧的平衡被打破,又出现新的平衡,生态系统处在永恒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文现象比自然现象有更快的变化。生态环境这一变化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仅要研究生态环境变化方向、趋势、速度、方式,更重要的是还应探索它的变化原因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保护和干预,促进良性循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旅游兴旺而不衰。否则,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产生恶性循环,旅游活动就难以进行。

(3)旅游生态环境的层次性。旅游生态系统由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而子系统又由低一级系统组成,所以旅游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功能、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不同层次、不同部分发展的侧重面也不相同。要获得生态系统的最佳效益,就要按各子系统所处的地位、作用、功能、联系方式、运动规律进行层次划分,分析内在联系,经分析综合,将发展目标由高层次向低层次逐级分析,而将战略方案、措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级实施。如果整体或各层次之间发生矛盾或不协调时,就需要通过更高层次系统进行协调。通过协调,使生态系统成为整体,发挥整体功能和效用。

(4)旅游生态环境由于内在各要素联系紧密,有着巨大的优化结构能力,出而有自我调节和控制功能。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旅游活动与环境维持着相对稳定平衡状态,有极大的生产力。然而,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控制的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甚至道到严重破坏。因此,旨目开发,过量开发,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四、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旅游开发中首先要把保护环境放在第一位。在保护、改善旅游生态环境中应抓好下列几项:

(1)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学及相应的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观念,是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关键,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是生态环境资源,它的特殊性在与对生态资源进开发利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保护。因此,制定好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前提。生态旅游景区要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可划分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原生态核心区一般禁止人内,缓冲区允许有特殊目的的人进入,旅游接触区是游客观光游览区,生活服务区则是提供给服务人员和游客的基本保障区。各区要在科学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容量的依据下,允许适量的游客、适时的进入。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具生态化,建筑设施不仅要具有特色吸引游客,而且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协调,使其融入原生的、和谐的生态系统中,而不能随意改变自然生态。

(2)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性产业,是一种资源环境依赖性很强的产业,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旅游中产生的污染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破坏,丧失环境的美学价值,所以在拟建生态旅游区之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所有的旅游经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应坚决予以取缔。

(3)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旅游。在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政策中渗透环保意识。对于那些经济效益虽高,但对生态环境有破坏作用的产业部门坚决予以取缔。从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考虑,以旅游地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景观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

(4)强化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旅游的主体是社会上的人群,他们的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是生态旅游取得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态旅游能否顺利的展开,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公众宣传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意义,唤起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改变普遍存在的旅游资源是可再生的观念,真正的做到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把旅游环境彻底的搞好,做好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篇10

关键词:生态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大灵猫;飞禽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7902

1引言

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旅游形式。按照2016年统计,我国全国2405处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共接待游客4亿人次,而且增长势头依然在持续。虽然生态旅游活动为国家及地方旅游事业带来巨大收益,但对野生动物以及自然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生态旅游活动与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有利有弊,一方面能够为地方野生动植物生境保护提供专属资金,利于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未来发展,同时也为地方居民增加了额外收入,间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但是,生态旅游活动相对自由零散,可能存在管理不周等问题,大量的旅游活动难免会造成人为对土壤、水体、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内因素的破坏,直接导致生态系统被侵犯甚至失衡。从20世纪末我国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委员会对国内100余个保护区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4个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对象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近40%的自然保护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资源退化现象。这些数据都说明生态旅游活动所造成的人为破坏是相当严重的,这也说明我国在开展生态活动后,未能围绕活动内容本身对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深入研究,纵观各方面因素来看,我国都有必要深入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明确其危害所带来的具体细节影响内容[1]。

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性研究

本文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性研究主要以广东翁源县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展开,针对保护区内的国家保护动物大灵猫和飞禽类动物进行了分析。

3.1自然保护区概况

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翁源县,总面积7359 hm2,其中核心区2590.4 hm2,缓冲区1641 hm2,实验区3127.6 hm2。经测算,森林总面积7096.6 hm2,其中生态林面积6585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92.8%,森林覆盖率为96.4%,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184科586属1091种,包含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野生珍稀濒危植物6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Π的兰科植物15种。有野生脊椎动物29目81科183属25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广东省重点保护动物15种,IUCN受威胁物种10种,CITES附录物种31种。区内保存有较典型、较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大部分区域地带性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植被垂直带谱保存较完整,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是恢复、重建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参照系统,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3.2青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目前,青云山自然保护区主要在翁源县老隆山林场内由群众自发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沿线风景美好,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客观地说,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能够让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享受生态建设成果,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但是近年来,青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发现,生态旅游活动对区域内野生动物的干扰影响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观光者的活动类型与主体行为等方面。

3.2.1生态旅游活动对区内大灵猫的影响分析

大灵猫是青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之一,食性较杂,动物性食物包括小型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甲壳类、昆虫;植物性食物包括茄科植物的茎叶、多种无花果的种子及布渣果、酸浆果等。2016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通过野外红外监测,发现部分大灵猫异常患病。经调查结果发现有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将食物随处丢弃,带入人畜共患病毒,大灵猫误食导致肠道出现寄生虫寄生现象。为此,地方野生动物科学研究所也对大灵猫体内肠道的寄生虫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主要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对保护区内的水鹿野生群与投食群进行肠道寄生虫荷虫量差异对比,这里主要采用了卡方检验分析方法来观察投食群不同类别水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的具体差异,且采用了双尾检验方法,显著性水平设置为5。结果在大灵猫投食群的肠道内检测出5种寄生虫,这其中包括了4种线虫与1种原虫。而相比于投食群,野生群大灵猫肠道中寄生虫数量则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未发现在投食群众所发现的鞭虫与钩虫。从结果来看,投食群大灵猫的肠道寄生虫种类与数量明显高于野生群,而且投食群大灵猫肠道中的荷虫量还在呈现增长趋势。

从该化学实验研究也发现,人类活动对大灵猫这类野生动物的影响因素较大,已经成为大灵猫患病的主要因素。因为投食群大灵猫更频繁与人类进行接触,增加了感染患病几率,交叉感染机会大大提升,一旦环境压力增大,投食群大灵猫的体内激素水平就会发生改变,此时最容易感染肠道寄生虫,进而降低该类野生动物的机体免疫力水平[2]。

3.2.2生态旅游活动对区内飞禽动物的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多,但根据青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发现,飞禽鸟类野生动物最容易被旅游活动所干扰影响,以下也作出了详细的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活动涉及到飞禽动物造成惊飞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讲它会造成飞禽动物的“惊飞距离”(Flight distance),就是指鸟兽在逃离前所允许入侵者接近的最小距离。目前青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飞禽类野生动物较多,有研究表明其中黄腹角雉鸟群内部个体间距离会受到停车或游人下车等旅游活动干扰,而山地车、观光车等大型动作发生后则会造成鸟群立即飞离,此时它们个体间的相互依存将不复存在。一般来说,可考]在游客密集区周围设置篱墙来降低飞禽鸟类的惊飞反应,这表明障碍物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考虑到鸟群个体对干扰的适应能力不同,所以其惊飞距离可以不考虑鸟群个体间差异。

另一方面就是生态旅游干扰会为飞禽鸟类带来生理反应变化,这种生理反应变化要早于它们的行为反应。比如说人距离飞禽鸟类15m以内时,它们的心率就会明显加快,当人接近到5m距离以内时,它们就会产生行为反应,而它们的体温干扰变化也会成为其生理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该自然保护区中对红嘴相思鸟进行了实验测试发现,它们一旦受到人类干扰,其胃部温度就会增加1.5~3.0℃左右,而如此反复所导致的日能量消耗也会增加15%左右,同时它们体内的应激激素与肾上腺酮含量也会突然增高[3]。

最后就是繁殖方面,繁殖期内鸟类对外界干扰更加敏感,由于生态旅游活动所带来的多种不良效应(游客踩踏、影响亲鸟行为、引起弃巢),这些可能会影响它们的孵化期营巢成功率,甚至其幼雏死亡率也会在假日旅游高峰期高过平常值,特别是影响到保护剂珍禽鸟类的繁衍延续过程。

4结语

本文通过广东翁源县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探讨了当前生态旅游活动对区内野生动物生活生存的实际影响,经研究表明,野生动物生态系统会由于游客闯入自身生存环境而出现异常表现甚至发生不良反应。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本身应该建立长效监测机制,深度研究生态旅游活动为野生动物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并围绕此来提出解决策略,为区内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生存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