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婚闹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婚闹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妈妈,告诉你一件事哦,我要做新娘子啦!”小雯满脸兴奋,说完后,就害羞地把头蒙在被子里――这几乎成了小雯每晚睡觉前的一个仪式。
小小年纪,怎么对结婚这么感兴趣?妈妈收起了结婚照,刻意不提及任何相关信息。不料小雯翻出了照片,还明知故问:“这是谁的照片呀?”
会不会是孩子过于早熟了?妈妈觉得有必要给小雯洗洗脑:“你长大了就可以做新娘子了。但是做新娘子之前,你还要先做幼儿园的好儿童、学校的好学生⋯⋯”这之后,当着妈妈的面,小雯说得少了,却继续跟外婆念叨她的“结婚经”。
妈妈曾郑重地问过小雯:“你为什么要结婚?”谁知她一脸茫然,答不上来。妈妈百思不得其解:结婚对于小雯,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孩子的成长中总有这样那样奇奇怪怪的行为,你可能无法在任何一本育儿书里找到现成的答案,怎么办呢?
心理学家的研究可以给爸爸妈妈们一些启发:
你会以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吗?
7岁之前,孩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成人有很大出入。
“结婚”,在成人世界中,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性;而在一个4岁女孩的眼中,却可能代表着新娘子的美丽衣服、数不清的美味佳肴和热闹的亲朋相聚,这些和成人理解的“早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当孩子频繁地使用诸如“结婚”等抽象词汇时,其实他是在模拟成人社会,并不断尝试适宜的使用范围。
越早出现成人概念和词汇的孩子,认知越早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会给父母带来“必然”的麻烦和困惑。但是当你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时,会觉得这些其实很自然。
你会和孩子沟通吗?
对于一个学龄前孩子,“你为什么要结婚”是一个过于“开放”的问题,孩子根本无法回答,即使心里有想法,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不妨采用判断题,诸如“是不是参加邻居姐姐的婚礼,让你觉得很开心,所以自己也想要做新娘子呀?”或是选择题,给孩子多提供几个选项,由此逐步“破解”孩子的想法。
你会引导孩子吗?
开诚布公地交谈比躲闪和压制更为有效。如果妈妈眼中流露出惊恐或不安,孩子得到的信号就是“结婚原来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所以,妈妈不妨找一个合适的场合,邀请孩子谈一谈想法,在充分理解和倾听孩子的基础上,再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对于婚姻的正确价值观传递给孩子。
另外,有的孩子以谈论某些话题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对此,爸妈一定要反省自己是否平时陪孩子的时间过少了。
了解这些“透视童心”的原则后,你揪紧的心是否可以稍稍放松了?那么,对于这个特殊的案例,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1. 紧跟孩子的成长脚步
细心的妈妈发现,以前,小雯总是嚷着要“结婚”,现在,她能够加上定语:我“长大后”要做新娘子啦。几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它表明小雯有了对于“未来”的知觉。此时,正是培养小雯时间观念的黄金时期。爸妈可启发孩子制定计划,比如:午睡起来的一小时能够做些什么?一整天的时间又可以用来做哪些事呢⋯⋯不断地帮助孩子评估计划并予以实施,可以使孩子形成较为准确的时间知觉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2. 带孩子接触更广阔的天地
篇2
妻子离不开葛优,每次葛优要到外地拍戏,她会“哇哇”哭,弄得葛优不知所措。后来,干脆,葛优出门拍戏就带上妻子,国内国外,法国、美国、日本,两人双双同行。贺聪辞去了教书的工作,专职做葛优的助理。
葛优出名了,媒体总想采访他的妻子。可能葛优还想保留一份最后的神秘感吧!他和妻子协议好了,妻子就是不露面。其实,贺聪大方、开朗,打扮时尚而不奢华,待人接物都很得体,而且也很在意葛优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有一次,葛优的妹妹建议嫂子去做双眼皮,说那样会更漂亮。贺聪笑眯眯的,不置可否。葛优不同意:“这样挺好。做得不好,就像成天瞪着人。不做!”边说还边把眼睛瞪得老大演示,让妹妹碰了一鼻子灰。
葛优还没有孩子,刚结婚那些年,他说:“有孩子我们就完了!”那意思是,他们自己还没有玩够呢。有孩子多累赘!
贺聪对葛优很满意,两人世界过得很开心。她常对朋友说:“葛优这人特好,对父母孝顺,对朋友仗义。他拍片子又忙又累,可是不管怎么样,有点空,他总是和我拉拉家常,问问我工作上和生活上的事。我别的忙帮不上,只能在生活上关心他,他爱吃鱼,还爱吃辣的。我做菜不行,凑合吧。”
葛优只要有空闲在家休息,就上街买菜。夏天热,他心疼妻子,就主动下厨。他做菜有几个拿手的,有时露一露,他的哥们都爱吃他做的菜。
对于家,葛优有他自己一套一套的说法。他认为,两个人成家就得开伙,家要是不开伙,那还叫家吗?有时两口子晚上会到外面去吃,但中午必做一顿。做饭时,夫妻俩都动手。
但是葛优认为夫妻间还是要有距离。这距离又分两种,一种是两口子日子过长了,就什么都不在意了,披头散发、打嗝放屁一点都不避着,这个不好。再一种是有点隐私,说得具体点,自己的手机、别人给对方写的信,相互不看――留点余地。
篇3
职业:建筑师
出生年:1981
星座:狮子座
情感经历:3次
空窗期:2年
微信:优伶
择偶标准:
首先,他一定要孝顺双方的父母,这是我衡量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未来另一半的很重要因素。其次就是身高不能够低于165cm,清爽、阳光。
我叫陈晨,是一名建筑师,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很少见女生从事这个行业吧。不过我的确是我们单位里为数不多的女建筑师之一。
我性格特别开朗,喜欢结交朋友,属于自来熟那种。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以前追我的男生最后都成了好哥们儿。
身边的朋友们大多a都结婚了,我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对于婚姻,我有自己的看法——缘分天注定。爱情每个人都会拥有,只是出现的时间不同而已。我的那个他也许就在下一个路口。
Me&My Life
【闺蜜】
邹鸿彦 眼中的她
此人工作中干练,高效,
是和我最默契的搭档。她对人很真诚直爽,
会享受生活;爱美爱家,孝顺爹妈,
对爱情习惯被动,
唯爱至上。
我和她天天厮混在一起,没觉得哪儿不好,
除了不主动,
总之是个温柔聪慧的成都美女,
宜室宜家之人!
小编点评:
她未来的老公,要疼她爱她宠她,要喜欢她的猫她的狗她的老鼠她的蜥蜴,要会做饭会洗衣会带娃……做不到?好吧,那要是男的,要是活的,要是喜欢女人的……
【朋友】
老何 眼中的她
她在我眼中就是一个很有能力,
有时很热情,有时又很冷静;
有时女人味很浓,
有时又很爷们儿的人。
总之就是善良、调皮、
可爱。
建筑师这个工作身边应该都是男同事吧?
A:我们组一共有17个人,只有3个女的。
Q:你们的地位很高哦。
A:差不多。(哈哈)
Q:你和同事擦出过火花吗?
A:没有。
你有过三段感情,那段持续最久?
A:上大学有一个男朋友,谈了四年多。
Q:怎么认识的,是你同学吗?
A:不同班。说来也很奇妙,2003年正闹非典呢,有一次我和我同学出去吃饭,她手机丢了,然后这男孩儿捡到了,还给了她。我同学为了表示感谢,就请他吃饭,顺便叫上我。最后就认识了。
Q:是你提出的分手吗?
A:我可以说是他吗?
Q:你肯定很伤心吧?
A:嗯,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我都靠疯狂上班来缓解。
现在你爸妈催婚吗?
A:很催。我爸一般用比较悲情的方式,我妈比较委婉,然后听得我很内疚,觉得自己这么大了还让他们操心。
Q:你相过几次亲?
A:2次,都是我父母托朋友介绍的。
Q:在相亲过程中有没有碰到很奇葩的人?
A:有,之前有一个文化程度还比较高,做研究的一个人。我们约吃饭,然后我提议去一个双方都比较近的地方,结果他找了三环外一个地儿,他还告诉我说,“没事儿,我骑电瓶车一个小时就到了”。
Q:哈哈,他应该是情商比较低。
A:嗯。情商低,智商高。
你现在对自己的婚姻持什么态度?
A:已经过了急切的年龄了,现在应该说是处于随缘的状态。
Q:你会为了结婚而结婚吗?
A:尽人事、听天命。我努力的去寻找,但结果就不强求了。
Q:希望自己什么时候结婚?
A:今年,明年生孩子,想要两个。(哈哈)
你平时的休闲方式是什么?
A:呃……现在没有什么休闲方式。该上班时就上班,该下班时就加班。
Q:假如不加班,你会干嘛?
A:回家看我爸妈。
Q:我不相信你的生活会这么单调。
A:有时候会和“群友”一起玩儿。群友就是在网上认识的一帮吃喝玩乐的朋友,偶尔几个比较好的就约在周末一起开车出去爬山、泡温泉。
你希望未来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
A:孝顺、阳光的。对双方父母都要好。
Q:现在的很多人都很开放,对于,你是持什么态度?
A:坚决不能,我对这种没有感情,只有SEX的事,零容忍。
Q:你想过以后和他的相处模式吗?
A:就像放风筝一样,双方有一定的空间,彼此又是对方手上那根线。
Q:用一句话来形容你和他以后的关系。
A:并肩战斗的伙伴。
他有没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A:没有,不喜欢的就是留胡子。小时候还想过,白马王子骑着白马过来接我,结果后来发现骑白马的都是唐僧。
Q:身高有要求吗?
A:我165cm,至少不能比我矮嘛。
篇4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婚恋观;性关系;思想道德
[作者简介]蔡文娟,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助教;王秀华,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171-04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大学生数量激增,目前已超过2000万人。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大学期间恋爱、结婚、生子,已经不再是被禁止的违纪违法的行为,而是每一个达到法定婚龄的公民的合法权利。特别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一所新办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表1100份,回收1032份,其中有效问卷908份,有效率达87,98%。被调查者的男女生比为30.51:69.49。其中大一学生占8.37%,大二学生占43.72%,大三学生占36.34%,大四学生占11.56%。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78.85%来自农村,21.15%来自城镇;非独生子女占86.89%,独生子女占13.11%。这两组数据与该校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对80后、90后的在校大学生的婚恋思想道德状况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大学生婚恋观的主流是健康的
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5岁之间。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所说的“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这个年龄的青年男女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有爱和被爱的渴望。加上男女学生经常在一起学习、生活、活动,这为他们爱情的产生提供了机会。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理性健康的。
(一)大学生对婚恋的态度严肃认真,注重感情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接近50%,是比较普遍的。其中24.29%曾经恋爱过,21.36%正在恋爱,两项加起来达到45.65%。尽管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接近半数,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未刻意去恋爱,而是抱着一种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待爱情。当问及“你对大学期间的恋爱持什么态度”时,77.53%的学生认为应该顺其自然,有不拒绝,没有也不强求。因为感情的事情确实不能强求,顺其自然的心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
尽管多数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并不强求,但是,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多元化。问及“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时,选择“纯粹的感情投入”的有58.33%,选择“为了选择人生伴侣”的有42.86%。由此,反映了绝大多数大学生恋爱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重视感情在恋爱中的重要意义;恋爱的态度是认真的,重在选择人生伴侣。“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排遣寂寞而恋爱的”、“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魅力而恋爱的”、“随大流、赶时髦的恋爱”只是少数,分别为12.8%8.33%和4.76%。
(二)大学生择偶标准健康理性
以往公布的调查结果反映大学生恋爱的功利性是比较强的,但是,我们这次调查的结果否认了人们这种固有的看法。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恋人最主要的标准是“对方的品性”,占80.84%;位列第二的是“双方的感情”,占76.10%;位列第三的是“对方的个人能力”,占46.70%;位列第四的是“恋人志同道合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占40.86%。而强调对方的外貌只占16.74%;看重对方的家庭条件的仅占12.78%。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大学生恋爱有健康的选择标准,把品性、感情和能力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但是,从调查数据我们也发现另一个新的现象,当代大学生选择恋人的标准又是比较反传统的,以往被多数人视为重要条件的、年龄、学历都被忽视了,被放在并不重要的位置上。将、年龄、学历作为主要选择标准的比例分别为:7.60%、6.83%、4.30%。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生对选择恋人标准的认识更加成熟、理性和客观。
(三)大学生承受恋爱挫折能力较强
恋爱过程并不都是浪漫幸福、一帆风顺的。实际上,恋爱过程也会出现坎坷、遇到风浪。当恋爱过程中遇到对方健康出现问题或者对方家庭出现变故时怎么办?调查中,我们就大学生的这种思想准备进行了解,当问及“恋爱过程中,你做好哪些思想准备”,有44.94%被调查者选择“不论对方健康或者生病,也不论对方有钱或者没钱,都对对方负责”,是所有思想准备项目中选项比例最高的。在问及“假如你失恋了,你会怎样和过去的恋人相处?”49.89%的大学生认为“虽然感觉有些尴尬,但是可以争取友好相处”;22.91%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维持好朋友的关系”;而选择“大吵大闹,誓不罢休”的仅为0.33%。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比较理性地处理失恋问题,那种“恋人不成,成仇人”、“由爱成恨”的失恋心态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多数大学生有较强的承受恋爱挫折的能力。
二、大学生婚恋观的矛盾和迷茫
上述调查分析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出现了许多可喜可贵的变化,大学生恋爱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他们的婚恋观又呈现出一种复杂、矛盾和迷茫的状态。
(一)大学生的性观念是复杂的
1 对恋爱中性关系的认识是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
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发生性关系的现象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大学生的看法如何?对“恋爱中发生性关系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时,位居第一选项是“感情很好,水到渠成”,61.34%;位居第二是“一时冲动”,50%;第三位是“生理需要”,40.75%。说明多数大学生还是认为恋爱中发生性关系是自然的事(61.34%)。
在调查“对现在大学生同居现象的看法”时,认为“短暂快乐之后带来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无奈,应该克制自己”的占49.01%;认为“这是恋爱者双方自己的事,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可以接受。但是,自己会慎重考虑”的占43.39%。不认可(49.01%)和认可(43.39%)的比例很接近。而只有3.85%的大学生认为是“严重违背传统道德和违反校纪”的,也只有3.74%认为“无可厚非,如果是自己也会接受”的。认为不道德(3.85%)和认为无可厚非(3.74%)的比例同样很接近。这两组统计数据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处在传统观念和现代观念并存和互相碰撞的特殊时期。
2 大学生的观念呈淡化趋势
问题历来是恋爱、结婚中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甚至成为决定恋爱是否成功、婚姻是否幸福的关键因素。但是,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却呈淡化趋势。调查发现,认为“很重要,是衡量道德水准的标志”的占52.31%;认为“一般,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的占31.50%;“强烈反对用作为衡量道德的水准”的占14.65%。不在乎和强烈反对用作为衡量道德的水准的百分比加起来达到46.15%,说明观已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淡化,在恋爱过程中并不是一项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与前面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只有7.60%的被调查者会把作为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
观念淡化还表现在大学生对的态度上。大学生对坚决反对的占44.60%;“慎重,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占23.13%;不反对,但自己不会这么做的占22.80%;对此持“无所谓,双方自愿的嘛”占9.47%。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同程度地认可现象。
对大学生观念的淡化趋势,应该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即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从积极进步方面来看。淡化“”观念是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弃封建社会几千年来摧残妇女、奴役妇女的观,是一种思想道德观念的进步。从消极落后方面来看,淡化观念,会造成青年男女在两性关系方面的放纵态度,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现象增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认识是矛盾的
由于恋爱过程发生性关系和婚前同居现象增多,未婚怀孕和未婚生育的现象随之增多,通过性关系传播性病或艾滋病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对此了解多少呢?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性关系的可能后果(怀孕、性病、艾滋病)了解的情况是:1.54%很了解;39.76%基本了解;40.64%一般了解;11.56%基本不了解;6.50%很不了解。说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多数大学生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
虽然多数大学生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了解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况,但是,对于“恋爱过程发生性关系是否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75.8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20.3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42%的学生认为应视情况而定;0.88%的学生认为不必要;0.44%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必要。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发生性关系时采取“安全”措施是比较安全的,他们对发生性关系可能发生的后果还是比较担心的。从这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发生性关系的可能后果的认识处于矛盾状态。
(二)接受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思想准备不足
根据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达到法定婚龄的中国公民,凭身份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不需要所在单位开具有关婚姻状况的证明。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大学生不少已经达到法定婚龄,他们同样可以持身份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这个话题,他们是怎样看的呢?77.20%的大学生“不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但是自己肯定不会在大学期间结婚”;仅有5.62%选择“如果可能,会在大学期间结婚”;只有8.37%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调查数据反映了在校大学生结婚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在大学期间结婚。究其原因:第一,大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承担结婚的责任。第二,大学生结婚的思想准备不足。“假如你未婚怀孕(或你的女朋友怀孕),你会怎么办?”调查显示,59.58%被调查者选择到大医院做流产;37.00%选择告诉父母;30.07%选择告诉好朋友和同学;仅有16.08%选择马上结婚的。说明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思想准备不足,即使已经怀孕了,选择马上结婚的大学生还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流产。第三,大学生对结婚可能承担的家庭责任的思想准备不足。当问及“在恋爱过程中,你做好哪些思想准备?”选择“准备承担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的”占24.40%;选择“准备承担为人父母责任的”仅占17.86%。反映了多数大学生思想上还没有成熟为可以承担家庭责任的成年人。
(三)大学生对离婚问题的态度是矛盾的
在一个高离婚率的年代,社会对离婚者也持更为宽容的态度。离婚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的夫妻来讲是一种解脱和理智的选择,但是,对于已经有了孩子的夫妻来讲,离婚就不再是夫妻两人解除婚姻关系那么简单的问题。调查显示,40.42%被调查者认为父母离婚对子女负面影响非常大;35.68%认为负面影响比较大;很难说清楚的占16.63%;负面影响不大的只占5.29%;没有影响的仅占1.98%。也就是说76.10%的大学生认为父母离婚对于女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和比较大,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对于子女来讲,他们需要父爱和母爱、需要一个完整的温暖的家。而父母离婚,孩子的这种最基本的家庭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对孩子的心理、感情及精神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子女不希望父母离婚。但是,当离婚话题直接涉及大学生本人时,答案则是不同的。当问及“你对离婚的看法”时,回答“如果不合适,应当早点离婚”占51.76%;回答“既然结了婚就不要轻易离婚”占44.49%;回答“婚姻就应该天长地久。不应该离婚”的仅占3.74%。可见,对于当事天来讲,如果感情已经不存在了,多数人认为选择离婚是最好的结局。从这两个选项的不同答案来看,角色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必然是不同的。作为子女,难于理解父母的感情危机及离婚的选择,不希望父母离婚导致自己失去一个完整的温暖的家。作为当事人,希望自己的爱情是幸福的、婚姻是美满的,当这一切无法满足时,当然希望结束这种无爱的甚至是痛苦的婚姻。所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对象会选择不同的答案,甚至出现矛盾的选择。
尽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矛盾的,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道理,虽然婚姻是一对男女因为爱情而缔结的。但是,当婚姻涉及到第三个人――两人的孩子,婚姻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容易离婚难”的困境就可能出现。因此,婚姻是人生大事,必须慎重考虑,既不草率结婚,也不草率离婚,这才是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四)大学生对网恋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网络在大学校园的普及使大学生上网聊天交友成为常事,甚至有些大学生在网上成立虚拟家庭。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是如何呢?选择“见仁见智,在于个人的心态与处理态度”的占46.92%:选择“不看好,而且觉得满是陷阱。有危险”的占42.62%。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网恋的认可和觉得网恋有危险的比例很接近。虽然网恋也让一
些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那毕竟是少数,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由于网恋而上当受骗的案例展有发生,网恋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人们的一般认识。
三、大学生婚恋观的困惑在子婚恋教育缺失
(一)性教育与大学生性知识需求的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性的欲望,有了解性知识的渴望,有获得健康性观念、性知识教育的期望。但是,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这方面的教育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基本上没有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学生也难以从学校的教育中获得性知识并形成健康的性观念。调查显示,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要渠道:56.06%来自网络了解;54.85%从书本上获得;50.66%是朋友传授的;只有9.14%是父母教育获得的。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渠道,是网络、书本和朋友传授。从网络上、书本上获得的性知识可能是残缺不全的、不健康的,甚至有不少还是属于黄色性质的或是的内容,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朋友的传授也可能存在性知识不科学、不健康的问题。所以,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主渠道是不科学的。那么,要扭转大学生获得性知识渠道不科学的状况,第一,全社会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大学生性知识教育的问题,把大学生接受性知识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方案中,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正规渠道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性教育。第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应该成为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老师,而且应该成为孩子青春期性知识教育的启蒙老师。但是,调查显示,只有9.14%的学生是从父母的教育中获得性知识的,可见,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盲点。因此,父母要转变观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性知识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对婚恋观教育的高期望与学校教育低投入之间的矛盾
篇5
为了升职放弃孩子:我错了吗
“我努力了8年,为的就是总监这个位子。孩子以后还可以再生,我应该享有工作权。”
“你要工作权,那我的生育权谁来保护?孩子是两个人的,你为什么背着我把孩子打掉?”
这是发生在章凌霞与老公陈雷之间的冲突,这个冲突令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久久不孕的妻子,孕了
2011年的夏天,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民营医院,脸色苍白的章凌霞忍着疼痛,从妇科手术室出来,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这是她第二次做流产手术,她没有跟陈雷说,更不敢让同事知道自己怀有身孕的事――有一次,一位女同事胃部不适,来不及去洗手间,吐在了办公大厅的垃圾桶里,老板看到后以为这个同事怀孕了,当时没说什么,但不到一个礼拜,这个同事就收到了老板的解聘函。章凌霞忘不了老板在办公大厅里扯着脖子放的狠话:“在这个公司,谁要是怀孕就给我卷铺盖回家!”
章凌霞是朝阳区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的业务主管。大学毕业后她就进了这家公司,一干就是8年。公司里与她同级别的主管一共有六个人,上一级别的总监刚刚升任副总,很明显,总监这个位子不能空着。“六选一”的关系,让章凌霞所处的职场环境相当微妙,每个人都在揣摩老板的心思和自己的“钱途”。章凌霞向《家庭》记者坦言,主管一级的月薪是8000元左右,如果能升任总监,将成为年薪25万元的“金领”,这还不包括年底那笔不菲的绩效年终奖。从几个人的资历、经验分析,自己胜出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就在这个当口,章凌霞怀孕了。她第一次流产是2005年,当时她与陈雷结婚不久,又刚买房子,两人的月薪加起来不到8000元,每个月要还3000多元的房贷,如再养一个孩子,压力实在太大。两人一商量,还是先奋斗吧。在陈雷的陪同下,她去做了人流手术。
慢慢地,陈雷的事业越来越好,家里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他开始跟章凌霞商量是不是应该要一个孩子,家里的老人都等着抱孙子呢。依陈雷的收入,即便章凌霞因为怀孕而辞职,他们的生活也不至于太拮据。但事与愿违。从他们放弃避孕措施到现在也有好几年了,章凌霞每个月都拿试纸测,可就是不怀孕,两个人很着急。
一天早晨,章凌霞从卫生间出来,把试纸拿到陈雷面前。陈雷疯了一样从床上跳起来,抱着妻子转了三圈――章凌霞终于怀孕了!陈雷喜出望外,掐指一算,还正好赶上生个龙宝宝。陈雷马上打电话将自己要当爸爸的消息告诉家里二老和身边的亲戚朋友,这对于已经36岁的陈雷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章凌霞自然也成为陈家上上下下的一级保护对象。陈雷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已经开始准备给孩子起名字、买衣服。每天晚上回家见到章凌霞,就把自己新起的一列名字拿给她看,让她选择。
心有惴惴:胎儿留还是不留
可这件事带给章凌霞的,更多的是矛盾与纠结。老板迟迟没有宣布新一任市场总监的名字。再说,即便她升职了,怀孕的事早晚会被老板知道,那样的话,等待她的就只有离职,她在这个公司多年的心血也将化为泡影。面对当下职场的生存压力,即便换公司,也很难赢得一个高起点。思前想后,章凌霞还是决定暂时不要这个孩子。当然,这么大的事,她要先跟陈雷商量商量。
“我现在正处于能否坐上总监位子的关键时期,这个位子我等待了8年,如果因为怀孕生孩子而失去这个职位,甚至失去工作,我真的不甘心。你看,咱们能不能再晚两年考虑要孩子的事?”陈雷一听就急了“你就考虑你自己,你为别人考虑过吗?我现在36岁了,父母都是快70岁的人了,二老都指望着这次抱孙子呢!你没看到他们都激动成什么样了吗?你能体会他们的心情吗?我爸昨天把婴儿床都买了。亏你想得出不要孩子!”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
章凌霞实在心有不甘。一天下午,她专门请了半天假去菜市场买了很多食材,做了一桌子陈雷喜欢吃的菜,等待他下班。陈雷回到家确实心情不错。席间,章凌霞又跟陈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边说还一边讨陈雷的欢心,可陈雷一听,脸色立刻就变了:“这事没得谈!你要你的位子,不要我的孩子,那就干脆连我都别要了!”
升任总监,让她放弃孩子
一个周末,章凌霞的老板约她谈话,章凌霞成功升任市场总监,成为公司里仅比老板和两位副总小半格的第四号人物。周一一大早,章凌霞刚到公司就收到了老板给所有员工群发的邮件,其中一项就是关于她的正式任命。上午10点,章凌霞被通知参加公司每周的高管会――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周一上午的会议。对她而言,早已习惯每周一下午召开的部门例会,习惯于记录原总监在会上向她下达的上午高管会的精神。能够参与决策层的会议、考虑公司总体战略上的问题,并带领几个主管做事,是她向往多年的职场生活。
虽然尽量地表现低调,但章凌霞内心仍充满无法抑制的狂喜。短暂的狂喜过后,她不得不面对怀孕的现实。“放在3年前,我真的觉得如果怀孕了,辞职就辞职吧,大不了从头再来。可现在刚刚坐上这个位子,我实在难言放弃。”章凌霞对《家庭》记者描述了她的纠结心理。差不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她白天想、晚上想,想来想去,最终,在孩子与位子的抉择中,章凌霞还是倒向了后者。
章凌霞背着陈雷悄悄做了流产手术,而且流产后只休息了一天。当晚,她给陈雷打了个电话,说公司有事临时出差,晚上不回家了,然后自己去酒店开了房间,独自忍受那钻心的疼痛。但纸包不住火,她必须找机会告诉老公。过了几天,她心虚地告诉陈雷,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孩子没了。陈雷怎肯相信:“你肯定是背着我去做了流产。你说你摔跤了,流血了吗?去医院了吗?检验报告呢?为什么不在第一时间通知我?”在一连串的追问下,章凌霞不得不说出了实情。陈雷无法原谅妻子的做法,与章凌霞彻底反目:“我绝对不能接受!你让我和全家人伤透了心,我不会再跟你过了,你等着法院的传票吧!”扔下这句话后,陈雷摔门而去。
丈夫闹离婚,称被剥夺“生育权”
章凌霞原以为陈雷只是在气头上闹一闹。不想,她等来的不是老公的回归,而是法院的传票。
在法庭上,陈雷称,妻子的行为“太自私”了,除了她自己的事业,她没有考虑到家人的利益,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侵犯了他的生育权。“你有你的工作权,我也有我的生育权,在没有跟我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私自堕胎,我实在没办法接受。夫妻感情已经完全破裂,没有在一起生活的
必要和可能了。”
同时,陈雷提出了章凌霞赔偿他5万元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在调解工作无效后,法院判决两人离婚,但没有支持陈雷关于精神损失费的诉讼请求。收到判决后,章凌霞失声痛哭:“公司里的职位不是凭空给的,是我这么多年辛苦拼出来的,它对我而言,也跟养育了8年的孩子一样难以割舍。在压力这么大的职场中,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得到的。我没有打算永远不要孩子,只是觉得现在不合时宜而已。陈雷只站在他和他家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完全没有考虑我的感受。我们的价值观差异太大,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实在让人无言以对。”
“因为工作,你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幸福,你觉得这样值得吗?”面对《家庭》记者的问题,章凌霞的回答只有泪水。
丈夫不能强迫老婆生,老婆不能背着丈夫堕胎
针对本案,《家庭》记者走访了相关法官和律师。对于新时代女性一方面要履行生儿育女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在事业上有所追求的现状,当“要孩子”遇上“好位子”时,大家的看法亦有不同。
本案法官对《家庭》记者表示:法院没有支持丈夫的赔偿要求,是因为现代女性强调自己的独立事业和独立人格,不能为了生育而回归家庭。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明文确认终止妊娠是妻子的权利,《妇女权益保护法》第47条也明确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女方做人流手术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处置,是选择“不生育”的自由,理应受到理解和尊重。
而多位律师则表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生育调节”一章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这是对男性生育权的肯定和支持。但关于“男人有没有生育权”的讨论还是此起彼伏,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本案法官指出,法律上为出现类似情况的男方提供的一个救济条款是:男方有生育愿望、女方不同意而产生重大分歧时,可请求法院判决离婚。法律保护女性公民,但也希望女性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照顾到丈夫和家人的感受,不要轻易地作出决定。一位律师用通俗的话对记者说:“此事说白了就是:男方有要孩子的权利,但不能强迫老婆生:女方有不要孩子的自由,但不能背着丈夫堕胎,如果那样做,丈夫是可以提出离婚的。”
四个月带薪产假,让当老板的头疼
最新的《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将产假由90天增至98天。很多人觉得,新条例规定产假增加、生产的费用可以向单位报等,是职场女性的福音。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女性找工作的大环境本来就比男性差,现在的带薪产假尚且让企业主头疼,新条例实行后,会不会导致企业主更不敢雇用未育女性,女性的工作机会会不会更少?
很多企业主也向《家庭》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卢东绪无奈地说:“不是我对社会不够宽容,生存压力对我也不宽容啊!我们这种公司都是微利经营。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给一个不干活的人开四个月薪水吗?”
职场“白骨精”,生育权、工作权孰重孰轻
《家庭》记者在小范围内调查了一些职场女性,不同的价值观冲突激烈。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做主管的刘女士称:“现在的职场,女人要有作为就要牺牲很多,包括生孩子的权利,甚至包括结婚的权利。我有一个同事婚假、年假一起休了一个月,回来就发现自己的位置没了。甘蔗没有两头甜,想要职场得意,有时就得不当自己是女人。既然选择以事业为重,基本上也就放弃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女人的权利。男人女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就分开。女人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男人可以再找一个愿意生孩子的女人结婚啊!”
供职于国有企业的孙主管却不这么认为:“我根本无法理解!为了一个总监的职位,放弃婚姻,放弃孩子。连自己的孩子者阿以杀掉,赚那么多钱干吗?跟一个生命相比,一个职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现在很多女人已经成了工作和欲望的俘虏、奴隶。不知她们老了以后会不会后悔。”孙主管告诉《家庭》记者,女人是要有事业,但家庭也非常重要,她已毕业三年,跟老公商量好明年要孩子。尽管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已经在并不容易升职的国有企业里成为主管,但是为了家庭,她愿意牺牲事业。
另外两位职场女士表示,孙主管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是她“站着说话不腰痛”。因为大型企业比较正规,对女性生育比较宽容,即便生育也会有正常的产假福利,没有降职或者离职的危险。
原在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陈小姐认为,聪明的职场女性,应该学会在恶劣的职场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法则,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找到变通办法的。女人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没错,可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前途,舍弃一个新生命,毁掉一个家庭中所有人的希望,那是因噎废食。
篇6
作为澳门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舞剧,《澳门新娘》说的是许多舞剧都在表现的爱情故事,但它是一个中国水手与葡国姑娘的恋情,这个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澳门社会生活中。
有人会问:16世纪,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有可能娶回一个外国女人为妻吗?《澳门新娘》的编剧徐新先生,一位熟谙澳门历史的学者,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那时葡国的姑娘能嫁给中国人,父母还会以此为荣呢!
为什么?因为那时的中国是全球最富强的国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银货币流向了中国。澳门这个繁忙热闹的小岛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中国生产的大量的陶瓷、丝绸等等商品从中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又从这里装上海船出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从16世纪开始在澳门从事海上贸易的葡国人就叹服中国的富足,大批的中国物资让他们有生意可做,有财可发。对于中华人物,他们也欣赏、也仰慕礼义之邦的人勤劳、智慧,有教养。因此,在澳门这个当时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港口,中外通婚屡见不鲜。时至今日,澳门人血统混杂,面目各异,形成了这一地区中西文化相融合的特色。
不了解澳门的地域特色,往往造成文化上的误读。有一部讲澳门中外通婚的电影,曾引起某些评论家的误读:仿佛一个中国姑娘嫁了外国贵族青年,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便受到伤害。这种误读不仅说明人们对澳门并不了解,而且对于曾经声震八方、赫赫耸立世界中心的中国历史也不了解。更可悲的是,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侮辱挨打的历史,像深刻在中国人心上的烙印,造成国民的不自信,以至于格外敏感,极怕伤害自尊。这种情况又说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多彩多姿,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太多了。通过一出小小的舞剧《澳门新娘》,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澳门的历史文化,同时使我们想到以前有一种认为澳门是文化沙漠的看法,看来也是误读。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作为综合性艺术的舞剧创作是比较难的,《澳门新娘》的创作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澳门舞蹈事业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标志着澳门文化事业达到较高的水平。
《澳门新娘》浸润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和合”是讲不同物或者对立物的结合相融。在中国文化中,“和合”被看成是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如阴阳相和,才有生命的繁殖。“和合”还体现为一种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与融合力。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和合”史,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和逐渐强盛强大,始终离不开“和合”的文化。16世纪澳门的社会生活状态是“和合”的,从舞剧《澳门新娘》可以看到,中国水手秦高和他的葡国新娘的自由恋爱不但没有受到社会世俗和双方父母的干预,而且他们中西合璧的盛大婚礼还得到家人和中外人士的祝福。时至今天,澳门的地域文化仍然是“和合”,没有什么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并存、相融。
目前许多学者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是由于当今世界需要这种能够推动人类进步、有利于世界各民族间相互交往的精神文化。我们也不妨把“和合”称为一种现代意识,是对今天社会发展具有实际意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正如著名音乐理论家田青在评价这出舞剧时所说的那样:“面对21世纪,人类最大的问题是文明冲突,而‘和合’能解决这个问题,它应是世界未来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澳门新娘》这一舞剧超越了爱情故事的内涵。”
《澳门新娘》空灵而意远,优美而隽永,是一部观赏较强的成功之作。作为舞剧,《澳门新娘》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严格遵从戏剧的要求,编好一个引人入胜的完整故事,把一切舞蹈表演安排在戏剧的故事框架之中。独舞、双人舞、群舞的创作和表演,都从情节演进或人物的情绪出发,着重舞蹈节奏,用动律和身段表现角色,进行戏剧性的营造。其次在审美观照上,注重戏剧的整体性美感,善于运用对比方法和节律和谐地完成舞剧审美的构建。如大的空间,码头上灯光和景深不烦其大;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时,惟独头顶一束红光的空间不烦其小,其实是扩大了小的空间;除大小对比外,还有此消彼长、此暗彼明、此慢彼快、此繁彼简等等的对比。秦高的民族舞与新娘芭蕾舞的对比,刚柔相济,在对比中达到统一和谐。芭蕾舞、中国古典舞和现代舞,高度协调融合,浑然一体,使得舞剧张弛有序、层次分明,节奏明快,该细致处细致,该粗放处粗放。衔接和过场的舞段简洁明快,而对男女主人公的舞段则尽情渲染,雕刻入微,细腻地把握人物情感的喜怒哀乐,演进剧情。其三,善于用精妙的处理营造气氛。开场是热闹的码头,中外各色人物纷至沓来,川流不息,强调那个时代澳门的繁荣和中国的强盛,为男女主人公产生爱情作出铺垫;男女主人公初见的一段舞则营造一种诗情画意:先是男的吹箫,后是女的拨动琴弦,然后用箫声琴声互相试探,俩人爱情升华时,浪漫的音乐激昂奏响,此幕戛然而止。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篇7
近期播出的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说的是一对分别来自城乡的夫妻,婚姻生活磕磕绊绊的故事。这部戏的故事虽然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其中所表现的生活氛围、婚姻生活的矛盾等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记者已经年逾八十的父母也在看这部戏,他们是在欣赏、品评戏中的故事和人物,而他们自己的婚姻生活总体来说是幸福的。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年轻时的感情基础很好。当年父亲是一家医院的药剂师,母亲则是一家单位的职员。他们虽然是经人介绍相识相爱并结婚的。但婚后日子过得还挺和睦。当然,他们俩拌嘴的时候也有,但极少有大吵大闹撕破脸皮的时候。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母亲脾气急,人很能干,却看不惯别人没眼力见。我父亲脾气好,是个慢性子,对人很宽容,就算某些方面不同意母亲的看法或做法,也会尽可能地与母亲达成一致。
我小的时候随父母去了大西北,那时父亲在农村一所医院上班,母亲在县城工作。父亲每周只能回家一次,那时只有30多岁的母亲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一双儿女和婆婆,家中大小事全靠母亲操持,很是辛苦。
记得一年冬天的一个周末,父亲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从几十里外的农村赶回来看我们,由于生活困难加之所有的家务事都是母亲一人操劳,所以她见到父亲回来难免要发发牢骚,抱怨几句。可说着说着父母就吵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见父亲脸色铁青,重新戴上帽子走了出去,顶着寒风弓着背艰难地蹬上自行车,又返回农村去了。当时我站在床上从窗户上看着父亲的背影不禁流下了眼泪,我当时心里是怨妈妈的。但是后来当我为人妻为人母时,我由衷地体谅和理解母亲当年的艰辛与痛苦。我父母平时拌嘴,多半都是爸爸忍一下就过去了。表面上看是母亲有些强势,父亲总是弱弱的,但是在这个家里我母亲可是功臣,家里家外都是把好手,如今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干家务、照顾我老营都是亲力亲为,为我们做儿女的解除了后顾之忧,我们常常笑称:妈妈是刀子嘴豆腐心,爸爸是嘴上不说心中有数。就是这样一对性格完全不同的夫妻,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求大同存小异,一边拌着嘴。一边相互疼爱着度过一个又一个平常的日子。特别是进入老年以后,父亲耳背得厉害,母亲像哄小孩一样照顾着父亲,每每看到他们两人默契的动作或对话,我就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相濡以沫吧。看着他们在一起时和谐开心的样子,谁还会怀疑他们的婚姻不幸福呢?
平平淡淡最见真情 马丽
英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年过半百的她说起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父母难掩心中的欣慰,她告诉记者,她父亲今年90岁,母亲88岁,至今身体还挺硬朗,这与他们的婚姻幸福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记者问她是否看了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时,英子说看了,她认为剧中翠花和陈志的婚姻有一定的普遍性,像这种在夫妻感情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婚姻在生活中挺普遍的。再加上文化水平不高的翠花和大学毕业的陈志之间难以逾越的文化差异,肯定会造成很多很难克服的矛盾。
不过,她说,幸运的是,自己的父母并没有这些情况。她告诉记者,自己父母的婚姻长达60多年,虽然年轻的时候并没有经历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爱情,但老两口悟到了婚姻的真谛,所以他们的婚姻生活能够如此幸福和谐。
英子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医务工作者,她父亲过去一直在一家医院做医生,母亲则在街道卫生所工作,相同的职业让她的父母在平日里很有共同语言,虽然两人不在一个单位工作,但两人总是有一些共同的话题。记者觉得,这是英子的父母婚姻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家庭生活,英子说,她的父母一生养育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很多时间以来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父母的性情都比较温和,所以家中听不到抱怨,也听不到父母训斥孩子。与此同时,英子的父母都是对别人很热情的人。英子说,早年的时候,左邻右舍的人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她母亲都会热情地跑前跑后,父亲也是如此。在英子的印象中,小的时候住的大院里的大情小事都少不了父母的身影。
温和的性情、达观的心态、乐于助人的热情让英子的父母每天都活得很充实,所以英子父母的婚姻总的说来是幸福的。英子说,如果总结一下自己的父母婚姻生活稳定和谐的原因,还因为他们俩之间一直对对方比较宽容和理解,他们生活中没有特别感人和有趣的事,只是平平淡淡地相互关心和照顾。但正是在这些平平淡淡中却现出了真情。她说:“我父母在我印象里还真没有吵过架,只是偶尔拌个嘴,还都是我爸让着我妈多点。我对我父母的评价是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平易近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不营遇到什么事情,从来没有听到过他们抱怨,那时候家里生活一般,家里又经常来一些农村的亲戚,但是从来没听到过我父母互相抱怨和不满,都是热情招待,非常难能可贵。还有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能听到他们聊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话,这表明他们心胸宽广,心地善良。这些都成为他们婚姻生活能够长久稳定的重要原因吧。”
人性的善良让父母相濡以沫 李雄峰
说起自己的父母,老魏带着一种数佩的感动――一对老夫妻携手相伴走过了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而今依旧相互关照,心心相通。
半个多世纪前,都市中的青年男女谈及婚嫁,那也要讲究门当户对的。“父亲当时是行业里小有名气的知识分子,而母亲则是个普通工人,这在那个年代是有‘阶级’差距的,但是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老魏回忆说,自己懂事的最初阶段,曾经认为父母并不是世上幸福的人。“我爸回家啥也不干,家里的活几乎全部是母亲操持。最初自己认为父亲这么做是对母亲的一种不公。但是,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父亲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好吃的饭菜――原来父亲还有这么两下子。事后,自己曾问过母亲。母亲说,她和父亲已经有了一种默契――男主外,女主内。”虽然现在人看来,这是一种不平等,一种旧观念,可老魏自己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和谐的配合,对家庭而言是分工协作。因为自己从未听见父亲对母亲的粗茶淡饭抱怨过,也从未听见母亲对父亲回来后的‘游手好闲’发脾气。”
为此,老魏曾和家里的亲戚以及父母的同事聊天,他们说当年大家都说父母的结合门不当户不对。可是如今他们都一大把年纪了,依旧相互关照。老魏感叹道:“现在看父母,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人性的善良让他们相濡以沫地走到了今天,而且我相信他们还会相互搀扶着继续走下去。”
凑合不是万能药 朱子
《我的父亲母亲》,一个是文弱男知青,一个是乡村彪悍女。两者相逢,必然是一串儿啼笑皆非的故事。按照以往的逻辑,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打打闹闹,最终都会在日子里过成一个频率。观众于连说:“让人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人,还不是老来相依。”
在小于的印象中,父辈的婚姻即使再不如意,凑合一下也就能过一辈子。但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却颠覆了她的看法:“没想到最后是离婚收场。”这部戏撕破了以往的脉脉温情,将生活的残酷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陈志与翠花,因为无法弥补的鸿沟而分开。小于感叹道:“原来凑合还真不是万能药。”
编剧赵冬苓说:“我觉得电视剧还是要有担当。既然要写婚姻家庭题材,就希望对中国的婚姻家庭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要明确地、大胆地表现出来。”小于说能在剧情中感受到编剧对于问题的不回避,“没有掩盖二者之间的差距,而是放大,让人看来都是一声叹息。比方说,陈志新官上任,下属纷纷送来礼品,陈志让翠花全部送回,翠花却自作主张给娘家人留下几样;翠花将公共土地挖成菜地;在门口垒起灶台……”
小于说她看到很多剧情评论说陈小艺扮演的翠花是农村女青年的逆袭,“但是我想她真的幸福吗?出身于农村的她,觉得过日子就是要脚踏实地,根本不会理解丈夫陈志眺望星空的激动、工作上的烦恼……反之,陈志也不会理解翠花在城市生活的困扰,在时展中所产生的迷惑。总之,两个精神世界不搭边儿的人,除了搭帮过日子,找不到其他沟通方式。”
篇8
一、老干部再婚现状及特点
区总人口64万人,截至去年底,全区60岁以上的老人7.6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2%,其中,市区空巢老人600多人。目前,全区老年人口每年以近3%的速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区直接管理的老干部603人,其中男性536人,女性67人,老干部数量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减。正是在全区老年人口增长与老干部数量负增长的交错中,老干部再婚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一)老干部再婚以丧偶再婚居多。在603名老干部婚姻状况中,原配婚姻占到45%,再婚婚姻占到46%,独居仅占9%,再婚率高于初婚率是老干部婚姻的显著特点。所有再婚老干部当中,再婚婚龄最长的26年,再婚年龄最大的83岁,再婚次数最多的达到6次。再婚老干部79%属于丧偶再婚。
(二)老干部再婚比重男性大于女性。在丧偶老干部中,男性老干部再婚人数占到79%,女性不到10%。这说明女性老干部寿命高于男性,女性老干部丧偶后,由于年龄关系再婚很困难。从丧偶要求再婚老人的家庭看,大部分都有子女(无子女的老人只占8.8%),而且均为男性。
(三)老干部再婚以“找伴型”为主。再婚老干部当中,由于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丧偶后觉得过日子处处难,为了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迫切需要找一个配偶,这种类型的占26.5%;部分男性老干部,身体仍然比较健康,物质生活已心满意足,但感到精神生活空虚。用他们的话说:“现在一切挺好,只欠精神支柱。”想找个称心如意的老伴共度幸福晚年的占42.8%。
(四)老年人再婚后的生活情况大多数是好的。据对再婚的老干部家庭调查,婚后幸福感的占74%,他们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体贴,和双方子女和谐相处,安享晚年。但也有15%由于与子女关系搞僵和经济来往不清感觉身心很累。还有个别再婚老干部与子女水火不容,多次调解无效闹上法庭。
(五)老干部非婚同居现象比较严重。在以配偶形式共同生活的老干部中,未婚同居率占到48%,可以看出非婚同居已成为老干部解决晚年感情生活的选择之一,和则聚,不和则分,重组的事实婚姻成了双方释放情感的“临时驿站”。许多子女对遗产问题的担心,也对老干部的“非婚同居”给予默许,因此老干部“非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后遗症,值得关注。
(六)老干部再婚由单一形式走向多元化。原来老干部再婚的年龄距离较短,往往是男性比女性大几岁。现在老干部再婚年龄选择距离拉长。出现了岁际婚姻(年龄差距小于10岁)、台际婚姻(年龄差距在11到20岁之间)和代际婚姻(年龄差距大于20岁的婚姻),我区年龄差距最大的达到了32岁。据调查,全区老干部有登记再婚、同居再婚、走婚再婚、代际再婚等形式。其中同居再婚和走婚再婚的老人占据主导位置,登记结婚的有所增加。
二、老干部再婚利弊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老干部再婚的利弊。通过调查和与老干部交谈发现:许多丧偶老干部的内心是很害怕孤独的,他们希望有一个“伴”陪伴着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他们渴盼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并希望得到孩子们的支持与祝福。在调查中发现,已经再婚的老干部大多表现得精神焕发,患病率较低,乐意参加社会活动。而因子女干涉未能再婚的老人则很孤独,精神压抑、萎靡不振,容易患病。实际上,再婚老干部对性生活的要求只占一小部分,他们要再婚的真正原因是想找个“伴”,互相照顾,这样有利于健康,可延缓衰老,减少痴呆。而这些都是子女所无法替代的,子女不可能时常守在老人身边,可见,老干部再婚不仅是为了给自己找幸福,也是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有助于社会和谐进步。
(二)老干部再婚面临的问题。首先,重新组合的婚姻必须面对房子、财产、子女、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问题。男女方的思维差异很大:男方怕财产损失,怕承担责任。女方则想轻松潇洒,不当保姆,还要考虑如何照顾原先的子女。双方各自的子女也会考虑如何继承财产、如何赡养老人等问题;其次,老干部再婚时理性大于激情,再婚老人为情爱付出自己的一切的意志已不像年轻时那么坚定,重组的夫妻关系十分脆弱。双方都希望对方能适应自己、照顾自己而又不占有自己的财产。有些老干部提出了再婚的妻子将来不能继承自己的遗产、生活上要AA制的要求,再婚的女士想进入知冷知热的贤慧妻子角色也比较难;再次,老干部择偶时总是愿意选择社会地位、收入、年龄等比自己低的女士,使有些利用婚姻做跳板的居心不良者,借此骗了老干部的钱财,最终使得老干部“人财两空”;最后,老干部再婚择偶的渠道狭窄。调查发现,老干部择偶靠子女、邻居、熟人介绍居多。专门的老人婚介所、社区、媒体等为老人助婚还较少。
(三)老干部再婚为老干部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老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老干部搞好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老干部部门、老干部原单位、所在社区、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老干部离休费、医疗费、财政保障“三个机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老干部衣食无忧。服务的重点已经转移在如何让老干部身心健康和快乐有为的问题。当老干部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照顾的时候,丧偶老干部再婚以及再婚环境的促成、再婚家庭矛盾的排解、子女的沟通教育等等,都需要老干部部门、社区、原单位和家庭的关注和理解支持。
三、老干部再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怎样对待老干部再婚问题,怎样做好老干部再婚前、中、后的服务和管理问题,这既关系到安定团结,又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引起全社会关注。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老干部再婚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婚姻是个无法绕开的问题,社会的关爱以及世俗的看法和老年人自身观念的转变,是决定他们能否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最主要因素。目前,老干部离婚、再婚面临的环境和舆论压力也很大,尽管社会在不断进步,但对老年离婚、再婚者的宽容和接纳程度依然非常有限。因此,应该大力提倡老干部自主婚姻,抛弃旧俗,勇敢追求自己晚年幸福。通过媒体专栏、老年大学婚育课堂、社区市民学校等阵地,宣传新事新尚,把老干部晚年幸福当成社会的责任和家庭子女的责任。区鲸园办事处社区教育学院开设了《老年婚姻》课程,定期聘请专家、法律人士、再婚老干部为老年学员授课和切身感受,受到广大老干部和老年朋友的喜欢,成为社区教育学院参加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
(二)善待婚姻,让老干部再婚“转弊为利”。一是老干部婚前要加强了解:相互了解对方脾气、性格、爱好、文化素养、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对老年人再婚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二要明确权利和义务:要将双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和双方子女对两位再婚老人应尽的赡养义务明确下来。三要实行财产公证:应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以免婚后发生财产纠纷。四要履行法律结婚手续:只有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才是合法的夫妻,才能受到法律保护。男女双方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对以上各项达成共识和理解,匆忙行事、勉强结合,日后一旦水火不容,会给自己增添许多烦恼,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此外,再婚后要注意互敬互爱,求大同、存小异,避免把现配偶与原配偶做过多的比较。这些都有益于再婚后共筑“爱巢”、使再婚如同初婚一样幸福美满。
篇9
一对新婚男女对婚姻的美好愿景,是无论疾病还是健康,两个人都相爱相敬,不离不弃。然而,婚姻有时候却扛不住疾病的打击,尤其是遗传性或传染性疾病,不仅影响夫妻关系和谐,甚至会影响下一代健康。而这些不良影响,是有可能通过婚前健康检查来避免的。在我国,婚检曾是强制性的,自2003年10月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强制性规定,改为自愿原则以来,婚检率持续下滑。据北京市卫计委的统计数据,2014年婚检率仅为6.76%,而婚检人群疾病检出率却大幅上升,从1996年的5%上升到2014年的12.95%左右。与之相伴随的,是新生儿畸形率大幅上升,截至2015年,我国新生儿畸形率已高达5.6%,是1996年的6倍多。新生儿畸形率与婚检率明显存在负相关,这一现象已引起全国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项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后代的婚前程序,婚检为何被绝大多数准新人忽视?通过婚检能避免哪些危害?忽视婚检又有哪些潜在风险?本期我们予以关注――
婚检自愿,
参检率降至不足一成
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开始执行,婚检实行自愿原则,全国各地婚检率陡然下降。据报道,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如今婚检率已不足一成,中小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婚检率更低,有些地方几近归零。
为了鼓励婚检,近年来不少城市实行免费婚检,可新人参检率仍然极低。就此现象笔者进行了采访。
阿强是一名农村青年,在广东打工时认识了同乡打工妹小美。今年春节,阿强和小美回家见过双方父母,便到民政部门领结婚证。工作人员问他们要不要婚检,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如何作答。“不强制,但鼓励。”工作人员向他们解释。阿强就问:“要钱不?”得知婚检是免费的,阿强想检查,小美却不愿意,悄悄跟他说:“不就是把下面给别人看吗?羞死了……”领到结婚证后,小美如释重负,对阿强说起了十几年前她姐领结婚证时的往事:“我姐婚前已经跟姐夫在一起了,婚检时觉得难为情,特意找了熟人,只交了费没做检查。”
小黄和小胡都是公务员,今年五一领证结婚。当时也有人问他们要不要婚检,他们一致说不。一个原因是嫌麻烦。两人上班都挺忙的,婚检一耽搁就是大半天,耗不起。另一个原因是觉得没必要。两人单位每年都组织体检,他们也都知道自己身体没毛病。至于家族疾病,相恋五年的他们对双方家庭已非常了解,也非常自信:“肯定没有家族遗传方面的问题。”
小陈和小汪是一对“90后”恋人,相恋不到半年便准备结婚。但在要不要婚检这个问题上两人有分歧。小汪的姑姑早年嫁给了一个在当地做生意的外乡人,一年后生了个畸形儿,据说是孩子的父亲有家族遗传病史。“要是当时做个婚前检查就好了!”听姑姑感叹时,小汪就决定在结婚前一定要做婚检。可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陈时,小陈坚决反对,甚至很反感:“你什么意思啊?你是怀疑我有病吗?”小汪耐心解释,可越解释小陈越生气:“就算检查出什么来,难道我们就不结婚了吗?你这样做不是对我们纯洁爱情的玷污吗?”两人越闹越厉害,直至小陈抛下狠话:“要结婚就不婚检,要婚检就不结婚!”
另一对恋人小何和小盛,在婚检上的分歧主要缘于小盛有难以启齿的隐私。认识小何前,小盛有同居男友,这一点她跟小何说过,小何表示不介意。但有一点她没敢说:她曾多次人流,并患有习惯性流产。小何是家中独子,负有为何家传宗接代的“重任”。要是婆家知道她有习惯性流产的毛病,她的婚事很可能告吹,而她又特别害怕失去这桩婚姻。所以,当小何提出婚检时她异常紧张,假装镇定地说:“我们都在一起这么久了,有这个必要吗?不如趁这个工夫我给你做顿大餐吧!”被她这么一哄,小何也就没再坚持。
以上四对准新人对婚检的态度,基本上可以代表绝大多数不愿参加婚检的年轻人的心声。归纳起来有五种情形:一是认识不到婚检的重要性,或者对婚检的认识存在误区,将婚检等同于一般体检;二是认为婚检太麻烦,耽误工夫;三是对自己和对方的身体很有信心,存在侥幸心理;四是知道自身患有疾病却不愿面对,怕检查出来以后影响婚姻;五是担心触及隐私,羞于面对。
也有从事婚检的医生形象地将大多数不愿婚检的新人归纳为“三不来”:有病的不肯来,没病的不想来,对婚检重要性认识不足的不会来。
检与不检,
结果迥然不同
近年来,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大幅上升,从1996年到2015年,10年之中上升了6倍多。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新生儿缺陷约90万例,相当于每30秒钟就会有一例。婚检率下滑,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上升,两者明显存在负相关关系,是不是说明新生儿缺陷率上升是由婚检率下滑导致的呢?北京大学婚育健康研究所所长任爱国表示:“目前尚没有研究支持这一说法,但婚检率下降不利于出生缺陷的预防是毫无疑问的。”我国为预防新生儿缺陷建立了“三道防线”,即婚检、产前筛查,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婚检是第一道防线。婚检率下滑,也就意味着第一道防线失守。而且,婚检不仅仅是医学检查,还包括婚前健康教育、婚育咨询指导等,婚检率下降也直接导致这些工作无法开展,新生儿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完全失效,这就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继承”父母的遗传性疾病,不仅加剧社会负担,甚至成为家庭灾难。
湖北小伙张胜和妻子夏小慧几年前在杭州旅游时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两人都是大龄单身,而且都做建材生意,相识一年后,夏小慧将自己的建材店转让,挺着大肚子从广西嫁到湖北,一边在老公店里帮忙一边待产。几个月后,夏小慧生下一个男孩,张家人喜不自胜。
可好景不长,孩子半岁时查出贫血,经治疗未见好转,到1岁时更加严重,还伴有浑身无力、水肿等症状。到大医院一检查,孩子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贫血症。医生告诉夏小慧:“这个病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而病源就在你或你爱人身上!”夫妻俩都傻了眼。经检查,夏小慧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她这才恍然大悟:难怪自己总感觉头晕乏力,原以为是贫血,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医生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后悔不迭,医生说:“其实你的问题本身并不严重,遗传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如果你们婚检以后再怀孕,完全有可能避免孩子患上地中海贫血症。”而当初两人被爱情冲昏头脑,哪里想得到去做婚检啊!
如今,张胜夫妇关掉门店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尽管他们知道这个病治不好,但还是想尽最大努力。求医途中,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夫妻俩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沉重。对他们来说,未来就像一个无法预知的黑洞。
同样为当初没有进行婚检而痛悔的还有白领夫妇林志和周茜茜。夫妻俩都是年薪几十万的公司高管,也都是事业上的“拼命三郎”,因为工作忙,结婚时没做婚检。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周茜茜加夜班时出现临产症状后被紧急送医出生的,孩子出生后第三天便夭折了。经查,孩子死于代谢性酸中毒。悲痛欲绝的周茜茜认为是自己对工作太过拼命造成的,自责不已。
第二次怀孕,周茜茜在预产期之前三个月便休假回家待产。谁知孩子出生两天后又夭折了。是不是有遗传问题?夫妇俩警觉起来。经医院检查,结果证实了两人的担心:林志一切正常,而周茜茜与夭折的孩子都严重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经病史调查才知道,周茜茜患有慢性胃肠疾病、贫血,她以为就是普通的慢性病,一直没在意,因为工作忙也没有系统性治疗。殊不知,慢性胃肠疾病、贫血虽不是遗传病,但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造成的代谢紊乱,却能要了胎儿的命!假如两人参加婚检,医生一定会提醒他们怀孕前调理身体,让周茜茜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从而避免这种不幸。
还有一对小夫妻丁苗和肖阳,儿子1岁半时仍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经诊断患有先天性严重脑瘫,主要原因是母亲怀孕时一直严重贫血。因为给儿子治病,这对小夫妻债台高筑,一筹莫展。同样,两人也没有参加婚检,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生子,每个环节都那么匆忙。假如他们参加婚检,在医生指导下怀孕,今日的不幸同样能够避免。
而同样作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广东夫妇阿波和阿敏现在的生活却很幸福。6年前,两人在婚检中均被查出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一个中度,一个轻度。当时阿敏已怀孕4个月,在对胎儿抽取体内血液检验后,他们听取医生的忠告果断中止了妊娠。后来的三年间,他们又三次尝试孕育,均被查出胎儿异常。经理性抉择后,他们放弃了生育自己的孩子。
两年前,夫妻俩到福利院领养了一个健康女婴,取名来福。如今,小来福已经两岁半,是夫妻俩的开心果,给一个差一点坠入深渊的家庭带来了无比的幸福。
“80后”记者杨阳的幸福更是溢于言表。杨阳是一家报纸的健康版记者,深知婚检对于夫妻婚姻生活的重要性。5年前,她跟恋人去领证结婚时,坚持做了婚检,准丈夫孙向东也很配合。这一检还真检出了问题――杨阳患有乙肝,且正值大三阳活跃期。当时,两人已做好婚礼后旅行度蜜月的准备,其中还有一个甜蜜计划――孕育蜜月宝宝。检查结果让两人都吓了一跳。经常采写健康新闻的杨阳当然知道,乙肝大三阳是可以通过母体传染给胎儿的,如果不是这次婚检,两人糊里糊涂地怀上了,再糊里糊涂生下一个乙肝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杨阳跟孙向东的婚礼如期进行,但蜜月宝宝计划中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备孕计划,这个计划的前提是治病。经过半年的治疗和调养,杨阳的转氨酶降了下来,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医生告诉她可以怀孕了,并嘱咐她在怀孕的第7、8、9月时,每月注射一针高效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4~8小时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免疫球蛋白,在婴儿1个月、6个月时注射乙肝疫苗,就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在医生的指导下,2013年4月,杨阳顺利产下一个女婴。如今,看着3岁的女儿健康活泼,杨阳欣慰之余,在她所负责的健康版以《婚检――幸福婚姻不可缺少的护身符》为题,现身说法告诉人们婚检的重要性。
在婚检问题上,同样的境遇,不同的态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正所谓“婚前检查一小步,幸福人生一大步”。
婚检不可忽视,
自愿应该变自觉
2016年初,中国青年报对婚检的一项调查显示,婚检率下降的最普遍原因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婚检的重要性。对于婚检的态度,许多人存在着片面看法或认识误区,他们对婚检内容并不了解,将婚检视同一般体检。
专业人士指出,对婚检的正确理解应该是:“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婚检除进行专科、外科检查外,还有尿常规、血常规、传染病的检查,以及一些怀疑有遗传病而做的DNA即基因检查。此外,还要进行婚前卫生咨询、宣教指导服务。
具体来说,婚检可查出四类疾病,避免相关影响。一是法定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淋病、梅毒、乙肝等,这些疾病可以通过抽血排查。二是较重的精神病。如严重的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此类疾病需要精神科医生诊断。三是生殖系统畸形。此类疾病直接影响生育,其中一些疾病,男科和妇科医生可通过肉眼诊断,有些需要用B超检查。四是先天性遗传疾病。如白化病、原发性癫痫、软骨发育不良、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产前诊断中心遗传实验室负责人张U说:“婚检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检查准新人是否存在影响生育及后代健康的疾病。”如果检出疾病或携带不良基因,可以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其生育;若检出不适合生育人群,建议婚后避孕;有家族遗传病的人群,则建议婚后在医生指导下受孕。
相反,不婚检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保健医生徐家正指出,不做婚检可能带来四方面恶果。首先,如果患有性传播疾病,未经过治疗就结婚,不但会传染给配偶,严重的如艾滋病、梅毒还会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其次,如果患有遗传病,就会遗传给下一代,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再次,如果患有影响婚育的内科疾病,未及时发现、治疗,会危及母婴安全,甚至导致孕产妇及婴儿死亡。最后,不做婚检,等婚后才发现双方病情,还会影响婚姻家庭稳定,进而影响社会安定。
2003年起实施的新《婚姻登记条例》中,婚检由“强制”改为“自愿”,国家将是否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权利交给了当事人,体现了对公民的尊重,但这并不是说准新人没有婚检义务。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双方,本着对对方负责、对未来家庭负责和对后代负责的态度,应把婚检从“自愿”行为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根据检查结果客观了解彼此的健康状况,将知情权选择权真正交给对方,共同为婚姻家庭承担起责任。
如何变自愿婚检为自觉婚检呢?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耿玉田提出,要优化服务流程,通过婚检婚登一站式服务、婚检孕检系列套餐服务等手段,引导新婚人群参与;要加强部门协调,利用婚姻登记网络、婚登大厅等平台宣传婚检信息,方便百姓对婚检相关政策与知识的获取;扩大宣传,联合妇儿工委等部门加大婚前医学保健的宣传,提高围婚人群对婚检的重视程度。
值得提醒的是,预防出生缺陷,单靠婚检还不够。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防治与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尹爱华说,出生缺陷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做好婚前保健,其次提高孕前、产前检查质量,再次是选择最佳孕周产前诊断,及时检出缺陷儿,为胎儿宫内治疗等创造条件。
所幸的是,随着新生儿畸形率的攀升,近些年各地都为提高婚检率采取了相应探索。
2013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婚检率连续3年位居全国首位,出生缺陷发生率大幅下降,有效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广西是地中海贫血症的高发区,近年来以实施“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为突破口,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卫生担当、群众参与”机制,全区各地都成立了婚育综合服务中心,采取“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姻登记、优生优育咨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一体化服务。婚检成了政府给新婚男女提供的温馨便捷“健康大礼包”。新人们在领取结婚证的同时不用出登记大厅,只要上楼抽几管血,即可获得可能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初筛信息。
自2011年6月1日以来,河南省实行免费婚检政策,鼓励适婚男女重视优生优育,婚前参加免费婚检。2016年5月27日,又在新修改的计生条例中,对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准新人做出增加婚假7天的规定。
篇10
(陈仲舜,著名心理专家)
谈到爱情的保质期,它如同食品饮料的保质期一样,要想鲜而不腐,必须具备几个先决条件,如防腐措施、密封措施以及储存环境等,靠自然放置要不了多久就会变质的。
有人说爱情的保质期为18个月至30个月,听起来有些玄乎,实际上确实不夸张。就拿恋爱来说,到底恋爱多久结婚为好?恐怕都没有细琢磨过。其实婚姻专家早已指出,正常的恋爱期不超过三年,而以两年为适宜。从心理学角度,我们把恋爱分成三个阶段,九个心理过程:初恋的三个过程分别是了解、试探性的投入和认可;热恋的三个过程是思念、心理时间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和内在化(此时已不在乎对方的外表而是心的相容);准婚态的三个过程是占有欲、强烈地排他性和淡漠期(恋爱到一定时间后对爱情的感受进入不敏感状态,于是有些会说“不过如此”“没什么意思”)。
一个恋爱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恋爱的时间过长,超过准婚期后不能进入婚姻,一可能导致分手,二可能导致改变性质――即可能由爱情转变向亲情,纵然结婚,也未必甜蜜,至少在方面欠和谐。
我们再以结婚夫妻的爱情保质情况为例。根据婚姻学家的调查分析,结婚三年没有孩子靠吃感情老本过日子的夫妻,他们的爱情质量比结婚之初下降1/3乃至1/2。调查结果表明,结婚三年后为离异和婚外情的高发期,如果有了孩子,无疑可起到一定的保质作用。尽管两个人的爱情质量有所削弱,但建立在家庭概念上的婚姻牢固性加强了。
关于爱情保质期问题,不全是由社会心理因素来制约的,在诸多社会条件的背面,有些生物心理因素也不能忽视。其中最突出的是男性的“克立茨”现象和女性的“返祖”行为。“克立茨”现象即指喜新厌旧的现象。性学家认为男人的喜新厌旧有相当的生物学内因,似乎是男人的一种属性。不过这种属性可因一个人的信仰和观念不同而表现各异。至于女性的“返祖”行为,是指那些多次易夫或过分性放纵的现象而言,因为在原始母系社会里,女人是无性约束的。
综上所言,爱情的保质期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也是心理学问题。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因此感情的共鸣是维系爱情的必备因素。当然,感情共鸣的基础是思想的高度一致,此外,还有性格因素在内。性格对爱情的保质有如水果的品种,品种不同,其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的应变力也不同。人们在恋爱中较多关心的是性的吸引,而较少关心性格的相容性。
延长爱情保质期的一个新处方:
治疗男女外遇
一个受过婚姻伤害的女人说:“过去的婚姻是铁做的,现在的婚姻变成了泥做的、玻璃做的,还没怎么着,它就碎了。”
在欧洲,婚姻变得越来越随便了。当你一个礼拜两次走进同一个家庭,你会碰到两个不同的主妇,你无法判断谁是妻子谁是情人。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感情问题和外遇困扰,早已成为人们向婚姻辅导机构咨询的主要问题。
据我国某项关于婚姻现状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离婚潮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结婚3―5年,比例达到60%;第二个高峰是结婚10年以后,比例59.6%。这正符合我们前面所提出的爱情保质期的说法,结婚3―5年后,爱情的质量已在转变或变质,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婚变。而还有一些城市调查,在妇女婚姻热线咨询中,离婚问题占到37―38%。离婚的原因,女性因丈夫有第三者的占64.8%;男性因为妻子有第三者的占48.6%,比例都很高。这个数据说明,外遇已成了现代婚姻的杀手锏。
男人的外遇及其诊断治疗
个案:心痛的经历
刚结婚时,爱人的漂亮让我自卑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她对我的平凡一点也不能忍受。她常常在我面前说某某又发财了,某某发财之后又找了个情人。我实在听不下去就问她:“你希望我找个情人吗?”谁知她听完之后竟笑了,她说:“如果你能找个情人倒证明你有本事了,我真怀疑你能否找到个情人,有女孩喜欢你吗?除了我这当时花了眼的。”她的话说得很平静,却把我的自尊心完全破坏了。那天我心血来潮,对她说我们单位刚分配来的那个小女孩对我有点意思。我本来只是想吓她一下,但爱人根本就不相信,反问我是否想让她对我好一点。我想,我们的爱情有些无药可救了。我把真实的想法和那个女孩说了。我对她说:“你能帮我吗?”女孩天真地问我怎么帮,我直率地说假装作我的情人好吗?
不知是否算作荒唐,我竟然和那个女孩来往了,而且我把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向妻子汇报,直到有一天我和那个女孩在一块吃饭(其实,我们平时就是一块吃吃饭,谈谈心)被妻子发现了,她吃醋了。我没想到妻子吃醋的样子会是那样让人不能接受,她泼妇一样地大吵大闹,碰巧那个女孩回来给我送我忘记了的车钥匙。后来,女孩对我说,你放弃吧,我为你不平。我真的开始了另一种爱情。
诊断:男人的外遇几乎影响了当代婚姻生活,上面的那个数据最具有权威性,有64.8%的男人因为有外遇而导致家庭不和。悲剧的开始往往是因为男人无法忍受女人的一些缺点或者自身的一些不能克服的缺点:
1女人的唠叨是爱情的坟墓,也是男人不想回家、出现外遇的最常见的原因。美国前总统林肯的夫人就是一个爱唠叨的女人,她耽误了林肯1/4的时间。她几乎每天都要对林肯发牢骚,或责怪他。照她的话说,林肯一无是处:走路时背部佝偻,像个印第安人,耳朵和脸型也不对称……林肯的晚年,一直住在乡下小旅馆,不愿回家。
2男人是一种感官动物,他不能容忍妻子一年四季无所变化的表情和被岁月忘记了的不太性感的身材,他也受不了外面世界五彩缤纷的诱惑。男人的喜新厌旧,是他有外遇的一个内因和前提条件。
3性生活不和谐是男人有外遇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研究婚姻生活的权威鲍本诺博士说,婚姻失败的因素有四点,其顺序是:双方性生活不和谐、对于空间时间的利用有意见分歧、经济上的困难、身心方面的异常。我国的李银河女士曾做过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男人们都觉得在性方面情人比配偶更好,能给自己带来满足。
4金钱或权力的膨胀,使得男人忘记了自我,这时的男人容易产生婚外恋。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
治疗方法:男人结了婚以后,就对妻子一点也不重视了吗?也不全是,这就要看做妻子的如何来掌握丈夫,聪明的女人会用自己的EQ(情商)牢牢拴住丈夫的心。那么如何做一个刚柔相济的好妻子,让丈夫舍不得你依赖着你呢?
1切忌唠叨,在现代节奏比较快的工作环境中,丈夫在单位一般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心情不太舒畅,回到家里如果妻子再准备上大堆唠叨,肯定会使丈夫厌烦之极。因此,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写到“使家庭幸福的七种方法”时,特别强调:唠叨是爱情的坟墓。
2不要企图改变你的丈夫。对于妻子来说,丈夫的成功似乎就是她的成功,因此许多聪明的女人都在乐此不疲地帮着丈夫学外语、学微机、考驾照等等,每个女人都想使自己的男人完美起来。从结婚那天起,女人就开始想改造自己的丈夫,一会儿嫌丈夫走路姿势没风度,一会儿要去医院治疗丈夫的近视眼……结果导致丈夫的反感,甚至影响夫妻间正常的感情交流。爱自己的丈夫,就给他自由的空间,不要企图改变他。
3要懂得性知识。一位有婚外情的男性坦诚地说是因为妻子的“不配合”,这位男性和妻子本来性生活非常和谐甜蜜,但妻子怀孕后怕影响胎儿发育就完全中断了性生活。孩子生下后,妻子因辛苦劳累对此事兴趣不大,后来竟发展到厌恶反感,于是和丈夫签订“合同”――每月初日过性生活,其它时间一概不接受。即使这每月一次的性生活,妻子也是应付,终于导致丈夫在外面找情人弥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特森说:“性,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夫妻感情的破裂,多半是由于性的问题。”
4改变自己的缺点去吸引丈夫。优点是要保持和尽力发挥的,而自己的缺点呢?女性的缺点很多,譬如小心眼、吃醋、太过脆弱等等,如果你的丈夫不太喜欢你的某一个弱点,你就要努力改变你自己,你的这种改变,会让他更明了你对他的爱有多深,使他更有责任心。
5要及时捕捉丈夫的“红灯”信号。要通过看外表(有了外遇,一定会对自己的容貌、衣着更注意起来),看时间(常很晚回家又说不出可信的理由,可能就是外遇的征兆),听电话(妻子接听电话,对方不敢出声或立刻说打错了挂掉),体验性(男人有了外遇,性生活也会有变化),看脾气(有的男人会突然对配偶严厉、挑剔或不理不睬十分冷淡),看开销(突然有比平常更多的开销,奖金藏起来不交或向朋友借钱),求实证(如衬衣上有口红或口袋里有两张来路不明的电影票等)。
特别提醒:如果夫妻间相互恩爱,切忌相互猜疑,庸人自扰。一个过度怀疑的妻子,每天盘问丈夫的行踪,翻他的口袋,扣他的零用钱,让丈夫受不了,真的会有外遇了。
女人的外遇及其诊断治疗
长久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感情走私的大多是丈夫,但以下调查显示,女性外遇已成另一股潮流了:1953年金西报告指出,有26%的妻子感情走私。1970年《今日心理学》杂志的调查显示,这个比例已经上升至36%。1982年《花花公子》杂志对15000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发现,有38%的妻子有外遇的记录。1989年《纽约妇女》杂志针对其读者展开意见调查,并根据结果撰文指出:在采访的妻子中,几乎每两个便有一个人曾对婚姻不忠。
个案一:一个幻想外遇的女人
结婚五年来,我十分幸福。不过,我发觉自己经常做白日梦,想着一个同事。三年前,从我到这儿工作开始,我们便成了朋友。我们发现彼此很容易沟通。我看得出来,他对我很感兴趣,而我也喜欢他的关注!他常说:“真的,要是你没结婚的话……”我只想和他保持纯洁的友谊,而我也这么告诉他了。可是,当我们在一起时,总有说不出的兴奋。我心里明白,如果我“要”他,他会迫不及待。我喜欢自己对他幻想,仿佛着了魔……
个案二:踏上另一只船的女人
婚外情并不容易。为了圆谎,你得再扯一次谎。无论何时,你老是偷偷摸摸的,你总希望,千万别东窗事发。我爱的丈夫,实在不想这样对待他。他是个好男人,并以自己的方式来爱我。有时想到总有一天,他会发现,我就心慌――我知道,他一定会休了我。但是,我也爱那个他,并没打算要终结这段婚外情,为了眼前的状况,我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诊断:女性外遇的心理动力,也可称为其外遇的心理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自恋与自怜情结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属于心理失调现象。自恋型的女人对自己的外貌、地位,或者财富看得很重要。她最在乎的是别人的看法,隐藏在这光鲜外表下的是脆弱的自尊。
2性狂热她们具有歇斯底里的个性,活泼、有趣、夸张,她们生活的目的就是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这些女人婚后,通常会抱怨丈夫的乏味和呆板,于是便借着外遇的戏剧性以追求刺激。
3幻想心理和体验倾向据研究显示,许多已婚妇女爱幻想与另一个他发生婚外情。这类幻想在她们与丈夫在一起时,往往会浮现脑海。这种幻想一旦付诸实施,对任何一种婚姻都具有可怕的杀伤力。
4冒险与刺激心理对专一的女性来说,偶尔跟别的男人有染往往纯粹是出于想感受刺激。可是,当她们一旦大开眼界之后,她们的婚姻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改变了。
5报复心理有些女性天生愤世嫉俗,而她们的配偶也半斤八两。她们就会想尽办法来折磨对方。这些办法中有外遇、故意让婚外情曝光,或是向对方示威。这类夫妻中,若有一人出轨,另一个便一定会有外遇,让对方瞧瞧自己有多厉害。
治疗方法:
国外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陷入婚外情中的女性,大都会发生如下错觉:
1分不清是冲动还是爱,把外遇带来的激情和生机勃勃的感受误以为是爱了。
2因为“他”而重拾自信,恢复青春活力,便以身相许,认为“他”是个值得爱的对象,错把感激当了。
3在婚外情中,男女主角永远是浪漫的。在一片罗曼蒂克的氛围中,或许会觉得,两人之间仿佛有真爱存在,错把罗曼史当了。
4盼望能多跟“他”在一起,但时间和条件不允许,处在一种“饥渴”状态,往往误以为这就是爱。
5婚姻已经触礁了,想尽了办法也无法改变。想通过“他”把自己救出去,误以为“他”是上天的恩赐了。
特别提醒:对女人们来说,忠贞仍是现代爱情的义务和美满婚姻的基础。但是如果在现实婚姻中妻子得到的全是失望,那么她也会选择冒险。忠告男人们,捍卫爱情和尊严,就要做到如下几点:1了解妻子的心理,投其所好(妻子需要温存,需要从丈夫身上获得安全感,需要丈夫将爱表达出来,期待丈夫在社会上成功,需要丈夫的体贴、尊重、信任和支持);2不可表现大男子主义(不能把妻子当出气筒,保持宽宏大量,别嘲笑妻子无能为力的事,别在公共场合批评她,别把她和别的女人相比,不要在她痛苦时离开她,别在肉体上伤害她);3家务事可少做点,嘴巴却要勤快点(把感激的话说给她听,不要难为情说“我爱你”,出差回来时不要空手,可以称呼妻子的昵称,她的生日、你们的结婚纪念日、情人节不能忘,妻子穿上新衣服后一定要恭维几句);4平时要让她“妻管严”,关键时刻不让步(对拿自己的丈夫和别人比的女人,对她也和别人的太太比较一下;对瞎猜想丈夫有外遇的女人,要为她找一个可以打发时间的休闲活动或娱乐;对嫉妒心较重的女人,要让她把嫉妒心升华为上进心;对强迫男人陪她购物的女人,要假装不懂她买的东西是好是坏;对动不动就要离婚的女人,要假装认真地问她“你真的要跟我离婚吗?”对动不动就在别人面前大哭大闹的女人,绝不能让步;对动不动就要回娘家的女人,也不要宠坏她而要强调丈夫的威严);5洞悉妻子的婚外恋,不要让老婆飞了(一定要避免下面这个过程的重复发生。第一阶段:丈夫对妻子关心不够,妻子开始抱怨。第二阶段:丈夫改进夫妻关系的成效不大,妻子有了颓丧感。第三阶段:丈夫继续忽视妻子的现状,妻子对新的男人特别留意。第四阶段:丈夫被蒙在鼓里,妻子的悄悄发生了。第五阶段:丈夫感到出了问题,妻子在双重的规范中扮演两个矛盾的角色。第六阶段:丈夫在偶然中发现了妻子的,妻子极力辩解。第七阶段:丈夫的嫉妒之火在燃烧,妻子开始决定是弥合还是分离。第八阶段:丈夫愤怒的情绪开始缓和下来,双方决定离婚。第九阶段:受到伤害的丈夫会变得冷漠无情,另结连理的妻子感受到新的困惑)。
新药特别推介:爱情保鲜剂
现代研究表明,爱情极易在男女相恋后18个月至30个月之内消失,俗称“爱情昙花症”。它所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将引发家庭战争、婚外恋、婚姻破裂甚至违法犯罪等一系列综合症。
本公司集多年实践经验和科学理论精心研制的爱情保鲜剂,以爱心为主要原料,配合独特的制作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爱情昙花症”及其引发的综合症。
[品名]爱情保鲜剂
[主要原料]爱心
[功能与主治]“爱情昙花症”及其引发的综合症
[使用方法]1女人别爱唠叨,男人切莫沉默是金。
2女人别忘了赞美男人的聪明,男人别忘了赞美女人的美丽。
3女人别把争吵看得过重,以为是世界末日;男人别把争吵看得过轻,以为是小事一桩,不屑一顾。
4女人应学会烧一手好菜,男人吃的时候别忘了赞美和感谢女人。
5女人为家庭、男人劳碌的时候,别忘了拥有自己的事业和空间,因为有独立智慧的女人更具吸引力;男人为事业伤神的时候,别忘了家中的女人等着你,因为充满爱心、责任感的男人更有魅力。
6不管在一起有多久,女人和男人都别忘记告诉对方,你是多么的爱他(她)。
[适用人群]热爱生活的男人和女人
[注意事项]用药之前请遵医嘱,对症用药
[药品保质期]恋爱中的一生。
现代爱情公司荣誉奉献
让我们引用两位作家的话做个煽情的尾巴:
假如我是寻常女人(梁晓声著名作家)
假如我是一个寻常女人,我将一再地提醒和告诫自己――决不用全部的心思去爱任何一个男人。用三分之一的心思就不算负情于他们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心思,去爱世界和生活本身。用最后三分之一的心思爱自己。不自爱的人无自尊可言。惟爱自己的人不能获得别人的真爱。以全部的心思爱任何一个男人的任何一个女人,其代价必是全部的自尊。而丧失了自尊的女人,最得意的婚姻状态也不外乎是男人最得意的附庸。
假如我是一个寻常的女人,我将不会拒绝做一个贤妻良母。由于我寻常,我更需要丈夫的关爱与呵护,需要儿女的孝敬与体恤,需要家庭关系和睦来安抚我疲惫的心。如果我获得了这些,我想,我也就是获得了属于我的那一份幸福吧!
假如我是一个寻常的女人,尽管我是一个寻常的女人,婚前的我,酗酒的男人不嫁,好赌的男人不嫁,染毒的男人不嫁,招花惹草的男人不嫁,缺乏修养行为粗俗的男人不嫁,心胸狭窄性情暴戾的男人不嫁,能力有限而野心无限的男人不嫁……爱我的男人必须也是个寻常的男人。
假如我是一个寻常的女人,我想,我一定要善于用自己的心灵尽量地吸收一切美好的营养。外表没有的,心灵所具有的可以弥补。先天没有的,培养所获得的可以弥补。难道,我以十分弥补一分还没有可能吗?但凡有可能,我便努力。既为自己,也为居然爱我的某一个寻常的男人……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张晓风台湾作家)
……爱一个人原来就只是在冰箱里为他留一只苹果,并且等他归来。
爱一个人就是在寒冷的夜里不断在他的杯子里斟上刚沸的热水。
爱一个人就是喜欢两人一起收尽桌上的残肴,并且听他在水槽里刷碗的音乐――事后则偷偷地把他不曾洗干净的地方重洗一遍。
爱一个人就有权利霸道地说:“不要穿那件衣服,难看死了,穿这件,这是给你新买的。”
爱一个人就是一本正经地催他去工作,却又忍不住躲在他身后捣几次小小的鬼。
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房的一根弦。
爱一个人就是把他的信藏在皮包里,一日拿出来看几回、笑几回、痴想几回。
爱一个人总会不厌其烦地问些或回答些傻问题,例如:“如果我去了,你还爱我吗”,“爱”;“我的牙都掉光了呢”,“我吻你的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