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碳减排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政府依法参与建立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与普通商品交易不同,碳排放具有外部性特征,而且碳排放交易也并非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很难自发形成市场,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因此,政府参与创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非常必要。没有政府施加强制性的约束,单靠企业的自觉和自愿,难以从根本上带动整个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只有政府参与建立强制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才能真正给二氧化碳的排放定价,引导全社会的预期,有效调动各种节能减排资源。同时,政府参与建立的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也会理顺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各方的关系,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各方在明确各自法律关系的前提下,承担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目前地方政府参与创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问题在于,对于开展强制性减排是否会对地方经济造成过大影响比较担忧。这也是试点地区一直对是否建立强制性市场犹豫不决的重要原因,也是试点地区决心不够的根源。于是,一些地方政府陷入建立强制性碳排放市场的条件是否成熟的争论中,因而丧失了适时发展碳交易市场的良机。在目前的体制安排和现实条件下,要想让地方领导不顾及强制减排对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根本不现实的。然而只要强制减排,必然将会对地方企业产生影响,对地方招商引资带来困难。所以,要想让地方领导下定决心在本地开始尝试强制性碳交易,一方面要加强研究,进一步理清建立强制性碳减排市场对地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使其充分认识到率先采取减排措施对地方经济带来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地方性立法,依法促进碳排放权强制易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使试点地区的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有稳定性,以保障地方经济快速而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制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法律
碳排放市场建立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明确设置国家的碳排放总量,然后对减排地区及减排行业的排放额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赋予碳排放量的稀缺性和碳排放交易的合法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准备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前,都对现状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研究。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一方面要考虑企业有没有进行节能减排的项目,如果有已经进行的减排项目,则应制定一个合理的配额。而对那些没有采取任何节能减排措施的企业,如果给它很高的配额显然是起不到约束作用的。相反,对于那些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实现了节能减排的企业,如果对它实行很严格的配额,就等于没有肯定它之前的努力,打击了它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从欧盟的经验来看,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配额分配方式有所不同。第一个阶段,欧盟让各个成员国制定自己的排放总量并进行配额分配,在这个阶段排放配额的分配是免费给各个企业的。第二个阶段是“对标”,也就是按照企业和行业的生产排放情况来制定基准的标杆,以此来衡量企业是否达标。第三个阶段是对配额进行拍卖,如果企业需要更多的配额就要到市场上去竞拍。当然,欧盟的经验也不是都适合我国试点低碳省市的实际情况的,怎样做才能适合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整。而且,欧盟自己也不是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起来后就一成不变了,而是每一个阶段都会随现实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因此,我国试点低碳省市在地方性立法过程中既要借鉴欧盟的经验,又要对本地区碳排放配额分配进行全面考虑。其中有四个要素很重要:首先要考虑当前企业达到的排放水平;其次要做一个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预测,预计企业的排放会有什么变化;再次要估计未来几年国家或地区会新上哪些设施和项目,企业会增加多少排放;最后要考虑国家想减少多少排放,把增长的碳排放减去想减少的部分就是这一地区比较合理的排放需求。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与履约处副处长王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将碳排放强度目标分解到各个地区,“十三五”期间还会将这个目标进一步强化,甚至会分解到各个企业。并且将建立电力、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化工、有色金属、航空等六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和报告制度,下一步,在资金比较到位的时候,还会将陶瓷等更多行业纳入进来。鉴于国家在碳排放强度目标分解问题上的进一步强化,以及国家鼓励试点低碳省市在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试点低碳省市的地方人大应尽快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合理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法律制度,并在分配指标时进一步建立直接对应的法律责任和措施,使碳排放权配额在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分配有法可依。
三、制定促进碳金融交易的法律制度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烟雾;防烟系统;排烟设计
一、引言
这个系统是通过着火房间的自然开窗或者是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将其隔绝的人员逃生的垂直或水平通道外部,从而达到防止烟气扩散的作用,以确保疏散通道和消防楼梯及其前室内无烟,让救援工作更方便可行。
我国的消防系统中,建筑消防设计一般采用“处方式”或者“指令式”的设计方法。性能化的消防排烟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学的基础之上,确定设计的安全合理以达到消防安全的各项性能指标。它能够根据可燃物的性质和分布等情况,预测和评估火灾的危险性,是经济合理的消防设计方法,对火灾的发生发展、烟气的蔓延和控制以及人员的疏散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由此,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日渐成为国内消防方法发展的趋势。
二、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分析原则
(1)防火分区面积和疏散距离问题
建筑的消防设计要达到规范合理,必须明确防火分区的划分,如果防火分区的面积扩大,容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增加人员疏散的危险性,同时,疏散距离和疏散人员数量的扩大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为防止火灾大面积的蔓延,保障安全疏散人员,要合理设计放火分区的面积,从防排烟系统和安全疏散人员时间进行分析。
(2)疏散安全区
一般的“疏散安全区”是指作为人员集散的过渡场所,让人员在疏散过程中能够临时聚集或者缓冲,再由此疏散到室外安全区,比如说图书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的门厅、次门厅及附属的公共走道等。
疏散安全区是保证人员生命安全和正常疏散的重要通道,必须保证安全的消防环境,设置为无烟区,相邻的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h,能够满足整个疏散过程所使用的时间。建筑中疏散安全区的门窗都应该设置防火卷帘或者防火门,如果有少量可燃物的大空间,排烟系统应该能够将烟层高度控制在有人活动的地面2m以上。
(3)人员疏散的安全标准
建筑中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人员安全疏散,同时这也是设计排烟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火灾发生时,为使人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疏散到安全的地点,消防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判断疏散安全的主要参数是疏散时间和危险来临时间,如果疏散时间大于危险来临时间,才能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反之则无法达到要求,疏散设计不合理,需要再次进行调整参数。
(4)人员疏散安全性能指标
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气和热量严重影响到人员的安全疏散。一般烟层高度下降到临界点的时候,就会通过热作用直接影响到人员,而温度的升高,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烟雾的浓度增大的时候,对救援工作的进展有阻碍作用,因此在分析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指标上,着重从这些方面进行,另外,疏散过程中,人们由于心理恐慌等,疏散国道过于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三、排烟量的设计方法
(1)排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我国规范对排烟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在火灾发生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不受烟气伤害。这也是排烟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为消防救援工作提供便利,使其不受烟雾的干扰,能够有一个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区域开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消防设计的通风方面,即使排除热量,避免高温对人体造成的巨大伤害。
排烟量设计的和理想在于,至少让排烟系统能够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化的设计就在于通过实验,得到在疏散过程中人受到火灾烟气伤害的定量的性能指标。详细来说,设计的排烟量要大于火灾是产生的烟气量,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出现所设计的排烟量小虞火灾时产生的烟气量的情况,要通过让烟层上升到临界高度,即保证人员疏散的高度,这样的话,即使烟雾很大,在人员安全疏散之后,烟雾才下降到足以影响人员疏散的范围。
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排烟量,使得在火灾发生时候能够让排烟系统自如的应对,显得十分重要,然而,采取何种措施,以应对烟雾量过大的情况,也是设计方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排烟设计性能指标
为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在排烟设计的性能指标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很多与人员疏散相关内容。建筑消防系统的排烟系统,在排烟量设计方面所根据是设计的烟层高度。烟层维持在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要保证人员能够得到安全疏散,让救援工作等不受延误影响。在《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中,建议安全疏散的临界高度是:
Z=1.6+0.1(H―h)
其中,z是烟层距离疏散地面临界高度;H是空间顶棚距离火源位置的高度;h是疏散地面高于火源位置的高度。
(3)分析区域模型
区域模型分为上、下层区域,分别是由火灾产生的热烟气和环境空气。随着火灾的变化,上层的热烟气也在不断变化,区域模型就是计算上下层之间质量和能量的传输、热量流失等其他方面,通过质量与热量传输的工程方式来进行。针对烟层的厚度、密度、能见度等,通过实验得出质量和热量传输的数据,总计为推出一套适用的工程设计方式。其中,
火焰的平均高度:
L=―1.02D=0.235Q2/5
其中,L是火焰的平均高度,m;D是有效燃烧直径,m;Q是总热释放速率,kW。
(4)分析场模型
场模型一般在工作站或者大机器上操作,设计的计算量很大,又称为CFD模型。与区域模型不同,场模型针对的是空间几何比较复杂,需要详细了解室内温度、速度烟气组分等数据的情况,这弥补了区域模型的不足。它通过划分大量的、精细的单元体来进行分析,能够解决多种区域模型不能解决的问题。
四、排烟分析
一般排烟系统所设置的临界高度是在两米之上,才能保证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由此,不仅需要将排烟量设置大于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量,同时,要设置防烟分区,以此控制烟气的蔓延、提高排烟效率。防烟分区的划分要特别注意挡烟垂壁从顶棚垂下来的高度不要小于顶棚高度的20%,同时防烟分区的长和宽都不应该超过顶棚高度的8倍。实际建筑设计中,挡烟垂壁下降的高度小于顶棚高度的30%的话,应该将挡烟垂壁的间距大于顶棚的高度。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一般挡烟垂壁的下边沿要高于设计的烟层高度。
结语
近年来,由于火灾发生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人员伤亡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的或者被延误熏死的不在少数,一般占据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最高达78.9%。为此,设计一套合理的方案,让消防系统能够很好的为人们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中的排烟功能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让系统起到疏散烟雾的作用,以确保人员逃生和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文章中所阐述的方法需要通过不断的实验得到数据,已达到高层建筑排烟设计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玉红;;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2] 李静娴;何嘉鹏;周汝;;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01期
[3]高云,张浩,弋俊楠. 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分析与防火安全对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06) .
篇3
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数控机床必然会发生的故障。这一类故障现象在数控机床上最为常见, 但由于它具有一定的规律, 因此也给维修带来了方便确定性故障具有不可恢复性, 故障一旦发生, 如不对其进行维修处理, 机床不会自动恢复正常.但只要找出发生故障的根本原因, 维修完成后机床立即可以恢复正常。正确的使用与精心维护是杜绝或避免故障发生的重要措施。
2、随机性故障
随机性故障是指数控机床在工作过程中偶然发生的故障此类故障的发生原因较隐蔽, 很难找出其规律性, 故常称之为“软故障”, 随机性故障的原因分析与故障诊断比较困难, 一般而言, 故障的发生往往与部件的安装质量、参数的设定、元器件的品质、软件设计不完善、工作环境的影响等诸多因素有关.随机性故障有可恢复性,故障发生后, 通过重新开机等措施, 机床通常可恢复正常, 但在运行过程中, 又可能发生同样的故障。
加强数控系统的维护检查, 确保电气箱的密封, 可靠的安装、连接, 正确的接地和屏蔽是减少、避免此类故障发生的重要措施。
二、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
1、主轴部件故障
由于使用调速电机,数控机床主轴箱结构比较简单,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是主轴内部的刀具自动夹紧机构、自动调速装置等。为保证在工作中或停电时刀夹不会白行松脱,刀具自动夹紧机构采用弹簧夹紧,并配行程开关发出夹紧或放松信号。若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则考虑调整松刀液压缸压力和行程开关装置或调整碟形弹簧上的螺母,减小弹簧压合量。此外,主轴发热和主轴箱噪声问题,也不容忽视,此时主要考虑清洗主轴箱,调整油量,保证主轴箱清洁度和更换主轴轴承,修理或更换主轴箱齿轮等。
2、进给传动链故障
在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中,普遍采用滚珠丝杠副、静压丝杠螺母副、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塑料导轨。所以进给传动链有故障,主要反映是运动质量下降。如:机械部件未运动到规定位置、运行中断、定位精度下降、反向间隙增大、爬行、轴承噪声变大(撞车后)等。对于此类故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
(1)提高传动精度调节各运动副预紧力,调整松动环节,消除传动间隙,缩短传动链和在传动链中设置减速齿轮,也可提高传动精度。
(2)提高传动刚度
调节丝杠螺母副、支承部件的预紧力及合理选择丝杠本身尺寸,是提高传动刚度的有效措施。刚度不足还会导致工作台或拖板产生爬行和振动以及造成反向死区,影响传动准确性。
(3)提高运动精度
在满足部件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运动部件的质量,减小旋转零件的直径和质量,以减小运动部件的惯性,提高运动精度。
(4)导轨
滚动导轨对赃物比较敏感,必须要有良好的防护装置,而且滚动导轨的预紧力选择要恰当,过大会使牵引力显着增加。静压导轨应有一套过滤效果良好的供油系统。
3、自动换刀装置故障
自动换刀装置故障主要表现在: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机械手运动误差较大等。故障严重时会造成换刀动作卡住,机床被迫停止工作。
(1)刀库运动故障
若连接电机轴与蜗杆轴的联轴器松动或机械联接过紧等机械原因,会造成刀库不能转动,此时必须紧固联轴器上的螺钉。若刀库转动不到位,则属于电机转动故障或传动误差造成。若现刀套不能夹紧刀具,则需调整刀套上的调节螺钉,压紧弹簧,顶紧卡紧销。当出现刀套上/下不到位时,应检查拨又位置或限位开关的安装与调整情况。
(2)换刀机械手故障
若刀具夹不紧、掉刀,则调整卡紧爪弹簧,使其压力增大,或更换机械手卡紧销。若刀具夹紧后松不开,应调整松锁弹簧后的螺母,使最大载荷不超过额定值。若刀具交换时掉刀,则属于换刀时主轴箱没有回到换刀点或换刀点漂移造成,应重新操作主轴箱,使其回到换刀位置,重新设定换刀点。
4、各轴运动位置行程开关压合故障
在数控机床上,为保证自动化丁作的可靠性,采用了大量检测运动位置的行程开关。机床经过长期运行,运动部件的运动特性发生变化,行程开关压合装置的可靠性及行程开关本身品质特性的改变,对整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一 般要适时检查和更换行程开关,可消除因此类开关不良对机床的影响。 5、配套辅助装置故障 液压系统。液压泵应采用变量泵,以减少液压系统的发热。油箱内安装的过滤器,应定期用汽油或超声波振动清洗。常见故障主要是泵体磨损、裂纹和机械损伤,此时一般必须大修或更换零件。 气压系统。用于刀具或工件夹紧、安
全防护门开关以及主轴锥孔吹屑的气压系统中,分水滤气器应定时放水,定期清洗,以保证气动元件中运动零件的灵敏性。阀心动作失灵、空气泄漏、气动元件损伤及动作失灵等故障均由不良造成,故油雾器应定期清洗。此外,还应经常检查气动系统的密封性。
系统。包括对机床导轨、传动齿轮、滚珠丝杠、主轴箱等的。泵内的过滤器需定期清洗、更换,一般每年应更换一次。
冷却系统。它对刀具和工件起冷却和冲屑作用。冷却液喷嘴应定期清洗。
排屑装置。排屑装置是具有独立功能的附件,主要保证自动切削加工顺利进行和减少数控机床的发热。因此排屑装置应能及时自动排屑,其安装位置一般应尽可能靠近刀具切削区域。
三、数控机床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由于数控机床故障比较复杂, 同时数控系统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部件进行测试, 往往是一个报警号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 使人难以入手。下面介绍维修人员任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排除故障方法。
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查法是维修人员根据对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 确定故障范围, 可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电路板上, 然后再进行排除。
初始化复位法
一般情况下, 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拨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 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 清除前应注意作好数据拷贝记录, 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自诊断法
数控系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诊断功能, 并能随时监视数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利用自诊断功能, 能显示出系统与主机之间的接口信息的状态, 从而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机械部分还是数控部分, 并显示出故障的大体部位( 故障代码) 。
功能程序测试法
功能程序测试法是将数控系统的功能用编程法编成一个功能试验程序, 并存储在相应的介质上, 如纸带和磁带等。在故障诊断时运行这个程序, 可快速判定故障发生的可能起因。功能程序测试法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机床加工造成废品而一时无法确定是编程操作不当、还是数控系统故障引起; 数控系统出现随机性故障, 一时难以区别是外来干扰, 还是系统稳定性个好; 闲置时间较长的数控机床在投入使用前或对数控机床进行定期检修时。
备件替换法
用好的备件替换诊断出坏的线路板, 即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 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备用的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 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板或芯片一级。并做相应的初始化起动, 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
对于现代数控的维修, 越来越多的情况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然后用备件替换损坏模块, 使系统正常工作。尽最大可能缩短故障停机时间, 使用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注意一定要在停电状态下进行, 还要仔细检查线路板的版本、型号、各种标记、跨接是否相同, 若不一致则不能更换。拆线时应做好标志和记录。
一般不要轻易更换CPU 板、存储器板及电地, 否则有可能造成程序和机床参数的丢失, 使故障扩大。
6、参数检查法
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 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参数一般存放在磁泡存储器或存放在需由电池保持的MOSRAM中, 一旦电池电量不足或由于外界的干扰等因素, 使个别参数丢失或变化, 发生混乱, 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此时, 可通过核对、修正参数, 将故障排除。
原理分析法
根据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可从逻辑上分析各点的逻辑电平和特性参数, 如电压值和波形, 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分析、比较, 从而确定故障部位。
除以上常用的故障检测方法之外, 还可以采用拔插板法、电压拉偏法、开环检测法等。总之, 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 可以同时选用几个方法灵活应用、综合分析, 才能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较快地排除故障。
机床故障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较为复杂的故障,需要将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正确判断出故障产生的原因,诊断故障发生的具体部位,从而及时解决故障,减小数控机床给生产带来的损失,有效提高机床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松.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06) .
篇4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环境保护、能源消耗、水土流失、大气变暖等问题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到环保话题不能不说到碳排放问题。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占世界的25%,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为34%。预计到2015年,我国CO2 排放量将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0%,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温室气体大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
目前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抉择。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把大幅降低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这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已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低碳发展,必须要摸清碳排放的底数。
二、我国碳排放量
碳排放量是指燃烧化石能源释放出的热量所对应的碳量。其中,电力、 热能等二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均来自于其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能量转换与能量损失。因此,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即为各类化石能源的终端消费(不包括作为原料的化石能源)、能源转换及能源损失所产生的相应碳排放量。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中国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3]。1994—2002 年期间,碳排放量以 1.6%的速度呈缓
慢上升趋势,年均碳排放量 7.9 亿吨。2003 年以来,碳排放量增加迅速,年均碳排放量 13.9 亿吨,平均增长率为 11.1%。造成中国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经济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1994—2002 年 GDP 的年均增长率为 8.9%,2003—2009 年GDP 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 11.1%。1994—2009 年间,我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71%,石油消费占 19%。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而能源消费的增长也得益于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近几年我国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压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问题日趋恶化。在众多的污染问题中,空气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工厂生产废气、人们日常生活排放废气、汽车尾气的无限制排放,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带来了沉重的负荷。另一方面,城市绿化面积不断减少,而玻璃建筑、空调等的增加,都使得我们生活环境的气温逐年升高,空气中有毒成分的含量明显超标。随着政府对环境问题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渐加大了环境规制的强度,但由于环境规制与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各年环境规制力度的强弱往往是政府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4]。
四、制约推进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及其结构。深究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的原因,核心在于临港重化工业、能源基地特色定位等导致能源消耗总量过大和能源结构、发电结构比例失调问题,碳排放强度高的能源主要是原煤和石油产品,高排放领域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业、大型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居民生活中私家车出行的能源消耗所占比例呈现逐年增大趋势。
(一)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工业增加值能耗强度是衡量工业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能耗水平和碳排放强度的主要考量指标。
(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
(三)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调研显示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滞后,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差,空调夏季制冷、冬季制热能耗大,成为电力负荷高峰的主要因素,也是夏季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居民建筑能耗相对较低,但宾馆、商场、医院、政府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写字楼等公共建筑能耗巨大,能耗水平大约是居民建筑的10—20倍。
(四)电力、热力行业燃料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要推进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电行业的总量控制和发电结构的调整优化是一道绕不过去的槛,必须下大力予以化解。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18克;德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97克;美国每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625克。根本原因是电力生产使用的一次能源化石燃料比例较高。
(五)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总量与碳排放结构比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生活用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居民生活用能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私家车增加导致的成品油增长幅度最大,电力、成品油消费在居民生活碳排放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五、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一)突出以第二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双重控制。
(二)狠抓节能降耗,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调整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
(四)纵深推进环境整治,以大气污染减排带动低碳发展。
(五)发展生态种植业,着力增加农林碳汇
(六)加强政策创新,引导绿色低碳消费。
(七)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六、结论和建议
鉴于此[6],我国在制定碳排放增长控制政策时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 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 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和引进,更新、 改造落后生产工具,提高能源密集部门的能源效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 新能源、 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通过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两大类规制政策,有效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推进环保收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产权交易机制,对低碳经济复杂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调节,以达到保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目标。参考文献
[1]宋杰鲲,张宇.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我国碳排放情景预测
[2]王国印.环境规制与企业科技创新—— —低碳视角下波特假说在东部地区的检验性研究[J] . 科技与经济, 2010,(137): 70-74.
[3]刘晓,熊文,朱永彬等.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J] .热带地理, 2011,(3): 310-314.
[4]李程.环境管制: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J] .经济与管理,2011,(3) .
篇5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排放交易;核实减排量;“后京都时期”;碳交易市场
中图分类号 X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8-0118-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19
根据《京都议定书》关于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规定,允许负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投资者(包括政府和私人经济实体)向不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减排项目,据此获得“核实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s Reductions,CERs)”,发达国家可以用所获得的核实减排量来抵减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发达国家用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据此,发展中国家得以被纳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国作为最大的CDM项目东道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仍然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碳市场规则,在分享CDM所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效益的同时,CDM项目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特别是随着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到来,国际碳交易市场风险和环境风险逐渐提高,如何正确分析CDM所面临的问题,科学、合理评估国际碳交易市场中CDM的发展趋势,构建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 清洁发展机制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
1.1 CDM在我国的发展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巨大的减排潜力和低廉的减排成本吸引了众多发达国家投资者前来购买排放权,CDM在我国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已达2 785个;截至2010年12月13日,中国在联合国注册的CDM项目已达1 079个;截至2010年12月17日,中国在联合国成功注册的项目达到1 100个,占全球东道国注册项目的41.94%,位列第一,且明显高于第二位的印度(582个,占22.19%),远超其他发展中国家[1]。在全球碳市场中,中国已注册项目的年平均预期核实减排量占全球核实减排量的61.70%,位列第一[2];截至2010年12月17日,中国已签发核实减排量占全球总签发量的53-58%,位列第一。
中国已成为全球核实减排量一级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国,为平衡全球碳交易市场供需、稳定国际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尤其是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配额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全球作出了实质性的温室气体减排。
由表1可知,我国CDM项目发展的基本情况为:项目众多,但发展极不平衡。从获得批准的类型上来说,获得批准最多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近2 000个,而最少的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却只有4个;从联合国注册的情况来看,虽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仍然占居了注册项目的绝大多数,但注册成功率却不足50%,而11个获得HFC-23分解项目却全部获得注册,4个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有3个获得了注册;从已注册项目的签发来看,不到30%的已注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了签发,但HFC-23分解项目全部获得签发;从注册项目估计年减排量来看,虽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占了绝大多数,但其估计减排量却只占了40.21%左右,而11个HFC-23分解项目的估计减排量已经占到了总减排量的25.42%。
政策导向和利益驱动是CDM项目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技术转让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提高就业率方面贡献较大,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益,因此获批的项目显然较多;HFC-23和N2O分解项目开发成本、风险以及技术改进要求低,单个项目年平均核实减排量数量很大,但是此类项目除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东道国政府财政收入有利外, 对东道国的就业机会增加、区域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并不大,从而出现了表中批准数量少但全部注册成功的情况[3]。1.2 我国CDM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国的CDM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中方企业和国家环境资源的保障,降低了企业CDM项目申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CDM市场的活跃和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国内法律体系缺失,欠缺保障机制
根据我国批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核准的《京都议定书》的规定以及缔约方会议的有关决定,我国发改委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此外,我国尚无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对CDM项目的运行进行规制。
《管理办法》共二十五条,就CDM项目的许可条件、管理和实施的机构、实施程序进行了概括规定,但只对中方参与企业的义务进行了规定,没有就CDM项目运行本身的监管、认证和评估标准、项目实施中的中方权利、外方权利和义务作出详细的规定。
1.2.2 项目类型集中、周期长,减排潜力发挥不充分
我国的CDM项目数量虽多,但类型非常集中,且注册通过率并不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占了所有已注册项目的近80%,远远高于只占8.34%的节能和提高能效项目;已注册的该类项目中也只有28%已经获得了核实减排量签发,其估计年减排量只占总量的19.95%,温室
气体减排贡献率不高,减排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1.2.3 引进技术缺乏评估,技术类型较少,核心技术少
CDM的运作手段是发达国家用资金和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核实减排量,因此,转让减排技术是发达国家应尽的义务,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首先,缺乏对转让技术额外性[4]的科学评估机制。技术的额外性要求参与CDM项目的发达国家进行实质性的先进技术转让。虽然《管理办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应促进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让”,但没有就所转让技术先进性、减排效益等作出可操作的规定,无法对技术额外性进行科学评估。
其次,技术类型较少。我国项目类型集中,相应的技术引进类型也相对集中,不利于核心技术的引进和产业的升级发展。
再次,项目技术含量低。如前所述的HFC-23等项目,风险低且产生的核实减排量数量大,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用较小,因此,即使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限制也仍然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迄今为止联合国签发碳信用额中的50%左右出自HFC-23项目[5]。表1中我国目前的11个HFC-23项目也全部获得了注册和签发。
1.2.4 中介服务机构少,政府指导欠缺,核实减排量价格低廉,市场地位被动
中国CDM项目众多但大部分参与企业缺乏运作CDM项目的经验,相关的专业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少,缺乏项目申请、谈判、运作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政府部门引导,使得我国企业在CDM项目运作中往往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常以低廉价格出售核实减排量,结果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商业利益,使其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 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与我国CDM的风险与防范2.1 当前国际碳交易市场中CDM的发展情况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全球碳交易市场飞速发展,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的配额碳市场,而唯一连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市场却呈下降趋势。
2009年配额市场的交易量达73.62亿 tCO2e、交易额为1 228亿美元,均占全球碳市场的85%,而CDM,JI等以项目为基础的市场份额却只有15%,其中CDM一级市场交易量则更是少之又少:2009年CDM市场的交易量仅为2.11亿tCO2e,仅占全球碳交易量的2.4%,较2008年下降了48%,交易额仅26.78亿美元,仅为全球碳交易额的1.9%,较2008年减少了59%[6],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主体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碳交易的初级市场,参与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减排成本的不断提高,市场份额近年来已经有所减少。根据报告分析,在全球CDM一级市场中,2008年中国的份额为84%,但在2009年,这一数据下降为72%;而非洲及中亚地区发展迅速,市场份额均翻了1番[6]。可见,发达国家开始将CDM项目逐渐向减排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从本质上说,CDM项目是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发达国家内部并没有作出实质性的减排。因此,碳交易市场增长而CDM市场份额的下降,一方面可以说明发达国家整体上所作出的减排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可说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在不断提高,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减排潜力的发挥和技术的引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交易利润。对于占CDM市场份额主导的我国来说,这一不利影响更甚。
2.2 2012年“后京都时期”到来与我国CDM面临的风险
《京都议定书》的法律效力将于2012年到期。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坎昆会议的情况来看,延续《京都议定书》的效力或者制定新的国际减排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2013年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所允许使用的碳信用额类型尚不明确,使得全球共同行动对抗气候变化的前景并不明朗,2012年之后的CDM交易风险日增。
2.2.1 “后京都时期”到来,我国CDM市场风险性提高
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不确定性,使整个CDM行业都更加谨慎,投资方谨慎投资,买方谨慎出手,导致了CDM注册项目的减少[7]。作为最大的CDM一级市场出让国,中国CDM市场必然受到冲击,且这一冲击已经开始显现。
碳点公司(Point Carbon)对2012年后市场的调查显示,各类买家已经开始回避来自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和巴西)的碳信用额并逐步倾向于更不发达地区[5]。此外,发达国家也慢慢趋向于投资国内碳信用市场以避免投资发展中国家CDM项目所带来的风险。例如,法国国家储蓄银行(Caisse des Depots)的下属部门CDC Climat公司已经投资6 000万欧元参股投资法国国内减排项目的碳基金,而这一公司今年早些时候的调查则表明:52%的碳基金不会购买2012年之后产出的碳信用额,愿意购买的只有25%,另有19%尚未做出决定或不愿意表明倾向[5]。
当然,也存在乐观的声音。法国世佳碳资产总经理史蒂芬•柯林(Stephane Colin)预测,在30%的减排目标下,欧盟碳市场的需求会持续走高,尤其是在2013-2020年,排放交易计划第三阶段需求巨大,而第二阶段结束(即2012年底前)时碳价即可爬升至20欧元以上,催生10.4亿 t 的碳交易市场[8]。这就意味着,面对巨大的减排压力和较小的减排潜力,欧盟势必求助于境外碳信用额度,这对于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一种契机。
2.2.2 市场地位被动,“碳政治”将阻碍我国市场发展
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最低端,在当前碳市场中的受益相当有限。2009年全球碳市场中,完全由发达国家参与的配额碳市场占全球碳市场的85%,而发展中国家目前能够参与的CDM一级市场的份额不足全球碳市场的2%,且未来发展完全受制于配额碳市场的规则[6]。发达国家利用掌握的市场地位、规则制定权和价格制定权,以低价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权,经过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碳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9]。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减排的廉价工具。
我国是CDM一级市场的最大供应国,这也意味着我国受到发达国家市场限制更多、承担CDM市场风险的可能性也更大。无法直接参与国示碳交易二级市场、无自身市场规则,导致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被动、成为核实减排量价格的接受方,CDM市场的进一步变化和动荡必然对我国的CDM项目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碳政治”的作用也让我国的CDM项目发展阻碍重重,不容乐观。从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开始,中国的风电项目就屡屡遭拒,共计有近百个项目被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审核理事会(EB)拒绝通过。我国的大水电CDM项目也进入了欧盟拒绝的视线,反映出碳交易过程中政治力量、国家利益与市场交易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反映出掌握碳交易上游机制的发达国家对中国利用CDM机制取得成就的疑虑。
2.2.3 “碳泄漏”加剧与环境资源减少
碳泄漏是指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设立减排义务的情况下导致不设立减排义务的国家和地区排放增加的现象。随着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国内减排目标的提高以及CDM项目的逐渐减少,尚未建立国内强制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碳泄漏的危害将加剧。我国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设定国内强制性减排义务,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无疑是重新部署生产、投资和进口商品以实现其国内减排需求的有利选择,而对于急欲发展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例如,根据欧洲环境署的报告,欧洲一直在向国外转移碳排放污染的证据已经十分明显:截止2009年底,欧盟27个国家的排放已经比1990年减少了17%以上,然而,欧洲进口产品的内涵排放,即欧盟国家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增加幅度却已经超过40%[10]。
此外,虽然目前我国尚不需承担强制性的减排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将来也不需承担减排义务。我国的C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为:至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可以肯定,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较大。一旦将来我国需要受到国际强制性减排义务的约束时,则必将面临减排能力下降减排成本增加的局面,从而影响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竞争,并进一步阻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根据当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前景,我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势必增加我国碳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进一步利用发达国家技术与资金的可能性也正在变小,CDM的未来发展仍然是个未知数。以现有CDM发展经验为基础,构建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自身的排放权交易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成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我国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牵涉的问题很多,包括国家总量控制政策的确定,排放配额的确定以及分配,对排放的监测核实,对交易市场的管理,责任机制等,对此,我们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3.1 构建较完善的碳排放交易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
如前所述我国尚未在国家法律层面对CDM进行调整,也没有设定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规则的法律、法规制度。因此,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必要的法律支撑体系:
首先,可以对现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物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将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内容纳入其中。不需要制定新的法律,降低了立法的成本。美国的“酸雨计划”即是在《清洁空气法》修正案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运行。
其次,或者通过制定新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法》、《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实施细则》等专项法律法规,对减排行动作出法律上的认可,对减排活动所产生的利益作出法律上的确认和保障,对排放权交易规则、程序作出规定。目前,我国发改委制定的《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即将出台[11],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专项立法的作用。
第三,仿效欧盟、丹麦、英国的做法,直接制定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计划”,从而单独设立排放交易的运作体系,构建完整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3.2 市场模式选择
在国际上,碳排放交易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制减排交易,另一种是自愿减排交易。
3.2.1 强制减排市场
目前我国尚无具有法律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没有量化的上限,买方就缺乏购买的动力。据权威机构预测,直至2030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都将不会出现排放上限,因此,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要求来看,实施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仍然为时尚早,短期内构建强制减排交易市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2.2 自愿减排市场
自愿减排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发展的情况并不乐观。自愿减排是在没有法律责任的情况下,企业出于社会责任自愿购买减排指标,即依靠企业的自觉性。这一市场的问题在于,自愿减排行为和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很难形成规模性的市场[12]。
对于自愿减排市场来说,应当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必须构建一个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这是自愿减排交易的基础和平台。我国首例自愿碳减排与国内最大的自愿碳减排市场都在上海形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基本建立了与国际同等水平的自愿减排交易系统,这为进一步拓宽自愿排放市场打下了基础[13]。
其次,设定统一的自愿减排标准。目前全球同时存在多个有影响的标准,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包括项目认证的标准、认证机构的标准等。构建我国自主的统一减排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交易规则的制定,减少配额之间较大的价格差异,从而使碳交易市场稳定和扩大,并逐步走向规模化。2010年10月19日,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正式的《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是我国参照国际规则自主研发的首个完整的自愿碳减排标准体系,通过这一标准审定与核查的碳减排量将具有国际权威性,为国内外市场所认可,为建立统一标准的中国自主自愿碳减排交易市场打下了基础[14]。
第三,建立统一登记、核算机构。目前来说,整个自愿减排市场缺乏一个统一的登记系统,这可能会导致一个项目可能根据多个认证标准多次申请减排指标,加之交易的透明性差,减排指标的转让并不公开透明,可能造成一物多卖的情形,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12]。
3.2.3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管理与监督体系
首先,建立专门管理与监督机构。配备环境科学、经济学、法律等专门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碳经济市场规则的人才。由专门机构制定具体的交易实施规则,并为排放交易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交易信息,监督交易行为,对违法交易等进行惩罚等。同时,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培育排放交易中介机构,活跃市场。
其次,建立排放监测系统、交易信息和交易监测系统。建立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对排放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测和审核;建立交易信息系统,及时和更新交易信息,提供信息咨询;建立违法排放和不实数据记录系统,并对交易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
4 结 论
我国CDM发展受制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定价机制、交易规则和运行制度,处于市场的低端,但无疑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2012年“后京都时期”的到来,国际碳交易市场和“碳政治”的风云变化,我国市场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
由此,以我国现有CDM为基础,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的地位和发言权,保障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商业化的盈利目标,成为我国当前的必然选择。当然,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统筹规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NFCCC. Registered Project Activities by Host Party [EB/OL]. (2011-03-18) [2010-12-19]. .
[2]UNFCCC. Excepted Average Annual CERs from Registered Projects by Host Party [EB/OL]. (2011-03-18) [2010-12-19]. . [2012 Effect Is Emerging, CDM Projects Register has Changed [EB/OL]. (2010-6-11) [2010-10-15]. .]
[8]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2012年底碳价有望升至20欧元 碳市场发展取决三因素[EB/OL].(2010-6-29)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578. [The Carbon Price is Expected to Rise to 20 Euros at the End of 2012,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Market Depends on Three Factors [EB/OL]. (2010-6-29)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578.]
[9]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全球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EB/OL]. (2010-9-28) [2010-11-3].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767.[An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Glob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and Trend [EB/OL]. (2010-9-28) [2010-11-3].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767.]
[10]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报告称欧盟靠输出排放达成京都目标[EB/OL]. (2010-10-21)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9.[ Reported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Reached the Kyoto Emission Targets through the Output [EB/OL]. (2010-10-21)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9.]
[11]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北交所:五美元一吨碳排放谁在买[EB/OL]. (2010-10-15)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2.[China Beijing Environment Exchange: Who is Buying Five Dollars a Ton of Carbon Emissions [EB/OL]. (2010-10-15) [2010-10-29].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2.]
[12]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自愿减排措施亟待标准化和透明化[EB/OL]. (2010-10-25) [2010-11-5].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21.[Voluntary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and Transparent [EB/OL]. (2010-10-25) [2010-11-5].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21.]
[1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国内最大自愿碳减排市场正在上海逐步形成[EB/OL]. (2010-10-9) [2010-11-2].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788.[The Largest Voluntary Carbon Reduction Market is Gradually Formed in Shanghai [EB/OL]. (2010-10-9) [2010-11-2].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788.]
[14]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自愿碳减排标准”上海[EB/OL]. (2010-10-20) [2010-11-5].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7.[The First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Voluntary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Standards”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Shanghai [EB/OL]. (2010-10-20) [2010-11-5].省略china.省略/web/NewsInfo.asp?NewsId=4807.]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of Carbon Trading Market in China
YANG Zhihong1 JU Meiting1 ZHOU Yipu2 WANG Qi1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2.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Tianjin 300171, China)
篇6
关键词 护士 压力 排解
护士被人们贯以天使的称谓,临床护士在疾病的康复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职业因素,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的高风险性、工作负荷过重及不规则、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偏见、知识缺乏、待遇低下等等多种原因,使临床护士产生一定的工作压力,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因此排解护士工作中的心理压力相当重要。
1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特殊的工作性质及作环境
由于护理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其性质决定了与患者及家属密切接触。护士既要完成平凡、琐碎、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每天接触不同性格、脾气、知识、经济背景的患者与家属,应对患者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经常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护士长期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医院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既要处理各种治疗护理等常工作,还要处理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感受生死离别的情感冲击;职业暴露的风险,如细菌、病毒、放射线等威胁,以及拥挤的工作空间和不良的空气。综合以上因素,使大部分护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缺乏自信和工作热情,从而产生心理失落感,进而衍化为各种心理疾患。
1.2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及倒班模式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层次的提高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疗机构规模扩展很快,而护理队伍规模并未相应增加。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不科学,护理人力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倒班工作对健康的影响包括很多方面,如睡眠问题、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和癌症的风险,其中睡眠问题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健康,护士长期处于慢性睡眠剥夺状态,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刺激。导致机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并引起情绪改变,食欲下降、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1.3社会各方面压力及冲突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要和病人实行面对面服务,尤其是危重病人诊断复杂,涉及到多个专业的医疗问题,给护士在工作中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必须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并迅速做出反应,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直接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护士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医疗护理纠纷案越来越多,加之管理者对护士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的要求,从而造成护士心理紧张及身体疲乏,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经常有护士说:“工作苦一点累一点算不了什么,我们难以承受的是病人、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因为医生处方问题,治疗效果不好的问题,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很多病人对医生不敢发泄,而当护士去催款或发清单时对着护士发脾气甚至谩骂,很多护士只有忍受着,久而久之心理健康就成了问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独尊医疗,不承认护士的价值。虽然工作勤奋、努力,但护士的收入与其护理水平和工作业绩没有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护士的职称、文凭得不到应有的承认、肯定和补偿,发展机会、外出进修学习等问题上的不合理状况,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产生心理压抑、自卑、失望、焦虑,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
2 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2.1加强心理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护士积极地进行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知识的辅导培训,掌握自我疏导、自我调节、自我减压等心理保健方法,学会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提高自我放松意识,学习在紧张环境中,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有效调节情绪,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最佳的工作心态。增强护士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塑造健康的职业心态,提高工作积极性,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护士要熟练掌握专科病种的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的作用、剂量、观察要点,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
2.2坚持锻炼身体,保持乐观情绪
保持规律的运动,每周至少有2~3 次规律运动,每次至少30 min。规律的运动不但可以增强肌肉的张力,还可以减轻压力和促进肌肉放松。人处于放松状态时,骨骼肌松弛,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均处于低水平活动。也可以通过练瑜伽来达到有效的放松,主要是通过肌肉、骨骼、关节和呼吸的放松,以及神经放松等基本动作来降低机体能量的消耗,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有效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情绪。善待自己,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效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2.3处理好人际关系,将心比心
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护士处于人际交往的中心地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特殊角色。因为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与病人家属的联系也比较多,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又必须密切合作。这些都显示了护士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既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融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学会理解他人,宽容别人,遇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和思考问题,使自己保持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就能减轻或消除矛盾冲突引起的不良情绪。
篇7
关键词:排水管;堵塞;防治
室内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室内排水管安装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如果室内排水管道经常发生堵塞,将会对民用建筑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轻者耗工疏通,重者凿打砼地面,甚至会破坏装修,返工拆除管道重新安装,这样既耗工耗料,又影响工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施工单位的信誉也会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从实际经验出发,阐述室内排水管施工过程中避免发生堵塞的施工方法和预防措施。
1 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主要原因
1)埋地排水管道因管道上受集中或局部压力(如载重车、压路机或蛙机夯实地基等),造成排水管局部凹陷、变形或断裂而堵塞;管道基础垫层质量不合格造成管道坡度不均匀、局部存在倒坡等现象而造成管道堵塞。
2)排水管道接口配件选用不当如安装三通或四通时未按规范规定施工,造成管道局部阻力过大而出现排水不畅或堵塞。
3)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未采用必要的防堵措施,异物落入立管折弯处造成堵塞;如木条、碎石、垃圾、砂浆等,特别是管道安装后,管口用水泥砂浆封闭,还往往被人打开,作为打磨水磨石地面或清洗、水泥找平地面的污水排出口,泥浆水进入管道内,沉淀凝固后堵塞管道。
4)支架型式或间距布置过大、过墙无支撑、造成横管半月形下凹。
5)在屋顶上的建筑垃圾、异物落入雨水立管管内,易堵塞管道,还不易找到堵塞的位置。
6)不按规范规定进行通水试验和通球试验,或通水试验和通球试验不合格,有时也会出现堵塞现象, 所以造成堵塞的原因不一而足。应引起参与施工和管理的相关人员足够的重视,才可能减少或消除排水管堵塞事故。
2 安装排水管时预防管道堵塞施工方法
1)在管道安装前,应认真疏通管腔,清除杂物,按规范规定合理、正确使用排水配件。管道安装施工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排水管口采用堵头或水泥砂浆封口等防堵措施。
2)排水埋地管道和横向支管安装时,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严禁出现倒坡现象。
3)埋地和底层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作用是检查管道和接口严密性,确保管道无渗漏、无堵塞。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灌水时将室外的管口用堵头封住,从室内的管口灌水,灌满水二十分钟后,液面不下降为合格。合格后将室外管口的堵头拆下、放水。
4)排水管道安装时,横管与横管、横管与立管连接,应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只45°弯头,以防管道局部阻力过大。
5)排水立管应设透气管,并设置卫生透气支管。其作用是透气的同时防止管内积存压力气体而堵塞管道。
6)正确合理设置检查口,以便于对立管的检查和清扫。检查口的标高距地坪1米,其朝向便于检修。在立管上设置检查口,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有卫生洁具的立管和最高层立管处必须设置并应高于该层卫生洁具上边缘0.15米。
7)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的卫生洁具的污水横管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2米;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0.4 米;污废水横管在弯头处,应设置门弯或清扫口,以便于对横管进行清扫。
8)排水管道支、吊架型式要正确、间距要合理、安装要牢固,防止管道接口处与管身发生半月形下凹现象(下凹处易积聚杂物、异物,造成管道局部堵塞)。
3 预防措施
1)凡暗装和埋地铺设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罐水试验,罐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或隐蔽,其罐水高度应不低于低层地面高度.灌水试验以满水15min,再灌满延续5min液面不下降为合格。对生活和生产管道系统,管内灌水高度必须达到一层楼高度(不超过0.05Mpa).雨水管道的灌水高度必须达到每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灌水试验合格后,采用排水管帽或堵头封堵管口,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2)在排水立管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等杂物进入管内,应采取“上部堵口,下部开口”的施工方法,下部开口可使进入管子的杂物、异物直接掉下来,不会堵住。立管和底层出户管待土建完工,立管和出户管清理完毕后接驳联通。
3)在排水立管和埋地管接驳前,必须将各卫生间预留管口封堵(如采用管堵或堵头),所有预留管口周围垃圾清理干净、卫生间防水层和立管补洞口防水试验合格及雨水地漏安装好。
4)通水试验: 通水试验程序应由上而下进行,在浴盆、面盆等处放满水,然后通水试验,以不漏、不堵为合格.
5)对支管中的马桶、浴缸、地漏等排水管口一定要用堵头堵住或上封,如封闭不好,一旦堵住,疏通就很困难。
6)通球试验是检查排水管是否畅通的关键。其方法是将皮球(根据管内径大小选择皮球,皮球直径约为排水管径的3/4),从排水立管顶端或顶层检查口投入,以落到阴井并浮起为合格,否则要查明堵塞位置,用重锤疏通或用水流冲刷堵塞部位,无效则返工.
篇8
【关键词】关天经济开发区;碳排放交易权;建议
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2009年六月,国务院发改委印发通知对该经济区进行发展规划。规划中,关于环保政策,通知中提出建立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目前,关于碳排放交易权试点已在广东等省展开,广东省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批7800万元碳交易大单签出,4家水泥企业签订认购书,总共认购了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配额,这是全国首例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广东省实行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制度,碳排放权配额初期采取免费为主、有偿为辅的方式发放。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广东省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18%、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19.5%的目标,均高于全国各省市的指标。据测算,在没有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约束的情况下,到2015年,广东省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费将达到3.76亿吨标煤,排放8.72亿吨CO2。一边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一边要进行节能减排,这成为广东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作为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关天经济开发区,对于碳排放交易权将如何处理,笔者在此做一有益的探索。
一、我国碳排放交易权现状
碳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通过购买合同或者碳减排购买协议,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其基本原理是,购买方向出让方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额,再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目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CDM就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中国合作,在中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即以“资金+技术”换取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目前,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CDM就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中国合作,在中国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即以“资金+技术”换取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目前中国还没有完整的碳交易平台。国内已成立的计划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机构有: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碳排放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这3家交易所的成立时间都很短,只是个别小规模交易的平台,国内碳交易仍不具备明确的法律框架或政策。
二、关天经济开发区碳排放交易权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关天经济开发区以宝鸡、渭南、铜川、商洛、天水等地为重点,加快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宝鸡重点发展铅锌、钛产业,建设钛材料生产和集散基地。渭南重点发展煤炭、化肥、钼精深加工等产业,建设钼产业生产科研基地。铜川重点发展铝加工、建材、陶瓷等产业,建设现代建材基地。商洛重点发展钼、钒等采冶加工和多晶硅等新型材料产业。天水以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建材产业。延安、榆林、平凉、庆阳等地出产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能源化工产业分布较广。由此看来,关天经济开发区生态保护任务繁重,要实行节能减排,在实行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探索碳排放交易权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规范碳交易的领域和规模
碳排放交易权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给区域内企业带来风险。因此,在制定碳交易整体战略时应当把握适度原则,合理规范碳交易的领域和规模,防止过量出售碳排放权。
(二)加强对气候变化政策环境的认识
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也是能最有效地管理自己排放的主体。建议区域内众多企业加强对我国乃至国际有关环境政策的认识,对自身排放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积极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发展,努力规避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区域内企业决不能为了出售碳排放交易权的收益,而饮鸩止渴,把自己逼向绝路。
(三)建立权威易中心
建议区域内政府部门应尽快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吸取其他省份碳排放交易权试点的经验和教训,稳妥开展本区域碳排放交易的试点工作。设立官方权威性的交易中心,用市场导向来指导区域内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实施,实现低成本减排。另外政府部门应培养自己的碳交易专门人才,建立和健全本土的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让区域内企业对于碳排放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四)采取有效的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互补
目前实现节能减排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节能减排的市场手段主要通过征收能源税或环境税等价格调控手段,促进社会各界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实现方式有两类:一是放开价格管制,促进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市场化,如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化;二是征收能源税或环境税。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通常以颁布各类行政规章和标准的形式实现政府对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导。通过上述两类手段的实施,旨在实现三大结构调整目标,即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进出口贸易产品结构调整。相比行政手段而言,市场手段影响范围广、收效快,对能源供需双方的行为引导更为(下转第71页)(上接第68页)直接、有效。
三、结语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国内还属于探索适应阶段,对该制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我国而言尤为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对于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同时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和饱尝环境问题苦果的中国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把节能减排工作真正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调整现行粗放扩张的政策,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措施,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有关财税政策应向节能减排企业倾斜。只有这样,关于碳排放交易权,区域内企业乃至国内更多企业在国际上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参考文献:
[1]李莉.我国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8(8):103-104,113.
[2]倪红日.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我国节约能源的研究[J].税务研究,2005(9):3-6.
[3]付玉,金银亮.我国碳交易市场建立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4]杨志,郭兆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中国的对策[J].中国经济报告,2009(4).
[5]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篇9
一、《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机制
《京都议定书》提供的减排机制有如下三种:排放贸易机制( ET)、联合履行机制(J I )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排放贸易制度是指,发达国家中一国可以将其超额减排的指标出售给他国,而转让方相应地扣减自身的减排配额。
联合履行机制是指,一方从另一方获得的任何排放削减单位或一个分配数量的部分,这样就提高了受让方的分配数额。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用于完成其承诺的减排指标。
正是由于减排机制的经济可行性,促使了碳交易市场的形成。
二、碳排放权问题的国际进展
(一)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状况
欧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首要目标是将温室气体的排放由增加转为减少, 然后再努力达到《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减排目标 。自2005年 1 月 1日开始实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制度 ,即欧盟减排交易机制 (简称 EU ETS ) ,它的特征是限额贸易, 核心是排放配额国家分配计划。
欧盟将其承诺的 8 %减排 目标分解到每一个成员国,制定减排量分担计划。该计划按照“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制订。 成员国政府把分配到的排放配额再分解给各自国内的相关企业 ,即制订“国家分配计划 ”(简称 N A P ) 。N A P制订后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同时提交欧盟委员会审议。
N A P必须遵循以下规则:必须与该国分担的目标相对应, 同时还要反映该国在实现该目标时实际的和预期的进展情况;在给具体的企业分配排放额度时, 必须考察其每一项生产活动以决定其减排潜力,分配给它的排放额度不能高于该企业可能需要的额度;当某成员国打算通过另外两个京都机制协助实现其国家排放目标,从而为其国内企业提供更大的排放空间时,其相关计划必须足够细化和具体。欧盟委员会有权要求成员国对不合格的N A P 做出修正,甚至完全拒绝。如果一个成员国的NAP遭到欧盟委员会的拒绝,就必须重新制订,一旦获得通过就不得更改。
在EU ETS机制下,企业在每个公历年度结束后必须上交与其实际排放量等值的配额, 超额排放企业就将超排缺填补, 否则将面临高额罚金。而填补缺口的办法是向有节余的企业购买配额。从长远来看,交易配额将刺激企业采取的措施降低实际排放量。
(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状况
美国主要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西部气候倡议(WCI)、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RGGI)、气候储备行动(CAR)、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1、西部气候倡议(WCI)
西部气候倡议旨在通过州、省之间的联合来推动气候变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尤其是支持采用市场机制来有效实现减排。配额设置与排放额分配委员会则负责运用方法学为本区域设置排放上限以及在各成员间分配排放额。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WCI采用区域限额与交易机制(Cap - and - Trade) ,确立一个明确的、 强制性的温室气体排放上限 ,然后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标。州或省政府规定一个或几个行业碳排放的绝
对总额 ,可交易的排放额或排放许可限定在该总额内 ,这些排放额可以通过拍卖或无偿的方式重新进行分配 ,各州、 省或邦政府指定各组织机构提供排放额以中和其碳源。
2、 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RGGI)
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是美国第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强制性减排体系 。RGGI和 WCI 一样也是以州为基础成立的区域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组织 ,试图推动清洁能源经济创新与创造绿色就业机会 ,但不同的是它采了更加保守的策略 ,仅将电力行业列为控排放的部门 。
RGGI也提供了一个基于市场的碳排放权拍卖和贸易体系 ,同样允许购买某些类型的项目所产生的碳排放配额来抵消配额不足 ,但其购买的碳抵消额一般不超过 3. 3 % ,而且只能局限在美国本土内。
3、气候储备行动(CAR)
气候储备行动 ( Climate Action Reserve ,CAR)于 2009 年正式启动 ,是一个基于项目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它制定一个可开发、 可量化、 可核查的温室气体减排标准 ,基于项目而产生的碳排放额 ,透明地监测全程的碳交易过程 ,其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北美的交易体系。
由于气候储备行动是美国第一个根据自愿碳标准(VCS)设立的温室气体减排体系 ,其所有的项目都是采用 VCS方法学,因此气候储备行动目前只接受由气候行动储备开发协议项目 ,尚不接受 CDM 项目的减排额 ,而只是把 CDM 机制的方法学作为其协议的出发点 ,也不接受来自 EPA “气候领导者项目” 所产生的减排额(Climate Leaders Off set s ,CLO)以及来自自愿碳标准的减排额。
4、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CCX也是根据配额和交易机制动作的,其减排额的分配是根据成员和 CCX减排时间表来确定的 ,加入必须做出减排的承诺 ,该承诺出于自律约束力。如果会员减排量超过了额 ,它可以将自己超出的量在 CCX交户 ,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承诺减排额场上购买碳金融工具合约(CFI) 。CCX 也接受其他项目的减排量 ,而且是美国惟一认可 CDM 项目的交易体系 ,但由于 CFI的价格远远低于欧洲碳市场上 CDM项目的减排额的价格 ,实际上很难发生交易。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积极构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平台
目前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以后还会继续提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占到全球CDM市场的三分之一强,但是这种基于 CDM 机制的交易完全依托欧美国家的交易平台、 交易方式、 交易价格、 交易程序以及交易手续 ,我国没有价格制定权。因此我国应该积极构建起全国性与区域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平台 ,通过气候变化谈判以及其他各种方式 ,改变目前不尽合理的定价模式和交易规则 ,实现中国企业由单纯的排放权供应者到市场有效参与者的转变。
(二) 国家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欧洲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它站在顶点,往下削减排放量很简单,但是中国还在发展过程中,得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空间、就业拉动等问题,就会很复杂。我国主要采取自愿减排措施的做法,许多产业担心现在减排越多,日后实施总量管制时自己所分配到的排放权会不会变少。国家应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来解决企业的这种疑虑,而不只是单纯地要求产业努力减排,不然会挫伤企业自愿减排的积极性。
(三)制定有关碳交易的会计指南
会计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提供可用货币计量、可供鉴证信息方面的优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到相关市场建设中去,熟悉碳交易的发展及其特点,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提高会计界对此认识,并尽快制定有关碳交易的会计指南。
(四)要加快碳排放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目前碳排放权的法律制度存在许多冲突之处 ,应当对现有的相关立法进行统一协调 ,尤其要对碳排放信息统计监测与考核制度、 碳汇制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以使减排行动统一,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篇10
>> 潜山县种猪场抗体水平检测分析 种猪场猪瘟病的防制 种猪场如何做好种猪的选育 浅谈种猪场猪喘气病的净化 种猪场销售仔猪的方法技巧 农村沼气对减排的贡献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户用沼气模式生命周期减排清单与环境效益分析 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分析 LED道路照明节能改造项目碳减排分析 基于CDM合作项目的己二酸生产中N2O减排技术分析 种猪场如何面对三伏天 煤矿污染减排效益分析及评价方法确定 工业碳减排潜力及来源分析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中国馆碳减排效益评估 基于CDM项目的国际碳交易博弈分析 碳减排的博弈分析 我国CDM项目下碳减排量核算体系探讨 基于CDM的两级低碳供应链企业产品定价与减排决策机制研究 中国人均能源碳排放因素分解及减排途径分析 钢铁行业碳减排情景仿真分析及评价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秦世平.“十二五”规划解读与沼气产业未来[J].北方牧业,2011(12).
[4][5]云南省农牧工程设计研究院.楚雄州某种猪场沼气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昆明:茶永昌,2011.
[6]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
[8][9][10][11][12]IPCC,2006.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S].Volume 4.Agriculture,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Institute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IGES),Kanagawa,Japan.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