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劳逸结合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人性化 素质教育 劳逸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75
现代社会各种高新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进入更加便捷和快节奏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新的时期,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取得高分数的人才,而是真正具备实际竞争力的可塑之才。科学研究证明,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成长、各项素质均衡发展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人性化教学模式的这一优势与我们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新的时期,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篇文章即根据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使用人性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展开简单的阐述。
以往应试教育的模式中,大多数数学教师都以培养学生取得高分数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加大教学量、不断给学生们布置更多的数学习题。有的时候,数学课结束了,但是课堂上的知识没有讲完,教师就会占用课下时间继续教学,对于很多的高中生来说,教师拖堂是经常的事。其实很少有教师真正反思过:占用的教学时间多了,教学效率就一定高吗?答案是否定的。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更有赖于教师采取何种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如果一名学生在数学课上大脑高度运转,已经比较疲惫了,下课了还得不到休息,那么他不仅很难真正掌握教师教授的公式,而且还会影响实际记忆和消化知识的效果。
在反思以往应试教育类似于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形势下,素质教育人性化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人性化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求教师把握劳逸结合的原则。后期无数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劳逸结合的模式才是真正保证学生们提升学习效率、准确掌握知识的科学模式。劳逸结合的学习模式其实在我国教育界由来已久,从战国时期《学记》中提到的“藏息相辅“原则到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郑晓沧先生的教学时间分配理论,都一直在强调尊重人体休息规律、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的重要性。学生的大脑只有得到了充足的休息,才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完成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我们才在课与课之间安排了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如果教师不运用劳逸结合的教学模式,反而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的话,无疑会引发学生的反感、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总之,高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状态要求很高的科目,如果我们不注重学生精神状态盲目延长教学时间的话,是不利于实际的教学效果的。备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置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避免出现拖堂的现象。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人性化的教学模式简单说就是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营造出更加有人情味的课堂环境。这就牵涉到一个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话题了。正如每一片树叶都有自己的脉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因此,我们单独采取一种教学模式的话,在发展部分学生的个性的时候也间接阻碍了另外一部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有效变换多样的教学模式,正确促进和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更喜欢静静地消化和吸收公式,我们就多布置一些题目,鼓励这样个性的学生安静学习。有的学生渴望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就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到讲台上给大家演示解题步骤、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另外还有学生在掌握了一个数学公式之后,就很想针对解题思路创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我们就可以酌情组织学生们进入小组讨论的课堂模式等等。诸如此类,其实对教师来讲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发展个性的关键机遇。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教师的尊重,他们才能逐渐成长为具有自己主见和风格的新一代人才。
三、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人性化的教学还要求数学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毫无疑问,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教师讲授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是相契合的,自己是有话可说的。数学知识虽然相对枯燥、但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应用性极强,而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往往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因此,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将书本中的“死知识”与学生的“活生活”高效联结起来,争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亲切自然的感觉、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讲解排列组合概率这一单元时,我们就完全可以把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选秀节目的选手排名的可能性组合内容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们更加轻松地理解知识。
四、充分考虑学生对于课堂的设想和要求
篇2
关I词:初中体育;主要问题;对策
【分类号】G633.96
强化体质是每名初中生都必须履行的一个任务,国家为初中生提供了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也设置了一些中考的体育考试,体现出国家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中学要建立强健身体的教学理念,将体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因此,加强初中生的体育教学对策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教学大纲的改革,初中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初中所有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体育教学模式没有改变,创新意识不够强,造成了许多学生不是从内心喜欢体育课程,而是为了中考而练习体育项目,导致体育教学的地位不高。甚至某些中学的教师和领导将体育作为副科,这样的思想不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会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造成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较低的状况。
2.初中体育教学规范性不足
初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对于体育教学成效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许多初中对体育教学还是属于一片混乱的模式,在没有可传授的体育知识时,体育教师通常会选择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会让您更对体育学科失去信心,并逐渐打消了投入体育活动的想法,造成师生关系尴尬的气氛。
3.初中体育教学方法老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各种体育项目,私下让学生自行练习,或是强加给学生一些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一些厌烦的感觉。老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厌恶感,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逃避体育课。教师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意识不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失去了室外体育训练的趣味性,造成初中体育教学难以开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的问题对策分析
1.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主要是建立在能够正视体育训练带给自身的价值和积极作用,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体育训练,达到劳逸结合的功效。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拿出实际行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加强体育教学也是加强思想上的教育,教师要在思想上摆脱学生对体育项目恐惧的心理,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程中,培养出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体育强项。例如: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在进行田径训练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几个关于田径训练的故事,重视思想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田径运动的魅力,然后可以让学生在心中默默想自己崇拜的体育明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到田径体育的优点,让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起来。正确的体育思想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单纯的锻炼身体,还是为了报效国家,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价值。
2.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为目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进行师生间的互动,这也是加强体育训练氛围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将这种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的训练中,教师不要只看学生进行练习,要与学生同时训练,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予以解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投入的真情实感会令学生感到温暖,从而让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篮球是目前初中生普遍喜爱的运动之一,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打篮球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自行练习,最后可以给所有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也尽量融入学生的比赛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3.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差距,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给每名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将几个能力相近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和教学。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例如:某些身体较胖的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较差,也相对自卑,教师要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尊重这些学生,找到这些学生的兴趣点和强项。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要给他们制定更高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点都不同,对于喜欢跳远的学生,教师应安排他们进行跳远的技巧性训练,尽量让他们达到专业水准。对于兴趣不高或是跳远不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跳远游戏,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进而开展技能性的训练。
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从两大方面写出了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的分析。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要运用有效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充分的发挥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和作用。利用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热情,引导学生快乐的练习体育项目是当代体育教师的职责。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加以改善,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竞争力与和谐度的初中体育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更能够引导初中生对体育的热爱程度,从而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希望在未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能研究出更利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让每个青少年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忠年.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 2016(01)
篇3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一、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师生的集体忽视
体育教学应是师生双向互动的,然而在越来越激烈的升学压力下,许多中学教师与学生已形成默契,即默默淡化体育课程这一概念,更有甚者,学校的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进入中学后由于升学压力加剧,学生们在数不清的试卷与习题的题海战术中对体育课的意识已然淡薄,考生们更愿意抓紧时间复习功课温故知新。加之教师偶尔借用体育课讲解习题,尤其是临近中高考的学生们,学校对其要求严格,导致体育课程的开设只是个摆设。有些中学甚至一学期下来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课程教学也是屈指可数。人们在日益紧张的升学压力与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忽略了体育课程的意义。体育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户外参与能力,不仅仅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也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劳逸结合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然而多数家长与教师的固定思维,并未将体育课程真正当作一门课程来看待。其次,一些中学并未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这就可能致使教师因欠缺专业特长而含糊授课。也可能存在这种现象:许多学生在一学期或是中学毕业后,对于体育课程的概念仍然停留在跑步做早操的浅层意识。
2.体育课程项目的单一
中国传统的体育课程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小范围的活动,这种方法也只是给学生紧张的学习之余一个短暂的放风时间,加之体育课程的不规范化、不系统化,使得学生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多半是在稀里糊涂的聊天与无意识的游走中度过,体育课程本身的意义却并未发挥。现阶段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许多运动是由学生集体完成,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所擅长的体育项目也不尽相同,体育课程项目的单一性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1.加强师生的健康意识
对体育课程的忽视,大体上也是对健康的忽视。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解除疲劳,户外运动时呼吸的新鲜空气也有益人的身心。中学阶段是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黄金时期,更应注重劳逸结合、张弛有度。首先,教师应带头加强体育健康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实践中去,可以尝试着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测试中可以加入笔试部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并且,硬性测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探索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授课学生习课,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培养学生看图模仿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新的动作。教学方法应从单向传授逐步过渡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也可以班级为集体,成立小组,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有益身心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探知能力。另外,还可通过分组比赛的方式在班级举行小型运动会,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师除了正确指引学生,还应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在师生双向互动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共同进步。
3.体育课程项目的多样化
在大学教学中体育课程项目丰富多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所擅长的类别。在中学阶段,体育课程项目则被规定在一个笼统的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在中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中,学校不妨尝试着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喜欢与擅长的体育项目作个归纳。然后进行排课、分班,在学期末进行测试时测试学生所选体育课程项目类即可。这种类似大学的体育选课模式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特长化,既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课程里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身体锻炼,又因为所选课程的班级是所有人员的重新组合,而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新的环境也能激发其探知学习的意识。只有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所有学生学习的体育课堂,才能使得其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真正学到知识,如此,体育课程的价值也得以发挥。
三、结语
体育课程在多数人看来只是一门“副课”,是作为缓解学生学习压力而存在,也因此在学业繁重的中学阶段体育课程常常似有若无。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跟进,人们开始意识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中学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的首要即师生共同学习,这也是摆脱传统教学观念挑战新的教学方式的第一步。其次,学校在安排体育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差异性,积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才能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1\]柯昌恩.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创新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2).
\[2\]屈杰,张慧春,隆胜军.湘西中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2001,(03).
\[3\]李世英.浅谈中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构思\[J\].福建体育科技,2002,(02).
篇4
[关键词] 理论 实际 生物教学效率
中学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人才。而人才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仅有书本知识,却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以及生活实际,这样的人将来是不能服务于社会的。具体到生物学上,就不能要求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不能只是了解和掌握植物、动物、人体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理解植物、动物与人口、环境、资源、粮食、能源等社会问题的关系,解决有关学生在个人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如健康、营养、生长发育等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使学生在科学、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善于分析和解决新问题,从而迅速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切实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以促进教学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学生其它学科负担较重,以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根本不重视生物学的学习,把生物作为一门“副课”,致使生物学教学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因此,生物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每位生物学教师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值得研究的大课题。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知识教育
中学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进取心,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勇于探索和实践。在教学中,应从感性知识入手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的自然现象,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例如,在讲述《神经调节》一节时,把脑的结构、功能和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以及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学生学习、文体活动、休息、做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等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去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体育锻炼、家务劳动和学习有矛盾冲突吗?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学生就会明白在学习过程中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勤用脑、科学用脑的良好习惯,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又如,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都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因此,在讲《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时就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吃的食物,分析其营养结构成分及对身体正常发育的影响,最终让学生明白:只有合理搭配营养,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才能满足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身体对营养的需求,才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联系同学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去教学,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能力
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等。因此,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联系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周围自然环境,从观察入手,启发学生思考、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能力。例如,在动植物园的参观、游览风景区等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以及生物如何去适应环境,从而加深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进化思想的理解。又如,在讲解《传染病》一节时,可以留一些预习作业:常见疾病中哪些属于传染病?这些疾病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艾滋病在我国、我省及我市的发病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巨大危害。也可结合近几年来暴发性传染的一些疾病,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等,让学生总结出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很多,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指导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三、寓政治思想教育于理论联系实际中
新大纲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对政治思想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应挖掘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如根据不同地区植物的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的不同,从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关系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分析我国动植物资源的现状,了解动植物的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激发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让同学们清醒地认识道:关爱珍稀动植物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开展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项目的调查,使学生认识到控制人口、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再如,我市环境问题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型化工厂较多(白银公司冶炼厂、银光公司等);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缺水严重,造成植被较单一,生态系统成分简单,生态稳定性容易受到破坏,导致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城市人口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够;“三废”的处理存在不少问题等等。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和道德观念,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将来用所学知识回报养育自己的家乡。
四、在课后延伸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课后延伸就是把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外生活中,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讲完《植物种子的萌发》后,我就鼓励学生回家亲自动手给家里生豆芽,观察大豆或绿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如高温、适宜温度、低温;适量的水、水淹、无水)的生长状况。通过亲自动手,让他们亲身体会: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哪种条件下的豆芽长得最好?胚芽、胚轴、胚根哪一部分在适宜条件下最易生长?豆芽的哪一部分最有营养?又如,在讲完《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后,让学生饲养小蝌蚪,观察蝌蚪在不同条件下(清澈的河水、自来水、溶解了少量洗衣粉的水溶液)发育成蛙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什么条件下最适宜蛙的发育?从而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课后延伸中理论联系实际,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体现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发现新问题,产生新的求知欲,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自信心。
总之,生物课教学必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沉闷的气氛,完成生物课关于政治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和知识教育的目的及要求。也才能摆脱学生不爱学习“副课”的困境,赋予生物课教学新的活力,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篇5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外作业;体育教师;学生
一、研究背景
1.体育教师的个人观念或责任心问题
有人曾说过体育老师上课是“一只哨子,二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当然这也是一种片面的评介,也是对体育老师工作的一种否定。据我所知这种现象也的确存在,从而也反应出体育老师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和责任心,也可以想象到无所谓布置作业了。
2.缺少对作业完成质量的跟踪
如何更好的布置初中体育课作业,这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按照传统的体育教育方法来看,历来很少有老师在体育课堂当中布置作业,甚至于有些仅是为了体现备课当中的要求而起一下“蜻蜓点水”的作用,至于真正有否落实在课堂内外,有否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跟踪,却不得而知。
3.学科性质的不同
由于初中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作业的布置不同于文化课,经本人了解,文化课平时的作业布置都是根据课本内的课后作业而定,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一直巩固及扩展;而对于体育学科来讲,由于所学技巧都是在课堂上进行,很少布置课后作业,而且就算布置了,也很少能去考证、检验。
二、体育学科作业的布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考虑学生的态度及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等待作业的态度和兴趣,并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的结构,恰当且符合实际的布置作业,要符合体育与健康的卫生要求,要根据学校实际的场地和可提供器材情况来布置,同时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地布置运动量过大或过强的锻炼项目。
2.作业布置应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教师应分层布置和适度布置。不能搞“一刀切”,防止学生“吃得太饱”或“吃不饱”。在课堂内外练习中要注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
3.作业布置应注意课堂内外相结合起来
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在课堂当中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具体要求和内容来进行。如本人在上篮球教学内容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篮球基础不好,每节课开始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球性练习。
4.作业布置应注意综合评价
本人认为作业的布置应把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考核相结合。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每学年或学期的体育测试中,总有一些学生过不了关。如必测项目中的第一类:男生1000M 和女生的800M 。这个项目学生既怕又恨,但迫于无耐而不得不参加考试。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布置作业,明确告知学生体能测试要求和具体项目。让学生早点准备,教师也可开具简单的运动处方,给一些“困难户”制订相应的锻炼计划,如一周安排1-2次的长跑训练。同时要求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规定一定的时间。
三、优化初中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1.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
本人认为,首先学校应该予以重视,让每个学生都要重视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各班要在课外活动当中落实好,班主任要引导好,体育委员要组织并带领好。督促好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自觉完成,这样将会给体育老师带来极大的帮助。
2.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支持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重要保证
本人在一次走访中发现,有个学校体育教研组的教师经常向班主任及其它教师宣传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学生不能用体育课外作业来冲击其它各科作业,并督促学生完成好其他各科作业,从而取得了各科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不少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组织本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的还带头参加锻炼,如八年(1)班班主任,经常亲自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她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经常督促并指导他们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通过她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目前该班体锻达标率已达85%以上,名列全校之首。
3.督促检查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有效方法
虽然大部份学生能比较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但仍有一小部份学生视它为“软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来讲,一方面应加强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把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情况用日记的形式如实地记下来,还可以要求每隔一段时间(2-3周)小结一次,让中学生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并且,教师在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具体的指导,并对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给予鼓励。
4.家长的配合和支特是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必要条件
有些体育课外作业是在家里做的,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家庭锻炼成为主要形式。但有些学生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还不能自己合理地安排假期作息时间(特别是体育锻炼时间)。我们经常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督促学生自觉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子女完成体育课外作业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少家长积极配合,指导子女制定合理的课外体育锻炼作息时间表,并经常督促和检查落实情况。实践表明,凡这样做的家长,学生的体育“家庭作业”就完成得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增强。
四、结论
综上所述,布置课外体育作业既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培养他们自觉锻炼身体、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中学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又利用文化课作业休息时间,完成体育作业,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同时布置课外体育作业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反而有助于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但要注意适量、难度适中、有娱乐性,真正让学生自觉乐意地完成他们的课外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赵昕霞.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培养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children into the school. Many parents can conscious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but it also exists many problems, we know that the school 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education, but the family education also has th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 And the role of family education is enormous, only the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make children grow into the compound talents of multiple qualities.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1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教育的深化,“家庭教育”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事实上影响孩子最深的就是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环境,而孩子的很多习惯就是在这个环境中养成的,所以抓好这个环境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教育有学校教育的劣势,学校教育中是一种一对多的教育模式,而且以传播知识为主,所以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价值观等的形成不具备家庭教育所具备的优势。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家庭成员,所以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对于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搞好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推动性的作用,也对于学校教育起着推动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使家庭教育做好做成功呢?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粗略地谈谈。
家庭教育中注重家长素质的培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就将是深远而且不容易改变的,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不爱干净的学生,其家长也是不讲卫生的。其实这个我们经常在说,这时一种表率作用,家长的表率恰恰是最能影响孩子发展的。所以家长必须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切记不要说脏话这些。而且一定要做到守信,因为守信是现在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如果家长失信于孩子,而孩子很有可能就会被影响而成为一个失信的人,一个失信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立足的。家长也让一定要注意家庭和睦,现在社会离婚的家庭越来越多,而离婚或者家庭不和睦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心理有阴影,而且犯罪的很多,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家庭和睦是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必须做好的一课。讲卫生、懂礼貌、勤俭节约这些简单的行为,孩子在小时候是做好塑性的,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做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习到,所以提高家长的素质,对于孩子素质的养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良好成长。
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态度
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态度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态度,学习方面的态度,生活方面的态度。
1、学习方面。其实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在这个方面的态度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很热心的,表现在监督做作业,如果家长知识够的甚至主动教孩子学习,不够的就请家教,上补习班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好的现象,家长关心孩子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又无法达到这个期望值,家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达到期望,这就导致了一些家长盲目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最终的结果是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更提不高学习成绩,家长做的再多,花费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是白费。凡事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让效果适得其反。早些年国家提倡给学生减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太重了。但是虽然有这个政策,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并没有减负成功,依然有很多学生处于过度学习中,因为家长给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了,特别是补习班或者是兴趣课的学习都严重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劳逸结合”。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放松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议家长适度根据孩子情况给予期望目标,适度学习,做到劳逸结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学习小奖励,以提高兴趣,保持兴趣,才能使得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好。当然也有的家长认为“要乖自己乖”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这就导致了不自觉的孩子学习松散,试问又怎么能够学好呢?而且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老师精力有限又照顾不过来,孩子的学习自然是失败的。综上,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必须给予支持,做到松弛有度,适时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学习一些方法,才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2、生活方面。在生活上,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很重要,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有孩子的生活,那么家长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有的人说是一个大朋友,有的人说是一个引导者,有的人说是启蒙者,还有的人说是辅助者。我认为这些都对,教师也有着这些美称,所以才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且家庭教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当然我不喜欢把家长说成是孩子生活的规划者,策划者,因为这明显带着制约性,是会制约孩子思维,行为发展的。既然我们能说家长是辅助者,其实就是说家长是辅助孩子成长的人,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应该辅助者孩子去解决,而不是代为解决或者放任不管。这个辅助力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我们在学习上经常说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是最牢固和不容易忘记的东西,所以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自己去探索生活,适应生活,亲自感受生活,才能加深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生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全方面都会的得到发展,心里会变得成熟,那么做事也就更容易获取成功。我们都熟悉的例子是那些最终在事业和生活上获得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在小时候经历过生活磨砺的人,而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襁褓里的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成长到青少年的时候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如果家长采取的是制约性的方式,往往会在这个时候适得其反,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直逆反心理增长的时候,强制性的家长其策略往往会是不顾一切的阻止孩子做家长认为是错误的事情,这样就会使得孩子逆反,你越是不让他做,他越是要做。其实这个时候的家长应该是疏导,最好的是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条件下让孩子尝试着去做,让孩子亲身感受了,孩子才会有自己的体验,无论结果好坏,家长都应该辅助孩子分析结果,得到感想。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如果你越打压,好奇心增长的越快,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要么是不让人知道,要么就是一开始就不要打压,公开,让秘密不再是秘密,也就没有好奇心了。小孩子的好奇心尤为的多,特别是对于他不知道,未知的事物好奇心最多,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些较为有危险性的事,在我国,这个时候家长的做法应该基本都是直接就扼杀在摇篮中,绝对的禁止孩子去碰这些东西,但其实,家长越是禁止,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大,就越会偷着偷着的去做,而家长又不可能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很多悲剧就是这样就酿成了。如果要避免这些应该怎么样做呢?其实就还是我前面提到的,最好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满足好奇心,亲自去体验,亲自去做,才是做好的疏导,一味的打压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里,家长扮演的角色就是孩子的一个辅助者,一个引导者。家长对于孩子生活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其成功与否都对于孩子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能够看到绝大多数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对于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家长,应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以及肩上的使命。本文只是简单谈谈家长应该注意在与孩子的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事情,可采取的方法态度。教育的成功与否一直是关系我国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标准,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地位,而如何开展家庭教育,也是我们应该一直探讨的。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只有搞好了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我们对于孩子的教育之路才会走向更加辉煌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韩晓雨.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探讨. [B].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2011,(10)
[2]张敬培.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 [A].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技研发中心,2010,(3)
篇7
关键词:情境;高中化学;老师;学生;兴趣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后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探索能力,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课堂中,老师往往会创设一些带入性较强的情境,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1.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课堂中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情境创设这一教学方法就很好地融入了这一点,它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化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理解、运用知识。
2.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基础的课本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国家发展、人民生活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情境教学法的开展实施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化学实验中,体验到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使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而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所以老师要巧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其中。
二、情境创设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要想顺利地开展情境创设教学法,并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行。首先,情境创设要存在一定的科学性,换句话说就是创设情境及素材选取的时候要有科学依据,不能盲目而行,要注意与学生实际能力相结合,即所探讨的知识能够运用高中化学知识来解答。此外,老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一定要注重其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根据切身体会或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打破化学课堂一贯的枯燥无味。最后,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有现实依据的,可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或是已被公认的,亦或是大多数学生已经得到过切身感受的,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三、情境创设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1.巧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这些角色是可以随课堂的进行而改变的,因为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而老师作为“引路人”一定要发挥其正确的作用,老师要注意在合适的时机巧妙地将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化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正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例如,在进行氯气的讲解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为什么早晨用自来水洗脸刷牙时总会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呢?氯气本身有毒,却又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原理何在呢?这样巧妙地带入让学生懂得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课本中的知识。
2.巧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实验往往可以见识到“神奇”背后的本质变化。正是由于各种新奇、神秘的现象可以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钙的相关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将生鸡蛋包裹在生石灰内,然后逐渐给生石灰加水,等实验完成之后会发现鸡蛋居然由生变熟了,为什么没生火鸡蛋也能熟变?像这样的实验在给学生带来惊奇的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巧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使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十分关注及敏感,老师要巧妙地利用好这一资源,将一些生动的、形象的材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知其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氯气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某工厂氯气泄漏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同时提出以下问题:(1)氯气的泄漏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说明氯气具有怎样的性质?(2)厂区周边的许多庄稼枯死是因为什么?(3)现场的消防人员为什么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水?(4)如果当时的你正置身于此,你又会怎么做?这样既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有关氯气方面的知识,也能辅助学生学到一些在化学事故中自救的方法,情境教学的优点已经被广大的师生所认可,这也是用来锻炼、提升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接受的能力,而且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改革原则。现如今的中国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宗旨,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学环境的软硬件结合,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劳逸结合的好习惯。老师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想学、乐学、好学,使学生明白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化学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家校联合;适应力
一、身体适应现状分析与建议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校医院对本科新生(包括2+2飞行技术专业)4721名进行了入校体检,无异常结果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4.52%。与往年数据相比较,有既往病史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而入校一月内因水土不服等原因就诊的新生人数较往年也有所增加,从本质上来看,是当代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是当今社会公民身体素质状况的一种反映。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学习压力
在高强度的学生压力下,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必要的运动时间。虽然国家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大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依然是以考试为重,而家长和老师也是以追求高成绩为主要目的,所以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必要的体育运动来减压,很容易诱发各类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
(2)网络沉迷
结合我校学生管理的实际来看,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有的自高中就有沉迷网络游戏的苗头。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惰性滋生,懒于起身运动。长期的维持坐姿会导致脊椎等多处骨骼变形,沉迷网络本身又会带来学生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3)各种辐射污染
各种辐射污染无疑也是当代社会必须面临的问题,而学生也在无意识中成为了受害者。电脑、手机、等等一系列的电子产品都对学生的听力、视力产生了一定的损害。而其中大量的辐射也成为各类疾病的诱因之一。
面对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降的现状,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帮助调整心态,放松心情。而家长则可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劳逸结合。
二、学习适应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报到本科新生4464名,学校随录取通知书寄出新生调查问卷4456份,回收有效问卷3357份,回收率为75%。问卷涉及到新生基本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大学认知状况、社会认知状况等方面问题,能够真实地反映新生的价值观,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发放新生家长调查问卷4456份,回收问卷3205份,其中有效问卷2435份,有效率76%。问卷涵盖了家庭环境、专业志愿、学习能力、网络使用、兴趣与性格、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更加充分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2014级新生中,有61%的独生子女,较2013年略低,超过76%的学生主要成长环境为城市和乡镇,因此学校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54%的学生高中阶段月消费不超过700元,其中,月消费300元以内的学生比例为15%,300-700元的为39%,700-1000元的为33%,高于1000元的仅为12%,贫困学生比例较高、家庭收入非常高的学生不多。但是进入大学后,由于自控力较弱、理财意识缺乏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消费失控的现象,因此学校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理财宣传,而家长则应关注学生的消费动向,引导学生理性消费。
43%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和打算,54%的学生说不清是否有长远的打算,究其原因,长期的“填鸭式”教育让部分学生习惯于接受家长的安排,因此家长应多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主”的机会,同时学校加强生涯规划方面的宣传和引导,使学生重视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家长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家庭环境良好(50%以上父母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经济条件较好(80%以上家庭未因孩子读书受到影响),对修读专业认同度较高(77.9%新生了解专业),对未来规划明确(78.4%的家长都希望本科阶段结束后继续深造),高中学习受班级气氛影响较大的占63%,受老师关注度和同学朋友影响的分别占20%和10%,68%的学生成绩稳定,从影响因素、学习能力类型、高中成绩稳定性三方面可发现,南航新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较高,但仍存在自主能力差带来的潜在学习危机;31.6%的学生暑期选择在家休息上网,相比较2012年的51.3%有明显的下降,而选择社会实践和打工的比重明显上升,上网时间较往年有所增加,每周上网实践在2小时内的比重由2012年的21.9%上升到51.5%,19.2%的学生上网以打网游为主,由此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在互联网带来诸多便利和优越的同时,必须正视网络潜在的有害作用,家长和学校应该坚持合理引导和科学规范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认识网络交流的虚拟性,明辨网络信息真假,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网络自律意识。而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做好学生的陪伴者。
三、心理适应现状分析及建议
开学一月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全部2014级新生做了一次心理调查,资料完整者共4369人,采用SCL-90量表和一般情况表,如果以SCL-90任一因子分≥3作为划分有无心理问题的标准,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81%,与往年相比相差不大,而主要的心理问题分为强迫症状2.68%、人际关系2.31%和敌对情绪0.96%。
强迫症状和敌对情绪往往发生在环境转变后自身适应不良的情况下,由于环境的转变,在新的环境下,人的神经会处于一种防卫状态,对周围环境不放心,不信任。如果能在新环境中得到正确的引导,顺利渡过适应期,尽早融入大学生活,强迫症倾向就会逐渐好转;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再加上性格敏感、脆弱,就有可能发展为强迫性神经症。而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未完全渡过青春叛逆期,因此在大一学生中,敌对情绪的发生率会偏高。
篇9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班主任对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不高
科学的管理理念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性思想和方向,但是当前大多初中班主任仍受传统班级管理观念影响,造成班主任现有的班级管理理念可能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难以适应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等新形势背景下的班级管理要求,最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身心素质不足
班主任需要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予以综合管理和负责,加之初中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且青春期逆反心理日益加强等特点,因此班主任生理、心理的劳动强度较大,易出现头痛等躯体症状或者冲动等行为,不利于学生和班级的良好发展。
3. 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有待提升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自主性、自律性以及团结性较差,而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方法相对单一,若对事件处理方式欠佳,容易致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班主任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1. 提高班主任管理理论水平
班主任作为教育制度的执行者和班级管理的负责人,应当以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事业改革的要求为依据,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并努力提高管理理论水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具体表现在: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等相关培训课程,学习新型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在专家讲座或者主题观摩等学习活动中,班主任应主动和其他优秀教师、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借鉴班级管理经验并充实自身管理知识体系。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理论水平,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在科学的理论指导方向下进一步改善管理工作。
2. 增强班主任身体心理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班主任顺利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初中班主任应当充分锻炼身体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遵循劳逸结合的原则,保证自身具备足够精力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并使其有序进行。初中学生可塑性和不稳定性较强,所以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不良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为此,班主任应该努力加强心理素质,即学会控制或者消除消极情绪,增强辨别、决断、应变以及人际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学会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总结、反思经验,学会将所学的管理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进而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良性影响。
3. 改进班主任管理工作方法
班主任实施的管理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管理对象是以学生为主,因此班主任应当不断改进班级管理方法,以便逐步实现个人与集体形成良性循环的目标。首先,班主任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其根本任务,因此班主任应当树立良好形象以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初中学生仍存在尊师倾向,班主任应严于律己,关注并热爱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学生消极情绪,与学生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班级创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提升学生思想水平。其次,班主任应当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同时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和多种教育艺术技巧,丰富文化知识素养并采用鼓励等正面教育方式加强班级、学生管理。再次,针对学生自律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可以在学校规章制度基础上组织学生共同制订合适的班级制度,如关于迟到、旷课等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使学生接受群体监督和约束;针对学生团结性较差的实际问题,班主任可以选择态度认真、责任感强的优秀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一方面顺应初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同龄群体影响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有益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重视定期举办班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阐述关于班级管理的想法和建议,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改善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班主任还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引导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其配合学校管理工作,以便通过多种渠道加大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
三、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 汉语口语 交际能力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41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飞速发展。面对信息化的急速发展空间,语言的沟通和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还是存在着一些困难的,这和他们生长和生活的环境有关,我们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好好的分析一下。
1 少数民族中职生为什么在汉语语言沟通上存在困难
少数民族大多出生在偏远的山区,那里交通不便利,信息联网也是非常不发达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中职生来说,他们对于外界的接触也是很少的,所以他们的语言还是带有着地方性少数民族语言特色。
少数民族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他们的想法和汉族还是有所差距的,因此在语言的沟通上面还是有些模糊的现象发生。少数民族的语言有着当地的地方特色,在和汉族人的交流上还是有着一定的障碍。地方堵塞,沟通不畅,在理解差异性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有的时候说话上面有些文不达意的情况出现,这也正是沟通上面存在困难的原因。
对于少数民族的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家庭的语言沟通上也一直采用着本民族的沟通语言,这对于少数民族的中职生来说是根深蒂固形成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长大后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当中,难免会出现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现象。这也正是很多的少数民族的中职生存在沟通困难的原因。
2 如何解决少数民族中职生在汉语语言沟通上存在困难的现象
2.1 督促少数民族中职生语言沟通能力
有的时候少数民族自己首先就要认识到自己语言沟通上面的缺陷,这样才可以在自身做到提高。自己如果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做到及时的沟通和认知,自我的提高才会让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语言魅力。
另外我们还要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意识做出一定的调整,可以多在周边偏远地区多送一些报刊和读物,这也都是有利于我们的少数民族中职生在汉语语言沟通上得到更好提高的方法。少数民族的中职生可以多看一些新闻广播等节目,学习里面提到的标准化读音,做到多听多读多看,这对于我们的汉语语言沟通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少数民族的中职生在自身的意识上面对于汉语口语的练习得到更好和更加深刻的认识,促进他们在语言沟通上面可以下工夫,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
2.2 培养少数民族中职生对于汉语口语语言的热爱
都说兴趣是培养孩子们学习和读书的最好老师,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中职生来说,只有让他们认识到汉语语言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汉语语言的沟通上面有着更多的深入了解,才可以做到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于少数民族中职生们来说也是一大障碍,因此在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劳逸结合的方式,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在练习的方式和方法上面做一些文章,我们可以看看有意思的报刊读物,然后大声的对这些感兴趣的读物进行朗诵。朗诵是不错的练习方式,对于汉语语言的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声的练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有时间的朋友们不妨来了解一番,相信您会非常感兴趣的。
帮助少数民族中职生好好的练习汉语口语语言,极大的提高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汉语对于未来的就业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校期间,身为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更应该发挥督促的作用,大力的倡导少数民族中职生在学校期间说汉语,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就会对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当中非常有帮助。相信做到这样,也会让他们的汉语语言得到更好的提高。
2.3 要让少数民族中职生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对于少数民族中职生来说,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汉语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要认识到学习汉语口语知识的重要性,让我们的中职生自己主动的练习汉语口语的规范化训练,这样就会让我们的孩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如果您的孩子或者是您的学生也是一位少数民族的中职生的话,练习汉语口语在交际和沟通上面都是很有帮助的。这对于我们的少数民族的中职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身为家长朋友的您来说,适当学会帮助和督促我们的少数民族的中职生练习汉语口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大家在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多了解看看,是很不错的选择。汉语口语练习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在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来练习,对于中职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另外要多给我们的少数民族中职生听一些标准化的汉语广播,新闻和报刊,刺激他们学习汉语口语语言。如果您也是一位希望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一点儿少数民族中职生,相信您也会认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的。
3 结束语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少数民族中职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存在问题以及要解决的方法。如果您是一位少数民族中职生,相信也会认识到汉语口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早知道早练习,相信大家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也会渐渐的将自身的不足改掉,运用汉语口语进行交际,会让我们的未来也因此变得更加富有希望。
- 上一篇:乡村道路建设问题
- 下一篇: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