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的基本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碳的基本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碳的基本内涵

篇1

2012年10月12日至14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以杜莉教授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绿色经济实现路径——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为依托,召开了“碳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学术会议”。南开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央党校、西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办、吉林财经大学以及吉林大学的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追溯碳金融的理论基础及推动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

一、碳金融交易理论基础追溯

理论是对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吉林财经大学宋冬林教授提出不能架空碳金融交易,需要密切关注碳金融对传统理论的传承与扩展。南开大学逄锦聚教授指出,适应实践发展和时代需求,开展碳金融研究是理论研究的重大责任。吉林大学杜莉教授认为,碳金融交易机制既承接了产权理论、功能金融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的现有内涵,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上述理论的外延。

结合传统的价值理论,逄锦聚教授对碳排放交易标的的商品属性进行了认定。价值理论将商品定义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逄锦聚教授认为,碳排放额的减少来源于技术改进,而技术进步离不开劳动,故碳排放额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劳动产品,一旦用于交换,便具有商品属性。碳交易表面上交易的是碳排放额度,实质上交换的是碳减排的技术以及协同的一系列复杂的人类劳动,故碳排放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使用价值体现在可用于碳减排活动,其价值体现为凝结在碳排放额度中的人类一般劳动。

北京环境交易所周丞认为,碳是政府授信并在特定市场具有流转功能的商品,可以视为一种广义的货币。碳市场以产权理论作为依托,是科斯定理与现代金融的完美结合,产权的正确界定对于减少环境问题,避免公地悲剧具有重要意义。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将碳金融与低碳经济的理论根源追溯到的绿色发展观和以生态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生态主义,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强调准确界定低碳经济与绿色发展内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碳金融的实践进展

1.碳市场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源于系统工程学,意旨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碳市场的顶层设计涵盖了基本制度设计、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顶层设计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碳市场的运行效率甚至成败。

中央党校郭兆晖将碳市场的构建路径划分为三个基本模式:以欧盟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模式。周丞与郭兆晖均认为中国比较适合以日本为蓝本,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混合的构建模式,积极发挥“干中学”的作用,推动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完善。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的攻坚阶段,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即刻构建全国范围的碳减排体系的条件尚不成熟。郭兆晖建议以三年作为一个区间,逐步由区域性碳市场向全国性碳市场过渡。关于碳市场的基本制度设计,郭兆晖认为,不仅要考虑环境有效性与成本有效性,也要关注产业接受性、行政可行性以及政策的公平性。建议由国务院确定履约期长度、排放上限、交易对象、管制行业,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配额分配、管理与抽查等供给机制的设计,构建一个囊括政府部门、常规金融机构、经纪商、交易所、法律服务机构、研究咨询机构、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制度体系,并建立本土化的新型经济评价体系。

关于碳交易的机制设计,周丞认为应采用总量交易模式。首先,应创新总量设置模式,选择某年为基准年,将基准年之前已经运营的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设为存量,基准年之后的为增量。以存量作为总量控制的目标(Cap),效仿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期初采用历史排放法对排放总量进行分配,随后逐步转向拍卖方式。增量采用高基准线,规定若干年后,将部分增量转化为存量,进入控制和交易;其次,设计碳市场的柔性机制,包括允许配额无条件储备,允许低效机制、履约期以三年作为基准、建立碳价格“安全阀”机制、建立配额储备库、不允许配额借贷等;再次,设计碳泄漏规避机制,即通过扩大管制区域范围、细化机制设计、输入产品纳入管制、降低境外产品需求等措施,减少碳泄漏;最后,设计碳市场的测量、报告、核查(MRV)机制。

2.碳市场及碳金融交易的实践

中国碳市场交易已初步试水。周丞先生以北京环境交易所为例,介绍了中国碳交易平台建设的实践活动。目前,北京环境交易所主要有三大业务线:一是由CDM、VER与“双特(特定行业特定区域)试点”所构成的多层次碳交易业务;二是节能量与排污权交易业务;三是由节能环保技术投融资、低碳转型服务组成的低碳发展业务。

当前,国际市场较为活跃的碳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期货、碳期权、与碳相关的金融中介服务等等。中国受制于碳市场起步晚、金融体系相对薄弱等因素,碳金融活动以绿色信贷为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副研究员归纳总结了国外绿色信贷抗拒、规避、积极、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介绍了赤道原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口信贷与环保指南、德国与日本先行国家的经验,梳理了中国.自1995年至今绿色信贷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开展过程中暴露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缺位、技术标准与风险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制度完善、产品创新等角度为绿色信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郑州大学武魏巍副教授从期货等衍生产品的角度切入,总结了国际现行碳交易平台期货、期权运作的经验,通过对比瑞典城市马尔默与中国大庆,深刻剖析了中国推出碳期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对中国碳期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吉林财经大学刘吉舫教授介绍了绿色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从理念培养、标准确立、产品创新等层面,对中国绿色保险的开展提供了建议。

为推进碳交易及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西南财经大学蒋南平教授、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陈柳钦教授均提出要建立珍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念,即推动思想环保、理念环保。此外,蒋南平教授建议尽快制定中国乃至全球的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及补偿标准,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社会束缚,避免资本对自然资源统治力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应该将科技作为重要手段,加速生态修复和清洁发展。陈柳钦教授建议在产业布局过程中,要从网络、空间的视角着眼,避免思维和落脚点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3.碳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助推

结合会议主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碳金融对碳市场发展乃至绿色经济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陈柳钦教授认为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提出“给金融一个支点,金融一定能撬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论断。蒋南平教授认为借助碳交易体系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碳市场份额,通过广泛意义的碳排放权全球营销,来捍卫国家利益具有必要性。周丞指出碳金融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实现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工具和抓手,能够为政府提供税费体系之外的转移支付手段,促进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引导GDP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转移等政策意图的实现。武魏巍副教授重点从碳期货的视角,归纳了碳金融对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碳经济效益、增强碳交易话语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重要意义。

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论点,逄锦聚教授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金融确实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宜夸大金融的功能,应更多关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避免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繁荣。杜莉教授认为应充分发挥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助推,而风险防控机制亦是碳金融交易机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4.关于碳金融交易机制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碳金融交易作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其进一步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关于研究队伍的搭建与合作模式,逢锦聚教授提出了“反木桶原理”,即研究团队中,首席专家的科研与管理水平,决定了该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的层次和质量。杜莉教授指出,宜采用合理分工,责、权、利相匹配的模式,真正做到任务到人、经费到卡,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协同作用,挖掘科研协作的潜力。

关于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体系的架构,杜莉提出应将金融思维与传统的经济理论相结合,从供给机制、需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防控机制以及效率与溢出效应评估五个相互衔接、互相影响的环节切人,避免现有单一研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针对杜莉教授提出的架构,曾刚副研究员进一步强调了供给机制在碳市场构建中的关键地位,认为碳市场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供给机制是碳金融交易机制的核心,配额总量的设置、分配模式的设计、管制对象的选择、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选择对市场需求、价格、风险甚至运行效率与溢出效应均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供给机制的科学与合理程度决定了碳金融体系的成败。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碳排放;EKC;碳泄漏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01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03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等一系列问题,给中国的减排带来了很大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将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使得CO2排放问题更加严峻。因此,对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验证贸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1文献综述

关于贸易开放对环境-增长关系的直接影响,国外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竞次(Race to the Bottom)假说[1]。根据这一假说,开放的贸易会对一国的环境标准产生向下的压力。另一类重要文献是碳泄漏(Carbon Leakage)问题[2]。而贸易对CO2排放的间接影响渠道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贸易对CO2排放的直接影响。主要倾向于研究贸易隐含碳问题,而且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即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2量显著增加,且近年来出口商品中隐含的CO2量要大于进口商品中隐含的CO2量[2]。第二,验证EKC的存在性。有学者支持倒U型的结果[3],有学者则得出其他结论[4]。

在研究国际贸易的直接影响――碳泄漏问题时,国内外文献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静态的利用投入产出等方法直接测算进出口商品隐含的CO2量;另外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判断是否出现了“污染产业转移”现象,很少有文献利用回归方法分析碳泄漏问题。本文利用1996-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高碳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并分析其碳排放趋势,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是否存在EKC曲线;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值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对碳泄漏问题进行验证。

2.2高碳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划分

根据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1996-2010 年的碳排放量,我们可以得出碳排放量和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即碳排放强度,并计算制造业整体199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以其作为参考指标,把高于平均值的行业划分为高碳制造业,反之则为低碳制造业。依据这一划分标准,高碳制造业主要有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余的20个产业则为低碳制造业。

5个高碳制造业、5个低碳制造业以及制造业总的碳排放强度。将低碳制造业、高碳制造业与制造业平均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发现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远远低于这个值,高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值则相反。可见,高碳制造业的存在拉高了整个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平均水平。

傅京燕等:国际贸易、碳泄漏与制造业CO2排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2.3制造业人均碳排放与贸易开放度的趋势

因为高碳制造业观测点比较少,奇异点会对图形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们去除了高碳制造业样本中的一小部分数值过高或过低的行业。由图可见,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与贸易开放度之间存在负的线性关系,而高碳行业则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虽然拟合度不高,但是大体趋势是上升的。

3回归方程的设定和数据处理

Richard等认为,碳泄漏问题可以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可以代表发展水平变量(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来进行验证,如果发达国家利用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碳排放,则此交互项的系数为正,说明存在碳泄漏,若为负,则反之。本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此交互项,借此验证中国的碳泄漏问题,若系数为负,则说明我国没有接受发达国家的碳泄漏,反之则表明我国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3.2数据来源与说明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制造业各行业进行了分类,从2004年的统计年鉴开始包括30个细分行业,之前的部门分类中由于不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产业,因此为保持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本文去掉这两个产业。另外,本文将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制造业,因此最后是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各行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年工业增加值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职工人数(万人)1996-2002年的统计范围为职工数,2003-2010则为各行业平均从业人员,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镇)生活及价格年鉴》。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 UNCOMTRADE 统计数据库。煤炭消费比重(用coal来表示)用制造业各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该行业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来衡量。本文各行业煤炭消费比重所需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研发强度(用 rd 表示)用制造业各行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 GDP 之比来衡量。研发经费支出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物质资本(用pci来表示)用非工资占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物质资本可以反映行业的要素禀赋情况,其中非工资份额等于各行业增加值减去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4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4.1计量方法

本文利用1996-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对27个制造业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使用stata 12.0 软件来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用BreuschPagan 检验,得到的p值为0.00,小于0.05,所以支持随机效应模型。然后对异方差进行检验,得到的P值为 0,因此存在异方差。最后对随机效应(单尾和双尾) 、一阶序列相关以及两者的联合显著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存在随机效应和序列相关,因此我们使用FGLS回归方法对上述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进行修正。

4.2制造业EKC的存在性以及贸易的间接影响

表2是制造业人均排放的FGLS回归结果。对于制造业整体而言,如模型1所示人均GDP(y)二次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 U 型关系,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成立。贸易开放度(openness)和CO2排放量显著负相关,表明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为了检验模型1的稳健性,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煤炭消费比重、物质资本和研发强度三个变量得到了模型2,回归结果依然支持模型1的结论。煤炭消费比重(coal)系数为负,这与一般的观点相反。对此的解释是本文用的变量是用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来衡量的,虽然煤炭的总消费量逐年上升,但受制于经济增长和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与CO2排放趋势呈反方向变动。

上述关于整个制造业的分析除了模型2中加入的控制变量(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外,基本适用于低碳制造业。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存在着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对碳排放也是有利的。但是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变量的符号却并不显著,因此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对于低碳制造业而言碳排放的影响不确定。

对于高碳制造业而言,虽然模型2中加入的控制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与整个制造业相同(可见高碳制造业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之大),但关键变量的符号却存在很大分歧。首先,模型1和模型2中,人均GDP二次项的系数不显著,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其次,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正,但是不显著,说明贸易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负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对我国高碳制造业的影响不能确定,高碳制造业可能存在着污染产业的转移。

4.3贸易的直接影响:碳泄漏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受减排承诺的约束,可能会利用贸易专业化于清洁产品的生产,将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了碳泄漏。对于这一问题的检验,我们借鉴Richard等的方法,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一个可以代表发展水平指标的变量(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来研究中国是否通过贸易接收了其他国家的碳泄漏。我们将回归方程的因变量换成碳排放总量,回归结果如表3。

如模型1和模型2所示,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人均GDP(y)二次项的系数在统计上显著为负,说明碳排放存在着倒U型的EKC关系,而高碳制造业人均GDP二次项系数并不显著,只有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贸易改善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环境,而恶化了高碳制造业的环境。这与表2人均碳排放回归结果相似。工业增加值(VA)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均为正,即工业增加值增加了碳排放。贸易与工业增加值交互项的系数在对低碳制造业的回归结果中显著为负,说明贸易使得我国低碳制造业的排放减少;高碳制造业的系数为正,虽然不是很显著,但是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碳泄漏,存在着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但由于低碳制造业因为贸易所减少的碳排放远远大于高碳制造业因为贸易所增加的碳排放,所以整个制造业交互项的系数最终为正,表明我国没有接受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没有成为污染避难所。

4.4工具变量

5结论

本文通过对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碳排放趋势分行业的研究,以及对国际贸易直接和间接影响回归结果的分析,所得结论如下:①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和总的碳排放存在着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②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增加而降低,即贸易有利于其环境的改善,但却使得高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增加。制造业贸易量的

增加对于人均的碳排放量和总的碳排量的影响是有利的;③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不存在碳泄漏的问题,而高碳制造业则相反,但整体上中国并没有成为污染避难所。

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是有利的,中国不需要因为要减少CO2的排放而去限制制造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制造业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应制定有效的低碳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并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对原有的旧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针对制造业中高碳制造业的高排放强度,我国应努力做大产业规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进步,达到减排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derington J, Minier J. Is Environmental Policy a Secondary Trade Barrier? An Empirical Analysi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36(1): 137-154.

[2]Babiker M H. Climate Change Policy, Market 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5(2):421-445.

[3]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25. [Chen Ying, Pan Jiahua,Xie Laihui. Energy Embodied in Goo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Calcu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Economic Research, 2008,(7):11-25.]

[4]付加锋,高庆先,师华定.基于生产与消费视角的 CO2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实证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6):376-381. [Fu Jiafeng,Gao Qingxian, Shi Huading.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2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eve Based on Productionand Consumptionbased CO2 Emissions[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4(6):376-381.]

[5]Richard K, Piergiuseppe 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rbon Emiss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12,(24):509-529.

[6]Frankel J A,David Romer. Does Trade Cause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89(3): 279-399.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无形资本 财务战略 预算管理

作者简介:

蒋 冲(1977-),男, 江西广丰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罗 焰(1968-),女, 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沉浸于大机器生产带来的高效,享受着化石资源带来的便利,通过暴力式的生产,将自然资源迅速转换成人类财富。而与此同时以“碳”排放为标志的全球变暖趋势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恶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的企业,由于受碳排放配额的约束,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方面颇受低碳化影响,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财务管理活动低碳化倾向明显,企业面临的财务环境较之前发生了的很大变化,理财观念和理财实践亟待创新。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管理现状

( 一 )高碳化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企业存在的意义在于能使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组合优化,从而创造出比市场配置资源更大的价值。因此,在工业文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心是如何挖掘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潜能,实现价值增值,表现为:第一,凭借信息和技术优势,企业获得地表和地下自然资源的使用权,通过现代化大机器生产将其转化为具有一般等价物形式的货币财富,并且通过财富的累计效应,加速这一自然资源到货币财富的转化过程。第二,资本作为驱动价值增值的原动力,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居于核心位置,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创新性、扩张性和掠夺性。资本之创新性、扩张性符合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实现人类自由社会,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解的原意(王国坛、王东红,2009),但资本的这种创新性和扩张性所引致的社会或环境负外部性得不到有效抑制,那么其掠夺的劣根性将暴露无遗。第三,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90页),劳动力的使用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因此,其价值在于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如何利用相对不变的劳动力价格,挖掘其价值创造功能,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杠杆效应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基于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这一伦理假设(王建明,1995),强调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创造价值、为人类服务,并进而实现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企业理财过程中,侧重于以未来现金流量为标志的价值管理,而在企业环境成本尚未完全内部化的软约束下,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理性选择。但是,全球温室气体(CO2)浓度的快速上升,必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终究影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因此,建立在人类现代工业文明客观基础上的以高碳为特征的理财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低碳化经济和低碳化碳社会众望所归。

( 二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低碳化挑战与机遇 由地球生态圈碳失衡和化石能源的掠夺性使用而引发的低碳化思考,其特征主要是:(1)经济性。低碳化在关注碳排放绝对数量减少的同时,更强调提高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产生的GDP或附加值更高。低碳化应该是一个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准和福利水平下的帕累托改进过程,经济性不仅体现在以较小的碳消耗和碳排放获得较稳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更体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以较小的冲突换得长久的和谐共处。(2)创新性。低碳化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的自适应过程,相伴而行的是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而制度创新则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规范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重塑,二者的交互、有机结合是低碳化转变的保证。(3)阶段性。低碳化的阶段性目标主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使气候变化不至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经济社会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性、创新性和阶段性特征表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既是对已有财务管理模式的否定,也是对现存理财观念、财务要素范畴和财务决策等财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具体表现为:其一,理财观念的发展。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培育、配置和运用财务资源,以实现公司价值创造与增值(李心合,2006)。财务价值是一个以未来现金流量作为衡量标准的经济学名词,在无外部性约束的条件下,财务网络对价值创造的支持体现在尽可能多的利用这种外部性来提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其结果就有可能会导致“公地悲剧”的出现,财务管理的短期化倾向明显。而低碳化理念,是要将这种环境的外部性在理财过程中让其内部化,成为企业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显性成本,其实质则是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实现,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财观念。低碳化是将可持续发展理财观念落到实处的一种具体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摆脱仅从资源配置单一维度出发而引致的财务价值增长的高碳化陷阱,进而从资源创造和资源配置双维视角考察财务价值增长的实现路径。其二,财务要素范畴的发展。资本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赵德武,2007)。传统财务管理将能够货币化的资本作为财务管理的要素范畴,旨在通过筹集、投放和分配等活动实现资本的价值创造与增值功能,为了规避货币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导致价值确认上的风险,财务管理活动中倾向于使用有形或是有市场参照物的资本形态。但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枯竭趋势不可逆转,财务活动所涉的要素范畴必然要突破有形资本的限制,更多关注那些导致未来现金流量的无形因素对价值创造和增值的影响。财务要素范畴的发展,赋予了财务管理核心概念——资本更多的内涵,必然导致现有理财模式的变革,风险价值以及对不确定性的评价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将越发显得重要,财务管理柔性化发展趋势明显。其三,财务决策评价标准的发展。在筹资、投资和利益分配等财务决策中,常用的评价标准是价值相关性,也就是诸种财务决策行为最后对企业未来现金量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低碳经济背景下强调经济行为的可持续性,财务决策虽不能脱离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但低碳化的约束使得企业必须在获取现金流量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权衡,或者说在伦理上企业在财务决策时必然需要遏制资本的过度创新而导致的掠夺性。因此,财务决策的评价标准面临着非效率性挑战。财务决策评价标准的非效率性挑战,并不意味着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否定,也不表明理性分析原则的不合时宜,仅仅表明财务决策的效率性评价标准需要完善和发展,财务决策的低碳化评价标准在短期或局部可能带来低效率,但从可持续发展或全局来说抑或是一种高效率。

二、无形资本战略的财务视角诠释与意义

( 一 )无形资本战略的财务视角诠释 (1)资产与资本。资产通过不同资产形态的转化给人们带来满足是其效用或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资本是一种依附于具体资产的权力,资本一旦投入就被抽象为一种为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权力,因此,增值是资本的天然要求,否则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资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创新,资本为了增值而创新,资产不具备扩张性,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围绕着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在不同资产形态之间的转换,而资本极具扩张性,并且为了满足扩张的愿望敢冒任何风险。汪丁丁(2006)曾从“精神维度”解读资本的特征,认为基于资本所承载的累积效应,它能够把对剩余(利润)的追求转化为“意识形态”,即对剩余或净收益的崇拜。建立在公平、公正和自由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通过人们主观能动的劳动以实现通过对物的依赖摆脱贫穷与落后,进而通过以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为基本特征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因此,近、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本质上是以资本的运营和扩张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张过程(徐大建,2007)。(2)无形资本。资本的使命在于增值,而资本本身不会运营,只有通过人格化的资本即资本家才能运营,资本一旦人格化后实现资本增值的手段就会变得自利而且贪婪。通过暴力的方式开采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转化成其投入资本的增值;通过对普通劳动者劳动时间的侵占,将劳动者维持自身和家庭所需要的劳动资料转变为投入资本的增值;通过制度安排,将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转嫁给信息弱势群体而实现资本的增值等。资本人格化的结果就是:以资本为核心,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要素实现增值以证明其存在的意义。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劳动权益保护的加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等,资本通过简单、野蛮方式实现增值的空间越来越小,资本需要寻找一种文明的、可持续的载体重新焕发生命力。资本增值的源动力在于能激发人们不断通过创新将各种要素投入引起的未来现金流量变现,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与创新最匹配的要素是以技术和制度等表现形式的无形要素,这些无形要素依附于具体的资产形态,通过市场行为寻求价值的实现,这种以无形要素为载体,在经济活动中不断追求价值实现的权力就是无形资本。(3)无形资本战略。财务管理活动是在既定环境下,通过各种形态资本要素的组合,形成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识别和占有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组织行为。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围绕着“创新”展开,在价值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智力、组织文化、渠道等无形要素的凝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的重心是如何挖掘、组织、协调这些以无形要素为载体的无形资本的运营,因此,低碳经济背景下应从战略高度确立无形资本财务运行的规律和特征。无形资本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无形要素的使用,创造出某种稀缺性和特质,并通过市场的认可进而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权力,如果无形要素在企业未来价值凝结过程中的稀缺程度越高,那么通过这种要素的占有而获得的对未来现金流量的要求权就越大。无形资本战略跳出了“就财务论财务”的狭隘财务观,强调无形资本在企业价值驱动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无形资本价值转移的灵活性增加组织适应财务环境的弹性,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 二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无形资本战略的意义 财务管理以价值管理为纽带,以资本运营为核心,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环境、财务决策依据以及财务评价体系等发生了很大改变,以无形资本为核心的价值链系统左右着财务管理活动的得失,为企业未来、长远和整体发展提供持续的财务动力,进而实现企业均衡现金流量、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目标。低碳经济背景下实施无形资本战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相对于其它资本形态,无形资本的累积效应较强,边际资本价值不受递减规律的约束,通过无形资本的正向累计效应,增强企业对财务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财务竞争力。(2)基于无形资本财务循环的环境友好性,企业价值创造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整体绩效,有利于创造并维持企业的财务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强。(3)无形资本形成主体的多元化和产权交易的市场化,能有效缓解竞争的对抗性导致的效益损失,提高企业整体职能的协调性,进而提高企业的财务协同效应。

三、无形资本战略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完善

( 一 )低碳财务理念的发展 理念是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财务理念是企业财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理性化思维结果,无形资本战略是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在财务核心概念、财务本质和财务目标等方面都有所突破。财务核心概念历来都是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曾有过“资金论”、“本金论”和“价值论”等诸多观点。“资金论”认为财务活动的基本职能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运动的顺畅和均衡,甚至将“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并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作为企业财务战略目标;“本金论”认为财务活动是以垫支为前提的本金保值、增值活动,明确了本金与基金在资金运动过程中的本质区别,反映了财务活动的保值、增值特征;“价值论”认为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管理的一种风险管理活动,较全面概括了企业财务活动的现状。上述观点虽然反映了财务管理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未能揭示财务管理的本质,诸种概念不适合作为财务的核心概念。财务核心概念应该是能统驭整个财务概念体系的轴心,能够反映财务活动的本质,财务本质是在制度或环境约束下的财务效用最大化,财务效用在商品经济时代表现为以一般等价物表示的人们对物的依赖带来的满足程度。因此,将在物的维度具有天生累积效应,并在精神维度将对剩余的追求转化为“意识形态”的“人格化”资本作为财务核心概念较其它财务概念更能反映财务的本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财务环境的变迁引起了财务资源的柔性化转变,资本形态在环境硬约束下出现无形化趋势,无形资本在低碳财务概念体系当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财务核心概念体系,财务活动将资本作为基本的财务要素,通过筹集、投放、回收和分配等手段寻找和激励资本保值、增值的动力。低碳经济背景下以创新为特征的无形资本是诸多资本形态中最活跃的一种,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财务活动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如何实现无形资本收益的最大化。根据财务本质是价值与权力相融合的财权流观点(伍中信,2006),财务活动过程中与价值相关的权力应该是统一的,但是无形资本的价值溢出效应使得在无形资本战略下出现价值与权力的非对称状态,因此,在 “财务目标集”中应该增加价值与权力统一的目标元素。财务活动过程中价值与权力的对称是指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形成与对其的要求权要统一,在以实物资本或是货币资本为主要价值驱动因素的工业经济时期,这两者的统一较容易实现,但是将无形资本作为主要的价值驱动因素后,两者的统一会存在很多干扰因素。

( 二 )财务预算管理的完善 无形资本战略下财务活动以无形资本作为中心,将各种资本形态有效组合,挖掘和发挥各种资本形态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潜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无形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相对的垄断性等,无形资本战略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更需要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进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按照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将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利等关系进行量化的制度体系。无形资本战略下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确立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核心地位,保证了企业价值驱动的持续性和竞争优势的长期性;从权力配置的角度均衡其它资本形态所有者与无形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了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防范和降低无形资本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对环境的适应性等。财务预算管理以资本循环为逻辑起点,以价值链管理为参考依据,是企业推行无形资本战略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财务预算管理的重点体现在: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进行利益博弈的方式之一,预算目标是各方讨价还价的妥协结果,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本价值创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非标准化等特点,使得博弈过程更加反复,因此,建立有效、规范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保证无形资本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企业的组织机构方面更趋向于网络化和扁平化,倡导沟通、共同参与和团队精神。在财务预算管理的方法上,以市场作为导向,通过作业基础预算增强预算的精准性、运用EVA等价值指标增加预算的价值导向、借助平衡记分卡等综合业绩评价改善预算的财务特性等,增加无形资本战略下预算管理的弹性,避免财务预算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上,密切关注无形资本的累计效益和溢出效益,围绕着无形资本的开发与储备,实时调整各资本预算的执行进程,并根据资源基础理论,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和增强预算管理的战略实现意图。

四、结语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活动围绕着创新展开,创新的财务价值需要通过无形资本循环运动实现,以无形资本作为财务战略重点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无形资本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企业从战略高度挖掘无形资本的价值创造功能,通过财务上的优势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财务环境的多变和财务活动的复杂性,特别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价值计量问题,使得无形资本战略的实施面临诸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在动态中把握无形资本价值运动的规律,如何通过相对价值模型计量无形资本价值,以及如何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财务制度建设等是无形资本战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本文系201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无形资本财务战略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L1354)和江西科技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12SY0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2]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6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赵德武等:《财务管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篇4

关键词:绿色化;体制机制;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绿色城市

一、绿色化的内涵――是一种象征用语,它包括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复苏、绿色网络等等丰富内容

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世界社会到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绿色经济又称环保经济,主要指的是防治污染,使传统的工业经济与自然界的循环相互协调,对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技术、产品提出绿色的环保标准。绿色经济主要包括开发清洁煤和碳捕捉技术、生物能源、建设有机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发展“碳交易”、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保服务以及发展以低碳绿色城市为重心的节能交通和节能建筑等方面。从经济与环境和谐的角度考虑,绿色经济是以传统的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物质的适度消费和层次消费,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的双满足)、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和总结的结果,是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线路。

二、广东发展绿色化成为应对危机的举措

(一)实施“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战略

当危机初露端倪时,2007年12月广东主政者先危机而动,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鲜明地从解放思想出发,以国际视野为坐标,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东科学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推进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改革。着手进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自主创新和推进“双转移”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08年书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金融危机是落后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2008年6月,颁布《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三促进一保持”为统揽谋篇布局,加大力度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初步走出“保增长与调结构”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2009年1-11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122.0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11月单月增幅更是达到22.4%;而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5%。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的提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的短板。第一、二、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30.48亿元、13579.37亿元和11508.23亿元,分别增长4.3%、6.5%和11.7%。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4∶53.0∶41.6调整为5.0∶51.4∶43.6,第一、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广东省统计局称,其中服务业贡献率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较好地发挥“稳定器”的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37.2%上升为55.9%,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是拉动广东GDP增长的主动力”。

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广东拿下的金牌含金量也在逐渐提升。在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布局架构中,一些新兴战略性产业异军突起,包括新兴显示器件、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这些产业之星,将为广东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奠定基础。随着佛山、广州、深圳相继逐鹿液晶电视模组项目,广东又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制造基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深圳比亚迪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广州也与日本的汽车巨头们合作,签署了推进电动汽车示范项目谅解备忘录,意欲引导未来低能耗、零排放汽车发展新潮流。通用电气也与广州能源研究所联手,推进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3G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方面,未来5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广东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750亿元。

(二)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

2008年底,在广东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为广东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以科学发展促率先突围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北部,韶关谋划打造粤北中心城市,成为珠三角服务内地的“桥头堡”。近日,赣韶铁路动工开建,这条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通车后,将大大缩短珠三角与粤西北及湘赣的时空距离,极大地延长珠三角往北辐射的半径。

西部,湛江港于2009年成为我国西南沿海港口群唯一的亿吨大港,进一步强化了作为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地位。2010年3月开工的茂湛铁路,将与广茂线一起构成粤西与珠三角的快速客货运干线。如此一来,珠三角联手粤西,将极大地增强与大西南及环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联系,为抢占珠三角在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中枢地位加重砝码。

东部,2009年动工的厦深铁路把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将打造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在新的战略态势下,处于两大经济高地中间“低洼”地带的粤东正借势雄起,揭阳在2009年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二,2010年3月又引来中石油斥巨资建设20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已初显强劲势头。借由从低谷奋起的粤东,珠三角将打通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并进而借道携手长三角。

广东2010年深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首先是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稳定合理增长,全年初步安排重点项目280项、投资3800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450公里、地铁约400公里、铁路约1700公里;疏浚内河航道约1400公里;新增1300万千瓦装机容量。全力支持并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和省内机场改扩建。

广东将推进城镇化,拓展内需增长空间。其中,要启动对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改造,建设宜居宜业城乡。2012年,全省将启动100个城中村改造和21个旧城镇改造示范点;到2012年,完成200个城中村和21个旧城镇改造。

广东从2010年起,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多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同时,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联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的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2012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

(三)担当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试验田

广东从教育、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入手,率先在全国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据测算,2009-2020年,全省将投入相关财政资金超过2万亿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将覆盖到农民和外来人口,如此全面的范围创了一个纪录”,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梓桢表示,到2020年这一系列目标实现后,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9年颁布的《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得10%或15%,作为征地安置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的建设用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规定各地征地补偿的最低价格,以保障失地农民得到相对合理的征地补偿。广东此次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第四、五类地区的标准,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广东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省份,因此我们要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缩小与高标准地区的差距。综合考虑近期就业状况、工资水平、物价增长、社保水平等因素制定。目前广东最低工资标准略高于江苏、北京。

三、对广东发展绿色化的一些建议

(一)把绿色经济产业发展融入发展规划体系

在“十二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中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标准要求。

(二)完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从解决绿色经济发展与财税体制的矛盾入手,运用预算投入、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各市场主体主动节能。以绿色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为依托,把节能降耗、综合运用、环保这些约束性指标列入考核标准,鼓励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在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继续推进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差别电价、阶梯式水价调节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征环境税,逐步使环境污染企业合理负担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加大污染产业的经济赔偿额度或行政处罚力度。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例如,成立专门的环保基金,用于环保事业以及对环境污染重大事件的受害人进行赔偿。建立“绿色信贷体系”。为进一步落实“绿色信贷”计划,尽快建立一套可行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指导目录以及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

发展绿色工业,从企业层面看,应施行清洁生产,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开展审核,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排放。对造纸、纺织、食品、皮革、陶瓷、电池等主要传统产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进行改造,以降低能耗和环境负荷。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重点发展生产业,这将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例如,汽车金融服务业就促进了汽车、会展、物流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从园区层面推进企业入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生产方式。从社区层面充分回收利用废旧资源,避免垃圾围城。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综合利用农林剩余物作为饲料、肥料、培养料等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四)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根据产品是否有市场前景,带动是否强来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开辟“弯道超车”之路。“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已基本成为主流观点。清洁煤及碳捕捉技术可以大量减少煤炭使用中产生和排放的温室气体,预计在技术成熟后将会在煤炭及相关行业得到大规模应用。环保产业主要领域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保建设及能力建设。

(五)建设低碳绿色城市

把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各类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倡导适宜装饰,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倡导屋顶绿化,推进低碳城市发展,例如,福建厦门市拥有60多家节能灯和配套生产企业,目前,LED夜景工程已遍布5个行政区,400多栋高楼大厦、景观地带、繁华商业街区的LED夜景,已形成了六大LED夜景特色区,厦门市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因此降低了。基于汽车进入家庭的现实,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一是运用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二是保留和开辟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及公交专用道;三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实现整体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综上所述,广东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必须抓住机遇,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广东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进行大力推动。

参考文献:

1、王可炜.论技术创新与我省传统产业的再发展[J].广东科技,2008(7).

2、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出版社,2003.

3、珠三角都市圈走笔内与外从有限空间到宽广天地[DB/OL].南方网,2009(3).

4、王育德,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5、徐惠喜.绿色经济: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N].经济日报,2009-09-10.

6、“结构蝶变”广东率先突围[DB/OL].中广网,2010(1).

篇5

2.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迟福林,殷仲仪,ChiFulin,YinZhongyi

3.欧盟公共采购、公私合营与公共服务概述克里斯托弗·博维斯,陈丁力

4.城市观察 中国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差异演变:1997-2007丁焕峰,曾宝富,DingHuanfeng,ZengBaofu

5.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王达梅,WangDamei

6.完善我国准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以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为例丁元竹,DingYuanzhu

7.准公共产品价格改革:城镇居民消费力的助推器梁幸枝,LiangXingzhi

8.以社会公共设施为导向促进新城发展——基于上海市松江新城建设的调查李南菲,罗问,LiNanfei,LuoWen

9.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状况的实际测度与综合评价——基于河南省18地市的量化分析黄新华,刘祺,HuangXinhua,LiuQi

10.创建服务型政府研究——以广州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李权时,杨长明,LiQuanshi,YangChangming

11.北京市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张耘,陆小成,ZhangYun,LuXiaocheng

12.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中介配合的城市科技创新模式探索——基于德国慕尼黑城市科技创新建设经验白晶,BaiJing

13.城市化中失地农民空间感知与身份认同——以西安城乡结合部被动失地农民为例崔波,CuiBo

14.关于政府主导城中村改造的探析——以广州城中村改造为例蓝宇蕴,蓝燕霞,LanYuyun,LanYanxia

15.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及其新趋势徐承红,张超,XuChenghong,ZhangCao

16.武汉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袁方成,李增元,YuanFangcheng,LiZengyuan

17.上海发展低碳建筑的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研究陈飞,诸大建,ChenFei,ZhuDajian

18.两型社会建设中的长株潭低碳城市群发展对策研究陆小成,骆慧菊,LuXiaocheng,LuoHuiju

19.基于因子分析与引力模型的徐州都市圈发展研究赵今朝,闫少华,ZhaoJinzhao,YanShaohua

20.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珠三角城市竞争力研究钱文婧,QianWenjing

21.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下的住区分布研究曾珏霞,ZengYuxia

1.大城市交通如何保持通畅青舟,QingZhou

2.中国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交通规划王元庆,李娜,张鹤,WangYuanqing,LiNa,ZhangHe

3.我国低碳交通分析及推进措施徐建闽,XuJianmin

4.新型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举措、效果及挑战阿维塞·塞德尔,AvishaiCeder

5.国际大都市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管理研究涂成林,隆宏贤,TuChenglin,LongHongxian

6.中心城市建设综合交通系统的经验、启示与对策——以伦敦、广州为例许晶华,XuJinghua

7.新加坡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对广州的启示金安,周志华,刘明敏,JinAn,ZhouZhihua,LiuMingmin

8.新时期广州城市交通改善策略纲领刍议贺崇明,HeChongming

9.广州构建双港双高交通体系的策略研究马小毅,MaXiaoyi

10.区域一体化下的广州市居民城际通勤特征分析解利剑,周素红,XieLijian,ZhouSuhong

11.轨道网络化时代深圳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研究邵源,宋家骅,杨宇星,ShaoYuan,SongJiahua,YangYuxing

12.厦门低碳交通发展研究城市观察 任力,倪玲,李响,RenLi,NiLing,LiXiang

13.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构想倪鹏飞,潘文轩,NiPengfei,PanWenxuan

14.广州城市发展的资金来源与对策分析郑德珵,孙路,刘璟,ZhengDecheng,SunLu,LiuJing

15.韩国城市空间拓展特点及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张引,庞景超,ZhangYin,PangJingchao

16.广州游艇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赵崇煦,李霞,ZhaoChongxu,LiXia

17.城市仓储型物流企业区位选择——以嘉里大通物流广州分公司为例莫星,千庆兰,MoXing,QianQinglan

18.构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于现代服务业的视角魏作磊,侯瑞瑞,WeiZuolei,HouRuirui

19.动态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指标体系构建张可,ZhangKe

20.论制度创新与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以广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例李仁武,LiRenwu

21.城市色彩规划的广州样本研究郭红雨,蔡云楠,GuoHongyu,CaiYunnan

1.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离不开文化引领青舟,QingZhou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张广宁,ZhangGuangning

3.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动态——兼评《转型与重构:中国城市发展多维透视》马静,柴彦威,塔娜,MaJing,ChaiYanwei,TaNa

4.探索城市转型发展之路——以广州为例王永平,WangYongping

5.城市发展转型的缘起、内涵与态势单菁菁,ShanJingjing

6.英国的"低碳转型计划"及其政策启示任力,华李成,RenLi,HuaLicheng

7.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城市创新的贡献:基于演进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詹姆斯·斯密,西蒙娜·施特兰巴赫,JamesSimmie,SimoneStrambachHtTp://

8.创新型城市的知识集散效应代明,王颖贤,DaiMing,WangYingxian

9.基于城市转型的韩国知识城市研究王志章,WangZhizhang

10.论绿道对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以增城绿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为例朱泽君,ZhuZejun

11.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移民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应对吴伟东,WuWeidong

12.大城市住宅房地产发展与管治研究——以上海为例杨上广,王春兰,YangShangguang,WanChunlan

13.基于住宅过滤理论对广州城市廉租房建设模式的思考梁涛,LiangTao

14.城市观察 城市更新治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王桢桢,WangZhenzhen

15.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预期与构想——以珠三角"民工荒"为例谢建社,谢宇,XieJianshe,XieYu

16."智慧城市"助力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沈明欢,ShenMinghuan

17.2000年以来沪宁走廊地区城市经济格局与变迁于涛方,吴泓,YuTaofang,WuHong

18.深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协同演进和制度谐振的视角李建标,汪敏达,任广乾,LiJianbiao,WangMinda,RenGuangqian

19.金融危机背景下广州外企经营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龙朝晖,邓强,叶志良,LongZhaohui,DengQiang,YeZhiliang

20.挖掘城市历史文脉,重塑名城特色黄卓,HuangZhuo

1.将步行连廊建成中心城区新型绿道网青舟,QingZhou

2.低碳城市的战略选择与模式探索连玉明,LianYuming

3.建设绿色环保城市的基本特点——以广州国际友城为例涂成林,隆宏贤,TuChenglin,LongHongxian

4.大巴黎规划视角:低碳城市建设的启示黄辉,HuangHui

5.向低碳能源转型以缓解气候变化——以中国、印度为例弗劳柯·厄本,陈丁力

6.上海发展低碳城市的内涵、目标及对策诸大建,陈飞,ZhuDajian,ChenFei

7.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张英杰,霍燚,ZhangYingjie,HuoYi

8.低碳城市建设及智能城网应用研究李克欣,张力,LiKexin,ZhangLi

9.城市功能与低碳化关系的几个层面戴星翼,陈红敏,DaiXingyi,ChenHongmin

10.低碳经济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D·麦凯维,D·C·吉布斯,J·W·S·朗赫斯特,陈丁力

11.悉尼奥运的环境保护及对广州亚运的启示王枫云,WangFengyun

12.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傅京燕,FuJingyan

13.广州沿江环岸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开发冯冈平,黄文通,FengGangping,HuangWentong

14.深圳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与对策郭万达,张建森,刘宇,GuoWanda,ZhangJiansen,LiuYu

15.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管理体系研究黄海,HuangHai

16.广州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关系丁焕峰,李佩仪,DingHuanfeng,LiPeiyi

17.武汉宜居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吴琳,WuLin

18.城市演进与城市灾害段华明,DuanHuaming

19.广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大岭村为例肖佑兴,XiaoYouxing

20.城市群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评述城市观察 童中贤,TongZhongxian

1.让知识创新城市真正如约而至青舟,QingZhou

2.以"双提升"战略打造知识经济高地——广州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探索薛晓峰,XueXiaofeng

3.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布局——以澳洲城市为例坦·依吉特坎拉尔,TanYigitcanlar

4.范式与特点:全球知识城市案例分析王志章,WangZhizhang

5.走向"扁平化"的知识型城市拉维·S·沙玛,王圣洁,陈余芳,陈庆,RaviS.Sharma,WangSheng-Chieh,ChenYufang,ChenQing

6."知识城市"的理论构建与发展陈柳钦,ChenLiuqin

7.论智库与知识城市建设的关系——兼论新智库建设方略王荣华,WangRonghua

8.深港创新合作的战略定位:全球创新极别江波,王东,BieJiangbo,WangDong

9.知识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张铮,熊澄宇,ZhangZeng,XiongChengyu

10.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意产业研究张耀辉,ZhangYaohui

11.以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广州市发改委课题组,GuangzhouMunicip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

12.知识流动与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牛昕,覃剑,NiuXin,QinJian

13.广州城市创新职能的若干建议吕拉昌,梁政骥,LvLachang,LiangZhengji

14.哈尔滨建设知识城市的战略思考鲍海春,刘轶梅,BaoHaichun,LiuYimei

15.厦门构建知识城市的条件及策略曹远洲,王耀杰,CaoYuanzhou,WangYaojie

16.知识城市与知识资本的管理研究许妙玲,赵今朝,XuMiaoling,ZhaoJinzhao

17.信息与通信技术及知识城市构建王海潮,WangHaichao

18.对"广州知识城"创建成"知识经济特区"的建议马国书,MaGuoshu

19.广州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对策措施郑霞,ZhengXia

20.传统制造业城市向知识城市转型的路径选择许建生,刘慧慧,XuJiansheng,LiuHuihui

21.生产业网络的国际化水平分析——广州与亚太主要城市的比较李铁立,李洋,LiTieli,LiYang

篇6

【关键词】: 基层林业; 业务工作; 技术要点

1 造林技术

造林工作是林业基层工作中的中心工作之一,在造林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环节中都要求对工作人员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素养。在树种选择上,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和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的的要求,依据造林目的和经营的需要,结合造林树种生物学特点和具体的立地条件,合理确定多个适生树种,并进行科学的配置。在苗木方面,选择选择顶芽饱满、根系发达、充分木质化、植株健康和无机械损伤的良种壮苗,各数量指标(高度、地径、高径比、分枝等)要符合造林设计规定的量化指标。林地清理要求需因地制宜,尽量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一般采用带状清理或全面清理方式。生物防火林带实行全面清理,林地杂灌、杂草、藤本、枯死木、针叶树低劈并清理干净,保留阔叶树;碳汇造林、石漠化造林等实行局部清理,按行距要求铲垂直带或沿等高线铲水平带,带宽1m,先将带内的灌、草、藤、针叶树等劈落并清理到带与带之间的空地,然后过铲,将草头、剩余物铲净。在备耕上,一般按设计株行距开展打穴,穴规格要达到作业设计标准,一般采用打大明穴方式(规格一般为:40×40×30cm或50×50×40cm)。采用穴状整地,对穴深度的测量以穴中线部位为准。挖穴时间最好在种植前几个月进行,整地时穴土要全部清出穴坑,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经风化一段时间。覆土与施基肥时,一般将两个工序一起进行。先要将肥沃表土(将树根、草头和石头拣净)回填穴的三分之一时将基肥按一定数量施入,再将肥与穴土均匀混合,再将穴土填满比原实土面高出约15cm,为方便蓄水,穴面用锄头开小明穴。植苗造林种植时,对裸根苗种植前须用浓黄泥浆混少量磷肥浆根,栽植时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要求进行,做到深栽、打实、不窝根。对营养袋苗,种植前须淋透水,栽植时一手轻压营养土,剥掉营养袋,深栽、压实,注意不要压碎营养土。

2抚育技术

“三分造、七分管”充分说明了抚育工作的重要性。以连平为例,对新造林,一般造林后要连续三年抚育5次,造林当年秋季抚育1次、追肥1次,第2年春秋季各抚育1次、春季追肥1次,第3年春秋季各抚育1次,采用全铲水平带与劈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抚育作业时,要求全面劈草劈灌,植穴松土、培土,植株除萌,带内除草归带作肥,不压苗。穴铲时,要求穴株范围内全面铲草,铲到草头以下土层;先在带内或穴位松土深14-20cm(第1次抚育穴位松土不作要求),除萌,培土,再将铲下的杂草归带作肥;杂草不能堆放在目的树种基部,以免压苗和伤苗。除萌时,杉萌芽林形成的萌条,在靠近穴壁处只留1-2株健壮萌条,其余清除;其他树种树蔸周围的萌条全部清除,清除萌条时注意不伤主干。

此外,抚育还包括卫生伐、间伐、割灌物处理、追肥等。一是卫生伐,要求将林内灌木、杂草、藤本、萌条及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其他植物全面砍倒。二是间伐。对于郁闭度超过0.7、冠高比小于1/3的林木密集林分要开展间伐作业。按“砍小留大、去弱留强、砍密留疏、照顾均匀”的原则合理间伐。伐去枯死木、双丫木、林下木、生长不良木、过密木及病虫害木,保留优良木。间伐强度不超过原林分总株数的20%,伐后郁闭度宜为0.5―0.7。对间伐木按要求进行制材,将伐根高度控制在5cm以内;.制直材,杉树全部削树皮。清材截口要水平,枝节要打平不能凸起;木材要按树种种类、长度要分堆;规格材与非规格材分开堆放,头尾要一致,不同树种木材、长短材不能混堆,不能以短充长、以头充尾;制材规格的误差要求长度只能正误差(在3.0cm以内)。三是割灌物处理。对割灌时产生的藤本、杂草灌平铺于林地内。四是追肥。根据林地情况实行精准化施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采用、环状施肥、点状施肥和撒施等方法;施肥作业要防止重施和漏施,保证施肥作业质量。以连平碳汇林抚育为例,追肥一般在春季抚育后进行。采用环状沟施肥,沿幼树树冠外上方20cm左右开环状沟,将规定的肥量均匀施于沟内。

3林下种植技术

林下种植是在保护好森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发展绿色经济产业。十以来,中央相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设立生态红线,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下种植在生态红线限制与利用发展之间寻找到了良好的空间,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发展“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科学模式。以连平县为例,林下种植的主要品种包括茶叶、铁皮石斛和五指毛桃等。由于连平县平均海拔高度近600米,所产高山茶以“花香馥郁、浓醇甘甜”的高品质,以香气内涵天然的“高山韵味”花蜜香味,香味含香、甘、清、滑、醇,清雅馥郁、滋味鲜爽甘甜,搪塞橙黄明亮略显金黄而深受消费者赞赏和喜爱。因此,林下生态茶叶种植是面积最大、效益最好、惠民范围最大的林下种植方式。茶园建设做到“山、水、@、林、路”总体规划,经济实用。以林下种植确保茶叶优质高效为核心,注重茶园生态保护,发展生态绿茶生产。茶园符合NY/T391-2000 5020《绿色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和林下茶叶种植的相关要求。主要品种为鸿雁12号、客家本地种、鸿雁13号、本地小叶种、丹霞1号等。茶园选择的茶树品种,要求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抗寒、抗旱、抗虫害能力强特点。茶园中各个茶树品种采摘茶叶要尽可能错峰采摘,有效避免劳动力密集需求及茶叶储存压力、销售压力。种植的规模依据林下空地情况而定,尽可能仿野生的生态种植方式。采用林下仿野生种植,能充分保证茶叶的高品质。一是由于光线受到雾珠的影响,使得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的红黄光得到加强,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二是由于高山森林茂盛,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强度低,漫射光多,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诸如叶绿素、全氮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三是由于高山有葱郁的林木,茫茫的云海,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从而使茶树芽叶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茶树新销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

4伐区设计与管理

伐区设计时,按照当地的森林资源状况,根据上级文件科学地安排各类型采伐(皆伐、择伐、间伐)。伐区作业设计,承担伐区作业设计的技术人员,必须按有关技术规程精心设计,对设计质量负责。在调查时,尽可能将标准样地的比例提高,提高设计精度,小班蓄积量和出材量精度要求达到 95% 以上。伐区作业施工之前,应现场标记伐区小班四址、面积、采伐方式、采伐蓄积量、及伐区清理等技术要求。伐区施工时,砍伐林木的伐桩高度不得超过10cm,按作业要求进行。集材以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手扳车、拖拉机和货车。装车、归楞也视情况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进行。采伐作业要充分考虑并分析市场、生产季节要求、气候、地形、劳力及明年更新造林备耕等因素,尽早完成采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采伐剩余物要尽量收集并利用。伐区管理的中心工作是要经常检查,防止越界采伐。

5外业调查技术

开展外业调查是基层林业工作技术人员的常见工作。第一要掌握最基本的地形图基础知识,能通过地形图在实地对图,落实小班位置和边界。第二要熟悉GPS的应用,能实现现场定位或查找目标地。第三要掌握各项调查的技术标准,熟悉林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类系统,可现场判定相应地类等。对小(细)班的基本情况、森林因子、生态状况的相关技术标准熟悉并能实地应用。以植被调查为例,一般采用普查、样方调查和样线调查方法。调查时要根据拟布局和评价区的自然l件,沿着规划区内的山道进行野外调查,其中根据规划区内植物群落的生长状态以及分布,选取植物种类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了样方调查(乔木层样方面积为20m×20m,灌木、地被层样方面积为5m×5m)记录样方中每株植物的种名、树高(灌、草为株高)、胸径(灌木为基径)、冠幅(灌、草为盖度)等指标,统计其频度、株数等,确定群落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参考文献】:

[1]王静波, 孙立明. 生态公益林管护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绿色科技. 2011(07):58―59.

篇7

【关键词】 环境审计; 审计; 综述;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3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3-0112-04

一、引言

近两年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大气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用行动表明了我国政府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也为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将在理论和实践上极大地促进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由此确有必要回顾我国环境审计研究近年发展现状以判断未来发展方向。

二、近五年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统计方法

本文采取如下方式选取样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高级检索/关键词“环境审计”,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更新截至2016年8月20日),通过人工筛选剔除与环境审计主题无关文献,最终选取样本文献共计687篇。本文按年度、来源期刊类型、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分类统计,望能清晰描述我国近五年环境审计研究状况,并以此为据提出展望。

(二)年度与来源期刊类型

本文对该687篇环境审计样本文献按其发表年度与来源期刊类型进行统计。从论文数量年度分布看,大体呈上升趋势,环境审计依旧是学术界热门研究方向。从来源分布看,来源为核心期刊的文献共计205篇,约占30%,与张长江[ 1 ]2011年统计数据相比,比重有所下降但数量仍大幅增长,从侧面反映了非核心期刊对环境审计关注度显著提高。在核心期刊中,会计、审计类期刊仍占主导,但经济、环境、农林等其他类期刊比重接近21%,涨势明显,表明环境审计研究在非会计审计以外的学术界受到更多重视和参与。

(三)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借鉴潘煜双[ 2 ]的研究,将论文研究内容分为基本理论与综合、环境审计实务、环境审计方法专论、国外环境审计介绍、环境审计规范专论五个方面(表1)。本次统计中,归为基本理论与综合类的样本文献所占比重为63.61%,与潘煜双[ 2 ]统计数据79.83%相比下降明显;关于环境审计实务的研究占13.25%,环境审计方法专论占14.26%,二者较均衡;国外环境审计介绍相关文献相对涨幅不大,占6.55%;但关于环境审计规范专论的文献五年内仅有16篇,比例甚至有所下降,仅占总体2.33%。

从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看,仍多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研究,但多样与新兴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运用到研究中来。在环境审计实务文献中,大多数学者运用常规研究方法(如表2所示),此外,有3篇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法,有7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有3篇采用模型法进行分析研究。在环境审计方法专论文献中,方法的多样性体现得更为明显,费用效益分析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被运用于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还有学者引入未确知测度等数学工具以构建相关模型对环境审计风险进行计量评价。

三、我国环境审计研究特点评述

(一)环境审计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丰富

1.环境审计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环境审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独立监督论、鉴证评价论及环境管理责任论三种。张丽华[ 3 ]等学者认为环境审计是一项促进和加强环境管理的经济监督活动;王淡浓[ 4 ]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管理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或鉴证工作;张莹[ 5 ]等学者则认为其产生于环境受托责任背景下,并以解除受托环境责任为目的;黄道国[ 6 ]提出由多个审计主体、不同审计客体、不同角度、多种审计方式组成的多元环境审计构想。

2.环境审计的主体

我国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支,审计机关和审计组织是主要的实施主体。张爱民[ 7 ]等众多学者认为环境审计主体由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三部分构成;左睿[ 8 ]等则认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审计应积极倡导并逐步推行环境审计,以企业内部审计为主,加强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二次审计;刘静[ 9 ]指出我国碳减排审计主体单一,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企业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

3.环境审计内容与目标

环境审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资金、政策、管理、项目四个方面展开。黄道国[ 6 ]指出多元环境审计内容覆盖以上四点,具体涉及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审计、金融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企业审计、农业审计、外资运用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及境外审计九类;唐洋[ 10 ]认为环境审计的内容涵盖合规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审计、环保资金审计、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处理审计、清洁生产审计、环境友好型产品审计及环评报告审计七个方面。关于环境审计目标,我国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元目标论、二元目标论和三元目标论。李曼静[ 11 ]对比上述三种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符合国情的环境审计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李雪[ 12 ]等学者重新构建环境审计二元目标体系;沙珍珍[ 13 ]等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环境审计二元目标研究;时军[ 14 ]则分析指出环境审计目标设置应具有预见性、可操作性、特定性以及清晰性,并在终极目标指导下针对不同审计主体设立相应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二)环境审计研究地域特征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大不相同,相应的,各地环境审计也呈现明显的地域特点。例如,江苏省位于东部长江三角洲,河川交错,湖泊密布,自然条件极好,经济发达,环境审计开展较早并取得一定成效,该省环境审计从水审计、资源审计、农业资源审计、农村环境绩效审计到清洁能源审计、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绩效审计等均有涉及,相关文献内容丰富。中部地区中,江西省及周地区的环境审计研究多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重要国家战略规划展开;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环境审计注重对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产业聚集且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湘江流域治理的研究;汉江流域资源要素密集,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及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北省近年来关于该流域的环境审计研究迅速发展。西部云贵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物种多元且不乏珍稀濒危物种,环境审计研究也多围绕保护资源、物种多样性等展开。

(三)注重环境审计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

近年来,众多学者在环境审计研究过程中引入多学科的不同方法、理论与模式进行创新,取得丰富成果,环境审计学科正从单一性学科发展为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学科。例如,秦荣生[ 15 ]利用物理“无影灯效应原理”探讨政府环境审计,吴洁伟[ 16 ]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区环境审计作出客观评价。除了与物理和数学等基础类学科相融合,我国环境审计也与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相交叉,例如:李兆东[ 17 ]等将能质流分析法运用于新型企业环境审计模式构建,杨柳[ 18 ]等将生命周期评价法与环境审计相结合,宗元勇[ 19 ]从道教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环境审计的原则体系,陈波[ 20 ]指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资源环境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融合。

(四)对国际经验的分析研究热情不减

我国环境审计在国际上起步较晚,为更好地顺应国际环境审计发展潮流,我国学者一直注重对国际经验的借鉴。侯婷婷[ 21 ]等对比我国与加、德、印环境审计各组成要素,李明辉[ 22 ]等评述大量国外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游春晖[ 23 ]等对美国环境审计制度变迁进行了回顾,张珂[ 24 ]选取与我国环境审计起步时间相仿但后来居上的日本为对象进行研究。除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环境审计模式外,我国学者对在环保方面有成熟经验的不发达国家环境审计模式也有所关注。例如,杨丽萍[ 25 ]对南非政府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为我国政府主导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成为热点新命题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管制度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迅速得到学术界关注,成为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热点新命题。林忠华[ 26 ]、蔡春[ 27 ]等学者围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研究,丰富并完善了相关理论;湖北省审计厅课题组、安徽省审计厅课题组就本省自然资源资产专项审计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和理论探讨研究;张宏亮[ 28 ]等设计了主副指标相结合的资源环境管理指标体系,构建自然资源离任审计独特模式、方法及应用体系并通过案例证明其可行性,为相关实务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四、我国环境审计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对未来环境审计研究方向提出以下展望:第一,探索构建创新型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这一特殊经济背景对环境审计理论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不断创新环境审计理论体系、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实施机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加强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研究。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目前对评价体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可操作性差,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实际工作中也常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存在理论必要和现实必然性。未来应加大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更多运用实证检验研究成果,并不断结合实际加以改进和完善。第三,深入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研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是环境审计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基本确立但仍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充足、实践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学者应更注重分析研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为我国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尽快实现环境审计法制化、规范化。第四,加大对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的关注力度。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是我国环境审计的重要主体,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我国民间审计和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有效路径,丰富相关领域研究。第五,进一步促进环境审计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融合,有助于开阔研究思路,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丰富我国特色环境审计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长江,陈良华,黄寿昌.中国环境审计研究10年回顾:轨迹、问题与前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35-40.

[2] 潘煜双,李云.中国环境审计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97―2008年研究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0(33):65-68.

[3] 张丽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1(12):121-124.

[4] 王淡浓.加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审计研究,2011(5):18-23.

[5] 张莹,宋传联.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谈中国环境审计关系人中存在的问题[J].生态经济,2013(7):85-87,92.

篇8

污染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区之间开展环境合作,不同地区在区域环境合作中的收益存在差异,需要基于公平考量进行区域环境合作收益的地区分配设计。本文以双主体的博弈分析为基础,分析具有不同属性的两个地区在环境合作与非合作情形下的效用变动。研究发现,区域环境合作可以增加区域整体的收益;但是,对于具体区域而言,存在地区间环境合作共赢的临界值。当两个地区的属性差异小于临界值时,区域环境合作才可实现两地区收益的同时提升;而当两个地区的差异超过临界值时,其中一个地区的收益在区域环境合作中反而会降低。针对区域环境合作存在的地区主体收益受损的情形,讨论了在损失补偿基础上进行合作剩余分配的收益分配思路,并进行了不同补偿原则的数值分析;最后,建议加大对参与合作主体受损的补偿力度。

关键词 环境合作;收益分配;博弈分析;补偿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10-0011-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0.003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及其相应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向城市集聚,一个城市排放的污染物在污染扩散传输作用下,常常跨越行政边界影响其他城市的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逐渐呈现出区域性特征。

环境污染的区域性特征,使行政管理权限仅限于本辖区的地方政府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本地环境质量目标。各地区主体仅考虑自身收益而进行的经济与环境决策,容易导致在污染排放方面陷入“公地悲剧”,影响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进行区域环境合作,利于环境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也有助于实现区域整体的环境经济收益最大化[1]。

1 主要观点简述

地区间合作的行为本质上是地区间博弈的结果,Neumann[2]和Nash[3]等提出与发展的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经典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地区间的合作与不合作行为。要使地区之间能够合作,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地区之间必须能够达成强有力的合作协议,这在有上级政府监督的情况下容易满足;二是地区之间的收益可以进行转移支付使各地区能够分享合作的收益。一些不同地区由于在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相互传输以及污染控制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能导致某地区在区域合作中的收益比非合作情形下小[4-8]。可见,区域环境合作中可能需要某些地区牺牲个体收益以换取区域整体收益的增大,这会导致区域环境合作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区域环境合作中进行转移支付也就尤为重要。

考虑到各地区在区域环境合作中存在不同的收益,为促使各个地区均有动力参与合作,需重新分配合作剩余,从而使各合作方均能从合作中受益。目前,已经广泛意识到需要对在区域环境合作中受损的地区进行补偿[9];但如果仅是对受损方的损失进行补偿,而没有使其因为合作获得额外收益,则意味着区域环境合作的利益剩余被一方完全占有,因此如何基于公平考量探讨区域环境合作各地区间的合作剩余分配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较少专门针对区域环境合作剩余的分配原则进行细致讨论,较多仅分析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际碳减排合作和公平性理论研究中涉及到的收益分配原则通常考虑各地区的人口、经济规模、富裕程度等因素[10-11]。基于此,通过博弈分析,讨论区域性环境污染所涉及的双地区主体在非合作及合作两种决策情形下的收益及其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不同公平分配原则下的收益分配和其对合作的影响。

2 区域环境合作中的地区收益变动

2.1 效用函数设定

环境资源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要素,区域环境合作不仅应关注减少区域污染,还应关注污染控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简化分析,假设地区为理性经济主体,其目标为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改善,效用函数包括经济效用和环境效用两方面。

进一步假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效用均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函数表达方面采用对数效用函数。则地区主体效用函数表达式为:

由式(6)可见,两地区均衡排放量均受到彼此的环境偏好系数Pi、污染物存留系数βi以及地区污染承受阈值EiC的影响。其一,考察环境偏好系数对均衡排放量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地区1对环境的偏好程度增大,则通过博弈,将使得地区1的污染排放量减小,地区2的污染排放量则会增大,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当一地区的环境偏好增大时,其减少污染排放带来的环境效用增量大于经济产出减少损失的经济效用,所以地区主体会减少污染排放,而另一地区主体由于受到来自对方的污染传输减少,可供本地排放的环境容量增大,则会通过增加自身的污染排放量来扩大经济收入从而最大化其效用。其二,考察污染物存留系数对均衡排放量的影响。基本上,污染物存留系数βi与地区主体的环境偏好系数Pi表现出相同的性质,即地区1的留存系数增大时,其污染排放对自身的影响将增大,对地区2的影响则减少,使得地区1的污染排放量减少,而地区2的污染排放量增加,反之亦然。第三,考察地区污染承受阈值对均衡排放量的影响。地区污染承受阈值EiC与上面两个参数表现出相反的性质,当地区1的污染承受阈值增大时,地区1有条件扩大自身污染排放,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而地区2由于受到更大的来源于地区1的污染影响,将会缩减自身排放量。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设定下,地区生产技术水平αi对两个地区主体的均衡排放量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地区的效用水平。

2.3 合作情形下地区主体的污染排放决策

环境合作情形下,各地区采取区域整体效用最大化的污染排放决策。这时,区域整体效用为:

2的5倍左右,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获得较大的合作剩余分配,将显著缩小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偏好正相关,这种合作收益的分配将导致两地区的环境偏好水平也缩小,这有利于促进未来区域环境合作的达成。而基于经济规模原则的分配则不会改变两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环境偏好差异,对两地区未来合作的促进作用较小。

4 结 语

进行区域环境合作,可以实现区域整体的环境经济收益最大化;但是,由于地区之间存在经济、环境方面的差异,现实过程中各个地区并非都能直接获益。本文基于双主体博弈分析,针对不同情形下区域环境合作中各地区的损益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区域环境合作中的收益分配进行了不同情形研究,以保障参与合作的主体都能从合作中受益。

研究表明相对于非合作情形,开展区域环境合作可以降低区域整体污染排放,同时增大区域整体收益;但各个地区在合作中的获益情况却因地区属性差异而不同。地区间环境偏好差异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地区间才有可能实现合作中的双赢,从而实现自发的合作;而差异超过临界值时,地区中的环境偏好相对较小地区将在合作中受损,进而影响其合作意愿。这可以解释珠三角城市群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已有相对较多的成功做法,而京津冀城市群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方面却进展缓慢。

针对区域环境合作中存在地区主体收益受损的情形,在比较不同分配原则及分配方案之后,认为应在损失补偿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剩余的收益分配,这也意味着需要设计一套合理的补偿机制,不仅需要补偿那些经济较不发达地区参与环境合作的损失,还要加大其占有的由于区域合作而增加的整体收益的份额,进而促进区域环境减排行为合作的达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罗田. NAFTA背景下美地区和墨西哥的区域环境合作[D]. 上海: 复旦大学, 2010. [Luo Tia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eo in the Border Area under NAFTA[D]. Beijing: Fudan University,2010.]

[2]Neumann J, Morgenstern O.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44:112-126.

[3]Nash J F. Two Person Cooperative Games[J]. Econometrica, 1953, 21(1):129-140.

[4]Maler K G. The Acid Rain Game[J]. Valuation Methods and Policy Making 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1989, 12: 231-252.

[5]Kaitala V, Pohjola M, Tahvonen O.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ion and Soil Acidification: A Dynamic Analysis of an Acid Rain Game Between Finland and the USSR[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2, 2:161-181.

[6]Kaitala V, Maler K G, Tulkens H. The Acid Rain Game as a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Finland, Russia and Estonia[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97: 325- 343.

[7]Bergin M S, West J J. Regional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Transboundary Air Quality Management[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2005, 30: 1-37.

[8]Missfeldt F. Gametheoretic Modeling of Transboundary Pollution[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999, 13(3): 287-321.

[9]涂少云.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中府际间博弈关系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Tu Shaoyun. Research on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ransregional River Basin Based on the Game Theory[D].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

[10]Rose A, Stevens B, Edmonds J, et al. 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Global Warming Policy[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 12(1): 25-51.

[11]吕力. 论环境公平的经济学内涵及其与环境效率的关系[J]. 生产力研究, 2004, (11): 17-19. [Lv Li. Research on Economic Connot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irn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J]. Productivity Research, 2004, (11): 17-19.]

[12]徐玉高,何建坤. 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准则[J]. 世界环境, 2000, (2): 17-21. [Xu Yugao, He Jiankun. Equ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Critical Review [J]. World Environment, 2000, (2): 17-21.]

[13]戴玉才. 公众环境意识的中日比较[J]. 林业经济, 2007, (2):77-80. [Dai Yucai. The Comparison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J]. Forestry Economics, 2007, (2):77-80.]

[14]部金凤. 中外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的理论探讨及对比研究[D]. 北京:北京工商大学, 2006. [Bu Jinfeng. Study on Domestic and Abroad Development Stage Coefficient of the Ecological Value [D]. Beijing: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2006.]

Study on Interests Allocation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Based on Game Theory

WANG Qi WU Huafeng LI Mingquan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篇9

关键词:有机化学 课程 教学 化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64-02

有机化学作为中职学校化工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基础课的学习。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地区各部门对化工行业的投入在与日俱增,化工行业在地区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在这样一片大好前景下,我校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对教学及课程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化工企业要求的合格人才。我校在2004年就已经着手进行一系列的程创新和教学改革。其中,有机化学是化工分析专业一门必修的化学基础课程。化工专业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教学过程中一些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促进:

1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目的

在接触本课程之前,我校化工分析专业三年制中专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基础化学》、《无机化学》等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针对化工分析专业的专业实用性特点,后续的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也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化工分析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尤其是学生在完成一系列实验内容的过程中既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又能够进一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融会贯通。

我国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服务型人才正在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对于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讲,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它是后两年开设的专业课知识体系的基础,我校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注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达到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用思维来分析、判断,依靠自己的推理得到结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2课程设置结构

按职业教育的要求,理论教学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我校有机化学总学时数为128学时,每周8学时,理论学时80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理论课时和实践性环节的课时比例达到5:3。在课程结束时还设有专门的实验操作考试。学生的总成绩由每次实验报告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以及理论考试成绩按比例总合而成。本课程设置的实验内容包括:苯和甲苯的性质、醛和酮的性质与鉴别、己二酸的制取等。

3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我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发现学生经过系统学习,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可以表现在:

例如有机同系物的教学,为学生树立物质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因为,有机物的每一个同系列中,每两个化合物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随着CH2数目的增加,碳链逐渐增长,同系列中各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也发生着有规律的递变。各类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树立物质间联系、运动与发展的观点。而且同分异构体的推导,有机物的命名、合成、鉴别、推断等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有机化学实验的准备过程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做实验前一星期,我会提前将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告诉给学生。在进行每次实验之前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预习本次实验的内容以及操作步骤。对于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查找相对应的理论教材,这种预习过程也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加强。常使学生感到新鲜和有趣,势必能起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作用此外,在每次实验开始时,任课教师都会对实验中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作提醒,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中应该出现的现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课程实验中的使用的大部分仪器设备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完成的《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及等课程彼此联系的知识点上,所以通过有机化学的实验课,学生们经历的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对他们原有知识的融会贯通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有机化学的理论考试中,我们也会考察学生对于实验中的一些知识点以及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促使一些对实验原理不求甚解的学生能认真复习,也可以使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脱颖而出。对于能认真完成实验内容,独立写出实验报告的同学而言,他们并不需要再花费许多时间复习准备理论考试也能顺利通过考核,通过有机化学的课程学习,学生逐步获得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对我校化工分析专业学生以后课程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有机化学课程所做改革

(1)树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它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只有教与学的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成为双方自觉地追求,教学双方才能有效地配合,使学生能真正融入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内容复杂,只有选好教材,研究比较各类教材的特点,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按照学科逻辑和特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才可化解这一矛盾,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给学生指定参考书,对每一种参考书的特点加以介绍,以便于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用。此外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新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加大实验投入:由于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学校在教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室设备的投入上非常支持。除了更新大批旧设备,学校近几年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实验室购买药品和新型的实验仪器。例如:电子天平、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这些设备使用方便、记录数据准确,大大提高了仪器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加大学生对实验室知识的培训,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参与管理实验室,使学生既有实验任务,也有管理责任,让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

(3)改进传统的考试方法:原有的考试重分数、轻能力,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形势,只注重了抓结果、重一时,而放弃了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漫长过程的监控、管理和引导,不利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减少了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这样的考试,可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天性与特长,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和要求上有选择的余地,能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潜能,从而让学生不再把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考试当作一个沉重的负担。

(4)制作多媒体课程教学课件: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难点多、抽象、灵活,学习难度大,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我们对实验的原理、实验的操作演示部分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能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实验中的重点问题。此外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体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理解和记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5)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有机化学内容丰富、理论深刻、实践性强,必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自编教材,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现代科学关系密切的有机化学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有机化学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6)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广泛运用周围的实际事例,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我们还把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化学引入课堂,例如瘦肉精对人体的危害、中毒后的症状和处理措施;通过不断地将新知识和生活中的化学引人有机课堂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使他们觉得化学就在自己身边,课堂的知识与自身息息相关,从而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日后成为合格化工技术人员奠定了基础,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出对化工企业能做出贡献的优良人才。

(7)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主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有机化学的直接动力之一,首先结合本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展现有机化学在化工技术领域中研究与应用的前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此外把课程制作成多媒体,图文并茂的讲课,就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法.要运用启发式教育理论为指导,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不光可以帮助老师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同学听讲也是一种吸引;同时也可以介绍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对生产、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事例来反映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兴趣学习,自然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新。

5结语

有机化学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说明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性,必定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改善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表明,这套教改方案突出了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体系,通过将有机化学机理与具体反应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添惠等编.有机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

[2]黄时海,汪晟,白先放,卢洁,李湘萍.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仪器分析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5).

[3]黄艳仙,黄敏,揭永文.有机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 科技资讯, 2009,(01).

篇10

关键词:流体力学 教学改革 互动启发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30-02

近年来,作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推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力开展全面建设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创新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创新教学环节”由创新方法类课程、创新实践活动组成。包括科研导论课、科研技能实践、以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等。然而,大学本科生在校的大多数学习时间还是以课堂为主,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1 流体力学课程的指导思想及定位

流体力学是工程力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工具。因此,牢固掌握流体力学课程的基本内容,熟练运用该课程的基本方法,透彻理解其基本思想,是打开力学专业阶段学习的关键。对于流体力学这门课的普遍认识是,老师们难教,学生们难学。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中学没有接触过流体方面的知识,是“懵懂无知”的状态;而到了大学,一开始就要接触流体的性质、模型、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概念,是“被动接受”的状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势必会感觉很难,从上课听不懂,习题不会做到上课不想听,习题抄答案,形成恶性循环,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更使得这门课预期达到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基础没有打好,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独立思考,又能积极响应教师的互动提示,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思想[1]在教学工作中逐步得到巩固和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要真正实现“教以学为本”[2],还需要不断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研究。作者近年来一直从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对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作者认为,启发式教学[3]对于流体力学难教、难学这一问题是一有益的解决方案。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启发,能够改变流体力学课堂沉闷,学生不想听讲的氛围,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力学修养与力学能力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重视、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悟、质疑、写练的同时,加强学生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教师的适时点拨启导,构建“互动启发式”这一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能更好地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提高学习修养。

作者针对上述问题,参考了国内外教学资料,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并以工程力学08级的“流体力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成立了“岩爆研究大学生创新小组”。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活动,在北京市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上了表了三篇论文[4~6]。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互动启发式”教学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互动启发式”教学方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它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学生是主动的参与教学,而不是被动的去记忆。作者在教学中发现,互动启发式教学方式是教师学生“双赢”的教学方式,它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节了课堂气氛,是符合大学教学大纲的新选择。

2 流体力学的基础性、前沿性和时代性

《流体力学》课程是计算流体力学、多相流动、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基础性理论。同时,本门课程对于许多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流固耦合、渗流力学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课。《流体力学》课程中的许多专题:如边界层理论、湍流、涡动力学、水波动力学、气体动力学等都是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当前,随着环境和资源探测要求的增长与技术进步,出现了许多或以流体力学为基础、或与流体力学相交叉的新学科,如CCS(碳固存)、煤岩中的瓦斯流动、多场耦合、多相流及非牛顿流体力学;特别是随着高超音速飞行器和运载工具、超静音潜艇、以及现代武器系统的发展,为流体力学学科提出了更多的新问题,也为学习《流体力学》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流体力学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成效

在教学中努力践行“研究型学习”[7]与“创新型人才”[8]的培养。开展“互动启发式”教学法改革,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型学习、创新型思维的能力。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增加了“研究报告”一项,指导并鼓励学生针对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创新教育理念与研究性教学相融合上做出了有益的实践。

3.1 教学方式的改革

《流体力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很强,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例如,除了需要了解一般张量变换和指标运算的规则外,还需要了解张量场论、曲线坐标系下的张量微分学、微分几何中关于点、线、面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由Gaussian定理、Stokes定理、标量势、矢量势、Helmholtz张量分解定理、向量场的梯度来表示流体力学的求解域,需要了解它们的几何意义以及在流场几何描述中的应用。另外,在对不同流动现象的偏微分方程定解问题的求解中,需要讲解有关的数学物理方法的背景知识,如解波动方程的行波法、求解涡旋场中的格林函数法等。仅采用PPT教学,难以表达在定理推导或偏微方程求解中的思辨、引证与推理过程。

因此,将传统“板书式”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各种方法互为补充,探索启发式教学法的创新,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对于建立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或偏微分程求解过程中的数学推导,采用板书讲解为主,PPT为辅的教学方法。由于多数学生的张量场论与张量微分学的基础较薄弱,在从这些定理出发建立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教学中,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数学推导,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采用传统的“问-答”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往往得到“启发”的只是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多数学生很少能主动响应,容易形成流体力学“难以学懂”的印象。

针对上述问题,创造性地设计了“互动启发式”教学法。所谓“互动启发式”教学,就是在设置启发问题过程中,对被启发对象的思维过程施加以强烈的影响,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方法。具体是,在理论学习、定理推导、或典型例题讲解过程中,由老师首先进行提纲式讲解,针对教材中的重点且难点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一定时间(5~7 min)的课堂练习作业,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板书讲解的“讲解―学生练习-提问―再讲解”的课堂教学过程。

“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由教师对讲解的问题进行纲要式分析,给出主要思路并交待相关背景知识,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设置疑问点;在学生进行5~7分钟的课堂练习过程中进行巡查,发现学生遇到的难点并适时提问,最后,有重点地进行分析与讲解。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提问环境,使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与老师交流,也便于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老师在学生达到思维临界点时的讲解,学生的印象深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于流体力课程中应用型专题和涉及实际物理现象较多的章节,采用PPT或录像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在使学生充分掌握书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的物理现象有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通过课程建设,编制了实验录像。实验录像介绍流体力学理论的背景知识,如有关流体粘性、压缩性、静力学实验、伯努利方程实验、雷诺实验、边界层流动等,利用PPT等现代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3)耐心、细致的课后辅导。对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学生,无论问题对错、难易,在回答问题前,首先用“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你的问题很重要,……”等加以鼓励,然后再回答问题;对勤于思考的同学加以表扬。

(4)改革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实践中,对期末考试进行改革:平时成绩定量化计分制;要求每位同学选择教科书中的一个专门问题进行研究,提交一份专题研究报告;在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出题中与评分中,强调解题的分析过程。通过上述方法,在考试内容上,将知识测试与创新能力测试相结合。

3.2 教学改革效果

自我校工程力学专业开设《流体力学》课程以来,作者一直致力于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型学习方法建立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出了“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资深老师多次听课,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授课中注重板书推演、思辨清晰、严谨、通俗易懂,在课后热情辅导同学们的学习与创新研究活动。作者的授课及辅导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4 课程特色

力学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理论性强、对张量分析、场论、数学物理方法与特殊函数等数学基础知识要求高。作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下课程特色:

(1)在建立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与求解流场数学模型过程中,板书推演思辨清晰、严谨、通俗易懂,对所需的张量、场论、数学物理方法背景知识可进行详细分析或精讲。为使理论分析连续、易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撰写了近60万字的背课笔记/授课讲义,在板书推导中,多数情况下可以脱稿讲解。

(2)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形成与学生间的良好互动,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深入思考,以达到深入理解复杂数学、力学理论的目标。“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了包括课堂的即时启发教学、平时的考察辅导与期末考试互相支持的系统方法。为研究型学习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工程力学系的同仁,如黎立云教授、祝捷副教授等老师都采用了“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强调“研究型”学习方法。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求学生将每一道习题当作一个“模型科学问题”,以论证与推演过程是否合理来评价学生作业的优良等级。对学生的作业认真评分并计入平时成绩。允许作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可以重作,重新评分。另外,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前,选择书中的问题提交一个研究报告,老师给予辅导、评分,并计入平时成绩。以上措施在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方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积极引导、支持学生开展创新科研活动。指导学生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开展解题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将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或教改论文。在授课期间,对有学生要求给予科研的学术指导,总是热情响应。

5 流体力学教学工作的展望

(1)继续充实、完善习题库、多媒体课件、实验录像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2)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型学习方法为目标,继续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完善“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3)现有的力学专业《流体力学》教材或深度不够、或难于自学。准备在多年流体力学教学积淀与撰写的讲义的基础上,出版一部通俗易懂、学术水平高、具有矿业特色的流体力学教材。

(4)目前的张量分析、场论的教材大都比较抽象,受众较少。准备集自己多年在微分几何、张量与场论理论的学习心得,在撰写的讲义基础上,出版一部侧重于讲解张量、场论主要定理几何意义及其在流场描述应用的学术论著,作为力学专业《流体力学》课程的参考教材。

(5)跟踪国际上最新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科研与教改论文,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6 结语

用“互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去认识新知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给了学生一双点石成金的手。同时,由于采用对比、比喻等方法,引进一些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典型直观的事例,不仅使教学双边活动有声有色,而且在重温旧课时轻松愉快的认识和掌握深奥、抽象、复杂的概念和规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互动启发式教学”是传授知识、启迪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作为大学教师,为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在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互动启发式教学方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应该坚持并努力完善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陆以理.探索交流互动式的教学方法[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18-20.

[2] 季哲.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系统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 刘慧.启发式教学思想新论:内涵和特点[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4):50-52.

[4] 胡安琪,宫伟力.湍射流理论与红外热成像及数值模拟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43-44.

[5] 陈滔,杜帅,冯旭伟,等.软岩巷道的变形过程红外热像的混沌分析[C]//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496-498.

[6] 宫伟力,冯旭伟,胡安琪,等.岩爆瓦斯渗流真三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C]//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