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2 17:4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篇1

关键词:留守儿童犯罪 犯罪特征 发展趋势

一、当今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特征

(一)留守儿童的犯罪人员特征

从违法犯罪的留守儿童自身条件可看出,当今留守儿童犯罪人存在着以下几个特征:

1.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比较特殊的家庭之中。对这些性格敏感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需要更多于常人的关心。但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者是离异所造成的家庭结构不完整,更甚者父母双方都已死亡等现实导致的经济状况不乐观,使他们往往比其他同龄人要多承担一部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家庭责任的重担。为了寻求温暖,他们往往会通过对其他人付出更多的感情。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他们容易被不良分子所利用,从而发生犯罪行为。

2.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由于家庭和自身的特殊原因,他们较早的辍学,因此并不能进行良好的教育,也不能形成一个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虽不能否认有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仍然进行犯罪的现象,但根据调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犯罪率低于未受过系统教育的人的犯罪率。辍学的留守儿童流入社会后又没有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只能从事一些预期奢望的高水平生活不配套的较低层次职业。若是控制力又比较差,他们就会通过一些不法的手段去获取利益,最终导致犯罪的产生。

3.现如今较多留守儿童还是农村户籍。在我国即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封建社会刚刚结束一百年,“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依旧根深蒂固。女孩子除了不被重视、不能学习之外,他们一般还都过早承担家庭责任。当这些留守儿童走入大城市打工时,很容易就贪图灯红酒绿的生活,向往“鲤鱼于跳龙门”成为“城里人”。更有甚者由于贪图享乐,直接用犯罪的手法来谋取利益。

(二)留守儿童犯罪人的个性特征

不同于一般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犯罪人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早期的变态心理”。

1.虚荣心和嫉妒心。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往往不能被严格管教,甚至相反被过分溺爱。由于受到了不良三观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过于贪图享受,但相反其家庭条件并不能全部满足其所欲。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有自己求而不得的东西,虚荣、嫉妒心就会作祟,因而为了得到这些物欲而不择手段。

2.烈的好奇心。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些留守儿童特别是女性,因为没有被及时引导,再加上外界物品的毒害或者是不良男性朋友的引导,她们对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可能会过早的品尝的滋味,一旦失去了,就可能会自暴自弃,陷入犯罪泥潭。

3.巨大的报复心。留守儿童犯罪人会因他们之前受到了伤害从而产生“打击报复他人”的心理。留守儿童犯罪人会在一定时间内突然的爆发其在日积月累的、虐待下,产生的不良情绪。此时他甚至可能会更加变本加厉的伤害他人,报复社会。而这时,他也从被害人转变为施暴者。

除了以上几个较为突出的几种个性特征之外,有些留守儿童犯罪人还有暴躁、易怒、自私自利、等较为极端的性格。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得在该类留守儿童群体中更易发生暴力事件。

(三)留守儿童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1.留守儿童犯罪人所加害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与其同龄的其他留守儿童。由于其自身弱势,他极少有可能去欺负比他强势的人。因而,留守儿童犯罪多是以强凌弱或者是以仗势欺人的方式采取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的目的。

2.性犯罪是留守儿童犯罪最基本的类型。古希腊神话中就曾讲到夏娃是由亚当的一根肋骨变成的,由此可见男性在女性心目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但是留守儿童如果过早的经历,就会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不加保护,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去换取某种利益。

二、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犯罪数量增加,且年龄趋于低龄化

自有犯罪现象以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一向都是非常低的。现如今,留守儿童犯罪虽然说与其他未成年人犯罪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的比率,但是近些年来数量却持续上升,而且其犯罪的年龄也越来越低。大量的案件表现出来:留守儿童首次触犯法律的平均年龄从的16至17岁逐渐的提前到13至14岁,甚至于一些留守儿童在8至9岁也存在有不良的犯罪行为。

(二)独生子女犯罪所占比重上升

由于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如今留守儿童犯罪人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也开始逐渐增大。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后代,其更是受到整个家庭的过度溺爱。但是留守儿童的性格也会因此而变得叛逆、自私自利等等,性格开始极端就更容易引发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苏]巴格丹诺娃.犯罪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J].冯麟译.国外法学,1981,(05).

[2]常大地,程芳微.论青少年女性犯罪的思想改造[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9).

[3]林少菊.浅析女性犯罪人由被害到犯罪的“恶逆变”[J].公安大学学报,2002,(01).

[4].论女性犯罪的原因及心理矫治[D],吉林大学,2011.

篇2

“留守儿童”专指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提到的“留守儿童”确切的讲应当称作大龄“留守儿童”,他们是农村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12―16周岁的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但他们又是一群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却又远未成熟、十分需要父母关爱和引导的群体。远离父母的生活状况,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于大龄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处于的这种尴尬的境地,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12-16岁的年纪,正值从青春期到青年的过度时期,恰好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段时间大多数又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就给中学教育提出了一个难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从正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开始。这类留守儿童的普遍特征是:

1、易出现心理问题――缺少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使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创伤,往往只能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现实。他们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他们的内心痛苦,看上去冷漠、自闭。

2、自律能力较差――这些留守儿童多在自己的祖辈身边长大,多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和管教,因此他们多是一些纪律散漫的、道德品行较差的学生。

3、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上述两个特征同时又是这一特征的原因,一部分留守儿童自闭、孤僻,家庭给予的压力大,一心只投入学习,学习成绩好;而另一部分则因缺乏管教,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性差,学习成绩很差。

二、解决对策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短板已经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阻碍,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是迫在眉睫。

1、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改变以往学习导向的教育模式, 将思想政治教育至于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对留守儿童实施寄宿制,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配备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给这一群体提供更加全面的思想教育引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该拓展到课堂以外,通过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2、家庭方面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长的缺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鉴于此,家庭应在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目前短时间来看,要让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还不太现实,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出打工的服务可以将孩子带到自己的身边进行学习。 退一步讲,如果上述情况不能得到解决,家长可以再监护人方面进行仔细的筛选,同时经常与孩子进行联系,进行思想指导,确保孩子茁壮成长。只有通过加强二者之间的精神沟通,才能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关爱,从而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父母以及祖辈应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在孩子精神出现困扰时应及时的给予引导和帮助。

3、政府方面

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就是对于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而言,应尽可能的为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举例而言,地方政府可以在文化中心,留守儿童之家等方面进行投入,为留守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外出打工父母所在地的政府而言,应在教育管制方面进一步放松,为留守儿童来到城市读书创造条件。政府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如何有效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会不断的考验着相关群体的智慧,对于此项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来加以推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刻不容缓。

4、社会方面

篇3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随之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各方关注,专门针对其教育问题解决的政策法规也相继颁布。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纳入常规管理,社会只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非常必要。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目前,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第二,父母外出时间较长,如“长期在外务工”。第三,“留守”状态,比如“留在户籍所在地”、“留在家乡”。第四,年龄。留守儿童的年龄划分尚未定论。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概念中一些基本特征尚不能统一和明确,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概念边界的缩小或扩大[1]。

二、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一)我国留守儿童基本现状

第一, 数量多,涉及面广,分布不均。根据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约为1980万,流动儿童为农业户口的约有1000万[1]。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安 徽等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地区,经济比较好的地区也存在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会持久存在。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农村人口在乡城迁移时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而我国农民在进行地域迁移和职业转换后,只是城市的农民工而非长久的城市公民。他们要承受失业、疾病等经济风险,使得他们如果贸然采取家庭化流动的方式来解决其子女的监护和教育,其子女也要承担相当大的教育失败风险[2]。而且农民工在城市永久性定居的愿望并不强烈。政府大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因此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流动儿童“回流”的现象,这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的阵容[3]。

三、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和权益问题。郭三玲认为父母疏于照顾,祖父母等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安全既包括侵犯他人也包括被他人侵犯[4]。

(二)学习和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是隔代抚养,祖辈教育观念落后和精力有限,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独立作业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差,大部分留守子女学习成绩平平,少数孩子有厌学逃学情况发生。

(三)心理情感和道德发展问题。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成长的烦恼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正处于情感教育的关键期却面临着情感教育的缺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5]。

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制度法规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导致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里人同样的受教育权利。

(二)经济因素。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城市教育拥有大量的资源和财力物力支持而农村义务教育在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学校只能达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学校基本上还没有精力和财力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

(三)“读书无用论”。“新读书无用论”使得部分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前途缺乏信心,在态度上不给于支持,同样导致学生厌学,辍学等。

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社区、学校、以及家庭之间的协调合作。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应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利益。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并且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建立农村少年儿童监护体系。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监护体系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尽量为农村留守我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和安全监护条件。同时,我们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学校要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的发展。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父母外出务工时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沟通内容除了学习还有生活。沟通方式除了电话联系,还可以用网络。同时父母与留守儿童的的老师应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自2005年来国内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取得很大进步和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憾。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尚有争议。系统、全面性跨区域的研究很缺少。国内目前主要通过一些大媒体来进行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只是给人感性的认识素材,学界研究之后提出的解决对策也欠缺实际操作性。这些都是日后的研究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2006.

[2] 李真.流动与融合[M].团结出版社,2005:42-57

[3] 周宗奎, 孙晓军, 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 范大学学报,2005(1):72―80.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49-01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观念的更新,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本县22所山村小学1-6年级进行初步调查,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24.62%,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的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调查还显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成绩普遍较差。在今年的初考中,本县留守儿童的成绩优秀率仅占0.042%。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健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对社会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和歧视,容易走极端,要么出现过强的攻击,要么退缩任人摆布,表现出性格脆弱、任性、叛逆等人格障碍,这些性格上的缺陷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据国家统计局在湖南的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校调查,在学校不守纪律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吸烟、喝酒、赌博、偷摸。因此,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在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和孩子心目中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展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其父母的打工地方、联系方式,留守儿童代养人的住址、联系电话、具体情况等登记备案。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学校应经常主动与其父母、代养人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农村学校教师多以校为家,因此,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班一”活动,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帮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

(2)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还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宜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少先队活动、文体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同时,班主任应该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构建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共同体;班主任还应加强和学校、留守儿童代养人、父母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短期培训班或见面会,让家长或监护人了解照顾孩子的知识,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要求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多注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的发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4)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留守儿童“手拉手互动小组”,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并且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指导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在“互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和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困惑和疑虑。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

(5)开办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农村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心理问题的淤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对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农村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让其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已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或者合理地渲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6)教师要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无论其学习成绩是好是差,要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

(7)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由农村基层学区、村委会、妇联、派出所等联合构建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村(社)干部在抓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同时,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随时和监护人沟通,交流,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在农村社区工作中,积极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区功能,配合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而且还能起到对农村社会教育进行有力推进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创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社会工作干预

社会心理学认为,孤独感是指当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1]。农村留守儿童则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2]。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怀,产生孤独感问题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同龄儿童。如何有效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走出孤独,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将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在我国一次广泛意义的传播。

1.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类影响因素:

1.1主观社交自我知觉

许多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问题一部分是由其主观社交自我知觉消极导致的。刘桂智认为,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家里穷父母才外出打工,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他人,尤其在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方面,再加上他们的这种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便产生自卑封闭,内心敏感的心理[3]。

1.2朋辈关系

国内外学者在同伴接纳水平与孤独感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接纳水平相关非常显著。张连云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同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学的社会接纳、支持水平越高,留守儿童就越能体验到归属感,从而可以缓解内心的孤独[4]。

1.3家庭关怀

有许多专家认为家庭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影响十分明显。李昱霏在曾在研究中提到当父母给儿童带来的是温暖、理解和接纳时,儿童的孤独感降低。相反,当父母给予儿童的是冷漠,拒绝时,儿童的孤独感呈明显上升趋势[5]。

2.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现状

为了掌握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在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下属的5个村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孤独感量表测试。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量表)150份,回收有效问卷(量表)共129份,有效回收率为86%。在对回收的孤独感量表分析后发现,有8.5%的留守儿童有重度孤独症,其中58.1%的留守儿童有轻至中度及以上的孤独症现象。具有中度及以上孤独感的农村留守儿童已占半数以上,可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孤独感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同时,在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中认为自己很难交朋友的占了46.6%,有30.7%的留守儿童觉得在有些活动中受到冷落。还有71.3%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几乎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社交自我知觉消极导致其孤僻,需要通过外部行为刺激使其能够主动与人交流,走出一个人的围墙。

3.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思考

社会工作助人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上,也体现在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选择有效的理论来指导整个助人的过程,从而使干预效果事半功倍。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问题的干预过程中,我们同样从理论、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来展开。

3.1理论支撑

3.1.1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鲁纳提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对于8-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形成的中间系统,这些系统环境的变化和互动对留守儿童的个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因此,社会工作干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优化朋辈关系、改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着手来设计干预方案。

3.1.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社会支持源自鲍尔拜的依附理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提供的实际的工具性支持或表达性支持。社会支持网络是指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支援、服务和新的社会接触[6]。

依据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现象及缺乏家庭关怀问题主要由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得到情绪支持以及必要的物资支持。政府、学校、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父母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久而久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被长久积压。所以根据该理论,在我们此次服务中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精神和物资上的支持,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家庭关怀,解决他们强烈孤独的现象。

3.2目标阐述

此次干预以协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孤独感,感受家庭关怀为具体目标,主要通过手拉手小组、心心相印谈话室、家长的培训和咨询、类家庭的组建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五项服务措施来实现。

其中,手拉手小组服务为留守儿童搭建同辈群体朋友圈,利用同辈群体对儿童的影响力来改善留守儿童由于孤独导致的社交退缩和交流不善。同时结合心连心的谈话服务,对情况突出的留守儿童提供一对一谈话服务,帮助疏导其内心困惑。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类家庭,通过家长用家人的方式正确引导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孤独,最终摆脱孤独感。

3.3干预策略

(1)手拉手小组服务。通过孤独感量表测量结果对中度以上孤独感的8-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同伴带领和游戏小组两项服务。通过班级同学与留守儿童配对后,由同伴起到榜样模仿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带领、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到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中去。同时,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圈,鼓励成员之间主动交流,促进改善其孤独感现象。

(2)心心相印谈话室提供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谈话服务。依据对手拉手小组服务每次活动的观察,在活动中发现情况特殊的、表现异常的留守儿童。然后对这些留守儿童开(下转第268页)(上接第175页)展心理谈话服务。在谈话室中了解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辅导者以朋友的视角设身处地的为留守儿童考虑,分析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疏导内心困惑,并授予他们关于处理此类问题方法和技巧,促进日后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家长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与咨询。家长指当地学校教师、乡政府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三类对象。该项服务主要针对这三类服务对象进行有关与农村留守儿童交流相处的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服务。通过专家讲座形式,对这些服务对象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与孤独感儿童相处交流技巧、处理孤独感问题的方法等。通过培训帮助家长掌握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知识,为类家庭实施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4)组建类家庭。类家庭由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和一位家长组建而成,具体活动在留守儿童家中开展。虽然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没有作为直接服务对象参与项目但是在可作为辅助者参与类家庭服务,协助家长的同时间接学习相关知识。类家庭的建立主要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摆脱孤独,感受家庭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家长在类家庭环境中作为留守儿童家长给予其应有的家庭温暖和关心。另一方面,家长还是一位社会工作者。在类家庭中引导农村留守儿童从孤独中走出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在这新的环境中体验温暖、关心和爱护,满足对家庭关怀的需求。同时家长对其孤独感的有效引导能够使留守儿童在感受关怀的同时走出孤独阴影,走向幸福。

(5)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以山川乡为例:支持网络主要包括山川中心学校,山川乡政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和教师。山川乡政府将与专业社工合作,将服务内容融入到青少年工作,派工作人员作为家长参与服务。山川中心学校则本身留守儿童较多,需要对其进行的管理和心理咨询,因此,学校教师参与到服务中担任家长角色。通过联系高校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一支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运用其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摆脱孤独感。高校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能够为“家长”进行培训和咨询。通过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娟,郑晓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2011,(07):632.

[2]吴霓,丁杰,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刘桂智,洪庆喜.“类学校”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运用[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5):8-10.

[4]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13-116.

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正能量

新时期,在社会转型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下,农村众多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2004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但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得到系统研究比较晚,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原因是因为概念界定、取样等。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父母不在身边,跟随爷爷奶奶或亲戚一起生活,这与一般性儿童相比较,个体成长的自我概念在共性基础上,有其独特的方面。另外,由于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主要是一些负面方面的报道,其实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也有众多正向的方面,表现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能量。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应该以自我概念为理论指导,以留守儿童正能量为引导,学习他们在不同环境下,依然保持一种高的心理弹性,表现出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人格特点。

一、自我概念与正能量

(一)自我概念的结构

James最早将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分为经验自我与纯粹自我,并将其细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纯粹的四个成分。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一般认为在社会环境背景下,角色身份变化速度加快,个体的自我概念也处于调整中,不是保持恒定不变,所以处于解构与重建自我的过程,表现出新的、动态与发展的自我概念模型。

(二)儿童自我概念发展

研究表明,在年龄特征方面,儿童进入小学后,自我评价越来越趋向于客观,入学初期( 1- 3,4 年级),自我概念水平不高,自我评价明显下降,但到了小学中期( 3,4 -6年级), 自我概念相对客观,表现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儿童在青春期,自我概念波动较大,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在自我概念的社会方面,研究者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评价较高。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述

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普查抽样估算,年龄在17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61万人,而这个数量在我国现今社会环境下,数量继续“壮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区域,调查显示主要分布于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等省。四川省最多,规模达792.60万,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13.52%。

(二)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反思

任运昌认为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也有许多研究者提出不能将留守儿童以问题儿童来看待,要反思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要从“减法”转向“加法”。

三、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转向

基于以上不足,研究者们提出了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关注留守儿童,从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入手,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正能量,向公众展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方面,让众多同龄人和其他人群受到启发,学习他们在不一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高弹性,同时获得一种新的成长,与同龄人相比,有不同的自我概念构建。

参考文献

[1] Cole D A, Maxwell S E, Martin J M,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ple domains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self- co ncept: a cohor t sequent ial lo ngitudinal design. Child Development,2001,72.

[2] 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2(3).

[3] Gergenk.Technology and the self : From the essential to the sublime. In Grodin and lindlof (Eds) Constructing the self in a meridted word.Sage,1996,8.

[4] 李旭.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J].农村经济,2011,3.

[5] Marsh H W, Barnes J, Cairns L, et al.The Self-Descriptio n Questio nnair e ( SDQ ) : Age effects in the structure and level of self- concept for preadolescent children.Journal of Educatio nal Psychology,1984,76.

[6] 任运昌.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基于系列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呼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7] 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1).

[8] 徐菡.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启示[J].科技创业,2011,8.

[9] 许海文.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1).

篇7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相应缺乏父母的关心爱护。教育工作者常说:“爱是教育的基石。”留守儿童又长期与父母分离,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护,因此,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上就要把爱放在主要位置,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所以更加需要教师和社会的关爱。如果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不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等,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性格发生偏转扭住,不利于其成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留守儿童的细节变化,从小事情上多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即使父母没有在身边,自己也是有人关心爱护的,能够让留守儿童体会到自己是被注视的,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多鼓励留守儿童,增强其自信心

父母长时间的远离,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呵护,缺乏父母的关心教育,在学习方面上也缺乏父母的督促教育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学生。父母不在身边,也很有可能造成学生自卑、孤僻等不良的心里特征。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优点,并且加以鼓励,这样能够增强留守儿童学习的自信心等。长期跟爷爷奶奶等老人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方面都较强。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身上这一优点特征,在合适的情景下及时进行鼓励赞赏,让留守儿童能够体会到教师的肯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机会多让留守儿童回答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自己也是受到教师重视的,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在全班面前鼓励留守儿童,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较难的问题和简单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留守儿童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回答正确,教师则需要鼓励留守儿童,用“你真棒”,“回答的很好”等肯定的话语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果留守儿童没有及时回答上问题的答案,教师也不要批评、指责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究出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教师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优点,适当的鼓励留守儿童,能够让留守儿童得到重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生活也充满积极向上的态度,促进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发育。

三、总结

篇8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表示, 全社会要关注留守儿童,只要给予充分关注,留守儿童是人力资源有待开发的富矿。对此,我认为我们社区教育中心这一最基础的社会教育机构应成为守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先锋。

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以下简称“延陵镇”)属于茅山革命老区,经济比较薄弱。这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我们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根据调查,延陵镇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46%,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它们主要表现在:

(1)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学习成绩优秀的和学习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呈对半比例分布。在和孩子的交谈中发现,由于隔代带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加上隔代之间的溺爱,对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更没有能力辅导,他们大多重养轻教,仅满足于孩子的生活需求,而学习情况却被忽视。

(2)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性格发展问题:父母在外,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对儿童性格的发展非常不利。

(3)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他们亲情缺失,极易产生孤独感,出现心理上的失衡。

综上所述,镇留守儿童的问题已不是某些家庭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国务院日前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两会”上,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并提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保护,谁是责任主体?”的问题。我认为我们社区教育中心首先应担负起守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尽自己所能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实事。

二、社区教育中心成为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先锋的具体做法

根据以上情况,本中心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力求成为守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先锋。具体事迹有: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1)成立社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本中心校长任“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组组长,本中心的教师为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本中心,负责日常工作。

(2)健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开展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档案。本中心定期研究留守流动儿童成长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成立关爱小组、守护志愿者,成立“寸草心”爱心视频之家,建立留守儿童“一帮一”帮扶组织。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

(1)我们社区图书室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四点至六点对所有儿童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让他们看书,增长知识、丰富见闻。并定期进行作文竞赛,选出优秀作文在表彰会上朗诵,且发给获奖者证书与奖品,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本中心利用本身资源为儿童提供篮球、乒乓球、军棋、象棋、羽毛球、五子棋、跳绳等体育和娱乐器材,让儿童随时能到本中心借器材参与体育锻炼或游戏。本中心还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提高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所有的儿童在社区中能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3)开通“寸草心”爱心视频之家,让孩子能到本中心电脑房与父母交流,增进感情。本中心每周末开通孩子爱心视频,让孩子通过与父母约好上网时间就能和父母见一面,这样大大缩短了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

(4)利用本中心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帮一”帮扶活动。我们组织爱心帮扶小组,志愿者明确服务职责,落实具体服务项目。由爱心妈妈及镇、社区干部,学校教师等担任爱心辅导员。每位爱心辅导员负责一至两名儿童的帮扶,通过与儿童一起活动、交流、 走访儿童家庭等形式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状况,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帮助。爱心辅导员必须一个月走访儿童两次,并及时填写走访记录。

留守儿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以前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将继续努力,充分协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8,(8).

篇9

1.1文化知识教育现状

教育薄弱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家庭教育现状,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其临时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程度比较低,疏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或监管不力,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现状,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成绩好坏来评定教学标准,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对儿童身体健康的教育指导,对于留守儿童也缺少更多的关照呵护。

1.2道德品质教育现状

农民工弱势的社会地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重智轻德”的倾向,使得广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知”、“行”、“情”、“意”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知,多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不良行为的影响;行,表现在行为随便消极,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情,情感缺乏,或情绪稳定性表现较差等;意,自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

1.3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规划》提出要建立健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其中包括了要重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众多的研究表明,目前留守儿童存在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孤僻任性、情绪消极、冷漠自私、自暴自弃、自由散漫等,甚至会产生叛逆、厌世、自杀等极端行为。根据基层妇联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遇到挫折时,认为生活没意思占4.7%,而产生过自杀念头的占0.5%。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往往没有引起学校、家庭的重视与关怀,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2.1家庭教育

可采取改变务工方式,尽可能避免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最好留一方在家尤其是母亲;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除了祖父母等年长长辈,最好也有较为年轻一些的,能够积极主动、可靠地承担留守儿童的教育;父母要与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委托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等,且保障留守儿童正常的物质需求。

2.2学校教育

可采取以下措施: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老师除了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学习的教育外,不可忽视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辅导;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感情沟通,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跟踪调查档案。

2.3社会援助

引导社会团体、公益组织、企业及国际组织参与支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鼓励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到农村地区开展支教、宣传教育和医疗服务等工作,以及各种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活动;农村村委会、地方政府机构等,落实好农村儿童监护和教育责任,做好监督,保障留守儿童获得义务教育的权利,繁荣农村文化,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由妇联、共青团等单位组成专门的机构,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2.4政府扶持

2015年新出台的《规划》指出: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措施。户籍改革是关键,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性待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与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确保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明确地方义务教育目标,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分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综合考虑物价上涨、教育质量、信息化教育及学生体检等需要,增加中央财政的经费补贴,提高在校生的经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明确部门的职责分工,开展监测评估,切实提高支持政策和项目的执行效率,做好留守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

3小结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农村初级中学更加注重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并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德育工作上。不断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联系实际,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德育的内涵,也能在课堂上巩固德育思想的精髓。初级中学的留守儿童正处于一个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能够使留守儿童正确树立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

一、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批农村青年不断外迁到城市或者沿海地区工作,仅仅只有少数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会将孩子带到父母工作的城市读书。然而,大多数的孩子由于家庭关系,不能跟父母在一起,只有继续留在农村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此,对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农村而言,留守儿童占有很大的比重。

2.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

对于初级中学而言的留守儿童来说,健康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也就是说监护人的思想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当前,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属于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素质都较低,甚至没有基本的文化素养,这种监护方式也是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再者,农村的监护人对德育教育并不熟悉和了解,也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对德育教育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留守儿童的德育发展。

3.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众所周知,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于城市而言较差,教育部门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也较少,导致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足。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中学习环境更是不如农村学校,很多留守儿童都没有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贫困的生活条件在绝大程度上限制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4.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由于家庭因素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过于消极、安静、内向,甚至孤僻。而且,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容易患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因为父母关爱不足,感觉柔弱无助,长此已久不愿跟人接触交流,性格内向,或者具有自卑心理。也正是因为没有完整的家庭调条件的影响,使留守兒童从小缺少正确的德育思想观念。

5.农村初级中学的德育教育与留守儿童思想脱离

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过分强调社会价值,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自身价值的发展,使留守儿童的思想观念发生偏差。并且,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以教师为主导,使留守儿童的德育主体缺失,不符合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

二、农村初级中学留守儿童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策略

1.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健康

农村初级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留守儿童的德育观念不断提高,从根本上提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并且,积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驾驭,带动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深入,让留守儿童从心理、情感、行为、意识上面完善对德育思维的吸收和学习。

2.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能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农村初级中学的活动场所主要还是集中在学校内部,没有进行合理的扩充,使留守儿童的课余学习方式过于单一。为了使广大留守儿童能够活跃身心,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留守儿童活动场所的建立。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对校园文化的构建,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完善校园活动设施,减少腐朽、消极的生活情绪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3.提高留守儿童的师生素养,开展德育指导工作

有效保证较高的教师质量,便于德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为保证德育工作的高效运行,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榜样作用。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言传更要注重身教的影响。

结束语

德育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但是,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做出积极的改变。德育教育是当前针对农村初级中学刘儿童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老师都应该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总而言之,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的德育教育,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小英、曹敏.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是创建农村和谐家庭的基础[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6). 

[2] 肖丽华、李雅兴.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