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暴力;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1-02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更是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对于“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一种意见比较中性,仅从语言的形式特点作出某些界定,认为“语言暴力”(violence language)是指“激烈的语言或者用语言来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而另一种观点则不仅注意到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同时对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后果也进行了认定,这种意见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这种差异也影响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而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思路,即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关于这一概念还需作两点说明:
首先,有的研究者认为“暴力”是一个中性词,而“语言暴力”也分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暴力,一种是非正义的暴力。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认同,持这种意见的人把针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与“语言暴力”直接等同,这是错误的,其潜在的逻辑是当目的正义的时候实现它的手段或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笔者认为,程序的正义与目的的正义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并不必然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加以呈现,而且,如果它采用了“暴力”的形式反而会降低其批评的力度和可信性。
其次,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施加于虚拟空间,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也多为虚拟存在,所以这种让人不快的“伤害”依靠自己的修养和漠视等主观因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释放,恐怕也谈不上实质性的伤害。
这一看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网络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其载体的虚拟性而减少其对被施予者的“伤害”,而网络中广泛流行的“人肉搜索”使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由“虚拟”变为“现实”,再加之网络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强化了这种“伤害”。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自身特点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自身的某些技术性特点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对他人肆意的谩骂和攻击不受传统的监督和审查,随之而来的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导致网民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人性中某些弱点暴露无遗。当然有从网络管理、网民素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大都言之成理。
本文认为,除此之外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许多形形有着不同心理和利益诉求的网络群体,它们是因持续的上网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并因各类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心理的网民集合体。而处在一定“集体心理”状态中网络群体的个体成员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法国学者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即指出:“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1]”而网络空间的延展性更使这种力量感迅速膨胀,与此相随而至的是对本能的某种放任和不加节制,因为集体是无名的,因此不须为之负责。在此情况下,对他人的语言暴力就自然获得了某种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
与在“集合体”中感受到的力量感同时存在的是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对网民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思想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上与群体所表现出来规范和模式发生冲突时,个体成员为了求得与集体趋同会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一般会迫使个体作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具体到网络语言暴力中,一旦在讨论中语言暴力的“场域”形成,参与语言暴力未必是全部网民真实语言态度的反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动机。这里最为吊诡是,当群体在带给个体以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也为群体所胁迫和绑架从而成为群体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篇2
>>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我国“网络暴民”现象及其成因解读 网民何以成为“网络暴民”? 是网络民兵,还是网络暴民 娄婧事件:拒绝网络暴民 论网络恶搞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舆论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金融的法律规制及其完善 网络木马犯罪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暴民”与网络虚拟伦理的失范 论“网络暴民”及网络虚拟人格 浅析“人肉搜索”中的“网络暴民”现象 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 对“网络暴民”的批判性解读 “网络暴民”文化现象的反思及治理对策 网络暴民群体的心理机制及治理研究 “辱师”视频震惊网络 网民“仲裁”课堂暴民 刍议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网络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规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郭光华.论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04(4).
[6]侯健.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7]刘新传.探析“网络暴民”的言论侵权――以“虐猫、铜须事件”为例[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7.
[8]冯瑞杰.人肉搜索暴力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9]党日丽.“浅谈‘网络暴民’的根源”[EB/OL].人民网,2008-06-
18,.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暴力;成因;防治对策
前不久,“中国留美学生绑架凌虐同学案” 震惊中外,该案的判决结果更令不少国人讶异,凌虐和绑架同学的三名中国留学生3名嫌犯翟芸瑶、章鑫磊和杨玉菡的律师和检方达成认罪减刑协议,3人将分别被判刑13年、6年和10年,刑满后将被被驱逐出美国。这一案例也再次引发关于国内校园暴力处罚方式的热议。
近年来,国内“校园内聚众打架斗殴”等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被曝出,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校园暴力发生在学生的各个阶段,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都造成严重的伤害。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心智的不成熟、家长的疏忽、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造成的。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和个人修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减少校园暴力的形成。本文就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一、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学生个人因素
职业学校学生因为成绩较差而自身存在一种自卑感,他们不愿意与普通中学的学生交往,长期的自卑感会使学生产生内向的性格,造成敏感多疑的心理。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波动较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理想信念。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够。
(二)学校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却存在就业的压力。职业学校管理制度往往不够完善,学校只是注重学生的就业率,提前安排学生进入实习岗位,缺少对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疏于引导。学校教师对成绩的过分关注,打击了成绩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造成学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是教师对学生的变相体罚造成学生心理的阴影。学生校园生活的单调,造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结交社会不良青年。
(三)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暴力、冷战都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家长对学生过度的溺爱也是校园暴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不能很好的处理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对学生学校生活的不关心,缺乏正常的家庭互动交流。单亲或离异家庭对学生的伤害最大,最容易形成学生的不良习惯的养成。
(四)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风气的日渐浮躁,价值观的差异,人们对金钱权利的重视以及道德观念的意识浅薄,造成学生的不良习惯和做事风格的养成。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学生缺少正确的指导和学习方式,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学生情绪的极端化和暴力化。目前,我国对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性也是校园暴力的形成因素之一。
二、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一)学生方面
首先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交际方式,促进学生主动与同学教师的沟通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处理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其次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面对不合法的事情,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坚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最后加强学生对暴力行为的应对措施。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加强对学生应对暴力事件的方法,根据暴力事件的严重程度,学生可采取不予理睬、报告老师、报警等办法,不能进行相应的反抗或消极对待助长暴力行为。
(二)学校方面
首先加强学生安全思想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次加强校园制度的管理。校园安全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积极对校园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开展校园制度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校园安全意识。最后建设文明校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古往今来的人生哲学,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学习应该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建立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家庭方面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希望。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父母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身修养。家长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避免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耐心的进行指导和教育,不应“一棒打死”,也不能“溺爱有加”。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加强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意识,锻炼孩子的抗压能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孩子的人格素养。
(四)社会方面
国家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法律对校园暴力的威慑性,有效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重视程度,提高社会对校园暴力的认识程度,特别是家长对校园暴力的认识。法律对校园暴力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威慑性,可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对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缺乏,是造成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法律学习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制止学校暴力事件的形成。
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必须引起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校园暴力的成因,针对职业学校校园暴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学校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学校需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型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 新形势下唐山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当前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探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 新形势下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思考 新形势下IDC机房网络安全防护策略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威胁 浅析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管理 新形势下做好网络德育的策略 网络环境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挑战与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的电力营销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会计监督的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的公路施工优化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国有大型企业网络安全与反恐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杨梅喜.关于完善网络安全立法的建议[EB/OL]..2013-8-31.
[6]杨文阳.中国网络文化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内容分级标准(CHERS)(草案稿)[Z].2002.9.
篇5
关键词:中国组织情境;职场隔离;冷暴力
职场暴力在国内外的职场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如职场暴力(Workplace Violence;Piquero,et al.,2013)、职场侵犯(Workplace Aggression;Hills & Joyce,2013)、职场隔离(Workplace Isolation;Marshall,et al.,2007;Mulki,et. al.,2008;Mulki & Jaramillo,2011)。职场暴力除了直接的人身攻击、侵犯、谩骂等直接伤害,还包括将精神上漠视、打压、冷漠、孤立、私下限制职业发展等“冷暴力”。据智联招聘2009的一项调查显示,“七成职场人士曾遭遇职场冷暴力”。英才网联与搜狐就业频道在2011年对3 100多人的调查显示,88%的职场人士遭遇过职场冷暴力。潇湘晨报的红网在2012年的调查显示,感知自己遭遇过职场冷暴力达到72.73%。第一调查网在2013年对2 059位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曾经遭遇过”冷暴力有834人(占总样本40.51%)、“正在遭遇”冷暴力有299人(占总样本14.52%)、“我或我的圈子‘冷暴力’别人的有137位(占总样本6.65%),职场冷暴力发生比例达到61.68%”。历年的“冷暴力”调查结果显示,职场冷暴力是我国职场暴力的主要形式。中国人最爱和谐而最怕冲突,因为冲突导致外在的争执或威胁与内隐的紧张(黄牙颍2007)。这导致中国企业中职场暴力更多以非外显冲突的“冷暴力”形式存在。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在遭遇职场冷暴力时,大多数人选择忍耐和退让,如智联招聘2009调查显示24.2%的人遭遇职场冷暴力后选择忍耐,而英才网联与搜狐就业频道在2011年的调查显示32%的人选择“忍耐并调整心态”。因此,本文针对中国组织情境下职场隔离的研究可能有一定的价值:(1)中国文化情境因素导致职场隔离存在普遍性,然而职场隔离的国内研究尚属空白,所以本研究对弥补国内职场隔离的研究缺口有一定的贡献;(2)基于中国文化情境因素,探讨了职场隔离的成因与对策,对于职场隔离的识别与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 职场隔离的定义与类型
1. 职场隔离的定义。职场隔离(Marshall et al.,2007)是指“描述员工感知的组织隔离和同事隔离的心理构念,缺乏同事和上司的支持,缺乏与团队成员的社会和情感互动的机会”。员工在工作场所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指导,找不到归属感,进不了公司事务的圈子或者同事的非正式组织。除了工作事务的商业联系,员工与同事之间没有多少感情联系,员工很难获得身份认同和群体归属。
本文将职场隔离界定为在职场中自身心理与性格因素引发排斥与同事和上司的人际互动,或者与公司或同事之间情感缺乏和机会缺乏的一种阻隔员工平等全面参与组织的社会活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本文认为职场隔离界定包括在职场中因为自身心理与性格因素引发阻隔,表现上市个体主动排斥与同事和上司的人际互动;(2)职场隔离的本质是与公司或同事之间情感缺乏和机会缺乏,表现在个体被同事及其人际关系网络多排斥,周围可能都是同事,不孤单但是很孤独,没有朋友和交流对象,另一方面,个体被公司的网络所排斥,无法接触核心任务、核心人员和核心技术;(3)职场隔离的后果是员工之间的不平等,具体可能是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薪酬待遇的不平等、晋升的不平等,等等;(4)本文探讨在职场中个体被动的职场隔离,被阻隔在情感与机会之外。
Mann等(2000)指出在虚拟办公室的员工因为缺乏非正式的互动、情感的联系、情感支持,更容易产生社会孤立的感觉。因为员工负责非核心业务,执行他们不太显眼的项目,可能感觉上司仅提供最小的反馈和给予微不足道的指导,所以感觉到职场隔离的员工倾向于认为他们的努力和业绩得不到认可,可能会觉得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职业支持,职业发展机会少比他们传统的办公室。这一结果进一步导致员工与他们的上司的心理疏离,从而进一步导致“远离视线与远离关注(Out of Sight and Out of Mind)”(Kurland & Bailey,1999)。
2. 职场隔离的类型。职场隔离可以划分为公司隔离与同事隔离两个维度(Marshall et al.,2007):(1)公司隔离是指在员工需要上司和公司提供支持时,被上司和公司孤立,缺乏获得必需的支持与援助,并且工作绩效与成果可能得不到公司的客观评价和承认,缺乏职业发展机会;(2)同事隔离是指在员工需要互动交流与友谊时,被同事孤立,无法进入团队或部门的人际关系网络,无法获得相应的支持与援助。Marshall等(2007)职场隔离实质上孤独感,是一种可获得性(Availability)的缺乏,主要有两种类型:社会隔离的孤独感与情感隔离的孤独感。社会隔离的孤独感是进不来公司和同事圈子,遭遇的社会排斥,无法获得支持、指导和帮助,而情感隔离的孤独感是无人分享情感与感受,无法在职场交到朋友,不被周围的人喜欢、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如友情与同志感。
职场隔离还可以依据其他标准划分类型:(1)地理隔离与心理隔离,地理隔离是工作地点的在地理位置的分散导致的社会互动缺乏,而心理隔离是个体被群体孤立、阻隔,无法获得工作或情感上支持和协助,可能周围都是同事、但是都是比较熟悉的陌生人;(2)无意隔离与故意隔离,无意隔离是因为公司、主管和同事在主观上没有动机阻隔,但是因为信息技术、交流互动的缺乏而导致的职场隔离,而故意隔离成见与习俗、或因人为的划分圈内人与圈外人,公司、主管和同事在主观上进行的职场隔离。
3. 职场隔离的危害。对于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亲密关系有利于促进个体健康状况和提升个体幸福感,而孤独隔离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压力、焦虑、失眠等健康问题(迈尔斯,2006)。感觉到隔离的员工更容易在工作中体验到挫败感、无力感,看不到职业发展机会和未来,失去进取心,减低工作质量与工作绩效。其次,被隔离员工可能还存在消极归因而引发的“自我挫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动的恶性循环”,如果在职场之外没有倾诉对象或亲密关系网络,很容易自杀等极端自虐和自残行为。再次,隔离感可能会在员工之间相互传染相互影响,导致群体性反生产行为。
对于公司而言,职场隔离会导致较低的工作绩效(Marshall et al.,2007;Mulki,2008;Mulki et al.,2011)。职场隔离会导致较低的工作满意度,并减少组织承诺(Kirkman et al.,2002;Wiesenfeld et al.,2001;Mulki,2008)。职场隔离会也可能导致对创新的压制,如福特一世在T型车取得极大成功,在其管理后期对于公司创新人员采取的嘲讽与打压方式,对于组织内部创新人员进行职场隔离。另外,职场隔离会也可能削弱团队或者群体协作。巴纳德(1938)指出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协作社会系统,协作的效率与效能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与业绩。很难想象,当我们把某些人隔离某些圈子之后,还希望全部人员之间有效协作。
对于社会而言,隔离感员工在遭遇冷暴力之后,常常以暴易暴,向更弱小的家人或者社会上的陌生人发泄暴力,引发家庭暴力或人际冲突等社会问题。例如,智联招聘调查显示,遭遇到职场冷暴力之后,22.4%的职场人士选择了“以冷制冷、以暴制暴”。因为智联招聘(2009)和英才网联与搜狐就业频道(2011)显示上司是对下属实施职场隔离的主要因素,因为上司拥有较多的资源和较高的地位,遭遇到职场隔离的下属以暴易暴时通常无法针对加害他们的上司,而会转向比他们更弱小的对象,比如转向他们的爱人或者孩子甚至社会上的陌生人发泄暴力,导致家庭暴力或人际冲突。
二、 职场隔离产生原因
基于职场隔离的类型分析,可能已经揭示了职场隔离产生的多种多样的成因。
1. 成见与习俗的影响,例如:因为成见与习俗导致女性职业生涯成长晋升到一定职位以后,就被迫停止晋升中的“天花板效应”。不论该她们多么优秀业绩多么突出,成见与习俗将她们在职场中隔离在一定级别职位之下。另外,如公务员招聘中从来没有开放给农民工,哪怕是与农民工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事务岗位。
2. 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分割,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关系(LMX)理论(Graeo & Uhl-Bien,1995)支持,领导依据个人的偏好与价值标准以及利益关系来划定圈内人与圈外人,对于圈内人则提供更多资源与发展晋升机会,而圈外人进行职场隔离和发展限制、甚至机会剥夺。这种领导与下属的交换关系产生的原因不同与华人社会中传统文化元素导致的“差序格局”,但是实施的结果都是将领导划定圈外人进行职场隔离。
3.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西方企业文化比较推崇独立性、竞争、个人奋斗,奋勇向前,更容易与同伴和同事发生疏远、疏离或隔离,例如美国企业更倾向强调个人奋斗与竞争,更偏向于任务导向;而集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持续的互动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日本企业更强调“家”文化,更偏向于关系导向,致力于培育企业与员工之间紧密联系。
4. 工作现场的分散,地理位置的分散,例如:销售人员必须走出办公室,工作场所更多是不固定的,依据客户的分布进行工作,特别在消费类产品销售中地理位置的分散性最严重。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员工可以独自在家办公,也为职场隔离提供了物理基础。何晨(2011)指出,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个人主义文化特性,网络的使用带来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连接节点的增加,更进一步促进了个体独立型自我构念的发展,减少了传统的社会交往,使得社会隔离的程度也在增加。
6. 个体的消极的归因风格也是产生之隔离的可能原因之一。迈尔斯(2006)就指出具有消极归因风格的人处于一个“自我挫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动的恶性循环”。即消极的归因风格的员工更容易对与他人交往时留下的印象评价是负面的,而常常责备自己,但是又感到无能为力,这加深或强化了他与他人关系距离;这种消极归因的隔离感知反过来又继续拉大了个体与他人之间联系,而制约了个体与他人建立友谊和良好关系。
除了国外一般职场隔离的成因以外,我们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些独特情境因素也滋生职场隔离的主要土壤。
(1)黄牙颍2007)指出,“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愿望乃是追求和谐,在《易经》中,‘冲突’是一种恶或不吉”。因此,在职场中即使有对立与对抗,中国人也常常不会采取可能导致冲突的公开正式面谈方式解决,而是进行无形的职场隔离进行精神虐待。无形的职场隔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精神上的漠视与打压、伤害员工的自尊、给别人穿“小鞋”等等心理折磨与精神虐待。
(2)华人社会中人际关系比较容易形成“差序格局”(,2005)。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就“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005)。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以“己”为中心而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互动的圈子,所以在职场上人们常常把周围的人区隔为“自己人”与“外人”,对于企业机会与资源分配偏向“自己人”,甚至常常将“外人”隔离在所有机会与资源之外。
(3)当今中国是依然是一个身份社会(陈刚,2005),很容易因为各种社会身份导致职场隔离。例如:临时工与正式工、编制内人员与编制外人员等。这类人为的依据社会身份进行人员分类容易产生基于身份的职场隔离,不利于唯才是举,选贤任能,而更可能以身份用人,同事之间的不信任与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
三、 职场隔离的对策
职场隔离是一场“多输”的游戏,最后没有赢家,会极大地伤害了组织成员的合作与协作的积极性,会动摇组织效率与竞争力的基础。因为多元的职场隔离的成因与多层面的负面后果,所以本文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对于个体而言,个体对于自身消极的归因风格内省与体察,积极调整突破人际交往的藩篱,主动友好积极融入组织内部的各种圈子,更好地形成良性的人际互动关系,可以一定程序减少职场隔离的侵害。
对于组织而言,存在非常多应对职场隔离的对策:(1)管理层可以建立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公平公开公正的企业制度、门户开放的管理政策、多种途径的申诉制度等,提供公司上下级、同事之间良性的互动,尽可能的减少职场隔离的现象,或者当职场隔离发生以后,能够及时进行控制和疏导,建构各级同事之间良性的公平互动关系;(2)管理层可以通过人性化的雇佣关系制度、多渠道的沟通机制、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来提升员工的情感承诺,员工较高水平的情感承诺可以削弱职场隔离的负面影响;(3)管理层消除成见与社会隔离因素、减少办公室政治、对于恶意进行职场隔离造成精神虐待的行为要予以惩戒,以儆效尤;(4)应对工作现场的分散或在家办公等工作形式,公司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远离公司的员工进行互动,如提供多种交流沟通平台与途径,如公司内部的网上社区、微信群、建立员工沟通互动的渠道、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情感关怀、等等。
对于社会而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也比较重要。现代性意味着开放性,意味着对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以及更好地融入全球社会。当今中国正在从身份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随着中国社会工业化文明进程的发展,华人社会中人际关系中“差序格局”可能会逐渐式微,而代之以更平等的健康的职场关系。中国人对于冲突的传统观,也会逐渐发展到对事不对人的理性争辩上而最终形成良性的人际互动。
参考文献:
[1] Hills, D.& Joyce, C.A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prevalenc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prevention of workplace aggression in clinical medical practice.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2013,18(5):554-569.
[2] Kurland, N.B., & Bailey, D.E.Telework: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working here, there, anywhere, and anizational Dynamics,1999,(28):53-68.
[3] Mann, S.,Varey, R.& Button,W.An exploration of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tele-working vi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o- 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000,(15):668-690.
[4] 陈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9-24.
[5] 程苏.职场排斥与抑郁: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423-425.
[6] .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7] 黄牙.华人人际和谐与冲突:本土化的理论与研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 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9] 王艳子,罗瑾琏.组织自尊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7).
[10] 李锐.职场排斥对员工职外绩效的影响:组织认同和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J].管理科学,2010,(3).
[11] 闫茜莹.组织认同、组织自尊与情绪劳动的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7).
[12] 李兴娜,凌文辁.组织自尊问题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8).
[13]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学位论文,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372184;71302107)。
篇6
【关键词】动画《寄生兽》;暴力展现;动漫分级制度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02-02
《寄生兽》是日本漫画家岩明均创作的SF漫画,作品描写了平凡的高中生泉新一和寄生在他体内、与其右手同化的生物右共存的故事。漫画荣获了1993年第17届讲谈社漫画奖和1996年第27届星云赏。2013年11月宣布电视动画化,并更名《寄生兽生命的准则》。2014年10月由中国土豆网独家播放,全24话,于2015年6月8日被中国文化部列入首批“网络动漫黑名单”。
动画,其词源来自于拉丁文anima,意为灵魂。动画也可以理解为是通过绘画等的方式为虚拟的事物授予灵魂的意思。如今动画已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早期皮影、剪纸、木偶、水墨等一些手工动画,还有如今盛行于网络FLASH的动画,以及欧美耗资巨大的数字动画电影。它们的特点就是运用影像技术将虚拟的场景和任务呈现到屏幕上,并通过逐帧播放的方法,进而形成连续活动的影像。这些场景中,画面色彩丰富,会使用到许多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特殊效果,进而呈现在屏幕上的内容也掺杂着各种效果。其中不乏大部分的暴力场景。关于媒体中暴力,早在1968年伯格那在他的著作《暴力与媒介》就有所涉及:只要是有意采用武力手段去伤害人,就是暴力。该定义较为单一,不包括口头威胁等。而后NTVS于1997年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言语暴力和威胁。并将暴力普遍定义为运用肢体或其他工具,以对生物或物品构成痛苦、伤害的行为或威胁。在此基础上我国中国传媒大学的龙耘教授于2009年对动画暴力定义为“即运用动画技巧和视听语言对上述威胁行为过程的公开描述”,同时依照依照暴力的目的性、公开性、伤害性等标准,将暴力在动画片中的展现方式概括编码。如下几种:肢体暴力――指生物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或非现实存在的超能力来攻击自身或对方,如拳打脚踢、“光波”等徒手攻击行为;武器暴力――指生物运用任何器具、物品如枪支、刀剑、棍棒或随手可以利用的任何器物以攻击、伤害自身或其他生物的行为;物品损毁――特指人为造成的物品毁坏,如砸桌椅、砸碗摔盆、纵火等行为;威胁暴力――指对生物或物品的存在现状构成当下的实质性威胁的行为,如恐吓、威逼等。
动画片《寄生兽生命的准则》(以下简称动画《寄生兽》)共有24集,本文选取这24集作为研究总体,N=24。由于集数适中,因此本研究样本量即为研究总体n=N。南京大学风笑天教授在《社会研究-设计与写作》一书中奖内容分析的编码界定为“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分析单位中所包含的特定信息进行识别和分类,并用不同的数字将其表示出来”的过程。”用测量语言来讲,就相当于依据一定的法则(识别和分类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析单位)的某种特征(所包含特定的信息)用数字表示出来(测量结果)。本文根据龙耘教授将暴力在动画片中的展现方式概括编码方式,着重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动画剧情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暴力场景(施暴频率、持续时常、借助外力、波及人数)的基本评估,对暴力行为的性质(起因、合理度、真实度)判断,最后对暴力后果的展现(受伤严重程度、受害者痛苦展现、死亡后是否复活、施暴者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动画《寄生兽》的拉片统计,24集动画样本中总共含95个暴力场景。每集均约含4个暴力场景,持续时间为2分10秒。24集中每集都出现暴力场景。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动画《寄生兽》中的暴力展现方式呈特征如下:
一、“借助外力”和“肢体”是主要暴力展示的主要方式
本片中主人公主要借助与右臂合体的生物力量来对抗人类中的寄生兽。在展现暴力所借助的力量上,动画片有的“超能力”成为表现英雄模式主人公战斗而仅仅采用想象性展现方式的主要途径,这也是动画暴力不同于其他媒介暴力的显著表现方式之一[1]。而一般的拳脚打踹的暴力展现仅在三集中出现过,仅占本动画所有暴力场景2.3%。
二、“非人类”的模式淡化施暴方式的真实性
动画《寄生兽》从第六集开始,生物为救主人公与主人公融合,融合后的主人公拥有更强大的超能力成为大多数暴力场景的主体,暴力主体形象定位判断直接影响到少年观众对行为的价值判定。片中大多数暴力场景中施暴和受暴者都为单独一个人,且都有一方不是人类(寄生兽)。施受主体是否为正常人类可以间接到少年观众观看时对暴力真实性的判断[2]。
三、“正义暴力”与“快乐暴力”
研究显示,动画《寄生兽》中,主人公为了寄生兽不再伤害人类对其进行屠杀(施暴)。“正义”、“合理”的暴力占总比例的41.2%;但从本动画作者的意图(保护环境)上讲,主人公为了人类这个生命体的存活,不断屠杀寄生兽,其自身不断怀疑自己的施暴行为是否合理。“正义”和“非正义”暴力的概念模糊化,如动画中第六、十三、二十一、二十三集中,主人公自己独白:在自然界中,人类自认为是最高智慧生命体,不断的对其他生物进行残害。当有一种生物打破这种理想的常规时,人类会不择一切手段屠杀。实质上本动画中作为铺垫作者想表达的意图思想的“非正义”暴力远远超出“正义”暴力。同时,动画中绝大多数暴力场景中,施暴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四、侧重暴力场景的真实度的描述
与施暴的方式和合理度相比较,暴力场景描述的真实程度产生的效果更为直接。施暴的合理程度影响受众对暴力的认同感,而暴力场景的真实度则决定了受众的观感。逼真的恐怖暴力画面使得部分观众产生恐惧、恶心等心理反应。本动画中非常真实和较为真的的暴力描述(比如杀人和流血)占到了62.1%。其次一般真实的描述场景描述占了20.3%,还以一些艺术化处理(如“蒙太奇”、“静默”、“动画特技”等)。如图2所示。
五、“无痛苦”与“复活”
由于动画是虚拟的屏幕展现,研究中编码无法按照现实中医学的划分。但《寄生兽》中受暴者“死亡”占的比例最大,受暴者通常在死亡瞬间被一击致命,并没有明显生理痛苦,部分寄生兽死亡后可以重生。其中死亡占到了56.1%。其次依次是“重伤”“中度伤害”“轻伤”。其中在本动画中,由于寄生物的虚构特性,一部分受暴者死后仍能复活,在第5集、第7集,第16集、第17集、第23集共5次,占5.3%。如图3所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迅速普及,动画的收视渠道和方式都明显发生了变化。沉迷于网络中动漫等亚文化是众多青少年儿童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一般传播媒体相比较,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暴力的展现方式也越来越逼真,在本动画中,第1集中人物一出场,就以头颅被吞食、血浆四溅等示人,且通过动画技术对人体运动过程的分解并还原的创作方式使得画面感及其逼真。在角色刻画方面,动画又以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刻画生物的眼睛为凸显,作为施暴者的寄生兽独有的漠视人类生命的空洞眼神和施暴前的狰狞目光被创作者刻画得非常丰富,与现实世界基本无差。由于我国分级制度尚未明确,此类动画会对国内动漫产品最大的受众群体儿童而言对其性格的生成和发展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动漫角色形象的特征对儿童性格产生的影响,在动漫中人物的性格往往给儿童留下很深的印象,儿童在观看动漫的同时会表现出一种“学习”、“模仿”的特征。如果长时间观看暴力动漫作品,久而久之其性格也会发生变化,使他们受到非控制的刺激进而模仿动漫中的一些行为,也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改变[3]。另一方面,探其原著漫画《寄生兽》,不难发现,原著作者岩明均实质上是要探讨的是生态环保话题。使用这种血腥暴力的“捕食人类”的表达方式也是为了敲响长时间处于食物链顶端人类的警钟。作者利用动画的形式探讨了寄生兽生物团体对生存和人类共存方式的探索,表达对生命意义和自然共存的探索。值得观众深思。
因此,当务之急是净化网络环境和确立动漫分级制度。对网络动漫的积极引导和控制,相关部门应该将动画片细致分为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不同层次作品,如儿童观看的、青少年观看的和成年人观看的。以防止少年儿童触及不健康或动漫亚文化的相关动画片,同时具有较深层次意义的动漫可以被成年人观看并受启迪。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实行的网络强制分级制度可以借鉴并作参考。有“非限级”和“限级”两类。在每个网页中都检索分类,“限制级”的影片对青少年和儿童是可以被屏蔽而无法播出。同时分级制度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的完善和后期的调整,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配合,相信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互联网定会给儿童和青少年建立一个绿色的,利于成长的动画空间。
参考文献:
[1][2]龙耘,周笑非.动画王国中的暴力内容分析――以北京地区收视环境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6-10.
[3]李一三.“暴力”动漫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朱中伟,扬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篇7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网络成瘾 危害性 成因 对策
一、前言
自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因特网的序幕以来,因特网很快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网民仅63万人,到1998年底就达到了210万,1999年又迅速上升到890万,2000年则为2650万,2001年为3370万;2008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2.1亿人,位于世界第2位,其中,从年龄来看,总体网民中31.8%都在18-24岁间,可见学生网民占重要地位[1]。
网络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困惑,由于青少年成长与网络息息相关,加上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影响了身心健康,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内地网络青少年占青少年总数的绝大部分,人数超过1100万。
那么何为会网络成瘾呢?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危险行为问卷,依我国国情,可修改为10项指标:“(1)过去7天内平均每天上网大于4小时;(2)不上网时仍想网络内容;(3)不能上网时感到无聊和焦虑;(4)希望上网时间长于目前;(5)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6)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7)因上网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8)向家长、老师和同学隐瞒上网事实;(9)因上网与家长冲突;(10)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符合其中至少5项指标的定为上瘾。”[2]
二、网瘾的危害性分析
1.身体上的危害
由于长期上网,眼睛极度疲劳,加上受激烈的电脑游戏刺激,缺少应有的体育运动,严重危害眼睛和心脏,特别是经常通宵达旦地上网,为了节省时间,一日三餐就靠快速面充饥,导致猝死的悲剧发生。
2.心理上的危害
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玩暴力电脑游戏或看,严重扭曲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另一方面上网需要钱,而自己的零花钱远远满足不了上网的需求,导致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
3.学业及人际关系上的危害
长期上网,不仅荒废学业,而且由于缺少与同学的接触沟通,长期生活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模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差距,导致性格内向、偏激。
三、网瘾成因分析
1.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构成形式、和睦情况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权利控制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青少年越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监督,容易与父母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相比之下,有越轨行为的青少年却很少能得到父母妥当的管教,父母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3]。
从家庭的构成形式及和睦情况来分析,以下两类孩子比较容易网络沉迷:第一种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从小缺少母爱或父爱,从而性格相对比较孤僻、敏感,原本就不擅长与人交往,进入大学后,陌生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特别容易在网络中寻找精神上的依托,特别容易迷上网络交际;第二种是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由于小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吵闹中,在家里找不到安全感、温馨感,甚至由于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行为导致他也有暴力倾向,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深知暴力在现实生活中是违法的,但心灵深处的郁闷及暴力冲动又无法克服,于是就在网络中发泄自己。
从家长对子女管教方式来分析:管教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引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是前两种类型”[4]。大学生虽然大部分远离家庭,出外求学,但不同的家庭管理模式还是对学生的网络沉迷产生一定的影响。专制型的家长往往独断专行,不允许孩子有跟其相左的观点,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在学业、情感、交际方面出现困难,希望从家长那得到一点安慰和帮助时,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骂他们没本事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家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避风港,从而容易沉迷于网恋;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则溺爱,把孩子当皇帝,要啥给啥,说啥是啥,缺少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监督和引导,等到发现孩子已经沉迷网络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2.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式,在人的一生中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它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与学校的不当教育也有一定关系。
大学生沉迷网络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说主要是:(1)初高中教师思想的误导。初高中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念书,常把大学描绘得像人间天堂:在那里成绩是六十分万岁,一般是早上有课下午没课,晚上也不用晚自修,你想干嘛就干嘛,没有人会说你;你可以天天跳舞、唱歌、看电影、谈恋爱、玩游戏等。殊不知大学四年才是真正学技能的时候,关系到以后一辈子的饭碗问题,学业压力与就业压力远远比高考大,这就导致了学生的一种心理落差。(2)大学的老师,特别是任课老师,大多数认为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认为学生大都已经成人了,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大都只教书,却不育人,甚至还认为教导学生,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工作那是辅导员的任务,不关他们的事。而辅导员由于没给学生上课,一个人要带两百多号学生,加之部分学生本身对辅导员就有排斥的心态,总认为辅导员就是约束学生的,因此与学生的感情相对不密切,导致学生有困惑也不会跟老师探讨,而是通过电脑来排除内心的空虚。
3.社会的影响
其一,当前的社会是个功利性的社会,是个社会公德滑坡的社会,为了钱,人们什么事都敢做。按国家规定,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正常教育学习,在学校周围两百米范围内不得开网吧等娱乐场所,但为了钱,各种各样的黑吧到处都是;同时,为了吸引学生上网,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及黄色影片在电脑上随处可下,各种关于电脑游戏的广告到处都是,如“今天你上网了吗”成了同学间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及显耀自己的一种途径。
其二,是朋辈群体的影响。差异交往理论认为,“青少年的越轨行为,与他们的其他行为一样,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的。由于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具有群体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容易结成小群体,个体容易受到所处群体的影响,这种群体影响力甚至超过社会规范的影响力”[5]。出于朋辈群体的引诱或出于与朋辈群体的攀比,大学生容易跟随所谓的潮流而沉迷网络。
四、辅导员的对策分析
1.辅导员应该了解各种电脑游戏
除了部分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外,部分教师对电脑游戏了解不多,视网络游戏为洪水猛兽,认为学生上网玩游戏是不求上进、堕落的表现,因此一旦知道哪个学生上网就大声指责批评他,要求他必须无条件地远离电脑,这不但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辅导员在思想上必须认识到网络上瘾也是一种病,仅仅靠指责批评是不起作用的,应该在对各种网络游戏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生做思想工作,甚至可以找时间跟学生一起上网玩游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消除对自己的排斥心理,从而通过与学生探讨网络游戏而引导学生合理地上网及玩电脑游戏。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就不会陷入无的放矢的境地,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实质,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逐步达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2.善于转移学生的兴趣点
心理学研究认为,网瘾形成机理同烟瘾、毒瘾一样,都是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巩固和强化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基于心理障碍的行为异常。从理论上说,要戒除网瘾,就必须阻断上网操作(刺激物)和网络(强化物)之间的联系。而从实践中看,采用适当方法改变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帮助他们摆脱网瘾的束缚具有实际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学会人际交往,养成沟通习惯,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开展网络问题的大讨论等,通过讨论,强化学生对网络功能的认识,自觉抵制诱惑,远离网瘾;健全各级学校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要及时发现有网瘾倾向的未成年人,及早干预,跟踪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3.省略nic.省略.
[2]宋桂德等.天津市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4,VOL16,(2).
[3]朱力.社会问题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第3版:393.
篇8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7-0002-01
0引言
在信息技术与媒体科技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人们获取信息及发表相关言论的媒介已经不再局限,新闻媒体在给予人们信息和言论自由的同时由于缺乏妥善的监管机制,从而造成了网络谣言、舆论压力以及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新闻媒体监督机制仍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基于此,文章将对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表现进行分析,再着重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
1 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表现
舆论监督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重点,欠缺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的保护、受众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等因素使得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具有局限性、不客观性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督主体的局限性
监督主体的局限性是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缺位最为主要的表现,主要是指舆论监督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1]。新闻媒体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纸质、电视及网络等三种监督主体,由于我国网络的普及范围及普及率不高,从而造成许多人仍然无法进行网络监督,这样一来就使得我国新闻媒体的监督主体在范围上产生了局限性。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监督的主体也受到来自政府等监管部门的限制,如新闻内容的限制、网站防火墙的设置等等。
1.2 监督内容的局限性
新闻媒体监督内容的局限性是舆论缺位的第二大表现,主要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失真方面。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纸质新闻及电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把关较为严格,对舆论的控制也较为重视,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和兴盛,对于某些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把关则有所欠缺,从而造成了网络谣言肆虐、网络商业广告泛滥等不良现象。
1.3 监督方式的局限性
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还体现在其监督方式的局限性上,在网络媒体的监管方面尤为突出。我国网络媒体的监督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撑,久而久之则导致网络媒体监督的舆论道德性缺失,越来越多的网民将网络当做情绪发泄的平台,从而造成网络暴力的出现,其中最常见的网络暴力为“人肉搜索”。
2 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原因分析
新闻媒体不仅是传播信息的渠道,也是监督公共权力、反馈政策实施好坏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新闻媒体监督却仍存在缺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新闻媒体监督体系欠完善
目前,我国新闻媒体监督体系的发展仍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分注重收视效果而忽略事件的跟踪报道,二是在与其他媒体间的互动、与党政职能机关之间的联动方面有所欠缺[2]。
2.2 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新闻媒体监督是对信息传播和反馈的渠道进行监管的一种机制,这种监管机制只有拥有法律的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然而,我国关于新闻媒体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健全,只有部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条例对新闻媒体监督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并不足以为舆论监督提供可靠的保障。例如,部分媒体工作者在如实报道某些新闻信息时受到阻碍和抵制,更有甚者会在报道传播之后受到打击报复,从而对其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损失,这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从而使某些不法人员钻了空子造成的。
2.3 新闻媒体监督欠缺权威性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新闻媒体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即网络媒体平台。然而网络媒体在提供给人们快捷、广泛的信息的同时,由于缺乏监管而导致网络谣言及网络暴力,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受众对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抱有怀疑和漠视的态度,最终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另一方面,部分媒体工作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利益而一些不实消息,长此以往,就使得新闻媒体监督在公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下降。
3 新闻媒体监督缺位的完善策略
针对上文对新闻媒体监督缺位产生原因的分析,文章提出以下完善策略。
3.1 加强新闻媒体监管体制的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闻媒体监督,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对新闻媒体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和创新。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将注意力从收视效果转移到对新闻事件的跟踪和报道上;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不断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和互动,并改变与党政机关的依附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联动。
3.2 完善相关法律机制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对于新闻媒体监督的立法保障仍不完善,主要是因为我国缺乏专门的舆论监督法律法规。因此,为了保证媒体工作者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免受打击报复、官司缠身等迫害,国家立法部门应重视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例条文,以保障新闻媒体监督的顺利开展。
3.3 提高媒体监管的权威性
一方面,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员应提高自身价值观及职业操守的建设,严格遵循职业操守,抵制外来的经济、权利等诱惑,坚持实施开展公正的新闻媒体监督[3]。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还要加强对所信息真实性的监督,以提高媒体在大众心中的公信力,从而加强新闻媒体监督的权威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媒体监督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主体的局限、监督内容的局限以及监督方式的局限等三个方面,其主要原因有新闻媒体监督体系欠完善、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新闻媒体监督的权威性不高等。因此,文章针对以上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新闻媒体监管体制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机制以及提高媒体监管的权威性等措施,以保障我国舆论监督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达5亿之多,网民学历文化程度较高,专本科学生在网民中占较大比例。
1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及教育状况
高校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在推进信息化进程过程中,加速了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但是大学生上网间或看看新闻,主要是为了聊天和进行网络游戏的休闲,真正用于学习资料查阅的很少。从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看,当今大学生存在过度上网以致成瘾的迹象,部分学生因此而导致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异常,如由于通宵玩网络游戏而生物钟紊乱,缺乏睡眠而出现面容憔悴、思维迟钝,因网络交友失败而出现情绪低落,受网络言论的影响,不能正确分析与评价,造成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出现违反纪律的过激言行。普遍存在大学生过度上网、沉溺网络荒废学业,人格出现扭曲,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与价值观念和思想政治状况的变化,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习惯于网络生活与多向的沟通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改变教育者的关系和位置,在内容与形式上需要采取民主自由和生动的方式开展。根据这一特殊现象,高效必须以网络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互联网在高校的健康绿色发展。
2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的新问题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到各种信息,在网上能够进行自由言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直接影响到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稳定性与成熟性。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特点。
2.1 网络的开放性模糊了学生的辨别力
网络信息海量,并时刻在更新和变化中,网络文化信息没有篱墙和高压,具有聚集性,无道德约束、无责任追究。正好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标榜创新、崇尚自我的心理,他们主动上网获取信息,得心应手地查阅知识。但网络文化与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各种真假信息自由泛滥,有价值信息与垃圾信息并存,无法受到个人控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辨别能力不成熟,很容易被网上的信息迷惑,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动。网络上暴力言论随处可见,谣言诈骗信息和人身攻击与侮辱性言论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学生在浏览中乐此不疲,部分学生模仿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利用网络科技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2.2 网络的虚拟性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
网络具有较强的交互性,高校对学生传播信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丧失了原有的权威性,但网络的虚拟性影响学生对信息的选择与判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信息中包含不同的观点,高校教育者设计并传播的思想、信息不能按照预期目标被大学生理解和领会。
2.3 网络监管的非控性阻碍了大学生积极思想的形成
目前,我国针对网络的专门性法律保护还比较欠缺,网络监管和教育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积极影响。当前网络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网络监管长期缺位,对侵害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制裁。网络监管的不到位使得网络不良信息放任自流,阻碍了大学生积极思想的形成。受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权力崇拜的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逐渐滋生出向往高消费、功利意识、拜金主义的思想,部分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私欲,不择手段伤害他人,阻碍了学生对主流理想信念的追求。盗用别人号码上网不感觉是不道德的事,错误观念导致一些学生道德行为的丢失,甚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高校管理者的网络素质和教育方式滞后,各校园网站多流于形式、沟通渠道不畅,内容更新慢,管理滞后,点击率呈下降趋势,价值导向功能差,思想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反而在信息上出现了横亘于师生两代人之间的鸿沟。
3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探讨
(1)创新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水平与思想上的接受能力,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在网络时代共同进步。不断提高运用媒体的素养和能力,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传播信息,更要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言论的需求。例如,挖掘网络资源,将教育信息内容通过图片与动画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加以展现,在相关栏目下开设论坛,让学生踊跃发言,谈体会心得。
(2)适度思想引导。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出现新的社会矛盾。教育者首先抓住当前网络信息中的新问题,结合实际辩证分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如根据网络信息典型案例,分析背景,从正反两方面剖析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科学认识和对待网络热点与敏感话题,学会理性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3)搭建互动平台。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技术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提供了现代化手段,高校要维护好校园网络互动平台、建设校园论坛,提高影响力。为学生创造平等讨论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大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通过媒体与大学生互动。实施网络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在对学生思想引导中解疑释惑,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肩负新时期责任和使命的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 德育工作; 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60-001
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网络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网络社会的来临,使得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荡融合,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既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2010年1月22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青少年上网管理,安装上网过滤软件,同时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这说明网络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担当着培养人和塑造人重任的学校德育教育,应主动迎接挑战,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中学生上网状况及危害
据调查,有些学生为上网而厌学、逃学、旷课,夜不归宿,翻墙、爬门而不择手段,给学校管理带来隐患。从察访和座谈的情况来看,网吧中充斥着暴力性网络游戏,很多学生在武侠的杀戮和血腥中寻求另类刺激,痴迷于积分、升级、获奖和打BOSS、PK带来的,致使心理变态、心灵扭曲,性格孤僻、自闭,学会了暴力、残忍,有的在网络聊天交友中学会了早恋,不少人迷失自我,再也听不进师长的谆谆教诲。许多学生玩游戏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癫疯地步,通宵达旦禁囿于网吧之中,耗费大量宝贵时光,荒废了学业,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摧残了身心,对学生整个生命质量造成损害。调查发现,平均每10名经常进网吧的学生中,至少有近50%的造成视力下降、有30%的学生心理偏差,10%的学生心态严重扭曲。更严重的是一名学生进网吧会带动几名、甚至十几名学生进网吧,影响整个班级、学校,直接冲击学校教学秩序,乃至影响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据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显示: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很多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每年有大量的中学生因游戏自毁前程,成绩好的一落千丈,成绩差的更是雪上加霜,不少家长对此痛心疾首,对网络深恶痛绝,称之为“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面对这些,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网络社会中学校德育的对策与创新
面对网络时代的来临,我们要正确对待现代德育遇到的新情况,积极进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
1.构建网络时代学校德育新模式
在抓好传统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应对网络对学校德育提出的挑战,建设网络道德教育新模式。要尽快建设一批受青少年欢迎,又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文化特点的宣传网站,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上的宣传阵地。在网络时代,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要建立既能发挥德育宣传教育功能,又能监控有害信息传播的各级网络系统,并成为网络传播的信息库,使青少年学生能接受到生动形象、有效可信的“主旋律”教育,以及科学精神教育,信仰、信念、信心、信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各种法纪教育,用正确、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2.加大网上宣传,建设网络文明,增强青少年对有害信息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
要加大网上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力度,增强青少年自我抵制网络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加强青少年上网的自律教育。因特网的世界非常复杂,网络文化是一个由形形的文化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为了能够让青少年出淤泥而不染,就必须帮助他们提高免疫力,要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有害信息的抵抗力。
3.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时代德育教育师资队伍
要求教育工作者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具备网上道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必须对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上网技能培训,并采取切实的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也应主动加强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学习,努力适应学校德育网络化工作的需要。
4.积极改进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学校德育内容进行改革
从学生的需求入手,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学校德育的内容。体现科学化、信息化、多媒体化,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便于网上传播和教育。课堂文化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将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极大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的手段。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现在可以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校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田。
5.协同社会各方共同实施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学校首先应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采取措施控制学生上网。网吧经营者也有责任和义务监督青少年上网,禁止学生利用网络查阅不健康的内容。提供网络服务的网站也有责任采用技术手段封锁黄色信息。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当通过立章建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活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保证网络道德教育。
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是转变观念,从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让学生经受信息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应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变堵为导,变被动为主动,把绿色信息传输给学生,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为学校德育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固体废物污染治理
- 下一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认知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