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互联网;语言暴力;成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8-0051-02
一、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交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随之而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其中“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更是引起普遍的关注,而对于“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二、“网络语言暴力”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概念,首先涉及到对“语言暴力”的认识。对此,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一种意见比较中性,仅从语言的形式特点作出某些界定,认为“语言暴力”(violence language)是指“激烈的语言或者用语言来表达激烈的、强烈的、有力的语言”。而另一种观点则不仅注意到了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特点,同时对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后果也进行了认定,这种意见认为“语言暴力”就是“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这种差异也影响到对“网络语言暴力”的定义,而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的界定思路,即认为:所谓“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以网络为基本载体,以语言霸权的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对他人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语言,造成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行为。
关于这一概念还需作两点说明:
首先,有的研究者认为“暴力”是一个中性词,而“语言暴力”也分两种,一种是正义的暴力,一种是非正义的暴力。这种观点笔者不能认同,持这种意见的人把针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与“语言暴力”直接等同,这是错误的,其潜在的逻辑是当目的正义的时候实现它的手段或形式是无关紧要的。但笔者认为,程序的正义与目的的正义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对丑恶现象所作的“批评”并不必然采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加以呈现,而且,如果它采用了“暴力”的形式反而会降低其批评的力度和可信性。
其次,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暴力”施加于虚拟空间,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也多为虚拟存在,所以这种让人不快的“伤害”依靠自己的修养和漠视等主观因素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和释放,恐怕也谈不上实质性的伤害。
这一看法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网络语言暴力”并不会因为其载体的虚拟性而减少其对被施予者的“伤害”,而网络中广泛流行的“人肉搜索”使其所针对的对象本身由“虚拟”变为“现实”,再加之网络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号召力,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强化了这种“伤害”。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
(一)网络自身特点
关于“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原因,有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网络自身的某些技术性特点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对他人肆意的谩骂和攻击不受传统的监督和审查,随之而来的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导致网民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减弱,人性中某些弱点暴露无遗。当然有从网络管理、网民素质等方面所作的分析,大都言之成理。
本文认为,除此之外网络群体藉由“集体心理”获得的力量感也是导致网上“语言暴力”泛滥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网络世界中出现了许多形形有着不同心理和利益诉求的网络群体,它们是因持续的上网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并因各类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形成了一定的集体心理的网民集合体。而处在一定“集体心理”状态中网络群体的个体成员首先感觉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感,法国学者勒庞《乌合之众》一书中即指出:“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1]”而网络空间的延展性更使这种力量感迅速膨胀,与此相随而至的是对本能的某种放任和不加节制,因为集体是无名的,因此不须为之负责。在此情况下,对他人的语言暴力就自然获得了某种不受惩罚的心理暗示。
与在“集合体”中感受到的力量感同时存在的是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对网民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思想或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上与群体所表现出来规范和模式发生冲突时,个体成员为了求得与集体趋同会感受到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一般会迫使个体作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
具体到网络语言暴力中,一旦在讨论中语言暴力的“场域”形成,参与语言暴力未必是全部网民真实语言态度的反映,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出自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动机。这里最为吊诡是,当群体在带给个体以安全感和力量感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个体也为群体所胁迫和绑架从而成为群体语言暴力的牺牲品。
(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篇2
【关键词】家庭暴力,特点,现状,措施
一、家庭暴力的特点
第一,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比例高于男性
从不同的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男性通常有家庭暴力的比例高于女性。由于对男权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会认为女人不如男人,男人更可能从身体到精神上对女性实施控制。
第二,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与反复性
目前,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尊重个人隐私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暴力事件发生在内部,其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极不容易被发现。在家庭暴力当中受害人经常持掩盖的态度,从而减少第三个证人。因为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婚姻当中家庭暴力具有任意性、重复性。
第三,经济状况与家庭暴力有一定关系
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或特别优越的家庭极易发生家庭暴力。家庭的年收入太高或太低,家庭暴力的发生率就会越高。家庭的收入比较低极易引发家庭暴力,那些高收入的家庭因为许多人喜欢包二奶,赌博等不良行为也容易引发家庭暴力。
二、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在我国,那些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后,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同等的权益。但仍有一些封建宗法思想存在一些家庭当中,它不仅侵犯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且还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国约有40%的家庭有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32%的人认为对方对自己使用暴力,其中12.5%的家庭成员称另一方有使用凶器殴打等暴力为。特别是在离婚的家庭,家庭暴力的比例高达47.1%,因此,家庭暴力在中国是常见的现象。此外,根据调查显示,以前家庭暴力在那些文化程度、阶级次层、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家庭中时常发生,但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每10个被实施家庭暴力的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接受过高等教育。不言而喻,在我国家庭暴力有从农村到城市、从低文化到高文化人群发展的趋向。家庭暴力不仅发生在农村、乡下家庭,在教师和干部以及有法学教育背景家庭当中也时常发生。他们的行为更具有隐蔽性,时间上更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三、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制度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
尽管我国《宪法》、《婚姻法》、《刑法》、《未成年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均有反对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条文,但由于这些规定过于僵化,并且法律、法规未对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设立更有效的处罚措施,法律没有规定受害者的特殊保护,从而无法阻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建立预防和避免家庭暴力发生的相关法律迫在眉睫。
(二)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一,建立多机构合作体系
家庭暴力是不能通过适当的法律救济就可以可以消除的,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要想有效地遏制家庭暴力的发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外的经验及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实践来看,可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由家庭成员,朋友,亲戚,宗教,社团组成,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往往首先寻求的是家庭,亲友或邻居的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易取得受虐妇女的信任并且寻求支持的重要资源。因此,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是对妇女受暴力侵犯社会介入不可忽视的策略。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应该包括医疗、公安、司法、法律援助、心理治疗、住房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机制。这些机构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当家庭暴力发生后,医院可以提供及时的治疗并提供第一手证据:法律援助机构为受暴妇女提供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可以使之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心理咨询使将暴力正常化的受暴妇女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增强其走出暴力关系的信心。在这样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救助下,受暴妇女不仅可以及时获得医疗的帮助,减少暴力造成的伤害,而且可以帮助受暴妇女解决长期受暴造成的心理问题及经济问题,使其愿意并可能诉诸法律解决的途径。
第二,建立社区救助站与妇女庇护所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果自己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可以寻求朋友,亲戚,邻居,单位和妇联的帮助。通常当这些外部因素介入后,将会减少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当事人应有勇气冲破一些掩饰家庭暴力的迂腐观念。当上述措施仍无法制止施暴者的行为,受害者可以请求单位或妇联组织的支持。但现实是妇联组织只能向当事人提出建议或向有关司法部门反映有关情况。但这种帮助通常是间接的。建立社区救助站和妇女庇护所只能是对受害者应急救助,或许并不能从根本上组织家庭暴力,但有可能使施暴者止步。
从世界范围来看,为反对家庭暴力的发生,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和其他国家都建立了“一个妇女避难所”或“妇女之家”。中国香港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的“和谐家庭”是特意为那些被受虐待妇女提供保护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提供保护服务可以帮助更多的受害者,协助受害者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获得更多力量,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使他们不再遭受暴力恐吓。这些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建庇护所提供了经验与启示。在中国形成反暴力的社会支持网络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李秀华:《妇女婚姻家庭》,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年。
[2]郭建梅 李莹:《妇女权益与公益诉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林秀雄:《婚姻家庭法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刘国奎:家庭暴力存在原因及对策探析.政法论丛.2004(1).
篇3
关键词:网络暴力;中学生;问卷调查;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0-0090-04
引言
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网络暴力”现象也因其广泛的社会效应而成为舆论焦点。对于中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暴力对其的负面影响和危害较其他群体更为严重。[1]本文选用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研网络暴力对该群体在性格培养、心理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并就如何减轻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
1.问卷调查
为掌握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认知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拟定了7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内容:①是否了解网络暴力;②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③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④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⑤是否参与过人肉搜索;⑥是否受到网络暴力伤害;⑦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等。并从某市第八中学和第一中学的初、高中学生中各随机抽取6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份。
2.数据统计
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男生有68人,女生有51人。对是否了解网络暴力问题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数据表明,了解网络暴力的中学生达78.8%,而非个别。对是否使用网络暴力语言及使用频率的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表明,中学生使用网络暴力语言的比例高达90.3%。
对怎样看待网络暴力语言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6.4%的中学生对网络暴力语言的使用态度较为模糊。认为网络暴力语言过于粗劣、伤人,应当禁止使用的仅占13.9%。甚至有9.7%的中学生认为使用网络暴力语言是一种正常行为。
对怎样看待人肉搜索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人肉搜索不应被禁止的占68.2%。可见,中学生对人肉搜索行为是否违法界定不清,对是非对错的判断模糊。
对是否参与人肉搜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2次人肉搜索行为的占2.6%;2次以上的占1.3%,有96.1%的中学生从未参与过人肉搜索。
对是否受到网络暴力的伤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3.6%的中学生表示受到过网络暴力的伤害,其中多为来自网络语言暴力伤害。可见,中学生受网络暴力伤害的面较广,尽管伤害较轻,但影响较大。
对是否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的调查结果显示,78.7%的中学生同意倡导拒绝网络暴力,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占21.3%。
3.结果分析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了解到,网络暴力正不断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中学生对网络暴力的了解尚不明确,对其危害性处于知与不知的边缘;中学生普遍会讲一些带有侮辱性的网络暴力词汇,这反映出中学生易怒、浮躁的性格特点;多数中学生不认同“人肉搜索”行为,认为其侵犯了隐私,用于正当行为尚可,但不应滥用,这说明中学生已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但对网络暴力的法律界限并不明晰,仍处于徘徊不定的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有近五成的中学生受到过网络暴力伤害,虽然只是受到语言的攻击,但仍可能对他们的心灵以及价值观带来深远影响。
网络暴力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一个身处和谐校园的特殊群体,心智尚处于发展阶段,敏感、脆弱、易接受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下面笔者通过4个网络报道的典型事例分析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1.案例分析
(1)网络暴力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案例1:2015年5月3日,成都一女司机在驾车途中,因行驶变道被男司机张某驾车逼停,随后被殴打致伤,警方公布的视频记录显示:被打女司机曾两次突然变道险些造成事故。该事件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众多网民纷纷指责女司机,发出“被打活该”“往死里打”等暴戾语言。[2]更有甚者对女司机展开人肉搜索,不仅其以往的开车不良记录被曝光,就连其开房记录也未能幸免。
据互联网调查,谴责女司机的网民占71.7%,其中16.8%为中学生。对人肉搜索女司机的行为,近五成的网民表示赞成,认为“就是要教训教训她”。该事件法院已有定论,但对男司机将女司机殴打致伤、网民人肉搜索其隐私、对其进行网络谩骂等行为持赞同态度的网民数量之多确实令人心寒。这无疑也透露出一些错误的理念,而这种错误的理念将直接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网络暴力对中学生个人心理与性格塑造产生影响
案例2: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提供的素材为:一司机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打电话,亲人劝阻但司机不听,司机女儿向警方举报,警方依照相关规定对司机进行处理。请考生依据该素材给司机或者警方或者女儿写一封信。未曾想到,该事情让众多高三学生“气急败坏”,居然把作文题目“写给父亲一封信”的原型人物人肉搜索出来,并在她的微博上留了4万余条评论谩骂。其后,记者从高速交警方面证实,网民骂错了人。
此案例源自高考作文,91.6%的参与者为中学生。该案例反映出中学生易怒、言辞激烈、断章取义、性格急躁、对事物缺少系统认知等特点。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中学生的性格塑造。
(3)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道德法制观念产生影响
案例3:2015年6月22日,网络上出现“永新一群女初中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事因:被殴女生为学生会干部,与参与殴打的2位女生为同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产生过矛盾。该视频随即引爆网络,并持续升级恶化。事件中主要人员的详细资料被人肉搜索出来后,本人及其家人、亲友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报复行为,甚至一度出现了不雅视频。
人们在愤怒之余,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行为,却很少关注警方行为。这在无形中给中学生灌输了一种“出了事情不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通过网络暴力解决”的错误观念,导致中学生步入了道德法制误区。
(4)网络暴力对中学生造成伤害
案例4:2013年8月,14岁女孩潘某在网上发了条“权志龙的一场演唱会够C罗踢一辈子足球”的微博,被网民谩骂和人肉。网民不仅在网上展开口水战,还不断给潘某及其家人、学校打电话咒骂,并到她家门口围堵。最终,潘母心脏病发,潘某被其父赶出家门,并被学校勒令退学,身心受到严重创伤。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尚浅,承受能力很差,未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念。他们极其敏感,又相对脆弱。一旦被推上网络暴力的风口浪尖,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2.案例总结
据2014年度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高达23.8%,他们在校园里接受书本知识熏陶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3]网络暴力不仅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更影响中学生塑造健康的性格,甚至还会对其造成人身伤害。
建议与措施
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减轻或免于网络暴力的伤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层面努力。
1.社会、家庭环境
(1)教师及家长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中学生的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家庭,教师及家长的言传身教举足轻重。遇到网络暴力事件时,教师及家长应谨慎做到:①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事件真实性,全面、客观表达对事件的观点,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尽量不参与网络评价;②发现网络暴力时,和孩子一起,耐心分析网络暴力带给他人的伤害及可能触及到的法律问题,明确态度,不能以暴制暴,更不能不加分析地跟风和转发网络暴力;③关心孩子,关注孩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睿智、豁达、细心、宽容、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诚恳地与孩子交流,传递正能量。
(2)公众人物应洁身自好,做好表率
“追星”是中学生的一大特征。公众人物背后都有数量众多的粉丝,当粉丝们因意见不合在各网络平台上出现网络暴力行为时,公众人物的言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公众人物能正确引导粉丝们理智对待、宽以待人,并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不仅能减少这类网络暴力的发生,让中学生免受其害,还给他们传递了正能量。
(3)学校增设网络素质课程,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在中学阶段应该增设网络素质教育课程,加强对中学生使用网络及鉴别能力的培养,进行正面引导,促使中学生自觉抵制网络暴力,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2.中学生自身
(1)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征,让他们似乎找到了可以释放压力的“平台”。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如案例3)与他们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不假思索地参与到网络暴力中。
可见,减少网络暴力给中学生造成的影响,减轻其学习压力是关键。中学生应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建立起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沉溺于网络。
(2)培养高雅素质,拒绝低级趣味
中学生利用网络的初始目的是学习,而网络内容良莠不齐,因此中学生在通过网络学习时,应有意识地选择健康内容,拒绝浏览低级趣味、庸俗的内容,因为低级、庸俗的内容往往有悖于道德伦理和法制,往往是网络暴力泛滥之源头。
(3)谨慎交友,防微杜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在行为举止和兴趣爱好方面受同学和朋友的影响特别大。当前,低年龄段的刑事案件中大多数是群体犯罪的现象说明,中学生交友的选择十分重要,案例3就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良师益友往往能带领自己天天进步,步步向上;而选择沉溺于网络的朋友,时间长了,免不了也受到网络暴力语言和行为的影响。
3.网络管理
(1)立法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若无法律规范,势必造成网络暴力。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网络暴力,需通过立法来规范网络。
目前,我国已出台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规定,但需要从法律的角度对网络暴力进行更详细的界定[4],只有让中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人肉搜索、网络谩骂、透露他人隐私等网络暴力行为是违法行为,才能让其远离网络暴力。
专家建议,言论自由既不能突破法律规定,也不能超越道德底线,更不等于豁免社会责任,因此应对个人信息圈定“保护网”,对“人肉搜索”制定法律红线。
(2)实行网络实名制度
网络匿名有着零风险和零成本的特点,是导致网络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在网络实名制下,任何用户在网上的言行举止均会受到监控,这对欲实施网络暴力者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一旦出现网络暴力,可以很快得到查处,从而有效减少网络暴力,减轻其对中学生的影响。
(3)加大网络服务者的审查、监管力度
不少网络暴力的发生是网络服务者审查、监管力度不强所导致的。如果网络服务者能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严格把关,将避免诸多网络暴力的发生。这方面,国外对网络暴力管理的经验可以借鉴。
结语
中学生作为网民群体里的生力军,身处校园,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叛逆、敏感而又脆弱,思想观念尚未完善,极易受到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该影响,网络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还网络一个健康、纯净的虚拟世界,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J].浙江学刊,2011(6).
[2]张松超.女司机被打事件背后的网络暴力[N].湖北日报,2015-5-6.
篇4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社会危害性不断加大,不仅影响高校内部的安全与稳定,还危及社会的公共安全和治安秩序,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长期发展下去,将不利于国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所需人才的教育培养。
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触犯刑律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社会、接触社会,因而出现犯罪行为是一种自然现象。大学生犯罪只是这一群体中的个别现象,和其他群体相比犯罪概率并不高。但是,近年来社会媒体报道的高校学生犯罪案件,尤其是一些重大恶性案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三天连续杀害4名同学,到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付成励残忍砍死同校教师程春明,再到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驾车撞伤行人后连刺八刀致伤者死亡,大学生犯罪已经呈现多发势态,并由一般违法行为,向刑事犯罪发展,甚至不断出现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二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众多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令人痛心,发人深醒。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有着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批批大学生已经成长为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社会其他犯罪主体对比,大学生犯罪的范围、性质及其危害并没有质的区别,但带有特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征和环境特点。
1暴力犯罪比率不断上升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者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青少年的暴力犯罪尤为突出。大学生作为青少年殊的群体,近年来在故意杀人、抢劫、伤害、投毒、放火、爆炸、破坏等暴力犯罪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有10大类422个罪名,目前大学生犯罪已涉及5类共10个罪名。如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伤害、等。绑架、杀人、伤害、等侵害人身权案件有所抬头的趋势。[1]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政法大学付成励砍死同校教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驾车撞伤并刺死行人,都属于暴力犯罪。
2侵财犯罪依然多发
国内外犯罪类型统计分析的相关资料表明,侵财犯罪是统计中常见的犯罪类型,尤其是盗窃公私财物的犯罪,约占全部犯罪案件50%以上,居各种犯罪类型之首。据统计,目前70%以上的大学生犯罪涉及盗窃、诈骗、抢劫等类案件,这些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于追逐物质和金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穿名牌用高档逐渐成为大学生追求的时尚。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同学之间物质条件差距较大,部分条件不好的学生盲目攀比,寻求刺激,满足享乐。当家庭提供的费用无法满足需求,自我获取经济收入的能力极低,又遭遇强烈的物质诱惑的情况下,一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就会选择捷径,选择无需投入而又快速成为有钱人的非法手段,因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犯罪持续增长
性犯罪是指人在性本能的驱使下或在意识的支配下,为满足而对异性或同性故意采取的侵犯他人性的权力,妨害、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人际关系的或非。性活动是人类的本能,以生物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与性冲动是青春期两性正常生理现象。大学生作为年青的群体,正处于性活跃期和性待业期,躯体的欲望、心理的渴望和现实的无法满足是造成大学生性罪错的客观因素。近年来,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在普及性健康教育,但是传统封闭的性观念、性知识贫乏、性的伦理道德标准模糊不清、性心理的矛盾冲突、不正确的方式等仍然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来自同伴间的体验、寝室的“卧谈会”、网络的黄色信息,这些非正常方式成了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实用性教育。随着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文化的传播,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从“谈性色变”的极端走到了“自由”的另一个极端。、同居、等非主流的公开化,、、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增长,性罪错已经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少数人为满足极端的望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2004年6月28日凌晨,7名犯罪分子在西安市义兴旺酒楼变态猥亵女青年,其中五人是某高校的在校大学生。
4团伙犯罪屡禁不止
团伙犯罪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也就是《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近年来,大学生团伙犯罪不断出现,屡禁不止。大学生身处他乡,为了获得渴望的群体归属感,过分追求同学情、老乡谊、哥们义气,在某些共同利益的驱使下,成为引发团伙犯罪的诱因。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大学生拉帮结伙,寻找相互的理解、支持和保护,在相互怂恿、交叉感染中结伙犯罪的意识不断强化,出现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甚至纠结形成犯罪集团。2004年12月1日午夜,位于抚顺市新抚区南阳街的某高校学生寝室内发生血案,4名大一学生持械闯入大三学生寝室,砍伤2名学生,其中1名四川籍学生身中7刀。
5智能犯罪崭露头角
智能犯罪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利用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聪明的智慧或实用技能达到犯罪目的,在作案前表现为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或在作案后有计划逃避公安机关的侦破和打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智能犯罪向着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高科技产品实施犯罪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心智水平普遍高于同龄人,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了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新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智能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犯罪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思维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一般青少年犯罪的共性之上,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预谋性和智能性。大学生犯罪的智能性表现在犯罪技能更为成熟,作案手段和方法较为高明,犯罪工具更为先进,犯罪心理结构更加稳定,犯罪心理更加成熟等。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很注意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充分运用心理学、逻辑学和科学技术在犯罪中的作用。如: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制作和传播音像物品、利用生化知识研制等等。
三从大学生犯罪特点得到的启示
全国各地大学生犯罪的案件不断攀升,校园及周边环境不断恶化,严重破坏了高校内部的教学秩序和治安稳定。通过分析大学生犯罪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创造有利条件。
现代犯罪学研究中,关于犯罪成因的学派有150余种,如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精神病学、犯罪生物学等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留学英国期间完成的硕士论文《社会震荡与个人失衡》[2],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分析阐述了新的犯罪成因,建立了社会震荡与个人失衡两个犯罪成因理论模式。社会震荡与刑事发案高峰的理论涉及“社会震荡、社会生态与道德规范多元化”三个因素,个人失衡的理论涉及“社会震荡对个人的冲击、自然条件对犯罪的触发与生理心理因素产生犯罪的潜在危险”三个因素。根据这一犯罪成因理论,“社会震荡、社会生态与道德规范多元化”是社会整体变化的因素,个体无力改变这一因素,“社会震荡对个人的冲击、自然条件对犯罪的触发与生理心理因素产生犯罪的潜在危险”。社会的变迁的过程中,个体只有适应社会才能控制和减少犯罪。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社会震荡与个人失衡”犯罪成因理论,共同提示了大学生犯罪与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学校教育、个体心智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受到国内外整体形势的左右,家庭影响的潜移默化又根深蒂固,这两方面都已经形成固定的态势,短时间内无法达到改变大学日常行为的程度。然而,学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心智的重要干预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犯罪特点的归纳总结,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犯罪的心身特点,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终生发展的理念,完善大学生自我人生发展的策略,已经成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必然需求。
大学培养的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校园的平安与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如何缓解大学生犯罪问题,如何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高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5
>> 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及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管理研究 “民工荒”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与治理体制转型 赣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成因与对策研究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 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与控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及其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探析 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浅析 社区警务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 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维权特点浅析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转型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认同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对策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稳定观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7]王卉.花都区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的调研报告[J].法制与社会,2012(3).
[8]肖倩.结构性犯罪:对农民工犯罪的法社会学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
[9]王桂新,武俊奎.城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社会距离影响因素分析―以上海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1(3).
[10]逯星.前我国农民工犯罪的原因及防控[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11]郑志华.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和发展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1(1).
篇6
关键词 文明 暴力 环境 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chool Violence
LIN Fengjiao
(Fujian Changle Vocational School, Changle, Fujian 350200)
AbstractSome years ago, school violence seems a distant term, but it happens frequently nowadays. School violence is not a chance phenomenon, its appearance has its deep-seated causes and necessity of the factors.
Key wordscivilization; violance; environment; education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现在的孩子在遇到矛盾与纠纷时,他们宁愿放弃正规渠道、而采取如此极端的暴力行为?这种极端行为的背后,是否隐藏了更深层次的教育隐忧呢?
笔者在XXXX从事德育工作多年,今结合XX侨乡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校园暴力的成因和对策谈谈看法。
1 成因
1.1 外部的原因
(1)社会环境:暴力文化的腐蚀。随着网络信息文化的飞速发展,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目前,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实际上并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的规定。一方面,青少年在影视文学作品、音象制品、小报小刊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到这些场面;另一方面,这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校学生几乎人手“一机”,而“机机”上网又使得这一现象变得随时随地都能实现。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厅2010年6月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有3.84亿网民,其中,未成人占三分之一,未成年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中国手机上网人数达2.33亿。”而未成年人大多是以手机上网作为主要手段的,这就使得未成年人比大人更容易“触网”。
(2)学校教育:重智轻德的结果。这些年来,或许是迫于升学压力的缘故,普通学校大多一味地强调语、数、英“文化课”的成绩。而职业中专学校则苦于就业无门,因而,则更多地走“专业课”的路线,忽略了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许多学校在德育课师资配备上的“随意性”,和德育课课时安排的“偷工减料”。很多学校遇到德育教师缺乏时,就由其他学科的老师来担任,在遇到课时紧时,德育课安排一课时,松时,则安排两课时。
与此同时,这些年来,国家教育部也没有出台过比较正规的法制教育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这就造成很多学校想进行此类教育时,却愁于没有正规的教材,即陷于“等米下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很多学校都是等到发生暴力事件了,才记得要去请一两个专家做一、两场法制方面的专题讲座,殊不知,到那时,早已是“亡羊补牢”,犹已晚矣!针对这种情况,福州第十中学的副校长刘榕华认为:学校的法律教育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他说:“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学校的法制教育没有明确的职责和目标,也没有教材和师资。它只能依托于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时十分有限的粗略讲解,大部分的内容还偏重于安全教育。如何构筑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值得深思。”
(3)家庭教育:“足球效应”的尴尬。目前跟多地区的“留守子女”现象严重,这些青少年大多寄居在亲戚、朋友家,在教育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些亲戚、朋友平常出于各种原因,对这些孩子疏于管理,但一旦遇到问题,就互相推委,逃避责任。这就使得一些急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为今后的教育,留下了很大隐患。
花朵般美好的年华,不向往光明,却趋附于黑暗;不追求和平,却崇尚武力,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们自身,则是关键。
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刘清龙认为:“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个人主观因素才是他们走向犯罪的根本所在。”
有人说,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对邪恶必定有种自然的厌恶和反感,他对暴力的拒绝也会是坚决和顽强的;一个有法制观念的孩子,往往会将犯罪行为归于恶劣行经,而把它扼止在萌芽状态;而一个有修养的人,面对伤害和不公,不是冲动地去泄愤和报复,而是用克制和宽容去化解那些可能引发的恶果。
1.2 内部原因
1.2.1 性格上的缺陷:浮躁冲动
据笔者调查发现: 70%以上的留守孩子在很小(部分在出生不久)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家,而30%的孩子在快升中学时,母亲也离开了自己。这些孩子长期寄养在亲戚、朋友家。这些亲戚、朋友不能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严格要求他们;同时也不能象父亲、母亲一样,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这就使得这些孩子自小养成孤僻的性格,心理极度压抑。所以,一有机会,就想炫耀、发泄。而另一些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的孩子,又会出现“无原则的溺爱”,这又很自然地养成这些孩子“争强好胜,惟我独尊”的个性,稍有不顺,就冲动易怒,暴力倾向一览无余。
1.2.2价值观的扭曲:崇尚武力
近年来,“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黑道原则,正悄然盛行。“拜把子、称兄道弟、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价值观。
新华社记者赵仁伟在今年世界儿歌日(3月21日)报道:“现在许多孩子们的口中,少了阳光、单纯的美丽童谣,却不时地蹦出这样一些带有恶搞、暴力色彩的“灰色儿歌。”这些儿歌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学业压力的繁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学生充满悲观、厌世等不健康的价值观。灰色儿歌的盛行,令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山东荷泽的学生家长朱长文对记者说:“小孩子唱儿歌的越来越少,唱流行歌曲和改编后的“灰色儿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些歌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2.3爱心的流失:冷漠无情
如果大家有去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已经变得越来越无情,越来越残酷。不知是因为感受太多的爱、还是因为失去太多的爱的缘故,他们对爱已经失去应有的反应,而是更多地去寻找一种感官上的刺激。看到别人受伤害,他们不是从内心里涌起一股同情、怜悯,而是在享受一种变态的。
2 对策
2.1 社会环境的改善
社会要有可操作的、限制性的规定,尽可能地减少或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对网络游戏、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等信息文化的管理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检查和监督,取缔一些屡教不改的黑网吧,从源头上切断暴力文化对孩子心灵的腐蚀;《中国互联网》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把未成年人放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优先地位,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圆,积极推进“母亲教育计划”,帮助家长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合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举办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的各种展览;24小时免费开放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开展如;优秀文学作品、优秀影视作品等内容的热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等。
2.2 学校环境的优化
学校对德育学科除了在课时安排和师资配备上,加以重视外,一方面:要设专人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的教材。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分阶段、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宪法》等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定期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专题教育。例如:感恩教育、爱的教育、尊重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学会感恩、学会爱人,学会用宽容和理解去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作为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校刊、班刊、主题班会等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文明交往、礼仪规范的教育,杜绝校园暴力的滋生和曼延。
2.3 家庭教育的改进
父母对孩子除了物质的给予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情感上给予足够多的抚慰和关爱。除非有迫不得以的原因,否则,不要在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时期离开孩子。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和回头路可走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摘要中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同时,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无定法,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孩子,任何生搬硬套的教育方法都是不足取的。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也必将被淘汰。所以,家长一定要彻底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尽量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严而不紧,松而不散,松紧有度的家庭教育氛围更能够适应孩子的成长”。笔者认为教育孩子就象放“风筝”,一方面,我们要尽量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风筝线的一头牢牢地拽在手里。当风筝偏离方向时,我们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让它往健康的方向飞行。在教育上也从来没有捷径可走的。《未成人保护法》摘要第十二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人职责,抚养教育未成人。”家长要坚持学习,努力找到一条适合孩子自身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
2.4 学生自身
2.4.1 学会忍让与克制,保持一颗善良、豁达的心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所以作为德育老师,要充分利用哲学课课堂教育学生: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所以要正视矛盾,要化解矛盾,不能化解时,还要学会包容矛盾。当我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保持冷静,要学会克制。雨果说:“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约束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苏格拉底还说:“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怒气”。培根也说:“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因为,冲动是魔鬼,它可以在顷刻间,摧毁你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2.4.2 加强道德法制方面的修养,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就是人们的行为底线。可“无知”却往往成为孩子们频繁“触网”的“理由”,好多孩子在受到法律制裁时,都悔不当初。列宁说:“什么是刑法的政治目的呢?是对他人的震慑!但是,这种震慑往往是在学生“触网”之后,试想,如果这种震慑能够提前,那许许多多的悲剧就有可能被“胎死腹中”。(下转第32页)(上接第12页)
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现在认真学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也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也只有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目前,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已被列为继环境污染、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未成年人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预防犯罪,从大的方面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兴衰;从小的方面讲,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影响到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拒绝暴力,让我们举起森林般的手。
参考文献
[1]福州晚报.2010-03-21.
[2]朱力宇,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张伟.《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4]福州晚报.2010-05-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
篇7
职业中专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大量实践调查,笔者将影响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总结为两点。学习问题
1)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和技能实践相脱节,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为规定的就业而准备的。从职业中专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来看,所学理论知识和将来就业从事的工种相适应的只有35%左右,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相适应的约占35%。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无用、学不来、学不会,从而讨厌学习。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高度统一,没有弹性。期中、期末测试是以理论课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技能考核没有完整而系统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学业的促进和学生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这就造成一些学生的厌学情绪,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很快就会演变成各种品质道德问题。
3)学习成绩和学生将来的就业没有多大关系。职业中专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从业教育,对合格的学生发给资格证,进而安排就业;学得好的可以就业,学习不行的也可以就业。这样造成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育方法不当。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不能因材施教,而是一把尺子量、一个水平过。学习好的觉得不过瘾,学习差的感到听不来,久而久之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人际关系问题
1)师生关系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其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多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引导。尤其是职业中专学生,其年龄及知识能力的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在为人处事中的不足。因此,教师应走进学生生活,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与心灵导师。在与成绩较差、表现较差的学生相处时,不能一味地指出其缺点,还要注意对其人格的尊重与心灵的感化,通过教师的关心与热情感化学生,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增强。
2)学生间的关系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刚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最重要、最关键是能够融入同学队伍当中。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一方面有助于化解不同心理状态下的同学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然而由于一些职业中专不合理的年级分配及班级调换,造成学生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
3)与父母所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浪漫、和谐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朗性格,富有朝气和进取精神。但这样的家庭只占极少数,更多的是专制式的家庭。在这种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一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孩子没有自,父母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心理健康,当孩子的成绩不能满足父母的期望时,甚至有些父母会对孩子实施暴力,导致孩子产生孤僻、专横和的性格。
2网络技术在解决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应用
调查显示,现在中专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十分普遍。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网络远程在线教育的优势,以及中专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远程在线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为能够有效解决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从他们关心和密切接触的事物入手,而上网是目前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最常见的事情。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远程在线教育系统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增加在线解答等内容,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及时获得相应的心理辅导。设计心理咨询系统,开通网络信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适合于中专低年级学生的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并开通网络信箱,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信箱来寻求解决办法。实践表明,心理信箱可以让学生将平时难以表达的心理问题大胆地表达出来。同时,这种匿名而又不直接面对面的形式,能够掩盖学生内心的羞涩与焦虑,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心态。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与心理咨询师的直接接触,避免了他们在心理上的又一次创伤;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从网络中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增加网络心理辅导系统中青春期心理辅导内容根据职业中专学生年龄及思维特征去探究其心理与生理发育情况,通过计算机网络相关功能,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系统,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让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身心发育特征,建立正常的异性关系,有效地控制青春期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的产生。
3职业中专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篇8
关键词:幼儿;攻击;成因;对策
攻击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语言例如谩骂和吵架来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第二是通过行为例如打架和殴打等来对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幼儿之所以存在攻击,主要是存在着紧张或者愤懑等不良情绪,而情绪不知道如何去处理,因此采用的一种错误的宣泄方式。攻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的采取教育措施来减少幼儿攻击的发生,并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话题。
一、幼儿攻击表现
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攻击是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分为语言侵犯、行为侵犯、间接心理侵犯及财产侵犯四个方面。一般而言,幼儿存在攻击的概率和年龄及性别有着重要的关系,幼儿年龄越大,其存在攻击的概率越低,男孩存在攻击的概率显著高于女孩,另外身体性供给比言语性攻击性的频率要高。攻击不仅会对他人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后果严重者可能对对方带来生命危险,并为对方的人生成长留下阴影;而且如果幼儿的攻击没有及时纠正,对儿童今后在社会中立足有着严重的影响,甚至出现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幼儿攻击的原因
第一是幼儿自身成长的特点,幼儿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程度较低,对周围的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缺乏自身了解,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差,所做所为完全靠情绪激发,并没有留意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如果幼儿内心存在着暴戾情绪,一旦自身权利受到侵犯,很容易受情绪左右,对别人展开攻击行为。
第二是家庭教育方式,幼儿的心理发展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幼儿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就会加重心中不良情绪的发生。部分父母没有顾忌孩子的情绪,夫妻矛盾丝毫不躲着孩子,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从而在幼儿心理扎下不良情绪的根基。另外,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子女太过溺爱,从而养成了幼儿自私霸道的性格,如果孩子在群体游戏中享受不得在家庭中的权利,会产生攻击。
第三是幼儿园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攻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部分幼儿园里幼儿较多,在有限的空间里会增加幼儿紧张和焦躁的情绪,如果存在矛盾,幼儿的攻击会一触即l。另外,部分幼儿园游戏设备和设施较少,部分幼儿享受不到娱乐设备,从而导致幼儿为了争夺玩具而攻击他人,来满足自身对游戏工具的需求。
第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很多不良视频。例如,孩子观看动漫的打斗场景,会自觉的学习模仿,从而产生攻击。现在电视节有太多的动画节目存在暴力情节,父母也没有对这些情节对幼儿的负面影响引起重视,从而导致幼儿攻击的发生。
三、幼儿攻击的矫正措施
第一,要鼓励幼儿之间和谐交流。幼儿存在攻击是由其心理及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幼儿和其他小伙伴或者和教师加强交流。部分幼儿之所以存在攻击主要是想表现自己。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措施。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角色扮演之类的游戏,游戏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让幼儿认识到攻击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多讲小故事,为幼儿心理加以正确引导。教师要避免在幼儿园中存在玩具枪等玩具,教导幼儿换位思考,如果自己被别人攻击会有什么感受。另外对于存在攻击的幼儿可以采用冷处理方式,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会让教师和小伙伴不喜欢自己,因此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第二,要重视幼儿的家庭教育。家庭的环境是否良好对于幼儿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要防止过多宠爱孩子,言谈和行为中要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和童真,消除幼儿心中的不良情绪。鼓励幼儿多与他人交流。父母也要为幼儿树立良好榜样,如果幼儿存在攻击,要进行适当的处罚,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第三,创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攻击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应该增加对玩具设备的资金投入,为幼儿提供宽敞的玩乐空间,防止因为争夺有限资源出现攻击。
第四,正确应用社会环境为幼儿进行积极影响。当幼儿在观看动画的时候,父母要加大监督和引导。如果幼儿观看到暴力情节的时候,父母要转移幼儿的视线。幼儿在观看奥特曼的时候,父母要加以引导,让幼儿认识到奥特曼维护正义的光辉形象,消退其中存在的暴力动作对幼儿产生的影响。父母要知道,日本动漫面对青年群体的,而中国动画片才是面对少儿的。尽量让幼儿观看《大耳朵图图》之类的和谐动画,而《熊出没》等涉及到较多的动作情节,尽量不要让低龄幼儿观看。
四、总结
幼儿的攻击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家长做好交流,共同矫正幼儿的攻击,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和他人和谐共处。从而降低攻击的发生概率,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玉华,苏丽.幼儿攻击的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2):129-132.
[2]吴霞波.幼儿攻击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64-65.
篇9
关键词:初中生;行为习惯;对策
工作至今,笔者在农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八年了,发现许多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差距甚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主要表现
1.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面最普遍的表现为:课堂上精神不集中,做小动作,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会预习,不会复习,课堂思维不能紧跟老师走,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完成作业,不及时纠错,对学习没有兴趣等。
2.卫生行为习惯
农村学生公共卫生意识较为淡薄,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现象非常常见。曾经有一个学生,一节课下来在他座位周围全吐满了痰,简直不忍直视。甚至有不少男生站在楼上对着楼下随意吐痰。
3.品德行为习惯
(1)损害公物。最典型的是在书桌、椅子上用刀、用笔刻画“留言”,用笔等在校服上面乱写乱画,而上面写出的内容大都是消极颓废,甚至是思想不健康的语言。(2)打饭不排队,拥挤。(3)言行不得体,讲脏话。课间休息时,同学间的谈话经常是脏话连篇。
(4)说谎。有的是没有完成作业编出各种理由欺骗教师,有的同学犯了错误后,编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
二、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家庭不良因素影响
(1)特殊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
据我对本校部分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回家和父母交流时间少,当遇到问题时更愿意和同学朋友商量,很
容易走弯路。另外,重组家庭、单亲家庭,以及由于父母经常吵架、婚外情而形成的“隐形”残缺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容易造成孩子性格扭曲或心理缺陷。
(2)父母自身素质不高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很多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行为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着孩子。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甚至游手好闲,爱说“粗口”,潜移默化下孩子也沾染上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家长行为暴躁,缺乏耐心,出了事情不问前因后果就对孩子大打出手,这样对孩子身心发展也极为不利。
2.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1)不良社会媒介传播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网络和手机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些学生通过网络或手机观看一些充满暴力的、黄色内容的影视和小说,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滋生蔓延。
(2)读书无用论蔓延
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中道德观念混乱,家庭责任感淡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取向。另外,随着制假贩假横行,有人因此一夜暴富,在这些冲击面前,不少青少年滋生了好逸恶劳的思想,认为读好书没什么用,能挣钱才是真本事。
三、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1.始终坚持用积极健康的言行正面引导学生
初中生心理水平呈F半成熟、半幼稚状态,是非判断能力有限。要形成是非观念,可以利用身边的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同时充分利用班会课,探讨抽烟、打架、出口成“脏”、逃学、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2.始终坚持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
学生生活在班集体的时间较长,良好的班风学风对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很大的帮助。良好的班风会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以有效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习惯。
3.始终坚持以身示范
身为一名班主任,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上,我始终相信“身教重于言教”,自己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由于学生天天和班主任接触,班主任的规范言谈举止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倾向。
4.始终坚持持之以恒,不怕反复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甚至在转变一个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发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反复抓,抓反复”。
5.始终坚持从严对待不良习惯
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展,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
总之,农村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可见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全社会统一步调,统一思想,密切配合,使他们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思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虐童;师德教育;学前教育;师范生
幼儿园虐童案的频发,让我们感到震惊又痛心。这是否是幼儿园教师师德严重缺失的表现?据此,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是否落到实处,在校生的素质教育与入职后的现实表现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对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上做一个科学性的探究。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成都大学在校的学前教育师范生,一共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问卷率92.5%;除此之外,我们还对18位不同地区的幼儿园在职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调查内容分析
(一)昔日乐园变魔窟
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的幼儿园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包括园内的一些硬件设施和教师素质。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一类新闻,例如近期发生在河南商丘的一个幼儿园,事件起因是幼儿不听话,所以老师就掌掴体罚幼儿;性质更恶劣的有发生在浙江温岭90后的幼儿教师虐待幼童的事件,只是为了好玩儿,所以这名幼儿教师双手捏住班上一名男童的耳朵,把他拎起地面20厘米,不顾幼童的痛苦,还让别人帮他拍照。除了这些曝光的虐童事件,幼儿园中潜伏的冷暴力则是一只伸向幼儿的无形魔爪,让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变得危机四伏。对幼儿漠不关心、一味批评、冷嘲热讽、进行不公平孤立等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被冷暴力的孩子,会感到缺爱,很容易形成敏感、猜疑的性格,并且缺少安全感、没有主见、胆小,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和人际交往。冷暴力相比于一般暴力来说,它的危害程度要比一般暴力严重许多。这些影响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乃至孩子成年之后,这些影响依然会牵绊孩子的发展。类似这样幼儿教师虐童的事情层出不穷,让我们觉得胆战心惊的同时,我们也更应该思考,频繁出现这类事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前教育整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园所管理体系失衡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师德建设的缺失。
(二)悲剧背后的教育漏洞
细数这些暴力虐童事件,一般都遵循着新闻媒体曝光、舆论愤怒谴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相关责任人受到惩罚的处理思路。然而,这样循环往复的倒逼式应急处理并不能彻底根除幼儿教育环境的暴力倾向,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绝不能因为当事人受到惩罚而画上句号,相反,我们应该对事件背后潜藏的隐患进行追问和反思,虐童案的直接作案人员是素质低下、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幼师,而从这些幼师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今师德教育的缺失,我们必须反思学前教育专业师德课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从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在校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师德培养方面并不是特别注重,20%的学生声称从来没有接触过师德教育。当问及“你所学的课程中是否有专门涉及师德教育”时,74%的学生表示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具体的师德教育课程,学生了解或培养师德只能通过少数课程、讲座等方式,学生能够学习的途径太少了,像通过电子网络等方面了解到的师德也只是纸上谈兵,很多时候对于实际情况却不具备可操作性,这也成为当下幼儿园教师师德教育缺失的潜在原因之一。
(三)师德教育知多少
师德是教育者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综合。它包括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师道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在当今21世纪的大学校园里,师范生是怎么看待的呢?从前文我们已经看到,当今的师德教育在师范类院校中简直是凤毛麟角,师范生还没有真正全面彻底的去接触和认知师德教育。由此,我们设计了问题“你曾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师德”,我们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极少数人表示从未去主动了解过,但是大多数同学都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或多或少接触过师德方面的相关讯息。“在学校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有必要吗”的调查中,接近90%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这也反应了同学们心中的诉求。综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还比较浅薄,他们懂得师德的重要性,而这些仅仅是出于一些事件发生后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对于师德认知的理性思考还不够,对于师德认知的深度还不够,比如师德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师德应该如何学习,师德教育如何开展等方面。所以总体而言,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程度还不高。但是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师范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学前教育教师,拥有良好的师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师德认知程度虽然不高,但是认知的渴求很强烈,他们看到了社会不好的现象和问题,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渴望通过师德教育来改善一些东西,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专业修养,成为一名合格师范生,为教育事业奉献力量。
(四)高校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探讨
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到: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优化综合性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德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从受访者对问题“你所在学校对学前教育师范生设置的课程更注重哪方面”的回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学校更注重专业知识及理念方面以及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对品德教育方面的培养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排在最末的是艺术特长以及学术研究和创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知识技能,这有利于学生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及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专业所需要的心理、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新进展。但是品德教育培养重视程度不高,也随之而来爆发出一系列弊端。近几年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断发生,说明了我们的幼儿教师素质并不高,尽管专业知识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是对幼儿缺少耐心、细心,所以当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科学性有待推敲,我们应该调整结构的协调性,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品德教育的培养。
(五)在岗教师素质培训不可或缺
为了增强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我们对多名在职的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的是公办幼儿园的在编教师,有的在私立幼儿园任教,任职园所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访谈的内容主要围绕虐童案的发生、师德教育展开,希望能听取教师们更专业的想法。从访谈中我们看到,教师们所认为的虐童案频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近些年,一大批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专科,高中毕业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培养基本幼教技能的最佳时期。而在本科院校里,课程设置上,专业知识技能课程安排偏多,道德教育素质培训安排偏少,幼儿教师师德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6.22%的人认为现在幼师的师德良莠不齐,3.24%的人认为幼师的师德败坏。师德问题一直是幼儿园招聘环节以及教育环节中的一个重中之重,是万万不可懈怠的一个问题。因此,对教师的素质培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问卷调查中,95.04%的人都表示对在岗教师进行定期师德教育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一些在岗的老师也表示教师必须进行师德教育,不仅要加强,还要落到实处,更要预防,对教师要有惩戒才行,要让教师明确的知道哪些是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的,心中要有一把标尺。
二、对策和建议
(一)师范院校开设师德教育相关门类课程
利用学科教学的教育作用开展师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在校学生而言。即把师德教育的显性内容列入到教学计划中的实体内容,还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颖的、有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教育方法,采用那些能培养学生思考与反思能力的方法,采用符合生活经验的事实和材料,培养教师的道德反思能力,使他们能够把师德教育的要求真正内化到他们自己的品德架构中去。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不仅要利用灵活生动的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还应该借用新型的教育手段———互联网。师范院校和其他教师教育机构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改进师德教育手段,构建师德教育的网络平台,达到师德优质资源的社会共享。
(二)师范院校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的活动
师范院校可借助合作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如师德内涵演讲比赛,师德承诺宣讲会,师德信用故事分享会,师德评论辩论赛,师德品质成语赛等各类活动,另外再辅之以必要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如让在校学生每学期定期去合作学校进行师德实践,感受师德教育文化氛围。加深其对师德的了解,形成对幼儿园教师职位的积极态度。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师德的内涵,进而自己教育自己,提升对教职的积极情感,使师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师德教育走进教师生活。
(三)师范院校优化师德教育环境
在师德培养中,师德教育的效果受环境的制约,如果环境的影响与师德教育的方向一致,就可以加强师德教育的引导作用,反之则不能。良好的师德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舆论环境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关注以及大众传媒对师德建设的正面宣传等,这些都有利于师德教育环境的发展和优化。
作者:杨礼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永忠.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师德内涵解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0(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