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畜牧业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畜牧业发展前景

篇1

(黑龙江省五常市畜牧兽医站 150200)

1 五常市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五常市北接松嫩平原,距省城哈尔滨115km;东南靠张广才岭西麓与尚志市相邻,东北部与哈尔滨市阿城区相邻,西部、西南部、南部与吉林省的榆树、舒兰、蛟河毗邻,是黑吉两省经济结合部。幅员面积7512 km2,五常地域呈狭长形,西北倾斜。

五常市素有“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之称。市域内中山面积达481km2,占总面积的6.4%,低山面积l653km2,占总面积的22%,丘陵面积1118km2,占总面积的14. 9%,高平原面积2270km2,占总面积的30.2%,堆积谷平原面积323km2,占总面积的4. 3%,冲积平原面积1667km2,占总面积的22. 2%。中山、低山、丘陵面积3252km2,占总面积的43. 9%,高平原、平原、河谷平原面积4260km2,占总面积56. 7%,水面183.7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 5%。

全市辖24个乡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农业户12.7万户。

五常地处北纬42~45度,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全年平均气温4.6℃,无霜期为130天。

五常市地貌构成为“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除一水外,其它资源均可作畜牧业的大文章。全市幅员面积为7512km2,耕地面积370万亩,其中水田150万亩,旱田20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为20万亩。旱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的14个乡镇,年产玉米、大豆约10亿kg,这是五常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年产玉米秸秆20亿kg,这是五常发展“两牛”和山绵羊的主要饲草来源。

水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150万亩的水稻,每年可生产秸秆7.5亿kg,这些水稻秸秆是东部、东南部乡镇农户养牛、养羊的主要饲料。但由于这些地区畜牧业发展比较缓慢,畜禽饲养量较少,致使这些水稻秸秆大部分被烧掉,没有很好地开发利用。如果这部分资源被开发利用,那么,必将推动山区、半山区乡镇畜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2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五常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畜牧业大市,几年来,畜禽饲养规模、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14年,全市生猪、肉牛、家禽、山绵羊饲养量和奶牛存栏分别达到了73.1万头、16.4万头、799.3万只、12.2万只和3.1万头,同比增长分别为2.2%、4. 8%、4.6%、4.0%和1.2%,全市有养畜禽“两户”2. 12万户,专业村屯80个,各类牧场120处,建立了奶牛、肉牛、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全市现有改良站点24处,良种奶牛、肉牛和三元杂交猪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8%、80%和70%;全市实施了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建立了市级动物诊疗中心和标准化化验室,开展了动物重大疾病的化验、解剖和诊治等多项业务,建立了261个村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开展了常见病的诊治和畜禽免疫注射业务。

五常市畜牧业具有完备的畜牧保障体系,实行市、乡、村、屯四级联动。普遍开展了繁育改良、疾病防治、产品检疫、技术指导等多项业务和生产经营业务,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61个行政村基本上建立了村级畜牧兽医服务室,主要由个体兽医或繁育改良员承担村级服务室的业务工作,基本上形成了以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纽带,以村级服务室为基础的服务体系,为畜禽户提供了繁育改良、防疫灭病、饲料供应、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产品销售等项服务。

由于五常市幅员广阔、地貌复杂、资源多样、养殖基础不同,决定了我市发展畜牧业不能一刀切,搞一个模式,而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全力推进,走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加工系列化、品质标准化之路。

五常市区域布局的重点是:北部和中部旱作区乡镇,要充分利用饲料和秸秆资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奶牛、生猪等产业;东南部山区、半山区乡镇要充分利用草原面积大、草质好、生态环境优等特点,重点发展肉牛、山绵羊和特种养殖生产;五常镇、拉林镇、山河镇等中心城镇要充分利用交通便利,物流顺畅,市场较大等特点,重点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五常市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五常市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国内市场,更要着眼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要求,也要着眼潜在要求,要立足多样化、优质化市场要求,重点发展奶牛、肉牛等市场占有率高,国内或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畜种。同时,要稳定发展生猪和蛋、肉鸡等耗粮型畜种,要充分利用五常市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肉羊、绒山羊、大鹅、特种养殖生产,为特色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 五常市畜牧业发展前景

3.1 奶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奶业正处在加快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而落后于双城、呼兰、杜蒙、扶余、肇东等市(县)。制约五常市奶牛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良种奶牛数量不足,单产水平低、饲养规模小而分散,奶站建设数量少。但随着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奶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增长潜力巨大。五常市农作物秸秆、草原、粮食等饲料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鲜奶在生产成本、运输距离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五常市又是生态建设示范县,绿色畜产品生产有了良好开端,随着优良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普及,奶牛业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3.2 肉牛发展前景

五常市是仅次于阿城、宾县的哈市第三大牛肉生产县,但从总体上看,五常市肉牛饲养水平不高,平均胴体重、出栏率和出栏头均产肉量都比较低,牛肉产品档次低,优质和高档牛肉比重小,出口数量很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步增长。同时,由于牛肉每千克生产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比发达国家约低55%,具有成本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为五常市大力发展肉牛业加快出口带来了新的机遇。

五常市具有丰富的肉牛品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近年来,建设了近30繁改站点,改良了当地的黄牛品种,形成了以西门塔尔改良一代为主体的肉牛基础群,今后,五常市要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资、保安全”的要求,加大肉牛优良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引进加工企业,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创建名牌牛肉产品,增加高档牛肉的国内市场份额。

3.3 生猪发展前景

生猪生产是五常市畜牧业的重要产业,2003年,生猪饲养量88.1万头,实现了农村人口人均1头猪的目标,但由于五常市缺乏龙头加工企业,生猪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今后五常市将加大对畜牧业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努力引进大型的生猪深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的生猪产业。

篇2

:主要分析畜牧业的角色在农村振兴和畜牧业的缺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是高品质、绿色的发展,本文从经济支柱,和工业的发展,绿色创新、人才,等等,为畜牧业的重要价值在农村振兴战略做简单的分析,并对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畜牧业;农村振兴;推动作用;

畜牧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目前分散低效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调整、优化和改进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战略。

1.畜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和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目前,城乡差距最大、矛盾最明显的体现在经济上。只有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在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农村经济中,种植业和畜牧业一直是最重要的两部分,甚至是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此外,畜牧业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而且是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产业。因此,农村畜牧业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实施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农村振兴中,畜牧业的地位不可忽视,为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此外,畜牧业发展和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作物处理进展,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更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绿色,为农村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留住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人才,作为一个国家促进战略实施提供更多层次和支持。

2.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畜牧业发展策略

不是农村畜牧业发展的不足在于规模和现代化,显得非常混乱,开发效率低,很难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城市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和振兴农村需求的战略,必须积极构建一个更为科学、规模、现代化、标准化的新工业体系。,应当依据县为基本单位,对该县农村畜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稳定经济发展的主线,鼓励广大农民致力于开发建设,重视畜牧业,农村集体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畜牧业的问题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由县地区城市一步一步深入结构优化程序,进行宏观调控和布局的措施,与重大项目的驱动力,促进大规模、现代化当地畜牧业的发展,逐渐合并小农户,形成广泛的集成,大众文化区域,建设真正的科学意义的现代化畜牧业产业。同时,畜牧业发展的规划必须基于数据的着重点是指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的波动变化,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此外,在强调技术创新的背景下,畜牧业的发展也应该融入更多的绿色技术,逐步向智能化方

向发展,以更加智能化的形式打造绿色的农牧循环发展走廊。

未来,畜牧业在逐步实现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链必须得到有效延伸和扩大,否则单一的短产业链将无法有效满足农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需要。在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畜牧业产业链还应延伸到农作物加工、肉制品加工、生物技术开发等方面,共同打造绿色、创新、优质的产业链,大幅提高产业发展效率。农村畜牧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农业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外,如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农业资源,创建种植、育种、旅游在一个集成模型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当地畜牧业和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文化,等等。

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中,在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以科学、合法、合理、地方务实的方式做好防控工作。(1)落实地方基层防疫部门建设。投入足够的资源,做一个好工作在管理机制和基层防疫部门的工作计划,执行采购任务的设施和设备,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引进专业人才,促进防疫的有效改善基层防疫部门的水平。(2)基层防疫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当地畜牧业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引用当地防疫的经验,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指导下,和练习系统的责任,我们应该全面开展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普及和教育在农村畜牧业,稳步推进检疫和防疫工作,不断提高防疫水平。

3.

畜牧业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柱

畜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流通和服务业相联系,是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广大农村地区,自古以来有“可怜的猪”的传统,畜禽养殖业一千年来一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在这个领域,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畜牧业产业过剩的变换食物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商业化,导致后续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振兴的首要要求是“产业兴”,即必须以经济为支柱,畜牧业是最直接、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的平台显示,根据南漳县规模超过931农场,包括全省大城镇——武安镇和九集镇施沟村、王花园村、武安镇跑马岗村等大量的畜牧业和大城镇和农村,村庄的畜牧业作为第一产业在许多核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2018年,南漳县畜牧业产值达到近61亿元,占总额55%以上的农业产值占总农业产量的一半以上,使其成为主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畜牧业具有进入门槛低、覆盖面广、投资见效快、商品率高的特点。它非常适合农户的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4.

打造高素质专业队伍

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畜牧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而农村地区受经济、文化、待遇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了解决人才的问题,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工作:(1)加强畜牧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优秀人才,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线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计划,全面增强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2)改善农村畜牧业基层一线人员的待遇,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健全职业体系,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5.

坚持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老路,推动粗放型经济向精细化经济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所以在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注意点不使用回收,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完全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环境,为振兴农村综合实力战略的实践。今年以来,薛城区充分发挥生态畜牧业中扮演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农村振兴战略,努力促进转变畜牧业发展,档案和升级,目前,质量兴牧,绿色发展,效率优先的畜牧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为美丽的国家建设注入强大的生命力。推进畜牧业转型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切实把握区域内畜牧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并大力扶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卫生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猪育种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山东鲁南重建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导致农业农业循环模式的普及,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一二三融合,全面促进装备升级的牲畜和家禽农场,努力实现畜牧业和谐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区有大型畜牧场57个,新建养殖、循环利用、农牧业等示范场25个以上。初步形成了植、养、牧一体化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模式。

总之,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畜牧业。只有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构建规模化、现代化、智能化、绿色的产业链,才能有效打造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优质产业。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搞好产业规划和分布,全面延伸和扩大产业链,注意防疫和控制,构建高质量的专业团队,坚持绿色发展,并提供一个可靠的驱动力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

[1]孙恒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对畜牧业发展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01):94-95.

篇3

为实现牧业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破除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观念,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讲求经济效益。发展水富县畜牧业的坚实基础,就是发展和提高农民的家庭饲养业。社会上的畜禽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提供。家庭饲养在现代畜牧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发展如何决定着畜牧业生产形势和市场供应情况。家庭饲养业有着最大的广泛性、适应性、商品性和分散性,能充分发展人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散的人力、资金、设备和饲料资源,大力发展千家万户的就地养畜,可使六畜兴旺发达。

2发展模式

在禽业发展上,以太平坤达牧业养殖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推动鹅鸭产业发展;生猪生产把万顺吉利养殖有限公司作为供种和商品仔猪的主要来源;草食牧畜的发展,以牛、羊、兔为主,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搞好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快速发展;而养鸡业则采用林下特色养鸡的发展新模式。2.1鹅鸭产业(1)在2020年坤达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出笼100万只。(2)太平鹅产业之乡,发展千只出笼鹅900户,出笼100万只。(3)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年出笼万只养殖场10个,出笼100万只。(4)群众散养出75万只。2.2生猪产业(1)建设万头畜品猪场出栏商品猪1万头。(2)建设年出栏商品猪规模化猪场30个,出栏3万头。(3)发展农村生猪养殖生产合作社30个,年出栏3万头。(4)在2020年散养产出栏生猪12.88万头。2.3鸡产业(1)上村林下养鸡场为主动力,年出笼50万只。(2)发展年出笼万只鸡场20户,年出笼林下养殖生态鸡200万只。2.4兔产业(1)把高滩万和种兔场发展壮大,扩大规模,作为供种的来源,自身出笼商品兔100万只。(2)以楼坝水东上村养兔年出笼商品兔万只养殖户10户为重点,年出笼100万只。(3)促进规模小、年出笼千只以下养殖户和散养户的展,使之可达到出笼104万只。2.5牛羊产业充分利用太平、两碗镇11个村的山地广阔,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的优势,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养殖。(1)太平在复兴、二溪、盐井各村建立5个养牛或养羊场,年出栏5000头牛、10000只羊。(2)在三角、成凤、两碗、石燕、花坛、新滩6个村各建立3个养牛羊场,年出栏牛5000头、羊出栏1100只。(3)散养农户出栏2000头牛、3000只羊。(4)奶牛、城区发展奶牛场2个,3个镇各发展1个奶牛场,饲养奶牛150只,年产奶量187万kg,以弥补鲜奶缺乏,提高水富人民体质。

3发展措施

篇4

关键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问题;改善措施

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意义

1.1益于国家与政府管理

如果能保证畜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这不仅能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帮助国家和政府对畜牧业体系进行具体化管理,制定和科学合理的政策,有效履行政府和国家的基本职责,从而建立健全畜牧业兽医体系,使畜牧兽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科学合理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可以参照,保证兽医对畜产品的安全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资源利用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能有较为具体全面的把握[1]。

1.2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于畜牧业来说,新的畜禽品种不断出现,养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而对于新品种的安全研发和大力推广离不开畜牧兽医技术体系[2]。为保证现代畜牧业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势必要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而畜牧兽医技术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生产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使生产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而这也能有效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同时,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通过制定统一的投入品安全使用、动物防疫的体系标准,并在本系统内得到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畜产品的质量。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畜牧兽医技术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推广队伍来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不足,专业能力未能达到一个较高层次。就现阶段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来看,有相当一部人推广人员是从上级畜牧业行政部门调剂过来的,尽管这部分人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好,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操作水平较低,多适合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技术指导层面的实践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队伍中还有部分人员是从别的部门调过来的,专业与畜牧兽医不对口,且对实际情况知之甚少,理论知识也不合理,无法担当技术推广职责[3]。

2.2缺乏技术推广机构和制度

现阶段畜牧兽医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许多地区的地方领导并没有意识到畜牧兽医的重要性,因此地方上的畜牧兽医建设力度不足,没有可以依照的科学合理的政策标准,也就无法有效管理畜牧兽医站,从而加大了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难度。尽管在畜牧兽医方面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及制度,也要求设立畜牧兽医站,有效控制动物疫情,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国家制定的法律无法落到实处。而针对这样的漏洞,也没有相关监管部门给予有效监督和审查[4]。

3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善措施

3.1提高推广人员的团队素质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畜牧兽医站不仅要吸纳优秀的兽医专业毕业生,以及时更新理论体系,保证技术能紧跟时展,还要集结经验丰富的兽医对新人进行培训,帮助新人能在短时间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我国畜牧兽医站非专业人士占比大,管理人员应定时组织培训工作,帮助畜牧兽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还要帮助畜牧兽医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严格把握市场动态,对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还要建立考核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应逐步探索建立现代畜牧业考核办法,将现代畜牧业的考核融入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考核中去,制定统一的考核指标和方法,有助于挑选畜牧兽医人才,改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3.2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如果要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力度,就要建立起良性管理体制,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整合畜牧业、林业、财政和计划政府部门资源,还要重视畜牧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多个部门能协调运转,保证管理效果。在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协作能力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是影响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能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就能有效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水平。另外,畜牧兽医技术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革新,而这就要联合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推动基层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总之,各级政府要加强同畜牧兽医的合作,根据各地的不同区域特点,采取不同的推广方案,从而保证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成为相关人员工作开展的重点,而畜牧业作为农业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加强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应全面而又准确地把握推广现状,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推广方案,并针对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效果,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明.畜牧兽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2):9.

[2]吴文华.浅谈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5):295.

[3]黃焯新.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4(2):67.

篇5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特用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青饲青贮玉米;爆裂玉米

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

玉米是吉林省第一大栽培作物和第一大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兴起,特用玉米也飞速地发展起来,在吉林省玉米生产与开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特用玉米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玉米的深加工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特用玉米的概念及其分类

特用玉米是根据不同需要培育出的适合特殊用途的玉米品种。特用玉米从营养成分、结构、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玉米,因具有特殊的遗传基因、较高的科技含量及遗传附加值,被称为“增值玉米”。根据遗传特性和玉米市场的用途可分为高赖氨酸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等。

2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分析研究

特用玉米是优质饲料、优质淀粉、优质食用油和优质食品的重要原料。由于特用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较高的经济价值,较优的加工品质,市场走俏,是目前农业结构调整中较活跃的开发项目,也是玉米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从食物消费需求看优质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而在养生中对饮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注重健康,对天然、保健、营养的食物品种更加青睐。而特用玉米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品种繁多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糯、甜、爆玉米的鲜食、速冻、膨爆加工食物已经成为餐桌上一道食品,在国内和国外都有了广阔的市场,世界上一些国家鲜食玉米生产及加工产品较少,从而对特用玉米需求量不断扩大,使特用玉米成了重要出口创汇产品,有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利用高油玉米加工的玉米油是人类最理想的食用植物油,在国外素有“健康营养油”之称。特用玉米作为一种食品或食品原料在未来的食品消费结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优质特用玉米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在生产开发上有着巨大潜力。

2.2从饲料消费需要看优质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大发展,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草畜产业不断做大,对饲料需求量和饲料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而以发展高赖氨酸玉米、青贮玉米等特用玉米来代替传统玉米的栽植,不仅降低成本,还提高了饲料品质,极大地适应了饲料消费的需要,对我国甚至世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饲料,是未来农业和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

2.3从特殊工业原料的需求看优质特用玉米的发展前景

随着淀粉工业的迅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原料来源,而高淀粉玉米、糯玉米等特用玉米,在加工方面具有普通玉米无法比拟的优势,已成为淀粉工业的重要原料,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造纸、石油、化工和纺织工业,特别在将来新能源开发方面大有潜力。玉米淀粉深加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为特用玉米综合利用开拓了十分广阔的前景。

特用玉米是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具有广泛的特殊用途,近几年,各地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长,不仅为农民增产增效,也使特用玉米的生产及深加工综合利用快速发展起来,特用玉米的生产让人们走上了消闲、保健、特色、优质、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之路。可以预计,特用玉米的推广利用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玉米产业的重要方向。

3特用玉米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特用玉米品种选择的原则

选择品种时,选择通过审定的特用玉米品种;选择生育期适合本地栽培的品种。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选择特用玉米的品种,不能违背当地生产条件,盲目选择一些不适合本地生产的品种进行栽植,盲目选择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还会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选种时,要根据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生态环境具体情况而定,才能达到种植特用玉米高产高效的目的。

3.2搞好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

目前,特用玉米规模化种植属于订单农业,要进行市场调研,充分论证,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订单。根据订单和市场需求,确定种植面积。在无订单的情况下,且不可盲目大面积种植甜玉米、糯玉米、青饲玉米、爆裂玉米。

3.3根据市场需求,选准特用玉米类型

选择特用玉米的栽植品种要根据市场用途与价格来决定。一般城郊农民可选择甜玉米、糯玉米做为致富的好项目,因为这两种玉米品种具有工厂化加工和鲜食啃青的特性,适合城郊农民种植。大型畜牧饲养场适合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提供饲料,从而有效地发展畜牧业。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单产与普通玉米产量接近,在优质、优价粮食收购基础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3.4种植应适当隔离、加强管理,提高栽培水平

因特用玉米的性状一般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在纯合时表现原品种固有的特性,如果与普通玉米串粉后会失去原品种固有的特性,降低品质,影响商品性。所以种植一定要与其它玉米隔离,严格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

甜玉米、爆裂玉米、糯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种子小,干物质相对较少,导致出苗慢、芽势弱,早发性不好。针对这一弱点,在特用玉米的播种和栽培管理要注意土壤温湿度,同时覆土不能太深。

篇6

关键词 畜牧业;问题;对策;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60-03

1 颍上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位于沿淮行洪区的颍上县是个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近年来,全县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注重畜牧业的发展,坚持多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畜禽养殖得到稳步快速发展。近年来,颍上县畜牧业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强化一产”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畜产品,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2010年末,全县共存栏生猪40.87万头、出栏生猪84.3万头;大牲畜存栏6.8头;存栏家禽268万只、出栏家禽512万只;存栏羊15.83万只。全县有规模养殖场(户)680个,其中生猪养殖户268个,牛羊养殖场49个,肉蛋禽养殖场137个,羊场40个,家兔养殖场41个。全县有市级示范养殖小区(养殖场)14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35家;鲜奶生产企业1个。该县畜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正处在传统的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转型时期,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全县现有各类规模化养殖场680余处,畜禽养殖数量占总量的60%以上,涌现出以经纬循环经济园、班草湖养殖小区、庆丰余养殖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化程序、管理水平较高的畜禽养殖企业。

1.2 畜牧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

以六十铺经纬循环经济园为代表的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是全县生态养殖的龙头企业,苏皖良种奶牛繁养有限公司是全县最大的生鲜乳生产基地,如颍上双集沃华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肉牛千头。

1.3 畜禽品种改良成为畜牧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全县有76个生猪改良站点,改良母猪3.8万头次,现有4.68万头能繁母猪中90%以上为二元母猪,一代父母本有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商品猪均为三元杂交。黄牛多为以西门塔尔、海福特、夏洛莱为父本,与当地母牛进行杂交育肥品种。家禽品种有罗曼、海福特、夏洛莱为父本,与当地母牛进行杂交育肥品种。家禽品种有罗曼、海星蛋鸡等,山羊品种大都是以波尔山羊及其杂交品种为主。

1.4 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改造畜牧业成效彰显

结合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县畜牧兽医部门以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和技术指导,使良种、良法配套,饲养、保健结合,推动畜牧业生产的科学、健康、高速、高效的发展。秸秆氨化、青贮养畜技术和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实现三大效益同步增长。

1.5 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

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兴起、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增强抵御疫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对提升畜牧业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全县有各类跨区域、跨乡镇养殖专业合作组织50余个,加入合作组织的成员近千余人,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统一的功能上进一步加强,实现了风险共担,信息互通、利益共享。

1.6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随着国家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大,县政府连续3年出台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实施办法,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进行以奖代补,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发展规模养殖业的积极性。从2006年开始,颍上县连续几年出现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全县2007、2008年获得国家能繁母猪补贴和能繁母猪保险的优惠扶持,使养猪小区、规模场及散养户对母猪的存栏及优良母猪的选留都格外关注,推动了养猪业的规模化发展。

1.7 动物疫病综合防治得到加强

全县有村级动物防疫人员320余人,平均每个乡镇10人左右,基本上达到每1 500户农民有1个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防疫人员的劳动报酬有了保障,全县基本上形成县重大动物防控指挥部、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区域畜牧兽医站)、村动物防疫员3级协调联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实现了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如口蹄疫、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疫苗的免费供应和接种。工作流程上采取春、秋2季集中防疫和长年补防相结合,实行了免疫标示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同时加强了产地检疫,实施了以防促检,防检结合,从源头上加大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保障了投入品的质量安全。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牧养殖业比较优势差,整体经济效益低

2.1.1 养殖风险加大。全县畜牧养殖业不论是养殖小区还是规模场,大多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形成一套统一的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制度,发生动物疫病的风险在不断加大,疫病预防的投入成本提高。部分养殖场主要存在盲目用药、大剂量用药的现象,由此不仅影响畜产品品质,也提高了养殖成本。

2.1.2 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及时、准确掌握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能力,饲养管理水平低。许多养殖场主不能完全按照畜禽无公害操作规程实施生产,畜产品质量不高[1-2]。

2.1.3 生产成本提高。近几年来,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价格平均上涨20%以上,而鸡蛋、猪肉等主要畜产品价格基本没有变化,加大了养殖成本,导致蛋鸡、生猪、奶牛等主导畜牧养殖业项目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2.1.4 基础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是畜牧业是一项基础产业,农民投入较少,企业用地基本上属于农业用地不能抵押,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科技实力不足,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偏重数量的增长,忽视科技的运用,导致畜产品品质差,商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工业滞后。目前,全县还没有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全是畜产品活体销售,产业链条中断,没有带动力[3]。

2.1.5 品牌意识缺位,一体化经营体系不健全。全县仅有八里河咸鸭蛋一个品牌,其仍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发挥,仍处于小作坊或者分散形式生产,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和标准,企业对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申报意识差,限制畜牧产业的发展。外地畜产品大量进入当地,对全县畜产品形成冲击,导致目前蛋价、肉价偏低,养殖效益的走低。

2.2 畜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水平低,方式粗放单一,影响了环境的优化

目前,全县60%以上的饲养场的污粪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发酵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简单、粗放,不仅容易导致病菌的传播,而且对环境污染大。部分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离居民区、工业区、主干道路等区域距离较近,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养殖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二是畜牧养殖业效益低,没有资金建设较高水平的无害化处理设施;三是在养殖场建设前期,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许多养殖场、饲养小区在居民区、工业区、主干道路等建设之前就已经形成[4]。

2.3 动物防疫体系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体系不完善,职责不清。2007年全市畜牧兽医体制机构改革后,乡镇设立动物防疫办公室,同时又设立动物防疫站来组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实施防疫工作的开展。县局分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3个乡镇设立1个中心站),负责指导协调辖区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乡镇的防疫办公室主任由乡镇分管负责人兼任,防疫站长由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兼任(农业综合服务站已收编县农委,其机构和区域畜牧兽医站没有隶属关系),乡镇分管负责人忙于分管的政府工作,农业服务站人员忙于担负农业、水产、林业、水利等具体工作职能,难以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有效、全面、合理地管理。而区域畜牧兽医站又仅限于指导协调工作,不便对乡镇开展的防疫工作监管太细。加之个别乡镇领导重视不足,只是进行一般性地开会安排,形成村级防疫人员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时防疫队伍年龄相对偏大、技能单一,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人员经费不足。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每个区域畜牧兽医站只有3个人,而且还有部分为非专业技术人员,加之没有工作经费,要想有效指导协调区域3个乡镇的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一定难度。三是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畜牧兽医工作不在县政府对各乡镇年终目标考核范围之内,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缺乏对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机制,无法提升工作质量。

3 发展对策

畜牧业作为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端与种植业相关,担负起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端与工业和城乡市场相关,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畜牧养殖业发展,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成为关系颍上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深入对有关乡镇、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户)调研的基础上,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不断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和全县畜牧养殖的规范化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3.1 多形式、多渠道,规范畜牧养殖业发展

从全县的区位和经济发展方向看,全县作为阜阳市的东大门,是全市的重要煤气化工积聚区、皖北商贸旅游大县、传统农业弱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应该有大的跨越和质的飞跃,并带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关于规范全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意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畜牧养殖业进行全面规范提升,加快畜牧养殖的步伐。

3.1.1 宣传引导,政策扶持。通过媒体、宣传栏,举办社会主义新农村图片展览,开展卫生社区观摩等形式,突出宣传畜牧养殖业对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重要性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帮助养殖业(场)户解决生产发展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对场(舍)合理补偿和适当补助[5],从而促进当地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3.1.2 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全县畜牧养殖业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根据全县畜牧养殖业布局,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对现有畜牧养殖业进行合理分类,进而采取不同的规范措施。对不符合环保、防疫、规划的畜牧养殖场户,应从工矿区、旅游区、商住区退出,县、乡政府应结合实际科学的分区域建设一定数量的集中养殖区,实行集中养殖。在集中养殖区域内,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病死畜禽统一无害化处理,逐步提高畜牧养殖业的规范化水平。对进入集中养殖区的养殖场户进行补助,这样既可以解决部分养殖场户生产资金困难,避免扶持资金出现撒胡椒面的情况,造成资金低效甚至是无效投放,又可以积累部分国有资产,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态势。

3.1.3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在养殖技术方面,推广普及良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确保三元杂交、良种禽均在95%以上;普及利用杂交,提高需畜牧产品产量和品质。普及推广三元杂交猪、牛羊二元杂交;普及全价喂养,增加养殖效益,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需要;要积极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逐步建立无污染、生态型畜牧养殖模式[6]。

3.1.4 实施产业化升级改造。鼓励引导养殖户使用新设备,提高养殖机械化程度,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可节约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发展适度规模,推行标准化养殖。加强养殖场户的合作,提高养殖场户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大的养殖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对中小养殖业户进行联合、参股、兼并,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3.2 加大畜牧业投入,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

从全县畜牧业生产现状看,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必将推动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大发展。从动物防疫角度看,近年来,国内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频频发生,给社会经济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全县交通运输繁忙,畜产品出入境以及长途贩运、市场交易频繁,外来疫情的防控难度很大。从政治影响看,全市是国家4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示范区之一,一旦全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则会影响阜阳市和安徽省的对外形象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因此,要加大畜牧业投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情防控水平,有效杜绝各种动物疫情的发生。一是从资金上确保动物防控物资储备、疫情检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需费用;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多层次培训,扩大对外交流、学习,提高防控的技术水平。

3.3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长效、科学的畜牧兽医工作机制

畜牧业是由多种行业组成的综合产业链,包含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业、兽药饲料、生产设备等畜牧投入品生产制造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虽然全县畜牧养殖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大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畜产品加工等其他畜牧产业将持续存在,并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国内外日益增多的畜产品安全问题,必将对全县畜牧养殖业的生产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需要建立一套与国际兽医卫生组织接轨的兽医工作机制,以适用国际社会的要求。因此,畜牧兽医工作要积极建立一套长效、科学的畜牧兽医工作机制,以适应畜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完善机构。逐步增加畜牧兽医工作力量,建立各级畜牧兽医工作力量,建立各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完善县、乡镇、村3级组织网络,形成层层有机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工作局面。其次要明确责任。将整个畜牧兽医工作具体细化、分工,层层分解到每一级、每一个人,建立责任追究制,避免出现推诿、无人管理的局面。最后要强化监督。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各级年终目标考核范围内,加大考核监督力度,齐抓共管,使畜牧兽医工作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7]。

4 参考文献

[1] 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改革全面推进[J].江西饲料,2010(2):48.

[2] 强化产业技术体系支撑 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J].江西饲料,2010(2):53-54.

[3] 扎西顿珠.发展畜牧业要在调整结构上下功夫[J].农村工作通讯,2011(5):40-41.

[4] 陈健.充分利用饲草资源优势发展草食畜牧业[J].遵义科技,2011(1):18-21.

[5] 马青骏.我国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措施[J].知识经济,2011(4):103.

篇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养殖业做为中国农村的优势产业,是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现在广大农民也认识到,发展养殖业,特别是奶牛饲养业,是富村富民的优势产业,所以村党支部、村委会根据广大农民的需要,在本村建立二处现代化养牛小区,这项工程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原有养殖户40多户的基础上,再发展40户农民进入小区进行奶牛饲养,存栏数达到1000头,进行规模饲养,通过小区的规模饲养可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奶牛饲养场地问题,现在养牛户都是在庭院饲养,由于场地狭小,限制了养牛大户继续扩大规模。

二是解决了村屯卫生状况,奶牛饲养的粪便不能及时清理,造成村屯卫生“脏、乱、差”。

三是便于解决牲畜的防疫工作。

四是便于奶牛的工厂化生产,机械榨奶率提高。

目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奶牛生产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化,主要是:

1、农民的思想认识虽然有了进步,但解放思想的程度还没有完全到位。

2、由于资金短缺,不能马上形成较大的规模,需进一步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大各项工作力度。

3、在饲养、饲草上要加强高科技含量投放。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链。

4、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奶牛的提纯复壮,青贮饲料的供应,牲畜的防疫治病等。

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面对现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做好近期和长远规划,牢牢抓住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结合实际,搞好奶牛饲养小区和规划建设工作。

2、协调有关部门,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以农民自己投入为主的情况下,争取哈尔滨市城乡信用社周转贷款100万元,解决农民养牛难的问题。

3、教育引导农民向养殖业转移、投入,逐步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形成规模化经营。

篇8

关键词:冀西北坝上四县;劳动力转移;“两业吸收,多向分流”模式

冀西北坝上张北、沽源、康保、尚义四县有农村劳动力53.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际是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城镇化,这是二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冀西北坝上四县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劳动力的素质方面都有很大的制约性,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有很大困难。相反,在广义的农业或农村内部开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利用途径尚有很大潜力。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决定其转移应该采取“两业吸收,多向分流”的模式。“两业”即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如错季蔬菜、脱毒马铃薯、食用菌生产以及养殖业、乳品业、草业等;多向分流指多渠道吸收和转移农村劳动力。

一、“两业吸收,多向分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经济落后,产业化程度低,靠城镇化吸纳劳动力的时机尚不成熟,剩余劳动力就业首先得靠农业本身。充分发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使农业首先充当过剩劳动力的“蓄水池”,这是工业化相对落后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2.在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的分工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会增强,剩余劳动力必然还会出现农业和农村内部的转移。农业内部就近吸收劳动力,就农村劳动力本身而言省钱、省心、省力,而且种养业不需要太复杂的专业技术,相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来讲容易掌握,比进厂进城打工容易,而且守家在地又能致富,符合农民的就业心态。

3.冀西北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绿色农产品的天然屏障,也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供了机遇。四县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错季蔬菜、脱毒马铃薯、食用菌、奶牛业的生产已初见规模,有必要扶植龙头,培育市场,为推进“两业”产业化进程,扩大农村劳动力再就业创造条件。

4.特色种植业是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每扩大一个单位的蔬菜种植面积可比传统大田种植多吸纳6-7倍的劳动力,收入可增加百倍(根据统计资料测算)。发展养殖业可利用当地无霜期短,农闲时间长的特点弹性就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两业吸收,多向分流”模式吸收劳动力的前景预测

胡法瑞、黄季煽认为,我国农作物生产可以分为土地相对密集型与劳动相对密集型两种。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走劳动密集化的路子。道理就在于我们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可以就地取材,投入成本是低的。我们还拥有独特的环境条件,雨热同期、气候凉爽、污染小,最适合“三无”蔬菜和高标准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按照《张家口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县蔬菜种植面积2008年可达6万公顷。那么,冀西北坝上四县农村单靠种植蔬菜一项就可以在原用工基础上多解决5~6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规模化养殖场平均每10头奶牛耗用1个劳动力;平均每10头肉牛占用1个劳动力;平均每40~50只羊的圈养耗用1个劳动力。如此计算,四县农村牛羊养殖一项就可吸收7~8万的劳动力。按照把畜牧业建成四县大农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并使畜牧业产值在四县农业总产值中占到60%以上的宏伟目标,饲养量还会增加,按年饲养量10~15%的增长速度(张家口市畜牧局提供),预计5年后,在现有的基础上还能多吸收3~4万剩余劳动力就业。与此同时,产业链不断延伸,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向纵深的发展,产业化基地、规模化生产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发展势头高涨。2003~2008年四县技改、扩建、投资新上农业产业项目共有20多个(张家口市政府综合科提供)。这些产业化项目推进了农牧业的深度加工,开发了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使农民获得比过去单纯出售原料和初级产品高的多的经济效益,就业机会可增加2万多个。

三、“两业吸收,多向分流”模式的实施

1.调整种植业结构。压缩低产低效的小麦、莜麦、一般薯类和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重点发展错季蔬菜、脱毒马铃薯、食用茵等高效经济作物。仍以蔬菜为例:蔬菜种植是一项相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按表1计算,每1公顷蔬菜产量可达56597kg,是相同面积小麦产量的200倍,莜麦产量的300倍。单位面积产值是小麦的115倍,莜麦的155倍。亩用工量为小麦和莜麦的20倍。这一形式是建立在效益第一的基础之上,足以体现出劳动力的利用率和生产率,切实可行。但目前的蔬菜种植面积太少,形不成规模,2000年四县蔬菜产值仅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3%。因此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力争使蔬菜在种植业中的比例由6.1%提高到20%左右。即由2000年的2.4万公顷到2003年的3.2万公顷再到2008年的6万公顷。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以带动就业。《张家口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关于坝上四县畜牧产业的定位是:把畜牧业建成四县大衣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在正常条件下,畜牧业产值在四县农业总产值中占到60%以上。进一步扩大奶牛、小尾寒羊和肉牛的饲养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积极发展牧草产业,到2008年,发展奶牛20万头,规模化养殖小区或专业村200个,集中养殖率达100%,年产奶量75万吨。肉牛养殖规模达到50万头,肉羊饲养量达到450万只,新建扩建种羊场15个。逐步形成规模,能够较长远地稳定部分劳动力。

3.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搞农畜产品深加工,走就地产业化道路。我国涉农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表现是农产品加工业滞后,没有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大都在3:1,而我国只有0.5:1,我国东部地区1.05:1,中部地区0.58:1,西部地区0.44:1。从上述差距中可以看出,我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说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吸收农业劳动力的潜力。设法将农畜产品加工、运销环节的增殖截留在农村,就地创办农畜产品加运销一体化企业,紧紧围绕乳品、肉制品、错季蔬菜、口蘑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篇9

疯牛病的现状及预防措施林荣泉

浅谈我国构建畜产品期货市场的必要性张水峰,胡明文

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生化指标变化研究童为想,熊意如,郭小权,胡国良

羽速基因在万载康乐黄鸡自别雌雄中的应用欧阳建华,孙汉,熊建华,欧阳克惠,刘珍优,吴福华

我省九项入围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计划

奶牛增奶饲料投入生产

不同饲养方法对大约克夏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韩晓萍,潘金发,吴华东,付浩,杨忠球,陈连生,黄良源,付桂林

小区何以成大器--上高县敖山乡接官村畜牧经济小区的调查刘光华,章贱明

中国仍缺瘦肉型种猪

赣西北黑山羊资源的调查王水生

"十五"期间江西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发展构想钟新福,舒希凡

养种鸭户如何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出壳率简建设,刘有堂

法国的生产与管理金穗华

农村散养良种母猪的技术措施薛斯文,曾观红,薛金生

河南省农科院研制出瘦肉精快速检测诊断试纸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中的几个关键邬佑林,漆鸿滨

浅谈畜牧业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吴长根,桂仁华,熊建武,吴方荣

农业部将推动大中型畜禽养殖能源环境建设

浅述冬闲田种草养鹅几项配套技术罗宁儿,曾观红,蔡华东

浅介果子狸的人工驯养与繁殖技术黄燎原

专家预测入世后我国玉米价格将下跌

犬的胰腺炎的防治汪顺荣,蒋红萍,董华兴

鹧鸪绿脓杆菌病的诊治朱芝秀

应用电针麻醉进行母牛剖腹产术罗世创,罗宁儿

从肉鸡痢特灵中毒病例看肉鸡与蛋鸡用药区别李一心

中草药治疗畜禽疾病验方朱尚莲,唐文富

猪异嗜癖原因分析及防制措施廖从正,尹春兰

中西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宁当峡

罗红霉素治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王振华

黄牛膀胱破裂自愈2例尚高升

益生素的分类及应用简介何丽华,郭建文,胡永红

制作微贮饲料的注意事项任文杰

于都屏山牧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初步总结刘斌,曾昭金,于徐根,叶彩义,汪南生,余华阳,黄栋,刘水华

浅谈兽药市场监督管理中的几个关系曹伟志

如何加强规模饲养场的防疫监督管理舒港亮,桂同旺

廉价蛋白质:奶牛日粮中的羽毛粉熊乐艳,晏和平

螺田乡推广牲畜补铁补硒的效果林政湖,朱文波,郑良清

奶山羊肩胛部创伤继发厌气菌感染病例李家奎,程大池,林道新

羽速基因对崇仁麻鸡产蛋性能的影响韦启鹏,谢明贵,刘林秀,周希平,丁进才,张晓兰,陈显礼

血凝法抽检阜阳市兔瘟情况简报王文启,王淑凤,杜江,程传亮

猪瘟鸡瘟诊断口诀叶慧欣,杨华龙,周太彬,郭志刚

肉仔鸡胸部囊肿的预防徐云翔

家禽曲霉菌病的防治熊培鑫

牛肩胛伤的治疗赖世炳

对奶牛助产慎防人为难产谢五生,唐文富HtTp://

一起高铜饲料引起猪中毒病例彭赟

饲料厂油脂添加采用喷涂方法好涂盛辉,习俊梅

发酵血粉对肉用鸭的饲用效果林荣桢,刘浙云

综合执法初见成效--浅谈畜牧水产执法的体会和做法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杨锡城

猪伪狂次病的流行与防制何后军

浅析经营未经检疫肉品的行为特点申济丰

严把检疫关确保“放心肉“曾伍芽,胡建根,赵清泉

浅介法国畜牧业张俊勇,徐素荣

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预防接种崔水保,金保亮

我国饲料将向五化发展

“三七二”止泻灵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冯宜水

禽迪与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钠联合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余群军

双肌臀大白猪生产性能及适应性观察肖功炎,吴志坚,熊慎苏,赖贻海,郑永林

水牛罕见心内肿瘤二例钱文军,周仕胜

巧用泥鳅治畜病薛福连

母牛阴道子宫脱出治验石晓青

“僵猪”的防治唐文富,孙国清

治家疗畜急性乳腺炎验方王成亮,张广智

猪阵发性“腰椎发软”的观察和治刘汉忠,张永生

仔猪黄痢治疗新法刘长城

中药验方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樊门兴,圣大文

幼畜肺炎治疗验方张贵铎

利用"水、草"资源发展鄱阳湖区畜牧业李凯元,田洁

浅论我省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之发展刘爱华

入世后江西省水禽产业发展初探李求根

崇仁麻鸡全价料适宜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的研究刘雍祥,何余湧,谢国强,程树芳

我国新的疯牛病检测方法11月起用

有益微生剂在山羊肥育上的试验研究李万汲,黄新恒,余炉善,瞿明仁

重振乌鸡雄风培强支柱产业--关于我县泰和乌鸡生产现状的调查胡桂莲,范玉庆

我国将全面整顿饲料生产和市场

浅谈南昌市种草养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曹闽苏,熊多根

水牛隐孢子虫病的调查及实验感染的研究谢金珠,刘石泉,严寒,周作红

对加快高安市牛产业建设的思考聂进宝,李文飞,罗建威

杂交育种方法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蒋红萍,万勇林,胡友战,徐轩郴

"吉安红毛鸭提纯选育"课题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尹郁荪,董闽鲜,谢良棵,郭剑,李书如,康水明,张文煋

红壤旱地饲料作物引种筛选试验初报陈志才,胡友战,邹志恒,肖海红,宋琼莉,蒋红萍,陈介文

微生态制剂的免疫作用刘春雪,陆伟

以氯苯胍复合四环素治猪结肠小袋虫病朱咏梅,彭吉生

专家建议中国牛肉应加紧开拓国际市场

5例奶牛胃病的手术治疗魏禹

禽病电脑诊断机问世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刘卫忠

二元纯杂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的防治郭岚,王金仁,阮汤谋

母猪腹腔巨型纤维肿瘤病例程长贵

我国奶业发展存在五大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依法行政依法治疫--瑞金市动物防疫执法的做法和体会黄宗红,刘文华,邹荣林,刘继明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王小莺,温小杨,刘小兰,李芳

浅介法国生产安全无公害畜产品的几项措施宋小勇,况景锋

开发冻干蔬菜及畜禽水产品孔凡真

从城市养犬看宠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王稣武,龚大春

WTO与农业(Ⅵ)--入世对农产品贸易政策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刘继东,管业坤,魏国汶

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续上期)冯长贵,谢建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的含量辛春红

仔猪初生体重与生产性能的关系陈国良,杜志明,姜树林

母猪产后瘫痪的治疗体会张敏华,鲍正主

奶牛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报告吴辛,万芬媛,邹兴荣

保护牛安全度冬陈华,赖年英

群鸭饲养中的疫病防治华燕,李华斌

用盐酸氯丙嗪、维生素B1试治仔猪先天性肌阵挛病彭冬明

农家冬季养羊的技术措施谌金华

浅谈广丰白耳黄鸡品种保护洪义华,郑先贵,缪梅芳,洪衰华

架子牛肥育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高飞

江西草地资源现状及草产业发展对策邓仁根,吴罗发,戴天放

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江浩军,孙鎏国,谢中飞

山地养鸡疾病的发生特点刘卫忠

仔猪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凌素英,赖作金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例报告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尹郁荪,董闽鲜,赖贻奎

治疗猪水肿病的浅得徐慧中,陈晓萍

羊奶制品亟待开发

新型畜禽舍防病装备研制成功

以"泰灵1号"治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舒宏明,袁木生

用十滴水抢救耕牛亚硝酸盐中毒邓绍基,骆永泉

江西省生猪增值税下调

家兔常见的5种异食病赵从民

泰农与国产泰乐菌素效果比较程华山,熊赤斌,邹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篇10

关键词:农业;转型升级

一、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该县地处浙江中东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1390mm,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境内植被保护良好,物种资源丰富,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全县土地总面积14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万亩。现有农村人口47.5万人,农户数15.9万户。2008年实现农村增加值7.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07元。近年来,该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了以下3方面的特点:

(一)主导产业发展迅猛,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近年来,该县的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笋竹、生猪、淡水养殖、中药材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迅猛,2008年七大主导产业产值8.7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75%以上,其中:茶叶8万亩、产值1.3亿元;杨梅、蜜梨、蜜桔等为主的水果产量5.9万吨,产值1.5亿元;生猪存栏量17.2万头、产值3亿元;中药材1.9万亩、产值1.6亿元。最近几年茶叶、高山蔬菜、中药材等种植效益都比较好,亩产值可达7000-8000元,甚至上万元,农业的特色优势不断显现。

(二)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品牌建设不断加快

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龙头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带动效果日益突显,全县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56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1家),建有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6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2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46家)。同时,品牌建设也不断加快,以从事农业生产、营销、中介等各类组织为主体,积极申报创建品牌,“石梁”牌、“天台山”牌等获浙江省著名品牌称号,全县形成了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统一打“石梁牌”,茶叶、水果等林特产品统一打“天台山牌”,使得这两个品牌成为全县最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农业标准化建设也同步跟进,已制订或修改高山蔬菜、茶叶、水果、畜禽产品等四大系列27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全县18.1万亩的20个农业产品规模化基地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7个农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5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天台山乌药和白鹤、三州等8个乡镇茶区的龙井茶划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三)农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力度加大

在当前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性时期,项目农业实施和工商资本投入拓宽了对农业的投入渠道,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农业结构新调整,从而在整体上加速了该县现化农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该县向上申报50个农业项目,43个项目批准立项,涉及上拨项目资金1191万元。近三年来,该县以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为主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共37个,协议引资3.2亿元,实到内资1.3亿元,外资120万美元。

二、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高山蔬菜产业

全县山地蔬菜受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可耕种面积和蔬菜轮作制度所局限,山地蔬菜现有发展规模难以突破;老产区病虫害加重,农药施用量相对加大,难以达到“优质、高效、安全”和稳产高产的要求等诸多因素,致使该县山地蔬菜产业面临严峻考验。

(二)畜牧产业

全县畜牧业正由规模小、散户多、品种落后向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过渡时期,亟需政府支持与引导。另外,“天台小狗牛”和“天台黑鸡”现有存栏量较小,遗传资源濒临灭绝,亟需保护和利用。

(三)中药材产业

2006年,该县中药材产值和种植面积分别位居省第4、第5位,被列入全省中药材综合十强县,2007年,被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县”,白术、铁皮石斛、乌药等该县三大名特中药材享誉省内外,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景广阔,但中药材作为全县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常年性政策支持,无法实现突破性发展。

该县高山蔬菜、畜牧业、中药材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一方面表明农业经营体系和机制尚不够完善,农业产业要发展壮大,产业要具有竞争力,与工业经济一样,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要有强的产业配套支持,近年来,山地蔬菜屡屡出现高产低价现象,中药材、生猪产业缺乏专业市场,诸多问题说明该县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不完整,产业配套的支撑还很薄弱。另一方面也表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均显不足。在多年的政府主导的模式下,产业的经营主体显得能力不足,加上又非常分散,农业产业发展处于既盲目又缺乏动力的状态;作为从事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其风险承担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还很不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导致其主体地位不能保证。

三、当前天台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目标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的总要求,依托经济、科技、信息、人才优势和农业资源、产业优势,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生活、社会功能,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再创特色优势,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升级、农业结构的现代转型和农业制度的现代变迁,把农业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多元表达、产业优化发展、农业技术先进、装备设施完美、市场体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与天台发展成长为国家级生态县相协调的现代农业。

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形成农业转型升级的增长点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涉农企业内部管理,加大力度推行食品行业QS、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推进无公害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倾力发展绿色安全食品,增强颇具优势的市场竞争力。整合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资源,定编定岗,专人负责,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设立规范、标准、专业的检验室,配置可对农、畜、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设备和疫病鉴定设备,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食品添加剂、激素、重金属元素、动物的疫病、饲料添加剂及其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兽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肥料、水质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市场”全程质量控制。

2、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农业的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逐步完善水、电、路、林、渠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应用推广,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大户建设连片新建棚架式或大棚覆盖防虫网设施;鼓励新建固定喷滴灌设施、固定泵站、固定管路;鼓励新建茶叶、水果、蔬菜、水产、畜禽产品冷藏保鲜库,从而促进农业的依标生产、品牌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准确把握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不仅要把排泄物治理当作生态畜牧业,而且要把畜禽养殖场建设与周边农作物的消纳、排泄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推广典型模式来推动畜牧业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既克服该县畜牧养殖业自身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固有缺陷的问题,又有效解决由于受到土地和环境等因素制约而致使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受挤压的问题。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全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

(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增强农业转型升级的支撑点

1、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注重原始创新,整合各方科研力量,建立重大攻关项目,加快研发与该县农业七大主导产业相适应的适用技术和技术模式,重点拓展到产前和产后领域。实施“农业借脑创新”工程,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并与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推广模式,即时研究解决该县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产品品质和产业档次,提升农业增值空间。

2、提升农技干部业务素质。全力建设一个由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高效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农技推广专项资金,保障“首席农技推广专家”课题研发经费供给,并对取得显著成效的课题组将实行奖励,支持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开展课题研发,既为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和广大农民提供相关技术信息,承担相关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又根据农业生产的源头性需求,研究提出相应行业或专业领域的产业发展等方案,带头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3、加强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完善农技110系统,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探索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制度,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的绩效评价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和农民信箱的作用,将农业技术网络延伸到村组,形成科技指导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三到”格局。实施农业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工程,着重推广高山蔬菜无公害生产、白术优质高产规范化生产、生态养猪等重点技术推广普及,增强重点技术和重点工程的示范作用。

(三)加快优化农业经营机制,把握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点

1、扶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天台黑鸡、小狗牛、香鱼、小种蕃薯、白术、乌药是独特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拓展效益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台政策,扶持黑鸡等特色产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鼓励白术品种选育研究、良种提纯复壮和认定工作以及白术饮片加工方面的技术开发和研究;支持乌药生物学基础性研究和天然种源选优研究。建立生猪风险预警机制,鼓励生猪市场价格低迷时饲养生猪的积极性,稳定生猪储备生产,建立生猪生产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5.5∶1时,启动生猪生产应急预案,对具有一定规模(能繁母猪30头以上)的自繁自育养猪场给予每头能繁母猪一定的财政补贴。

2、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加快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着力破解现行土地制度和现状制约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按照深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推进土地股份合作改革,常年性抛荒耕地应先行纳入流转范围,引导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和推动土地更多的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流转,为加快农业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标准化步伐创造条件。

3、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面向市场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产品营销大户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切实抓好“135”工程,即培育100家农业龙头企业、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种养或营销大户,不断壮大队伍。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扶持壮大天皇公司等龙头带动型企业,鼓励发展乌药公司等成长型企业,精心培育浙大佳能康公司等技术创新型企业,建立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解决龙头企业实力不足、带动作用较弱的问题。

(四)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涉农资金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各种资金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通过加快转变涉农资金利用方式,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手段,切实增强农业效益,不断构建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点。

1、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搭建引资平台,创新招商方式,承接非农产业转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规模生态高效农业,改变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狭窄局面,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2、利用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和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原则,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争取更多的高效规模农业开发、农村环境整治、生态补偿机制等系列涉农奖补政策,凝聚涉农建设资金合力。

3、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业发展基金额度,改变过去基金安排方式,有产业重点、年度侧重的安排农业发展基金,提高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率,最大额度的发挥政策导向效应。

4、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扩大对农业授信贷款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简化贷款手续,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5、坚持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今年开展的能繁母猪、油菜、水稻等7个参保农险品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红宇.现代农业有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制度创新要求[N].中国经济时报,2008-10-23.